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长恨歌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言
诗歌体现语言之精华所在,具有语言高度凝练、高度音乐化并蕴含极其丰富情感与美学价值的一种文学形式。“美”是诗歌的灵魂所及,是诗歌的生命所在。诗歌的唯美表现在其形体美、音韵美、意境美;对于一首诗,读者首先看到的是其外在形体美,必须悦目;而后是其音韵美,读起来悦耳动听;再就是要动人心弦,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融入诗境,感受诗情,享受诗之意境美。由此看来,读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欣赏美的愉悦心理过程。诗歌是文学中最唯美的体裁,语言凝练、优美、含蓄,富于意象,其无限追求美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诗歌翻译与众不同。“汉民族重意境、重传神、重风骨、重凌虚的审美情趣”。(张传彪,2005:14)中国人的思维总是跟形象、感性联系在一起,这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诗歌美学上,历代中国诗人追求“意境”,讲究“传神”,崇尚“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强调形神统一、意象统一、情景统一。正因为如此,才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美学追求,这就是汉民族诗歌美学的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通过对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曲折生动、离奇悲切的爱情故事的细腻描绘,演绎出一部唯美的宫廷爱情悲剧,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长篇诗歌中的一首绝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下简称“杨氏夫妇”)和许渊冲先生都是翻译界的泰斗,他们翻译的《长恨歌》各具特色。本文欲对比赏析两位译者笔下的《长恨歌》,探讨诗歌翻译如何重现诗词中的“意美、音美、形美”,追求诗歌翻译美学的至高境界。
1诗歌翻译理论之美学观概述
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曾指出:“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许渊冲(1984)把鲁迅先生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他指出:“美是‘诗’的本质;似是‘译’的本质。以‘译’诗而论,则似是低标准,美是高标准。”这一精辟的论断标志着当代译家对文学翻译的美学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许渊冲(1984:60)在《翻译的艺术》中对“美”的阐述为:“三美中,意美最重要,属第一位;音美属其次;形美第三。传达原文意美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也需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不能做到全美,那么,首先可以舍弃形似,也可以舍弃音似;但无论怎样舍弃,都要传递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钧先生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意境、神韵、韵律及艺术效果的转换。且认为检验译诗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看它在译语中能不能成其为‘诗’(转引张传彪,2005:22)。评判诗歌翻译的好坏在于译作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和风格美的程度。(汪榕培、李正栓,2005:106)通过了解许渊冲和许钧等人的诗歌翻译美学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译诗就是在译语中再现原诗的“美”。就译者而言,首先抓住原诗的“意”,然后完善原诗的“音”和“形”,才能翻译出好的诗歌作品。三者之中,“意”是诗歌的灵魂与精髓。“音”和“形”是诗歌的必备因素,同样不可小视。总而言之,就是尽最大努力争取英译在意、形、音三方面都尽量表现原诗的美。
2《长恨歌》两个英译本赏析
“三美”是许渊冲先生译诗的艺术追求。下面本文就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比较赏析《长恨歌》的两个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的Song of Eternal Sorrow(下文简称杨译)和许渊冲的The Everlasting Regre(t下文简称为许译)。(1)意美“三美”中,“意美”至上。的确,“意”是诗歌的核心成分。只有较好地传递“意美”才能给予译本读者想象的空间,提高译诗的品味。诗的意境,是中国古典诗Tl:e727-5038381NGLISHEQUARES歌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和文化核心。对于诗歌的审美与诗性特征,清初文论家叶燮作过精彩论断:“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又焉能一一徵之实事乎?”(转引张传彪2005:17)可见诗歌含义隽永,意蕴深远。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深邃,声韵和谐,情境契合,使其在中国文学领域中大放奇光异彩,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下面从“意美”的角度来举例分析杨氏夫妇和许渊冲对《长恨歌》翻译的差异。例1《. 长恨歌》杨译:Song of Eternal Sorrow许译:The Everlasting Regret我们首先看一下两种译文对《长恨歌》这一诗名的翻译。造成译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恨”字的理解。杨氏夫妇所用的“sorrow”,意为“痛苦”;许渊冲选用的“regret”意为“遗憾”。我们认为白居易虽在诗的前半部批评和讽刺唐玄宗、杨贵妃纵情声色、耽乐误国,但在诗的后半部却是歌颂二人真挚的爱情。全诗由批判性记述史实转为抒情性描写悲恨,再到诗尾发出“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哀叹,因此全诗的基调格局为传颂唐玄宗、杨贵妃可歌可泣的爱情,惋惜因安史之乱而导致的二人爱情悲剧。这里的“恨”应理解为“遗憾”。所以许译的“regret”更合原文之意。此外,许译“everlasting”一词更是用得无与伦比。首先,该词后面的“-ing”后缀可以表示持续进行的语法意义,能表达出“长”之永远恒、无休止的含义;再次,从音韵的角度看,“-ing”属长鼻音,读来有余音绕梁的感觉。“Everlasting”一词音节较长,译出了诗歌悠长悲切的主题思想,体现了“长恨歌”中“长”字的深切悲痛意境。例2.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译:Appreciatingfemininecharms,TheHanemperorsought a great beauty,Throughout his empire he searched, For many years without success.许译: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peer.“汉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白居易为了避讳,故意错置了诗歌中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译者因对原文理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译法。实际上,原文从头至尾都没有点明男女主人公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只是靠与玄宗和杨玉环实际相符的实物描写,如“华清池”“骊宫”“马嵬坡”“西宫南内”“长生殿”等来暗示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因此,为了符合原文的实际,符合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更是为了符合“诗贵含蓄”的风格,译文也不应当直接点破唐皇。杨氏夫妇直译为“TheHanemperor”,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恐怕会误以为真是写汉朝皇帝。许译为“Themonarch”遵从了原文隐讳含蓄的表达,从诗人“以假乱真”的创作初衷来看,这样的翻译更加能反映诗人的意图。例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译:Glancing back and smiling, she revealed a hundred charms.All the powdered ladies of the six palaces, At once seemed dull and colorless.许译: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一”和“百”形成映衬,只“一笑”,就能生“百媚”。与杨贵妃对比,六宫所有嫔妃黯然失色、无法比拟。可见贵妃的绝色天香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原诗中“百媚生”的“百”不是数学上“百”的确指,而是汉语中常用的虚指。