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怀丙捞铁牛

怀丙捞铁牛

时间:2023-05-31 09:1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怀丙捞铁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物理概念教学 新市民子女 有效教学

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步。在初中这个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搞好物理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在笔者所教班级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村新市民子女,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都存在物理基础薄弱、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概念学习都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无法真正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物理概念,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物理学习效果。物理教师如何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学呢?

一、以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形成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应当按照概念形成的规律,从感性经验入手进行概念引入。物理学科是一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很多的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都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说到生活经验,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经验上有着较丰富的体会,如果把物理概念同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则对于他们的概念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到杠杆的概念时,笔者就给学生列举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包括用开瓶器开瓶盖、用羊角锤拔钉子、用撬棒撬石头、用剪刀剪东西等,这些生活实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举出这一系列的实例以后,笔者就让学生总结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差别很大的生活现象中的相同部分。在一步步引导下和学生的相互讨论中,学生逐渐总结出了这些生活现象中的两个共同点,第一,无论是开瓶器、羊角锤、撬棒还是剪刀,它们首先都是具有一定的硬度的物体。第二,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固定的旋转动点。一旦找出了这两个共同点,杠杆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了。这种以生活实例作为引子的概念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以故事创设有趣的概念情境

兴趣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内驱力。在新市民子女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一门不能跟“语数英”相提并论的副课,因此,很少有学生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再加上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普遍存在不重视、没兴趣等问题。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解概念的时候,就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物理学史、物理小故事等,很多时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氛围得到明显改善。在教学“浮力的作用”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怀丙和尚智捞铁牛”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一年山西省河中府连降大雨,导致河水暴涨,结果把一座黄河上的浮桥冲坏,浮桥两端重达数万斤的铁牛也被冲进了河里,铁牛本身重达数万斤,再加上深陷于淤泥之中,当地人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将铁牛拖上岸,于是当地官府贴榜招募能够从河底捞出铁牛的人。这时候,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来到了这里,说他有办法把铁牛捞上来。”说到这里,笔者停顿了一下问道:“你们能够猜出怀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吗?”问题一出,立刻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待学生讨论完以后,笔者接着给学生讲故事:“怀丙让人们弄来两艘大船,并在船上装满沙子,然后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接下来再用一根粗壮的木头横架在两艘装满沙子的船上,然后在木头上拴上铁索,再让人潜入水中将铁索的另一端牢牢地拴在铁牛上,这时候,怀丙再命人把船中的沙子卸下来,船逐渐上浮起来,而随着船的上浮,铁牛也被成功地从淤泥中拉了出来。”在故事的铺垫下,整个课堂不再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学生愉快地听故事,并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了浮力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可以说完美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以实验辅助概念教学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通过实验手段,可以展现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实施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以实验的手段辅助概念教学。事实上,来自于农村的新市民子女,实验技能往往是他们较突出的薄弱点,因此,多开展一些物理实验,对于强化他们的实验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笔者在给学生讲“压强”的概念时,就在课堂上当堂给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实验的器材很简单,就是一个装有沙子的容器和四个角全是钉子的小桌子。首先,笔者将小桌子放在装满沙子的容器中,结果小桌子的四个钉子桌腿明显陷进了沙子之中。接着,笔者再将桌子翻过来,桌面朝下地放在沙子上,结果发现,桌子几乎没有发生下陷的现象,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总结两次实验的差别。经过讨论,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两次实验中桌子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同。结论出来以后,笔者又将一个砝码置于桌子之上,结果本来还纹丝不动的保持在沙子上方的桌面开始下陷。接下来,笔者又增加了一个砝码,桌子下陷得就更明显了。这时候,笔者再让学生总结两次实验,学生很轻松地总结出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就这样,通过这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影响压强的两大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都处于引导者的位置,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的事情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这种以实验辅助概念教学的方式不但让概念教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一系列的实验能力。

概念教学作为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石,它的质量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物理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概念教学,不断优化概念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冠峰.也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新课程(上),2011,06.

