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干部人事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

时间:2023-05-31 08:5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干部人事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干部人事制度

第1篇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卫生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在卫生系统干部选拔任用上建立了“组织定规则、群众当裁判、赛场选英才”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整体效能,激发了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动力。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29人,占2003年以来提拔干部数的75%。实践证明,坚持用制度选人,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绩导向,既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也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宣传发动,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全县卫生改革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克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需要我们建设一支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的医疗卫生干部队伍。为此,在2003年底,我们对全县卫生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摸底,根据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我们把公开选聘院级管理人才作为优化班子结构,激发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我们在干部人事改革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将之作为基础工作和关键措施来抓,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注重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吸收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在方案出台时,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具体步骤和工作流程传达到每一个职工,增强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职工参与,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由于宣传发动比较深入,尽管近年来卫生系统干部变动幅度较大,但是还是比较平稳的。其次,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有些同志思想上有顾虑,怕被人误解为不安心本职工作,好高鹭远,怕考不上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怕别人说自己“想当官”而不愿参与竞争的思想状况,局党委成员分片深入各单位进行宣传动员,各单位对符合条件人员逐一扒排,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真正把公推公选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作为锻炼能力的过程,作为展示才华的过程,先后有116名符合条件的同志均以良好的心态参与了竞争。再次,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我们每两年组织一次后备干部考试,全系统已公开选拔40名同志进入后备干部库。对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的人员实行动态培养,安排他们学习进修,安排他们参加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较大活动的组织服务,在工作中锻炼成长。

二、严格坚持标准,公开公正操作,确保公推公选工作有序进行

近3年来,我们在全系统先后公开选聘了10名卫生院院长、防保所长,12名卫生院副院长和7名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副职。在公选操作过程中,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实绩标准。在把握竞选对象条件和范围上,我们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十分注重竞选人员的工作实绩,凡是年度工作考核未能进入全县前10名、同档单位前3名的中层干部,不能参加竞聘,保证让那些工作有本事、有办法,实绩显著的同志充实到卫生管理队伍中来。为了保证实绩考核的科学可靠,我们规定,工作考核统一尺度,注重过程考核,注重效果考核,注重序时考核,注重创新考核,要求考核人员签字负责,考核失真责任追究,确保考核准确可靠。二是坚持群众路线。我们把干部的选择权交给群众,以民心为标准,凭民意定取舍。认真组织民主测评和推荐工作,实行无干扰民意表达法,每次民主测评和推荐,都采取事前不通知、事中快操作、事后即公布和独立表达意愿的办法,保证群众在干部选用上行使独立表达权。在公选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时,对民主测评同意票达不到80%的,实行否决,不提交党委会讨论。在公推公选县院副院长过程中,始终注重群众的选择意愿,面试人选直接由群众推荐产生,面试评分职工代表占50%,党委票决尊重面试结果,得到社会广泛好评。三是坚持公开操作。我们严格按照干部人事工作方案规范运作,所有程序都公开操作,对选聘工作的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和群众关心的环节以及每个程序的结果,都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公开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保证整个选聘过程的公开公正。

三、健全激励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干部队伍活力不断释放

一是开展述职评议。去年,我们组织开展股级单位领导班子述职评议活动,实行班子述职、群众点评、正职点评副职、民主测评,对各单位班子成员全年整体工作和分管工作进行综合评议,使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者工作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二是组织分档竞赛。我们根据卫生院的规模、服务范围和年度考核结果,将卫生院分成三档,实施分档竞赛,动态调整,既形成竞争的压力,也鼓励基础较差的单位奋力争先。对连续2年工作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或者年度考核成绩退步较大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降职使用,近3年先后有7个卫生院的主要负责人被降职。通过对镇卫生院管理队伍的优化和调整,有效地增强了班子的整体效能。2009年,我县医疗单位净资产增加2232.55万元,全县卫生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市卫生局综合奖。三是实行院长年薪制。我们在全系统推行了院长年薪制,保证院长的贡献价值得到应有体现。但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院长则取消年薪,对6项重点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实行一票否决。兑现年薪和不兑现年薪工资相差一半以上,既对院长形成了必要的压力,也激发了院长的工作动力。在年薪兑现上,我们坚持“先考核、再申报;先审计、再研究;先公示、再兑现”的原则,每年对医院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管理进行年度考核和专项审计,其结果作为兑现年薪的依据。经过考核,有2个卫生院的领导班子被否决年薪,在全系统产生了积极反响。

我们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凭实绩、重民意的选人用人导向,有力地推进了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了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全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卫生干部队伍而不断努力。

第2篇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加大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监督调整力度,对全体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考察,重在汰劣

机构改革之前,我局从年9月10日至9月25日,对*名正科所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考察主要以市局《关于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和监督调整暂行办法》为依据,对一名不称职票比例超过60%的科室领导改任一级专业主管,对打分排在末两位的税务所长给予诫勉谈话,对打分排在末尾第3、4名的税务所长进行了重点反馈,对*名科所长进行了岗位轮换。

