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郑和远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
2、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
3、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
4、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
5、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
6、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发,往榜葛刺,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中道返回。
7、第七次下西洋: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
(来源:文章屋网 )
太仓刘家港。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之命,从太仓刘家港起锚七下西洋,远航拜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太仓长江口南岸与崇明岛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经蕰川路一路向北进入太仓境内浏河,古称刘家港。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故名。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的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多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同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案例一:
在讲述“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时,当我说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他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后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等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呢?”学生的突然提问一下子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也使我为之一惊,七年级学生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不简单。我当时只回答:“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与亚非各国建立政治、外交关系的政治目的,因而缺乏地理大发现的强大动因。”回答完学生的问题之后,我觉得回答不够完整,说服力不强。然后对学生说“这个问题老师回答得不是很好,回去之后,不妨都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以史料为依据得出结论。”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原因之一是,明代的中国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刚处于萌芽状态,因而,远航缺乏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动因;原因之二,郑和下西洋虽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每次远航不仅没有像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远航那样带来巨大的利润,反而耗资巨大,致使郑和航海被某些政敌指责为“弊政”,再也无法持续进行;原因之三,明朝时的中国,地平的大地理观根深蒂固,否定了环球航行的可能性。
教学反思:
学习中的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你讲我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凭着多年的经验吃老本就行了。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他们接触的东西多、知识面广、思维较活跃,随时会提出一些热点问题或是闪烁着创新火花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偏题、怪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拓展新视野,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一旦学生突发奇想提出问题之后,便能够及时、准确地回答出来。同时,老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老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因为老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者、一个促进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二:
在讲完“郑和下西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郑和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伟人,以其七下西洋的壮举而名扬天下,永载史册。其中,“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价值历来众说纷纭,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随后我说:“今天就布置这个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下周我们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课后学生通过书籍、刊报、上网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积极准备。到了下周的历史课堂讨论中,学生兴致很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生1: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贸交流和友好的往来。比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大量输往海外,受到当地人的普遍喜爱并接受。许多国家纷纷派人带着当地的香料、宝石、珊瑚、胡椒以及药材等特产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从而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友好的往来,这都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2: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易。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采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这种贸易产生的后果只能是给国内经济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生3:寻找建文帝下落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因为建文帝下落不明始终困扰着明成祖,有传说建文帝已经逃亡海外,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是祸根!因此明成祖派郑和出洋追查,以绝后患。
生4:我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之说难免牵强。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既然被朱棣从帝位上赶下了台,即使他逃到国外又会有什么能耐?这些情况朱棣也应当明白,因此决不会几次三番派人去探寻朱允的下落。再说不少迹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陷落前已死于大火,建文帝既死,寻找建文帝之说更无法成立。
生5: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完全是为了“耀兵异域”,别无他意。明成祖雄主野心,就是想通过扬威的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来朝受封的目的。
生6:郑和出使西洋是为了打开封闭、僵化的外交大门。明初,太祖实行“海禁”,明朝与海外关系几乎断绝,经济贸易几乎停顿。于是,走私活动非常猖獗,武装走私成风,同时明王朝的声势日下。明成祖上台后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他每次派郑和下西洋都是以恢复和发展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为首要任务的。郑和七次远航归来,海外各国已与明朝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来华使节盛况空前。
生7:郑和受遣一再远航,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目的。明成祖凭武力强占了侄儿的帝位,自知“夺嫡”声名不佳,遣使出洋宣武异域,使万国来朝,并安抚或镇压那些逃居沿海岛屿和海外的不愿与他合作的臣民,自然不失为提高国际威望和巩固统治的积极措施;另一方面还可以打开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官方的对外贸易市场,用中国精湛的瓷器、绫罗绸缎等手工业品,去换取外国的香料补药,奇珍异宝,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享用,这从郑和统率的船队被称为“宝船”或者“西洋取宝船”,即可得到证明。
生8: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应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有同。郑和第一次出使是为了安抚临近小国,减轻异族异国对中国的侵扰,以后几次主要是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进,开辟新的航道等。讨论中,发言的同学相互争论,相互质疑,气氛很活跃,其他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
讨论结束后,我高兴地告诉学生,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你们已经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尝试经历自己搜集史料,自己组织加工,然后形成自己观点的学习过程。如果能在学习中保持探究的热情,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首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教师为本”。学生唯教师的话是听,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遇到难题不是自己设法解决,而是等待教师给出答案。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主动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是一个写人类文章的单元,由《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四篇课文组成,列举了四位古今中外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物。本单元有两个训练重点:一是了解人物故事,通过人物事例感受人物面对不幸仍不屈不挠,向往光明、向往美好,最终取得成功;二是学习通过典型事例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课文直通车】
一读:带着问题读读四篇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1.文中的主人公分别遭遇了哪些不幸或困难?他们最后获得了怎样的成就?
