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情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把握好经典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取向、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实施方式等环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实现语文教学与典诵读的有机整合和良性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经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教育的链接,使琅琅的经典古诗文诵读声经常回荡在语文课堂之上。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巧用经典名句,以经典的语言,抒写经典的年华,让经典诗文成为师生间信息交流的有效载体。作文评语中的经典名句蕴藉着教师对学生的由衷欣赏,让学生感受经典妙用的同时,感受老师内心的真诚,感觉老师是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有经典相伴的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一种心灵放飞与乐在其中的精神享受。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中,体验经典诗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语文教学与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就语文教学而言,经典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内容巩固的试验场。如,经典古诗文读本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注音,一年级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他们诵读经典时,就可以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来指读经典,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加快经典古诗文的诵读记忆速度,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同时,语文教学对经典学习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诵读对经典古诗文中的某些语句会产生顿悟之感,会帮助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会提高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因此,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奠定扎实、牢固的语文基础。
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进行选篇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但他们记忆力好,摹仿力强,同时,他们可爱、活泼、天真、烂漫,思想单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由最初的三――五个字的短小韵文如《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一类易于琅琅上口的启蒙读物开始到以绝句为主的五言和七言浅近的古代诗歌,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授以《论语》、《大学》、《中庸》、《左传》、《春秋》、《古文观止》等较为深奥的理论性、艺术性著作。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诵读的效果才能显示出来。
三、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范读作用激发诵读热情
学生模仿力很强,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
1. 教师要规范诵读的语音语调
诵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诵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诵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2. 教师要把握不同作品的基调
教师要做到诵读理解,就是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师还要设计诵读方案,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3. 教师要正确掌握诵读的技巧
掌握呼吸、发音、吐字、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应用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我爸爸原来是一个化学老师,整天都喊着"科学之上"的口号。可是,近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在研究《论语》、《老子》、《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古代经典著作。他曾经对我说:"我是怀着赎罪的心情来学中国经典著作的。我读书的时候说要打倒孔老二,现在看来,多么幼稚。我和你一起学,越学越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买了一大堆的经典著作,办了一个经典网站,"孩子,学好《论语》,终身受益。"这样的话时常挂在嘴上,于是,我就叫他"经典老爸",妈妈叫他"经典丈夫",外婆叫他"经典女婿"。
记得有一次,"经典老爸"教我背《大学》。我一听题目就说:"我知道,大雪,小雪,大暑,小暑……"他皱起了眉头:"谁让你背这些?"我觉得挺奇怪,反问:"你不是让我背'大雪'吗?"他笑得前俯后仰,说:"不,不,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经典老爸"说话不离经典,时不时"蹦"出几句"经典"话语。一天晚上,我在妈妈的监督下背《英语1000句》。背了好半天背不出来。妈妈生气了:"潘--艺--丹!"我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不背了?"我抬头一看,天哪,妈妈的眼睛瞪得比算珠还大,眉头成了倒八字。她怒气冲冲地指着我骂:"学不好英语你给我扫大街去,真是气死老子了,老子,老子……"
"你可算不上老子喔,《老子》是本书,老子比你老,你要成为老子,你慢慢地等吧……"嗬,老爸回来了。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我也忍不住笑了……
"经典老爸"还很爱"引经据典"。我的房间门上,贴着《弟子规》。前几个星期的一天,我在读书。他在旁边制作《经典频道》的网页。我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只好去向"经典老爸"求救。
我想逗逗他,就轻手轻脚走到他身边,大喊:"'经典老爸',这个问题我不懂。"没想到,"经典老爸""丢"下一句话:"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哎,又是《弟子规》,没办法,自己去想吧。
过了好一会儿,"经典老爸"摘下眼镜,看了看我,笑着说:"怎么样?知道了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经典老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把它背下来,将来受益无穷。"他还说:"哪个学校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我就把你转到哪个学校去读书。"这个学期就把我转到这个读经的学校来了。他的"经典"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关键词】经典诵读;课堂模式;教学策略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她精练、优雅而且丰盈;汉语古典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感,是其他任何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语文教学中的唐宋诗词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著名诗人灿若群星,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作为小学生对《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家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其意为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励志感言应当有所了解。特别是教师,我们应该舍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在诵读中更直观地触摸这些语言。对于经典朗读可以采取齐读,对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背诵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觉中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自豪。
