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智能监管

高效智能监管

时间:2023-05-31 08:5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智能监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智能监管

第1篇

1物联网RFID技术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

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代表技术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平安城市等诸多领域,作为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基础为行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燃气安全领域中RFID技术在安检管理、数字化管道管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标准化规范业已出台,为燃气安全网络传感器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提供了可能。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典型技术,其依托传感器优势实现了大规模、广泛应用,其显著优于传统传感器的强大功能为实现温度、压力、气体、湿度、流量、热释电等识别提供了可靠保障,体现在燃气安全应用领域就是一氧化碳监控、家用燃气智能监控等,为预防燃气中毒及降低安全风险提供支持,构建安全民生燃气应用管理体系,有助于燃气网络安全监控工作的开展与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燃气地下管线为例,一旦受外力破坏或自身破损,将会影响城市运转和市民生活,燃气、输油等管道破损泄漏,则易酿成安全事故,因不可控性很大因此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对象。以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构建的燃气综合运营调度平台,可通过应用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将燃气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统一、实时收集处理,跨越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准确、立体化显示运营管理信息,实现报警信息、运营信息、时间信息等的实时交互,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及时处理危险源,减少潜在燃气安全风险,保证燃气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这样一个高效透明的燃气安全管理平台,有助于提升企业自发性管理质量与水平,在保障燃气调度运营安全的同时,全面提升经营效益,从管网铺设、改造、维护等诸多方面入手降低支出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与运营效益。燃气综合运营调度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燃气数字化管道运输的完善与进步,有助于建立更大范围内的全国综合管理平台,一旦出现重大事故或者意外事件,可迅速完成指挥调节与资源调度。

2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

车载CNG是燃气管理中重点对象,它以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如果容器不合格或者超期使用很容易引发爆炸事故,因此被视为典型危险源,若不做好管理将会严重威胁燃气使用安全。CNG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是物联网RFID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监管系统通过物联网、网络传输、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车载CNG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通过分类授权管理模式可促使其快速进入管理系统,掌握燃气安全信息,为所有合法运营的CNG汽车建立电子身份证,形成一套CNG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对车载CNG进行动态追踪管理和控制,并能够有效查处假冒、套牌车辆,打击非法经营。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的集成监管系统将RFID技术、传感技术、监控技术等广泛应用于CNG气瓶的管理,依靠唯一的电子标签建立每个气瓶的档案与身份证信息,将所有相关检验、移动、充装信息等进行动态化、实时化、全程化管理,确保做到每个CNG气瓶都有据可查。红外扫描技术、感应设备等的联合应用可实现对CNG气瓶完整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无论是检验机构、改装企业还是加气站、车辆等都全程被纳入集成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燃气安全管理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以RFID对CNG气瓶信息进行扫描,随时掌握车载、检验、充装、使用寿命等情况,通过传感监测系统及时送达智能控制中心,通过黑名单对比、调控时段对比等对气瓶做加气、回收等相应管理,同时借助集成监管系统中其他部分配合完成数据的存储、利用与更新,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优势。凭借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燃气安全管理部门可实现对燃气充装、应用等的全程跟踪,及时掌握非法、不安全燃气应用情况,有助于构建高效、完整且信息化的燃气管理体系。信息化集成监管系统的建立显著提高了管理效能,遏制了气瓶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率,解决了燃气安全管理的诸多难题,可以说是燃气安全领域气瓶集成高效管理的一次显著升级,对于构建更为完善且高效的燃气安全管理体系有重要价值。

3物联网定位技术在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定位技术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有出众成效。当前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已超过40万公里,并将在2016年达到60万公里,建设燃气物联网体系已成为我国城镇燃气行业的必然发展之路,物联网定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做好燃气管网的安全管理。物联网定位要高效利用GPS、蜂窝基站、RFID定位技术、无线传感网定位技术等服务燃气管网的管理,为燃气管网的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应急抢修等提供更为精准的位置信息,为燃气行业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提供可靠的时空保障,推动燃气安全管理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比如最为典型的北斗系统就是物联网定位技术应用的一大革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独有的优势,为燃气物联网的建立提供精准、牢固的时空保障基础。北京燃气集团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北斗精准服务网建设和应用的燃气企业,已将北斗系统全面应用到燃气管理的各个环节,针对燃气行业的特性,将北斗应用到管网完整性管理、管线泄漏监测、管线防腐监测、管网应急抢修、管线智能巡检等诸多领域。北斗系统的应用是物联网技术服务燃气安全管理的进步与创新,可全面提升燃气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城市燃气的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北斗精准服务网在智慧燃气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要进一步开发更多基于燃气行业应用的软件和硬件产品,营造燃气安全管理信息化网络。

依托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燃气地下、地面管道的安全管理效益更为突出,比如管线泄漏检测,依靠精准坐标定位与泄漏检测设备的高效运行即可完成实施动态作业,便于立即采取举措进行对应处理,同时还可依靠相应管理软件完成泄漏风险计算与评估预判,为处理提供可靠依据。管线防腐检测方面,通过与管道防腐层检测仪对接,可以精确记录和上传每次防腐层检测的结果以及位置数据,直接定位防腐层破损点的精准坐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埋地管道的保护、更换等维修措施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支持。调压设备监测及诊断方面,通过在燃气调压箱等设备上安装带有北斗精准定位模块的智能监测终端,可以远程实时采集调压设备的压力工况数据,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自动诊断,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并提前处置。管线巡检管理方面,在日常巡线人员的工作手机上,通过蓝牙外接北斗精准定位盒,使管理平台监控的巡检轨迹清晰稳定,大幅提高了管线巡检的到位率。埋地管线探测方面,通过与探管设备对接,可为探管找点等作业提供并记录精准位置坐标,大幅度提高管线探测作业的效率。管线焊口、探伤、切改线等施工管理方面,通过为管道焊接、探伤、切改线等作业施工人员配备北斗精准定位终端,可以记录作业点的厘米级坐标,现场处理管线施工数据等。

4结语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有助于燃气安全信息管理网络与监督系统的建设与推进,对于减少各类燃气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是保障未来燃气安全管理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支柱。

作者:丁旭光 袁列娟 单位: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第2篇

中云智慧一直致力于为口岸检疫查验、海关监管、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智能检测系统和云服务管理。中云智慧还结合大数据应用推出了包括行邮检测、鉴别分析、应急救援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大数据无疑是2013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已经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行业和部门。

大数据应用正在影响着口岸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挖掘口岸检验检疫领域现有数据的潜力,整合查验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科学、高效的查验服务,已成为口岸检验检疫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云智慧)作为一个将安全智能检测业务与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口岸检疫查验、海关监管、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智能检测系统和云服务管理。中云智慧还结合大数据应用推出了包括行邮检测、鉴别分析、应急救援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行邮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手段,可实现对入境行李的全覆盖、全自动、智能化检测,有效提高查验质量与效率。该系统采用的X光谱等特征数据库技术已拥有近千个品种样品,可满足口岸查验已有和新增的需求。

