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0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环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抓住课前准备环节,为教师教学策略实施奠定“基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课前准备环节作为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首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已经引起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将课前准备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析教材内容、领会目标内涵,预设教学过程,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融合贯穿在教学活动始终,为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学策略有效实施,教学效能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内容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能力要求、情感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研析教材,发现“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画法、正余弦函数的性质、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和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上述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示法”“动手探究法”“归纳合并法”“数形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和思想,同时,围绕教材要求,根据教学目标“三维性”要求,将教学策略进行有效贯穿,为有效教学奠定“方略基础”。
二、抓住课堂讲授环节,为学生领会要义提供探知“时机”
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需要学生自身积极的实践和锻炼,而课堂教学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能动特性进行有效运用,在新知讲授练习环节,有意设置具有动手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动手、动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实践活动,并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实现对相似类型问题解答策略的有效掌握。
案例:如图所示,ADB和C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B =∠CBD = 90°,AD = a。①求异面直线AD,BC所成的角;②设P是线段AB上的动点,问P、B两点间的距离多少时,PCD与BCD所在平面成45°角?
这是一道关于“立体几何”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进行该问题教学时,采用“学生自主解答、教师辅助引导”策略,在问题教学环节,向学生提出“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数学练习题?”“请找出该问题的已知条件,并分析这些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解答该问题时可以运用什么知识内容进行解答活动”等问题,有意留置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和实践的空间,学生通过思考探析,发现该问题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问题解答。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亲身开展实践锻炼活动,问题解答要领掌握,解题思想得到丰富,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抓住课后训练环节,为学生能力发展搭建实践“平台”
部分数学教师忽视课外教学时间的运用,导致“45分钟未被充分运用”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眼光过于片面、狭隘,没有深刻认识到课后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和补充这一特性。因此,教师要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将具有一定解题难度的综合性问题,设置到课外时间,让学生在“无限”的课外时间,借助群体智慧和自身力量,开展问题分析、探知和解答活动,并通过教师及时讲解,使学生既能得到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又能实现良好学习素养的有效行程。
问题:已知集合A={x|x2-5x+4≤0}与B={x|x2-2ax+a+2≤0}若B? A,求a的范围。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由之路和有效途径,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含有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空问;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1 提高认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在认识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强化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特点的鲜明体现。它和课堂教学一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更重要的教学。
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源来保障,成本大,投入高,如果流于形式,不把实践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不仅贻误学生,而且造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必须高度重视。
实践环节落实的好坏,指导教师起主导作用,不仅需要动口动手,身体力行而且还要“画龙点睛”,指导恰到好处,做到这些,对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
2 加强堵训,提高指导教师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有一支作风过硬,专业技能强的专职实践教学队伍。要求学生懂得的,教师首先精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身体力行:对指导的内容、实践的方法了如指掌,才能保证“导”得好、“导”到点子上。目前不少教师还难以做到这些,需要一个相当K的“修炼”过程。对常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组织教师在岗学习,提出要求,定期考核;埘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反映新技术特点的实践教学,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专题培训;除此之外,新老教师之间还要取长补短、互帮互学,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虚心学习;使教师在教学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在较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
3 加大投入,提高教学工作量的比重
实践教学是个脑力、体力消耗都很大的工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适当加大投人,提高教学工作量的比重。目前,尽管方方面面异口同声,重视实践教学,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把实践环节摆到课堂教学的同等地位上来对待,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不尽合理,待遇明显偏低,这在不同程度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要保证实践教学队伍的稳定,必须有相应的物质保障措施,必须使教师付出的实际工作量与其得到的报酬栩_一致,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 加强管理逆行必要的考核和监控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lans, a professional goal to achieve effective protec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strengthen practical capacity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inance professional to strengthen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proposes the thought of fin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reform.