第2篇

摘要: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做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教育。

一、从人物精神魅力入手,注重科学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典型人物,教材内容往往表现出人物之美。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他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可紧扣“爱国、杰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感悟詹天佑的人格魅力。詹天佑在受阻挠、受要挟、受嘲笑的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使学生感受其的不怕困难、不怕嘲笑的“耐压”品性;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学习“勘测线路”部分,感悟他的“勤恳、严谨、自信”的工作态度;从采用“中部凿井法”“人字形铁路”解决修路难题中,展现出其的聪明、才智,感受其的“杰出工程师”的形象。通过以上几方面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便可激起学生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学生的科学情感素养得到了培养。

二、从巧设问题入手,注意科学思维的培养

巧设问题能够激发和诱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往往能够掀起教学的“波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合理性因素,并作巧妙地设计,刨设“问题诱因”,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笔者巧抓课文中人们对“怎样捞铁牛”的纷纷议论,设计了这样的“诱因”性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观众,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捞铁牛?”这一问题假设,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议论纷纷的景象顿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捞铁牛的种种不同办法,达到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求新求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浮力捞铁牛的?在当时情况下,你的办法和怀丙和尚的比,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这一“比较式”诱因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思考的全面、广度、周到、严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从恰当时机入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真可爱、童心未泯,爱于幻想,敢于提问,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一句话,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天性和禀赋的“刽子手”。这就需要教师作开掘和诱导,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找准培养的最佳时机,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能力,“勤于操作、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恰到好处,最大可能的培养,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开掘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在学生认识到“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一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使学生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很快收集了所掌握的知识,说出了许多类似“根据蜻蜓,发明和制造了直升飞机”的回答,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激起了主动创新、积极尝试的欲望。紧接着,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启示创造、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在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思维活跃,创新的火花频频闪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人物精神魅力、巧设问题等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3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往往对感兴趣的东西才去努力地追求获取之。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在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捕捉创新信息,发掘学生潜藏的创新诱因,把握创新时机进行创新教学。

例如,在教学《捞铁牛》这一课时,我先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交流气氛,使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紧接着问:同学们,如果不利用水的浮力这一方法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来捞起铁牛吗?学生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我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引导学生的创新想象。怀丙捞上铁牛回家后,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白胡子的老者对他说:“怀丙,你捞上铁牛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你为了捞铁牛往黄河里铲了很多泥沙,使得河床升高,造成隐患啊……”

大家帮怀丙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用四条船倒泥沙。这样,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运用所懂得的原理进行创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内在的动作技能,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

1.学生多向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形式。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的因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不能灵活进行迁移的情形,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点拨,根据题目有多种解法的情况,启发学生反复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推动学生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以与需要是创新的基础,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思维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双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勇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的探究的意识。

三、多角度、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精简课堂的提问,适当延长提问的解答时间,并不是意味着教学设计变得粗线条了,因为在这疏旷的背后,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主动探究思考,是以学生创新的细密来充实教师提问的疏旷。

1.预留质疑的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时,当一个学生把自己认为还不十分理解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他已经弄明白了问题的一半,原来当他把问题用外部语言整理出来时,问题本身也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广阔的空间。

2.创造讨论的机会。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误区 提问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实现。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提问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如:提问或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或问题空泛,难度大;所提问题的内容缺乏启发性,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问缺乏循序性,等等。这样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的提问要讲究一定的艺术,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使他们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障碍”(问题)时,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思维得以发展,关键在于老师能否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如在教学《捞铁牛》时,采用中心突破法,设计以下问题:1.是谁把铁牛捞上来的?2.为什么不直接把铁牛拉上来,而要弄得这么复杂?3.为了把铁牛捞上来,怀丙事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4.他又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你的?4.如果你当时在场,那么你还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吗?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踊跃发表意见,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需注意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需要教师提出一组连贯的问题,或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追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分层次有坡度地设计问题。如在教学《圆圆的沙粒》一课中,可以先问学生:“你们觉得沙粒能变成珍珠吗?”学生给出肯定的答案后,继续提问:“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为什么圆圆的沙粒最后能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从沙粒变成珍珠,你明白了什么?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三、设疑新颖,引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课堂提问要提得巧,发人深省,力求新颖,引发学习欲望,切忌老调重弹。如在低年级教学中,讲解“聪明”一词时,教师问学生:“你们愿意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吗?”孩子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那为什么有的人聪明,有的人不聪明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有人生来就聪明。”教师说:“不,聪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是会不会使用四件宝。你们想知道是哪四件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猜出耳、目、口、心四个谜底,并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耳、R、口、心”几个字,用它们构成一个“聪”字,并组词“聪明”。告诉学生这四件宝不能只用其中的一两个,而要做到四者合一,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通过这样新颖、有趣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创设情境,选择角度,相机诱导