【设计意图】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需要培养他们的篇章意识。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概括段意,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明晰文章的结构安排,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所选用的四位主人公的典型事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提出了填“词语或词组”的要求。
【课外照明灯】
1.读读以下资料,相信你会对四位主人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我们课后有一张海伦的小名片,读一读,你对海伦会有更多的了解。
《二泉映月》:阿炳,从小跟父亲华清和当道士,学音乐。4岁时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卖艺的人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阿炳起早贪黑,卖艺度日,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让一家人温饱。阿炳重复着那样的艰苦生活,拼命支撑着,始终坚持着他喜爱的音乐,直到去世。
《郑和远航》: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抵达了大西洋,涉及三大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居于领先地位。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要早83年和107年。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公元前99年,匈奴侵略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五千精兵进军匈奴,寡不敌众,兵尽粮绝,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家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宽容。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2.同学们,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这些伟人,老师推荐以下书籍:《我的生活》《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航海家》。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把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向更深更广。由老师提供一定的课外资料,这些内容更聚焦于课文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体会人物品质。此外,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或网站,以供有更多阅读需求的学生。
【探究小博士】
同学们,预习了第三单元后,你有哪些问题呢?
【关键词】课后习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语文学习中,课后习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传统教学中一味枯燥的讲授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让他们缺少继续钻研学习任务的兴趣。这样会促使学生无法更好地巩固自己学到的课堂知识,同时也使得教师无法利用课后习题来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课后习题训练的虚化,要用更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有效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灵活多变的无痕化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能力。
一、变换形式,无痕训练
在课后习题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习题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可以将原本枯燥的书面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更能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时,课后练习要让学生掌握“奉献、肥美、飘零、回归、整体、输送、茁壮、葱翠”等词语,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如果你是树上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一些什么呢,你会对大树,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呢?”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直接诵读、抄写词语,学生会感到十分枯燥,而直接回答问题,学生的印象也会不太深刻,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改变课后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无痕化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片“小叶子”,然后展开“森林演讲大会”,演讲的内容就是“绿叶的遐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奉献、肥美”等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并且要认读出这些词汇。这个练习的形式巧妙地将生词的认读和文本的理解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用能力,这样比单纯让学生诵读生词更有效果。
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的,他们会更加乐于投入练习之中,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习题训练的虚化,让他们不再浮光掠影地学习,而是更为深入地投入到练习之中。
二、精选内容,把握重点
课后习题的编排紧紧围绕所学内容设计,有助于引领学生更好地预习课文、精读课文、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等。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后习题的内容进行精选,并进行适当补充,让课后习题的训练避虚变实,无痕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在学习《海伦・凯勒》这一课的时候,课后习题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不仅要尝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学会辨别“倾诉”、“倾注”等词的词义,更要学会句子中引号的用法,除此以外,还要学会找到课文中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精神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同时,学生还要通过翻看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尝试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课后练习涉及面很广,能够很全面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由于内容过多,无法突出重点来进行教学。在精简内容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扩展阅读,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找到能和课文《海伦・凯勒》相呼应的体现其奋斗精神的句子,并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在文章中,海伦・凯勒如何倾诉心声,如何将自己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如何用手指‘说话’,用心来‘看’?”这个问题关注重点,并且也将其他的几个问题融合在了一起。
