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管理意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档案管理; 软件; 硬件;配置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承担着新的任务。客观环境要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发挥自身积极性、 主动性,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突出服务意识, 既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其服务部门性质决定, 更是其自身的发展要求所决定。服务意识的体现,关键是落实, 需要从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两个方面着手。
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配置, 就是抓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我们的城建档案管理所处的社会背景大环境,以及社会的服务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想在变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就需要与时俱进, 跟上时展的步伐,使自身提供的服务始终符合发展变化中的社会需求。
1.1 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体制建设。体制顺, 好比脉络通。体制建设, 对于部门理顺内部关系,发挥对外服务职能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变化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调整管理部门的科室和人员配置, 消减不符合客观现实需要的科室, 科学合理的增设具有新职能的新科室,实现现有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更好的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 要不断加强城建档案部门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 结合本地实际, 对本地区的城建档案地方性规章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配套完善的城建档案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健康发展。严格管理, 有法必依, 有章必循, 这是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 标准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理,确保档案管理不出疏漏,不出差错。同时, 相应简化档案使用的相关手续, 提高城建档案的利用率, 增强城建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1.2 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是指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 能否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否为城市建设保好驾、护好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是要不断学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新时期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理念的内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其次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就是要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钻研业务技能, 在熟练掌握自身工作所需要基本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掌握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
术, 借鉴发达国家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好的经验。
总之,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上要抓思想作风, 强业务素质, 围绕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中心, 紧贴社会、 服务大局,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 及时、 高效的服务。
2、 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硬件配置, 就是指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和设备配置,当代城建档案管理逐步向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现代化、 信息化, 服务社会化、 多元化方向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今后必然也要强化其对社会服务的功能,提高社会服务的服务水平, 拓宽社会服务的服务层面。对比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要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2.1 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
档案管理部门的场馆配置,包括档案保存场馆和对外服务场馆。我国城建档案保存场馆基本满足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要求, 但是要真正做到城建案服务的社会化、 多元化, 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具备了档案保存场馆条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具有齐备的服务场馆。齐备的服务场馆,可以使城建案管理部门的行使对外服务职能时,挖掘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层面。我们可以建设像城市发展展示馆等类似社会公益场馆,利用展馆向社会展示城市发展各个时期的资料以及远景规划资料, 让市民详实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 历史文化、 人文风情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 通过展示展馆的建设, 还可以起到对外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作用。
2.2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设备的配置。
当前,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城建档案资料日益繁杂, 资料应用范围逐渐增广,利用频率逐渐增强,真正保存好、 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档案, 做到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 加强档案管理业务的规范化、 标准化, 服务的社会化、 多元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这一切离不开技术的现代化、 信息化, 更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紧跟档案管理发展潮流, 增加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 引入当前档案管理的新技术、 新设备、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潮流, 它的建立, 必然使城建档案管理更科学、 对外服务更便捷、 更高效。我国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旧有的管理、 办公设备大部分已经不具备这些新功能,更新设备已经成为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机制,作风与技术同样过硬的人员队伍,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必将更好的发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更好的为我国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坚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只要时刻突出服务意识, 围绕服务社会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也必将推动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开创城建案管理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重视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增强城建档案的服务意识》 张小东, 《东科技》 1999 年第 9 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化、信息数字化等技术在众多领域已进行了普及,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的高效、技术性特征,一般的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因此专业的技术人员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大多数高校而言,它们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无法将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理论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完美融合,拖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阻碍其进行有效发展.
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
2.1服务意识不够
服务意识不够是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大部分高校而言,它们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浪费服务对象们的时间、精力.没有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主”的原则,无法体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价值.这类问题的成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人员缺乏基本工作素养,工作意识不足,导致其态度马虎,行为懒散;服务意识不够,无法遵守服务原则,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足,对工作不负责任,对自己不负责任,没有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
(2)高校领导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需求不清晰,造成工作人员无法顺利开展服务工作
(3)高校师生不及时给予有效建议,助长工作人员懒散的气焰.
2.2服务管理不够完善
服务管理,即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的管理.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管理不到位、不完善,具体体现在:
(1)缺乏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体系.原本的服务管理体系无法支撑目前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导致整个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影响在服务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2)服务管理缺乏具体化.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管理太过形式化,缺乏具体的管理模式,平常太过简单化,抱着草草了事的心态,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监督检查,而稍稍重视,之后又维持现状
(3)服务思路不清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服务思路不清晰,影响工作的正常落实,缺乏主动意识性,无法给予服务工作有效性建议.使得服务管理工作无法进行具体落实,缺乏具体化.
2.3服务方法不全面,太过单一
就目前现状而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方法,以人工服务为主,以信息搜索、查询为辅,但这仅仅针对于网络设备完善、基本网络服务已启动、高校档案资料已完整入库的高校,少数无法适应社会变化、没有及时进行资料更新的高校就只能依靠单一的服务方法进行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纸质档案种类数量繁多且信息量过大,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数和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给予服务对象优质的服务,无法确保服务质量,达不到服务对象的目的,无法满足其需求,造成服务管理工作的失职.
