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克服自卑

克服自卑

时间:2023-05-31 09:1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克服自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克服自卑

吉林大学杨小七:过完这个假期我就要大二了,一年的大学生活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快乐。每天的心情总是很糟糕,自己身体条件的不好,家庭的穷困,复杂的人际关系,遥不可及的爱情和迷茫的前途,这些东西总是在时时折磨着我。为什么老天爷要这样对我?

妮可: “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的存在肯定有它的必要性,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以替代你。你的悲哀是来自你暂时的匮乏:身体条件差、家庭的穷困、友情爱情的匮乏。假如你很有钱,有一大堆朋友围着你转,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钟情于你,你还会觉得老天不公平吗?每一个人在拥有这些之前都是匮乏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很好地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无论好坏优劣,接受了自己内心才会坦然,才会有精力去发挥自我、实现自我。等你经过努力取得成功后,你会觉得当初的贫穷就是你今日的财富,你照样能成功证明你比别人更具有毅力和智慧。只要你肯付出,勤耕耘,不一定要有很好的基础,你照样可以获得成功。一个人的信念可以免费获得,当你坚持下去这个信念的价值就迅速上升,它是你走向成功的动力,也是你摆脱烦恼的灵丹妙药。

让妒忌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上海大学可可: 我以前是个很乖的女孩子,但是从农村来到这个大城近一年了,自己的变化连自己都觉得惊讶。以前的我并不在乎名牌衣服、高级化妆品这些东西,觉得那些东西很奢侈很堕落。但现在整天看惯了周围的同学习以为常的穿着使用,自己的心情也发生着很微妙的变化。我承认我嫉妒她们,妒忌她们有钱嫉妒她们能够穿得起用得起那些上千元的衣服化妆品,而我只能穿最便宜的衣服用最普通最普通的洗面奶。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有时我真的想偷偷把她们的那些好东西全部丢到垃圾堆里面。也许我快要变态了,请帮帮我吧。

妮可: 来自农村和家庭贫困不是你自卑的理由,享用不起高级的衣服和化妆品也不应让你失落和烦恼;而我想,这恰恰应该是你上进的理由:你应该尽力让自己在大学中的表现完美,让自己在学业完成的时候有一份值得骄傲的成绩单,让自己在各个方面尽可能的优秀……这些将支持着你走进崭新的人生,让你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幸福并且快乐。到那时候,你再回头看你现在所在乎的这些东西将觉得非常可笑――这些东西远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根源是你孤僻的性格,所以,我能给你的建议是:尽快走出自闭的阴影,和大家多多交流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更加美丽的一面。

摆脱那个人的阴影

四川大学豆豆:无论在班上、在学生会里还是在社团里,我一直生活在另一个人的阴影下。他不见得比我好多少,可同学们老师都喜欢他,器重他;而我,则好像他的一个陪衬。我一直想比他做得更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一点点改变都没有,大家还是认为他比我强。我讨厌死这种感觉了,不知道怎么才能摆脱。给我点建议好么?

妮可:好强对你来说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它能不断地让你超越着昨天的你,坏的方面是它会带给你很多的苦恼,这件事应该算是其中之一。

你不能逃脱别人的阴影,但你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已经是个很优秀学生了,但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永远活在自己想象中的“敌人”的阴影之下呢?答案是因为你没有从内心接纳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即使自己是个失败者。

第2篇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经常觉的很自卑,请问如何克服这种自卑心理?

――李女士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而苦恼的感情。

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菲薄。

通常,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有过某一特别严酷的经历,有过心理创伤。但是,同样的心理创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心理创伤并不完全起因于外部刺激,还有其主观原因――性格。自卑感较强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小心、内向、孤独和偏见、完美主义。需指出的是,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等比试优劣的场合产生。

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而如果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把压力变为动力,奋发向上,就会不断进步,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有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是人类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少的东西,因为任何人的能力都会有所不足,因而也就易生自卑。为了克服自卑,便会努力奋斗。然而,自卑感并非都是如此激励人,使人奋发上进的,更多的人因为有自卑感而阻碍了正常发展。与此同时,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最敏感的心血管系统将会受到损害。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在心理学上,克服自卑心理主要是通过补偿的方法。自卑心理的补偿有自觉与不自觉、积极与消极之分。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没有多大本领,却故作姿态,借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显然,这样的补偿方法是不可取的。

下面几种方式才是积极可取的:

增强信心。当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不如人的时候,热爱生活,想成为生活强者的人,会懂得“以勤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而要做到这一点,自信心很重要。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信心,并积极进取,才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最有效的方法。

增加成功经验。一个人成功经验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强。可见,通过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强和升华。对于自卑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增加成功的经验。这可以由小由少做起,确保首次努力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已遇到困境,感到自卑时,则可改做一件比较容易成功、或者自己愿意并有兴趣的活动或工作,以便增强信心,免除自卑。

正确估价自己。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因此不能只看自己短处不看长处。积极的态度是扬长避短,以“长”补“短”。

第3篇

一、自卑心理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首期。这个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很稳定,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树立信心;反之,则会导致学生的各个方面向不良方向发展。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等。那么我就从如下几方面分析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庭条件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自卑心理是由多方面原因产生的。比如: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经济条件差,对于零花钱方面比较缺,那么在学生成长期间,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理解到生活上人与人的差距,当时间越来越久,逐渐注意到别人优越条件,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甚至除了在想这个问题之外,没有心思做任何事,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或者根本没有要去做的念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对其进行打击的话,那么就会加重学生的自卑。

