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找春天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设小学品德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原则应根据教材的目标组成、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目标体系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第一,生命教育,包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应和谐相处。第二,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培养,旨在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形成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第三,传统美德的养成,突出我国文化中勤俭、尊老、守信、团结等优良美德。第四,国情与社会主义教育,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基本情况,尤其是近代中国独立富强的历程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第五,现代民主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养成规则意识,具备公共生活的素养。第六,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第七,审美教育,通过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格发展。能力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社会生活能力,包括如何自救、控制情绪、交流以及与人合作等。第二是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善于提问等方面。第三是道德能力,包括道德认知、体谅他人和道德实践等。为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在教材编写中,既有通过典型事例、问题设疑及提供资料等方式表明活动所要达到的的直接目标,又有通过活动提示、调查提纲、问卷的设计等方式表现出对间接目标的关注与指导。教材内容体现多元目标的综合。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应把握的三个基本原则
1.贴近生活性原则
人的道德品行总是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小学品德课的教学需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社会常识教学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因此,品德课教学设计,必须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贴近生活性原则的教学设计,其素材源于生活,设计的教学过程能提升生活,最后实现的教学宗旨是指导生活。在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和教材主题教育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实际,设计可行而具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预案。例如《美丽的春天》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认识和了解春天,并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学会注意安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一上课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说说春天的景象,从哪儿发现春天,尽量引导学生提出多种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找春天,到校园,到公园,到田野,到山上,到河边,让学生到各处找春天;观察动、植物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人的变化,以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第二个主题《我们播种春天》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植树好处多,把植树落实到行动上,身体力行,并且宣传爱护、保护花草树木,做校园花草树木的小卫士;最后在主题《和春天一起玩》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春天里的玩具,引导学生学会放风筝等,并且教育学生在活动中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教学效果非常好。既让孩子们对春天有了全面的了解,又在欢乐中懂得了爱惜胡草树木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道德情感。
2.弘扬主体性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要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教学预案时,需注意这样三点:一是充分借助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等自身资源,准确把握和策划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合作、探究性学习,以推进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善于为学生个人的反思和个性表现提供必要的时空。 三是教学设计要坚持人文取向,体现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关爱,尊重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例如,《我比以前做得好》一课,本课主题目标是: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体验成长的快乐,并能保持和发扬优点,培养自信;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因此,我在教学的开课环节,设计了全班52个孩子的照片和一列“进步快车”构成的课件主体画面,然后设计“孩子自我介绍”、“老师家长夸奖”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校园、家庭、社区等不同时空、不同维度,去发现、欣赏自己“比以前做得好”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本教案中注重了学情预测:若有个别孩子胆小不能大胆表现自己的优点时,老师将发动其他同学帮助寻找优点,鼓励其自信。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注重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了自己的进步,找到今后发展的动力,而且让每个孩子都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讲究实效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服务的。教案设计虽灵活多样,但要注重实效。教师在设计品德课教学预案时,不能只局限于道德知识与生活技能的传授,还要重点考虑,在设计中如何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道德思考、并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品德知识落实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使每个孩子都有学习收获,进而增强其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切忌教条式的大、空、全,或只顾花哨、热闹的形式,不顾学习内容,不计实际效果的预案。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前设计的例举需真实,设计的讨论问题需小、实,针对性强。其目的是为了尽量营造与学生对话的亲和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品德课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24-01
一 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现状和学会表达的意义
语言表达,通俗点说即是说话,这看似平常的事情对于小学生而言则并非易事。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组织方面通常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不敢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和可塑性,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言表达上则会显得较为拘谨,导致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源于课堂教学环境的压力或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缺乏在公共场合说话的经验,同时可能也缺少一定的胆量;其二是许多小学生还表现出“不会说”的现状,主要是无法有效地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导致此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知识的积累和平时的有效训练。
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会语言表达与组织,不仅可以开发他们说话的能力与智力,更可以培养他们注意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习惯,还能够影响他们今后在语文学习和语言学习方面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以引导和启发为主,需要尊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需要在他们可掌握和可理解的范围内进行实际操作,不能采用填鸭式或其他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否则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二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措施
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始终是不应被忽视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来源于课堂,而低年级语文教师更是需要利用手中有限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1.以教材为本,重视教材内容
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始终是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而教材的编订也是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的,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更为关键的是,小学生的教材内容中蕴藏了许多可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2.利用插图和图画进行教学设计
插图和文字一样,其在教材中的穿插和设定有其目的性和实用性,很多时候,小学生都需要根据插图和图画所展现的意思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在《找春天》中就配备了有关于春天和春游的插图,其中一幅讲述的是春天的景色,另一幅则是讲述了春天的人们的活动,这样的插图设计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插图来了解有关于春天的事物以及春天的场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先让学生们自己观看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而后再请几位同学简单谈谈自己对于春天的看法以及春天带给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同学们,快看,春天的柳树都是什么颜色的呀?”“大家在这两幅图画中都发现了哪些春天的事物呢?”“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来简单说一下这两幅图片中的内容呢?”