(二)加大副科级领导职位竞争的力度,全员竞争上岗,重在择优

我局从年11月28日至12月17日,进行了副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此次竞争是在原任副科级领导全免的基础上进行的,共确定了*个职位。竞争工作紧紧抓住了资格审查、知识技能考试、民主测评、演讲答辩、组织考察、拟任公示、局长办公会任命等七个重要环节,从*名报名参加竞争者中,选拔出了22名比较优秀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名同志是原任副科所长竞争成功后被重新任命,另外*名同志是由科员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岗位。*名同志均是大专以上学历,现在我局副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为32.41岁,比竞争上岗前降低了3.78岁。

(三)加大科所长与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的力度,全局范围自由选择,重在优化组合

我局从年11月28日至12月23日,在科员、办事员当中进行了双向选择工作。在全局*名科员、办事员中,有*名干部定了岗,*名干部被确定为待定岗员。具体工作分五个阶段:一是学习动员阶段。二是组织调配阶段,对今年新分配的*名大学生和*名军转干部首先定岗,确定了信息化管理科的人员不参加双向选择。三是双向选择第一阶段,参加双向选取择人员填写"工作岗位志愿表",各单位正副职协商确定第一批拟选人员名单,数量不超过实编数的70%(含组织调配人员)。四是双向选择第二阶段,未定岗人员再次填写双选志愿表,由第一次只准填写一个志愿改为可填写一至三个志愿,各单位正副职依据第一阶段选定后的缺编情况,在全局未定岗人员范围内协商拟选第二批本单位缺编人员,数量不超过实编数的90%。五是双向选择第三阶段,各单位正副职既可根据需要在未定岗人员中协商选择缺编人员,又可按照"宁缺勿滥"的原则,不把本单位的编制选满。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效果

(一)对正科级实职进行考察调整取得的成效

1、对局党组一班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局党组一班人树立了"以素质论人才、凭实绩用干部"和"干部能上能下都是盘活人才资源"这个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改变了过去对考察对象比较注重定性分析、不够重视定量分析的评价方式,在解决不胜任现职干部的问题上,做到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群众公认、量才使用,从而进一步形成了正确的识人用人导向。

2、调动了群众参与考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监督选择干部的权威性,提高了领导识人用人的准确性。此次考察我局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实现了"两权"与"四权"的统一,即把党管干部的领导权和使用干部的任免权与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局党组对干部的选拔、考察和调整、使用始终建立在充分发扬民主和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之上,有效保证了局党组识人用人的准确性。

3、促进了科所领导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树立了进取意识,增强了危机意识。由于我局这次考察科所正职不流于形式,坚决按照市局党组制定的文件规定动真格的,确实做到;优者用、平者诫、庸者下",因而对科所长触动较大。全体科所长思想上产生了压力、工作中有了动力,形成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

(二)对全体副科实职实施竞争上岗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从缺位竞争到全员竞争的突破。年初我局实行的副科级领导缺位竞争上岗工作,体现只有上而没有下,而此次是在原任副科实职全免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是从偏重于业务考试到侧重于综合素质考试的突破。考试范围相对较广,不仅考业务知识,而且还要考公务员知识、考写作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及结合当前我局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的考试;

三是从综合平衡分值筛选到实行单关筛选的突破。实行了单关淘汰,使每一位参与竞争者,在每个环节上都要靠实力去拼搏,只有每个方面都优秀的人,才能够取得最终成功;

四是从小范围内的测评扩展到全局范围内测评的突破。在全局范围内按照局领导、正科所长、一级专业主管以下的干部三个层次进行,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荐贤选能,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

2、增强了五种意识

一是增强了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此次全员竞争,空缺职位多,给予更多人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局符合条件的132名干部就有89名同志涌跃报了名,占应报名的68.5%; 【1】 ■ 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二是增强了全面发展的意识。考核内容广泛,且实行单关淘汰,真正体现了上岗凭竞争,任职凭才干,仅靠单打一的业务素质是不行了;

三是增强了危机意识。在干部使用中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因为有了下,干部的危机意识明显增强。过去那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观念在领导干部中不存在了;

四是增强了自我展现意识。靠实力、能力、素质来参与竞争,以考试来查找自己业务水平的高低,以民主测评来确定在领导和群众中的威信度,以演讲答辩来证明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强弱等;

五是增强了责任意识。使各级领导层层培养人,一级培养一级的职责意识明显增强。认识到作为领导者不但要做好工作,还要创造一个锻炼培养人的良好环境,多出人才。

(三)对一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取得的成效

1、充分体现了科所领导的意志,实现了相对优化的人员组合。以前,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对下一级人员安排和调动都是采用领导研究讨论、人事部门通知的方式,这样造成了下级部门的领导对本部门人员的进出、任用没有较充分的发言权,且心中无数,而我局此次双向选择则消除了上述弊端,充分体现了科所长的意志,所选的人都是自己认可的,也是本单位工作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作与人员的有机组合和最佳搭配,为本单位的团结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充分体现了一般干部的个人意志,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岗位。以前,对一般干部来说,自己的调动和安排往往是由组织统一分配、领导让去哪就得去哪,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了,个人的主观愿望、正当要求很难实现。而通过双向选择,每名干部都有了一个自己做主的机会,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更适合发挥自己潜力的理想位置,个人的意志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地调动,对本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必然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促使每名干部都对自已进行了再认识,明显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此次双向选择对个人来讲,实际上就是一次对自身价值的检验,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大家抢着要,素质一般、能力一般的干部大家选择着要,素质差、能力低的干部没人愿意要。个人在双向选择中没有去成自己的首选志愿单位或没有科所要,这对于他本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触动,从而不得不承任自已的不足或与他人的差距,并认真的查找比较,确定今后努力方向,以待下一次双向选择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一般干部对考察和测评工作的认识还需提高

