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23-05-31 09:0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安全屏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安全屏障

第1篇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认为,长江既是一条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一条维系生命的河流。长江享誉世界,在世界文明史和中华文明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流域范围覆盖十多个省区市,区内水资源充足,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以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

《开县宣言》称,尊重长江流域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了解长江的自然资源与发展需求,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流域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态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长江流域内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蓬勃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湿地恢复和保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历经9年的共同努力,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覆盖了整个流域的2500万公顷湿地,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湿地保护类型,保护了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种类的珍稀物种,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

了解湿地,尊重湿地,保护湿地,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在流域十二省、市、自治区开展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成为主流化的工作,社会化管理模式正在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长江流域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战场,成为实现保护与利用平衡发展的重要阵地,也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累了创新与实践的成果。

目前,长江流域湿地恢复和保护管理的能力还不足,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将湿地保护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的水平还不高,社会融资渠道和机制还不完善,地方政府投入到湿地建设的公共资源和财政压力仍然较大,湿地面临的威胁与高效管理机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的保护协同性十分欠缺,在国家颁布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面前,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后,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的发展更需要创新机制,率先在湿地恢复、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化参与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为此,网络成员共同倡议:

首先,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湿地保护的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保障。积极开展湿地确权试点,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湿地,成片恢复湿地,完善湿地保护体制体系,遏制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势头;进一步提高湿地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农村整治、环境治理特别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湿地处理净化污染物的能力,使湿地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开展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

其次,进一步守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红线,保持湿地总面积不减少。围绕“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充分结合《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长江流域率先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实行因地制宜分区政策,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技术和模式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推广,实行湿地用途管制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稳妥开展退耕(林)还湿工作,扩大湿地面积,共同守住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

第三,进一步改革创新,构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积极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查处违法占用、破坏湿地的行为。抓紧研究生态环境损害方面有关湿地损害的具体指标,落实地方政府湿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建立湿地自然资产和负债核算方式,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使之纳入沿江各级政府自然资本的评价体系、资产负债表和考核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合理、科学地参与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长江流域上下游区域的补偿模式。

第2篇

时间 _ 2010年4月11日

采访地点 _ 拉萨

坚 守

记者手记:从日喀则赶回拉萨,为了能更多地了解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在拉萨经历了怎样的考验和历练,从清晨到深夜,我们采访了7位中央国家机关干部的典型代表,虽然身体极度疲倦,但精神却特别亢奋。我们知道,来到了,我们看到的是,然而又不是的全部。

在藏职务: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原工作单位:财政部

2007年7月,我响应中央号召,作为第五批中央国家机关的一名干部,受财政部委派,到财政厅任副厅长、党组成员。按照分工,我先后分管农业、综合、行文、社保、政策研究、安居办等六个处室。三年来,我苦过,累过,笑过,经历了必须经历的一切。

地处雪域高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期间,我通过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先后进行了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那曲地区草原生态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牧区义务教育、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农牧区涉农商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系列专题调研。

我结合这些专题调研和平时出差,深入农牧区、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了解了特别是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社情民意,增强了对的感情。2008年5月初,我到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和康马县牧区进行调研。这两个县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其中仲巴县海拔达到4770米。住的地方没有自来水,要楼上楼下打水,更没有热水,晚上气温在零度以下,刮五六级北风,吃的米面也是夹生的,条件异常艰苦。为了深入了解牧区的实际情况,听取牧民的真实想法,把方案中的一些问题考虑得细致准确一点,我忍住头痛、恶心、几乎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的强烈高原反应,在仲巴县的乡、村进行了两天调研。

为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我在试点方案初步确定后,就经常向财政部和农业部汇报。无论是到北京专题汇报,还是出差或休假回北京,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要去财政部向分管的经办同志、司领导和部领导认真地介绍情况,详细汇报想法,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意见,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同时多次与农业部的同志联系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请他们帮忙共同呼吁。为了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争取中央财政和国家林业局对的支持,我一方面与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一道,认真核实林地面积,修改完善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筹措和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协助和参与对林地面积的实地勘查,另一方面带领财政厅和林业厅的同志,多次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汇报,找有关司局沟通情况,逐一做工作,反映的困难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3篇

