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穷人的续写

穷人的续写

时间:2023-05-31 09:10:21

第1篇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手上的煤油灯往上提了提:孩子们睡得正香,西蒙的两个孩子睡在他们的孩子的中间,粉扑扑的脸旦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唯一的母亲,死了!

桑娜轻轻的把帐子关上。“你不会怪我善做主张吧?”桑娜小心翼翼的问道。渔夫摇了摇头,眉头紧锁,都皱成了“川”字型了,他坐在一张破木椅上,左手托住脑袋,静静地想着,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那把破椅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响声。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一下,两下……过了好一会儿,桑娜打破“僵局”说道:“你不用担心,你就像往常那样打鱼好了,早上我就在家里做些针线活,看孩子。晚上,等你回来后我就去捡贝壳,串成链子再去各家各户卖,可以争一些钱买吃的给孩子们,这个家是我们的,就让我们一起维护它吧!”“桑娜!”渔夫热泪满眶,他很感动,桑娜把丈夫的眼泪擦干净,说:“现在,孩子多了我们就将就点吧,和他们挤在一起睡吧!明天还要出去打鱼呢!”

第2篇

徐笠烈

桑娜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还担心地说:“两个孩子得养大成人,原先五个孩子已经撑不住了,唉!又添上两张嘴、、、这可怎么办啊?”

“恩。”渔夫的眉头皱成了“川”字,“上帝保佑我们,我们一定得熬过去的!别担心,以后再勤快些吧。”渔夫一边说,一边在胸前画着十字。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西蒙家的孩子睁开眼,发现自己并不在潮湿阴暗的小茅屋,而是温暖干爽的小海屋。身上还盖着头巾,身旁睡着的是邻居家桑娜的小孩。两个可怜的孩子惊奇的望着这一切,好象不断思索着:“妈妈呢?这是哪儿?妈妈去哪里了?”他们越想越着急,越着急越害怕,最后他们只能用哭声来表达。桑娜家的孩子被吵醒了,他们也惊奇地望着西蒙家的孩子们,由于他们都互相认识,很快,除了几个大一些的孩子扫起地,干起家务活,其他的小孩儿们都在屋里玩耍起来了。

到了中午,桑娜回来了,西蒙家的孩子向桑娜要妈妈。桑娜怕说真相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于是婉转地说出了整个事情--他们的妈妈会到另一个世界去,也许不会再回来了,把他们暂时托付给了桑娜一家。

这两个孩子以为他们的母亲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正在外面打工呢。想到这儿,他们不由得高兴起来。过了几个星期,西蒙的两个孩子都和桑娜一家混熟了,还被取了新的名字,汤姆和比尔,大一些的是汤姆,小一点的是比尔。比尔也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桑娜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和照顾,渔夫给他们父亲般的严厉和关爱,使他们觉得自己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可这并没有改变他们一贫如洗的家庭境况,桑娜和渔夫更辛苦了。早上,太阳还没有上山渔夫就出去打鱼,晚上,12点多才回家。桑娜白天给贵族当佣人,晚上回家还得照顾孩子们,洗衣、做饭。懂事一点的孩子,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了家务,想给爸爸妈妈减少点辛苦。汤姆和比尔经常趴在窗前眺望远方,希望妈妈早点回来,可以缓解一下桑娜他们的压力。

四年过去了,孩子们都一天一天长大了,渔夫和桑娜拼命的干活,拼命地支撑起这个家。渔夫棕色的头发中的银丝一天天的增多,桑娜的手上结满了越来越厚的茧子,变得更加苍老起来。家中的孩子们已经到了适学的年龄,夫妇俩四处借钱,可那时谁都困难,谁也不肯借,夫妇两个只能加倍地工作,可这也无济于事,这年又是大干旱,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他们都快揭不开锅了。

突然,桑娜家的老大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几个大一些的孩子当起了报童,多多少少也能补贴些家用,他们为了自己的学费奔忙着。最后,孩子们终于上起了学校。