在对正科级领导干部的测评考察中,部分干部职工在测评与谈话过程中,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态度不够端正,打分不够认真,评价不够全面。如给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领导打分时,每一项都打最高分,没有做到实事求是,评价时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谈优点,不谈缺点,没有做到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今后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使参与测评与考察者能够切实敞开心扉,认识到对再优秀的领导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评价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助上级领导全面准确的掌握科所长的情况,以便今后局领导对科所长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指导、调整使用。

(二)竞争上岗工作中演讲答辩的力度还需加强

从我局的竞争上岗看,演讲答辩阶段总时间为20分钟,其中演讲时间为5分钟,答辩时间为15分钟,由于演讲内容已经有些格式化,雷同的东西较多,不能更多地考察选手,所以答辩的作用就显现得更加重要。我局此次答辩时评委共准备了四套题,每套含四道题目,大部分选手只用了12分钟就将本套题回答完毕,答辩总体效果还可以,但并未充分达到预期的目的。今后再开展这类活动,可以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一是可以考虑增加答辩的时间,增多答辩题目,题目类型多样化,以便于更全面地考察选手能力。二是可以考虑改变出题的形式,从使用规定好的套题变为现场抽题,从评委提问转变到现场群众参与提问,从问答式转变为现场模拟式。

(三)双向选择中政工科室被选率不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税务机关,税收业务性很强,多数年轻的干部在选择岗位时首选的是税收业务岗位,愿意到业务科室或税务所,不愿意到办公室、人教科、行政科、监察科、党团办等部门,而实际工作中,这些部门因为是综合部门,往往又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这样造成了一边是没人愿意来政工科室,一边是愿意来的又难以胜任,干部们不愿来的原因主要是政工科室工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工作岗位栓人,转岗的面不如从事业务工作宽。所以为保证正常工作,双向选择中这些科室的人员定岗有时需要组织来协调确定。

针对此问题,今后工作中要想方设法减少干部们在政工科室工作的顾虑,一是要从局领导的层次就开始转变重税收、轻政工的观念,为政工科室人员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二是要加大轮岗的力度,对全局干部适时地进行轮岗,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政工科室人员学习业务创造条件,使税收业务岗位的人员也能够全面发展。

(四)对科所的考核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 ■ 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通过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各科所从班子到队伍结构都实现了优化,可以说税收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但没有监督就不会有约束,没有考核就不会有压力,要想切实发挥各科所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局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大对各科所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二是要建立外部评价机制。对科室的内部考核可以以市局相关处室的考核成绩为主,对税务所的内部考核可以以各机关科室对其考核的成绩为主,对科室的外部评价主要以科室对科室、税务所对科室进行,对税务所的外部评价主要以纳税人的意见为主,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实行了专业化设置的税务所也需建立起一套与其特点相配套的考核机制

  3  

■ 相关文章:

第3篇

一、概述

人事档案是经国家及组织认可的,原始记录个人经历、德才水平和工作表现并归档保存的个人材料,是人事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公共管理工具中的一种,为我国的公共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干部人事档案就是记录和反映干部品德、才干、功过奖惩的个人材料,是对干部个人经历和从事社会时间活动的原始记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收集、整理并保管干部的个人资料,是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记载了组织人事等部门在对干部进行培养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所形成的多项内容的材料,其中包括福利、薪酬、业绩、工作、业务、作风、思想、个人经历等,因此可以用来做审核工作人员的重要凭证,是对人才进行选拔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准确和全面的记录,能够使人事档案更加完整和充实,并能够将干部的成长经历更加有效地体现出来。对现在的工作来说,尽管个人及组织人事部门与人事档案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人们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很容易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将其忽视,从而在管理中不断地显现出各种问题,进而制约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中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方式陈旧单一,庞大的干部队伍里包含各领域的人才,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档案管理方式,不利于人才的管理及合理流动,不利于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进行管理,不利于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有步骤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具有必要性。

二、改革的意义

在我国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形式之下,人才的竞争则是所有竞争的根源所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其关键则是通过干部人事档案对人才进行管理。因此,我国也把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放在了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的建立上。这些都很好地体现出了人事档案改革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充分地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展现了出来。干部人事档案是一个连续性且长期性的工作,其改革则是干部人事工作本身的需求,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与充实,其最终形成的发展规律也带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非常特殊,档案中要能够完整的体现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于是一些新的问题就在此时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了,因此,人事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需要改变,同时干部人事档案也需要通过改革使其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从而与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且满足当前社会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措施