在设置学习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精选,把握住教学的重点,让每一道习题都更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融入活动,灵活扩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较为好动,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年龄特点,根据课后习题给学生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这些灵活多变的活动能让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练习中。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让他们感到练习不再是负担,他们才会更好地投入练习,感受到练习的乐趣,这样能有效避免练习的虚化问题。
在学习《郑和远航》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郑和的生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等文章的标题来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了让学生对复述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课本剧的排练,除了将课本中的内容编进课本剧里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其他和郑和远航有关的小故事,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一起融入到剧本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小品剧编演情况适当地添加人物,并相互讨论如何设计台词,更好地展现郑和的形象,体现郑和的精神。这样的活动较为灵活生动,不仅能够看到学生对于课本的掌握情况,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看到学生的创新能力。
枯燥的习题讲解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从而产生习题虚化的问题,而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能让学生在无形中进入思考,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训练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课后习题的教学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精选习题内容、变换习题形式、灵活进行习题拓展等方法来让习题变得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之中。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语文课后习题虚化的问题,又可以让课后习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推波助澜,取得“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借助于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历史问题,有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独到见解。在初中生阶段,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问题的提出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问题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有探究的价值,如《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郑和成功远航的条件和倭寇入侵的危害时分别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即将远航的郑和,你将做好哪些准备,才能保证远航的成功?""假如你是当时生活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居民,倭寇的入侵对你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没有良好的问题情境,没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对于农村的历史教师而言,尤其要在创设问题情境上下功夫,只有问题设计的得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探究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有了好的可供探究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良好开端,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对问题的探究能否深入进去,还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补充后,让学生作出评价,充分保证问题解决的自。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才有利于思维的出现,才符合学生边学边想,先想后说,想好才能说好的思维规律。目前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是,教师总担心时间不够用,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短,因此,导致对问题的认识没有深入进去,和预想的效果有差距。
第三、发挥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耐心倾听,启发学生的思维,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别让这些生成性资源从身边溜走。探究学习是开放的,很多内容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学习。当探究活动出现僵局或向错误方向发展时,学生出现迷茫、感到茫然、无所适从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帮助,进行必要的、恰当的、合理的指导、启发和点拨,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可供探究的内容,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营造问题情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外国有不少古代航海家,但是我国明朝的郑和才是真正的鼻祖。
古代交通不荔发达,一些航海家离开自己国家到达远方后,把那里本来就存在的地方,称为是他们“发现”的“新大陆”。那么,郑和乘着我们国家自己建造的宝船,七次下西洋,到达美洲“新大陆”,比意大利人哥伦布早87年;绕过好望角,比葡萄牙人达·伽马早98年;到达菲律宾,比葡萄牙人麦哲伦早116年;到达澳大利亚,比英国人库克早350年……
引人入胜的大海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陆地上,可是,你打开地图一看就知道,地球大部分地方被海洋“占领”着。虽然到海上去不那么方便,可是大海里藏着很多宝贝,比如营养丰富的海洋鱼;石油、天然气以及铜啊、铁啊等等海底宝藏;海洋里生长着不计其数的动物、植物,这里面有不少东西可以治病……
为了更多地了解海洋,从很早开始,人类就不断地想办法接近海洋。
还有,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一块一块,人们很想了解海洋那边的人在干什么,于是,也要想法接近海洋、渡过海洋。
运输航海
如今航海的名堂可多了,有运输航海、科学考察航海、军事航海、旅游航海等。
运输航海,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运输货物的。担当这种任务的轮船,有的是
散装货船,有的是集装箱船。什么叫集装箱?就是把要运输的货物装进去的一个个大箱子。这些箱子很牢固,尺寸有一定的标准。货物可以一直安安稳稳地待在箱子里,不怕日晒雨淋,不怕被摔被撞。更加重要的是,这样运输,一次可以运很多货物,跨洋过海的,要花很多时间,当然运得越多越好啦。
上海的著名港口——洋山深水港,一年进进出出的集装箱可以达到1500万箱!
