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端午节的语句

端午节的语句

时间:2023-05-31 09:1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端午节的语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描写端午节的优美句子

1.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2.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3.端午过节别忘记,老友正在想着你;虽说过节不收礼,你想给点也愿意;十块八块不嫌弃,十万八万更满意;你要实在没的送,短信一条也可以!

4.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夏日的到来,愿你心情舒畅,曾落下的问候,这一刻一起补偿,所有的关心,凝聚这条短信,祝端午节快乐。

5.每一粒思念都粘连着我最真诚的想念,每一颗祝福都收藏着我采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层快乐都包裹着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每一个粽子都香飘万里到你那里,致我的祝愿,端午节,致我的朋友,挂念。

6.龙舟头,永不止步的奔头,狮子头,奋勇向前的劲头,端午节,祝福语,头头是道,香米粒,真心诚意的威力,甜枣粒,全心全意的实力,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7.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8.端午节,想送你个粽子,还没包呢;送你个馒头,染色了;送你瓶酒,醉驾入刑了;送你个西瓜,爆炸了;为了你的安全还是发短信祝福你吧;端午快乐!

9.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怀念故人我心独伤;长江长长,苇叶飘香,思念故乡无限迷茫;西楼西厢,一抹残阳,沦落天涯从此断肠;茅屋藤窗,败柳枯杨,曾经为歌舞场;端午节,想朋友,念家乡,祝君快乐早辉煌!

10.家和睦,人似仙,潇洒走人间;酒当歌,曲轻弹,霓霞舞翩翩;花儿美,碧水涟,日月彩云间;梦成真,福禄全,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经典句子大全

1、屈原,中国着名的爱国诗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2、端午节到,心中思念更甚前。艾草萋萋门前挂,粽子迷香鼻尖传。十全十美心盼望,举家团圆日夜期。短信祝福悄来到,愿你端午合家欢。

3、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4、屈原的一生无疑是悲壮而又伟大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始终不渝的效忠祖国的爱国热情,坚持不懈的抵御强敌的战斗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以来,一直深深受到世人的缅怀尊崇和爱戴,感召和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

5、锄禾在端午,汗滴禾下土。为了盘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凉能解暑。事业展鸿图,机会不胜数。健康永常驻,快乐不迷路!端午快乐!

6、甲:今年的端午节,你们老板发的是粽子还是其它什么啊?乙:今年端午老板发脾气了。

7、风中飘过一朵哭泣的云,撕扯着六月的鳞片。如果思念的风还能吹醒季节,就像吹醒汨罗河桥头熟睡的粽子,我乘坐一枚艾叶在《离*》与《天问》之间自由的泅渡。对于那些擦肩而过的许诺,我会牢牢嵌进心里,永不忘记!

8、艾叶飘香,给你带来灵气!粽子味美,给你带来财气!屈子显灵,给你带来福气!衷心地祝你及全家节日快乐,万事顺利!

第2篇

2020端午节即将到来,很多公司都会组织一些庆祝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司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共同阅读吧!

公司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1

在这端午节前夕,为了感谢这一年来企业所有员工的辛勤努力,我公司特意策划了这次的端午狂欢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之余,感受到别样的企业文化和乐趣!

一、活动日期/时间

2020端午节期间

二、活动主体:

__有限公司

三、主题活动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在这次端午庆祝活动中自然也少不了这个环节。我们在距离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不远的渔人码头设置的比赛场地,由每个部门派出10女20男组成三十人一组的团队进行800m的直线龙舟竞速赛。获得冠军的部门每个员工可以获得现金奖励若干。这样的龙舟竞赛让STD企业员工们充分感受到了"团结拼搏,奋勇挺进"的龙舟精神,也让他们以这次龙舟比赛为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为了企业和团队奋勇拼搏,像赛龙舟一样一往无前。

端午大餐:

端午节作为一个隆重庆祝节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的粽子。我们安排大家在单位食堂亲手来制作的各种口味的粽子就是例牌主菜了,平时大家可能会在家用高压锅或者蒸笼自己在家包粽子做,但现在的人们过节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馆里用餐了,这次我们号召大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体验一下企业大家庭的氛围,一起分享辛勤努力的果实,想必这一餐定会让大家十分享受与回味,值得留恋。

四、端午文艺节目互动欣赏流程

歌曲合唱:《相亲相爱的314》

主持:听完了《相亲相爱的314》大家有没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呢?特别是来自台湾的员工朋友们,你们想家了没有吗?想听听久违的闽南乡音吗?下面就看看员工小诸的表演!有请小诸上台来唱一首《最炫民族风》。

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

主持:小诸的歌曲唱的怎么样?有没有台湾明星的风范?哪位来评价一下(出列回答者赠送小礼品,限1人)?听完了流行歌曲的快节奏,下面该来一曲异乡情调的戏曲啦。有请二嫂来为我们大家展示一下他的抒情歌喉。

独唱现代京剧:《新贵妃醉酒》

有奖小游戏

游戏内容

(1)愚工移山

游戏道具:

乒乓球(20个)、粗吸管(4根)、盆子(2个、用A4纸折叠便可)

游戏规则:

用嘴巴含住吸管吸气,将10个乒乓球从A盆移入B盆,A盆、B盆相距4米,移动过程中双手不能碰球,否则犯规不算,要重新移取。最先移完10个球一方获胜(上好佳)。

活动人数:2人,安排两组。

(2)端午文化及企业文化"智力大冲浪

游戏规则:

由主持人口述事先准备好的关于端午文化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业务办理等)的题目,在场的人都可以抢答,答对者送手机一部,答错者罚酒一杯。

(3)"爱"字大比拼

游戏规则:

将活动参加人员自由分为两组进行对歌比赛,每人各唱一句,所唱的歌中必须要有"爱"字,坚持到最后的一方获胜。

(4)夹气球

游戏道具:气球(4个)

游戏规则:

将活动参加人员自由分为两组排成两队,每人将手背在身后,从第一个人开始用头和身体夹住气球传给下一个,逐个传递,最先传完的一组获胜。(口香糖)

小品节目:《STD的故事》

小品背景介绍:

从企业创立至今,以董事长个人经历为主线,为大家展现一个企业发展的艰辛路途。风格煽情但不失幽默,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STD集团的魅力以及董事长个人白手起家的劳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一同为STD集团的美好未来而前进。

谢幕合唱:《难忘今宵》

活动项目背景:STD集团有限公司

五、策划的主题语:

青夏深情,端午狂欢

六、活动参与对象:

公司全体职员、员工家属和群众及消费者(不包括龙舟活动)

七、经费预算

主持人2人

舞蹈演员2人

歌手及演员6人

晚会编导费用

化妆造型化师2名。

演出人员费用共计:3000元

舞台灯光音响费用(依场地而定)

礼品、现场布置依现场而定

服装依数量而定,端午晚餐依场地而定

八、选择媒介:

海报:根据公司总体安排。

电视:为期三天,6月19日-6月21日插播东方卫视台、SITV,每晚7:30分播出5秒广告,共3次。

场内外广告牌宣传:总体要求:活动公布一定要提前、准确无误,排版美观大方,主题突出。

现场气氛布置:总体要求:节日气氛隆重、浓厚、大气。

九、策划的目的:

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与员工与企业的感情联系,同时向外宣传和谐团结的企业文化,从而在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同事提升企业效益。

十、活动总结:

此项活动是我们员工进入公司以来组织的第一项集体娱乐活动,希望通过这次联欢活动,不但体会到了博大的中国文化韵味,并且增进了各部门新工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大家的团体合作精神,娱乐的同时也能培养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如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此次活动以游戏互动为主线,中间穿插一些企业文化知识大比拼,并对游戏的获胜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使参赛者乐在其中。

公司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二、活动目的:

弘扬传统文化欢度端午佳节

三、活动目的:

1、庆祝中国端午节的到来,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息;

2.提升公司凝聚力;

3.加强各部门同仁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4.增强公司员工的集体观念。

四、活动时间:

201_年6月10

五、活动地点:

2号厂房东边的空地

六、活动对象:

三河市通用离合器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杭州公司员工端午节活动由杭州负责人开展)

七、活动内容:

1、包粽子比赛: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而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比赛规则:10人一组,可分4组进行比赛。将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猪肉物品发放给参赛选手,听到裁判员的指令,开始动手,完成的作品需达到指定的标准,(最终解释权在裁判员),取前3名,参与选手有参与奖。裁判员根据比赛结果发放相应“领奖卷”。

准备材料:布料、带子、米、绿豆、仿真水果(小)、桌子数张。

2、制作香囊:民俗学家陈连山撰写的《话说端午》里提到:端午节的核心是驱邪除瘟,保持健康。

香囊,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自己剪剪缝缝做出的简单的具有各种形状的香囊比起市场上的就很有意义,既可以送给家人朋友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学学古人的手艺。

比赛规则:10人一组,给每位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绿豆或花生代替香料。每位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制在香囊外。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裁判员根据完成作品的质量发放“领奖卷”。

准备材料:药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松、丁香公、、沈香、艾叶、佩兰、、薄荷等)、干花、稻谷壳、丝绵、五彩绳、针、线、剪刀、铅华纸布料。

公司的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3

一、活动时间

_年_月_日下午3点整

二、活动地点

维也纳酒店福华路店

三、参与人员

国利半导体全体员工

四、游戏规则

将国利半导体全体员工分为四组,每组人数基本相等,拿到A的为该组组长,站到对尾,负责游戏最后猜词语,其他组员顺序由组内自行商议决定(商议时间不超过2分钟),若其中有不能参加的则该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猜词顺序按照牌黑桃、红桃、梅花、方片的顺序进行,游戏期间由___负责对每一组进行计时。当对内所有队员都完成形体传递词语后,由组长进行猜词,当组长猜对词语(意思相同即可)或确定放弃时停止计时。

表演的人员不许用声音及口型

表演完的本队人员可以看但是不许用任何方式交流

等候的队员不许偷看

不许使用道具

场下观看的人员无论是表演过的还是没表演的只能乐别的不能做

违反此规则的全队给一次提醒机会

给一分钟准备

五、游戏方式

每一组排成一排,面向背后站立,做表演的两们同事转过身,向前走两步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回归队伍,表演时采用1和2、2和3、3和4的方式进行,依此类推,直到游戏做完为止,每一组10分钟。

六、获胜条件

当猜词成功时,使用时间最少者为获胜队;

当所有参赛组均未猜对词语时,则使用时间最短者为获胜。

七、违规判定

1、两位表演者之间不可说话,不可对口型,只允许使用形表演;

2、在表演人员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队内其他人员不可以回头,在表演结束后将身体转向相反方面,不可再次参加与到表演中;

3、如若出现上述情况,视为犯规。

八、惩罚

违规者将被更换词语,重新开始,不停止计时,为了对违规队的惩罚,词语的难度将有所增加。

九、奖励

粽子分为多种不同的馅儿,获胜组的组员将有权利进行选择自己喜爱的口味,剩余组将由派发的方式进行。

十、注意事项

1.装备照相机及摄像机---___

2.购买粽子及带蒸锅----___/___

3.准备两幅牌并发给大家---___

4.制作分组队员名单---___

5.计时工作---___

6.现场拍照及摄像----___/___/___

7.游戏过程中进行粽子的加热----___

8.准备若干与端午相关的语句---___/___

十一、活动开场台词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又到一年粽飘香,咱们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即将到来,在这个喜庆与祥和的日子里,为了增强我们国利半导体团队的凝聚力,彰显我们的年轻、活力、朝气蓬勃,国利半导体党支部、团支部为大家精心设计了一个精彩的趣味游戏,稍后我会给大家说明一下游戏规则,下面我们先请国利半导体___领导为大家讲话,大家鼓掌欢迎。。。我们再鼓掌欢迎___领导为我们讲两句。。。

我们非常感谢两位领导的讲话,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戏的具体规则。。。

第3篇

在这个庞大而又微小的世界中,什么无价?花,是有价的,而美,是无价的;礼,是有价的,而情,是无价的;房,是有价的,而家,是无价的;书,是有价的,而感受,是无价的……

感受,不是几行文字,不是华丽的语句,更不使用昂贵的物质获取。感受是一种财富,是存在于无形之中的,每一次感受,都是一次灵魂的撞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汨罗江畔,一儒者顶着风,灌着酒,他为奸臣排挤而不满,为楚王昏庸而失望,为楚国衰败而悲愤,为自己无能而羞愧。于是,他纵身跳入滔滔江水。狂风也没能留住这位忠义之士。忠臣兮,壮士兮。他的精神永存。受奸臣排挤无法报效国家,他选择了以死唤醒国民。安息吧,端午节我会向你致敬。

同样在水边,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酒罢风起,面对这位一去不复返的豪杰烈士,风也呜咽了。烈士兮,义士兮。你的不屈常在。为大义,为国家,你冒死前往,虽然未能成功,但你的不屈常在,精神常在。再见了,易水旁,会有一束我为你插得白菊。

……

古今中卫,有多少历史,有多少故事,你读过吗?读过的你记了吗?“记”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你去感受,用心去感受!一枚硬币和一张大钞,一则故事和一本史书,一辆豪车和一个螺丝,在“感受”的天秤上,它们等值!

