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9 02:0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提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提问时教师应先说出要回答的问题,再让某个学生回答,否则一些学生就会觉得“反正这个问题与我不相干”,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并且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与教师的满堂灌并无实质性的差别。
2.提问时不能按一定的顺序机械发问,一定的顺序指的是学生的座位顺序或编号顺序。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机械发问,学生就知道这个问题轮到某生回答,其余的学生就可以不注意了。他们往往只重视轮到自己要回答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的问题。
3.提问要面向全体。提问不能太集中,课堂中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提问时总是举手,而有的学生不爱举手,所以,提问时教师不能只提问举手的学生,应根据问题的难度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只有注意课堂提问的辐射面,以点带面,才能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优、中、差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提问的时间
1.注意层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可以提问,但提问是有时间层次的。开讲时提问,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过渡或转折时提问,将教材结构和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小结归纳时提问,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关键处提问,将兴趣和重点知识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时提问,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但在具体讲授过程中,不宜频繁提问,不宜边讲边问。
2.注意停顿。教师提问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可以提高回答的正确率,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参与的活动量,减少不规范的语言。如果提问后立即要学生回答,学生来不及思考,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提问后时间上要有停顿,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3.注意整体。提问仅仅是教学方法之一,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机配合,形成完整的结构,才能显示整个课堂的完整和统一。哪些地方需要提问,提问什么,怎样问,抽哪类学生回答,什么时间提问等等,都应同其他教法结合起来全盘考虑。对要提问的问题要事先设计好,不要随便提问,提问的随意性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性,影响提问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的语言
1.具有启发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2.具有科学性。课堂提问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流畅。提问的内容要科学有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提问时重复所提问题内容,这样会使教师的语言显得嗦。提出的问题尽量一遍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
3.具有激励性。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是积极评价。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一定要有一个结论,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应当立即肯定,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讽刺挖苦,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若此同学还是回答不出来,应再让其他学生回答或老师直接讲解。
语文课堂教学有问当然是好事,但不能泛滥,一切要以效果为衡量标准。因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关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下。有的语文课堂,可能只有一个主问题,但却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问题也是真问题;但有的课堂,尽管问题满天飞,却不能触及文本灵魂的深处,也不能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这样的问题即使再多,课堂再热闹,那也只可能是假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打假。
纵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满堂问”我们可以发现,充斥语文课堂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假大空”一类的,大至文章的主旨,小到文章的作者,课堂上的提问铺天盖地。但冷眼旁观,有些问题因缺少抓手而使学生陷入没办法回答的境地,也有些问题本身其实并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多半是应景,可问性严重不足。
那么,课堂提问,问于何处?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早就提倡,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就在于能使学生开窍。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文本本身的内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落差。如果没有了这种距离和落差,语文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要通过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发现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文本内涵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的这种落差,尽可能缩短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距离。因此,课堂提问就应该问于落差处。
一、发现落差是设问的前提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如是说。套用一下这句名言,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落差处处存在,关键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金军华在《课堂提问要把握“六度”》一文(《语文建设》2013年第9期)中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自然”一词重复出现了三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而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对此视而不见,自然也就不可能深入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于是,金老师就此设问:不使用这三个“自然”,句子似乎更简练,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重复使用?