做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将练习说话的内容和课文内容作紧密地结合,学生大多会对此类问题感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踊跃发言的态度。
3.把握阅读教学中的时机进行口头作文教学训练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手中可用的资料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以求在口语表达和口头作文训练中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微把握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比如在《丑小鸭》一课中,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大家的印象中,你们觉得小鸭子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咱们课文中的小鸭子最后变成白天鹅了呢?对于此类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回答分别给出相应的分析,在表达方式上多以赞扬的语气为主,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鼓励才能让学生们有勇气和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口头语言表达与训练,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 结束语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们学习写作的必备能力和必要基础,需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加以重视,教师需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加强小学生们的口语表达与组织能力,可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教学安排与布置,也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地穿插提到此项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真正学会口语表述和表达,以此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实践;语言运用;重点词句;段落结
构;空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94―01
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教材,巧设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提高语用能力。
一、抓住文本重点词句进行语言训练
词句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体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实现得言又得意的目的。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句式优美、结构整齐的句子,对这些典型的句子进行仿写,不但实现了对课文中经典语句的有效吸纳,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言语,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成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找春天》一课时,笔者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几句话将春天写得形象生动,语言表达非常有特色,既用形象的比喻,又用反问的句式引出,学生很喜欢这些富有童趣、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会很感兴趣地诵读。于是,在课堂上笔者就让学生模仿这几句的句型结构来说一说并写一写,没想到学生以他们独特的视觉,使富有创造力的比喻如花般绽放。
二、模仿文本段落结构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基本上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文章构段方式典型,如,总分段式、并列段式、按时间顺序构段、按方位顺序构段等,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著名语文教师丁有宽强调:“儿童的学习欲望具有模仿性,要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文中典型的、示范性强的段落,先结合语境细细揣摩,感受语言魅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如,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香港,璀璨的明珠》等课中有许多段式都是总分或总分总段式,于是笔者以《天上的云》和《课间十分钟》为题,让学生迁移学习,学分段式的表达形式。学生通过训练,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总分段式的结构规律,习得了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提升了语言技能。再如,《开国大典》的第二自然段,作者以抓住中心辐射周围之法介绍会场,景物关系一目了然,语言表达条理清晰,非常值得学习。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从语段中找出景物,绘制会场示意图,思考为什么要先写天安门广场,明确顺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这样描写的精妙之处;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介绍自己的教室或校园,让学生在仿写中提高构段能力。
三、巧借文本中的空白进行语言训练
南宋画家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茫茫寒江,一叶独钓,舟下寥寥数笔微波,白发渔翁独坐小舟一端,全神贯注于那随风流水漂浮的钓丝,除此之外空无一物。画面虽然大部分是空白,但那种江天辽阔,寒意萧瑟的气氛自然而生,空灵悠远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一切都在不言的空白中产生。课文中也有这样“似无却有”的“空白”之处,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隽永的空白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补充中想象、创新,绽放思维的火花,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比如,从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阿曼达坚定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当时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同他爸爸一样坚强、一样了不起。但“当时的处境、说这些话的原因、怎样说的等等”课文中并没有交代,这恰恰是文中的留白之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想象、练笔:“阿曼达是在什么情况下告诉同伴的呢?我们想象一下他当时是什么样的动作、神态、心理,请以‘废墟中的阿曼达’为题写下来。” 这个练笔设计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能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几年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门学科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设计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品质、和初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一、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品德与生活》的首要特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这样才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规律。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素材,注重指导学生从多渠道多方面获取信息,在获取的过程中,达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的实现。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阅历浅,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比较少。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前,我要求孩子们星期天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在课堂上,我先请同学们分小组来扮演一下在家里你是怎样来做家务的?同学们表演起来可高兴了。表演结束以后我让学生说说干家务的感觉,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帮妈妈洗了洗菜,就花了好长时间,累死我了!”有的说:“我看见妈妈从一大早起床就忙个不停,真辛苦!”还有的说:“我觉得做家务挺有趣,以后我会多帮妈妈做家务,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道德蕴藏于生活之中,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爱家、爱生活、爱劳动的优秀道德品质就这样悄悄生根发芽。优秀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分享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实践
品德教学“生活化”必须把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生活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
比如,在教学《我和春天在一起》一单元之前,我和学生一同到学校附近的山上春游,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了春游的物品,家长还告诉孩子们要注意什么。在活动中,学生看到春的颜色,闻到春的芳香,听到了春的声音,感到了春的温度;捕捉、观察到春天的小动物,观察到春天的植物;知道了要保护小动物,爱护植物,有的同学还想自己拥有自己喜爱的小植物…… 亲历具体的生活事件,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性。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认知活动与学生的实际行动有机结合,学生会自主引发内在的矛盾斗争。活动结束后,再及时组织学生召开总结交流会,引导学生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交流所带物品的利用情况,说说活动后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一次检阅,自觉调整不合情理的行为。
三、生活中感悟引领学生生活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所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一、对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学生与文本之间能否展开有效对话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已经走进文本之中,感悟文本的言中之情,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沟通这两者的桥梁。
[案例1]
师:秋天,我们一起来到田野里郊游。这时,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有风、有香气、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想问一句,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
生:……
师:如果我们画一座冒着炊烟的小房子,怎么才能表现是有风的,能用笔画出来吗?
生:出示各自画好的画。
师:大家画的不错,把炊烟画的向一侧飘,就说明有风了,这样就可以把看不见的事物转换成――。
生:(齐)看得见的事物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作者王宜振是如何写秋天的风的。
生:(读)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师:秋天的风与春、夏、冬天的风相比,他们是一样的吗?
生1:春天的风是暖暖的、柔柔的。(师引导)―和风
生2:夏天的风是轻轻的、懒懒的。(师引导)―凉风
生3:冬天的风是冷冷的、怒吼的。(师引导)―寒风
师:那么,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边读诗句,边思考。
生1:“秋风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说明风很大,很猛。
生2:“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用“抓”这个词也说明风大,但还不太大。
师:为什么呢?(边做“抓”的动作边提问)
生2:如果风再大一点的话,就可以……(思考:师生等待)用“抢”或“夺”。
师:我们用开心的语气把这几句读好吗?
思考:本片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性。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了教学设计的现场生成性。正如同钟启泉在《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一书中所言:读书就是对话,是人的第一生活与第二生活的对话,在对话中触动人的思想和灵魂,实现人本回归。
二、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加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2]
师:这活泼调皮的秋风,他们就像我们这些小朋友,在田野里任性地“打滚”“奔跑”、“抓”呀、“涂”呀,他们又看到了哪些朋友?
生:又看到了稻穗、蝉、向日葵、野、牛羊、苹果、葡萄、玉米、高梁。
师:秋风做了些什么呢?
生1:把稻子吹熟了,金黄的一片。
生2:把蝉儿吹怕了,不敢唱歌了。
生3:把向日葵吹得低头弯腰了。
生4:把野的香味吹得到处都是。
生5:把牛羊都吹胖了。
生6:把苹果、葡萄吹得直喊要穿衣裳。
生7:把玉米吹乐了。
生8:把高梁吹笑了。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我们一起用诗样的语言再来说一说吧!
秋风来到(地方),在那儿(干什么)。
秋风来到(谁)身边,谁(怎么样了)。
生:(随着老师的话,接着说下去)。
师:这调皮的秋风,做了好事还是坏事呢?
生:(齐)好事。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节,读出她们的娇气与欢乐。
思考:这一片断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正如同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的:深而真地感,永远比细而碎地懂更重要。
三、开放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性语文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以“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的弊端提出的,它与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相贯通,力求把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开发其身心素质潜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案例3]
师:同学们,小朋友眼中的秋是喜悦的。有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有发亮的秋光、有明丽的阳光、有精美的黄叶,那么大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人沈尹默的《秋》中看一看他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沈尹默的《秋》)
生:(自由读)沈尹默的《秋》。
师:秋风一到,天气如何?
