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校园集体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编客:
这些日子,一提到“流行”于各中小学校园内的集体舞,小编们无不兴奋。怎么?“老土”的历史车轮又倒回来了?想起当年在大型活动上跳集体舞的场景,我们也忍不住比划了两下。要知道,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跳集体舞了。他们每年有十五场舞会,不会跳舞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跳得好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然而,一些“大人”对集体舞也有一些看法,有人甚至担忧,青春期少男少女以舞蹈方式进行身体接触,会不会引发部分学生早恋?
集体舞给你留下过什么深刻的印象吗?你对在中小学生中推广集体舞持什么态度?对此,我们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参与者有34人,先让我们看看调查结果吧。
你认为跳集体舞会诱发早恋吗?
会。校园早恋现象已很严重,男女合跳集体舞恰好提供了机会和场合。〔12〕
不会。早恋与跳集体舞不存在必然联系,防止早恋关键在于正确引导。〔18〕
不关心,无所谓。〔4〕
校园集体舞作为三好学生的评选条件合适吗?
合适。〔10〕
不合适。〔24〕
你是怎么看中小学生跳集体舞的?
华尔兹跳起来很美,能塑造学生的良好气质,有助于同学之间的协作。〔19〕
不如学校的广播体操好。〔11〕
无所谓。〔4〕
校园集体舞的舞伴你认为应该怎么选?
本班内自愿搭配的原则。〔7〕
老师协调安排。〔5〕
舞伴不应该固定,如果天天跳,最好一周换一次舞伴。〔22〕
正反两面
一正
网友嘟嘟:不管是不是一刀切,对跳交谊舞会引发早恋、越搞越乱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初中时代,也和男生一起跳过类似交谊舞的舞蹈,也没见在一起跳舞的同学早恋。倒是男女同学会相互了解,少了对异性的好奇。记得跳舞的时候,有个动作需要男生接住要躺下的女生,男生此时需要及时接住女生。但是有个非常害羞的男生不敢接住他的舞伴,结果他的舞伴被摔得很重。以后,每个男生都不敢大意,会很好地保护女生。那个害羞的男生也变得逐渐开朗起来。父母过于阻止男女同学的交往,引起早恋的几率可能反倒会大些。
李娜的妈妈:我看挺好。孩子们在学校除了读书,也应该学点正常的社交活动。小学生跳集体舞,中学生跳交谊舞,是很正常的活动,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成问题的是我们某些大人脑子里的龌龊观念。
天天:作为中学生,我想说一下我的感受。我们学校所在的城市经济文化并不发达,但是我们知道了关于跳集体舞的事情之后还是十分高兴,尤其是我们女生。平时我们的生活学习太单调了。就像我吧,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可是真的觉得生活很枯燥。以前,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一次文艺活动――跳拉丁舞,在训练的那段时间里,大家情绪都很高昂,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一反
霏霏的爸爸: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靠国外的一些体育素材就可以解决的,主要还是要看中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古老的文学结晶,同样也有自己古老的体育文化,为什么不发展自己本土的文化体育产业,而一味地去模仿国外呢?
网友随便:看起来很吸引人的舞蹈,一直跳下去也总会有索然无味的时候,那时候该怎么办?对于要升学的学生,有很重的学习压力,也许他们能在操场上机械式地绕圈子,但脑袋里却装满了刚才未解出的题目,不会有任何轻松的感觉!
TOM:反对!这样做会给那些成绩差,或者长得比较逊色的同学造成更大的伤害。试想想,谁愿意和条件差的同学翩翩起舞呢?自卑的悲剧是不是又要发生?