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杨某,在某次的课间,有一个同学买了一包话梅糖,其他的同学都向该同学要一个来吃,而杨某却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但他的表情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其实他很想吃,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其他同学想吃都会去要,而你只是在一旁看着呢?他回答说:老师,我是很想吃,但是同学不会给我的,他们知道我家里很穷我没有钱去买东西吃,他们在我这里吃不到,所以给我了,他们会觉得吃亏的。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家庭困难不是孩子的错,为什么要让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去承受这些压力。事后,我去了解了杨某的学习成绩,发现他一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好,随着年级的增长,成绩慢慢的在退步,当然不排除其他因素,当我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找他私下谈了,他说: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听过之后,我知道是自卑让杨某失去了努力的心。

2、学校教师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有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说:他儿子是一个比较胖的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给班级选上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偏偏参加的项目是跳远,从此之后,他都一心的在努力练习跳远,只要一有时间他都在想怎样才能跳的更好。在比赛的时候,他却得到了最后一名,连女同学都比不上,他的老师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你真没用,连女同学都不如,拖我们班的后腿,我们班的脸都给你丢尽了。从此之后,家长说他儿子再也没有兴趣去参加体育运动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教师让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学生的成绩不好不是去鼓励他,而是去批评他、骂他,那么他就对学习是去了信心,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想法,反正学不学好老师都骂我的,没有了信心去把事情做好,从而,也就形成的自卑心理。

该事例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教师对学生是抱着不负责的态度,动不动就以打击、谩骂来抵制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由极度的自尊变为自卑。

3、学生个性差异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发育时期,还很天真,也很无知,在个性方面常常会因为不一样而出现打架,语言的滥用,那么就会对弱的一方造成对同学之间产生害怕的心理,不敢和同学交流,甚至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也因为怕同学的“欺负”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导致成绩的退步,同学交流的减少,慢慢的就变成的自己一个人,而形成的自卑的心理,再者成绩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学生会想为什么其他的同学可以考一百分,而自己总是不及格,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同样的条件,自己为什么比别人差,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4、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其实这就是给了无知的小学生一面镜子,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一要注意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防止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教师要在“贴标签效应”上下工夫,要给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而不是贴上消极的标签,辱骂学生,打击学生的自尊。

二、自卑心理的克服

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依旧起主导作用。我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么克服自卑心理:

1、情感方面。小学生自卑时,心情比较低落,面部表情暗淡,容易走神,喜欢低头,不和同学说笑,自己一个人呆着,当老师问他话的时候,也不敢看着老师,也不声不响,他的内心活动多写在脸上。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留心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的陶冶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下雨了,问学生有没有淋雨,天冷了问学生有没有穿够衣服,诸如这等小事无时无刻让他感觉到温暖。

2、课堂方面。比如:先发现自卑学生会做什么题目,那么在课堂上故意的出他会做的题目叫他回答,然后进行表杨,使其感觉到自己不是什么都不会,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有的学生上体育课因为动作不会做而感到自卑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给一些难度适中的动作让学生完成,增加其信心;有的学生以自己的品德不好而自卑的,教师可以设计好一个“陷阱”让其自我满足,消除这方面的自卑。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口语 自卑情结 成因 教学策略

一、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自卑现象

(一)自卑情结的概念。

自卑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阿德勒认为,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而无所适从的表现”。“自卑情结”体现在学习上,便表现为经过多次失败或不甚明显的进步,产生动摇、消沉、反感、失望以致放弃。

(二)自卑情结的表现。

笔者长期担任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尤其是口语课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情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怎么教转向如何学,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造成学习结果差异的学习者个体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员关注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焦虑、自卑、自信等)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探讨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自卑现象的文章尚不多见,而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自卑现象的文章则少之又少。因此,深入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自卑状况、产生原因及调适策略极有必要。

二、“自卑情结”成因分析

探讨引起英语口语自卑的原因对于帮助学习者克服英语口语自卑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分析高职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实际情况发现,高职学生口语学习心理障碍可能来自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英语口语学习中有“自卑情结”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在个体学习差异中总处于劣势的群体。因此,分析英语口语学习中“自卑情结”的成因应从个体英语学习的差异入手,即学习者之间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差异。而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上,这些差异主要指学习者的认知、学习动机及性格等方面因素。

1.认知因素。在外语学习中,有的个体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而有些却反映出很大的困难,这表明个体在学习外语能力方面是有差异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英语学习成功者往往是那些外语能力倾向接近或高于平均数的学习个体,而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就是那些外语能力倾向偏低的群体。阿德勒认为没有任何人能长久地承受失败的打击而无动于衷,因此当外语能力倾向偏低的个体付出太多而无明显回报时,自然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失望、动摇乃至陷入“自卑情结”。其次,口语的学习还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有关,即学习者记忆中预存的一套有组织的知识。它能把新学到的知识归纳进去,因此获得一个新的事实或一系列新的事实,对于在记忆中具有一个较大的预存知识结构的学习者来说,要比那些只具有少量预存知识的学习者更容易些。所以,对那些基础差、预存知识结构少的学生而言,口语学习一定会吃力费劲,收效甚微。

