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短篇哲理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胡兰成说,读张爱玲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她的心时而喜悦时而烦恼,仿佛是一只鸽子时时要想冲破这美丽的山川,飞到无际的天空,那辽远的、辽远的去处,或者坠落到海水的极深去处,在那里诉说她的秘密。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作为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近代作家胡兰成对于她的作品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其评价也是相当中肯的。张爱玲始终在追求一种写作上的极致,一种后世无法超越的极致。以《色戒》为例,文坛中表现的文艺作品很多,但像张爱玲这样,讲述一群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利用美人计去行刺汪伪政府的高级特工,最后因为女主角动情反而被剿杀的故事,便可谓独具匠心了。这说明张爱玲创作小说时,在选材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视角也非常独特,而且笔触也深入主人公的内心,让读者看到了敌我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一部短篇小说能够收到这样的震撼效果,而且还被拍成电影广为流传,足见张爱玲作品的分量。
短篇小说同样魅力无穷。张爱玲的《色戒》就是典型的例子,专写短篇小说的门罗不也获得诺贝尔奖了吗?关键看你怎么写,是否能用较少的文字,抓住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横截面,并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之处。王佳芝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女性,她本是一个诱饵,却在关键时刻为情所困,暴露身份,从而使同伴被暗杀,参加暗杀计划的人全军覆灭。我们在为暗杀计划覆灭惋惜的同时,也会对王佳芝的决定产生一些同情。女人为爱情而活着,王佳芝对易先生动了真情,其“快走”二字的提醒也在情理之中了。张爱玲是懂女人的,她准确把握住了女人的这一点共性,这才把王佳芝写得真实、丰满而复杂。
张爱玲的文字功力了得,文章似乎是写在针尖、刀尖与舌尖上的,犀利、爽亮、细碎。小说中的句子,看似随手拈来却又是凡人难以企及的。比如“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舟,天晴便各自散了。”又或者“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也是男人。”这样的句子,充满着深刻的哲理味儿,若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洞见是永远写不出来的。
“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张爱玲做到了,她的作品一问世就大受欢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张爱玲的感叹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鞭策,大家都想出名,可是你得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读者才会买账。但是这世上能像张爱玲那样获得巨大成就的人又有多少呢?像她这样绝代芳华的一代才女,我们大多数平凡人只能仰视罢了。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基础学科,而在语文的学习中,语文阅读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学科的主导地位。作为老师,要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最重要的要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因此,这篇文章就谈一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之策略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许鹏图(宁夏永宁县永宁中学,宁夏永宁750100)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还要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审美能力。这样一来,老师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就成了全部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途径
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小学时相比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太过简单和一些内涵意义极少的内容已经不适合初中生去阅读。作为老师,就要仔细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他们进行阅读的作品,渐渐从一些故事性的文章转换为具有哲理内涵或是象征的文章,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一些叙事性的外国小说,以及中国近代如鲁迅等人的作品。以上提及的这些都适合作为课内阅读鉴赏的内容进行赏析和讲解。而且不仅仅是阅读内容,阅读教学的形式也要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对比式阅读教学和多形式阅读教学等。老师要抽取一些来源于生活的阅读材料,实现阅读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得以从其中获得一个较深的感悟和体会。同时,老师也可以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从中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利用读后感、小作文等多样化形式,加强学生与语文阅读教学之间的紧密性,从而与老师形成良好互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提高的阅读材料及其讲解,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在课外时间的阅读积累。因此,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以提升阅读能力。例如,通过对课本中《变色龙》的学习,老师可以从这篇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去读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集,以对契科夫式小说手法和其要揭示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更深的领会和把握。通过这种课外阅读的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满足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难在点睛。”文章的结尾正是“收口”“点睛”之处,其地位十分重要,是全文主旨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文章主旨的升华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有新意、有个性的结尾,会使文章更含蓄、博大、悠远,充满一种诗意,使人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正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人回味,觉其美,但却不能道尽其妙。因此,结尾要如孔雀开屏那样漂亮,像豹尾那样有力,像兔尾那样短小,像鱼尾那样自然得体。不同的结尾有不同的特点:或干净利落,戛然而止;或余音袅袅,韵味无穷;或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或紧急刹车,含蓄有力;或抖包袱,出人意料;或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总之,我们要学习文章结尾的一些技巧,从而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放异彩,做到“回眸一笑百媚生”!
【技法指导】
文章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照应式结尾,此法主要是照应开头,有时也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紧扣文题,使得结构自然严谨;哲理式结尾,平时摘抄一些富含哲理的段落或句子,在写作中将之移用到文章的结尾,不仅能深化主题,而且能启人深思,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抒情式结尾,通常会使文章的情感更丰富。大凡情感真挚的文章都能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动容。在文章结尾若能恰当地抒感,就可以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意蕴式结尾,会使文章的主题更深远。作者通常在结尾处不把意思说完而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从而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得到更为深长的审美享受。这将有助于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奇效。
结尾的方法不限于以上几种,如引用诗歌名句歌词结尾、环境描写结尾等,这就要因文而异了,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结尾方法,让文章结尾确实如“豹尾”,余韵如“撞钟”,豪壮如“奔马”,含蓄如“秋波”,从而达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艺术效果。
【典例分析】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一种常见的文章结尾方法,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这种方法让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比如现代著名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结尾这样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作者的行动经历了一个“走――停――走”的过程,原来的“走”,可能是在散步,但被路边盛开的紫藤萝吸引住了,于是停下来欣赏;结尾的“走”,意义更深一层,作者在紫藤萝的光辉和芳香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深受鼓舞,于是走向无限的生命支点。这种结尾,余味无穷,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戛然而止。就是文章故事讲完了,叙述结束了,就顺从文意,意尽文止,自然收束,不再用一个独立的段落来结尾,这样的结尾简洁明了,毫无累赘拖沓之感。如鲁迅的回忆性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尾一段,字面上没有交代“三味书屋”,但是作者说:“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文章至此突然结束,让人回味,但这实际上是对“三味书屋”生活的一个总结:作者在三味书屋取得的成绩,就是这一大本的绣像了。作者在读者还想继续读下去,自己好像在还能继续写下去的时候,戛然而止,让读者去回味,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三、哲理升华。在文章的结尾用带有深刻哲理见解的精辟语言,给人以教诲和启迪,或使人幡然醒悟,或使人茅塞顿开,令人回味无穷,收到“巧蓄余酿,以味见长”的效果。如作家冯骥才的文章《珍珠鸟》就是运用了这样的结尾。作者把从朋友那里得到的一对珍珠鸟精心饲养在鸟笼里并细心照料,后来小珍珠鸟出世后,作者与它在关了窗户的斗室内嬉戏玩耍,终于建立了深厚友谊,小珍珠鸟终于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很是高兴,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光辉。不只是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文章就此结束,脱却感性材料,用带有深刻哲理见解的精警语言,给人以教诲和启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结尾方法是从作品出发,让读者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和归纳,揭示文章中心。它是文章主题的自然延伸,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瓜熟蒂落,止之当止。结尾要充满哲理,委婉含蓄,发人深思,必须精心打造。
四、柳暗花明又一村。文章结尾看似山重水复,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犹如相声中的扣子和包袱,突然敞开,给人豁然开朗之感。比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小说一直用悬念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着,直到文章的结尾处,被捂的盖子才被打开:“德拉卖掉了一头飘逸的长发买了一根白金表链,而杰姆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买了一把梳子。”这个结尾出人意料,增添了小说的感染力。这种结尾使得本来已是一波三折的文章,结尾处再次掀起波澜,读后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有一丝淡淡的酸楚和悲哀。这就是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也可以形象化地称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范文示例】
放学以后
徐熙浩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铺满落叶的马路上一片金黄。放学后,我骑着自行车朝着家的方向前进。突然,天空开始阴沉起来,接着空气中弥漫着雨丝,秋风夹着雨滴打落在大地上。无奈之下,我躲进了一家小店避雨。
那小店的对面是个幼儿园,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早早拿着雨具,或撑着伞,或披着雨披在门外等待着放学的铃声。期盼中,幼儿园放学的铃声终于响了。家长们鱼贯而入,将孩子们拥入自己的羽翼之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园里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
“那小男孩的父母不来接他吗?”我想。
又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朝我的方向跑来,最后也走进了小店。
“翔翔,你妈妈还没来吗?”令我诧异的是店主竟和小男孩攀谈起来,看来小男孩大概和他很熟。
“嗯。”小男孩应了声,说道,“妈妈一定还在教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读书。”
他的妈妈是个老师啊!我有些惊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母亲迟迟不来的原因了,我们的老师也常为了学生而顾不上自己的子女。
“你妈妈也真是的,为了学生都忘了自己的儿子了。”店主有些责怪地说道。
“妈妈才没有忘了翔翔呢!”小男孩举起自己的小拳头抗议道,“妈妈是很好很好的老师,所以她才很忙很忙。我们的蒋老师也很忙的!”
