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

时间:2023-05-31 09:0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三年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三年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370-01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使学生在课堂后能够有更多的收益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起探讨。

1.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1.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1.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2.改进的措施

2.1以理服人。教材选编的课文,特别是三年级的课文中很多是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资料。如何运用教材揭示的客观事实教育学生?俗话说:"眼见为实!"让事实说话,学生更愿意接受。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看课件演示用眼目睹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村庄怎样消失。最后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熟悉的镜头用口说说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能自然地认识到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2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她是我的朋友》《掌声》等文章中的主人公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能借助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如《灰雀》中,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是有他的用意的。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直接问"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列宁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爱护少年儿童的伟大形象,逐渐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加敬仰列宁,产生一种向列宁学习,得到别人的敬爱与尊重的愿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也令自己敬佩。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有真实感。通过典型事例影响学生,激励他们向这样的人物看齐,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健康的偶像。

3.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虑。

4.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5.注重朗诵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跃"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规定的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这些文章都是些经典片段,是有美好的语境描写,语言的运用也是极妙,期思维表达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语感的提升有几大帮助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行朗诵这些课文时培养孩子语文功底的最佳方式之一。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但是,因为课堂教学时光的有限,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教师无法将课文中的出色之处各个让学生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生阅读时应该抓重点,引导学生在对文字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尽快悟出语言的抽象内涵,意义内涵,感情内涵等。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高高在上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弥补空缺。如我们在进行《李时珍》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最好这样引导学生这样点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挑选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学生就能充分表述他们的实在感触感染,有的说:"文中第一和终尾自然段中的'有名'、'药'、'立志学医''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目纲'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情形特色及优良质量都引见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邦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自豪。"这样引导学生挑选自己阅读感悟的精髓,进行详细表述,进一步升华认识。

6.器重丰盛少彩的语文理论运动

如:学习《春天》后,组织学生来郊外一行,寻觅大自然的脚印,发详大自然的风度,摸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自不同角度,采取没有同的道路取得学问才能。 道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阅读教学语文论文要念充足施展集中识字的劣势,为四、五、六年级读写教授教养奠定良好的基本,抓佳集中识字为根基的三年 级浏览学学是非常主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倩.情境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软件导刊,2009年11月

第2篇

“挺身跳”是小学三年级的技巧教学内容之一,纯粹的挺身跳教学,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很枯燥,在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第一阶段:向上跳起,两腿绷直

在前几次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看似简单挺身跳,学生练习时,两脚总是伸不直,向上跳起后在空中两脚向后踢。而单纯直腿跳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跳十几次下来,就不想跳了,开始喊累,所以第一阶段安排了几个小游戏让学生体验直腿跳:1、利用短绳,让学生两脚踩住短绳两手将绳子拉直向上挑起。2、双手叉腰模仿弹簧跳,加上教师语言引导,向上挑起时脚并拢伸直,脚尖绷直,像一个小弹簧一样。3、设置一定高度的台阶,根据已学的动作,向上跳起自然落地缓冲。在游戏环节中,我还设计了不同方式的跳,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如:短绳跳中原地跳比多、追逐跳,弹簧跳中比高,台阶可设置不同的高度进行过关跳,比比谁先过关跳过最高的台阶。

第二阶段:手臂展开,挺身向前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立定跳远动作,对于跳的摆臂动作已经不陌生,但是挺身跳至最高点时两手成“V”字形,要求手臂伸直并且空中略有停顿有一定难度。原因是学生跳的力度不够,腾空时间短;空中停顿时,心理害怕,眼睛一直看着地面。在这个阶段,首先原地练习摆臂成“V”字挺身动作,让学生大致有挺身动作的概念,然后给学生定一个远方的点,要求在跳的时候双眼看着前面反复练习,并加上第一阶段的不同高度的台阶跳,给学生有一个练习的目标,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第三阶段:分层教学,互帮互助

为了能进一步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了三个不同高度的台阶,进行晋级赛,从最低的高度考试晋级,要求向上挑起时,空中略有停顿并做到脚并拢伸直,脚尖绷直,两手经前向上摆动成“V”字形展体挺身,晋升通过最高台阶可升级为小老师,去帮助班级里的困难生。通过互帮互助,发现小老师们更加自信了,同时也提高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第四阶段:结合游戏,重返天真

在挺身跳教学的最后阶段,我利用跳箱设置了“障碍跑”比赛,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设置前滚翻――爬上跳箱――挺身跳下――匍匐前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并能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小学)