小学阶段是经典诗文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开展经典诵读,正是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不同形式去读千古美文,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阶段,以国学为主的经典诵读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国学经典大多含义深刻,有些词句生涩难读、难懂。而经典诵读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后花园”,不能以品词析句为主来获得语文能力,更不能因过多思想教育而走向思想品德课。让学生浸润在国学经典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祖国的经典得到激活和传承,应作为根本的任务。
(1)能有感情地朗读,做到熟读成诵,逐步做到由积累到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初步体会经典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受到陶冶,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的热爱。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
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该如何把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和参考,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寻找一个可操作而有效达成目标的模式。正因为如此,本人所在的学校举行的第一次经典诵读研讨课中反映出一些问题。
1.重“自主”朗读,轻教师有效引导
不少老师不知该讲哪些,该如何讲,索性就不讲。放任孩子们随意而读,率性而背,还美其名曰“自主”学习。没有点拨、拓展,因而缺乏理解后的入情入味的诵读。缺少对诵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孩子在学习中是机械地记忆,死记硬背,感到枯燥无味,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经典的兴趣,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最后造成一大批学生半途而废。
2.多细致讲解,少形式多样的读
有的老师课堂上拓展内容多,学生听的很有兴趣,但课堂所学的内容――经典句子和片段,没有让学生充分读书,一节课下来不能读流利,更谈不上背诵。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课后的研讨中,大家统一了认识,形成了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模式:读――联――诵。以读为经;以理解体会为纬,联系故事和生活,以熟读成诵为落脚点;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为最终目标。
三、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经典,感知经典,有所感悟,诵出韵味,熟读成诵,学生涵泳在祖国经典文化的海洋,积淀下扎实文学素养,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而养精神。
1.书读百遍,陶冶情操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师范读,识文字。对于文中出现生僻的字或通假字,教师可以做范读,带领学生读,做到正确。明句读,察语气。教师应注意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包括声调的起伏、恰当的停顿等,并学习品味“韵律”之美。这样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他们对文章的了解。自由读,能流利。过多的整齐划一的齐读会压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抓住难读的地方多读,从而会更快地做到通顺流利。做动作,读中悟。有些词语晦涩难懂,教师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来理解,形象而且直观。如《弟子规・出则悌》中的“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教师边读便演示见到长者马上鞠躬作揖,长辈不说话时,恭敬地退到一边站立。既指导了读,也理解了意。配乐读,品味美。用音乐渲染,使学生入情入境,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味。如在读《论语》时,配上《渔舟唱晚》,学生会情不自禁摇头晃脑,韵味十足。
2.品味语言文字, 引导积累运用
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时,引导学生说说有关描写黄河的诗句,学生很快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学生百说不厌,回味无穷。
3.引今据典,开阔视野
如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如今之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时,说说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4.熟读成诵,怡养性情
小学生记忆力强,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故事中、拓展中、讨论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终熟读成诵,水到渠成,培养语感,提高人文素养。多数孩子当堂完成背诵,同时允许存在差异,部分课后完成。
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学生在诵读中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人文精神得以养成、行为得以规范,经典文化得以传承,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杨惠君,覃仕堂.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艺术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郭辉雄.小学古诗中的“做”中“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7期
[3]蒲悦.小学语文古诗开放式诵读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杨易梅.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谢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关键词:经典阅读 迷失 回归
作家余华对“经典阅读”作过生动的描述: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地走着,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后,才知道它们已永远和我在一起了。可见,经典有着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塑造灵魂的神奇魅力,阅读经典是一种特殊的旅行,会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深刻的感受和终身难忘的经历。
