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观望不前

观望不前

时间:2023-05-31 09:0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观望不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表示向周围看:巡视

环顾

张望

环视

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表示向上看:仰视

仰望

表示愤怒地看:怒视

怒目

表示向下看:俯瞰

俯视

鸟瞰

表示看全身:打量

表示已看到:看见

看到

见到

表示回过头看: 回眸

回首

表示偷看:窥

窥探

窥视

窥测

表示上级看下级:视察

检阅

表示一般地看:视

表示略微看:浏览

一瞥

走马观花

表示看不起地看:蔑视

轻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 照看

看护

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了望

遥望

远望

远眺

极目远眺

表示到处看:瞻前顾后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盼望地看: 望穿秋水

表示亲自看:目击

目睹

目测

表示集中精力看:目不转睛

注视

凝视

凝望

端详

表示仔细看:察看

观察

端详

检查

查看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带“观”的:观测

旁观   围观

观察

观览

观望

观光

参观

观摩

观赏

带“望”的:远望

眺望

探望

张望

希望

了望

观望

看望

凝望

仰望

带“视”的:审视

仰视

检视

斜视

窥视

凝视

俯视

巡视

环视

瞰视

注视

察视   扫视

带“览”的:浏览

阅览

展览

表示看的四字成语

察言观行  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  走马观花  察言观色  一望无际  登高望远  一目十行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掌上观文  东观续史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掌上观纹  东张西望  虎视耽耽

以观后效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东观西望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狗眼看人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探头探脑  极目远眺  高瞻远瞩  昂首望天  瞻前顾后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  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耳听八方  返观内照  探头探脑  举首昂视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矮人看场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水月观音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  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望穿秋水  见貌辩色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行事  看杀卫d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拄笏看山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

一览无余  管中窥豹  面面相觑  坐井观天  侧目而视  见异思迁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迟疑观望

达观知命  矮子看戏  白眼相看  明若观火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见风使舵  一览无遗  明察秋毫

鼠目寸光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耳闻目见  左顾右盼

表示看的三字词语

瞧一瞧  看一下  看一看  望一望  瞄一眼  盯一眼  瞧一下  望一会  瞥一瞥  瞟一瞟  探一探

赏一赏  观一观  瞅一瞅  瞧一眼  瞟一眼

表示看的二字词语

看见  欣赏  打量  视察  注视  蔑视  浏览  远望  远眺  俯视  仰望  瞻仰  注视  端详  轻视

瞻仰  俯视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  注视  看护  凝视  巡视  照看  怒视  观察  眺望

电眼  观察  浏览  细阅  秋波  偷望  环视  环顾  俯视  回眸  鸟瞰  眺望  顾盼  回首  回眸

审视  探望  僵视  斜视  环视  横目  侧目  游目  纵目  极目  张目  青眼  窥视  白眼  怒眼

表示看的一字词语

瞧  看  盯  瞄  视  瞟  睨  睹  瞅  眺  观  望  睬  瞩  摆  瞥  探  眺  瞄  仰

赏  瞻  瞪

表示看的多字词语

听其言而观其行

坐山观虎斗

第2篇

你可以慢慢来找我,走错路或者搭错车,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会等,但是不要太慢,要在我没变得更糟之前,抵达我身边。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11、澹泊寡欲:澹泊:恬淡;

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2、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

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3、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

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4、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

形容非常痛快。

5、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

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6、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

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7、满腹牢骚:牢骚:抑郁不平之感。

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8、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9、搔首踟蹰:形容心情焦虑着急。

10、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1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12、语重心沉: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2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满心苍凉:形容心中充满苍伤与凄凉。

灭此朝食: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心怡神悦:心情怡悦,爽朗豁达。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熏风解愠: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心怡神旷:心情怡悦,神态爽朗豁达。

心焦如焚:形容心情焦灼难忍。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31、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2、悲痛欲绝:绝:穷尽。

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3、忧心忡忡:忡忡:非常忧虑不安的样子。

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忧虑。

4、一室生春: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5、心如刀绞:内心好像有刀子在绞动一样,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

6、心花怒放:怒放:盛开。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7、心悦诚服:悦:愉快。

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8、心旷神怡:旷:开阔;