2.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3.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

4.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6.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7.让江淮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8.把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

9.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谱写美好安徽新篇章

10.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林业发展格局,建设宜人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11.弘扬务林人艰苦创业精神,打造新时代安徽改革品牌

12.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13.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14.建立五级林长体系,落实绿色发展责任

15.建立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16.当一方林长,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

17.保护发展责任到人,专员专管到位上岗

18.实施林业增绿增效,促进绿色惠民富民

19.固本强基抓护绿,提高生态治理水平

20.扩面提质抓增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21.规范高效抓管绿,健全执法监管体系

22.多措并举抓用绿,增强林业综合效益

23.深化改革抓活绿,激发林业发展动力

24.开展造林绿化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4篇

1坚持兴林富县、生态立县战略,为构建“两江”生态安全屏障作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剑河县坚持兴林富县、生态立县的战略,按照“依法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和“管住、搞活、有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各项林业建设,使木材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居全州、全省之首。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城经济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稳步上升,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进入了加速期。

2深入持久开展林业扶贫,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要向广大农民和林农提供科学技术;二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各项林业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县域特色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剑河县山苍子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花椒、油茶、猕猴桃、杨梅和板栗等特色经济作物,把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和非林木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短期工业原料林和非原材料林经济林建设,优化发展传统建材,发展林化工,积极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培育1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项目,做到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使广大农民共享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3加强林业基础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在新的时期里,剑河县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仍然是以“治危兴林”为主导方向,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为主要内容。一方面要加大实用技术的课题攻关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方面要加大科技引进和改造的投入力度,科学经营林业生态资源;三是加大技术装备,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资源调查评估预测的科技含量。剑河县森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树种84科267属949种(包括变种、变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为县城的生态建设提供评实可靠的决策依据。林地是森林资源的根本,是发展林业生态物质基础,必须把林地管理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来抓。在土地、林木、林权流转上,必须完成贵州园方公司、贵州绿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剑河县进行的林木、林地流转的林权变更登记,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林权改革力度,加大林木、林地流转的招商引资力度,使林业生态经营走上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要加强宣传增强林农对小班地块的保护和利用意识;要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维护重点公益林经营者,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要对野生保护动植物挂牌保护;要抓好乡镇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

4整合林业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林产品高端加工企业

要向着现代化产业的发展的方向,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林业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建设具有生产高端产品竞争力的木材和非木材加工企业。以马尾松资源为依托,做大做强高端林化产品加工企业;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建设林下种植勾藤、士伏苓林药基材地,做大做强非木材生态企业。总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作为剑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和根本,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为中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林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县域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走永续发展之路,使剑河林业生态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两江”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作者:张晓春单位:贵州省剑河县林业局柳川镇林业站

第5篇

关键词: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在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保护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有力提升了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1.生态保护与建设

1.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相关政策

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指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呼伦贝尔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重点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从2014年开始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并探索建立配套管控政策措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立体动态管理机制。

1.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呼伦贝尔市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依据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强化地下水保护,实行开采量与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海绵城市”,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2.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构建生态、农业、城镇化三大空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实施收缩、集约、点状开发,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2.1构建生态、农业和城镇化空间

2.1.1构建“一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主体,以呼伦贝尔天然林保护区、沙地防治区、湿地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全市规划生态空间总面积23.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91.06%。2.1.2构建“一带两区”农牧业发展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带、南麓农牧业发展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区为主体,以额尔古纳水系、嫩江水系等为补充的农牧业发展空间格局。规划农业耕地保护空间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8.21%。2.1.3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空间构筑以呼伦贝尔都市区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满-海-牙为横轴、以海拉尔-鄂温克伊敏河镇为纵轴的“T字形”经济带,以满洲里为龙头、两翼向室韦和额布都格口岸延伸的“V字形”口岸经济带,多点分布的市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重点镇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总面积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0.73%。

2.2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

2.2.1积极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通过申请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按各自功能定位去布局,实施严格保护和有序开发。在重点开发区域内,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积极承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人口,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集聚发展。在限制开发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域内,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点保护生态功能和文化资源,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2.2.2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政策推进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生态功能区科学发展新模式、新途径,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估与差异化考核政策。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全面完成国家试点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完善建立试点示范督查考评等工作推进机制。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1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以扶持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乳、肉、油、粮、薯”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的工业化。

