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者言论

读者言论

时间:2023-05-31 09:0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者言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者言论

第1篇

领导言论泛指领导在各种会议、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友好往来等活动中发表的讲话、谈话。领导言论虽然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但从根本上来说代表的是一级党委、政府,传播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搞好领导言论报道对于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强化工作落实是十分重要的,领导言论报道无疑是党报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党报的领导言论报道可以说面临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方面,随着简洁、生动的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与普及,党报已不再是人们获得时政信息的唯一媒体,加之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对于过去那种长篇大论式的领导言论报道已经不感兴趣。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文字水平、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除一些重大会议外,照稿宣读的情况越来越少,领导干部在打好腹稿、拟好提纲的基础上,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部署工作、提出要求已成时尚,这种看似随机、实则内涵深刻的现场讲话又给领导言论报道出了新的难题。上述情况使党报的领导言论报道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党报在领导言论报道理念上予以相应调整,措施上进行强化,以增强领导言论报道的时代性,强化报道效果。

从新闻工作的发展趋势及信息受众的客观要求出发,新的形势下,领导言论的报道要遵循“精、深、准、活”四个原则。“精”,就是对领导言论报道的内容要精,不泛泛而论。在一些一般性会议及调查、视察活动中,领导的讲话、谈话往往比较随意,有的是在一地谈一个问题,有的是一地谈几个问题,有的是几地谈一个问题,对此如果进行面面俱到的报道,领导会认为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读者会感到不知所云,报道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领导的讲话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把这条主线找出来,用简明、精确的语言告诉给广大读者。

“深”,就是要深刻揭示领导言论的内涵。在工作中,领导的言论传递的是党委、政府的声音,也包含着领导者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深刻思考,领导言论对于强化、推动工作的效应是相当大的。所以,对领导言论的报道绝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由表及里,把其本质的东西抓住,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准”,就是对领导言论的把握要准确。领导的书面讲话,一般不涉及准确的问题。领导的随机讲话,一般情况内在的逻辑是清晰的,但是在遣词造句上、引证资料上却容易出现一些不准确的地方,这就要求报道中必须把这些误差找出来并予以纠正,真正做到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字词准确、资料翔实,以此增强领导言论的严肃性、权威性、导向性。

“活”,就是对领导言论报道的形式要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渴望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所以对领导言论的报道就不能再板着面孔说话,除一些重要讲话之外,原则上也不应再搞长篇大论。要坚持用生动活泼的版面语言处理领导言论,特别是要在位置、标题、字号、字体等方面做文章;要广泛采用言论、消息、通讯、特写、图片等各种形式报道领导言论;要追求言简意赅、写法新颖、语言生动的表达方式,把严肃的内容用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

领导言论的报道要实现“精、深、准、活”实属不易,必须下苦功、下真功,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完善,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方针政策。完整准确地把握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搞好领导言论报道的前提。新闻工作者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应工作需要。既要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又要把握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既要注重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又要搞好微观上的具体研究;既要对重大问题有深入的理性思考,又要熟悉、理解具体的工作举措,如此方能做到较高政治敏感性和较强业务能力的高度统一,担当起领导言论报道的重任。

揣摩领导思路。领导干部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实践中,既会形成共性化的思维方式,又会形成个性化的思维特点,也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表达问题的方式等表现在每一位领导干部身上都会不尽相同。新闻工作者既要研究把握领导的一般思维方式,又要研究把握有关领导的特性,如此方能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关于领导言论的报道才能既让领导满意,又让读者满意。

搞好“二次创作”。“二次创作”就是对领导言论的加工。搞好“二次创作”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一些领导的讲话、谈话,观点是鲜明的,逻辑也是清晰的,但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及引证的一些资料却有可能失之于准确,这就需要记者、编辑去校正、查证、补足。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面对特定的对象,领导在表述某一观点时,有可能是点到为止,但在报道中常常应当丰富完善,这同样需要记者、编辑去补足,以留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

层层把住“关口”。领导言论的报道是政治任务,容不得半点含糊,必须层层把住关口。领导活动的报道应由经验丰富,政治、业务素质俱佳的记者、编辑专门负责,这样可以避免随意性,增强恒定性,保证报道的层次和水平。领导言论的报道还要把住审核关,要坚持层层审核、层层签发。对于一些不确定的内容,编委会要进行集体研究,必要时要及时向党委及其宣传部门以及有关领导请示,严防出现失误,保证正确方向。

第2篇

编者按:本刊第2期“正方反方”栏目发表了李希光教授和谭榷同志的文章,对报刊言论作者是否必须署真名的问题做了讨论。两篇文章引起较大反响,特别是经人民网、中华传媒网等转载后,不少网友纷纷参加讨论,仅是人民网“观点碰撞”栏目,在不到48个小时之内就已经发表了十几位网友的看法。网友的意见,我们摘要如下,希望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一般说来,署真名的好处,至少有三条:第一,可信度高。真名实姓具有“公开化”的性质;公开化又具有“正大光明”的品格;正大光明往往是真理与正义的代名词;真理与正义的可信度自不待言了。第二,自律性强。真名实姓等于把自己“公布于众”,“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能够没有一点顾忌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吗?第三,反馈直接。由于是真名实姓,也就为某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王克安)

赞成使用真名的人会谈到责任方面的问题,认为不使用真名者容易躲在人身后暗箭伤人,令受到伤害者事后无从追究。紧接着又举例说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一定要署记者的真名。而在刊登言论的时候,不仅要署上作者的真名实姓,而且还要标明作者的职业、供职公司、基金会等,以显示作者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可是据我所知,在英国有一份名为《经济学人》的周刊,刊物发表的文章甚至连作者姓名都不署,可这丝毫不影响该刊物的名声。(张继荣)

国际上哪条法规法律说明作者在报刊发表言论必须使用真名实姓?连登记版权都可以使用代名,更不要说在报刊发表言论了。在报刊发表言论如何署名,是作者的个人自由。至于编辑部门要求作者提供真名实姓,那纯粹是为了联系、支付稿费和档案建立等等业务管理需要,跟作者发表言论的行为和言论内容无关。(直言了)

言论因观点分歧而引发争论,最好署真名,以避免同一个人用不同的笔名去为自己的观点造舆论;属于学术争论的言论,最好用真名;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作者,如党政官员、学者等,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仅仅只是个人的见解,而这种见解一旦与其职务身份相联系就可能产生影响,最好署笔名。比如经济学家就股市发表个人的看法,如果以学者身份出现,其意见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文志传)

以文惹祸,是我们的“传统”,且不说历史上很多人曾因此掉了脑袋的文字狱,就近几年因实施舆论监督而受到打击报复的人就数不胜数。因此,言论作者署笔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笔名,算是他们自己缝制的一件“防弹衣”吧!(杨仕智)

《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及其权利之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我们可以看到,署名只是表明身份的一种权利。它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隐瞒与回避责任。也即作者要求社会承认其作品归自己所有,并决定作品是否以及如何表述自己姓名的权利,作者有权决定在作品上署本名、代名、笔名、艺名、假名或者不署名。署名权的法律意义在于承认和尊重作者是著作物的著作人这一事实。(冯俊杰)

报刊言论署真名是一个社会民主的标签。一个言论作者是否敢于署上真名实姓,是对一个社会是否容纳不同意见的考验。试分析为什么一些作者缺乏署真名的勇气,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对社会接受能力的不自信。(he wensheng)

第3篇

若稍稍对引进的港台作品进行粗浅的分类,或可分两大类,一为与现时代保持密切互动的“文化评论与研究”,一为具有独特美学观念的“文学创作”,并成一景。然就市场反响与读者关注度观之,前者风头大盛,远远盖过后者。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港台文化评论人之作品在大陆走红,先是因其依凭各类媒体而大举切入大陆政治、文化、民生等诸多议题所致。换言之,发达的影像媒体首先将这些论者的观点与论者本人放大强化,待转化为文字作品,遂使此类出版物拥趸无数。

而自当下中国言论环境内部来看,或更为清晰。内地言论环境最大表征之一即是信息纷乱与情绪乖戾。一方面是言论空间的艰难成长,一方面是与此并不匹配的言说能力与析解能力,话题多而内容少,情绪多而观点少,概念多而对策少。整体言论景观呈示出一种为“情绪”左右的情形,人人似乎都有话说,但往往无非是情绪宣泄而已。即如哈贝马斯所言,看似公允客观的言论其实是一种“操纵性的公共性”,背后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