2.学习动机。动机差异导致个体学习差异。传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也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在学习活动中,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学习动机强的个体较学习动机弱的个体,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效果更好。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英语口语用处不大,而且高职院校学生不存在过英语四、六级的压力,有些院校虽也要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但都不涉及到英语口语的测试。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口语交际能力没有硬性的考量,那么练也白练,耽误时间。于是,他们失去了英语口语学习的动力,反映在具体行为上则是:对英语口语学习毫无积极性可言,学习态度懒散,得过且过,自我控制力差。消极的学习态度必然导致英语口语学习的失败,经历了屡次挫败的学习个体势必会陷入英语口语学习的“自卑情结”之中。

3.性格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从行为表现来说大体可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二语习得研究成果表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比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容易在外语口语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外向型的学习者愿意和他人交流,乐于冒险、尝试,较为自信,不害怕在口语中犯错误。内向型的学习者则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即使心里有话也表现为不主动,害怕在口语表达中犯错,怕遭到别人的批评和嘲讽。学生往往出于对自尊心的保护,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再遇到否定的评价则会变得更加内向、自卑。

(二)客观因素。

造成学习者英语口语自卑情结的客观因素有很多,笔者仅从家庭背景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1.家庭背景。不同的家长对教育采取的手段和评价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于子女在英语学习中的期望、要求及态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家长不了解学习个体的英语实际学习情况,一味过高要求“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动辄责骂,就会使学习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陷入“自卑情结”。其次,高职生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农村师资短缺现状造成了农村英语教育,尤其是口语教学相对城市落后很多。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普遍英语成绩偏低,特别表现在口语方面,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这部分学生会陷入英语口语学习的“自卑情结”。

2.学校因素。首先,高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在高中阶段基础比较薄弱,无望进本科学校的;一种是高考失败达不到本科线的;另一种则是一些中专生、中职生和技校生。这些学生在面对本科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时,都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其次,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英语这门公共课,尤其是英语口语课,缩减英语开设的时间,很多院校英语普遍执行大班上课,学生的口语无法得到训练。长此以往,这就让英语基础本就薄弱的高职生陷入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无尽失望之中。再次,许多高职学校对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学习个体的学习动机、个人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而忽略了学习个体的英语能力倾向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学校往往对所有学习个体采用同一种评估与衡量标准,抹杀了个体各异的进步,对弱势群体要求过高,造成他们自知无望而陷入无穷的自卑。

三、克服自卑的教学策略

要克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自卑情结,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必须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建立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优势。

(一)强化学生加强口语学习的内部动机。

哲学上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强化学生口语学习的内部动机是降低学习者语言自卑的根本出发点。随着国际往来的日趋普遍频繁,社会对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说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办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优秀的学生可以参加口语考试,这正说明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口语学习的重要性,有了内部动力的支持,学生就会从主观上要求自己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口语活动,从而在更积极的层面上降低自卑程度。

(二)降低起始难度,开展分层次教学。

鉴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且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当降低起始难度,开展分层次教学。不少高职学生来自职业中学,他们有的在高中阶段就没有认真学习英语,而口语训练就更谈不上,有的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英语产生了畏难心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起始难度上适当降低,放慢教学初期的进度。通过合理的难度使学生在学习初期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消除畏难心理,减少语言自卑的产生。教师应通过分层次教学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

(三)营造积极轻松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当改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缓释学生的自卑情感。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来优化课堂。一方面,采取措施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上英语课。教师应在课堂上安排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时间分割,每项活动的时间都不长,使学生感到时间过得很快。除讲授课本内容,还要安排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例如:每次课安排学生用英语轮流报告班上的出勤情况;汇报当天的天气、新闻或讲述一个有趣的英语故事。由于学生课前大多做了充分准备,所以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经典电影片段及内容健康的最新英语大片。

(四)丰富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形式。高职院校学生会可协助英语教师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兴趣小组、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外教资源,由他们来定期举办英语讲座;每周的英语角,外教也应在场,带动学生说英语。

总之,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自卑情结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因而要消除自卑情结,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它不仅需要教师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需要教师在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达到口语训练的预期目的,确保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理论探讨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3]李小祥.论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第5篇

一、开展活动,启蒙团队意识

幼儿入校之前,都是以单独的个体被家长和长辈们照顾,他们体会不到团队的重要性,更没有团队意识。所以要想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克服自卑心理,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存在,并且主动地融人到团队中,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

为了启蒙幼儿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我特意开展了一次培养团队意识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集体做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绑腿赛跑”。全班同学平均被分成了四组,每组学生站成一排,用绳子绑住挨在一起的两名同学的腿,这样四组学生分别站在起跑线上,看哪一组先到终点。如果其中有一组同学站都没站稳,其他人就二、爪接一个地摔倒了。这个游戏主要锻炼的就是团队意识,只有步伐一致,配合默契才能到达终点,其中一位同学没有团队意识,都会寸步难衍。学生们意识到后,开始一起研究迈步子的先后和节奏,慢慢地四组同学都找到了游戏的技巧,配合默契地到达了终点。

