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李煜诗词

李煜诗词

时间:2023-05-31 09:1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煜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李煜诗词

第1篇

关键词:隐喻 实体隐喻 李煜词 诗歌赏析

一.隐喻理论及李煜简介

纵观隐喻发展史,自亚里士多德起,人们就开始了对于隐喻的研究。而现代的隐喻研究则主要是以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标志开始的。他们将隐喻从单纯的语言现象升华为认知现象,强调了隐喻在人们生活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更是将隐喻理论发展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上,为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开辟了更多新的道路。

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起其实就已经有学者论述了隐喻这一概念,提出其对于类比联想的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隐喻的使用更是比比皆是。众所周知,隐喻就是诗歌的生命,正是因为诗歌中隐喻的存在,才给了读者更多遐想和思考的空间。诗歌中的隐喻为作品带来了灵性,隐喻的抽象性增强了我们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而从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则为跨学科研究,丰富认知语言学理论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同时也为诗歌赏析提出了新的角度。

李煜是我国南唐时期的皇帝,却更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造诣颇高,甚者有学者认为,李煜的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代表了当时词作者的最高水平的。李煜诗词历来为学者们所关注,也早已从多方面进行过相关研究。在我国,虽然对于隐喻的研究已经有所增多,但是将隐喻与诗歌欣赏相结合者还甚少,就概念隐喻这一角度而言,研究者还不多,因此研究空间也更大。将隐喻理论应用于中国古诗词的分析也必将对认知隐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和完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了许渊冲版本的四十首李煜词来做分析鉴赏,在实体隐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分析,找出词中含有的所有实体隐喻,进行分类,并讨论每一类的实体隐喻构成机制,及其是怎样对诗歌涵义表达起到独特作用的,以期以小见大。

二.以实体隐喻理论分析李煜词

本研究旨在以文本研究为基础,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李煜词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该研究主要分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1)在所有的李煜词里,所使用的实体隐喻都有什么种类,每一类又分为多少?

2)每一类实体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即该隐喻是如何在词中体现其作用的,而它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信息呢?

3)李煜词中所使用的实体隐喻是怎样帮助作者表达出其内心思想与词的主旨,又是怎样帮助读者进行诗词赏析的呢?

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还必须从概念隐喻这个问题本身入手。国外概念隐喻研究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产生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成语言学家拉克夫和英国哲学家约翰逊,其主要思想体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及《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两部作品中。该理论在传统哲学探讨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外,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即经验主义。也就是说,人类对于第三世界的认识是基于本身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人类的概念基础和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构建起来的,用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隐喻理论的经验主义观与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在哲学前提上虽各不相同,但是却具有相似的认识论基础,两者都认为人脑中的概念结构来自于经验(或是实践),是人类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研究者才能在诗人的字里行间领会出其话外之意,弦外之音。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以独特敏锐的认知方式,将其情感恣意表达在所作诗词之中,尽显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后主亡国前后,其诗词风格亦大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其至纯至真的性格与多愁善感的气质,并代表了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李煜词,确实是再为合适不过。

众所周知,隐喻理论中把隐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而本文则选取了实体隐喻这一个角度,采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李煜词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之间将应用到隐喻理论中的两个概念域:源域和目标域。隐喻意义产生的过程,就是概念隐喻从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不太熟悉的,不易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过程,这也是基于人们感知经历之上的映射过程。这一过程产生的前提,是源域和目标域在物理上,或是心理上的相似性,而人们要意识到这一相似性,则必须基于一定的认知基础。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读者能通过自身的经历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抽象的,模糊的意念和情感。比如人们在谈到“梦”这一概念时,会觉得这是一种虚幻的,不可触摸的事物,因此当李煜使用这一意象来形容国破后对故国的思念时,读者能轻易感受到故国往事对这位亡国之君而言已是前尘旧事,一去不返了。其哀怨之情溢于言表。本研究在文本细读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实体隐喻的角度来对后主亡国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作品进行分析,将更切实的认识到后主在这两个时期里的心理变化,从而也更好的理解后主诗词的艺术价值。进而归纳出隐喻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使用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做诗歌的赏析。

研究表明:

第2篇

李煜留给我们不少温婉、柔情、哀伤、苍凉的词作。他的词,让他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中,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更多的,是被誉为“词中之帝”。

文学似乎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因为在李煜文学成功的背后。有一段段汇成动力的情愫,那就是大小周后。

周后的“清泪尽”

周后,名娥皇,生于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她是一个大美人,几种南唐史书都说她“有国色”,但她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天生丽质,还独创了“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尽显自己的绝世美貌与曼妙身姿,引领着南唐少女们的时尚潮流。此外,她多才多艺,对闲情雅致的玩艺门道无所不精。

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李煜的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李煜)作《念家山》,后(周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

