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东北过年风俗

东北过年风俗

时间:2023-05-31 09:0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北过年风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东北过年风俗

第1篇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许多的风俗。尤其以东北的年俗最为热闹、火辣。虽然天寒地冻的,但有了暖暖的热炕、红彤彤的剪纸、喜庆的年画、烫金的春联,以及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东北的年景中便有了一份喜庆的元素,热闹的庙会,火辣的东北秧歌、高跷,风趣的二人传,更是将东北年渲染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了。

吃: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一到农历腊月二十四,东北人便开始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办年货。而在农村,则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年夜饭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通常必须包括鸡、鱼、排骨和肘子这老四样,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了。除此之外,还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恳恳)、猪爪(抓挠抓挠)以及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猪肉冻儿、豆儿酱、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钟声一响,便开始吃饺子,寓意新旧交替,子时来临。其次,还要吃长寿面,预祝寿长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将一年诸事顺遂。另外,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所谓“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东北,酒是过年的第一饮品。每家每户,迎来客往,亲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来荡起室中的欢乐的气氛。澄绿的茵陈酒,嫩黄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悦目。槟榔汽酒则香气四溢,小饮数口,能令人齿颊生香。莲花白酒则蕴蓄醇厚,风味悠长。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鲜族过年喝“聪耳酒”,希望这一年能听到更多的好消息。过年饮酒又和迎新送旧有关,民间的习惯都是守岁守到半夜,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长辈还要给小孩子们分“压岁钱”。过年喝腊八粥,也是东北人家的习俗之一,意为驱寒防冻,迎祥纳福。

玩:传统玩意乐陶陶

所谓“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说的就是东北年俗中的一个“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吃着冰糖葫芦抖空竹、捻升官图、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儿”、“耗子屎”等等。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乐:冰雪狂欢从除夕开始

庙会,是东北过年时的一道流动的风景,惹人心醉。庙会里悬旗结彩,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潮如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二人传与东北秧歌,是东北年俗活动中最喜闻乐见的。而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吹唢呐迎新年。东北汉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热烈而著称。而满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着装皆满族传统服饰,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此外,满族还要在门上贴红挂旗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朝鲜族过年,照例进行放风筝、掷色子、跳跳板等游戏和体育活动。

祭:天地人神共欢庆

在东北,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就算年到了,这一天按照老规矩要“祭灶”。三十这天,也是“接年”的日子。家里通常要摆上香烛,贡上瓜果食品,在祖先的坟墓前拜祭。大年三十的第一锅饺子也要先盛出一碗贡给祖先。除夕钟声一响,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满族除夕之夜,都要上坟烧纸,以大肉、米饭、纸钱供奉祖先。

第2篇

除夕各地风俗有哪些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苏州、北京、台湾:等待钟声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北京:祭祖、接神、接灶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台湾:过年日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山东:团圆饺子

山东:团圆饺子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傍晚开始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街坊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然后吃饺子,这是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也有称“团拜”的。早上吃饺子或蒸饺,这是年后第一顿饭也是必须吃的,初一一天不许做家务。湖南:“朝财进宝”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海南:“吃新节”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俗,“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开封:大年一个月开封民间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二十三、祭灶官。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上海:“开门红”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年处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其原意是驱邪,,企求全家兴旺平安。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天津:彩纸剪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西北:大饺子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豫南:钱串子面条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四川:火锅+汤圆

汤圆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陕北:“枣牌牌”和“品天”黄土地的百姓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湘潭:舞龙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肇庆:蒸棕

肇庆:蒸棕肇庆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炸角子、煮裹蒸棕。裹蒸煮好香气四逸,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餐上的必备主食,自家做的、邻居互送的,打开冬叶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冬叶清香、糯米混着肉香充满了张灯结彩屋里,一屋子的幸福欢快。肇庆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就如同这敦实飘香的裹蒸绍兴:“烟火食”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放开门爆竹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江苏:“掘元宝”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湛江:贴年红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团圆饭后则是分压岁钱。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温州:“百子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九华山:进香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玉林:舞狮

玉林:舞狮舞狮是玉林人庆贺新春的主要民间文艺活动。舞狮必有武术队相随,意为打了狮即能逢凶化吉。解放前,两个舞狮队相遇,一般都有一场争斗。舞狮一般要大型锣鼓的打击乐来配合其动作,动作幅度很大,除了逐户上门拜年,还在公共场所定点表演。拉萨:祈求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树经幡时.一般先将五色经文布披挂在树枝上,而后将挂满五色布的树枝插于房顶。树好经幡后,还要在房顶上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经幡在十多米高的经幡柱上飘扬。转经的人络绎不绝,信徒们绕着经幡柱,虔诚地、默默地走着。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好运不断。澳门:“利市”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台湾:“食尾牙”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初九这天,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香港:讨利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和传统的截然不同。“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春联寄托了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也成为了春节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各国风俗是什么样子的

1.元旦节(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新年晚会,到处可以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2.林肯诞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每年2月12日,庆祝林肯诞辰,为大多数州的节日。

3.圣瓦伦丁节(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是3世纪殉教的圣徒圣瓦伦丁逝世纪念日。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故又称"情人节"(the lovers' day)。

4.华盛顿诞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庆祝华盛顿诞辰,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是悼念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节日。

6.复活节(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圆第一个星期天,约在3月7日左右。该节是庆祝基督(Jesus Christ)的复活,过节人们吃复活节彩蛋(Easter Eggs),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7.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每年4月1日,该节出自于庆祝"春分点"(Venal equinox)的来临,在4月1日受到恶作剧愚弄的人称为"四月愚人"(April Fools)。

8.母亲节(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9.阵亡烈士纪念日(Memorial Day),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纪念为美国献身的阵亡烈士,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0.国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庆祝国旗的升起。

11.父亲节(Father's Day),每年6月份的第3个星期天,表示对父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母亲给父亲买些礼物。

12.国庆节(Independence Day),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建国,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3.劳动节(Labor Day),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表示对劳工的敬意,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4.哥伦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纪念哥伦布在北美登陆,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5.万圣节(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每年10月31日,孩子们多化装成鬼,打着灯笼或点燃篝火尽情地玩耍。

16.万灵节(All Soul's Day),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灵魂之日。

17.退伍军人节(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对退伍军人的敬意

18.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感谢上帝所赐予的秋收,为美国的联邦假日。

19.大选日(Election Day),每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选举美国总统。

第3篇

关键词:上海;春节习俗;烧头香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41-02

一、引 言

老上海的过年味道,从冬至起就已经浓郁的散开了,从传统的腊八节到廿四节,从元宝茶到陈年饭,每一项都足以勾起传统上海人似近又远的记忆,而作为传统老上海的一个过年习俗“烧头香”更是值得现代上海人的注意。这项传统且久远的春节习俗伴随着时间的磨刻愈发显得弥新。笔者在2013春节期间调查了上海市宝山县、静安区等各处的春节烧香风俗及其烧头香的情况,希冀从这一传统的年俗中窥探上海市民的节令生活特点。调查的方式以问卷及直接采访为主要形式。

二、上海地理概况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不逾百年,从一个海滨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城镇,而后由城镇发展为县,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过程。在时间的沉淀中,上海成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资本家的乐园,无产阶级的炼狱;冒险家的天堂,流浪汉的家园;现代中国的钥匙。所有这些评判或出于道德,或出于阶级分析,或出于城市地位。正如现代学者忻平在其一书中是这样写道:“经过了几十年的‘依靠引进现代因素’的积累,已经造就了客观的新生产力和和市民群体,‘现代知识的空前增长’,新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定型,形成了上海都市的现代取向,这是一种不可逆转、不可忽视的人心所向与社会认同,是一种非任何个人实力所能改变的历史潮流……”

上海从马家浜文化的发现算起迄今有六千年历史,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算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从元朝年间设县开始算起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些都昭示着这座城市既有历史的积淀,亦有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这所曾经是吴淞江下游渔滨码头式的海港城市在接受新鲜血液,在遭受现代化冲击的同时,既接受了异国文化的一些形式,比如现代上海人喜好过圣诞节、西方的情人节等等,也保留了原先城区的传统里弄文化,各个街道、古迹、民居的演变,构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印迹。“近代上海民俗可以归结出中西交汇、南北兼容和新旧杂陈三个特征”。这种种的印迹和上海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以降的上海都已然是多元异质文化共存共生的场所,这种杂交的文化生态使得传统的社会风俗愈加凸显的鲜活。

三、上海地区的年岁仪式

“沪城风俗,元旦贺岁,各家皆食腻更菜头,小儿多击鼓敲钲以为乐。”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端,又称为岁朝、元旦。作为传统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礼俗:烧香,在新年里面则显得犹为重视。“香烛提携去复还,流年签上问机关。观音堂内莲舆到,携得香篮唤小鬟。”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礼仪风俗颇多,一大早,有信女手持香烛到庙里去拜菩,争烧头香,除了表达自己对菩萨的虔诚,还祈祷新的一年如意兴旺。” “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或佛诞辰之日,信徒们成群结队,备齐香烛元宝进庙膜拜,争烧“头香”......“烧香拜佛,年初一清晨,许多老年妇女和少数中青年人到庙宇烧香,有的为争取烧头香,凌晨三四点就冒着严寒守候在寺庙门前......”另外《上海风俗》中亦有记载:“初一这天,善男信女,纷纷到寺庙烧香,称“岁朝香”。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和在东北方的丹凤楼,是香客最拥挤的地方,当然还有不少善男信女,成全结队去寺庙争先烧香,叫“烧头香”,祈求平安,除夕夜半,刚交元日子时始,人们就拿着香烛去寺庙中,这是香车宝马,不绝于途,比白天还热闹......”。这种烧香的热闹场面在晚清袁祖志《沪城竹枝词》中亦有所记载:“爆竹声中换锦衣,香烧头炷轿如飞。索逋不管东方白,还灯笼去扣扉。”从这简短的四句话我们甚至可以看见轿夫在气喘吁吁地奔跑着,就是为了让轿内乘坐的官人烧炷头香。可见在传统的新年里面,烧“头香”一直是上海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

(一)穿着服饰及食品的要求

宝山区永福庵的乐女士告诉我们,佛家里面的烧头香有着自己严格的一套礼佛要求。为了表达虔诚之心,人们通常会在烧香前一天就会沐浴更衣,着装整洁,不会穿的过于鲜艳;其次,有一些虔诚笃定的信徒会空腹前往寺院,要么就在烧香前坚持素食等等。非信徒的民众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般在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这三天吃素。

(二)烧头香的仪式

在烧头香的过程中还有一套较为讲究的叩拜礼仪,在进入寺院时要注意选门进,进香时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是有讲究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也符合了“遁入空门”的说法。在进香时烧几株香也是有不同涵义的:烧香时,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插香时,先烧香再叩头。

烧香时要越旺越好,即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进香叩头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现在的人们去烧头香已经很少有人严格按照真正的叩拜礼仪来进行了,人们往往会在大年初一很早就在寺院门外排队等候,并提前把香点燃,然后时辰一到,寺院的门一打开,人们就争相奔跑着进主殿把香往香炉一插,合手一拜。

(三)烧头香还是烧头炷香?