(一)建立公共人事档案制度。公共部门的人事档案即为公共人事档案,其中包括公务员人事档案、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及专业技术人员挡案和学生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及委托在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中进行保管的人事档案。从中可以发现,干部人事档案的范围不及公共人事档案的范围广泛。人本性、服务性与公共性是公共人事档案的特征,其根本的属性则是公共性。和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比较,公共人事档案在其作用和含义等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指的都是社会各组织和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在进行人事管理的活动当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和记录个人能力、经历和其才干品德水平的材料,不同之处则在于他们指代的对象及相应的制度理念不甚相同。公共人事档案致力于保障档案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原则是公共利益。

(二)建立干部人事档案长效监督机制。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的监督工作,从档案监督机制与行政执法的强化方面,应该包括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控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长期的过程当中对干部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时常遇到一些事半功倍的做法,其表现为没有在大案发生之前做好应有的证据储备,之后才开始对证据进行大范围的搜查。因此,要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监督网,可以在除了公、检、法以外的一些部门,例如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教育宣传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组织人事部门等,进行联合执法,将一个专门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关系在这些部门之?g建立起来。

(三)建设专业化干部人事档案人才队伍。管理者在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必须在业务能力、作风以及思想上都是非常过硬的,并且是高素质的队伍。只有重点对档案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经得起考验的道德素养、专业的服务技能以及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知识结构进行考察,才能建立高素质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才能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健康科学发展的人才基础打好。

四、结语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干部人事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随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干部人事工作以及逐渐深化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必须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第4篇

一、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现状

1、 管档体制逐步理顺、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

随着全国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升级达标活动” 的启动,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专门下发文件进行指导,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便于干部人事档案建设的原则,对管档体制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规范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2、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档案硬件建设明显改善

硬件设施建设是档案保管保护的基础条件,在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工作的带动和促进下,各级管档单位纷纷将档案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和自筹资金,配置必要的保管保护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干部档案的保管保护和工作条件。

3、 管档人员培训加强,人员素质明显提高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升级达标工作,各级管档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培训力度,丰富了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升级达标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4、 档案内容建设不断完善、干部档案质量明显提高

为顺利推进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工作,各级管档单位紧紧围绕内容建设这一核心,逐步将档案工作重心从偏重档案整理向充实完善档案内容转移,通过采取上门收集、定时收集、集中收集、跟踪收集等多种方式,把真实反映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情况的材料收集齐全。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干部的“三龄一历”进行了审核认定,有效维护了干部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短时间内难以出成绩,工作的重要性不容易显现,人们往往认为干部人事档案部门仅仅是存放档案实体、有足够的库房和具备基本操作能力的档案保管人员的保管机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一些资料的简单整理、归档和保存。因此,很多高校很少过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甚至在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中都很少提及,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业务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库房建设、资金投入等问题不研究、不考虑、不解决,使得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由于不够重视,致使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仅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很难落实,软硬件配套设施和人员结构也很不完善。

2、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档案收集、及时整理、安全保管、提供利用等方面严格的规章制度,很多高校存在档案材料的收集渠道不畅、本该及时归档的材料没有及时归档、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部分档案材料填写随意等诸多问题。即便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在查借阅和传递干部人事档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出具介绍信函、不登记查借阅手续、不按要求转递人事档案、不及时回复回执单等现象。

3、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业务性都比较强,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大多数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专业技能也不够熟练。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身兼数职,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4、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的干部人事档案载体仍以纸质材料为主,管理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还非常不充分。由于不够重视,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足并且往往身兼数职,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整天忙于材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入卷等大量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而对于卷内信息的编研和利用非常薄弱。资料检索等工作基本上还是采用手工操作,加之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程度要求较高,要实现安全的无纸化阅档还很有难度,这种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不仅效率不高,也不利于档案的深层次管理和有效利用。

三、进一步提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增强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意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向主管领导汇报,以增进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争取其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支持。同时,要注意人事档案工作不是由档案管理部门单独就能做好的,因为归档材料本身来源于很多部门和个人,必须得到相关业务部门和个人的支持与配合,才能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因此,要注意不定期的对干部人事档案的主要利用部门和相关提供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宣传,及早发现并及时完善本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从源头上杜绝归档材料不规范、无法装订或损坏入档材料等问题的发生。

2、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随着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旧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需要及时修订与完善。如收集与移交制度,应当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明确收集与移交的范围、收集与移交的时间以及相应的移交手续,以便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属于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档案材料都能够及时地收集并移交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3、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作为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执行者,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档案管理人员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其具备了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他们对档案信息的保护负有比一般工作人员更为重大的责任,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乐于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高度的保密意识,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注意“无形”存储在头脑中的秘密泄露。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外,各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应通过支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职称评聘、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干部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规范。

4、不断完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管理工作

随着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干部人事部门在进行干部任免、考察、年度考核、学历认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过程中,不断增添需要入档的材料,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很多挑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将收集到的与干部人事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仔细鉴别、认真整理,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要做到归档有凭有据、有条有理,确保材料的转进、转出手续完备,确保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5、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建设