一天,汤姆和比尔正在学“去世”这个词,老师说:“‘去世’就是死亡,但有些人会婉转的称为‘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汤姆突然想起了四年前桑娜说过的话,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莫非是?放学后,兄弟俩风儿似地跑回家,质问桑娜。桑娜沉默了,她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她不知道这一天来得那么突然,她沉重地点了点头。这个沉重的打击压跨了汤姆和比尔,整天神情恍恍惚惚的,好几夜都没有睡好觉。

又过了几个星期,他们慢慢地从伤痛中恢复过来,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汤姆和比尔从内心感激桑娜一家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从此,他们再不惹桑娜和渔夫生气,更加努力学习,在学校,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每当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想:我们的生命是桑娜一家给的,我们一定要用好成绩报孝爸妈!

第3篇

A学生:桑娜一家用辛苦争来的钱,供孩子上学。长大后,桑娜的7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并找到了好工作,他们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学生:两个最大的儿子长大后,一起和父亲出海打鱼。每次都能打到很多很多的鱼。后来,他们成立了水产批发公司,而且越开越大,各个城市都有分公司。

……

听着学生一个又一个的“美好愿景”,教师一个劲儿的表扬孩子的善良。可是,笔者觉得学生的续写内容很不“靠谱”。

不可否认,学生虚构出的这些幸福情景,是出于对桑娜一家的好心,希望好人有好报。但是课文续写必须从原文出发,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特点、文本旨意以及作品的特定时代背景,对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进行合情合理的延伸。如果仅仅凭着个人主观意愿,脱离作品的叙述原貌,与作品原本的情节发展不一致,那么这样的续写是不可取的。

曾经在教学此篇课文时,笔者也碰到类似的情况。可笔者没有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在理解学生这些美好想法的同时,问学生:“大家的想法都很美好,老师知道大家都想让好人桑娜一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的这些美好愿望,桑娜家能实现吗?”

学生思考后,都说不太可能。

笔者追问为什么。

生:桑娜一家是穷苦的老百姓,平时的吃穿都成问题,怎么供7个小孩上学?

生:桑娜家一直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下,不可能翻身的。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续写时,第一,要记住桑娜一家仍旧是穷人,他们一家始终不会成为有钱人。第二,要注意桑娜从邻居家抱来两个孩子后,她们的生活会更苦。你们觉得在桑娜眼里,什么对她来说是真正的‘幸福’?”

生:我觉得在桑娜眼里七个孩子能平安健康就是幸福。

生:我觉得在桑娜眼里孩子有的吃,有的穿,不至于很挨饿受冻就是幸福。

生:我觉得丈夫每次打鱼平安回来就是幸福。

笔者一一肯定,让学生重新续写,当学生再次交流时,笔者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一位学生写道:

自从领养了这两个孩子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艰难了。渔夫每天起早贪黑的,也就捕到一点点鱼。桑娜要照顾七个孩子,还要做繁重的家务。但是孩子们都很听话,懂事、体贴,桑娜与渔夫很开心。

一位学生写道:

第4篇

穷人续写穿越

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福是什么,给校长小穷人续写穿越

只见碧空衬着淡蓝,一会儿,淡蓝变成橙黄,边上镶着绯红,这红光越来越多,从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点,接着一片,飞快地向四面扩散。穷人续写穿越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春雨不停地下着,细细的雨丝织成了一张硕大无比的网,从云层里一直垂到地面上,远处黛色的群山,近处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杨树,柔软的柳枝,都被笼罩在这张无边的大网里,这张网是春姑娘巧手织成的纱巾,盖在天地间,技在群山上。表姐刚来的时候,身穿一件方格衬衣,补了几块补丁,脚穿一双沾着泥土的白凉鞋,走路说话都不敢大声,我们都说她土里土气。可是现在,我们不敢说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条紧身牛仓裤,一双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着闪光的金项链,肩上披着长长的黑发,显得神气大方。回到家里又说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样。,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母”

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拉开了日光灯,我才看清三舅完全变了样:工作服上全是尘土,右边的袖子还剩半截,胳膊缠着纱布,裤子的左膝盖烧破了,露出了里面烧焦的毛裤,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还烧掉了一小撮,脸上有几处沾着烟灰,平时的“帅劲儿”全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三舅的车间里失了火。三舅救火时,左胳膊被烧伤了。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第5篇