由此,回看港台文化人与评论者的作品,也就明白了他们何以大受青睐。信息驳杂而开放、长期形成的言论格局、普世价值的确立与认同,使其观点往往平情客观,加之丰富的现代化经验,依托彼地的思想资源和观察角度,穿梭大陆的民情了解,亦不致如大陆论者那般身在局中,能形成较为超然理性的立场和态度。

再者,港台专栏写作发达,快捷的社会节奏要求知识分子对于当下议题有迅速且充满信息量的回馈。这种与社会同步的创作,将知识人与社会拉得更紧。虽大多具有鲜明的时效限制,但关键是强化了知识人需要时刻保持“在场”状态,文化也需要时刻保持“发声”意识。即时性写作追求的并非是永恒正确,而是力争让公共事件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呈现,给意见与异见留出空间。

再就写作技术本身而言,我尤为中意港台论者自觉对于通识与常识的强调。有趣的是,他们早年或多或少都有一段从事文学或艺术的经历。梁文道最早开始撰写的是现代艺术评论,马家辉青年时代的大爱是影像美学,杨照一直都是诗人兼小说家,善写日本评论的汤祯兆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才子。他们长期浸染在文学、艺术与哲学之中,因而获致了较为夯实通达的知识建构与观照眼光,不致拘泥于琐细简单的是非判断。同时下笔亦摆脱浓重繁琐的理论切口与大而无当的论述,而是更善讲故事,善于从具体事件中锻炼鞭辟入里的鲜明意见。如此方可使论者能对个别事件掘发出具有普遍指涉的深微内涵,亦才会使论者自觉以更感性而不流于滥情、更清明而不流于疏阔、更直截而不流于粗糙的方式来论事抒情。

我相信,对于港台作者的文化研究与评论的需要仍将持续。就本质而言,这是为听取另一种声音。我们终于明白单单从景观建设上看取港台尚属小道,唯从现代生活观念本身加以重新思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无计花间住》

作者:扬之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扬之水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开过卡车,卖过西瓜,担任过《读书》编辑,现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她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在她眼里文物是有生命的,其一是作为原初的物,即在被使用着的时代,它一方面以有用之物服务于时人,一方面也以装饰、造型等愉悦时人的审美目光。扬之水做的研究就是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和古人约会,去倾听古人,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火星照耀美国》

作者:韩松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韩松最通俗易懂的作品,故事背景为2066年,彼时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则已经衰落,而以超级电脑“阿曼多”为核心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生活的世界,“阿曼多”几乎成为上帝。主人公唐龙在美国经历了一系列危险而荒诞的遭遇后,最终被中国救援军解救,回到繁荣昌盛的“福地”中国。而火星在此过程中一直妖异地照耀着中天,看上去诡怪,却又好像亘古如此。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

作者:顾小白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首版于2005年,书中主题文章《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曾于2000年首发于网络论坛“后窗看电影”,唤醒了诸多70后、85前的青春记忆,至今余韵未绝。此番十年一梦的“新装纪念版”,去芜存菁,并补录作者近年写就的若干短篇小说。从网帖、随笔、小说再到剧本,顾小白的“书”与“影”多元注解了“梦想之旅”与“青春迷思”,而他的成长、裂变与深思,或许才是最值得探寻的曲折迷宫。

《小小爱》

作者:郭小寒 杨丝璐(绘)

第4篇

但是,也有个别作者看问题比较主观,比较片面,因此其文中的观点往往过于偏激,而偏激乃言论之大忌――无论你的观点多么新颖,无论你的文笔多么流畅,只要偏激,你的观点、论据就难以服人。

前段时间,接到一份议论“模糊工资制”的稿件,读过之后,发现这篇稿子犯了偏激的毛病,稿件原文如下:

“公开”彰显“公正”

厂务公开、财务公开、人事公开、决策公开、预算公开、支出公开、权责公开、奖惩公开、补贴公开……这一切“公开”奏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美乐章。“公开”彰显“公正”,“公开”就是这一乐章的主旋律,“阳光之下少有罪恶”是其结出的丰硕果实。

常言道“浑水才能摸鱼”,模糊工资的祸根,就在于“模糊”,“模糊”就是“浑”,“浑”即不清,“不清”就不好“公开”,不公开就会有人“浑水摸鱼”。因此,要平息职工的不满,就必须坚决摈弃积祸深重的模糊工资制。要消除职工的疑虑,就要采取“阳光作业”的手段,弃暗投明,将一切大白于职工面前。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公开”彰显“公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昭示着旧机制的寿终正寝,让我们高举“公开”的大旗,呼唤“公开”的到来,为企业的腾飞而不懈的努力。

从这篇稿件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模糊工资制”深恶痛绝,因此,在文章中扬起“公开”的大旗,希望彻底改变“模糊工资制”。

据我了解,某些单位在执行“模糊工资制”的过程中,确实也出现过问题,因此,作者对于“模糊工资制”的批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因为某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模糊工资制”,把“模糊工资制”等同于“暗箱操作”也是不对的。这篇言论的致命的缺点,就是观点偏激,通读全文之后,会给人造成作者是“模糊工资制”的受害者的印象,因此作者通过自己的笔来宣泄对“模糊工资制”的不满情绪,而读者一旦产生这样的感觉,就很难认同你的观点。

同时,认为一切都要公开,“将一切大白于职工面前”的观点,本身也站不住脚。一个企业里,某些决策尚未成熟的时候便“公开”,难免在职工的思想中产生混乱,某些涉及企业利益或商业机密的东西倘若“公开”了,也会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究竟是哪一家企业最早实行“模糊工资制”,无从考证,但据我所知,发明“模糊工资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员工之间的盲目攀比,而且不少单位实行“模糊工资制”之后,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此,这种工资发放办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日本许多企业一直在沿用“模糊工资制”,并没有出现“职工不满”的现象,可见这种制度本身并非不合理,关键看你怎样执行。我们在批评“模糊工资制”弊端的时候,也应当肯定它的积极意义,这样才显得客观,才能使读者信服和接受你的观点。

此外,本文中所用的“积祸深重”、“弃暗投明”等词语也欠妥。言论、杂文等稿件用词犀利一些,甚至尖刻一些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准确。

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我对这篇稿件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修改稿如下:

公开彰显公正

厂务公开、人事公开、决策公开、预算公开、支出公开、权责公开、奖惩公开、收入公开……,这一切“公开”,都是现代企业管理这部交响乐中的优美乐章,“公开”彰显“公平”,“公开”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

“模糊工资制”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薪酬管理模式,由于员工之间薪酬不透明,避免了盲目攀比行为,也因此而避免了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矛盾,自有可取之处。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模糊”就是“不清”,“不清”就不好公开,不“公开”,就难免有人浑水摸鱼。因此,笔者认为,权衡利弊,工资还是透明一些好,“阳光之下少罪恶”,众目睽睽,难做手脚。

当然,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某些信息需要保密。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守技术秘密,保守商业秘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某些并不危及企业利益和安全的信息,完全可以公开。比如说,工资的发放就可以透明化。

第5篇

【关键词】博客 博客网站 博客评论

一、博客新闻评论的由来

新闻评论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所有新闻传播工具的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①网络言论指的是网络传播中的意见性信息,是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后所出现的一种大众言论。②博客传播源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形式,博客群体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上的新闻生产开始告别了依赖于传统新闻机构的生产模式,形成了独立的、由网民自发进行的新式新闻生产。博客新闻评论也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而出现。博客新闻评论利用网络技术,人们不仅通过电脑,还通过手机看博客、写博客、评论博文。从twitter到国内的饭否、嘀咕、叽歪几大微型博客都聚集了很多人气,几大门户网站也纷纷开设微博,博客的魅力可见一斑。

二、博客新闻评论的含义和形态

目前网络评论形态,有在BBS上进行实时交流、跟帖的形态,有在个人博客上发表评论,并自己制作相关资源链接的形态等。博客新闻评论是指借助博客平台发表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它是实现博客“思想交流与共享”的重要手段。博客新闻评论可分为主题评论和博客访问评论两种,前者是以独立成篇的形式存在,后者需要依附于前者而存在。③