什么是“头香”?据上海各地方志中所载:“人们还习惯到附近寺庙烧头香,称为岁忏,又称烧八字香......又如“在元旦清晨,每有至城隍庙中焚香拜佛,求神保佑,俾得一岁平安无事,且诚心者以为必俟天末明时须即往,能第一次至者,求福必多,名曰头香。”初一烧一年中的第一炷香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人叫做烧头香,初一日必须进10座庙烧香,于是也被讲作“烧10庙香”清袁祖志《沪上新正词》中是这样描述的:“城门彻夜不曾关,向晓香车水一般,何时烧完十庙香,往人环绕看云鬓。”过去,一些人为了抢头香,甚至翻越大庙红墙,于是出现了南岳衡山过年一怪:搭梯翻墙把年拜”。可见其实烧头香并不是上海地区所特有的。上海地区的头香一般可以归纳为几个特色,第一,烧香者在时间选择上多为除夕至元旦日这段时间。正如“除夕漫漫尚未央,争先入庙进头香。”第二,多为新年的祝祷之用,“低心下首喃喃语,保佑来年命运昌。”第三,随着时间的发展,烧香者人群在逐渐地扩大,情景也更为热闹。更有甚者,“除夕日之半夜,途为之寒,城隍庙中。几无容足之地,盖无不欲思第一次头香也。”

烧头香是指烧的第一炷香吗?根据佛典中的记载,“头香”是一种香的名字,正如我们寻常所说的檀香、牛头香等等。关于烧头香的记载倒是很少见到。我们在询问调查中的一位裘阿姨时,她是这样说的:“头香可能更多地意义上在于民众如何看待了。一般香客自己觉得自己在正月初一烧的第一炷香,就是烧头香。按照上海居民烧香的习惯来看,烧香和烧头香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烧香可以随时随地烧,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一些居民在家中设有佛龛、香案,在平时的日子里面会上香、喃喃的自语,但是这绝不等同于在新年烧的第一炷香,也绝不是头香,头香的意义就在于在特点的时间(除夕至元旦)、特定的地点(多为庙宇)、特定的人(自己奉上),这些特定所构成的祝祷愿望更加灵验,所以烧头香一直伴随着春节而愈加显得重要也不难理解了。

四、结 语

伴随着日子的流逝,糟粕与精华并存的上海年俗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消褪。但是“烧头香”这一寄托了人们美好祝愿的新年仪式却大有回温之势。正如尹继佐在《民俗上海》中有过这样一段话:“民俗文化由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是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它蕴藏于普通百姓中间,与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浑然一体,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展现一种无意识的力量。” 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是民俗对于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民俗文化不是个别人的随心所欲,而是全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选择。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生活。加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推动,“烧头香”慢慢的在上海人的新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宗教的神秘感恰好能给人们一些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能稍稍缓解人们心里的紧张情绪,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于是,烧头香作为一种民俗信仰和宗教活动,也成为了当代人释放心理压力,寻找精神安慰的一种方式。

上海,这座正在发展的城市,在霓虹灯的华丽映照下,以优雅的文化内涵、袭袭香气向现代化的人诉说古老而久远的节令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3] 忻平.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清)王韬.瀛壖杂志(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6] 《浦东老风情》编委会.浦东老风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 尹继佐.民俗上海·嘉定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8] 上海市浦东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川沙县续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9] 徐华龙.上海风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0] 欧粤.松江风俗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第4篇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风尚变迁的概况

近代以来的东北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由于移民的大量进入,本土文化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使近代东北渐趋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状态。据有关统计,“汉族人口约占当时东北人口总数的88.3%,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东北人口总数的11.5%。东北地区的47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朝鲜族所占的比例较大。满族人口约770万,占当时全国满族人口的85%;蒙古族人口约为300多万,占当时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3%;朝鲜族人口约200万,占全国朝鲜族人口的99%。”[1](P112)除此之外,锡伯族、回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生活在东北的大舞台上。由于与汉族的杂居相处,各少数民族渐染华风。社会风尚在逐渐与汉族接轨的同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具体在衣着、饮食、居住以及婚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表现明显。

在服饰方面,城镇的蒙古族服饰渐用染色布,与汉人略同。冬则穿着不上面之羊皮袍,皆袖长幅阔,腰束条带,以绸为之,类用黄、紫、绿三色。头戴皮帽或缠巾。牧区则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民族服饰。蒙古族牧民一般多穿皮裤以御寒,种类繁多,主要有熏皮裤、熏制去毛皮裤、吊面皮裤与单夹皮裤等。除此之外,蒙古族男子头顶喜戴“毡笠”,因用毛毡制成,故得名。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由于与俄侨接触甚多,渐渐也受俄国风尚的影响。如“鄂伦春人入俄籍者,尽变俄服”。[2]回族在民国时期,则渐渐被汉族同化,“渐染华风,其衣饰与汉族无异”。[2]男子喜穿白短褂,头戴白布(或深色料)单层无沿圆帽。此帽亦称礼拜帽,一般男子都在参加礼拜时戴之。妇女在参加礼拜时有戴“盖头”(大头巾,少女喜绿色,中老年妇女喜黑白色)的习惯,平时则不戴。迁入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社会风俗也在渐渐发生改变。19世纪末,朝鲜族的男人多戴笠。20世纪以后,则开始穿着西服,头戴学生帽、鸭舌帽以及西洋毡帽等。20世纪初之前,朝鲜族男女大多穿着草鞋、麻鞋与木屐等,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穿着胶鞋和皮鞋。外衣的颜色也由较单一的白色转变为开始穿着五彩缤纷的各种颜色。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虽接纳了汉族先进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材料,但其服饰上也保留了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色,多以鱼皮作为原料,靠打鱼为生的赫哲族选用厚大的鱼皮,将其煮熟后再把鱼皮缝合起来,制成鞋和衣、套裤、腿绷、围裙、手套、腰带等生活用品。鱼皮具有耐磨、不透水、抗湿、防滑等特点。用鱼皮制成的上衣款式基本与汉族的传统便衣样式类似,突显出北方地区简洁、明了的穿衣风格。

在饮食结构上,各民族的差异性较大。中国素来民以食为天,从中可以看出饮食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清代,在山东人闯关东前,满族的饮食多以肉类为主,较少食谷米类,在饮食结构上较为单一,且对肉类的加工主要采用原始方式煮、晒、烤等,基本不使用任何工具。在汉人入关以后,汉人不仅把其主要饮食带进东北地区,最主要的是把食物加工的技艺传授给了满人。由于民国初年山东闯关东的人数较多,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不少名店均系山东人开设或由鲁菜的传人掌作。满族在汉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掌握了各种烹饪技术如烧、烤、炖、炒等,饮食结构不断提升改进,饮食种类逐渐丰富多样,谷物粮食渐渐代替肉食。《黑龙江外记》记载:“满洲宴客,旧尚手把肉,或全羊。近日沾染汉习,亦盛设肴馔。然其款式不及内地,味亦迥别,庖人之艺不精也。”[3](P62)在满汉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满族既保存自己饮食文化,如满族爱吃用小米、黄米、高粱米和玉米做成的干饭、稀饭、水饭和粘饭。打糕、玻璃叶饽饽、苏叶饽饽、盆糕、萨其玛等是具有鲜明满族特征的点心。同时也借鉴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文化,最好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改变了满族原有的饮食结构,使饮食种类不断丰富多样。此外,其他民族如蒙古族主要以炒米、牛羊肉、牛羊乳为主要生活食品。进入民国以后,城镇的蒙古族饮食已逐渐与当地汉族趋同,饮食结构也走向多元化。赫哲人在冬季款待客人多做鱼菜,过年则会吃猎取的狍子、鹿、野鸡等。“鄂伦春人,不解牧畜,以猎兽供食料”。[4]回族“平日饮食尚清洁,供客亦具肉食。教律戒专杀,其牛羊与鸡皆购于市,非清真寺掌刀所宰不能用也”。[5]回族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基本与汉族相近,某些面食与糕点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如油香、洋肉烧麦、五花糕、油炸糕等。朝鲜族则以大米、辣白菜为主食,喜欢吃狗肉、冷面、打糕、泡菜、大酱汤等。

在居住方面,民国时期的汉族多垒墙建屋,安土重迁。而其他少数民族如赫哲人,多住在用木头搭建的被称为“马架”的木屋子里。蒙古人则因游牧,常逐水草而居,转徙无常,因而都以蒙古包为屋子。蒙古包大小不一,都为圆形。普通的蒙古包,顶高大约一丈三四尺,其围壁高五六尺,蒙古包内圆径七八尺至十七八尺不等。贵族的蒙古包比普通人家的要高大,为显尊贵,在包的顶端有赤黄色绒毡,或黄铜镜。民国以来,大批汉族入蒙地垦荒务农。在汉族影响下,一部分蒙古人弃牧从农,或半牧半农。因此以土屋为居者逐渐增多。蒙古人的土屋因地区不同而不尽相同。在东北的兴安岭东南地区,“蒙民家屋,纯为砖木构造。周围筑以土墙,绕以柳栅。以白布或赤布细书经文,悬于门前。家畜则围饲于宅之附近。”[6]在黑龙江省,“蒙人居室多三楹,西室为上,谓西天迎佛也。院中树长杆,杆头悬白布小旗。”以上所说的土屋,皆为方形,多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土屋结构基本相同。房屋四周有用土墙及树枝围起的院落,院落内有畜圈与仓房。鄂伦春人,习居山林中,其庐帐率以桦皮为之。冬季复于桦皮之上加盖兽皮。此种庐帐,普通名曰“窝铺”。而朝鲜族住宅基本继承朝鲜半岛的居住风格与房屋特点:把房子多建在“背山临流”,即后面靠着山,前边有河流的地方。房子的正面朝南,房屋造型和结构基本保持一通间、三通间与拐角房等形式和富人居住的复合形式,受满族影响,在冬季喜用火炕取暖,至民国时期,朝鲜族的火炕也由满铺式低火炕逐渐向叠摞式火炕转变。