课堂提问的艺术仅体现在问题的价值及适度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心理,创设提问情境,选择提问的角度,不断变换提问的形式和方法,用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教师应该做到“相机诱导”。以《回自己的祖国去》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华罗庚斩钉截铁的态度?把自己当成华罗庚,身临其境,请你读出这种“斩钉截铁”的感觉?通过一步步地引导,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这样,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了题意,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

五、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也就是说,教师在提问时,要像伐树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再砍木材的关节。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陶醉”一词通过三个步骤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兄妹俩怎么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接着加大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又无现成答案,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学生得出反馈信息。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陶醉”一词还可以怎么用?学生反馈:美丽的景色,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这样,孩子们就能牢固掌握该词的词义、运用范围,再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这样教学,既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信息能及时反馈,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强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这个时代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呢?如何让这朵创新之花绚烂般地绽放,直至馨香满园呢?

一、鼓励求异,让学生敢于创新

求异才能创新,求异是创新的灵魂,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时教师的“导”不可小视,要坚持“问题”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新颖性与多面性,让学生通过问题营造课堂气氛,或让学生动脑思考,或让学生相互讨论,或让学生辩论,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独立思考,大胆发言,也不要在学生的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而要适当地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的答案不一定要按标准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就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上完《捞铁牛》一课后,老师问:“同学们,除了怀丙这种方法可以捞到铁牛外,你们有没有自己更好的办法呢?”听了老师的问题后,学生们进入了思考的状态,而后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的说:“找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摸清铁牛的位置,用铁链拴住铁牛,再找8头大象合力往上拽。”也有的说:“借用磁石的磁力,也可以把铁牛捞上来。”还有的说:“利用杠杆的原理,也能让铁牛浮出水面,而且这个办法避免了泥沙阻塞河道,污染河水的危害。”……

学生的回答虽不是很完美,但这些回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就说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启发质疑,让学生善于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疑而后思”,有“思”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学时,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古代学者早就提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塑造出创造型人才。

如在教《加了一句话》一课时,我顺势启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的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大的魔力?”我首先对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表扬,然后引导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知道:有这句优美的诗做一般语言的衬托,不幸的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了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在此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三、加强实践,让学生乐于创新

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放手让学生实践探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独立钻研和自主实践的时间、空间和具体条件。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乐于创新。

例如,教学古诗《绝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古诗的意境,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绘制一幅图画。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画面有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领悟对古诗的意境进行创新,再给图画拟一个适当小巧的名字。学生根据这个创新设计,动起了手中的画笔,画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图画。这一实践的安排,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绘画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情境创设,激活课堂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和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应用。,实验教学。科学实验本身就被教师借作为教学情境设计的一部分。那么,当教师进行科学实验的原理、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时,是否需要另外一种情境呢?科学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当一个“马德堡半球”呈现在没有情境准备的学生面前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只能形成一个冷冰冰的球形铁制品视觉形象。这种孤立的视觉形象脱离了丰富的内涵,它既不能激发观察者的兴趣,更不能激发观察者丰富的联想。观察者在心灵深处的感觉是非常微弱的。但是,如果教师先介绍发生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惊人实验后,再呈现“马德堡半球”,它在学生的视觉中就成了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物。