实现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服务于干部人事工作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总体发展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需求日渐增强的客观需求。虽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档案的无纸化和电子化,但从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由于现有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完善稳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软件支撑,还不能在保证信息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将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信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但可以尝试采用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以便在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信息的安全。

第5篇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的单位和部门,在任用干部前,只是敷衍了事地贴一纸“通知”或者在小范围内顺便“说一下”,把严肃的干部任前公示变成了简单的“告示”;有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把“公示”当成“告示”,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一看了之。

干部任前公示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克服用人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制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对公示对象有一说一,达到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目的。

然而,制度再好,也需要有认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如果执行不好,让“公示”变成了“告示”,那么群众所看到的就只是组织的意见和决定,看不到拟提拔任用干部的整体状况,就会认为干部公示不过是走走过场、摆摆形式、做做样子罢了,说了也白说,对公示产生反感,从而导致不想参与、不愿参与。即使有些群众对公示对象有看法,甚至有反对的意见,但看到这样的“告示”,就以为这次的选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多说话恐怕会得罪人、遭报复,于是也就只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一来,群众的监督就无从谈起,这样的“公示”也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

要使公示真正达到目的,就要加大对公示制度的宣传力度,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为我们选拔优秀干部尽一份力;要力戒形式主义,正确对待广大干部群众对公示对象提出的不同意见,对群众反映的公示对象违纪违规的线索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向反映人反馈结果,让大家看到公示制度的成效,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第6篇

一、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以往,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多是由领导班子提名、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来完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谨、规范,但不可避免地带有视野窄、渠道单一的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决定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按照局党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编制了科级岗位职位说明书,将我处内设机构、下设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经过深入动员,全处人员参加竞职的热情高涨,有近50名同志积极报了名。通过资格审查,10月15日,符合条件的35名竞职人员,在有科级干部、高职人员、群众代表参加的竞职演讲会上进行了竞职演讲,在规定时间内,这些参加竞职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讲工作思路,讲自身优长、讲任职目标和措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华:老同志在丰富的工作经验方面显示了优势;年轻同志在意识、观念上表现出了创新精神;善于管理的同志讲得头头是道;技术拔尖的同志说得句句在理。一个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志露出了才华横溢的“庐山真面目”。今年30岁的××,调来我处工作不到一年,按惯例,他是很难进入科级领导岗位的。但是,公开竞职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他以自己的管理设想、办公自动化构想及新颖的工作思路,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赏,获得了演讲考评最高分。最终,他被任命为副科长。通过这次公开竞职,像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任劳任怨的××、专业技术精湛的××、工作泼辣、敢闯敢干的××、管理经验丰富的××等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变“独角戏”为“集体舞”,发动群众献计献策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聪明才智。群众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保证广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得到行使,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改变了过去干部任免工作中只*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唱“独脚戏”的做法,通过深入发动群众,使群众认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任务、目的和要求,消除“与己无关”的思想,积极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变唱“独脚戏”为跳“集体舞”,极大地调动起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群众的聪明才智,在科级干部竞职工作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竞职人员的资格审查过程中,群众对每一名竞职者的自然条件,包括年龄、学历等方面都认真细致地进行查询,其中,一名竞职者的年龄仅仅超出文件规定几十天,群众发现后,就及时向考核工作组提出,我们马上予以纠正;在演讲程序安排方面,为了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群众提出了先正科,后副科,先机关、后基层的顺序,我们予以采纳;为了避免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工作热情减退、知识结构单一等状况,群众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轮岗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予以充分重视和考虑;特别是在大胆起用年轻干部这个关键问题上,党委一直存有顾虑:一方面,从事业的长远建设考虑,必须果断地起用年轻干部;另一方面,考虑到许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老同志,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群众能不能接受;再就是新任的年轻同志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始终是党委放心不下的一桩心事。但结果出人意料,在组织考察、逐个谈话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干部群众都强烈地提出了干部年轻化问题。从而,更加坚定了党委大批起用年轻干部的决心,为党委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依据。据此,在个人竞职、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基础上,我们提拔任用了10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让他们挑起了事业的重担,14名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我们严格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从始至终实行“阳光操作”,所以,群众非常满意,没有发生一处“鼓包”现象。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动情地说:“这么多的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咱们的事业有了接班人,真让人高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干部调整力度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领导动了真格的,有魄力,有水平。”

三、变“多面鼓”为“一面锣”,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委是“领头雁”、主心骨。党委班子能否统一思想,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今年,处党委狠抓班子的思想统一,变“多面鼓”为“一面锣”,改变了以往党委班子成员间“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单打独斗”局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扎实有效,保证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关”上:

第一,掌握原则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党委严格按照局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我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去做,做到不随意变通,不迁就照顾,始终按原则办事。对不符合条件的、演讲考评得分低的,坚决不能作为初步人选,保证了整个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严谨;在确定科级岗位拟任人选的关键环节上,处党委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全处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角度认真对待,明确提出了坚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次参加竞职的××同志,多年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演讲考评、民意测评、组织考核等方面都不错,群众都认为他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但就是年龄稍微大了点儿。该同志是上还是下,党委一度很犹豫。最终,党委还是严格坚持了年轻化这项硬指标,让该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让位于年轻同志。