2.4未开展服务研究
服务工作本身就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使之不断优化和进步,然而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没有为其开展服务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提升其服务管理水平,无法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如下:
(1)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2)服务管理不到位
(3)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不够.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研究需要高校的每一个人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在完善服务方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对服务管理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为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作贡献.
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服务方面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为了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第一个需要强化提升的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其中包括责任认知意识和工作意识.首先工作人员应明白自身所肩负的职责所在,明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原本懒散的工作度,提高主动积极的服务意识,然后用最大工作热忱去创造自我价值,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全面的服务.最终达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目的.
3.2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制度
为了方便高效管理工作中服务管理的有效进行,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制度,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在有效开展服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以达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目的.通过服务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同时也可设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方便服务管理的有效进行.
3.3创新服务思路,采用多种服务方式
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管理也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样才能创新服务思路,运用不同的服务方式进行工作
(1)提高工作人员对服务管理的相关认知
(2)引进外校先进的服务方式
(3)强化、完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思路
(4)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服务创新.
3.4引进国外高校先进的服务管理方式,时常进行人才交流
国内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远不如国外的先进,导致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比国内高,他们将高校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的荣誉体现和办学成果体现,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且国外的档案管理人才充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时常与国外尽心个人才交流必不可少,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取长补短,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完善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管理制度,同时,促进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3.5增加基础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基础设备水平,不断进行更新.用最全面的基础设备结合理论知识,将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服务管理做到最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4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
4.1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意识的创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了与时俱进,迎合现代化的教育潮流,就必须对高校档案管理进行不断创新,而意识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基础,因此只有通过对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意识进行创新,才能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服务的创新.为此,应将创新精神贯穿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加强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行为认知上改变人们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将原本被动的服务意识变成主动,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不断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2高校档案管理服务内容的创新
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不断地进行档案资料和信息的更新,并加入全新的档案内容和信息,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计划地对档案资源进行实时收集和更新,使其更实时、高效地为服务对象提供需求和服务.
4.3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
改变原先传统的服务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掘高校自身的潜能,结合自身所有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论,不断进行完善、创新,采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将服务内容提升等级,以达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目标.
4.4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
4.4.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管理机构充分利用高校原有的有利因素,应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管理机构,将最全面、完整的高校档案资料信息上传到自身的局域网内,设置网络查询系统,方便用户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查询,让网络变成档案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另外还需加强网络的安全建设,确保高校资源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 档案建设 服务 意识
高等学校的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管理、科研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教职工、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历史记录,主要以纸质稿及电子稿形式为主。档案工作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好学校档案,可以总结过去,指导现实,服务未来,更好地为学校全面发展服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上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档案建设、管理工作方面还处于一个学习、逐步完善的阶段,与公办高校在档案管理方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 民办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对档案建设及管理的意识不强 有些民办高校的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学习和贯彻档案法律、法规,片面地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及科研教研工作,很少过问学校的档案工作,从根本上忽视了档案的重要性。从笔者了解的几个民办高校来看,翻看其党政会议纪要,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档案建设工作只字片语,更不用说有什么档案建设的规划、计划与总结了,在机构建制上,无专职档案员,工作保障上无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保障等。
1.2 档案收集、归档意识薄弱 民办高校在建校初期
由于经费、人员的紧张,往往忽视对档案的建设管理工作,一些重要的文件材料遗留在个人手里,觉得放在自己手边,要用起来的时候方便查找。另外由于档案管理不规范,偶尔出现几起档案丢失的事件后,就会有教职工不愿将教学成果移交归档等现象。也有员工认为档案工作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事,与学校其他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与自己更是无关,因而拒绝配合档案部门搞好档案的收集工作,种种困难,很可能使这些重要的档案材料残缺不全或丢失。
1.3 兼职档案员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的兼职档案员一般由院系秘书或处室秘书等兼任,他们不仅有日常教学行政事务性工作,又要兼职做好院系或处室的档案收集工作。一般来讲,行政人员工作繁忙、工作量大,虽是日常琐事,却件件都是需急办之事,而档案工作由于关心的人少,缺少制度上的操作规范,对档案工作往往会虎头蛇尾,常常顾及不到及时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另外,民办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兼职档案员调动频繁,这样就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造成管理混乱无序。
2 民办高校如何加强建档意识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新建民办院校务必从实际出发,积极宣传档案建设的作用、意义,促进档案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档案的服务功能来加强建档意识。
2.1 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档案来自于学校形成、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贯穿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其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所在,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汇集了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学校各级领导的会议记要、领导现场指导工作的讲话等,都可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建设提供各种历史依据和线索。通过学校档案资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本校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全面、系统地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沿革和演变情况,以方便后人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后续领导制定合理的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整体方案提供依据。
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必将走过光辉而曲折的历程,然而最能体现这历程的学校档案,如果所存无几(例如看不到第一任校长的介绍资料,找不到第一批学生的花名册,缺失历届毕业生的学籍档案、缺失全体教职工的教研科研成果资料等等)。那么我们教育工作的后几辈想极力宣扬百年老校底蕴丰厚的时候,时过境迁,有何为据呢?