杨氏夫妇的译文译成了实数的“ahundredcharms”,但外国读者也许不了解汉语虚数的特点和内涵,那他们是否会把目光停留在数字上,质疑杨贵妃的容貌为何是“ahundredcharms”而不是“athousand”或“amillion”呢?相比较而言,许的译文“百媚生”意译成“fullofgrace”更贴切“。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指后宫其他所有嫔妃。杨氏夫妇译为“All the powdered ladies”,按字面回译为“涂脂抹粉的小姐们”,显得过于生硬。许译“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中避开了“粉黛”,而且“outshine”这个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堪称妙绝,“outshine”表示“(在优点、美丽等方面)胜过,比……更出色”,把杨一枝独秀、艳压群芳的美貌描写得活灵活现。而且,原诗是把杨与六宫嫔妃相比,译文处理为把六宫中最美丽的妃子与杨贵妃对比,说其美貌使六宫最艳丽的女子也黯然失色。显然,六宫其他佳丽更没有资格与杨贵妃相比美了。诗歌翻译要尽力传递诗歌的“三美”特色。然而“三美”的地位并非平等的,许渊冲主张意美第一,音美第二,最后求形美。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诗歌翻译能否成功,主要是看能否传译原诗的意美。通过上文对两篇译文对原诗“意美”的传达进行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许渊冲用词斟酌,语言凝练,为再现原诗的“意美”的确颇下苦功。(2)音美当然,诗歌翻译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译了原诗的意美,但无押韵,也无对仗,也不可能保留诗歌的风格与情趣。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也是艺术的符号,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形象、感性、充满联想的“意美”。同样汉语所构成的平仄和押韵,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悦耳动听的“音韵美”。可见,诗歌既是文字情志之诗,也是声律音乐之诗。美国诗人Edgar A. Poe对诗下的定义:“诗是美的有韵律地创造”(桂清扬、吴翔林等,1985:316)。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1998)也说:“诗是一种有韵律的纯文学。”诗词翻译中传达音乐美是很受译者重视的。在汪榕培和李正栓(2005:54)《典籍英译研究》中,一些翻译家对于诗歌英译中“音美”的重要性的看法——丰华瞻认为“无论汉诗或英诗,音乐美很重要”;许渊冲认为“译诗如不传达原诗的音美,就不能产生和原诗相似的效果,恰恰相反,用韵的音美有时反而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意美”;吕俊则表达得更清楚:“诗歌是意韵和谐,相得益彰的,我们如果译诗抛弃了韵,严格地说就是抛弃了诗。”许渊冲(1984:69)在《翻译的艺术》中也强调:唐诗的“音美”,首先在押韵。因此,唐诗翻译即使全部传译了原诗的“意美”,但如无押韵也不可能保留原诗的风格和情趣。押韵目的是传递原诗的“音美”,绝非要求和原诗“音似”。下面我们就通过例证,从“音美”的角度来赏析杨译和许译的《长恨歌》。原诗没有严格讲究对仗平仄,韵律变化也复杂多样。杨译没有考虑韵脚,形式自由,是英诗中的自由诗。而许在翻译时更“别有用心”,将原诗的前两句的意思倒置,使译文前两行押韵(“year”“peer”)。而且以下各行都是每两行押一韵,使诗读起来充满韵律感。虽然韵律手法与原诗不同,但是规范的韵律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更好地传达了原诗的“音美”。例1:悠悠生死别经年杨译:Thought she had died year before.许译:One long, long yea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were parted.原诗叠词“悠悠”体现唐玄宗思爱心切,不堪岁月的悲痛心境。杨译用“before”以长元音[o:]结尾,音调深远悠长,给读者以漫长的沧桑感觉。许译则采用与原作相同的手法,反复“long,long”来对应“悠悠”延缓节奏,展现原作的形式与音韵之美。例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译:In heaven we shall he birds, Flying side by side.On earth flowering sprigs, On the same branch!许译: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许译不但用“lovebirds”完美再现了蕴含在“比翼鸟”中的意象性,比杨译的“birds”更胜一筹,创造性地添加了“fromspringtospring”,译笔生花,在意义上巧妙地加入了唐玄宗、杨玉环二人爱意之树常青、相爱生生世世的含义,也和上句“from wing to wing”在音韵上前后呼应,还构成形式上的对应,无论在意象、声韵还是视觉效果上都产生了绝妙的审美体验。以上两种译文各有千秋,杨译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完全按叙事诗译,娓娓道来。许译则严格按照原诗的排行,且尽量照顾了原诗的韵脚,外国读者可感受到与中国读者同样强烈的节奏感。(3)形美诗亦“诗歌”。之所以称为“歌”,在于其节奏、音韵和音乐性。兼顾节奏、旋律、音韵优雅,使用最佳文字进行最优排列组合,便成为诗。(张传彪,2005:19)这里的“最优排列组合”,强调诗歌形式美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是诗歌的外壳(表现形式);“神”是诗歌的内核(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载体,“神”是思想。形之不存,神将焉附?翻译切不可得“意”忘“形”。传达原诗的形美,并不一定要求译作在形式上与原诗绝对的对等而亦步亦趋地直译,而是意境上要具有相同的感染力。从诗形上看,《长恨歌》是一首七言乐府诗,共120行。杨氏夫妇的译文长短不一,形式自由,洋洋洒洒一共有208行。而许译用词简练,形式工整,正好与原诗一样只有120行。相比之下,许译更能保持原诗的“身材”,在形美这点上与原诗更接近。
3结语
诗歌是集多种美学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诗歌翻译需讲求“意美”,像原诗一样感动读者的心灵;需讲求“音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还需讲求“形美”,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中国古诗浩如烟海,灿如星辰,折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诗歌翻译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中西方诗歌在形式、篇幅、艺术手法和审美取向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加大了汉诗英译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比赏析白居易的千古名篇《长恨歌》的不同英译版本——杨氏夫妇的Song of Eternal Sorrow和许渊冲先生的TheEverlasting Regret可以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应深入挖掘诗境的深层意蕴,尽力传达原诗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力图保存原诗的音乐美和形式美,使中华诗歌的优秀遗产在传译中达到美的“再现”,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朱海玉 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成语原文】:雪肤花貌
【标准发音】:xuě fū huā mào
【繁体写法】:雪膚花貌
【雪肤花貌是什么意思】:皮肤洁白如雪,容貌美艳如花。形容女子的美丽
【雪肤花貌成语接龙】:蝉不知雪 雪肤花貌 貌不惊人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xuě fū huā mào】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总是永恒不变的热点。近两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陆续引进了多个莎士比亚的优秀作品,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威尼斯商人》到英国“与你同行”剧团的《奥塞罗》、再到波兰国家剧院的《驯悍记》等等。莎士比亚剧作的魅力不分古今中外,总是能震撼人心。《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对它进行形式内容上改编的作品不计其数。今年5月,在“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活动中,由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带来的《李尔在此》以及9月“06'亚洲当代戏剧季”中由台湾无梦楼剧团演出的《李尔的假死游戏》便都是其中之一。