第二,过好感情关。我处这次参加竞职的14位老同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了许多年,是业务工作和

行政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党委一直对他们很赏识,也很有感情。当决定让他们都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时,班子成员都恋恋不舍。但从大局和工作考虑,大家只能忍痛割爱。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老同志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和良好的素质,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向组织提过分要求,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处党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在不违背上级规定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他们做了妥善安置。 

第7篇

根据昨天下午主任办公会议的安排,今天召开办公室全体会议,动员部署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府办党组在去年“一学双创”活动中就提出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同志双向选择”的思路,可以说,这项决定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策划、认真讨论后作出的。这是加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政府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县也是首开先例。这次,我们先对中层正职进行竞聘,中层副职和一般同志双向选择随后再作安排。刚才,同志宣读了《府办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同志们要认真领会精神,下面我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竞争上岗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任用好党政领导干部,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公开化、科学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强干部监督和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的新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必将会优化人事结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局面。

其次,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办公室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正确抉择。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县政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位置,是县政府的左右手和参谋部,府办“三个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府办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担负起重要责任,始终是办公室领导班子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竞争上岗,就是府办领导班子给大家创造的一次机会,让不同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竞争上岗,把我办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行竞争上岗,必须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下功夫。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群众是评价干部的一面镜子,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职务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种责任,也可以说职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优秀干部,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锤炼自己,做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因此,实行竞争上岗,就是要在府办形成一种激励干部奋发向上、自觉接受考验的良好风气;就是要引导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投机钻营者占便宜。

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选拔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干部是否看得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不仅把竞争职位、任职条件、竞争办法、决策过程统统公开,而且对个人竞争的意愿也予以公开,让群众参与选择和评判,使竞争上岗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广开渠道、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构建一种新的机制,营造一种鼓励大家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也就为造就一支优秀的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队伍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加强领导,群策群力,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竞争上岗关系到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组织上必须做到十分周到、严密。为此,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同志任主任。随着竞争上岗各环节工作的推进,将要选调—名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不参与竞聘的人员配合志强同志做好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协调等工作。被抽调的同志要服从安排,认真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保证竞争上岗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中来。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我办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组织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参与竞争。同志们要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让领导和群众来评判自己。如果这次没有成功,应该看作组织和群众给了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也是对一个同志胆识和水平的考验,希望同志们不要放弃这个权利和机会。

为了保证群众的意志得以实现,在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要进行民主测评。希望同志们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权利,积极参与,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人,保证这次竞争上岗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选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最后需要强调是,在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中,要严肃纪律,切实反对不正之风,对私下搞小动作、串通一气破坏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人和事,请大家随时向府办党组举报。经查实后,绝不姑息迁就。

第8篇

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外单位借调、合同制用工……面对多样的人事身份和缺乏激励的薪酬待遇,南昌高新区将在江西率先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界限的“铁饭碗”、收入分配的“大锅饭”,实行全员聘用、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据悉,今年3月底,南昌高新区将基本完成全员聘用工作。此次改革的方向是打破干部身份界限,将对大多数部门副职以下岗位实行“全体起立、重新竞聘”,搬掉职务上的“铁交椅”(人民网,2014年2月27日)

公务员作为一个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很多人看重的是:公务员职业较稳定,职业风险相对较小。可以说,考上了公务员,有了编制,也意味着有了“铁饭碗”。

然而,南昌高新区已决定将在江西率先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界限的“铁饭碗”、收入分配的“大锅饭”,实行全员聘用、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书记邱向军也介绍说,今后补充工作人员,一律实行编外聘用,不纳入编制管理,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管委会不再是一个大机关,而是变成一个大企业。以上的这些做法、言语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惊。

震惊之余,还是对南昌高新区的做法,表示赞赏。首先,在面对多样的人事身份和缺乏激励的薪酬待遇等等问题时,南昌高新区勇于尝试。在创新公务员任用制度上不断地探索,实行聘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这不仅点到了问题的穴,抓到了矛盾的脉,更是从制度层面上为组织建设、干部对伍建设,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是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聘任制下的公务员,运用了类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奖惩结合,处罚分明有效,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会对整个公务员队伍形成一个示范效应,对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也是功不可没。

最后,要建立一个风清气正,廉政奉公的干部队伍,有效的任用制度则是最基本的保障。公务员队伍中一些同志消极怠工,懒政,不干实事,滥用职权,捧着手中所谓的“铁饭碗”,大腹便便;抱着公务员“进则难退,只上不下”的幻想,侵蚀着老百姓的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南昌高新区的做法,对干部队伍中的这种“顽疾”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总之,相信南昌高新区的打破干部身份界限、对大多数部门副职以下岗位实行“全体起立、重新竞聘”,搬掉职务上的“铁交椅”的做法,干部队伍的建设会取得积极的作用。