博客访问评论有以下几种类型:灌水,最主要的意思是为赚取点数或者打发时间、发泄不满的无意义的回复。顶,就是支持的意思。拍砖,是指回帖时持批评态度。另外还有沙发,就是第一个回贴的人。板凳,就是第二个回贴的人,第三个回帖的就是地板了。闾丘露薇发起的一五一十部落,是一个发表和讨论新闻的论坛。如部落简介:“一五一十部落,一个尝试在中国实践公民记者的网站,用博客的方式,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用博客的方式,分享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得出的观点。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一五一十部落中的作者大多是文化水平较高,有良好的文字功底的人,大多数作者就一件事情能提出较独特、深刻的见解。

三、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和优势

1、自主性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看报纸和电视上所谓的精英观点,而是积极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对新事物、新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互联网包含着丰富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元素,它包容了比以往更为丰富的评论主体――更多表达意见的人。这些人中不乏有媒体从业人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多学生、普通上班族等,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新闻评论队伍中来。因此,互联网为多样化的评论形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交互性

网络新闻评论的表达空间更大,观点到达范围更广,尤其是有互动过程。一则新闻刚被报道出来时,博客作者依照第一感觉把初步分析提出来,疑问也提出来,然后不断有人加入分析质疑,不断深化分析判断,最后完整看下来,我们对某个特定事件有了较完整的印象,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有了更确定的把握,这叫做“行进中的判断”。④另外,博客具有开放性,博主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读者在文章后发表评论,博主和博友各抒己见、积极互动。

3、匿名性

与在传统媒体的评论作者以公开身份进行写作和评论不同,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博客写作者往往更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思想的碰撞。

4、超文本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发散的。网络新闻以超文本、超媒体方式来组织新闻内容和有关新闻背景,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实现新闻内容的“跳转”及表达方式的转换,更好地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及思维规律。⑤一些博文后面还会链接事件的其它相关评论,不会只听“一家之言”,更有利于形成全面的认识。

四、博客新闻评论的局限性

1、对专业媒体的依赖

新闻评论表达的是主观性信息,新闻评论中对客观性信息的陈述,一般是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和支持主观性信息的论据性材料。所以大量博客的信息加工仍然基于媒体的报道。博客不能作为新闻源,而是一个很好的评论渠道。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评论和传播专业媒体的报道。

2、一些博客作者评论水平不高,理性思考不足

言论应该是反映各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意见。新闻性、时效性、可读性和贴近性,是言论文章的四要素。现在很多博客作者喜欢针对国际、国内大事小情发表评论,他们的观点鲜明、言辞直白,一些著名的“博客评论员”赢得了大批的读者。但有些博客作者往往从个人的视角看问题,凭着自己的惯性认识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说,没有经过理性思考,观点难免片面,评论有失偏颇。

3、名人博客的困惑

名人博客因为博主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他们发表的一些言论往往受到网民的追捧,而一些言论本身还会变成新闻话题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容易引起“口水仗”。同时,大量明星、名人博客的涌现,他们作为公众人物,在博客中发表的评论已不具备“匿名性”,他们的评论还是文由心生吗?少数名人的博客言论被认为是哗众取宠,故意炒作。

五、博客新闻评论的发展对策

1、吸引高水平评论作者

应当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作者参与博客新闻评论的写作。如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者。因为评论不同于消息或者其它新闻体裁,它需要一定的判断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和广博的学识。

2、网站有效引导

博客网站在推介博客新闻评论,扩大其传播效果方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站的有效引导,能够平衡针对某话题的各方观点,进而实现舆论的有效传播。博客的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制于网站,博客网站应当梳理、整合网站的博客资源,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培养博客队伍,选择有评论价值的话题进行放大或聚焦,避免话题炒作。

3、匿名与实名的博弈

许多博客评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作者身份是隐蔽的,他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直抒胸臆,但由于缺乏约束,侵权、侵犯隐私等纠纷屡见不鲜。博客实名制能否在规范言论秩序的同时,让博主“真”起来值得进一步探讨。

4、博客管理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无论博客是匿名抑或实名,其行为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决定其博客评论的文明程度。博主应当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把握发表评述意见时的方式和尺度,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使博客新闻评论真正体现出自主、平等、参与精神。2006年初,博客中国发起了签署《博客公约》活动,以期通过网民的自律,对博客用户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但《公约》停留在道德自律层面。博客的规范,同样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参考文献

①丁法章:《新闻评论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

②符建湘:《新闻评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4

③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④马少华、刘洪珍 主编:《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

⑤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5

第6篇

关于“全球之声”网站

“全球之声”网站(Globalvoiceonline,org)自称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全球公民媒介。它于2004年底由CNN驻北京记者站前主任Rebecca McKinnon(现在香港大学新闻与媒介研究中心任教)以及Ethan Zuckerman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建立。它的成立得到了该学院“伯克曼因特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资助。在“全世界都在说话,你在倾听吗?”的口号下,“全球之声”现在跟踪世界16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内容(主要是博客内容),并选择其中“最有趣的”帖子由懂该国文字的外国人进行翻译和评沦。提供给美国和西欧读者,让“美国以及西欧读者了解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为传统媒体所忽略的新闻”。

根据其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全球之声”试图达到以下3个目的:

1)通过发现和链接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媒介内容(文字、照片、博客、播客和其他形式),唤起人们对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最有趣的对话和言论”的注意。

2)通过向“公民新闻工作者”提供免费培训、网络教程和网络工具等,“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声音能够便利以及安全地得到表达”。

3)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言论自由并保护“公民新闻工作者”报道本地事件和言论而“不必担心受到所在地政府的审查和迫害”。

“全球之声”关注中国政治

和人权状况

“全球之声”诞生4年多以来,由于其聚合的博客新闻内容的即时性、另类性和鲜活性,很快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06年“全球之声”获得了美国Knight-Batten新闻创新奖,获奖理由是:“全球之声”“创新性地在人与新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另外,根据2008年11月30日Alexa数据,“全球之声”网站的全球排名为22,646(2007年5月为44,332),超过了我国英文《上海日报》网站()的全球排名(38,919,2005年5月为47,034),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从内容上看,“全球之声”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和人权状况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据能获得的数字,从2004年底网站成立到2007年5月15日的不到3年的时间里,“全球之声”所翻译报道的“公民新闻”按来源地分,条数最多的前五名为:中国(1589条)、俄罗斯(1006条)、印度(994条)、伊朗(822条)和尼日利亚(635)。而其关注的内容则主要分布在:政治(4192条)、政府治理(2870条)、人权(1997条)、国际关系(1980条)、艺术与文化(1925条)、媒体(1733条)、历史(1701条)、战争与冲突(1630条)和言沦自由(1589条)。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全球之声”主要在传播关于中国的政治、政府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

“全球之声”的影响力已经引起世界主流通讯社注意。路透社早在2005年末就开始资助“全球之声”。网站创始人Zuckerman认为,网站与路透社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路透社,以及全球(传统)新闻媒体圈更好地理解博客等公民媒介如何影响传统媒介”。他指出,博客提供的信息、观点和视角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新闻的不足;博客和新闻工作者并肩工作“能更准确和更负责任地描绘世界的事件和观点”。

“全球之声”对中国对外传播的

影响和警示

“全球之声”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传播带来新的障碍近年来,由于成本高昂,发达国家国际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制作投入都遭到了大幅削减。而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直接使用国际新闻发生地的“公民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已经被视为降低国际新闻报道成本的“创新”途径。

“全球之声”立足美国,其编辑人员以英语为母语并且掌握被报道国家语言。他们自己挑选发展中国家的博客内容并翻泽和评论。这种低成本、高效率,且具有相当传播效果的新报道方式,很容易与亟待降低成本的传统新闻媒体一拍即合,如路透社非洲新闻网就已经采用“全球之声”的博客新闻。

笔者认为,传统新闻机构将国际新闻报道外包给像“全球之声”这样带有强烈政治意图的网站必将严重影响传统媒体国际新闻报道质量,给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报道带来新的障碍。