3.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落实绿色“中国制造2025”,对有色金属、水泥等重点工业行业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采取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3培育发展碳汇产业

第6篇

机遇是长了翅膀的天使。历史再次选择了陕甘宁,陕甘宁也一定能把握好机遇,迎接新挑战。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在贺词中写:陕甘宁已经迎来了新机遇,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召开,能够搭建交流平台,聚集多方智慧,共谋振兴大计,为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委原副书记杨永茂,衷心希望陕甘宁研讨会能够不断办下去。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侯生华,建议政府能够积极参与这项事情,政府之间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来研究陕甘宁老区的规划实施所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建部副部长、少将、研究员杨春长认为,强国梦就是中国梦,振兴陕甘宁,尤其要“强”各级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和整体素质。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冯并,给我们系统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给陕甘宁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实施好规划内容,加快振兴,就是实现陕甘宁中国梦的前提。

的确,《规划》立足老区发展实际,着眼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确立了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的战略定位,赋予了老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引领西北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规划》从5个方面提出20余条扶持措施,涵盖了财税、金融、投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为老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政策叠加前所未有。与“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相比,《规划》政策支持更为显明。

《规划》提出,老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国家将继续给予老区政策支持。一是在财税政策方面,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区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二是在投资政策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性投资优先向老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项目核准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三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上适度向老区倾斜;在严格保护林地前提下,鼓励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同时,在生态环境、社会支持和人才开发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希望陕甘宁能把握好新机遇,尽快实现陕甘宁的中国梦!

第7篇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充分体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价值,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比例,从实际出发,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应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并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配套,使生态补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应借鉴国际类似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分布、用水规模以及生态受益范围,征收不同标准的生态补偿基金,直接或通过第三方转移支付给三江源地区,用于加强生态涵养、保护和建设。第三,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如人才支持、技术转移、设备转移、资产转移、教育培训转移等,促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最后,应根据三江源不同地区的生态贡献和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确定不同的资金分配和补偿标准,立足整体层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

第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财富之源。发展民生水利,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群众的期盼。今天,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隆重举行全区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开工仪式,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民生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这也是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是鼓励和鞭策,必将有力地推动在沿黄经济区建设中争先进位,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将以这次开工仪式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吴忠市委、政府关于发展民生水利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加强民生水利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民生水利事业中创先进、争优秀,努力在管水、用水、节水上下功夫,让有限的水资源更多、更好地造福于民,服务于沿黄经济区建设。

一是发展工程水利,恪尽安民之责。紧紧围绕黄河金岸建设,大力实施滨河大道水域和滞洪区治理、山洪沟治理、河道治理及城市防洪综合治理等一批骨干工程,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重点河段、重点水库、重点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

二是发展资源水利,落实富民之举。立足产业富民,切实把民生水利建设与打造沿黄经济区“三带一洼地”紧密结合起来,从资源的角度研究水利,从全局的角度建设水利,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经营水利。依托节水型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节水兴工的路子,大力实施中水回用、引水进城入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灌区砌护配套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系数,着力解决好灌水难、排水难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一优三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水韵城市内涵,合理开发利用亲水平台,打造以河流水系为依托的旅游新景观,整体提升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

三是发展民生水利,践行惠民之诺。立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需求,把发展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实践标准和目标追求,更加注重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民生水利工程的建设,全面推进民生水利的新发展。坚持把民生水利建设与生态移民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移民安置点饮水安全工程,满足移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有效遏制重点地区和重点湖泊水体质量变化趋势,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四是发展生态水利,办好利民之事。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切实把民生水利建设与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黄河金岸建设和城市东区建设,大力实施沿黄湿地保护项目和城区重点湖泊整治工程,不断完善城市水系,拓展水域面积,增强水文化底蕴。充分利用黄河湿地公园、库区鸟岛等现有湿地景观要素、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湿地生态景观,最大限度地保持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全力打造集生态保护、环境和谐、都市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园,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总之,我们将以这次开工仪式为新的起点,有信心、有决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吴忠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水利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沿黄经济区建设的新机遇,不断开拓兴水惠民的新领域,实现民生水利的新突破,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倾力打造全区民生水利建设示范点,为全区民生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县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庄浪县紧紧围绕生态文化名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为中心,以环保专项行动为载体,严格环境执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抓好生态文化名县建设,是该县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庄浪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取得的初步成效