这么小的孩子竟这么懂事!我感到很惊讶。教师工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教师就像掌管天堂之门的圣彼得一样,打开知识宝殿的大门让我们进去,但他们却常常因为要将幸福施予我们而忘了自己的子女,这份无私的奉献曾使千万人感动。生为学生是幸福的,但生为老师的子女却是辛苦的,因为他们总是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许多人因此而责怪父母,但这小小的孩童却是如此懂事!
我惊讶了,我震撼了,小男孩和店主仍在交谈,我的思绪却停留在此。
呆愕间,雨停了,我走出小店,跨上自行车带着深深的感触继续向家的方向前进,回眸间,那小男孩仍在等待……
简评
本文通过店中避雨偶遇一个教师孩子的故事,侧面反映了教师对学生极度负责和对学生的爱。情节简单,叙事简明,结尾以“我”的离开结束全文:“那小男孩仍在等待……”,小男孩要等到何时,他的妈妈什么时候能来……开放性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人思索,意味无穷。
文中有三个人物:“我”、店主和小男孩。但突显在读者面前的,却是并未出现的第四个人物――一位顾不上自己孩子的女教师,而这个主人公却由店主与小男孩的对话引出,这是很高明的虚实结合的笔法。这种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使得整篇文章新颖,别致,独具匠心,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尤其是景物描写较好地烘托了人物,渲染了气氛,中间一段抒情议论,近似一段心灵独白,情真意切,水融,既深化了主旨又使结构紧凑。此外,语言也很质朴,感人。
【实战演练】
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意味深长,动人心魄;《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结尾痛快淋漓,干净利落;《社戏》的结尾引人遐思,回味悠长……这些名篇佳作的结尾都独具特色,但都采用了戛然而止,如截奔马似的结尾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养育我们长大,照顾我们的生活,教育我们成才,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父母亲了,但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吗?不妨来写写自己和父母间的故事。
要求:(1)内容不限,题目自拟;(2)运用上面学到的戛然而止结尾法,注意文章叙事的节奏;(3)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一、消除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学生总认为文言文很难理解,难把握朗读节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先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有信心和有兴趣来应对文言文。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选取简单的材料,名人的故事以及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的短篇文章,如:《孔融让梨》、《两小儿辩日》、《凿壁借光》等,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既简单易懂又趣味无穷,不必有任何惧怕心理,这样就会慢慢喜欢文言文教学。
二、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讲述经典故事导入情节,如教《孙权劝学》时,由三国故事导入,用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歇后语导入,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继而进入本文的《孙权劝学》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明白: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孙权怎样劝学的?分了哪几步?
3.劝学前后有什么变化?(刮目相看)
三、指导趣味性地朗读
1.默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习字词,学生轻声讨论2-3分钟。
2.范读。教师范读重点段落,边读边想象里面的画面及相关情节,让学生初步划出文言文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
3.小组齐读。大家齐读,要读出情感、节奏,教师也可及时点拨、纠正读音、节奏及文中的语气,并体会情感。
4.学生竞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在竞争中相互提高,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选取经典段落,并学会边读边做简单的批注,绝不去死记硬背。
四、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课堂,并学会用表演方式渗入文章内容,深入文章情节,体会文章的主题
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力求多变创新,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嚼,学生咽,老师抄,学生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教《孙权劝学》让学生表演孙权三劝时的不同语气和神态,从而了解孙权的劝学能力。继而承接文章的情节来点拨,为什么会判若两人,了解经典句子――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五、难中取易而点拨,初步积累并指导背诵
尽量抓住文中易把握的内容去点拨,如:教《三峡》,写水抓住水急、猛等词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学生了解三峡夏季水的特点,冬季特点抓住重点诗句(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了解秋、冬季三峡的凄美,并抓住后半部分的优美词句“林寒涧啸”,指导学生背诵,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
六、拓展延伸,练习巩固与知识发散
1.知识点。教《桃花源记》时,重点识记古今异义词。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
教学中将采取难中取易,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如文言虚词和一词多义:
之:(1.两狼之并驱如故。不译,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花之君子者也。的;3.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虫争斗)
名(1.有仙则名,出名;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或(1.或者,表示选择;2.或王命急宣,有时)
2.主题拓展。如教《桃花源记》
(1)桃花源人为什么听了渔人的故事后皆叹惋?
(2)他们为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地方?