生:(齐读)一日比一日恶,天气渐渐冷了。树叶渐渐黄了、落了。
师:看到这你觉得心情如何?
生:悲伤,不快乐。
师:真的吗?你不快乐了会做些什么呢?
生1:生气,发火。
生2:找吃的。
生3:想玩。
师:看沈先生是怎么做的吧!他看见了,那些花的颜色有――
生:(齐读)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绿的、粉红的,满庭院都是。
师:(课件出示)虽然没有了,又没有了,连也听不见,但他们都静悄悄各自开着。
生:根据文章填词语。
关键词:教育;“不雅绰号”;德育;修养;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70-02
案例叙述:进行《汉字与人名趣谈》教学,当学到“舒舍予”时,我向学生介绍: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由父亲所起。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父母为图吉利,便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来到的意思。上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意思是:(1)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2)含有奉献自己的意思。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用作自己的笔名。在192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上,他正式署名“老舍”。所以,“舒舍予”是用拆姓成字的方法来取名,取得非常有趣,充分展示汉字的无穷魅力。随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有趣的名字,或者用拆姓成字的方法给自己取个有趣的名字。课间休息,有个男生叫一位女生“二马(妈)”,这位姓“冯”的女生听到带有侮辱性的不雅绰号,立刻制止男生。可惜在场的人很多,不雅绰号不胫而走。我知道后,找“肇事”的男生谈话,他也真诚地向姓“冯”的女生道歉。上课时,我痛心地向同学们讲述十年前,我的一个姓“封”男生因被同桌取不雅绰号而最终转学的事例,要求全班同学“不要叫同学的不雅绰号”。此后,我也经常观察是否有人叫“二马(妈)”等不雅绰号,都没有发现。我以为此事风平浪静,正在沾沾自喜时,姓“冯”女生的家长找到我,一脸无奈的样子,让我多做做女儿和同学的工作,制止同学叫不雅绰号,使女儿摆脱以泪洗面的痛苦生活。于是,我又在班上大谈不雅绰号的危害,并请政教主任、女生指导员、同学分别给姓“冯”的女生做思想工作,希望她能尽快摆脱“不雅绰号”的纠缠,重新过上快乐的生活。结果却令人非常遗憾,姓“冯”女生没能走出“不雅绰号”的沼泽地,只好转学了。
案例分析:《汉字与人名趣谈》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游戏·活动〉》第二题第2小题。因为内容太少,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关注对学生进行“有趣的人名”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具有取“有趣的人名”技能后会给别人取不雅绰号的问题,从而给个别学生造成痛苦,给个别家庭带来伤害,也给教师自己留下抹不去的无限遗憾。姓“封”男生、姓“冯”女生,因同学取、叫不雅绰号而转学的事,让我明白:教育,不容忽视“不雅绰号”。
那么,如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1.教学设计,要认真落实德育目标。经历了这两次小疏忽酿成大灾难的教训后,我再进行《汉字与人名趣谈》教学设计时,为了落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的德育目标,增加了“不雅绰号的危害”、“身边的不雅绰号”的教学环节。力图通过一个个血泪的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取、叫别人“不雅绰号”的危害:不雅绰号,它是一个学生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
2.提高修养,努力做一个文明的人。课堂教学时,在“不雅绰号的危害”的教学环节中,我详细列举姓“封”男生和姓“冯”女生因“不雅绰号”转学、学生叫老师“不雅绰号”引发的战争、大中小学生因不堪忍受“不雅绰号”而杀人的事例,使学生明白:不雅绰号,是指具有侮辱性的绰号。给别人取不雅绰号,叫别人不雅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他人听到后会非常反感、难过,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不雅绰号是一种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给别人取不雅绰号,叫别人不雅绰号,是不文明的行为。紧接着,学生通过“身边的不雅绰号”的讨论,“要让年龄尚小的人不只是晓得‘这种事是卑劣的、丑恶的’就够了,还要让他因为卑劣的、丑恶的事就在近旁,可是由于自己无能为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感到担忧、难受和痛苦。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这种愤慨和厌恶,会渐渐地迁移,用来检查自己”[2],从而产生以给别人取、叫不雅绰号为耻的心理。学生有了羞耻心理,就会自觉地抵制给别人取、叫不雅绰号的行为,因为:“羞耻心是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强有力的抗毒剂;形象地说,它是能浮载荣誉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3]有了这潭深水,就能做一个文明的人,对他人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3.宽容他人,习惯自己的不雅绰号。通过“不雅绰号的危害”和“身边的不雅绰号”的教学,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块没有不雅绰号的净土。甚至,不雅绰号会像幽灵一样纠缠着你、我、他的生活,纠缠着你、我、他的一生。因此,当不雅绰号降临时,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要学会用宽容的心态拥抱“不雅绰号”。
特别是老师,当听到学生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时,更应该学会宽容学生。因为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高山宽容了岩石,才拥有了雄伟壮观;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同样的道理,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无知,才会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无聊,才会拥有快乐的师生生活;教师宽容了学生的愚昧,才会拥有幸福的未来。
教师宽容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的学生,就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活榜样。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他遇到别人给自己取、叫不雅绰号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做法。这是“因为孩子们和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甚至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以前,先学会了模仿。”[4]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自己的不雅绰号,就不会为了不雅绰号痛苦,也不会为了不雅绰号去战斗,更不会为了不雅绰号去杀人。
综上所述,教育,不容忽视“不雅绰号”。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会面对“不雅绰号”的最好办法是:宽容“不雅绰号”,悦纳“不雅绰号”,习惯“不雅绰号”,品味“不雅绰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在建议[M].杜殿坤,编译.第2版(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3.
自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需有机结合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徘徊在课堂教学的十字路口:顾及了工具性,担心人文性被泯灭;强调了人文性,又怕语文课没有了语文的味。因此,当前出现了许多教师没能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出现了许多误区:
误区一:重工具性,轻人文性
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往往出现一种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忽略了学生阅读中的品悟。
【案例1】为了上课而上课
一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学生读着“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教师却突然让学生停下,说:“奔是多音字,知道吗?……”一下子,课堂教学就变了味。
单纯进行理性的语言训练,而忽视意境的体验,将导致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过程。
误区二:重说教,轻感悟
文论家都倡导“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但重说教,轻感悟的现象还较严重。有些教学看起来热闹,但没有深入感悟,也缺乏情感体验,把德育贯穿与语文教学脱离开来。
【案例2】《暖流》朗读指导
师:课文要读得有感情,要做到什么?
