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输的翻译

公输的翻译

时间:2023-05-31 09:10:33

公输的翻译

第1篇

【关键词】笔译;查词;方式;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内的翻译行业体系还相当不成熟,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常常抱怨翻译公司完成的稿件错漏百出,甚至不如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翻译的好。在有过几次翻译公司提供劣质翻译质量和服务的经历后,精明的企业负责人往往对翻译公司彻底失去信心,他们认为,现在的翻译公司实质为销售公司,将稿件转包予兼职翻译人员,从中获利,而对稿件质量做不了任何保证。这的确是国内翻译界的现状。大部分翻译公司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翻译专业背景,只是通过简单雇佣专职或者兼职的翻译人员完成客户稿件的翻译,质量上寄希望于“可靠”“可信”的翻译来确保,而自身做不了任何专业化的审核、监控和培训。国内翻译行业的混乱,其实质是缺乏翻译专业化管理。笔译查词是整个笔译项目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整个笔译的质量和项目的完整性。

一、笔译查词的方式

1.如何定位所要查询的词汇

拿到相关的译稿,先快速通读全文,了解其大概的内容,是哪个领域的,定位所要查询的相关词汇。一般要查询的是名词,如专有词汇,官衔,头衔,地点,人名,作品名,机构名称,商品名,制度,政策,会议,制作工序,运作原理,基本结构等。

2.如何进行词汇的查询

(1)归纳统计所要查询的词汇。定位好相关的词汇后,先做一个词汇列表或直接在原稿下方对所要查询的词汇进行统计。

(2)选择查询的工具。运用网络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查词,一般常用的是google, CNKI, Wiki 及词霸等。首选为google,对于理工科,如机械类的词汇翻译,可以参考cnki,但要回到google中做进一步的确认。对于英文概念的查询,建议参考wiki上面的提示。

切忌见词就取,网络工具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参考,我们还要去做进一步的确认,要注意所查询到的相关词汇翻译的出处,是否出于比较权威的网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中文去掉,直接打英文,确认国外网站上面是否都用这一表达。这一步的确认主要是参考国外一些比较权威的网站,如相关的政府网,新闻网。个人博客或论坛之类的只能用作查询时参考,考虑到其个人因素较多,因此参考价值不大。

二、笔译查词中的问题及对策

1.网上没有查到直接的翻译

像一些政策,机构名称等,直接在网上打相关的英文并没有搜索到其对应的翻译,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处理方法:

A.根据我们查询到的相关机构的名称进行翻译,对于所参考的相关机构,最好是选择比较权威的,如一些国际性机构或政府性机构。译完之后再放到google里面去进行匹配,尽量确认其准确性及合理性。

B.尝试着先打中文,去了解下该机构主要是关于什么的,查下其相关的网站,一般像比较大的公司或者企业机构都会有自己的网站,网站上一般都有相关的英文翻译,只要确认是该机构的主页,我们就可以沿用其英文名称。

2.网上查询到的词有很多,不知道用哪一个

不同的领域的用词和表达有不同的特点,对于某一个词汇查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我们要去做进一步的确认,主要是比较其所用的词的精确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所用的英文单词的意思要有很清楚的了解。对于英文单词的解释,可以参考wiki或其他权威英文字典上面的解释,再结合相关领域的内容,选择比较贴切的用词。

3.没有对中文进行很好的分析就直接翻译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去对所要翻译的词汇的中先关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中文意思的把握,再去进行翻译。比如说文物中的“陶釜”,直接看的话可能会理解为是一种兵器,如果翻译成axe的话那就不对了。通过对中文的查询,我们可以在百度百科中查到对陶釜的解释:“古代陶制炊器。敛口、圆唇、圜底。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商周后与金属釜并存。”或者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得知其形状。根据所查询到的信息,我们再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翻译和匹配,从而得出陶釜的相关翻译是pottery cauldron.

三、通过查词实例论述对策

文物翻译

以“照:百色旧石器遗址”为例,说明中译英步骤。

(1)打开google――语言――在“搜索”中输入“照片*百色旧石器遗址”――搜索并翻译后得到全英的来源,故可决定使用”photo”作为“照片”的译文。

(2)打开google――输入“百色旧石器遗址”,第一页第一条搜索结果发现,作者单位是国家级的权威机构,从“百度网页”第一条可知:《人类学学报》是我国国家级核心刊物,支撑着我国人类学研究在世界论坛中的地位,发表的研究成果和提出的理论在国际人类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百色旧石器遗址”可译成“Paleolithic Site at Baise, South China”