(3)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5)你认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关键词:以输出为核心;文学翻译课课程模式;优势;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55-05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翻译的文化交流意义更为突出,但文学翻译教学日渐边缘化,质量滑坡,人才匮乏,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多延续传统模式,与翻译研究发展及市场需求形成差距。2009年,笔者在美国参加宫布赖特项目期间修读了波士顿大学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该课程“以输出为中心”,围绕如何在文学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而展开。课程打破语种限制,多板块系统组织教学、调配师资,让学生具备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适应行业与市场需求,与传统的以源语言为中心、偏重理解、限于两种语言间互译的模式截然不同。一学期紧张的学习让我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因而希望借这块它山之石在我国如火如茶的翻译教学讨论中抛砖引玉。
一、波士顿大学文学翻译课程模式评述
波士顿大学的这门课由该校大学教授项目主办,现代语言与比较文学系承办。前者汇集了全校人文社会学科顶尖教授,致力于创新型、跨学科、导师制本科教学,后者则拥有欧亚十余种语言教学资源,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实力雄厚。双方优势互补,形成了这门独具特色的翻译课程。
1 课程目标
该课程理论结合实践,展开多语种文学翻译教学,力图让学生“熟悉翻译研究的历史脉络和主要流派,获取多种文学翻译实用手段和技巧;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翻译和多译本比读,帮助学生建立文学翻译标准,并对文学翻译作品具有基本批判能力”。这一表述并无“忠实”、“对等”等“以原作为中心”的翻译标准痕迹,也未设定翻译策略,而是让学生在大量接触译本和自我实践中构建标准、获取翻译策略,这是对学生翻译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和鼓励,便于强化翻译输出训练,也体现出课程比较文学背景和描述翻译学理论框架。
2 师生构成
该课程师生构成多元。选课学生多为文学创作方向艺术硕士和大学教授项目、比较文学或外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具有良好文学素养和比较文学视野,其中不少颇具创作潜力。课程只要求任通一门外语,因而班内语言多元。2009年春季学期修读的18人中,共有西、法、俄、汉、德、拉丁、日语等7种语言,便于文化交流和互动学习,为构建广阔文学视野创造了可能。
课程师资精英荟萃,三位一体,多元互补。主讲教师由比较文学与现代外语系派出,多通晓数门外语,翻译经验丰富,协调管理能力强,是课程灵魂,负责主体课程教学和整体统筹协调。时任该课主讲教师的Anna Zielinska-Elliott,系旅美波兰人,除波兰语外,熟通英、日、俄三国语言,是村上春树的主要波兰语译者,有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翻译导师由大学教授项目在全校选调相关系科顶尖教授担任,负责个别辅导。此外,还请校外知名学者、译者以讲座形式延伸课堂教学。三方各尽其能,相互协作,形成层次、功能分明的教学团队。
3 课程内容
内容上。该课程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输出为中心,立足多语种分步式翻译练习和多板块教学,使创造性翻译输出得到集中强化。
(1)多语种分段式翻译练习
翻译练习以输出为中心,分步展开:第一阶段共8周,为外译英短篇翻译,每周一次,原文选自不同语种典型创作形式代表作或重要流派的经典之作,让学生在承认语言共性基础上体会英语的表达个性,在认同文学世界性前提下理解各国文学独特性,尝试不同再现手段,突破创作极限。该学期的短篇练习涵盖7个语种的9首诗歌和2篇小说片段,包括中世纪拉丁语卡图卢斯诗歌、王维唐诗、普希金长诗片段、日语俳句、西班牙和波兰现代诗,及村上春树和普鲁斯特代表作片段等。所选文本时空跨度大,流派众多,即便熟谙源语,也很富挑战性。第二阶段的练习回归常态,要求学生在5周内完成长篇英译习作,约10页诗歌或20页小说,原文由学生自选,翻译导师负责审定和辅导。两个阶段的练习在篇幅、语种、体裁及选材方式等方面综合规划,层层推进,突出翻译输出的核心地位,让学生逐渐感悟文学翻译之道,为他们最终独立从事文学翻译打下基础。
(2)多元设计教学板块
该课程围绕翻译练习,分设多板块,除翻译实践外,还有理论研习、译本比读和前沿讲座板块,不仅各板块自有清晰的组织脉络,而且相互关联,形成步步为营、互相联动的格局。
理论研习板块旨在让学生对翻译的基本问题、方法和历史延革有较全面认识,并构建比较文学背景下“以译作为中心”的翻译观念。教材以Munday的《翻译研究导论》为框架,以Venuti的《翻译研究读本(第二版)》为主干,展现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和各流派特征。Lefevere的《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和Steiner的《巴别塔之后》均为辅助教材,前者帮助学生从社会文化视阈理解反思文学翻译,后者则从阐释学角度加深学生对文学翻译本质和历史的理解。此外,还有其他零散的译论、译评,与翻译练习、译本比读相关的译者自述等。该板块教学资料以描述翻译研究理论为依托,融汇阐释学、解构学、后殖民研究等学派,关注译作产生过程和文化影响,颠覆原作中心地位,确立每个译本存在的合理性,与当代美国高校文学翻译教学的文化研究倾向和比较文学背景相吻合,也为学生彰显译者主体性、创造性完成译作奠定理论基础。
译本比读板块根据实践篇目,由教师译前提供多个现存译本,让学生在比读中感性理解文学翻译的阐释、解构和再创造本质,批判性理解原文、评价译文,并形成基本翻译策略。例如在英译俳句Frog Pond前,大家比读了One Hun—dred Frogs书中的百余种译文,这些译文或复写原文意思,或努力再现蛙跳节奏,或以简洁玄奥表现俳句风韵,甚或在格式上模拟青蛙跳入池中的形态,妙趣横生地呈现出原作在异文化中多元阐释的可能,从不同角度表现翻译的种种张力,帮助学生在译前形成自己的策略和标准,而非追求“以原文为中心”的唯一忠实、理想译本。
前沿讲座板块虽另辟时间,但与主体课程遥相呼应。该学期的汉语古诗翻译、村上春树小说英译、波兰现代诗歌英译、施莱尔马赫翻译理论英译等讲座就和主体课程联系紧密,形成“讲座一理论一比读一实践一讲评”的连贯体系。讲座努力拓展文学翻译的时空认知疆界,曾举办如伊拉克战后文学英译、意第绪语诗歌英译、古英语史诗翻译、波斯语圣经英译、西班牙语小说英译等讲座,帮助学生从文化层面了解文学翻译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从本质上理解其内涵。讲座也时而邀请原作者与译者同台对话,阐述翻译中各自对对方的期望和评价,从主体及主体间性角度展现翻译本质。来自翻译行业协会的讲座人则借此机会介绍相关文学翻译资助、奖励及行会从业指导等信息,帮助热衷于此的学生寻找发展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各板块教学目标直指翻译输出,在语种、文体乃至文本上力图保持一致,形成系统效应。如翻译实践练习多选自理论研读材料的例证、讲座人的译作,形成呼应,而讲座人也会根据其他相关教学内容谈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相关语种、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翻译和理论研究有多维认识,在理论与实践、经典与前沿中找到契合点。
4 课程教学
该课程延续13周,每周5课时。每周的前3课时为主体课程,以研讨班和工作坊形式研习理论、比读译例、讨论翻译实践;后2课时为前沿讲座。各教学环节始终贯穿“以输出为核心”的理念。通过理论研习,在学生头脑中勾画出译作中心论范式,奠定理论基础;由译本比读使之感性化,再经翻译实践内化巩固,最终通过教师过程性指导和形成性评价得到强化。前沿讲座中,各讲座人的见解又在某种程度上与主体课程内容契合,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升华前3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中,课程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基于翻译任务,多板块联动,多语种翻译,切分教学,突出翻译输出,模拟行业情景。
(1)以学生为本,互动探究学习
学生始终是课程主体。理论部分由学生轮流评述相关篇章,再全班讨论。译本比读由学生一同批评论辩,形成各自翻译思路和标准。翻译作业由师生共同提供背景资料,发挥生源文化多元优势。翻译中学生需撰写心得,记录翻译得失和感悟,让学生意识到作为译者身份存在的意义和文字影响,从源头上鼓励译者创造。在教师批阅后,学生在课内轮流呈现译作,阐述个人翻译观点,接受大家点评,并作答辩。长篇翻译中学生自主选题并陈述理由。而讲座部分更辟一半时间供学生提问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努力,鼓励尝试,教师团队以指导、协调、帮助为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能动性,使注重创造性翻译输出的理念在学生头脑中内化。
(2)以任务为中心,多板块联动教学
教师根据翻译任务确定课前研习内容,包括翻译理论、原作分析资料、现存众多译本及相关译评和译者论述,让学生联系实践理解翻译,在多视角解析过程中对原作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论教学中师生并不流于哲理性思辨,而多结合翻译实践理解各派观点。如谈到翻译中的社会文化影响,主讲教师以自己翻译中感受到的赞助人压力和社会对日本、波兰的文化预设为例,阐述翻译的社会文化性和译者的困境与对策,使理论更具现实意义。课后,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阅后在课堂上讨论评析,提升对某些文学翻译手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讲座板块在内容及翻译范式与方法论上呼应、拓展主体课程的翻译任务,为学生勾画世界文学翻译图景,促使其进一步反思文学翻译。
(3)强化翻译输出,多语种翻译切分教学
短篇翻译作业不限语种,是课程“以输出为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面对陌生语种翻译,学生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译文创作,思考如何尽英语之所能表现原作,使之具有文学性、创造性和可读性,避免了译者受源语束缚而陷于字比句次的理解、转换,乃至微观技巧应对中,无力推敲译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抛开原文。设置练须确保至少一人通晓原文,翻译前可请其字对字解释,并朗读原文,阐述作品文学特征、重要词句意思,帮助大家感性地接近原文,且避免照搬字典式的死译。同时译文比读也可帮助学生理解原作,不同形式的阐释体现出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的维度,使理论认识感性化,实践策略明晰化。