我是第三方,我有话要说
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所有中学就把社交舞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目的是让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懂得必要的社交礼仪,有礼貌,衣着整洁,谈吐文雅,举止得当……一百多年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负面影响。
鲁迅先生曾对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有过如此的嘲弄:“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
针对中学生早恋现象,不少专家早已指出:“堵”不如“疏”。异性相吸,这是很自然的规律。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青少年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渴望与异性接近。男女学生进行正常的沟通,实际上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流露、人格的完善和今后男女的社会交际。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塞办法,人为地阻止男女学生正常交往,只会使男女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压抑,反而陷入不正常状态。
【关键词】广播体操与校园集体舞;教学技巧;对比
【中图分类号】G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85-02
1 前言
广播体操一直是中小学普遍采用的基本体操形式,课间操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一形式被赋予了双重功能,既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培养学生的集体注意精神。所以在平时的课间操以及广播操比赛中,都会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效果,却牺牲了学生对美的体验和艺术的熏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教育部推出了具有更强美育功能的校园集体舞,并要求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中实施推广。然而各级学校在实施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就教师本身来谈,中小学很多体育老师都是擅长田径、球类等项目,毫无舞蹈基础,让他们来学习舞蹈本身就很难的,更别谈教学了。然而作为基层老师,必须掌握各种项目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广播体操与校园集体舞的教学形式做出对比,从而探索出更可行的校园集体舞教学方法。
2 特点对比
广播体操与校园集体舞都是在音乐指挥下完成预先编排好的成套动作,但它们的音乐风格与动作编排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2.1 音乐风格。
中小学广播体操一直采用的是四二拍音乐,除了有节奏分明的旋律外,还重叠着口令数节拍指挥,其节奏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以此类推,以4个八拍或者8个八拍为一个组合。这一音乐与口令相结合的特点,正是根据中小学生相对较弱的音乐理解能力而特定的。而音乐节奏又不乏表现出中小学生天真活泼的一面。
校园集体舞音乐相比于广播体操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音乐中没有口令指挥音,学生完全要考自己的感受去开始动作和结束动作。其音乐有欢快轻盈的,也有青春动感的,还有舒缓优美的。同时,校园集体舞除了采用四二拍音乐以外,还会根据具体的某套动作采用不同节奏的音乐,如:高中组《校园华尔兹》采用的就是四三拍音乐。
2.2 动作编排。
广播体操作为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它的动作编排是明确的针对头、颈、四肢、躯干等身体各部位的练习,且动作安排遵循从头到脚,再到全身放松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做整齐划一的动作。
校园集体舞是由多种基本动作和操作类的动作组成,编排的是一中具有特定规则和方法的身体活动,动作变化多样,要求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同时校园集体舞的编排至少要以两人为单位,要求男女互相配合,但男女动作偶尔有不同之处。
3 教学指导思想对比
一直以来,广播体操这一形式在校园中广泛被赋予了双重功能,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式对这两种功能,伟了追求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效果,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枯燥感,因此课前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厌烦情绪做思想指导,精简明了的将明,理论知识,动作化难为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指导学生相互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校园集体舞是由一对男、女合作完成动作,彼此之间有很多拉手,反肢体接触的动作,由于 中小学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男女生之间都很害羞,在学习校园集体舞的过程中不愿拉手,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教授集体舞之前,老师应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正常的渠道增进友谊,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优雅大方的体姿体态,培养学生表现美、展示美、鉴赏美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对比
4.1 组织形式。
广播体操的组织以班级、小组或者整各年级为基本形式,在实施这一形式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是独立的,彼此不受影响,如果某为同学东旭哦与其他同学动作有差异,这只会影响表演效果,不会其他同学的动作形态
校园集体舞的组织形式是以两人(男、女各一名)为小的单位,在变化队形的过程中还会发展到四人、八人为一个单位。当采用圆形队形时又以整个班级或整个组为单位。因此可知,校园集体舞的组织实施要求男女伴之间的协调配合,又要求一对舞伴与其他对的协调配合。
4.2 教学过程
4.3 队形变化。
广播体操队形可以编排成正方形、菱形、长方形、T字行、斜线等多种几何队形,可以根据某个特定动作去变换队形,如常见的踏步、跑跳步等都是适合变换队形的步法。一个班或一个组可以在成套动作中变换出若干不同的几何图形,产生出别具一格的表演效果。
校园集体舞的队形主要有两种,圆形队形和方形队形,由于动作舞蹈化,加之表演时始终以两人为基本单位,所以在变换队形时就有很大局限性。校园集体舞主要是以女伴换位循环为主,整个表演中女伴没有固定的男伴,整个队形是流动的,这就决定了校园集体队形变化的局限性。
一、引言
“舞伴歌”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影视娱乐节目和各类文艺演出中的一种新型艺术表演形式。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舞伴歌”是不可缺少的校园文艺活动内容之一。它既有强烈的时代感,符合青少年动静结合的特点,又有雅俗共赏的大众性,能发挥学生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因此,“舞伴歌”这种节目形式一直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
二、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选材
(一)歌曲和伴舞的选材
首先,歌曲的选材应把握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则。其次,歌曲的音域应把握音域跨度恰当、符合年龄的原则。
选择了恰当的歌曲,就等于确定了演出的主题和基调。因此,伴舞一定要围绕主题、因题编舞。舞蹈种类之繁多,究竟该如何确定伴舞的舞种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反复聆听歌曲音乐,理解歌词内容,确定主题和题材。其次,根据主题和题材再选择伴舞舞种。
(二)演唱者和伴舞者的选才
一是演唱者的选才。演唱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爱好声乐表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演出经验;2.有较好的音乐素养,能够理解和诠释音乐作品;3.有较好的嗓音条件,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4.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二是伴舞者的选才。首先,确定舞蹈的形式,用于“舞伴歌”的主要有三种: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独舞的伴舞者,最好能有好的舞蹈基本功和表演能力,能一人驾驭舞蹈;双人舞的伴舞者,两人的舞蹈素养和能力应相差不大,两人能否配合默契是演出效果的关键。集体舞也应考虑整体舞蹈基础,可安排特别优秀的同学作为领舞或主要演员。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这样才能在有演出或比赛任务时灵活机动、调兵遣将。