“全球之声”关于中国的报道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平衡性原则从“全球之声”对有关中国的内容选择来看,新闻的准确性和平衡性这两个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准“全球之声”都没有遵守。由于博客作者身份及内容的真实性难以核实,公民新闻一直面临着信任危机。但“全球之声”并没有提醒读者注意公民新闻的这一局限性。在其网站上,大量关于中国的新闻,虽然“有趣”,但准确性令人怀疑,报道内容严重不平衡,网民非理性言论不断出现。翻译报道中充满了“据说”等词,所引用的数字也没有交代来源;对未经证实的“事实”和粗言秽语都照收不误,全部翻译成英文,提供给英语读者。某些网民在网络空间有过激的言论不足为怪,但作为以报道“网络空间的对话”为己任的“全球之声”,对这些言论信以为真,并当作“体现民意”的宏大叙事,煞有介事地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际读者,这不是太不专业,就是居心叵测。

事实上,“全球之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其新闻选择标准上的偏差。“全球之声”对公民新闻的选择标准一直是:任何编辑们“觉得很有趣的”内容。Zuckerman表示,尽管“全球之声”每天有130万的独立访问量,但它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读者和翻译志愿者的兴趣。他说,在未来的几年里,“保持读者兴趣”将成为“全球之声”的主要任务。那么,就关于中国的报道而言,如何保持西方读者对中国的阅读兴趣呢?结合“全球之声”的宗旨和已有的关于中国的报道,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全球之声”对我国对外传播

手段创新的启发

作为一种问世不久就能产生较大舆论吸引力的网络传播工具,“全球之声”对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不无启发。

“全球之声”的最大特点是多种语言内容的提供。这是建立在其所使用的(少数是聘用,多数是志愿者)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双语人才基础上的。如其创始人之一Rebecca是一个中国通,1998-2001年曾任CNN北京部主任。她具有极高的汉语水平,能在听中国人发言的同时用笔记本电

脑将发言内容转写成英语发表在其博客上。“全球之声”中国内容的编辑“John Kennedy”(显然是一个假名)说道:“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因此可以给予。中国给了我中文,所以我通过在‘全球之声’上写博客以及做翻译志愿者来回报中国。”

“全球之声”现在有20名左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编辑人员,基本都能说两种以上语言。“全球之声”关注的“公民新闻工作者”都居住在他们所报道的国家。同时还有一批志愿者义务地聚合其所在国家的博客内容并定期对这些内容做出综合报道。“全球之声”网站还提供RSS服务,供网民订阅这些信息。

“全球之声”设置了9个区域编辑(加勒比、高加索/中亚、东/中欧、拉美、中东/北非、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南部非洲)和9个语言编辑(阿拉伯语、汉语、法语、波斯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以上语言的公民新闻都可以迅速地被志愿者翻译成英语提供给全球读者。“全球之声”也组织志愿者将英语世界的新闻报道翻译成班哥拉语、汉语(简体和繁体)、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俄语。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语世界与非英语世界之间信息流动的不均衡。

在我国,缺乏高端的英语新闻人才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巨大瓶颈。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曾指出:

“国际翻译界有一个共识,翻译工作者应该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如果试图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外语,是自不量力的,在职业上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但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外国人(来从事中文到外文的翻译工作)。现在学中文的外国人多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将来中译外就应该是他们来做的工作,但这不是三五年内能够做到的,或者说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靠中国人来从事中译外的工作,这里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和现实的因素。”

“全球之声”联合部分懂英文的中国志愿者,以及更多的懂中文的外国人,在跨越中英文语言障碍实现更有效的中外信息传播上实现了以上“由懂中文的外国人来翻译中文”的理想,虽然令人遗憾的是,它并没有翻译和传播我们希望其翻译和传播的东西。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多语种、非盈利的“志愿者”模式有助于克服我国对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全球之声”的运作模式,实施以下措施:

1、鼓励具有对外传播经验并有良好英语写作能力的国人使用英语写作博客,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新闻进行个性化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闻聚合网站,将这些数量众多的英语博客内容聚合在一个平台上,做到实时、个性和鲜活地呈现中国新闻。

2、按照非盈利的方式,选择一批精通中英文(或其他语言)并了解西方受众接受心理的人作为发起人或主持人,实施一个志愿者翻译项目。

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的愿望和传播中国的热情,发动他们积极参与项目,自愿认领每日更新的“鲜活”内容进行翻译。语言能力高的网民志愿者则可以通过Wiki或其他方式对译稿进行评分和修改,最终得出最佳译稿,统一在项目主站上。

在激励方式上,可以根据翻译志愿者的翻译质量和读者打分来授予相关志愿者网络荣誉。这样泽者可以学习提高,修改者可以获得声誉,国家则可以低成本、及时、高效和大规模传播英文信息。在这个项目中要注意积极吸引海外中国留学生、国内外友好外国人的参与。

第7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报 安全宣传 安全文化 报道创新 构建网络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煤炭企业报应该发挥在安全文化宣传中的引领、监督、教育、凝聚、推动作用,帮助他们消除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和松懈心理,提升员工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认知力、执行力和承载力。

一、强化安全文化理念,统领宣传工作大局

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是为广大干部员工所熟知的安全文化理念,对员工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煤炭企业报的安全宣传工作是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全国各地的煤炭企业报发现,安全宣传工作中,这些企业报都把安全文化理念作为安全宣传的灵魂,不断将其加以强化,引导和教育干部员工从安全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从人本思想方面管理安全,实现由“要我安全”的约束行为向“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转变,进而转化为“我会安全”的主动行为。

如何将安全宣传做成品牌并起到应有的作用,是《河南煤业化工报》自2009年2月开办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内容。《河南煤业化工报》作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党委机关报,在探索中充分认识到,安全宣传工作必须始终牢牢抓住集团公司“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文化理念,并将其作为安全宣传的思想灵魂不断加以强化,使其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河南煤业化工报》在安全宣传工作中不断强化“安全是‘一号工程’”、“安全为天”、“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一切事故皆可防可控”等子理念,并将“一号工程”、“安全为天”等子理念作为报纸的常设栏目,开展安全宣传工作。

在日常安全宣传工作中,《冀中能源报》《淮北矿工报》等煤炭企业报,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同阶段结合安全生产的不同特点,主动策划安全报道的主题,例如“新春一线探安全”“关注瓦斯治理”“争创安全月”等,邀请记者和通讯员深入一线探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他们在客观反映一线安全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发挥新闻工作者的职能作用,成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一分子,起到强烈的舆论监督作用,成为安全生产的有力推动者和促进者。

在读者调查中发现,各煤炭类企业报的安全类栏目,都已经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栏目,并且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有效扩大了安全宣传的覆盖面,提升了安全宣传的影响力。

二、实施新闻报道创新,注重舆论引导作用

安全宣传工作要严格围绕安全文化理念,从思想认识、行为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就要求煤炭企业报的安全宣传要注重形式创新,从职工的需求出发,无论是消息、通讯还是言论,都应该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增强安全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避免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

在安全宣传中,《河南煤业化工报》《冀中能源报》等煤炭企业报,在选稿时避免就事论事,避免记流水账似地叙述,而是引领记者和通讯员运用专业化的眼光,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抓住安全工作的本质,有所取舍,从而使报道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事实证明,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职工想看、爱看,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职工思想发生转变。

消息和通讯注重“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重点在“看了能记住,永远忘不掉”上下工夫。《淮南矿工报》在安全宣传中,要求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一定要抓住那些发生在职工身边的不同类型的事故案例,并能全方位地呈现事故案例发生的过程、原因、对策等,通过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等方式,使安全宣传教育更加通俗易懂、具体形象。

重大策划注重安全管理创新做法和经验的连续报道、深度报道,重点在“看了就能用”上下工夫。安全宣传在新闻事件上很难找到亮点,这就需要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挖掘,做到对安全管理创新做法和经验的背景要素、过程要素、意义要素等进行深入的剖析,使报道更深入、更到位、更全面。《淮北矿工报》会定期开展诸如“创建标杆”“班组天地”等深度报道或连续报道,全面介绍安全生产工作特别突出的团队的先进经验,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

言论注重选取密切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的题目,在“以小见大”上下工夫。安全生产的言论要坚持反映实情、贴近本质、突出重点、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将安全生产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传达给读者。《河南煤业化工报》注重结合本企业各厂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及时配发诸如《只有心安节日才能平安》、《安全不能忽视细节》等小言论,为职工安全生产“提神”,给职工讲知心话、贴心话,更好地发挥报纸在安全生产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强化与读者的互动,利用平台为读者服务