(3)“百色旧石器遗址”google搜索第二页,打开后看到所得结果与上一条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译“百色”这个地名时,第二篇论文题省略了“百色”不译,而用in这个介词直接引出“百色地区”的一个county。还有在google第五页发现的也是同样的结果,只不过也是省去了“百色”的翻译,直接由in引出county。而google第三页的其中把“旧石器早期”译成:“Early Stone Age”。这个有待在wikipedia上进一步考究,因为“贵州科学”与“人类学学报”相比,感觉等同于“省”对“国家”的感觉。

(4)打开wikipedia(English)――输入“Paleolithic Site”,有外文来源的词条,但输入“early stone age”,得到的是”lower Paleolithic”,另在输入“Paleolithic”时发现:“Paleolithic”等于“Old Stone Age”。所以,early stone age是错的。

(5)最后检查“遗址”的翻译:在google中输入“旧石器时代遗址”和“site”,结果(只看了第一页的)显示出自“核心期刊”。

(6)在wikipedia中输入“site”,得到“an archaeological site”,由此确定用“site”。

(7)所以,最终的翻译结果是:Photo:Paleolithic Site at Baise, South China.

四、总结

由于翻译市场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没有核心审核实力和专业管理实力的翻译公司为求在市场上生存,翻译质量的审核与控制都是无法保障的。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论述了笔译查词的问题包括查询渠道和工具、存在的问题包括无直接译文、选择过多等及用网络查词实例来论述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译员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以进一步提升笔译市场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2篇

“中国为迈克菲提供了大量机会,”迈克菲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ave Dewalt在北京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中国具有成为迈克菲生产和研发中心的巨大潜力,并且也是我们在产品销售上的一个重要且蓬勃发展中的市场。过去的十年中,迈克菲一直不断地扩展在中国的业务,而且我们计划近期继续扩大在华投资,以充分运用中国提供的绝佳机会。”

迈克菲在中国加大业务拓展的举措包括:在中国设立新全资子公司、新呼叫中心将于2010年2月在北京正式投入使用;扩招职能部门团队以及与国内企业加强合作等。

DeWalt先生指出:“我们最近与中国联通签署了一项协议,将联手向联通的手机用户推广我们的安全产品和服务。此外,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也已与迈克菲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向其宽带用户提供迈克菲产品。”

目前,迈克菲在中国的运营机构包括负责McAfee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UTM)Firewall的销售与生产机构,以及一个专注于移动安全、本地化和安全研究的研发团队。在未来几年内,迈克非将通过设立本地分公司和加强投资的方式推动在华业务的快速增长。

――王炳晨

支持全球51种语言

――谷歌翻译工具全新改版

除了整体产品界面全新上线外,新版还增加了包括实时翻译、英语语音朗读、拼音显示和根据发音输入等功能。其中实时翻译功能可以在你输入的同时,显示翻译结果,省去你点击翻译按钮的麻烦。英语语音朗读功能,则只要你的翻译结果是英文,通过点击小喇叭朗读,就可以听到正宗的英文发音。拼音显示功能是新版翻译界面的特色之一,对于非拉丁字母的语言(例如:中文、日文、韩文)的翻译结果,点击“显示拼音”,就可以看到以拼音形式标注的读音。根据发音输入功能则是针对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地语等不方便在键盘上直接输入的语言,用户只要输入它们的发音,谷歌翻译就将自动转换成对应的文字。

让全球信息更容易获得的使命感,使谷歌始终致力于翻泽功能的改进。这次的使在整合全球信息方面处于领先的谷歌,与自身使命更进了一步。今后谷歌还会和不同的组织机构合作。保存和推广中国多样化的少数民族语言。此次改版中的新增功能,将更高效地帮助你轻松实现语种之间的转换,扣‘破互联网信息全球共享的语言障碍。电许在不久的将来,语言就不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局限了。

第3篇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 任务型教学法 实施

科技英语在当前信息时代全球化交流合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全球科技文献中,有超过80%都是以英语为文字载体的。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价值日益凸显,科技英语翻译课程在我国很多综合性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院校甚至职业技术院校中均有开设。开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也为掌握英语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能力开拓的平台。

然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涉及极为广泛,包括计算机、电子、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农业等众多科技领域,所以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极强、结构性也十分复杂,以至于课堂教学的难度不仅仅在于陌生的专业词汇,还在于专业、行业特色极强的语法问题、翻译技巧等。科技英语翻译课堂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理解、表达中经常出现错译的情况。既然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可改变,甚至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只会变得更难,那么为切实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探索,而任务型教学法不失为一方良药。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首先提出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英语教学才将维果茨基的理论提升到新的发展高度,以交际教学法为基础创造了任务型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小学、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中试点引入任务型教学法,前已成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主流方式。