因为,感受无价。

------------------------------------------------------------

这是课堂作文,即兴的,可能短了点,各位凑合一下。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元素;中西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得益彰。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知世界的多样性,提高人文素养。构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词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中国的方块汉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其根源都是象形文字。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是最活跃的部分,汇教学必含文化涵义。如Christmas,联想The Spring Festival,最好能介绍二者的异同。Thanksgiving Day,追其朔源,首创于美国,1879年加拿大人也开始过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原意为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在这一天感谢其他人,是美国最地道的假日。美、加两国人都过感恩节,却时间不同:美国过感恩节一般在11月22--28之间,加拿大人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词汇pig往往和词汇“懒惰、笨拙、肮脏”等关联,于是eat like a pig(大吃大喝)和you greedy pig(你这个贪吃的家伙)以及What do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等应运而生。在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中的dog一词,中国学生就觉得不可思议,其实dog和cat里也有其文化意义。原来在古老的伦敦,一场大雨过后整个街道一片,淹死了许多迷路的猫和狗。雨过天晴,满街死狗死猫,似乎天上下了众多的猫和狗,成就了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另外,从汉语中的“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等成语和俗语“狗改不了吃屎”等对dog的描述是贬义性的,但西方人的a lucky dog(幸运儿),to be top dog(身居要位),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也有得意日)等折射出dog是个褒义词,A dog is the man’s best friend的美丽句子形容狗我们也就不足为奇。在西方喊comrade,对方会呆若木鸡,但Sir或Madam,Lady等,交流就无障碍。

语言中,身体部位器官也能表示不同文化含义。a true friend reaches for your hand and touches your heart.一句中的hand 和heart已经超越了“手”和“心脏”,而分别引申为“援手”和“心灵”之意。Don’t see eye to eye with somebody(不赞同某人)中的eye不是“眼睛”的意思;have a big mouth(爱到处嚷嚷)中mouth不是嘴巴的意思;laugh from ear to ear(笑得合不拢嘴巴)中的ear也失去了“耳朵”的本意。

句子\用和中西文化渗透

谈到句子,七年级下册Unit 4 Don’t eat in class就油然而生。这是一个典型的祈使句。祈使句包含了很多文化元素:中国人性格刚烈,较为直接,长晚辈意识、上下级观念较西方人士更强,习惯在更多的场合使用祈使句,最常见的“请”字就足以展现中国人的礼貌和客气。英语国家则完全不同,谦让和礼貌室人们的基本礼仪,有时会让这些初到西方国家的中国人感到很不适应。我国语言工作者沈瑛谈及在英国的感悟时曾这样描述:“与我们想象的不同,英国人指路的时候都习惯用if开头的语句,这样听起来更礼貌、更亲切,如:If you walk around the corner over there, you will see a bridge. The station is not far from there. If you go upstairs to the second floor and turn left. The office is down the corridor on your left.他们还生怕你没领会,总要重复几遍直到放心为止。有时他们的热情相助真的让你感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多用Would you mind not making noise?You’d better work hard,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do better等委婉句。尽量避免Don’t be in my way和go away这样的句子。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是一个典型的中式英语句子,但其融合中西文化。近年来,汉语以外来词的身份进入英语语言屡见不鲜,如:tofu(豆腐).mahjong(麻将),typhoon(台风),tai ji(太极),jiaozi(饺子)putonghua(普通话),中西合璧的wan ton soup(馄炖),taikonaut(中国航天员)等。必须提醒:不能让学生随意创造诸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中式英语,以免产生误解。

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第5篇

一、题型特点

纵观语文高考试题,扩展语句题的题型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展开想像,进行扩展

这类题有写广告词、串台词、以某句话为开头或结尾写一段话等形式,在2008年高考中,这类扩展题既有继承,又有变化。

例1(2008年福建卷)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________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参考答案]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

此外全国卷I第20题,辽宁卷第20题也属此类型。

2 提供一个中心句,要求考生根据这一中心句扩展内容

2007年重庆卷根据“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的意思写一段话。2008年的湖北卷第21题很有创意。

例2(2008年湖北卷)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

镜头四:____

[参考答案]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3 提供一段话,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要求补写

2007年浙江卷的给寓言写寓意,2008年浙江卷的第23题,即属于此类。

例3 (2008年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参考答案]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4 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

例4(2005年重庆卷)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

想像雾倾听

(1)表现“欢快”:

(2)表现“忧愁”:

[参考答案](1)浓雾中我倾听到远处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不由生出无限美妙的想像。

(2)我倾听着雾中传来的凄凉的琴声,想像人生种种不幸,顿感忧伤。

5 图画梳理式扩展

要求在理解消化图表或图画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组合,用语言表达出图表或图画的内容。

例5(2008年重庆卷)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

要求:(1)能够揭示漫画的寓意;(2)句式整齐,有讽刺意味;(3)20-40字。

[参考答案]母鸡高高在上,自以为劳苦功高;鸡蛋默默在下,说不出冷暖凄凉。

此外,2008年还有山东卷第18题,北京卷第21题,广东卷第23题也属于此类题型。

二、答题常见误区

1 重点不突出,不能紧紧围绕题干的要求进行扩展,甚至扩展内容偏离中心。扩展语句一般都明确给出话题及其情境,如果扩展之后的语句和规定的语境话题不符,那么很难得到高分。

2 语言缺乏文采,甚至出现不顺畅的语句。

3 意蕴不深,境界不高。答案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要求,但所扩展的内容缺乏意蕴,甚至让人难以理解,仍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三、应试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考生在平时复习备考时需培养四种意识,提高三种能力。

1 培养四种意识

(1)话题意识

这里的“话题”,指的是“谈话的中心”。高考语言表达题,有的试题话题明显,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上文提及的2007年重庆卷,要求根据“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来扩展语句,话题的中心就是“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又如2007年江西卷第21题“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虽未明示话题的中心,但这个中心是存在的,即文字要表达“走进考场”后的所见、所想。答题时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2)语境意识