煤炭企业报必须从读者中找共鸣,真正实现由媒体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转变,才能实现“三贴近”的目标。实践证明,报纸对读者的服务功能越强,读者的参与程度就越高,编读之间的时空距离就越近,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徐州矿工报》在安全报道过程中,不仅注重宣传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而且注重起到为员工提供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该报将办报宗旨由“工具型”改为“服务型”,由“我办你看”改为“你需我办”,关注读者的需要,走专业服务的路子,保持了其在企业安全生产指导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河南煤业化工报》在安全宣传过程中,特别关注读者的需要,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开设安全热线、安全信箱、安全QQ等形式,广泛听取读者在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编辑从中筛选出一些共性问题,将其呈现在版面上,使报纸版面成为员工解决安全疑难的一个有效渠道和帮手。另外,报社还经常邀请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内部甚至省内外的知名专家,针对他们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版面上以“安全警示”的形式出现,起到有效引导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当然,强调与读者互动,并不是盲从于读者的要求,而要在互动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那些发牢骚类的批评,报社也会适当引导。与读者的互动,是媒体为适应新的媒介格局而作的选择,也是诸多煤炭企业报正在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在坚持以版面为平台开展互动的同时,编辑还应强化互动策划意识,扮好“主持人”的角色,主动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的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互动栏目策划,甚至采取走出去搞安全宣讲活动的方式,真正发挥报纸的权威服务作用。只有这样,编辑的策划意识才能带动读者的参与意识,安全生产报道才能更显活力,才能给读者更新鲜、更立体的“观读体验”。

四、构建安全宣传网络,提升安全宣传时效性

煤炭企业报虽然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认可的、具有公开出版资格的报纸,但不可否认的是,煤炭企业报必须面对的是所在的煤炭企业。这也就造成了煤炭企业报新闻资源、发展空间、读者群等方面有其行业的局限性,另外,报社的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不可能像党报或都市报那样健全。煤炭企业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日趋壮大起来,就应该根植于企业、面向班组、面向自己企业中的职工,让他们不仅是读者,更是记者或通讯员,并将队伍固化下来,在持续稳定中推动创新。笔者认为,煤炭企业报在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时,应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宣传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宣传网络;加强沟通,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安全宣传的工作中来;加大培训力度,使广大记者或通讯员成为安全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

《河南煤业化工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构建起了“报社―通联站―厂矿”三级安全生产宣传网络。报社统一协调各子公司通联站的工作,各通联站再协调自己所在公司下辖的厂矿的宣传工作。为了使所有通联站或厂矿的记者、通讯员能够及时掌握安全宣传重点,报社在每个月的月初,会将该月的安全宣传重点列出来,并传达给所有通联站。通联站会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将安全宣传重点中可以采写的选题,分配给记者或通讯员去采写。每个月的月底,报社都会采用“发稿龙虎榜”的形式,对所有通联站以及一些发稿先进的厂矿进行通报表彰,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这种机制,《河南煤业化工报》把安全宣传工作做到了基层,形成了专兼结合、双向互动的安全宣传强大阵容。

要想真正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做到实处,不仅要有强大的宣传队伍,更要使所有宣传工作者成为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冀中能源报》《淮南矿工报》《徐州矿工报》等,要求所有记者或通讯员不仅应注重增强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更要成为一名知安全、懂安全的内行。因为只有知安全、懂安全的记者或通讯员,才能在安全宣传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抓住本质,才能切实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望者、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在实现安全生产中发挥新闻工作应有的作用。

总之,煤炭企业报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理性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帮助煤炭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8篇

平面媒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艰难度日,这不能仅仅怪罪于互联网的兴旺发达,没有互联网,平面媒体每隔两三年也要转型,只不过互联网的兴起加快了这个节奏。媒体终究是媒体,靠广告生存,广告业主注意力的转移导致了媒体的演变,准确地说互联网改变了媒体制作、传播和衡量广告效果的经济模式。下面几个有趣的现象和大家分享一下。

新闻媒体网络化。互联网的即时使“抢新闻”成为网络媒体的专长,看看新浪首页广告栏目的价码就知道这种网络新闻的浏览量有多么惊人,当然搜索引擎也尝试用机器的手段根据用户喜好自动摘取新闻,然而很多的读者是被动的,需要编辑去引导,有导向的新闻媒体就会比机器筛选的要有价值;同时读者需要权威性的媒体告诉自己什么是是非,就导致了新浪这种没有制作功能的媒体发行商的权威性,也导致了品牌广告商的盲目追捧。然而一旦有一天主流广告商明白了互联网媒体是怎么造假的时候,这种新闻门户的光环也就消退了。

严肃媒体愤青化。互联网的即时互动性,点击排名决定内容权重的特性,造就了一堆危言耸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泛娱乐化内容,标题不醒目、不刺激、不另类就没人跟帖,导致过激言论的泛滥,蔓延到严肃媒体的内容。这种媒体是互联网媒体的癌细胞,贱卖了媒体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这种愤青类的媒体是最没有广告价值的,以各色论坛和聚合论坛内容的两个门户为代表的这种媒体,永远都是灰色地带的街头小报。

专业媒体博客化。专业纸质媒体是记者写的,专业博客是专业人士写的,内容深度和角度大有不同:记者文章泛娱乐化,博客文章文笔粗糙,内容深度不容置疑。有了像搜索引擎这类“长尾”广告商以后,写博客也可以挣钱了,有的博客甚至被捧为VC的座上客,如techcrunch。博客门户没有价值,好的专业博客是真正的财富。

大众博客狗仔化。自打博客网站急不可耐地转型成为门户,就注定了大众博客向谣言化、狗仔化大踏步进军了,新浪的“明星博客”更是催生了一批围绕着低级趣味读者转的谣言博客。新浪首页现在有超过30%的内容是精选的“愤青类”、“谣言类”、“狗仔类”博客内容。顺便说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星博客救的了一时的场,救不了一辈子,明星博客最后的结局就是一个大大的谣言论坛。

时尚媒体社区化。无关痛痒的“读者文摘”、“心灵鸡汤”类的时尚休闲内容正在向社区博客的方向发展,女性博客的崛起给搜狐超越新浪带来了好机会。时尚休闲类媒体是替冲动消费品代言的,个性化的、细腻的个人空间的展示加上电子商务的便利使得广告主对社区媒体情有独钟,主题明确的社区也让广告主觉得人群明确,没有浪费钱。交友网站虽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但它所聚集的人气是任何一个媒体都不敢忽视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一大堆跟风的交友站不会倒。其实最有条件做交友的应该是时尚杂志的网站,可惜它们都在抄门户网站。

分类信息搜索化。地方报纸的生命线从来就是分类广告,然而国内没有一个互联网媒体能从地方报纸口中虎口拔牙,不是读者不上网而是网站自己有问题:门户网站太贵,搜索引擎不够本地化,地方网站内容太差没有流量,专业分类广告网站根本没有可读性。这绝对是个未开发的市场,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互联网的兴旺并不代表平面媒体的灭亡,任何一个媒体都是另一个媒体的媒体,这是教科书上说的,如果说hao123这么简单的导航站可以火的话,那么为什么平面媒体不能做互联网媒体的媒体呢?平面媒体的朋友们,你们才是专业人士,怎么能让互联网这些半路出家的人砸了饭碗儿呢?