所以,民办高校的档案建设工作在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方面有着深刻重要的意义。
2.2 服务于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目前的办学体制,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建设、发展都离不开各类办学评估,如新专业检查、合格评估等,评估工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向,而各种评估工作都离不开对专业建设、发展中的档案梳理工作。完整规范的档案正是充分展示专业办学成果,让评估专家全面深入地感受专业办学成效的有力证据。
随着专业评估工作的改进、完善,各类评估工作越来越重视专业建设原始资料的规范性、真实性等,所以从新专业申报、筹建,到专业的开设、建设、壮大及最后专业建设的成果,务必要有完整的档案记录,确保专业办学的延续。各类纸质材料、电子文稿均应有规范的建档、存档意识,杜绝因人动导致专业办学中的突变现象。
专业建设工作既有正向的水到渠成,即按专业建设的目标、计划,逐步进行,最终得以成功,获得成果。也需要逆向构建,即通过对专业建设档案的梳理,总结专业建设如果要有特色、亮点,还需要什么支撑,从而去弥补或改进原有的一些专业建设工作,从而充实专业建设成果。由此可见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3 服务于教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职工档案是教职工个人经历、学识、业务能力、德才表现、业绩情况等方面的记载,但有些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有的职工档案仅仅保存着教职工应聘时的一般材料(诸如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证书等复印件),缺少其业务能力、决策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教学科研的创新)等综合素质的“活材料”,没有对其现有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规范,看不出教职工新的动态性发展情况。
教职工个人档案资料的缺失将对教职工的职称评审、工资晋级等产生不良影响。如有些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评审中,要求凡是校级以上的所有项目、荣誉都需要提供原件方可认可,一些集体项目,特别是作为主要参与的项目,申报职称的教职工可能发挥了相当主要的作用,但如果申报材料、批复材料等资料均在项目主持人手里,而项目主持人有可能调离或将材料遗失,那么给参与人员的资料查找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某高校档案管理员曾深有感叹地说:“只有每年职称评审的时候,她的档案室才是最热闹的时候,查阅、复印、借阅等人员门庭若市。”由此可见档案完整对教职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4 服务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学生工作及各种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据,它能完整地反映出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表现状况。学生档案管理旨在对学生在校期间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提供学生档案的查、借阅服务、转递等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高校毕业生档案工作存在重视不够、管理技术落后、致使档案管理出现“弃档”、“死档”等问题,给大学生就业及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档案、毕业证书等重要资料失落在个别班主任或辅导员手上,而学生一开始又不够重视,等需要用时,由于时间久远或人员调动等,这部分学生的档案资料往往发生遗失或查无结果现象,造成对学生利益的极大损害,同时也使师生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学校声誉。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张,加强学生档案管理,确保学生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确保学生档案转移有据可查,改进学生档案对学生的服务功能迫在眉睫。
总之,通过宣传档案的服务功能,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建档意识,促进高校档案建设工作。高校档案的规范建设是高校重要工作之一,既能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S].2008-08-20.
[2]童燕.浅析高校档案收集工作[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215.
[3]百科名片.档案管理[EB/OL].http:///view/67
7620.htm.
1 档案关系中的档案意识
所谓意识,主要是指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于档案管理人员头脑中的一些想法,这些意识都是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加强对档案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水平的提升。显而易见的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意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多下功夫,只有改变传统的意识观念,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因此对于思想意识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传统档案管理时,党政服务是主要的服务对象,但是这种思想意识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时代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而言,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应该是人,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档案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促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树立起先进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起相应的档案服务,加快档案工作效率需要从档案意识的培养入手,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充电,不断熟练业务,以实现文中所提到的目标。
其次,在档案工作中,档案意识的培养缺少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档案意识在广大档案管理人员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人们对于档案的理解程度也多少会存在相应的偏失,档案的宣传工作如果不能做到全面的宣传,那么在形式上就会表现为单一的管理手段吗,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是相对较小的。基于这一点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增加档案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以促进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档案意识以及档案工作之间的差异
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是存在差异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的一个方面是档案意识是从档案管理人员这一方面提出的,具有主观性的特点,从抽象的层面上进行解释就是对于意识层面的一种认知以及评价,在档案意识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作中对具体内容的认识程度,另外一方面是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对档案管理存在的一种意识。
档案工作中,首先要对其性质具有一定的认知,这项工作是非营利性的,因此从性质上来看应该是社会公共服务,档案工作中包含很多的内容,例如对档案进行收集与整理,判断档案的真实程度以及将不同的档案进行分类加以保管等,为社会大众提供查询的功能,满足人们相关工作的需求。
在现代档案管理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档案管理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这样才能让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化,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愈发凸显了出来,只有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明确先进的档案管理思想,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3 通过档案意培养完善档案工作
3.1 提高重视程度
只有对自身工作足够重视,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对于档案管理者而言,档案管理是一项需要严谨对待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管理者应该树立起有效管理档案的意识,社会公众也应全力支持档案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重要程度上都有了重大发展,在这个时期,只有提高对其重视程度,才能够让发展不断持续,让档案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档案意识的培养是针对档案管理者以及社会大众而言的,只有在思想上真正了解档案工作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在此方面的建立健全。意识上的提高首先需要了解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随着信息化、现代化、电子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档案工作的内容已经从传统的单纯收集、整理、归类与收发变为了集收集、整理、辨别、信息录入、分类、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档案工作者应正视这种变化,从意识上认识到变化带来的优势以及挑战,从而在工作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3.2 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
(1)要求具有奉献精神。我国现有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但档案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加上在工作时经常会有一些琐碎的杂事给工作带来一些麻烦,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具有不怕吃苦的思想,通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来促使自己树立热爱工作、甘于奉献的意识,从而为档案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2)树立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保障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树立起责任感,从而加强在工作中的认真程度。档案工作的严谨是关系到档案能否被有效录入以及利用的根本,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只有熟悉档案工作流程内容,了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才能够确保工作的严谨有效。
(3)树立事业心。对于档案工作而言,事业心的提升是加强档案管理效率、迅速优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方式。目前,现代化管理的各种手段已经成功应用于各项事务中,使用最多的是电子化技术。传统档案管理全部使用纸质档,这种方式在时间的花费上比较多,且不便于保存。若是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管理,一来能够极大节省对档案内容进行查验的时间,二来电子化档案可以有效避免纸质档易破损的弊端,在档案保管上作用极大。电子化管理离不开档案工作者事业心的培养,只有对档案工作具有相应事业心,才会主动提升自身能力,让自己适应新型管理模式。
1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
1.1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机遇
