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模拟考试题

模拟考试题

时间:2023-05-31 09:0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模拟考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模拟考试题

第1篇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人力资源:

特定组织所拥有的能够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现在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

3、福 利:

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金钱之外的一切物质待遇。

4、工作要素:

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

5、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即企业对绩效系统的管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 C )

A. 体质 B.智力 C.思想 D.技能

2、“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什么?( A )

A.资源 B.成本 C.工具 D.物体

3、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这是针对谁来说的?( A )

A.对企业决策层 B.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C.对一般管理者 D.对一个普通员工

4、“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关于人的假设?( A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5、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的集中培训,这种方式叫做( A )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离岗培训 D、业余自学

6、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 D )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7、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使其改变行为方向,这种激励是( D )

A.内激励 B.外激励 C.正激励 D.负激励

8.工作性质相同,且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程度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高低都十分相近的职位群,构成一个( A )

A.职级 B. 职等 C. 职系 D. 职类

9.员工的职务晋升、降级、转岗和工作轮换流动属于( C )

A.组织间流动 B.改变隶属关系的流动 C.组织内流动 D.自由流动

10.因员工的行为过失导致组织要求员工离开组织,这一行为称为( D )

A.调出 B.辞职 C.派遣 D.辞退

11.影响组织人力需求的因素主要来自( B )

A.组织外部 B.组织内部 C.个人因素 D.社会因素

12.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确定企业合适的人员数量及与之对应的人员结构的规划是( C )

A.补充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人员配备规划 D.职业规划

13. 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C )

A.关键人员 B.一般人员 C.临时工 D.一线工人

1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在人员甄选的原则上是( A )

A.用人所长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15.影响工作绩效的主观性因素是( D )

A.工作条件 B.群体关系 C.环境好坏 D.技能与态度

16.绩效考核中的强制分配法在确定优、中、劣各等级人数比例时遵循的是正态分布规律,即( A )

A.按"两头小,中间大"分布 B.按"两头大,中间小"分布

C.按"从小到大"分布 D.按"从大到小"分布

17.马斯路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激励理论?( D )

A、内容性激励理论 B.过程性激励理论

C、强化性激励理论 D.归因性激励理论

18.津贴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手段,它分配的唯一依据是( B )

A.有效劳动时间的长短 B.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

C.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 D.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大小

19.基本工资的计量形式有( B )

A、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 B、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C、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 D、定额工资和提成工资

20.具有下列特点的企业中,适宜采取计时工资的是( C )

A、领先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进行生产 B、劳动成果容易用数量衡量

C、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机械设备的性能 D、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低

三、 简答题(15分,每题5分)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有:

(1)在管理价值上,人事管理是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资源的管理

(2)在管理活动上,人事管理是被动反应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主动开发型的。

(3)在部门性质上,人事管理部门是非生产、非效益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直接带来效益和效率的生产与效益部门。

(4)在管理地位上,人事管理部门处于执行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

(5)在管理焦点上,人事管理以事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

(6)在管理功能上,人事管理主要对人的“进、出、管”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了工作岗位设计、招聘、合理配置和使用、开发、保养、协调工作关系等。

(以上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多答不扣分)

2、招聘的程序一般是怎样的?

答案要点:

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包括:招聘决策、信息、招聘测试、人士决策四大步骤。

(1)招聘决策:指企业中的最高管理层关于重要工作岗位的招聘和大量工作岗位的招聘的决定过程。

(2)招聘信息:向可能应聘的人群传递企业将要招聘的信息。

(3)招聘测试:在招聘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经验方法对应聘者加以客观鉴定,从而区分人与人的差异,使适当的人担任适当的工作。

(4)人事决策:即人事任免决策,对照招聘决策,参考测试结果,确定初步人选,查阅档案,体检,确定最终人选。

(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第2篇

瞬间(答案) 顽强(答案) 郑重(答案) 瑰丽(答案)二、完成比喻句。

1.弯弯的金水河像(答案)横贯东西。

2.御花园里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如同(答案)一样美。

3.故宫就是一座(答案)。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奇花异草

奇(答案)异(答案)奇(答案)异(答案)

例:多姿多彩

多(答案)多(答案)多(答案)多(答案)

例:千变万化

千(答案)万(答案)千(答案)万(答案)

四、给加点的字注音。

即位(答案) 矫健(答案) 湛蓝(答案) 缭绕(答案) 攒动(答案) 积攒(答案)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答案)

2.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答案)

3.形容费尽心思。(答案)