然而,现在中小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面临着几多无奈,几多尴尬,几多迷失:一是教师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指导,不少语文教师几乎没读过几部经典,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完整读过,遑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二是存量少。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尤其是经典藏书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家长学生购买的大多是课程辅导训练及优秀作文选,对经典名著很少问津。三是学生对阅读经典缺少兴趣和热情,呈现出以下几种阅读现状:
(一)功利式阅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得相当多的学生根本没时间阅读经典原著。为了应付高考、中考对名著经典的考查,只得在临考前突击读读简本、背背提纲要点。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读,让原本高雅的阅读变得功利十足。
(二)浅文本阅读。有些学生在阅读经典时,急于追求情节,采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种缺乏深刻感悟和体验的阅读,在阅读结束合上书后,就像灯火熄灭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三)娱乐化阅读。据权威调查显示:八成中学生冷落名著,而对于像《论语》、《三字经》这样的传统文化经典只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接触过。他们觉得完整版的经典读起来又累又没意思,而“戏说”、“大话”以及简本读物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把阅读当作娱乐消遣,以获得视觉和心理愉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规定了初中阶段必须阅读的10部名著,但实际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天,10部名著都没能认真完整地读下来,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缺失和遗憾。因此,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让学生与经典同行,应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觉悟和使命。
首先,教师要有阅读经典的热情。
阅读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之于打靶,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语文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因为经典阅读不仅能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素质,还能让教师形成个性化、诗意化、充满灵气的教学风格。因此,语文教师要有阅读经典的觉悟和热情,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自己首先必须完整反复地阅读;不仅如此,语文教师在经典阅读方面更应该拥有“一杯水”、“一盆水”,甚至是“长流水”。惟有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思接千载、神采飞扬,才能让课堂闪现文学的光彩,让学生感受经典的精彩,激起学生的共鸣,点燃学生阅读经典的火花和热情。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的动力,她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精美文章的阅读向课外经典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如,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时,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放映《骆驼祥子》中与文本有关的精彩片段,一方面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悟课文,让学生深切感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感受和煎熬,再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骆驼祥子》,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原著。也可以抓住影视热播等契机,有效地促进经典阅读,如,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并及时地向学生推荐原著;此外,还可以通过介绍作家的趣闻轶事、文学典故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一是读写结合。培根对阅读曾打过一个精当的比喻:蚂蚁只会辛勤搬运,比喻读者只重积累,久而久之,难免成为“两脚书橱”;蜘蛛只知吐丝,比喻读者只重表达而忽视积累;只有蜜蜂,它采得百花之粉,酿出醉人之蜜,比喻读者既重积累,又重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只聪明的“蚂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时,要求学生准备两个本子:一本用作摘录妙词佳句、精彩段篇,一本用作抒写随笔、读后感,让学生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上的收获。二是读思结合。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读书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读又思,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理想境界。三是“攻读”。不少经典尤其是外国经典对学生来说,在阅读方面的确很有难度,一些学生畏难罢读,知难而退。作家王蒙认为学生最好读点费劲的书,因为费劲读下来的书,往往是最有趣的,也是最有收获的。一个真正想要学知识、长智慧的人,必然要经过阅读中的难读、难懂的解答才能真正有进步。教师要鼓励、帮助学生踮起脚尖“够一够”,让学生感受“啃书”的苦乐滋味,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收获美不胜收的风光。
第四,营造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
【关键词】培养吟诵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一个孩子热爱读书,尤其是诵读经典诗文,他就能感受到汉语表达的丰富美好,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和慰藉,从书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书中的道理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从而达到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鉴于此,我将自己在班级里指导学生吟诵校本课程《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一点体会,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
一、低点起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小学生欠缺经典诗文的知识,学习起来觉得枯涩深奥,我认为结合生活经验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好方法。我在教学校本课程《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时,对读本的教学次序做了调整,由易到难,先选取和我们农村生活接近的《悯农》、《梅花》等入手教学,并配以图画,降低了难度,使枯涩深奥的诗词变的形象生动,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很受学生的喜爱。
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表现,加深体验。在教学《墨梅》时,我根据诗意,先利用插图理解"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的意思;接着运用动作表演、绘画展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观看、表演、绘画、交谈等各种感官的结合使用,从而理解了诗的意思,体验了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展现了墨梅的高风亮节,加深了体验。那节课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涨,语文教学效果好!