1.1.1 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档案管理技术手段日渐丰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作用下,大幅度降低了档案信息管理难度,也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借助检索功能,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各类档案,分层管理档案信息,促使各类档案管理具有鲜明的关联性特点。同时,在“互?网+”时代下,档案存储形式也日渐多样化,比如,视频、音频,大幅度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档案信息数据也更加准确,出现多样化的档案管理技术选择平台,各类管理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日渐增多,各类档案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鲜明的时效性特点。
1.1.2 服务空间不断拓展
在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社会各类信息频繁出现,档案管理者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出合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有着较大的管理空间,档案管理呈现出数字信息化特点,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着海量档案信息,其存储成本并不高。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查询各类档案数据信息,离线管理各类档案,能够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优质的远程服务,档案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
1.1.3 档案时效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档案种类日渐增多,具有鲜明的时效性特点,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已无法有效满足这方面的客观要求,必须对其加以优化完善。在“互联网+”时代下,时效性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显著特征,档案管理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动态跟踪各类档案信息,档案管理也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动态性。同时,所构建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等,不断开辟全新的档案管理空间,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档案时效不断提高。
1.2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挑战
1.2.1 管理模式变革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传统档案管理过分注重管理人员已有的经验,不注重档案科学化与系统化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相比,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急需要优化档案管理流程、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必须多层次优化变革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流程、档案管理模式,不能再采用传统单一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满足“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2.2 档案管理意识落后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人员构建档案管理系统中,需要构建合理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对档案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影响,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意识落后,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下的档案管理系统流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责任感不强,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不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档案管理操作能力不高,无法有效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多样化作用。
1.3 档案管理难度不断增加
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档案受到巨大的冲击,要求加强档案标准化管理,加上档案信息自身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动态性,档案信息数据不断增加,档案管理难度也大幅度增加,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比如,记录、归档、查阅,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更好地管理各类档案。同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下,网络数据不具有较高的保密性,档案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泄露风险,一旦没有及时做好档案信息备份工作,相关档案信息丢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途径
2.1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优化档案管理制度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自身传统观念,全方位正确认识档案管理,要多角度加强自身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者要多层次掌握各方面专业知识,比如,科技档案管理、企业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将其灵活应用到档案管理中,科学管理各类档案。同时,档案管理者要增强自身责任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注重档案安全性以及准确性的提高,优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各类档案信息。此外,在日常运营中,档案管理者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具体要求,优化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一系列内容以及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全方位监督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整体质量。
2.2 优化档案管理模式与服务形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者必须优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其特点、性质,优化完善档案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海量档案信息数据。档案管理者要围绕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组织网上海量信息数据,实现档案网上服务,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合理化的档案管理数据库以及数据管理中心,科学管理档案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档案管理工作,比如,查询、服务、利用,实现计算机检索,取代传统手工查询,便于档案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更好地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数据。档案管理者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档案服务形式,比如,电子信箱服务、数据库查询服务、档案汇编专题服务,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针对,有效满足他们各方面客观需求。
2.3 提高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传统档案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档案局必须意识到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根据档案工作者各方面情况,结合当下档案管理特点、性质等,优化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定期对档案工作者提供全面、系统化培训,引导他们学习最新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将多样化现代技术灵活应用到具体工作中,注重电子文件的深入研究,科学管理各类电子文件,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新时期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领导不重视。现在很多企业领导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认为档案管理工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反而不能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大多没有给档案管理工作设置足够的经费、配备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②档案管理部门责任意识差。档案管理部门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较小,对自己的责任性认识。由于领导的不重视,许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者有但也是其他部门的员工兼职的,使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大大下降。③员工档案意识差。员工对档案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填写自己的档案时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弄虚作假。加之有些企业不重视档案,公然宣称不需要档案或承诺重新建档,更加剧了人们档案意识的淡化。
2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适合本企业内部人事档案来源比较单一的情况。虽然说封闭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但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类型不断发展,企业员工层次的多样性不断的发展,这种单一封闭性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发展、员工的多样性相适应了。另外,企业档案保存在内部企业人事部门,过分强调保密,一般不对外开放,且手续十分复杂,不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人事信息交流,阻碍了人事档案的利用。
3档案内容质量不高
目前部分企业人事档案存在以下问题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使人事档案价值大打折扣。一是档案材料内容不完备。很多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不符合国家档案局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能够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情况等内容。二是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企业的人事档案材料多内容空洞,反应个人经历的多,而缺少细致的,讲述员工道德品质、能力专长的少。人事档案造假现象使得人事档案在对人们职业信誉维持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三是档案材料用纸规格不符合要求,书写不规范,字迹不耐久。很多企业现存的人事档案材料规格大小不一,材料用笔不规范,使得档案材料不利于保存,有的档案材料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不利于档案的利用。
4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是做好企业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档案管理专业较冷门,全国高校设此专业较少,所以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认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工作以后,参加档案管理工作的学习交流机会少,再加之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很多位兼职,经常变动,造成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不利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