这一问的巧妙之处就在于,问在了学生因阅读文本时没有注意而造成的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落差处,如同一个支点,撬起了文本中学生难以体会的情感内涵,其效果远佳于诸如“《背影》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之类的大而无当的问题。
其实,只要用心,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落差”。比如,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祝福》一文中,祥林嫂改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当时鲁镇的人们没有按照旧有的习惯改称祥林嫂为“贺老六嫂”呢?还有,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呢?再者,文中涉及五处有关钱的描写,为什么在量词的使用上有的地方用“元”,有的地方用“文”,而有的地方则是用“千”?祥林嫂力气那么大,但她被抢时为什么没有出现凌乱的“反抗现场”?……
从我多次教学《祝福》的实际情况看来,这些地方都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注意甚至是没有想到的,这就是一种落差;这诸多落差已不单单是一个个可供教师巧妙设问的点,而且能够以点带面,因为理解了这些落差,小说中的诸多面上的内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因此,教师自身反复阅读文本,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站在学生的立场而非教师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可能存在的落差,是课堂教学设问的前提,也是课堂提问有效的前提。
二、解读落差是设问的关键
发现落差是设问的前提,而解读落差则是设问的关键。发现落差,体现的是语文教师敏锐的眼光;而解读落差,彰显的却是语文教师的功力。薛法根曾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此言得之。
陈日亮的专著《如是我读》一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关于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祝福》里的一个很容易被学生甚至教师忽视的、带有明显落差特征的句子:“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对此,陈老师如此一问:为什么说“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而不说“于是不多久,便剩我一个人在书房里”?两种不同的说法,这词序之间的细微变动,又隐含着多少丰富的信息?面对这种“落差”,陈老师这样“如是我读”:一个“剩”字位置的更动,强调的是“我”虽是客人,而且还是本家,见面不多久竟成了被弃的多余物,四叔何时离开似乎也没有察觉――小说一开始就突显了“我”因“话不投机”而被冷落的孤独处境。此解的确耐人寻味。
如果我们能够将课堂教学设问的眼光多瞄准这些虽然小但却有明显落差的地方,围绕这些落差做点文章,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落差背后的意蕴,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一文的教学,在解读文本时,我对文章末尾的“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一句中的“女儿绿”三个字感到费解,于是意识到这同样也可能是学生不太会注意甚至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在多次阅读文本后我发现,这三个字其实应该是全文的“神”。尽管教参在解读、分析文本时,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确定为本文的“文眼”,但我更倾向于“女儿绿”。于是,我缘此设问并作“如是我读”: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女儿绿”采用仿词的修辞,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造而来,“女儿”之于“祖母”,突出的是梅雨潭绿得“鲜嫩”的特点,而“女儿绿”之于“女儿红”,突出的是梅雨潭绿得“醉人”的特点,而这两个特点又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梅雨潭之绿为什么值得作者惊诧的原因所在。一词统摄全文,可见作者匠心。
三、转化落差是设问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这一棒”应该“打”在何处?我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落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尚不能自行解决的,同时,还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主观努力之后又能够完成的问题上,正所谓“跳一跳,够得着”。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问题难易度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处理好设问的角度和梯度,给学生一个解答的“抓手”。
“落差”在手,并不等于“提问”在手,要看我们如何转化。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设问,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明显不同的。因此,教师对于落差,要进行巧妙的转化。
教学《死海不死》,很多教师对于课文标题“死海不死”和文章最后一句“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之间的矛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甚至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发现这其中的落差,只是一时难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也都会缘此设问,但很多教师的设问仍然停留于“文章最后一句和课文题目是不是矛盾?如何理解?”之类“大而空”的表面,问了其实也等于没问。钱梦龙对这一落差的分步转化则堪称经典:“①课文最后这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根据是什么?②死海水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③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④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⑤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这样分步转化、步步引导,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落差化整为零,既给了学生解决的抓手,又很好地体现了设问的角度和梯度。
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4-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增进师生交流、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构建科学、高效、和谐的课堂。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重量不重质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试图通过设计很多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标。殊不知,问题的接踵而至非但起不了良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厌倦烦感。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减少提问的次数,善于把握时机,提高提问的质量,让学生对回答问题充满期待,并从中获得启发。
二、把握不好难度
一个班级的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原有的知识储备也存在差异,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总是提出一些男的较高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问题,那么他的积极性、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对自己没信心,对学习也会有烦感情绪;相反,如果教师可以因材提问,对于不同水平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提问回答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水平处在中上等的学生,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和难度,是不会吸引他们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过份追求标准答案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过于看重标准答案,刻意追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贴近甚至和标准答案一样。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不应该只关注其是否接近标准答案,更要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其纠正。
针对以上的问题,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从教师的语言表达着手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教师语言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对于协调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教师语言如此重要,教师应善于利用语言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例如,当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演练时遇到了困难,占用了课堂很多时间,这时老师如果说“时间也不多了,你还是回到座位上吧”,试想,此时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有微妙的变化,自己没能算出题目还占用了大家这么多时间,难免有伤心歉意的感觉。如果老师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哪位同学可以上来和他合作完成这个题目?”这样婉转的表达方式,不伤同学的自尊心,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时间,以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教师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逐渐摸索研究,总结出一些科学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
(二)把握好提问的难度
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提问也要有梯度,有难有易,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在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吃得饱”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点挑战性。
对于难度的把握,对教师也是个考验。如何把问题设计的有挑战性而又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每个学生水平的掌握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难度应以班级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跳一跳”或是教师的点拨可以回答为上限。
(三)注重启发性和激发性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思考问题体验到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多鼓励表扬同学,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比较融洽,利于学生思维的跳跃。
这里的激发不仅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包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兴趣,例如:同桌互相问答、小组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乐在其中。还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联想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千万不能忽视,教师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总之,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培养自己课堂提问的能力和水平,灵活机动的提问,体现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尧.教态与教学效果[J].语文学刊,2007,(6).