第3篇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这是小学生由说话写话到写作的转折点,尤为关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能把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不拘形式、自由写出来,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学习,总结了一些作文教学的心得如下:

一、来源生活,表达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很有必要,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教师要告诉学生,要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灵敏的耳朵聆听生活,用敏感的心体验生活。在教学习作“秋天的图画”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秋景,寻找秋天的色彩,组织学生开展“画秋天、颂秋天”等综合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写一写“我心中的秋天”,效果非常好。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还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从“不自由”到“自由”

教材在习作编排上,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内容上的限制很少,习作内容宽泛。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三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习作方法掌握得少,取舍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在自由确定习作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练习就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突破教材,对一些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拆分,由规定统一内容“不自由”地写,到习得方法之后“自由”地写。如在教学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我发现这一专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决定习作内容,学生虽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但受年龄及阅历的限制,根本无从下笔,结果作文变成了摘抄资料,失去了习作的价值。因此我把习作内容缩小到极小的范围,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传统节日。在这种情况下,习作内容虽然变得不自由了,但由于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他们也由此发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值得继承和传扬的。

三、想象作文,自由习作的“天堂”

在教想象作文时,不少教师爱向学生强调“合理地想象”。什么叫合理的想象?三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甚至是离奇的。当然这“离奇”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看的,对于孩子而言,只要是他们想得到,一切想象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以“合理地想象”为枷锁,禁锢学生的思维,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三年级教材中有不少想象性作文,如“编写童话故事”、“未来的__”、“假如我会变”等。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地大胆想象,比一比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想象作文写得最有趣、最吸引人。老师的激励打开了学生思想的大门,想象王国变得更加绚丽,异彩纷呈,同时更加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年级起步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我想,只要教师踏踏实实地立足于教材,吃透教材,深刻领悟其内涵,突破形式的约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教材稳打稳扎地开展习作教学,其结果一定会是卓有成效的。

第4篇

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揉和在一起,像五彩的画笔绘出了成长的足迹。曾经渴望成长,又惧怕长大。不管怎样,总归要成为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那么,带上五味瓶,携上一曲青春独奏,远航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供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1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脚印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一路走来。

小时候的我总爱和伙伴们在楼下的沙坑里玩,踩着一粒粒极软极软的沙子,感到多么快乐,多么惬意。一不小心,摔倒了,努力地爬起来。身后出现了一连串的脚印,太阳照着我们一张张笑脸,笑容更加灿烂了。那一串串脚印记载着欢乐的,记载着我的成长。小时候就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好希望永远都是小时候。

上幼儿园了,那时的我最爱看书了。每天傍晚,总是缠着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穿过繁华的步行街,来到书店门口。儿时的我总爱在门外印着的那几个大脚印上踩来踩去,多好玩啊。如今的我虽然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快乐,却有了另一种更充实的快乐,那便是读书。书带我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书店门外的大脚印便是我快乐成长的见证。

现在的我已经是年级的学生了,一个个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伴随我的还有一次次的失败。

今天,又考砸了,手里拿着那张不到八十分的数学考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着,心里烦透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经意间又踏进了那儿时玩耍过的沙坑,一串串脚印印了下来,一阵风吹过,把我手中的那张试卷吹走了,吹到了那个沙坑里,我连忙去捡,忽然,我看见了那脚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这儿奔跑留下的快乐的脚印,也让我想起幼儿园到书店门前踩那巨大的脚印。想到这儿,我笑了,发自内心的笑了。啊,我明白了,其实快乐就伴随在我的身边,伴随着我的成长。

那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不就是一种快乐的提示吗?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只有经受住考验才有快乐,最充实的快乐。只有笑,才能让你感受到快乐的存在。对,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我一定要努力,我要考出好成绩!,我捡起考卷,大步的往家走……我身后印出了一串串脚印,在阳光的照映下,它成了金色,它是通向成功,通向快乐的脚印。

感谢成长的脚印,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找回了小时候那种快乐。的确,你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而这快乐就像脚印一样永远跟在我们身后,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2我的成长故事有许多许多,有精彩的,有高兴的,有伤心的,有难忘的,有为我喝彩的,也有受批评的……这些成长的记忆就像是一个精致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每一颗珍珠都是我成长的一点一滴。今天,我就来讲述一件我的成长故事……

那一年,我差不多快一周岁了。我和吃完晚饭的爸爸在院子里休息,突然爸爸给我穿好小红鞋,把我从怀里放到地上,然后,爸爸开始不断向后退去。我开始不知道爸爸想要干什么,后来明白了——原来爸爸是想让我学会独立走路。

从来未曾独立行走的我害怕极了,我努力地向爸爸伸出我的双手,希望爸爸能将他的大手递给我,像往常一样用他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一起走。可是等来等去,爸爸始终没有握住我的手来。他站在我的对岸,挥着双手,远远地大声地喊着:“婷婷小宝贝,不要怕!快点过来找爸爸!快点来,爸爸等着你!”