幼儿从刚开始的奉行个人主义慢慢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愿意主动加入到团队中,配合团队完成游戏,这个游戏从学生的心理上就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更有助于以后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

二、联系生活,培养耐挫意识

人的一生,不只会经历鲜花和掌声,还有失败和挫折。教师要从小培养他们不服输,不怕失败的心理,锻炼他们的耐挫意识,不能让一次小小的失败和挫折就把他们打倒,这样才能让他们勇于克服今后要面临的困难。

某幼儿是班上的优秀少儿,每次活动都名列前茅。可在前一段学校组织的一次大型活动中,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原因没有做好。该生一直闷闷不乐。我主动找到他并且开导他说:“我们的人生就像天气一样,有晴也有雨。生活中同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不是只有成功才完美,其实失败也很重要。失败告诉我们不足之处,也让我们变得越挫越勇,不能经历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像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成功都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成功的。这次活动就是要告诉你,以后在活动竞赛时放平心态,失败了再从头来过,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经过我与逮位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之后,他慢慢地理解了其实失败也很重要,之后又重拾信心,更加优秀了。

三、家校结合,生成阳光心态

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教师跟家长多多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师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并且双方互相配合,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一名积极阳光的好少年。

某幼儿纪律不是太好,平时比较调皮,但性格特别开朗。有一次跟这位同学沟通时,我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学习?他说:“我爸常年在外,给我关心很少,一到过年回来,就说我是扶不起的阿斗,学了也白学,那我还学什么啊?”教师跟家长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现在的孩子心理还不成熟,他们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埋怨,无论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过多少错,我们都要多鼓励多表扬。”教师和家长达成一致后,以鼓励的方式改变孩子心理上的自暴自弃。于是,我在学习中挖掘这位同学的优点,家长从生活中找到孩子的發光点,从做对一道题到学会做家务,都以鼓励的方式多多表扬,错的地方多讲道理,这样,这位同学慢慢地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开始积极乐观,认真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改变了之前对自己自暴自弃的心理。

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一名健康心理的留守儿童,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也需要教师多与家长多沟通,做到家校结合,才能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对自己负责,克服自卑心理,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

克服自卑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让学生没有负担地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学生,多以朋友的方式与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问题,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同时也是学生心理的美化师,我们要把留守儿童培养成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用阳光进取的心态去学习的美好少年。

注:此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30092。

第6篇

一、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则会片面地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认为自己不行,无法赶上别人,它有着很强的消极作用。我们就先看看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

首先,由于客观条件引发的:有的学生家境不好,吃穿谈不上讲究,只能稍做到有,由于习惯了这种生活现状,开始自己也不在乎。可日久天长,因周围的同学和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逐渐注意到别人优越条件。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对自己毫无信心。还有的同学因自己的相貌产生自卑,总是认为自己太丑了,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甚至于连抬头举手都小心翼翼,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而引来别人的歧视与嘲讽……由于小学生认识和理解事物还不能够达到理解程度,这也就很难避免使他们产生偏激的一面。

其次,教师不负责任的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一句话很可能造成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跌落。前几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教师在看见一名学生老教不会时,和蔼可亲的形象立即被粗鲁的辱骂声所代替: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这名小学生仅有的一点自尊心也在教师的辱骂声中撕裂,当晚,他便自杀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 是抱着不负责的态度,动不动就以打击、谩骂来抵制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由极度的自尊变为自卑。这样看来,我们教师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再次,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个性的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同,因而在体力、智力、兴趣、气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其实个性的差异也算是客观条件,但学生经过后天的努力,也能够改变。)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最后,学生认识能力的限制,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分点,之所以分作一点来讲是因为其对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上二点所谈及的方面都是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理发化、客观化,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处理事物。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如果那位自杀的小学生认识能力稍微提高一点,那么悲剧便不会发生了。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小学生自卑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自己,害怕自己被伤害,却往往自己伤害了自己。所以教师在给有着自卑心理的学生做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要防止操作他们的自尊心,因人施教,选择适当的方法,一位好的老师,也应该是一位好的 “医生”,只有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二、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即使在家人面前也常说:“我们老师讲的”。对于儿童的这种特殊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依旧起主导作用。

1、小学生的感知觉情绪化比较明显。小学生自卑时,心情比较低落,面部表情暗淡,容易走神,喜低头,他的内心活动多写在脸上。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留心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的陶冶教育。

2、经常利用身边的小事和创造条件教育学生。有的学生因为动作不会做而感到自卑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给一些难度适中的动作让学生完成,增加其信心;有的学生以自己的品德不好而自卑的,教师可以设计好一个“陷阱”让其自我满足,消除这方面的自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坚持原则办事,正确地引导学生,不可以给予学生错误的引导;要分清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认识到克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三、通过比较,抵制自卑 说实话,这不能说是一个好办法,但也可适当选用,像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易采用。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让他知道比自己差的人还有,自己不是没有希望的,暂借用一下阿Q精神。不过要注意的是: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不可以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例如:一个体育很好的学生因自己的成绩而自卑,教师就让他做了体委,并且鼓励他参加体育训练。结果运动会时,他多项得冠,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从此以后,他的学习像体育运动一样,成绩很快上升,自卑心理也自然消除了。