生:要读正确、流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注意语句的重音等。
师:是啊,把课文读好,要体会作者情感,加进自己的感情。
出示: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
师:这句应怎样读?
生:要读出激动、幸福。 “涌动、暖流”重读。
师:说得好,请大家按照讨论进行感情朗读。
这位教师在学生没有理解与体验时就进行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更谈不上让其感受到南开大学师生员工的那种幸福。
误区三:重课内,轻课外
苏教版第六下练习7的口语交际是毕业赠言,一位同事讲,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对话题感兴趣,赠言说得美,课堂气氛活跃。甚至有同学跃跃欲试,拿起了心爱的留言本。课后,等学生找他写时,他却委言拒绝了。可想而知,孩子的感情遭遇了冷袭。就这样,把自己一手激发起来的道德激情和实践给无情地淹没了。
那么,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让德育之花绽放于语文教学之中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它不仅外形美观,而且音韵和谐,富有表现力。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应挖掘汉字潜在的思想因素。
二、阅读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道德教育是长期、潜移默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教材中不但有壮烈的篇章。如《生命桥》,它们以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也渗透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通过找、想等实践体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三、习作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言为心声,教作文其实是在教做人。魏书生曾经讲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摄像机对准鲜花和阳光,而不是对着垃圾和苍蝇。因此,我决定把德育贯穿其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积极健康的眼光审视我们的生活。
【案例3】
宿迁的春天
以“宿迁的春天”为题,通过询问、采访等途径了解宿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引导学生纵向、横向比较。抓住最喜欢的地方写出宿迁的变化。引导学生把写作的视角指向身边的“阳光和鲜花”,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也让他们意识到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需要大家精心去呵护。这样,智育、德育双雕一箭。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道德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一种综合课程。它构建了一种有助于学生投入社会生活,亲身实践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精神,还是进行道德实践体验的有效途径。
一、教材编写意图
人教版《新教材》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以下简要介绍《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的主要特点。
(一)贴近儿童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
1.贴近儿童日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儿童是弱小无助者,思想受成年人的影响,精神上依赖成年人,行为上模仿成年人,儿童自己的生活所剩无几。儿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在儿童天地里满足释放和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新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第六单元“藏猫猫”,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友谊、歌唱、舞蹈、游戏,等等,引导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音乐创作似乎只是作曲家的专利。《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则告诉儿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音乐。这一单元引导儿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和倾听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让儿童体验到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个儿童都能创造音乐,都能拥有创造音乐的快乐。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儿童是地球的未来,应从小建立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观念。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汇集了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表现春天的云、雨、冰雪融化、动物苏醒、春游、春耕等,启发儿童观察春天,产生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第一册第四单元与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利用儿童爱动物的天性,激发儿童内心美好的情感,鼓励学生对不同音乐所描绘的不同的动物形象产生联想,将动物拟人化表现,感受人与动物的互敬互爱。
3.生动、形象的道德思想教育
祖国在儿童心目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则运用音乐手段,通过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 我爱祖国》等手段,在儿童心目中勾勒出一个具体形象的祖国。第二册第一单元“红灯停 绿灯行”,运用儿童熟悉的交通规则和游戏,吸引儿童学唱与公共秩序、道德规范相关的歌曲,培养儿童遵守公共道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的自觉性。
4.多元音乐文化
第一册第六单元“迎新春”,第二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教材围绕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展示了祖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及服饰、舞蹈、地域风情等相关文化的差异。
(二)注重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能力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应该从小开始,贯穿整个音乐教育的全过程。《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理念,从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始,就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创编声音故事
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集中体现了编写者用声音启发儿童,发展儿童感受、模仿和创造声音的能力的意图。尤其是“用声音编织的故事”,改变了音乐创造就是作曲的传统观念,突破了儿童音乐创造能力受音乐知识与技能约束的局限,有机地将声音、想像、创造、表演融为一体,给予儿童以广阔的创造空间。此后,第二册在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春天悄悄来临》,鼓励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歌声、朗诵等表现春天的景象,延续了第一册的音乐创造方式。
2.创编歌词
第一册第六单元“迎新春”《新年好》,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幸福拍手歌》,第六单元“藏猫猫”《数蛤蟆》,教科书只提供一段歌词,请学生创编其他几段歌词。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例。《动物唱歌》请学生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作为自己新编的歌词。
3.创编动作
第一册第四单元“狮子、大象”,模仿狮子和大象走步;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个快乐的小熊猫》随着音乐即兴表演;第三单元‘’春天来了”《云》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细小的创造环节贯串在教材之中。第二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我家门前有条河》尝试以其他的方式,用其他的儿歌进行表演;第二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小毛驴爬山坡》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等,都体现了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意图。
(三)将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
一年级教学重点在激发、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爱好,音乐知识和技能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直观的教学形式,发展儿童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1.节奏
一年级儿童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即兴舞蹈,按节奏即兴朗读儿歌等,都贯串着对儿童稳定的节奏感的训练。此外,要求一年级儿童能感受和体验具体音符的时值,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这些音符与休止
符的感受都是以生动有趣的动物叫声介绍给儿童,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如休止符的感受,先从心里默唱作为铺垫,然后有口型不出声。最后达到准确休止的目的。从儿童日常生活人手,如附点二分音符,从模仿鸭子短促的叫声引入三个四分音符,再从模仿悠长的牛叫引入附点二分音符,最后画出狗的短促叫声,请学生继续联想和思考,还有什么动物叫声悠长,可以用附点二分音符表示?2.音乐表现
引导学生注意和感受喜乐的各种表现手段,积累和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如力度记号,一年级认识和了解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记号,能听辨不同力度的音乐,能运用不同的力度表现相应的音乐情绪,第二册第三单元《小动物唱歌》,唱出力度不同的动物叫声。如乐句、段落的感受与比较,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小雨沙沙沙》,听辨相同的乐句,给相同的旋律涂上颜色;第四单元《保护小羊》听辨乐句不同的落音,《快乐的罗梭》听辨相同与不同的段落等等。
3.演唱、演奏
能听辩各种课堂打击乐器的音色,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表演和创作。要求能模唱歌谱《小雨沙沙沙》《乃哟乃》,背唱《新年好》《云》《咏鹅》等。能区别领唱与齐唱,如《小胖胖》。
4.音乐情绪的感受
初步感受音乐能表达不同的情绪,第二册如《快乐的小熊猫》按音乐表现内容,给画面排序。儿童既要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发展想像不同的画面,同时要根据想像对教材提供的插图进行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二册第六单元《玩具兵进行曲》与《糖果仙子舞曲》。采用雄壮与优美两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对比欣赏,并请儿童为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还有一首歌曲《蝴蝶花》要求比较活泼与舒展的音乐情绪。