二、加强积累,组织课内外背记
1、重视课堂学法指导,夯实基础。
经典诗文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我很重视课堂学法指导,为课后的自学打基础。我在教读校本课《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中,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经典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长歌行》中,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采取教师示范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同学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接着,熟读诗文,明意悟理。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我问:"春天园中的景象是什么?到了秋天的景象呢?"学生回答:"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又问:"此番情景,你的感触是什么?"学生道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生自然明白了诗文的意思和蕴含的道理。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
最后,我延伸诗歌,拓展诵读,问:"由学习《长歌行》你最想说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与它相关的诗句和名言警句?"同学们热情很高,将以前积累的东西联系起来了,有的说:"我们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的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学生在多读中进行着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2、强化课外多念多记,丰富积累。
我把学习《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经典诗文的重点放在课外,课堂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而且现行课本中的经典诗文更是沧海一粟。
首先,我要求学生大量诵读,每周背诵两首诗文。我每天利用操前、早读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领读一首《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中喜欢的古诗词,使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诗意,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再诵读两遍,我着重引导学生读出每句诗句的升降缓疾,强调读出诗的韵味,以求熟记在心,出口成章,巩固每周背诵的两首诗文。逐步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程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沐浴着经典文化的熏陶,渐渐地喜欢爱吟诵经典诗文了。
其次,做摘抄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新课标也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阅读校本课程读本的同时进行有效摘抄,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把所读内容内化吸收。我隔几天就让学生以"吟诵经典诗文,摘录好词佳句"代替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摘录的机会。我更强调让学生把《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以外的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诗文、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进行归类,学生已归纳出了学习、立志、做人等方面的谚语、名言警句、格言、古诗词近百个,并写出了一定篇数的感悟,引导他们做真善美的事情。这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
再者,建立家庭书屋,让家长感染孩子。 只在学校诵读《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还远远不够,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我利用家长会号召每个家庭成为"读诗家庭",建立家庭书屋。引导家长:我们的校本课程读本中有许多内容适合学生的父母阅读的经典诗文,如:《千字文》、孔子《九思》、《弟子规》、《处世治家格言》、《晦庵公家训》……要求家长每周抽出三个小时以上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净化一家人心灵,学生在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
三、注意反馈检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
定期组织诵读比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求就特别强烈。"因此,我在班中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诗文背诵竞赛,强调学以致用。这学期我班开展了:3分钟看谁背的诗词多;配乐诗表演,看画吟诗等多种活动,学生人人都参与比赛,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能力和风采。看谁背诵的经典诗文多,看看谁的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同时检查了学生对经 典诗文积累情况。对竞赛出的优胜者奖励学习用品,并封为"背诗能手""班级小诗人"等荣誉称号,学生的热情高涨。
经典文学对大众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经典文学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结酿,愈久愈纯,又如翡翠明珠,百代流传。从作品内容来看,经典文学的影响更久远。经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汲取了通俗文学的精华,是通俗文学的升华。经典名著凝结古今人类智慧,拥有深刻思想内涵,反映一定时代的精神。百家争鸣,一部《论语》让儒家的仁爱传承千年,,鲁迅犀利的语言让民主自由深入人心;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的复杂人性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泱泱华夏,一部《史记》展示了半边历史画卷。名著的深刻内涵让其经久不衰。
经典文学是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明镜。它凝结往日的智慧,旧年的时尚:刻写历史的年轮,岁月的创痕。一如远古留下的化石,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其中的古老秘密。文学名著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大和辉煌,正如同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也正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英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名著以其超越时空的震撼,影响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其次,经典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名著早已渗透于深厚的文化大环境之中。经典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更深,更广。经典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触及到的是读者的心灵层面。诚然有些名著诞生之初是通俗文学,但它作为通俗文学影响的只是一代人,而它成为经典后却影响代代人,通俗文学功在当代,但经典文学利在千秋!
文学名著构建和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空气,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的力量虽然无形,却如同那无数的溪涧沟壑为人类文明的江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汩汩泉源。正如儒家经典《论语》,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亲身读过,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深受其影响。《论语》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在这深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感到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第三,名著对历史、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持续度,都是通俗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四书五经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一举一动;《论语》中的思想逐渐融入民族精神,融入华夏文明;《资本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典文学以其广大受众和深刻内涵,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经典,终将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这里,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哗的文化工业时代,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应迷失在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之中,也不应放弃那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文学名著自产生之日,或难以兼容于时代惊世骇俗:或激起时代共振,狂扫文坛,最终大浪淘沙铸就成经典传世绝唱。它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它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即使将来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照耀和抚慰,离不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梦想。
文学名著,汲古今中西之文萃,纳天地日月之精华。感沧海桑田之变幻,奏乾坤寰宇之辉煌。
反方观点
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第一,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必要根基。通俗文学产生并存在于老百姓身边,被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学。回顾文学发展的历程,“经典文学”就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的《诗经》已成为经典,而《诗经》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国风》。《国风》它首先属于通俗文学,再如《三国演义》等经典亦是由通俗文学发展而来的,它们经过文人的润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淘洗而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通俗文学是经典文学产生的基础,是经典文学的土壤,经典文学是通俗文学这块土壤中长出来的一颗参天大树,试问,没有供大树扎根生长的土壤,何来参天大树呢?
自古以来,通俗文学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不登大雅的“下里巴人”,受到所谓正统文人和精英文化的歧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下里巴人”就是要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产生于“草根阶层”,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文学名著的作品,问世之初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文学。
第二,通俗文学比经典文学更容易为最广大的民众所理解,接受,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绝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名著是通俗文学这座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令读者敬畏多于亲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遍布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而通俗文学以其通俗性关注了最广大的受众――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以通俗平易的形式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典文学往往因其思想或艺术富于深刻性,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往往不易理解,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给文学的广泛传播,发展造成障碍吗?