我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望着对面的爸爸,没办法只好选择向他走过去。于是,我轻轻地抬起左脚向前迈去,哎,没有摔到哟。我又小心翼翼地向前用右脚向前又迈出一步,身体开始有点摇摇晃晃的。我开始有点心慌,喊着爸爸。

爸爸依然没有过来,只是很温柔地向我挥动双手说:“加油,宝贝!你一定可以的!来爸爸这儿!”我又尝试向前迈进,竟然走了好几步也没摔倒。很快,走到最后一步时,爸爸赶紧抱住了我。他把我高高举起喊:“我的女儿终于会走路了!太棒了,我的小宝贝!”后来在爸爸的引导下,他反复地牵着我的手又放手我独立走路,在那个晚上,我终于学会了独立走路了!

虽然这件事过去很多年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双牵着我走路的手!因为我觉得,这是那些珍珠中、最璀璨的一颗!

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我是个爱笑的女孩,有时候,还做过一些有趣的事情呢!

5岁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给大地铺上了雪白的服装。住在郊区的我最喜欢在下完雪以后,迫不及待地走出屋子,拿着铲子,穿着厚厚的棉袄,带着小兔手套,去我家的大花园里堆雪人。

有一次下雪后,我又去堆雪人了,那时的雪只融化了一点,不是很厚,当时我没有感觉到什么冷,就一屁股坐到了雪地上,开始堆起了雪人。

我先拿起一把雪做成一个小球,再把小球在地上滚了滚,滚成了一个大雪球,把她放在了小雪人的下面当身体。然后又滚了一个小一点的雪球,放在了上面当头。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为了雪人的这个头,我可是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才把小雪人的头放上去的呢!

接着我又找来了两个桂圆做了雪人的两个眼睛,用胡萝卜插中央做了它的鼻子,再用一个废桶当它的帽子,最后找来一把扫把做它的手。小雪人就这样完成啦!

那时,我看着自己做的小雪人,心里特别的兴奋,就想和雪人拍个合影!可是由于我在地上坐了太多的时间,不少雪都融化在了我的裤子上,裤子都湿透了,这时,我满脑子只想快换好裤子,早把和自己堆的“雪娃娃”合影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当我换好裤子后,我就坐在客厅里吃起点心看起电视来了。好久,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雪娃娃”。由于太阳公公早已经升起来了,我的雪人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慢慢的变矮了,变小了,最后化成了一堆水。

那时我很伤心,哇哇大哭,还吵着要太阳公公还我的“雪人娃娃”!家里的大人们不但一点也不同情我,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呢!

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件有趣的事。想起自己的幼稚可笑,我觉得自己现在已经长大了。

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4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是由喜、怒、哀、乐组成的一首交响乐曲。

记得上幼儿园时,妈妈上班很忙,有时会晚来接我,所以,孙老师经常陪我等妈妈。有一天,下大雨了,班里的小朋友陆陆续续的被爸爸妈妈接走了,班里小朋友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怕孙老师着急,就给孙老师说:“老师,我妈妈一会儿就来了!你别着急!”孙老师笑着把我抱起来说:“宝贝儿,老师不急!你也别着急!妈妈就快到了,我们一起等妈妈吧!”过了一会儿,妈妈果然来了。老师还夸我是个又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呢!

时间过得真快!上学期间,我曾多次给妈妈说,想去看看幼儿园时教过我的老师,可妈妈因为种种理由,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去成,二年级暑假时,妈妈答应我一定去!

那一天,我永远都忘不了!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上午九点多,我们买了三大束康乃馨,准备送给园长和老师们。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山东海洋与渔业厅幼儿园门前。一看,不对呀!怎么变了?怎么变成招待所了?我们呆呆的站在那里,恰好过来两位阿姨,我忙走上前去:“阿姨好!请问渔业厅幼儿园哪去了?”“没有了,解散一年多了。”谢过阿姨后,我还站在那儿不愿离去!妈妈很自责,我没有埋怨妈妈,因为我知道,埋怨也没有用了,我很伤心:当初我可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呀!