教学情境设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叙述或再现科学史中的事实,介绍历史上或当代伟人、学者等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借助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或应用信息技术,显示与科学概念冲突的日常生活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矛盾的事实……在浙教版《科学实验活动册》中,每一个实验、制作、技能训练或探究活动,都为我们设置了“情境”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灵活运用这种情境为实验教学服务。现就我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事例来说明。

1、应用历史典故设计实验情境

每一项科学发现都有其艰难的发展历程,都有其曲折动人的故事。实验教学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学家探索历程的一个缩影,用科学史实正确引导我们的实验思维,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如:在学习“浮力”时,用了僧人怀丙捞铁牛的故事,宋治平三年(1066),有四头重达万吨的铁牛被洪水冲进了河底。,实验教学。由于铁牛太重,谁也想不出好办法来打捞,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呢?(大家开始议论,方法多种多样,但使用的都是现代的方法如吊车等之类。)你们想知道铁牛是怎样被捞出来的吗?(教师解释:一个名叫怀丙的僧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首先准备两条大船,船上装满土,使船下降到一定浓度的水中,用钩架住铁牛,然后将土从船上搬走,随着船的上浮,铁牛也浮出了水面。)你也想试试吗?学生情绪高涨,开始用准备好的器材设计实验。你想知道浮力有多大吗?把刚才怀丙的方法可作怎样的改进?可否用弹簧秤来替代搬走的土泥?……在教学阿基米德实验原理时,教师也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解开皇冠之谜的故事,其体现的一种体积测量方法,如何应用在现在的阿基米德实验中?历史典故为我们创设的这种情境,首先是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典故中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就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观察,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行动、去实践,符合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验情境

科学实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何挖掘生活中的事例来为我们的科学实验服务。在一次校本科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是这样来设置实验的:教师准备了两瓶饮料,一瓶打开,一瓶打一个小孔(恰好允许管子通过),各插一根管子,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吸饮料”,活动结束后。,实验教学。请两位学生说出“吸饮料”的感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了谈话式的提问:①你们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生活中你们碰到过这种“吸不上来,倒不出来”的情况吗?跟今天“吸饮料”的情况相似吗?③请一位同学从空的矿泉水瓶吸气,大家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吗?④如果在矿泉水瓶底有一个细小的洞,那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请观察并解释解释。⑤你能演示桌子上给你准备的小魔术:不湿手取硬币(实验器材:培养皿、硬币、锥形瓶、小蜡烛等)。请说明方法和原理。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在气压强的存在?教师设置的学生活动,首先是抓住了学生的心,吸饮料还要表演,难道还有什么新花样?紧接着,矛盾就出来了,怎么吸不上来?认知冲突已经形成,即使教师的问题不提出来,在学生心中,疑问早已经生成,教师如何来解开这个谜团呢?如果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的话,刚刚培养起来的兴趣随即就会消失,积极的思维状态会立即中断,此时,教师提出了问题2,学生中的议论声随之产生“有的,烧酒倒出来时,很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高涨,问题3、4教师通过实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了“哦,原来是存在大气的缘故”。问题5的出现,让学生有一种跃跃一试的感觉,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把握演示实验,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做好课本上的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实验”,不但能赋予学生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能通过感官刺激,唤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及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光的色散”时,怎样在演示三棱镜实验前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课本上首先呈现的是彩虹,“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小学里就学过七色太阳光,但关于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就可能不知道。紧接着书本就安排了一个户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了改动:你看到过五颜六色的肥皂泡吗?肥皂泡为什么五颜六色?学生猜想议论。教师继续问:你现在想看看太阳光真的是七彩的吗?教师用三棱镜演示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实验(最好让学生自己来做)。最后让学生将眼睛眯成一条细细的狭缝,去观察太阳,同样也能看到彩色的光带。旧事重提,必须要有一定的手段和策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的启发引导,必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信心、自觉地去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增强了对科学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中情境设置的两点思考:

1、情境设置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一种欲望,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将自己对科学实验的学习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有力的内驱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怀丙捞铁牛的故事,学生既觉得好奇,又觉得难以解决,给学生造成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学生的议论说明了情境的设置已引起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和兴趣,教师的解释和提示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欲望。随后的教学活动沿着问题解决生动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能力的发展。