1、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狠抓污染减排工作。一抓工程减排。集中实施了三大项目和两大工程,“三大项目”,分别是实施了在两家淀粉公司建成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废水处理站、在天成肉牛等9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公司硬化干清粪场地和建成沉淀池、在金龙矿业公司实施了工业“三废”治理项目。“两大工程”,分别是建成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大北农等14户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减排工程。二抓管理减排。编制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报告,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照工作要求,从环评措施落实、“三同时”制度执行、污染设施运行等方面,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了各项措施。三抓结构减排。从严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执行率和环境复议案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二是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将环境执法端口前移,由单纯的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转移,由单纯的执法监管向搞好服务转移。一是重点对乡镇村庄、煤炭市场、废旧物资收购站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二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对环境违法问题做到“严执法、零容忍”。三是严格落实《庄浪县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意见》,建立了工业污染治理、落后产能淘汰、燃煤锅炉整治等重点任务管理台账。四是加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工作检查力度,全面开展了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五是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完成了企业自查、自评和资料申报整理工作。

三是环保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县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每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了具体部门、乡镇,靠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环境排查、应急和协调机制,主动从源头上加强保护,切实防止和治理污染源,严格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拓宽渠道,建立局长接待制、领导干部下访制、网民留言办理制、24小时接待制等制度,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结果”。并对各类督办件,实行领导办案负责制,加强后督查。

四是全县绿化总量进一步扩大。坚持组织开展生态造林和行道树栽植,每个乡镇抓建了1处千亩以上造林示范点,全县完成“三荒”造林2.7万亩,完成退耕还林、“三北”、“天保”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补植补造1.8万亩。全面加快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促进了农村集体林权流转;从严落实封山禁牧措施,严厉打击毁坏林木植被和盗伐林木的行为,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经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统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29%。

五是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把整治环境和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建设美丽庄浪、宜居庄浪的第一要务,分类抓、有序抓、盯紧抓,大力开展“建筑工程治‘违’、环境卫生治‘脏’、容貌秩序治‘乱’、提升绿化亮化层次、提升管理水平”的“三治两提”攻坚行动,城乡环境管理趋于精细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全县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六是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加强。持续推进以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梯田产业道路建设为主的三大工程,山、水、田、林、路、村同步推进,组织实施中小河流、河堤治理项目,保护粮田1.23万亩;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集中实施朱店基本农田整理、杨河高标准农田整理、良邑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大力推进梯田产业道路建设,建成产业路1010公里,全部配套了过路涵洞和排水边沟,栽植了防护林带。

二、庄浪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超前谋划抓落实。紧紧围绕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这一目标,做到科学超前谋划,逐步完善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态文明”的灵魂。编写了《庄浪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制定了《庄浪县生态名县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全县要完成的生态产业、生态资源、生态保护、生态人居、生态文化、能力保障等“六大体系”的建设任务,分解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为全县生态建设工作制订了科学超前的规划保障。

二是标本兼治抓执法。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集中检查和分散检查、部门联合检查和定向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和频次;对重点国控污染源坚持开展一周一查,着力抓好企业的监管工作,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扎实开展重金属行业、饮用水源、放射污染源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执法行动,督促和引导各行业走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路子,落实环境隐患排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噪声整治月”等执法活动,震慑了违法排污者。

三是典型带动抓全面。先后创建完成了万泉等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良邑等4个省级生态乡镇、大庄等4个市级生态乡镇、杨河马寺村等6个省级生态村和省级绿色学校2所、绿色社区1个,有效带动了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监测和考核工作。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质达标率达到75%,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是广泛宣传抓普及。以“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为载体,采取向群众发放各类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手册和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展开宣传,先后举办了“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美丽庄浪”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和“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有奖征文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强化了群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激发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建设生态庄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好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着力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在结构减排上,严格把握“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项目的环评审批,牢牢把好环保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在工程减排上,抓好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规范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全面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监管减排上,对各重点污染企业及污染治理设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落实各项措施。