通道式核辐射智能检测防护系统:此系统与X光机联动,利用“X光谱等图像数据库”和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对核辐射超标和未超标材料的智能判断,能自动分拣辐射超标物品,将其自动导入防护箱内,并进行核素精确分析,过程可远程电脑监测,全程无需人员干预,有效避免一线工作人员辐射威胁。全程自动化流水作业,能够适应高速大通量物流模式。

辅助鉴别系统:现有违禁品检测鉴别系统主要是靠人或犬来判别,难以实现长时间不间断工作,通常需安排两班或三班倒换,存在工作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中云智慧针对已安装X光机的用户,开发了与X光机联动、能够实时提供多媒体报警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云端X光谱图像数据库为依托,可对近千种违禁品进行识别。

核生化应急救援掌中宝及检验检疫掌中宝系统:面对突发事件,现场查验人员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该系统能在智能平板电脑上搭载应急救援预案、核生化物品检测方法、基本知识、鉴别特征、处置程序、智能咨询,专家答疑、技术服务等应用,信息实时更新,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应对策略和参考信息。

生化非接触式快速智能检测系统:生化物品、疫病传染源、农药残留等是口岸检验检疫的重点和难点。该系统基于独特的特殊光谱分析技术,利用生化图谱相关算法,以生化物品光谱特征数据库为依托,实时进行分析,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采用非接触式探测方式,无需采样,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分析数据或报告,全程自动化流水作业。

中云智慧以“生态文明、国门安全、健康发展”为宗旨,专注于口岸查验领域的电子装备、系统级应用软件开发。

第3篇

[关键词]智能投顾;发展现状;监管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04

相比于传统投顾,智能投顾通过使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现资分析法,例如现资组合理论等,由计算机自动给出组合配置的相关建议,从而尽可能避免投顾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其精确性和有效性。在智能投顾的出现下,金融机构可以在有效提升投顾成效的同时,减少财务规划师的配置、培训等相关费用,因此,其在业内也受到了广泛欢迎。而为了保障智能投顾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研究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以及监管措施等非常有必要。

1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智能投顾最早诞生于2008年的欧美国家,其中美国成立的POWR(Point of Wealth Register)公司将服务对象定位为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通过利用电子计算机、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其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制”出各种投资理财项目,使其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现金存款、退休金等进行个人投资,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投资报告的分析和生成,使得客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专业的投顾建议与理财方案。[1]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1年年底在美国在线资产管理公司Wealth front正式成立并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当中,注册开设了智能投顾服务,即利用大数据分析、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先进技术与设备自动为投资对象提供投资组合理财咨询服务,当年该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美国本土,而截至2016年该公司的用户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其资产管理规模也已经超过30亿美元。不仅如此,在许多原本只提供传统人工投顾服务的公司也开始纷纷涉足智能投顾领域,并相继推出一系列智能投顾产品,而截至2015年美国智能投顾管理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200亿美元,有研究显示到2020年这一数值还将增加至2万亿美元。

除美国外,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加入到发展智能投顾的行列当中,各种智能投顾公司相继出现,并且支持在线开户功能,相比于传统公司收取高达75%的手续费,智能投顾公司的服务费用仅为1%,低廉的服务费用和较高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也颇受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12国内发展现状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智能投顾在我国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时间也相对比较短,我国真正发展智能投顾也是在最近的一两年里,譬如说当前出现的平安一账通、胜算在握等智能投顾产品。现阶段我国的智能投顾产品主要负责为投资者提供包括智能投资、保险以及贷款等服务,并且可以结合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类型为其提供相应的投资理财产品组合。2016年九月,百度公司首次在媒体面前公开承诺其开始大量涉足智能投顾领域,并有意继续拓展量化投资等相关领域与业务,通过利用百度大脑的机器学习能力,使用智能语义分析的方法对大量新闻、公告等其他地方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从而获取具有显著α收益的选股因子使得投资决策的收益表现能够获得大幅提升。而随后各种互联网公司譬如京东金融等也开始推出一系列有关智能投顾的App,为智能投顾在我国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2]由于目前我国智能投顾还处于发展客户的阶段,为吸引广大投资者,其基本上是采取免收服务费的方式。但现阶段我国在监管智能投顾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加之出于维护正常市场的目的,笔者认为智能投顾未来在我国还将通过与传统人工投顾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寻求长稳发展。

2有关智能投顾的监管建议

2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在监管智能投顾方面应当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制度,从制度层面上对智能投顾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对其各项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从而有效为智能投顾的发展扫清障碍。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包括《证券法》《基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智能投业务合同签订以及账户管理业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目前我国智能投顾公司还无法在管理账户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买卖证券等操作服务。因此,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落实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业务界定等进行详细明确。

22发挥监管部门监管职能

监管部门也应当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智能,通过主动了解当前最新的数字技术,加快成立了解国内外智能投顾项目以及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专业监管团队,要求各投资公司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并落实好保护客户个人信息与账户的工作,并对其智能投顾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管,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账户信息

泄露等问题,需要立刻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惩处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3]

23需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

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即使算法再精确其同样也有可能存在判断失误等问题,而为了避免投资者出现重大财产损失,监管部门还需要积极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并对投资者积极进行风险警示和宣传工作,帮助其在接受智能投顾服务之前,能够全方位地对其中涉及的服务方式以及潜在风险等进行了解,进而有效避免其在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不仅如此,监管部门还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准入门槛限制,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并且对智能投顾本身有着一定了解,在继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同时以有效保护好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24规范智能投顾营业行为

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励,许多投顾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资金利益,选择使用炒作或是隐瞒其使用的智能投顾算法、模型等方式,从而为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埋下了一定安全隐患。[4]另外,监管不到位也使得当前发展中的智能投顾公司及产品项目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对智能投顾营业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通过要求其主动向监管部门进行算法、模型等信息的备案,并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顾算法近期使用表现、工作原理等相关重要信息,从而对投资者进行理性引导,使其能够对资产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3结论

总而言之,智能投顾的出现不仅代表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又一次发展,同时也为投资顾问领域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遇。智能投顾通过利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关投资专业理论,能够科学、高效、精准地完成组合配置,在有效提升投顾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金融机构的投顾成本。而在监管智能投顾方面,笔者认为还需要通过积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起投资保护机制,通过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自身智能,对投顾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使得智能投顾可以在合理的监管之下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海燕,吴长凤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16(12):4-10

[2]姜海燕,吴长凤机器人投顾领跑资管创新[J].清华金融评论,2016(12):98-100

[3]杨彦GH证券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第4篇

【关键词】电力抄表 核算 智能化

引言:

随着电力营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应用,抄表核算业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摆脱传统的人工管理造成的业务分散、效率不高的现状,实现抄表核算智能化已成为电力营销业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电力抄表介绍

电力抄表工作是指负责抄表的工作人员使用多种抄表方式,对所有计费电能表进行抄录,从而了解用户用电量情况。在我国电力营销系统中,抄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抄录电量是用于核算供电部门经济指标(例如供电成本和线损率)、不同行业用电量统计的直接依据,同时也是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计算各户单位产品电耗的重要数据资料。此外,抄表工作质量低会对电力企业电费的准确核算和回收上缴产生直接的影响,给电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负面作用。