科学考察航海
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乘坐“雪龙号”到南极、北极,就是进行科学考察航海。
从中国到南极要经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总航行里程超过2.8万海里——1海里等于1.852千米。
从中国到北极要经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总航行里程超过1.4万海里。
通过科学考察航海,我们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等考察站,向那里运送去了很多重要的生活设备和科学研究设备,考察了那儿的海底、高空、冰芯、生物等等。这种考察可有意思啦,比如今年在南极取出的冰芯,可以让我们了解几十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军事航海
军事航海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不可少的。
军事航海要用到军舰,军舰上必须有武器,这些武器包括飞机、舰炮、鱼雷、水雷、深水炸弹等。
军舰也有很多种类,比如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航空母舰等。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已经下海航行过了。
在海盗威胁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派出了驱逐舰、护卫舰等军舰,远航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对经过那里的几千条船舶进行了护航,营救了好几条被海盗劫持的船只。
旅游航海
我们常常听“邮轮”,可好像跟“邮”没什么关系,跟“游”倒是常联系在一起的。没错,邮轮就是用来进行旅游航海的。
最早的邮轮确实用来运送邮件,同时捎带上旅客外出旅游;现在则是把捎带的成正经要干的事。它的模样也变了,就像个豪华的大酒店,里面住的、玩的、吃的应有尽有,让人们在航海过程中尽情地享受。
喏,最有名的邮轮可以算是泰坦尼克号啦,1912年4月它第一次航海就不幸撞到冰山,沉没了。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见图),受到当时各国的欢迎。
铸永乐钱是为了满足郑和下西洋外交和贸易的需要
明初币制基本沿袭元代旧制,推行以纸钞为主、钱钞并用,兼用银两的货币流通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1374年)乃设立宝钞提举司,次年三月立钞法,令中书省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命民间通行,与铜钱混合流通。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更令“禁行钱专用钞”。“乃令有司悉收民间钱归官依数换钞不许更用铜钱”(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53《钱法》),推行纯纸币流通制度。建文帝在位期间,遵循洪武旧制,用钞不铸钱。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改元永乐,即为明成祖。成祖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巩固洪武制度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尤其在外交政策上,一改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出于外交赏赐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年号钱,“永乐九年,令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53《钱法》),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如今,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中不见一枚。如近年在湖北省襄樊汉江中出水了大量的明代钱币,有专业人士对实物进行研究,发现这批明代钱币:“以万历通宝最多,其次是弘治通宝、宣德通宝、泰昌通宝、嘉靖通宝,最少为永乐通宝、隆庆通宝。”(《安徽钱币》2009年第一期)但近代以来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不断有永乐钱的大宗发现,这是其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的明证。
郑和下西洋让永乐钱成为600年的的陶际贸易硬通货
郑和下西洋时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庞大船队每次都达200多艘,两万七八千人,船上满载金银宝货、丝绸和青花瓷器。金银宝货以铜钱为大宗,如永乐十九年(1421年),朝廷一度颁布停止下番的规定中就提到:“下番一应买办物件并铸造铜钱,买办麝香、生铜、荒丝等物暂停……”(《明成祖实录》卷236)。因为当时西洋、南洋许多国家流通使用中国铜钱,对中国铜钱非常欢迎。明代马欢著《瀛涯胜览》爪哇国条目记载:“(爪哇国)中国历代铜钱通行使用”,“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条目记载:“(旧港国)市中交易亦使用中国铜钱,并用布帛之类”;锡兰国对“中国麝香、宁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近代以来,在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巴厘岛、马来半岛、新加坡、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均出土了大量的中国铜钱。有些国家还大量输入中国铜钱,如日本就输入许多明钱,以洪武钱和永乐钱为最多。朝鲜和越南则长期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货,常有中国铜钱的出土发现,有时多至数十吨。
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永乐钱数量巨大。如西沙群岛第一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永乐钱49684枚。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1995枚,有永乐钱1215枚。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三种,“更主要的是胶结在珊瑚石中有一串是清一色的永乐通宝新币”。1976年对西沙进行的文物调查报告说:“在珊瑚石中间的永乐通宝相当整齐,不见其他品种混杂其间,连铜钱的方孔穿孔都对得很齐……可见这批永乐通宝是从钱厂或仓库直接上船出海的”。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永乐通宝”发现。如1930年日本学者人田整三对日本18个地方所发掘铜钱进行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占明钱的73%,永乐钱在10种数量最大的铜钱中占第六位。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钱的记录。