4.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答案)

六、选择关联词。

只有……才 不但……还 即使……也 之所以…是因为1.海水(答案)呈蓝色,(答案)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吗

2.很多问题你(答案)要知其然,(答案)要知其所以然。

第3篇

作为语文考试中纯记忆即可达成的知识目标,如背诵默写部分,是高考所有科目中唯一告知考生必考的内容。三十天内考生要将其自我检测一遍,不仅是为了几分,也可以为作文与阅读延伸类题目积累素材,增强在考场上的信心,可谓“一箭三雕”。

在已经完成各省区模拟考试的基础上,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识记部分,要在必考题型上钻研,不必再做单项练习,要把考题中基础知识部分作为整体计时(不超过8分钟)完成,重点仍放在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特别是常出现的社会性错误即媒体、大众容易犯错误的字词上。

模拟题不是高考题,考生不要拘泥于模拟成绩,最后三十天要重点总结自己在考试中暴露的知识漏洞,同时分析考试题型的创新、变化。有效的方法是圈定自己出错的音、字朗读,加强记忆;继续积累成语熟语近义词,并对以往做过的题目进行使用规则的分析判断,如对病句逐一“诊病(判断其语病类型)”。除需进行的模拟考试和老师布置的实题操练,可以不再另做新题。

文学常识复习以教材涉及的作家作品文学体裁为主,并强化向外延伸的意识,关注模拟考题的出题方式、角度是非常有效的。

总结最容易把握的――保证考试的“稳妥”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来自课外,但其知识系统全部源于教材。第一个十天,考生要将高中课本中所有文言文认真阅读一遍,考前最后的回归是熟记文段涉及的所有文言实词、重要虚词的用法、常见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语言现象;第二个十天,将所有模拟考题中的文言文文段逐一朗声阅读,继续拓展文言实词积累、虚词用法,并增强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的语感,提高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古典诗词鉴赏复习宜放在对其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会和表达技巧手法的“温故”上,尝试以“粗译内容――情感概括――技巧判断”为基本模式,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分析,材料仍以模拟检测题目为主,按一天一首诗的量推进。

现代文阅读的试题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容层次和主旨的把握,也在于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复习要把重心转移到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段落内容的概括和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上;题目和重要的语句、语段作用的答法也要熟悉,仍可以模拟考试题为练习文本,归纳总结几种问法和答题格式,以便在考试作答时基本思路不乱,争取“八九不离十”。

冲击最难以突破的――力争成绩的“出色”

阅读延伸题的立足点在于准确判定文本的中心主旨、写作特点、主人公的价值观或性格特征上,在处理阅读理解题目的同时,就要思考能够延伸出什么观点。考生要充分利用模拟考题中文质兼美的各类文章,揣度其传达出的人文理念、创新思维等,思考自己有哪些生活阅历、阅读经验可以佐证这些观点,最好直接记录在试卷上。这个梳理的过程会激活自己“信息库”的储备,同时为作准备。

第4篇

针对疫情期间的授课情况,为了更有效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高考成绩,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教师准备

复习开始前,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近三年《考试大纲》和考题,熟悉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各知识点的考法及考题类型;认真设计每一节复习课导学案和认真选择好所需题型。

二、学生准备

学生在复习前通读三本教材,整体感知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还需准备好学习用具及认真复习的思想准备。

三、复习时间安排及措施

第二轮复习:专题突破(2016年4月10日——2015年5月17日)

第二轮专题复习目的在于强调和突出重点,解决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落实。如果说第一阶段主要以纵向为主、顺序复习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深化提高。专题的选取可包括:①全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弱点;②教材体系中的重点:要具体;③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要具体;④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介绍。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换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⑤解题应试技巧。如怎样解选择题?怎样解填空题?怎样解应用题?怎样解探索性问题?⑥综合专题。联系实际数学问题的对策,综合题的分解战术,如何有效的做选择题、综合题。数学中的分情况处理,谈谈书写表达——怎样写才不丢分,谈谈计算的优化。近几年高考题中有新意题的命题特点等。

第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专题

课时安排

日期

集合

2

4.10——4.11

不等式

2

4.12——4.13

函数

4

4.14——4.17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

4.18——4.20

三角函数

3

4.19——4.21

数列

3

4.23——4.26

平面向量

3

5.2——5.4

解析几何

4

5.7——5.9

立体几何

4

5.10——5.14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概率

3

5.15——5.17

第5篇

PMP学习心得

-刘建成

我在做项目经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是由于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为了更全面的思考、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参加了神州巨龙的PMP1512期培训班(吴永达老师授课)。最终考试成绩4P1M.

