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放诞不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曾经在内心里,无数次模拟过那些尚未发生的场景,而我心里也清楚,那样的场景,或许以后也不会发生。但是我就是这样执着,这样喜欢。
别人嘲笑我为什么来这里兼职,我会不动声色地笑,然后说,你知道这里不好,我也知道。但我至少来尝试一下,而你不敢。
我知道,这样类似于英雄一般的言论,向来只是存在于玛丽苏偶像剧中,当我们真的发生在现实中,这些显得多么矫情。
哪怕是你有道理,也显得没理。
甚至有的时候,我也会怀疑,他们写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我们用了绝大多数时间来看电视剧,听音乐,而我们真的喜欢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够有时间回家看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和陌生人聊聊天,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吸引人的。
包括灯红酒绿,人世繁华。
我们也曾经无比喜欢那样的人生,哪怕是青春期里的叛逆,还是整个人生的放诞不羁,这些似乎都是可圈可点的。
关键词:柳宗元;山水游记;社会内容;艺术特色
一、引言
在我国古代,游记类散文一直是极具特色的一类文章,记叙手法也很灵活,所营造的氛围也都是欢快的、愉悦的,使读者能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去阅读文章,历代都有很多被人传诵的游记类作品。直至晋魏南北朝时期,山水游记类文章才逐渐兴起,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成为山水游记的鼎盛时期,在文章的写作艺术技巧上也有了质的飞跃,能将景色生动细腻地进行描绘,简直就是活灵活现一般传神。但很多山水游记还只是单一地进行山水景色的烘托和渲染,时常缺乏内涵,没有将作者主观方面的思想和情致深入作品当中,这类散文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山水游记。山水游记中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作息习惯、生活特产、历史古迹或神鬼传说等,通过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将祖国的大好河山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对后人的拜读和学习有着引导作用,同时也是我们了解祖国历史风情的大好机会。而到唐朝柳宗元那一时期,山水游记类散文才真正的逐渐达到成熟阶段。
二、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是唐朝散文家,字子厚,虽然出生名门却日渐没落,他从开始学会讲话后便开始学习诗词歌赋,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但其在少年时代便经历了很多国家动荡的事情,如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混乱现象让他充分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局势问题,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和阅历,逐渐成为一个胸襟广阔的人。他父亲也是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母亲也是一个大家族中有才学的女子,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给自己订好了未来的人生方向,那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读书走向仕途,将来能够一展宏图。虽然在走向仕途的过程中受到一番波折,但毕竟最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受到了重视。但因后面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便成为了永州司马,此次被贬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也是他平时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远离政治的纷争,从此便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因此涌现了大批山水游记类散文。
三、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一)蕴含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记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这足以体现出他的学识渊博,从他的游记中可以发现,他即使被贬永州,在他的散文中没有看到他的怨天尤人,也没有将永州山水描绘成极乐世界而自欺欺人。从柳宗元的写作当中,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当时情感的复杂,以及在那种情形下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以及态度。根据《与李翰林建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永州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但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所描绘的是另一种景象,都是奇特和秀丽的山峰,清澈的湖水,山水环抱,竹林和树林尤为茂盛,水潭中还有欢快的鱼儿等,似乎作者早已深陷其中,与美景共同欢乐。从他描绘的景色中可以看出即使被贬,也希望能够以积极地态度去面对生活,同时这美景与丑陋的社会现实对比鲜明,通过此美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精彩的景物描绘
