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

时间:2023-05-31 09:10:20

环境评估

第1篇

经过意见审批以后,收集相关的小组评审意见、相关的信息资料等作为环保主管行政部门审批的依据及时送往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环境工程评估开展的重要措施

2.1加强业务培训

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业务部门对于参与评估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比如定期地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评估培训,评估参与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评估业务能力,加强对当地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的了解,提高评审的准确性。

2.2完善组织结构

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综合管理部门、建设项目评估部门、污染治理项目评估部门等进一步完善其财务、档案资料体系的组织结构构建。

2.3扩大评估专家库

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大评估专家库,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对我国相关环境保护评估工作建设事业的支持,通过对原有的评估专家人员加强再培训和教育,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扩招和管理,不断地扩大评估专家库。

2.4建立项目退回制度

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导原则等一些重要的项目做好实地考察,确保其是按照提送的项目计划中开展相应的工作,对于不符合规定和条件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进行筛选,进行项目退回。

2.5建立有效地考核制度

对于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需要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大纲等有专家根据具体的考核制度给予评分,出具相关意见,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持证单位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提出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的考核和管理。

2.6增强服务意识

在进行环境工程项目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作为评估单位,必须要增强和提高其服务意识,仔细地听取被评审单位的意见和想法建议,从而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服务内容,确保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2.7坚持与时俱进

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目前的经济体积和束缚,在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加强在评估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要为了评估而评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从而切实做好环境评估和保护工作。

2.8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原则

在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公正、公平的评估原则。评价单位和评估小组在进行相关的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其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对于其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列示,对其项目建设的带来了影响一定要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单位、评估小组甚至是评估个人都必须要保证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积极有效地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

3结语

第2篇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三个方面: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其中环境责任 主要是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把环境责任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19 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UN

Global Compact)”,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公司遵守的社 会责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 环保所承担的责任;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推广。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首要责任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最大限度的 利润。这是企业生存之本。有人认为企业承担环境的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而从长远角度看,企业环境的社会责任是与其经济利益紧密结 合的,并且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可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来分析这一问 题。

    企业因为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而赢得竞争优势,有远见的国际知名大企业对此非常重 视。企业相关的利益团体也越来越重视企业运作对经济以外的环境和社会方面造成的影 响。金融市场需要了解有关企业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信息。部分国家推行相关法令,要 求企业申报环境绩效及其他非金融性绩效,如挪威及瑞典政府立法规范其企业环境年报 信息。美国的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Nation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rack

Program,TEPT)也规定成员企业有关环境绩效报告的框架以全球报告指南(Global

Reporting lnitiative,GRI)为基础,每年都必须向美国环保局及公众提交一份年度环 境绩效报告。日本的《环境报告书准则》是环境省于2001年2月23日发布的。该准则还 加了“环境报告书制作指导”的副标题。该准则的发布,促进了环境报告书的公开并加 强了其可比性。

    环境报告书要通过环境绩效评估展现企业环境管理的业绩。环境绩效评估可在考虑环 境因素下,增加对企业内部活动、产品与服务的了解;可评估出企业运作带来的成本与 利益;在显示企业的环境绩效外,亦可达到资源的有效分配及作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 外部利害相关者沟通的基础。因此,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可以通过企业经营者、投资人与 政府等相关利益团体的不同角度,以系统和整体的方法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

    所谓“环境绩效评估”就是利用适当的指标,将组织(企业、公司、工厂等)环保的绩 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的过程。这是组织内部从收集、测量、分析、评估、报告, 兼顾对内与对外,展现对环境管理所做努力程度的一项必要程序。

    环境绩效评估最大的好处就是了解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凭借定性与定量的环境绩 效评估指标,提供给组织内部管理者及外部利害关系人相关的环境信息。由于指标的适 当选取,无论管理者或利害关系人是否具备专业的环境知识,都可利用生态效益值的变 化,了解组织和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生态效益并不是某段时间的片面信息,而是全 面性的。其中必须考虑整个生产流程,并且生态效益评估的结果要能够反映组织所做的 努力和产品生态效益的持续改进,展现企业环境责任实施的成果。

    过去,我国企业界对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议题均显得较为保守与被动,这归因于层 出不穷的环境抗争事件,或企业技术与商业机密之考虑所致。企业愈不愿公开其环境信 息,社会大众对企业在环境管理的了解程度愈不足,企业所遭受到的抗拒压力将愈大, 会使得冲突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虽然我国通过14001验证的企业数量相当可观,但 是企业界普遍对于环境绩效评估工作仍不熟悉,也无法具体展现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系统 后所达到的成效。因此,制定一套公认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有助于 企业更好地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环境绩效评估的具体方法有:

    (一)WBCSD生态效益指标架构

    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是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于1992年里约地球高 峰会议中所提出的概念。WBCSD对生态效益的定义为“生态效益的获得,是在提供具有 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们需求并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在商品和服务的整个 生命周期内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天然资源的耗用,逐渐减少到地球能负荷的程度。”生 态效益是一种同时改善经济与环境绩效的概念,在描述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能 兼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资源的使用。

    WBCSD依据上述定义,提出鉴定生态效益的七大要素:减少每单位产品和服务的原料使 用量,减少每单位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扩散,提高原料的可回收 性,使可更新的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永续使用。延长产品的耐久性,加强每单位产品和 服务的服务效能。