三、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创编和排练
首先,构思“脚本”。“舞伴歌”的脚本设计结构可分为:引子、开篇、发展、和结局。可采取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法,要将演唱者和伴舞者的位置、动作、队形和情绪都考虑进去,搭起初步的框架,成为排练时的重要依据。
其次,分层排练。(一)演唱者的排练。分为歌曲演唱训练和表演训练。(二)伴舞舞蹈的编创与排练。编创与排练应是一个整体,排练本身就是在进行二度创作,而排练也应该立足于脚本设计。
最后,合作排练。合作排练时应注意几点:1.突出演唱者的位置,伴舞不要喧宾夺主;2.歌者和舞者动作和队形要相互协调、相互呼应,不恰当的动作和队形,哪怕再优美、再有技巧也应舍弃;3.如果歌唱者采用的是有线话筒,还应注意伴舞者不能踩到话筒线,以免发生事故。
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不一样,在为中学生和小学生编排“舞伴歌”时也应有所区别。小学生舞蹈编排的动作设计,应考虑到少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小学生处在生理上发展时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决定了少儿动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应选择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少儿情趣和生活气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儿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动作;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日渐成熟,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强,骨骼发育基本成型,肌肉控制能力、收缩力、平衡力和控制力大大增强。因此,在舞蹈编排上能予以较难的动作和技巧,在队形变化上也可以更丰富多样。
四、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中“舞伴歌”的演出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彩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注意服装的颜色是否符合歌曲的主题,歌者和舞者的服装款式和色彩是否协调,舞者裙子是否太长,容易被踩到;2.化妆的人员、妆面的色彩、发型和发饰是否协调;3.演出时如果播放碟片,应在演出场地的影碟机内试播几遍,还应准备备份光碟,有备无患;4.演出时上场下场的组织,谢幕动作与队形的设计;5.演员熟悉演出场地,尤其是集体舞时,应指导演员事先踩好点,对好中线,以免发生偏台;6.灯光明暗的处理,应告知灯光师,甚至彩排预演时调试好;7.做为指导教师,要尽可能的细心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工作。
【关键词】年龄特点 寓教于乐 即兴 技巧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没有成人的成熟老练,又脱离了儿童的幼稚,这一区别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与少儿舞蹈的不同,中学舞蹈更具有个性。
一、如何选择舞蹈题材
1.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来选材
(1)生活上 学生们课间喜欢做的游戏有踢毽子,拔河,跳皮筋等,我们就可以构思出一群学生在玩“扔水袋”的游戏,一个路过的女孩不幸被扔到了,水袋摔破使得女孩无辜地全身湿透,很委屈地哭了,然后大伙是怎么地安慰她,然后邀请她一起参加游戏。这个过程既可以表现出他们渴望友谊的这份情感,又不失活跃的气氛。或者可以描述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而同学们跟老师们是怎样一块钱一块钱地为他募捐,然后又是怎样地交到他手上去的,家庭困难学生内心感到非常感动而做出的一段独白可以成为整个舞蹈的部分。
(2)学习上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把舞蹈跟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比如课文《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物,舞蹈《孔乙己》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整个作品用非常滑稽的动作贯穿在一起,有点讽刺的感觉,令人捧腹大笑之余,还通过剧情使观众对人物产生一种同情、怜悯之情。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舞蹈,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到课本中的人物,对“他”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课本对人物生平的介绍,更好地演绎出了作品。
2.围绕青春期的教育进行选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往充满好奇。现在全国的中学都在普及课间跳集体舞,我们可以借鉴外国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小步舞的形式。这一类的舞蹈比较文雅,端庄,步法也比较简单,构图很优美,整个舞蹈讲究男女双方的配合与默契,正因为需要互相配合,男女同学间才能有机会在一个正常的气氛下,进行积极的交往,是非常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的。而我们把这些从自娱性舞蹈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元素用在舞蹈创作上,学生们的舞蹈表演能力必定会有所增强,同时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风范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同伴关系。
三、舞蹈类型的创编
1.独舞
(1)即兴创编 构思独舞经常用到的创作方法是即兴舞蹈。即兴指的是舞蹈者完全自由地、无限制地舞蹈,把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用肢体表现出来,产生新的动作用于舞蹈中,而且这些动作通常都是超乎自己想象的东西,这就是即兴舞蹈的特性。在真正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的时候,老师先跟学生们讲述作品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或是已经构思好的情节,再与学生们交流一下,往往他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和最适合创作的,比如他们觉得某个地方需要站得高高的去表达情绪,或开怀大笑,或痛哭流泪,都让他们去做,效果往往比我们在音乐方面下功夫去渲染气氛要好得多。
(2)道具和背景 在中学舞蹈创编中,道具和布景的运用是很能帮助我们展开构思的,它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将我们的构思直观地体现出来,变成能够表达情感的动作,而一般的中学生功底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道具更可以有效地掩盖舞蹈者的短处;鲜艳的布景色彩或可爱的图案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类。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抒感最自然、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中学音乐课中具有着重要意义。在2014年8月26日我校申请的河北省“十二五”课题《舞蹈律动在初一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的研究》得以立项。几个月来课题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把舞蹈律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到音乐常规课堂,对舞蹈律动与音乐课堂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一、研究的现状分析
研究初期,我们学校分别抽取初一年级179名学生做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现状”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有64%的同学喜欢上音乐课,他们认为这一学科没有过重的学习压力,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又能从音乐中感受美,身心比较放松;32%的学生觉得一般,说明这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并不反感上音乐课,如果音乐课内容和方式适合,他们对音乐学习还是充满渴望;个别学生“不喜欢”音乐课,他们认为音乐课比较单调,内容陈旧,形式比较单一。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的对音乐学习的态度,以及迫切需要改革的趋势。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擅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感受美、展示美。比如日常的形体姿态、间操动作的舒展度,以及做校园集体舞时动作僵硬、“踩不上节奏点”等问题,都源自没有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愉悦感。我研究缘由,感觉到:现在的音乐课教学缺乏舞美的渗透,教师们回避了舞蹈这一重要的感受美的领域,其实舞蹈是人们把对音乐的感受、体会、认知和发现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是学生感受与欣赏音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研究目标与实施