在婚姻习俗方面,满族的婚姻礼仪,在早期较为朴素简单。山东人(多为汉人)移民进入东北后,满族的婚姻习俗逐渐发生改变。首先表现在婚龄上,满族旧的婚俗提倡早婚,有记载:“满洲之早婚在全国可居第一,奉天满族富裕人家男子,生十三四岁即结婚,至二十岁以上方结婚者,俱为贫人”。[1](P134)民国初年后,伴随汉族移民的大规模进入,在汉族婚姻礼俗的逐渐影响下,满族的早婚现象开始减少,并逐渐上升至法规层面而被禁止。婚礼仪式方面,满族亦吸收了汉族的传统。汉族早有婚嫁六礼之风俗,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满族虽无六礼之说,但其婚姻传统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必须经过“问名”、“合婚”、“相看”、“放定”、“迎亲”等礼仪才能完婚,从中可以看出,此礼仪显然是受到了汉族婚俗的影响。据记载:“放定之日,女饰盛服出,用旱烟筒与男家来宾以次装烟,此乃参以满洲之俗”。[1](P156)从一定意义上讲,婚姻风俗的交流融合使满、汉之间的通婚往来更加密切,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蒙古族在长期同汉族杂居的过程中,也开始被汉族同化,“其结婚礼,皆供佛独向之膜拜而已。呼兰蒙籍甚少,自雍、乾以后编入八旗,多已移其旧俗,渐同化于满洲、汉军矣。”[7](P401)汉人婚礼过程中,新娘要盖红盖头,“蒙人则无此细节,入门令露头面,便登床坐帐(满汉谓之“坐福”),亦不踏红,即婚始许出房。三朝回门,午前返回。蒙与满同。”[7](P170)其他民族在被满汉同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保存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满、蒙婚礼与汉人同化,惟回民稍异。其定婚各仪节尚无出入,而结婚必用主麻日(即旧历书牛、娄、鬼、亢四日),请阿訇诵经,用阿拉伯字写婚书,不与汉族同也”。[8]回族婚礼,既不用鼓乐也不拜天地,而以宗教形式巩固婚姻关系。另朝鲜族的婚礼别具风采,婚礼分别在女家及男家两段进行。结婚时概不用鼓乐花轿,迎亲男女仅用喜车,少却了诸多禁忌。

在语言习俗方面,早在清朝时期,伴随大批汉民进入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时,汉民族的文化、风尚习惯、价值观念与语言等也渐渐渗入其中。有些汉族人不仅拥有技术,同时他们能用汉语传播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等。这些汉人是语言与文化的缔造者与传播者。伴随汉人不断地进入东北,东北少数民族被逐渐同化的进程也在加快。汉语作为当时的交际语言,传播的途径与渠道也在不断延伸、扩大。至民国,此种变化就更为显著。满人中,已有大部分开始改说汉语、使用汉姓。蒙族人也逐渐通晓汉语并认识很多汉字。WalterYoung(美国学者)曾这样记载:“到了今日,旅行满洲者,从辽河口岸直达黑龙江,至多只能看见从前游牧人民的一点行将消灭的残遗物迹而已,他们昔日跨峙塞北的雄威,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满人几与汉人完全同化:他们的言语,也渐归消灭,转用汉语了”。[9](P52)因此,伴随汉族移民的进入,东北的语言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时至今日,东北各少数民族均已经通晓汉语并将其作为交流的通用语,全新的语言地理格局已经形成。

二、东北少数民族社会风尚变迁的特点

民国时期东北少数民族的社会风尚呈现新旧交替、多元并存的状态。作为中华民族风尚变迁的一具体分支,变迁的趋势与全国总潮流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当时东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全国主流的差异,使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尚变迁也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等特点:

第5篇

车过边门镇,再往前去,就进了真正的满乡了。佟家堡子、鄂家沟、关家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纯正的满族姓氏。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红旗镇、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应该是清初八旗的封地了。上世纪80年代风城成立满族自治县,许多家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一方是满族的就抢着报。据说,满族占了全县人口的七八成以上,后来挤了一下水分,可能也有一半以上,在农村,一条沟一个村都是满族人的一点也不奇怪。

眼见杨木水库的厚冰泛着白光,车子一拐进了烟地沟。这是我母亲的老家,舅舅们至今还都住在这里。沟里几十户人家,养蚕、种烟,也会摆弄大田,世世代代,一沟人都姓关。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我带着家人回来过年。

乡村里浓重的年味

二舅、舅妈迎了出来,趴在墙根儿底下的大黄狗也冲着我叫,女儿吓的躲到我怀里。一村子人远远看着,憨憨地笑,他们几乎都是我的亲戚。房檐下垂挂的山梨串、蘑菇串在太阳下抖着亲切的召唤。房山头的苞米仓,柴禾杖子,干插石的西院墙,一切一切都还是原来的老样子。

我们一家特意赶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这天回来,一是孩子放假,二是因为我对过年古风的怀旧。城里寡淡的年味让我这个满乡长大的游子忍无可忍,还没到冬天我就和孩子说,今年一定要让你好好感受一下过年的滋味。

乡下就是乡下,乡下的味道不可以被复制。我也知道现在的农村和以往不一样一了,现代化潮流以不可逆转的姿态改变着它的古朴,但我觉得还有一种力量也在顽强生长,那就是传统。

从小年开始,烟地沟就拉开架子开始全情筹备过年了。年味首先从舅妈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开始。先是“祭灶”,从大集上买来的灶糖都放了好几天了,据说,这几天被我的外甥“偷吃”了好几块。老人还新“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一边指导我的孩子一边实地操作,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老人还说给灶王爷嘴上抹点糖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它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乖巧的女儿开始显露调皮:舅姥你这不是行贿吗?

老人乐滋滋地回答:给“灶王爷”行贿没什么不好,吉祥还喜庆。

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牢牢扎根于老辈人的心理。不过,对神仙的“孝敬”是个幌子,“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贿赂只是个形式,那些剩下的灶糖,自然成为孩子们喜欢争抢的口中之物。

腊月里的精心筹备

农家大炕让我睡得踏实,头上吊着摇车,女儿总是忍不住用脚去蹬。不知多少满乡的孩子一辈辈在这里面摇大,我恍若隔世,醒来时感到从骨头里都舒服。

也许是“守旧”,我对儿时过年的场景特别怀念。那时候生活清苦,老早就盼着过年。有首民谣能说明那时的情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二十三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在合计这个民谣还真有点儿朴素的道理呢。腊八喝粥,一直喝到“小年”,天天清汤寡水的,人当然会有饥饿感。饿极了,吃啥都香。国人现在之所以没有像过去一样把年那么当回事,很大层面上是因为平时都已经“脑满肠肥―了,所以过年吃的东西就没有那么有滋润了。

头天我二舅的大儿子关有才跟我说好,他家“二十四”这天正好要杀年猪,嘱咐我“高低”得来。

猪是东北农村饲养最普遍的家畜。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庭殷勤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餐,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祝贺。东北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各种风俗。

正月里的过场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正宗的节日了,甚至比大年初一还正宗。

上午家家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贴福字,鸡窝要写上“金鸡满架”,猪圈里要贴上“肥猪满圈”,原来贴在马车车辕上的“车行万里保平安”,现贴到了拖拉机车厢上。我带来的挂历也当成年画挂了起来。

中午一过,我和二舅家的兄弟来到了后山的坟地,摆上供品,烧上两捆纸,磕上几个头,请祖先回家过年。其实,一家人生时住在一起,死后如同邻居,一同回家过年,再自然不过的。

临近傍晚,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就开始了,先是祭祖,打开常年关着的祖宗龛,把它擦得锃亮,将供品摆上5件;再摆上两摞馒头,一摞5个;猪头摆在正中,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5碗。

献给祖上的供菜极其讲究,这是传统,我觉得和封建迷信无关。这里家家都如此准备:第一碗是煮熟的“方子猪肉”,第二碗是过油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供荤菜四方肉意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时将葱根剪掉,留点葱白,主要是以嫩绿葱叶为主。将葱用线扎成一把,碗内放些萝卜丝依着嫩绿之葱挺拔而立。此菜中大葱最为重要,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供品都是5样,供饭都是5碗,馒头一摞5个,供菜5碗,这些一般都不要成双,一定要求“单儿”。

关安生也来了,他还是个“萨满”,也就是“大神儿”。他头戴神帽,腰系牛皮神裙、铜铃、左手举鼓右手持鞭,在神案前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的神曲。时而苍凉,时而狂放,边唱边舞,节奏急促、刚劲,打通天地人神。这一晚,家里要有人在那里守着,让香火一直续着。直到天亮。家里所有的房间、角落里都要亮灯,点上蜡烛。

忙完祖先的食物,就要忙活人的吃喝。除了丰盛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包一顿饺子。

满族人包年饺子最有讲究,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恐日子过“秃”了,还要把硬币悄悄放到饺子中,吃到的人就会“终岁大吉”;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煮饺子时,家里人还会看着从锅底浮起来的饺子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都会说“起来了”!意思是日子越过越红火。人们挖空心思琢磨着,把生活变得更有色彩。过去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用来敬神,大家吃的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是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

我合计明白了,所谓的年味不单指“年嚼古儿”,更多的是指其中沉淀的文化氛围。吃饺子其实很简单,而我最喜欢包饺子的气氛。一家人忙活着,这才是年味儿。

鞭炮是最赫亮的庆贺,孩子们早就买好了“小鞭儿”和摔炮,藏在家中最干爽的箱子里。“摔炮”是小子们的最爱,我小时候就没少玩,在家门前的雪堆旁,使劲一摔,清脆的响声伴着我的心跳成为童年独特的回忆。

三十的夜晚,鞭炮声集体约会。村子里大约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这热闹是少不了的,只要有一家带头,另一家就按捺不住了。孩子们戴着棉帽子,有的还戴着棉手套,也有家里的男人出来放鞭炮的。零点临近,鞭炮声织成了高调的春节协奏曲,家家争抢着住家里迎财神。

看不够的热闹

大年初一最大的仪式是拜年,我在村里挨家挨户走动,满眼的喜庆,满眼的笑脸。一般的满乡人家都备好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主人家都要客气地请吃。此规矩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平常有点小矛盾的,过年了,互道几声吉祥,相互客套客套,就化解了。

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不动火甚至不做缝纫活儿。定了这么多规矩,其实就是让人们好好享受一下。

最热闹的是这里自愿组织起来的扭秧歌拜年。不用号召,围观的群众保证够多。人们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孩子们更是一个村、一个村的追着,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可别小瞧了这些民间秧歌队,他们在秧歌中加的“花点”非常有智慧。《西游记》流行的时候,秧歌队里就有像模像样的师徒4人;当《还珠格各》流行的时候,秧歌队还安排“小燕子”领头呢,绝对新潮。你知道,现在谁领头?是一个打扮的酷似“范德彪”的胖子。