首先说一下报名之前的准备工作,我像所有刚刚接触PMP的学员一样,查询了PMP考试的相关资料,阅读了一些老学员的考试心得,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必须要多读PMBOK,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报名成功之后,我提前联系神州巨龙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提前看一看PMBOK,对教材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十一期间,巨龙的工作人员把相关资料快递给我,一本PMBOK,一本三部曲,一本习题册,和培训讲义。

培训课程是5天串讲讲课,另4天模拟考加讲解,时间比较紧,内容比较多,我为了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在每次上课之前,我都提前把相关章节通读一遍。老师讲完课,按时完成巨龙网站的课堂同步和作业。吴老师讲课比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我自己感觉理解了讲课内容,但是答题正确率很低,有些题目不能完全理解。通过多次反复提交作业,巩固知识点。就这样,我在空闲时间就看书、做题、听吴老师的录音(主要侧重理解相关知识点)。

第一次考试我考了150分,后面两次模拟考试也基本是150左右,通过吴老师的讲解,与同学的交流,我对错题进行了分析,发现有些有些题目就是因为没有记忆输入输出,才出错的;另外有一部分题,在培训讲义里有归纳总结,例如变更分析,收尾总结等,这些资料我没有看,所以丢分了。找到问题症结,我就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记忆输入输出,总结错题。

考试的时候,我感觉考试题目比平时难一些,有的同学觉得和三部曲上的模拟题难度差不多,因为我没有做三部曲中的模拟题,时间上,比模拟考试多花了半个小时分析题目,3个小时才答完。

总结一下我的培训感受:吴永达老师授课比较贴近现实,深入浅出,提出了很多有益于实际工作的建议;巨龙的工作人员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工作负责;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使得大家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共同进步。巨龙的作业题比较贴近考试,提供的资料各有用处,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祝愿所有参加PMP的学弟学妹们,顺利通过考试。

第6篇

首先,由于考试是模块化设计,所以在报考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科目。切忌好高骛远,选择那些自己日常使用机会不多、并无把握的科目。我在考试时选择了自己工作中最常用的powerpoint和word,无论复习还是考试都觉得游刃有余。

其次,复习时要细致。不要以为选择了自己熟悉的科目就高枕无忧了。由于考试是无纸化的,全部在计算机上实现,所以考试时侧重的是基本操作,考试的知识点多而全,很可能会考到很多自己平时根本没用过的东西。比如powerpoint中的“组织结构图”,平时我用的很少,但在考试中却出现了不少相关题目。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全面。

再次,考试系统的评分过程比较苛刻。有些题目可能有多种操作方法,但考试系统中它要求你只能采用某一种操作方法才能得分,换句话说就是你可能按题目要求做出结果来了,但是可能是不得分的。所以要在模拟题中反复练习,通过模拟盘中的评分系统来检查是不是得分,不得分的话可以不交卷返回模拟题重做,直到得分为止。

■我的体会

首先,复习时最好多做几套模拟题,熟悉考试特点和考察的知识点,尽可能都熟悉一遍。

再次,复习时应参考教材。奉劝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利用模拟考试光盘实际测试一下,不仅是为了查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重要的是熟悉考试规则。我在考场上看到很多没使用过模拟考试盘的考生,由于不熟悉规则和操作而不知所措,十分可惜。

■考试须知

考试时采用的是一个仿真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你参加word模块的考试,你使用的并不是真正的word应用程序,只是一个仿真的平台。这样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题目要求的操作明明可以用快捷键实现,但在仿真环境下却只能按照考试程序的要求来使用菜单,并且在操作时,只有选中了正确的菜单项后才可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否则考试程序没有响应。每道题目只有等你真正完成了操作,对本题的操作才不再有作用,所以说如果你发现题目还能继续操作,就说明你的操作还不完全正确。这一切都需要平时的模拟练习熟悉。

■惨痛教训

第一,模拟题光盘一定要买,一定要做2-3遍。考试题几乎都在那上面,不要在乎那几十块钱,考不过评不上职称损失更大。我有个同事就是自认为不需要模拟盘,平时操作都会,结果吃了亏,今年还要重考,很郁闷。还有一个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高中老师说:“电脑我用了七八年了,xp也是天天用考试竞然56分”那个气啊!我的模拟光盘是偷偷背着同事与一个店名叫至爱至盛的淘宝掌柜买的,为了考试也就这样了,不过也还超便宜才二十多块钱,而且还协助安装!