翻译陌生语种迫使学生翻译时关注译文输出,更接近英语环境中的文学创作,学生有更多空间和精力推敲译文,融合原文创作手法和文学特质,使译文具有与文学作品同等的身份和审美价值。练习中,教师强调并鼓励创造,着眼于作品的文学性再现;诗歌翻译偏重意象传译、节奏韵脚再构,修辞再现;小说翻译则重在主旨、句长、节奏、句式风格等。此番训练后当学生返回“常态”,注重译文再创造已化为习惯,能在完全把握原文基础上淋漓尽致地表现译作。
(4)模拟行业情景,适应市场需求
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美国文学翻译行业运作情景,使教学环境与行业实际接近,帮助学生熟悉行业运作规程,便于与市场接轨。在长篇翻译前,学生需陈述译介背景,阐述翻译价值,从选材环节培养学生的译者主体性,迫使其思考译介择取对译人语文化的潜在影响,增强其作为译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而增强职业道德,促进译作质量。这一做法也符合美国文学翻译界惯例,帮助学生适应行业规程。翻译过程中,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把握学生翻译进展,讨论翻译策略、原文理解,寻求难点的解决途径,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作业,进一步认识特定语种、具体作品的英译策略。这一指导方式延续了美国翻译工作坊师徒制教学模式,但翻译导师还同时扮演翻译赞助人和译文读者角色,模拟实际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期间主体课程教室变身文学翻译市场,学生轮流展示译文片段,其他同学以译文读者身份试读并提意见,促使译者更多思考作品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接受和读者期待,使译文更能为译人语文化接受。这种互评方式其实在短篇作业中早已应用,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译作评价评估体系,提高把握自身翻译质量和独立评价他人译作的能力,这是模拟行业常规的又一举措。
5 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分两部分:实践占85%,其中短篇作业30%,长篇作业50%,长篇作业选题及翻译展示5%;剩余15%分别为理论评述与课堂出席参与情况。评分体系中实践比重大,突出熟悉语种的长篇作业,兼顾多语种短篇训练,从评价机制上鼓励学生重视翻译输出,兼顾终结性和过程性评价。
评分中,教师多考虑再创作中体现的主体性、创造性,译作的文学性,摒弃原文至上的正误式终结性评分,而是依据译文、翻译心得及课堂陈述答辩和读者反应综合考虑,特别关注心得中陈述的翻译思路、策略和面对多种阐释可能所作的思考和选择。评价不仅关注如何译,更重要的是为何如此译、为此作出了何许努力,以及学生对自己与他人译作的评估能力。对长篇作业的评价中也是如此。
评析短篇翻译时: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译作和翻译体会,其他学生则以译文读者身份参与评价,或赞赏或质疑,及时给予反馈。这种引入读者导向的评价方式,迫使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翻译输出端,确保译作能为译入语文化接受,从另一方面促进翻译质量提高,强化译文输出的重要性,也使得课堂翻译评价体系多元化。
二、教学个案:英译王维诗作《鹿柴》
王维是西方世界译介较多的中国诗人之一。《鹿柴》一诗仅Pazl987年所辑就有20余种不同翻译,含英语13种。该诗翻译练习安排在第4周。翻译前,主讲教师要求学生阅读Lefevere的《文学翻译》一书,把握文化背景和诗歌翻译关键点,阅读Zong-Qi Cai编著的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tg]相关部分,了解汉语诗歌特点和解读方式以及《鹿柴》的背景,而Octavio Paz所著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则让学生从音韵、汉字、词义上接近原诗,通过比读1919年以来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中的不同译本,感性理解该诗在西方的传译历程和阐释途径。
教学中,主讲教师先请中国学生介绍汉语诗歌背景,朗读全诗,分析含义、意境,再由教师本人补充王维及其诗歌创作传播背景和禅宗哲理。随后其他学生就Paz书中各译本,探讨各自的评判标准和翻译策略。虽然大家观点不一,但多倾向于玄奥简约的译文,以表现诗歌禅宗意蕴。
学生的翻译有些赞同欣赏某种已有译本,融合自己观点加以修改;有些则全然否决,另辟蹊径。来自东西不同文化的学生作品风格迥异,体现各自的审美和翻译理解。如笔者和另一位中国学生都较贴近原文形式(见例1),保留原诗空灵简约的风格,这在一些西方学生中获得共鸣,如有同学严格保留五言绝句形式,以求保持形式上的透明(如例2)。但另一部分西方学生则按英语诗歌形式翻译,如例3将全诗切分为8行,通过片段式的拼接,形成抽象、空灵的神秘意境。另有同学则采用自由诗的方式传译,侧重信息传递,没有在形式上过多雕琢,如例4。
例1:Deer Fence
Empty mountains,no one in sight,
But only sounds of some one。
Reentering sunray pierces the deep forest,
Reflecting upon the dark moss again。
例2:Deer Park
Empty mountains no one visible。
But all around voices resound。
Through thick forest light seeps
projecting shadows on viridescent MOSS,
例3:Deer Grove
Bare hills,
no one in sight。
But the words
of conversation echo。
Strands 0f sunlight
perforate the deep forest——
Glimmer again
on the green moss。
例4:The Deer Enclosure
No one is seen on the deserted mountain。
Yet human sounds echo。
Late sunlight enters the dark woods,
And the top of the green moss gleams again。
学生对诗中“深林”与“空山”两个重要意象的译法论争激烈。“深”有deep、dark、thick、dense等译法,“空”则有empty、deserted、distant、vacant和bare等译法,从不同角度诠释原诗。有同学认为empty只是个对等词,用deserted更有对比冲突感,让人联想到desert(沙漠)与mountain(山)之间的反衬;“深林”字面上解释为deep forest,但dark既有森林浓密深邃之意,又与光线相关,为后文“复照”打下伏笔、形成对应。另有同学认为deep只能在水平面上描绘森林之深,但日光复照是垂直方向的,选择dense可描绘出森林枝叶交错之浓密。学生想象丰富,独具个性,主讲教师都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模拟该诗表现方式,从语法到韵脚再到意象进行创造,以借助这首汉语诗歌丰富英语诗歌创作形式。
在不久后的讲座板块,哈佛大学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以此诗的翻译引出对中国古诗翻译的一些思考,他从课堂教学效果和文集编纂角度,忽略节奏音韵乃至意象,提出以读者理解为中心的翻译模式。虽然其译法受到师生强烈质疑,但也给大家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翻译中国诗歌及他国文学作品带来新视角。
三、“以输出为核心”的文学翻译课程模式优势评价
多年来,波士顿大学的文学翻译课程已成为该校品牌课程,在各高校中独树一帜。多年来课程讲座部分汇集包括Steiner、Gentzler、Venufi等在内的诸多译界知名学者,不仅全程对全校开放,还通过WBUR电台@向全球转播。许多曾修读该课的学生都走上文学翻译道路,屡获殊荣,又受邀前来做讲座。这一文学翻译课如此有持久力和影响力,主要得益于其理论范式转变彻底,文学视野广阔,对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和切分练习的有效性。
1 理论基石:“译语中心论”范式
现代翻译理论确立了“译语中心论”的研究范式,描述_____________
②WBUR电台由NPR美国国家电台和波士顿大学合办。翻译研究消解了原文核心地位。波士顿大学的文学翻译课以此范式为基础,将历史、现实及趋势连贯客观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从描述、阐释、解构的视角认识翻译本质,探寻翻译手段,着眼译文的文学性再创造,满足读者和出版商接受取向。评价中以接受为导向,以翻译过程为参照,而非单纯地以原文为准绳,使“译语中心论”范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突出输出的核心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连,课堂与市场相接,为学生走向职业文学翻译道路做好了准备。
2 文学视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
课程以比较文学为背景,放眼世界,翻译实践的语种、流派及时空范围广阔,讲座部分又进一步扩大疆域,即便学生最终只专攻某一语种英译,也能对文学表现手段、流派有敏锐感悟,有丰富的翻译表现手段供选择。而以承认文学世界性和语言共性为基础的陌生语种翻译促使学生探索各语言与文学的特性,特别是英语语言与文学的表现张力,突破英语语言文学表现极限,创造更多表现手段。
3 教学要务:创造性文学翻译能力培养
该课程着眼培养翻译能力,不单纯灌输理论,也不流于技巧训练和语言技能提高,而是让学生具备“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包括“翻译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理论研究能力,也包含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估能力)和对提高翻译能力具有辅助作用的IT能力”,因此课程围绕翻译输出组织翻译理论、译文比读、文本批评和前沿讲座等教学内容和活动,是培养学生具备胜任文学翻译的多种必备能力和技能、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4 渐进培养:切分式分段翻译练习
培养过程中,在兼顾全局的前提下,切分理解和表达,分阶段、有侧重地循序渐进培养翻译能力。翻译是一种高层次综合能力和技能,以基本语言能力和技能为基础,其本身具有可分性和阶段性。语言教学分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各单项技能,为综合应用打下基础。在翻译中分阶段切分理解、表达训练,也是步步为营,最终达到提高文学翻译综合能力的目标。当翻译教学突破源语语种限制、着眼译作创作和产生时,便能摆脱源语的束缚和干扰,强化翻译表达训练,有利于学生翻译创作能力培养。
四、“以输出为核心”的文学翻译课程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