二是着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督促各乡镇抓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确定垃圾集中堆放点,有效治理环境脏、乱、差和垃圾乱丢滥倒现象。按照国家、省级和市级标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乡镇,并对历年来各级命名的生态乡镇、生态村加强后续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引导群众收集废旧地膜、塑料袋等污染物,逐步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三是着力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从严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把好项目环评准入关,杜绝新污染源产生。从严落实环境现场监察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月监察制度,对环境违法企业,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并限期整改。及时受理和查处各类投诉案件,有效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四是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县城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等现代化建筑材料,积极推动建设工程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方向发展;以“两线两点”及房屋坍塌受灾户为重点,大力实施以道路改造、排洪排污、垃圾处理和绿化亮化为一体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五是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在历年植树造林的基础上,对不合格面积和区域内进行补植补造,稳步推进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保二期、三北五期为主的三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道路绿化44条505公里。加快林权配套改革,加大牛羊放牧、乱砍滥伐的处罚力度,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再上新台阶。

第10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学习”、“实践”并“深入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就是要凝聚人心、坚持信念、鼓足干劲、用心发展。此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学习”和“实践”这两个环节上,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有什么样的学习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的学习就是要为我们的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付诸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抓落实就是实践,就是抓执行力的能力,联系怒江林业工作实际,我们如何在怒江“二次跨越”的发展框架中,最终体现怒江林业发展执行力是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任务。

当前和今后,林业在怒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这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觉认真审视,用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来准确把握。因此,在这里我们需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二是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

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是新一届州委、州政府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重新认识把握州情,比照国情、省情、州情后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踏着加快发展的鼓点,提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怒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号角。这一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在建国初期,怒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历史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二次跨越”,怒江的“二次跨越”实质上是一次思想观念的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跨越,民族素质的跨越,是怒江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跨越。为此,怒江州确定了“生态立州、科教兴州、矿电强州、文旅活州”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生态、基础、素质、移民、支柱、开放”六大工程,全面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生态恶化向生态良好、贫困群体向富裕群体”的三大转变,努力构建怒江国家级水电基地、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国家级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打造怒江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三基地,一品牌”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步骤,全州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近50 亿元,到2010年实现70亿元,2015年实现150亿元,2020年实现200亿元,在20xx年的基础上翻四番,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全省全国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人民一同实现全面小康。州委、州政府提出“二次跨越”的发展思路,符合怒江发展实际,确立“二次跨越”的发展思路、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目标鼓舞人心,符合怒江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帽子,追赶时代前进步伐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到林业就是要按照“生态立州”发展思路,围绕实施“生态”工程,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生态恶化向生态良好、贫困群体向富裕群体”的三大转变,全面实现“构建国家级生物多样性基地”的战略目标,努力使林业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近2亿元,到2010年实现3亿元,2015年实现4亿元,2020年实现8亿元以上,这样怒江林业才能无愧于时代。

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握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发展规律,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需求,服从并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全新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经过深刻反思得出的科学认识,林业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进入上世纪末期,国家实施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工程以来,我州与国家一道果断结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的林业发展战略,通过10年多的建设,取得了生态建设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目前生态建设仍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尤其是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发展对林业的压力又有了新的情况和变化,使得这一阶段的生态建设更具有很强的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反复性和艰巨性,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怒江林业的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是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建立和谐、完善和谐、升华和谐。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以实践的科学发展来面对新情况、新变化,通过抓落实提高林业建设发展的执行能力,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

准确认识怒江“二次跨越”发展战略和新时期林业发展属性,我们就能把握住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按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因此,准确把握新时期怒江林业发展目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林业体制机制;着力发挥林业职能作用,提高做好林业 工作、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全州林业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发展上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生态立州”、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推进怒江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所以,着力实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提高产业效益、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林业”的发展目标应成为我们的共识。

