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

时间:2023-05-31 09:0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建设的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建设的背景

第1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班级文化;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其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提高医学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来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成为了当前各大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在目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部分医学院校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功能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文化,其是指班级内部所有参与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等的综合文化产物,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不同,班级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目前,班级文化的概念主要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班级文化更加侧重于人类的精神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班级性质的不同,班级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班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虚形文化以及班级实体文化等。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只有确保班级文化的多元化、健康化,才能形成具有价值和积极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教育力量,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目前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班级文化主要表现为班风、学风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方式等,这些表现都与教学观念以及文化相对应,并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2)规范功能:部分研究学者发现,班级文化可以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有效规范和制约,而其所包含的规范功能体现在组织建设以及班级成员的行为规范当中。在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中,班级文化可以引导班级内部组织建设的方向,并对其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班级文化也将为班级成员的行为、思想提供基本的规范与标准,使其在学习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3]。除此之外,班级文化还具备一定的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1.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未能有效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指导教师均未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缺少对班级文化内涵的有效理解。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无暇关注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从而导致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缺少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最终导致班级文化无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4]。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重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

学生作为校园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会在特定时间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意识,而班级文化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色文化,从而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过于狭隘,且具有单一化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具有创新性和差异性,过于单一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三、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1.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

一方面,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院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方式、开展目的以及主要核心思想等,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介绍,从而使教师意识到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校园文化的发展[5]。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并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化素质提升建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文化。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能力,而学生宿舍作为班级物质文化的核心体现,应当通过提高学生宿舍综合水平,来表现出班级文化的主要特点。比如应当对宿舍内的布置、安全状况以及卫生等进行全面化的改革,并评选出院校内较具班级文化内涵的宿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制度文化。相对成熟的班级制度是确保班级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制度保障,这就使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可以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班级内部设定各个班级内部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制度,以此来彰显班级文化。第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也是班级软文化的主要体现,医学院校的班级可以通过设置班级口号、班歌以及班旗、班服等方式,来体现出班级的精神文化底蕴,并顺应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本文在针对医学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策略研究中,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班级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并提出了班级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医学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缺少对班级文化理解和重视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则针对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包括加强对班级文化的重视以及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理论支持,并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卉,皮将繁.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5):200-201.

[2]汤元军.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形成机制和建设策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5(1):119-120.

[3]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7(8):56-60.

[4]邹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1(12):162-165.

第2篇

关键词:石油行业;政治背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都在不断地谋求自身的发展,如何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进与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优胜劣汰,因此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我们如何在当前的政治背景下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根据企业的整个运营状况和内外环境所制定出的一整套价值准则。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企业人员的工作与行为都要按照这个准则来执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文化不单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还包含了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更深的层面。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客观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约束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员工行为的准则。它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并且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成功与失败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联。

2.观念性。企业文化它的含义十分广泛,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制度,它是在综合了社会背景,企业环境,企业管理等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想与信念的表达,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想树立一种企业形象和精神。

3.综合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其包含的东西十分广泛,其可以全面的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换句话来说,它是整个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一但企业的文化建设出现问题,那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种企业理念,它已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以及激励员工的“灵魂”。石化公司在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进步,也会对企业员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约束下,员工会感受到压力,会转被动为主动,积极投身工作,维护好企业的形象,最终便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有利于提升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方面体现在整个企业的长足发展上,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员工自我素质和修养的提升上。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会感染每一个员工,在不断提升他们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多的还提升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就石油企业来说,员工多半是进行技术性的操作,很难深入的学习其他的知识,培养其他的爱好,因此在休息的时间,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使员工们得到放松,而且从活动中还能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增强员工整体的素养。

3.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我们石油企业的员工年龄,性格各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准则,就很难将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激起员工们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工作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一来整个企业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团队,员工在工作中有了强烈的团队意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密切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而我国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却仍处于低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企业的文化信息建设都相对不太完善。很多石油公司在企业的信息更新上存在问题,因此石油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相对完善的公司网站,并且及时地更新信息,紧跟时代步伐。

2.转变企业的思想观念

企业文化是多方面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石油企业必须转变原有陈旧的思想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新的知识与信息,将顺应时展的先进内容与积极向上思想相结合,这样才能巩固企业的文化阵地,防止社会一些不良思想的侵入。

3.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要想从中谋求出路,就必须勇于创新。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建设先进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先进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石油企业不仅要在建设战略上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快速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体现企业整个综合优势的有效保障。我们石油企业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准则,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档案文化的含义

档案文化是在个体或组织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是跟档案有关的事物的总称。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的载体物质、相关的文件、规定以及评价和研究的方法、观点和应用活动等,都可以看做档案文化的一部分。档案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文化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发挥档案文化的多种作用。档案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能够再现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传承作用,并对当代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创新档案文化建设能够保障人们的文化权利,使人们能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并促进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档案是一切文化的源头,没有档案,任何一种文化的研究都难以进行,无法确定其起源、发展和结果,有了档案的记载,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档案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档案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不改进档案文化,就不能丰富文学和艺术上的创造,社会文化也难以发展繁荣。

二、档案与大数据的关系

档案属于一种原始记录,是各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有,包括文字、图纸、雕塑等多种类型,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档案的形式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变得更丰富,包括声音、影像等。当前,信息技术成为档案管理的一种载体。在这个背景下,原有的旧形式的档案可以转化成新的形式。如原来的纸质档案、泥板、石雕等档案,可以扫描到计算机中,变成电子档案,很多档案都可以转化成电子档案的形式。档案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又节省了存放空间,并且能够长期保存,不会因为源档案载体的损坏而导致档案信息丢失。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也日益庞大起来,需要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这要求档案存储环境必须安全可靠。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也有利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能让档案信息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信息,改变档案被束之高阁的传统局面。

三、档案文化建设创新的途径

(一)提升文化产品的定位。档案只放在档案馆中是不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的,对人们的生活来说也没有意义。因此,要想让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加大力度开发档案文化产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档案文化建设应该开发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将某一方面的档案制作成纪录片或视频等形式,并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传播档案文化产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档案信息更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档案信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档案文化产品带来的收益可以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对档案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的同时,还要打造文化品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人们发现档案文化产品的存在,发现其中的价值。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打造一个独特的档案品牌,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将档案文化产品的广告广泛地传播,从而获得更丰厚的效益。挖掘有历史意义的档案信息,不仅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影视产品的创造也有一定的价值,这种方式创造的社会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二)全面宣传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本身是一种静态的文化,不经过传播是无法被人知道的。因此,建设档案文化需要大力宣传。拓宽宣传范围和领域,并利用多种不同的手段进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手机网络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宣传,也可以制作视频公开课,在网上进行传播,通过专业人士的介绍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文化。档案馆可以与学校等相关单位联合,将档案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等方传递给老师和同学;还可以将档案信息制作成小册子,发放给人们。这都是宣传档案文化的手段。