那天,我们默默地走回了家,我和妈妈谁都没说话。回到家,我们留了一束粉色的康乃馨,其他的两束送给了邻居。

园长、老师,你还记得你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叫李若昕的瘦瘦小小的小姑娘吗?她长大了!她很想您们!

将泪水凝结成一页页难忘的日历吧!将它永远放在心底,不忍放弃,如同生命,因为那是属于我的成长记忆。

小学三年级成长的作文600字左右5每个人都在成长,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我成长的故事。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的故事,长大了,小时候的事成为回忆,美好的回忆,成为我们童年的见证。

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父母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虚心照顾我们的人。第一声哭声,牵动了父母的心,证明了一个小生命的存在。第一次走路,拉着父母的手摇摇晃晃走到家。第一次说话,催化了父母的眼泪,我们声声的叫着爸爸妈妈。

人生如戏,当然戏的主角是自己。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但是我们必须扮演好为人子和学生的角色。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必完的任务。一场戏里有主角配角。那么老师,父母是配角。而我们则是配角。老师父母为我们铺好了路,就看我们怎么走这条路,当然自己的人生自己主宰。

小时候的我,常常在爸爸怀里撒娇,让爸爸给我讲这样那样的故事,总觉得爸爸有讲不完的故事。还曾因为不写作业挨过骂,最后的结果都是自己乖乖的去写作业,可是妈妈毕竟是妈妈,她曾在寒冷的冬天到学校给我送过棉袄,也曾在我发烧时悉心照顾我,长大的我们,有些叛逆,时常跟父母吵架,伤他们的心,但是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恨过他们,毕竟他们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是陪伴在我身边的人。

第5篇

关键词:分析;指导;培养;感受;表达

一、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由于从“写话”到“习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习作的内容更丰富,容量更大,语言要求更具体、更形象,所表现的主题也更深刻,情感更真挚。因此,教师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一节作文课经常从选材到写作方法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的习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生活面比较窄,经历有限,因此,往往造成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再加上他们语言积累有限,写出的语句也很平淡,还有些孩子写出的习作没有层次,顺序混乱,甚至词不达意。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的畏难心理,觉得习作怎么这么难,慢慢地失去信心,放弃习作。

三、理论依据及意义

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教师指导得当,才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写出他们小小心灵中的点滴美好感悟。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入“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起步阶段学生对习作有畏难情绪,怕写作文。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习作分析、小组讨论,先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针对起步阶段学生习作出现的问题,我们教师从学情出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做到对症下药,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我们将课题研究分三步走来进行:

第一阶段:在教学中初步研究探索进行作文起步阶段训练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确定其中较为有效的几种方法。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整理习作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课题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法、实验对比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探寻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1.确立目标,使习作指导有章可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泥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分析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畏难于习作,教师困惑于习作教学,而我们将习作教学的门槛放低一些,这样,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互利互惠,既激发了兴趣,又达到了目标要求。

2.培养兴趣,热爱写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生活当中去,解决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没有题材、体裁、字数的限制,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凡是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3.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让学生把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自体验的、生活中的新鲜事以“写真”的形式记录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的镜头就是为了强调“写真”。由于学生明白了习作是记录生活,不能瞎编,内容非常的生活化。

4.坚持练习

(1)结合文章构思,引导学生仿写、构思。简单地说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儿详写,哪儿略写……教材中有些文章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章构思的指导。

(2)延伸课文内容,实现迁移练笔。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这些小练笔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这种形式的“小练笔”就是绝佳的习作训练途径。因为学生学了课文,有了依托,觉得有话可写,知道该怎么写,写作也就有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这样的练笔水到渠成。

(3)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创意表达。想象力是学生习作的重要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任何创造。现行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场面、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在习作中非常有创意的表达,在班上交流,并给予鼓励。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巧妙地不留痕迹地指导学生习作。

第二阶段:教师将自己确立的较为恰当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探究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如何恰当过渡,从写一段话到写起步作文怎样转变,从写简单的作文如何过渡到能较顺利地独立作文这几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特别是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立足于教学,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再从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经验积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积极寻求有效教学、高效训练的指导策略。

第三阶段:收集教师的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第6篇

弱者认命,强者抗命。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志在中华。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生命的绝唱来机只争朝夕,如诗的年华更需惜时如金。