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
Key words: finance professional;practice train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76-01
0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艰巨任务。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构成学生的合理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中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科学生要按专业要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理念,创造具有特色的金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是忽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忽视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而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应用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性课程的理解,并为具有理论研究兴趣的同学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也对教师,特别是从事理论性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的理论框架,而且要掌握技术工具和相关的描述和分析手段。 这就会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促进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2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可行性
2.1 金融学课程微观化趋势对实验教学的要求20 世纪50 年代之后,金融学开始向现代金融学转型,其特点就是金融学越来越微观化、实证化、技术化、工程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等,其理论核心部分成为现代经济学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进行研究,成为管理市场和指导微观企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高等教育中的金融学专业更多是培养同时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将经济分析、数据处理、电子商务、软件应用与设计等工作融为一体,灵活自如地处理各类微观金融问题的人才。这种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更大,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金融学人才培养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2.2 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金融学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作为复合型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能适应高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把握金融业发展的技术特征,有效地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金融学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赋予金融实验课程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①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②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教学,加深学生对数理模型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对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为了顺应金融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趋势,就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金融工具,并收集。处理各种经济信息。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直接将信息技术引进日常的金融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情景模拟、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3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设想
3.1 充分利用学校的经管实践中心进行模拟教学强化定量分析的课程,引入金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数量模拟分析软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加强案例教学金融学专业课程往往业务性较强,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有关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经典案例和最新信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以作案例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甚至由学生独立编写案例) 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互动,从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3.3 实施开放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开展这方面教学活动。
3.4 聘请金融业专业人才进行联合授课与传统的一门课由本校的一位教师授课的模式不同,一些金融课程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校外的业内人士授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金融业的动态发展和实际操作,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聘请专家举行讲座,了解学术动态,增强学生与金融现状的紧密感。
3.5 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由于金融对经济的强烈渗透性,以及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的实习环节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充分利用与金融机构联合 建立金融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 通过实习基地锻炼我们学生的实践感性,通过实习让金融企业了解我们学生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课题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
[2]课题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在实施新课程为总体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和发展性。学科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学科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学科知识;让不同的人在学科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合作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目前各所中学正不断实践各种互助式学习方式。
200年,“兵帮兵”互助式学习形式经过校领导以及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我校全面开展,这一举措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于此同时这代表着教师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 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非学生独霸课堂,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在“兵帮兵”互助式学习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之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兵帮兵”互助式学习的关键一环。
初中的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课堂中光靠老师讲、老师示范操作并不能全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在课堂中,采用“兵帮兵”互助式学习组织教学已经成为促进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实践证明,图有形式的互助教学不能促进教学,只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要想使得互助式教学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必须在备课中结合学情,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师生互动的“点”。
初中信息科技课本的第五章《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中写着这么一句话:“数据的处理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环。”由此,可知这一章节的内容的重要性。从第一节《初识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到第四节《数据的计算(一)》,考虑到教材章节的内容衔接和完整性,我基本按照课本内容设计了教案,教学实践下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都还不错。但在教授第五节《数据的计算(二)》时,我与学生在课堂上都碰到了“麻烦”。