四、优化环境,渗透熏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学校是传递文化和育人的基地,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体现在校园物质和精神环境中。校园文化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有人称它为学校的隐性课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校园精神环境的建设。学校良好的风气和师生奋必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一种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 自卑感 自信 自我暗示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26-01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往往都是成绩不好,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被初中学校推来推去,家长也不看好他们,拿他们无可奈何,让他们去打工还太小,在家无所事事还管不了他们,把他们送到职业学校一是希望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二是有约束个孩子的地方。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自己比普通高中差),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这一群孩子都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自抱自弃,学习无目标,在校混日子,认为上中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工作往往会向应试教育的方面靠拢。使学生出现两种倾向:一部分学生放弃全面发展,沉浸在题海战术,极力应付考试争取对它的适应,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后者中有相当大部分读中等职业学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当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中职学生,不仅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更加重学生的自卑心理。

3 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

让中职学生自信,让他们有难忘的中职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获,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我是职中生,我行我自信,这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一项刻不容缓的职责。

作为心理辅导教师,我们不应再让孩子在自卑中学习,在没希望的心理状况下生活。通过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尝试。

3.1 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一般来说,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这样方面:一是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来认识自己;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各种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四是借助活动成果来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想比较准确地认识自我,最好能结合多方面的途径来全面了解。如“我是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3.2 以活动促成功,以成功增自信

一个人成功经验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强。可见,通过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强和升华。对于自卑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增加成功的经验。比如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并在公共场合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多开展学校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如绘画、书法、篮球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信心,克服自卑。

3.3 教师恰当的表扬,增强学生自信

作为学生,没有不在乎教师的,教师的称赞,会让学生兴奋不已。作为教师要学会对自卑学生,多唱赞歌,要用心去分享他们的成功,把学生的成功当作自己成功,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时时记去教师的赞美,共同欣赏,既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也是治疗心病的最好办法。

3.4 积极的自我暗示

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内在自卑感的学生总在不停地自我诋毁:我不行,我不好看,我太倒霉了,我太不幸了,从小到大从没有人真的欣赏过我,这个世界上再不会有人爱我了等等。这些孩子缺少的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心理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和恐惧。快乐生活。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工作过程中的体会,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们更应该得到老师及全社会的关注,他们也需要拥有阳光快乐的学生生涯,他们也会给社会创造很多的价值,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作为老师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郑霞,陈建华.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9(8).

[2] 朱敏,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

[3] 王雪莲,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J].青年探索,2005(2).

[4] 马超.大学生心理压力及调适途径[J]. 文教资料,2010(3).

[5] 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 朱敏,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

第8篇

自卑是一种情绪体验,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生活环境、自身条件或个性能力方面的不足,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

一、自卑的表现

1. 孤僻懦弱

这种类型的人胆小怕事,做事谨小慎微,在竞争和风险面前敬而远之。他们往往比较孤单、离群,与别人很难融合在一起,做事没信心,无法接受周围人的轻视与嘲笑,一旦发生此类事,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

2. 易怒好斗

自卑的人在妥协的情况下仍不能感到心态平和,有时会以争斗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事件。他们很敏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心烦、易怒,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激怒他们。表现为外在行为就是爱滋事。

3. 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有自卑心态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于是竭尽全力使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状态。生怕自己的与众不同会遭到别人耻笑。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创新的想法,容易与成功失之交臂。

二、自卑产生的原因

1. 生理、心理方面的不足或缺陷易使学生产生自卑

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得胖、个子矮、不漂亮、成绩不好或不如别人能说会道而产生自卑。

2. 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致使有些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有些小学生对自己要求较严,喜欢找自己的不足,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好,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而忽视了优点,这样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不行,把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比。这样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3. 消极的心理暗示

这类学生做事之前,心里老想着“我没做过,我不行”“我不如别人”“我不会成功”,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做事畏首畏尾,肯定不会取得好效果。而这又印证了他们的想法,使自卑心理进一步加深。

三、克服自卑的策略

从学生自身来说,一是对生理上的不足,不要过于关注,因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长相,但可以通过美好的心灵和广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这样的人更受别人欢迎。二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要对自己的不足耿耿于怀,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多关注小学生,一旦发现自卑的苗头,必须尽早帮助他们克服和纠正,以避免他们形成自卑的性格。教师、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1. 合理要求,适时鼓励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他们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了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要多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他们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2. 认识挫折,锻炼意志

大多数学生的自卑是由于失败后不能正确对待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有自卑感的学生多数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智力不如人。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

有自卑感的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做事放不开手脚。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历,就会激励他们下一次尝试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在克服困难中自然而然地摆脱自卑感的困扰。

小学生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而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所以,教师和父母应及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他们以指导,帮助孩子及时驱逐失败的阴影,这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方式。成人可以帮助孩子将失败当作进步的契机,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应鼓励学生不要害怕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鼓励学生做生活的强者,遇到困难不悲观,不丧失信心。

3. 以情感人,唤醒自信

教师应该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对暂时落后、有待进步的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意,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落后的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迎头赶上,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在帮助自卑学生进步的过程中,应该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就能使他们重新点燃自信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心。

4.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爱默生认为,在我们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我们会与它越来越接近。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感到信心不足时,应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地说出来。这样可以使人信心倍增,放手一搏。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矫正自卑心理。