第9篇

一、优势解析

三个爸爸戴赛鹰:微店的社交关系流量未来可比肩搜索流量

言论背景:空气净化器品牌三个爸爸联手拍拍微店试水社交团购,用户参与发起团购,可获得“销售佣金”。对于做社交团购的原因,三个爸爸CEO戴赛鹰表示,“拍拍微店这种通过社交关系的流量,我们觉得未来能够变成跟搜索流量同等重要的一个方式”。

亿邦跟评:众所周知电商要拼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现在还要加上社交流。但应运而生的微店与社交关系的磨合,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拍拍微店负责人:“中心化+去中心化”并存

言论背景:拍拍微店负责人在解析自家模式时表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拍拍微店的中心化是指其拥有微信、手Q两大移动社交流量入口,去中心化则指商家的运营方式具备无限可能,比如服务号、发红包、签到、团购、拍便宜等产品。

亿邦跟评:这或许可以是电商去中心化之争的一个折中解决方案。

二、弊病反思

三草两木创始人:现在微商整体氛围就像当年的淘宝一样

言论背景:5个月总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的微商品牌三草两木创始人谢一铭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微商经营问题的反思——商完全没有凝聚力;微商将线下的模式照搬到线上,商队伍杂而不精;品牌商的产品没有下沉,这是目前微商三大弊病,商家非常浮躁,整体氛围就像当年的淘宝一样。

亿邦跟评:眼看他站风口,眼看他高楼起,在涨潮的时候,总会有裸泳的人混进来。

三、B2C与C2C模式之争

微盟孙涛勇:朋友圈卖货不是微商B2C模式才是未来

言论背景:在亿邦动力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上,微盟创始人孙涛勇表示,C2C朋友圈卖货不是微商,因为C2C没有很好的货源和质量保证,这一模式必然会遭遇洗牌。未来B2C模式才是微商的未来,移动社交才是微商的核心,而C2C微商将成为B2C微商的个人分销商。

亿邦跟评:C2C朋友圈卖货中枪,不管这一模式最终能成否,至少,以假乱真是不对滴。

四、产品策略

袁岳:有微店无微品不会有出息

言论背景:飞马旅创始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中国微产业及O2O年会上表示,互联网第一代模式为信息互联网化,第二代为交易互联网化,第三代为产品互联网化。目前的绝大多数微商并没有逃出第二代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绝大部分的微商“不会有什么出息”。袁岳认为微商要想有出息当然要走第三代模式。

亿邦跟评: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微店其实非常适合爆款、极致单品的销售,微商小伙伴们,要不试试?

一米一家郭洪驰:微商要将产品人格化

言论背景:在亿邦动力网举办的微商沙龙活动中,曾在微信朋友圈里10小时卖出9万斤大米的微商品牌一米一家创始人郭洪驰表示,做微商跟淘宝、天猫的区别在于,微商要将产品人格化,而商的销售过程也要人格化,微商的形式更多的表现为非店铺化、场景化的。

亿邦跟评:既然在社交关系中立足,就彻底成为社交的一部分。

五、推广方式

好想你刘朝阳:微商可借鉴淘宝客推广方式

言论背景:在亿邦动力网举办的微商沙龙上,好想你枣业电商总经理刘朝阳表示,微商的第三方平台应该打造品牌商想要的系统,微分销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帐号和独立的网店,可以生成二维码,发送给朋友,发送到论坛网站博客等等。这种类似于淘宝里淘宝客的推广方式会更好。而不是不断在朋友圈刷屏。

亿邦跟评:朋友圈刷屏中枪,微商如何推广仍在摸索,各种优秀模式皆可借鉴。

京东闫跃龙:微商可以学学媒体的玩法

言论背景:关于2015微商应该怎么玩,京东商城公关总监闫跃龙发文表示,微商可以学习媒体的玩法。一方面是微商走向自媒体化做内容,例如,卖面膜微商应该像一个《时尚美妆》的自媒体;另一方面是微商学垂直媒体做社群,不只卖产品、做内容,还要经营一个社群,一个圈子,让粉丝之间产生连接。

亿邦跟评: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找到机会,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微商,这二者为什么不能结合起来呢?

拍拍郭彬:流量大的地方并不代表有销量

言论背景:拍拍负责人郭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交电商的基本规则不是要流量,而是要粉丝,以品味、爱好、兴趣等对人群进行划分。社交化电商最大的不同,是尝试一种有信任、有体验、有温度的营销模式。流量大的地方并不代表有销量,真正需要的是粉丝。

亿邦跟评:“真把消费者当UV了呀”,语速姐这句话可以仔细品味一下。

六、难点问题

微盟孙涛勇:微商一切商业交易的核心问题都是信任问题

第10篇

一直以来,经济新闻都以专业性强、数据较多著称,因而难免有使人觉得言语枯燥、文字生硬之感。因此,如何在可读性上下功夫是经济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经济生活当中,与老百姓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方面是消费市场。因此,消费市场类新闻写作,可以成为“软化”经济新闻硬邦邦面孔的重要突破口。

热点串起各方市场

要将市场消费类稿件写好,必须将稿件与热点结合,由一个热点串起方方面面的市场情况。2008年年底,一场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国内商业市场领域带来不少变化。由此,《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的稿件一直围绕着金融危机这一问题,刊登了一系列市场消费类新闻。

1、客观敏锐地抓取活生生的市场现象。金融危机是当下全球性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宏观的经济数据对于普通读者太过陌生,而商业市场上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则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消费市场类新闻的写作,宜从市场反应的角度来透析金融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就以《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为例,2008年11月3日刊登了《重拾账本细理财》,12月15日刊登了《商战促销,底价在何处?》,12月29日刊登了《金融危机风冷 节庆消费降温》,今年1月5日刊登《低价机票搅动航空市场》,1月12日刊登的《金融危机吹不走“年味”》等。以上这一系列稿件,分别从方方面面扫描了金融危机下消费者以及各类市场的反应: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稿件中既有反映了消费者调整自身消费模式,从超前消费的“月光族”转向量入为出的“账客族”的;也有反映面对金融危机下商家的促销战,消费者不知底价在何处的迷茫心态的。从市场的角度看,稿件中既有记录中外节日中商场的各类促销情况的;也有反映金融危机下机票价格大幅缩水,从而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这些稿件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记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市场以及消费者的一系列反应。除了客观描述金融危机给我省消费市场带来的冲击,作为主流媒体,也应该要承担起帮助市场重拾信心的任务,把握好舆论导向,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不是一味报道甚至夸大渲染市场的萧条,造成恐慌。如今年1月19日刊登的《这个“冬天”像“春天”》,就对消费市场火热的促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

2、透彻评析拉动内需的措施。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还是以《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为例。今年1月5日刊登的言论《警惕翻新旧家电下乡》,1月12日刊登的言论《先鼓腰包再“消费”》,2月2日刊登的言论《假日旅游消费潜力在农村》,2月9日刊登的言论《消费不能只在节日“火一把”》等,剖析了金融危机下国家拉动内需的种种政策,以及其在实施过程中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其中,《警惕翻新旧家电下乡》一稿还被央视“朝闻天下”节目选读,可见这些言论所反映的问题是被群众广泛关注的。

精选角度“抓人眼球”

“市场”是最贴近消费者的经济角度。用记者的眼睛看市场,就仿佛是转动着一只万花筒,每移动一点视角,便看到不同的景象,千差万别的选题角度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要想让稿件“抓人”,就要选好题目的切入点。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一旦出现了某一新鲜事物,大多数媒体都会聚焦于此。而如何在众多同类题材的报道中让人眼前一亮,不被同质化的内容淹没,靠的就是记者独特的视角。

1、老题材新切口。《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在去年7月7日刊登的《网上跳蚤市场谁来扛风险》,7月14日刊登的《快捷酒店:盲目跟风引发“泡沫”》,7月21日刊登的《殡葬观念亟待改变》,10月20日刊登的《电子产品,修旧不如买新》等稿件,都是从传统题材中找出了新的突破口。比如,近年来网上二手货交易风生水起,但交易中的风险,却有不少读者知之甚少;新生事物――快捷酒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困局;关于墓地,则既是老话题,也是冷门话题。记者从很多人未曾关注的合肥市墓地面积的有限性,来呼吁人们能改变原有的殡葬观念;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快、降价也快,面对昂贵的维修费是修还是买,这一小小现象引起记者的关注,别致的小切口直指部分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的不如人意。换个角度亦是风景。同样是写电子产品,《安徽日报》在去年5月5日刊登的《电子产品,玩不转的新功能》,抓住的却是不少电子产品厂商为夺取市场,给产品增加了不少华而不实的功能的现象。这些稿件充分说明了,由于市场的千变万化,在一些传统题材上面,记者的报道仍然可以做出新意。

2、焦点话题本地化。对于国家颁布的一些重大政策,或是在全国其他城市已发生的一些有关百姓生活的焦点话题,记者也应该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并挖掘出这一话题与本地的关联所在,对本地百姓的经济生活有哪些影响,从而将新闻的重要性和贴近性结合起来。