中英合作话剧《李尔王》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尝试全方位的合作方式。不仅在制作班底上进行合作,在演员阵容上亦是中西合璧,舞台上中英演员各占一半。中方演员中领衔主演的是著名演员周野芒,饰演李尔这一角色;在话剧《长恨歌》中成功诠释了“王琦瑶”这一人物的青年演员张璐和德国当代话剧《皮脸》的女主角谢P分别饰演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青年演员贺炬则饰演李尔的大臣肯特。另外四名演员是来自英国的大卫・叶、丹尼尔・约克、妮娜・科沃克以及马特・麦考埃。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将首次出现全程中英双语同台献声的情况。虽然有一些改编,但对白基本保持了莎士比亚的原文和朱生豪的原译,中英演员的对手戏以中英两种语言同时进行,这对双方的演员来讲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在正式演出时,剧场内会配合中英
双语字幕,这对于中国观众和英国观众都是一次全新的观剧体验。
黄土地剧团是一个强调并着力于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环球巡演团队,并且得到了英国文化协会的大力支持。剧团历来创作的作品都着重于从东亚视角探究全球性的课题,运用东西方剧场技巧相结合来表现文化差异。在《李尔王》中,导演谢家声试图用东方哲学的观点阐
释李尔的悲剧命运,舞台上将出现希腊悲剧中的歌队形式,将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元素融入其间,多媒体的介入则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的魔幻效果。
论文摘要:结合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实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料英译的机理,提出其英译要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尊重旅游资料的文本功能特征;译者有较大的自由度,不必对中文旅游资料亦步亦趋,可利用类比、转译和删减等手法,力求达到译本与语境问的最佳关联。
一、引言
中国加人WTO并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这些都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给旅游业尤其是人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仅2005年一年,中国人境旅游人数就达到1.2亿人次。对外国游客而言,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无不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魅力。
旅游资料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它通常包括旅游手册、旅游指南、旅游画册、景点标示等书面资料,导游词等口头资料,以及在网上兴起的对外宣传旅游网站等。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手信息,涵盖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服务设施等情况的介绍,按照Peter Newmark (1988 )对文本功能的划分,旅游资料这一文本形式集中体现了三大功能:信息功能(对景点交通、食宿费用、人文历史背景等进行介绍,面向游客),审美功能(让游客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享受)和指示功能(强调游客获得信息后所施的行为)。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其信息功能和审美功能主要服务于指示功能,即旅游资料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传播旅游信息,从而指导旅游消费行为,激发旅游消费欲望,宣传旅游企业形象,树立品牌。因此笔者认为,旅游资料的英译应以目标语读者(即外国游客)为中心,充分考虑其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
如今在中国的很多景点、外文书店和网站,这类对外宣传的旅游资料随处可见,然而,旅游资料的英译中常常有不如人意之处,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等。
不难看出在旅游资料英译的过程中,较难处理的是文化信息的翻译,处理不当会导致外国游客难以理解独特的中国文化,同时也使其对中华美景的欣赏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结合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实例,对其内部机理进行探讨,从而力图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二、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机理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最初是为认知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指出,话语和语境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人们基于不同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对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取得语境效果,就必须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研究交际中的认知,而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这使关联理论在探索翻译本质方面有极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旅游资料英译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旅游资料英译涉及两轮交际过程。
在第一轮交际过程中,通过将中文旅游资料与语境相结合,翻译人员力图理解原文撰写者的交际意图。目前大多数旅游资料英译的工作者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交际双方互明区域大,应该说这轮交际的成功率比较高。但仍有少数翻译工作者由于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且欠缺认真的文化考证态度,导致了第一轮交际的失败。如:“寒山寺”就不能译为"Cold Hill Temple",因为“寒山”是根据唐朝诗僧“寒山”的名字而命名的,还是采用音译“Han shan Temple" o
在第二轮交际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外国游客的期望与认知环境加以考虑,这样他们所发出第二轮明示刺激才能既最佳传达原文意图又能达到外国游客的期望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文旅游资料撰写者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交际是间接的,翻译人员在第一轮交际中是听话人而在第二轮交际中是说话人,他们对明示1做出的推理1以及产生的明示2对整个交际过程是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是中文旅游资料英译,所以笔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轮交际上,试从交际双方—外国游客和翻译人员,以及语境特征几方面探讨其英译机理。
游客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望:
外国游客所熟悉的本国旅游资料的模式可概括为:重在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诸方面的纯信息传递,而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Gutt (2001)谈到:从交际角度看,颂歌、摘要、小说等等这些类型名称可服务于一个重要目的:帮助协调说话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望。比如,当说话者表明她将作个“报告”,与说话者表明她要发表“讽刺”或展示“简历”,两者激发听者产生的期望是截然不同的。(笔者译)也就是说,旅游资料这一类型名称激活了外国游客已有的认知环境,使得他们拿到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本时,自然而然地期待看到自己熟悉的模式,得到所需的信息。
而汉语深受儒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中文旅游资料大多着重景物描写,文字优美,词藻凝练,合仄押韵,善于营造意境,因为“意境创造的极至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因此中国游客在旅游时,期待从旅游资料中了解古诗名句,历史典故,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乐趣。
写实与写意,理性与浪漫,外国游客与中国游客对旅游资料的不同期望造成两种语言下风格迥异的旅游文本,也对译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译者角色: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作为译者,充当了第一轮交际中的听者,同时又担任了第二轮交际中的说话者,双重角色赋予译者更多的挑战和表现空间。研究旅游资料英译时,我们主要关注译者说话者的角色。正如Sperber和wi11son (1986/1995: 43)指出“交际是非对称过程”,说话者担负更多的责任,要充分考虑到听者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而说话者发出的明示刺激的关联性是与其能力和喜好相关的。