关键词 课堂 提问 适度 原则
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提问不仅要做到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下面就提问如何才能“适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 考虑适度。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发生;当提出的问题须借助于那些他所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而,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提问。
2 难易适度。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课堂提问中,学生不作答与教师所问的难度密切相关。问题太难,学生塑而生艮: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之后,能回答上来。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提问的难易度应当以全班1/3到2/3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上来为宜。因此,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同时,也要“力戒”简单提问。
3 适宜的广度。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重点突出,还要灵活把握,力戒面面俱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那只能是蜻蜒点水,不能深入领会。所以,教师提问要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便深化认识,强化记忆。
4 挖掘深度。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注意广度的同时。要重视挖掘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深入领会课文中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挖掘深度,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到底要挖多深,做到心中有数,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超纲的不宜多挖。
5 合理的坡度。一般说来,教师不要向学生提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或书上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所提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设置合理的坡度。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入求知的高度。
6 多变的角度。课堂提问无固定模式,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新鲜事物上的特点,可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同时也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 适中的密度。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5分钟,不能问个不停,应注意提问的密度和节奏。教师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力求做到少而精,力戒平席,繁琐的满堂问。要想密度适中,就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俗话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提问也当如此。只有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期。
8 凸现亮度。所谓亮度是指教师提问时要注重讲究盛彩,根据不同的内容,或幽默或喧染,总之要力求通过摒弃陈旧的提问方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鲜的,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问境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有效的进发。
关键词:课堂提问 艺术
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趋势。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讲求实效,讲究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就要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几种问题
1.设计问题过于简单。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样,学生会认为需要掌握的问题就这么简单,认为都懂了,反而不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削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内容。这样的问题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即使学生能回答上来,也不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把握,有的甚至把学生带出了课堂教学的主跑道。
3.设计问题太多。有的老师是“满堂问”,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着老师的问题转,对老师的提问应接不暇,没有自己的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喘息机会,老师无形中“贪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抹杀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良好动机。
4. 问题偏难。教师在课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时机水平,设计问题过于难,教师即使循循善诱,但学生苦思冥想,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最重教师只好自己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这种提问,会大大的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5. 教师不问满堂灌。有的教师正好和其他人相反,整节课都没有问题,一个劲的讲,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撸到底,不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所有问题教师全部以讲代替,这样学生根本谈不到能力培养和提升。
二、教师设计问题的原则
1. 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会留有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分析所提问题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是否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能解答,是否遵循课堂教学规律。
2. 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量度
一节课中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还要注意问题适度,学生对这些问题既回答的充分得体,又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回答过后感到耐人寻味。
3. 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针对性
教师设计问题是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要针对哪部分学生进行提问,要“对号入座”,设计问题最好要有适合中等学生的中等难度题,还要有适合发展学生思维的稍难一点的题。
4. 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需要和创造性
目前,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解不深,对新理念运用不透,在课堂上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此一来,教师就怕上课空场,所以在课上絮絮叨叨总是一个劲的说,用足够多的话语来对付一节课,随时对学生提问。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另外,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