第7篇

利用模考,支妙招。

1.利用模考,找复习的“薄弱环节”。

模考没考好?很沮丧?没关系,事物都有两面性,这正好能看出你复习中的薄弱环节,模考过后,赶紧“补救”,避免在高考中再出错。模考考得好?也不要洋洋得意。除了的确复习得好,也要考虑模拟题中是不是碰巧没有你的“薄弱环节”。正确对待模考,重要的不是模考分数,而是模考后的行动力。

2.利用模考,摸清自己的“底细”。

高三模考一般有两或三次,通过这几次考试,摸清自己的复习“底细”,每次考完都要有针对性得复习,力争下一次模考有进步。将每次模考成绩统一起来,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如果几次成绩分数相差很大,但是分数不断提高,那么恭喜你,请按照目前的复习方法坚持下去;如果成绩起伏不稳定,那就要找出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几次成绩比较稳定,那么在拓宽进步空间的同时,对自己的实力大致也能心中有数了。

3.模考成绩很重要,但不能说明一切。

很多地区,会根据往年的高考升学率,划出模考的本科线、重点线,年级排名等,这固然能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但也无形中制造了紧张气氛,尤其在学生容易敏感、紧张的高三,考生应该自己调节心态,不要让模考成绩影响到情绪,告诉自己,模考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平常心对待它。

4.模考不能说明一切,但要认真重视。

模考的意义主要有两个:第一,测试考生水平,让你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二,模考其实是高考前的实战训练,让考生提前在心理上适应。好好珍惜模考,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力,平静迎接人生的大考。

班主任谈模考

对高三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模考是非常重要的,也会显得比较紧张,与以前的考试比较,这次更加正规,在考试难易度与考试题型设置上都是接近高考的标准。通过一模考试,学生能了解试卷题型、难易度,同时也可检测自己的成绩。无论好坏,都可作为参考,调整以后复习的计划。

但我以为,一模的考试重在研究题型,了解考试的基本范围,发现错误,找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制定新的复习计划。考得好,可以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学习,不理想就调整。在高三一模考试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知识的重复,知识点的强化练习,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在这次考试后仍然不研究透彻、强化训练,找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那么实际上你对这一知识点的题仍然不会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量做题可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成绩。

问题就在于老师是按计划的复习,而你要做的就是在复习时把不会的攻下来,复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强化已会的,攻下不会的,而这第二点是才是我们获得好成绩的关键。 我们大多数同学一直按照固有模式学习,而这个固有模式做不到因材施教,传统教育它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教学,而无法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给予帮助,它不会因为你成绩差而单独帮助你,它会按照已制定好的计划复习,所以你没有弄懂的知识点最后还是不会。但学生很难认识到这一点,以为努力学习就会提高成绩,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高三学生得分的关键就在于攻下不会的知识点,凡是把这一点做好的,最后成绩都会很高,反之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

专家把脉高三模拟考试

问:为什么“送分题”也拿不到分?

“这道题明明就是不该丢分的啊。”眼看着就要高考了,成绩一直不错的小明却在模考后情绪陷入低谷,原来她在数学模考中纠结于一道“送分题”,结果影响了整个考试的进度。

让小明备受打击的是此次数学模考,老师一直强调,数学卷子14道填充题,前面11道题都是“送分题”,这些分一定要拿到手。后3题则相对较难,关键时刻“卡壳”的话,可以考虑放弃。

小明把老师的经验之谈牢记在心上,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二模”中,在“送分”的11道题目中就遇到了“拦路虎”,不甘心的小明反复运算求解,结果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应考心情,还严重影响了整个数学模考的应试节奏,模考的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专家把脉:多回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

这是个人情绪化表现。小明本身的实力并没有问题,只是个人有些情绪化。他把老师的经验之谈过于绝对化,一旦在考试中出现小挫折,即发现“送分题”拿分不容易,于是便开始纠缠在这一道题目上,同时也勾起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慌,并由此产生暗示:拿分的填充题做不出来,后面的题目肯定更难。一旦这样的焦虑、恐惧被激发出来,整个考试的节奏就会被打乱,甚至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有的甚至会影响到随后几场考试的发挥,导致整个考试的失败。这时就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多回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让自己进入“亢奋状态”。

考试前,考生就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估:整张卷子我肯定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题型,肯定会有做不出来的题,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并没有绝对的“送分题”,老师所有的忠告也只是经验之谈,套用一句老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送分题”你做不出来,那就是难题;所谓的“难题”你做得出来,那对你而言就不是难题。一旦在考试中遇到“卡壳”的题目时,根本不用过多纠缠,直接跳过继续做下面的题。如果后面时间充裕,可以再回过头来仔细思考。即使后面时间不够,或者依然无法求解,但也确保了整个考试的进度,不会因小失大。

问:两次模考各有何侧重?