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9、心急如焚:焚:烧。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0、心旷神怡:解释意思旷:开阔;

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1、手足无措: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12、异乎寻常:异:不同;

乎:于;寻常:平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13、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

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4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满心欢喜:形容心里十分高兴。

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去的心情万分急切。

心旷神怡: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一般多用于表示心情的美好。

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面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抓耳挠腮: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坐而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心潮起伏:起伏:时上时下。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表达心情的词语有什么5心事重重:心里有很多顾虑放不下。

心如刀绞: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胆战心惊:发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悲痛欲绝:欲:将近,快要。绝:气息终止,死亡。十分伤心,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满心欢喜:心里面全装着欢喜,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第3篇

一、论用笔法

下笔之前,必须运气,运指腕。

作画的要求不同,大大超过写字。其大要指实掌虚,四面出锋,回旋的余地要大,这是总的方法。但指实不是执死不动,尤其中指必须微微拨动。因为五个指头,大指、食指、中指紧紧执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只不过起到辅助作用,而上面三个指头,中指最靠近笔尖,稍动一下,点划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

 

三指紧执笔杆,二指辅助,指实掌虚,是竖笔的执笔法。

拖笔,尤其想下拖,执笔的方法就要改变,好象单勾法。大指、食指两个指头在上面从相对的方向执住笔杆,中指、无名指、小指三个指头在下面妥住笔杆,近于执钢笔或铅笔的方法。所不同的只是指头要伸直一些,有不要执得太紧,笔锋同样要藏在墨痕中心,这样也可以达到圆的效果,叫做卧笔中锋。

 

用笔要竖得起,卧得下。……竖笔拖笔,必须穿插交叉互用,因势而行,切忌做作。达到运转自然,圆浑无碍,才是佳制。

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

所谓中锋,要求笔尖永远在这一笔的墨痕中间,而不是偏出墨痕的边缘,做到万毫齐力,这样不论竖笔、卧笔、拖笔、逆笔,都是中锋。

笔平划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那末笔锋又回到墨痕中心来,还是中锋。

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作圈得转,就靠平时不断地画圆圈、打圈子,把指腕运活,配搭紧密,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

还须训练拉长线条。长线条有直线和波浪纹曲线多种,都要中锋一笔到底,那就不止运腕,同时还要运臂。拉时腕不能靠在桌面上,正中端坐,利用腹部呼吸,沉住气,目光盯住笔尖,执笔要较高,笔杆垂直竖起,中指微微拨动,徐徐划过去,这样不论横线、直线,都能出于中锋,而且能拉得长,虽到末杪而气不竭。

 

线要拉得长,圈子要圈的圆,在山水画技法上,是基本功训练的两个方面。

用笔柔毫宜刚用,健毫宜柔用,尖笔不秃,做到如此,才见功力。第一靠不断的肌肉训练,要做到把力用到笔尖上。第二要熟知笔性,深体细察,因势利用。

运用笔尖时,要提得起,留得住。画一根线条,要用全身的力量送到底。送的时候中指向下按,同时臂腕向里拖,中指微微拨动,摇曳生姿,不是平划过去,这样线内就有东西,有了东西,就留得住。

 

不论一点一线,下笔把得稳,提得起,放得下。

笔既要提得起,还要揿得下。

提得起,用笔尖;揿得下,就要用笔腹、笔根。小揿用笔腹,大揿用笔根。要一揿到底,揿得重,揿得杀,不管笔头上水多水少,或湿或干,要有决断,无所顾忌。切不要欲揿又止,不重不透,观望不前,犹豫不决,这样才能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

 

下笔要如刀切,笔的边缘要有口子。所谓口子,就是墨痕不是到边渐淡,而是到边反浓。积墨凝聚在边缘好像刀切,所以也叫杀。用笔能杀,才能沉着痛快,才能免去甜、赖、疲、瘟诸病。能杀之法,首先用笔要重,重要有内劲,不是用蛮力。

 