在山水景物的描绘当中,柳宗元喜欢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去修饰当时的场景,使得整个场景精彩绝伦,同时也会对局部精彩的地方着重勾勒。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所描绘的景象都是生动、活泼的,善于突出不同景物的特点,极具特色,将整个场面描绘的完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柳宗元描写景物的技术高超。
(三)浓重的感彩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都附有浓厚的感彩,从他描写的景物当中都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在景物中添加了感彩使得所描绘的画面富有深度和意义。通过当前的景观烘托自己的情感,而引起共鸣,这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当中突出的艺术特点。他经常喜欢将自己描绘的景物比喻成自己,体现了山水景物人格化的一种写作手法,使得山水游记类散文更上了一个层次。
(四)优美精炼的语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一般比较简短,虽然篇幅小,但通过运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将景物描写的细致生动。其修辞手法和句式上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将语言进行提炼后更显节奏和韵律,将整篇散文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他的词语表达中,从不含糊,给人描绘的场景永远是那么的清晰和精炼,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四、结语
通过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情感境界,并且除了体会他的描法和艺术特色以外,还能了解一定的社会内容。如此精美的散文应该是我国文学艺术创作的瑰宝,能够作为提升文学爱好者写作能力的顶好佳作,其文学贡献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晚唐五代词发展至北宋,因了时代的原因,颇添了些雍容华贵的开国气象,这从寇准和宋祁的词作中可以窥见。尽管后来到了文人宰辅大臣晏殊、欧阳修那儿又增添了士大夫的精神情怀和气度,但是词风较前代变化还是不大,因袭继承大于鼎革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形式上仍多用传统的小令,内容风格上仍离不开情意缠绵、婉约曲折。
柳永的出现,无疑树立了一块词史上的里程碑。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态度风格,都向人们展示了一副词这一文体正在内部酝酿巨大变革的涌流前进图。他的词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实了这一点,同时透过其词作本身表现出来的自足性也完全可以说是柳永带来了宋词的第一次深刻变化。
一般论及柳永对词锋贡献,不外乎继承民间传统、开拓内容题材和发展词体艺术手法这三个方面。对此,我想格外突出的是柳永继承民间传统这一方面,我认为这是统摄词人整个创作过程及巨大贡献的中心环节,没有他对民间传统的继承发展,相信便没有那个炫目于后世的柳三变。
推究柳永自觉继承民间传统的原因,与他的生平遭际分不开。科举屡试不第的怨艾郁闷促使他“日与儇子纵游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过着游戏人生、放诞不羁的生活。这使他与歌妓关系益发密切,“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有了这样的际遇,柳永得以从市井民间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采纳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血液,培植自己富有俚趣的创作风格。因此,词人的经历际遇直接促成了他自觉继承民间传统,也为他在词作上做出更大贡献创造了条件。
自唐以来,传统的小令几乎成了唐文人词的唯一体式,而对源于唐民间词的慢词文人们只是偶尔为之,且数量少,水平不高。慢词的发扬光大可以说是在柳永手中实现的,他既然将词从文人圈中解放出来,使它走回民间,也就将民间词中的长调慢词加以恢复,加强铺陈即“賦”的艺术手法。他的词作中慢词占十之七八,之后“东坡、少游继起,慢词遂兴”。正是柳永填制发展推广慢词方面的贡献,奠定了他成为词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地位。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词人是如何在这方面彰显其艺术独创性的。
传统的小令只是单镜头表现一刹那的感觉和一景一物,直截面较小且具有瞬间性。而柳永笔下的慢词则开合起伏,有首有尾,铺叙漫衍,以丰富的阅历为基础,以独特的感受为筋骨,写出主观动作、心情和客观场面、景物的发展脉络及变化线索,使词的描写从单纯的感受型发展成复杂的过程型,体现了层次结构上的多重性。如其经典名作《雨霖铃》便写出了离别的背景、过程、场面,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凄切、怀念、苦闷,而这种怀念苦闷又分别从送者与行者双方展开,有点有染,层次繁复又分明。不妨将它与欧阳修的同是写离别的《踏莎行》作个比较。
首先,从体式上来讲,柳词是典型的长调慢词,而欧词则是字数较少的传统小令。其次,从词作表现的趣味而言,《雨霖铃》无疑是一种缠绵悱恻离情的倾吐,作者调动了丰厚的感情储备,以近于极致的笔调描摹那种悲戚伤感的场面。相信所有付出真心体悟的读者是不吝奉上自己的一片热泪的,它可以让你比照联想起许许多多令人凄切不已然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形,不得不令人佩服那股穿透了时空间隔而倾泻在纸上、心间的真实力量。而《踏莎行》更多的表现了文人的情怀,没有明显的俗世拖沓与铺叙,用力在细腻的神态描写与内心的刻画上,格调更为高雅。“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样深沉的比喻和遥深的寄托一下子便使全词格调的高远深邃呈现了出来。然而在细节描写上,特别是抓住具有典型性的场景和具有戏剧性的瞬间方面,柳词有更为具体细腻的描述。如“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于观察中的细微、抒写中的细致和传情时的细腻巧妙将离愁别绪挥洒的淋漓尽致,相形之下的欧词则显得深刻然而单薄。或许,这也是文人趣味与民间趣味的差异,一个重传情铺叙,另一个重含蓄深沉。