三、教师设计问题的艺术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讲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1.围绕整节课提一个中心问题。教师可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整节课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涵盖了整节课的内容,又留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的问题,不仅降低了难度,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注意提问题的目的性和层次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注意有目的、有层次。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做到前后照应,一环紧扣一环去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3.提问要激活思维,制造“冲突”,巧设“障碍”。 一般的讲,学生对每堂课的学习,不是从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本节课要处理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4.教师提问要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学生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问 教学 效果 关键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质量
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提问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出重点、难点,舍本求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提问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育学上的问题。他要求采用“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方法”。如果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就可以认为,进行了“教育上合理”提问。
二、问题设计要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注重难度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对全体同学的综合情况(主要指个性;知识;素质;能力;基础等)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要,掌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得太平直、太浅显,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能不能”等,学生几乎不用通过思考就立即回答,齐答了事,整堂课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益处。而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教学也没什么好处。
三、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趣味
课堂提问就是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四、问题要有结果和答案,注重评价
有问必答,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在教案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把本课时该提哪些问题,该作哪些回答,标准答案怎样等详细程序全部编入设计,还要估计学生对这问题可能有几种解答,可能会出现哪些差错,该怎样引导。
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已分成两个阵营,有的说对,有的说错。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没有判定谁是谁非,而是鼓励双方进行辩论,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学生课堂辩论。
正方(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师:反方同学,你难道不想说什么吗?
反方(从圆纸片上撕下一小块),高举着分开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是。”
反方(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小声的):“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自始至终,教师以微笑鼓励着学生,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辩论结束,教师紧握着反方学生的手,说:“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深情地握着正方的手:“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一次有意义的讨论!”教师彬彬有礼地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孩子们笑了。教师接着向全班学生说:“从上面的例子可以体会到,‘分成两份’和‘平分成两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
我听完这节课对这一幕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正是教师延迟了对标准答案的判定,才有了这个精彩片段,它使成功者体会到快乐,使暂时失败者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只有成竹在胸,上课提问之后才能很好地组织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错的,教师要耐心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纠错方法,及时更正,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不全对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学生什么地方答得好,又要指出什么地方答得不够完善,不够正确,并点明原因,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关键词】问题设计 互动 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的课堂提问的具体形式与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问题结构优化,提问实效显著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可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学生广泛掌握了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所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解决问题。①分别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②用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能否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③动手测量数据,填写操作实验报告,找出求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二、问题情境盎然,提问丰富多彩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克服的带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如果提问对象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应多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直问直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做到的。
三、问题策略优化,提问智慧勃发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①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②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③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④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四、问题方式优化,提问欣然接受
课堂提问要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不能使用一种固定模式,这就是“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提问艺术,并不断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①开放式提问;②突破式提问;③比较式提问;④猜测式提问;⑤启发式提问等。