提揿二者穿插互用,抑扬收放,产生节奏感,画面就不平,有韵味。

在局部、细部,用笔也要动静参用,几笔凝重沉着之间,参以几笔飞动之势,求其不平,而得节奏之美。

如果只有沉着,而没有痛快,笔墨就要呆、要木。如果只有痛快而没有沉着,那么所谓痛快,每每要滑到轻和薄上去。所以有了沉着,再加痛快,才能做到笔墨运用的极致。

下笔之际,气沉丹田(利用腹部呼吸),同时很灵活地运用指和腕。心有定力,下笔直书,做到既扎实,又飞动。

心有定力,笔有定法,以我为主,不为外物犹豫彷徨,如是则粗细、工写、大小,皆能心手相应惟命所之。自古以来,凡是大家,往往能在粗中带细、细中带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用笔要多用虚笔,少用实笔。……虽然笔毫在纸上轻拂而过,或则细如发丝,势若飘扬,但这仅仅是虚而不是轻。用笔要有内劲,则虽轻实重。作画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然后有苍茫的感觉。但不是笔头干了才是毛,湿笔也可见毛。要做到笔松而不散,笔与笔之间顾盼生姿,错错落落,时起时倒,似断非断,虽湿也毛。

 

二、论云水画法

1.画云法

山水画中每用作为处理虚实的手段。画云主要有二法:其一用水墨淡淡烘染而成,不露笔墨痕迹,用以表现春山晴霭,是一种静止的云。其二用线条勾画而成,利于表现有动势的云,当然也可表现静止的云。

 

山水画传统画法中有大勾云、小勾云两种画云法,但历来多作灵芝状,少有变化,无生气。我对照自然云的形态,参酌古法,加以变化成之。

大小勾云粗细繁简不一,而画法相同。参照山石环境适当用之,以求统一。

片云在天,其下为云根,上为云面,上轻而下重,以分阴阳明暗,寓透视原理于其中。

勾云分上下两面,上为阳面,下为阴面,上面笔简,下面笔繁。

云朵互相之间有疏密关系,笔墨要有浓淡虚实变化。

云根每依附山石林木以成其重,尚感不足,可用浓墨于淡墨线之上,依迹重勾点醒,以求不平。

古语有“重若崩云”、“云蒸霞蔚”、“风起云涌”之说,可见写云要有动势,而惟有勾云法能达此要求。

勾云能表现云的动势,所谓崩云或奔云,只有用线才能写出它的动态和动向,用渲染的方法无法达到这个效果。

云与山头的取势布局须相互呼应。

云漫山头之外,取其险势。

山头平正,无出奇之姿,如在顶上面云一簇,以取其势,东坡所谓“岭上晴云披絮帽”,则立破平正,此构图之一法也。

飙云捷走,缘山脊而上,似惊涛阵马,陡增气势。

云漫山腰,得其虚实变化。

太行山势,山石方折,满目觚棱,画云亦宜带有方形,方得一致。

云与山头的用线,既要有变化又要协调统一。

平头云用以表现云海。于高处下瞰,铺银拥絮皛然一色,如对大海,浪涛滚滚。偶然出山头,如海中岛屿。

一幅山水画之中,画云要有呼应,既有大面积的云,也要有小面积的云,相互呼应。

白云在山,随风流驶,来如兵阵,大小相属,虚实映带,要有呼应。

不必勾出云体,先画丛树,青苍重迭,中间白气回环,层层深入,推至远处。

白云可利用四围物体以成其形。山石林木是实处,而下笔时审度形势,计白当黑,当留意白处,以达到参差映带,自然圆转之美。

积墨成块,中间露出白线,如龙蛇起舞,回环往复,要前后连续,断而不断,首贵自然,切忌做作,无有生意。

我创为留白之法,于积墨之中,白线回环,蜿蜒屈曲,得自然之趣。于积雨初止,林麓乍霁。

第4篇

在中国近代早期,民众对股票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之后,西方近代信用制度被引入中国,发行债券成为外国资本家继发行公司股票之后,在华筹资的又一重要手段,国人初次有了债权证券化的认识。外国股票与债券以其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和稳定的商业信誉,逐渐受到华商的青睐,从而使不少华资或被吸纳入洋行,或被外国资本家借去又高息转借于清政府。对于外国股票与债券,晚清士人在很长时间内统称之为“股票”。至少,在官方的言论中,直到19世纪末这两个概念还是混淆的。在不少中外借款条约的中文文本中,借款债券都被写成“股票”(注: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598-599,627-629,734-73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朝廷官员在筹借内债时,尚将此项债券命名为“自强股票”,后又改名为“昭信股票”,以区别于官方在铁路、矿务等方面获利“惯于失信”的股票。由于晚清士人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股票与债券的属性没有区分开来、他们对股票投资的债券性要求也就不足为奇了。