满族秧歌非常有特色,和我们在城里见到的不大一样。其男女皆着满族传统服饰,步伐有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看上去更加热闹。再冷的天儿,看他们都不觉得冷。

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在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太平、五谷丰登、七星转斗、久久富贵”等祝福的吉利语。人家高兴了,还要赏钱几许。

这里是纯正的满乡,正蓝旗。这里的年,是地道的满族风味。我觉得,在整个东北,黑土地的文化已经把满族文化沉淀了许多。即使在城市,也能找到满族文化的影子,而山沟正是鲜活的标本。

我的家乡,我的烟地沟,我的满乡年,正是“欢乐中国年”的乡情缩影。

资料连接>>>

时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是过年最热闹的时间。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吃年饭、扭大秧歌。

第6篇

植物禁忌的由来

先秦时就有一种司木之神,名曰“句芒”,为古代的树神。“夸父逐日”弃杖化为“邓林”,也是桃林有灵的记载。许多植物被奉为图腾来崇拜,进入到神树的层次,如竹、柏、桃等。《诚斋杂记》说,汉武帝时有竹王祠。《中华全国风俗志》说,苗族人也尊奉竹王,称其为“白天帝王”。《海州民俗志》载:“到处都有林树。海州地方,特别是定云台山区,凡是年龄古老、造型奇特的树,都被视为神树,都有一套完整的神话传说,仙人槐、美人松、小盘龙、林银杏等到处都有。单株的是英雄,双株的不是姐妹就是夫妻,都能投影显灵,平时人们不敢在这些树上攀树摘叶。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到这些神树前烧香烧纸,叩拜祈祷。”《北大民俗通讯》第十期介绍仡佬族的神树崇拜:“寨子附近一棵或几棵很大的树即树神,遇凶有疾者去敬,求其保佑,无子者求子。群众认为既是风景树、护寨树,也是神树,不能砍,不能撞伤。传说,解放前寨边水井下面有棵很大的神树,树枝和树根有百多丈长,与对门一棵树串联在一起保护村寨。附近姓黄的土司怕仡家有神树保护起来难以统治,便派来8个木匠来砍,头天砍了第二天又长起来;再砍再长。后来用黑狗血泼树,才砍倒。树倒后,8个木匠也死了,现在寨边还有两棵大神树,有人去敬祭。一棵生在水井边,前些年倒了,还有一小半树未断,还活着,把路拦住了,谁也不敢砍动一丝一毫,只好绕道走路。”

对被神化的植物,从古至今,以敬祭活动表示崇拜者不多,主要以敬畏的形式表示崇拜,其内容便为禁忌折伤或砍伐。《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禁止伐一切树木;季春之月,“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伐大树”。很明显,这些禁伐并不是出于防止偷盗或其他目的,完全是出于迷信,认为树木有神灵,违反禁忌会触怒树神而受到报复。《后汉书》引注《魏志》说,曹操要盖宫殿,便砍伐了一种叫作“濯龙”的神树,而这棵树被砍伐的时候像人一样流了很多血。没几天,曹操便得病而死。如此立竿见影,谁能不恐惧呢?西南汉族一些地区仍有“祭龙树”、“祭龙林”的习俗,人们不仅不能砍伐龙树,而且平时也不能走近龙林;不能在龙林里放牧;龙林里的树、花草、土石都不能随便乱动,否则,便认为是冒犯了树神,会遭致不幸。这类禁忌皆是原始植物崇拜的孑遗。

动物禁忌主要是由动物本身的“反常”行为引起的,而植物无外在的行为举动,但其出现的异常现象,亦被视为吉凶的先兆。如竹子和铁树开花,人们以为是灾难之兆,俗有“竹子开花,人畜搬家”、“竹子开花,亡人破家”、“铁树开花,人亡财瞎”之说。因竹子靠地下茎无性繁殖,惟临枯死或水旱虫害肆虐时才开花,铁树是常年不开花的,故以其开花为怪异,与人间灾祸相联系,视为不祥。植物开花一般在春季,如果在冬季雪天里开花,便是属于“异常”状态。人们往往以为这是不祥之兆,谓之“果木冬花兆荒年”,或以为兆示家运、世运衰败。人们对于植物的恶兆的认识是建立在奇异基础之上的,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事实上的出现,必为不祥,这实质上是人们对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一种观念、理解和认识。在海南岛、云南等地,刺竹、藤竹每年必开花,实属正常现象,所以当地就无此俗信,亦无此忌讳。

被禁忌的植物

在植物界,更多能激发人们联想的是植物的年轮、枯死及名称。因此,植物禁忌主要依赖于它们生长的环境。被禁忌的植物,除了那些名称与不吉词语谐音的外,大部分为古老的、或庙旁、村后、坟茔的树木以及被人们崇拜的或视作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植物。

自从先民发明养蚕缫丝以来,桑树便与人们生活发生极为密切的联系。桑树能为人类提供衣履冠带之利,能创造其他树种不能创造的巨大效益,这些特殊性能在古人看来都是上天赋予的,具有特殊禀赋的桑树因此就被视为一种非同凡品的神树。

人们对桑树的禁忌既在于其神圣,又是因“桑”与“丧”同音,容易让人联想死人之事。《礼记•士丧礼》郑注:“桑之言丧也。”所以人们对桑树多有所忌讳。《史记•商本纪》载,商朝突然有桑树和谷树在朝廷里生长出来,一夜之间就长得很粗。桑树固然不祥,谷树也是桑树的一种,用来做棺材,所以商王很害怕。《议书•息夫躬传》载,息夫躬从同乡那里学来巫术,晚上披散头发,手持桑杖对着北斗星诅咒仇人。又《洛阳伽蓝记》载:洛阳城内有愿会寺,“佛堂前生桑树一株,直上五尺,枝条横绕,柯叶旁布,形如羽盖。复高五尺,又然。凡为五重,每重叶椹各异,京师道俗谓之神桑。观者成市,施者甚众。帝闻而恶之,以为惑众,命给事中黄门侍郎元纪伐之。其日云雾晦冥,下斧之处血流至地,见者莫不悲泣。”《搜神记》载,鲍瑷家经常有人病死,家境贫寒,便请术士占卜。术士说,这是因为其室东北有一棵大桑树所致。

过去南方农村的村寨口多有一棵高大的古树,俗以树上住着本村的守护神。路经树底,需肃静,不能说污秽之语,不可撒尿,不能有任何猥亵性的举动,以免有冒犯神灵之嫌。村寨周围的其他古树也严禁砍伐。民间以为任何事物一旦年代久远就会“成精”,所以常以为老槐树、老樟树、老榆树、老柳树中有精灵鬼魅,绝对不能砍伐。传说山东长岛在伐一棵古槐树时,锯得树木流血,而且还祸及周围人丧命;海阳等地也有古银杏树流血的传说。这又给植物附加了人的机能,认为树木与人一样,为血肉之躯,是有知觉有意识的,绝不能待之以不仁。

不仅高大古老的树木禁忌砍伐,矮小的丛草也不能随意取用。旧时中原一带,民间俗以为草丛是鬼的藏身之所,因此忌讳割坟上草。河南、湖北一带忌讳烧用铺床草,因为死人身下铺的草才烧掉,故以为不吉。葱有象征男阳的意义,故民间忌讳结婚办喜事时用葱,否则,俗以为会衰耗元气。台湾一带,忌烧香蕉叶,据说香蕉结实很多,如果滥加烧化会绝嗣,至少是子嗣不会繁荣。

由于相信草木与鬼神有着某种密切关系,所以汉代以来便流传着一种习俗,即在坟地植树以安慰死者的魂魄。至于种植何种树木,则有所禁忌。汉族一些地区不许在坟前栽种棕树,因“棕”与“终”同音,以为违禁就会使墓主家族断子绝孙。墓地要栽种生命力强、四季常青的松、柏之类的树木。人们相信,坟地树木的荣枯反映着亡灵魂魄的安否,同时也象征着死者家族子孙繁盛,后继有人。

与植物相关的禁忌

受植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伐木被视为危险的职业,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树神的报复。汉族自古伐木以时,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礼记》云:“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可见,伐木之禁忌由来已久。林场工人在山上伐木时,如果斧头掉了,绝对不能说“掉头”,要说“出山”了,此为化凶为吉的双关语,一是说斧柄从斧头中出来了;二是说伐木的人能平安出山。当大树被砍断或锯断后还没倒时,最忌人跑动,否则,被树神听见了脚步声,树便朝人跑的方向倒去,会砸伤人。此禁忌可能产生于伐木工人的经验之中。

东北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是我国主要木材生产区,当地的伐木者俗称“木把”,旧俗木把们十分敬畏和崇拜山神,认为山林被山神主宰。有趣的是,身居密林的山神爷既无庙宇,也没有偶像,一般是用3块木板或石头在伐木营地附近垒个小屋,若找不到木板、石块,便可用斧头在大树上砍个“企”形图案,以作为山神庙和山神爷。据说,3块石头中正中一位是虎神,祭祀它便不会遇上猛虎;左右两块,一个是五道神,一个是土地爷,祭祀它们则可消灾解难。木把还有砍“开山树”以占卜祸福的风俗。每年除夕之前,先选好一棵树身周正、树心结实不朽、伐了能顺山倒的大红松作为开山树,于除夕之日派人先砍得差不多后,正月初一,木把们吃过早饭后,先祭拜山神,然后聚集到开山树前。仪式开始,由掌柜祷告一番,抡斧砍几下,随着“吱――轰”一声巨响,开山树果然顺山倒了,既没有被周围的树木挂挡而倒不下来,又没有“飞棒”伤人。于是,木把们便认为这一年可以平平安安的了。

历史悠悠,木把风俗传承至今,东北伐木虽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伤亡事故大大减少,但作为风俗的传统影响,人们还是恪守着种种禁忌规矩,每一个规矩都包含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传说:不砍伐刻了山神庙记号的大树;不坐未烧完的木材上,说那是火神爷的脑袋;早晨起来后也不准说早上做了什么梦;吃饭端碗时不许把大拇指放在碗沿上;也不坐被视为山神爷位子的树墩等。

第7篇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

人们对一直处于“三不管”地区的湘西怀有神秘的认识,直到沈从文、黄永玉、谭盾等人以其鬼才诠释了现代湘西人的个性后,这神秘的认识才从“匪气”的定位中走出来。其实,以次级文化独存于世的湘西,自古至今一直在默默地为华夏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今年寒假探访故乡一著名历史人物刘明灯(台湾镇总兵)墓回来不久,即遇台湾狂吠“四要一没有”。故乡与东南海疆的联系无疑是对这种政治喧嚣的有力回击。但是,一个远在内地偏远之处的“蛮荒”之地,怎么就和东南海防扯到一起了呢?