1.本课题目标是通过研究,构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探讨舞蹈律动与音乐课教学合理融合,引导学生在舞蹈律动中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音乐,探讨舞蹈律动对音乐课教学的影响。
2.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课题的中心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把舞蹈律动作为一个有利的辅助手段融入其中。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青春的旋律》中,我设计了一节集体舞渗透课。先让学生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这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歌曲热情、优美,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这样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让人有身体随之舞动的感觉。所以我设计了简单的圆舞曲舞步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感受三拍子强、弱、弱规律,随着身体与歌曲的完美舞动融合,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三拍子圆舞曲特点,掌握歌曲演唱,同时也激发他们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热爱和平的感情,以及对现在美好青春的珍惜与把握,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再如,管弦乐《红旗颂》的欣赏中,当出现乐曲的乐段时让学生拿着红旗做人浪律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时,为学生准备锣鼓、钹、扇子、绸子、手绢等道具,让他们即兴随乐曲创作几个动作,让学生在综合感受乐曲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这样安排不仅完成知识能力目标,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体会音乐情绪。
三、研究的反思与改进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舞蹈律动,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把握不当偏离方向,也会出现弊病。首先,中学音乐课中的舞蹈律动,与纯粹的舞蹈教学不同,不是以训练系统的、专业的舞蹈技能为目的,不需要高超和高难度的舞蹈技巧,而是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特定的音乐信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另外,我们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在音乐课中合理运用舞蹈律动,让舞蹈的渗入恰到好处,不能为了舞蹈而舞蹈,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究一定的方法,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留出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中逐渐放开自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其次,针对学生心理上害羞、不好意思的情况,我增加了“课前五分钟”的项目,即每次上课前五分钟,精选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带领学生做一个瑜伽体式,简单易行,每次只学做一种,重在领会精髓,如果学生的做到位,可以有效改善脊柱健康,这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日常姿态,使他们释放自己、打开心灵。体式可以有摩天式、三角伸展式、战士一式、战士二式、侧角伸展式、单臂风吹树式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多数学生比较认同这种渗透舞动律动的音乐教学。从不爱听课本上的音乐、不爱唱课本上的歌曲到现在大部分都能单独歌唱;从不好意思做律动到现在都能够很自然进行师生互动,这都是非常可喜的成绩。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音乐课中树立信心,也让他们在音乐、舞蹈律动中规范自己的姿态,使他们在美育中陶冶自己情操。
作者:孟卫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九中学
关键词:观摩;学校体育;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08-02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第25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3年10月30日在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体育馆拉开帷幕。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笔者能够参加如此规模的盛会,感到非常荣幸。在精彩的阳光体育活动成果展示与开幕式后,来自各参会城市的教师代表与成都市武侯区学生配合,共进行了16节体育教学观摩课的展示。其中小学课7节,初中课4节,高中课5节。每节课都有新意、有特色、有看点。针对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笔者有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课堂组织上重视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互相对比与帮扶,效果明显
成都市代表宋艳妮老师在进行高一学生《武术-散打》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武术――散打》的基本攻防要领的练习,课堂上老师激情带动,引导学生增强强身健体、弘扬武术的精神,进一步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指导,课堂练习效果好。成都市陈柯然老师在高二学生《武术散打―肘法》教学中,同样重视双人练习,课堂上加强小组间的探究,加强指导与交流,使学生在看、想、练、评、议中不断提高此项技能,符合高中学生的教学特点。
长春市代表尹航老师在进行初二女生《技巧―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一课中,围绕体操垫进行练习,从队列、踏板操热身,到主体部分的练习都围绕垫子,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体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要领,展髋、立腰、夹肘以及完整动作中提示“撑”“手”“转头”“控制”等,语言精炼,提示有效,两人一组练习中加强了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能力,使学生技能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成都李雪老师在小学三年级的《花样跳绳》中,以绳为中心,开场应用绳操进行热身,逐步适应练习。在后面的两人一根绳的配合练习中,先强调握法,从单人连续练习,到相互交换练习,加强了两人的协调配合,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互相帮扶,进行分层次练习并使学生逐步掌握,让学生根据实力,完成速度达标和数量的提升。整节课节奏欢快,学生练习效果好。
二、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发挥音乐的引领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天津市代表李永滨老师进行的小学四年级的《小木马》教学中,对校本开发项目进行介绍与展示,上课中教法环节齐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只是场地原因,有五、六名学生滑倒,但也不影响整体效果,突出了课堂上加强安全提示与突发事件的处理,这也是老师基本教学水平的要求。重庆市代表孟桂英老师在对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变速跑》练习中,以小垫子为标志物,配合音乐,使学生练习体验,并让学生设计练习路线,互相体验,效果较好,对学生兴趣有很好的启发作用。通过测脉搏,让学生体验运动强度的变化。
昆明市代表徐刚老师在进行高一学生《耐久跑》教学中,应用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让学生与全场人员耳目一新,耐久跑虽然乏味、枯躁,但通过让学生手拿沙锤摇铃,使课堂更活跃,尤其摆臂中通过强调声音来加强学生摆臂与频率的练习。