晚清民众对股票投资之债券性要求的一个突出例证,就是公司股票普遍存在的“官利”现象。所谓官利,就是股本利息,即股息的俗称。股息本来是公司扣除经营运作成本之后,为股东提供的“或大或小的利息”[2](P.268),是公司投资风险性的体现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言:“股份公司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投入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取出什么。”[1](P.484)而在近代中国公司企业中,官利是固定的,而且是必须予以保证的。官利必付、官利先付是近代中国实业界的一种社会俗成制度,即持股人不问企业盈亏,依固定利率定期向公司领取息金。官利利率一般载于公司章程和股票上,如期支付官利成为公司企业经营运作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股东在缴纳股金获得股票的同时,还会拿到一种息折,据以定期向公司领取息金。检阅晚清官督商办和商办公司企业的章程,几乎没有不规定官利的,只不过表述略有差异而已。

关于近代中国实业投资领域“官利”制度产生的原因,笔者和其他学者已从中国传统的高利贷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过探讨(注: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张忠民:《近代中国公司制度中的“官利”与公司资本筹集》,《改革》1998年第3期;李玉、熊秋良:《论中国近代的官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3期。)。诚然,在近代中国,产业资本受制于商业资本是造成中国实业投资领域“官利”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促成后者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股票市常首先,不难发现,当时在华发行股票的外国公司多未规定固定股息,而这并没有影响华商对外国股票的认购热情。虽然华商起初对洋商所发行的股票“视为畏途”,“未敢问鼎”[3]。但是“至迟在(19世纪)50年代”通商口岸渐兴华商认购洋股之风[4]。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华商对洋行股票的认购渐趋踊跃,有的洋行因“买股份之人多为华商”,乃至该行虽为外国公司,“亦只有此名而已”[5]。有的洋行股票因供不应求,以致市价溢出原价好几倍。个别洋行鉴于要求认股的华商为数太多,不得不制定了限制条件[4]。

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对晚清公司章程的大量汇总,发现洋务民用企业在关于“官利”的规定方面,同此后的各类民办或官商合办企业还是有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对支付官利的起始时间上。后期的民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一般规定入股即起息,而不少洋务民用企业则突出企业见到效益后方能分利。例如金州骆马山煤铁矿章程规定:“自见煤之日起,每商本一百两,长年酌提官利银十两”[6];平泉铜矿规定:“见铜后十二个月为第一年,如有盈余,先提官利一分”[7];徐州利国矿务局规定,股东缴纳股款后,矿局“给予股票并取利股折,俟煤铁运售之日起,每届一年结算一次,先提官利一分”[8]。登州铅矿则“照章议定,(自)收银之日起,先行派分庄息,俟口炼发售后,长年官利一分,并找足以前庄息不敷一分之官利”[9]。洋务民用企业的创办人也承认之所以规定官利,是鉴于如果将官利“纳入余利之内”,则股东“不自觉矣”。所以“公司章程向须酌提官利”[6],“股本宜提官利也”[10](p.1044)。但是,在早期洋务民用企业中,并未见到后来在民办企业中常见的“官利吃股”现象。有的实际上并未按规定于投产后即支付官利,例如开平煤矿规定见煤后支付官利,但实际上至出煤后第七年方开始配发官利,且首次官利仅为六厘,而非章程规定的一分(注: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643-644、660-661页。)。同样,洋务民用企业关于官利的“严格”规定,也并未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相反19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股市。