抄表区段是电力营销系统中的重要信息,主要用于管理电力客户抄表工作。可以查询抄表区段的信息,比如区段内或区段间的调整、抄表人员的调整;可以用来对抄表区段号进行增加或删除;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依据客户的类型、抄表周期、抄表号、次数、审核员和抄表员等,对客户的抄表信息进行查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抄表区段的信息(比如抄表信息、抄表序号和抄表区段之间的信息)进行修改。

2 电力抄表智能化应用的背景

2.1落实大营销体系建设的要求

供电公司“大营销”体系的建设使抄表核算业务实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传统的现场抄表、人工核算及收费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业务需求,造成电力营销人力资源、客户服务资源大量浪费,无法有效地建立“客户导向型”的高效灵活服务机制。

2.2解决电费抄核业务的短板

长期以来,受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制约,电力抄表核算业务以大量的人工参与操作为主,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加上业务环节众多、标准不一,导致电费抄表核算工作耗时、费力,差错频繁,效率低下。同时,现有的抄表核算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不能对抄表核算各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测,难以提前发

现风险隐患并及时处理,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抄表核算工作的预警防控管理,解决抄表核算业务的短板。

2.3适应工作方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集约化运作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成应用,从技术上来看,抄表核算工作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摆脱因传统人工管理而导致的业务分散、效率不高的现状, 弥补人工抄表和核算的监督不足,充分利用抄核业务系统集成应用成果,实现抄表核算业务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营销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要求

3 抄表核算业务智能化应用措施

3.1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电力行业要想早日实现抄表核算业务的智能化,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可以从以下措施入手:①及时安装专变终端和智能表,尽快实现对客户用电信息的实时收集,这是提高抄表核算业务的前提工作;②要保证客户用电采集系统的广泛推广,则需要依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终端和智能电表的安装工作;③扩大集中远程抄表范围,革新以往需要专门抄表人员现场抄表的方式,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智能化抄表核算模式为基础,依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数据资料,以达到自动、远程抄表核算业务的目标,在覆盖有采集系统的地区全部取消人工抄表方法,逐步增加自动抄表的应用,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

3.2完成智能化数据系统对接

根据电力抄表核算业务智能化的标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必要与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高效的对接。在保证当前营销系统中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内容不更改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智能化应用模块的方法,将自动化采集的抄表段由传统的人工抄表计划的制订、准备、上传抄表数据和计算电费等工作交由电脑后台进行处理;再由系统参照已设定的复核和审核规则,对用电客户进行自动筛选和判断,并实现在线监控。完成营销业务管理系统抄表的智能化,通过职能化的方式判别抄表数据,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传统人工抄表容易出现的差错。

3.3革新智能化应用的管理模式

电力抄表核算业务智能化管理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依靠人工进行抄表计划制订、准备数据和现场抄表的方式,转而实现了制订超标计划、获取抄表数据的自动化,极大提高了电力抄表的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抄表核算流程在抄表工作完成后才核对档案的错误方式,从而提前实时分析档案数据资料的正确性,并通过智能化的抄表核算体系对电力用户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保证了基础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变革了传统的人工表码、电量初核、人工电价、异动审核和人工电费发行等方式,达到了全过程智能化核算电费的目的,实现了电量初核、电量复核和电费发行的自动化、智能化。

3.4完善对电力抄表核算工作过程的监督

电力抄表核算模式实现智能化,使核算异常派工和稽核工单流转等业务内容从传统的点控制转变为面控制,从人工事件监管转变成全过程的管控,强化了对业务工作的管控能力,达到了对事件处理的集中、实时监控,完成了全过程监管的转变。使用较一致的缺陷处理程序,经过复核异常,确认异常信息,对异常分类、派工处理、归档和复核确认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异常差错的体外循环和不规范行为,实现了对复核异常全过程的闭环管理。

4 实时监控常态化,增强了营销业务管控能力

通过对抄表时限预警、抄表过程监测、核算时限预警、智能审核监测、智能复核监测、电费计算监测等各业务环节的全面预警与监测常态化,确保了抄表核算业务的规范处理和准确及时。抄表核算智能化体系中,各个业务环节和运行指标全部在监控中心的数据平台上实时显示,系统自动提示异常信息,确保及时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问题,做到业务处理过程的实时跟踪监管。

5 结束语

自动化抄表核算创新了集约、专业、实时、智能、高效的抄核管理模式,使得电力抄表核算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能力显著加强,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第5篇

加拿大人克里斯•布拉德肖首次提出“绿色发展交通体系”的概念,最初的绿色交通理念仅仅局限于对绿色交通方式的推广,而今绿色交通的概念不断扩展,成为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交通发展方式。绿色交通物流则是指充分利用并改善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从人的需求出发构建交通物流体系,从结构优化角度提高运输效率,并从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等方面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和谐性、可持续性。以人为本,即交通规划从人的需求出发,考虑交通时间、成本的节约,主要是通过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运输方式结构优化来实现。和谐性即与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相一致,为此,要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与枢纽、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建设与使用的高度和谐,通过结构优化和政策引导来实现。可持续性,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既保证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又能支撑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

二、交通物流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1.结构优化层面

(1)加快建设运输大通道和无缝衔接枢纽。推进绿色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运输通道畅通化、网络化发展。积极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组织和顺畅衔接,加快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设施先进的、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提高效率、实现一体化交通运输的关键。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2)优化运输装备。加快先进节能型运输装备的推广应用,在道路运输方面,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加快淘汰黄标车。鼓励使用LNG(液化天然气)、LPG(液化石油气)等节能环保车辆。加快发展适合高等级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弥补缺重少轻局面。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装备,推广厢式货车。水运方面,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的吨位结构,积极引导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优化港口装卸设备结构,加快港口装卸工艺升级改造,引导企业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船舶。

(3)大力发展绿色运输方式。据统计显示,航空、公路、铁路的能耗比在等量运输下为18.6∶9.3∶1,从运输效率角度来看,铁路运输和海运最环保,因此,应加强铁路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并提高其承运比重。

2.技术创新层面

(1)加快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新能源利用、资源节约等领域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替代能源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促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公路工程配套设施中的应用;加强混合动力技术及清洁能源在营运车船中的应用;分阶段建设长期可持续利用的气体燃料供应网络;因地制宜地继续推广应用乙醇汽油,同时增加生物柴油的原料供应,逐步增加生物柴油产量,提高对柴油的替代率。做好国Ⅳ车用柴油升级准备工作。加快可替代清洁能源技术在水运方面的应用和推广;鼓励发展轨道式龙门吊等高效港口装卸设备,引导港口装卸设备向轻型、高效、电能化方向发展。

(2)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开发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建立高效、安全的新一代运输系统。加快智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应推进城市道路智能控制平台建设,实现车辆追踪定位、动态监管、交通信息智能化等功能。

3.政策引导层面

第6篇

伊藤:原本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现实,您何时感受到人工智能真的离我们很近的呢?