周后常弹奏李煜的词调,极得李煜赞美,于是,她就成为李煜作词的原动力之一了。

在词作中,李煜说“天教长少年”,他衷心地希望自己和周后能白头偕老,岁岁长圆。然而好像应了古诗所说的“大凡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和周后神仙眷属般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十年。

因为,在李煜的爱情故事中,并不仅仅只有周后一人,后来还有一个小周后――周后的妹妹。李煜和小周后的相识,还要从李煜和周后在七月初七乞巧夜畅饮,周后因多喝了几杯酒突然生病开始说起。

李煜看到周后突然生病,十分着急,立刻召周后家属入宫看望。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后来的小周后)入宫问候。周后让家人在宫中多住些时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周父周母因家事繁冗,提前离宫,只留次女在宫侍疾。小周氏秀外慧中,李煜暗中赏识,只因没有正当的理由,只得心生遗憾。如今小周氏伴居宫中,李煜遂命心腹对她格外照顾。

小周氏生得玉貌花容,蕙质兰心,却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具有这般才貌,将来嫁入庸俗之家。她见姐姐嫁得后主,册立为后,做了南唐的国母,享受欢娱快乐,心里本来羡慕:现在知道李煜看中了自己,在软语温存之下,最终,她芳心许可。李煜天生才气,再加上得到了小周氏这样的美貌佳人,心中少不了非凡得意,又要抒情,于是填写《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周后的情意,尽情地描写了出来: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阕词填得十分香艳,一出即被那些宫人妃嫔传唱开了。李煜和小周氏的暧昧情事,连民间也知道,一时传为风流佳话。

后宫妃嫔借着探问周后疾病的名目,来到中宫,把一些诗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悄悄告知周后。

周后正在病中,体弱又气恼,顿时病势加重,从喉中吐出一口鲜血,立刻昏晕过去。过了半晌才悠悠醒转,她长叹一声,喘息不已。周后经此一气,疾病愈加严重,不上数日,竟自撒手尘寰。李煜见周后亡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过了些时日,小周氏被立为皇后。

这是周后对于自己爱情走向终点的清泪。她有苦说不出,唯有清泪在心中肆意流淌。而李煜却有着作为诗人的随性,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感情成为他在文学上造诣的起源。

李煜的“纸灰起”

李煜毕竟是有情有义之人,他对周后的离世伤心欲绝,写了不少追悼亡妻的诗词。小周后看到自己的姐姐逝去,心里自然也过意不去,反倒不怎么进宫了。但她和李煜心心相印,在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浪漫的生活瞬间。

好景不长。公元975年,随着一声炮响,宋军进攻南唐的战争爆发了。由于李煜长期奉行的消极不抵抗政策,首都金陵很快沦陷。李煜选择了投降赵匡胤,成了宋朝的“违命侯”,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二人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俘虏生活,靠着微薄的俸禄过日子。

随着宋朝政权的稳固和强大,李煜和小周后的日子更加地难过。痛苦郁闷中,李煜又演绎出一张悲情思乡的“专辑”,其中包括《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这些词作,最终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看到李煜写了那么多词,竟然没有一句提及君王圣明,觉得李煜对南唐社稷覆亡耿耿于怀。赵光义认为,兴衰存亡,皆系天意,如此怨谤,岂能容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公元978年,当李煜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无法容忍他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遂命人以赏酒为名,毒杀李煜。可怜的李煜并不知道太宗的计谋,饮下毒酒一命呜呼,弃小周后而去。时隔不久,小周后由于对李煜的挂念,在忧郁愤懑中追随李煜而去。

纵观李煜的一生,浪漫诗词的背后充斥着苍凉的命运。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

第3篇

先看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纵观中国诗词,以离愁别恨,去国怀乡为主题的比比皆是。这大概与古人的生活境况有关。所谓“学而优则仕”指明了读书的最佳出路――入朝为官。故孟郊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道尽了读书人十载寒窗,一朝登科的春风得意。因此中国古代这些文人骚客不得不远离故土亲人,只为能够一朝“放荡思无涯”。李煜,作为一朝之主,自然不可能有此体验感受。然而,命运弄人,世事无常,在他执政14年之后,宋朝大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一国之君无奈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虞美人》即是他被俘后所做,尽述去国之哀思,亡国之巨痛,将其欲说还休的感时忧国,抚今忆昔的苦闷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据说,此词完成之后,于李生日那天由歌姬演唱,词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不幸传于宋太宗赵光义之耳,使其怒而杀李煜。所以,这首词,可说是李煜的绝命词。

再看罗伯特布朗宁的《Home Thoughts,from Abroad》(《海外乡思》):

1.郁郁英伦好,/缅想四月初;/清晨梦乍醒,/一碧吐新榆;/繁枝绕老树,/叶叶正扶疏;/婉转金丝雀,/歌喉美且腴;