生命因进取而辉煌,青春因高考而壮美。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争取时机,智者创造时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每一次努力都是最优的亲近,每一滴汗水都是机遇的滋润。

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月,万事成蹉跎。

命运自己主宰,奇迹自己创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第7篇

寒假就像一场梦,梦醒无影又无踪,总是过了不能想,总是过了不能忘,寒假尤如昨天令同学们留恋忘返。了解相关精彩内容,接下来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日记200字1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就我和姐姐在家。我们在家里做作业。

中午到了,我们拿着妈妈准备好的钱去华必和吃饭。去华必和要过红绿灯的。我们俩个人手牵手过了马路到了华必和我才想起钥匙忘带留在家里了。我们先吃了饭,吃好后我对姐姐说:“钥匙在家里呢,我们回不了家了,该怎么办呢?”我一想有了到我们小区的保安叔叔那边去打电话给妈妈。

我们来到小区向保安叔叔借了电话机给妈妈打电话。过了一会,妈妈来到保安叔叔这里把我们接回了家,又去上班了。晚上爸爸、妈妈回家夸我们俩个真乖,会自己处理问题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日记200字2寒假里,我有许多快乐的事,兴的就是看花灯。

那天,天气很好,妈妈领我和弟弟去新元广场看花灯。远远地,我就看到了许多五彩的大花灯,走近了,我看到一个巨型花灯中间有一个大钱币,钱币旁边有2个高高的大花瓶,钱币下边有个大元宝,还有两条大鱼正围着元宝转呢。再往前走,又看到了九凤壁,上面画了九只形态各异的凤凰,白天它们一动不动,晚上,有了电,它们的身体会动起来,就像活了的一样。花灯最东面是12星座,我和弟弟都找到了自己的星座,我们高兴得合影留念。转过广场南面,还有彩虹灯,天线宝宝灯,奥运福娃灯,小老鼠娶亲灯等等。

看花灯,我年年看,最美的还是今年的花灯,明年的花灯,我一定还会来的。

日记200字3一个快乐而短暂的寒假悄悄地从我们的身边溜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发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数不胜数,是我心头不可抹杀的一件件往事。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铭心。

今年的寒假,我过得既紧张又有意义。

假期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而且我还和舞蹈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去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看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城市面貌。最重要的是锻炼了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这个寒假过的既短又充实,但我一定要把心收回来了,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日记200字4在这个蛮长而有趣的寒假里,发生了许许多多件事情,再这些事情中,有一件事情最让我记忆犹新。

今年是虎年,也是我完灯的这一年,在2009年的12月31日,想着今年我就要完灯了,我的心里无比高兴,在下午,妈妈正在厨房里做年夜饭——饺子,到了七点的时候,年夜饭就做好了,我来到饭桌前,望着这一碗香喷喷的饺子,我就直流口水,便端起碗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吃了一碗还想吃一碗,就又打了一碗,一会儿,我把饭吃完,就一起和爸爸妈妈来到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次的晚会里有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其中的小品“捐助”最让我记忆犹新,到了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好爸爸一起放弃了鞭炮和烟花,接着,村里的每家每户都放起了鞭炮人们沉浸在了新年的快乐之中。

这就是我完灯的那一年,我将会永远的记住他。

日记200字5寒假伴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其中让我最难忘和高兴的事是看花灯。

记得除夕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叔叔一起去海滨广场看花市。远远望去,那里灯火通明,烟花、爆竹声一片,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融入那个世界。广场上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喜悦。各式各样的花灯吸引了我,有一头可爱的小猪,还有一条“巨龙”……这些可爱的动物吸引着观看的人和他们合影留念。这一切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景和一份喜庆。

时间过得真快乐,夜深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广场,我会永远记住那个让我难忘、快乐的除夕夜。

日记200字6寒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坐公共汽车去超市购物,车上人很多,很挤,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个座位。

这时,一位老奶奶上了汽车,站在我的身边,边咳嗽边喘。我想:“我应该给奶奶让座。”我刚想站起来,可转念一想,“车上那么多人,我又站了那么长时间,脚都疼了,还是我坐吧。”

我刚想到这,这时,传来了乘务员阿姨的声音:“哪位乘客愿意给奶奶让座?”于是,我站起来对奶奶说:“老奶奶,您做这里吧。”老奶奶高兴地坐了下来。

虽然剩下的几站我一直站着,脚也站得很疼,但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因为我为红领巾添了一份光彩。