第三,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走八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
一、确定诵读目标
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小组,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诵读内容,评价措施。经典诵读的内容分为校级经典和班级经典两大块。校级经典每学期20首,每周一首,保证全校学生琅琅上口。班级经典以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为主,全班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每学期都能通过一卷或两卷。每卷的背诵量:古诗的有20首;儿歌的有36首;古文则有10篇。每位语文老师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让学生自主积累,自主发展。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背诵量多的可达八九十首,最少的也有20多首。六年下来,学生就积累了一笔丰厚的人文底蕴财富。
二、营造诵读环境
设置经典引领区。教学楼一楼长廊是我校的经典引领区,《三字经》、《论语》、《古诗》、《弟子规》……以精美的图文并茂的形式,悬挂在长廊内的墙壁、柱子上,让孩子们目之所及,见到的都是经典名句,让中华的传统文化精髓“润物无声”。
设立经典诵读内容专用展示板。在校园的楼梯口,班级的门口,都安装了可以插入经典诗词纸张的塑料展示牌。一周一首必备的古诗文定时下发到班级,红纸黑字,非常醒目地插入展示牌内,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背诵,每周定期轮换。
三、把经典诵读纳入课程
编撰《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是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达到此目的,仅仅学习书本的那点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精神,编排了我们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这套教材的内容均为我国历代经典诗文,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了三个学段,三个学段的内容各成一册,方便学生诵读。对于书中所选的诗文,我们只要求同学们了解大意,不求甚解,读熟会背。按照教材的要求,每周背诵两篇经典诗文。这样,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和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在他们的血脉中激荡我们的民族精神。
让经典诵读进入课堂。每周一的第二节课,是全校的经典诵读课。老师们精心准备,同学们热情高涨。自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以来,我们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更是形式丰富,精彩纷呈。
另外我们还每月开设一节大阅读课,在大阅读课中,鼓励学生引经据典,将自己积累背诵的经典名句在答问中、交流中脱口而出,升华了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以致用。
开展“585”经典诵读工程。为了确保每天经典诵读的时间,我们开展了“585”工程。早操前以班为单位在操场集体诵读校本经典8分钟;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前集体背诵校本经典或班级经典5分钟。
四、开展各种经典展示活动
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扎根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青少年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开发智力,同时,陶冶情操,涵养气质,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传承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学校长期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从尝试到展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坚实的文化传承之路。
足迹
2003年9月,学校率先在初一、初二、高一等3个年级开展诵读《论语》部分经典内容的活动。3个年级学生人手一本《论语》,利用周三、周四晨会时间由语文教师指导诵读,每月进行1次考试验收,考试成绩纳入班集体考核。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领悟经典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涌现出一大批诵读经典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给予大力表彰,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随后,学校与中国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中心联合召开“经典诵读展示会暨双港中学经典诵读启动仪式”,拉开了学校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序幕,提出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活动目标。
2004年9月,学校自行组织力量编撰的、集合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精髓的《经典诵读读本》校本教材正式走进课堂,每个学生人手一册。与校本教材配合使用的还有集美文妙句于一体的《每日一撷》。以校本教材为主,形成以经典诵读、英语诵读、语文诵读等为主体的晨会诵读板块,开展了一系列诵读研讨交流、诵读展示竞赛活动。
2005年,学校正式将每年的9月定为读书活动月,开展广泛多样的读书爱书活动,以活动月来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活动月的口号是:“用读书来塑造美好的心灵,组织快乐的学习,创设激情的生活,培养闪光的才能。”活动月以校会动员、主题班会讨论、有奖征文、演讲展示、读书心得评比、班报设计评比、宣传橱窗设计评比等活动形式构成整体系列活动。
2007年起,学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与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先后承担2个国家“十一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论语选读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促进社区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和扩展。
2009年9月,主题为“志存高远”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完成,孔子浮雕、七子像、文化墙(镌刻有《师说》《劝学》《少年中国说》等文章)、诸子百家散文、唐诗宋词等文化元素镶嵌在校园里,使广大师生得到感染和熏陶,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
2010年9月,学校在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编了新的校园读本《双港中学校本教材系列――经典诵读读本》。新版教材在老教材收录《论语》等名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四书五经、汉赋骈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内容近300篇(首)。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力求译文生动、解析准确。
…………