档案的数量庞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档案不断地形成,因此,相关工作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各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档案文化的传播需要政府机关的支持。档案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档案资源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能够得到共享,并且与各种宣传平台保持长期的合作,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进行定期更新,或者可以在电视台专门开设一档关于档案文化的栏目,或在报纸上设立一个档案文化专栏。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宣传档案文化,但也要考虑合作的利益问题。档案馆还可以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合作,有一部分档案是珍贵的文物,可以送到博物馆去展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会看到这件物品,了解其承载的档案信息,并可能在一定的领域内应用,这就使档案发挥了自身的价值。

(三)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让档案具备文化韵味。档案对于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档案的价值并不大,除了当作文物观赏一下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价值,而且档案的内容和载体本身都是比较陈旧朴素的,并不吸引人的注意,如何能引起人们对档案的关注成了一个难题。让档案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们的注意。档案馆的建设本身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但绝大对数不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人是很少进入档案馆的,针对普通大众,档案馆应该采用更有效的形式。当前,移动网络和信息工具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人们每天都要利用移动设备上网浏览大量的信息,档案馆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在网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在网页上设计有特色的标志,利用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字、图片、音频等相关内容介绍档案知识和内容,让档案内容有更深的文化底蕴,并形成相应的关键词,使网络用户在搜索的时候能够看到相关的信息,引起用户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需要相关档案信息的时候,就会主动进行搜索。丰富档案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度,有利于?n案文化的建设。创新档案文化建设,不仅要丰富档案文化的内涵,还要拓宽其服务范围。档案文化不能走进寻常百姓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服务范围不够广,拓宽服务范围能让档案文化受到更高的重视,并且能更好地传播。档案馆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通过网络宣传,将档案文化推广到各个领域中,吸引更多民众或商家的关注,让档案文化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四)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浏览、筛选、查找等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档案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信息手段。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投入,配备精良的信息化设备,加快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同时要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对档案信息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操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及时进行备份,避免源信息丢失或损坏造成的损失。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档案资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建立相应的联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专业性、系统性的档案信息,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第4篇

关键词:村庄空心化;文化建设;组织困境;内部承接;“中农”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072—06

作者简介:李祖佩,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武汉430074)。

近年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四点展开论述:一是对农村文化特点、内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①。 二是对农村文化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等问题的研究②。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评估研究③。四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研究④。这些研究对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较少。2012年5月至8月,笔者参与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北省23个县市近百个村庄的农村文化调查⑤。调查发现,对于人财物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特点明显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外部支持能力不足、内部承接乏力双重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理解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双重困境,理清其中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实现内外合力、克服困境的可能路径,应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研究的重点。

一、村庄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又称村庄“过疏化”,是指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它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公共品供给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的闲置、村庄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的整体弱化等。但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村庄空心化的表现形式亦有明显差异⑦ 。就湖北省而言,村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即村庄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村庄生活的主体;社会关系空心化,即人口外流和空间距离拉大导致的维系村庄秩序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松动和弱化;村庄社会活力空心化,即表现为内生组织的乏力和村庄公共生活的退化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山区出现的土地空心化,湖北省大部分因属于低地丘陵,农业耕作较为便利,耕地仍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空心化并没有凸显,这为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存在,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相对于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仍需长期过程,从而使得农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⑧。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农村出现空心化态势,另一方面,农村的稳定器功能发挥仍有极强的战略意义。面对村庄空心化的现实,将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克服村庄空心化的消极影响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外部供给的农村文化建设,村庄内部因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资金支持而缺乏动力;缺乏村庄内部承接的农村文化建设,外部供给总量再多终会因载体的缺失而事倍功半。但是调查发现,一方面,空心化村庄本身内部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功能运转不畅以及自运转失效等问题⑨,带来对外部文化供给的高需求和高依赖,而当前的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组织(乡镇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村级组织)乏力和无为,只是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无法反映农民文化诉求,更无力自组织开展村庄文化建设,大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效益;另一方面,村庄人财物大量流失,内部无法找到适应当前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向的可靠抓手。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改制后称为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包括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承担主要供给和服务职能,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任务需要依靠其具体实施,同时乡村社会中真正的文化需要和文化诉求需要其向上反映并承担其中部分自组织功能。但在当前,上述两种组织均面临不同的困境,严重影响其功能发挥和文化建设质量,且这种困境在空心化村庄中显得尤为突出。

1.乡镇文化部门乏力

2003年起,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钱养事”改革,即政府根据职能转换的要求和可用财力的许可,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地每年需要完成的农村公益项目,连同具体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考核结算的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凡是具有规定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竞争参与政府的公益服务活动⑩。按照改革要求,以文化站为代表的乡镇职能部门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收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得。

无可否认,“以钱养事”改革在压缩政府开支、克服原有“七站八所”的高成本、低效率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政府不再承担臃肿的职能部门(原属事业单位)的庞大开支,通过改革引进竞争机制,使资金真正符合政策安排。这与改革初衷是一致的,体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认同标准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要求。但是,改革后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导致实践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明显张力。

第一,资金难以保证,人心涣散,乡镇文化部门成了“养老衙门”。从调查来看,改革后绝大部分乡镇文化工作者不再享受事业编制,且每年收益由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基层工作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往往牵涉到农村各个方面,如在体育建设场地建设中,往往涉及到占地补偿以及后续的土地调整问题,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任务量大,要求乡镇文化机构在充分理解农村工作实际的同时,有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化解矛盾。基层工作的繁杂性与乡镇文化部门缺乏稳定收入预期的现实相对应,导致乡镇文化部门工作吸引力降低,“权小责大”、“财少事多”等矛盾彰显,一些年富力强的文化工作者因而另谋出路。其后果是乡镇文化服务组织乏力,甚至出现虽争取到政府文化建设项目资金却没有能力组织实施的困境。