    生态效益的概念主张将生态、环保方面的信息,转化为财务数字,对企业界及金融界 而言才有具体的意义,因此WBCSD发展并制定生态效益指标以量化企业在环境和经济两 方面的信息,即将生态效益看作一种“产出”除以“投入”的比率。“产出”所指的是 企业、部门或整体经济活动产品与服务的总值;“投入”则指企业、部门或整体经济活 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总和。生态效益的评定量,决定于投入与产出双方面的鉴定指标。

    为了使生态效益指标架构更具有弹性,可应用到更多不同的行业类别,且尽量将指标 协调一致以便于比较,WBCSD发展各行业可通用的“核心指标”(Core Indicators)(或 称通用指标-Generally applicable indicators)与配合企业类别特殊性的“辅助指标 ”(企业特定指标-Business specific indicators)两类指标。区分成两类并不表示核 心指标较辅助指标重要,而是取决于企业特殊价值和企业的环境观点。

    WBCSD将生态效益指标架构分为三个层次:类别(Category)——在环境影响或是企业价 值上,影响所及的领域广泛,可应用到所有的企业;方面(Aspect)——在所影响的特定 范畴相关的信息类别;指标(Indicator)——在所影响的特定范畴有关的一项特定指标 ,而这项指标可用来追踪和验证绩效。

    在整个WBCSD的指标架构下,生态效益的指标可用以下通式来表示:

    生态效益 =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式中分子部分的资料来自“产品/服务的价值”这个类别的指标,而分母部分的资料则 是来自“产品/服务的生成对环境的影响”及“产品/服务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个 类别的指标。这个指标通式是非常有弹性的,其目标和理念是在减少资源使用和对环境 影响的同时,将产品附加值或获利增加到最大。这样的方式可同时结合环境和经营信息 以量化生态效益理论。

    (二)ISO14031环境评估系统

    ISO14031环境评估标准是一份指导纲要,而非验证标准或绝对的环境绩效准则。其内 容是对组织的环境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估的一种系统化程序。而环境绩效评估(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以下简称EPE)系统在ISO14031中被定义为审 查组织环境方面的工具,以决定是否达到目标。从EPE过程获得的信息,使管理阶层能 决定必要的行动,以达到环境政策和目标,并且适当地与利害相关者沟通。它也可用来 确认组织的潜在风险、机会及造成环境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依据ISO14031标准的指导纲要,环境绩效评估指标(EPIs)可分为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 和组织外围的环境状况指标(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简称ECIs)。组织 内部的EPIs又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s,简称

MPIs)以及操作绩效指标(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简称OPIs)。

    管理绩效指标(MPIs)反映管理阶层对于改善组织在经营环境绩效所作的努力且有助于 评估管理效能、改善环境绩效的决策与行动的效果。管理绩效的指标又和下列的项目相 关:(1)和组织各阶层的政策、人员、法规化的行动、措施、程序、决定和行动有关;( 2)能提供并提升组织在“管理业务”方面的能力,例如:培训、法令的遵守、资源使用 、环境成本管理、采购、产品开发、文件化及能够影响组织环境绩效的矫正措施。

    操作绩效指标(OPIs)反映组织在操作上的环境绩效。操作绩效指标和下列项目相关:

    (1)组织在运作时所输入的原料、能源和服务;(2)组织的硬件设施和设备的设计、安 装、操作和维护作业;(3)组织运作所导致的产出,例如产品(包括它们的设计研发和储 存)、服务、废弃物(包括它们的形态和储存)、排放物;(4)组织运作所产出的运输。

    环境状况指标(ECIs)提供组织外围的环境状况。这项信息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在其环境 方面实际的影响和潜在的影响。因此有助于环境绩效的规划与实施。ECIs的制定与应用 通常是地方、区域、国家或国际性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及研究团体的功能,而 非一个单独组织的功能。

    (三)因子X方法

    高生态效益的生态产品在实现可持续性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子X”是基于这样 一个理念:在我们不断改善日常生活的方便性的同时,必须减少使用自然资源。使用“ 因子X”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在于无论管理者或利害关系人是否具备专业的环境知识, 都可利用生态效益“因子X”值的变化,了解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以及某一技术对改 进环境友好型产品所做的贡献。

    1.产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管理指数

    日本三菱电器在上述WBCSD生态效益指标架构下设计和应用了“因子X”指数来表明其 产品总的生态效益。自从“因子X”这个概念出现以后,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这是由于 此指数能被用来对产品的负面影响加以管理,并且能够表明一个产品在生态效益方面的 总的改进。“因子X”的值越大,该产品在减少对环境影响方面的贡献就越大。

    2.因子X的计算方法

    生态效益的计算通常是由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改善和环境绩效改善的程度所决定的,用 下列等式:生态效益 = 产品的绩效/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如果一个产品的绩效有 创新的改进,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改进是很小的或保持不变,那么所得的生态效益值 就会上升,但只是表面而已。当考虑到负面的环境影响时,这就会产生歧义。因此,我 们决定在MET(Material,原料的有效使用;Energy,能源的有效使用;Toxicity,对环 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使用的减少)概念的基础上,从老产品和新产品的生态效益中引入 一个“因素”。(见下面的等式)。首先,目前所生产的产品和基准产品(规定是1990年 生产的)的矢量长度被计算出来以便得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素的值可从下列等式中 获得:目前产品的生态效益/基准产品的生态效益。MET计算中所涉及到的项目有:产品 重量,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的使用。

    基本因子的计算:与基准产品的比较(规定是在1990年生产的);不考虑绩效的改进; 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改进的算法是用MET中的各类别的改善和总和。

    公式:产品生态效益 = 1/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子 = 目前产品的生态效益/基准产品的生态效益

第3篇

1.1投资环境指标系统构建原则

为科学地评价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本文主要按照以下原则选取指标.