以一个“乡下人”姿态砰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以一张小学学历而最后成为大学教授,这便是沈从文传奇的一生。沈从文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在以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大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
【关键词】沈从文;大学;文学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32-02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于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他自小谙熟那块土地,谙熟那一带人民的鲜明的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对民间的世俗的东西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沈从文这种少年流浪,自学而得到在大学任教一席,拥有一份无可替代的乡土生活的经历,使他的文学之路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学往往是新观念的发源地。许多作家都曾在学校里任职过,大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不仅为作家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条件,也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空间。不可否认,大学的经历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在我看来,以下几个大学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是较为重要的,是他文学创作的“避风港”。
到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沈从文建立了对自己创作的信心,最终选定创作之路。
1929年到吴淞中国公学任教对沈从文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作品中的文化立场明确了,艺术上也逐渐走上了成熟,这无疑使他相信自己人生的理想部分的得到了实现。
沈从文后来谈到1929年在中国公学任教对他的影响时说“在中国公学任教一方面是使自己的生活稳定下来,在崩溃中的体力维持住了;另一方面借助图书馆提供的条件,自己阅读了大量的杂书,又扩大了知识领域;再有就是为了给学生做示范,自己的作品在文字处理组织和现实问题的表现,也就更严谨了些。 二、??“工作效率之高,也为一生所仅有”――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创作的短暂辉煌期。
在青岛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沈从文一共发表过三十多个短篇小说,以及总题为《月下小零》的八九个短篇故事,还在报刊连载中篇小说《风子》和《阿黑小史》,这在沈从文创作历史上确是少有的。
来青岛大学后,校方给予教授们十分优厚的待遇,居所幽雅舒适且有专人照顾起居饮食。沈从文可以安心教书写作过上了他一直梦想的既不是绅士也不是战士的生活。与许多留洋归来的年轻教授们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内心那种乡下人的自卑感也逐渐淡化,那种抒情诗人的气质充分表现出来,更添了几分自信与潇洒,甚至喜欢以“乡下人”自称。当年的“醉八仙”常常结伴出游,远至北平、南京,近至济南、崂山。
西南联大任教时学术压力致使沈从文创作开始学者化倾向。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间较长,他自身好学与求知热情相结合,不自觉地走向了学者化的倾向。西南联大当时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沈从文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才能和周围的人进行对话。旧派和洋教授对他的轻蔑使他难免有些心理失衡,同时,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沈从文的学生都已成了教授了而他仍只是个副教授,这对沈从文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因此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创作逐渐表现为学者化的倾向,作品追求一种抽象的哲理,从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家,慢慢地成为一个全身心都在思考人生的学者。大学的文化氛围也同时影响了沈从文的思想情趣。
1 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即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
1.1 这种小说,不重情节和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和情绪的作用。沈从文将其简捷的归纳为“情绪的体操”、“情绪的散步”。“情绪的体操”中讲在运用文字叙事时,“习惯于应用一切官觉”,必须懂得“五官并用”。如《八骏图》中意象丰满,用各种颜色代表女性,全凭视觉发生对人物的联想。
1.2 抒情小说注重抒情主人公的确立,景物即人。
沈从文的许多小说都是从交代环境开始的。沈从文用水流动的抒情笔致,通过暗示、象征等来给我们呈现一幅现实和梦幻的意境,使得情境美不胜收,具有民族韵味。
1.3 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互不雷同。沈从文所持的逆向思维方式,不拘常格,求异思变。他的小说打破了各种文体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性。有些运用散文笔致似抒情散文,有的带有童话色彩似民间故事。
2 用小说散文构建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2.1 青山绿水,如画风景充斥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整个“湘西世界”映照着朴素的氛围,是静谧的永恒的世界。《边城》中便勾勒出了湘特的自然风光,它富有纯真温柔之美,它富有恬静清秀之丽,描绘着那个世界的至真至善至美。
2.2 沈从文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呈现在这个世界。
“湘西世界”里的人物生活的时代似乎是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是自由的,人与人相处是那么和谐融洽,那种人性美是远离大城市、未受现代物质文明浸染的世界所特有的。
他的湘山,他的边城,他的沱河,游移于那里的水手,氤氲着美俗良风。沈从文可与许多世界级的大师相比,他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衰朽。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曾.沈从文以人性关注社会〔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
[3] 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4] 李扬,郭丽.大师的足迹―20世纪上半叶海大校园里的文学名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作为三届冰心奖得主的儿童文学作家于立极,似乎一直在用自己独特而又灵异的方式诉说着少年虽稚嫩却不乏深刻的生命体验。从辽少社新近出版的“小虎队精品小说坊”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站在高高楼顶上》就可见一斑。
立极的少年小说大多围绕着“伤痛”展开,无论是他独创的少年心理咨询小说,还是他面对城市抑或乡村少年生活场景的小说,无一例外地展现给读者的是:当生活被现实的残酷之刃划过,少年的心灵怎样被触动,怎样滴着血地颤栗,他们又如何在身与心的成长中将伤痛和苦难放逐,在与伤痛搏斗的过程中生发出对生命的深沉体验,并上升为对哲学命题的终极追问,这恐怕是他与其它青春文学相比最具独异之处。他也注重彰显生活中的美好,但这美大都以沉痛为代价,美和光明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和一种目标,其过程却有着血泪相交的浓重悲凉,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很大。《自杀电话》《生命之痛》《心结》等篇目属少年心理咨询小说的范畴,多以对人类心灵的救赎为主旨,在这里故事似乎退居幕后,重在表达少年对生命的深度体验。如对心灵深处永不停歇的“生命之痛”的辩证解读,对“脑死亡”事件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心结”。打开结的钥匙是少年自我精神的释然,是对生命自由意志的充分尊重,这正是立极的文字所要告诉读者的。
城市生活五光十色摇曳多姿,人们往往沉迷其间难以自拔,而立极从不回避现存的阴暗面,为我们揭开繁华的面纱,直击生活的本来面目,对底层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少年的精神孤独与荒芜给予重笔刻画。《落叶之秋》中的少年于成刚在一次意外中建立起的自尊自信迫于生存的压力成为交换的条件,秋风落叶中命运同他开了大大的玩笑,又回到起点,实则令人叹息。《状元穴》是立极写得最为惨烈的小说,读后有一种滴血的颤栗之感。舒元因为羡慕城市的享受,又迫于金钱权势的压力出卖了爷爷,爷爷则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唤回了舒元的做人良知和脚踏实地追求生活的勇气。文章处处流露出中国古典传奇小说的韵味,形式朴拙却意蕴深远,有夺人心魄的悲剧力量。《站在高高楼顶上》聚焦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民工题材,但关注的角度却超越了简单的现实物质层面的帮助,更多地从精神视角入手,让读者明白物质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的弱势并不妨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寻,乡村人的坚强与善良正支撑着中国的未来,城市少年在帮助农村少年的行为艺术中也找到了生活的“终极之蜜”。