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比如2007年全国卷Ⅱ“请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展开想像,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不超过50字”,这是对表达的要求,而“2008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寓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就是一种语境。因此,该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又要符合语境要求。

(3)互渗意识

“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言运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上文例举以“祥云与奥运”为内容的题目,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

祥云是花,是奥运在东方大地盛开的文明之花;祥云是海,是奥运给华夏土地带来的欢乐之海。

如果这名考生没有对奥运真切的体验和认识,是写不出这样好的句子的。答案将中国的哲学和奥林匹克精神很好地融合,表现出了中国人自信、向上的精神状态。

(4)表达意识

这里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①向心性原则,所写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②连贯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③层次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④协调性原则,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例如2007年重庆卷根据“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的意思写一段话,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突遇车祸,儿子遇难,面对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你是实情相告,还是编一个善良的谎言。拥有真理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但如果拘泥于真理,而丢弃善良的砝码,我们将变得冷漠,最终违背追求真理的初衷。

答案将“拥有善良”与“拥有真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字字指向中心,表达了在特殊场合下,善良的谎言比诚实的真理更重要!并从生活中举一个例子作为例证,说理有力,整个答案层次清晰,句式和谐。

2 提高三种能力

(1)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平时阅读时留心一些生动的文章或语段,揣摩其中的妙处,在说话、写作中斟酌自己的语言,丰富文章的内涵。从平时做起,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想像、联想能力

扩展语句是将结构简单、表达欠具体、描写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联想、想像能力。平时要加强思维训练,这样碰到相关的语言材料,才能迅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分析。

(3)进行实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熟能生巧,多做扩展语句的练习,有助于我们迅速地找到扩展点,从而不在扩展要求的边缘徘徊。

四、答题步骤

扩展语句是根据规定的情景、内容及字数要求写一段话。答题时,可以分几步走:

1 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如什么情景,以什么内容为重点,多少字数等;

2 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思考,联想、想像,打开想像之门,描写优美意境;

第6篇

摘要: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决于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阅读的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的预设,更要以生为本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高质生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生成性;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3-01

提高语文教与学的质量核心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实提升。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思等能力中前后关联的重要一环。而当下的课堂教学不能是那种灌输式,而应是启发引导,问题探究式的教学。因此,如何处理教学的预设与教学目标、学生能力提升的生成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定位目标,确定教学预设

以生为本的教学需要确立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我们以往在阅读教学中较多的是考虑“知识和能力”,及重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提升,他们的阅读、学习方法和习惯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等内被我们忽视或者漠视。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从师本理念转变为生本观念。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能力和思维状况,定位学生需求。需要基于学情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教学预设。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识记、理解字词,大致掌握文中几件平凡小事,对其中细致描写有所认识,能对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有所感悟。F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因此,很难在挫折和痛苦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亲情的伟大。因此,我在预习指导中,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史铁生瘫痪之后的心理、生理和性格的变化等等;注意体会文中朴实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感受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及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的需求,围绕学生急需提升的语文能力而施教的。因此,我们在预设中不仅思考要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方面,还要注意如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兴趣,能够主动积极的阅读和思考。如在《秋天的怀念》教学预设中,我还重点抓住景物描写的作用,抓住“看”这一线索,由“文中几次提到了秋天里去看?”激起学生阅读、分析和概括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母亲默默承受、默默鼓励,体验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启发引导,互动促成生成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在学生先学基础上开展的,我们预设学生要达成的知识、能力、情感和素养的提升应该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互动,追问和适当点拨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思考和交流中获得学习的实效。

1.情境创设,让学生有阅读体验和思考

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需要老师营造范围;让学生进入阅读和思考的情境。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情境,我把多媒体技术渗透进导入设计中,将一段残酷和惨烈而战争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视听结合中感受战争的可怕。然后问学生,假如我们处在战争年代会安心坐在教室上课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看看他们有没有安心上课,为什么要上这“最后一课”?这样,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情境,且因有了对战争毁灭性破坏的认识,很容易理解文中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课前存在的一些困惑也能在进一步阅读中得到解决。如文中小弗朗士的“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他(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等等。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我们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能够让预设很好的开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和思考的状态,从而快速地把握文章写作目标和主题,并在主旨的把握中理解人物刻画、语句含义,在体验中获得阅读能力的生成。

2.合作互动,让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他们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阅读思维,分析鉴赏能力的形成。以往,我们是教师研究钻研教材,思考课堂学习中要围绕哪些问题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这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要求是相悖的。在教学中,可以就学生课前预习中得出的质疑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让学生说说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切入;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起来,在交流中进行思考。如《端午的鸭蛋》学习中,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有些问题。如:端午节的风俗很多,作者也列举了不少?他为什么要写端午的鸭蛋呢?是端午的鸭蛋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作者重点是写端午与鸭蛋有关系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呢?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围绕学生们提出这些疑问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写端午的鸭蛋呢?”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之后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和合作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先浓墨重彩地渲染出“端午”的气氛呢?这样学生们就能关注第一段看似随意但却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对美好的儿时生活的怀念的内容;很自然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学生们就能从这一问题的探究弄清文章写作脉络,认识到铺垫渲染的作用,化大为小的写作方法,感受平淡而有味乡土语言特色。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情,重视阅读能力生成性的教学实施,努力让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进行深层的思考,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获得阅读能力的生成。

参考文献:

第7篇

写日记 始于中学时代

康若望从1956年上中学时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1966年。写了10年近40万字,因政治风云变幻,他亲手将它们烧掉了。

1982年10月15日,改革开放,社会环境宽松后,他又开始了日记人生。这次,他没有再间断,即使生病也坚持在病床上写。每篇日记1000到3000字,至今已经写了161本,粗略统计有1150万字。日记内容丰富,时事评论、诗歌散文都有。

康若望的日记本装订得整整齐齐,第一本日记的封面上,他用毛笔写着《红尘警示录》,日期是1982年10月15日~1983年8月15日。

后来,他又把自己的日记命名为《方塘活水日记》,源自南宋大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开他的日记本,书写工整,每页日记上还用红笔做一些标注,有的画圈,有的画红线――画圈圈的地方,是老人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语句,画横线的地方是比较重要的。

在写每本日记前,他还空着几页,整整齐齐地写着检索,记录每一天的主要内容,便于查找。

他的日记,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还有诗歌、散文、剪报等。他还在日记中记录了每天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社会新闻,并配有评论。