1.1.1全面性对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首要的要求是在确定指标时做到尽量全面、完整,要使得投资各个指标相结合.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查投资环境的状况,进而为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1.1.2科学性投资环境系统中的各个指标都应该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依据投资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科学地反映投资环境的状况.

1.1.3系统性区域投资环境系统是一个以吸引外商投资为目标的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它应该具有其他所有系统的特征.

1.1.4可操作性为了便于对区域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指标数据的来源必须是统计年鉴或者是文献资料.

1.2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遵循以上原则并结合山东省17地市的具体情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共选取了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科教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这5个子系统,然后进行层层细分。

2投资环境评估方法与步骤

2.1方法选择

对投资环境的评价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法及模型,但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立一般依赖人为的赋值和评分,主观性较强.本文在对山东省17地市的投资环境评价分析时运用因子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运用线性加权得到几个少于原指标数的指标变量即公因子,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变量,这些公因子不仅涵盖原指标的特征和信息,而且各公因子彼此独立,互不相关,这样既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2.2计算步骤

2.2.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原始数据的单位和量级不同,为了在更平等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分析,需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里采用极差标准化.

2.2.2计算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从表2可以看出,前5个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积贡献率为88.22%,超过85%,达到要求,包含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可以代替原来24个指标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从而达到简化目的.

2.2.3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对上述所得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因子矩阵(见表3).由表3可知,公因子1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收入(万元)、地方财政支出(万元)6个指标上有较高载荷,主要反映了经济状况;公因子2在造林面积(平方米)、湿地面积(万平方米)、固体废弃物利用(万吨)、废气治理设施数(套)、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个指标上有较高载荷,主要反映了环境状况;公因子3在卫生机构数(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数(万人)5个指标上有较高载荷,主要反映配套服务;公因子4在有研究开发活动单位数(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人)上载荷较高,主要反映科教文化水平;公因子5在用电量(瓦)、邮电业务量(亿元)、旅客周转量(百万人公里)、供水总量(亿立方米)、公路货物周转量(百万吨公里)5个指标上有较高载荷.

2.2.4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用回归法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见表4),然后用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求得综合得分。

2.2.5计算结果验证为了验证上述投资环境方法的合理性和可信度,笔者运用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拟合验证.收集《山东省统计年鉴2011》各市外商直接投资额,运用SPSSStatistics17.0以投资环境综合得分为自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为因变量,将两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三次方程的R方(曲线拟合度,用来评价曲线拟合效果)最大,达到0.94,说明两组数据最符合三次曲线拟合,因此选用三次方程,得出公式:Y=32391.68+26134.85X+39597.71X2+52754.45X3.从拟合结果看来,本研究结论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山东省投资环境实际情况.投资环境评价越好的地市,其实际投资额就越高(见表5).

3结果分析

根据表4和表5对17地市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3.1投资环境较好的区域

青岛、济南两城市投资环境较好,并且都在公因子1上得分最高,远远超过其他地市,说明两城市在经济状况方面表现突出,青岛、济南作为山东省的双核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支出都高居榜首,在公因子5上得分也为正,说明经济的优先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成为吸引外来资源的重要因素.但在公因子2,4上得分都为负值,说明青岛和济南还需要在环境状况、科教文化方面加强.

3.2投资环境中等的区域

潍坊、烟台、临沂、淄博、济宁投资环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环境中等.潍坊、烟台、临沂、淄博都在公因子1,2上得分较高,说明经济状况、环境质量较好,在公因子5上得分都为负,说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济宁在公因子4,5上得分较高,说明济宁在科教水平和基础设施方面有优势,但其他公因子得分较低,应注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配套服务水平的提高.烟台、潍坊、临沂在公因子5上得分都较低,应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3.3投资环境欠佳的区域

威海、日照、枣庄、泰安、滨州投资环境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威海、日照、泰安在公因子2上得分较高,说明三个城市有较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但泰安和日照在公因子1,3上得分不高,今后应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配套服务水平.滨州在公因子3,5上得分较高,说明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但在其他公因子上得分都为负值,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需注重环境保护和科教水平的提高.

3.4投资环境较差的区域

德州、东营、菏泽、聊城、莱芜投资环境综合得分都很低,投资环境处于中下水平,共同特点是都在公因子1,5上得分很低,说明这几个城市今后应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东营、莱芜在公因子2上得分较低,需改善生态环境,德州、聊城、菏泽在公因子3,4上分值较低,需要在配套服务水平和科教文化水平上加强和提高.