教学要从实效出发,广州市代表谢国锋老师在小学五年级《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中,教学踏实有效,从步法到手法以及素质练习中,技术实在,有锻炼性。课堂上逐步介绍要领,让学生体验,对《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教学环节完善,同时,也表明练习器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影响很大。本课中学生人手一拍、一球,每人一把上臂练习棒,每两人一把伸缩杆与挂线的羽毛球。虽然这样的条件在郊区和农村学校根本无法实现,但在课堂上想办法,促进学生技能水平发展的做法值得学习,充分表明这位老师在积极的思考、创新并重实际效果。太原市代表张东鹏老师在进行小学三年级《障碍跑》教学中,学生每人一块大积木,既能够做各种形式的摆放,也能组合,能当踏板,也能做标志物,在课的组织中,充分利用了现有器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展示对比,对学生练习效果检测、充分的调动练习积极性有促进作用
沈阳市代表赖承均老师在初二《背越式跳高》一课中,虽然《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通过让学生分步练习和辅助练习,不断提升学生过杆的动作体验。在后来的跑酷环节中,学生兴趣高,练习主动性强。最后安排的信任背倒,充分利用了场地器材,也加强对学生团队的教育。老师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练习更有信心。只是课堂上缺乏学生的养成教育,应安排学生布置器材,下课后统一归还器材。
郑州代表巩凡老师的高一学生《花球啦啦操》教学中,在基本动作教学完成后,提高环节采用分组练习与创编,组内讨论,自编动作组合与队形,分组进行展示,效果显著,并向学生总结指出拉拉操特点:短促、有力、快速制动,提倡“动感时尚,张扬个性”。尤其老师高难动作的展示,让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参与练习。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强,能驾驭课堂,是本次研讨会的共同特点,特别是哈尔滨代表董万国老师在初一《跆拳道》教学中,个人功底扎实,表演精彩,使学生与观摩者大开眼界,对学生的练习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激发。
四、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融洽,效果明显
我的高中校园生活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
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
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xx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xxxx年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为学校网站的管理员,做出了大量出色的工作,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在高中生涯中表现出色,当然还需要继续努力。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大学期间,我时刻不忘反思在生活经历中的不足和错误。从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情绪控制上有时不够冷静和理智,而这对人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是很有危害,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些不好的方面都是我以后必须完善和改进的。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自我效能 厌学 关系 消除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66-0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这一点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
如今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地提高,自我效能感也一直成为热门的话题。以往对它的研究也很多,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然的,这会让我们联想到厌学情绪是不是跟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我们希望介于此,可以找到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慢慢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一、厌学现象及原因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这三个维度,是在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负性现象。导致厌学的原因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情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我们主要来说一下自身方面的因素是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差。中学生的兴趣范围很广,但是因为其心理发育并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会被许多消极的因素所吸引,把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1]。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在教育领域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有着重要影响。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②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③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④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三、关于自我效能感和厌学关系的研究
在国外,许多资料并没有直接对厌学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对逃学、辍学以及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而在国内,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刘明涛、梁爱红等人(2003)对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初中生的厌学状况进行了研究,结论为:初中生的厌学率为42.38%,城区学生厌学率高于农村学生,城区和农村男生的厌学率高于女生[9]。杨慧(2007)对林芝地区中学生厌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林芝地区中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54.19%,高中生更为严重,达59.32%。国内许清鹏(2005)等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自我效能感低、教学方法不适合是学生产生倦怠的原因。
四、问卷结果与分析
1.结果
我们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其各个因素的测量的结果进行相关检验,用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其各个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2.分析
该数据结果与之前的假设相符,即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越高,厌学情绪越低。其实不难理解,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认为自己能胜任很多工作,当遇到学习困难时会迎难直上,然后越学越轻松,当学习变得轻松时,这种愉悦的情绪又会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这两者相辅相成;同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只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断逃避,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厌学情绪越来越高涨,而这种情绪又反过来作用于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总之,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关于中学生各个差异的相关研究
3.1从表2中可以看出,是否是班干部在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自我效能感上,方差齐性,sig=.000