我很幸运地见证许多伟大的爱情,比如从前不为人所知的丛飞和他的妻子(现任)的爱情。丛飞这一生有过两个女人(这话,汗),他与现任妻子,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如此牢固以至于让所有人感动。丛飞大家都知道吧,他现在已经死了,在刑丹(现任妻子)认识他时,他是个穷人,为了捐钱而很穷很穷而且离婚,但刑丹却仍然义无返顾地走入丛飞的生命。我在电视上看到刑丹靠在已经得了癌症晚期(是不是啊)的丛飞病床边紧握丛飞的双手时的画面,心里就默默地祝福这对相爱的夫妻。如果丛飞不被别人认识的话,或许我们就不会知道丛飞和刑丹的这段爱情,于是他们便会继续坚守着他们贫穷的爱情,那样执着、痛苦而甜蜜。

看到那个画面,我也想写下一句话:我们的爱情不需要别人知道。(站在他们的立场写下的)

爱情这种奇妙的东西我还体会不到,因为我还没有经历过。或许某一天我会听到一个人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爱情是个需要经历的家伙。这是我说过的话,也许有一天我会从别人口中听到这句话,那个时候我会轻轻一笑,然后举双手赞同。我盼望着有一天和一个男孩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

等我老了会逗我的小孙子吧,就对他说:爱情是个需要经历的家伙。

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明白某些人为什么要结婚然后再离婚然后又结婚,这样一次次地循环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结婚就是两个人因为相爱而在一起生活,离婚就是两个人不再相爱所以分开了,我天真地将两个手指头并拢然后分开,接着并拢又分开,离婚和结婚的导火索不都是因为爱情么?结婚时两个人的爱情如胶似漆,离婚时两个人的爱情互相为敌。我以为这两个手指头的动作就是结婚和离婚,可是不就是如此么?如果当初真的那么相爱,如今又为什么要分开,为两个本不相干的人制造这些痛苦的经历。

我感慨:爱情还是会制造痛苦的工具。

我对爱情的了解就这么一点点,只有这么一点点,因为还有好多要我自己去经历啊,希望我的爱之路能够曲曲折折,因为这样就能知道我和他的爱情牢不牢固,但是风险很大啊,不过没关系!因为爱情就是这样嘛!

(我像傻瓜一样评论爱情,虽然我对这个东西知道不多甚至不知道,但是呢,我还是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嘛,我还很天真哦!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爱情。饶了我吧,我还不想去经历爱情这家伙。)

*注释:我妈说:只要在石狮开一天的车,以后什么险情都能应对。(我汗……石狮车辆是嗖地一辆过来一辆过去,大家到俺们这玩要小心,最好搞个什么双保险)

后记:大家好~现在是凌晨一点,哎……我还没有睡,都是因为看了《天亮说晚安》~我喜欢这篇文章。。。。。妈呀,好晚哦!大家都睡了吧。我待会要写作了,BBS的故事我会继续写(在论坛)希望大家关注!

第6篇

12月19日 晴

星期六上午,老师说要带我们玩猜字游戏,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字谜比赛开始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百减一”四个字,并笑吟吟地说:“这是一个字谜,猜出来的同学奖励50积分”。教师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认真思考起来。忽然,刘凯文站起来大声说:“白,是白!”老师惊喜地说:“答对了,你真聪明!”我懊悔极了,因为我已经想出来了,可是不敢确定,就这样与50积分失之交臂。

游戏继续进行,老师又出了一个字谜,谜面是:“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同学们有的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有的托着腮、皱着眉冥思苦想,有的同学东张西望、抓耳挠腮,看起来是想不出来,最后赵笛语打破了平静,胸有成竹地说:“我猜到了,是立字,这回我一定猜对了!”老师要她到黑板前“说文解字”,说完后同学们都给她鼓掌。