第二,从组织关系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乡镇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发展主义”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标准等因素影响,县乡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财政部教科文司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对文体广事业费的支出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且从文化行业的局部看,由于基数小,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即便如此,中央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远超过地方财政。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部门在地方政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改制前,文化站作为一级乡镇职能部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费截取)和稳定的文化供给项目(如电影下乡等)。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的固定工作人员大幅缩减(一般为两人),且为增加收入他们在乡镇政府中任文员等职务,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得到强化。在压力型体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环境下,乡镇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处理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和一线工作。依附于乡镇的文化服务工作者为在政府中谋得相应福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乡镇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去,影响了他们文化建设本职工作的开展。

第三,从组织实施过程看,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面向市场的公益组织,无法名正言顺地组织文化建设。原来属“七站八所”之一的文化站虽然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多种弊病,但毕竟作为一个指导机构,对于村级治理组织属于上级,文化站工作人员属于“领导”,可以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改制后的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无法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导致诸多文化建设项目难以落到实处。即便一些文化建设项目在乡镇政府压力之下得以建成,这些项目也会因村级组织日常管理的缺失而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面临上述组织困境,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外部依赖性强的空心化村庄的文化建设而言,至少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由于组织的乏力和虚化,无法有效承接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二是对已有的政府文化供给缺乏必要的监管,文化供给成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足,政府文化供给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而无法发挥作用。

2.村级组织弱化

乡村组织能力弱化具体表现为乡村组织只是简单机械地应付政府的文化供给任务,无法反映村民实际的文化需要和诉求,同时又无法依靠村庄集体能力自组织文化活动,从而导致部分政府的供给内容与农民的需要之间产生错位。

村级组织弱化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空心化村庄来说,资源禀赋有限,村集体收入较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集体收入,无法满足自组织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二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型。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许多政策都试图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直接进入乡村社会,或者直接与分散的农户相对接,即使在无法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的情况下,也只是让村级组织从事一些从属、次要、配合性的工作。如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即为典型事例。从后税费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特点来看,市场化、契约化、个体化成为主要特点,而权力以资源为基础,对于村庄集体资源匮乏的空心化村庄的治理组织来说,后税费时期国家系列政策加大了向农民收费的难度,自身治理权力和治理责任的双重弱化成为基本事实。其后果自然是村级组织的弱化,无力满足农村文化等公共品需要。

村级组织扎根于乡村社会内部,村干部最了解村庄和村民的文化需要。但现实情况是村级组织并没有能力提供文化供给,在文化建设中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陷入困境。

三、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的缺失与契机

1.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缺失

上文述及,农村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外部供给与自下而上的内部承接相互协调一致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主要依靠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来实现。所谓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是指村庄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现有文化供给中去,对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充分认同,且能够在文化供给和服务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监管保障的农民,他们构成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资源大量外流,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缺位,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供给的实际效益。据调查,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农家书屋,竟有超过70%的农民不感兴趣,这种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面对村庄空心化现实,找到推行文化建设事业可以依靠的承接对象,发挥其文化承接和建设功能,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湖北省,村庄空心化表现为人口空心化、社会关系空心化以及社会活力空心化,而土地尤其是耕地并没有出现空心化。土地通过村社内部的自发流转实现资源重新组合,带来了村庄阶层的重构,承接村庄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也因此变得复杂化。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实践之后,村社土地不断循环、交错流转,逐渐集中到部分农户手中,于是农户在土地耕种上就形成了差别——有的农户耕种数十亩土地,有的农户只有三五亩土地,还有的农户则不再耕种土地。由于土地耕种的差别,取消农业税后农业耕种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阶层分化开始凸显。据我们调查,以家庭纯收入为标准,当前空心化村庄中阶层(以户籍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该部分年收入在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绝大部分已经脱离村庄,且土地转出,他们一般占村庄户数的3%左右;中上阶层,该部分举家外出经商或常年在外打工,有能力在城市立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大部分土地转出,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10%左右;“中农”阶层,年龄在45—55岁之间,耕种规模在15亩以上,但一般不超过50亩,且家庭大半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农副业,家庭收入在5万元左右不等,土地大部分转入,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20%左右;中下阶层,该类家庭往往家庭压力大(父母生病或是孩子读书),举家外出打工或是半工半农,因为开支较大,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土地转出或维持原责任田规模,他们占总户数的40%左右;贫弱阶层,由于疾病或家庭变故导致劳动力不足,家庭收入在5000元左右,土地维持原有责任田规模,他们约占农户数的10%。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在带来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但是,这种阶层分化的现实,亦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2.“中农”阶层: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

上述“中农”阶层在现阶段是指主要依靠农业及其相关副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水平在村庄中属中等的农户。有学者称之为“新中农”阶层。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阶层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农”阶层利益关系在土地上,社会关系集中在村庄内部。“中农”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除一小部分土地是自己的责任田外,其他大部分通过亲戚、邻居等熟人关系流转获得,土地租金极低甚至为零,即遵循不安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逻辑。而要能够顺利达成土地流转,“中农”首先要与周围村民保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主动介入到村庄关系建构和互动中,因此这部分人在村庄中的口碑较好,是村庄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分子。相对于“中农”阶层,精英阶层在城市立足,其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中上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会在年纪增大后无法满足外部劳务市场需要时返回村庄,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土地转出,各种关系重心在村庄之外;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处在村庄中,但是自身家庭生活的压力极大弱化了他们积极参与村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中农”阶层在村庄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中农”阶层自身生活质量与村庄社会发展和村庄公共品供给成效息息相关,更为积极、更有能力参与其中。因为“中农”以耕种土地为主要谋生手段,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主要在村庄内部,村庄的社会发展、村容村貌的改观、公共品供给的完善与“中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村庄调查时发现,这部分人对村庄文化建设和自身文化生活质量提升高度关注,同时因为长期生活在村庄中,他们对本村最需要什么、怎么建设也最为了解。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精英阶层虽然有强大的经济能力,但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对于村庄社会发展较少关注;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没有脱离村庄,但是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种土地的劳动力支出减少,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中农”闲暇时间较长,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去。调查发现,荆门农村村庄内篮球场的建立、篮球队的组建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农”为主要倡导者和实际组织者的。

第三,“中农”阶层是当前农村政策安排的既得利益者,对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同,成为国家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均“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使用权”,实行“生不添、死不减”,鼓励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自愿、规范流转。可以说,相对稳定的农地承包关系和制度安排能够保护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农”阶层利益。另外,税费改革之后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如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使得利益关系在村庄中的“中农”阶层受益最多,增强了“中农”的国家认同,也即是说,税费改革及其系列改革的“政治逻辑”在“中农”身上得到了充分表达。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中农”阶层最为拥护也最为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农”阶层也更容易形成认同并积极参与。这一点在村庄调研时也得到了证实。