2、情境设置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联系课本的一些事例,当然在这些事例中,有些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但也有些是有悖常理的,好像是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验教学。“吸饮料”本身很简单、也很熟悉,但教师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悖常理的事,饮料吸不上来了。不用教师指导,学生立即会找原因,找得很主动、很快速。,实验教学。这说明了教师创设的情境引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学生的那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自然养成,不用老师经常说:看好了,想好了。,实验教学。当教师提到有没有类似的现象时,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抽水机抽不上水――漏气,酒倒不出来――真空(气压小了)等现象,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也是大气压作的怪。这也得益于学生平时对生活的关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分析,会让学生的这种关注态度一直保持下去。这一过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应用,学生从获取知识――联想――解决问题――方法应用,都是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为今后终身学习,不断的认识客观世界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素养和品质。

当然,实验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历史的陈述、故事的阐述、生活事例的呈现,更重要、更大量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只有当实验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所要观察的现象、探索的规律、验证的结论,才能牢牢拴在原有认知结构的锚链上,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作为中学科学教学,实验本身只是一种手段,科学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创设实验情境,从而使实验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赋予生硬的器材以勃勃生气,单调的实验才能具有丰富的色彩,实验效果也自在其中了。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效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70-01

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人们情趣的被调动或唤醒,会把积淀在潜意识中的记忆、经验等表现出来,从而投向到感兴趣的事物之中。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充分运用这种心理机制,老师借助教材把自己的情绪迁移给学生,可激起学生的心理情绪共鸣,沟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双方把精力集中到对教材的开掘和感情上,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这情绪的调动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

一、用诗化、情化的语言创设情境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语言的精妙奇特是必备的要素。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它叩击学生的心弦,可诱发学生心理情绪和记忆经验,从而展开情感性的联想。这里引用于漪老师在教学《茶花赋》时的一段导语:

“这篇课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怀,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古老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川大山,还有著称于世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自古以来,多少人写作诗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描绘她。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而且能够写出新意呢?杨塑同志的《茶花赋》在这方面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这样情绪投向,这样对教材的深层把握,无疑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不能不进入情境,不能不深入地去理解课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学生对亲身经历的体验,亲自观察到的自然景象、社会生活,都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学生在课余谈论一部电视剧,一部动画片时都是绘声绘色,足以说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激感。如讲《草原》一课时:教学一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一边显示草原的风景图,一边用解说员的语调,随着画面的变化朗读全文,把大家融入一种美的境界。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当回解说员,看着画面给其他同学解说一遍。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通过教师动听的介绍,通过亲自解说,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给学生创设亲自动手实验质疑的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实物。不仅使学生勤于动手、动脑,还易于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效果十分明显。如教学《捞铁牛》一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演示整个捞铁牛的过程,此时不用过多的讲解,学生就已经了解怀丙在捞铁牛之前,为什么要做好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还懂得每一项准备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学有关常识、科普类的课文,当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文字时都可以进行实物演示,质疑解难,这样抽象的文字就变得生动、直观了,学生当然易于接受。

四、创设表演课本剧,再现生活的情境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图文并茂 插图作品

据统计看来,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共十二册,几乎每篇课文中都有一幅或多幅的图片存在,数量达八百―九百幅,由此看来,插图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由于教材中有大量生动活泼的插图,才使读者(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被书中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所吸引,而且会被书中那些精美悦目的插图作品所陶醉。它伴随着课文的存在而存在,是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下面,我将从编者、读者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教材设图

作为编排者,在课本中设有了插图,才能使文章与插图有机地结合,达到统一,使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插图的利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因此,教材编者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第一,指导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一般是先概览整个画面,获得整体印象,再察看细部,图文对照。最后再欣赏整个画面。第二,根据需要删繁就简。有的插图,或画面内容比较庞杂,或对突出课文主题无甚帮助,教学中不必要在枝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要点。第三,发挥想象,补充画面内容之不足。第四,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细部,弥补课文描写的不足。在变幻无穷、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面前,语言有时是苍白无力的。