如果作家仅仅找到并放大了生命的痛楚和苦难还远不足,对待痛楚和苦难的救赎则尤为重要,立极在有限的篇幅里一次次地探讨了对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的救赎方式。鸟窝使破碎的家庭重温生活之美,对自然和小生命的亲近唤醒人类心底的良知,让父亲悬崖勒马、迷途知返;《玫瑰碗》和《命案》两篇表面看似浪子回头的故事,实则林源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被命运所戏弄,最终还是父子亲情战胜了一切;陈凌在目睹了一个弱小生命殒落后,洞彻了人生的苦难从而完成了心灵的成长,得出了“其实在生命当中,每个人不都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吗?”的哲理性结论。在拯救人类的方式上,立极更注重一种理想化的、精神化的方式。拖欠民工工资的解决本是现实层面上的事情,但小说用一种形而上的“行为艺术”来把农民工眼里熄灭的火焰重新点燃,召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共通性特点。《志愿者广宇》以纪实小说的笔法塑造了广宇老师光辉高大的形象,它带给贫困乡村孩子更多的是对文明和美好的追求,一种自强不息的力量,现实意义很强。类似的形象如周明老师等均担当了迷失少女的拯救者角色,并把青春的复杂情愫表露得细腻而有节制,深刻的寓意自是不言而喻。
整体看来,立极的少年小说呈现出当下时尚写作少有的传统美感,奇妙的构思与独特艺术氛围的营造使他的文字具有别致的审美韵味,批判现实与少年灵魂世界的成长相伴而生,颇具“五・四”新文学传统。
Abstract:Hemingway is the dauntless man who the literary world recognizes, he has created a series of dauntless man image take the legendary life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material. These dauntless man vivid series constituted a complete development vein, its manifests the dauntless man spirit contained the profound philosophy significance, inspires the people tenaciously by, the brave powerhouse style facing the realistic life.
关键词:海明威 硬汉形象 硬汉精神 哲学意蕴
Key words:Hemingway dauntless man vivid dauntless man spirit Philosophy im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43-02
一、 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成长历程
海明威所创作的硬汉形象成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他们经历了从幼年到老年、从幼稚到成熟、从缺憾到完美的发展历程。
短篇小说《在印第安人营地》中的尼克被称为海明威硬汉形象的雏形。在这篇小说中,尼克作为实习医生跟随父亲到印第安人营地为一个妇女接生。他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女人生产的痛苦、流血、自杀和死亡,他并没有恐惧而是心灵的震撼和疑惑,“女人生孩子都得受这么大罪吗?”“他干吗要自杀呀,爸爸?”“死。难不难?”尼克无意中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但他只是“满有把握地相信他永远不会死。”这里的尼克具备了一个硬汉所必须的心理素质。《等了一整天》中的尼克被九岁小男孩沙茨所代替,他生病发烧到体温一百零二度,可怜的孩子用一天的时间独自忍受痛苦,以超常的毅力和勇气镇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硬汉精神在少年尼克和沙茨的身上已初露端倪,为硬汉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预示着海明威笔下另一硬汉杰克・巴恩斯的出现。
杰克・巴恩斯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主人公,他参加了一战,在战争中丧失了,身心受到难以弥补的创伤。他深爱着布莱特,但却无法与之结合,只好投入到工作、旅游或看斗牛以排遣痛苦,抵抗绝望。他去比利牛斯山区旅行,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以求得精神的净化。和女友到西班牙观看斗牛,勇敢的斗牛士拼死搏斗使杰克看到了充满信心和勇气的人生,体悟到人的本质力量。与其说“太阳照常升起”表现了一战后世界的荒诞和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不如说人生中的太阳不管何时也照样能够升起。杰克能够坚韧地承受现时,正证明了这一主题意义。
在《永别了,武器》中尼克成长为美国中尉弗德里克・亨利。这部小说以一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通过亨利讲述了战争的罪恶和自己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战争毁灭了一切包括爱情。亨利也从一个热血青年演变为失望、空虚、痛苦、迷惘的典型,但亨利仍旧不失为一个硬汉。他在战场上被炮击中受重伤,仍然身先士兵护送伤员,尤其当凯瑟琳因难产而死时,亨利的行为令人震颤,“于是我把他们赶了出去,关好门,熄了灯,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亨利没有哭泣,而是选择了沉寂。这样的时刻仍旧保持自己高贵优雅的姿态,这是硬汉在困境中的独特表现。
《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对亨利的超越,是一个发展相对完善的硬汉。他出于民族利益和对法西斯的无比憎恨参加了一场正义的战争。他奉命去敌后炸桥,这项任务十分艰巨,随时都有丧生的危险,但他却表现出超出常态的平静。“他干着,干着,忽然只听到小河的流水声了,他低头望去,看到下面的河水流过漂石之间,激起白色湍流,然后泻入水底布满小石的一泓清水。………”面对死亡他的心也如那泓清水一样,已准备好坦然地面对,最终用生命的代价,他按时完成任务却身负重伤。他不愿拖累战友撤退,平静地劝玛利亚离开,“你现在必须走啦,但这等于我和你一起走,只要我们俩有一个活着,就有我们两个,明白吗?”战友哭着劝他,“你要我枪杀你吗,英国人?要吗?”罗伯特仍然平静地说,“这没什么,用不着,走吧,我在这儿很好。”[9]这种镇静、果敢、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境界让人感动。 “这样的事谁也没有干过五十次,没人干过五次。完全像这样的事也许谁都没有干过一次。”[10] 他该得到骄傲与欣慰。
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中的曼纽尔・加西亚和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理想的成熟的硬汉。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虽然在身体上已经衰败,但在精神上却是永远的强者。至此,硬汉形象才发展完满。
曼纽尔・加西亚是海明威早期硬汉性格最为突出的人物。他年轻时曾是出色的斗牛士,随着岁月流逝,他斗牛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并且伤刚刚痊愈,身体状况不佳,但曼纽尔仍然倔强的保留着斗牛士特有的短辫子。为了维护青年时代的荣誉,他执意再上斗牛场以证实自己的实力。结果他很快体力不支,并且他那老一套的斗牛方式吸引不了观众,但他仍然凭着毅力、勇气甚至是生命维护了自己的荣誉。这一过程惨烈而又艰难,“……又是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的摔倒在沙地上。这次可没机会全踢了。牛在他上面,曼纽尔躺在那儿,像死了似的,头伏在胳膊上,牛在抵他。抵他的背,抵他那埋在沙土里的脸。他感觉到牛角戳进他支叉着的胳臂中间的沙土里,牛抵着他的腰。他把脸埋在沙土里。牛角抵穿他的一个袖子,牛把袖子撤了下来。曼纽尔给挑了起来摔掉了,牛便去追披风。”当牛角抵进他腰部后,他还是朝公牛奔去。“他伏在牛身上的时候,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的向一边倒翻在地上;接着忽然四角朝天了。”他终于打败了公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子”。
如果说曼纽尔是“陆地版”的硬汉子,那么桑提亚哥则是“海上版”的硬汉子。《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形象的总结、升华和最完美的体现者,是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哲理化诠释。桑提亚哥是一个年老而贫穷的渔夫,“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他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气洋洋而不服输。”骨子中透出一种倔强性格。他一连出海84天,一无所获,但他没有灰心,孤注一掷在第85天再次出海。“在海上,他眺望着海面,发觉他此刻是多么的孤单。但是,他可以看见深色的海水深处的彩虹七色,面前伸展着钓索和那平静的海面上奇妙的波动。”“……于是他明白,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孤单的。”因为他心中有目标,他把大自然的一切当作自己的对手和伴侣。但是当鱼上钩时,他的手抽筋了,“我恨抽筋,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背叛行为……是丢自己的脸。”他不允许因自己身体的原因而失败。他要尽全力去打败敌人。“可是我要把他(大马林鱼)宰了,不管他多么了不起,多么神气。”“我不能让自己垮下去。”经过拼死的努力他终于杀死了大马林鱼,但紧接着又遭到鲨鱼的攻击。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精疲力竭的老人重新振作,靠着智慧和意志与鲨鱼进行了一场生死激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他下定决心“要跟它们斗到死”。虽然最后他得到的仅仅是一副鱼骨架,但“硬汉子”的壮美轮廓在苍茫大海中定格成为永恒。
从少年的尼克和沙茨到中年的杰克、亨利及乔丹,再到老年曼纽尔和桑提亚哥,这一系列人物的塑造呈现出硬汉形象完满的成长轨迹。
二、 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哲学意蕴
海明威笔下的一系列硬汉形象虽然在职业、年龄上有差异,但都具有共同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面对暴力和死亡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是他们性格的主导,尽管每次拼搏都以悲剧作尾,但他们是失败了的强者,精神上的胜利者。正如杰克・伦敦所说的“一切总算剩下了这一点,他们经历了生活的困苦颠连,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就是胜利,尽管他们输掉了赌博的本钱。”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既是海明威本人的人生格言,也是其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真实写照,是硬汉精神的最高境界。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完美体现者,他是一种寓言化的神奇英雄的化身,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压倒命运的力量。“硬汉精神用主体的行动来展示其丰富的内涵,揭示肉体和精神的永恒生命来自于运动的驱动力,强调在深沉的行动中锻造有价值意义的灵魂,勇敢、冷静、果敢、顽强、不畏任何强大力量的主体意识在与自然、他人、与自我的拼搏中展现出来。”