2.英伦好时节,/孟夏月清和!/翩翩忽五月,/归燕啄新泥;/篱畔玉梨开,/田边金花敷;/花叶低垂处,/清露缀明珠;/画眉啼不住,/每歌意踌躇;/深恐再听难,/意外片欢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英伦之景秀美依然,可远居意大利的罗伯特布朗宁却无以得见。虽然布朗宁最终选择意大利作为其婚后定居之地,可思乡怀旧,远人天涯之情人皆有之,英谚不正也有“East or west,homeis best”!意大利虽美,但在诗人眼中远不如故乡英国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亲切妩媚,打动人心。尤其在诗尾,作者率直地道出 “the buttercups,the little children’s dower――far bfighter than this gaudy melon-flower!”意大利的甜瓜花虽色彩浓艳,却流于俗丽,怎比家中homely的金凤花亲切自然!

《海外乡思》是布朗宁最负盛名的抒情短诗,与华兹华斯的《我曾在陌生人中做客》齐名,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两首表现思乡情结的诗歌。

李后主的词用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词开句即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得苍凉、悲苦。春花秋月原是良辰美景,然而对于人生境遇落差巨大,有着亡国之恨,背乡之苦,囚禁之辱的李后主来说犹如讽刺。不堪回首的种种往事明月春花岂知!当日之物应在,只是人非。作者不是着力写景物,而是着力写自己的主观心绪。最后,作者将自己的一腔悲愁以东流人海的一江春水作比,虽是夸张,直言自己的愁绪如江水般绵延不绝,永无止息。贴切生动地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造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词中两番设问,以示作者去国怀乡之切;词中更用“不堪”、“犹”、“愁”直接点明作者的悲凉哀痛。李煜正是用清丽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亦有较大影响。

罗伯特布朗宁的《海外乡思》通篇几乎都是在描故乡之景,并未在思乡之情上多用笔墨。他满怀深情地描绘了阳春四月那低矮的枝桠,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五月的一树梨花,一地的三叶草,在枝头啁啾的燕雀和机灵的画眉。动静之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副细腻温暖,清丽脱俗的春日图。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思乡情调,但并未出现一个表达思恋的字眼,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用间接婉转的手法诉说去国怀乡之情。

其次,两首诗词虽主题一致――均为眷恋故土之情,但感情基调却大相径庭。李煜的词是亡国被俘,颠沛流离之痛,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欲说还休的悲情。而布朗宁只是如数家珍的向读者展示故乡的一草一木,使全诗洋溢着一种令人向往的自然气息。当然,这与作者的身世背景,人生际遇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后主贵为天子之时,曾拥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可谓穷奢极欲,享尽声色犬马之娱,然一朝被俘,归为臣虏,饱尝阶下囚的辛酸耻辱,此种反差简直是天差地别,非常人所能承受,故悲大与恋。而布朗宁出生于伦敦市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说其早期诗作的风格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承认,其爱情婚姻也颇多曲折坎坷,但总的说来,他并没有经历过李后主那样的大喜大悲,故其诗作虽有眷恋之幽思,但总体上透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4篇

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存在问题:

一.不能全面把握诗词的整体形象,更抓不住关键字眼“诗眼”。

诗词作为一大文学体裁,“诗言志”,是用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词的整体形象就是其中心思想。要想准确地鉴赏古诗词,必须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理解中心思想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中能抓住关键字眼-诗眼,就很重要。只要这样,答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盲人摸象”“只见树叶不见树干”的错误。

有例为证:2010年某省中招试卷中试题为: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第二题,这首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在做此题时,有的学生就没有从整体把握中心,不知道李煜坎坷的一生,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命运,也没抓住这首诗的“诗眼”——“离愁”。因而答题时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其实这首诗是他自述被囚居生活的。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就像幽闲在清秋深院中的梧桐,孤苦、寂寞、没有自由,痛苦、悲伤达到了这点。理解了这些,答案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表达技巧掌握的不够而影响对诗词的鉴赏

学生对古诗词鉴赏常用手法掌握的不够,答题时把此手法说成彼手法。例如:鉴赏陈子昂的《晚次乐乡县》,鉴赏题为:尾联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其实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这一名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技巧?从哪里看出运用了这一技巧?运用这一技巧有什么好处?做到简明扼要即可。可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答案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错误百出。诸如: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总分手法,拟人手法等错误。正确的答案是:此尾联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把“此时恨”借猿蹄声表现出来,抒发了无尽的思乡之情。或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日暮的寂静衬托深山凄婉的猿蹄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对诗中的典故不理解而影响对整首诗词的鉴赏

诗忌白贵在含蓄,作者要说的意思,往往不直说,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在用典的诗词中,如果不理解诗词中的典故,就不能准确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当然也不能正确解答诗词鉴赏题。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上看像是写出猎的,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场面,其实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也化用了《史记·冯唐列传》中的典故。如果不理解这典故含义,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从而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深入理解诗词中典故的含义,是可以圆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