第四,“中农”阶层有其自身循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中上阶层的部分村民在经商失败或是受制于年龄、技术而无法满足劳务市场需要时,会选择回到村庄耕种相当规模土地,成为“中农”阶层;中下阶层的部分农民在克服家庭困境后,也会通过土地自发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上升到“中农”之列。“中农”阶层也会有一部分农民因年龄增大、劳动能力下降等因素而减少土地,导致收入较少滑落到中下阶层。因此,农村阶层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农”阶层就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实现再生产。这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群众基础。

村庄空心化虽然带来人财物等内部资源的大量流失,但并不等于说村庄内部承接机制阙如,更不能因此对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态度。“中农”阶层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后的新兴阶层,因其与村庄的高度利益关联、较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完全能够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承接主体,发挥重要的承接功能,通过动态再生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出路与对策

毋庸置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发挥,仍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日益显现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结合上述分析,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应从内外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在当前乡镇体制改革框架下,探索更为务实和高效的组织机制,夯实以乡镇文化服务部门和村级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以村庄“中农”阶层为主要立足点,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使文化供给内容真正得到村庄的认同和接受,发挥文化供给的最大效益。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文化建设有阵地无组织、重“送文化”而轻“种文化”的供给模式弊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从“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外部供给上,有效克服组织乏力问题

应对“以钱养事”的改革框架进行必要修正,结合农村工作现实情况,从资金投入和政府组织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供给、服务和管理职能,保证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有能力做事、有热情做事、有尊严做事。同时,理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与村级组织关系,赋予前者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权力,进而形成组织合力,克服当前空心化村庄文化组织供给乏力的问题。

温铁军在对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研究中指出:“在工业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这个不可能跨越的历史阶段中,能有效地降低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极少的亿万小农的交易费用,并且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的。”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基层组织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进入“以工哺农”的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诸如文化建设等公共品供给任务。这种形势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基层组织在文化公共品供给方面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相反,在文化等公共品供给中,国家如何了解高度分散且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亿万小农的需求?国家又如何降低公共品供给中因“搭便车”而导致的高组织成本?这些问题均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由此,无论是税费提取时国家工业化积累阶段,还是后税费时期的国家反哺农业阶段,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容忽视。

2.在“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上,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

上文述及,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村庄内部没有承接文化供给的有效主体,而是已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中农”阶层进入村级组织,通过对体制身份的获得激发“中农”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村级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查发现,“中农”阶层虽然有一些人进入村级组织,成为村庄政治精英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倡导的“富人治村”等观念的影响,“中农”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村级治理被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不在村庄的经济精英(即富人)把持,“中农”阶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把“中农”阶层作为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加以吸纳,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在村庄有效开展。二是在政府的文化供给项目中,通过民主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广泛征集村民尤其是“中农”阶层的意见,使政府工作充分得到“中农”阶层的认同和支持。面对村庄空心化这一基本事实,能代表村庄整体利益的“中农”阶层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首要结合的对象。三是扶持“中农”自组织的文化活动。从调查来看,目前村庄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腰鼓队、健身舞队等,都是以“中农”为组织主体的,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此类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进行相应的项目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综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乡镇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能力,同时构建以“中农”为主体的村级组织,从而形成内外合力,有效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困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切实符合村庄内部文化需求,避免错位供给和过度供给。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调动村庄内生力量,增强村庄社会活力,进而克服村庄“空心化”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困境。

五、总结和讨论

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内外双重困境:一方面,村庄空心化导致对外部供给的高依赖,但从外部供给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实现有效供给,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了供给乏力和监管缺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重组所形成的“中农”阶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有效利用,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长期缺失。结合实证分析,理清困境存在的内在逻辑,适时强化乡村两级文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以“中农”为主的村庄主体,发挥“中农”的文化承接功能,成为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困境进而实现农村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与其他公共品供给在遭遇的诸多困境及其形成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不仅旨在理性分析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还可为农村其他公共品供给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5篇

    一、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学校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文化的发展与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民族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又是什么关系?本文对上述问题做如下探讨。

    1.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那么,我们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否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相悖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几百年来一直处于“以人为本”或“以文为本”的两极对立之中,产生了“人至上”和“文化至上”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人至上”论者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文化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是发展社会文化的根本动力。而“文化至上”论者坚持以文为本,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文化是推动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另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这两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均有其合理性。事实上,人与文化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否定文化的导向作用;强调文化的导向作用,但不能否认人的发展。如有研究者指出:“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两个永无止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的发展为文化提高了主体支持。无论是发展物质文化,还是发展精神文化,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另一方面,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用文化武装起来的自觉主体。离开了文化,人就不能成为自觉主体。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推动器。可见,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P413)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与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目标是不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而其中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原因在于,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又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的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对人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结构对人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放大和外部投射;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人格。这就是说,教育、教化对人格培育有重要意义。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教化;人格的发展,也依赖于文化教化。(P421~422)

    2.学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教育人类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学校是一种具有参照性的文化机构;学校是一种跨文化冲突和执行文化功能的竞争场所;学校是一种标定学生文化级别的科层制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对学校教育都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学校教育的每一层面都将受到整个文化的多层结构决定。学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一面。学校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和发展。”[12]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民族地区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机械照搬汉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要使校园文化和学生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P257)

    3.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

    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最终必须在学校落实。而学校是由物质和材料因素、人类社会系统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及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改革如果不想流于表面或虚幻,就必须深入探求学校文化的脉络,并生成与之相容的学校文化。英国学者霍普金斯等认为,当国家的课程改革框架与学校结合时,我们所要采纳的改革取向应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全面主动和积极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课程变革的终极目标;二是学校应对课程改革能力的提高。而前者的实现,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机制和条件上的保障。美国着名学者富兰曾经更为直接地讲道:“如果欠缺一个支援性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无望。而学校文化转变是一件长久而棘手的事情。”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和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对于承载着教育人和课程改革任务的基本单位来说,学校面临着自身文化重建的艰巨任务,这是保障学校获得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和机制。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背景,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土壤”。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教育改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转型,是对学校“文化土壤”的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即学校文化的改革。”同样,教育及其民族教育的改革也即学校文化的变革。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规范行为等作用。但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为民族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受到其家庭和本民族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已初步形成了对自己的家庭、民族的一系列认同意识。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有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会导致厌学、逃学。(P256)