五、引导技巧优化,提问水到渠成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优化对策:①铺路架桥。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易回答的问题。②引向、指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葫芦西扯瓢”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引向、指津。
课堂有效问题设计达到了以下几点:1.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3.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4.注重了学生的质疑、合作、交流的能力。5.锻炼了学生的知识梳理的能力。
精彩的课堂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实现有效的提问,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最主要的问题突出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锋中闪烁。让我们挥动“有效提问”这一引领有效课堂的翅膀,在数学教学的时空里,与学生一起振翅翱翔吧!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提问 提问特征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提问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的主要手段。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认识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享受课堂,赏析学生精彩的发言。
从同一内容、同一重点、两种不同的效果来看,我认为,好的课堂提问设计应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提问的乐趣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就应该追求这样一个境界,使学生对语文学生产生较为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乐学”是学生学习的内驱,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着力渲染的内容。语文课堂教学与学习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美的熏陶,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非常美的故事。所以乐趣能及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证情趣盎然地投入积极主动的课堂活动中。最终学生留下的是乐陶的心情,是会心的微笑,是难忘的记忆。为此在语言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离不开学生对语言学习“乐学”的情感。教师要提问,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字、词、句语言文言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尤其要加强“乐”的情感培养,大幅度增强学习效果。
二、提问的准确性
提问的准确性,就是保证学生思维流向沿着既定目标发展。首先,提问内容的科学性,做到严密合理,不能欠缺科学性、知识性。其次,表达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决定学生思维的走向,表达必须明确流畅,要言不烦。语言拖沓含糊,会使人雾里看花,不得要领,这都有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再次,难度的适中性。问题提出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还能对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我先板书:变色龙、《变色龙》、“变色龙”,然后提出问题:“请概括这三个不同概念的各自含义。”问题简洁明白,虽有些难度,但经过仔细琢磨,绝大多数学生在感觉新奇的同时,都有了新的领悟。
三、提问的逻辑性
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思维规律非常清楚。他能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新的知识,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梯度明朗,密度合理,难度恰当,重点突出。如讨论《苏州园林》的结构问题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提问角度:①叶圣陶先生为什么会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是哪一句话?②第3~6段的说明与中心句之间是什么关系?③第7~9段的说明与第3~6段及中心句之间各是什么关系?这三组提问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提示了课文的内在联系,使教学重点的完成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提问的拓展性
语文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主要利用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拓展思维训练,对学生来说是有益的。这类提问往往以教材某一角度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循循善诱,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其实课上到这儿时,课堂上学生智慧闪耀,迭起,置身于学生之间,真是享受课堂。
1.享受学生的感悟哲理。在教授课外阅读《窗》一文时,我趁着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浓厚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我建议每一位同学说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这位不靠窗的病人,希望他在我的同学的帮助下看到最美的风景。有的说:“我忠告这位病人,好心情是自制的一剂良药,好心情是人生中最好的伴侣。”有的说:“有嫉妒心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有的说:“我们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心中有爱,它便是天使圣洁的羽衣;我们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们心中有热情。它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听着学生的发言,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情不自禁地说:“同学们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阳光雨露吧!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中去感悟人生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感悟哲理,可以使学生绕梁三日,回味无穷。这种教学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的此起彼伏。
【关键字】提问设计;分层设计;难易适中;针对要点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开放的综合课程,教学资源根植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而不同学生具有的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有十分到位的预设。因而,一个品德教师就必须具备相当的课堂智慧。而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却存在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上课就问学生“该怎样与人相处?”、“冲突发生后怎么办”,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还没有从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上升到感性认识的层面,难以作答。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提问类同,没有新意。“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心“窍”上。下面浅谈品德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提问要注意分层设计,化大为小