说真话 彰显社会责任

在日记中,老人非常敏锐地抓住热点事件,配发的见解和评论语言犀利。比如,在2013年6月13日的日记中,他写道:五月初六,星期四,晴。

昨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按传统风俗,人们少不了吃粽子,南方许多地方还要为纪念屈原举行龙舟比赛。有童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古来风俗,淳朴简约,并无奢华浮靡之嫌。而今商味太浓,金钱至上,超市卖的粽子很贵,更有“天价粽子”让人跌破眼镜。

看新闻,太原一家高档饭店做出鲍鱼、松露的天价粽子,标价9999元。这些“天价粽子”已经订出15个,预订者多为私营业主。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自己很少享用,多是为了送礼。

为梦想 申请吉尼斯纪录

康若望认为记日记在关心时事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思维活跃,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他在近日写的《日记感悟》中说:“我已经是74岁的老人,步入人生暮年,但我并无人生迟暮之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享受晚晴的老人是幸福的老人。在物欲横流和浮躁蔓延的今天,日记使我守住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

在康若望眼中,日记是最自由的表达方式,也是最真实的人格体现,写日记不拘一格,可叙可议,可长可短,可以抒情,可以直言,可以隐曲,“说尽心中无限事”!他希望,在日记里记录一名普通百姓的梦想,在得到温饱之后,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精神的独立自由,对人格的尊严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

第8篇

考点阐述

一、 《新课标》要求中考考生掌握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手法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考生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把握其特征,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找出这些修辞手法而且能够说明它们的作用。

二、 中考考题中常见的题型:

1. 指出文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 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3. 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4. 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 通过作文考查。

三、 修辞手法的复习要从三方面注意:

1. 判定类型,明确含义,注意区别;2. 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表达作用):(1)何种修辞手法;(2)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怎样发挥;3. 仿写造句:(1)明确运用什么修辞手法;(2)研究句子结构怎样(注意抓住关键词语);(3)仿句必须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

四、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1.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夸大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分两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作用:通过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

7.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作用:引起人们思考,突出或强调某些内容。

8. 反问:无疑而问,答案就在问语之中。一般来说,肯定形式的反问表否定意思,否定形式的反问表肯定意思。作用: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考题通析

一、命题式:设定一个语言材料,确定命题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与修辞仿写。

例1(2010年吉林省)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喜迎盛世龙秃舟竞渡

下联:

解析本题是命题式对对联题目(也就是命题式仿句题),对联类似于修辞中的“对偶”句,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题干中有了上联,要求考生写出下联,具体来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所以,要拟好、组好对联,首先要对偶。

参考答案示例:欢庆佳节粽叶飘香

二、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例2(2010年安徽省)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解析续写句要求内容和上句相承,句式和上一句相似,字数与上一句相近。

参考答案示例:您不是航海家,却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您不是艺术家,却陶冶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三、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这类试题一般都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并且句式的修辞或与前面或与后面相同。

例3(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根据你的理解,仿写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______,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解析纵观整个句式的特点,运用了排比句式,表达人们的不老心情。这段句子由四个分句构成,采用“见了……,没见过……,……遗憾”进行反复排比,语气和感情依次加深。

参考答案没见过大漠的广袤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

四、开放式: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上的要求。例如:

例4(2010年辽宁省朝阳市)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将“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在你班举行的“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上,请你围绕主题对同学们发表一段即兴演讲。提示:演讲内容可以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价值、不伤害他人、防止被伤害等任一方面展开。要求:所写文段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

解析写即兴演讲词的要求:1.简明扼要,这一原则众所周知,但人们却总是不能做到,你可以海阔天空地说,只是不要超过三分钟;2.尽可能个性化、人性化,只有独特的、带有感情的讲话才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但“不要谈论在场的人,而是要面对他们,同他们说话!”对说“笑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它往往针对的是少数派或极端情况;3.不要用缘由来开头,如果用不言而喻的事情来开头,听众一定会觉得无聊;4. 使用直接引语和现在时,“请你设想,您现在……”同时尽可能运用新的、还未过时的,并且尚未被人所知的名言,当然如果那些名言源自于听众圈的正面言论,或出席者和杰出人物的历史过去,就再好不过了。5. 围绕主题,根据提示,按照要求使用上排比修辞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同学们,是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为了妈妈的笑脸,我们应该高举生命智慧的火炬,让青春花一样盛开,鸟一样歌唱,旗帜一样高高飘扬。

失误提醒

考生常见的失误有:不能明确区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如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易混淆。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修辞手法是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一些考生常常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再如,对于比喻的考查,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类文体重点考查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说明类文体则要用“打比方”这种手法去分析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议论类文体则考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比喻论证”说理。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代与借喻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手法。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一对短语或句子”,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设问与反问,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句子中。

总之,考生要努力掌握语言表达方面的各种知

识,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跟踪训练

1. 将下面一段以“自我净化”为主旨的文字补充完整。

人们向往空谷幽兰,因为它遗世独立,高洁清幽,不为尘世所沾染,然而那环境毕竟可遇而难求。所以人们更加赞美莲花,_________。

2. 依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句式与横线上的句子相同,语意顺畅。

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你别无选择,只有抖落一身的疲惫,咬紧牙关,积蓄力量,再次站起。站起来,在暴风雨中站成庄严的雕塑,站起来,_________。

3.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下面一段话成为含有两组排比句的文字。

大海就像一位诗人,把满腔激情挥洒成一朵朵浪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走近大海,心旷神怡,你可以静坐海边观日出,也可以,也可以。

4. 根据情景和上联对出下联。

相传,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儿子自幼聪慧,惹人疼爱。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看见篱笆下开着一朵鲜花,连忙跑去采下,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见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老宗师早已看得一清二楚,随口吟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于是吟道:“(1)。”

老师听了,大笑起来。

后来,金圣叹因抗粮一案被判死刑。临刑前,与其子相对良久。金圣叹看着儿子说:“莲子心中苦。”

第9篇

记叙文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语文命题的重要对象。记叙文的类型复杂,需要考察的知识点多,那么,应如何寻找突破口?我认为掌握解答方法很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知识不如教方法,征对近几年中考记叙文的命题特点,就中考记叙文阅读题解方法,我简要谈谈:

一、明确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事件情感”这一关系。

二、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1.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发生、发展的脉络。

2.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3.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4.记叙文的线索:人线、物线、事线、时线、地线、情感线等。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能准确辨析)