在第一个授课班级预备(3)班学习《数据的计算(二)》时,我引用了书本上的图例,并结合操作归纳“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之间的区别:计算公式 所占比例 = 各区园林绿化面积 / 上海市的绿化面积,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区别就在分母上,相对引用的分母位置是变化的,绝对引用分母是固定不变的。话音刚落,一位平时学习理解能力都不错的学生在下面摇摇头,咕哝一句:“不懂,说得真抽象”。话音刚出,全班顿时嗡嗡一片,不少学生都向我投来疑惑的眼神。面对在我意料之外的学生反应,我不由稍稍迟疑了会,此时刚好下课铃声响了。“真的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吗?”带着疑惑我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翻开教科书,我又将教材内容细细地分析了一遍。数据的计算(二)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函数求和,第二部分是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公式中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及应用。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比前面学习的相对抽象、难懂些。如何能让学生学得容易些?我想首先还是要在学生身上寻找突破口。我的授课对象是一群预备班的孩子,虽然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还不够高,但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经过小学和中学几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已能通过看书、求助软件的帮助、上网搜索、实践操作、相互讨论等种种学习体验活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与经验。《数据的计算(二)》涉及的教学内容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只要教学设计得当,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明确了授课对象的基础学情,再分析教材中数据的计算(二)的知识结构。我发现教材中本课得知识点跳跃得比较快,关于数据的计算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所提供的一些计算操作方法。预备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内化,而这种比较单调的计算学习,其实并没有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我需要在数据计算(二)相关的基础知识之上设计一个以任务为支架的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内化关于数据计算中的函数和公式中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的相关知识。此外,课本上的教学范例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出发,比如:“奥运”题材,选好题材后,再通过加工处理,让之成为本节课的任务主线,贯穿在每个活动任务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活动内容中去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并完成学习任务。带着以上几点反思,我反复揣摩,重新备了课。
带着新教案,我走进了第二个授课班级预备(4)班。首先,我用一段奥运健儿获得视频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然后从复习∑求和开始,逐步引入SUM函数,及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知识内容。在预先设计好的三个任务支架下,结合鼠标拖动柄的运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三个计算任务。三个任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思考、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随着三个问题的顺利解决,也代表着他们已经能够内化关于数据计算中的函数和公式中的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的相关知识。课的最后还设有拓展部分:预测08年奥运我国能够获得的金牌数。学生们在大声地报出预测结果的时候,不仅表现出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也以他(她)的爱国之情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对预测结果意犹未尽,甚至彼此互问得出结果的缘由。我也陶醉在重新分析反思教学过程后的小小成果之中――备课时结合学情,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师生互动的“点”,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 足球专项课 正脚背颠球 教学环节
足球专项课是我国高校体育课重要的教学项目,但是在正脚背颠球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我对此进行了分析,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
一、如何建立“球感”
足球颠球是建立“球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动作。不断地重复进行颠球练习可以逐渐了解、熟悉、掌握足球的性能和足球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规律,是提高控球能力的有效方法。颠球的难在于它的综合性,学生必须能够比较精确地感受球的重量、体积、弹性、旋转,以及球的力量、速度、方位等物理性质,即球性并且加以控制。对于具有一定足球基础的学生来说,颠球是提高球感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足球初学者来说通过颠球来建立球感太难了。颠球可以增强球感,但建立球感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触球练习,大量地触球,循序渐进。
二、足球“球感”从地面练到空中
足球入门是从地面开始的,这和婴儿开始学爬,然后学走是一个道理。地面练习,主要是指足球运、控球练习和地面上的传接球练习。初学者在二维空间的球感都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就要在三维空间内完成颠球这种复杂的控球练习,这不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三、正脚背颠球教学环节设计
1.正脚背颠球的诱导练习
(1)踩拉球练习
踩拉球是初学者非常有效的球感培养练习方法。踩球的用力方向向下,能够体会到足球的大小形状和弹性。拉球的用力方向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能够体会到足球在平面上旋转的方位变化。踩拉球应用双脚的前脚掌交替接触球的上部,作用力主要集中在各脚趾的趾腹和趾根,因为这两个部位发力更集中。从原地踩拉球开始,逐步过渡到行进间踩拉球,踩拉球转体,双替的频率可逐渐加快。在踩拉球过程中,要求膝关节放松,踝关节适度用力,上体协调配合。
(2)脚掌拍球
脚掌拍球是熟悉球性中经常被使用的方法,在练习脚时,首先用手将球抛起,让足球自然下落在身前半米的地方,待足球落地反弹至与膝关节高度相同时,拍球腿曲髋提膝,脚踝适度发力,用前脚掌向下击打足球的正中上部,使球向下运行,待球再次弹起后,继续进行相同的动作。在相对熟悉球性之后,可以坐在台阶上,利用双替进行拍球。实践证明,脚掌拍球对于正脚背颠球的学习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从示范到观察
在教师示范时,学生往往对关键动作缺乏细致观察,教师最好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关键动作。在正脚背颠球的示范中有两个关键:完整动作和脚触球。完整动作的示范要求学生主要观察发力顺序:微微提膝―小腿前摆―脚触球―落地换脚。脚触球的静态示范:教师脚后跟点地,脚掌微微抬起,将球完整的放置在自己脚背正面,使正脚背把足球底部包裹住。脚触球动态示范:在颠球过程中,让学生站在教师两侧,注意观察触球时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以及脚背的状态(学生可以蹲下观察)。正脚背颠球往往带有球的向内旋转,脚触球示范的观察有助于学生体会摩擦触球的技术动作。
3从练习到试误
颠球能力是一种正确动作的重复能力,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持之以恒的重复练习才能得以提高。在正脚背颠球教学中,对以下出现的两种错误动作,教师应及时纠正,绝不拖延:第一种是直腿颠球,俗称“棒棒腿”,特指颠球过程中,膝关节僵直。第二种是为了使球向内旋转,颠球时勾脚尖,俗称“锄头腿”。因为这种重复应该是相对正确的“高水平”重复,才能有效地提高颠球能力。
一、美术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简单的理解就是“运动的画”“画出来的电影”。“画”字当头,想要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需要过硬的美术基本功,许多高校的动画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源的美术基础差与择优录取。近年来艺术类高校的招生量激增,专业考核标准也有所降低,这有利有弊:一方面,万千学子得以接受高等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动画考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术考生,多数是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接受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这些人学习美术的目的,都是出自热爱,而非应付高考。他们的造型能力强,美术功底比较扎实,通过层层专业加试考核进入大学,能很快地适应并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从而转入专业学习阶段。而现在的动画(包括美术类其他专业)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线偏低的考虑才学习动画的,在考前一年,甚至半年或三个月突击学习美术,基础和造型能力较差。由于“画”的能力欠缺,他们构建不了画面内容,无法准确造型,对他们来说“画电影”实在太难。有的学生干脆放弃手绘方面的学习,而转入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学习。可见,择优录取、保证生源质量,是各院校动画专业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教学大纲的不完善与“因地制宜”和延长学制。相当一部分新增设动画专业的学校,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直接借鉴或照搬知名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动画教学大纲。有的院校干脆沿用以往其他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展开动画基础教学,这很难适应动画专业自身的教学要求。此外,基础课时量不足,如素描、速写、色彩等主要的专业美术基础课,大多一个学期就结课,学生原本单薄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适当加大美术基础课时,以此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使之适应动画专业的高要求。同时,为了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时冲突,可以尝试实行动画本科教育“五年制”,比如,美术基础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在保持原有一年共两个学期美术基础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年共四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课时。动画专业是同属于美术范畴和电影范畴的,学生要在四年内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容易,而“五年制”对于动画这样一个专业性强的学科来说,能够很好解决教学大纲中基础课时不足的问题。
3.疏于基础理论课教学与巩固理论课程,增设选修课。许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分强调动画专业的专业性,为保证专业教学的课时,删减了一些看似与本专业无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美术史、电影史等基础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动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走向社会的他们不仅仅要面对激烈的产业和市场竞争,同时还肩负着振兴中国动画的历史使命。中国动画要振兴,真正需要的不是“轻艺重技”的产业工人,而是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动画人才。李政道将科学与艺术比做一个硬币的两面。动画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艺术孰重孰轻的问题,已经无需探讨。但如何在动画教学中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与艺术有机地融合,是动画教育界应解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了解动画之道,明白动画的创新之道。因此,动画基础教学,不仅要加强巩固原有基础理论课程,还要适当增设与动画艺术有关的选修课程,如音乐赏析、中外建筑史等理论课程。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大有益处。