第9篇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法规制度,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作用。加大干部事前控制预警和监督管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建设,必须在加强干部事前监督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在实践中建立干部事前监督的刚性机制。规范干部选任工作程序,加强干部事前监督,需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法规性文件的宣传学习,增强党委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细化干部提名责任制、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审查责任制,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党委班子成员内部之间的监督,尤其对班子主要负责人在选人用人上的监督。要健全民主评议机制。严格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每年组织群众代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在探索中找准干部事前监督的关键所在。将干部监督关口前移,要抓住关键,围绕“三权”,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要抓好对“提名权”的监督。不断扩大提名推荐环节的民主,采取多种方式提名推荐干部人选。要抓好对“审查权”的监督。组织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对选任的干部一一进行审查。要抓好对“决策权”的监督。不断健全领导班子决策规则,完善干部酝酿会议制度、任免票决制、末尾表态制,防止“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等现象的发生。

在改革中拓宽干部事前监督的渠道。要严格程序,强化组织监督。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向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报告。同时,组织部门要与纪检监察、政法、审计、计生等部门及社区加强联系,准确了解拟任人选的社会反映。要依法办事,强化法律监督。对相关干部的调整交流要与人大、政府、政协及派、群团组织沟通情况,进行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拓宽渠道,强化社会监督。通过加大公选干部力度,完善试用期、聘用期和公示制等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

第10篇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当前,这项改革已迈入深水区,需要在实践中更新观念、重点突破、创新机制、全面深化,着力点是要在选人用人上形成民主化、制度化体系,全面提高参与度和公信度。

广东江门市以不断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为突破口,以“大评委制”选人代替“个别伯乐相马”,以追踪式考核解决干部“只考不用”,以全程监管实现干部“激励保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全方位选拔和最大化使用干部的新路子。

首先,突破了干部选拔的体制障碍。江门市在干部入口上勇于打破身份、学历、地域、体制内外的界限,以包容的心态广收天下“豪杰”,以常态化的工作方式,每年拿出近三分之一的重要领导岗位进行竞争性选拔,真正选出了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满意的干部,形成了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其次,健全了干部任用考核的制度体系。江门市各级组织部门在干部任用、考核、培训、奖惩、监督等各环节都设置了程序化管理规程,既注重创新,更讲究系统设计。他们将考准考实作为识人用人的第一道闸门,努力规范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行差额选拔制度,并探索多种类、多形式的竞争性选拔,保证进来的干部经得起时间、实践和群众的考验。与此同时,还设计了一整套配套制度,确保“考”是为了“用”,“用”又与“察”紧密结合。

第三,创新了民主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干部的使用、成长不仅关系到干部自身也关系到干部队伍的长盛不衰。江门市始终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体现到干部“选、用、管、育、退”等各个环节中,并将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江门的实践,对于深化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只是一个起步,尚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转变干部观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创新。比如,如何彻底破除“官本位”问题,真正让我们的每一个干部变“当官”为“任职”、变干部“身份”为“岗位”观念,真正体现干部的“群众公仆观”、“服务性职业观”。

第11篇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点和起点,也是其创新的基点和起点,因此,要在把握和维护档案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开展和进行工作创新。

⒈建立健全归档制度,积极主动有计划地收集和补充干部档案材料

针对有相当一部分形成材料的单位不能及时将材料送交归档、造成渠道不通的现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全面地收集归档材料,以免造成有的干部人事档案中缺少任免、考察、工资或奖励、学历等材料。对于年度考核、工资普调、表彰奖励等材料按照计划定期进行收集归档;一些零星的、不具有普遍性的材料可采用不定期收集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平时留心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信息,增强做好收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做到口勤、手勤、腿勤,消除收集渠道闭塞现象,将研究成果、进修培训、晋升考核、政审鉴定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对于形成材料的部门或单位来说,也应该建立归档制度,主动将所形成的归档材料送交档案部门。

2.拓宽收集范围,丰富档案内容

为使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把握干部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注重收集反映干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材料,同时要抓住重点,收集能够反映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情操、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材料,特别是现阶段要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和对人才信息的需要,注意收集那些能够体现人才智力、能力、水平、专长、业绩的材料,使档案内容更加全面完整,提高档案的价值和利用率。

⒊树立动态收集观念,及时补充新材料

树立动态的收集观念,就是要求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个人履历的新内容,做到重大业绩随时记载,定向收集,一般情况按一定时间阶段记载,要使档案材料收集得完整、齐全,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抓住时机,以适应新时期干部人事工作和经济建设需要为切入点。

二、准确无误地做好鉴别工作

鉴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鉴别就是对收集起来的材料进行审定,识别其真伪,判定其价值,确定其是否归档的一项工作,是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是保证干部档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档案人员应坚持原则、本着向组织负责的态度,首先要确定鉴别材料是否属于干部材料的范畴,对于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其次要对干部档案材料的内容是否真实进行鉴别,真实性是干部档案的生命;第三要鉴别干部档案材料是否完整,完整先是材料体系的完整,后是材料的内容和外部形式的完整,对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的材料,要查明后再作是否归档,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实事求是,特别是对剔除后准备销毁的材料,应慎之又慎,切忌主观臆断,草率处理;第四要鉴别干部档案材料手续是否完备。总之,经过鉴别后的归档材料必须是真实、完整、精练、实用,以确保档案材料的权威性。