针对学生在诗词鉴赏中出现以上问题,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一.借助题目,分清诗歌类型,把握诗词中心内容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表明诗歌的主要内容,而诗歌的内容是可以分类的。中招考试出题比较多的几类大致有:思乡诗,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等。教师不妨借助诗的题目,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内容,然后从内容上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这样就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中心内容,然后再根据其类别特点进行鉴赏,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抓住“诗眼”,把握中心

对诗词的鉴赏都需要建立在对诗词整体的内容把握上,而诗词的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在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上,我们称之为“诗眼”。“诗眼”是一首诗的凝聚点,抓住了“诗眼”就等于抓住了诗词的灵魂。

在对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注意抓住“诗眼”,特别要关注的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动词和形容词往往具有多重意义,一般是“诗眼”之所在。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心情的再现,表达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又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道出了作者所处环境之孤寂。

三.要正确运用一些鉴赏术语

第5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南唐破灭,落红飞尽,此时的李煜,已是飘零憔悴,于明月中不堪回首故国。然而,他不堪回首的,又仅是那南唐的一壤江山吗?

每个人都有他的专擅,都有他的向往。正如李煜一心向往自然,徜徉在一番清山秀的世界里,与诗词为友,与梅鹤相伴,空灵宁静遁于喧嚣之外,好不惬意!但天有不测风云太子病猝,在父皇的一番努力下,李煜被莫名其妙的推向了皇位。生活从头开始,然而悲剧也由此产生……那荣华宝贵的皇位可类似于天上?李煜只是觉得他落入了人间。

因为他所追求的理想,那个美梦,随风飞逝,化为浮影,为何要让理想中途易辙?

一个人不应当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因为理想是你前进的方向,是你成功的基石。追求理想,你便会易于成功,哪怕理想之梦比天还高,比地还阔,那又怎样,你仍能在追梦的路途中收获喜悦。倘若丧失了理想,你便迷失了方向,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动力,失败,便会随之而来。顺治六岁登基,本也想励精图治,兴盛天下。但他深爱的董鄂妃,那一位明媚女子红颜薄命,香销玉殒。他的梦碎了,他的精神支柱跨了,又怎能劳心去处理一国政务?宁负江山不负卿,他本想归隐佛寺,守望那份恋情,但故不过孝庄太后的百般阻挠,最终也不过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当然,将理想比作美人,还太过肤浅。但强扭的瓜不甜,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宁负江山不负理想,徜若李煜懂得这其中道理,毅然寄情山水,恐怕也不会“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纵然是身处人间田园,也觉是天上仙间。就像是韩寒所说的那样:“不管你的理想多么伟大,哪怕想当第一位美国华裔总统也好,只要你有理想,那就坚持做下去。”也正是蒙受这样的思想指引,韩寒放弃学业,开始了自己的经历,虽也经历一番摸爬滚打,却痛并快乐着,因为追梦所以不感到疲惫,因为追梦,他才能享受到畅销书作家、一级赛车手这样成功的喜悦。就像帆懂得:如果离开了沸腾的航海事业,即使活着,也不过是块闲置的破布。帆是船的翅膀,梦是人的飞翼。故人也应该懂得,如果离开了理想,也最终会丧失动力,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我们或许在某种极端下被迫放弃理想,面对新的事业。生活难道就注定如此沉沦了吗?不,不是。只要我们还有足够的信念。旧的理想逝去,但你却可以怀着冲天的激情将你面前的这份事业化为新的理想。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地,你都应当去热爱它,做出一番业绩。就像范蠡,无论是官是商,都做到了极致。但是李煜不懂。登临王位,却不知谋政,日日与饮酒赋诗醉情歌唱,无疑加速了南唐的灭亡。

面向境子,蓦地,我竟发现了李煜的影子,不禁泛起几丝惶恐与忧愁。我亦是生性文人,热衷自然山水,精通琴棋书画,善属诗词歌赋,难道……

不,不一样。我有自己的梦,就一定会坚持下去。更何况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同,所获得的成功也会不同。仰望大学,我会热衷于我所爱的:我的文,我的医,我的经济,我的心理。纵使我被调剂到了建筑学,那我也会毫无怨恨,热情去做。

倘若李煜懂得其中道理,怕是这尘世上,会少一个悲怜的违命侯,留一片鼎盛的南唐江山了吧?