(四)生动活泼的版面
版面设计活泼、插图丰富,卡通式人物形象富于童趣。拟人化的动物形象,骑自行车的小蚂蚁、会唱歌的猫等,给儿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满足儿童审美要求,使儿童爱看爱学。
(五)富于时代气息的选材及设计
一年级在保留一些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增选了具有时代气息,反映21世纪小学生精神面貌的新歌,大约有17首。其中《咏鹅》根据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歌谱曲,旋律以诗歌吟诵的音调为依据,优雅而抒情,富有古诗韵味。欣赏曲中《春天悄悄来临》也是第一次选用在教材中,冰雪融化、春寒料峭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
“我的音乐网页”是电脑科技在音乐评价方式的具体反映。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版块,既可以运用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或学期结束时使用;既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对儿童学习进行评价,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儿童相互合作,或家长监督,或儿童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了解儿童学习情况。评价手段既可以是静态的,如书面、录音带等形式,也可以是动态的,如音乐会、表演唱、音乐游戏等形式;既可以是虚拟的“音乐网页”,装载学习评价的内容,也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电脑上制作成真正的“音乐网负”,体会现代科技赋予音乐的时代特色,增强学习成就感。
(六)教学提示
在每一单元,每一课后面都有教学提示。有的是教学方法如“大声歌唱与心里默唱”,有的是教学重点“这首歌有领唱与齐唱,请你来领唱好吗?”,还有的是教学要求如“背唱这首歌”,教材编写组的初衷是在没有任何教学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教师能拿着教材实施教学,或者为音乐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自学的便利。
二、如何使用教材
传统的教材除了一首歌曲、还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练习,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师总有事做,教歌、教知识或教识谱。《新教材》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二年级以感受音乐为主,教科书给予教师的提示也非常有限,教师实施教学有一定困难。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以下提供给教师一些建议。
(一)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意图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才能符合《音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基本上由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组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相关音乐文化。有的内容是显性的,有的内容是隐性的。
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教材显示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歌曲学唱;二是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音符与休止符;三是道德行为规范。本单元共三首歌曲,一首童谣,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综合贯穿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隐性的内容是感受音乐和培养学生内心稳定节奏感,创造性地处理歌曲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的部分,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等内容。
又如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要求听出《保护小羊》这首歌曲前、后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这是显性的教学内容。隐含在教材后面的意图是,前面学过的歌曲《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也是如此,教师教学《小动物唱歌》《小毛驴爬山坡》时可以提前进行前后乐句的比较,也可以从结束音的比较,扩展到前后乐句的比较,如《小雨沙沙沙》《红眼睛绿眼睛》则是前后两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甚至节奏与音高的比较,如《小蚂蚁》节奏不同,音调不同等。
再如,第六单元“藏猫猫”《玩具兵进行曲》,显性的教学内容是哪首乐曲适合走步?请随音乐走一走。并不是说只有《玩具兵进行曲》适合走步,整个教材很多乐曲,如《小蚂蚁》《快乐的罗梭》《小毛驴爬山坡》《幸福拍手歌》《小动物唱歌》等等,都可以走步,做律动。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乃哟乃》,请学生在有颜色标记的小节处拍手或做其他动作,潜台词是指出歌曲旋律是sol、mi、do三个音构成的音调,是歌曲的核心音调。
(二)反复感受和体验,将教材内容融入内心体验中,找对个人情感体验的兴奋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教师全面熟悉教材之后,接下来就是寻找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哪些东西可以作为切入点呢?可以是教学内容如唱歌、器乐、欣赏、创造等.也可以是音乐体裁、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等都可以是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但是教师如果抓不住重点,学生就会不得要领,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对教材反复琢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或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或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一点入手,发散和收集、整理与此相关的各种资料,展开思考并以此为主线筛选和组织教学工作。如:
1.音乐作品是教师情感体验最深刻的地方。像文学作品一样,音乐作品中也具有类似“眼”意义的元素,意蕴深厚、能传达音乐形象的主旋律,或给人留下无穷回味的主题旋律,或反复出现的节奏型,等等,可以说就是音乐作品的“眼”。“眼”是音乐作品最具灵气的地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也会有对“眼”的不同认识。仔细揣摩,发现音乐作品中的“眼”,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表现的处理,对音乐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福建陈托谈《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12)
如,第一单元“红眼睛绿眼睛”中的四分休止符就可说是歌曲的“眼”。演唱时,准确的休止,会给学生带来“红灯停”这样一种令行禁止的体验,与绿灯畅通无阻的流畅音乐形成对比。可以以此培养学生听辨旋律节奏的异同,也可以此培养学生律动,还可以此制作红绿灯的课件等。再如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乃哟乃》中sol、 mi、do三音组可说是歌曲特点最鲜明之处,以此为切入点,
可以设计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可以使用碗、碟、杯敲击演奏歌曲旋律,可以用三音继续创编和发展歌曲旋律等等。2.某一自然、社会主题。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用声音编织的故事”,采用“清晨”“课间十分钟”“公园”等主题,把声音模仿、演唱、演奏、律动、表演、创编等教学内容有机综合在一起。再如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悄悄来临》的创编活动也是如此。
3.教学中的难题。例如,小学一年级学唱歌曲,学歌词、记歌词较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朗诵、讲故事、律动、表演、多媒体演示、分组竞争、游戏等综合方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用词。例如在学唱歌曲《小蚂蚁》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让学生扮演小蚂蚁搬运歌词、拼接歌词、踏着节拍朗读歌词、随音乐背诵歌词、演唱歌词等环节,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歌词这一环节的巧妙构思。
再如第二册歌曲《小动物唱歌》是一首从弱起小节开始的歌曲,儿童在四四拍的最后一拍进入,是这首歌曲学唱的难点。通常解决这样的问题,先由教师数三拍,学生进入歌唱,或者由教师喊:“预备起”,直接进入歌唱。如果以此难点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做许多文章:设计由动物叫三声的前奏,动物出场亮相的三拍富有节奏感的动作等等,既解决了弱起的难点,又提高了歌曲学唱的趣味性。
还如,小学生发声习惯的养成,就可以通过生活中吹蜡烛、吹泡泡的游戏,汽笛“嘟嘟”、刮风“呼呼”声音的模仿,歌曲演唱等综合各种活动练习声带闭合、气息均匀。
(三)灵活运用、处理教材,适当扩充和删减,调整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尝试多种构思重组教材
1.调整教材教学顺序,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设想与构思都是理想化的,教师应根据学生音乐能力、学校教学场地、设备、教学时间等现实操作的可能性,在保证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能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教学顺序。如《我家门前有条河》,教材中有50个格,要求数l~50的数字,并同时按节奏读儿歌、做动作表演等,如果学生数数难度较大,就可以减少教学内容,或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或留待以后进行。
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和丰富。挪威作曲家辛丁的《春天悄悄来临》,学生无法很快领会,可增加与春天有关的其他欣赏曲;在《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中可增设十字路口、跑道等,帮助学生进行默唱与大声唱的练习。《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增加观看《三只小猪》动画片的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等。《红灯停绿灯行》一课中,黄灯虽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与歌曲学唱、音乐游戏关系不大,就不必在课堂上出现,不必与现实生活完全吻合。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尝试多种构思重组教材。
任何一个切入点都可发展设计多种样式。教师重组教材,许多设想纷至沓来,尝试多种构思,可以帮助教师理清头绪,选择最佳方案。