在品德课的教学中,儿童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往往有一些重难点需要突破,而要突破这些重难点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既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个单元来谋划,又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设计出一组层次分明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思维深度。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分层递进,循序上升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二、提问要注意难易适中,启发引导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力求能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认真提炼,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好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怎样与他联系》这一主题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通讯工具,教师以“妈妈生病“作为教学资源,面向学生设计两个问题:“是应该用电话还是写信通知医院?”“为什么选择电话?”这样的提问设计完全是流于形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太简单了,没有任何思考价值,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多了,会使学生在看似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但如果教师能再多列举几个生活情境如“向爷爷奶奶汇报学习情况”、“与在大洋彼岸的朋友联系”等,将提问的方式改为“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选择怎样的通讯方式?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思维的空间广阔了,在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纵深发展的空间,他们的回答也是丰富多采的:“病情急的时候打电话叫救护车;病情复杂,又是长期存在的话可以写信或E-MAIL咨询医生,这样能把情况说得更清楚。如果有急事需要马上联系大洋彼岸的朋友就用电话;不是很急的话可以打个电话约时间QQ上谈,这样比较经济”,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很容易地就结合实际生活得到发散。
三、提问要注意针对要点,把握关键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的过程中,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出发,围绕学生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点,合理规范、表意清晰地设计提问,避免学生在教师提示下或无所适从,或答非所问,或偏离主题。
如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我是独生女(子)――话说我们独生子女》一课时,一位老师在引出社会对九十年代独生子女“缺乏宽容、缺乏忍让、缺乏自理能力,自私自利、娇生惯养”的评价后,向学生抛出了“你们同意大人们这样的评价么?”的问题。孩子们自然纷纷回答不同意,更有甚者“义愤填膺”,全盘否定这种说法,为自己鸣冤叫屈。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与“感悟、正视自己作为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借此“克服自己身上种种问题”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如果教师在出示评价后,能提出诸如“你对这样的评价有什么感触?”“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办?”的提问,将会有助于学生在结合生活、反思自我的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精彩的课堂、民主的气氛、学生对学习的好感以及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就是这样在教师尊重学生、对提问方式的精心调控下逐步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一、 高质量课堂提问的特征
传统的课堂提问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教师通过提问去评估学生是否已经记住那些期望他们记忆的东西。通常的情况下,老师会点名让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而其他的学生只是安静的听着。如果这个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会点另一个学生回答,直到一个“明星学生”产生预期的反应。由于传统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比较单一,有时一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多达30多个,有的甚至达到40多个。许多问题都是简单的不需要学生做出多少认知加工的问题,即低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既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也没有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是每个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提问呢?高质量的提问有何特征呢?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的目的并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已经记忆的信息,而是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认知和元认知过程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教师设计课堂的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提出的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哪些行为反应,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具备何种特征呢?我们认为,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关注对于具体内容知识的思考;(2)运用认知加工的策略去发展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的理解和长期的保持;(3)弄清学业问题,扩充对内容的理解;(4)通过自我评估和反馈监控接近学习目标;(5)通过对思维有组织支持发展个人的反应能力;(6)创立一种课堂的思维文化。在表1中,我们从学习的几个维度概括了高质量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质量提问是促进学生全身投入学习的一种动态过程,是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核心,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二、高质量课堂提问的设计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课堂的提问应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一般情况下,一堂课中需要准备的问题应在2到5个问题之间。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设计一个问题时,教师应该思考如下问题:问题应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哪些内容,即问题与课程标准或学习目标的哪些方面有关?让学生参与和学习有关问题的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让学生处于什么思维水平?应让学生在什么社会背景学习(全班、合作小组或个体水平)?如何清晰表达要提出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思考,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
1. 问题的关注点
问题的设计应从思考问题涉及的主题即关注点开始。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概念、观点、原理或现象?问题的设计应把要解决的问题与学习目标关联起来,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关系性。一致性是指形成的问题应与有关的知识维度(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保持一致;相关性是指问题以何种方式与学生的准备状态、兴趣和经历联系起来;关系性是指问题如何帮助学生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整合。
2. 问题服务的教学功能
要设计一个好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必须清楚提问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知道学生知道什么或学生如何运用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不同的问题的教学功能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功能来设计形成问题。下面举几种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基本的问题是开放的和基于概念的,围绕一个主要观点或概念整合事实。这种问题的教学功能主要有:让学生在概念水平进行思维和帮助学生形成图式或心理模型,以帮助知识迁移;帮助学生发现模式,形成个人意义;通过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理解观点的意义,促进归纳学习;帮助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思考。“为什么美丽的定义存在文化差异?”“电子文化如何影响人的大脑?”都属于基本问题。