这种硬汉精神向人类昭示了一种深层的哲学意蕴:面对任何异己力量,人都要高傲地坦然直面、在永不停息的积极行动中尽显生命的优雅风度和永恒的力量。“与命运抗争”是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在地狱中无休止地、孤独徒劳地推着命运的巨石,虽然日复一日无功如斯,但正如加缪所言“西绪福斯是幸福的。”而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是当代生活中的西绪福斯,他们在人生困境中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迎接一切困难和厄运,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海明威的硬汉形象要比西绪福斯更具魅力。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荒原,海明威为不甘沉沦的人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支柱――硬汉精神。这种精神传承了古代希腊文化,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它向我们传达了一种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生哲学,激励着陷于困境的人们勇敢、冷静、顽强地抗争,并在抗争中保持优雅的风度和高贵的尊严,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参考文献:
[1]贝克:《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林基海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2]邱世风: 《“硬汉”海明威和海明威式的硬汉》,文本研究,2007年下。
[3]吴然: 《“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昆仑出版社,2005年。
[4]刘杰:《论海明威作品中孤独奋战的硬汉精神》,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关键词: 日语 汉语 成语、谚语 典故
日语里的汉语词汇约占一半以上。在这些汉语词汇中,又有许多汉语成语、谚语。汉语里的许多文字简练、喻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成语、谚语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这些成语、谚语已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许多报刊、文章里,经常看到汉语成语、谚语。日语吸收汉语成语、谚语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借用汉语的成语、谚语;二是将其翻译成日语形式表达。像“温故知新”、“卧薪尝胆”等日语成语、谚语不但表达形式没发生变化,而且其意义也和汉语完全一样,这就属于第一种形式。日语里的这类成语、谚语一般在形式和含义上都和汉语保持一致。本文就这一类日汉语形义相同的成语、谚语作一介绍。请看下面例子:
①唯唯(日)―唯唯诺诺(汉)
此句谚语出自《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形容自己没有主见,只是一味顺从。例如:
山田さんは社の命令に唯唯としながら、小まめにいた。/山田对经理唯唯诺诺,勤勤恳恳地工作。
②一呵成(日)―一气呵成(汉)
此句谚语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似并此数言亦可略而不备者。”形容文章气势首尾贯通。也比喻做一件事中间没有停顿,一次成功。例如:
この短小は一晚で一呵成にき上げたのだ。/这篇短篇小说是一个晚上一气呵成的。
③温故知新(日)―温故知新(汉)
此句谚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例如:
近ごろは新しいものをもてはやしすぎる潮があります。温故知新の真理を今一度よく考えたい代だと思ます。/近年来,兴起崇尚新颖的风潮。此时此地正是重估温故知新的好时机。
④画点睛(日)―画龙点睛(汉)
此句谚语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武帝(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张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之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的地方用精辟的语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例如:
この作文はうまいけれど文字が下手なので画点睛を欠いている。/这篇文章虽然好,但文字欠佳,未能做到画龙点睛。
⑤薪胆(日)―卧薪尝胆(汉)
此句谚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相传越王勾践回国后坐于薪草之上,“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例如:
ぬれ衣をきせられ,世から白い目でられたぁなたでしたが,よく今日までってこられました。
それはもう薪胆の苦しみでした。今にみておれという意地でここまできました。
――你以前身穿破烂的衣服,遭别人的白眼,可是仍不气馁地努力至今。
――那已是卧薪尝胆之苦了,现在回想起来,不禁觉得那是凭一颗永不低头的心努力下来的。
⑥息奄奄(日)―气息奄奄(汉)
此句谚语出自晋・李密《陈情表》:“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指呼吸极其微弱,几乎快停止了。形容生命垂危。也比喻事情已到没落状态。例如:
あの会社は不振で息奄奄としているようだ。/那家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看来已经到了气息奄奄的境地。
⑦大器晚成(日)―大器晚成(汉)
此句谚语出自《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原指大的器物需要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做成。后指担当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例如:
この手などは典型的な大器晚成型です。ようやく最近になって力をしてきました。/这个选手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终于在最近发挥实力了。
⑧尾(日)―彻头彻尾(汉)
此句谚语出自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但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维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彻头彻尾,无不尽善。”指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例如:
尾おしまくって、ついにねばりい大を土の下につき落とした。/可以说彻头彻尾地结束了,终于把那位不屈不挠的大关推倒在摔跤场下。
⑨天真漫(日)―天真烂漫(汉)
此句谚语出自宋・龚开《高马小儿图》诗:“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尺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形容青少年、儿童心地单纯善良。例如:
あの人はに天真漫な性で持のよい人です。/那个人确实是天真烂漫,性格开朗。
⑩耳(日)―马耳东风(汉)
此句谚语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亦作“马耳东风”。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漠然无闻,无动于衷。例如: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效果 实践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广泛的阅读,对构建孩子健康、完善的人格,养成终身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鼓励学生阅读,重视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活用现有教材。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益处,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二、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上的美文、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剑,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
鼓励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并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主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
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成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还举了许多刘备与刘禅的不当之处,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收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
四、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阅读;教学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尝试
一句话,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方法,变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为适当指导,稍微点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1)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