奥巴马: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已经从各个方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还没有太注意到,这部分是因为我们所认知的人工智能方式是被大众文化所粉饰过的。这就是区别所在。我们通常在科幻小说中所见到的都是普通的人工智能。现在的电脑已经超越人脑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人类将变得不再全部都有用处,甚至它们正在麻醉我们,让人类陷入肥胖和愉快或是黑客帝国的世界中。

值得思考的是,这确实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使人类开始思考选择和自由意志的问题,实际上也对发展专业人工智能,进行精确计算和解决日益复杂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看到专业人工智能的身影,无论从医疗、交通到分布式发电,它都能确保创造更加高效的经济。如果利用得当,它将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经济繁荣和机遇。但同时接下来我们要谈谈人工智能不利的方面,比如加剧不平等、压低薪酬等等。

伊藤:我认为人工智能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电脑的科学问题。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行为方式。在媒体实验里,我们常用到“扩展智能”这一术语,因为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对人工智能建立社会价值观?

奥巴马:我们用无人驾驶汽车举例。当机器可以进行多项快速决定时,就能够彻底地降低交通事故,彻底提高交通网络效率,有助于解决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是,人类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上附加怎样的价值?接下来我们需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比如老生常谈的问题:汽车自动驾驶,如果你急转弯避免撞到行人,你就会撞墙自杀。这是一个道德决定,而由谁来制定这个规则?

伊藤:在我们探讨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时,政府将扮演什么角色?

奥巴马:在我看来,在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阶段,监管框架应当百花齐放。政府要尽量少地进行干预,更多地投资于科研,确保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转化。随着技术的开发和成熟,我们要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现有监管框架中。这是个更难的问题,而政府需要更多参与。我们并不总是要让新技术去适应现存监管框架,而是确保监管符合更广泛的价值。否则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人群将因此处于不利地位。

伊藤:人工智能发展出新型军备竞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

奥巴马: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需要围绕着网络安全建立国际准则、协议和检验,特别是对初期的人工智能领域。而其中较有趣的问题是攻防之间的界限还比较模糊。而政府之间互相的不信任更加剧了难度。

为什么我们与人工智能爱好者召开多次会议?其中一个原因之前我们并没有谈到过,就是我们真的需要彻底想清楚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意义。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并不会花时间担忧那些稀罕物――他们只关心“机器会不会取代我的工作?”对此,我还是非常乐观的,历史证明,当人类吸收新科技时,总能发现创造出新型的工作,我们生活的总体标准也随之上升。高技术人员在这些领域表现出色,通过衡量自身才能,与机器互动,扩展知识范围、销售额度以及产品和服务。低收入、低技能的人群将变得越来越多余,他们的工作或许不会被取代,但是工资会被极大缩减。如果想成功转型过渡,我们必须对如何管理转型进行社会性的对话。

实际上,还没有直观感受到哪些工作将被替代。不过我愿意打赌,如果你有一台懂得医疗系统的电脑,你将非常擅于诊断病情,所以相对于医生,护士或药剂师不太可能被替换,因为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很高薪。那些专业技术较强的工作,比如律师或审计员或许会消失。反而许多服务业、艺术和那些计算机难以适应的职业将很难被取代。

伊藤:如埃隆。马斯克、NickBostrom所说,人工智能的潜力已经超越了人类对它们的理解能力。当我们推动人工智能向前发展,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担忧?

奥巴马:这不仅仅影响到我们自身,而是全人类的大事。首先,我认为更加直观的是,这在专业人工智能方面是可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必须留心它的动向。如果我们拥有一台可以下围棋的电脑,这是蕴含千变万化的一种游戏。当人工智能开发出一套算法,很可能让你在纽交所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一个人或组织首先获得这种算法,他们就可以迅速地打压股市,或至少引起金融市场诚信的混乱。

当出现一种算法,“围棋能够破译核密码并且算出如何发射导弹”,如果这是人工智能唯一的功能,如果它是自学并且真正高效的运算,就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麻烦。

伊藤:您是一个《星际迷航》迷。它是如何影响您对未来的想象的呢?

第7篇

1: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起步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智能交通技术都在兴起的当代,我国也随之加速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例如在一些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率先引入了先进的交通控制、道路监管系统。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这一方面的科研开发,如 SUATS系统、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等。除此之外也在国内多个城市推行以智能交通系统控制为主体的“畅通工程”,并逐渐推动国内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

2: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及汽车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而这恰恰加大了交通方面的压力,因为很多城市的交通网并不健全,道路排布上和设计上达不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和规格,而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性障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进步效果,交通管理明显出现力不从心和监管等方面的不到位,所设置的交通控制中心仅仅具备监视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3:智能交通系统具备的社会经济效益

3.1功能效益

3.1.1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针对大型商业中心及车辆拥堵的市中心地带通过智能化收费停车系统完成车辆的收管停靠,为在行机动车辆及时腾出车道和空间进行交通疏通,这也防止了原有人工开票,计价抬放杆等繁琐流程耽误时间造成拥堵的现象发生,通过电子设备扫描、计数更加高效便捷,无需停杆,直接导入系统记录,相比原有人工停车监控效率大幅度提升。

3.1.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在各路段设置的交通监管仪器及电子分析仪器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交通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城市服务方面的工程车辆,公交车辆以及服务类的清洁性车辆进行调度,在不加重交通堵塞的前提下科学的避开高峰路段,使携带危险品如加油站加油车和其他危险品工程车的车辆远离高峰拥堵路段,保证城市安全的同时防止事故等发生,同时又节约了能源和时间,结合卫星定位等技术实时掌握城市交通的动态,对有可能或者存在隐患的路段做好各项调度准备,从而及时的处理好路段上各种问题的发生,保证交通通行流畅。

3.1.3电子注册管理。目前在交通营运中为了避开超重超速等引来的罚款扣分等情况有人做假车牌或掩盖车牌等现象发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给交通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通过对车牌的重新设定,使每一个车牌通过电子设备扫描识别,每一个车牌只具备一个类似电脑IP地址类的ID号,可以及时捕捉到每辆车的信息,有效防止各类公路威胁的发生,也确保了每一个在交通运输中的人的人身安全。

3.2经济效益。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路况中的车辆进行科学分析和监管,可以使原有的城市交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增加公路对车辆的服务效果,自然就加速了城市各方面资源的相互利用和有效合作,加速了城市整体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不但改善了交通环境,也促使了城市资源整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3.3社会效益

3.3.1交通流畅,资源加速整合。城市发展是相应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需求,汽车行业的发展则表明国民在生活中需要加快生活节奏,具备良好的交通环境才能真正的使国民在生活中把节奏提升起来,以完成城市内部、城市与周边、城市与城市的资源整合和经济活动来往,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3.3.2科学分析,节约资源。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分析和引导,把城市中没有行进价值的部分调配一下,不但避免了这部分无价值车辆的能源浪费,也减少了车辆在运行中排放的尾气和污染,对城市的环境改善和能源避免浪费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措施。