永乐钱的版别
永乐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除作为通货外,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
永乐时期的铸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永乐钱文字笔画清秀,其铸工虽精,但版式单一,文字及形制的差别微乎其微。存世所见几乎全部为小平钱,直径25毫米,重4克左右。“永乐通宝”有枚背“三钱”传世品缺角大钱,其直径达34毫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性质并未发行。日本、越南等国也曾仿铸、使用过永乐钱,尤以日本所铸为多。
责编 陶 贝
1、第一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2113钦以至古里 (今科泽科德)。
2、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5261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
3、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4102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
4、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1653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
5、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
6、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
7、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
(来源:文章屋网 )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历史教训,做航天事业传人》
昨日古老传说魂牵梦绕,今朝嫦娥奔月遥路茫茫。小小卫星承载着探月梦想,长长火箭撑起了民族脊梁。
一声巨响震撼神州大地,万道霞光撒遍七洲五洋。普天同贺中华龙腾四海,胸怀祖国华夏心向一方。
仰望星空神箭直冲云霄,俯瞰大地洋溢科技神光。日月同辉天地和谐一体,四海同心中国繁荣富强。
金秋的十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忆往昔,四年前就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杨利伟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号角。看今朝,当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三天之后,嫦娥卫星带着中国人自信的微笑向着月球走来。如今正当中国航天成功实现第三次历史性跨越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引亢高歌,胸中豪情万丈;俯首沉思,岁月几多坎坷
一个千年飞天梦想,一个几百年的探索历程,一个十三亿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今天的成功对于我们这个拥有悠久文明又饱经风霜的古老民族来说是一个迟来已久的硕果。为了这一天,中国人等了太久太久。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历经了太多风雨沧桑,为了这一天,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奉献青春乃至生命。
一段故事的完结,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中国不再需要遗憾,苦涩的历史不要再一次重演!
历史不容忘记!
早在宋朝我们便造出了现代火箭的鼻祖——出水火龙;而早在明朝就有一个名叫万户的勇士进行过飞天尝试,然而我们这个本应该引领世界飞天潮流的民族最终不得不面对一个极为尴尬的事实:我们后来还需要向别人学习制造火箭!
历史不容忘记!
我们发明了罗盘和指南针,最终却被殖民者用来指引战舰侵入中国的领海;我们发明了火药,最后却被列强用来屠杀中国的百姓。
历史不容忘记!
六百年前,中国的郑和船队几乎和欧洲人同时踏上了那次改变世界的远航,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成为中国人永世的遗憾。想当年郑和船队浩浩荡荡二十八载七下西洋,换来的却是“片板不许下海”的禁海令;而西方人数百年来前赴后继,凭着对探索世界的执着开创了一个发现世界的航海时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远航中,西方人发现了世界,而中国人让世界发现了中国。西方人得到了滚滚而来的财富,而中国人等来的却是接踵而至的灾难。
我们自豪,因为中国的历史上从不缺乏奇迹,我们遗憾,因为我们曾经错过了宝贵的机遇。
如今机遇再一次来临,中国崛起于世界东方,民族复兴已是不争的事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奔向小康。
看吧!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神州大地日新月异。
看吧!三峡大坝斩断滔滔江水,青藏铁路飞架雪域高原,万里山河玉宇呈祥。
看吧!载人航天、嫦娥探月,飞天壮举,奔月盛况,中华崛起势不可挡。
听吧!来至十七大的声音,催人奋进。
听吧!来至人民百姓的声音,喜气洋洋。
听吧!来至中国军人的声音,坚定刚强。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之下,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携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和平崛起、和谐发展,在全国人民为中国航天欢欣鼓舞之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航天的大船已经起航,而世界进军太空的号角早已吹响。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探索太空的热潮,而是一个行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太空时代的到来,面对机遇与挑战,六百年前郑和船队“昙花一现”的往事不能在今天的中国再次重演!