第二册《红灯停绿灯行》,教材显示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一是歌曲学唱,二是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三是社会行为规范。而除去教材表面的这三个内容,隐含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歌词的记忆,歌曲的学唱、按歌曲的节奏走步、内心稳定的节奏感,与交通规则有关的游戏,了解小学生社会行为规范等等内容。第一个方案是,以歌曲学习为重点,把歌词的朗读,歌词的创编,旋律的听唱和模仿,上、下句的辨析,歌曲的接唱为主线,穿插着游戏、走步以及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二个方案是以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为重点,那么听音乐走步,音乐的进行与休止,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大声歌唱与内心默唱,就是教学的重点,穿插着听唱歌曲、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三个方案是以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重点,那么就可以把听旋律创编歌词,根据旋律填词,根据歌曲设计动作走步,如何处理音乐进行与休止等内容是重点。应该说对教材的这几种理解和处理都是符合教材要求的。取谁合谁,取决于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教学侧重的选择。偏重演唱的,可能选取方案一;偏重舞蹈的,可能选取方案二;偏重创造的,可能选取方案三等。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顺序的编排,体现了教师对音乐的内涵及表现的个人偏好与侧重,也体现了对教材重组和再创造的过程。
3.根据地方音乐文化习俗,选取恰当的角度和材料,进行富有特色的教学。
同一个教材,除了体现教师个人情感体验和教学处理的特色外,还应该具有当地的地方特色。参加实验的教师,有的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例如,海南是黎族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黎族人在“三月三”跳起竹竿舞,音乐教师把竹竿舞弓队课堂或做律动、或创编节奏,或把学生带到节日聚会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上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舞狮”是南方逢年过节及各种喜庆场面都能见到的壮观场景,在第一册《过新年》中,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扮成生龙活虎的小狮子,滚、爬、踢、打地表演狮子,十分可爱。北方的《过新年》就可以“扭秧歌”,听听秧歌节奏,学学秧歌舞,学生乐在其中。北京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就可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听国歌唱国歌,身临其境地感受国歌响起时雄壮威严的气氛等等。
(四)根据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贯彻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音乐能力、性格爱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等各种情况选择、创设情感教学的种种氛围。
1.熟悉儿童的个性,了解其生理、心理的需求,尤其寻找儿童兴奋点,响应学生汲取知识与感性体验的方式、让师生彼此融合,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受约束,朗读、唱歌、欣赏、创造等都可似配合律动来进行。这个时期也是训练儿童感受节奏、记忆旋律、模仿音高、动作的好时机。具体音乐儿童会有具体反应,这更值得教师观察和研究,因为儿童的兴奋点恰恰是教师与学生达成共鸣的好时机。
如第一册《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是动画片《三只小猪》的主题曲,儿童在欣赏、观看动画片时,最惊心动魄的既不是三只小猪盖房的悠闲、快乐,也不是大灰狼的仓皇逃跑,而是大灰狼吹倒房屋、追逐小猪与小猪逃脱凶险的矛盾冲突,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围绕这一环节设计的音乐教学肯定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可充分展开和突出这个环节的教学。
2.学生感到困难的环节,是教师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和想力的机会。教师以引导为主,提供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应该重视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真正弓践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如上面提到的为了帮助学生记《小蚂蚁》的歌词,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环节。
3.除了这一时期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共同特征,更要关注儿童在某些事物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教学中安排学生操作为主的空间,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即创造才能的表现,个人内在体验与情感的真实性的表现,充分尊重,尽情流露,进而激发学生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终身学习与现代教师 P.114)
如《三只小猪》中如何搭建房屋,如何制造风沙吹扬的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如歌曲《红灯停绿灯行》,大声演唱与心理默唱的部分可交给学生扮演的“交通警察”去处理;歌曲《小动物唱歌》由学生自由摆放强弱标记,设计音乐演唱的强弱。
4.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自交给学生,老师可以从孩子本身汲取许多失落的童年和褪色的重心,也可以从
孩子的脸上解读另一份人生成长的喜悦,还能从儿童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教学相长。如听听学生带来的歌曲,谈谈对不同歌曲的态度和看法,讨论流行歌星名声鹊起和销声匿迹的原因等,谈谈哪位同学有音乐专长,哪位同学有组织能力,如何开展班组音乐会等,都可以和学生共同商量,共同决策。
(五)反思个人教育教学行为
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租中,可以发现个人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
反思的重要意义在于,把个人的专业经验与教育理论进行转换,不断修正和调整,促使实践与理论螺旋式的上升,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建构并持续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有效地将个人的专业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反省与提高的基础。例如,综合课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每位教师都值得在实践之后进行理论总结。
三、音乐课的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具有示范作用,能为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提供依据,并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是一堂好的音乐课?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一堂音乐课?这是许多教师关心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到新教材实验的问题。
过去评课主要是评教师,评教师讲课的水平,其次是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侧重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贯彻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个人认为评价一堂音乐课至少要考虑以下四方面。
1.首先应注意对教学过程的真实记录。学生与教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师做了多少次?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花了多长时间?教师和学生应该怎样做?收集课堂教学的事实,为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2.注重课堂上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交往状态、学生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等方面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上课情绪如何,能否在音乐课上积极体验和模仿。学生交往状态:对教师提问和要求反应是否积极,与同学合作是否友好。学生思维状态:对音乐现象有没有独立见解,能不能在已有的音乐基础上自由、即兴地创造,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达成状态:能不能自觉、自信地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音乐知识和技能等;能不能按教师要求把学到的相关音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表达联系起来,有表情地演唱、演奏等。
3.注重教师将自身专业知识、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进行转换,外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能运用音乐自身的勉力感染、影响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教师不同于学者,不但能自己唱得好,自己学得好,还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和能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楷模。
4.是否具有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发展性特征。好课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即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即价值观和人生观。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
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步,教师在学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体验成功,享受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课堂教学,享受音乐。
一、小学语文学科积极学业情绪的内涵
学业情绪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一种情绪体验;第二个层面是指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学习后对于学科学习的认识。因为,学业情绪既是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又是学习结束后对一学科的情感爱好。具体到语文学科中,是指学生在字、词、句等知识的习得过程中及参加语文考试时所经历的喜、怒、哀、惧等情绪体验,并在这些情绪体验中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情感认知。具体包括:①学生在语文学习与考试中愉快的情感体验;②乐于以字、词、句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认知与掌握,并擅于通过字、词、句去了解生活世界;③在生活中擅于用语言文字去描述与表达生活的世界。只有当学生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并且可以顺利掌握时,他才会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业情绪,否则,则会产生不安、紧张、畏惧的语文焦虑,进而形成消极的语文学业情绪。
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积极学业情绪,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以小学生心理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教学前提,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动因和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体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分析小学生在具体学习环节中的心理需求及其发展过程,考虑小学生认知情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然后针对性地处理教材的内容,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从而设计出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方案。