一、促进科学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的观点看待林业、科学的态度对待林业、科学的精神指导林业,严格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认识和把握怒江林业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统领林业发展,使怒江林业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促进怒江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维护生态安全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动态的,和谐的内涵会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调整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完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森林和湿地两大生态系统是我国国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国家全面发展、民族繁荣进步、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态安全屏障。怒江州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境内蕴藏的森林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举世瞩目,承担的生态安全责任重大,无论对全球、全国、全省而言,还是对本州而言,占怒江州国土面积78.7%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们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事实毋庸置凝。回顾怒江发展历史,我们曾经迷茫过、曾经痛苦过,但我们欣喜,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按科学发展的思想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立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思路。所以,怒江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维护生态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

三、提高产业效益就是要通过改革与发展,按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唯物辩证思想,激活林业的产业特性,挖掘森林内部的物质经济优势,实现保护与发展、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局面。众所周知,林业的原始形态首先体现在人类对森林的物质依赖上,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林业才从单一的产业演变发展成为具有基础功能的社会产业,说明了林业不仅具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同时还兼有产业发展的责任义务。怒江是一个国家级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全州50万以傈僳族为主的广大群众世居于广大林区,他们以林为居、靠山吃山,牺牲自己的富裕生活换来了今天的良好生态,给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发展留下了青山绿水。今天,党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全州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科学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业效益,让更多的林业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增进民族团结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保障下,让怒江“直过”民族和世居兄弟民族,通过国家的扶持、自己的努力,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改革创新,依托丰富的林业及生物多样性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协调各方积极因素,在保护发展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力,逐步缩小与内地及其他民族的发展差距,实现怒江林业的科学发展,不让怒江州的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最终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实现小康,从而增进各民族的团结。

第11篇

一、现状问题识别与机遇分析

近10年,承德市从优先保护的角度出发,遵循“大水兴市,小水富民”的工作思路,在水生态保护及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水环境逐步改善,防洪安全和饮水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景观建设成绩显著,避暑山庄等重要的目标得到优先保护和修复。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的水改旱工程、清洁型生态小流域建设等效果明显。2006年以来,承德编制和实施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目前承德已经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试点示范区,有关工作正有序推进。这些工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从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更严格保护标准出发,承德仍面临着水环境、水资源、防洪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建设等多方面问题。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考虑,承德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有挑战,也充满机遇。

1.水环境污染压力大承德市共划分了32个水功能一级区,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及开发利用区各8个。据2012年承德水资源公报,在评价的22个水功能区中,只有9个达标,占41%,还有59%的水功能区未达标,主要原因是各市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还不完善。47个主要的排污口监测结果表明,有40%的排污口在超标排放污水。此外,矿山、养殖场、村庄生活垃圾、水土流失及农田面源等量大面广的分散式污染源也对水环境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工程性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承德近年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凸显,水资源量衰减明显。著名的避暑山庄内湖泊曾出现干涸。由于调蓄能力不足,河道断流现象频发,很多依靠傍河地下水供水的城镇和乡村经常出现用水紧张问题。随着河谷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供水安全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而空间上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一些流域出现资源性缺水问题,如主城区所在的武烈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700m3。随着水田的逐步退出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用水逐步减少,农业总用水占比由过去的80%下降到目前的66%,但用水效率不高,农业水分生产力仅为标准粮0.6kg/m3,比全国平均水平0.87低31%。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5.3m3,比全国平均水平(69m3)低,但与华北省市比还相对较高。如天津仅8m3,北京市为15m3,河北全省平均值仅20m3。用水效率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于相对缺水又处于水源涵养区的承德,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建设循环水务体系是保护河流健康的重要措施。目前,承德不仅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回用率也很低。

3.径流调节能力低,防洪安全隐患突出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36亿m3,总库容4亿m3,其中兴利库容仅1.33亿m3,分别占总径流量的11.1%和3.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承德市降水及地表径流70%~80%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目前,全市仅一座大型水库,即庙宫水库,总库容1.83亿m3。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蓄水工程总库容及兴利库容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9%和1.6%。作为土地资源短缺的山区型城市,防洪措施的主要方向是提高调蓄能力,而不是主要依靠堤防。