三、增强对档案工作创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档案工作创新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当前,在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存在着内容的陈旧性和档案利用的局限性,在一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作为档案工作者,要深刻挖掘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新的内涵和特点,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适应今天的发展和变化,抓住时机,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去除旧的档案工作观念,使档案工作与时俱进。

四、搞好档案整理提高档案质量

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档案整理必须做到:分类准确、加工考究、排列合理有序、装订整齐。要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真实地把能够反映干部个人历史和现实的材料整理出来;第二,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三,遵循档案工作活动规律,使档案材料之间内容和时间上的联系。提高案卷质量,应在以下的几项活动中加以研究和创新,首先搞好宣传是不可缺少的,要利用各种机会,反复地宣传提高档案质量的必要性和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与单位领导和指导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寻求支持和帮助。

第12篇

在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当中,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对干部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同时还要对档案提供利用,是组织人事等部门在进行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所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思想、作风、业务、工作、业绩、薪酬、福利等多项内容的材料,可以作为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的重要凭证。通过全面、准确的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记录,可以形成一份充实完整的人事档案,有效的体现出干部的成长经历。尽管在目前的工作中,人事档案的工作与组织人事部门及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使人们真正的认识到,在实现管理工作中还容易忽视,管理中各种问题不断突显出现,使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工作的管理都处于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无论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还是管理设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情况,这也导致长年以来,我国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的工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同时人们对人事档案的重视性也存在着缺乏认识的状况,这就导致一些流动性较大的人员,存在着无档、档案不全、及人档分离的情况,由于档案不能及时进行归档,从而导致档案丢失及资料不全等情况时常发生,因此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中,常常存在着档案内资料不全的情况。

1.2 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涉及的环节较多,这就需要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员及资金的支持,但在当前我国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也因为缺乏必要的重视,从而导致投入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材料收集的机制不够健全,渠道不够畅通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性及连续性的工作,因为干部人事档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干部个人各个时期及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及保管,因此为了收集的全面性和及时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材料收集网络,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材料收集网络和收集渠道,这就导致材料在收集上存在着不畅通的情况,导致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和质量性都有所下降。

1.4 收集材料不规范,不真实

档案的收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查,因为在现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纸张大小不一、材料前后不一致、真伪难辩等情况,这就给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使档案的真实性、法律性和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1.5 管理手段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即使进行了相关的建设工作,但却都存在着设备配备不足、软件开发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等情况。因此导致实际干部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还处于简单的打击和检索状态,使软件的为上级提供决策的功能,由于组织结构及业务能力等众多问题的存在,使之处于虚设状态,使档案的开发利用和编研工作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的意义

2.1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是实施人才强国的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而一切竞争的根源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净,所以利用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人才的管理,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且国家也把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这一切都说明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进行人事档案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2.2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是干部人事工作自身的需要

干部人事档案是一个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可以说是随着有历史的发展,使档案的内容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律。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变革需要从档案中进行完整的体现,这也给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改革,从而使其能够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3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的措施

3.1 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

首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要重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真正把干部档案工作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与完善适合本部门质量考核体系,对工作进行量化与考核。促进档案管理向标准化、科学化迈进。也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来增加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其次,要及时补充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人事档案的内容要与人事档案主体多元化、社会职能多元化相适应。

3.2 加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可靠

建立健全材料收集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采取“重点收集与普通收集相结合”“集中收集和经常性收集相结合”“上门收集”等方式,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力争档案资料能够反映出最新、最全的个人档案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材料时应严格把关,对于内容不实的材料坚决不予归档。保证档案材料形成规范真实、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3.3 加快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规范人事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时间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侧重点放在反映干部员工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档案材料上;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人事档案材料时要严格把好审核鉴定关,从纸张规格到字体都要严格要求,拒收不规范的档案材料和缺公章、少签字的材料;进一步落实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在查阅、流转等各个工作环节中,严格按规章和程序办理。

3.4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强调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在越来越强调诚信的现代法治社会里,为适应人才工作的开放性,应当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除了牵涉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少数的人事档案外,大部分人的人事档案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开放。因此,要从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实际出发,同时兼顾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改革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现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

3.5 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下,人事档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复合性的管理人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加快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努力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的档案管理队伍。为我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3.6 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首先,开发研制既有标准统计口径,又切合本系统、本单位干部管理实际的软件,将干部履历、自传、鉴定考核资料、学历职称、政历审查资料、党团材料、奖励处分记录、任免记录等全部录入计算机。完善档案辅助管理软件系统,提高查询统计、目录打印机数据交换的效率。

其次,利用相关管理软件,提供相关干部年龄、学历、职称等参考价值的信息及统计资料,对队伍结构、岗位设置、考核结果等及时进行有深度、有预测性的分析和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服务,充分开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