挂钩问题(hook question)主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往往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是学习单元的核心。例如:“假如你生活在200年前的美国,考虑到你的偏好和兴趣,你会有哪些优势和好处?”“如果让你选择做海里的一种生物,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挂钩问题的教学功能主要是激励学生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和参与其中;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把自己的经历、观点和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的思维和推测;鼓励学生成为一个研究者;使学习具有娱乐性和冒险性。
探测性的问题通常出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期间,关注学生反应中的那些不正确、不全面或不清楚的部分。例如,“你说你不相信全球变暖,请你帮助我们理解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通过这类问题教师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理解提供脚手架。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还有很多,如诊断性问题、检查学生理解的问题、推理问题、迁移的问题、预测的问题、反思的问题等。不同问题的教学功能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有清楚的了解。
3. 预期在何种认知水平回答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于期望学生在何种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应该心中有数。Anderson和Krathwohl(2001)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了认知的六种水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认知水平的加工得到的答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在记忆水平,只是要求再认或回忆问题有关的信息即可。而在创造水平,则需要学生利用来自多方面的元素,以一种相对于他或她先前的知识来说新颖的结构或模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产品。
4. 问题回答的社会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会点名请一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在这种传统的提问模式中,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看谁举手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二是学生在教室所处的位置是否在教师的注意范围之内。这种提问的方式使课堂中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变成消极的观察者,他们不会主动举手,也不会去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并没有起到促进所有学生理解和参与的目的。
高质量的问题应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确保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思考和形成答案。例如,教师对于回答问题可以采取“不举手”的政策,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思考自己的答案,然后向一个同伴表述自己的答案,教师也可以采取抽签方式来决定哪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以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投入。
5. 问题的表述与呈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我们如何充当课堂上的智者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宜“曲”,不宜过直,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比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总免不了要讨论人物的性格。如果我们每次涉及到这个问题时,都这么直截了当地问:“这件事体现出了人物什么性格?”那么一次两次尚可,次数多了,学生定会感到乏味,以致对讨论提不起什么兴趣。此时,教师不妨跳出来换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方式提问,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位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分析到林冲的性格时,他不是问:“这儿体现出林冲什么性格?”而是换了一种问法:“同学们,大家说说看,这件事要是换成鲁智深会怎么处理呢?”这一问可激起学生兴趣了,在对两人的比较中,林冲的性格也就自然地凸显出来了。
再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他十分讲究“曲问”的艺术。他在教《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时,没有直问这两字的意思,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一问就使这两字的意思深深烙进了学生的脑海。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魔棒,掌握了它,我们自会成为课堂上的智者。
二、问题要精当,不宜烦琐,要有主次之分,要能突出重点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被摒弃后,有的课堂就走向了“满堂问”。你问我答,热闹非凡。殊不知,问题过多也会有害。老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忙于应付提问,必然会减少思考的时间,课堂效率自会降低。再者,问题过多,难免会趋于烦琐。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他提了如下一些问题:
1.行刑前、行刑时,围观群众对卡西莫多是什么态度?
2.为什么用这种态度对待他?
3.卡西莫多的态度是什么?
4.他愤恨失望的原因是什么?
5.相对于群众,爱斯梅拉达的态度是什么?
6.卡西莫多为什么会流泪?
7.群众为什么会喝彩?
这些问题很明显是按情节发展顺序罗列而来,未经整合,故难免琐碎。问题一路问下来,平均用力,致使层次不够清晰,重点难以突出。这就要求教者应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该合并的合并,该明确的明确,从而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是学生能从你的问题中有所“得”。
三、提问应在“无疑处生疑”,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些容易被他们所忽略但往往又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内容
例如《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相逢的那场戏。为了表现朴园一步步惊觉出站在眼前的就是侍萍时的复杂心态,先生设置了对侍萍身份的四问:
1.“你――你贵姓?”
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3.“(忽然立起)你是谁?”
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这四问穿插在剧本情节中,学生读起来觉不出问题,很容易忽略过去。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将这四问罗列在一起,本无疑处也就生疑了。“这四种不同的说法显示出人物什么样的心态变化?”从“你――你贵姓”的冷漠的客气,略略地警觉到“你姓什么”的直接,再到“你是谁”的惊疑、紧张到最后的“你,你是――”的恍悟,将两人相认的这场戏表现得跌宕有致,很是富有戏剧的情味。此处,除了指导学生品味这四句台词,还应设计些小问题帮助学生赏析三处舞台说明。三种动作,三种心态,着墨不多,却刻画到位。大家的笔法,独到的匠心就在这浅易之中传达了出来。
笔者认为,老师应该让自己练就一双“慧眼”,能够从浅易处挖掘出深意,让学生“无疑处生疑”,在问题中开启学生的智慧。
四、对于较难的问题要善搭台阶
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再如讲《过秦论》时,笔者根据秦国兴起、强大、统一全国及其灭亡的过程,精心设计了四个台阶式问题:
1.秦国兴起时实行何种基本国策,起何作用?