第8篇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建设 典型应用 挑战

2008年,IBM公司首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于2010年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智能化作出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以及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著云台》认为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以实现技术而言,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智慧城市建设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通过智慧的经济、智慧的运输业、智慧的环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等方面实施各种应用,更好地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城市概述

1.1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管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进行智慧地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使城市构建成为一个由新技术支持的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1.2 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是全面透彻感知:立体传感、智能识别、分析处理、和谐运行。二是宽带泛在互联:依托宽带网络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全面互联互动。三是智能融合应用: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智能融合,实现随时、随地、随身、随意应用。四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实现全民参与,创造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

1.3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看到另外一个概念“数字城市“,那它与”智慧城市“是什么关系呢?“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从技术和体制两方面为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提供了基础,注重数字化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入应用。“智慧城市”基于“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基础,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智能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的城市。“数字城市”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再现城市,行业信息化过程相互分割、相对封闭,注重信息数据的产生和积累,以信息化提升传统城市运营效率。“智慧城市”则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实时、全面透析地感知城市,在宏观上更开放、整合、协同,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效能;注重数据应用模型的建立,以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营水平。

1.4 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后,正在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数字化主要体现为城市公共信息、市民服务信息、个人社会信息转化为数字化计算资源;网络化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在区域内将分散的信息互联成为数据;智慧化主要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整理、加工、分析资源,协同工作,智慧互动,“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迅速,从概念提出,到规划建设只用了短短3年的时间:2009年,首次提出”感知中国“概念;2010年,全国两会首次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及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有超过150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或制定了行动方案。

二、智慧城市建设

2.1 智慧城市建设要求

在需求和技术的双驱动下,"智慧城市“以改善民生和服务作为建设导向,更加注重底层的物联感知、信息的共享协同、应用的创新发展,这就对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支撑提供和技术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通信运营商,一是业务要创新,面向政府、企业与公众客户群提供融合信息服务,积极参与应用创新;二是支撑要完备,规划先行,但更需要重视平台建设、业务运营、设备维护等全环节的支撑;三是技术要融合,提供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无缝连接的网络。

2.2 智慧城市建设内在需求

“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提升政府服务价值,创造产业经济价值,体现民生社会价值,最终达到“强政、兴业、惠民”的目标。强政主要体现在完善城市功能核心系统,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效率,建设服务政府。兴业主要体现在提高本地GDP,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可持续性。惠民主要体现在构建和谐环境,引导创新应用,提升信息化生活品质。

2.3 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

在民生与服务方面,重视创建和谐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济水平,提升生活品质。在创新与发展方面,全社会共同参与,进行业务应用创新与体验。在共享与协同方面,摆脱信息孤岛,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部门间高效协同。在物联与感知方面,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实时感测。

三、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主要服务“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信息惠民”3大领域,主要分为公共应用类业务、行业应用类业务和个人应用类业务,涵盖政务、金融、交通、医疗、安全、能源、文教、物流等各个方面。

3.1 公共应用类业务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公共应用业务通常为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广泛,是一种广泛的公共资源。

智慧公共安全,通过建立全数字化城市监控系统,将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智慧之眼” 视频监控探头全部纳入系统,警方可借助该系统破获街头盗抢案件及其它各类安全问题。保安押运3G智能监控可以将全市押运车全部实现定位、监控等功能,实时监控、调度、组织,更增强了押运车辆的安全保障。智慧城管则解决了传统城市管理中责任单位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缺少有效监管的问题。

智慧医疗从药品监管、医院移动查房、医学影像云存储等医疗行业信息化项目入手,一是实施药品电子监管项目,实现药品溯源。二是实施移动医疗应用系统,实现移动查房信息化。医务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浏览和查看病人的电子病历、最新的检验和检查报告、PACS影像、已执行或正在执行的医嘱,实现病人身份识别,实时下达新的医嘱。三是实施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实现无胶片影像管理,运用云存储技术,提供数字化影像管理方法。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3.2 行业应用类业务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行业类业务是与企业信息化紧密结合的一种延伸,它服务于企业,也是企业向外披露和展现的重要手段。

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智慧高速是一种免费的出行服务产品,依托强大的云平台和呼叫中心人工坐席,在传统导航软件的基础上,还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导航、高速公路实时路情查看与沿途播报、高速公路实时视频监控沿途查看与在线点播,以及报警、咨询、互动、娱乐等全方位的驾乘服务。任何时候点都可通过语音方式轻松获得人工导航、路况咨询、电话代办、音乐视频、信息娱乐等服务,着力保障驾乘人员方便、安全、绿色出行。

智慧水利采用应用一体化设计的无线应用平台,通过资源列表区分应用,涵盖移动办公、移动视频监控、水利门户网站、三防决策支持、移动视频会商、小水库监管、综合服务信息等10多项功能。通过该平台,水利三防单位及部门将随时随地地利用3G移动通信高速网络安全接入水利信息系统,一是实现水利三防信息报文的移动查询和处理。包括水库、江河水位视频监控实时查询,水、雨、工情、气象实时三防决策信息查询等,为防汛抗旱、办公管理等重要工作获得及时、科学、便捷的决策参考。二是实现移动化的水利三防应急会商调度系统。通过交互式视频调度,利用智能手机方式实现应急指挥,实现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视频对讲,实现视频录像上传等功能,提高三防应急决策、指挥管理效率。

智慧照明,由于城市照明涉及地下管线、供配电、道路、桥梁、绿化资源等公用设施,各专业单位在建设、管理方面自有一套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面临着资料分散、数据不完整所带来的协调管理难、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照明设施进行监管和养护等相关工作的效率,也严重制约了城市高效发展的后劲和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亟需建设城市照明监控管理系统对市政设施的监控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维护,实现设施监测智能化、档案资料电子化、养护管理智能化、实施决策科学化。

3.3 个人应用类业务典型应用

目前智慧城市的个人业务应用还较少,主要是由于产业链缺乏和缺少市场推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引入极大丰富了个人应用的体验,推动了实时高清电视、3D在线游戏等高速低时延应用的发展。

智慧旅游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地理信息技术和异构融合技术,打造统一门户和平台,实施旅游信息交互、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等。游客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及时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方便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

四、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建设“智慧城市“泥沙俱下。目前中国已有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蜂拥而上重复建设、信息安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国家层面缺乏总体协调、明确的发展思路、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智慧城市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国产软硬件产品的总体技术性能、产品成熟度与国外相比尚有明显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党政信息系统和重点核心业务的需求等。