教育原则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坚持6个基本教育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素质教育方针和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经典诵读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二是坚持经典诵读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保持经典诵读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的关键。三是坚持人人参与和师生共读的原则,学生要发展,教师也需要文化的熏陶,教学相长,这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四是坚持长期性的原则,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时的热点,而是办学的一条思路和方向,必要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五是坚持经典诵读和促进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经典诵读的同时大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强调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六是坚持以中华经典文化为基础、向其他优秀经典文化扩展的原则,学习、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精华。
方法和途径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校建立有效制度与机制,确保活动目标的落实。例如:把经典诵读的验收成绩纳入班集体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绩之中,对班主任和班集体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从而保证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执行力。再如:制定积极的评价激励机制,诵读效果好的班集体在评选各类先进荣誉时享有优先资格,并且把诵读成绩纳入学生的操行评定之中,这些都既起到了端正态度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功感,从而保证了诵读的效果。
在过程中加强宣传和引导。中学生思想活跃,并常伴有逆反心理,要使其对几千年前的《论语》等经典感兴趣并非易事,为此,学校用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来解释和宣传,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好奇心和兴趣。
坚持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保证教师、教材、时间、验收等基本要素的完整性,达到课程化和产生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辅之以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班集体文化活动。
树立榜样,典型引路。例如:学校开展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2000余名学生中评选出10名优秀学生代表,由这10名学生作事迹报告,报告中无不渗透着《论语》等经典中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同时评选出经典诵读先进班,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展示会上,以各班《论语》接龙的形式进行,400多名学生以整齐洪亮的声音展示了经典诵读令人震撼和激动的一幕。
学校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择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用《论语》《老子》等原著,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诵读;第二阶段,学校组织力量编写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读本》和《每日一撷》;第三阶段,校本教材和权威教材同时使用,初中部引进《中华经典诵读本》,高中部引进《英文经典名篇诵读本》,两者结合,效果很好;第四阶段,重新修订了《经典诵读读本》。学校组织开展的经典诵读相关活动,从策划到组织都尽量交给学生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绿色阅读:让阅读充满诗意
学校开展的绿色阅读即本色阅读,它强调自然本色的师生共读,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提升“诗意人生”的品位。倡导绿色阅读,让学生跳出题海,走进书海,以“浸泡―习得”作为学习的基本方式,解决阅读量不足、读书兴趣不高、语感培养不够、指导不得法、课内外脱节等问题,使学生在书海中亲近生活,习得语文。学校装备了3个学生阅览室,给学生提供精美的书籍,全校所有班每周开辟一节90分钟大阅读课,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开展绿色阅读,使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享用丰美的精神食粮,读名家名著,读精美诗文,读精品报刊,读社会前沿信息。
根据学校组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所有课程中,90分钟大阅读课最受学生欢迎。为了使阅读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作用,使阅读课更加规范,学校出台了《阅读课操作规程》《阅读课基本模式指导》等办法,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阅读课模式和途径的创新。同时,根据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重点抓读书笔记的指导和积累,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学校要求,初中每名学生一个学期读书笔记积累量至少1.5万字,每周800字;高中每名学生一个学期读书笔记积累量至少2万字,每周1000字。学校对读书笔记质量和数量均高的班集体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除了90分钟大阅读课之外,绿色阅读的课型还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师生共读一本书。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以传递读书热情,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全班共读后,教师会询问学生有所体验的地方、有感悟的地方,学生阐述时,教师就此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二是规范读书笔记课。学生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读的阶段,还要潜入写的阶段。学生读完书,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这种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阅读和沉静思考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有目标的阅读课。在上阅读课时教师印发精选的材料,全班共同完成习题,或教师指导分析语段与题型,指导学生完成,剩下的时间再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随时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读和写,使学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阅读和写作之中。