4.过于强调高技术手段应用与重视传统教学方式。CG是英文COMPUTERGRAPHICS的缩写,是指计算机图形艺术,三维CG技术突破了传统二维动画的技术局限,动画画面变得立体,摄影角度丰富,可视性也大大增强。各院校都加大了动画三维软件的教学力度,这固然是对的,但有些院校盲目的以CG、多媒体,代替传统的动画教学内容,就比较偏激了。一个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较差的人,很难用软件塑造出一个活生生准确的人物形象,同样,一个不具备色彩写生能力的人,也无法将三维建模的背景,变为色彩光线准确、符合剧本时空要求的动画场景。没有二维动画的扎实基础,是做不出高质量的三维动画影片的。因此,高校在加大三维CG技术学习力度,以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一定要巩固二维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影视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其中,“动画”是过程和手段,“电影”是目的和结果。动画作品不论长短,最终呈献给观众的是一部影片。电影是运动着的时空声画艺术,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电影知识中“运动”“时空”“声画”的研究与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对影视基础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影视教学的师资也比较薄弱。
1.对影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认为动画是动画,电影是电影。学习动画,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画”上面来,一些影视基础课沦为选修课,或是干脆被剔除出教学计划。这种错误的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动画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做一部动画影片,以接受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如何将成千上万张动画剪辑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需要足够的影视知识和技术。画动画是先决条件,但光会画画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的影视知识,无法创作出一部分镜头到位、声画完美、剪辑顺畅、叙事准确完整的影片。影视基础教学中的电影语言语法、电影的音响与音效,主要研究的就是构成动画电影声、画这两个要素,而电影的分镜头设计和剪辑原理,是保证动画电影叙事顺畅准确所必修的两门课程。所以,高校的动画专业,在“画”与“电影”关系的认识上要清醒,加强影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切不可顾此失彼。
2.高校影视基础教学的师资不足。新设动画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来自动画产业的技术人员和过去从事过美术教学的教师。他们自身影视知识的相对匮乏,也是导致影视基础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深圳、上海等地,许多大动画公司只做外加工片,不进行原创,所有动画的行为,仅限于原动画加工与上色的工序,这使从产业来的教师,很难接触到动画脚本、分镜头设计等关键的动画创作过程,影视知识当然匮乏。而从美术相关专业改行而来的教师,由于美术思维占据主导,容易在主观上强化美术意识而淡化电影意识。所以,高校应针对动画专业教师开展影视知识培训,多派教师外出进修。动画专业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自学,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影视基础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国际结算;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国际结算》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适应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接轨需要的课程。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务并存,以实务操作为主。而目前,《国际结算》课程的实践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分散性实践。具体做法是: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课教学结束后,通过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查找相关资料,完成模拟任务。模拟的内容既可以是该门课程的某一个单一的内容,也可以涉及到该门课程的综合内容。《国际结算》分散性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的填制,掌握汇款、托收以及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懂得防范各类风险的技巧。通过分散性实践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该实践方式缺乏仿真的职业环境,实践效果较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从而真正实践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那么,《国际结算》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该如何进行改革和完善呢?本人在教授这门课程之后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要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俗话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学校应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建立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的现状。
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国际结算》课程在现有的分散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还应融入其他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推行认知实习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主要通过安排他们参观相关金融企业、观看录像、座谈以及聘请业务骨干举办讲座等途径进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二)推行仿真岗位实训
岗位实训时间可安排一周,建议安排在该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仿真工作现场进行任务式大作业操作,大多安排在相关实训室进行。通过岗位实训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寒暑期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具有借鉴作用的解决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无缝接轨。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行训练与考证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接轨,要求学生考取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就业能力。
(四)参与专业综合模拟实训
在目前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中,世格软件建立的几近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实训虽然涉及到《国际结算》部分相关知识能力的训练,比如信用证的开立、审核和改证,议付单据的缮制以及结汇等;但它并没有安排单独学时让学生参与国际汇款、托收以及信用证操作流程尤其是票据结算的训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然,参与专业综合模拟实训,该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进行协调。
(五)推行寒暑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时间可安排一个月,建议安排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寒暑期进行。通过这种实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岗位能力需求的认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寒暑期顶岗实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受到了与现代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岗位技能训练。
三、完善校内实训条件
《国际结算》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较强,在该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模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搞好模拟实习的关键,就是要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完备而先进的实训设备。而目前,校内没有完整的系统软件和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供学生训练使用,因此,希望学校能够安装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比如配备金融电子化教学系统,它融银行会计、管理、交易、业务、信息网络化管理为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科学展现了现代金融业所涉及的各种业务的实现方式及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教学宗旨。同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为学生的仿真岗位实训和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学生在实训室的仿真界面上的模拟操作,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高职教育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设备的限制,实训课程不可能全部在校内进行。从目前的经验来看,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校外的实训基地中,学生顶岗参与实际工作或管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更快的掌握实践技能,更好的培养职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当前,由于金融机构业务的特殊性,几乎没有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方面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应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切实有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指导实践工作,建立相对科学且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与相关人才需求单位进行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境实习的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各金融机构、跨国企业、外贸公司等领域从事国际结算、外贸单证等职业,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总之,只有以市场需求为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改变目前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勇.《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3).