3.2其他方面差异分析
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进行比较,没有表现出差异。这是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教育条件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异,接受的教育也是同一水平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视度普遍很高,所以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都非常相似,他们在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上也并无多大差异。
在年级方面进行比较,也没有表现出差异。是因为现在学生的压力普遍很大,无论哪个年级其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会没有很大差异。
在性别方面进行比较,其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也无显著差异。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
1.结论
1.1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呈负相关。
1.2是否是班干部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
1.3年级差异在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上无明显差异。
1.4性别在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上没有显著差异。
2.对策建议
我依然像以前一样待人有礼,遇到老师或长辈,总会先打招呼,温和谦虚,在为人处事方面,我非常诚实守信,有一说一,从不隐瞒什么,这也是老师信任我的原因之一。对待同学,以义为先。就总体而言,我觉得我在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做得很好。
这一学期,我觉得对待学习应该来说是更成熟了,也许这是因为初三的缘故吧,在学习上比以前更自觉,在刚进初中时,我老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而做作业,在学校,对学习也没怎么特别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意识到,我不是在为别人学习,而是在为自己学,我的前途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在学习上我显得更加主动了,回到家,除了做学校里的作业外,还把家里的作业做了一大堆。现在,我发现对理科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在学校,我能主动问老师一些问题,并且提前在家里学了许多新知识,所以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显然,在这一学期里,我的进步是很大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进入初三以来,学校举行了很多文体活动,包括体育节和艺术节,我们班向来是全校的焦点,而每一次这样的活动,总是少不了我,在这方面,我还是敢说,我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的,在校运会上,我屡次为班级赢得了100,200米冠军,在艺术节举办的校园十佳歌手评比中,我成功地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冠军称号,我还是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题班会上,我能圆满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这也算是我的特长之一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为此给班级争得了非常高的荣誉。
尽管在这一学期我的进步很大,但在学习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我在学习上虽然很有钻研精神,可我的基础环节相对于好同学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缺乏冷静,也缺乏韧劲,所以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以弥补这些缺点,提高我的基础水平,尤其在英语方面,我要化更多的时间,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服务未来。本着老师、家长和同学对我的殷切期望,在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学习精神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扎根于自身的学习,在力争做一名优秀学生方面希望有所突破,不断地在思想上得到成熟,在知识上得到丰富,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搞好同学关系,发扬团队精神,做好班级集体工作,为全班同学和我个人尽职尽责。同时倾尽全力学习,为在中考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荣誉,也为学校的荣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一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一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初一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一年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一年的初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张双建,(1984—),汉族,山东省东明县人,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教学方向研究
摘要:本文对新洲区七所高中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中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新洲区高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可行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等内容,并对进一步在新洲区高中开展体育舞蹈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洲区高中;公共体育课;体育舞蹈
1 前言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是在社交舞的基础上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整理而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舞蹈。它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它将艺术、体育、音乐等融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是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让体育舞蹈在课堂中发扬光大,鼓励支持学生选修和专修体育舞蹈,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亮点,是我们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者目前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1 研究对象
新洲区一中,新洲区三中,新洲区阳逻高中三所高中全体学生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
3.1 新洲区高中体育舞蹈课开展现状分析
3.1.1 学生参加体育舞蹈公共课的目的和原因
研究得出学生热衷于体育舞蹈运动,主要表现在爱美、爱娱乐性竞争、获得满足和展示自我的心态特征。体育舞蹈运动所具备的健身、娱乐、审美及充实业余生活等多种功能,从一开始就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使身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柔美,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把体育舞蹈作为考大学的一种捷径,这也是他们选择体育舞蹈的一个重要原因。3.1.2 接触面较少,舞蹈意识缺乏
由于环境的限制,新洲区高中的学生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的环境,对舞蹈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电视上以及各类文艺演出上,对舞蹈的概念非常模糊,舞蹈的意识需舞蹈老师的直面传授。新洲区高中的体育舞蹈老师要么是由别的专业的老师来担当,要么就是刚刚大学本科毕业的毕业生来任教,他们自身对体育舞蹈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对体育舞蹈的知识系统也不够了解,所以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舞蹈知识面的拓展。
3.2 新洲区高中开设体育舞蹈课必要性分析