土地最难过的是没有丰硕的耕耘,人生最悲哀的是失去理想的寂寞。拥有理想是幸福的,追求理想是愉悦的,实现理想是辉煌的。享受追求理想的过程,恐怕便也分辨身处天上,还是人间。

高二:高天启

第6篇

关键词: 古典诗词教学 “三步鉴赏法” 点拨体悟 诵读品味 讨论鉴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乏美,古典诗词中更是充盈着美,但古典诗词一向以精于炼字著称,辞约义丰,追求含蓄美或意在言外的效果。因此,要把握一首诗或词的意境和诗情,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地伸展思维触角,把诗词中的某一语词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系的特定时空范围中作综合考察、品味、体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的深度和广度。而对诗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程度,便是读者思想深浅程度的反映,也是鉴赏能力的反映。出于这一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对古诗词的鉴赏分为了三个步骤。

一、诵读品味

诵读是感知、熟习诗文,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的理解过程。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朗读与背诵,让其理解这首诗句式灵活多变,节拍有缓有急,韵律自由随意,意到笔随,不拘成法,别开生面的特征,力求读得节奏整齐,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读带思,以读促析。

品读如鱼之游水,春雨之润花,是审美阅读。在教学《浪淘沙令》时,诵读之后,我让学生找出词中最能打动自己的内涵丰富的、意味深长的值得“品”的词句去品味,并分析好在哪里。在品味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句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正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他们探究诗意诗情的兴趣,引导他们入境。古人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诵读品味,在于“入书”,知作者之用心处,见得亲切。

二、点拨体悟

学生是自由的主体,学生的体悟是对词作内容进行集中的理性思索过程,是阅读鉴赏的最高层面。只有通过体悟,才能使诗情明晰化,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化对词所具有的情感的认识。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中,我将点拨的重点放在述梦部分,引导学生欣赏诗中所描写的神仙世界。教师点拨的语言不需要过多,关键是点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像火把一样,教师把它点燃,并在适当时候拨动它,使学生思维的火把尽情地燃烧。我让学生抓住“一夜飞渡镜湖月”中“飞度”一词,像咀嚼橄榄一样,细细品尝体悟。学生经过细细品味,体悟到这一词语充分表现了诗人热切盼望与向往美好境界的急迫心情。

体悟是学生将自己置于诗词中,进入个人的情感体验;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体验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出书”,用得透脱。再如《浪淘沙令》,这首词中的诗情是通过梦中梦醒的对比表现出来的。因此,体悟诗情的重点是让学生去赏析梦后之景。由此入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梦醒后诗人眼中的景物有何特点?”“诗人梦到了什么?”对学生进行点拨时,对后一问题,结合李煜的《望江南》一词帮助学生理解梦中的热闹、欢乐,强烈地烘托了梦醒后的凄凉、孤独。这样以想象为主,设置情景,由表象入深层,体悟诗人的情感。

三、讨论鉴赏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与探究诗词的思想与精神,明白诗人在诗中的寄托,鉴赏诗的意境。这一步教师应尽可能地少讲。因为诗中的思想精华,并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吸收的,必须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思考,并积极展开讨论,才能积极悟出其中所蕴含的美。这一环节,讨论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1.选择的问题要深刻。课堂只有45分钟,为此要精心选择教学的“点”。在一堂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会有很多看问题的视角,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然后用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最需解决的问题跟进,从而便于教学评价与检测,使诗歌鉴赏获得清楚的“深刻感”。比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就将讨论的目标放在“诗眼”也就是主旨上。因为对此通常会产生两种看法:其一,认为诗眼是“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二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其实是两种人生态度的体现,第一种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悲愤,当然也略显消极,第二种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反抗精神,是积极的。所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辨析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基调是积极的,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的过程要丰富多彩。“点”选择好了,接下来就是要将点演绎成线、面与体,使之成为一个丰富而具体的点。事实上也就是对要讨论的“问题”采取行动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如教学《浪淘沙令》时,我让学生谈怎样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评述,在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又加上了其他一些人对李煜的评价,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深入到李煜的内心,去体悟他的悲情世界。

3.因为课堂中所讨论的问题的思维质量是不等同的,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果敢地抓住那些富有思维价值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在关键处浓墨重彩地组织讨论。

这三步鉴赏法实际上概括了古典诗词体验性学习的一般教学结构程序,其中“点拨体悟”阶段的教学为中心,“诵读品味”是基础,“讨论鉴赏”可以向外延伸。“点拨体悟”、“诵读品味”以古典诗词本身为主,“讨论鉴赏”可以诗词外的知识为主。这就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个体学习体验的全过程。从对诗词的见解到人生感悟,学生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体察与认识。

参考文献:

[1]家书.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在《龟虽寿》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曹操在萧萧寒风中,凝视远方,雄心壮志如烈火般在胸膛燃烧,于是便有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佳节,望着明月,耳边回荡起这熟悉的曲子。细细品味这首词后,每个人也许同样会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而当时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是否猛然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道理呢?