将智慧城市片面理解为数字城市。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混为一谈,简单地理解为把各个部门的电脑连在一起、网络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智慧城市了,其实数字城市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内容,只是将信息集成数字化,而智慧城市则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的飞跃。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各有差异。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概括其建设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技术工程项目建设型,把智慧城市当做技术工程项目来做。二是数字城市的扩充型,停留在数字城市的建设,缺乏对数据的智慧处理能力的开发。三是智慧能力建设型,具有业务云存储、网管、终端一体化的智慧,具有市民主体、城市公共服务力量、依法监管等人、机、物的系统协同服务能力,具有基础标准与应用业务标准相统一的标准规范等,这是目前理想的建设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网络条件尚有待加强。如技术上没能开发”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不能真正”一卡通“;再如各类网络自成体系,相容性低。还有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重复建设大,小区入户重复率高,不利于家庭、社区物联网与骨干网的有机对接和业务开发等。

第9篇

2016年3月,在全世界超过一亿观众的关注下,Alpha 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这场赛事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让人工智能广受社会关注。金融业作为数据高度集中的行业,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二、人工智能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有着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约翰?麦卡锡最早提出过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他将其描述为“结合科学技术和机械手段制造出智能机器的过程。”这个概念被沿用至今。我国《人工智能辞典》将人工智能定义为“使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完成人用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此外,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人们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机器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模仿人类做出决策的一种技术。

从1956年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以来,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发展成就,除了前文提到的进行棋类对弈,还有自动驾驶汽车,大数据挖掘,生物识别技术以及对金融业影响深刻的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交易系统。

三、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应用现状

(一)金融服务的变革

人工智能的出现虽说没有颠覆传统的金融业的服务,但对于诸如银行业前端业务、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5年交通银行推出的智能网点机器人,是国内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金融服务的先导之一,其利用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技术,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业务引导,甚至可以判断客户的情绪进行工作;国内外很多证券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基于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投资组合的管理;很多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办理也可以由客户与智能客服的交互去完成。

(二)风险控制的应用

风险控制作为金融业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蚂蚁金服通过分析用户的网购记录数据,针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对客户进行授信管理,不论从覆盖范围还是处理效率都远高于人工。京东白条基于高纬的数据模型为依据,应用超过500个消费金融系统中的风控模型,用到超过4万个风控目标,从而判断风险进行授信。这些海量数据靠人工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针对海量的金融?稻荩?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程序从金融历史数据中自行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如分析信用交易数据,识别欺诈交易,并总结相关经验预测交易变化的趋势,提前进行风险防控。大数据的挖掘还可以应用在与金融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分析中,多维度针对具体行业、项目进行风险控制。

(三)资产管理另辟蹊径

人工智能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也愈发受到行业重视,深度的机器学习可以分析海量的金融交易数据,并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工作,完成高频的投资操作。花旗银行近期就研究报告,从2012年至2015年底,人工智能管理的资产规模从0升至290亿美元,未来管理资产的规模更是有望呈几何级增长,预计会达到5万亿美元。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已经有在市场中成熟运行的人工智能资金服务管理机构,Wealthfront和Betterment两家公司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对资产进行管理,截至2016年2月Wealthfront已经管理了近30亿美元的资产。量化对冲基金的出现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虽然其实际盈利能力还未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验,但未来量化基金发展、增加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四)金融业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

从最早的指纹识别开始,人们就在不断探索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为生物识别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金融作为私人信息、财富信息密集的行业,更是对客户、机构的身份认证有迫切的需求。面部识别、声音识别、虹膜识别等都是基于复杂的算法对目标进行身份识别管理,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管理的安全性,同时也为客户办理业务节省了时间成本。互联网科技的普及为人工智能大展手脚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人们可以通过面部识别体统进行取款,登录金融机构的交易软件,完成交易操作,这些应用对于防范金融犯罪有很好的作用。现在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很多银行已经开始部署智能银行网点,客户进入网点后,通过人机交互即可完成各类业务的办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节省成本并且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对于客户来说,可以安全高效的办理业务。

四、存在的风险及展望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于金融有着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其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存在着两面性,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我们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系统性风险

如果较多市场主体采用了相同或者类似的算法,其“协同”效应将被放大,在交易进行中基于同样的因素采取了相同大量的交易操作,这就有可能导致市场偏离正轨。除此之外,所使用的程序也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程序、设备的故障也会增加整个系统的风险。

(二)信息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学习,而这些信息的获取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风险。对交易数据、用户信息的深度挖掘,若不是建立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信息来源主体的利益就会受到潜在的威胁。这其中往往包含了很多个人的隐私信息,所以对于信息源头的甄别、管理是人工智能技术能否真的造福客户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监管难度的增加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通过分析自主决策,所以对于权责主体的界定不是非常清晰,监管所面临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监管层面也要根据技术的发展提出应对措施,比如对于交易规则的建立,开发人员的责任划分,操作过程的监控,都是值得思考的。

第10篇

说他们是小鲜肉,智慧监管方面又是老手,甚至连过往顺德水域的船舶都知道他们的名望,船速减慢,安全航行。

说他们是老手,但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有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手中的鼠标如尖刀般指向违章船舶,威慑一方水域。

带着好奇与新鲜,4月12日,记者走进顺德区水上执法基地,遇见“尖刀连”成员梁兆棋、张元浩、陈雄权、莫荔、陈雨佳、谢平华、叶智聪、漆嘉柯,详细了解“尖刀连”那些事。

关键在想干

随着海事“三化”建设推进,海事青年作为海事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已经成为顺德海事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海事青年扩充到海事队伍中,如何充分发挥海事青年特点,在融入中心上主动作为,给海事处工作增添激情活力和无穷创造力,却成为顺德海事处处班子案头的首要任务。

顺德海事处处长丁度华审时度势,拍案定夺,将海事青年向现场执法倾斜,让年轻人工作在一线、锻炼在一线、成长在一线,提出了打造“有创新”、“重落实”、“高标准”、“高质量”的智慧监管“尖刀连”。

2014年1月,顺德海事处“3+1”课题攻坚小组是“尖刀连”的前身,当时那批有才华、愿意干的年轻人主动承担任务,破解智慧监管难题。那个能战斗的团队命名为“尖刀连”。

以“业务精通、专业精湛、工作精耕、服务精心”为目标,“尖刀连”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每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与研讨,集中学习海事法规、智能系统操作、“6个电子”应用等,将学习形成习惯,促使每位人员均能熟练操作系统、熟用海事法规、熟知应急反应流程。

如今,“尖刀连”成为顺德海事处培养人才的摇篮,锻炼几年后,大多“远走高飞”,针对个别新成员以往从事非水上领域工作,水上专业不熟悉、海事业务不熟悉、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等情况,“尖刀连”录用新成员前,实施涵盖巡航、业务、应急、综合素质等内容的录取前培训和上岗考试,择优录用。

为何“尖刀连”名气响当当?“尖刀连”连长张元浩介绍说,半军事训练已成“常态化”,通过日常队列练习、内务整理等训练提升青年精气神、增加团队凝聚力、提升队伍纪律性,这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救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在能干

“尖刀连”自成立之日开始,一直在默默地干,负责现场业务的顺德海事处副处长王宝雄给记者罗列了“尖刀连”那些事,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能见证这帮年轻人的付出与努力。