3.2.1 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今后的一生,加之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如果焦虑过多,心理冲突过大,往往会引起心理疾病。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能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促进个性发展,陶冶情趣,调节生活,缓解压力。
3.2.2 体育舞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而体育舞蹈能充分体现出体育教材向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时代性方向的发展要求。开设这门课,不仅有利健身、健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合作能力,而且还有利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品德和艺术修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可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3.2.3 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体育舞蹈的运动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自娱自乐、陶冶情操、消除疲劳等目的,而且能有力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舞蹈运动还可以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多重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新洲区高中开设体育舞蹈课受制因素分析
3.3.1 体育舞蹈教学开展滞后
校园体育舞蹈的教学开展直接反映体育舞蹈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地位,是学生获得与掌握体育舞蹈知识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推进校园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访问调查统计得出,多数高中还没有真正开设体育舞蹈课。调查发现,开设体育舞蹈的高中占所有高中的28.6%,但其中部分高中的授课内容主要是以一般慢三、慢四、伦巴等为主,甚至有的仅是集体舞之类的教学。开设有国际标准舞的高中不到一半,其授课内容由摩登舞(华尔兹)、拉丁舞(伦巴、恰恰等)和现代交谊舞共同组成。
3.3.2 体育舞蹈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在校园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是体育舞蹈文化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校园体育舞蹈制度文化的重要执行者。因此,体育舞蹈教师的来源与配备直接影响校园体育舞蹈的发展。调查结果表明,新洲区高中现已有体育舞蹈老师的学校仅有两所。而这两所学校的体育舞蹈老师中有的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体育舞蹈教育。即使是受过专业和系统教育的老师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教、科研能力跟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相比仍需提高。
3.3.3 教材匮缺
新洲区所有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学校中没有哪一所学校有体育舞蹈教材,老师们所谓的教材都是自己再外面买的一些跟体育舞蹈相关的书籍或者是订购的一些跟体育舞蹈相关的杂志。由于没有相关教学文件,大部分担任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中,体育舞蹈课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本人自己决定,学校没有具体要求;这种随意性的,无计划无目的,无教学步骤的教学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总结,更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4 新洲区高中如何开展体育舞蹈课程
3.4.1 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
鉴于目前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高中需尽快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各学校有关主管部门应以多种形式,开放各种渠道,加强对该课程教师的再培训,以不断优化体育舞蹈的师资队伍。
3.4.2 培养校园舞蹈的艺术氛围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对高中的学生实施体育舞蹈教学和教育的空间,不应仅局限在课堂之中,尤其是舞蹈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有赖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和反复的实践。因此,就决定了体育舞蹈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需要足够的实践机会。再者,高中的学生们都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活泼好动蕴藏着丰富的“能量”,故对这些学生更应该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参与各种校园文化的艺术活动,使他们的能量得到有效的释放。
3.4.3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舞蹈课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教学过程是师生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如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及教育文化类型等来恰当合理地选择教材和运用教法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舞蹈比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多媒体、图片等解决学习上的难点,使学生能更全面、直观的了解体育舞蹈基本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轨迹及方法,使舞蹈的基本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正确、更准确、更有效率,这样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家早上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属于辛勤耕耘的人们。回首刚刚过去的08—0年,我们充满了喜悦,充满自豪,我们全体同仁,用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创造了骄人的成绩。
这一学年,我们取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滁州市文明标兵”“滁州市园林式单位”等五项国家、省和市级荣誉。
学科竞赛喜报连连。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我校有40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指导教师是李智、赵开颜、阚绪好、宋波、林其宏、张桃玲、王宗美、张加翠;在全省中学生校园集体舞比赛中我校获三等奖,指导教师是陈梅和张玉菊老师;在滁州市全民健身体育乒乓球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指导教师许翼心老师,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滁州市集体一等奖,指导教师是纪承动。另王浩、潘登峰、周兵、赵贵嘉等22位同志获省、市论文一、二、三等奖。
课题研究喜出成果。继语文省、市级课题结题之后,杜标老师任组长的滁州市级政治课题《挖掘政治教材中转化后进生的潜能》顺利通过滁州市专家验收,目前英语课题也初步得到滁州市专家组的认可,结题在即。
这一学年,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教师与教学能手。吕荣彬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李利获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赵开颜获滁州市优秀教师称号,陈青、谢景海、岳彩虹、林其宏、刘伟伟、范迪辉等获明光市模范教师称号,赵泽君、周如磊等获明光市模范班主任称号。钱士艳老师荣获滁州市“教坛新星”称号;在滁州市优质课评比中,张涛获一等奖,董新秀、李四尧老师荣获二等奖;李楠老师获本市一等奖,阚晓宝荣获二等奖,李文元、杨春风荣获三等奖。孙建丽获高中优秀教学案例滁州市三等奖。(以上统计不包括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