6.记叙对象有:写人为主的、写物为主的、叙事为主的等。

7.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把握记叙文作者思路及文章关键内容。

(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

二)揣摩文章标题。

(三)抓住文中关键语句。

四、记叙文阅读题解答方法

1. 写人叙事的文章,写了人物的哪些事件?写景状物的文章,文章的景和物有什么特点?点拨:一是直接摘录关键词句或中心句,经过适当删改,转化为答案。二是对内容分条缕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如:2010漳州中考《那一条紫花布帘》第15题.围绕着居室,文中描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示例:居室的环境;居室的布置;我在居室的学习;我在居室富有情趣的生活。

2.文中加横线或加点的词语有‘什么含义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点拨:{1}理解词语含义:先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境或情景,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如果运用了修辞,要答出修辞义。{2}理解用词表达效果:从“准确”“形象”和“生动”的角度去理解用词{特别是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用。 答题表述:用**词,{准确或生动形象}写出了**内容,突出了**情感。

如:2010漳州中考第17题仔细揣摩,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感情。

(1)成长过程中,妈妈一次又一次慷慨地给我舒张自己的机会。

示例:表现妈妈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点拨: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形象生动、清新优美、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委婉含蓄、准确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结合文体、语境、修辞和具体语句选用分析)

如:09漳州中考《一座古城的记忆》20.谈谈你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可我已是那个武陵渔人,再也找不到返回桃源洞的路了

示例:城市变化太快,昔日的古城只能成为一种记忆;表达了作者对古城变化的惋惜之情

4.作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参考示例,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进行点评。点拨:①修辞的角度赏析,技巧: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表达的感情。因此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熟记于心。掌握常见修辞的作用。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排比(增强气势)、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反复(强调,感染力强)、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鲜明)

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赏析(动词、形容词)③选择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从这几各方面分析,再结合语段的内容,就可以。……

如:{2010漳州中考}18.批注,是对文章的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加以赏析点评,请从文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批注。

示例:也许我们都知道,日记写着我一个年代的心情,而那一条紫花帘曾经包容我整个世界.

批注: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居室和那一条紫花布帘的深厚感情。

5.近年来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的题目逐渐增多。回答这类问题应注意:①分清是限定角度型还是任选角度型。②有要求多角度的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先联系文章内容说,再联系实际说,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力求有自己的心得。③筛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质疑,并作出解答。④语言表达上,要精心修饰,努力使句子表达完整优美。

如:08年漳州中考《木棉花开》)第22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示例: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6.想象补写

{1}想象题:要读懂内容,紧扣文章的内容和语境展开合理想象。

如{2010漳州市中考题}19.文中第④段写到“没有人打扰我思绪的漫游”,请结合上文,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我”思绪漫游的内容描写出来。(60字左 右)

示例:这本线装的诗集一定经历过无尽的颠沛流离,带了满身岁月的擦痕传承到我这里。我犹如庄周梦中的彩蝶,牧童短笛里的闲云野鹤,轻舞飞扬,无所羁绊。

{2}情境设置题:要求应该做到描写细腻、语言优美、内容完整。

如:漳州中考《一座古城的记忆》24题 .第⑤段场景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记忆中一定也有某个生活片段令你难忘,请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字)

示例①: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把洗干净的竹叶和糯米放在一个大盆里,盆沿搭着一摞白细绳,就开始麻利地包着粽子。她圈起竹叶,放入糯米,再用清水将糯米冲得整整齐齐,用手按一下,将竹叶折叠、环绕、系紧。

{3}补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情节的发展或故事的结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情境。

如《余音》(06年漳州市中考题)假如有一天“我”重返故乡,“我”会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昔日的大戏台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语言为文章续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

第10篇

【关键词】民间童谣 幼儿园活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31-02

童谣是和儿童同生共长的,是在儿童的口头传唱中实现代际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是人之初文学中的精华。但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变迁,传播媒体的更新,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逐步走向式微。因此在讲求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背景下,民间童谣的传承和利用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将民间童谣摆放到它生命由来的发源地――幼儿口头,探索民间童谣在大众正规幼儿教育视野下的开发利用策略,旨在寻找某些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能性路径和方法,让幼儿园教育担负起唤醒这种文化记忆的责任。

一、民间童谣的概念

童谣来源于民间,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基因,是儿童所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本文所谓民间童谣专指那些由民间集体创作的,经过一代代口口相传模式流传下来,内容上传统、凝重,带有一定的音乐性、韵律感,并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蕴含的文化载体。民间童谣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丽明珠,是热闹在儿童新鲜口头上的文学之花。

二、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助于调节情绪,创设学习氛围

民间童谣中有大量展示日常生活情状和事物的内容,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民间童谣能给幼儿营造一种熟悉感和安慰感,在念唱中让幼儿感受到某种与生活联通的亲切的学习氛围。幼儿往往能在这样熟悉而快乐的情景下逐渐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宣泄。而且只有当幼儿处于情绪愉悦状态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进入到教师安排的教学中来。何况诸多民间童谣具有高超的幽默智慧,往往能调动孩子的幽默因子,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二)有助于激发兴趣,促进语言发展

民间童谣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条例,随性而成,但却极其注重形式,展现出朗朗上口重音不重意的诗歌形式,句式上短小而简洁,多以三字为主,三字句是儿童最容易念,也最喜欢念的形式。幼儿课堂中接触这样的语言材料可以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汲取语言养分,使自己对语言的认知越来越丰富,从而为语言的运用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幼儿在念唱民间童谣中根据它强烈的韵律自然而然的学习并体会到一种良好的语感,这对于将来的语言发展、精神发展都是助益无穷的。

(三)有助于伙伴活动,促进人际交往

民间童谣中有大量是游戏歌,需要和同伴边唱边游戏,甚至也需要一个群体一起参与活动才能展开。在日常活动中将这些民间童谣吸纳进来,整合进活动的方方面面将促进幼儿和伙伴交往、互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活动和游戏开展中学会合作和协助。特别是民间童谣中含有诸多游戏规则,幼儿能在这样直白、鲜明、愉悦的游戏场景中自然而然地遵守,并学会和他人的合作、交往和互助,卓有成效地促进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地提升。

(四)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民间童谣具有几千年传播历史,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蕴含和文化传统,并且它具有歌戏互补的综合性特色。在幼儿园活动中吸收民间童谣做素材,能让传统文化瑰宝重新焕发生机,并获得合理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幼儿在接触和学习这些综合性文化元素过程中也能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下,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和进步。