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意识已成为制约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强化相关领导的档案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档案管理设施、定期检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正确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只有领导加强档案意识,员工才能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部门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感,及时、完整地收集档案材料,把握好人事档案的质量。普通员工也要有良好的档案意识,明白档案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自觉遵守档案管理制度。
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度,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应加强对企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该倡导人事档案知情权,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使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档案,提高对自己档案的关注度,使人事档案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使各类人才更清楚的认识自身的价值,企业也能有机会获得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个人和企业之间实现双赢,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3更新手段,完善内容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建立企业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科学管理。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应摒弃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单一重复、政治性强、不具有个性化记录;应有所侧重地收集人事档案的内容材料,既要反映过去,更要说明现在;应遵循“适应社会需要”和“精炼有效”的原则,摈除冗余内容;应与时俱进,增加能真实反映人才的能力、特长的内容,体现个人信用记录的内容。
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注重人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首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保密意识,所以应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学习,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政治水平。其次,要保持和维护固定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熟练自于长期经验的积累,档案管理人员固定,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其业务能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再次,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掌握坚实的档案管理的论知识、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动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字:档案管理;重要地位;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 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
1.1高校档案记录是学校办学以来的真实历史记录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多年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通过积累演变而来的,不只是有学校的领导更迭、征地建设、工作的评估、教职工的进出和职称评聘资料,还有学生人数的变化和其学籍变化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学校的档案上都会留下最初的记录。因此,管理好学校的档案对历史记录起着重要的作用。
1.2高校档案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要资料
档案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其中集中了学校不同时期的不同音像和文字资料,这种档案就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高校档案对学校的招生宣传和就业的宣传具有很大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对高校的大力宣传。因此管理好高校的各类档案也是对学校的一种宣传。
1.3高校的档案还对学校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工作,它需要不断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教训,然后才可以避免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若学校要开展科学研究,那么必须先联系学校的实际发展资料和充分的材料。在科研活动中,档案不仅可以提供学校的原始记录和研究成果,还能提供学校大量的基础材料。因此,合理的档案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
发展中,我国已经虽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优秀的档案管理队伍和先进的档案硬件设施,但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学校有领导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因为档案是历史积累的财富,则只有到对学校进行检查和评估利用时才会显出其价值,所以有些对其不重视的领导,就不会把档案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纳入工作日程,只是把档案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附属位置,由于他们对《档案法》学习不够,致使学校很多人不了解档案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统一管理档案的意义,不重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2.2学校有教职工依法治档观念浅薄
档案违法行为会产生间接和隐蔽的后果,这就会导致有人轻视或忽视档案违法行为,若学校教职工具有不强的依法归档意识,把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移交认为是一种累赘,然后以一种轻率的态度随意的处理。学期结束后,该交的档案资料不能及时的整理移交,可能还会在催促后不能上交到位,这样就会造成年度归档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材料收集不齐全和材料分散在各部门甚至个人的手中,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校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3学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高校档案管理和应有技术还处于落后状态,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不仅没有对办学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的现代化管理,而且可能还没有防火、防蛀设施、分类装订等完备设施,管理人员可能是利用原始的手工方式来完成档案的装订保管工作,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还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和快捷使用的查询工作。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要随着现代化发展,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进行各项的分类管理,并去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档案管理解决对策
3.1科学制定、实行和修订各项标准
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于计算机的高效率基础是档案管理业务的标准化,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必须要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加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3.2加大经费的投入
管理领导要利用档案管理方面已获取的优秀成果,积极向校级领导反映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档案管理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并把档案管理网络建设放在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预算中,从而合理的对档案管理的规划和建设。
3.3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在这个以服务行业为第三产业的社会中,强化服务意识尤其的重要。因此,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上,并提供优质服务对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非常的重要。提高党政机关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和企业、科技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提高意识的同时,在高校档案干部人群中普及现代知识教育,加强对他们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更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服务的总体领域,为我国的档案管理进行更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4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加快创新档案信息网络的步伐。
加强档案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利用档案信息的守法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能力。通过不断的获取档案管理技术,还要创新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提高队伍的素质教育,创造不同岗位的学习和进行知识更新的条件,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教育,让信息化管理普及中国各个高校,从而促进档案管理网络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快的发展,我国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建设。在这个教育事业处于正能量的知识时代,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继承和开发人类文明遗产的一部分,它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档案管理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高校档案管理不能很快的完成,但我们可以对它的各个分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然后在对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和档案管理人员都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思想意识转变,树立新的观念,提高人员根本素质,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大力开发档案信息管理资源,让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它本有的作用,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黎霞.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信息系统工程》,2011.