还是以《安徽日报》在今年1月19日刊登的《这个“冬天”像“春天”》为例。时值国家出台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二十条意见、各部委商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佳节购物季”之时,在这些政策的大背景下,本地市场作何反应,是广大消费者关心的话题。因此,这样的稿件找准了焦点话题与本地实际的关联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在8月4日刊登的《书市经营呼唤新模式》,10月27日刊登的《奶制品走出阴影需重振信心》,今年2月9日刊登的《适当调控稳“猪市”》,也都分别以当时贝塔斯曼在大陆地区的书友会关门、三鹿奶粉事件以及生猪价格下跌等全国性焦点新闻为由头,及时采访,分析原因,突出对策,很好地做到了焦点话题的本地化。

既见“事件”又见“人”

人是市场活动的主体。而当下,写到经济热点问题时,不少报道常常只注重事件,却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描写。例如,在金融危机当中,抓市场上出现的新经济现象的稿件多,但以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反应为切入口的稿件则相对较少。而稿件要想打动读者,光靠宏观的叙述和硬邦邦的数据是无法胜任的。

1、经济事件透析中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来写经济市场的稿件,与读者站在一个视角上来看问题,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共鸣。比如《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在去年11月3日刊登的《重拾账本细理财》,就是抓取了人们在金融危机中种种应对的举措,如兴起网络记账热潮、待机消费凑折扣等,以身边具体的人物为例,写出了人们从“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观向“量入为出”、“未雨绸缪”的传统消费观转变的过程。

除了通讯类稿件,评论也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安徽日报》经济周刊“市场经纬”版在去年7月21日刊登的《莫让特价抢购酿成灾》,便提醒消费者能理性面对商家组织的“抢购”活动,同时商家也该把握好分寸,维护“抢购”的秩序,让特价抢购这种“让利于民”的销售行为真正能给百姓带来实惠。同样,在11月17日刊登的《高档小区需先办俗事》,也是本着人文化的理念,剖析现在不少高档住宅更倾向于关注一些可以提升小区品味的设施,如泳池、健身中心等,却往往忽视了超市、浴室、干洗店、药房等百姓日常俗事必须的设施。

第11篇

【关键词】《生活》周刊 邹韬奋 公共领域

按照哈贝马斯的提法,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公共空间;二是参与者能独立地、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讨论的话题具有公共性。本文通过梳理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的读者“信箱”栏目所形成的报刊公共领域,以试图总结建构报刊公共领域的经验。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之初,便与各政党及利益集团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传教士的办报活动,还是维新派及革命派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很多时候体现的都是一己之私,而非社会公义。各派报纸以“大公无私”的姿态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但最后大多走不出谋私利而舍公理的窠臼。精英治国的传统更是剥夺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权,形成“大政府小社会”的景象。表达意见的渠道掌握在权贵及士大夫阶层手中,普通民众少有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机会,报刊这一新兴的信息沟通的工具也多被党派所利用并为之服务,党同伐异的现象很普遍。报纸未能成为社会公器,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离不开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意识的萌发。近代中国的救亡运动与社会转型,一直是采取从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在经历了对上层政治制度变革的一次次失败之后,士大夫阶层与新型知识分子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改造民众的思想上。在这种背景下,爆发,随着民智得以启发,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具备了条件。1926年10月,31岁的邹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生活》周刊地处上海,其目标受众群体是当时上海有正当职业的“中产阶层”,包括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及工匠学徒等各个行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有稳定的收入,关心时事。当这些人参与到报刊上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时,报刊就能为社会主流群体发声,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条件和提供可能性。

邹韬奋在主持《生活》周刊编辑工作时,一直力求保持《生活》周刊的独立性。在经济上,《生活》周刊不接受任何党派及利益集团的资助,不代表任何党派及利益集团发言。这一点在中国近代报刊中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是刚开始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为宗旨,秉持平等开放态度的《新青年》杂志,也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和读者的商榷态度,而以一党的立场办刊,破坏了公共领域建构所必须的平等参与的条件。而《生活》周刊从创刊至1933年停刊,都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读者保持交流,始终保持其立场的公正性。邹韬奋曾提出“报格”的概念,“记者所始终认为绝对不容侵犯的是本刊在言论上的独立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报格”,并表明,“倘须屈伏于干涉言论的附带条件,无论出于何种方式,记者为自己人格计,为本刊报格计,都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1927年,政府对舆论的控制愈来愈紧,公共讨论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周刊仍然力图超越政治,坚持其报刊的独立性。这些都有利于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公共领域的形成,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公共意见空间的存在。报刊作为信息沟通的工具,可以成为公众提供意见表达的平台。《生活》周刊的“信箱”栏目,便是这一平台。“信箱”栏目设立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到1929年6月,增加到平均每日100多封”,“到1932年5月,最多时竟日收千封以上,每年收到的来信总数在两三万封”。1926年,邹韬奋接编《生活》周刊后,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亲自答复读者提出的问题,以后其所办刊物均有这一专栏。二卷一期《生活》周刊发表了读者礼弘的一封来信,对如何办好刊物提出7条建议,其中第四条就是增加读者信箱专栏,韬奋在答复信中说“关于第四条,极端赞同,本期即其开端。”①读者信箱设立以后,广大读者踊跃投信参与到这一栏目。邹韬奋也投入了很大的心力,以期通过这一栏目实现《生活》周刊“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宗旨。②他“答复的热情不逊于写情书,一点都不马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长期秉持这种服务大众的精神,“信箱”栏目才能一直关注民众的生活学习,关注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

《生活》周刊原是一份讨论青年职业教育的刊物,后来逐渐开始讨论时事及社会热点问题。随着刊物关注点的变化,读者信箱专栏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30年以后,读者信箱栏目开始针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问题连续发文,与读者进行广泛的意见交流,渐渐形成浓厚的讨论氛围。比如对民国初年社会风气渐渐开放背景下男女交往问题的讨论,“信箱”栏目就做了好几期的讨论,如6卷19期刊载的《丑态百出》、3卷44期的《“吾爱!”》、4卷31期的《快跟牢前面一辆女子的车子》等。这些来信大多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丑态百出》讲述某小学女教员Y女士才貌出众,她的一位泛泛之交的同事,借口倾慕于她,便擅自走入她的房间,跪地求爱并拼命要求和她接吻一次。③但邹韬奋在编辑回复这些来信时,常常是突破读者个人的小圈子,将这些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小事放在时代与社会的大环境下,以通俗又有教益的语言加以讨论,如此来启发民众,引起共鸣。在谈论男女交往的问题时,《生活》周刊指出,“完美的社交行为须包含以下三件事:第一完成自己最高尚的人格,第二为他人求最高的幸福,第三为社会求最大的利益”。同时,要对“漫无限制的社交自由”加以约束,使其有“相当的道德观念及制裁为保障”。④《生活》周刊就是通过这样富有指导性的语言,从读者的小事联系到大的社会问题,再给读者以意见。邹韬奋常常在复信中指出,读者不应“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笔者认为,读者来信对邹韬奋及《生活》周刊来说不过是个引子,通过它引出具有公共性的话题,在报刊上形成舆论,使报刊成为民众讨论公共议题的场所,逐渐形成报刊公共领域才是其最终目的。

邹韬奋和《生活》周刊“信箱”栏目,是中国近代报刊建构公共领域的首次成功尝试。“信箱”栏目成功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报刊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不代表任何党派发声,只为社会公众代言;二是报刊始终秉持为民众服务的宗旨,解决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三是编者与读者间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四是在问题讨论中,编者始终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纵观当代中国报刊建构公共领域的成功范例,如《南方周末》评论版所建构的报刊公共领域,可以发现它与《生活》周刊“信箱”栏目有许多共同之处。《生活》周刊“信箱”栏目在建构报刊公共领域方面的虽然是个例,但其成功的经验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①《我所望于周刊的几点管见・编者附言》,《生活周刊》,第2卷,第1期

②邹韬奋,《我们的立场》,《生活周刊》,第6卷,第1期

③詹季成,《丑态百出》,《生活周刊》,第6卷,第19期

④《介绍费女士的几篇文章(上)》,《生活周刊》,第4卷,第13期

第12篇

【关键词】微博;《羊城晚报》;应用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新一代的媒介宠儿。微博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报媒形成的巨大冲击已引起广泛关注。它对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变革,改变了大众阅读习惯,也是媒介融合的必然要求。报媒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报媒如何利用微博来实现自身发展成了媒体人关心的话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以《羊城晚报》为例浅谈微博在报媒中的应用。