在对渡口渡船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尖刀连”充分发挥水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势,按照“六个电子”工作要求,加强每天早、中、晚高峰期及节假日渡船上落客监管,定期核对渡工,清点渡运人数,严厉打击超载、无证驾驶、非法渡运等行为。

针对渡口无证渡工开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并形成报告报顺德区政府,有效推进从区政府、村委等层面进一步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王宝雄说,顺德龙舟赛多为各镇街、村委自发举办,区政府并无统筹协调,这种未向海事申报的现象,极易发生事故。“尖刀连”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形成报告上报顺德区政府,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统筹龙舟活动,督促落实龙舟活动安全主体责任,划定活动地点和范围并统一申报并开展通航论证。

“尖刀连”还分级评价顺德辖区桥区水域行,详细到每座跨航道桥梁的净空、净宽、桥孔宽度、通航密度、通航环境等因素,根据因素权重计算风险系数,对辖区每座跨航道桥梁进行风险分级,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不同的安全建议。

顺德辖区临时装卸点多的特点,“尖刀连”找到突破口,以高黎水域多个临时装卸点管理为试点,试行高黎水域临时装卸点报港管理,以“有报港船舶抽查,未报港船舶必查”原则,结合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及时掌握高黎水域临时装卸点砂石运输到港动态,有效打击砂石运输船舶超载行为。

“还有一事必须得一提,”王宝雄接着说,“尖刀连”24小时全天候不断深化“智慧监管”,加强容桂水道、顺德水道“三融合”工作,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了“船舶监管覆盖率”、“巡航电子化比率”、“智慧监管远程处罚率”三提升,船舶违章率、事故险情发生概率两下降。

关键在干成

严格来说,《顺德处智能指挥分中心日常监管流程》就是“尖刀连”每天必须遵守的工作方式,整个运作标准、规范,高效做好顺德水域监管。

由于辖区监管任务较重,如何保证高效实现“三个率”的工作目标至关重要,记者在现场看到,“尖刀连”24小时值班点,在继续保持夜间值班的同时,将侧重点向白天转移,加大白天船舶监管力度。

据了解,“尖刀连”一名成员轮流在指挥分中心带班,保证白天有三名值班人员和一名执法人员,晚上两名值班人员,细化日常监管流程,明确人员分工,每台电脑显示什么内容,每个值班人员在某个时间做某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安排,切实做到有指令、有执行、有反馈,形成指令双向流通的闭环执法模式,洞悉全盘,知己知彼,变化招数,精确打击。“尖刀连”成员梁兆棋向记者展示了给重点船舶标注“警示色”,在海事智慧监管系统上,记者看到了包括在顺德辖区发生过事故(险情)的船舶、在辖区多次行政处罚过的船舶等。

梁兆棋手指向屏幕说,“尖刀连”利用电子巡航、图层显示等方法,掌握重点船舶在辖区内外的航行规律和动态,必要时安排现场力量重点协查,督查其保持安全的适航状态。

威慑力是智慧监管的必要属性,“尖刀连”将此属性发挥到极致。

第11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在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面应用,一方面是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效果的基础,另一方面更是电力企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正因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价值,在维持电力系统更加高效运行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重要市场份额。而进一步的了解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系统当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自动化装置中的发展方向是推动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1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各个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针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实践应用,能够很好的对企业各个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也能够实时获取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得到稳定运行。借助传感器部分的价值,时刻收集系统运行当中所有环节的数据信息,在加以分析以后,将其全面的传输到控制单元当中,准确的把控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对所有执行器进行有效的监督,最终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对可编程控制器日常应用过程进行调查可以看出,站在可视化系统作用上,在所有工序呈现方式下,能够以可视化的模式,便于系统操作人员准确把握好系统日常运行状态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技术人员对所有指示灯进行全程的监督,最终也能够掌握好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由此一来,电力企业之所以运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在减轻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基础上,也能够确保人员在极高的工作效率下,稳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除此之外,电力系统融入可编程控制器,能够促使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改变过去依靠人力把控故障出现的弊端,这也是当前可编程控制器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的根本原因[1]。

2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系统中的作用

2.1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行业领域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全面应用,伴随着实现达到的工业控制一体化效果上,期间最大的支撑力量就是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价值。在电力系统日常运行当中,对可编程控制器重要性进行研究,详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2]:第一,在工业实际生产过程中,运用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能够高效做好生产工作的运行监管工作,确保企业在极高的生产效率下,能够最终获取到高性能的工业产品。同时,在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当中,针对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信息,人员借助可编程控制器也能够实时获取,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后,帮助企业构建妥善的生产方案,促使企业能够在最少的经济投入下,达到理想的生产经营目标;第二,针对电力系统日常运行过程,电子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监督,第一时间定位出系统当中的安全隐患,在融合获取数据以后,确定出系统实时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存在问题,那么也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将重大安全问题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企业人力、物力投入,为企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3]。

2.2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企业自动化生产运行过程中,因为智能化设备的全面普及,企业生产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在之前一段时间内,企业生产工作往往涵盖了较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安排上重点监管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过程中更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因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在极高的生产效率下,能够借助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精细化监管的效果。比如,当前各个企业经常使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日常生产环节当中,操作人员整合可编程控制器以及PC等方式,实现对电气控制系统远程监管的目标,确保系统始终维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在不需要人员在场进行管理的基础上[4],能够时刻控制好系统的运行,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的同时,更有利于人员后期维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企业融入电子信息技术,不会对操作人员专业能力有着太高的标准,针对日常操作环节,只需要人员了解过程的控制流程,在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处理,帮助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投入力度。

2.3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系统整体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做好系统全过程状态监管的基础上,针对运行环节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做出时刻的分析,找到数据改变的规律[5],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从电气自动化设备视角下出发,企业在进行安装处理时,针对系统内部涵盖的多个部分,就必须提前将控制点进行合理的设置,促使人员能够高效的开展系统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对于电气自动化配电设备来讲,不管是安装还是实际的操作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过程比较复杂,要想能够做好配电设备的安装工作,就需要相关人员必须先对现实安装环境进行深入的勘察。同时,精确的计算配电设备的功率值,流出适合的安全裕度,结合双回路的供电模式,维持系统始终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就算后期突发停电事故,系统的运行状态也不会受到影响,在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开展生产工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6]。

2.4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在电网调度环节当中,可编程控制器得以广泛应用,针对内部含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凸显出硬件与软件部分的价值,整合广大用电户多样化的用电标准,构建针对性的供电计划,一方面能够做好用电户高质量服务工作,也有利于控制好企业经济成本的投入,是企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自动化系统来讲,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是能够依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融合调度环节涵盖的多个工作细节,对过程实施高效监管的基础上,达到合理调度的工作效果。最为关键的是,合理的运用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对多样化模式的终端加以连接,保证调度工作更具合理性以及自动化特点的基础上,维持高效电网调度的同时,也能够达到高质量调度的结果[7]。