[2]邓成梅.学校档案管理浅说[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3]云淑君.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历史与发展浅谈[A].《科技信息》,2012.
【摘要】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强化对其职业素养的认识,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入手,就如何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与培养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培养方式
一、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内容
(一)道德素养。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遵守档案道德规范准则。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到爱岗敬业,要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照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办事,不能遗漏和错录档案,要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和全面。(二)业务素养。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有关档案方面的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并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档案建设信息化。因此,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动态与方向,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不断地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将政策法规与档案方面的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全面掌握档案工作的规律,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政策,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三)能力素养。就能力素养而言,主要是组织协调和档案收集以及决策制定等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档案管理管理工作高效实施的同时,为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建议。(四)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在于注重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档案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注重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提升自身对档案文化的认识,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播,加强档案文化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所以文化素养也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之一。
二、职业素养的培训方式
(一)加大重视,落实职责。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因此,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切实意识到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及时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尽可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致力于良好环境的创设。所以必须在档案管理之前,就需要对档案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并不断完善,切实注重档案管理的投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督,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切实注重档案鉴定与审核工作的开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二)完善制度,规范科学。在档案管理中,需要对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致力于思想观念转变,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在制度完善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档案管理的流程。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及时地制定有关档案管理细节,对各项管理职能进行科学的划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工作目标进行制定,并对档案的查询和保存以及归档等制度进行明确,确保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三)强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借助计算机网络科技信息技术,尽可能地提高档案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水平。既要注重自身在档案管理中作用的发挥,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财务管理软硬件的建设,将财务管理工作与自身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确保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切实注重财务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及时做好数据的升级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便于档案的利用,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对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加强对有关档案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及时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应用,将档案的价值发挥出来,提高信息化的建设成效。(四)开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其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其意识到自身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坚持职业道德,强化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与培训,不断强化其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并加强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通过强化对其的职业素养教育,进一步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培育。此外,还要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对于促进其各项职业素养的发挥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措施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甚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的科学化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敢于直面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才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够更好的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服务。
1 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档案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中,上至领导下至一线员工,“重工作、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识不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档案意识薄弱,还导致很多高校没有综合档案室,各科室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这就对高校档案管理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1.2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的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充分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在当今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这种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状况使高校档案工作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1.3 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档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大都使用编外人员,即使有些高校配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但大都年纪较大或是工勤人员转岗而来,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科班出身、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少,受过全面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少,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的人少。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在职称、待遇及工作时间等方面,和专职教师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也导致许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不安心或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2 提高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2.1 健全制度,更新观念
健全档案制度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大力宣传《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依法建档。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只有制定和建立各类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档案科学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现。
更新观念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改变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思想,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工作中心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树立开放意识,改变长期封闭的局面,增强服务意识,打造档案工作的新形象。
2.2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档案资源的各项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加工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保存传输,将原有的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社会共享。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人工操作的落后性,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档案的缩技术、扫描技术、传真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使档案工作从落后的手工操作走向现代化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文件信息的生成、档案信息的转化、档案信息的全文提供及利用实行一体化管理,使档案室成为一个信息供应中心。
2.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由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以计算机为手段,通过网络来进行,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已经势在必行。为了让高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与管理意识培训。通过相关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让档案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最新的档案法规制度和最新的行业标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处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是文献史料的管理者,更应是文献信息的开发者。
2.4 提高档案的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需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规划,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子档案上网后, 必须从进入、传输、使用三方面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外部攻击可以采取防火墙、安全等技术实现;防止内部成员泄露,在管理技术上要做到信息安全存放。 同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中,要增强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发生。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在因特网上提供已公开的档案目录查询服务,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转。
总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世纪是档案事业发生深刻变革的世纪。新技术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便利与难度并存,作为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科技力量的强大优势,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健.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2年03期