最精彩的要数老师给我们讲的字谜故事:说古代有四个农民非常穷,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又圆又亮的宝贝,于是把这个宝贝用石头砸成四半,四个人美滋滋地说:“我们发财了!”他们每个人拿着一块去换钱,可当铺的老板却说:“这本来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璧玉,可是你们把这个宝贝分了,它就一文不值了。”他们几个都傻了眼,还得继续过穷日子。老师说这个故事是一个字谜,这下可把同学们难住了,这么长的故事要猜一个字,到底从哪里入手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猜出来,我拿着笔一边画一边想,这个故事主要是讲几个人分宝贝,最后宝贝却一文不值了,他们还得过穷日子,分宝贝、分宝贝、分贝、分贝,贫,哎,对了!分贝合起来不就是贫嘛,贫不就是穷嘛,这次我可不能再犹豫了,我果断地站起来说:“是贫字,贫穷的贫字”。老师喜出望外,冲我竖起大拇指说:“答对了,不错啊你,奖励100积分!”我兴奋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老师接连又出了好几个字谜,比如:“九十九”“多一半”“一家十一口”等,好多个字谜同学们都猜出来了。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游戏结束了,我虽然只猜对了一个,但还是很开心,因为我猜对了一个高难度的。通过这次猜字谜游戏,我更加喜爱我们中国的汉字了,它实在太有趣了,我以后一定要多读书,多认识汉字。

黑龙江建三江七星一中三年一班

指导老师:李雨默

推荐老师:孙彦辉

第7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虚实结合部分。

(2)了解故事梗概,感受兄妹情深及贝多芬的伟大之处。

(3)学会抓住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情怀。

难点:领略并学习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词,读懂课文意思;自读课后资料,了解贝多芬;了解《月光曲》曲目大致情景内容。

4、课上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读课文情况,随着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断断续续”、“纯熟”、“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并读懂词语所在的句子,体会词语所描绘的事物的特点。

5、读书,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侧重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情况,指导学生思考:

这篇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你们也概括出了贝多芬创作了月光曲。但是,贝多芬创作了一首怎样的月光曲呢?曲子的意境是怎样的?

在读书时,将穷兄妹两个联想与想象到的曲子意境内容大致读懂,并练习概括出来:创作了一首表现“月光下,海面从优美平静到波涛汹涌发生变化”的曲子。

6、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将本来陌生的贝多芬和穷兄妹写到一起来的。

学生读书,找到“走近”——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

讨论从这里读出了什么?让学生作为贝多芬的角色,来思考——感觉非常亲近。

7、引导学生设想贝多芬再次弹奏一首曲子的内心所想:

作者接着写贝多芬又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么,此时此刻他内心想了些什么呢?他想通过曲子来传递一些什么呢?再读穷兄妹的联想,再听曲子,猜测,贝多芬此刻在传递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读书,听曲。讨论,交流:对美好事物的展示和赞美,对命运不平的愤怒等等。

8、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展开讨论。

感悟人们赋予《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内涵。

第8篇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这首词是晁补之抒写愤懑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贬监信州酒税的途中。上片描写了江上暮色的壮丽景色,下片抒发了被贬谪后沦落天涯的愁苦。

上片前半部分写诗人伫立江畔所看到的景色,秀丽的青山在西沉红日的映照下已变得暗淡,浩浩大江不舍昼夜地奔流东去。“余霞散绮”化用了谢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了红日西沉时的壮丽景象;而“向烟波路”化用了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点出了诗人在贬谪的路上,回望家乡的愁怨与悲苦。通过一明一暗、一静一动的对比,点染了贬谪路上的景色,也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后半部分的“长安”当指北宋的京城汴梁,词人离京都越来越远,几点细小而微弱的渔灯闪闪烁烁,给人朦胧迷离之感,虽然船已临近水岸,心却依然迷茫。“几点”和“一片”、“近坞”和“前浦”的对比,更是凸显出一种孤寂感,远离了京都的热闹繁华,此时的词人只有客帆一片,渔灯几点为伴,真实的写出了词人内心的迷离恍惚之感。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直白地表达了词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语调凄切而悲苦,“自悔儒冠误”是说一般的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而官宦子弟却养尊处优。“觉阮途穷”一句运用了阮籍的典故,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在这里,词人觉得自己和阮籍一样,意识到归心受阻。被贬官信州,从北至南,可谓千里迢迢,一路只有素月相伴,故望“平楚”而伤情无限。《竹枝歌》是巴渝一带民歌,歌声怨苦,词人借用问句的形式加重了“声声怨”的程度。岛屿上的猿啼鸟鸣断断续续,哀婉异常,使人顿生凄凉之感。昏暗烛光下,词人听着津渡传来的鼓声,久久不能入眠。