柳永慢词善于铺叙的又一重要表现是将叙事、抒情、写景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表达,其中善于借景抒情并能达到自然交融、无迹可求的妙境。在借景抒情时特别善于借秋天凄风苦雨之景来抒发自己失意幽怨之情,使外在画面与内在感情极为谐调。如《八声甘州》即用秋雨秋风,变化的物华,不变的江水等一系列深秋肃杀的景色来衬托浓重的乡思,起了很好的铺陈作用。其实,也是由于作者仕途不畅,使他的创作“尤之于羁旅行役”,借助行役时的所见所感,特别是景物描写,将自己的不幸与愁闷表现得酣畅淋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以及“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将大量的景物画面与内心自白结合,显示了词人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作为熔雅俗于一炉,合文人与民间传统为一体的成功典范柳永,他身体力行并提倡的慢词被后代词人普遍接受,词也由小令时代过度到慢词结合的时代。虽然他的词作中也不乏清雅格调,但俗的一面常被后来以高雅自居的文人所不齿,其实雅俗结合的表现手法极大的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开了风气之先,后人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经常以俗入雅,有所效仿。而北宋后期词人周邦彦受其影响可谓最大,“周词渊源,全自柳出”,“清真词多从耆卿处夺胎”。所以,无论就柳词本身还是他对后世的巨大深远影响而言,都无可辩驳的表明宋词在柳永笔下有了第一次深刻变化,柳永无愧于成为词史上永恒的里程碑。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从起源、发展到兴盛,无不充斥着务实的精神。本文通过考察古代文献,顺着茶文化的源起、发展、兴盛的脉络探讨中国茶文化务实的根本原因,茶文化的“廉”、“俭”、“和”、“洁”都是在传统文化培养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人们以茶育德,茶文化忠实的践行了务实的精神,成为宣扬社会秩序和谐、规范的代表。
关键词:茶文化;务实精神;廉;俭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陆羽的《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尔雅》中已经有了关于茶的记载,《释木》:“槚,苦荼。”荼,就是茶。可见,对茶的记载不晚于战国。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就是烹茶、卖茶,可见早在西汉饮茶的风气已经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民间已有一定普及度的茶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至唐朝,随着宗教的传播和文人的竞相效仿,茶文化逐渐兴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直是君权占统治地位,君权大于神权是古代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基本没有出现过特别狂热的宗教,在古代中国主要的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是为君权服务,而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则更是站在君权的立场上,儒家学说是一种入世的思想,积极的希望通过君王的仁治而使社会达到“和”的境界。在这种环境下,发迹于乡野、惠及百姓的茶文化不可避免的带着儒家治国的理想。外国人形容中国人都会用到“勤劳”这个词。的确,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所以中国人很勤劳、很务实。“从哲学上说,务实的本质,是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更加重视物质;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更加重视现实;在现在与历史之间,更加重视现在;在今世与来世之间,更加重视今世;在书本与事实之间,更加重视事实;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更加重视理性。”[2]这种务实精神其实就是李泽厚所说的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体现。茶文化从起源、发展到兴盛,无不充斥着这种融入骨血的务实精神。
1茶文化的起源——药用功能的发现
中国茶文化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737~2697年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这种说法出自于《本草》,清代孙壁文的《新义录》有云:“《本草》则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3]这里的《本草》并不是现在流传的《神农本草经》,而据说是神农所著的《本草》。但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据考证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的文字。它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形成时间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一种文字。而公元前2737~2697年在没有文字或者说没有系统健全的文字的三皇五帝时代,让神农氏自己写下《本草》并流传后世,应该说真实性很小。就像古希腊罗马把发明与创新都归功于神灵一样,古代中国也喜欢把各种荣誉归功于先贤圣哲。神农尝百草遇茶的传说其实应该是原始先民在长期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无数的原始先民们发现了茶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并流传后世。中国的茶文化形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代。