2.秦孝公以后的80多年,又为何能进一步强大起来?
3.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偶然的吗?为什么?
4.秦朝迅速灭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问题的梯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五、提问要注意设计语言
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否让学生明白、接受并积极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问题的语言组织形式。笔者认为提问首先要明确、具体,不能大而无当,让学生无从下手。
比如,一位老师讲《声声慢》,在诵读完这首词后,老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词读完了,下面请大家概括一下画面。”这种问法,我们常在课堂上听到。问得很随意,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是否说得够明确,够具体。结果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无从下手。好在这位老师注意到了学生为难的表情,考虑到学生较薄弱的基础,这个老师又补充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完这词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较前一个问题就显得具体、形象、明确得多了。学生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问题也就提得更有价值了。
其次,提问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情趣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长亭送别》的第一个场景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俗语云‘女为悦己者容’,莺莺为何无心妆扮呢?红娘不知,你知道吗?快从曲子中去找一找吧!”这个问题无论是俗语的运用,还是“红娘不知,你知道吗?”的巧妙激发,都充分显示出这位教师的智慧。
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方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目的;情感激发Brief questions OH classroom skills
Wu Xiaohu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classroom is the question for the waves stirred up the feelings of the students so that they learn in a pleas-ant atmosphere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knowledge,consciously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to overcome anotherdifficult decision,wllich to dis-play their wisdom andstrength to establish rdscientific peak climbing contribution to the State and the nati’s confid in smart talent and cteterannahon.
【Key words】classroom questions;teaching purposes;emotional excitation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或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课堂提问之目的正是为激起学生感情波澜,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大量知识同时,自觉地不断地去攻克一道道难题,从而展示自己智慧和力量,树立攀登科学高峰为国家民族贡献聪明才干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如何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高涨情绪,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备课重点设计的问题。当然,由于各门功课课堂侧重点不同,所以设计方式不可能也不会同用一种模式。本文仅就其中独具特色的三种提问类型例说如下:
1反意设疑,诱导发言
反意是指故意提出教材上所要讲解的内容意思完全对立,让学生感到惊异,觉得新鲜又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这种观点,刺激迫使他们发表各自见解。一位名师在分析《雷雨》人物形象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真喜欢周朴园这个人物,他有胆有识,有钱有势有魅力,不是吗?为何侍萍痴情于他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这么一问学生势必带着问题重读原文,寻找反驳例证,阐述自己观点和看法,甚至有学生可能与老师争辩,这就达到了“激”的目的。在大家纷纷发言之后,老师把握火候进行引导归纳、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功的自豪感。用该种方法提问,悖于常理,制造新奇,有极强心灵冲撞和一吐方快的诱惑力。但它适用于知识层次较高的学生,亦不可滥用。
2迷其真假,促其思辨
必须看到,现代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反应特别灵敏。一般知识性问题课前大多自学消化吸收。因此,提问也需有一定深度难度。此法就是针对课堂盆难点设计的。即出示似非而是的例子,留下答案空白点,促使学生各自猜想、思考、分析、对比、辨别、选择,最后作出正确判断。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请看下面例子: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提出以上实例让学生回答对或错并不难,因为他们否会怀疑臧老文章有毛病。但是,学生也许会说前后存在矛盾,“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的语义冲突,无疑学生会产生“为什是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从修辞学、逻辑学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索、对比、辨别,得出“活着”、“死了”;“死了”、“活着”具有十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通过事物间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道理“用简洁凝炼”的词语表现出来,阐明了这样的道理: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意义不一样。通过分标思辫,让学生掌握矛盾修辞法妙用。
3浅入深掘,开拓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