整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渲染了词人被贬谪后哀怨凄苦的心境。典故运用也是恰到好处,既点化了景色,又丰富了情感,将词的韵味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李 思

第9篇

穷 人 的 救 星

——续写《稻草人》

2008、9、3

叶圣陶描写的稻草人,眼看着主人的?稼遭受虫害后,非常难过和痛心,禁不住低头伤心地哭泣、落泪。

故事并没有完结,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富有一些传奇色彩。稻草人悲痛的哭声和一串串的眼泪感动了土地。土地?神问稻草人为什么哭得?由诵模康静萑怂担褐魅艘簧?嘣侄嗄眩?衲晔?ナ粘缮?罹突崂?眩??轮魅四昀象w弱经受不起折磨而绝望!

土地被稻草人忠诚和善良的品质所感动,即答应帮助稻草人,便叫稻草人闭上眼睛。只听见呼的一声,稻草人就地变成一棵粗壮的大榕树。

主人第二天来到地里,先是十分吃惊、伤心,后来仔细一看,地上这棵榕树又高又大,心里感到好奇怪!主人边走过去边喊稻草人,这时大树向她连连点头。主人急忙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大榕树,眼泪夺汇眶而出!

正当主人伤心痛哭时,稻草人低声告诉主人一个秘密:有困难时就在树根上敲三下。主人真的试着敲了三下,雪白的银子真的一块接着一块从树上掉下来。主人喜出望外,把得到的银子分给了村里的穷人,让村里人一同过上了好日子!从此村民都说稻草人是穷人的救星!这棵榕树就成了村民尊敬的救星树!

第10篇

一、时空的断裂与自由转换

诗歌在有限意象组合中浓缩了大量意义,从纵(时间)、横(空间)维度去建构意象,使诗意别具一格。登楼是为了打破位居地面时的视野局限,开辟一片穷通万里的审美体验。

1.因登高而打破空间的视野

打破空间的视野主要指登高所见由实而虚。眼前所见的“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诗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俯仰之间使情与景相容;诗人近观远眺,情兴与物象相连。句句不离登高,字字突破视野。“无边”“不尽”写出空间之阔远,无边无际,“万里”,说明距离在万里之遥,则非视野所能及。

从更寥廓的意象中去探究,登高所见的景观已经形而上,成为生命之秋、人生长河的典型意象。萧萧下的“无边落木”“滚滚而来”的长江,象征永恒的悲凉和亘古不变的宇宙,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

2.因登高而延伸时间的久远

“悲秋”,点明萧瑟衰败的时令;“落木”,暗示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常作客”,表明漂泊不定是常态,漂泊他乡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是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诗人有意放大现实时间“常”和“百年”,写出长年飘泊之苦,经常羁旅之愁,年老多病之叹等。同时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个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3.因登高而将有限与无限自由转换

诗人善于将眼前有限的时空与无限的时空进行转换,化空间为时间,或化时间为空间,达成时空交织。“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句有机结合,组成更为丰富的意境。江天无情,人生有恨,人生的苦难“代代无穷已”,恰似这铺天盖地的“落木”和滔滔不绝的“长江”,两者在此顷刻间相遇。同时,落木苦短,却代代无穷,长江永恒,却年年重复。登高之时空交错,牵动诗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这况味秋风卷不去,江水流不完,真是思更甚,愁更浓。

二、内容的断裂与有意重组

诗歌语言不同于常规语言,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与割裂完成诗意的传递。文本断裂之处是指诗歌中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往往蕴藏深层的意义和滋生新的意义,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内容、思想及情感。