[2]刘素珍.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7期
[3]李晓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刍议[J].焦作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迅速应用在各行各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影像档案资料,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要求。只有对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更好地与办公自动化协调发展。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要求。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档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从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可以看出,档案管理模式仍然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工作方法落后,仍然是以传统手工整理档案资料的工作方法为主,没有普及应用计算机信息设备,工作效率低下。虽然有些单位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系统,但是应用层面肤浅,没有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数字自动化建设。档案内容资料不合理。在筛查档案内容资料过程中不够细致、深入,对于需要更新、删除的档案资料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导致档案资料内容不完整,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2.档案管理意识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人们也渐渐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尚且不足,对档案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将其仅仅视为是资料存储、查阅的地方。由于档案管理意识的守旧、落后,因此缺乏对档案工作的系统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严重缺失。
此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不高,缺少先进的网络硬件设施的支撑,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应用也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缺少必要的适应融合。
3.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事业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较低。在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料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求其基本多元化的业务能力,如写作能力、档案管理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但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就可以看出,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这些综合能力,与当今时展需求严重脱节。
二、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的途径思考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就是依据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文档资料生成、收集、整理、归类、编序、立档、保管、检索、查阅等一系列基础性的规章制度。
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制度保障之后,就是要不断尝试和变革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在实现这一现代化、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一是采用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文书、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提高二者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大大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建立数据信息中心,不进可以大大延伸档案资料的覆盖面,还把档案、书籍、多媒体资料、市场舆情等各项工作贯穿起来,实现了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更方便了信息的互通与共享。二是强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的职能效应。
2.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建设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事业单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是加强档案资料的网络防护。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保持时刻开启状态,防止档案资料外泄。档案资料要设置加密,重要数据要做好备份工作。在查阅一些重要档案资料时,要对查阅人员进行权限设置,防止出现越级查阅。
其次是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要有档案人员的参与。档案人员是直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也是最熟悉档案工作流程的,只有档案人员的参与才能够设计开发出既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又符合档案管理业务需要的自动化软件系统。
3.尽快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能力
档案从业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的成败。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懂得基础性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
一是档案从业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档案资料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网络环境,档案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妥善管理好各类档案资料。
二是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其专属的工作流程、业务标准和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档案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对于业务能力较差的档案从业人员可以转岗,也可以进行脱岗业务培训。
三是信息化技术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要求档案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通过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也是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1档案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档案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综合的管理工作。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就必须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应对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项挑战。反观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一些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档案管理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甚至还会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从总体来看,目前档案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因素。档案人员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保密意识等。二是档案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档案立卷、归档、借阅、利用等环节没有按规范严格操作。三是网络安全、自然灾害、软硬件设施安全等因素。
2预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1提高认识,强化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档案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在思想认识上,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明确其工作性质、地位、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防范结合”原则,将档案安全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档案安全防范工作。此外,档案权利部门还应积极开展档案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员档案安全意识,树立“档案安全无小事,档案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培养和强化全员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2.2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遏制档案安全管理漏洞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其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明确档案安全管理要求与规则,将档案安全贯穿于档案管理的整个环节当中,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档案流动、保管和利用制度,构建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模拟演练,以有效提升整个档案管理部门的安全应急能力。从档案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鉴定到销毁、保管、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严把档案案卷质量关,各项档案资料进出馆均要做好登记,以防出现丢失和损坏等情况。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运用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2.3要按规定配置档案用房和档案设施,防止档案实体遭遇毁损档案馆(室)建筑为档案保护和利用服务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档案馆(室)建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档案的保护条件和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也将影响到对外服务的开展。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档案馆(室)设置在行政办公楼或图书馆的顶层,承重问题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后果严重。档案馆应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建设规范》设计建造。保障档案实体安全,要落实档案库房“八防”措施: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要按规定购置档案装具、档案保管设备和档案包装材料。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并对馆内设备摆放,特别是电器摆放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并规范布置设备路线。要定期检查电源线路、火警自动喷淋系统、电子防盗报警系统等,防止因线路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对馆内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库房内档案装具要合理布局、避光通风、整齐有序,且要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以便发生突况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降低档案损失程度。
.4实施档案登记备份,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档案登记备份是以强化档案行政监管为导向,着力于提升档案部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现实的能力,通过档案登记备份,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保全档案证据、保存真实记忆。在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中,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安全保密、有效服务等基本原则。档案登记备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减少信息丢失情况。随着档案记录电子化的出现,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但与此同时,档案信息数据安全逐渐凸显出来。此外,在档案管理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馆外档案监管体系,档案管理部门常常面临着档案收回难问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采用档案登记备份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深化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有效保障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同时,档案馆还应加强馆外档案监管力度,尽可能地减少档案丢失现象。