一、《羊城晚报》对微博的运用

(一)微博化传播本媒体新闻

自《羊城晚报》在新浪注册微博后,现已拥有粉丝近110万人,它利用自己的官方微博来进行内容推介,对新闻进行粗略加工,改写成微博的形式。这不仅可以扩大报纸的覆盖宽度,也可以增加微博的聚合力和活跃度。微博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链接。对于报媒而言,最简单的就是用“新闻标题+链接”的形式最新的新闻。稍复杂的方式是对新闻进行精加工,完整的格式一般是:新闻标题+重要内容提示+链接+图片+可选项(如@、##、音视频),而且惯常的做法是对标题加粗括号,力求吸引网友的注意。下面《羊城晚报》的一条微博以内容提要的方式将新闻的精华展示出来,符合现代人的浅阅读的习惯,而图片则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见图1)

事实上,在某些紧急状况下,微博也成为平面媒体信息的第一渠道。例如《羊城晚报》在2010年4月15日玉树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通过微博的及时更新,前方的最新消息。比如“12时前后,玉树州发生2次强烈余震,玉树州消防支队大楼晃动强烈。”诸如此类就成为人们了解玉树前方的第一手信息资料。而此时,为追求时效,大多直接以文字,或者文字+图片的形式。

(二)整合微博信息,刊播微博事件和言论

1、在报纸上开辟微博专版,摘登微博言论

2010年广东省两会期间,《羊城晚报》与新浪网、金羊网合作推出“两会微博”,同时开辟“微博版”,短短6天时间,超过1.3万名网友关注并发表数百条评论。“微博版”以互动、轻松和活跃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相比于以前的两会报道,此次采用的收集微博言论进行报道的方式更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见图2)

2、在报纸上开辟网络版,搜罗“网事”

2009年9月,《羊城晚报》推出“网事博览”版,开始与网络进行对话,微博作为新事物,自然倍受青睐,许多关于微博的报道纷纷走上报纸版面。微博成为报纸上网络版中的“常客”。通过这种方式,微博借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得以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而报媒也通过报道微博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跟上了时代潮流。

3、对在微博中引起热议的网络事件进行报道

随着微博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微博事件”渐渐走上报纸版面。以下是《羊城晚报》对引起热议的“微博事件”——方舟子街头遇袭事件的报道的部分截图:

4、用微博小栏目配合专题报道

《羊城晚报》8月4日整版报道暑期“小升初”培训班的情况,配发“微博热议”小栏目,摘录了7条微博上关于补习班的批评言论,内容十分鲜活,而且角度多元。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用微博小栏目配合自己的专题报道,整合微博中与自己报道内容话题相关的网上言论,为我所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设报纸微博网站,办自己的微博

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投资设立的金羊网于2010年3月2日推出金羊微博。目前金羊网有名人微博和记者微博。其中记者微博主要包括了以羊城晚报、新快报、金羊网为代表的广东媒体圈子的记者编辑。而金羊网的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编写发送微博进行新闻爆料,第一时间将身边的新鲜事、突发事呈现在网络上,并通过微博飞速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特定的微博用户是重要的信息源,而微博的实时搜索功能也为人们有目的的寻找信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微博平台上,新闻记者和编辑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衡量事件的受欢迎程度和受众的感兴趣程度,记者可以从微博上获得大量有用的新闻线索。

二、微博在报媒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报纸与微博结合的形式过于简单,摘录微博的原则亟待确立

很多报纸媒体只是简单的在门户网站上注册微博,博文形式是报纸新闻导读+链接,就像是纸媒在网络上开的“广告窗”。这种方式不够灵活,没有充分发挥微博的力量,访问量较低,影响力较小。

报媒的官方微博应该用活微博,报道链接不应仅仅只是推送,还应有分享,评论转发其他用户的信息,使读者与报媒的记者编辑读者打成一片,互动起来,并把微博上的精彩内容搬上报纸。报媒举办的活动,编辑读者的往来,报道的反响讨论等都可以借助微博获得最新鲜最直接的信息和反馈,同时也能经营与读者受众的感情关系。

但作为报媒,摘录微博时更应有一套自己的采选标准和原则,以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固定的微博专栏、专版鲜见

当下已有部分报纸开辟了微博专栏或专版,如《新京报》的“微博大义”栏目,《都市快报》的“微生活”版面,《青年时报》的“微言大义”栏目等。但是大多数的报纸并没有固定的微博专栏或版面,仅仅只是偶尔聊聊微博,谈谈微博事件。笔者以为,报媒开设固定的微博专栏、专版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微博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报纸版面,使原本较为传统和呆板的报纸版面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其次,若设置固定的微博专栏专版也可以使报纸副刊跟上时代潮流,丰富报纸副刊内容。第三,固定的微博专栏专版可以为报纸带去新的受众,吸引广告商。

(三)报媒成功运用微博的案例较少,部分纸媒运用微博的动力不足

以当下的情形看来,传统媒体如报媒已开始探索与微博共生共赢的道路,然而微博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几年,开展微博在报媒中的应用还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

笔者认为,报媒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分析微博的优缺点,敢于创新实践。比如,3G时代就给微博与报媒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3G手机的推出,一方面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新闻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而报媒为了自身发展可采取新的应对策略——有偿的融合互动。将高质量的微博内容加以编辑评论,制作成一份微博报纸,有偿地提供给网络并上载到手机上,使更多订阅手机报的受众受益。

(四)微博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考证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信息,但这种便捷不但使信息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2010年12月6日晚,“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开始传播开来,作为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正式媒体——《中国新闻周刊》,也在其官方微博转发了这一消息。《中国新闻周刊》虽然随即删除了谣言并两度致歉,但仍然遭到网友的纷纷指责。

金庸“被去世”与《中国新闻周刊》的做法为报媒敲响了警钟。虽然传统报媒对新闻消息等有较为严格的审核机制,然而也不乏出现疏漏,尤其是现在许多报媒的记者纷纷注册了个人微博,一些记者的微博具有个性化,带有评论性质,而如果记者个人的微博言论出现偏见与失实,而被报媒官方微博转发,那将会得不偿失,对报媒产生巨大伤害。

在微博泛滥的今天,报媒记者编辑更应做好以下几点:

1、碰到觉得有争议的微博信息,不要急于转发,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要不要转发给自己的受众。

2、转发前一定要看清楚对方是否带着开玩笑的口吻,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3、多转发一些有意义的,受众关心的消息话题,而不是转发一些闲言碎语、谣言、消极的段子等等。

(五)编辑记者在报纸、微博信息中的角色转换不够灵活自如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媒体行业的领导层,那就是做报纸和做网络是否需要两班人马?造成经营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是许多记者忽视了采、写、编与摄、录、编的关系,而停留在传统记者的水平上。事实上,不仅记者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编辑也需要从“把关人”转向“引路人”。然而许多传统报媒的编辑记者对于网络工作显得较为生疏,这样,开展微博在报媒中的应用就缺少相关人员支持,自然更让许多报媒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这个问题上,培养编辑记者转型就成为了必须。如《羊城晚报》管理微博的特殊性在于,记者和编辑都被要求定时完成微博工作,因此内容往往有高度的个性化和互动性,一条微博的跟帖和转发数量常常会有上百人甚至数百人。因此,记者必须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微博。同样的,报媒的编辑记者在面对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和各种意见时,也要善于选择把关,为网民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因此,编辑也要一改“幕后人”形象,走到台前,担当起微博的主持人和公众的对话者。

结语

实践证明,微博与报媒的互动是一种充满活力、能产生积极影响,实现报媒与微博共赢的传播模式。开展微博在报媒中应用的目的就是及时获知信息,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传达给受众,给传统的报媒带去生机、注入新鲜血液,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①吴杰,《微博传统媒体的新帮手:已经超越BBS和博客》[J].《中国记者》,2010(9):15

②王维维,《微博时代的媒介融合》[J].《青年记者》,2010(15):29

③王淑华,《“微博客时代”的媒体应对》[J].《新闻实践》,2009(10):11

④王倩,《纸媒微博:新传播模式的实践与设想》[J].《中国记者》,2010(8):21

⑤慕夏溪,《浅议我国报网互动的新发展》[J].《榆林学院学报》,2010(1):10

⑥胡凯,《微博:快乐表达背后隐藏的危机》[J].《青年记者》,2010(24):29

⑦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