为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开展了读书接力活动。一是建立书香家庭,用学生读书的热情去感染家长,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学校每月向家长发放一封关于读书活动的家长信,内容包括学校阶段性阅读活动介绍、如何指导子女阅读、如何与子女共同阅读等。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鼓励家长建设家庭图书架。二是家校共建班集体书架,将图书馆延伸到教学楼的楼道――在每一个教室门的旁边设置班集体书架,配备100本以上书籍,每学期为每班增配图书50册,供学生随时阅读。这种做法,既为学生的诗意人生提供了精神食粮,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管理的机会。
由此,学校通过绿色阅读充实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们爱上阅读,感受诗意人生。
随笔化写作:让灵性跃然纸上
2012年9月,学校与《中国教师报》联合举办了全国随笔化写作大赛。大赛中师生表现出色,由于平时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踊跃,作文写得生动鲜活,得到外地做课教师的好评。有7名教师在大赛中获一等奖。这是学校长期坚持随笔化写作训练所取得的成果。
学校从2007年开始接触到随笔化写作。校长、主管校长和部分语文教师三下山东邹平,向随笔化写作发起人成浩请教,到一些学校观摩学习;并请专家学者和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到双港中学开讲座、作示范。校长刘建始对随笔化写作情有独钟,认为它对学校建设书香校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为全校语文教师购买了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的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引领教师们钻研他人之长,学其形,寻其意,得其神,为我所用。
学校倡导的随笔化写作顺应人的言语生命成长规律,以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为目标,以“表现本位”为基本理念,以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日记随笔为日常写作方式,以情景随笔课、随笔展评课、随笔修改成文课为主要课型,以写、读、评、改、展为促进手段,以顺应、养护、培植、激励、磨砺为基本原则,先写后导,先写后读,为写择读,以写促读,读写互动,重在自悟,在日常随意写和课上有序改的有机结合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
随笔化写作教学中写、读、评、改、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言语生命的尊重、顺应和养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作文体系形成了“创设情景―写出作文―比较阅读―读中感悟―开阔思路―修改作文―成文展示”的完整链条。
国学经典读后感论语【一】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国学经典名著,名字叫论语,读完以后,我有了许多的感受。
相信大家对《论语》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论语》这本书吧: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
其中,我最欣赏的几句话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令制度,小人关心恩惠。”
这句话就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君子,时时刻刻都在考虑着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养,而不在乎财富,所以君子为人正直,品德高尚。而小人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说明他们就没有雄图大志。君子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律,在觉得不合适的时候会进谏。而小人则关心的是别人给了他多少好处和恩惠,这样的人必成不了大器。所以我们一定要往君子的方向发展。
国学经典读后感论语【二】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子贡问他的老师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说:“那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出国留学网
同学们,要知道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懂得去“宽恕”的心是多么重要,这样博大的胸怀,自然也会给其本身带来幸福。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易地而处之,自己想想,看看对方对待自己,自己又不怎么对待别人的,总可以找到自己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还必须改正。很多事,看开了,自然就不会去怨天尤人了。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精神时刻都在激励着我和我们要不断的进步,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国学经典读后感论语【三】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家别以为,孔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因为我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诵读经典
积淀文化底蕴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记得曾经看过李振村老师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15岁赴美就读到博士的中国留学生,英语十分流畅,而他的母语却出了问题。他对“山寨、房奴”等今天的一些常用词语茫然无知,表达时,只好用英语词汇代替。15年的母语熏陶和滋养,却抵不过14年的后天语言学习。其原因之一是他的汉语生命基本停留在了14年前。他的母语之树因为切断了与母语大地的联系,吸纳不到鲜活的营养,虽然活着,但停滞了生长。而像杨振宁这样的华裔科学家用中文写的文章却语言典雅、文采斐然。他们也是少年留洋,大部分的生命在异域度过,为什么他们的母语之树能保持枝繁叶茂呢?原来,这些前辈在少年时期饱读经典,汉语言的精华篇章无不烂熟于胸——杨振宁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之后,依然能够熟练背诵七百多篇古典诗文,这些经典是汉语言最深层的沃土。一个人,在生命的初期,母语之树的根扎到了最深厚肥沃的土壤里,和母语大地有了无法分割的联系,于是,无论岁月和异域文化如何淘洗,只要有一缕阳光照耀,它就能够自我呼吸,自我生长。而那位博士,在语言发展黄金时期打下的母语根基就是我们今天进行着的语文教育。他的母语之树,扎根在一片贫瘠的土地里,于是短短14年的隔离都无法承受,过早地枯萎了。[李振村的《语言这棵树》]这个故事令人深思,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没有经典诵读,我们就远离了大师;没有经典诵读,我们就没有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根;没有经典诵读,我们的民族就不会走得更远;没有经典诵读,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除了几十首古诗、少许的几篇文言文之外,全是直白易懂的白话文。“五四”以来,我们把传统文化经典解构了、散落了。《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也指出,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学生从小诵读祖国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可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我们的孩子们应该读哪些经典呢?它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诗歌经典(《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现代诗歌、泰戈尔及普希金等名篇)、儿童文学经典(中外优秀童话与小说)。
“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哪些作用呢?