2.5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因为技术原因或突况造成档案损失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部门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通过各种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进行网络建设,积极提高其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减少信息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还必须设立相应的信息防火墙,设置访问权限,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信息备份与恢复系统,防止黑客入侵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此外,档案馆还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保证档案信息安全,防止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和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首先,档案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定期查杀病毒。其次,在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要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用户口令和密码,谨防他人非法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员换岗或离职后,系统管理员必须及时更换口令与密码。第三,档案馆的计算机应做到专人专用,使用者必须维护好自己的计算机,防止出现信息丢失和损毁。未经允许,使用者不得擅自在计算机上下载软件和游戏。第四,计算机的使用要有度。使用者不得随意更改IP地址或其它系统设置参数,不浏览非法网页和点击陌生链接,同时每天还要做好数据备份。
2.6做好档案安全管理的其他预防措施做实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提高案卷质量。封存原件,大力开发电子数据,或是利用档案复制件代替原件进行利用,减少原件损害。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受损和病变档案。积极开展电子档案异质备份,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档案是记录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强化其档案管理安全意识,做好档案管理安全工作,防止档案信息丢失或泄露。对于档案安全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树立全民档案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在制度上、资金上、设备设施上予以充分保障,切实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和可用,为后续开发利用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造福于当代,造福于后世。
作者:赵丽彬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档案馆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工作,问题,对策
强化学生档案工作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项工作有助于高校因材施教、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服务等等。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长期处于松软状态,未能彰显出应有的活力。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学生方面
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学生们的“学生档案意识”非常模糊。如有61.3%的大学生不清楚“学生档案”包括哪些内容;有47.1%的大学生对“学生档案”的重要性持否定看法。再从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档案的处置方式来看:有的随意将档案丢在学校置之不理;有的干脆把档案揣在身上或放在家里;小部分人把档案转到了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但几年后就忘记这事,更多毕业生则完全将档案遗忘了,不知档案是转回了原籍,还是留在了学校,或是转到了人才市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清楚自己在校学习期间所形成的“学生档案”会在自己毕业后成为干部档案或工人档案,也不清楚自己的档案会随着自己的毕业离校而发生转递的情况;有些毕业生虽然知道,但对此事不关注。因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学生档案意识”淡薄甚至缺失。
(二)高校管理者方面
高校管理者“学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人员配备上讲,很多高校并不是专人管理学生档案,有的虽然配有专职人员,但数量过少或需要兼做其他工作,无论时间投入还是精力投入都不能保证工作需要,“少而不专”的问题较为明显。
2.从业务培训上讲,多数学生档案管理人员未接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系统培训,缺乏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从管理制度上讲,有的并没建立完整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但并不完善,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4.从设施设备上讲,由于资金投入少,没有专门的学生档案库房,现代办公设备不足,很多高校都没有配套的学生档案管理软件及电脑,设施设备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技术要求,“旧而缺”的问题较为普遍。
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档案工作质量不高,错、漏、假、乱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把档案资料“张表李装”的情况(张三的表格装入了李四的档案袋中),或是错填年龄、身份证号等基本数据,或是毕业生档案错寄、错投等。还有就是本该装入学生档案袋中的资料却没有装入,致使学生档案资料残缺不全。由于平时管理不规范,有的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档案资料的鉴别、整理、归档、装订,有的档案资料无序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随意加入、抽取、涂改、圈画、撤换档案材料,有的借阅手续不严,造成档案或档案资料的丢失、损毁、错乱等。
二、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1.普及学生档案知识,增强学生的档案意识
国家档案局于1996年修改的《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08年颁布的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对大学生普及档案知识的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本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细则》,让学生知道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因此,在学生管理实践中,高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系部橱窗、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团日活动、举行学生档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加强宣传教育。
其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对学生宣传与普及档案知识,培养学生的档案意识。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档案馆(室)的人力资源的优势,邀请具有高、中级档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工作的一线人员来我校开设讲座,让学生更多了解档案知识,产生兴趣,增强档案意识。
再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强化学生的档案意识,如开设档案基础公共选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7号《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目前我校文秘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已开设档案管理基础课程。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档案知识,增强档案意识,才能使他们成为热爱、支持学生档案事业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宣传学习,使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对自身档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地丰富充实学生档案的归档内容。例如,参加学校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组织,竞争学生干部、获得各种技能证书等,不仅丰富档案内容,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填写个人档案材料时,做到准确、工整、规范、真实,从源头上解决学生档案归档材料内容少、质量差的问题。
2.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增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学生档案管理意识
为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增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学生档案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档案管理理念。首先要大力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增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充分认识到搞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搞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它有助于高校因材施教、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服务等等。高校管理者在现实工作中应重视高校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等,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档案的建档工作,督促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重视学生档案管理,加强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搞好高校学生档案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各个系部配备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专职人员从事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要。每年邀请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专家、学生档案管理的先进单位来校介绍经验,高校档案室的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对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各系部进行学生档案管理专题研讨,使他们不仅要熟悉学生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还应掌握学生档案管理方法。高校专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新时期高校档案面临许多新问题,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学生档案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
4.发挥学生档案管理功能,重视学生档案信息的研究与开发
齐全、规范、完整、有序的学生档案,不仅能真实生动地记录这所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进程,而且能反映出其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优劣。这时的学生档案,就成了历史的见证,成了学校管理全过程中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来源。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加强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汇编,认真研究开发大学生信息资源,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在大学的发展提供指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料。
5.加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更新学生档案管理技术、手段和设备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档案数量逐年增加,档案内容更加完善,传统的手工管理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教事业。这就需要加大对高校学生档案工作的硬件投入。一是实现微机化管理。当前我校各部门基本上都配有电脑,因此,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管理的学生档案管理软件,把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从落后的手工操作转化为现代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二是实现学生档案检索内容的数字化,使其各部门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更加快速、系统、全面、准确地提供每个学生档案材料的目录。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加强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入手,认真研究开发大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在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等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便于因材施教。这对于加强学生管理,帮助学生成才,指导学生就业等都有重要作用。只要思想上重视,制度上落实,科学规范工作,就能更好地管理好学生档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学生档案的作用,从而为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娟,李红梅,张传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 周冀,潘玉驹.也谈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浙江档案,2005.
3 朱维华,李涛安.信息的市场化趋势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J].图书馆论坛,1999,(5).
4 柳卫莉.地方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
5 刘萍.开发档案信息提高人才素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2).
6 徐频.高校学生档案的现代功能及其实现[J].天府新论,2006(3).
7 陈慧.高校学生档案网络化管理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6(3).
8 常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之我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9 孙康燕.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档案工作[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