专家把脉:模拟考试是考前最重要的练兵考试,在两次模拟考试中学生的表现如何,大致能估计高考情况。第一次模考侧重学生综合能力,难度大些,第二次模考侧重高考的实际,命题要求更科学更全面,是考前的摸底定位,通过两次模拟考试,学生大致在什么水平基本能预测。第一次模拟考试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更能反映学生的基础把握是否全面。

问:如何准备两次模拟考试?

专家把脉:在高三下学期一般学校已进入第二轮复习,每个人的复习都要有针对性,自己查漏补缺,各种考卷留好,翻看错题,及时补上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在一模前,要做到对基本点有把握,笔记重新过一遍,考试错题背后的知识点都要掌握。一模后不用过度关注教科书和笔记,重点转向往年的一模和其他地区的考试题。二模后建议把3-4年的高考真题再做一下。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87-01

高考一直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必须做好备考工作。我通过研究近年来的试题,总结出一些备考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经过研究,我发现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有四个特点:

1.不避主干,保持稳定。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考查的题型基本上也是常见题型。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反应、电解质溶液电荷守恒计算、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原理应用、化学平衡计算等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范围基本上比较稳定。

2.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课改。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查,尤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如2010年27题(2)和(3)对实验现象和操作方法的描述。2011年28题对原因的分析,也考察了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2011年30题(5)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这几处是新课程下高考的新热旬结束。四轮模拟测试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

2.研究出题新趋势。注重收集与高考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研究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的新变化,抓住重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重视模拟考试,真正使考试达到检测巩固的目的。特别是月考,要精心设计,尤其是难度方面要贴近高考,让学生在应试能力、应试技巧、应试心理各方面得到训练。

4.强化规范训练。在高考复习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解题规范训练:充分重视解题格式,力求书写规范、清晰工整;训练各种化学术语的规范使用,“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在模拟考试中要狠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分数;教师做好示范工作,板书要规范。

5.注重新题型训练。图表题作为信息量大、技能要求高的一类题型,已成为高考题的热点题型之一,备考时师生都应高度重视。

6.研究新课程。纵观近三年的化学试题,总体感点,对考生来讲是挑战,也是失分点。

3.计算量增加。选择题计算量有所增加,这也在提醒我们计算有回头的趋势。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提上日程,重解题过程更要注重计算结果,如2011年27题(3)。

4.注重考查实验知识。如2011年29题探究试题从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操作、尾气处理等方面考查了化学实验知识。

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1.突出重点——实行四轮复习。一轮单元复习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争取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3月20日结束。二轮专题复习主要研究2012高考《考试大纲》,查漏补缺,确定专题,构建知识网络,4月20结束。三轮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月20中觉试题难度不大,但题目的灵活性较高。所有题目都是以学科内知识为素材进行命制,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从命题思路、命题角度、考查内容、试题结构等各方面都在向新课程靠近,所以在今后的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研究新老教材的交叉点和不同点。

第9篇

一、明确高考重点,完善知识体系

对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要进一步明晰于心,重点板块中的重要知识点及方法要熟练掌握,力争做到如数家珍,比如数列专题的备考,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数列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数列问题的基石,研究数列,关键是抓住数列的通项,如何探求一个数列的通项,可以总结一些实用的办法,诸如观察法、公式法、归纳法、构造法、叠加法、叠乘法等,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要抓住首项和公差、公比这两个基本量,数列可以看成特殊的函数,所以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数列题的解答对能力要求比较高,另外,数列中的一些分类讨论点要记牢,例如已知数列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类讨论首项,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要注意公比是否为1,由数列递推式研究数列通项时要注意补充前2项的关系,等等。

二、明确目标定位,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区分标准是这一次考试的分数,每位同学自身情况不同,后期复习最重要的是以自我“定位”来确立复习重点,比如对于江苏的同学来说,平时考试在120分以上的,可以做点难题,自己实力在本二的或平时成绩一直不是太好的,要毫不犹豫地放弃最后一两道难题的最后一两个小问,而把精力集中在低、中档题上,此处是得分重点,在此下功夫容易得分。