4.河道生态基流不足,河流健康受损承德现状用水仅9.16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5%,水资源开发强度不大。但是,由于缺乏地表水调蓄工程,很多城镇和农村的饮用水水源地及工农业供水水源均依靠河边的地下水。作为山区型城市,全市用水总量的60%来自地下水,这种现象较少见。过分依靠地下水供水容易产生河道基流袭夺。地下水年内动态变化主要受河道侧向径流补给及地下水人工开采影响,每年从2月份开始,地下水水位逐步上升,至9月份达到最高,基本与地表径流丰枯同步。承德21条主要河流的汛期生态流量都能够得到满足,而非汛期的生态流量满足率大多不足50%。河道基流的减少不仅影响到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也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对水环境改善产生不利影响。据金鑫等评价结果,武烈河评价河段(高寺台—河口)健康状况整体略差,突出问题表现为河流断流现象严重,生态需水保证率过低,武烈河健康问题在承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除河道基流减少问题外,河岸硬化、渠化、人工橡胶坝拦截阻断等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均普遍存在。水景观建设与河道自然形态和生态亲水岸线有机结合是今后承德河流治理的新课题。

5.土地沙化问题突出,自然水景观及水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承德西北部地区是重要的风沙源区,丰宁县小坝子沙化南侵速度很快,距京冀界不足50km。尽管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工作,土地沙化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仍威胁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承德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今后承德必须走清洁生态型的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新道路,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产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空间自然多样。作为文化名城和旅游热点,承德的自然水景观和水文化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水有关的旅游景点少,城镇河段人工硬化较明显,亲水嬉水性不强。

6.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中央确定的重要战略部署,承德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将得到国家和相关省市的政策、技术及资金扶持,生态补偿正在逐步落实,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双峰寺水库等多类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承德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试点建设。承德水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承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近年,承德贯彻党的十战略部署,着力系统解决水污染、防洪安全、生态用水、水景观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支持也为该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水生态文明的建设思路

1.节水治污优先,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根据提出的治水新思路,承德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强化水污染治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条红线”“四项制度”。节水方面,应从各行业及政府、企业、社区各阶层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全面部署城镇及工业的污染治理,实施截污导流、管网收集、污水深度处理、再生水回用等工程,建设城市循环水务。重视矿山尾矿、畜禽养殖场、农田径流、农村环境卫生等分散式污染源治理,积极探索循环水务村、循环水务镇的建设。

2.时空均衡调控,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除水环境污染外,承德的水安全问题主要是缺水及洪涝灾害,而这两方面的水安全保障都需要从时空上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控,建设水利工程,治理河道,提高调蓄能力,弥补历史欠账。时间上,通过增加调节库容,优先拦截利用汛期雨洪水,实施河道枯季生态增流,保障避暑山庄等重要目标的生态及景观用水。除日常供水安全外,还有兼顾应急状态下的战略储备能力建设,建设必要的储备水源,为京津冀水安全提供保障。空间上,实施跨流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以丰补缺,保障主城区、平泉等重要城镇的用水安全,通过水系连通及联网调配,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承德主城区西部的伊逊河径流量为3.65亿m3,人口仅3.5万,水量较丰富,而双桥区所在的武烈河径流量仅2.6亿m3,人口近38万,水资源短缺。通过引伊入武,可以起到以丰补歉的作用。

3.系统治理,水陆统筹,河湖兼顾,多措并举坚持统筹安排、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措施布局不仅要关注河道修复和水系连通,更要重视岸上的社会经济活动管理,尤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和风沙源治理、面源治理、采矿控制等。对于水景观,不能过度实施橡胶坝及静态水面建设,而应在适度建设水面的同时,优先考虑河流的自然修复和流态保护,避免在河流治理中过度地将河流湖泊化或岸线硬化。河道治理及水网建设应集防洪、供水、生态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三网融合、互联互通、科学调度。

4.创新机制,实施生态补偿及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作为欠发达的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承德市社会发展的任务重,生态保护任务也十分艰巨,资金缺口大。在项目建设、采矿活动等方面面临生态保护一票否决的情况下,谋划承德发展和保护的共赢是当前最迫切的战略课题。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给予高度重视,包括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项目的资金扶持,清洁高新类技术项目的引进和转化等方面,应从中央、京津冀等层面加大对承德的资金及技术投入。