旅游资料英译的语境特征:
与纯文字的文学作品不同,旅游资料往往图文并茂,对于亲临景点的游客而言,图片和眼前的实景更为手头的文字提供了绝佳的语境,如何增加译本和这一语境的关联性,提高交际效果?这一责任责无旁贷的落在译者肩头。
三、实例分析
本文将着重分析旅游资料中古诗词、历史年代与人物这两类文化信息的翻译。
(1)古诗词
法国语言学家葛兰言(Granet)曾这样评价汉语:“中国人所用的语言,是特别为‘描绘’而造的,不是为分类而造的,那是一种可以抒发特别情感,为诗人或怀古家所设计的语言,而不是为了下定义或判断而设计的语言。”中国游客登临岳阳楼会烯嘘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临黄山会抒发“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根据这一认知期待,中文旅游资料中古诗词的引用率很高,目前译界同仁对其处理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以诗译诗
例一:华清池内有一贵妃池,相传是杨贵妃当年沐浴的地方。唐代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春寒踢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
Inside the Huachingchih Spring, there is a bathing pool called Kueifeichih which is said to have been the bathing place of Yang Kueifei .The famous poet Pai chu一I of the Tang dynasty wrote `The Ballad of Endless Woe’ whic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verses:
`T was in the chilly springtime They bathed in Huaching lake. and in the tepid waters The crusted winter slack.’fill
可以看出译者力图保留原中文诗句的音韵特征,将七言基本译为每句七音节,以lake和slack押韵,也是费了番心思的。但仔细考证后可以发现,中文旅游资料考虑到国人的审美期待,引用诗文激活其认知环境中有关《长恨歌》的储备,从而进一步使其联想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娇美之态。但其英译本在外国游客看来只传递了她曾在此沐浴的信息,而这一信息在前文介绍中已经出现过了。一方面译本未能带来新信息,满足游客心理期待,另一方面,译文对几处信息的处理不够准确,如“凝脂”指凝冻了的油脂,比喻光洁白润的皮肤,译文却译为winter slack,明显误导了游客,导致其无法在这轮交际中获得期待的美感享受。
让我们转而看看交际的另一方一听者(外国游客)对这些译本的反映。
高存,张允闭针对旅游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对国外的英美朋友进行调查。从收回的有效答卷中发现:接近70%的外国游客认为在旅游推广宣传文体中,没有必要引用诗词,否则会阻断文章的连贯性。
古诗词的翻译本来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一方面音韵形式难以保全,更重要的是诗词中引经据典,翻译时难以用支纸片言解释清楚,表达其神思意蕴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笔者认为以诗译诗未尝不可,但译本的关联性深受译者能力的制约,翻译时应多从文化考证的态度出发,切忌一词一句的死译。
转译
例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the West Lake was compared by Su Dongpo,a celebrate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960-1121),to a beauty "who is always charming in either light or heavy makeup.;fi3l
译者在翻译苏轼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放弃了原诗合仄押韵的形式,转译为解释说明性文字,放弃了西施这一文化信息,使游客不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中国四大美女是谁,西施又有哪些传奇故事,换以beauty(美人)译之,激活游客有关自然美与人物美联系的已有认知,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游客付出的交际努力和语境效果取得了最佳关联,译本成功的传达了诗人心目中西湖的灵秀之气,让游客获得了美感享受。
删减
例三:……右为碑刻“关帝诗竹画”,画面用竹叶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一首五绝诗。
On the right is a tablet with a picture一。pended Gated to‘Guan Yu the Emperor,’a four一line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As the strokes of the characters are shaped like bamboo leaves, the whole poem, unless viewed at close range,appears to be a painting of the bamboo.
本例中译者彻底放弃原文中五言绝句的翻译,转而将重点放在解释竹叶与汉字笔画的关系上。译本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外国游客并不认识汉字的认知实际,没有用大量的加注解释让游客晕头转向,而是抓住这幅“关帝诗竹画”独具匠心之处,利用旅游资料图文并茂的语境特征,让外国游客自己体会竹叶竟然也可以组成汉语诗句,感受中国艺术的神奇,从而达到译本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总体而言,旅游资料的目的是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美感享受,并非学术考察,因此笔者认为译者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期待,利用转译或删减的方法,在交际中争取最佳关联。
(2)历史年代与人物
历史年代与人物的英译与前面所讲古诗词的处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四:(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 256-439^.D),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一907),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 ( 960一1279),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1一1368).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1368-1911),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Republic of China(1912 1949).The recovery was made from the r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s]
这个译本充分考虑了历史朝代与外国游客认知环境的差异,以公元纪年为标注,增大关联性,但阅读大量的年代数字后游客获得的信息却仅仅是桃花源几经兴衰,付出的交际努力和获得的关联性不成比例,改译如下: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 256- 439 A .D),several decades before the fall of Western Roman Empire .It experienced its ups and downs in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The recovery was made from the r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下例来自广东省一个旅游景点—郁荫山房的旅游画册:
例五:在珍贵的紫搜木雄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其中有晚清三大才子刘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还有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这里还有一件珍奇的雄刻“松鼠菩提”木刻,从正面看足一只松鼠,从背面看又是另一只松鼠。这叫双面雄刻,制作工艺十分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On the wood一carved screen made of rose wood are the handwritings of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The rare double一sided woodcarving was named "Squirrel&Bodhi".