二是通过分析所学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如何沟通与小学生心理需要和发展相联系。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关注的是教材本身固有的知识结构与小学生身心特点之间的“动情点”。如果抓住能“牵一发”而“动感情”的突破口,就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
二、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积极学业情绪的教学原则
1. 文本解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情感的投入源于对于文本的深刻解读。同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否则内容过难,往往造成学生挫折感,激起消极心境,这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要有深度,更要适度。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本视域立场,是学生,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以文本解读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课堂上,我们不能以为自己感动,学生就一定会感动。我们的审美情趣、能力和学生有重大差异。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认真地观察了解儿童的世界,努力在打通儿童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上动脑筋。要仔细琢磨学生,换位思考,要想想儿童会怎样读这个文本。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
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村居》这首诗,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教学时抓住一个“醉”字让学生感悟诗词意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中,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到草、莺、杨柳、孩子、诗人都醉了。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同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入境悟情,进行联想,体味诗境,深入意境,引导学生知道诗人为什么醉,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多种感官的调动下,化难为易,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2. 课程导入要符合学生的趣味
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被我们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教材内容与小学生个体的具体需要和兴趣爱好往往是不一致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教材与现实的联系,使学习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启发、诱导,或介绍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来改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原有的认知评价,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激发学习动机,优化了学习思路。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三个儿子》时,在识字学习环节,事先准备了一桶水。在体会“拎着、沉甸甸、晃荡”三个词语时,请学生上讲台做动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其动作和表情,并建议大家选用生字词把所观察到的情景说一说。被抽到做动作的孩子兴致勃勃地上台,台下的孩子们兴奋得姿态各异。动作完毕后,我随即问上台的学生:“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说:“刚才我拎着一桶水觉得沉甸甸的。”我又追问:“你走了几步后,又发现了什么?”该学生说:“我发现桶里的水在晃荡,都快流出来了。”之后,我让台下的同学也说一说刚才的所见,要求说一段话,尽量能用上表情。有位学生说:“刚才某某同学提着满满的一桶水,沉甸甸的,他觉得很吃力,脸都(憋)红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桶里的水直晃荡,他好像快要摔倒了呢!”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体验,既满足了学生追求新奇、好动的兴趣特点,也在玩玩说说中启发、诱导学生理解了生字词的难点,甚至拓宽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时候可以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在语文教学时,先考虑学习内容与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对满足小学生内在需要和自我发展有什么帮助,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和发展统一起来,有利于调动学习情感,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动力。例如《争吵》写的是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小事,这种事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教学时,就可以把文本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这一课时,正是学生经历的再现,文中的人物就像他们自己的影子,他们自然关注事件的发展变化,关注人物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内容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就能激发学习动力,为教学的成功设置了良好的情绪背景。
3. 课程的展开要增加学生的情绪体验
要让学生喜学乐学,就得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入境体验。当然,创设情境时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决定情境的基调。如欢快、轻柔、喜爱、赞美、幽默的喜乐性课文情境,要使学生在感受愉快刺激中引起情感上的反应;壮烈、伤心、悲痛、憎恶的悲愤性情境,须使学生在正确的基调上受到深刻的理性教育,得到认识生活真理和精神升华的乐趣。
一般说来,成长中的青少年,富有成就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娱乐需要,感官刺激的需要,而年龄愈低,需要愈强烈。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角色效应,调动小学生的情绪体验,使之进入自己向往的角色或作品人物的生活角色状态。而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作为“小学生”这一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学”的习惯地位的羁绊,极易处于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小学生一旦进入语文教学这个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担任与作品有关的“他角色”,或扮演起向往的特定角色,情况就大不一样,小学生就会不知不觉进入“生活状态”,打开作品的窗口,与作品中人物真诚对话,在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中,开启创造的心扉。
怎样利用角色效应呢?低年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课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文中,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感受,增强阅读的兴趣。而高年段的教学,我们可以凭借角色的身份去体验教材,以学者身份给教材中人物写一封信,给他一个忠告。在角色效应中,还可以利用“表演”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如在教学《月球之迷》,让小学生充当小天文学家的身份,以“宇宙探秘”为主题,召开新闻会;教《只有一个地球》,围绕地球资源短缺情况,以“地球的申诉”为题,召开一次模拟法庭的公审会。
我在执教《找骆驼》一文时,先是引导小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通过小学生自学寻找答案后又继续引导小学生生疑,让小学生利用角色效应进行深入的探究:如果你是商人你会这样想?你是老人又会怎样做?小学生细读后进行了交流,学生交流后,老师再次发问:你们对同学们的说法有什么补充,或者又有什么新的疑问?不少小学生又被激起了疑问:为什么商人一开始很客气,后来有点恼火了?老人为什么对商人丢失的骆驼知道得那么详细?……在小学生满心疑惑之时,又一次引导小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探究出答案,揭发学生的兴趣。显然,这种角色效应,渲染了高涨的学习氛围,创设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增强了小学生创造性的内驱力。
4. 课程的结束要精讲拓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学的实践令笔者深深地感到,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
1 整合的方式
1.1 使用课件,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1.1.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他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
1.1.2 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
声像资料可以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笔者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林间鸣唱的小鸟,绿茵茵的草地以及缓缓流淌的小溪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久居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天的美丽,朗读课文也颇有感情。
1.1.3 创新看图写话,激发写话热情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看图写话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它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让学生自主创造有个性的画面,说自己的图,写自己的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动物、人物、背景等小图片提供给学生。在计算机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图片,组合成“图”,编故事,然后写下来;或以自己用金山画王完成的绘画作业为元素,看图写话。学生在自己创设的写话情境中,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激发出写话兴趣及热情。
1.2 运用网络平台,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交流工具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由教师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
2 困惑与思考
信息技术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信息处理、传递、文字输送等功能于一身,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探索与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教师要成为课件制作高手吗?