日记200字7上小学的最后一个寒假,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过年了,爸爸从街上买回来两个大红灯笼,挂到门外大门上,爸爸笑着说:“挂大红灯笼预示我们全家,在新的一年里都红红火火”。奶奶和妈妈呢,忙着准备年夜饭,可丰富啦,有海鲜、蔬菜、牛肉,当然少不了鱼,在中国传统的春节里,吃鱼就意味着“年年有余”,吉祥着呢。哥哥和我也没有闲着,到超市里买回来瓜子和糖果等年货。

寒假里,我跟所有的小朋友一样玩的很开心:放风筝、打羽毛球,尤其是和长辈家人在一起玩几盘五子棋,真是好幸福啊。

第8篇

小学三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扎实的数学基础是以后考高分的关键。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面对数学中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这个时候,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么重要的时期,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值爱玩的年纪,老师要顺势而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小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时期,老师不能遏制学生的天性,而应该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生硬地教授书本知识,枯燥乏味的课堂会让学生更加讨厌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会数学知识,让学生发现蕴含在数学中的美。比如,在学测量这个单元的时候,学生刚接触这些度量单位,弄不清楚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区别,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尺子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文具盒、铅笔、桌子和身高等等,让他们告诉老师这些物体的长度。学生喜欢玩,自己可以选择量的物体,活跃了课堂,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数学。老师要注重数学基础的培养,学生只有扎实基础,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好地基。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各种数学补习班接踵而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为追求成绩的提高,而让学生死学习。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现在我们提倡素质体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都是互通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才刚刚开始成长,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接触面更宽,这样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以致用,才会发现数学并没有那么难。读书也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会读书的孩子会比那些不会读书的孩子更能学好数学。可是有些家长并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数学的突击补习,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但是结果往往不能如人所愿,孩子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而那些注重各方面发展的孩子,平常有意识地去玩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反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得心应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们要注重阅读所带来的累积效应,而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让学生死学数学。所以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小学三年级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教数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可以在生活中融入数学,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发展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生活中的事情,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上,可以做一些虚拟的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做店长,让别的学生买东西,试着计算物品的总价值,自己找零,在虚拟的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的重要性。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

数学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教学阶段,一定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思维的基础,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才会容易很多。在以后学习数学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很多的综合能力,比如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不健全,我们一定要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地基,这样才能建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大厦。在数学这个科目中,存在“梯次掉队”的现象,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强,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数学做好铺垫,学习好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老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老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模式

一、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

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

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

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二、改进的措施

1.以理服人。

教材选编的课文,特别是三年级的课文中很多是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资料。如何运用教材揭示的客观事实教育学生?俗话说:“眼见为实!”让事实说话,学生更愿意接受。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看课件演示。用眼目睹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村庄怎样消失。最后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熟悉的镜头,用口说说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能自然地认识到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她是我的朋友》《掌声》等文章中的主人公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能借助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如《灰雀》中,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是有他的用意的。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直接问”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列宁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爱护少年儿童的伟大形象,逐渐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加敬仰列宁,产生一种向列宁学习,得到别人的敬爱与尊重的愿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也令自己敬佩。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有真实感。通过典型事例影响学生,激励他们向这样的人物看齐,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健康的偶像。

三、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

四、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自主预习模式,关注行为生成,促进能力发展

 

在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习惯篇”中强调,“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并指出“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但在现实中,笔者认为来自两个方面的做法阻碍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其一,由于学生年龄还小,由没有课外书面作业的低年级刚刚进入中年级学习,不光他们自己,甚至许多家长也对学生是否应该预习以及如何预习产生了困惑。在课题研究之初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有接近20%的家长认为“不该预习”,理由是“孩子带着好奇去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进行了预习、已经了解了学习内容岂不对课堂学习失去了兴趣?”这部分家长都有大学本科以上比较高的文化层次;另有接近30%的家长“完全支持预习”,但对于怎样指导预习十分茫然,干脆让孩子照抄《课课通》《名师点拨》等教辅用书中相关内容,抑制了孩子的主动思考,甚至有家长“担心孩子学不会”,从网上下载教案亲自先给孩子“教一遍”的促进能力发展,这类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算太高因而着实是“望子成龙”心切,生怕孩子“输”在线上。其二,来自某些教学实施者的做法也值得商榷。有的老师只布置预习并没有具体的指导,使得学生以为预习仅仅是提前读读课文而已,并没有进一步的思考。而另一现象是许多认真钻研教材的老师精心准备了每课的预习作业,教学之前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了明确的课文内容填空等练习,这看似用心、扎实,也的确能实实在在地了解到学生有没有对课文内容达到清楚认知的目的,但同样也会造成孩子脱离了老师预习作业的指导便不会预习,不知该如何预习的尴尬。