三、注重回归课本,弄清“考什么”和“不考什么”

实际上,教材中的很多例题、习题以及复习题都完全达到了高考的标准,高考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和出处,回归课本的复习方法,一方面是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记忆,特别是三角函数公式、立体几何性质,另一方面是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除了研究课本中的重要例题外,还可以把课本上的习题再过(看或做)一遍,尤其是立体几何问题,许多同学不愿意看课本,觉得课本简单;其实不然,课本例题、习题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在高考中会起很大的作用,遇到小题,可以直接运用;遇到大题,则可以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驿站”,将其论证之后继续下面的解题步骤。

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是由课本上的题目稍作修改、适当整合而得来的,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17题的原型是苏教版教材必修5第11页第3题。

紧扣教材出新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而教材丰富的内涵又是编拟高考试题的源泉,因此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所以建议同学们认真演练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并真正领悟其中的知识和方法。

四、重视对问题、方法的总结和对解题错误的反思

数学尖子生反应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脑中储存了许多定义、定理之外的基本问题,从定理中引申出来或从难题中提取出来的基本问题,我们称为“思维模块”,思维模块的作用就是,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其储存的信息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以达到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大化小、难化易。

有的同学在见到一个似曾相识、难度稍大的题目时,不能一下子想到考查的内容,无法迅速地找到解决的思路;或者在看到某个题目后,虽然觉得以前做过相仿的题目,但是不能很好地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这都是因为不重视规律,研究不透彻造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熟记常用思维模块,例如恒成立、类恒成立问题等。

另外,对于自己解答出错的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坚持纠错,注意复习做错过的题目,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因进行分类整理,尤其对于那些自己觉得会做但结果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找出原因,可以和老师或同学一起找,特别是解析几何、概率问题,要一算到底,深入纠错,如果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那么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除了扎实练习、及时订正之外,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对于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找一些同类问题检测一下,要做到不再犯错,以绝后患。

五、重视模拟考试,提高实战能力

一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二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三要调整考试策略,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

高考试卷中低、中、高档试题的比例一般为4:4:2或3:5:2,低、中档题是所有同学得分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成绩中等的同学,抓住了低、中档题,就抓住了基本分,对于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对于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应当考虑分段得分的策略,总之,低、中档题确保少失分,高档题争取多得分,比如对于每道小题,都要充分利用题目特征,辅以解题技巧,争取在一两分钟内迅速准确地作答,解答题的前三道也是同学们要得高分的中档题,只要复习时在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章节中抓好“基本题”,就能在高考中做好此类题目,即便是对于确实“啃不动”的疑难问题,也应该能写几步就写几步,因为每写对一步都可能得分,哪怕只是将题目中的文字语言转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结论转译成数学表达式等,也许也能得点分。

答题时应简洁利落地写出符合题意和逻辑要求的得分点,绝不耽误时间,当速度与准确性不可兼得时,就只好“舍快求对”了,这些应试习惯和答题技巧的形成,都要在每一次的模拟考试中去培养,以增强高考的能力和信心。

高考中要尽可能避免各种失误,在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要总结一下,大致知道自己在考试中时间分配如何,哪些地方发挥得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知道主要失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慎,还是把时间耗在了一两个难题上,导致没有时间解答其他问题等。

六、重视考试细节,强化解题规范

我们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一是要重视答题中的细节,要研究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加强规范化训练,考试成绩是以卷面记录为唯一依据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考试中不仅要会,而且要对,书写要整洁美观,过程要逻辑思路清晰,概念表达准确,答出关键词、语、句,要将解题过程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这一点往往被一些同学忽视,因此卷面上经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定理条件不全”,概率问题解答时的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表达等,以代数论证中的数形结合方法为例,尽管有的同学解答思路正确,甚至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化为“文字语言”,尽管“心中有数”,但是没说清楚,出现“以图代证”,从而失去了得全分的机会,只有重视解题过程中的语言表述,遇到“会做”的题目才能多得分、得全分,对容易题要详写,对复杂题可简写,答题要会把握得分点,可以好好地研究一下自己参加过的一模、二模等试卷的评分标准。