师生读图

教材编订者从各个不同角度考虑,将课本最好的插图展现于读者面前,而如何让这些插图最大限度地被利用,教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文章与插图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图文并茂”这一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一、资料补充型。

在语文教材中,用以这种作用而存在的文章有三十多篇。这些文章大多都属于状物、游记、说明文等体裁。它一般记实性很强,文中插图属于资料补充性质给读者以材料积累。如:(以下例子均是人教版)《参观人民大会堂》(第六册第六课),这篇文章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布局、构造以及作用,文中插图取于人民大会堂的实景。这样,文章给人书面介绍,图片给人以直观形象,使其图文并茂,人民大会堂的形象就自然而然的留在读者的头脑中。

二、互补型。

这类文章的插图与文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插图与文章的互补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联系图片诠释故事情节。这就好比连环画,课文是通过插图与文字相结合来表现内容的。插图是表现可视的形象,人们可以从画面上直接看出其中的内容,不论是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风云变化、人物的面貌表情、服饰、装扮、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但是画面只能表现瞬间的、静止的形象,表现人物也只是外在的容貌和动态,无法想象他内在的思想感情,而文章本身就可以弥补绘画的这些不足,帮助读者领会与画面相关的更具体的一些内容,使插图与文字很好的配合。

(二)单幅图片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捞铁牛》(第七册第十七课),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一个叫怀丙的和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的故事。课文插图便显示了大家捞铁牛的场景,再文字说明,便会使读者对捞铁牛这一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三、渲染气氛型。

这一类型主要在古诗中体现的较为广泛。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的精美意挚。真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生学图

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学习中,学生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自身理解、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一、观察插图培养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如在教学《亲人》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单韵母“a”,是韵母教学的重点,而“o”和“e”的发音是难点。根据各自的插图,教师采取启发联想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a”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图上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啊”的音。教学“e”时,可借鹅的名称帮助记音,并以鹅在水中的倒影促进字形的记忆。如此图文结合的教学,可以化难为易,使枯燥无味的字母音和形变得具体形象,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

三、观察插图培养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

第9篇

为了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竞争的挑战,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概括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方法。

创设气氛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打猎》一课时,有的同学对故事中的我提出了意见:“‘闪到背后’躲着,好象不是来‘打猎’的,是‘看打猎’的,真没劲!”作为教师没有怪他“节外生枝”,而是因势利导:“那你说故事该怎样呢!”学生说:“让‘我’先打第一枪,没打准……”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表扬了他的创造思维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兴趣法。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在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教师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体会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兴趣。

引导质疑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又如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总结课文时探析:文章开篇写“路”,落笔写“路”,有什么意义?从而明确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文章的“首尾相应,文章贯通”的特点。

诱导想象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提出“小羊如果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了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了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归类比较法。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与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认识了“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举一反三法。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教师结合实例介绍了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分段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了“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结合语文定期展实践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乌鸦喝水》等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各种证明水的浮力实验,向水里放石子木版、乒乓球肥皂盒等,让他们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他们兴趣很浓,思维活跃,效果很好。

总体上说,教师的思维培养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方式,但无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第10篇

多媒体教学是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节课,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感到枯燥无味。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语文学科慢慢产生了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实施后所提倡的一个新的要求,这也是时代对老师的新的要求和希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就应当会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学会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为我们教学服务。由此看来,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是新时期的教学的一个主要发展的方向。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一点思考和体会。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物喻人。但是由于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年代相隔久远,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的图片和视像,视听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如果在教学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挖掘其中愉快的教学因素,使学生人情入境,能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效益