4结论及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区域投资环境差异显著,总体上讲,山东省区域投资环境不十分理想,只有7个市投资环境得分为正,其余十个市得分为负,投资环境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另外,由代表经济状况的第一公因子方差贡献率51.06%,可以看出经济状况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但是这里的评价只是一种总体性评价,由此得出的结果只是对衡量这些地市目前的一般性投资环境有意义,对于其投资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应通过深入分析其多年的历史资料、各市自身的条件和目前及可以预见的将来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来进行预测得到;对具体的投资方向则要结合具体的产业布局条件和企业选址要求加以个别具体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项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黑龙江省兰西县关于环境的监测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型,组成黑龙江省兰西县环境工作的的内容有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环境监测作为国家环保部门的技术部门,它的职责是为了给环境答理与监察做出科学依据,环境答理与监察工作是一定要遵循环境监测的结果的。清楚的理解环境监测和答理以及监察的联系,可以将环境保护工作变得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环境监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环境,依据各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特征和这个项目所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来做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应对举措,进行环境监测的规划,来控制环境污染,防范自然环境质量下降,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环境监测在法律上的意义

国家环保总局在一份关于环境监测的工作决定中具体表述环境监测的意义。这份文件说明环境监测其实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环境设计,调节合作,监察与提供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对所有有违环保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实施的监测,帮助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获得更科学凭据的行为过程。它确定性的指出了环境监测就是帮助环境保护执法,对环境答理做出更加具体的技术性支持。环境监测的考察数据是各个环境监测站详细完成的。环境监测站起到了环境技术监督的作用并且要在环境执法行为中充当法定证人的角色;是一个法律认可的环境技术仲裁与鉴定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监测以及环境治理设施的完工验收监测,一定要有法律认可的环境监测站来实施。所以,环境监测站要对所有监测的指标和鉴定结论完全负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的基本工作内容

环境监测是一个新产生的把环境当做对象,通过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的技术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有关组成结构的定义定性,还有对整个工程系统的综合性分析,是研究分析环境质量和它的变化特征的一门学问,它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是重要的一环,影响到整个环境评价的过程。环境监测分析通常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把统计学当做基础,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相互融合。第二个特点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真实而有效的环境监测指标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物,各种的环境监测指标结果能够具体的反映自然环境,给各类的环境设计以及环境质量评估提交基础性的分析指标,是环境管理工作的科学工具。

3.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学科,一般是对那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分析,为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做出预判与评估,并且实施追踪整改的方案和举措。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被分成三个层次:

(1)环境影响现况的评价,对项目单位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第一一定要请监测部门对项目的计划用地实施环境监测,在保证计划用地的基本环境情况达标的前提下,再对这个项目实施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和预判,并且拟定相应的监测计划。

(2)环境预判和评估,依据整个地区的发展规划来对计划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分析,预判这个项目在完成以后形成的污染物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对它实施评估。

(3)追踪评估,一般针对的是比较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估规划,对项目在建时期与建成以后实施追踪评估,如果这个项目发生了跟原计划不符的差异时,一定要设计提出新的环评制度,追踪评价是目前这个阶段实施环境管理所运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4.环境监测与监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黑龙江省兰西县的环境答理体系中,环境监测是支持系统,而监察则是执法系统,二者要互相协助。首先,环境监测不但要给监察系统提交监测数据,并且也可以评价环境监测的结果;监察系统一定要把环境监测当做自己开展工作的前提,只有利用好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才可以有效的使用自己权利。其次,环境监察系统对于监测数据高标准的要求已经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继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环境监测系统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只有给环境监察系统做出高效的服务工作,环境监测系统的作用才能被体现。

兰西县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都是为达到环境保护目标而创立的两个学科,都是我国环保制度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环境监测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同时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估中有较为重要的监督作用,一定要充分理解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围绕环境保护这个工作核心,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更具体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吴意跃.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

第5篇

环境工程评估工作的开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下面我简单对环境工程的评估工作程序加以介绍。

1.1受理受理工作主要是受理相关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评估文件、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文件或者是验收资料,填写相应环境工程评估申请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受理所评估的文件资料,给出准确的评估回复。

1.2组织专家评审按照相关环境工程评估审核规定,选择相关环境评估项目的专家组成专业的评估小组,在评审时,由专家小组讨论,最终给出相关的评审意见。

1.3出具评估意见在专家小组给予相关的评审意见以后,需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评审意见的审核,将评审意见逐层递交,等待审核通过。

1.4发送评估文件经过意见审批以后,收集相关的小组评审意见、相关的信息资料等作为环保主管行政部门审批的依据及时送往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2环境工程评估开展的重要措施

2.1加强业务培训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业务部门对于参与评估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比如定期地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评估培训,评估参与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评估业务能力,加强对当地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的了解,提高评审的准确性。

2.2完善组织结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综合管理部门、建设项目评估部门、污染治理项目评估部门等进一步完善其财务、档案资料体系的组织结构构建。

2.3扩大评估专家库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大评估专家库,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对我国相关环境保护评估工作建设事业的支持,通过对原有的评估专家人员加强再培训和教育,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扩招和管理,不断地扩大评估专家库。

2.4建立项目退回制度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导原则等一些重要的项目做好实地考察,确保其是按照提送的项目计划中开展相应的工作,对于不符合规定和条件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进行筛选,进行项目退回。