    二、民族学校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改革

    “解决学校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冲突的可行性方法是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方案。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R.Jeffcoate)对此制定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体现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的本性,摆脱某一狭隘文化的垄断,促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并乐于接受。”(P257)

    1.通过民族学校课程建设传递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还应增设有关文学、历史学、风俗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但却被长期压抑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他们本土化,剔除它们之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民族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使用民族文字的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乡土教材或本土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第6篇

【摘要】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外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校园内部环境尤其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要充分运用好校园文化载体的引领和默默浸润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好学、奉献,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未来参与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高校

高校校园文化如春雨般默默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日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今天,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跟上,如何建设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增加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校园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社团开展的演讲比赛、创业活动、歌唱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无形中都受到思想意识的引导,都有价值取向。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提高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大有裨益"。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社会或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利用思想道德观念影响成员,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思想品质要求的人"[1]。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是通过思想品德课和理论课这两门课程的授课为主,将与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给高校学子。诚然,多年以来坚持的"两课"使得众多大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三观",塑造了有理想、有追求的正面形象,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依靠"两课"的理论教学远远不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校园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交流,通过慢慢认知社会为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的途径之一,使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升华,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都是统一的,都是为高校培育人才服务,都是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2],传统的"填鸭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只是在"两课"课程中重复讲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长时间的灌输下,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将会发生转变,即使是课程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也只是单纯为了优异成绩而努力,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无法真正理解、接受,从而达不到教育目的。但校园活动却被广大学生所接受,譬如,举办革命传统文艺汇演、红歌歌唱比赛、重走路等文体活动,慰问当地老,了解他们的革命经历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个人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现实意义。

(三)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教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学校的文化氛围,这个氛围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要想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就要先营造出一个高品位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别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鲜明的制度文化、富有美感的艺术气息。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触动每一个学子的灵魂,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素质中的创新能力如孵化器般有催生作用,要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群体的素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让学生开阔眼界,触摸课堂之外的世界,勇于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平台,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对"两课"课程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素质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失衡

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就如人的肉体与灵魂一样如影随形,没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将缺乏内在生命力,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地进行物质文化建设,那将背离了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但环顾近年来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现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却将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明抛诸脑后。部分学校调动各方资源,为筹措大量资金甚至举债进行高校校园建设,用于建设奢华的实训基地,种植昂贵植被的花园甚至是高尔夫球场。上述设施的实用性其实并不大,其用意不外乎是通过华丽的外表来彰显学校的实力,以此向外界释放出一种能力的符号。事实上,高校管理层的这一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依靠华丽的外表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高校工作者的群体努力,反复研究之后寻找出教育学生的最佳方式,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才能真正赋予学校长远发展的内在生命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需要经过科学论证、详细规划再着手,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应该树立正确的建设观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匹马并驾齐驱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像土豪一样挥金如土地消费却突显不出校园文化的品味和内涵。

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民政;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策略

1.大数据背景下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大数据以一种实时性存在的多元形式形成的庞大的数据组,大数据的技术将会给我们传统的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带来冲击,引起变革。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产生和使用越来越多,民政档案的管理作为对过去的一种记录和梳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珍贵信息和经验,为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一种保障,能够有迹可循。但是现在作为一种大范围的背景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尚待我们解决。

1.1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作为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人员,专业素质不强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其组成的队伍整体素质不够,其工作能力就会让我们的管理和发展形成阻碍。我们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规划进行整理,而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缺乏有效的创新的方法帮助我们规划档案的管理和文化的建设,没有实质性意见,这是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和文化建设人员严重的缺失。

1.2 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意识

档案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有效凭证和我们后人翻阅和查看的记录,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但是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经常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意识,对于我们的档案资料不以为然,不够重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不好我们的资料,不利于之后的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甚至会造成资料的丢失和破损,这就是我们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的表现,对于民政部门的工作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档案管理制度和技术落后

在针对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技术的落后,制度的不健全,也会造成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大数据的背景要求我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多媒体进行管理和建设,但是我们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技术人员就会导致我们民政部门工作的迟缓,对于我们民政部门研究档案的时候浪费更多的时间且不容易管理。

1.4 民政档案部门管理的混乱

在我们的民政部门中,下设关于档案管理的专门机构,但是对于这些机构的管理中,不够细致的划分的工作,就会造成一定的盲区,没有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增设或减少具体机构的安排,沿用原来的机构就会造成工作部门的管理的混乱的情况,这将不利于我们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我们民政部门更好的展开工作,各司其职。这同样也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1.5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对于我们繁重的档案管理工作,大数据背景下的各种科学技术都为我们所用,但是硬件设备和经费的投入不足,就会导致我们的档案管理无法正常的跟上时代的潮流,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管理和整理,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档案检索的效率低,检索工具的质量不高都会影响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利于信息和档案的手机,开发和利用。

2.大数据背景下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策略

民政部门下的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工程量较大,信息资源较多,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凸显出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民政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具有很多专业的复杂的信息,随着大背景的变化和发展,文化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进行文化建设,就必须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下就是一些关于大数据背景下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民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针对民政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强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组织,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加强组织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类型的交流活动,在学习专业性的档案管理知识时,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招募专业的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向专业人员进行学习,带来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管理方法和思维,提升我们团队的整个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加激励的机制,提升我们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我们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这是针对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

2.2 增强民政档案管理的专业意识

对于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要增强关于我们档案资料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意识,也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对于民政部门发展的重要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吸收专业化人才,提高我们的专业性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我们进行工作的效率保证,也能够增强我们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和投入到工作中去。

2.3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我们民政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制定好的制度,在现有的制度和基础上,完善我们的制度,找出缺陷和不足,加以改正。对于档案管理部门加以调整,将职责和工作具体规划到每个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我们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同时为我们的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更多的便利,更好的开展我们的民政部门的工作。

2.4 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就要求我们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档案工作结合起来,针对繁重的档案工作,我们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减少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同时减少对于档案资料的磨损和破坏,而新兴的科学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电子化的管理将不会有磨损和破坏这一问题。我们的民政部门同时要投入经费给我们的硬件设施,增强我们的硬件化管理,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促进我们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2.5 通过管理加强文化建设

在进行民政部门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加强我们的文化建设。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民政部门的档案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民政部门的档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是民政部么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档案工作者要根据原始的资料进行一种重要的文化建设,将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从而传达和整理出的思路就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主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进行宣传,努力打造我们的文化品牌,开展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建设。