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在教学《捞铁牛》时,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根据水的浮力的原理把沉在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来的,体会怀丙和尚想象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教学课件。一是图文声像并用,再现课文内容。二是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制成动画课件,通过点击课件得到提示和帮助。如点击“铲黄沙”课件,便会出现船身上浮的场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见船身上系着的绳子就会绷紧,此时划船,铁牛就被拔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进而进行了语言、思维训练。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使问题很难解决。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语文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大量交互性很强、更新更快的语言和语言文化信息使广大师生应接不暇。网上可共享的信息为语文的教育和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文化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如,学习《有趣的发现》,从海岛上昆虫翅膀的有趣特点,引导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适者生存的实例。学生结合网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而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丰富了表象,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大多数学生对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于祖国一些著名大桥的图文资料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憧憬,发展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课程进行学习和拓展的探讨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特别是课本之外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课本上的知识,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由课本向课外拓展的内容。网络之中的资源浩瀚无边,包含的内容要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内容,所以如果能够利用好网络之中的资源,那么将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只有课堂这样一条,学生缺少选择和拓展自己知识视野的机会。现如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于语文教学,能及时、迅速地开拓了信息通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感知、选择和快速浏览能力、感悟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表达、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强化了自我效能感,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游离于具体学科之外的特殊教育模式,而是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1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说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感受,去体验,了然于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所发展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加深。”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让他们会读书,从而把书读懂。

模仿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课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范读。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气和朗读速度,使学生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课教学时,教师在范读之前提出帮助理解课文的大意。教师在范读时的语音、语调和富有表情的神态都会深深引着学生,使学生在听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加深印象,从而体会了文章的含义。如:教学《凡卡》一课,我根据文字浅意明,感染力强的特点,采用“寓讲于读”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以范读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当我读到“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我再也受不住了!……的时候,语调凄切,泪如泉涌。再往下读“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时,我声音嘶哑,泣不成声,正如文中所写凡卡此时的神情动作:“拿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才继续往下读。此时,学生从我的范读中进入了文中的意境。仿佛看到了凡卡恳求,泣求到濒临绝境而跪地哀求的凄惨形象。学生们竟无法自制,抽泣起来,个别学生甚至失声痛哭。范读完,我等学生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就言不絮烦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把凡卡断断续续写给他爷爷的信连起来自由朗读,加深体会。最后我指名朗读,检查效果,许多学生都能从听到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师要根据课文表达了思想感情不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朗读基本功,口头表达能力自然而然也得了提高,在日常的语言交流或参加演讲的表达能力都会很大提高,自然理解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了。

2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能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人的聪明度;能力属心理学范畴,指办事的本领。有的人智力发展较早,有的人发展较迟些;有的人能力较强,有的人差些。素质教育研究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他们各得其所。课文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不同认识事物的规律编排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师应凭借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训练,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输导,使之各有所进。

如:四年级的课文《大森林的主人》、《田忌赛马》,三年级课文《做风车的故事》、《捞铁牛》等课文都旨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大森林的主人》讲雨后翻船,猎人动脑筋想办法克服了“冷”“饿”“累”的困难,而作者却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教学教师要抓住这一点,要求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像猎人一样还是像作者一样?或者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猎人说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会拿来用。”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有依赖思想,不存在侥幸心理,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胜利一定属于强者,属于聪明人。

第12篇

关键词:创新 创造 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

为了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竞争的挑战,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概括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方法。

创设气氛法。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打猎》一课时,有的同学对故事中的我提出了意见:“‘闪到背后’躲着,好象不是来‘打猎’的,是‘看打猎’的,真没劲!”作为教师没有怪他“节外生枝”,而是因势利导:“那你说故事该怎样呢!”学生说:“让‘我’先打第一枪,没打准……”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表扬了他的创造思维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兴趣法。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在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教师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体会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兴趣。

引导质疑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又如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总结课文时探析:文章开篇写“路”,落笔写“路”,有什么意义?从而明确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文章的“首尾相应,文章贯通”的特点。

鼓励求异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抓住“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句话,让学生多方面领会他表达的意思。有的同学说,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疼老妈妈,不让老妈妈远送了;有的同学说,这句话表明老妈妈已经送了好长一段路;有的同学说,这说明老妈妈对志愿军依依惜别。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这句话在“停住”前面如果加个“请”字,不是显得尊敬和有礼貌吗?这样,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

诱导想象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提出“小羊如果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了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了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归类比较法。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与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认识了“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举一反三法。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教师结合实例介绍了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分段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了“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