5. 正确地看待批评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批评也是有好处的。孩子固然需要鼓励,但生活中也不能没有批评。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是认识错误并改正它。当孩子勇于改正错误时,教师应让孩子知道这样做很可贵,帮助孩子从内心接受自己,认可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

第9篇

首先,要克服畏惧心态

畏惧心态是销售人员的拦路虎。我曾为一家知名企业组建并培训整个销售团队。第一周请销售代表们开始电话约访客户,我们定下了每日的电话沟通数量目标,挂起了排行榜,大家都兴致高昂地开始了电话销售之旅。结果到第三天时,热情骤然降温,每日电话沟通数量开始下降,每个人都开始找理由少打电话。他们已经被客户拒绝怕了,甚至连电话也不愿意接了!这就是销售初期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态——畏惧。

一名销售人员,尤其是一名刚入行的销售人员,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这种心态。 要克服自己的畏惧心态,就要每天多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大胆地去说、去讲。事实上,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个人实践都已经证明,困难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相反,困难会激励自己勇敢地向前进,因为“行恒,必大成”。

克服畏惧心态,最好有一个好搭档,如果能够有一位好伙伴相互激励,斗志会因此增加。想想每当受到挫折的时候,都有一位朋友能用肯定的言语来给你打气,那种精神支持不同于父母,不同于爱人,是事业上的绝佳搭配。

我一直贯彻着“好搭档”这个方法。两名销售人员共用一部电话,当甲打完一个电话后,乙接着打一个电话,彼此交替进行,看最终谁找到的有效客户多。

甲打完以后,把电话交给乙,说:“呵呵,还是被拒了,看你的!”

乙说:“还是不错啊,你那句话回答得特别好,估计下回他就答应你了。”

这就是销售人员的团队作战。大家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互相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大家也不妨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自己克服畏惧心态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要克服自卑心态

我在给一家公司做销售培训的时候,曾经有一名销售人员问过我一个这样的问题:“尚丰老师,为什么我平时说话说得特别好,但是一见到客户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呢?”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自卑心态。

销售人员在客户面前过于谦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常常会这样想:如果我不尊敬客户,如果我不顺着客户的话来讲,如果我不依着客户谈他的兴趣爱好,客户就不会把订单交给我。

其实,我们在销售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依赖客户的地方,而没有看到客户依赖我们的部分。销售人员往往把自己想得比实际情况要弱小得多,应该逐渐克服这种心态。   积极参加销售培训,也是克服自卑心态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公司有一位业务员,刚进公司的时候,是个非常自卑内向的人,甚至连和女孩子说话都会脸红。进了公司之后,我就有意识地鼓励他积极参加公司内部的培训课。慢慢地,他扭转了自己的自卑心态,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公司业务部的主任,能够独当一面了。看到自己的转变,还不忘向我表示感谢:“尚丰老师,真的感谢当初您鼓励我,才让我有今天的转变。”所以,有自卑心态的人要积极参加培训,这样对于扭转他们的心态是很有帮助的。

克服自卑心态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多找机会发言。我在某企业做营销总监的时候,我的秘书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女孩子。为了锻炼她,我特意安排她在每次部门会议上作会议总结,并在会议结束前,站起来在全部门的同事面前把会议总结宣读一遍,让与会的同事再明确一下任务。刚开始,她的声音像哭一样,而现在她却是那家企业著名的业余主持人,经常主持公司的娱乐活动。克服自卑心态之后,丑小鸭就变成了白天鹅。

第10篇

“咳咳,同学们。班上有好多同学都有自卑心理,不喜欢和其他同学接触。这非常不好。我们是一个大集体!我们应该让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怀!现在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帮助二豆同学走出自卑的阴影。你们能做到吗?”

听到班主任老师的话,王帅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保证做到!”

班长王帅对此事非常上心,他私下和小樱桃等人开了个会,看怎么帮助二豆同学克服自卑心理。这个时候小樱桃说道:“我们必须先了解敌人,才能消灭敌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自卑心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从源头上克服自卑心理。”

什么是自卑?

自卑的意思是指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过低,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而感到难过。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成绩不如别人、家世背景不如别人。于是做事情畏首畏尾,对别人所说的话也是随声附和,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

经典案例分析

小正,男孩,父母离异,家庭条件一般,是郑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他长着一对大眼睛,头发黄黄的、有些蓬乱,面黄,显得不太健康。他的穿着也是同龄人中较差的,衣服不是大点就是小点,不合身,而且表面都被洗刷得褪色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除了上厕所外,总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听他奶奶说,平时在家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和同学玩。

自卑使人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这种心理是成功的大敌。

我曾经也因为自己又笨又胖自卑过,但是我后来明白,与其自卑地活下去,不如精彩地过好每一天,小胖子也有春天。小正肯定也有许多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许付出种种努力后,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就产生了挫折。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小正的家庭条件不太好,有些同学以貌取人。有的同学嫌弃他的穿着,不愿和他交往。

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分析出了很多产生自卑的原因,但是二豆的情况和小正有着很大的差别。

产生自卑的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

同学们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因素

部分同学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个人性格特点

有的同学,性格内向,对事物敏感。这些同学容易对一些消极后果进行放大,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1.明确小学生自卑的原因,对引起自卑的原因加以消除和调整,鼓励孩子用一方面的优越来弥补另一方面的自卑。