如何将“预习指导”这根“拐杖”变成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使这一年级段的学生在预习“方法”的指引下切实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形成语文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预习模式,在此种情形下便显得尤为迫切。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学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实验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一定条件下的教学活动实际,遵循着相对稳定的‘套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认知力较弱、学习能力不足、自控能力欠缺的阶段性年龄特点,以及爱思考、好表现、有较灵活的思维和较强烈的求知欲等心理特征,依据教材及教学方法的要求,我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本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照顾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由浅入深的预习要求,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有效预习模式:

①给课后生字标出部首、写上音序并组词两个;

②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并注上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课题质疑:针对课题,提出问题;读课文3遍后尝试解答;

④提出不理解的词(2-3个),并通过查字典找到词语的意思;

⑤读完课文后,写出你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

这一预习模式的提出,在实施中我注重了预习要求的明确性、层次性、思维性和坚持性,而这几点对学生在预习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渐次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很有裨益。

(一)注意预习要求的明确性

我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前提是注意预习要求的明确性,这是由于刚刚步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提出预习的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具体方法和步骤的指引下促进能力发展,知道目前阶段预习要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论文格式范文。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中提及“学会预习”时对预习方法只列举了两条,其中第二条是“自学生字新词”。学生由低年级刚刚进入中年级,对于怎样自学生字词依然感到茫然,因此在指导上一定要把要求提具体,把学习步骤细化,如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生字部首,写出音序,并组词两个”。这样,学生就会更多地留意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该如何“下手”。

(二)注意预习要求的层次性

作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书面作业的要求及教材版本的设置上都有所变化,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的渐次提升而使得预习要求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求“全”求“深”,而要注意相应的层次性。如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学生的课文上全都标注了拼音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但三年级课本则取消了注音,只是在文中出现较生疏的“三类字”旁才有拼音标在括号摘要求则在预习本上完成。

(三)注意预习要求的思维性

“学贵有疑”,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清晰、明确地提出问题,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的起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预习的要求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突出强调的是“两问质疑”:1、针对课题质疑,并通过读文后自主尝试解疑。这一过程有别于常说的“好问”。“好问”是思维活动的起步,而能够通过阅读后自主解答,则是引导学生学习并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过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学生提出了“谁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是一条什么鱼?”“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如果这里的引号表示人物之间的对话,那么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又能说明什么?”……一连串的质疑之后还能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主尝试解答,这又再次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行进,使学生扎实体验思维活动全过程。2、读文后质疑——读完三遍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或者还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这一要求的设置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属于更高层次的质疑,它不但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不同个性的学习心理需求。如预习《望庐山瀑布》,对李白感兴趣的查阅了他的生平资料促进能力发展,摘抄了他描写壮丽山河的其他一两首名诗,甚至找到了他历史典故当中的一些趣事;对庐山感兴趣的,搜集了庐山的资料,发现了其他描写庐山的名诗佳句,甚至找到了庐山美景的一些图片进行展示;还有对瀑布很好奇的,甚至查阅了瀑布形成的原因,了解了瀑布的一些故事。再如预习《恐龙》,他们想了解更多的恐龙知识,就通过查阅百科全书或者上网的方式将搜集到的资料写在预习笔记上,带到课上和同学们交流。新课过后还和小组同学合作,将资料整合办成手抄报在班级展出。因此这样的“质疑探究”活动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促进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当然对于实在不理解的问题,学生还可以留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交流,使“问”与“思”、“辩”紧密结合。

(四)注意预习要求的坚持性

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常常做”、“踏实做”。再好的预习要求如果不能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踏踏实实地落实下去,那到头来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而想要学生把预习要求扎实完成并坚持下去,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从多方面推动学生预习的坚持性:1、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这可以通过课上更多地给予其表现的机会、适当的表扬,分层次加“星星”的方法进行。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鼓励的方法非常有效论文格式范文。2、加强预习的检查性。预习也是作业,老师一定要注意亲自批改,在这一过程中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点评和预习方法指导的调整。3、与家长积极有效的沟通。预最初几堂课的课上指导外,通常都是在家中完成,因此只有先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长明白学生预习的意义及此阶段的方法后,在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下,预习要求才能够真正得以合理实施,预习也才能在学生习惯养成阶段得以坚持。