紫檀木雕屏和松鼠菩提木刻是参观亮点,所以中文旅游资料中的一些历史人物以famous ancient scholars一笔译过,减少了游客不必要的交际努力,激活其认知环境中名人题字与珍品的联系,增大了关联性。对于重要信息—双面雕刻的解释则充分利用游客手中的图片或眼前的实物,以two一sided为提示,指示游客去关注雕刻两面的不同,游客虽付出努力但得到的关联性反而增大了许多,感受到异国发现之旅的乐趣,获得东方艺术的审美体验。
在处理旅游资料中历史年代与人物时,要充分利用类比的手法,寻找游客认知环境中熟悉的事件和人物,增大关联性,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可以大胆删减,以符合旅游资料的广告特征。
摘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日本平安时代,白居易是日本人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唐代诗人,当其所著《白氏文集》和《白氏长庆集》传入日本之后,白居易平易流畅的诗风受到了日本人们的很大欢迎和推崇,各个领域的作家都从自己的角度分别对其进行了接受。本文试从白诗对日本平安朝文学著作、汉诗文、和歌等产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平安朝文学的影响及日本平安朝文学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
关键词:白居易;日本平安文学;白氏文集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时白居易是一名多产的诗人,其文集《白氏文集》共收录诗文近4000篇。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闲适、感伤、讽谕、杂律四类。日本人对白诗的喜爱主要体现在他的闲适感伤诗上,并且在平安朝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
一、日本人广泛接受白居易的原因
第一,白诗的通俗性、平民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它易于理解。白居易善于吸收民间语言,其诗词通俗易懂。汉语对日本人来说在理解运用上有一定难度,但通俗易懂的白诗易于日本人理解,成为日本文人模仿的对象是非常合理的。《冷斋夜话》中曾经提到白居易作诗后都要请老妪来听,并根据老妪的理解程度来对文章进行修改,直到老妪能够理解为止。这种说法虽还不足为凭,但白诗的通俗易懂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白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日本的平安时代非常相似。在日本的平安朝,天皇的权力逐渐减弱而武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到了其末期,王朝贵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素来沉溺于荣华的上层贵族产生了失落感,社会动荡与白居易所处的安史之乱的社会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于是,白诗中体现出的“闲适 ”、“感伤 ”的佛道思想和审美情趣就会引起文人的共鸣。
第三,白居易的性格与平安时代典型日本人的性格相似,白诗的审美意识也与平安时代的审美意识有相通之处。白居易的作品中,闲适・感伤诗所占比例很大,在这些诗中,体现出一种追求心物一体、与自然融合的精神,对季节的变迁把握细腻,充满了忧郁伤感的情调。这与重视自然美,纤细地感知事物,追究“幽玄”的平安文人的个性相符,也和“物哀”,“风雅”这些平安时代的审美情趣十分契合,因此被平安时代的文人广泛接受和模仿。
第四,《白氏文集》是一部大型的文学辞典。当时的日本文坛极其尊崇汉诗文,《白氏文集》的取材范围基本涵盖了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与他们当时的文化背景相似,当时的日本文坛尊崇汉诗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参考资料,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流传到《白氏文集》,因而成为模仿的范本是很自然的事。
二、白氏文集的影响
自白居易诗歌开始进入日本,便在当时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冈田正之在《日本汉文学史》曾说过:“诗人文士,靡然凤向,弃齐梁文选之旧,趋清新泼刺之风。”日本著名诗人具平亲王也曾作诗称赞道:“古今词客得名多,白氏拔群足咏歌。思任天然沈极底,心从造化动同波。”白居易的作品不仅在日本的评价极高,而且还引领了日本人学习白诗的热潮。
白氏文集对日本平安时代的影响最应该提及的就是汉诗文。因为在平安时代初期,日本文学是以汉诗文的繁荣为标志。特别是在嵯峨天皇时,汉诗文迎来了最盛期。文人集会时,经常通过做汉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平安朝的汉诗人吸取最多的,就是白居易的诗歌。最早进行白诗排律模仿的诗人算是菅原道真,他的《寒早十首》就与白居易的《春深二十首》非常相似。在这一时期问世的《枕草子 》、《源氏物语 》等作品中,也处处可见对白诗的灵活运用。从汉诗的表现手法可知它从白诗中吸取的精华“意象”,“意象”是诗人进行思考与察觉的一种方式,是诗中形象活跃的体现。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白居易的诗都对平安时代的汉诗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次影响深远的当属和歌了。“和歌”作为最能表现日本民族心声的艺术样式,也孕育了一大批歌人。在以在小野小町、原业平、文屋康秀等为代表的优秀歌人中也将以白诗为主体的中国唐诗的意境和美学加入到和歌创作中。唐诗与和歌结合的代表产物就是“句题和歌”。它是以一句唐诗佳句为题,然后将该句的内容化为和歌。最著名的是大江千里所作的《句题和歌》,在其 所作的句题和歌中,绝大部分以白居易的诗句为题的。可见唐诗为和歌的发展也作出一定贡献。
三、白诗与平安时代诗人及其巨著
平安时代作为日本受汉文学影响最深的时期,也产生了出日本古典巨著。最为著名的有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是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之女官。 一条帝时,仕于皇后定子,甚受眷遇。雪后皇后顾左右曰:“香炉峰之雪当如何?”少纳言即起搴帘,大家都很佩服她的敏捷。这种看似机制警敏的对话其实是建立在日本贵族阶级对白居易诗歌的推崇和熟知的基础上的,其依据便是白居易的《香炉峰下新卜山居》中的诗句“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蜂雪拨帘看”。她的著作《枕草子》内容不仅涉及山川草木、人物活动,还有京都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在一年四季之中的变化,抒发胸臆,缀成感想。
紫式部,自幼熟悉汉文,遍读中国典籍,对白居易十分推崇,其所著的《源氏物语》与白居易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源氏物语》深受白诗的启发,写了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并借以向社会提出血泪控诉,据统计全书仅引用白居易一人的诗句就达108处之多,除了白诗之外范围还非常广泛,涉及到中国古典名著《史记》、《庄子》、《诗经》、《昭明文选》等。在《源氏物语》全书有近100万字,分54回,以主人公光源氏50余年的仕途道路上的兴衰和置身情海的放荡生活为经线,以数十个与其相连且命运各异的贵族妇女的情感纠葛为纬线,很形象的展现了日本平安王朝时期贵族的生活。紫式部开篇题为《桐壶》,敏锐地觉察时代的真实本质,通过借用白居易《长恨歌》的情节作为全文的开端,引用“安禄山之乱”,曰:“‘唐朝就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乱’……消息渐渐传遍全国,民间怨声载道,认为此乃十分可忧之事,将来难免闯出杨贵妃那样的滔天大祸呢”,用桐壶帝的专宠桐壶更衣来反映专宠必然引出祸事,设下悬念,紫式部就凭自己对于白诗的自由运用为我们成功塑造了桐壶帝这一痴情帝王的形象。
四、白诗与汉诗、和歌
桓武时,为了重建律令制度,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学习唐朝的制度,唐风文化受到极为尊崇。到嵯峨天皇时,汉诗文迎来了其盛期时期。很多文人经常通过做汉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很多白诗的句子被运用到日本汉诗中。下面分别是白居易和岛田中臣的诗:
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
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
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不是山家是释家,危望远眼光斜。