2.帮助孩子全面认识自我,相信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缺点,只有意识到有缺陷才会追求进步。

3.让小学生在日常小事中尝试克服自卑,如昂首挺胸地走路,主动参加活动,主动当众表演。

4.逐步引导小学生勇于面对错误和失败,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处处比别人强,更不要拿自己的缺点总和别人的优点比。

5.教会小学生经常进行自我鼓励、自我暗示,如“没关系,我能行”“我能干好”“我感觉不错。”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原因;危害;解决办法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高职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因自身个性发展的特点具有差异,故自卑心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30%的学生认为自身没有价值,有40%的学生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人,另有30%的学生在外貌外表与身体特征方面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1],这些数据证明,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而这种糟糕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学习态度及生活作风,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综合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速度与效率[2]。所以,对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及缓解自卑情绪的措施,对于高职学生自身及高职院校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1 自卑心理的危害及具体表现

自卑心理主要指,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内心产生一种蔑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比不过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消极及过度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3]。自卑心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及延伸性,一旦个体的内心形成这种心理,会对本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包含某次事件、某个个人,然后逐渐从心理状态转变为语言及具体的行为方式。自卑心理主要的表现有:一是,因自我否定促使的退缩感,表现特征为做任何事情都停滞不前,在其他人面前不敢抬头、不敢大声说话等;二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感,而故意装作一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姿态。自卑心理在高职学生身上具体的表现有:

1.1 行为方式停滞不前、自我压抑及自我表现缺失

这种自卑状态的学生因为缺少一定的自信,没有勇气与胆量去表现自我,习惯使用的口头禅或者话语为:“这件事情能成功吗”、“真的吗”,如在课堂发言、学校文娱活动及求职应聘方面较为被动与畏惧,不是主动抓住机会而是消极错过。

1.2 抵抗心理强、敏感及抵抗能力差

在自卑心理的群体中,存在着一部分内心极度自卑的学生,但是主要表现又为咄咄逼人、争强好胜或者得理不饶人等,同时嫉妒心极强,一旦看见别人在某些方面赶超自己,便会产生心理不舒服的感觉,容易和他人引发争论与争吵等。

1.3 意志力较差、做事不能坚持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太相信与肯定自身的行为、能力,比较害怕失败,即使才刚刚做一件事情,也会自己下定义为一定会输,然后放弃坚持及自己认输。所以这种自卑表现的学生经常优柔寡断,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失败,便会郁郁寡欢、悲伤难过等[4]。

1.4 学习欲望过强或者较弱

自卑心理的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得学习欲望极其强烈,因他们的主观意识上认为自己任何外部条件与客观因素方面都比不过别人,只能通过学习来逐步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改变自己的状况,故在学习方面表现得非常勤奋与努力,当取得优异成绩时,会充满十分的骄傲与自豪感,反之当没有取得满意效果时,一部分学生会丧失信心,缺少坚持的动力,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从而对于生活及学习持着消极的态度,随心所欲,不听取父母及他人的意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5]。

1.5 孤独内向、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

自卑心理的学生会出现自我贬低与压抑的情况,害怕他人轻视自己,故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人际交往中消极被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与陌生人打交道,甚至不敢对喜欢的异性表达内心想法等。

总而言之,自卑心理会给人的身心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危害性极大,甚至会引发为抑郁症、自闭症等[6],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会给其生活方面、学习方面及社会交往方面带来极其恶劣的副作用,降低自身的价值感与自我认知,限制自我能力的展现与发挥,严重降低了吸引力与生活质量,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

2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

2.1 对于自身外部条件及生理素质的不满

一部分生理素质及外部条件较差的高职学生,可能没有高大挺拔的身材,没有美丽动人的外表,没有风流倜傥的体态[7],在初高中阶段,对于学习的投入力度大,所以还不太注意自身生理方面的缺陷,但是在进入大学后,自我意识的提高,便会特别在乎与重视自身的外部条件,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2 对于自身家庭出身及生活环境的不满

据统计,50%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主要来自山区、农村或者经济落后的地区,与其他经济条件与家庭环境好的同学相比,这些学生可能穿衣不够时髦个性,或者是谈吐交流方面带有乡音,懂得的知识不多等,故消极的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十分差劲,产生自卑心理。

2.3 对于个人能力及某些特长的不满

第一,某些学生的个人特长缺乏。因大学生活及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各样,某些在文艺、体育、写作及主持等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受到其他人的羡慕与关注,而在这些方面没有天赋且学习成绩平淡的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技不如人的自卑感。第二,个人智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故高职学生的智力方面也并非完全一样,某些智力高的学生,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少却能收获到满意效果,反之某些相对来说智力较低的学生,即使刻苦努力也依然成绩不平,甚至是成绩不及格等,这类学生会羡慕其他同学的聪明,而对自身产生极大的厌恶与不满情绪,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2.4 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的不满

有少部分的学生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期望参加高考,但来到一所高职院校后发现心目中的大学与实际情况不同,反差较大,当朋友及亲属问起自己在哪一所学校学习时,会觉得自己格外丢脸[8]。