一、立足本质,转变意识。
通过反思与交流、实践与体验,我们对目标导学的内涵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
1、宏观意识:“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学历代表过去,实力代表现在,学习代表将来。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我们团队认为教师就是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上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素质----自主学习能力。
2、微观认识:要想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热爱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改革,积极落实目标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教研团队的每位教师首先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师生活动由教师讲授向学生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说和做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3、实践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改变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功实现“导” “学”互助,共同进步。
4、导学目的:“学案导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二、立足实际,定位目标。
尽管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我们不能将其定位于某一固定的模式,可它的应用目的已毫无疑义,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然认定了目标,我们团队就立足学生实际,分年级确定学生的能力达成目标。以四年级预设的本学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成目标为例:
1、学生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预习,做到会的能讲明梗概,不会的善于记录提问。
2、学生能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会对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大胆进行质疑。
3、小组长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小组合作分工明确,中心发言人能够清晰地表述本组的中心意见,每个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能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在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然后补充、矫正自己的观点。
4、学生能够说完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意见,能进行有条理的交流。每个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
三、立足教研,探索模式。
我们教研团队紧紧围绕“示标导学、自主建构、展示交流、合作研讨、反馈矫正”的五个基本教学环节,推出了“五环七步学习法”,既围绕五个基本环节,分七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重在导与点,学生重在想和说。具体内容如下:
1、“示标导学”环节,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情景引入;第二步是知识链接。 教师创设合适的情景,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与积极性参与到新课的学习;而学生在情景中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有计划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这一环节在导学案上以“学习目标”与“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
2、“自主建构”环节就是第三步,自主探究。学生依照 “导学案”上的自学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在导学案上反馈出来的问题,转动思维,思考应对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属于导学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内容中的个人探究部分。
3、“展示交流”环节就是第四步,合作交流。学生将个人的自主建构结果在小组进行展示与交流,包括解题思路与方法。当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时,小组实行“兵教兵”的方法,进行能力方面的互补。教师则注意观察和倾听,及时捕捉信息,针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适时的诊断指导。这一环节属于导学案的核心内容之二:学习内容中的小组合作部分。
4、“反馈矫正”环节就是第七步达标检测。学生做同步导学题,教师巡视,收集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这一环节以导学案中的达标检测为载体来进行。
四、立足课堂,真抓实干。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家一致认为:预习的有效性不但要从步骤的引导、内容的导向、要求的明确等方面引导,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进行导学。具体表现为:
1、内容的导向性
预习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的预习内容足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如在学习《郑和远航》,预习内容为:1、课文是怎样分别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2、郑和远航的船队所到之处,情况如何呢?3、课文中写了几次风险,分别是什么呢? 4、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其次内容目的性要强。
2、要求的明确性
即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求一定要明确,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要求去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及教材特点,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会什么,对知识的掌握要达到什么程度。
3、步骤的引导性
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划拉,划出重点语句。其次,补充书上的省略号或回答书上的问题。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要求在练习本上做出记录,记录内容可以是对预习问题的回答,也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与思维展示形式最后,可以在练习本上试做自主练习题。从传统的教案向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案的设计,其根本转折点是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掌握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行转变,学案设计应强调对教学过程实施全过程设计,即把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设计,实现教学重心前移;强调自学为先,自主构建。尤其重视纳入预学一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调动自身原有学习能力去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与网络,为惜时、高效的课堂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兴趣或是疑惑的前期期待。学案适合师生共用,并在集体智慧中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晓宇.浅析学案教学.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案例一:巧用对比合理构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郑和下西洋是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内容,包含了学生过去对这一知识形成的认识和经验,为此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依托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新知识。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呈现:郑和下西洋船队和线路图
设问: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请大家观察归纳指出郑和船队规模、航行路线?郑和远洋航行为何后来会中断?