明嘉靖年间,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海疆,令明军头疼。于是,嘉靖33年(1554年),一招以蛮勇之兵治倭寇之患的战略在总督江南、江北诸军抗倭的兵部尚书张经等人的策划下实施。明朝廷征调湘西永顺、保靖等地的土家族士兵以及广西诸州的壮族狼兵等客军数万人往苏淞会集抗倭。

因为朝廷调派土家族士兵的命令到达时为农历新年的前一天,土家族人自此留下了一个流传至今的风俗:过年的时间比汉族早一天,即农历二十九日为新年,无三十的年份为二十八日。300多年后,晚清时期张家界的著名武将刘明灯为左宗棠赏识,奏调台湾总兵,再次谱写了湘西人维护国家海疆的新篇。

刘明灯生于1838年,清同治五年(1866年)受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被清廷任为台湾总兵时年仅28岁。左宗棠在奏折中说道:“(明灯)其人谋勇兼资,廉干而善拊循,朴质而通方略,可望成一名将。以之调往台湾镇总兵,并带所部楚军新左营弁勇赴任,必期称职。”

刘明灯治台三年,政绩卓著,有口皆碑。民国《永定县志》载,“时台湾兵事废弛,有册无兵,战船无一存者而修费不减……”明灯上任后,“恢复班兵旧章,三年更戌。移修船之费以制船巡洋,募练水兵。革除索要节寿礼和洋药、樟脑、规费等陋规。剿除盗匪。一时台境土匪敛迹,兵事、吏事有所改进……”

明灯治台有两件事可凸显其历史价值。其一为刘明灯留下的至今仍然屹立在台湾的三座石碑。其二为处理美国商船罗妹(Rover)号事件。

1867年,刘明灯相继在台湾地方留下了三座石碑。

石碑之一为台湾东北角的台北县贡寮乡一带的“雄镇蛮烟”碑。同治六年(1867年)冬天,刘明灯率军北巡淡兰,突遇瘴雨,烟瘴使其不辨方向。刘明灯即书“雄镇蛮烟”四个大字,并命刻于巨石上。其右上角为“同治六年冬”,下款为“钦命提督军门镇守台澎挂印总镇斐凌阿巴图鲁刘明灯书”。

石碑之二为贡寮乡穗玉村草岭古道上的“虎”字碑。气势磅礴的“虎”字碑也是对湘西土家人崇虎风俗的纪念。此碑右上题“同治六年冬”,下款为“台镇使者刘明灯书”。其下刻有二印,分别为“提督军门”和“刘”。

石碑之三为台湾三貂岭上的“金”字碑。碑上题有一首七律诗:

双旌遥向淡兰来,此日登临眼界开。大小鸡笼明积雪,高低雉堞挟奔雷。穿云十里连稠陇,夹道千章荫古槐。海上鲸鲵今息浪,勤修武备拔良才。

“勤修武备拔良才”是这位28岁将军的政治抱负,也是其治理台湾的宣言。

所谓“海上鲸鲵今息浪”,指的就是刘明灯负责处理美国商船罗妹号导致的外交事件。

第8篇

追溯西汉《太初历》

辉煌灿烂的人文积淀着“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山水阆中,如今更像一场场充满励志与温暖的电影,让人深入其中,叹为观止。历史证明西汉落下闳《太初历》的问世,对阆中人的生活以及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这里春节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

在《太初历》中,其规定以“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年之始,把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还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将每岁末腊月最后一天与新年第一天称呼为“年”。然因春为岁首,故又称为“春节”。

然而“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远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有了岁首这一节庆,只是时间各有不同。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在民间还有着动物过节的传说,给中国的传统春节增添了一笔浓郁的文化色彩。汉朝东方朔的《占书》上,便已有“岁正月一日占鸡”的记载。而古时《农家杂事》上也记载有“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之说,其后再是“蚕、龙、虎、猫、老鼠、壁虎、跳蚤和臭虫”,这一系列一直排到农历十五。其民间也有“正月十二敲柱脚,老鼠抱儿连窝逃;正月十三插柏香,壁虎闻后见阎王;正月十四屋圈灰,跳蚤见后把命催;正月十五扫卫生,臭虫无处可藏身”之说法。

这十五个“节日”的习俗,千百年来相承相袭,在年文化中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其排序中的天气好坏都与对应之物有着重要关系,据说其日阳,所主之物该年则育;其日阴,所住之物该年则灾,具有着浓厚的民间俗语色彩。在落下闳的深远影响下,阆中的春节更是多姿多彩,过年风俗尤为独特。在这里过春节时间较长,讲究颇多。

传承至今的民俗

阆中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记得每到这天,乡亲们都会家家熬一锅“杂粮粥”给孩子们吃,并讲诉关于吃粥这一习俗的有趣民间故事。经世代相传,这一故事在阆中人们的脑海里已扎根。

相传阆中垭口有户秦姓人家,老来得子,名叫宝儿。夫妻早出晚归,宝儿却好吃懒做。等两位老人去世后,直至家里所有粮食都已吃完,在腊七腊八这天,小两口身上衣服单薄,屋里也无柴无火,饥饿的他们只有蜷缩在凉席上面“筛糠”,并满屋子搜索着囤子缝隙里面的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等,最终筹齐一把,熬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可正当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吹倒年久失修的房屋,小两生生被压死于房屋底下。自此以后,每到腊八这天,当地人都要给孩子们熬粥,教育他们要勤劳节俭。现在人们也加些肉粒和香料于粥里,以此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

而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则是民间的祭灶日。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差不多家家灶房都有着“灶王爷”的神位,人们尊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阆中的祭灶仪式十分讲究,有着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等级之分。一般灶王爷神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者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有些人家还会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人平安无事。在阆中的祭灶日里,最重要的便是送灶神爷了,这一仪式一般多在黄昏入夜后进行。人们为灶王爷准备糖瓜和用竹编扎成的芝麻杆和喂马的草料,并用糖涂抹于灶王爷嘴的四周。相传灶王爷会在这天上天庭回报每家每户的状况,涂糖则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为自家多说几句好话。晚上时,每家每户就在院子里堆上芝麻杆和松树枝,将灶君请出神龛,与纸马和草料一起焚烧,以表示送灶君。每年除夕这天,人们再在灶前烧香点灯进贡果,进行“接灶”,将新的灶神爷像放上神龛,以求给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千百年后,如今这习俗韵味丝毫不减当年,就像人们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持之以恒。

在祭灶之后,人们就要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作为“迎春日”或者“扫尘日”。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按照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是谐音,扫尘有着“除尘布新”之含义,其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全部扫出门去。

而真正的除夕之夜,则成为过年里最期待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人们也将过除夕称之为“守岁”。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唐朝,在诗人孟浩然的诗里便有提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游走于古城,阆中人认为只有过了二月二春节才算过完的。因为二月二时正处于惊蛰前后,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相传这天,人们曾用玉米炒成玉米花救出了被玉皇大帝惩罚的玉龙,使得大地又开始被春雨滋润,而这一习俗一直被延续下来,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花来孝敬玉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这一民谣一直流传至今。

浓浓年味

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时间与历史的发展,有春节发源地一说的阆中,更显得神圣与隆重,源远流长的春节文化缩影处处可见。

每到春节,整个阆中古城都高高挂着大红灯笼,每家每户都贴春联,并在古城的东、南、西、北四方扎牌坊,川东北的民风民俗与古城的三国文化相互结合,体现出一派独一无二的春节气息。而其独具特色的舞狮、舞龙、放河灯以及秀才赶考、张飞巡城、古城婚嫁、迎銮出銮、击鼓飘香、请火姑娘、亮花鞋、打钱棍、送丝蚕、打春牛、逗幺妹、游百病等大型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无不形象体现着阆中的春节元素、春节风采与春节味道。游玩于其中,才知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幸福安康、快乐吉祥。

第9篇

船上的新年盛宴

文/金建云

学生时代,我老公是校模特队的,时尚极了。从海洋大学毕业后,他是国内某船舶公司船员中最帅的“大副”。

刚结婚时,他在船上连续工作一两个月,就能休假十来天。我享受这种有趣有空的生活,常跟他亲近大自然、惬意地到处游玩。有了孩子后,老公倍感经济压力,便申请从国内航线改去国际航线的船上工作。所以这几年,我们都在过“牛郎织女”的生活,好几年都没在一起过春节!

这些年,春节越过越冷清。虽有公婆亲友相伴,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如今,老公由于不能下船,没有风景、没有商店、没有朋友、没有美食……能做的事儿就是看电视、吃饭、睡觉。他早对时尚和美衣失去兴趣,只在乎存款折上的数字。

既然我不能改变他、改变环境,那么我能否从自己身上改变呢?仔细想想,我们夫妻的相处方式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我们保持着约会般的新鲜感,不用为柴米油盐而吵架。所以,在得知今年春节他的船舶要在厦门停泊,夫妻可以重聚的时候,我琢磨,有什么办法让我们重拾那种浓浓的年味呢?

春节前,我让儿子做了纸灯笼、剪了窗花、准备好给爸爸的贺卡。我买了两套情侣唐装、准备了中国刺绣的床上4件套,把亲戚朋友召聚在一起,每人录像一段,表达对老公的思念与祝福。然后,我剪辑恋爱、结婚、儿子刚出生时候的视频,DIY了一个“家庭短片”,打算除夕夜播放给他看。

老公喜欢打乒乓球,外籍船员大都不玩。于是,我提前4个月请了一位私人教练,帮助我在球技上大有长进。

过年前,我和儿子提前飞往厦门,做头发、买美衣,精致打扮一番,确保自己跟儿子的形象令人赏心悦目。我带了老公喜欢的各种美食,做年糕、饺子所需要的配料,我都一一买好。

上船时,见到我的新形象,老公的眼里又惊又喜,说我很有女人味,我也持着一颗“约会”的心,对他非常温柔体贴。当他看到我做的短片时,惊讶地说:“你咋变得这么能干了!?”

当我们在船上的乒乓球房里大战三百回合时,老公高兴得眉飞色舞!我努力融入老公的同事群体,带着他们看春晚,用蹩脚的英语给他们普及中国“年文化”。除夕夜,在我精心装饰过的卧房里飘荡着浓浓的中国味:中国红的新床褥、窗花、灯笼、饺子、年糕……老公说自己好像回家了!感觉很像洞房花烛夜!

我想,今后每次过年,我都要琢磨出不同的主题,寻找到不同的乐趣。既然环境不可改变,我就要自我调适,不做岁月这块砧板上的“鱼肉”;而要做个赋予岁月以趣味的聪明女人!