时人记述,“中国初不知公司之名,自招商轮船局获利以来,风气大开”[11];华商“忽见招商、开平等(股)票逐渐飞涨,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借资购股,趋之若鹜”[12]。于是,市场之中买卖股票“成为一宗生意”,甚至成为“市面生意之时派”[13]。商民“视公司股份,皆以为奇货可居”[14],乃至“人情所向,举国若狂,但是股票,无不踊跃争先”[15]。在这种狂热的购股之风促动下,即使新发行的股票也无不涨价。时人记叙:“每一公司(股票)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16],股票市价“一加再加,登时飞涨”[17]。在当时,投资者其实并不关注企业的官利,他们“专心致志于(买卖)股票之中”[18],并不在意公司的利润如何,因为“股票转售,其利已属不赀”[14]。在股票之利的诱使下,“凡市中有些场面者,莫非(公司)股东”[19];本

无巨资的小商小贩亦“或抵或借”,“不惮罗雀碰掇之劳”,争购股票,“以图厚利”[20]。当时上海股票市场之所以火热起来,也是综合原因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说明,洋务企业关于“官利”的较后来严格的规定并没有限制投资者的热情,民众大兴认购股票之风也并非追逐于股息之利。

官利虽然对上海股市的高涨未起关键性作用,而上海股票市场的崩溃,则直接影响到了此后中国民众的投资心态。经历了上海股市风潮之后,股票投资的惨痛损失,使民众对公司、股票普遍产生了恐惧之感。乃至“人皆视集股为畏途”[21],言及公司、股票,竟“有谈虎色变之势”(注:《股份转机说》,《申报》1884-12-12;《论商务以公司为最善》,《申报》1891-08-13。),“几同于惊弓之鸟”[17]。商民对于公司、股份的恐惧、厌恶心态,对此后的洋务民用企业实施募股集资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人称:商民因有“前车之鉴”,不免“因噎而废食,惩羹而吹齑”[22],乃致“公司”二字,“为人所厌闻”(注:(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编:《矿务档》第七册,第4358页;中国史学会主编:《》(七),第316页。),“公司股份之法遂不复行”[23]。凡有企业招股,商民犹“惴然惧皇(惶)”,“疑以公司为虚名,以股份为骗术”,乃至有巨款厚资者也“誓不买公司股票”[24];即使是“铁路、织布之股票,真实不虚”,商民亦“观望不前,未能踊跃”[23]。商民投资心理受到的重创,是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的。几年后,云南铜矿局在上海招股,商民“仍鉴于数年内之前车,往往裹足不前”,致使该局“竭力招徕来者,总不甚旺”[25]。1887年漠河金矿在上海招募股份时,商民犹“惕于数年前股份之亏,语以招股醵资,百无一应”[26](p.4332)。在这种情况下,“官利”的及早与即时兑现就成了尽可能挽回公司社会声誉的不多的手段之一。例如湖北织布局于1894年招商承办时,之所以规定“本局允为保利一分五厘,每股(百两)每年凭折到局领息银十五两”,就是为了解除“若绅商入股恐所分额息,欲称官利,多寡无定”的顾虑[27](p.573)。著名实业人物郑观应也说,“中国自矿股亏败以来,上海倾倒银号多有,丧资百万,至今视为厉阶”,故此“集股之法,首当保定官利”[28](P.686)。

促使晚清股票“官利”属性强化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清政府于19世纪末发行的“昭信股票”的“失信”结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昭信股票本为清政府为缓减财政危机而发行的一种公债,之所以如此命名,旨在强调其信用的稳固性。用策划本项活动的朝中官员的话说,就是区别于以往国内有关企业发行的“惯于失信”或“获利亦无把握,收效未卜何时”的股票[29](p.8)。虽然朝廷为此颁布了严格的章程,作了还本付息的规定,但这种债券在发行过程中则严重背离原定章程,使该项公债的发行,最终演化成为官府的苛派抑勒或强令捐输,使民众怨愤激增,最后不得不停止。昭信股票的社会声誉遂大为败坏,由此也进一步影响到民众的投资心态。乃至在民众看来,“集股即劝捐别名”,每逢公司募股,则“率皆借词推诿,纵使谆谆开导,亦属藐若罔闻”(注:《河南官报》第51期,引自杜恂诚:《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38页。)。在这种情况下,集股创业者自然也不得不在付息方面显示其“诚意”。例如陕西铁路总局创办人员在议定西潼铁路招股办法时,就特别强调了严格执行“官利”制度对于挽回昭信股票引发的股票“失信”之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意义:“陕西自劝办昭信股票,未能取信于人,以故在上偶有捐输之举,在下即广生疑虑,今办铁路股份,以定期付息为最要之著”;只有如此,方可“坚入股官绅商民之信,期于事成之举,祛疑忌而收利权”[30]。长期受自然经济浸濡的国人,普遍有着“宁可一人养一鸡,不愿数人牵一牛”的习惯心态,这种潜在的“单干”意识本来就难以即时转变。而官方的不良商政,无疑加剧了他们对新式企业投资的恐惧。“是故人之有资本者,宁以之自营小企业,或贷之于人以取息,而不甚乐以之附公司之股。”[31](p.118)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创办者不得不对投资者制定一种利益的保障,即“各省商办实业公司自入股之日起,即行给息,以资激劝,而广招徕,已属不得已之办法”[32](P.1014)。