通过档案管理进行文化建设,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工作,同时具有艰难性和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新的道路,同时维护和巩固我们的成果,寻找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开展更多的专业活动和文化培训,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改变我们现在档案管理的现状,而不是一直以这种传统的方式方法传承我们的文化,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方法传播我们的文化,增加我们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内涵,力图建成我们民政部门档案管理中专有的文化建设。

3.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的经济化和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将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建设我们专有的文化,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改善我们的不足,解决我们的问题。民政部门作为一个政府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本文就着重关注民政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策略方面,针对各方面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对于我们的政府的发展和档案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而开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对精神文明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应该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使之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可以通过艺术馆、协会、歌舞团等组织来进行群众文化的建设。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1.概念

群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人们群众作为主体,在形式上多为自娱自教,群众在这个文化中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群众文化也是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结晶,它是人民群众所创作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新形势背景下,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的经济是一个综合体,会受到政治、文化和经济水平的影响。我国在对群众的文化进行大力发展的时候,经济也会得到良好的促进,并且在这个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一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例如,开展与历史风俗活动相关的文化建设,可以使得当地的经济建设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是对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一个满足。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群众积极的参与其中,他们在参加的过程中也会释放自身的压力,从而获得一个愉悦的休闲过程。开展这样的建设活动,群众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一个较为明显的提高,同时他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也会提高,因此使得我国的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在人们的需求变动之下,群众文化建设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背景和机遇,从而在进行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惠民性的事情,当前,我国在群众文化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思想陈旧

负责群众思想文化建设的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较为陈旧,他们对于传统的文化有着较为恭敬的态度,这是应该的,但是对于一些新的文化和现代的思想也要学会分析和接纳,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思想进行良好的结合,推动群众文化的创新,提升整体文化的质量。

2.群众文化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实际脱节

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也服务于群众,需要和群众的精神需求相结合,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的实际背景,例如社会的经济状况等等,这样群众文化才能具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变大,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复杂,当前的群众文化和实际的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不能满足社会和群众的需要,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策略探究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

群众文化的建设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得到重视。只有群众对群众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觉悟较高,他们才会乐于参与其中,并且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此一来,群众文化的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群众思想意识的提高当中,有关部门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使群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文化东街建设当中,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文化的宣传还有着较为有利的技术条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群众文化的宣传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之外,还可以利用新的宣传手段,增强宣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宣传效果的呈现。

2.营造良好的群文化氛围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偏向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因此进行群众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氛围作为烘托,这样建设的效果才会更加突出。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从各个方面来进行文化环境的营造。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负责文化建设的有关部门可以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对群众开展优秀、先进文化的教育,从而和群众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此外,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还应该促进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建设。例如,开展与农民工、老年人和妇女等相关的一些不同类型和主题的文化活动,惠及到各个不同的人群,让他们可以从文化活动中了解到相关的知识。群众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要从无形的氛围中进行,同时也要注重有形物质的提供,利用硬件条件来促进氛围的形成。

3.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着许多的变动因素。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很多人认为文化建设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工作难度低。实际上,这项工作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胜任的,它对工作人员有着专业的技能要求,同时也需要他们有着较强的责任心。从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来看,需要明确该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也就是基层的文化者,他们承担着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任。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素质,确保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能够顺利进行并且效果突出。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立足当前的文化建设需求,不断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工作当中,加强储备干部的培养,促进文化队伍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4.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

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基于一定的背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建设也需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文化能够跟的上群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们的观念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群众文化一直因循守旧,踏步不前,那么就容易被社会所淘汰。为了更好地使得群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要通过各种方式对文化进行创新,鼓励群众自主创新,同时还可以为群众提供文化创新的各种条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观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创新虽然面临着就较大的压力,但是也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和技术支持,因此也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压力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第9篇

1 档案文化内涵

从档案文化内涵方面可以看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以定义为主,对档案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档案就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记录,存在的形式有很多,其中包括图片,文字,现如今还有视频和音频等各种类型,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除了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之外,档案信息还包括宗教以及科学技术等等方面,因此,其保留价值相对较高。从档案的定义以及内容范围上看,档案的文化内涵被人们所熟知。

1.2 从档案文化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上对其内涵进行分析。从这一点上看,档案信息主要是对某一特定的时期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因此,档案文化内容必然会和社会发展背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档案信息可以将某一特点人群的世界观以及行为等进行反映,可见,档案信息本身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可见,只有加强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深入挖掘档案文化本身的内涵。

1.3 从属性方面上来分析档案文化。档案文化的属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主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研究和调查,对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还原,档案和档案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这和档案的原始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档案文化本身的属性上看,档案文化就是一种尊重事实和历史的文化,因此,档案文化经过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纯粹性。

1.4 从价值方面分析档案文化。要想对档案文化进行全面地理解,研究人员需要从档案文化的价值方面来进行分析。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利用者应该对档案文化的价值和评价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从档案文化的价值方面上看,这是一种完全超越自身价值的一种价值体系。

2 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想促进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人员应该从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才能够从全面地角度来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了解。

2.1 对档案文化本身的价值认识不够。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加强认识,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如今,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如果无法掌握档案文化本身的价值,就很难提升档案的利用率,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就会成为空谈。

2.2 档案文化的功能受到严重地忽视。从这一点上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拥有科学的档案观,不仅可以对档案文化的价值进行明确,还可以对档案文化的功能进行认识。现如今,从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档案文化的价值被明显地忽视,档案管理机构的形象并没有完全树立,这就给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带来较大的限制。

2.3 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冲突比较明显。现如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档案文化传播也逐渐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传播方式以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为主。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文化管理模式等应该得以转变,对于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应该不断地扩展。为传统档案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关于如何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3.1 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助力档案文化建设

加强档案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很多档案管理机构在适应时代的要求下,加强了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然而在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原始的档案,尤其是那些音像档案资料,在管理环境方面较差,使得这方面的档案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和维护,因此,必须加大经费的投资力度,切实做好档案的管理。只有做好了档案管理,才能为档案文化的建设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尤其是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高度重视,为档案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致力于档案文化建设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加强档案文化的建设,必须针对档案管理体制不足的现状,大力加强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致力于档案文化建设环境的改善,确保档案文化的建设具体真正的落实在档案工作的细节,并始终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文化发展的重点,实现档案文化与档案事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和培育档案文化,为档案文化建设发展明确目标,从而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3.3 不断强化档案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文化的功能

档案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强烈的档案文化意识。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档案文化意识,而这就需要树立良好的创新、开拓和发展意识,从而对档案的工作规范和秩序进一步的认知和遵循,并在良好的档案管理理念下营造良好的档案文化社会氛围,并对档案文化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档案文化的属性更好地彰显出来,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4 致力于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为了促进档案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加快档案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注重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致力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创新,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信息化发展助力。例如可以应用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展数字化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从档案的收集到查阅整个过程管控的一体化和信息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体现档案文化在档案工作中的价值,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信息化发展助力。

第10篇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 全球化正在改变大学校园 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困境与出路 全球最美大学校园 文化传统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探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论我国文化战略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浅议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寻根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全球最美大学校园等5则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⑧邵东.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虚拟现实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包装工业,2015,Z2.