在茶文化形成之前,茶已经作为一种民间的饮料而普及开来。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西汉的《神农•食经》中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4]的记载。虽说《神农•食经》原书已散佚,但从陆羽的引述中我们得知西汉时期人们对茶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了解。记载茶文化的史料中,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桐君采药录》首次对茶的药用做了比较全面的阐释。“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浡(马按,‘浡’字义为兴奋、振作),饮之益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葜皆益人。余物并冷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煏,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是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宵不寐。”《桐君采药录》作为药典提到了各地的茶饮虽然各有特点,但主要强调了茶的药用效果。另外在西晋的《博物志》这样的志怪小说中也有“饮羹茶,令人少眠”[5]的记载,提到了饮茶对身体的影响,可见在茶作为饮品被大众接受之前,它的药用价值已经为世人熟知了。在茶文化的研究史上,也有一批学者崇尚茶的食用说,认为茶的利用,最初当是作为食物行之于世的。其实这一说法与药用说并不冲突,在生存第一的原始社会,寻找可以食用的物品是原始人类的首要任务。原始人类把能够收集到的各种植物都用来充饥,这些植物的根、茎、叶、杆、花、果被食用后,只要不会中毒生病,就会成为原始人类的果腹的原料。随着食物采集经验的增加,原始先民们开始固定的食用一些口感好的植物,而茶天生就带着苦味,能够长期的流传下来,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口感好,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其药用价值。茶普遍为人们接受之后才产生了茶文化。所以说茶文化自发源起就体现着务实的精神。
2茶文化的发展——尚俭之风的推动
魏晋以来,由于士族制度的盛行,奢侈之风相沿成俗。东晋时著名政治家王导说:“自魏氏以来,迄于太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6]与此同时,由于政治上的失落和压抑,很多名士大儒通过各种乖张、特立独行的形象来发泄愤懑。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这一时期魏晋风流的代表,虽说他们这样极端的表现背后是有难言的苦衷,然而放诞不羁、酗酒放达等行为因为名士效应而成为了社会竞相效仿的风俗,魏晋风流也愈演愈盛。名士毕卓“大兴(318~321)中,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7]”这样酗酒而不理政事的荒唐行为不仅不会受到上司的处罚、社会的批评,反而成为名士们自我标榜的手段。难怪王恭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8]西方人的精神有两种基础的宗教精神,即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是人类欲望的反叛和宣泄,日神精神则代表了人类欲望的升华和道德的形成。这与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关系极其相似。魏晋风流的主流是酒文化,以酒甚至五石散这样的药来宣泄情绪、肆意挥霍,整个社会因为名士效应竞相效仿而逐步渐入疯癫的边缘,这当然不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面对魏晋时期的内忧外患,务实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遏止社会的奢侈之风、酗酒之风,茶作为与酒相对抗的饮品被提倡。茶的清淡与内敛的特点,使得茶成为约束力的象征,即行为上节俭、道德上自我约束。南朝齐武帝萧赜为了避免奢侈的风气从皇室蔓延至民间,在他重病期间特地下旨规定将来祭祀自己的祭品“祭敬之典,本在因心,东邻杀牛,不如西家禴祭。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9]齐武帝强调祭祀应该以诚心为出发点,而不能本末倒置地仅仅重视祭品的丰盛,而且他希望全社会能接受他这种节俭的观念。茶被选作祭品,说明茶已经被视为节俭的象征。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提到的两个小故事也是这一理论的映证。一则是说《晋书》中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4]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有名的权臣恒温提倡节俭,作为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在魏晋奢靡之风盛行的时期,每次宴请只设七个盘子的茶果,的确是节俭的表率。东晋恒温虽说晚年的作为为很多人所不耻,但他的言行对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另一个小故事是《晋中兴书》中记载: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名士谢安前来拜访,陆纳吩咐只设几种茶果招待谢安,不料其侄儿自作聪明地陈上盛馔来款待贵客。客人走后,陆纳痛杖侄儿四十下,说:“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4]在陆纳看来,待客以茶就是最好的礼节,同时又能彰显自己的清廉之风,这里将茶作为节俭乃至清高的标志。因为魏晋时期的时代需求,茶文化逐渐发展、丰富起来。茶之所以被视为一种节俭的生活象征,不仅因为它适应了时展,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便宜,能被普通的百姓所接受。茶与“俭”的关系,在此时主要是在行为上的自我约束。
3茶文化的兴盛——道、释、儒的传播