与往事重聚

文/木 子

离春节还有两个月,父亲便制订好了新年计划。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西安,我们全家人,去和甘叔叔一家团聚。

甘叔叔是父亲的老战友,当年,他们一起在新疆某部队待了15年,有过整整15年的战友情谊。转业后,父亲回了苏州,甘叔叔去了西安,他们已经多年未见面。父亲说,当年,甘叔叔是整个连队最高的战士,又高又帅,篮球打得很棒。父亲在部队时,也是篮球队主力,和甘叔叔,既是战友,又是合作亲密的队友……

父亲絮叨这些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书上说的那句话:当一个人开始怀旧,证明他已经老了。

是的,父亲已经老了,年过六旬。3年前,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父亲的心脏出了问题,经历了一场复杂的心脏手术后,父亲便觉人生无常。那年春节,他提出来,想去看一个住在哈尔滨的老战友彭叔叔,父亲说,彭叔叔的子女都在国外,家里,就他和妻子两个人,想来过年也是孤单,不如过去聚一聚。

有了想法后,父亲便给彭叔叔打了电话,彭叔叔不仅赞同,用父亲的话说,差点高兴得“声泪俱下”。那年春节,我便开车载着父母妻儿,装着满当当一后备厢的年货,去了哈尔滨。

那确实是一个别致的春节,对于在南方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妻子、女儿来说,哈尔滨的冰天雪地带给了她们无限欢快。彭叔叔夫妻两人充满北方人的热情,尤其是阿姨,做得一手地道东北菜,吃惯了南方清淡饭菜的女儿,对“猪肉炖粉条”一见倾心。阿姨和母亲在厨房包了很多种馅料的水饺,妻子和女儿则痴迷于冰城的绚烂冰雪,裹着厚厚棉衣欢天喜地地跑出去放烟花……那天晚上,我和彭叔叔都喝多了,彭叔叔说,这是他这些年,过得最好的一个春节。

也就是从那一年春节开始,和父母的故友重聚,成为我们家新的过年方式。两年前的春节,我们去了石家庄,和母亲高中最要好的同学陈阿姨一家一起过年,春节过后,女儿和陈阿姨的孙女成了微信好友,经常聊功课、聊游戏、聊小孩子的秘密……

去年春节,我们回了老家,和大伯一家一起按照家乡传统的风俗守岁。妻子将守岁的图片发于微信,大年夜,收获了几百个赞,而对女儿来说,那些风俗既神秘,又神圣,回去后,她开始常常说起“老家”这个词语,年幼的她,也更懂得了“团聚”的意义,团聚不是一个小家,而是一个大家。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的意义都是团聚,而对于我们全家人,和故人重聚,让春节的意义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相聚都如此不易,都意味着别离。

请来爸妈当主演

文/乔全荣

大年初一到家里来拜年的,人员特别齐整,几个向来偷奸耍滑的半大小子,给爸妈磕头的时候也一本正经,姿势特别标准,把爸妈乐得合不拢嘴。举头三尺有没有神明看着不知道,录像机可就在旁边架着呢。

把回家过年录制成纪录片这样的主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进腊月门我就跟女朋友商量,今年过年到我家,以活生生的大姑娘来应对亲戚们一问收入二问婚否的话不投机,城市里生城市里长的她却坚决不同意,怕对农村生活有一万个不适应。没有办法,我才想出来这么个绝妙的主意,只身带着一部录像机就踏上了回家过年的道路。

爸妈对一辈子第一次上镜头这种事,一开始也是极其反对的,但架不住儿子娶妻生子的诱惑,也就只能勉为其难了。有我端着录像机在旁边现场直播,老爸老妈的忙碌也特别有干劲起来,对磨刀杀鸡的时候我采取仰角拍摄所表现出来威武雄壮的效果很是满意,向来不苟言笑的老爸也笑谈自己的表现着实完美。一开始总是刻意躲镜头的老妈,过了没几天也会主动过来喊我起床拍摄:“小三儿,快起来,我要开始和面蒸糕啦!”

我拿着录像机一一记录着老爸老妈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到了晚上在笔记本上编辑当天的录像,老爸老妈也都簇拥在旁边看,时不时对彼此的表现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原来每一名演员都希望自己以最好的状态演出最精彩的华章。

除了聚焦老爸老妈的忙年活动,我还特意录下了田野里皑皑的白雪,早晨小河里氤氲的水汽,在麦地里啃食麦苗的羊群,甚至还录下了从山包那边传出来的几句苍凉的山歌:“一更里照明了灯,来了个铺床的人。核桃枣儿俩,咔啦啦地满炕滚。二更里吹灭了灯,小两口面对着面……”是挺优美的《五更调》,被那位胶东汉子唱得斗志昂扬都找不到调儿,不过用来作为片头曲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看我录得热闹,老爸也凑上来想学,我赶紧把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了他。学会使用录像机的老爸显得很兴奋,端着录像机到处找“能上镜”的场景。

晚上我看老爹的杰作,除了镜头有点不稳外,画质尚可。我注意到,在老爹的镜头里,最多出现的是老妈的身影,远景,近景,甚至还有一路倒退着录制老妈端饭上桌的高难度镜头。少年夫妻老来伴,一辈子磕磕绊绊,却永远都是不离不弃,才是真正“一颗永流传”的钻石级爱情啊。

我的年假加事业假休完了,红红火火的过大年也都剪辑在长达4个小时的片子里。拿回城放给女朋友看,她看了不到一半就拍板了:“明年过年我跟你走!”

用心过个传统年

文/王 欢

小年一过,我就开始为“怎么过年”而发愁了。还记得去年,在年夜饭桌上,我忙着拍照发微博,弟弟忙着更新朋友圈,妈妈一边给我们夹菜一边劝:“别玩了吧,一家人难得坐在一起,专心吃饭!”我听了妈妈的话,刚把手机放下,就听见弟弟喊:“快,亲戚群发红包啦!”一听发红包,我“咻”地撂下筷子拿起手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抢了一毛钱,却比发了一万块奖金还兴奋。在一旁冷眼旁观的爸爸终于爆发了,他怒气冲冲地把筷子拍在饭桌上,哼了一声就进屋了。

我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今年过年,不如带爸妈重温过去的时光。

年前几天,我回了趟农村老家,和老家的亲戚商量了下,我告诉他们,我想带着父母和弟弟回老家过一个传统年。那位亲戚二话没说,当即答应给我们腾出一间屋子和一个小院子。

安排妥当后,我将爸爸、妈妈、弟弟接过来。爸爸妈妈自然是满心欢喜,但弟弟是极其不情愿的。到了老家的第一天,简单休息后,我带着一家人去赶了趟大集,我们买了很多年货。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说:“我记得小时候,过了腊八就能听见小孩天天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那时候过年才热闹呢!”

我赶紧接话:“那咱们就按照这童谣体验一下呗。”

当天下午,一家人齐上阵打扫小屋的卫生,爸爸还象征性地用扫帚扫了一圈顶棚,名曰“去晦气”。第二天,亲戚家做豆腐,喊我们去帮忙,我第一次见识了何谓“卤水点豆腐”,见证了大豆从磨成豆汁到点成豆花到滤出豆浆再到压成豆腐的全过程,也是第一次吃自己亲手做的豆腐,这下连一直因为不能上网嚷嚷着要回去的弟弟都满脸欢喜呢。

二十六炖大肉,我负责烧火,弟弟负责刷那口一米口径的大锅,爸爸和妈妈负责烀肉。香味蹿出来的时候已是下午,全家人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蘸着蒜泥儿酱吃着香喷喷的手拆肉,那种快乐,是我在城市的农家乐里永远都体会不到的。

二十七杀灶鸡,仍是全家齐上阵,小笨鸡炖蘑菇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二十八贴花花,爸爸和弟弟负责贴春联、门神,而我和妈妈负责剪窗花、贴窗花,小屋一经装饰,地道的年味就出来了;二十九那天,爸爸被一壶本地产的高粱红醉倒;到了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我和弟弟第一次体会到守岁和熬夜的区别,我们第一次依传统给爸爸妈妈磕头,郑重其事接过大红包,第一次看见乡亲祭拜族谱,第一次发现,过年是如此盛大的仪式。

初一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向他们告别。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感慨道:“真的很久都没有过过这么有趣的年了。”

我很感激这次老家之行,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年,亲密了一家人的关系。过年不是应酬,年也不是关,每一年都要用心过。无论这世界变化有多快,永远都要和家人相依相偎、相亲相爱。这才是过年的意义。

与旧年告别,与新岁握手

文/李巧儿

春节前两天,小刘问我:“新年有什么计划?如果没有什么计划,一起过年吧?”

小刘最初只是我的微博粉丝。我们年龄相仿,爱好相近,后来又成了微信上的好友。但我们也从没有见过面,所以,我很奇怪小刘为什么会提议一起过年。小刘说只是厌倦了以往的过年方式,想给自己一个特别的新年。我觉得她的提议挺有意思,和丈夫商量后,便同意了。

而小刘一起过年的计划,分为两个步骤:1.年三十晚8点整,我们在网络视频上出镜,相互拜年、介绍双方的家人。2.年初一至年初五,我,或者小刘到对方的城市去过年。

虽然我和小刘已算是知根知底的微友,也在各自的微博上看见过各自的生活照片,但是,由于我自己在微博上大部分是真诚的心情、生活记录,小部分是虚张声势的装逗逼来模糊化自己,以此类推,我不敢保证真正的小刘是否就是我们网络聊天时的小刘。不过,她的一番话打消了我的疑虑:“我会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起来。”

于是,年三十晚上8点整,我和小刘如约出现在对方的手机视频里。

小刘穿着红色的中式小棉袄、黑色羊皮裤、半高跟皮靴,披肩直长发下是一张淡妆清丽的苹果脸,和照片上的她一样,却又多了动态的活泼和亲切。随后,小刘介绍了她的丈夫和女儿,我也看见了她的家居环境、家宴菜式,以及她在阳台上种的那十几盆石斛兰。

至于我,也按照她视频里出现的人和物景顺序,依样画葫芦地介绍给她。而我的广东普通话,令小刘和她丈夫、女儿笑场几次,也无意中让我们的视频聊天轻松愉快很多。

大年初一,小刘从她的城市自驾了5个多小时到达我的城市。与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女儿。小刘给我的见面礼是她的家乡土特产,我给小刘的见面礼是她爱吃的咸鱼茄子煲――厨艺并不怎么样的我,特意在春节前两天学会做咸鱼茄子煲,以示我对和小刘一起过年的诚意。

白天,我和丈夫带着小刘一家逛街,去公园,教他们说一些简单的本地方言。两个孩子年龄相仿,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晚上,我们吃饭、聊天、喝茶。我和小刘爱好相同,有很多的话题可聊。我丈夫和小刘丈夫也成了朋友。

不知不觉,一晃就过了4天。分别的前一天晚上,我正在阳台上晾晒衣服时,小刘走过来,轻声告诉我,其实,她的婚姻出了一些问题,她计划过完年后便离婚。“但是,在你家的这几天,我渐渐发现,原来我们还是很融洽的,我们彼此也是不可替代的。”

第10篇

教材分析: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每值岁末,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贴挂年画。

一张张喜气洋洋的年画在节日里给家家户户平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民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木版年画则是以木刻图案,按需上色,再转印在纸上而成。木版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通俗普及,拥有大量的欣赏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年画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本课教材主要侧重木版年画的介绍。教材选取了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年画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感受祖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激发起他们珍视祖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想: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无论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因此我将选取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年画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的木版年画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感受祖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激发起他们珍视祖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由于是欣赏课,教学中我将以故事穿插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年画的发展做调查,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了解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木版年画,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年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目标:愿意欣赏年画作品,并为之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了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愿意欣赏年画作品,并为之感到自豪。

教学用具准备:欣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故事导入

故事: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锏、一个拿鞭,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乐,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成为了贴“门神“画。

师课件展示图片,问:“知道哪个是秦叔宝?哪个是尉迟恭?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就是人们在过年时贴的年画。

板书:木版年画

二、认识木版年画的特色

1、师课件展示真人与年画的图片,学生对比,找不同,认识年画的特色。

教师问:画面的形象与生活的实际形象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画面中主要的色彩?