那位文采出众的帝王,国破家亡后,被幽禁在寂寞梧桐深院里,归为臣虏,最后带着那 “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后抱恨长眠。且不说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但他的词却成为词中“神品”。他的悲哀与怨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五代十国,流过千年。至今我们还能听到南唐后主在低低吟唱,如歌如泣,还能听见长长的一声叹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时,我仿佛也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鸣与叹息。

诗词是无法唱出来的歌,也是无法弹奏出来的曲,但却依旧婉转动听。它不能用耳朵来听,只能用心去感受;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在古诗词中体会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了人生中离别的孤独与思乡的惆怅;体会到了爱国者的豪迈与怀才不遇的无奈。中国千年的文化就这样被古诗词含蓄地吟唱出来,一直流传至今,使我感受到了那里面别样动人、永恒的旋律。

写后札记:

我刚能说话时,就被妈妈抱在怀里,一句一句地教我念古诗,可当时也只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念,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韵味,我便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我已经能背诵许多首古诗词了,为此我感到很自豪。每当我高兴时,我会想起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而当我悲伤时,我又想起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实我并不是多愁善感,而是觉得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很值得人们去品味去揣摩。

所以说:古诗词是不朽的、永恒的旋律。我喜欢古诗词。

读文杂感:

古诗词可谓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大经典,它的旋律更是独特。

从文中,看出作者很喜爱古诗词,我很喜欢作者说的这句话:古诗词是不朽的,永恒的旋律。它可以表达出我们的心情,虽是短短的一句,但可谓是浓缩中的精华。

我也很喜欢古诗词,能感觉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并真正感受到了古诗词旋律的美。作者写文采出众的帝王――李煜时,并非因为他是一个不明智的皇帝而鄙视他,而是理解他,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诗里,去感受他,去品味他写的诗,使得作者在很好地把握了诗词的灵魂的同时,也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第8篇

那么,诗词该怎么“泡”呢?

诵读。诵读是诗词学习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要想诵读好,必须做到四点:初读读准音,字正腔圆;再读读通意,句逗明、词意清,文意通;三读读出美,节奏和谐、韵味十足;四读读出情,走进作品、走近人物。

换调。诗词是古人反复锤炼的血泪之作。好比宋玉笔下的东邻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能添、不能删、不能改、不能换。换了之后,韵味全无。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不能换成“僧推月下门”。夜深了,寺院也是要关门的,甚至日落十分,就关山门了,是推不开的。“敲”字好啊!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这样效果就有了。

猜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李煜国破家亡被俘,身陷囹圄,在他的生日(同时也是祭日)的时候,我们不难猜测到他所说的“往事”,可能是昔日锦衣玉食的生活,可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荣耀,可能是惠风和畅、佳节美日之际与臣子妃嫔饮酒、填词、作赋的情景,可能是高高在上,臣民顶礼膜拜的尊严,还可能是挂念他往日的百姓。

联想。“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公谨”是周瑜的字,苏轼没有直呼其名,而是称他的字,为什么?表现了苏轼对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周瑜的钦慕之情。称字表示尊敬,比如诸葛亮称鲁肃一律为“子敬”。

想象。想象和联想是诗词学习的魂,离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诗歌就变得干巴巴的,并且枯燥无味。“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诗人哀伤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更勾起伤心往事:那不是以前传递过和丈夫之间往来书信的鸿雁吗?曾经相亲相爱的人,现在却阴阳阻隔,你和我一样孤影独立吗?那不是以前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常见的鸿雁吗?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藕花还那样娇艳吗?

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极大地丰富诗词的内涵和韵味。

情境再现。古诗词中创设了大量的情境,怎样才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置身其间的感觉呢?这就需要还原、再现情境。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呢?我们可以再现出来:陡峭的石头奇形怪状,参差交错,直插云霄。波涛如惊马一样,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滔滔江水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仿佛把我们带进了杀声震天、硝烟弥漫的古战场。不由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横拟。模拟诗词中的声音、动作、神态,可以使欣赏变得妙趣横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词人和他的恋人怎样执手(是单手相牵,还是双手相握)。怎样凝噎(酒醉后打嗝和哭泣后的呜咽),可以模拟他们的动作和声音。

组合。古代诗词中有许多相同的意象,蕴涵却不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能够领略到无限的美妙。

第9篇

周慧,杭州市青春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下城区首届初中骨干教师。

不知何时,我已习惯了在空闲时沏上一壶清茶,挑选一本诗词,细细地品味;亦不知何时,我已习惯了漫步于字里行间,体会那些难以遗忘的情怀。

依稀可见,屈原跳入汨罗江时,眼角的泪珠与那抹难言的释然。透过那颗晶莹的泪珠,却是少司命轻抚秋罗吟唱小曲时如花的笑靥;却是湘夫人静立湘江边,望着清澈的江面寄托哀思;却是山鬼站在山崖上,美丽的眼波掠过郁郁葱葱的森林,呢喃心语;却是屹立于天地间,凛然不惧的亢长《天问》;却是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离骚》一曲。轻轻走到江边,拾起早已破碎一地的心灵,所有的一切都证明,在不久的将来,楚国将会和那些在战火中消失的国家一样,湮灭在历史的烟海中,万劫不复。“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哪怕再坚定的语气,又如何比得上自己心底的那片山河呢?去矣,去矣,犹见江山幻影。人生不过南柯一梦,但得此情常驻,死亦何惧?闭目,前倾,星殒,袍袖挥拂间,浮华散尽。