今朝无限风轮动,吹绽三千世界花。――岛田中臣《春日雄山寺上方远望》
胫耩手杖汉难收,得上台山最绝顶。
惆怅贵人无到日,只今犹合傲王侯。――岛田中臣《台山绝顶》
上面的白诗和岛诗分别对应,非常有韵律。岛田把白诗中的若干“意象”进行分解再重新组合,溶入到自己的诗中,构成新的“意象”。这种新的“意象”与原诗的语句并不完全一致,在遣词韵律方面有所调整。由此可见,白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平安时代的汉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的汉诗诗人不仅直接模仿白诗的形式,而且能巧妙地运用白诗的内容进行创作构思,通过模仿白诗的形式来创作汉诗。在日本,早宫神社上社祭祀的神明――菅原道真,他既是诗人,又是大学寮以及管家廊下的指导者、文学博士,可以说是平安时代无人可与之匹敌的大学儒,更重要的是他是最早模仿白诗排律的诗人。下面这两首诗分别是白居易和菅原道真的著作。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
马为中路鸟,妓作花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白居易《春深・二十首》
何人寒气早,寒早走还人。
案户无新口,寻名占旧身
何人寒气早,寒早卖盐人。
煮海虽随手,冲烟不顾身 。――菅原道真《寒早・十首》
由此可见白诗在汉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算得上汉诗的源泉所在。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
下面为“六歌仙”之首遍昭的和歌:
天高云翻飞,风吹不停息,可怜少女影,思欲常相见。
――僧正遍昭《五节之时待见日姬》
在这里,歌人把太阳比作少女,表达了在节日之时思欲相见,却由于云遮日,欲见不能的心情。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和自然气氛的烘托手法,很明显是受到白居易《柘枝妓》中的“看罢曲终留不住,云翻雨送向阳台”这一构思的影响,和歌所表现的意境,并没有添加新的内容,但因为它运用了日本独有的31音“音数律”来表达白诗的内容,赋予白诗一个日本化的外壳,算是文学创作。
菅原文草卷三《秋天月》中,有“一生不见三秋月,天下应无断肠人”的诗句。不少学者指出,193首大江千里的和歌是白诗“燕子楼中霜月色,秋来只为一人长”(《白氏文集》卷十五)的翻案。以此看出,平安时期,以白诗为代表的唐诗被吸收运用到和歌中,为和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已成为平安朝歌人文学修养的一部分。
五、结束语
从白诗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正迎合了日本平安朝时代背景,为白诗在日本平安朝的宣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其作品的风格,正是平安朝诗人所钟爱的,受到了当时很多著名诗人的推崇,白诗逐渐被你们接受,白诗在汉诗文和和歌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日文化连接的纽带。
从日本平安朝文学的特质来看,日本古典文学是受到汉学的滋养而破土发芽的,中华文化给予了它丰富的营养和经验。日本古典文学在吸取了汉学养分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居易热”不是可有可无的偶然存在,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极大的挖掘价值和艺术精神,但是对于平安朝、及以后日本的文学文化的历史发展,白居易诗歌的流行正是当时地方文化裹足不前的最有效的一帖良药,它将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将永远流传下去,我们在另外的国度也会看到它的繁盛和积极影响,中日文化的一衣带水也将以其世界化的广度被整个人类文化所关注。
参考文献:
[1]谢东芹,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文学观察》。
[2]沈文凡、李文玉,白居易诗歌的影响与接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3]姚亚玲,白居易和日本平安朝文学-《日本文学》。
[4]王雅楠, 浅议白居易对日本平安文学的影响 -《职业时空》2010。
关键词:古诗英译;策略;意象
中国古代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文思隽永,耐人寻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的最完美组合。语言简约凝练,意味深长,翻译时若不力求臻于此种境界,则不仅可读性甚小,而且会因神韵的丧失而无法充分表达诗人之志。化境非易事,隐含于其中的内容及方法博大精深。为了达到意境的移植必须做到传神、传形和传美这几点。传神就是将意境的核心形象传达出来,使读者了解诗的本意;传形就是要将语言上的音响美,即抑扬顿挫、韵律等和谐铿锵的美感传达出来,另外,还要将语言上的措辞、构句和意念上的调和配合等的美感传达出来,这就是形态美的移植。
所以人们欣赏诗词,尤其是古诗,并不仅仅欣赏它的语言文字本身,而是透过表象品韵味,因此,诗歌文体的特殊性给翻译诗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译者不仅仅在感知与把握原作的文字、韵律、节奏等形式因素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美学特征和旨意情趣传达给读者,还要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和原作比较接近的审美感觉。因此,在翻译古诗词的时候,不仅要把诗词中的意思表达清楚,还要通过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深层含义。
1意象
所谓意象者,含有“意”的“象”也,是诗歌欣赏中常用的一个词。这个“意”是指主观的感情或心愿,这个“象”是客观的景或物。或者云,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融和,即为“意象”。 就是指审美主体(读者)在从审美客体(文木)中获得了种种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脑海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复加工后获得的移情感受。正如朱光潜所指出的:诗的境界是情景的结合;美国意象派诗人Ezra Pound也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意象”。肯定了汉语言文字引发的意象的客观存在。注重含蓄美和中正美的传统文化使古诗的意象层出不穷。
2意象翻译的困难之处
(1)诗词创作环境的无法再现
诗歌本是诗人灵光乍现和字斟句酌的结果,其中的意象即便是诗人本人也无法再现。“诗不属于批评者本人,也不属于作者本人。”
(2)文化的差异
中英传统诗词在意象表达上有其相异之处。李白诗中“月亮”所暗含的思乡情愁远非英语中“moon”所能表达。
(3)诗词的模糊性
刘勰称之为“隐”,“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篇》)。“隐”,就是“文外之重旨”,优秀的作品必须是多重的、曲折的意思,而不能仅仅是一重意思;字面之外的意思,才是主要的,重要的。“模糊性”,即意义的不确定性。
(4)诗词翻译中“意”与“形”之间的矛盾
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意象、意境、意蕴,又要考虑样式、节奏、韵脚。这往往令译者感到难以取舍。
3意象翻译策略
只要能言志和给人与原文同样的美的享受,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3.1保留
有些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对世界独特的认识,及对语言独特的运用。这类意象应加以保留。如宋代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Like the catkin in the wind land's being lost, which gives me pain,
While my life suggests the duckweed being spatter'd by the ram.
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衰恸。“飘絮”、“浮萍”,诗人匠心独运.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之感。把隐喻改换为明喻,传达了诗人的匠心独运和特有的审美体验。
3.2译本意
那些具有文化色彩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构成的比喻性意象,如译本意,难以被读者所理解,一般也应正常化。例:李白在《山中问答》中:
问余何意栖碧山
He asks why I perch in the green jade hills.