茶因为其口味和药用价值被宗教组织采用并随之传播、推广,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的道教与佛教便是茶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因为宗教的传播,茶文化逐渐兴盛,而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更是对茶文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儒家学说的影子。
3.1道教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基础
道教倡导“天人合一”,道教崇尚自然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源头。道教“自然”的理念培育出人们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味清淡的自然属性相得益彰,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基础。道教认为光阴易逝,只有通过自身努力修仙,才能得道,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那么何以得“道”呢?赖功欧在《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一文中提到两个方法:一为锻炼身心的摄生术(众多志怪小说中的精怪多是通过这种方法修炼成仙的);二为服用某种含有“生力”的食物藉以收到特殊的效果(这也是后世道教热衷于炼丹的原因[10])。茶因为其物质性,符合“生力”的需求,很多崇尚道教的人都想借茶力而羽化成仙,茶因此为道教所推崇。
3.2佛教奠定了淡泊清静的茶道基石
而中国古代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佛教在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饮茶最为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唐代《封氏闻见录》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11]很多僧人开始种茶、制茶、饮茶,致力于传播茶文化。茶有如此巨大社会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价值的特殊方面所决定的,佛教还在茶文化中溶入了“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茶成为了追求本心的媒介,在饮茶中“悟”出美好的韵律,得到精神的开释,至此形成茶道。茶道的基础思想就是淡泊、清静,希望通过自我反省的“悟”来达到精神境界的至臻完善。
3.3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
如果说茶被道教与佛教推崇主要是因为茶的物理属性,因为茶的务实精神,那么茶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思想把茶当成了其理想人格的象征。茶文化也因为儒家思想中的“和”之道,形成了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茶道精神。虽说儒家思想不能称为是一种宗教,但儒家学说具有宗教精神和宗教的道德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历来就推崇俭,儒家经典的源头之一《周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12]是说如若时运不佳,君子应该用简朴内敛的德行来避免危难,不可盲目追求荣华富贵。关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评论孔子的君子之德即“温、良、恭、俭、让”,“俭”是君子的一条基本道德准则。荀子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的观点,把节俭与国家贫富联系起来。《汉书•贡禹传》“:禹又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13]可见我国是在几千年前即已倡导廉洁,廉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到了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4],因为《茶经》中没有标点,所以有众多不同的标点断句,导致了今人对“精行俭德”各不相同的理解,“‘精行者’,无非即注意操守,品性端正之谓也;而‘俭德’呢,即‘节俭之美德’是也”,“精诚专一,待人谦逊和蔼,不放纵自己”,“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等。“精行”和“俭德”中的“精”和“俭”在这里是有同一性的,都含有专一、约束的意味。陆羽在这里从侧面谈到了茶德的问题,这是陆羽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茶的味道清淡内敛,正如喝茶的人,也可以推导成做人要像茶一样,清淡内敛,要专一、对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有约束力。吴觉农说过:“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15]。茶的静心、凝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的特性与中国传统的廉俭文化契合无间。陆羽把茶文化和廉俭结合起来,以茶示廉、以茶示俭,把茶作为了中国理想人格的象征。茶文化为人称道的不仅是“俭”,还有“洁”。唐朝的韦应物就曾作诗《喜园中茶生》,称赞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裴汶《茶述》中评论茶叶,称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良品而不混,越从饮而独高。”宋徽宗赵佶在谈到茶的功效时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袪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16]因为茶之洁,能够“涤烦”、“袪襟涤滞”,这里的“洁”不仅是指茶的物理性质,而延伸到了茶的品格——高洁、廉洁。因为茶的“洁”,才能“其功致和”、“致清导和”,这就提到了“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茶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自然的被融入了“和”的思想。赖功欧先生曾经说过“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须相应的纯洁平和”[11],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务实的思想,讲究入世,然而又是以一种平和、儒雅、谦恭的形象入世的。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的代表,被人人称道的经典人物都是这样的造型,如孔子、朱子等。“而茶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比其他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更能具体而实在地造就这种精神和形象。”[10]