现代教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越来越重视教学对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其实是作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视野的一种延伸,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学习观念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这种预习模式的坚持实施,的确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实际教学中,原本用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环节变成了“检查预习促进能力发展,汇报成果”的板块;生字的教学也突出了重点,优化了教学时间;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可以直接切入核心,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关注点”、理解上的“困难点”、阅读感悟的“兴趣点”扎实进行,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等更多情境化的语文拓展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来,我所执教的两个实验班在期末测试中优秀率平均高达96%,其中一个班均分由上学期末的89.73上升为91.53,而另一个班继续保持年级第一的同时成绩也有所提升。实践证明,这一预习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所探寻的预习模式目前仅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到一定层次时又会有更适合他们的预习方法,但不论怎样,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预习模式的探索终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增强,从而达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第11篇

小学三年级需要开始用通行本,但还是在用小子本和田字格。单行本、英语本、拼音本、作业登记本、课文本、日记本(或周记本)。作业本指学生或其他学习的人专门用来做作业的本子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

作业本是学生的练习本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或较为复杂的工种,都需要详细的记录数据;操作规程完成记录的专用记录本也称“作业本”。三年级儿童一般是8~9岁的孩子,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看,这个年龄段在童年发展期(7~12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此时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时期,思维水平逐步由幼年时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关键的转折点就在这两年,是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形成时期。同时,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快速发展,所以说,这个年龄段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的飞跃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狠抓基础 阅读能力 写作水平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跨越的时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小断层,也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小学生在这个年级会碰到很多障碍,比如,三年级的识字教学已不是唯一重点,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在识字方面是有障碍的。此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重点,但因为学生认知水平低,对文本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三年级也是写作入门期,学生直接从写句子跨越到了写作文,要写成三段成文,要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些写作要求对学生来说,非常有挑战性,所以教师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进步,从而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及对课堂的把控水平,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狠抓学生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好语文不容易,一定要从基础抓起。汉字的书写自有他的一套规律,偏旁和结构需要相对集中,教师教授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并且让学生自主去观察,自己去感悟体会,从而把字写好。

写好字的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握笔和坐姿,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写字卫生、摆放好文具等。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亲自做示范,尤其是学生不易写好的笔画及容易写错的部分,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把字写规范、写端正,写美观。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抓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课程标准也提倡学生多角度思考,有创意地表达。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齐声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领读,分角色朗读等,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读的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提高阅读质量,拓展思维空间的目的上。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方面会用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笔者建议教师在阅读部分在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倡导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教师也要给与学生相应的指导。对于那些如果教师不进行梳理和传达,学生就无法自主获取知识和技巧的内容,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尝试,让学生习得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反复地读,最终还是悟不出正向的东西,那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最终也没有办法达到教师的需求。

当然, 学生也不能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地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教师还应该在领会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解读。教师也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问题的提出要有u的思考价值,同时也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其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明确思考的轨迹,让学生初步具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师在解答学生的提问时,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这生的阅读实践,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悟出答案。教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同一下问题,通过分析和比较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可以让学生一问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其写作的自信心,让其乐于书面表达,按照自己喜欢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从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而有趣的内容。教师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进积累的语言材料,尤其是一些新鲜感强的词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入门期,此时学生刚刚开始写作,无从下手,不会写作的情况很正常,教师要下大力度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不断地对学生加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自发自觉地进行练笔,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让学生学会了观察,他们才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从而获得较为真实、深刻的第一手材料。到写作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观察的方法就是利用的我们的五官来进行,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用手去触摸……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具教学,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的好习惯。从而积累大量的素材,等到写作文用的时候就不发愁了。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文库的构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大量的词语积累, 学生的习作很难做到妙笔生花。所以,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而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所以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来肯定和督促学生,从而帮助他们积累好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专门记录一些名言、古诗词句和儿歌,并进行定期展出。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定时开一下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旅游和外出的机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学生获取了真实生动的素材,长此以往,就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素材库,使作文更加生动起来。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护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比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让一个小组共同编一则故事,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表现自我的绝佳机会。笔者在讲授三年级的作文时,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信心为主,所以一般给学生的作文题目很宽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地写作。初学写作的学生写作水平一定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闪光点,多给学生几个小红花,多让学生发言鼓励,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