上述的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是全体我们的学校人团结奋斗的结果。这光彩夺目的成绩,是我们学校的骄傲,这一成绩得到滁州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得到教育同行的赞誉,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认可。
当然,过去的成绩只能成为鞭策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新的学年,新的开始,带给我们的将是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憧憬。
此时此刻,我想真诚地对高一新生说:你们来到我校,就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你们将要在这里度过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军训场上的飒爽英姿告诉我,你们已告别无知无畏的懵懂少年,成为激情满怀、斗志昂扬的真心英雄;演武场上的声声呐喊,正如你们的人生畅想,恰似雷霆万钧,定可石破天惊。走进我们的学校,你们选择了勤勉与奋斗、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辉煌与成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成功迈好第一步尤为重要。希望同学们要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勤奋学习,努力向上,设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打好未来的基础。
三原县安乐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80年。现有教职工85人,在校学生758人,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一部十八室及远程网络班班通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近年来,学校“笃学、践行、求实、创新”为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和“致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发展特长、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的高素质学生,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建立目标体系。有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向有效管理要质量”是学校在实施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口号。据悉,安乐镇中学在创新管理中,以岗位目标考核为切入点,以有效管理为核心,进一步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强化年级组、教研组管理,逐级落实责任并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实行工作负责制及周报告制,确保有计划、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学校重视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完善一整套民主、开放、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坚持走规范化广――精细化――个性化管理之路。此外,学校还以“有效教学”为抓手,运用“微格教学”、“高纬度教育教学”等思想和手段,重点以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等为突破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监督机制,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而强化德育尤其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年龄特征实施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学校政教处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深入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师生校园集体舞”等活动。特别是在2009年3月12日学校与江苏省宝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尔滨荣智学校结成“爱心助学”关系,他们向安乐镇中学的贫困学生提供每年至少2万元的资助。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深受鼓舞,铭记恩情,决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另一方面,学校以培养特长生为契机,向全体师生提出“阳光、运动、健康”的号召。扎实推进“阳光体育工程”。通过开展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内化为前进的动力。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深入人心。
“做好人、当能人、争强人、创名人”的名师培养目标四步法是学校的又一特色。学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名师铸就名校,以名师带动师资水平的提升,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是重视领导干部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后备领导干部的快速成长。二是开展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每周确定1~2名教师做专题讲座,有效地拓宽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三是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和考核。每学期学校都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选拔出一批符合新课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优秀教师,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一方面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操作、多媒体使用、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及使用等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学科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学习参考更多的优质教案、课件,让教师享受现代教育资源和应用带来的教学效应和教学效果,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化理念的转变。
以教育引导,教研支撑,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①培养有特色。本着教师的发展,学校在政治上培养、专业上引领、生活上关心,努力做到“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一是制定了《教师队伍培养三年规划》、《名师培养规划》及青年教师3年合格、5年骨干的培养目标,开展“一帮一”结对子、“青年教师专题培训”、“教育专著读书”等活动。二是通过“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几个基本环节,逐步实现名师战略②以“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尤其是与哈尔滨荣智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后,学校诚请该校的骨干教师莅临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还将指派2~4名青年骨干教师、领导前往该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③学校开展“从中考看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教学的探讨”等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总结等途径提高教师教学素质。④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⑤找准校本教研的切入点,深入开展问题征集活动。学校每周要求教师进行个人教学信息反馈。每月在学生、教师、备课组、教研组中,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征集,然后汇总处理,形成小结,,对存在共性的问题形成课题研究。研究结果反之服务于教学,使教研工作做到了深入场券化、全员化、“平民”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年荣获县级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先进集体”、岗位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创强先进集体”等称号,先后涌现出市级骨干教师4名、县级教学新秀、能手11名。“十一五”期间,安乐镇中学属中学布局调整七所保留学校之一,学校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