近代中国实业界的“官利”制度虽然是一种普遍的作法,但各个企业的规定又不尽相同。以民办与官商合办企业为例,除了利率的不同外(注:这一时期企业股票官利利率大致在周年四厘至一分五厘之间,一般以年息五厘至八厘的规定较为普遍。),在计息时间方面,有的企业规定以收到先期股银之后即起息,有的规定股款收齐之时起息,较多的企业规定以收到股款之次日计息。多数企业声明官利发放,不计闰月。也有不少规定常年行息,例如云台山树艺公司明定“(股本)连闰八厘计息”[33](p.19)。民国元年创办的浙江银行则规定:“本银行股本官息按周年六厘计算,即以交股之次日起扣至来年是日止为一周年,前项官息每年分二期发,上半年自七月一日起至八月终日止;下半年自翌年正月一日起至二月终日止。”[34]股票所载官利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也有个别企业因应于不同的时期,规定了不同的官利利率。例如汉阳铁厂在实行招商承办时议定的章程规定:“(股东)自入本之日起,第一至第四年按年提息八厘,第五年起提息一分。”官商合办溥利呢革公司章程规定:“本公司所收股本,均于缴到之后一日起息,未出货以前按周年四厘算,既出货以后按周年八厘算。”直隶工艺总局劝办之织染缝纫公司则在章程中写到:“本公司……第一年生意未必能遽获厚利,拟第一年各股份按照常年四厘包息……自第二年起,每年结账,各股东一律按五厘官息照股派分。”河南广益纱厂亦规定:“自(股东)交银之日,先付执照一纸,按三厘起利,俟换给股票息折时,须将执照缴销作废,以后统按周年六厘行息,是为官利。”[35]在官利来源方面,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在开工前将股本存庄,以庄息发给股东。官商合办的铁路公司和一些同官方关系密切的企业,如京师自来水公司、南洋劝业会等可以靠政府支持获得息款(注:京师自来水公司于1908年时由农商部奏准,“每年筹官拨官款银十

五万两,预存银号,以为保息之用,俾昭大信。将业公司销场发达,余利增多,再将官款分期缴还”。1910年创办的官商合办的安徽泾县铜管山铜矿有限公司则以本省矿务总局所收米捐为保息。同年开办的南洋劝业会也规定:“股东应得官利,按周年八厘计算……商股应发官息,由南洋大臣另筹的款,不在股本内拨付,以固会本。”(分见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633页;下册,第781页;章开源等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1905-1911)》,第416页。))。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颁布了《公司保息条例》,以政府基金为特定行业企业保息。而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在未获得利润前,则不得不“移本作息”(注:也有少许企业并未规定“官利”,例如1905年成立的山西同济矿务公司宣布,“本公司所集成本,并无利息,每年结账盈余,先提一分为公积,逐年还本;俟成本还清,即停公积,此后所余净利,提二十五分报效国家,余归公司,除再提红股外,按股分利”(《矿务档》第三册,第1514-1515页)。天津同庆杂货有限公司在1911年颁布的章程声明:“本公司股本并无官利,每年正月结账一次,所有盈余除息项开销外,作为百六十份(分配)”(天津市档案馆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册,第947页)。还有的企业明确规定,企业“如无盈余,不得移本付息,致妨营运”(《伊犁将军奏创办皮毛有限公司拟定章程折》,《商务官报》己酉年第28期)。)。企业初创阶段,一般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官利必付”作法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难度。而为支付官利不得不移用股本或高息借贷,对企业来说,更无异于挖肉补疮、饮鸩止渴,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于这一点,张謇在总结大生纱厂与大生崇明分厂创办初期亏损原因时,已作过明确分析,学术界也多有引录,兹不赘述。