1.描摹意象是似断实连

开篇从细微之处着眼,排列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六种似断实连的意象,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接着从大处落笔,用特写镜头,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人登高览胜,时空交错,物我相照,登临之作便会蓬勃而生。其实诗人登台所见,并非只有这些意象。登高所见,经常有“孤雁”“翠微”“落日”“花草”“烟雾”等,但诗人都略去不写。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只选夔州最有特征的景物,突出昊天无极,秋高万里,长风鼓荡,江流千古,凡此种种,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正道尽了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的内心苦难和亘古悲情。

2.叙事抒怀是欲言又止

因内容的剪辑和组合而产生的空白,使之在整体结构中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语意相属而语辞中断,留下的空白就大,供读者联想、想象、再创作的余地也就大。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对生活加以取舍,讲究以有限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短中见长,浅中含深”的艺术效果。

(1)“独登台”的原因是什么?文面只写“百年多病”登台,暮年多病,独自登高。为什么独自登台?一是登台源于九九重阳。重阳登台本应家人一起,可是杜甫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做客并登台,写尽孤病之态。二是登台源于“常作客”。“常”与“长”能否互换?“常”是经常,是动作的反复,“长”,是长久,是时间的久远。“常”作客,突出身世飘零,羁旅他乡。为什么要常作客?从知人论世的维度去分析,不言而喻,有家难回或无家可归的羁旅之愁。

(2)“艰难苦恨”的原因是什么呢?表面只写“繁霜鬓”,两鬓斑白,年华已逝。白发丛生,两鬓染霜的原因呢?文本近乎空白。诗中没有明写的空白正如杜甫在《登楼》中写道的“万方多难”。观照全文,“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一是国之危难,藩镇割据、兵戈不息,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想为国家出力,却无能为力。二是家之艰难,独自漂泊,颠沛流离;三是浑身是病,白发丛生;四是民生的艰难,尽管没有描写十室九空的情状,但无人不能从中体验到杜甫的忧愤和无奈,“万方多难”、时世艰难必定是潦倒不堪的根源。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文本断裂处,悄无声息地达到一张一弛的艺术效果。

其实,断裂并不等于虚无,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实体,它本身含有不尽的韵味,“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断裂造成审美心理中的压力和张力,体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从而产生“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审美效果。

三、人事的代谢与宇宙的永恒的矛盾

诗人无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观之庞然大象,而是要在壮怀激烈的昂扬主观中寻找自然万象与内心的契合点,彰显自我的悲剧意识,这是天人合一的大心。宇宙的永恒和人事的代谢的矛盾,造成强势的动荡与碰撞,将内心深处胸怀激荡的情感投射在诗句之中。

1.天地雄浑之境,彰显宇宙的永恒

开篇描写秋风之怒号、天空之寥廓、猿声之凄厉、江渚之清寂、河沙之冷白、鸟飞之回旋,突出风急天高的苍凉寥廓宇宙的永恒,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形,如见其色,如闻其声。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联想到落木之声,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为什么写“落木”不写“落叶”?屈原《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林庚先生《说“木叶》中已作全面分析,强调落木的空阔、疏朗、干燥。“滚滚”不仅突出长江汹涌之状,气势浑涵,而且突出宇宙的无垠、历史之绵长。“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让人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正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苏轼《赤壁赋》有“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等等,诗人都不由自主痛感营营小我之渺小,感慨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汇成一种情、景、理水溶的悲壮而邈远的意境。

2.百年多病之我,凸显艰难苦恨之深

诗人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把笔触由落木、流水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人生无常、人事代谢的感慨。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让人心生韶光易逝的感慨,又引发飘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的忧思。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让人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人物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不尽长江滚滚流来的是什么?分明是难以排遣的愁绪;无边落木,落下的是什么?也分明是挥之不去的忧愤!真是落木、流水无情,人生有恨。

离家万里,漂泊天涯,孤身一人,抱病登高,又逢霜天,木落之秋,飘泊一生、潦倒一生、苦难一生的杜甫岂不悲从中来?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因此,诗中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个人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像李太白那样豁达豪放。他异乡飘泊、白发日多,多病残生,犹心系万里,志念悲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犹不能消散这忧国忧民的诗心。

四、新停浊酒与借酒浇愁的矛盾

“新停浊酒杯”的“新”是反常姿态。古代文人嗜酒,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曹操诗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有“举杯消愁”之句,宋人有“美酒如刀解断愁”之句,杜甫也不例外,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今天为什么突然为一杯酒而感叹呢?