依稀可见,李煜漫看一地落花,忆起早已远去的家国时,唇边的苦涩和深沉的哀伤。李煜的词自是极好的,我之爱他的词,却是惊艳于那婉约与花间的相融。香艳的词句掩不住清丽的风骨,悲伤的片语仍荡漾着丝丝的风流婉转。只是每当看到“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之类的词句时,还是忍不住感叹他投错了胎。以他这般性子,便当做个悠闲放荡的文人墨客,如何又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这个柔弱的“男孩”又如何能撑得起南唐的江山,“后主”二字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但历史终究是容不下“如果”的。若李煜当真离了这位子,也就遇不到娥皇和小周后,也就写不出这些千古名篇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曾经的人和事早已灰飞烟灭,唯有这抹哀愁仍流连于天地间,不愿离去。李重光呵,不知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忆起了那些繁华与快乐,是否忆起了你与娥皇、小周后的美丽邂逅?

依稀可见,纳兰容若手执书卷,独坐窗前,眼光掠过喧嚣的尘世时,孩子般的眼眸和难掩的寂寥。容若是康熙时的权相明珠的长子,标准的翩翩贵公子,但他笔下的文字却如那些落魄文人一般,凄美到了极点。也曾想过他或因爱妻之亡,好友知己之离而郁积成疾,终撒手于世,但却渐渐觉得容若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生活过于美好,而导致对遗憾久久不能忘怀。正如容若的好友顾贞观所说的那样:“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若不是他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不是他作茧自缚,对已经失去的无法释怀,他又怎会在三十一岁那年去世?我至今仍惋惜于容若的未经磨砺,但他的词总能让人把满腔遗憾化为淡淡的惆怅,流淌开去。“相看好处却无言”背后是他对旧时情人的深深怀念,“当时只道是寻常”背后是他对亡妻卢氏的无尽思念,“人生若只如初见”背后是他对人间悲剧的哀叹悲戚。容若就像一个小孩,因为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难以释怀。有时候,执念太深,就会看不清现在。

轻嘬一口茶,那些笼罩在烟海中的情思渐渐清晰。我之爱诗词,是因为每当真正读懂它们时,就能看到那些埋葬在岁月中的往事。寥寥数行字,却如那杯茶,千百年来,还是香。

何以攻玉

面对一位初二学生写的《漫游古诗苑》,作为老师不由得赞叹和欣喜。

赞叹的是从作文的字里行间,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古诗词的热爱以及宽广的阅读面和令人惊喜的鉴赏能力。仔细回味这篇文章,依稀可见作者那孜孜不倦、遨游中国的古诗词文海的身影。有人把阅读古诗词当做完成学校、家长的任务,有人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般“到此一游”,在书林里留下一抹脚印,而本文作者显然在古诗词中悠然自得,融入主人公的意境,加上作者的“真知灼见”,可见作者对古诗词方面的爱好一览无遗。无论屈原还是李煜,那种忧国忧民的豪迈,和人生烟花的凄美与无奈,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一路阅读过来的历史长河人物心境的呈现,既有同情又有欣赏,既有悲愤又有惋惜,这是赞叹。

欣喜的是作者此文宛若一曲高山流水,跌宕起伏的江南春曲,整体流畅,一气呵成,不可不谓具备了一定的文笔功底,用词自然而丰富,尽显了一定的历史功底和文字的驾驭能力。

第10篇

一、努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完成古典诗词的美育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和审美素养,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教师自身能够深入理解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内涵,才能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审美分析,帮助他们培养独立的审美见解,完成教学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在必须的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储备丰富的诗词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对诗词的审美能力。

同时,因为古典诗词具有多重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他们对同一首诗词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这一点来说,语文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的美育时,不能让学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理解,而是鼓励他们从作者、文本等多个角度来深入理解其中蕴藏的情感,从而准确理解诗词索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

为了满足上述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加强自主学习,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诗词修养。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养成,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教师本身的素养。反过来,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也是衡量教师古典诗词美育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全面拓展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视野

古往今来,所有优秀的诗歌都会表达积极向上的美好感情,美好的情感也是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时最重要的对象之一。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美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进行审美表达,对诗词所构建的意境进行深入体验,感受其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要全面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具体的措施如下:

第一,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俗话说诗言志,它充分说明,诗歌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这种表达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受到诗词创作特点的限制,作者在其中的情感表达往往非常含蓄,很少有之直抒胸臆的表达,大多都是托物言志,即便是某种道理的论述,也不是直接的灌输,这就使得它的表达充满了艺术魅力。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这首词就是李煜借助春花、秋月、小楼东风、一江春水等客观事物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并不是直接流露出来的,而是借助“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愁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通过这种意象,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述的愁绪,并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二,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含蓄之美,挖掘出其中的深层含义。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虽然从诗歌本身所描写的客观事物来说,通过篱笆、南山和飞鸟等意象,刻画出了庐山的宁静,但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实际上是那种“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心态。