2.5建立有效地考核制度对于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需要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大纲等有专家根据具体的考核制度给予评分,出具相关意见,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持证单位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提出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的考核和管理。

2.6增强服务意识在进行环境工程项目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工程项目评估的持证单位作为评估单位,必须要增强和提高其服务意识,仔细地听取被评审单位的意见和想法建议,从而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服务内容,确保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2.7坚持与时俱进在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目前的经济体积和束缚,在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加强在评估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要为了评估而评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从而切实做好环境评估和保护工作。

2.8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原则在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公正、公平的评估原则。评价单位和评估小组在进行相关的建设项目评估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其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对于其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列示,对其项目建设的带来了影响一定要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单位、评估小组甚至是评估个人都必须要保证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积极有效地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评估;重要措施;开展工作;

1 前言

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的浪费,造成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把新建项目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做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项工作是把好环境保护关的前沿、窗口;是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具体体现;是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环境管理与环境评估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限制,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规范了评估程序、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改进工作作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就必须把好项目评估关,把好评估关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

我省在项目评估和审批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对重污染项目,如造纸、化工、制革、电镀等由省环保局评估审批并缩短了评估审批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项目单位的好评。对不符合环境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与建设单位协调沟通,改变建设厂址或变更建设内容,对不符合国家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经过评估坚决不予通过,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求从事环境评估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统揽全局、精通法律、工作严紧、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坚持客观、公开、公正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这个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作为评价单位和环境评估部门,必须对环境影响评价持客观、公开、公正的态度,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后对各种环境因素以及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环境评估单位和工作者,如何体现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应该注意三点:

(1)无论是对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评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当地和周边环境质量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实事求是,科学论证。

(2)充分发挥各类经济、环境方面的专家特长,开展多方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论证,建立健全评估专家库,实行专家技术负责制,领导审批负责制。并探讨实行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评估制。

(3)对于规划、建设项目的评估要完善公示制度,凡是经过评估的项目均要向社会公示,也可举行听政会,让公众参与审批决策。只有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评估工作客观、公平、公正。

4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与其他环保工作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同样,环境评估工作也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就是在环保领域也是无处不涉及,因此,要作好环境评估工作也就必须与其他环保工作实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建议工作中在如下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

(1)掌握全省及地方环境规划、计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规定,是做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2)掌握国家、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对环境敏感区域的特殊环境要求和为了经济发展进行结构调整的特殊限制政策。

(3)全面了解建设单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环境保护信誉等级和对周边环境质量的污染贡献、控制水平。

(4)对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和筛选要把握共性要求,还要突出个性要求。对规划、建设项目的评估要掌握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环境行为的评价。

(5)对评价单位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严格审查,定期检查和抽查,避免在开展环评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严格按照环评资质开展工作。

(6)坚强对环境评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能够真正为环保管理部门批复项目起到技术支持作用。

第7篇

关键词:环境评估;重要措施;开展工作;

1 前言

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的浪费,造成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把新建项目环境工程评估工作做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项工作是把好环境保护关的前沿、窗口;是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具体体现;是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环境管理与环境评估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限制,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规范了评估程序、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开展环境工程评估工作,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改进工作作风,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就必须把好项目评估关,把好评估关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

我省在项目评估和审批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对重污染项目,如造纸、化工、制革、电镀等由省环保局评估审批并缩短了评估审批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项目单位的好评。对不符合环境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与建设单位协调沟通,改变建设厂址或变更建设内容,对不符合国家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经过评估坚决不予通过,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求从事环境评估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统揽全局、精通法律、工作严紧、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坚持客观、公开、公正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这个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作为评价单位和环境评估部门,必须对环境影响评价持客观、公开、公正的态度,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后对各种环境因素以及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环境评估单位和工作者,如何体现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应该注意三点:

(1)无论是对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评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当地和周边环境质量目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实事求是,科学论证。

(2)充分发挥各类经济、环境方面的专家特长,开展多方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论证,建立健全评估专家库,实行专家技术负责制,领导审批负责制。并探讨实行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评估制。

(3)对于规划、建设项目的评估要完善公示制度,凡是经过评估的项目均要向社会公示,也可举行听政会,让公众参与审批决策。只有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评估工作客观、公平、公正。

4 开展环境评估工作。要与其他环保工作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同样,环境评估工作也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就是在环保领域也是无处不涉及,因此,要作好环境评估工作也就必须与其他环保工作实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建议工作中在如下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

(1)掌握全省及地方环境规划、计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规定,是做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

(2)掌握国家、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对环境敏感区域的特殊环境要求和为了经济发展进行结构调整的特殊限制政策。

(3)全面了解建设单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环境保护信誉等级和对周边环境质量的污染贡献、控制水平。

(4)对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和筛选要把握共性要求,还要突出个性要求。对规划、建设项目的评估要掌握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环境行为的评价。

(5)对评价单位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严格审查,定期检查和抽查,避免在开展环评工作中、弄虚作假,严格按照环评资质开展工作。

(6)坚强对环境评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能够真正为环保管理部门批复项目起到技术支持作用。