二是要注意审题中的细节,在平时的考试中,经常有同学没有注意题目中的细节,如忽视了“锐角三角形、正数、整数”等题设要求,从而导致错误和扣分。

七、加强应试心理调适

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只剩下最后的几公里,越是到最后,心理调节越重要,有些同学在考试时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可能会觉得答案就在脑中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有些同学平时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试的时候,特别是到了高考的时候,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一片空白,心理学家称之为“克拉克现象”,还有一些同学则对模拟考试的失利过分在意,信心受挫,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在考前的复习中,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可以在爱好、娱乐中暂时放松自己,或者找个空子稍稍偷一下懒,或者找个理由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放飞的快意,感悟生命的可贵,还要学会从家人、朋友、老师那里寻求完好的心理支持系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护士执考;就业;心理焦虑;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12-01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护士岗位的准入证。学生在执考复习前,会经历一年的实习阶段,也就是有一年的时间脱离了课堂,脱离了书本。所以,一些高职大学生在面对执考时存在焦虑与不安。虽然学校可通过一系列的考前辅导为学生梳理知识点,但心理调节也不能忽视,因为良好的心态是学生在考场上能正常发挥的前提。

一、焦虑原因分析

1.考试题型变化

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考题型较之前有了巨大的变化,实践内容的比重大大增加。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死记硬背就能顺利通过执考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虽然有一年的实习时间,但是临床实践经验还是相当不足,要面对课本之外的实例,也是引起焦虑的原因。今年江苏省作为试点,全面采用计算机进行考试。上机考试相比之前的笔试,在形式和制度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上机考试更加能体现公平、科学以及人性化。但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比较适应笔试。对于新形式的上机考试,学生难免担忧考试过程中是否能适应,是否会操作失误造成考试不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否稳定等,也是造成焦虑的原因。考试通过分数线不是传统的60分,而是按照考生的具体考试情况,制定合格线。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学生虽然能够大致估算自己的得分,但是无法确定这个分数是否能够通过考试,焦虑也随之产生。

2. 就业压力

学生一方面要迎接执考,参与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另一方面也要参加各家医院的招聘考试。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部分学生要到处联系工作,在工作未落实之前,很难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同时,同学的就业也无形中对自身造成了压力。

二、焦虑具体表现

1. 焦急、急躁

调查表明,有25%的医学毕业生在就业、执考过程中会出现负面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慌张、内心畏惧考试等。甚至有学生会出现怨天尤人、烦闷狂躁、对人事出现怀疑等。这样,就造成学生在执考复习过程中情绪波动明显、课堂不能集中注意力、言语偏激、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等,使复习效率与质量得不到保障,与同学相处也会出现言语偏激的现象。

2. 就业过程中压抑、回避

卫校绝大部分是女生,心理素质相比男生来说要差一点。一次医院面试的失败,可能会使该生在很长时间内敏感、不自信。这样,在下次面试中,该生会表现为怯场、胆小、说话语无伦次、思维不够清晰、操作失误等。甚至有学生当起了逃兵,用消极的心理面对挫折,逃避竞争。

三、应对政策

1. 就业指导

学校组织了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技巧,从而为学生解决了许多就业方面的疑虑。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合理定位,清晰认清自己的位置,不好高骛远。这样,学生会选择与自身相符的医院参与招聘考试,提高录取机会。

2. 合理复习计划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每一位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水平,根据每一次模拟考试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个客观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且有效实施。复习计划内容不能太满,内容太多复习工作完成不了会对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内容也不能过于宽松,不然在考前复习不完,会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没有把握而产生焦虑。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对自己没有把握的考点,要多花时间重点复习,并且经常复习。教师在进行学生辅导时,要让学生体会到整张试卷难易的分布情况、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以便进行有效复习。对于每一次模拟考试,教师要认真评讲,使学生对错题有正确的认识。但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不能公布成绩,如果学生产生惭愧、害怕的心理,会对考试相当不利。因此,教师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别辅导,并给予鼓励。

3. 心理辅导

对于情绪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消除学生考前的紧张和焦虑,让学生心理的压抑情绪得以释放与疏泄。情绪控制得当了,复习效率也就高了。并且,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问题,不能让学生因为紧张的复习工作而不吃饭、不睡觉,出现身体健康状况。

四、结束语

总之,学校与教师通过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要让高职大学生树立就业与考试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学生也要通过自我调节,消除焦虑情绪,顺利地通过考试走上护士岗位,成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 复习 数学教学

引言

初中数学难教,初三数学更难教,初三数学总复习更是难上加难,它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地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毕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复习课不像上新课,有固定的教材,我的原则是源于课本,但略高于课本。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教师对大纲理解要深透、研究要深入、把握要到位,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如指掌,并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与配套作业的选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回归课本,全面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今年中招考试数学试题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针对中考数学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中考试题大部分考题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注重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