三、民间童谣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择优入选,活动前挑选适宜为先

民间童谣由于来自最朴素和原始的民间层面,往往随性而成,带有诸多率性而自由的元素,也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生活内容。但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有符合自身年龄层次的特殊文学需求,因此民间童谣引入幼儿园活动的第一要素是辨别和挑选合适的文本作为教学内容。在民间童谣选择上,一方面注意不同年龄层次的接受特点和程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选择从内容到结构和篇幅等与幼儿接受的适宜性相对应的作品。整体而言选择一些富有游戏精神,有趣又有益,简短而富有韵律感,语言浅显直白并为幼儿所理解、熟悉、接近幼儿生活的民间童谣为最佳。如《斗虫虫》、《排排坐》等这类童谣,语句简短,韵律鲜明,或伴有相关游戏可以边唱边做,或伴有现实生活观念和道德教育可以边唱边领会习得。某些民间童谣也可以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活动前的合理改编和创作,促使其更贴切而适宜地应用于幼儿日常活动,幼儿可以在念唱过程中再回自己熟悉而亲切的生活中去,这份感觉可以为他们建构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使学习的过程演变成快乐而幸福的事情。

(二)因材施教, 活动设计灵活多元

民间童谣形式上短小、简洁,但在艺术手法、内容表现和价值蕴含上并不流于简单。有的民间童谣杂合了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一首童谣中丰富而多变的文学样式。例如某些问答歌,一方面采用了一问一答的特殊艺术样式,另一方面又嵌入了谜语的内容,因此幼儿园课堂活动中既可以设计成我说你猜的讲述活动,也可以是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的文学活动,甚至可以设计成围绕一个主题下的边游戏边念唱边阐述的谈话活动。也有的民间童谣极富音乐韵律和图画色彩等艺术元素,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它的韵律感和画面感等将其设计编排成艺术领域的活动,一边唱一边画一边做游戏。幼儿在相关情景和故事中动口、动手、动脑还动身体,这能极大地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才可真正获得有效的发挥。当然在具体活动组织过程中也可以根据童谣的特点灵活采用直观法、情景法、游戏法等不同教学方法推进实施。例如端午节主题课程,可以在相关民间童谣引领下进行实地参观游览,故事讲述表演,实物制作体验等等。孩子们可以在各种灵活多元的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实施中了解端午节俗的由来、发展轨迹、地方活动组成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民间童谣的理解和开发课程的不同目标和理念,以开放动态的模式灵活设计活动单元实施教学,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活动,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固有模式,从而带给孩子们别开生面的活动感受和人生体验。

(三)融汇贯通, 活动实施多领域穿插

民间童谣很“小”,但这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却涵盖了广博的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民间童谣的形式也非常丰富,有游戏歌、催眠曲、故事歌、数数歌等。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同一个主题引领下形成多领域、多角度、多方式的童谣开发运用模式。同一首童谣可以在教学伊始组织成语言领域活动,通过谈话、讲述、文学活动等课堂活动在幼儿的念唱和感受过程中熟悉童谣内容,习得相关语言,训练幼儿口头语言能力。随后将之转化为相关联的艺术、健康、社会等各种可以展开的课程领域,形成适合幼儿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例如手指操童谣,可以在一个主题引领下首先在语言领域设计成情景式课堂或游戏式课堂,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手指,并从手指的数量而习得数理逻辑,然后结合童谣应用手指创编手影戏,结束后利用童谣开辟艺术领域的手指画活动,使孩子在教、学、做结合的多领域穿插中充分认识自己身体的特点、功能、应用技巧,感受手指的魅力。很多优秀的民间童谣是来自民间的艺术珍品,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韵味。选取适合幼儿教学实践的民间童谣,能为师生打开一扇文学的大门,师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应用多种方式体味门后的广阔天地和它的无穷魅力,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图。

(四)渗透调节, 活动后续延伸促进幼儿发展

现在由于生活形式和环境、观念的变迁,很多民间童谣缺少了念唱的群体条件、生活场景、语言环境等,但幼儿园则是幼儿群聚的环境。因此幼儿园在日常活动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一良好资源,给民间童谣创造一个群体聚合,齐唱,齐念,齐玩的良性环境和场景。例如在课堂活动之外的晨间活动、班级日常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活动过程中经常性开展民间童谣念唱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每逢传统佳节,开展民间童谣表演活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加入民间童谣相关元素等。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幼儿会产生一种同伴相随的热闹感和真实感,情景性倍增,而且也拥有了和童谣相伴的游戏可能性,哼唱童谣时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增加。这不但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更能提升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他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再者幼儿身边的抚育者也会被带动起来一起参与童谣的念唱,在另一层面更促进了对童谣的吸收、转化、阐释和传承,形成家校相协的良性循环。

民间童谣曾经是热闹在儿童口头,储存在人们心头,甚至潜藏在大众集体意识深处的民间文化瑰宝。因此在探讨如何继承并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复活民族文化的精华的当下,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采用较适宜的方法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来走进民间童谣,为这个古老的文艺形式,寻找新的生命源泉。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歌谣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55-56.

第11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基础课”实践教学 运用现状 形式创新 路径探索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当中,引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塑造人的品格,美化人的心灵”,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既是“基础课”的重要理论源泉,又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有力支撑。然而,枯燥的讲授并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还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形式,改变当前思政课育人效果不甚理想的困境。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在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的。而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够理想,大学生对此热情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入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深厚的文化意蕴,显得很苍白。

近十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2006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实施了“经典阅读计划”,引起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注,在国内众多高校产生积极的反响。在湖南大学,每位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就是走进岳麓书院,感悟先贤们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北大团委在2009年推出纪念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图文展之后,2010年又推出“古韵新知”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图文展,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

但是就两者的融合来看,国内高校整体仍然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状态,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基础课”中的应用而言,没有找到有效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助功能,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传统文化论坛、讲座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将“基础课”作为主要渠道;二是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政治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重,道德性、文化性的内容太少,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三是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上,没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理论教学中的形式创新

(一)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人们用激情豪迈的语句,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和对本民族的深切依恋之情。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这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与捍卫国家的尊严、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振兴中华密切联系在一起。今天,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我们弘扬传统爱国主义精神。

《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张扬的正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优秀的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战火连绵、分分合合中克服重重困难,至今屹立在神州大地上。自强不息的文化精髓对当今大学生尤其具有深刻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培育他们独立、进取的人格。