[2]吴韦华.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改革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
[3]彭一峰,红梅莫.实践性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4]赵璋,李江,魏伟.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怎样充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到底有没有一种值得让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去模仿的固定的教学模式?答案有很多。从最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的现状看,出现了一个很新潮的现象,那就是流行的教学模式很多,竭力效仿的也很多,而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学到最后是悄无声息,不了了之。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 "教育产业化"似乎是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最近几年新闻媒体大加报道基础教育界的一个个教育奇迹,先后有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享誉南北,名播全国。洋思中学首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倡导"三三六"教学模式,衡水中学提倡"三转五让"教学模式,昌乐二中实施"271"课堂模式。这些学校在推出自己的教育改革后,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效仿学习的络绎不绝。
2001年我曾随一批老师北上"洋思中学"考查学习,确实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整个给人的感觉是学校管理严谨有序,老师工作勤勉忘我,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课前的预习抓得到位,课堂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堂训练,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当堂批改。回来后学校全面落实洋思模式,仿照洋思中学的模式开展教学。一段时间之后,总结学习效果时还是觉得学不好,只好回到老样子。这之后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也先后风靡全国。2010年又掀起一股学习昌乐二中的热潮,我有幸在昌乐二中听了几节语文课,他们的课堂模式确实有鲜明的特色,学生的座位是面对面的,6个人一小组,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讨论得多,展示的多,老师讲得少,组织的灵活。有一些前往学习的学校照搬"271"课堂模式,导学案的编写、位子的编排、小组的组建、时间的分配、评分的细则、黑板的分区画格等等,依葫芦画瓢,从目前反馈出来的情况看效果不明显,存在的问题较多。
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由来已久,宽泛地说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种模式,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那些在教学中取得成功又为众人所知的教学模式就有很多,像黎见明的导学式教学模式, 张孝纯的自学式教学模式 ,林惠生的 "常规性学法、分类个别学法、创造性学习法"三级学法指导网络,洪镇涛以学生自学、思考为中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潘凤湘的 "八步读书法。但是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找到一种"万能"的语文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找到。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教学模式的解读是"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没有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为适用于所有学习风格而设计的,也不能够进行简单的复制。教学是要有模式,是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积淀,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己独特的教学习惯或教学范式。但不可能回避教师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机械的,甚至是机械到公式化,扼杀或扭曲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做违背教学规律的事。
毋庸置疑,我们很多教学模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各有所长,他们都没有错,问题在于学习者的心态,如果我们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全盘接受的最终结果是失去教育的本色;如果我们拒之门外,保持狭小的自我,固步自封,这也是走向教育的另一个死胡同。从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最近几年的高考发展趋势看,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她有两大核心,一是教学环节,二是教学风格。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骨架,教师风格是教学的血肉,两者共同支撑教学的开展,下面我想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
1.要把握语文教学"预习与发掘"
"总结与积累""练习与表达"三大重要环节。教学环节主要指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课前、课堂、课后的教学所进行的准备,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一步细分,也可以有所侧重,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但我认为教学中的这几个环节不能忽视,因引起教学的重视。
1.1 预习与发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他认为有效课堂是从预习开始的,预习是成功的开始,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预习的重要性。我们很多教师都有布置学生预习的做法,但是效果不佳,我认为要预习与发掘并举,既不僵化死板,又不放任自流,最关键的是要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可以把任务转化为检测的手段,注重方法的指导而不是任务的布置,明确预习的方向性,梳理出问题,带着收获和发掘的新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变成一种研究型的预习。
1.2 总结与积累。语文学科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知识零碎,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积累尤为重要。我们在字音字形教学模块中,很多学生非常苦恼,多音字与形近字总是混淆不清,我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总结方法,一是把形近字以词汇的形式捆绑在一起比较区别,如"飞镖、漂白、剽悍、膘肥体壮、飘渺、鱼鳔、骠勇、黄骠马","各行其是、惹是生非、明辨是非、无事生非","以点带面、以逸待劳、迫不及待、戴罪立功、披星戴月","委曲求全、曲意逢迎、能屈能伸、屈打成招、理屈词穷、首屈一指"等等,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字的音、形、意。二是积累上做文章,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笔记标志,如"?"表示疑惑,"."表示考点,"!"表示热点,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迹区分掌握的情况。高中语文最重要的积累还是板块积累,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按照字音、字形、成语、语病、实词、虚词、阅读、作文等板块进行积累,学生在总结时思路清晰,易于掌握各类型知识的规律,自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1.3 练习与表达。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一个小阶段的学习后,如果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那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是不能很好地规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来总结学习的状况,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业水平,教师在教学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总结练习,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练习中我们必须关注一个焦点,那就是表达。语文学科试卷的总体结构是选择题、填空题、表述题三类题型,但所占比例不一,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除去40分的选择题和8分的默写题外,有102分的主观表述题,主观题中最重要的是作文题在整张试卷中举足轻重,我们应当把表达放到更高的高度,语文要求中的听、说、读、写本身就强调了一个"写"字,会想还要会说,准确贴切地表达语意。