学生找特点回答,教师总结:

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

2、欣赏不同产地的木版年画作品。

河北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在用色上以单纯的颜色、套出丰富的效果。色彩强烈,浓艳而不凝滞,用色虽少却变化多端,达到对比鲜明而又统一的效果。这是其特点之一。特点之二是在造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比如,在刻画人物时,着力表现头部和眼睛,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的神情毕现。所表现的人物大都在中、近景处,并且以正脸出现,这样易表现人物的感情,突出故事情节。图文并茂也是武强年画的一个特点,很多画都配有风趣

、诙谐的诗词等。

山东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源于潍县西杨家埠村,有“公茂”、“永盛”、“吉兴”、“广盛泰”、“万顺”等数家画店。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茂画店又分出“大顺”和“公兴”画店。到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杨家埠画店发展到60多家,东杨家埠出现“永顺”、“公盛”等画店。杨家埠木版年画分勾描、刻版、印刷三道工序。初期为小案子坐印,后改为大案子站印。杨家埠“东大顺”作坊有画版300余套,每年用20张案子印画,产量达百万张以上,全村投入年画生产者最多时达500余人,附近村庄到西杨家埠当画工者也有300余人,全村最高年产量约5000万张,用纸达万令。

清咸丰年间,天津杨柳青半印半画年画传入,逐步与杨家埠年画相融合,拓展了杨家埠年画的创作风格,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品种,成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创作的组成部分。

1862年至1908年(清同治初年至光绪末年),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极盛时期。西杨家埠画店已达100多家,附近十几个村庄也兴办了画店,生产各种年画200多种,每年来往于西杨家埠的画商小贩多达5000人左右,产品除销往山东各地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东北等地,有的画店还到外地开庄卖画。此间,出现了专业性经营的画店,如专供东北销售的大门神画店“东大顺”被称为关东庄,有专管戏曲年画的西路庄和专印“横披”“洋条子”“灶马”的胶州庄等。

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杨”。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一种富于民间独特艺术风格和强烈地方特色的木版彩绘艺术珍品,与中国传统的过年密切相关。过年既含有庆祝丰收之意,又充满欢乐、希冀、神秘的色彩。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鲜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一幅杨柳青年画,要经过勾、刻、印、画、裱五大工序。勾,即勾勒轮廓;刻,即将勾成的轮廓刻成版样;印,即将版样印在纸上;画,即在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裱,即将成型的图画装裱起来。每一幅画都要画师艺人亲自动手,画每一幅画都是一次独立的创作。

制作杨柳青年画,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独自的艺术价值。

江苏桃花坞年画

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根据传世实物来看,它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同被称作“南桃北杨”,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闻名中外。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时事新闻、民间传说,还有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尺幅规格有门画、中堂、条幅、斗方等。

河南朱仙镇年画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过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以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镇邪除妖。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天地神等,另一类是门神类,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那些大大小小的门神画中,两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形态各异:步下鞭、马上鞭、回头马鞭、抱鞭、竖刀、披袍等不下20种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名人都曾收藏过朱仙镇的木版年画,鲁迅先生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这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色的很好概括。现在上海鲁迅纪念馆还珍藏着26幅鲁迅收藏的朱仙镇年画作品。

问:“人们为什么选取这些题材?它传达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情感,有何寓意?”,从中体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看年画讲故事,了解年画表现的内容特点。

师播放课件,讲述画中故事,想:“年画选取和表现的内容是如何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

学生回答

三、介绍一幅年画作品。

师创造情境:现在有个外国商人想购买一幅木版年画,你能将你喜欢的年画介绍给他吗?

学生互相介绍,说一说,指名上前介绍。教师请一个学生做外国商人。

四、课后延伸。

现在木版年画艺术快被人们淡忘,我们要把中国的民间艺术传递下去。那你们准备在课下做些什么呢?

第11篇

[关键词]豫东北村落;节日禁忌;非常态;信仰

节日是人们凸显在平常生活之上的特定标记,它属于人们生活的非常态。在古代节日中民众充分利用机会展示对鬼神的信仰,来达到自己趋凶迎吉的心愿,因此产生了大量节日禁忌。这些禁忌在以前社会作为约束规则使用,相当于今天的法律,对当时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豫东北地区H村为例,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与城市居民没有任何区别。而在以农历二月二为代表的节日活动中,不同的人群受到不同的约束,进行不同的活动,所有人暂时超越了常态下的生活,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往常生活的特殊文化情景。两者构成了村民的乡土生活。这种节日规则的运行,反映了村民的信仰节律:平时不信鬼神,在特定节日一定要向鬼神表示自己的敬意,祈求获得他们的保佑。目前分析H村这种信仰展现状态的文章不多,本文以此为基点,试图在广泛意义下探讨当代乡村信仰如何在非常态下呈现。

一、H村村落概貌

H村位于豫东北平原与鲁西平原交界处,属于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黄河在县境内长69千米,金堤河在县境内长46千米,农耕文化很发达。该村土地北与山东省阳谷县子路堤村、金斗营村的土地相连,其他方向与孟庄村、国庄村、徐岭村土地相连。村中间有马路与各村相连,村民来往频繁,文化相互影响,且该村到河南省濮阳市区与山东省聊城市区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因此该地受中原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双重影响。现在H村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以农耕为主,村民重视粮食收成和自家的土地;以面食为主,一天三顿都要吃馒头加一两道炒菜,偶尔喝面条,过节喜吃水饺;冬天烧灶火取暖,夏天在树下乘凉;邻居相互串门聊天,遇事相互帮忙。但是村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为:住房以自家盖的大平房为主,小楼房也十分普遍;交通工具以电动车、摩托车为主,私家车也十分普遍;电脑、智能手机、有线电视在家庭生活中十分普通;村民着装现代化,晚上跳广场舞,年轻女子出门化妆。总体来说笔者选择的这个调查点即不是闭塞贫穷的村落,也不是经济十分发达的闹区,是一个典型的豫东北平原与鲁西平原交界地带的村落。

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加上村里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人数增多,村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村民的思想^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对鬼神等不再相信,但也不反对,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在平日生活相信现代科学,不烧香、不拜任何神灵,对鬼神采取漠视的态度。在节日时期按照传统采取各种禁忌来表示对各种神灵的畏惧、敬仰,祈求获得神灵的保佑。该村村民对鬼神信仰分为常态与非常态,即平日生活和节日时期。下文来分析一下村民非常态下信仰的展现。

二、村民的非常态与信仰展现

当地的民间信仰在平日被漠视甚至被压制,在节日时就通过各种禁忌行为展现了出来。通过分析非常时期下的禁忌,可以得出该地乡村信仰在当代社会如何运行的机制。

(一)非常态下非常人群的禁忌

在一些特殊日子,某些人群如新娘子、妇女被认为是危险的,她们的行为会给他人或自身带来伤害,因此要对她们实行禁忌。

1.新娘子。这里所指的新娘子限定为结婚未满三周年的女性。新娘子在一些特定节日不能回娘家,如正月初八、二月二、清明节、三月三、五月端午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二十三。村民认为新娘子在这些特定日期回娘家会给家人带来带来危害,例如:“在娘家过了正月初八,死了老婆婆谁当家”、“在娘家过了三月三,死了丈夫塌半天”、“在娘家过了五月端午,不死大姑死小姑”、“在娘家过了六月六,易死娘家舅”。

2.属鼠的人。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也被认为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在这一天必须煮饺子吃、用灰围仓、灭鼠来祝贺土地公公生日,祝愿来年丰收。“二月二,敲酒盅,十窝老鼠九窝空”;用灰围成粮仓,把粮食圈起来,让老鼠没办法偷吃;煮饺子寓意把老鼠煮死,这些事情都围绕灭鼠形成的,因此属鼠的人在这一天不能吃饺子,以防自己被煮死。

3.妇女。正月初五被称为“捏五”,又被称为“破五”,人们早晨放鞭炮,鞭炮寓意将家里的脏东西都赶走,把财神迎来。在这一天要捏饺子,下饺子吃,女性不能动针线,不易做事,否则遇事易破败。且妇女禁止串门走亲戚。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对特殊人群的禁忌均属于村民的原始信仰。禁忌包括“神圣的”、“崇高的”事物,同时包括“神秘的”、“危险的”、“不洁的”事物。万建中在《中国民间禁忌风俗》提到:“人类学家E.H.利奇认为,那些处于模棱两可状态的事物是危险的、不沽的。诸如人体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都是禁忌的对象,尤其是粪便、尿、、经血、剪下的头发、指甲屑、体垢、唾液、母乳等。这些物质即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是模棱两可的。它们混淆了人类的分类体系,也就是说禁忌物是社会分类系统的产物”。在H村初民心中结婚未满三年的新娘子正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她们已经嫁了出去,不再属于娘家人,同时结婚时间不够长,没有完全融入婆家的生活,自然也不能完全算婆家人。这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导致村民将新娘子被视为“危险的”、“神秘的”事物,自然对其实行很多禁忌。初民对女性经血感到恐惧,认为她们是不洁的。在H村非常态下仍对新娘子和妇女实行禁忌体现了性别禁忌及“女性是祸水”的原始心理。将煮饺子当成煮鼠;属鼠的人要防止自己被煮死,体现了H村村民仍保留着将煮饺子等同煮鼠的原始思维及避邪的心理。