4以茶育德——务实精神的践行
茶文化的“和”在于茶的淡泊清心,能使人超然物外,远离世俗功名,因此茶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格情操,使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得到提升,从而赋予社会祥和与安宁。因此,很多的文人名士都喜欢赋诗谈论茶与修身养性的关系。但茶文化不仅仅指的是茶道、茶与宗教的关系,文人写茶的诗句,茶文化包罗万象,所涉甚广,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都是茶文化,但真正在百姓中广为流传的,起到教化功能的是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茶礼。以茶育德,茶礼忠实践行了茶文化的务实精神。“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礼仪之邦”,认为“礼”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礼记•仲尼燕居》说:“礼也者,理也。”《礼记•乐记》又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可见在中国古代“礼”占有何种重要的地位。在茶礼中,人际交往中的待客之礼“客来敬茶,不分远近”,表现了茶已经成了纯朴和谐社会风气的催化剂和睦领友好的媒介。明朝时,杭州还形成了体现睦邻友好的“七家茶”茶礼。在民俗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婚俗中的茶礼。明代钱塘人许次纾的《茶疏》中提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17]古人认为茶不能移植,所以把茶视为忠贞不移的象征,而且茶多子,所以茶就被认作聘礼中必不可少的一物,即取茶性情不移而多子之意。而婚礼过后,公婆只有喝了媳妇的茶,新妇在婆家的合法地位才能被确立,茶在这里的就有了契约的意味。儒家思想借茶礼来表达理想中的“仁”的思想,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仁”的熏陶,进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规范。因为中国的茶文化源起于药用价值,所以一开始就带着务实的精神;茶文化的发展的契机也与社会对清廉节俭的要求密不可分;茶文化的兴盛虽有多种原因,但宗教的传播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对茶文化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儒家学说对于茶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一种入世、务实的思想,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茶文化理所当然的印刻着务实的精神,茶文化不仅是在庙堂和文人名士的诗词歌赋,更多的出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8]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见,中国茶文化的务实精神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存在,并将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唐)陆羽.茶经•六之饮[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 熊月之.略论江南文化的务实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39.
[3] (清)孙壁文.饮食类.新义录[M].武汉:两湖译书学堂,1901.
[4] (唐)陆羽.茶经•七之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5] (西晋)张华.博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 (唐)房玄龄.晋书•王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陈留阮录[M].台湾:艺文印书馆,1964.
[8]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9](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赖功欧.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J].农业考古,2000(12):249-258.
[11](唐)封演.封氏闻见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12]朱熹注.周易•象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唐)陆羽.茶经•一之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5]吴重远,吴甲选.与茶文化长结不解缘[J].农业考古,1994(4):10-12.
[16](宋)赵佶.大观茶论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7](元)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纪[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