生物复习课 教学环节 知识层次
一、基本流程――四个环节
自主复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检测反馈。
二、复习课基本流程实施顺序
在复习课当中,可以把上述四个环节大致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课前预习(自主梳理、预结)
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放在课前进行,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时间。
第二步:课堂合作学习(预结,问题定向;互助探究、组际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升华;拓展迁移,举一反三;随堂检测,反思完善)。
第二步主要是合作探究(课前延伸疑惑点、重难点和易错易混点)、精讲点拨(点拨两点、精析典例)、当堂训练三个环节。这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上以合作展示、精讲、训练为主,教师在关键处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引导。
课前检测:3~5分钟默写。教师批阅或同桌互批,来督促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1.合作探究
(1)设置目的
一方面,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改形势下学生的基本学习组织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提升的过程,小组成员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交流,教师就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答案向全班展示,供其他小组借鉴、补充、完善。
(2)操作方式
①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坚持合作理念,交流发现问题,进行互助答疑;初步解决自学疑难。
②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生的交流,同时,教师要注意搜集、发现学生的思维难点、知识缺漏点,这样才便于老师有针对性讲评相关知识点,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精讲点拨(点拨两点、精析典例)
(1)设置目的
针对所复习的相关知识,教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的交汇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升,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促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法规律的运用等方面得到升华。
(2)操作方式
①教师精心编制复习学案,为上课作好准备。这部分内容由“典型例题”、“要点提示”“巩固练习”三部分构成。教师根据考试要求和学生提交的问题,确定本节课要讲解的要点,并根据要点找出相对应的题目即“典型例题”,根据典型例题让学生总结出知识要点,即“要点总结”,并对这些要点再进行巩固,即“巩固练习”。
②精析典例,体悟规律。这里的典型例题一般是选择中考题。学生做完典型例题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针对典型例题进行精要剖析。解析时,重点解析答题的方法,探寻解题的技巧和规律,比如:如何进行审题?如何进行知识迁移?等等,通过解析,力图深化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逐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上对学生学习提供指导或反复学习,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述《血管和心脏》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多角度地直观展示心脏的动态收缩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出心脏主要功能及其主要由心肌构成和心肌的特点。随后课件画面进行动态分割,展示心脏的内部结构,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心脏分几个腔,房、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是否一样,心房、心室分别与何种血管相连通,瓣膜的作用,开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从而高效地解决了“四腔、相连的血管、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方向相统一”难点问题。对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知识,通过展示给学生不同血管,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并总结出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管腔大小、功能等,并通过课件中设计的表格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管腔、血流速度、血管分布等内容,学生回答及补充回答完全正确后,课件演示标准答案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3.当堂检测――迁移运用,反馈矫正
(1)设置目的
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不只要靠识记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掌握还是需要经历训练这个阶段,而解题的方法和规律,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体会。
(2)操作方式
①创设真正的考试氛围,实施定时定量检测。检测时要求学生独立自主、限定时间完成,学生不得借助任何工具书,不得进行学生间的交流,努力营造出适度的紧张氛围,切忌随意性。
③教师要巡回课堂,随时提取反馈信息。检测时,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教师要主动巡回课堂查阅学生做题情况,提前进行信息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缺陷和教学问题,并迅速思考制定矫正措施,为后续总结点评做好自己的准备。
④在规定的时间内,率先完成检测的同学的试卷由老师面批,教师要迅速发现问题,对信息进行全面汇总,防止反馈信息失真。
⑤教师可以根据多渠道汇集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出错情况,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点拨,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能力。
第三步:课后反思(完善体系、探究应用)。
课后要及时再反思,进行消化吸收,通过反思、总结,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如,复习《第三节 人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后出示:
观察眼球成像示意图,掌握眼球成像的原理。
例:眼球内的成像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_________________,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_________的折射作用,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像。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接收到物像的刺激,把物像的刺激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传到大脑的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视觉;形成物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
例: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导致_________________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经过长,导致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矫正近视眼可以佩戴_________________镜。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再反思:此题错在哪里?此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做此题的收获有哪些?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关键词】实践 大学生能力 张扬个性 教改活动