对于官利制度的弊端,自晚清开始就受到国内实业家与学者的抨击,梁启超与张謇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公司律》明确规定企业没有利润,不得移本付息,对矫正这一不良商业习惯产生了些许作用(注:例如上海龙章机器造纸有限公司至1908年已积亏18万余两,遂召开股东会,经“研究再三”,决议停发当年官利“以符商律”(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第841页)。)。实业界在革除这一陈规陋习方面也在不断努力。例如在宣统二年(1910年)举行的江苏铁路公司第四次股东会上,有人鉴于公司支出项下,“股本之官利居其半”,股东若再按年取利,“试问利从何出?实无异自抽股本,矧外界觊觎者众,思之殊为寒心”,遂主张“拟不支息五年,即以息作股本,一为固本计,一为扩充计”。不料他的提议一出,“即有反对者群起诘责”。最后投票表决,结果“可者一千六百三十八权,否者六百七十一权,遂决定以股作息”[36]。张謇在大生纱厂和大生崇明分厂多次议停官利,曾一度与股东达成协议,官利递迟两年支付,但迟发的官利则须周年加息六厘,作为补偿。张謇等人在民国初年发起创办中国模范铁工厂时,虽然为股东规定了长年八厘的正息,但又在招股时声明,“惟应从何时支起,须由股东会议决。向来凡公司招股,必自收到股银即日起息,此种办法甚悖商业法理。夫公司尚未营业之时,资本多半用于选屋、购机,余款存庄,收息有限,何从付此八厘官利;若移本以派息,是骗股东也,明得官利,暗耗股本,迨需运本时,不得不以重利求贷于钱庄,此多数公司失败之原因也。本公司名曰模范,甚望股东有以矫正他公司之恶习,一以巩固公司基本为目的,而勿志在派官息也”[37]。商务印书馆于20年代初曾试行过股息公积金的办法,其要义就是由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当年度股息超过一分时,应酌量提存股息公积金,此项公积金常年八厘计息,除积成巨款,于扩充股额时改为股份,或遇股息不足一分之年度,酌提该项经费,以为填补外,非经股东会决议,概不得提用。1925年时,该公司股东会又对股息公积金的规定作了修改,即股息公积金常留股本总额四分之一的数目,“专备股息不足一分时,填补股息之用”;股息公积金达到股本总额四分之一后,其溢出之数,当届即行分派,以后每满三年分派一次,或分派现款,或改作股份,由董事会提交股东会议决(注:童世亨:《企业回忆录》,光华印书馆版,上册,第117-118页,今收入上海书店影印版《民国丛书》,列第三编第74号。)。刘鸿生控制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于1931年第二次股东会时通过了增加普通股至三百万元的决议,但截至1932年12月27日只招到11559股,距预期之数尚缺401520元。公司董事会认识到“就本公司业务情形观察,招足此项股额实属非常重要。就一般社会经济情形观察,续募此项股份,事实上必多困难”;另一方面,本公司1932年度应发官、红利与此项未招足之股本额相差无几,而就公司经营状况论,“对于此项巨额之官、红利本无发给现金之可能”。故此,召开第四次股东大会,提议将应发官、红利抵充未招足额之普通股。结果,股东“众无异议”,通过了这一提案[38](P.155)。这些措施虽然对个别企业渡过难关产生了作用,但并未能改变中国实业界惯行的“官利”制度。企业向股东支付官利的现象,到民国时期虽日渐减少,但终未消失。