3 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具体方法

3.1 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心理健康的思想意识,并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邀请心理专家来校指导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缓解自卑及不良情绪。主要内容有: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卑会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其正视自己,促使其产生调节不良心态与克服自卑心理的想法意识。其次,要积极并主动为学生介绍如何缓解与克服自卑心理的途径,比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改变自我认知及自我调节等。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思想意志及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活动,如一些意志力训练、受挫折训练及战胜自我训练等,以此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变自我,克服自卑心理。

3.2 加强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及机会

每个人都有着特长与技能,只是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是没有展现的机会等,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价值。这就要求了高职院校应当大力开设一些内容及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力度,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自我特长并展示自我,以此来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逐步增强信心[9]。

3.3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培养出身心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首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以此促使学生逐渐走出压抑自我与自我封闭的封锁线。其次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等设备来营造团结和谐、互帮互助及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种氛围中实现自我发展,再慢慢消除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一定的胆量与信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高职学生处于身心生长及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的好坏与以后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个人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自我评价及监督的不停变化,加之受到家庭、生活及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极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本文主要对自卑心理的危害及具体表现作出介绍,针对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即对于自身外部条件及生理素质的不满、对于自身家庭出身及生活环境的不满、对于个人能力及某些特长的不满及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的不满,最后提出了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具体方法,如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及机会;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通过上述做法,能够体现学校与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体现育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迟成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国外教育心理学理论为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133-136.

[2]韩庆云.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原因和治疗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8:108-109.

[3]周丽玉.高职生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及其咨询方法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77-78+81.

[4]孙温平.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调查与干预策略研究――以某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62-65.

[5]郅利聪.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因素及调适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60-62.

[6]赵霄,吴君,许凤.“妄自菲薄”――高职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试[J].成功(教育),2012,04:246-247.

[7]王永明.集体对抗性体育运动对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调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89-91.

第12篇

本文从自卑心理的表现,危害,成因方面阐述了自卑心理对学生带来得不利影响。介绍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以体育为手段来调节自卑心理的方法。

关键词 自卑心理 危害 体育调节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有1/3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会出现强烈的消极情绪,而且在此脆弱的心理条件下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据有关专家对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和对某校学生的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心理因素低分者中了解到,由于自卑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自卑已经成为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对中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较多,但是通过体育活动和心理的关系来论述自卑心理的文章并不多。从体育心理方面着手来论述自卑心理的调节作用的论文也不多。而且在一些涉及到体育与心理的文章中专门论述体育与自卑心理的文章也很少。

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归因指导,确立适宜目标,提高体育学习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中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尽快的走出自卑的阴影,健康成长。

一.自卑心理的表现

(1)心理上,自信不足对自己评价偏低。

心理上轻视自己,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与他人交往时过于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学习中不主动,不敢提问,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不积极参加班集体的各种活动;另外在于他人的比较时一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相比较因此越比越泄气,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行为上退缩而懒惰

(3)个性上的不良行为表现

首先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找各种借口挑衅闹事,有时甚至使其亲朋好友成为其发泄的对象。其次是扮演滑稽而幽默的角色用笑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

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恶劣的生活境遇易导致自卑

(2)家庭原因。

(3)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4)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5)目标不切实际而产生自卑感

(6)受挫折而产生自卑感

(7)思想方式较狭窄而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自卑心理的危害

年轻的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抱负都受人格支配。良好的个性表现为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不消沉、不气馁、不报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有利于健康成长。而自卑就像蛀虫一样啃噬着中学生的人格,使其形成很多不良个性,对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四.体育对心理素质的作用

学校体育功能是教育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它的实现表现在不仅为学生育体,还要育德、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卑心理的调节方法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在转变学生体育自卑心理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发现其对体育有消极态度时,应及时地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正确诱导,多加鼓励,耐心地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 2)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在教学集体中提倡相互关心、真诚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

(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近几年来,部分学校对原来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依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自卑的态度也转变了。

( 4)针对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人的自卑心理有时是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爱好联系在一起的,自己爱好的项目往往勇于参加,认真学习,而自己不爱好的项目就会自卑消极。老师要区别对待发挥起强项,耐心辅导其弱项在活动中弥补其自身的不足

以情动人,真诚相待

教师应在教学中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从侧面提出要求,使他们能完成学习和练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诚相待,在他们身上多花费一些精力,重新燃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

强化归因训练

归因,又称归属。它是表示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或判断其原因的过程。自卑心理强的差生,往往对自己运动成绩的落后归于自己的能力差,并感到自己是能力的奴隶,从而导致自我无能感。为此,教师应帮助他们改变归因倾向,把运动成绩落后归于努力程度低。因为努力这个因素是可控的不稳定因素,也就是说自己是努力的主人。

利用自卑心理的积极因素

起初他们不甘落后,是自卑心理积极因素,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均告失败之后,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赶上去,若能抓住抗争意识的存在时机给他们鼓励,并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成效,使积极抗争的心态得以保持下去。

确立适宜的目标

确立适宜的学习和训练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通过带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学习和练习来帮助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消除无兴趣感,提高内部的成就动机,提高自尊心、满意感和自信心。

提高体育学习的成就动机

通过多种渠道,让他们知道体育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多种功能和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我们对自卑型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少些批评与责备,增强其自信心,引导他们逐步走出自卑心理阴影。

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品质

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自信心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

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引导,多加鼓励,耐心地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微小的进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增强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展示其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