第8篇

[关键词]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由于我国的化工企业数量非常得多,而且大部分的化工企业都呈现出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渐渐呈现出很多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化工行业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化工行业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化工行业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由于化工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因而对于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是由于化工行业所独有的特点所决定。对于相同的化工产品,因原料的不同,其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呈现出多种多样,根据反应过程的不同,其生产工艺也会随之而不同,加之不同的原料产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艺来制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次就是化工行业中所采用的原料,不仅种类多,而且很多的原料都属于有机物,并且具有很高的挥发性、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等化学特点,有的甚至属于有毒、有害的物质。因而在化工的生产过程,容易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一旦这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发生,就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最后就是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都是需要经过高温、高压或者是低温、负压等这些非正常的条件下来生产,如果这些生产条件达不到时,很容易造成化学物品泄露事故,严重情况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火灾等,进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除此之外,众多的化工行业还存在着周期性的全局停工检修,在此过程中也是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以及对环境产生一定的风险。对于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三废”也会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见,由于化工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无论是从前期原材料的选择,还是生产过程以及最后化工行业的排放,都会对行业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因而对于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的评估成为了重中之重。

2目前风险评估所存在的不足

2.1环境风险评估缺乏落实

对于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一般都是针对于建设项目来实施,并且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发展,对于环境影响的重在规划,很多的部门对此并不了解。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化工行业往往是以工业园区来进行规划,而且这些区域内都存放着很多的化工原料、产品等,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工艺也呈现出复杂性,很容易造成火灾或者是有毒物体的泄露,因此,对于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到位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忽略掉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执法不严的情况。由于化工企业的投入对于当地的经济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会对环境评估方面有所忽略,对于化工项目审核不严等,最终会为环境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2.3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化工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的政策不够了解,加之对本化工企业的生产规程不够熟悉,对于环境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因而往往会忽略掉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容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化工企业内员工的素质低文化差,并且缺乏专业的培训,同样也会使得环境风险意识缺乏。

2.险评估与项目不密切

对化工环境风险的评估需要根据具体的化工项目来进行,由于化工行业的复杂性,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依据具体的生产工艺以及设施等重点生产过程以及薄弱的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在实际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的评估往往不是建立在相应的化工项目之上而进行分析的。

2.5对风险评估不够深入

由于对化工行业环境评估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的评估方法与手段还不够完善,只是采用了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评估,缺乏对环境风险的深入分析,例如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

3如何做好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的评估

3.1做好化工项目的规划环境评估

在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既要对单个的化工项目进行单独的环境评估,也要对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规划进行评估,并且健立起完善的评估机制,有效落实好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以及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都应当做好严格的审批,从而做好化工行业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

3.2不断优化环境风险源的管理

化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环境风险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其相应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积极改进企业落后的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采用循环经济与清洁的生产方式,除此之外,化工企业还应当加大资金、人员以及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借助这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风险的应急预案则主要包括了应急计划、教育、培训以及救援的保障等,主要是用来处理环境事故的方法与程序,对于所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应当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行及时的补充、修订,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演练,对于应急预案过程中的漏洞及时补查,从而有效确保企业人员对于化工企业对应急预案流程的熟悉,有助于加强对环境风险事故的处理与协调能力。

3.3提高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工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并且制定出其相关的防范保障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开展防范环境风险教育与宣传的活动,从而加强化工企业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3.4做好对化工项目的风险分析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涉及化学物品,因而需要对化工行业生产的过程、工艺等物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依据不同的物料与生产工艺,对不同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到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阶段与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对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跟踪分析,并制定出其相应的防范措施。

3.5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在进行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最为常有的方法就是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定量法中主观性偏差和定性法中客观性的偏差缺陷,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先通过定性的方法来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进行简单的论述,并且运用数学模型来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在计算与分析过程中包括事故概率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以及事件树分析法等,其中比较常用的事故树分析法,可以使得风险事故之间的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清晰明了,并且由事件的发生频率而计算出事故的发生概率。

3.6强化对环境风险的应变能力

根据化工企业所经营产品的不同,其环境风险也是各自不同,因此,在进行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环境的评估工作要定期进行开展,这样有助于保证企业对于环境风险的处置与预警措施具有长期性与有效性,并且有效降低生产环节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预测与管理灾害事件,在不断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决策管理的同时,强化企业对环境风险的处置应变能力,对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风险隐患加以消除,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其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随时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地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环境风险的处置与协调能力,优化环境风险源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对风险事故的预测能力,尽量减少化工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避免为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林武.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3(1).

[2]于学珍,成文东,李贺.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相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6).

第9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模型

经济的发展建设不应该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加强环境的治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有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建设中,应该重视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这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施,我国因为在这方面的发展时间较晚,所以很多方面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可以说有些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评估,一些污染因为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且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主要对环境风险评估的主要模型展开探索,希望促进今后环境更好的发展。

1 建立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模型

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风险评估模型,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才能综合性的考虑污染程度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建立起风险评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应该设计一个合理的污染风险影响因子体系,并且对因子进行分级以及对数据加以进一步的提取,在因子体系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提取,在其中选择最适合的因素构建起来的因子体系才能够与实际情况相互一致,并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应急风险策略,遵循以防范为优先的准则,这样才能将风险现状进行有效的消除,对潜在的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需要在智能化以及专业化的基础上,并且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实现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保障。数据评估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数据采集为首要前提,这项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所以更加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才能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统计,对于污染面积不是很大的部分,那么其影响因素也就相对较少,这样可以采用增加图片的方式对评估模型加以进一步的完善。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如果等级越高,那么对于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就愈发严重。