(2)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2.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1)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2)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
鼓励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并鼓励他们有独到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主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
(1)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
(2)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
4.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记得作家叶文玲曾说过一句话:“社会与人生这部无页码的,亘古的大书,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读得通啊!”这是广义的阅读,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大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1)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2)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堂,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刻与社会接触,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去鄙弃社会生活的假恶丑,去同情去关爱,去憎恶去批判,把社会作为第二课堂。这实际上是课内阅读的又一延伸方式,只是阅读的材料不再是一本本黑底白字的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复杂的事,一幅幅生动的画……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怎样做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结合本人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作文教学的途径:
一:让教室里弥漫着书香气息
一个教师,不仅自己应该手不释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每周在学校图书馆借书,利用阅读课让学生多读书。尽力为他们借阅世界名著、经典短篇小说及科普类书籍,用书籍武装学生的头脑。我把家里的许多书籍贡献出来,号召学生们踊跃为班级献书,你一本,我一本,很快的就把班里的图书角建立起来,而且,同学们还会不断地把最新版的书买来放在图书角上。班里的图书角不设专人管理,每个同学都是管理员,这些小主人真的表现相当出色,都非常仔细地对待这些大家的精神食粮。自从图书馆建立以来,不仅没有丢失过一本书,还有同学在看完书后自觉把书包上书皮。一时间,读书,爱书,尉然成风。书读完了就写感受,刚开始,我是不限制篇幅的,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有话写长些,无话则写短些,但必须是有用的话,且有一定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文学作品接触的多了,思想、情感、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
就这样,我利用一切契机营造读书氛围。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让古今贤哲大师们的智慧灵光照耀孩子们的心田,以净化孩子的思想和灵魂,增强孩子们的学识和本领,升华孩子们的人格与修养,打造他们的梦想和辉煌。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向家长们做必要的宣传,使家长们更加清楚了读书的重要性,家校联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家长们不仅在财力上慷慨解囊,时间上也大力支持,还有许多家长自愿陪同孩子在节假日或星期天到书店、书城买书,极大满足孩子们的读书要求。
二: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先让学生放开胆子,随随便便地写作文,少批评,多鼓励,少讲一些规矩要求,由着自己的思路,用实实在在的话,写实实在在的事,写实实在在的心理,自然可以写出使人愿意读的文章。在学生的作文里,我读到这样的文字:“绿意融融的大草原,野花遍地,我和伙伴们跳着、跑着,可是,前面的一条小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跳过去怕掉进水里不过又不甘心。于是,向后退了几步,助跑、跳跃,我惊喜的发现,自己跳过来了,且超过水边很远。我想:人的潜能远远超过自己所预料到的。”读到这我的心头一震,我惊喜,孩子们多善于感悟生活。我捕捉到这一点,带他们去河坝,看青青的草,去水边捉鱼,与同学们野炊。于是麦田、小河、大草原、乡间小路都成了孩子们生动而又鲜活的写作素材。作文的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喜闻乐见的事,或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或事物,如《我的同桌》、《班级二三事》、《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的奶奶》等,这些题目,学生写起来素材多,积极性高。记得我的一个学生这样写奶奶 :“奶奶做的早饭,一碗玉米糊糊,变着花样的;一个小菜,再没有比他香的;做的千层底布鞋,再没有比它温暖的。写人物时,他们善于体会,通过写事来流露自己的感情。我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也容易被打动、感染。因势利导,学生就不怕作文了。原来生活处处是作文,学生的文章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散发着清新的芬芳,透着质朴的理性。
其实,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身边不是缺少乐趣,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乐趣的能力;我们身边不是缺少丰富、深刻的哲理,常常是我们自身缺少发现丰富、深刻的哲理的能力。要发现这些,就要细心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进日记、写进作文。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一种工具,使用这一工具,分析改造自我与分析改造世界,会使自己头脑更清醒、更无私、更坚强、更乐观、更轻松,会使自己和别人和社会相处更加和谐。生活五彩缤纷,酸、甜、苦、辣,与谁来分享这一切,可以把日记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心里咨询师,每天与日记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有欢乐告诉日记,欢乐便增加了一倍;有了苦恼向日记倾诉,日记去劝说自己,心中片没有了苦恼。久而久之,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种需要,常常能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这样何愁写作能力不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支柱,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吸收,写作的目的在于运用和表达。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习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后,让学生观赏自然风光、城市建筑、校园景物,要求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景物,然后设计写作练习。如学习了《春》(朱自清),以《春天来到了校园》为题练笔,读了《童趣》(清•沈复),回忆自己儿时观察、体验生活的情境,写自己童年的乐趣。学习了《孤独之旅》后,同学们学习以具体事例的记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选举具体典型的材料,写《我的故事》,书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这样,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文章条理清晰、描写具体,情景交融。例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故事》中这样写到:“想到这儿,我不禁为我前些天的懦弱而害羞……/第二天,我精神百倍,一切都做得很好,还和其他的朋友一起玩,我笑得好开心……随着我渐渐地变化,我的病情好转了,已经可以出院了,妈妈看到活泼的我,欣慰的笑了……/此起彼伏,陷入久久未能释怀的情节,我细细回味着……这……就是我的故事,在我的故事中,我学会了坚毅、懂得了乐观……/它将是我永远珍藏的一份记忆……”通过写作实践,又加深了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既有例可仿,又有物可写,起到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学生懂得了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创造美、表达美的需要。
其次、仿照课文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准确运用已学知识才能掌握牢靠。课文中的句式、修辞手法等仅仅懂得意思、用法,不能算是掌握了,还要会运用。写作练习时,根据写作要求,从课文中选取一些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实例,让学生模仿运用。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安塞腰鼓》中的比喻、排比手法(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是强健的风姿);学生均仿写出了优美流畅的句子。例如,学生写到:“不必说炎炎的夏日,湿滑的小路,参天的柏杨,鲜艳的花朵,也不必说蝉儿在树上长鸣,小小的蚂蚁在寻找食物,英俊的白鸽在天空中飞鸣;单是公园里就生机勃勃,翠鸟在湖面上盘旋,松鼠竖起大大的尾巴遮阳,还有猕猴,在树枝上跳上跳下,时不时还向游人要吃的!”还有一例:“不必说雄伟颐和园,美丽的花园,热闹的公园,繁华的游乐园,也不必说高耸的山峰,浩瀚的大海,广阔的草园,单是田野中的小小池塘,就可以让人乐而忘返。”这样的句子是不是都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