1.杜甫酒杯为何反常“新停”,是“潦倒”“繁霜鬓”

双鬓凝霜,不是新停的理由。那为什么“潦倒”“繁霜鬓”?一是因为“艰难苦恨”,国难家愁。借酒消愁,可能是一个人暮年绝望感伤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藉,此说在诗中无法说通。二是诗人因“百年多病”停了酒。此说虽有理,但笔者认为,他即使无病,因为穷困潦倒,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即使有酒喝,也忧心如焚,想必“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

2.为什么是“新停”不是“已停”?

“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或许是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表明饮酒不断、未曾停杯过,只是此时此景难以下咽。“停”或许是“废止”,动作已经中断不再延续。“新”,指初次出现,“已”指动作完成。正如“繁霜鬓”的“繁”,是“使……繁”之意,如果换成“已”则表明诗人早已两鬓斑白,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愁肠百结使白发日长,白发又惹恨添愁。这也是“繁双鬓”,词短意长,最有意味之处。

用新停浊酒与借酒浇愁的矛盾,表达内心的忧愤、无奈等复杂情感。其实,无论是“一时停饮”还是“护病断饮”,无论“新停”还是“已停”都一样打破了既有的平衡感。现在连浊酒也没饮或不能饮,岂不是悲中添悲,愁上加愁!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笔者更赞同“新停”是“一时停饮”,有酒也难以下咽,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惟其如此,方能突出杜甫饱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之悲,志士空老之叹,忧国伤时之痛等万般愁绪。诗人的百感交集的矛盾心情尽展无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诗人举重若轻,无限悲凉,曲笔为之,尽在杯中,实在是让人气夺。

第11篇

“加油!加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蕴含着怎样无穷的力量?我到现在才体会得到。

演讲比赛前,我忐忑不安,心里反复地背诵着演讲的内容。看着前面的选手都表现得很出色,声形并茂,有声有色,我的心情更加紧张了。额头渗出了汗珠,演讲稿也是记起了上句,却忘记了下句,眼看就要该我上场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不知所错。“加油!加油!”忽然后背被谁拍了一下,我回过头,原来是老师。她的眼神中透着信任,微笑着对我说出:“加油!加油!”看着老师信任的目,光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我长吁一口气,鼓励自己勇敢。

该我上场了,我走上讲台,耳畔回响着老师的一声:“加油!加油 !”我似乎拥有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于是我忘却了紧张,尽情地演讲。比赛过后,我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内心兴奋不已。

“加油”给我以勇气,让我可以战胜一切,这便是“加油”的力量。

初三生活是紧张的,繁重的作业压得人快喘不过气了。每天我都在灯下写作业,复习功课。看着别人家的灯一个个都熄灭了,一股倦意涌上心头,揉着酸痛的手,“ 哈欠”一个个接踵而至,我甩下笔,委屈地看着作业本。忽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是妈妈将一杯热茶放在我的面前,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 加油!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我倦意全消。我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鼓励和期望,我顿时拥有了一种无穷的力量,拿起笔,继续写了起来……

“加油”给我以安慰和信心,让我勇敢地走下去,不灰心,不放弃,这便是“加油”的力量。

简单的一声“加油”却给人以这麽多的力量,让人可以战胜一切,勇往直前。话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所给予人们的力量。当自己有困难时,听到别人简单的鼓励,是一种力量。所以,也请你在他人有困难时,给他人以启示和安慰,同样可以带给他人力量。

加油的力量让我拥有了信心和勇气,它伴我走过人生的旅途,鼓励我不断为人生抒写辉煌!

第12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人脍炙人口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认真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准确的。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他写出的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文坛,可谓是道德文章冠冕一生的人物。

读罢《曾国藩家书》,我油然而生的除了敬佩还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