教师呈现: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设问:大约在15世世纪中后期,西欧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即“地理大发现”,观察这些航线与郑和下西洋航线的区别?这些新航线进行的航海活动能不能持久下去,为什么?
郑和下西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点知识,学生对于航海活动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采用这种导入方法,积极利用了学生在初中的历史知识贮备,同时又进行了思维的拓展和延伸。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过去性,在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把过去的知识经验迁移,在利用分析郑和下西洋方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新航路开辟知识进行选择、定位和分析,容易形成新的认知。此外,对规模庞大,世界领先的郑和船队为何未能绵延辉煌进行比较思考,在比较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把中国置于世界整体历史环境中考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球史观意识和国际视野。
案例二:情感渲染身临其境
认为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主要包括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历史是由人和事组成的,人是血肉丰满的人,事是跌宕起伏的事,因此历史往往给人以强烈情感冲击。如果通过再造历史情境,缩短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把历史的人和事再现,更有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播放:《哥伦布传》电影的片头奥斯卡金曲《SAILING》,创设情境。作为新航路开辟者之一哥伦布本身是一个传奇性人物,SAILING(远航)是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是Rod Stewart的成名之作。歌词节选:
……We are sailing 我们在航行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 跨越海洋 再次归家
We are sailing stormy waters我们在暴风中航行
To be near you 向你靠近
To be free 获得自由
Oh Lord 哦,上帝
To be near you 向你靠近 ……
苍劲沙哑的演唱声音饱含期待和力量,委婉跳跃的钢琴声音如海水流淌,在这首歌里面可以充分感受到新航路探索者艰辛、恐惧,对未知世界自由的好奇、向往,对上帝的赞美和祈祷,那些勇敢者、探索者、投机者甚至是暴发户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在生存和死亡边缘倾诉。
教师再层层设问:航行目的地是哪里?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行,是什么驱使航海家冒险?这首歌曲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航海者哪些心态?哥伦布能够实现他的愿望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美妙的音乐、流动的画面,再造历史情境,缩短时空差距烘托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惊涛骇浪,感受当年的探索者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心理震撼,认识到先行者在推动历史前进的牺牲和付出,起到了自然的情感触动和人文教育。
案例三:联系生活因势利导
历史是连接过去和现在得桥梁,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现实何以为现实,理解现实存在的原因;也可以借助历史智慧和传统的力量对现实进行解读甚至批判。
学生都比较喜欢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越是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而历史知识往往被认为和生活无关,因而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就能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厌倦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亲切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幻灯片呈现:福州于山上“先薯亭”,谁知道这在福州什么地方,这个亭子名字怎么来的?“甘薯”用福州话怎么称呼,这种称呼是怎么来的?
先薯亭地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清冷台,是为了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番薯原产地是美洲,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新航路开辟后,甘薯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因其甘薯耐旱、高产,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迅速传播。
蕃“薯”(lv)是福州话对甘薯的称呼,“蕃”有外来之意。在这一课,恰当利用这一地方语言和风景景点相结合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由平常生活中文化风俗现象入手,找到与书本知识的关联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度。通过这样的联系,把新航路开辟这一遥远的知识点迅速拉到了学生的身边,学生的思维实现由福州—到西欧—到世界,由近到远、由微观到宏观的拓展,比较真切感受到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案例四:价值冲击多元反思
历史是客观的,但人们的认识具有主观性,由于时代和立场的差异,同样的历史事件的解读往往大相径庭。历史本身具有复杂性,即使是今天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历史,明天也可能因为技术的进步、新史料的发现被颠覆。那么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应该是更多的养成独立观察、自由思考历史现象的习惯,培养主动参与、多元思考历史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掌握认识社会,思考生活的方法和技能。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图片呈现: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一个双面纪念碑,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设问:
1.费尔南多·麦哲伦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
2.拉普拉普又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他?
3.拉普拉普杀死麦哲伦,两个人却在一块纪念碑上同时都被纪念,为何有这种矛盾的现象出现,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