有时评课,将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判一节课好坏的标准,而不管用得好不好,该不该用,于是只要是公开课,每位教师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课件,时间精力远胜于备课;平时教学中,资源共享,找到现成课件后,有的教师想将现成的课件稍加改进,以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却苦于没有源程序,只能拿着课件照播一遍,效果不理想。的确,好的课件能使一堂课增色不少,可制作的周期却很长,而且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如色彩搭配及专业软件(PhotoShop、Flash、3D)的运用,但教师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让每位教师精通课件的制作。
困惑二:信息越多越好吗?
有时在教学中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根本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都用多媒体,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教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播放花大量时间搜集的各种图像材料,学生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屏幕,仰着脖子当观众,语文课几乎成了录像放映课,教师也俨然成了鼠标的仆人。辛苦搜集的资料太多时,不放吧又觉得可惜,放又时间不够,取舍间,一节课就在匆匆的走马观花中结束了。
与信息技术整合,并不等于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课件的使用、录音朗读带及唱片的选择、运作要适时、符合教材情境需要,为学生的想象留有足够的余地,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度与简洁。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大的挑战。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不断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将会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第一位是男教师,他手拿一个漂亮的书签,要求与他配合演示的学生在他放书签的一瞬间,用手去抓这个书签,谁抓到这个书签就把它作为奖品奖励给他.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都举手踊跃参与,最终这个书签被一位反应比较快的男生得到了,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位男生反应机敏,进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怎样设计?完成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那些?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小组讨论很快写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师找了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并让学生自己讲解用到的物理知识及注意事项,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演示完毕,老师从背后拿出一把直尺,同样做了这个实验,在学生抓住的一瞬间,不用计算便直接说出了学生的反应时间,这时大部分学生都很惊奇:老师的计算能力真强,不到一秒钟便能计算出答案.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学生观察到不是老师反应快,而是时间被标在了直尺上.老师这时揭开了谜底,这不是一把普通的直尺,这是一把反应时间的测量尺,时间可以从直尺上直接读出.学生此时感到十分的纳闷:直尺上怎么能读时间呢?这时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进一步诱导,直尺上的时间标度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这样做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由于原理并不是太难,学生很快便得出了结论,老师及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了表扬,并由此展开,举例说明了反应时间,在体育、军事、交通等多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第二位是一位女老师,她直接给了学生实验所需的器材,学生设计实验测反应时间,并找学生进行演示,最后,学生也“顺利”完成了实验,老师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和点评,并拓展举例,顺利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但就是这两节看似普通又十分“相像”的课却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对比两位老师的设计,很明显第一位老师的整体设计及教学效果要好一些,主要体现在:
(1)第一位老师首先由抓住下落的漂亮书签作为奖品的实例引入教学,这看似简单,但是这个普通的实验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学生的思维都被吸引到了实验上,这样有趣的课堂,学生肯定不会走神,效率也非常高.其次,通过这次小的实验,实际上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指明了方向,降低了学生在探索过程可能遇到的台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由于前面小实验的铺垫,学生进行后边的实验更具有目的性,教师的指导也更容易进行,从而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而第二位老师没有这样做,她给了学生一堆实验器材,无目的的、盲目的伪探究,使探究活动仅仅流于形式.
(3)学生演示,得出结论后,老师并没有只停留在课本知识H=12gt2的简单应用上,而是对它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不用算,怎么直接得出反应时间?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下落的高度H和所用时间t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只要在相应的H处标识相应的时间t即可.但这看似简单的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却是学生思维跳跃的一大步,这就如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发展史的一大步一样,它在学生以后的思维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前我们在市场上买东西需要先用秤称出质量,再乘以单价计算价钱,现在我们用电子秤,只要输入单价便可得出价钱,在超市里只需打一下条形码便可知道价钱等,这些变化为我们节省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起着多大的推动作用!
(4)第一位男老师的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以下的过程:对实验感到好奇,继而想积极参与,参与其中感到非常兴奋,促使学生想弄清原理,教师引导使学生释疑,看似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教师继而引导更深一步探索继续设疑,引发学生的进步思索,最终老师讲解原理,学生最终豁然开朗.在整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迭起,必然会产生灵感的火花,创新的思维.反观第二位女教师的设计,平铺直叙、目的性不强,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比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我深感自己当时备课没有做到知识的兼顾:高二在讲解《电表的改装》这节课时,学生对于电流表可以测电压感到十分的困惑,甚至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对于电流表、电压表都是由同一个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感到疑惑.今天这位教师的案例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使我豁然开朗:
H=12gt2,知道H便可以求t,二者一一对应,只要在H相应刻度处标上相应的时间t,那么一把普通的刻度尺就变成了反应时间测量尺.
I=U/R,I知道便可以求U,二者一一对应,只要在I相应刻度处标上相应的电压U,那么一个普通的灵敏电流计就变成了电压表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规范过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大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较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无法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有效地发挥。
2、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一味追求数量,忽略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课虽然在所有学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如果一味地以数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抗疲劳程度,就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被书山文海压得踹不过气来,从而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导致阅读教学“事倍功半”。
3、过多地重视阅读技巧,缺少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在分数和考试的高压下,适当地使用阅读技巧,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减少阅读时间,更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作用。然而,过多地强调阅读技巧,就会让学生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失去了对阅读的单纯喜爱,导致学生成为阅读的机器,而缺乏人文的情感。
4、过于重视阅读目标和效果,忽略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效果看齐,在阅读前的指导中或者在阅读后的总结中,都往往不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硬性地将阅读目标和效果强加在小学生身上,使得小学生被迫接受与自身理解不相符合的结果,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综合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