“栖”,这里指“定居”,其比喻含义己淡化,应将其正常化,译为“live”。
即应译为He asks why I live in the green jade hills.
3.3变通
有些比喻性意象,考虑到东西方的审美差异,译时要改成符合译者的语言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例: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It was early spring. They bathed her into the Flower Pure Pool.
Which warmed and smoothed the creamy-tinted crystal of her skin
“凝脂”,说白了就是凝固的脂肪.英语中没有丝毫美感,不符合英语审美,应变通。译为“creamy-tinted crystal of her skin",还是传神的。
3.4增加
为了使译作达到和原诗相近的效果,在不改变原诗意义的前提下,译者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增加一些意象。如:唐代李端的《拜新月》中: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If I speak in a low voice no one will hear me .Ah!The chilly north wind is lifting my streamer.
译文增加了“fingers”的意象,给“北风”赋予了人的形象,不仅使译文变得更富有情趣,也更好地反映了这位女子的心态。(意在手指把女子裙带掀起)
4古诗翻译意象表达
4.1《江雪》英译的意象表达
意象是唐诗的精华,唐诗的翻译必须表达出唐诗特有的意象。意象的翻译应在综合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恰如其分地将它传达出来,再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探讨唐诗英译意境的处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柳宗元用寥寥数笔,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描写了江野雪景、“绝”和“灭”两宇将一切活动排除,漫天大雪、天气寒冷,鸟儿躲在巢中不敢飞行、人景交融,意境空远,原文的对仗和均衡美充分体现了原诗的宁静空远的意境。第一、二句都是名词词组,形式对仗,语意准确,两个“no”营造出原诗的静态意境、在准确表意中兼顾了音韵和形式;第三、四句“lonely”一词可以体现当时渔翁心中的孤寂,情感传达准确。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交、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许教授翻译的《唐宋诗词一百五十首》完整地传达了原作的节奏、韵律等表现出的美感,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
4.2《自遣》英译的意象表达
译诗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而再来看一看李白的《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英译文:Solitude I'm drunk with wine
And till moonshine
With flowers fallen 0'er the ground
And 0'er me the bloc-gowned
Sobered。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
Whose ripples gleam.
I see no bird
And hear no word。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而作者在翻译时把它处理成了八句,但是作者却很好地保持了原诗的形美、音美与意美。其译文仍然是诗体,并保持了韵脚,使其读起来琅琅上口。第二句“落花盈我衣”作者的译文是“Withflowersfallen0'er the ground/And 0'er me the blue-gowned”这样原诗的优美的意境便得以生动的再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落樱缤纷之中。第三句原文是“醉起步溪月”,作者的译文中却没有在表面上出现月亮之类的词语,但是作者用“ripples gleam”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的一条美丽的小溪,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这正如美国诗人Frost所说的诗是“说一指二”的。
4.3《鸟鸣涧》英译的意象表达
王维,字摩洁,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堪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之称。王维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他前期的诗,题材丰富,具有积极进取精神,意境壮阔,情绪昂扬;后期的诗多以田园山水诗为主,清新隽美,恬静自得,以求精神上的解脱。王维的文艺修养颇高,诗、书、画、乐,莫不精通,故诗中常蕴画意。其诗包蕴禅、诗、画境,故坡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喜用空、静、远、闲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之情。故王维的诗歌趋高旨远、含蓄蕴藉、气韵悠扬、自然浑成、意境圆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两句勾勒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象: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来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下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维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春涧的幽静”。其译文如下:
Bird-Chirpping Hollow
The light beams of the moon on the earth softly rain
The night is quiet, the spring mount empty
The moon's up-rise the birds doth frighten
To cry now and then in the springtide hollow。
5总结
意象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解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总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因此,英译唐诗时挖掘出了意象也就抓住了意境的基调。
参考文献:
[1]姜莉.论唐诗英译的意境传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马洁.唐诗英译意韵谈[J].学科建设,2004.
[3]谭载育.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回望伊金霍洛旗古老而漫长的历史,这块仅有5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充满了神奇与魅力,无数大大小小的人物曾在这里演绎了或悲壮或平凡的故事。5万年前的古人类在乌兰木伦河畔留下了他们刀耕火种的足迹——“乌兰木伦古人类文化遗址”;4000多年前的“朱开沟人”在这里建设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开创了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古老的狄人、羌人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阴山下的敕勒人驾着高车,吟咏着“天苍苍,野茫茫”的牧歌,越过黄河在这里高擎酒觞、挥鞭牧羊;战国时秦人修筑的秦长城至今仍傲然挺立蜿蜒北去;扶苏和蒙恬督建的秦直道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依然若隐若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灵车裹挟着一缕鳗鱼的臭味,沿着秦直道从这里行色匆匆地驶过;胡汉和亲的绝代美女王昭君曾在这里弹着琵琶幽幽怨怨北眺青山、南望长安;一代枭雄李元昊及其先祖在这里纵马驰骋,以此为根据地之一,建立了一个辉煌了近百年的西夏王朝;横扫欧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不仅在这里卷起七百多年不散的征尘,而且最终选择在这里永远长眠,让伊金霍洛旗成为全世界蒙古人心中的耶路撒冷,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精神圣地。