三、几点意见及建议

1.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分区分类,甄别对待结合承德的水生态系统特征,应划分出四类区:坝上风沙源治理区、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滦河中下游污染治理区和辽河上游水源保护区。每个区的问题性质不同,措施也有差异。如坝上风沙源治理区位于西北部,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10%,主要措施是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潮白河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重点是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与面源防治,保障密云水库的水质安全。滦河中下游污染治理区是围场、隆化、滦平、平泉等县及主城区的所在地,是人口及工业密集区,工业企业、矿山及城镇废污水入河口也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内。因此,应以污染治理、循环水务、河流修复、水资源调蓄能力建设等措施为主,保障潘家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和本地水安全。对于开发程度较低的辽河上游水源保护区,应以涵养保护为主。

2.突出双峰寺水库的饮用水水源功能定位双峰寺大型水库正在建设中,具有防洪、供水、发电及生态用水保障等多种功能,但主导功能是防洪和供水。作为承德市重要水源地,武烈河水质直接关系城市饮水安全,无论是否建水库,都必须加强河流的水质保护。现状供水来自武烈河傍河地下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不高。建设双峰寺水库后,应将双峰寺水库作为城市主要水源,而将傍河地下水井作为储备应急水源。按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划分保护区,编制和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治理规划,清理上游的采矿、养殖等污染源,消除事故隐患。

3.重视河流的生态护岸与亲水设计目前,承德市区及八县镇都在流经城镇的河道上建设了不同数量的橡胶坝,建设水景观。现场考察发现,这些橡胶坝及岸线建设存在过度硬化和数量过多的问题。居民只能看水,不能亲水嬉水,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武烈河上游区的治理中,应改变设计理念,强调生态护岸和亲水设计,提高水景观的品味和生态友好度。

4.重视“三生”用地的划分本着水陆统筹的原则,应该对承德市的土地进行“三生”用地划分,明确生态保护区、生产活动区、生活居住区。生态保护区应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坝上天然草地、坡度在25°以上的山地、河湖水体蓝线范围等。生态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红线,不得从事容易导致生态破坏的建设活动。生产活动区包括工业园区、采矿等企业分布区、农业牧业生产区等。生产区内,要强调集约经营、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清洁友好,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遵循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生活区包括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镇和乡村居住区,要重视人水和谐、安全宜居、清洁健康。除各区内部的循环发展外,各区之间也应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如生活区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生产区等。

第12篇

>> 西北地区 谈“中阿合作论坛”推动西北地区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西北地区的农户技术效率分析 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竞争力现状分析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问题和对策 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研究 农民视角的西北地区集体林权改革政策研究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及问题研究 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浅析 西北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西北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西北地区农村金融问题实证研究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途径研究 西北地区屋顶绿化及其发展研究 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研究 西北地区电网改造现状与思考 与西北地区的 西北地区体育师范生英语水平调查与对策研究 西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湘西北地区小城镇防震减灾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9] 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J].中国农村观察,2011(6):2-11.

[20] Spear Roger.The Cooperative Advantage[J].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 Economics.2000,71(4):22-28.

[21] Bonus,H.作为一个企业的合作联合会:一份交易经济学的研究[M]//载菲吕博顿,瑞切.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2] Hakelius K.Cooperative Values:Farmers’Cooperatives in the Minds of The Farmers[D].PhD Dissertation,Uppsala,Sweden,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996.

[23]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4] 徐志刚,张森.社会信任:组织产生、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来自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J].中国软科学,2011(1):47-58.

[25] 白春阳,安文军.论社会信任的本质[J].甘肃社会科学,2008(2):50-53.

[26]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36-146.

[27] 李恵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与现实,2002(2):35-40.

[28]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Analysis of the Change in Farmer Service Requirement and Farmers’ Collaboration FoundationUnde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Northwest Region

——the Explanation of Traditional Cooperation Decline and “Cooperation Difficult”

HAN Guo-ming1,WANG Lan-zhen1,ZHAN Hai-chen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Lanzhou Uniwercity; 2.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city, Lanzhou 730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