一、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经典诗文是涵养民族精神的“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学生们反复诵读,就能充分体会感悟和吸收它们,幼小的心灵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会变得柔软,感觉变得敏锐、情感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
三、经典诵读可以开发、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培养想象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3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13岁之前是记忆的、积累的季节。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和剪刀毫不相干,但诗人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韵味无穷。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秋浦歌》《蜀道难》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经典美文,从古诗词中能获取营养,激发、培养自已的想象力。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形象美,感受意境美,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文化品味,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诵读大量的经典诗文无疑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典诵读可以积淀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无一例外的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茅盾背《红楼梦》,鲁迅背《纲鉴》,杨振宁背《孟子》……他们大都受过严格的传统的私塾教育,幼年时把经典诗文牢牢地刻在了脑海里,打下了宽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如果,我们坚持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那他们的童年就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从而具有厚实的人文根基,成就根基扎实、枝繁叶茂的语言之树。
五、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我们的学生接受的是快餐式阅读、浅阅读。教师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走上健康阅读的金光大道,养成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语文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六、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诵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明确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讲“诗者,根情、言苗”,可见写真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愿经典文化占据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浸润在优雅的汉语里,让经典书香润泽学生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成为有根的人,健康地成长,诗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黄细丹. 诵读经典. 书香满园——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9).
关键词:小学教育;诵读古诗文;兴趣;培养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目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引导和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义务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由于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少,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底蕴,必将变得越来越肤浅,直至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兴趣的意义
在现阶段,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古诗文本身就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小生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以后的人生发展都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通过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来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和传统文化发生变异。
(一)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总要求中规定:小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 在教育大纲的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不及其它,又独特推荐了80首小学生就背诵的经典古诗文篇目,这其中包括流传千古、我们大多数人都熟能成诵的经典诗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的《清明》、孟郊的《游子吟》、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教育的成败。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诵读古诗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小学生通过网络,接受现代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渐渐陌生。很多学生包括小学生在内,已经不喜爱使用基本的汉字,取而代之的是火星文等网络用语、网络文字。对火星文为代表的新兴网络用语和文字的使用,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与自己的父母或者年龄更大的人产生交流障碍,出现沟通隔阂,导致社会矛盾、家庭矛盾的日益增多。
因而,通过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必然使其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感染,为丰富一生的文化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古典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小学生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三、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兴趣的途径
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育甚至整个小学教育阶段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使学习古诗文成为小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这才是小学教育过程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改进策略 重视教学方法
1.创设环境展经典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给学生讲故事,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在其创作过程中、流传过程中,都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喜欢听故事是也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把古诗文作品流传过程中包涵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传奇,把握时机,予以穿插,以故事的形式让给学生听。这样对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印象,提高兴趣。另外创设情境背。学生背诵时,创设一种吟诵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背诵。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
4.开展活动,实现“趣”的激发
(1)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都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文,或摘抄,或交流,或办手抄小报。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积累经典文化。
(2)针对不同年段开展竞赛。为了使学生学习经典诗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低年级开展 “古诗朗诵”擂台比赛。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让稚嫩的童音回荡在校园上空!中年级开展“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高年级开展“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作文比赛,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对悠久历史的自豪,对自己身上肩负的振兴民族的责任感溢于言表。
(二)改变观念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许多方面还难以自理,学生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较深,这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方便。家长要利用这种天然的亲情关系,对小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
一、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国学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诵读经典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其意义更加深远。我认为,自从学校诵读经典后,班级气氛比较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论语》文采绚丽,语言精粹,为世人所仰慕。如:“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第一》),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来生动、形象、确切地比喻君子自我修养的高要求。
又如:“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此段话铺陈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六大阶段。构建了生命追求的美好境界,令人无限向往。而展示每个阶段特点的“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词语不仅用得精当,而且充满灵动,或长或短,还不乏音韵之美。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所以,一个处在当今信息滔滔、知识爆炸时代的中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论语》、《诗经》、唐诗、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而今,目睹社会之怪现状,谁没有切肤之痛?社会道义的日渐消亡,君子之风的日渐远去,短视近利,诈虞日盛;众生人等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青少年犯罪年龄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不以堕落为耻的品行,显示了人心的极度空虚,人生方向感的彻底失落。
我便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始了我的国学经典诵读之旅――首先要激起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我带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故事图书来到了教室拿给当时还是三年级的学生看,读给学生听。孙悟空是正义、智慧和勇敢的化身,爱憎分明,赤胆忠诚……学生心中不可一日没有英雄啊!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活跃极了,原来读书这么有趣,学语文这么轻松!
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