近年来,曾有报道称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与离职率都很高,即应届毕业生毕业时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然而,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应届毕业生或被辞退或自动离职,其原因不外乎是这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究其原因,还应该从大学教育开始、从大学课堂教育入手。
一、大学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的大学课堂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小班授课,第二种是大班授课。无论哪种形式都普遍存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主,即使也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状况。具体看来大学课堂现状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学生:
(一)手机一族型。在这个手机已经普及的时代,每一个大学生基本上都有一款功能齐全的手机,时时刻刻不离手机,即使在课堂上也是机不离手的情况很多。很多同学利用手机QQ聊天、看小说、玩游戏、听音乐等等。手机的魅力大大超出了讲台上老师的魅力,老师讲课无效。由于手机体型小,老师难以准确发现。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障碍。
(二)翻阅其他书籍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思考,而是自己翻阅课堂以外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既有课外书籍,也有专业书籍,其中比较多的属于证书类书籍,比如英语四六级、会计从业资格试题等等。很多同学利用课堂学习与本课堂无关的理论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这也是造成大学课堂“安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窃窃私语型。课堂上也会出现两三个同学私下交流的情形,老师讲台上讲课,他们低声交谈,老师进行制止,他们便停止交谈;老师继续讲课,他们继续交谈。其中多以同桌学生为多,也有少数前后左右桌同学侧身交谈的,同桌交谈的多以男女生为多,这种情形多为恋爱中的同学。交谈虽发出声音,但是因为声音小,导致课堂气氛显得乱哄哄的。
(四)闭目养神型。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学生非常的“安静”,或沉思、或闭目、或趴在课桌上,似乎讲台上没有教师在讲课。老师的讲课完全没有进入他们的视力听力范围,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常是没有任何的反应。
以上种种“静态”状况必将带来不良后果,比如,教学过程由于不能互动,导致教学质量低;最严重的后果是很多同学不能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让学生通过“秀出5分钟”在课堂上动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改变课堂“静态”的教改措施
(一)讲课前的“秀出5分钟”。在开始讲课以前,让准备充分的同学走上讲台,尽情的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其形式与内容不拘一格,既可以与本课内容有关也可以与本课内容没有关系,形式与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己确定,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讲自己的家乡、可以谈理想也可以朗诵诗歌等等。其目的不在于内容而看重过程,力求让学生大胆的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二)讲课中的“秀出5分钟”。在目前呼吁教改的大背景下,一定要改变那种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情形。教师要转变思路,要把课堂的主要角色由自身转移到学生身上。
(三)讲课后的“秀出5分钟”。每一节课堂都应该是有效的,要做到老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这不但要求要有有效的互动过程还应该要有教学后的体验环节。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节课后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感受,当然形式也可以多样。
这三个环节只是从大致的时间上作陈诉,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也并不是说每节课必须要有这三个环节。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课程性质的实际情况慎重选用。一定要避免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的“花把式”。课堂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有力起来,这个有力包括身体上的有力,还包括学习思维上的有力。
三、践行“秀出5分钟”技巧
如何让学生既要动起来还要动得理所当然、动得恰到好处,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既然提倡学生动起来,那就不能靠命令禁止学生的各种声音和动作的出现。因此,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和效果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定力。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定力还要掌握一定的控制技巧,具体如下:
(一)鼓励学生。让一贯爱静的学生们动起来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静到动得转变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加油,晓之以理,举例说明。给学生足够多的勇气迈开第一步。
(二)表扬学生。万事开头难,学生刚刚试着走上讲台难免紧张、害怕或羞涩导致空场的现象,有可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学,这时候老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要对学生敢于走出来的行为进行表扬,只表扬形式不对内容评论。只有让这位学生不丢面子才有可能让他有下次登台的勇气,也才会对其他同学形成榜样作用。
(三)满足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都想通过5分钟来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进行“秀出自己”的活动中一定要给学生从分的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禁止命令式的打断学生思路,让学生一吐为快,增加自豪感、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有限,某些时候会出现对待问题偏激的看法,如果学生在讲台上表达出与实际不相一致的理论时,教师就应该委婉的把正确的观点摆出来,以防止个别同学的错误观点误导其他同学。
四、后记
课堂活动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的手段。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课堂本身热闹与否,而是支撑课堂教学的教师素养与能力如何,这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理论的涵养、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观的塑造、不断学习领悟教学中的艺术技巧,以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笔者在小学任教以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不太注重学生的早读课。也许在他们的眼中,这短短的20分钟语文早读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加重负担的“闲课”,更不要说重视课前三分钟的读书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语感怎么得来,就得多读多背。要重视背诵的环节。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文素养,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输入主要是打基础,加工和输出主要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背诵是信息的输入,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打基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学生背诵名篇名句之后,其意义也就显现了。