在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过程控制中,应该注重污染物的释放问题,需要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要对石油等重大风险源进行有效的识别,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在开发区或者是一些区县层面上建立起相应的重点源控制体系,对于突然出现的污染事件才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起区域的应急方案,在预警、响应以及报告甚至是后期的处置过程中,都建立起专门的、具体的方案,采用分级预警的方式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该进行适当的应急预演,这样各个部门才能实现紧密的联系。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暴露的风险,因为一旦出现受体接触,那么就会造成风险因子的加快流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布局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还应该采取合理的应急疏散方案,做好撤离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将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对于居住区以及学校等地区,这些都是十分容易受到暴露的区域,将暴露的受体数量以及规模都得到合理的控制。一些受体是无法进行搬迁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隔离带的方式进行保护,做好相应的应急疏散方案,这样即便是遇到危险情况,那么也可以将隐患降到最低,尽可能的做到有效的防护。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特征。基于环境风险系统,通过风险源和风险受体的调查分析,可评估风险源的危险性、受体的脆弱性和区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风险性,并据此开展环境风险分区。避免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能量型灾害易发区域布设风险源或运输危险物质,以减少诱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避免在商住区、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区域、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附近以及上风向、水体上游的区域布设风险源或运输危险物质。对于已布设的危险源,应设法搬迁或关闭,减轻布局性风险。针对不同分区的风险特征,抓住形成风险的主要因素,将风险防范策略落实到具体分区。

2 加强环境污染风险评估的建议

2.1 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

一个环境污染风险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风险的识别、衡量、预测、预警以及统计分析等,监测系统要小红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利用气象卫星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建立重要环境污染因素的监测系统以及数据模拟系统,并能够迅速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提高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的工作效率。风险源是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源头,风险源的存在是环境风险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危险物质的生产场所、贮存场所和污染排放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在易发生爆炸、泄漏、非正常排放的控制单元和工艺环节安装压力、温度、浓度等指数的监测、报警与控制装置,做好监测监控工作,减缓风险源的危险性是降低风险最直接有效的策略,这也是防范优先于应急的主要原因。

2.2 完善定损理赔体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损理赔体系,明确企业的责任,将环境污染的责任真正落实到位。在进行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时,相关部门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与环保部门等的交流,进行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传输与共享,以此实现更好的风险评估。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之后,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和快速索r,索赔要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保证公开与透明,提高环境污染索赔与治理的效率。

结束语

风险防范体系系统地给出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前的预防策略和应急准备策略,强调防范体系的区域针对性,能够为企业和地区决策者提供切合实际的管理指导意见,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环境污染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与配合,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与奋斗,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机构之间协调配合,才能保障环境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对我国的环境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

1.引言

网络教学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实现的现代化教育模式。随着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教学环境正在引入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近年来,一些高校,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加以研究和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各类研究和试验多注重于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模式设计与成效问题,涉及到网络教学评估问题的研究还很有限。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估越来越成为外语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教育部在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形成性评估在英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传统大学英语评估模式

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和教学评估可以发现,传统的评估体系多以考试为唯一手段,这种评估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估方式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 评估方式为单一的测试手段, 如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全国四、六级考试等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的考试, 它所传递的信息是相对孤立、静态的,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等真实水平。它强调对学生外显语言行为的评价,即对学生已有的成绩做出判断,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够。很少关心每个学生的个性、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简单地对不同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测验,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诚然,传统的英语评估体系对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有着扎实的语法和语言知识。但由于它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忽视人的发展的终结性评估,过于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以及文化策略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自信,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结果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

3.形成性大学英语评估模式

形成性评估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频繁的一种评价形式,它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 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包括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形成性评估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估的结果能为教师和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准确而具体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空白,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需求以及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形成性评估体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估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总体学习能力。

4.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评估模式的选择

网络教学要求向个性化和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由此看来,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终结性评估受自身缺陷的限制难以对网络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的评估, 因此, 只采取终结性评估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模式要求从以往只重视分数的终结性评估转变为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估。网络形成性评估方式具有指导性、个性化和连续性等特点, 评估手段呈现出多样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学生自主进行网络英语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 通过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或教师评估的方式, 填写学习记录、学习反馈表、调查问卷等, 能够直观了解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 及时进行调整学习策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我监查,自我测试。即时的形成性评估及监控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及时的学习效果的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进展的情形,使得评价的过程比评价的结果更为重要,教师则可借助评价的结果有效地引导学生纠正目前的缺点,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其他应用能力有较快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以培养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5.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作为新技术条件下的崭新的评价模式, 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和吸引力。这种新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能够克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估模式的缺陷,从而避免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做法。它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能动性,能更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者。当然,我们还需要系统地研究整个外语教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考虑网络技术、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等影响因素,不断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完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推广大学英语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5.