这些禁忌在村民的节日生活中存在,显示出虽然现代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和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村民在平日相信无神论,但原始思维在当代村民潜意识中仍然存在,原始信仰在乡土社会仍然保留。

(二)对非常态下全部人群的禁忌

在春节、二月二等重要节日中,所有的村民要进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来控制自己,趋凶迎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1.行为禁忌

春节:俗称“过年”,台前地区从过年准备到结束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正月初一吃完饺子就去给家族里年长辈分高的老人拜年,要下跪磕头,还要对着挂在房屋中间的族谱,俗称“主干”,进行磕头,不然得不到祖宗的庇护。这种禁忌源于当地人的祖先神信仰,他们祈求逝去的祖先能够继续保佑后代子孙的一切。正月初十,又称“石头节”,是石头神的生日,要给石头烧香拜佛,在这一天不得劳作,否则会变成石头。这种禁忌源于当地人的石神信仰。精卫衔西山之石填海的故事,也体现了汉族先民崇石的观念。正月十三,俗称“杨公祭”,不能动针线,防止伤眼;不能用磨等工具;人不得劳作,要休息,忌出行。这是源于当地人对杨家将的崇拜、纪念,因为这一天为杨家将的忌日。正月十五傍晚天色一暗,就要上灯,即用蜡烛将自己房子、宅子围起来点亮,任何黑暗的角落都不能放过,防止家中藏有不洁之物。小孩子都要打灯笼。这是源于当地人的鬼灵信仰。初一和十五一直被认为阴气最重的两天,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十五,阴气更重,为了防止受到鬼灵侵害,民众用灯火将住宅围住,同时小孩用灯笼保护自己。正月十六,俗称“跑百病”,早上起床后要去跑步,兼迎喜神爷。寓意跑一跑病都没了,把喜神爷迎来了。这是源于当地人的喜神爷信仰,祈求阖家欢乐,身体健康,喜气洋洋。

二月二,家中院子里都要用灰围仓,来乞求来年丰收,还要下饺子吃,来预示灭鼠,否则来年有鼠灾,收成不好。这来源于当地人仓神信仰,祈求来年丰收、粮仓满囤。

清明节,房门前要插柳枝来辟邪,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可以驱鬼辟邪,否则家里易招鬼;忌走亲戚,只有家里有去世者才去走亲戚,为亡者上坟;同时家中人健全的人家忌见“白”,不能纺纱,否则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这也来源于当地人的鬼灵信仰。清明时节,万物复苏,鬼灵苏醒,要进行祭祖、辟邪,否则鬼灵不安宁,容易给人带来灾祸。

七月十五、十月一日都是鬼节,不得往家人健全的人家走亲戚,否则预示这家将有人去世。和清明节一样都来源于当地人的鬼灵崇拜。

2.饮食禁忌

《金枝》中提到,在未开化的原始人看来,一饮一食都带有特别的危险;因为饮食之际灵魂可能从口中逃逸,或者被在场的敌人以巫术摄走。该地区的饮食禁忌主要来源于当地的信仰及发达的农耕文化,表现了民众趋凶纳吉的心理。例如:腊月二十三必须吃大糖(一种黏得很厉害的糖果),预示将嘴黏住了,禁止说脏话、不吉利的话。这来源于当地的灶神信仰。腊月二十三是灶王升天的日子,要过年了,说脏话、不吉利的话会惹怒灶王。灶王就不会保佑家中的灶火,不会给家里带来温暖了。

以上是在非常态下对全部人群的禁忌。P者认为这些禁忌充分展示了当地信仰体系,从祖先神信仰、石神信仰、杨家将崇拜、喜神信仰、仓神信仰、鬼灵崇拜到灶王信仰,这些信仰折射出村民多神崇拜的特点及趋凶迎吉,祈求保佑阖家欢乐、五谷丰登的实用心理。信仰的浓、淡、有、无在禁忌的建构中起到极大作用。村民在潜意识中仍然相信这些神,所以愿意遵循围绕这些神建构的各种禁忌。

三、结语

第12篇

木版年画是刻木雕版印刷,版画的一种,它的出现基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民众对年俗文化享受的需求等两个方面。刻木雕版印刷技术,又叫雕版印刷术,它的发展历史是由:单色到套多色到单版到套多版的过程。

经史料查阅,“年画”一词,最早出现在李光庭于清道光二十九年所撰的《乡言解颐》中,其讲述“新年十事”的“年画”条中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最早的单色雕版

实物是1944年发现于四川成都的唐至德二年至大中四年时期的墓葬中的《梵文陀罗尼经咒图》;最早而且有确切纪年的单色雕版印刷制品实物,是刊有唐“咸通九年(868)四月十五日王d为二亲敬造普施”题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的《o树给孤独园》图;最早而且有确切纪年作供奉用的单色单幅雕版印刷佛像,是书有“大晋开运四年丁未岁记”字样的《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唐五代时,为了宣传、弘扬佛教,依托于刻木雕版印刷技术,印制了大量佛经、佛像,不仅成熟了雕版印刷技术,而且传播了佛教,体裁形式相对单一。

最早的套色雕版

实物来源于浙江省温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于1974年在整理建于北宋元v六至九年的国安寺石塔时发现的一幅《蚕母图》。世俗题材最早的套色雕版印刷制品,是1973年发现于西安碑林的金代的《东方朔盗桃图》;单色雕版印刷制品是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金代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和《义勇武安王位》,这也是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的遗留物。

从以上存世的雕版印刷品来看,无论是单色还是套色作品,无论是佛教题材还是世俗题材,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刻木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成为了民间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木版年画,是宋神宗赵顼时期的制品。据沈括撰《补笔谈・卷三》载曰:“熙宁五年,上(神宗)令画工摹榻镌版,印赐两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此钟馗像的依据是“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唐明皇开元时)”,是镌版印刷钟馗像的最早记载。

宋代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十》有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卖干茄瓠,马芽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说明年节时的市井销售的门神、钟馗、干茄瓠等是年节商品,门神、钟馗等皆是雕版印刷之作,产销这些商品已成为一种生产活动,既是过年习俗之一,也是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的经济手段,这是由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宋金以后,木刻雕版印刷技术得到社会普遍承认,开始出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等题材内容的制品,涌现了大量承传民俗文化的年画,体裁形式多种多样。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扎实的社会基础。从其丰富广阔的题材内容和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来看,它的源头可上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

上古时代,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对自然世界认识的不足,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崇拜,随即出现了原始宗教的萌芽。宗教的祭祀活动,除了祭祀对象,还需祭祀仪式,门神画就是一种。

商周时期祭祀礼仪中,“天子七祀”已成为定制,祭祀对象包括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门神和灶神,也纳入了典章制度。《礼记・丧服大记》有载曰:“君释菜”,郑玄注:“礼门神也。”这是最早的“门神”记载,没有具体形象和姓氏,乃是抽象概念之神物。

汉代王充著《论衡・订鬼》中引《山海经》有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此记载不仅是神荼、郁垒与虎为门神之名称的首见,而且是以神荼、郁垒与虎的图画形象为门神之首见。汉代蔡邕撰《独断》、应劭撰《风俗通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就是后世人们时逢除夕便于屋内挂钟馗像以驱鬼、门上贴门神以御凶和门旁立桃符以避邪等风俗的来历,也是后世人们以桃木制的桃符、桃板、桃木制品吉祥物的原始出典。

同时在《汉书・景十三王传》中还载有:“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F长剑。”颜师古注曰:“成庆,古勇士也。”这也是后世民间门神类年画中,取武士形象作门神的最早文献记载,也是后世画武士命名为尉迟恭、秦叔宝为门神之嚆矢。

门神画的变迁

汉代前后的门神画,较之商周时期的特点是:门神画不仅是抽象概念之神物,而且具有了绘画的雏形;门神画不仅有崇拜的神像造型,而且有世俗的勇士形象;内涵开始出现世俗端倪,形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魏晋至隋唐时期,社会发生了变革,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儒释道发育形成,人的信仰产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随着民间世俗文化的发展和广泛传播,年画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传统题材得到扩大,出现了新的崇拜物。以门神为例,开始发生变化,除神荼、郁垒、虎之外,还出现了神荼、郁垒与被认为可以避邪且具吉祥含义的桃木结合而形成的桃符;或仅仅在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四字的;或糅进了宗教色彩,如神荼、郁垒吸收了佛教天王孔武有力的形象,奠定了将军型门神的样式,显露出世俗化的倾向。

最为典型的是钟馗形象,由于具有唐玄宗所幻想的捕吃恶鬼的功能,从统治者上层很快普及到民间百姓中,成为百姓们祈望禳灾避祸的新的世俗崇拜形象。

文献记载的有晋王嘉《拾遗记》,其载曰:“尧在位七十年,有q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以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户牖之间。”

南朝梁人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中还载有:正月初一,“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鸡鸣天亮,给人带来光明,鬼魅不见,远离人们生活。鸡的形象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能得到保障。鸡寄托着人们对太平世界的向往,符合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求。

《宋史・蜀世家》有载,五代时期的蜀王孟昶曾在桃木板上题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是文献史料记载的、出现在后蜀宫廷里的最早的春联。

年画题材不仅限于辟邪的神像,还开始表现美好的生活现实。年画体裁也不限于门画的形式,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开创了社会化普及的大好局面,寓示着年画的飞跃大发展,开启了宋代世俗化题材的大门,奠定了后世年画的大繁荣。

木版年画发展到宋代,在千年积累的基础上,不仅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体裁形式多种多样。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已经深入日常生活。虽然没有出现“年画”一词,但内容和形式已经基本定型。

由于宋人的信仰已由崇拜宗教变为面对现实生活,故而年画的主要内容已以描写反映世俗生活为主,年画的性质也由宗教崇拜物变为世俗化商品,以改善现实生活和喜庆欢乐祝福为主要内容。由于年画的实际用途及其制作方式的特殊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演变成为一个新的画种。

宋赵与时撰《退宾录》载:“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门神亦曰门丞。”可见,门丞是门神的别称。“门丞”一词的出现,不仅是名称有了新的变化,而且也衍生了“门神”的原始含义,是人们的需求培育了年画。木版年画相对比较确定的题材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体裁形式和尺寸样式。

纸画

木版年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画种,总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转变更新和发展的,不仅具备了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言“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按图可鉴”的社会教育作用,也具有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的“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变,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的书籍绘画的相同功用。

“纸画”数量之众多,是雕版印刷术普及的结果,得益于经济发展快速、技术先进的程度;“画市”购销之繁荣,是消费需求量增大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环境良好、文化需求的旺盛;“画种”品类之形成,是民间俗文化发展的必然,说明了绘画分科在发展、演变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