(二)推崇“仁爱”原则,塑造宽容品格。

我国古时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爱”。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把道德责任与安身立命连在一起,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认为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主张推行仁政和德化,启迪人善心和责任感,使社会形成“仁民而爱物”的风尚。能爱人才能宽容人。老子说“不争”为德。墨子提出“兼爱”说,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周易》说:“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要求君子应当有大地之广阔胸襟,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宽容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挖掘这一资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三)追求“内圣外王”,形成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内圣”指人的内心通过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指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化和外在表现。儒家学者认为,一个崇高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由德(道德)、知(智慧)、志(意志)、美(审美)诸要素铸成,是真、善、美的统一。它既强调道德对个体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又体现了满足自我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内圣外王的道德追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及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和消除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一)以研练中心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练课。

2009年,我校创建了一个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阔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研练中心(以下简称“研练中心”)。通过创设特殊的课堂教学环境,以研讨练习、教师点评为基本教学形式,实现了由“让学生学”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目前,在我校,“基础课”一学年的研练课安排次数为六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安排形式多样的研练课,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包括传统礼仪示范、小组案例研讨、诵读经典等。

1.传统礼仪示范。通过传统礼仪进课堂,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古代“成人礼”仪式。“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汉族传统的成人仪礼“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自古以来影响巨大。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唯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行冠(笄)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成人礼”仪式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唤起社会责任感,从思想意识上真正做好成人的准备,进一步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

2.小组案例研讨。通过自由式的讨论、启发式的提问,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以汉朝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为切入点,寻找相关案例,让学生探讨中国传统“孝文化”和现代孝道的区别。尽管在今天看来,古代的法律规定不尽科学,但是维护孝道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关系稳固,全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演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经典故事。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受到深刻的教育,理解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

3.诵读经典。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几千年传统中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一整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体系,涵盖了人生教育的四个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等。诵读经典,既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又在这些国学经典中学到了人生智慧。诵读之后,还可以让同学们交换各自的观点和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通晓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与学校相关部门联手,打造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1.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能强化其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活动的开展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线,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为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等。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价值的指引、精神境界的陶冶。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自强不息奉献服务的精神,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从而激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把个人的道德意志转变为道德行为。

2.联合社团,举行传统节日纪念活动。民族文化不是空洞的,它渗透于各种节日、典礼和生活的细节中。通过主题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例如,端午节可以举行“端午祭”民俗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以龙舟、屈原、粽子、端午四项主题为内容,让学生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和各地习俗等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身穿传统服装,手持艾草祈福,在对先人的缅怀中理解我们民族的多灾多难和百折不挠。此外,重阳节可以开展尊老爱幼主题活动、清明节可以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传统节日生动起来,变得好看、好听、好玩,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传承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

3.定期宣传,展示学生的各项优秀作品。我校的研练中心建构为“一廊五室”,长廊和教室的墙壁上由简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组成了一个情境教育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读书笔记、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的剪影,或者传统礼仪示范的图片等定期进行展示。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认真地准备每一次活动,而且向全校的其他同学传递了正能量,在参观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道德理想的全面提升。只要我们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齐头并进,就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良好的氛围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华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0(8).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7).

[3]刘涛.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3).

[4]陈素红.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第12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对其了解不多,缺失必要的“文化意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课文的教学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

一、定基调,渗透“文化意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文本,潜心会文,从而渗透“文化意识”。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笔者先是通过课件播放一些昔日圆明园的风光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充分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看完后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于是,笔者让学生走进文本,从文中找出描写昔日圆明园辉煌的语句,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快,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这样的句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样的美景令学生叹为观止,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深深地体会到圆明园的辉煌历史文化。当学生沉浸在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令人痛惜的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得一干二净。”这时,笔者又利用课件播放的视频,学生看到极具文化内涵的圆明园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瞬间化为灰烬,脸上的笑容骤然间凝固,甚至有的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无不对英法联军产生了痛恨之情,对圆明园的毁灭心痛至极。当笔者让学生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时,学生怒由心生,纷纷慷慨陈词。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还不够深刻。于是,笔者又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边朗读边画出描写圆明园毁灭的句子,细致品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说,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油然而生对优秀民族文化被毁灭的痛惜之情,“文化意识”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二、扣主线,推进“文化意识”

中国的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如京剧、藏戏、川剧、南音等都有各自的艺术样式。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生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文化的渗透,让中国的艺术文化代代相传,从而丰厚语文教学。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一课,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藏戏的文化魅力。根据教学重点,笔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主线:首先,从中国的国粹———京剧入手,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国粹曼妙,从而引出比京剧还早400多年的“藏文化”———藏戏;其次,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藏戏的魅力,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走进藏戏,并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作者是怎样写出其民俗特点的;再次,拓展延伸,感受本地传统剧种———南音的魅力,并在课堂上轻声哼唱几句南音,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从问“戏”走向叹“藏文化”之流失,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紧扣“民俗文化”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既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增进了对藏戏的民俗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对当地的“南音”艺术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推进“文化意识”。

三、用对比,呈现“文化意识”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呈现这方面的“文化意识”,让节日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田。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春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采取国内外节日对比的形式,展开教学。上课伊始,笔者先从学生熟悉的外国节日———圣诞节入手,让他们想一想这一天人们在做什么。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圣诞节可以分享、感受快乐。接着,笔者出示开斋节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穆斯林的磨炼意志和远离罪恶。最后,又出示了巴西狂欢节上的桑巴舞图片。告诉学生这些节日体现了各地的文化,体现了自国的“文化意识”。当学生对外国节日文化惊叹不已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传统节日,其内涵更加深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们很快就说出了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时,笔者直接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人们是怎样度过的,有哪些习俗,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对比教学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感受更深,“文化意识”自然呈现在学生心中了。

四、归本位,拓展“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丰厚的内涵———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是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笔者先从孟郊的《游子吟》入手,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孝道文化,感受母爱的伟大。接着,笔者让学生走进课文,找出能体现母爱的句子,并加以细细品味,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母爱,从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以及“孝”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但这还远远不够,针对如今独生子女多,而且不懂感恩的情况,笔者又布置了一道拓展练习,让学生回家做一件关心父母的事,让学生在做事中拓展传统“孝”文化之美德,让“文化意识”深入学生心中。笔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为学生创造机会,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知识到生活技能,拓展延伸,循序渐进,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让他们在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探究新知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真正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随着视野的开阔,西方文化意识正不断向我们浸透,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却慢慢被淡化,“文化意识”在渐渐缺失。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呈现“文化意识”,推进“文化意识”,拓展“文化意识”,从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赖育红 叶枚举 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