在中小学生的信息库中,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储蓄得越多,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徐特立说过:“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学生们背诵了许多名篇名句之后,头脑中便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典范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在头脑中形成定式之后,就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规范尺度,同时也形成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语感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理解能力自然也就强了。对于名作佳句,只有通过背诵,烂熟于心,才能付诸笔端,写起来意涌笔尖。古往今来,哪一位大作家不得益于背诵?从汉代两司马到唐宋家到梁启超、鲁迅,都是“读书破万卷”才“下笔如有神”的。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虽然一时见少,但终会聚沙成塔。通过背诵,文质兼美的词句藏在脑海中,在运用时方能做到“胸有成竹” “信手拈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聪明的“抄”,“狡猾”的“抄”。
背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语文来说,背诵尤为重要,没有背诵语文将不能称其语文。从字词识记到古今中外诗词歌赋美文的掌握,必须有大量的背诵,没有背诵,我们就不能享用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学艺术的精华。好的学生和立志成为作家的中小学生还要大量背诵许多古今中外人类的经典篇章。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小时候背诵的许多诗词歌赋都不理解,但在长大长老的过程中,这些经典便一一向我们敞开,显露她们的深邃和伟大。小时候背诵的经典,将使我们美妙一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学生的头脑里记住了大量的词语、精彩句段或者美文,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新的观点,读起文章来,也就会有了自己的理解;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有了内容可写。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及自身修养内涵。
背诵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华民族的传统教学经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背诵,汉语言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各个时代的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背诵古诗文,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几岁的私塾开始,就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没有背诵,没有博闻强记就不会有大师产生。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从幼年起不仅背诵了四书五经和大量古诗词,就连《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以及《七侠五义》等古代小说,任人从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的背诵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现在的作家作品不如解放前的作家,现在的中国学者学问不如解放前的学者,除历史的原因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研究背诵得少了。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要下一番功夫来背诵的。背诵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背诵还能提高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一个人会不会背,背后记住东西的多与少,就是能力的体现。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背诵的功夫能决定他一生的成就。鲁迅先生就是因为读得多,记得牢,才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小说史。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背诵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诵记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在语文教改中,鉴于对之前死记硬背方法的过分矫正,部分老师在强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训练的同时,却忽视了背诵,在提倡教改的时代里,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摒弃不合理的内容和旧形式的同时,也像“盆里的孩子”那样“连同脏水一起被泼掉了”。背诵——不应成为被忽略的教学环节。
一、扎实备课,使教学内容熟知于心
课备得扎实不扎实,直接决定本节课的效果好不好。俗话说:“熟能生巧。”没有对教学内容的熟知于心,我们就讲不好课。我认为,备课环节要体现一个“想”。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至少看三遍,然后就要多想,怎样导入,怎样突破重难点,怎样安排教学时间,怎样把本课时的觉悟目标体现出来,怎样布置作业,要结合学情,结合考纲,结合往年的高考题,使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趣味性、实效性达到一个恰当合理的结合,课前就在大脑中形成一个逻辑紧密的框架和线索,一步一步完成各知识点的讲解,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把课上好。
二、导入要精彩,体现出强烈的时政性
合理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强烈愿望。我们要根据课时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愿望。常用的有复习式、对话提问式、故事式、诗歌朗诵式、播放音乐式、名言古语讲解式、试题讲解式、材料了解式等,不管采取何种导入方式,都要结合当前形势,体现出强烈的时政性,要多用身边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重难点处,我们要多用现实的、身边的、真实的事例或典型的高考例题,达到此效果。要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人格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形成有趣合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状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特别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不要在学生答不对问题的情况下批评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几个,但不能过多。在一些知识点正面讲贫乏无趣的情况下,要从反面寻找突破口,慢慢引导,在自然中引出正确的观点。
四、多设疑问,诱思导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重难点多设有质量的疑问,可以多叫几个学生,针对不同的答案,展开合理的评价,也可以就此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形成集体评价。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有质量的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记不要处处设疑,导致学生感觉上的疲劳,影响教学的实效。
五、结尾要高度概括,引出课时的觉悟目标
结尾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形成高度概括又简单的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凸显本课时的重难点,同时便于学生记忆。要合理地引出本课时的觉悟目标,不是透过各种现象找出事物的本质,就是导出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今后为人处世有帮助的内容,从而才能达到政治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六、作业布置少而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