3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化实训装置未来发展

3.1发展深度网络化

在自动化装置使用当中,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面运用,为我国物联网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管是哪个时间段还是场所,都能够保证企业对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的把控,这是接下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在自动化装置中需要实现的性能特征。人工智能技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了广泛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当中应用人工智能化技术,充分凸显出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价值,及时的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系统存在问题,此时智能传感器就能够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将问题信息进行快速传输,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了解具体情况并及时的对问题进行处理与修复。这一目标的实现,都必须要依靠强大的网络载体,所以说,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编程控制器深度网络化发展方向极为关键[8]。

3.2发展广度模块化

站在自动化装置视角下,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方向,模块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特点。迈向模块化的发展方向,拉近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简化产品生产过程,在较短的生产周期内,就能够获取到极高的经济效益。在之前我国电力企业生产当中,所使用的多种类型的设备或者是材料等,往往都处于独立的状态,在忽视了企业与其他行业沟通联系的现状下,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企业高效生产工作的进行。但是,如果能够实现模块化的发展,拉近社会上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由专业人员统一采购设备以及材料,并且借助可编程控制器各个企业之间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的共享,降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信息成本、生产成本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3.3发展原则绿色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虽然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领域内的进步,但是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正视该问题,很有可能会阻碍我国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为之前各项技术比较落后,对环境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就在可编程控制器得以普遍运用的时代下,企业可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在可编程控制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获取到最合理的数据信息,促使人员制定出针对性的设计机制,就像是智能变电站或者是智能反馈技术等,一方面能够推动我国工业行业高效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能够尽可能的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检测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等。基于此,为了自动化装置中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方向,也将秉持绿色化的理念,促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9]。

第12篇

【关键词】B/S架构 智能粮库 信息化管理平台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的战略物资。粮食的数量、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目前,粮库大部分作业要靠人工管理,不但无法保证各粮库粮食储藏数量、品质等信息的快速检索,而且也很难做到相关指令的顺利下达。粮食储藏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为粮库的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实时的决策服务,也无法进行最基本的粮情信息汇总、挖掘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的集成分析和风险评估更是不可能进行,现有的粮食信息化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建立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粮食仓储管理平台,保证粮食仓储质量、实时监控粮食安全,显得犹为迫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智能粮库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粮库日常管理工作效率的优化,提升粮库的管理水平。

1 需求分析

智能粮库管理平台软件开发要以面向粮库的日常运行管理为目的,粮库各级员工可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和利用该平台,完成在线文件处理、事务审签、信息、信息共享、出入库业务办理、基础物资管理等工作,能实现粮库智能通风、智能气调、能耗监测、环流熏蒸控制、智能消防、视频监控、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监管等功能。系统性能需求要根据各子系统自身的特点,以及服务群体的不同分别予以考虑,应该从计算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容量和吞吐量等几个方面满足性能要求。

2 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粮库管理平台软件采用B/S架构模式,B/S架构是信息管理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开发模式。通过Internet/Intranet技术、跨平台JAVA开发及框架技术、可视化工作流配置管理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数据库技术,实现高效的在线办公流程化处理。系统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部署,客户端通过各种主流的WEB浏览器进行访问,用户通过访问浏览器实现数据管理和日常办公。

根据粮库智能化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结合当前主流技术,采用“多系统、一平台”的插件式架构设计思路,利用可扩展的模块化设计方式,将多个子系统通过内部标准协议集成到一个平台中。智能粮库管理平台软件的系统架构可划分为六个层次:网络层、数据层、服务层、组件层、应用层、门户层,如图1所示。

(1)网络层:为平台运行提供网络环境和硬件环境支持,包括各类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主机设备、应用服务器设备、数据库服务器设备等。

(2)数据层:为整个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包括各类基础对象数据、关系数据、工作流程数据、文件数据、字典等数据内容。

(3)服务层:为平台提供数据管理及应用服务,包括查询服务、工作流引擎服务、数据库服务、Webservice接口服务等。

(4)组件层:业务组件层主要实现系统的数据库访问、业务逻辑实现功能,为各类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和业务实现接口。

(5)应用层:为系统应用平台,分为智能出入库系统、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粮情检测系统、数量检测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以及各自选建设的系统。

(6)用户层:平台所面向的各级各类用户,包括库领导、各业务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以及客户等。

3 系统详细设计

智能粮库管理平台开发,旨在构建粮库信息化管理基础办公及在线业务处理平台,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智能出入库、仓储信息管理、粮情检测、智能通风、智能气调、智能烘干、环流熏蒸控制、安防监控等。平台的数据可以实现在线共享,且所有的数据能够安全、规范地保存。

3.1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严格遵循B/S界面设计风格,采用标准的菜单与按钮格式,保持软件显示风格的一致。系统界面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最上方是系统Banner和系统工具,左下方是导航菜单,右下方是功能显示区域,如图2所示。

3.2 系统功能设计

智能粮库管理平台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办公、智能出入库、仓储信息管理、智能通风、智能气调、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控制、智能安防等。平台的数据可以实现在线共享,且所有的数据能够安全、规范地保存。

在线办公:结合粮库办公及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将各类业务抽象到信息化平台上,实现业务的在线申请、审核、批准、统计等功能,包括:文件管理、勤务管理、资产管理、任务管理等。

智能出入库:通过工作流引擎实现流程内各环节业务按照既定规则智能化流转,减少人为操作的工作量,规范出入库管理过程。其中入库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车辆登记、扦样送检、质检管理、重量计量、领车卸粮、办结离库;出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发起出库、库存质检、出库计量、重量计量、出库结算。

仓储信息管理: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仓房管理、仓储器材管理、报表管理、工作请示、综合展示等。

智能通风:通过计算机和仓房控制单元自动控制仓房的风机、窗户、通风口、排气扇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储粮仓房的自然通风、降温通风、降水通风、机械通风、排积热通风等效果。

智能气调:实现对氮气气调储粮基础数据实时在线检测与分析,实现氮气充气、排气、环流、补气等作业过程远程自动控制。

粮情检测:记录储粮过程中粮堆温度、仓内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基本参数。

环流熏蒸控制:实现对环流熏蒸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实时监测及远程控制,对环流熏蒸过程通过示意图方式进行直观展示,方便熏蒸操作管理人员对熏蒸过程的查看和管控。

智能消防:集成智能消防监控平台和设备,实现消防安全的集中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自动控制水平。

3.3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平台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属性划分为两大数据库,分别是基础数据库和动态信息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用户和权限基础信息、管理类别属性基础信息等,动态数据库存放各种数据、表格、文件信息。

4 结语

智能粮库管理平台构建了完善的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粮库通过使用该管理平台,内部各部门均能够在线开展各自的业务工作,并进行跨部门的协同办公,实现粮库各业务的在线高效管理。智能粮库管理平台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粮食储备作业效率,保证了粮食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数量监管,降低了粮食储备风险,为我国的粮食储备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会艳.基于Web技术的粮库监控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邹文军等.粮食仓储行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央储备粮徐州直属库,2003(04):5-6.

[3]汪婷.基于B/S架构的远程在线电压监测系统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2012.

作者简介

何彬兵(1998-),男,江苏如皋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雷达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