要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思想方法,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运用,在复习课中,教师更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例题来详细讲解这种思想法,力求学习一种思想方法,就掌握一种思想方法进而运用这些:思想方法来综合解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首先,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所需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握练习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攻克,并且成功获得成就感,慢慢地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的欲望。

其次,抓住重点题型,有针对性地练习,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重点练习,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对应用题训练,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

第三,重视模拟考试。用模拟考试检查复习效果,摸清学生的弱点和问题,师生应该重视对试卷的分析,模拟考试的题型和气氛都对于提升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四、分层递进,开展小组合作

通过复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目的,可是面向全体与适应个别差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1、学习要求上的分层。

让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要求学会做一些基础题目。让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

2、练习设计上的分层。

“一律看齐”的练习抹杀了差异性,而且见效不大。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有不同的分层。为中差生补充一些基本题,为尖子生补充综合性强的题目。另外,设计一些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效果也不错。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条件或问题,它的深度、广度也不同。这样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信息反馈上的分层

信息反馈一定要中肯。对于中差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即使有错,也要: 批语,应和颜悦色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给予辅导、指正,帮助他们树立起复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尽量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绝不要使他们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4、小组合作

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各组之间的竞赛。另外,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五、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主动地学习。复习课比新授课更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是产生了厌学的想法。初三教师更要动足脑筋、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复习课的色彩。教师可采取分组比赛,游戏等形式,例如,用扑克牌让学生算24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像,复习图形面积的计算,相似图形,轴对称图形等。

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让数学生活化。其次,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初中学生的身心还未发展成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复习课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再现,学生从内心比较排斥。所以,教师可以提出更多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或者让学生自己编题。鼓励一切可行的思想,对做得好的同学,有进步的同学适时表扬

结语

复习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学习情况,找出有针对性、有成效的复习方法,更好地发挥复习的作用,达到复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12篇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技能训练

强调培养交际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是发展交际能力(听、说、读、写)的基础。因此,第一轮复习以书本语言知识为基础,从高一复习到高三,每节课复习一个单元(若高三下册刚上完,第一轮复习时,可对该部分内容少花一点时间)。

以高一上册的单元为例:

选好同步阅读材料。可以从《高中阅读》,“New Concept English”Book 3和Book 4,“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China Daily. English Weekly” 等资料中选,选材要注意新颖广泛,有录音材料还可放录音。阅读要摆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天天读、天天练,培养语感,勤查字典,扩大词汇量。

归纳、复习本单元知识重点:

1.倒装句:So+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

Neither/Nor+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

2.have+复合宾语

have+宾语+省to不定式

have+宾语+doing sth.

have+宾语+动词的过分

以上均举例说明。

3.归纳交际用语,问候和转达问候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

Please give my regards/best wishes/love to sb.

4.朗读词汇和习惯表达用语及听录音,并用词组造句,辨析同义词词汇,如

go on doing sth./go on to do sth./go on with sth.等。课堂复习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综合应用题和完形填空题;听、说、读、写轮流,并找出知识间的规律和联系。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即高考英语题型的专项训练,包括听力、基础知识、完形填空、阅读、改错和书面表达。专项训练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途径,有利于考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结构、特点,有利于考生熟练应用解题方法,培养应试能力。下面以听力题型为例说明。

1.把握题型结构特点

听力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二人对话,共5段,每段设计一个小题,仅读一遍;第二节,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设计有几个小题,读两遍,每小题3个选项。

听力对话和独白主要考查标题(topic)、中心思想(main idea),考查的细节是5个“W”(when,where,who,what,why)和事件发生的结果和趋势。

2.捕捉信息、材料面要宽,难易适度

新选听力带要覆盖全部中学阶段的英语语言功能项目,如学校、家庭、个人爱好、天气、问路、购物、旅游、邀请、约会、文体娱乐、体育、咨询等,既不低于高考听力难度,也不能大大超于这个难度。

3.听力应试技巧

(1)务必提前阅读对话、独白提供的问题和选项、预测听力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2)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力信息上,不要总停滞在某一个未听懂的词上,要从宏观上把握全文。

(3)留心转折句和否定句,有关的词语有but,however,instead of,though,although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有not,hardly,never,nor,seldom,little,few,no等。

(4)适当在试卷上圈点,画线作记号,辅助选择,如听数目、年龄、时间、地点、人名等时即可用这一方法。

第三轮: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