三、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练习

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的古典诗歌的审美练习时,除了要和学生保持平等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之外,还应该遵循他们审美情感的发展规律,以他们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上来说,他们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更容易理解诗词中的形象和意境。如果高中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美育过程中充分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就可以让他们对诗词有更深刻的审美体验。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一系列意象,结合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艺术形式的转化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11篇

其实,诗歌教学中学生要学的是情感浸润下的诗歌语言,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感受诗歌语言丰沛的美,让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音乐是一种声音,激发起心灵最底层的灵动;诗歌是一种文字,感染了现实与梦的际遇。音乐与诗歌,声音与文字,承载着最古老与最现代的意义。这种结合音乐进行语文教学的方式还可以在其它的体裁中应用。语文学习就是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自我体验的兴趣为主,创设语文学习新环境。在教学中的运用: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入

以歌曲《虞美人》及词人李煜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引出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继李煜词风,所写之词的凄婉、缠绵的词风。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长相思》去感受他的风格。

(二)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三)感受:思乡之意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提问:此词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并说明理由。

(2)学生根据自身体会齐读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出示历史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巡山海关。《长相思》作于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于是不由得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四)品味:意境之美

(1)由学生自己找出词中写景词句反复评析。所选之景,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问:请学生找出感悟最深写景的词句品析,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范读(琵琶行配乐),将学生融入其景,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注意节奏、停顿和感情)

(五)赏析:对比鉴赏学生小组讨论

与李煜《长相思》对比,教师引导从景物选择上入手。

提问:两首词写景寄情有何不同?

(六)拓展:古诗词中情景关系

(七)欣赏音乐

以《长相思》翻唱的歌曲《山一程?摇水一程》结束。

教学反思

我认为诗词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是整体判读,二是经验对接,三是归纳共性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泛读,体验词人的情感,从而把握感情基调。采用“引景入情,由情生境”的方法引导学生。

别林斯基就曾说过:“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师配乐泛读和个别学生诵读,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公开课上,我既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让学生读出来,根据自己感受,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所以在这一环节感受;思乡之意中用创设情境、读出感情、由情生境相互融合来教学。

一是整体判读,即运用语言直觉感受能力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诗歌结构并不复杂,想从诗歌学修辞技巧、诗词格律甚至分析,都是抓小弃大。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所以整体感悟很重要。指《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泛读,体验词人的情感,从而把握感情基调。采用“引景入情,由情生境”的方法引导学生。

二是经验对接,即将自己生活感受、在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体验结合,从而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抓住词中的景物(意向)山、水、风雪等,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我采用引导学生“读出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与作者进行感情对接,从而引导学生对外的一种感情抒发。化抽象为形象的话语教学,让学生说出感受与老师交流。主要以对话试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共同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没有生硬的技巧灌输,也没有教师呆板的“口型”传授,而是在深入介绍诗人基础上引导学生。

三是归纳共性。即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研究,归纳出诗歌阅读鉴赏乃至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学习。在这一环节,我引入李煜的《长相思》,从本单元教学重点缘景明情的方法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让学生明白景和情的关系。我没有过多讲解,此词内容简单,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所以我侧重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力,让学生小组讨论,获得一种方法,让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理解词人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多媒体

在学校,一说到语文课,学生直喊枯燥;一谈起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直摇头:难。因为作为母语的学习在层次上要求更高,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语言素养、课外知识、课前准备都有更高的要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生气和活力是所有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了农村中小学,为农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契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导入声情并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和意境创设成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往往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时,因为学生对诗歌兴趣不太高,对诗歌的意境更难把握,在新课导入时如果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章节,再将广袤的黄土高原、汹涌澎湃的壶口瀑布、黄河的九曲连环等图片展示在屏幕中,学生一下子就置身在《保卫黄河》那雄壮的歌声中,黄河也成了鲜活的形象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再加入恰当的导入词,学生的思维、情感就会很快地集中到文章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凭借“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课堂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文章的一些情境用语言文字表达远不及图片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还可以用一些影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积累有关云与天气变化的知识。以往教学常依靠练,将问题制成表格,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学生对各种云的形态、厚薄等特征也只停留在文字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可将云与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成表格,制作成课件,将表格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出来,并且配上各种天气对应的云层图片。每播放一种天气图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云层的图片,让学生对云层的特征有了非常直观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可感的形象、画面,特别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可通过课件,将如钩的月亮、清幽月色下的梧桐树、西楼及李煜孤独的身影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诗中的意境是那样的真实、可感。这时再讲述李煜的身世,学生对李煜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思就不难体会了。这些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有了这样一次欣赏古诗词的经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就容易多了,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于达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