参考文献:

[1]盖晓明,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响,任竹凌,韩沛杰.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3]卜彦芳.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4]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学苑出版社,2004.

[5]梅仕士.民间文化元素在电脑游戏创作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崔玉霞.古代侠客文化与现代网络游戏[J].江西社会科学,2005,(01).

[7]涂锐.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表现与运用[J].东南传播,2009,(2).

[8]贾永腾.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和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15,(6).

[9]薛凯文.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路径[J].现代交际,2014,(8).

第11篇

关键词 民族特色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之所在,它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它是高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乃至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各民族文化高度交汇和融合的场所,我国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符合所在场域的生态环境为旨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优势,建设具有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民族院校首先是大学,然后才是它的“民族”性。 要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了解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打牢民族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一)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受民俗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而且宗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十分深远。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瑶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深远的影响。宗教教义中的与人为善、待人真诚、修身爱国等积极的思想有利于校园思想文化的建设,要以理论为指导对其积极地引导,而对其信神灵、天命、风水、阴阳等消极的思想要加以克服和引导。民族的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器具文化等都对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产生影响。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发展背景,这就共同构建了多彩璀璨的中华文化。历史上不但形成各具地域色彩的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而且也形成了以多民族为特色的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一些地区还形成宗教为色彩的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来自不同区域的民族学生必然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积淀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因子。因此,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各民族的学生共同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我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多民族的文化融合渗透,互相借鉴,吸收各自优秀的精华成分,共同创造了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在民族院校的校园内,多民族文化汇聚交集,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现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多种民族文化要素的统一体,也更好的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

(四)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要素的特殊性。

在民族院校中,校园的布局和人文景观富有民族特色,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图书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计一般会带有民族的风格。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在校园里,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构成民族院校独特文化背景,也为民族院校的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民族院校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都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只有根据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被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的遵守和执行,这既体现了一种制度文化,也有效的保障了校园文化的顺利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和培育少数民族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一)有关民族文化的师资培养较为薄弱。

在民族院校中,教师的培训极少涉及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造成了学校教师对多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培训上的不足还使得少数民族教师资源本就匮乏的民族院校,不能对人数占相当部分的汉民族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这在无形中就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上师资力量的不足。除此之外,为民族院校培养教师的众多高校,也很少将民族文化列入课程计划并融入课堂教学,使得许多输送到民族院校的教师对民族文化知识储备不足、认识不深,适应和建设多元文化的能力薄弱。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不彰显。

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既体现共性又突出个性。不同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办学定位等都会有所差异,因此,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呈现出独有的文化个性。 民族院校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的培养对象,使不同民族的师生能够欢聚一堂,成为多元民族文化荟萃的场所。然而,许多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度地追求现代化和市场化,没有充分挖掘具有本校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多元的民族文化只是形式上存在,而在内涵特色上却得不到真正的融合和提升。例如在民族院校的社团文化建设中,虽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但基于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却很少,这也成为了各少数民族学生间实现文化自由交流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不足、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复杂等原因,民族院校对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与趋势缺乏了解,故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与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仍然有待推进。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协调性不足。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具有不同于普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但现实中,许多民族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都将资源过度投入到物质文化建设中,缺乏对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制度文化的重视,活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也比较单一并难以得到丰富,这造成了校园文化彼此间的渗透性与互动性不足,在建设和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此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融合依然是很有限的,这就势必使得校园文化的整体辐射效应难以得到发挥。

(四)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持续性和长效性。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学校发展的整体。但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民族院校往往将校园文化建设游离于学校发展规划以外,缺乏对校园文化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系统规划,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陷于极其孤立的位置,所需的建设资源也得不到保障。而且校园文化建设与不同民族文化融合上的不足,也使民族院校始终难以形成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的持续而长效的校园文化活动,最终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适应,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些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更好地推动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一)加强有关民族文化的师资培养与培训。

高校肩负着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责任, 因此应加强有关民族文化的师资培养与培训。首先,有条件为民族院校培养教师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让有志服务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能增进对多民族文化的了解,为民族院校输送更为充足和优秀的人才。其次,民族院校可以将民族文化作为教师招聘考核中的一个方面,加强教师有关民族文化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培训可以关注教师在多元文化中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了解基本的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并能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给予理解和期望,在课堂上能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等。最后,民族院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自,搭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主动融入到民族学生中并结合学生的第二课堂来创新第一课堂的教学,大力推进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并奖励先进,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适应性。

民族院校各族学生既是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时代文化的接受者和创新者,更是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有效融合的实践者。故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民族院校要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建设,畅通和拓宽学生参与规划校园文化的渠道,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营造民主祥和的校园氛围;要搭建学生文化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通过各族学生的团结协作和文化交流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使各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认识自身价值。对于因沟通障碍、学习困难和经济压力等原因造成对校园文化不适应的学生,学校要针对不同的类型给予相应的帮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号召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主动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以培养和增强各族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

(三)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院校所处的地域和生源构成都有各自的独特性,校园文化的建设决不能生搬硬套,走向趋同化,而应是立足本校的文化特质,挖掘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鉴于此,民族院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的地域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建设相应的研究队伍,并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指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找到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特色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民族院校要结合本校文化特色,积极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经常举办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术活动,还要注重加强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建设。

(四)打造适合本校文化的特色活动。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民族院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立足学校实际来制定校园文化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建设规划,加强规划之间的协作性、联系性和系统性,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并保障相应资源的投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性并逐渐走向规范化。此外,特色活动是学校 “育人”文化的法宝,具有强大的辐射力量。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厚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民族院校要紧紧围绕本校优秀的文化传统,融合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创建多民族、多文化共同交流的文化品牌活动,而不能只注重个体民族的文化活动建设并割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点,推动一系列多元文化特色活动群的建设,并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把民族院校建设成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大家庭。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注释:

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教育探索,2010(8)。

蒋兴礼、蒋 源.浅谈民族院校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教育研究,2011(3)。

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11(8)。

第12篇

0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多,以往图书馆所占有的大量资源在优势方面显得逐渐暗淡。高校图书馆是以教育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馆,其在服务方面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更加专业化和针对性,所以在服务受众方面并不多,这也是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阻碍,导致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的下降,促使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当中的功能减弱。对此,探讨职业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有着显著教育意义。

1 高校图书馆开展参与文化建设的作用价值

1.1 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资源应用价值

图书馆在高校发展当中的作用以及价值非常明显,许多著名高校都非常注重图书馆的建设与优化。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正处于负面的循环发展,因为领导不重视而导致图书馆消极服务,导致资源利用率不断下降,导致图书馆价值越发难以表现,导致领导更加不重视[1]。为了更好地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其关键便在于图书馆自身在服务价值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教学人员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教学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其必须终身性学习,不断地创新和创新所学的知识。但是,因为日常工作的繁琐性较高,很难抽出时间到图书馆当中进行学习,这也就导致图书馆中的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其服务价值无法展现。假设高校图书馆仍然坚持传统的服务模式,便很难走出恶性循环现象[2]。对此,高校图书馆实行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现状,并从以往的物理形态逐渐转变与创新至文化、思维性状态,为教学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和服务,从而提高资源本身的使用价值,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帮助。

1.2 突出高校人性化教育功能

以人为本是高校开展任何工作的基础前提之一,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关系,提升师生对于高校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提升高校竞争力等都是高校建立品牌、强化自身服务价值的有效途径。传统高校图书馆在受众方面并不广泛,同时许多学生也并不愿意或不会主动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认知度、需求并不高,导致高校图书馆无法及时提供相应的资源服务[3]。对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图书馆本身应当主动出击,为师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服务,丰富服务模式,例如创新文化建设,为师生提供文化帮助,让师生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强化对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高校在人性化关怀方面的能力与效果,推动图书馆在市场中可以拥有更多的受众,实现长远化发展。

2 职业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2.1 强化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

为了让师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建设相应的文化氛围,例如北京大兴图书馆建设了关于“要学习、讲学习、爱学习”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开展文化学习的读书氛围,对于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可以借助良好的读书氛围进行遏制与控制,提升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校园文化的衍生与培育。

为了更好地突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效益,有必要强化关于文化的制度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持续性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于图书的使用、阅览以及归还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条款,对于需要进入到图书馆进行阅览或借阅的学生,都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制度要求接受服务,从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需要有效强化对图书的整理、归档、利用以及使用的制度建设,借助制度的方式来约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同时也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规范性、有序性提供帮助。另外,为了更好地保障建设效益,需要强化高校党委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度,立足在时代的制高点,同时强化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口号,真正落实对高校文化给予高度重视,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领导的重视不仅仅是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图书馆文化的实践活动当中,持续开展并不断强化图书馆文化建设效益,推动校园文化得到持续发展。

2.2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文化服务

在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并不是只体现在文献的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同时还需要涉及到的一些数据的分析、统计以及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等多方面[4]。高校图书馆一直都是以文献资料的供应为主,在职业化教育背景的改进环境下,数据信息的挖掘以及整体性的应用、服务等并没有受到重视,在网络环境之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个性化方式开展文化服务,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在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相对于其他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图书馆常用人群的喜好、行为习惯等通过延伸性的服务,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在网络上开展竞赛、比拼等活动来突出文化建设。另外,为了更好地提升文化服务的效益,可以在服务流程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在材料的编目、审核以及校对等方面,根据用户的习惯以及需求制定具体服务流程,?亩?保障服务质量。

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关于移动信息化的服务模式,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也为移动信息化的服务提供了充足的便捷性。首先,可以创办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最开始被称作流动图书馆,其主要是借助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与接入技术的应用,让用户可以应用电脑、PAD以及手机等随时随地的接入到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当中。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已经基本完成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任务,同时这一些建设经验也可以直接应用在高校图书馆中,可以在移动图书馆中为用户提供书目查阅、新书通报、个人借阅记录、续借图书以及推荐图书等;其次,可以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腾讯公司旗下微信软件中的一种功能模块,其可以为个人、媒体、企业或组织提供传统信息的服务帮助。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应用微信公众号的宣传途径,注册图书馆企业号,并通过电子资源的平台接入,让用户可以在微信平台当中应用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在移动终端当中随时点击浏览图书、下载学术论文,同时也可以随时给图书管理员反馈意见等,优化服务质量。

2.3 职业化背景联合性文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新时代的背景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借助高校之间的联合,例如借助人才、资源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默契合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受众者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性文化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途径非常多,首先需要完成同类型信息的集成与收集,在用户检索其中一部分信息时可以主动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信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集成方式包括了信息源的集成、管理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等流程。网络环境之下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一种方式能够间接性满足文化服务时的人员需求,同时降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差。另外,这一种改进方式能够一定程度地缩减编目人员数量,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数目信息方面的标准性与规范性,保障书目数据可以达到统一性的改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在联合性的文化服务当中,因为参与主体较多,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主体结构。一方面,文化建设的主体仍然是以读者与管理员为主,文化建设的对象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的约束,借助管理制度与借阅制度等实现文化传播与规范。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创新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促使管理人员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积极正面的工作形象。与此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循环性、持续性的业务技能服务,促使管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的思想理念、技术操作等,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4 职业化教育背景下持续改进文化建设

相关研究发现,想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作用,一方面需要完成固定体系、设施设备、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同时充分考虑服务方面的效能、范围以及深度,并强化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对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提高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量,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支撑,促使图书管的资源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满足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在加大资源投入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图书馆的监督和管理。?c此同时,职业化教育背景之下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效能方面会更加的丰富和深入,例如可以借助自定义菜单的方式实现优化服务质量的目标,同时借助自定义菜单让用户可以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内容,用户可以借助几次简单的点击便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也间接提升了文化服务质量。但是,这也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可以借助创办高校特色总分馆制的方式进行建设,从而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面积,发挥辐射性的作用。科室的藏书库书目可以通过科室教学人员来确定,图书馆的采购、编目以及加工工作都可以交给科室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而科室图书管理员的选择可以是从科室教学人员中选择,让其负责图书的流通工作,并定期接受高校图书馆的统一培训。以文化服务工作而言,可以定期对部分文化服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培训,组织当地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人员共同参与到会议讨论中,并讨论文化服务工作的技巧以及在职业化教育背景之下的改进方法,力求文化服务工作效果不断提高,推动高校图书馆可以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