在股票债券化意识的支配下,投资者从一开始就淡化了对自己作为股东应有权益的正当要求。在近代公司制度中,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主要是通过股权机制实现对公司经营运作的监管。股东的应有权利大致包括选举董事与监察人,请求查阅公司账目,就公司营业状况向经理人员提出质询,请求分派应得利益,参与决定公司营业方针等,这些权利是借助在股份均一、股权平等基础上建立的决议和投票机制实现的。股权是投资者基于出资行为而取得股东资格后应得的合法权益,股权机制是近代公司进行内部约束、实现健康运作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股票“官利必付”制度影响下,民众投资企业后,关于公司寻切事宜多不过问,抑且不愿过问,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收受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并不感兴趣,只考虑股息愈大愈有利,毫不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32](P.1012)。例如苏州苏经、苏纶两纺织厂股东“除年收股息七厘外,于两厂营业盈亏始终未尝过问”。后来,两厂拟招集股东大会,商议经营方略,但

大多数股东表示“但愿年收股息,不愿与共盈亏”[39](p.267)。再如大生纱厂的股东“始终不知厂在何处作何状者……殆十居八九”[40](p.87)。如此,公司股东就成了变相的债权人,他们手中的股票不啻一张借贷字据。因为耽于官利,不重股权,就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严重脱节,股份公司权力制衡,民主决策的运作机制得不到体现,从而为经营管理人员的独断专行和营私舞弊提供了条件。梁启超曾对此有过检讨:“我国各公司之股东……但求官利之无缺而已”,而于公司经营事务并不过问,则“(公司)职员因利用此心理,或高其官利以诱人,其竟由资本内割出分派者,什而八九……股东初以其官利有着也,则习而安之,不知不数年而资本尽矣”[31](P.117)。

“官利必付”是晚清股票债券化的突出表现,这种富于民族特色的商业惯习对中国公司制度建设产生的不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当时的外国商人指出:“这种制度一天不改变,中国的公司企业便不能有稳固的发展”[32](p.1012)。今天,当我们抨击这种商业陋习时,更多地应理解当时民众的心态。高利贷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经济背景和民众在此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单干”式的投资心态,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股市风潮,和政府不良商政对民众投资心态的打击,恐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此也说明,政府行为和股票市场在公司制度建设方面,对民众投资心理所产生的不良作用远比良性作用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应看到,在致力于公司制度建设时,对民众相对滞后的投资理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营造全社会的良性投资理念,方有利于公司制度建设。这或许是检讨中国近代股票的债券性后,对于今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叭喇糖公司之利[N].申报,1882-09-17.

[4]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侵华企业中的华商附股活动[J].历史研究,1965,(4)

[5]裕国当筹其大局论[N].申报,1877-11-06.

[6]接录开金州骆马山煤铁矿章程[N].申报,1882-11-20.

[7]平泉矿务局招商章程[N].申报,1882-06-11.

[8]徐州利国矿务招商章程[N].申报,1883-01-14.

[9]登州铅矿禀案[N].申报,1883-07-13.

[10]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1]书某公整顿矿务疏后[N].申报,1884-05-13.

[12]答暨阳居士采访沪市公司情形书[N].申报-1884-01-12.

[13]公司多则市面旺论[N].申报,1882-08-24.

[14]论赛兰格锡矿[N].申报,1882-06-25.

[15]商船兴废论[N].申报,1884-08-14.

[16]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叙[N].申报,1882-09-27.

[17]股份转机说[N].申报,1884-12-12.

[18]论市面清淡之由[N].申报,1883-10-19.

[19]论股票房屋两案宜立定章以清积牍[N].申报,1885-02-02.

[20]中西公司异同说[N].申报,1883-12-25.

[21]论商务以公司为最善[N].申报,1891-08-13.

[22]论致富首在开矿[N].申报,1892-09—23.

[23]述沪上商务之获利者[N].申报,1889-10-09.

[24]商务论略:下[N].申报,1890-01-01.

[25]书督办云南矿务唐中丞奏稿后[N].申报,1887-09-03.

[26](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矿务档:第七册[Z].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60.

[27]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8]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9]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Z].北京:中华书局,1984.

[30]五续陕西铁路总局详议西潼铁路办法章程[N].申报,1906-05-17.

[3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2]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3]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农政上[Z].

[34]中华民国浙江银行招股广告[N].申报,1912-02-11.

[35]豫省广益纺纱有限公司章程[N].大公报,1906-03-02.

[36]苏路公司第四次股东会纪事[J].东方杂志,1910,7,(3).

[37]中国模范棉工厂招股章程[N].民立报,1912-08-26.

[38]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中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