2.喻惠群,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式,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2007.11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大气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31-01

在城市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气象环境效应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可以在发展中趋利避害,最小化不良后果,更可以长远的保护生态环境,避免难以逆转的经济效益破坏后果。

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应当纳入环评内容的规划。规划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有些城市在2004年起就已经由政府统一部署,在环保部门与总体规划修编的情况下,同步开张规划方案环评工作,为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中心城区应当保证绿地覆盖率达到35%。据调查,开张工作的城市,虽然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制约,但是利用生态布局,生态用水以及分配,电厂替代,新能源研究开发,调整岸线,污水治理等等做出了专业化的管理,为后期的环境变化趋势做出了相应的预测。不仅仅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治理重点,也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提供了重点的评估,很好的完善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同时,这种从气象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城市的方式还超前使用了生态适宜性分析、城市热岛预测、环境承载力分析、水循环系统设计等生态廊道、循环经济等新理念、新方法,在生态、能源专题、水专题中系统提出了改善环境的措施、建议及重大工程建设意见。

城市规划可以根据环保部门提出的环评建议,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角度实现对土地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气、水、海洋环境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审视城市的总体规划,吸纳有利建议,合理的调整目标和指标。通过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协调经济的发展,并且推动从环境保护出发实现社会进步。

关于城市大气环境的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国家有以下规定:

(1)等标排放量(评价等级判别参数)Pi:Pi=(Qi/C0i)X109m3/h

Qi-第i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t/h;C0i-第i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各污染物按1h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对于没有1h平均浓度限值的,按日平均浓度限值计算。

(2)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依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Pi,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三级。如果污染物数量大于1,取Pi值中最大者,确定评价工作的级别。

(3)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对于评价工作级别的调整,一般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额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评价区域所在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对评价工作的级别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上下各不超过一级。

(4)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一般根据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域的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分评价地区的范围。

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应将评级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地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域的范围。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首先应当从城市规划入手,城市的大气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规划部门的不同设计方案出发,分析比对,定量定性的评估需求,以高分辨的地理信息为依据,为城市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建立多尺度数值的模拟系统,提供多方位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在城市回话之前,为整体布局和局部分配做出科学的,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35(S1)145-145 DOI:ISSN:1006-9267CN:11-3756/N.

[2]刘永清,惠西宁,恽耀南,王晓云.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研究[D].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2001.

第12篇

1生态工法基本理论及应用情况

生态工法,又可称自然工法,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应用概念,是将生物学及地域生态学的知识活用于构造物的建设或保全上的技术[1]。即在充分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工程学方法,科学开展构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最大限度维持工程区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追求近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工法在采用原则上,强调人与环境相结合,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及天然材料,维护景观差异,减少混凝土等人工合成材料使用,恢复原有景观地貌等。自然生态工法源于德国和瑞士,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最初应用于河川的治理、水域的规划设计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逐步延伸至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再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对自然生态工法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目前主要集中在河道治理工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公路工程等领域,并出现了一批成功范例,如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北京市2004年56件实事之一,在河道护岸建设中运用生态工法理念,避免了传统的河流人工渠道化,工程主体于2006年完工,经过3年的运行,各项功能均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极为显著[2]。近年来国内有关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多,部分成果与生态工法的理念接近一致。

2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2.1发展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需要

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项目环评在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仅作出了“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表述,缺少促进规划和建设项目主动革新以追求亲近自然之目标的原则规定,很多项目能通过“合法”性审核仅是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减少不利环境影响等基本要求,较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生态有影响的项目,从方案设计伊始就对其近自然工法水平进行评估,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手段。

2.2促进生态工法应用实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技术手段,生态工法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国内缺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加之项目单位普遍没有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主动性,其应用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环保法》虽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原则,但未就生产、生活各环节如何具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和原则性的规定,更未提及工程建设如何从设计源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制度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则可以通过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和“三同时”管理措施,倒逼项目单位持续改进设计,采取更为积极的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的工程方法。

3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可行性

3.1环评导则等环保标准为生态工法评估指标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生态工法评估指标的建立涉及生态调查、景观生态和水土保持设计、生态资材利用、生态影响减缓措施、生态环境管理等诸多影响因子之考虑。我国环评制度自确立以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保验收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涵盖水、气、声、土壤、生态等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和评价,这些都为生态工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3.2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广泛应用为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引入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

清洁生产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重要章节,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给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提出持续开展清洁生产水平的计划措施。生态工法评估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借鉴清洁生产工作模式,根据国内外工程实践标准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方案建立生态工法水平考核指标体系,实行水平分级管理,对处落后水平的工程设计提出改进计划。

4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意见建议

4.1鼓励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规范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生态工法的学术研究、工程实践远远不够,生态工法的技术规范少之甚少,国家层面缺少统一规划,没有制定远期发展目标。应抓紧制定生态工法评估导则及验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完善与现行环评管理工作的衔接机制,使其相互促进和发展。同时,结合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完善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系统科学解析生态因子,加快其质量标准、工程影响及评价标准、监测方法标准等基础性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4.2开展生态工法评估试点或立法研究

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高度,展开生态工法评估的立法研究,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制定奖惩条款。法律法规未出台前,应积极开展生态工法评估试点,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间的协调作用,并进行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

4.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生态工法及生态工法评估涉及环境保护、建筑、水利、景观生态、水土保持等多学科,对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大量懂工程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应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这一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5结束语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从促进工程建设改进自身设计,顺应自然要求,预防生态破坏角度看,是清洁生产制度的延伸,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补充。因此,开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研究实践,对于丰富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