闲着没事的时候,我总要翻阅伊金霍洛旗的前尘往事,品味这片土地上那些亦真亦幻的人物和故事。然而,80多年前,一位从渤海之滨千里迢迢来到伊金霍洛旗的草根学者让我永远回首、久怀敬慕。他是伊金霍洛旗历史上第一个小学教员,更重要的,他还是蒙古族两部巨著《蒙古青史》、《蒙古秘史》的现代汉语翻译、转译的第一人。他就是谢再善。
二
《蒙古秘史》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帝王家谱,当时称为“金册”,一直深藏在元帝国的皇宫,由皇帝代代相传。从1240年成书至今,它已阅773载沧桑,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以独特的艺术、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并将此书列为世界名著之一。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兵北伐,围攻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儿仓皇北逃,这本原始版本的由畏兀体蒙古文写成的《蒙古秘史》落入朱元璋的手中。明朝建立后,朱皇帝命人依据《蒙古秘史》编纂了《元史》,从此,原本《蒙古秘史》神秘失踪,现今保存下来的《蒙古秘史》是明朝翰林依据原本按“纽切其字、谐其声音”用汉字拼写的蒙古语而成。
这部奇书充满传奇色彩,它记载着从远古以来蒙古民族的天机和隐秘,是蒙古族创世纪式的回忆、想象和记录,记述了蒙古族这个狩猎游牧民族的起源、发生、创始的过程,吸收远古以来蒙古民间文化精粹,开蒙古书面文化先河,是研究蒙古史、元史、世界中世纪史的经典文献。它充满大气磅礴的史诗气息,它神秘而不外传,到明清两代,虽然收入或列名于一些大型类书、丛书,也曾被收录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但一直藏于皇家宫廷,远离民间。
谢再善1903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现蓬莱市)的长山岛上。“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白居易曾在《长恨歌》里描述过这个神奇梦幻的地方。
长山岛面临大海,与内蒙古关山远隔。谢再善生于蓬牗茅椽,绳床瓦灶之家,最高学历不过是民国小学肄业。他与蒙古文化没有任何渊源,竟然首次翻译了汉文版的《蒙古青史》,首次完成了《蒙古秘史》由现代蒙古语到现代汉语的翻译,进而让一本异族的皇家奇书走进平常百姓家。
正是谢再善先生,让我和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了这部内涵丰富,充满草原强者气息的书,让我们共同走进七八个世纪前由零星的原始部落走向强大帝国的刀光剑影的历史,知道了曾经雄踞蒙古高原上的一个个传奇人物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成吉思汗统率英雄的蒙古民族崛起的过程,领略了700多年前北方草原那段真实的社会变迁、文化风俗、、审美精神,乃至于中亚诸民族神话、传说、、仪式、故事、寓言、诗歌、格言、谚语等,让我们攀上了一座非常值得重视的世界人类狩猎游牧文化的高峰。同时,这本奇书出现的时代与中原地区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相前后,它们南北呼应、共同描述了元明之际的东西征战和南北撞击的历史画卷,迸发出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生命活力。
这一应由庙堂之上的专业史官或翻译家承担的历史任务,却由身处偏僻江湖的贫儒抑或是业余作者兼文史爱好者谢再善先生完成,不仅让人感然慨然。更让人欷歔不已的是,现在除了在部分大学图书馆、资料室能看到他竟毕生精力留下的珍贵笔墨外,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却寥寥无几,其事迹几乎湮没于俗世红尘。
三
谢再善的人生曲折多舛,一生漂泊,前半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后半生忍辱负重、疾病缠身。他将孱弱的身躯化做一副铁肩,以一介布衣之身,毕生探寻北方少数民族远逝的历史烟云,为《蒙古秘史》记载的那段时光拂去厚厚的尘埃。
20世纪初,中华大地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山河沦丧、支离破碎。15岁的谢再善背井离乡,随父亲告别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家乡,踏上了闯关东的血泪生涯,风雨兼程辗转到东北的白山黑水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冒着风雨,蜷起辘辘饥肠,时而躲藏胡子的冷枪,时而逃避溃兵的骚扰,时而在路边小店当学徒,时而跟随马帮做杂工,时而误入深山老林遭遇黑瞎子,时而在冰冷的松花江险入鱼口。几年来,他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屈辱。肥沃的黑土地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不得已,只好折身西去,流浪到草原深处的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
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内战连连、外患不断,狼烟四起,但苍茫深处的内蒙古因地广人稀,封闭落后,相对东北还是较为安定。少小离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谢再善先生一踏上这块广袤的大地,茫茫草原、辽远大漠、碧绿湖水让他眼前一亮,蒙地淳朴的民风、悠悠的牧歌、古老的传说令他耳目一新。
他的命运在草原博大的胸怀里发生了转折,他的人生之旅从最初的只为打工糊口转向同时追求学问。对草原文化的新奇与热爱,在他茫茫的人生前路点亮了一盏心灵的灯火。
落脚归绥城,他先是受聘于一个蒙古族学校担任汉语教员。他天资聪慧,特别是从小受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浸润而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禀赋。在这座边塞名城里,随着与当地蒙汉人民交往的不断加深,他把握住一切机会,伴着三更灯火,陪着五更鸡鸣,短短数年,悬梁刺股,从简单的蒙语学起,直至精通了现代蒙古语文,掌握了古代蒙古语文的基础,特别是涉猎了很多蒙古族的古典著作,积累了丰厚的蒙古族历史、文化知识。
他开始给《绥远日报》写稿,优美的文笔,显露出他的才华,不久成为这家报纸的记者、编辑。他的文章开始屡屡见诸报端,虽然仍为一介穷儒,但引起了上层社会的关注,这个操着外乡口音的年轻人成为归绥城乃至绥远地区(现在的内蒙古西部)的文化新星。
正当谢再善先生踌躇满志、大试身手之际,一触即发,归绥上空黑云压城。
很快东北沦陷、华北沦陷。
日本人沿着平绥线,即将占领归绥城的消息四起。一时人心惶惶,商贾士人、贩夫走卒惊慌失措,大小报馆也蒙上冰霜,开始关门闭户,随时准备溜之大吉。谢再善也为自己的何去何从而焦虑。
居于黄河内侧、近靠长城的伊金霍洛旗有一个美好的传说: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时,路过水草肥美的伊金霍洛旗,勒马沉思良久,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为自己死后在此选择墓地的一段话。成吉思汗死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就被安葬在这里。从此,由大汗生前卫队组成的800多名达尔扈特人(守陵人)在这里点起700多年没有熄灭的圣灯,祖祖辈辈在这里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此这里即是一方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也造就了蒙元文化深厚的矿床。初期,这里尚属远离战争的后方,是乱世中最安全的一隅。此时,在当地衙门担任要职的蒙古族开明人士贡布札布在周游北平、西安、归绥等地后,大开眼界,怀抱教育救国、教育改良民族的梦想,将唯一的王府私塾改造为伊金霍洛旗第一所民国小学,慕名请来了谢再善先生,谢先生也成为伊金霍洛旗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小学教员。
夏尊先生认为,语感的心理构成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心理学认为,感知的对象是既有多种属性又有整体性的事物,感知的这种整体性表现为具有整体性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既可以同时地被反映也可以相继地被反映;既可以作用于同一种感觉器官,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感觉器官。这样就为科学的语感训练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二是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写出空间的形象与彩色。”“纸上的字迹”,可以“表现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宗白华先生这话正道出了语感训练的另一依据——语言的内在规律性。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六、直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