在任务型教学法成型之前,交际教学法是西方英语教学的常用方法,其理论根基在于《意念大纲》和《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发表。该理论将语言教学视为语言文化的产品提供,但没有太多具体的产品作业的方式,甚至没有提到如何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让产品项目有步骤地得到提供与应用。于是陆续有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提出,应该引入任务的概念,通过设计、确定、组织和实施任务的方式达到英语在交际中应有的价值高度。在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完善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所谓任务,应该是由教师提出、调节与控制的,学生在任务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知识信息,在经过语言思维加工之后,最后又以语言的形式输出。他们认为,任务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具有相当的结构性,至少有五个组成部分,包括任务的目标、任务的输入、任务的活动、师生在任务中的角色、任务实施的环境。

归总起来,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至少有五点要素:第一,任务要有语言教学的意义;第二,任务要提出问题,而且问题必须由语言输出的方式来解决处理;第三,任务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第四,任务应该是可以被完成的;第五,任务的评估要根据完成的结果来进行。从上述五点内涵要素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特点:一是,它是过去交际教学法发展的新形态,更强调交际的过程;二是,任务型教学法表面上是任务的实施,实际上是学习的过程,该过程充满了语言材料,也充满了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语言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三是,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已经超越了交际本身,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让学生有学习收获;四是,任务型教学法围绕的是师生的真实生活与经历,完全避免了过去语言功能型教学缺乏真实性的弊端;五是,任务型教学法适用于课堂内外,有利于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拥有和发展语言技能。

二、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中级教育中比较好地得到了课堂运用,但在理论性比较偏重的高等教育中,其融入还有一定问题。同样在大学科技英语翻译课堂这一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仍处于探索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现存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大学施教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所造成的。医学中所说的“对症下药”事实上在改进和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效果上也是通行的,首先要明确当前大学科技英语翻译课堂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科技英语翻译课堂一般是大班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由于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大多深扎在科技领域,在教育领域从业的高层次人才比较紧缺,所以师资的不足造成大班教学成为常态。在很多高校,专修或选修科技英语翻译的学生日益增多,班级人数一般都在三十人以上,承担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要负责三个以上班级的教学,而且相关教师还要同时承担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学生人数多、教师数量少、教师教学任务重,让原本明显有效的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方法难以得到施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口头翻译训练,然后在对学生的翻译训练当堂点评,这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人数过多的班级中,只有少数学生可能获得这样的训练机会。从教育教学公平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却很不公平,大多数学生将在这种教学法中失去学习兴趣。假如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训练和被点评的机会,势必会降低训练的频次,教学内容、进度、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学习科技英语翻译的学生整体翻译能力还不足,翻译能力强、翻译水平高的学生并不多见,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科技语言的认知、理解、把握、表达、翻译等各方面的习惯、态度、能力上有欠缺。科技英语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英语,长句多、结构复杂、词组被割裂、句中有句、大量的被动语态与名词化结构等经常让学生很难摸清其中的语言逻辑,从而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而在语言输出方面,学生经常犯有词句随意增减、句子逻辑不清、胡乱翻译以及态度不端正的错误。此外,科技英语翻译涉及大量专业词汇,如果在学习之前没有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翻译习惯或者没有良好的译后检查的习惯,翻译的质量一般很难得到保障。

最后,当前大学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专业针对性不强的突出问题。正如前文所言,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涉及众多科技领域。所以,一方面科技英语翻译课程具有强烈的通适性,能够让深入其中进行研习的学生更多了解科技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后续学习研究能力具有明显的正面推动价值,但与此同时,通适性过于强烈就意味着专业性不强,教学的针对性偏弱。如果涉及学生本身的专业和兴趣,那么科技英语翻译的实例训练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结果一般会走向反面。而至少到目前,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本身又没有解决好通适性与专业性的关系,学生经常感到无可适从。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科技英语翻译课堂中的实施

面对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众多教学法都或多或少被尝试过,但效果都不明显。为切实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或许能够成为下一个被尝试的对象。毕竟,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要素与特点在对症治疗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问题方面还是有相关性的。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意的真实输出,这与科技英语翻译强调实际“意思”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原文的忠实表达,是科技英语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任务型教学法对语意输出的评价也高度看重对任务本身的忠实度。从根本上来说,科技英语翻译课堂着眼培养的学生并非未来的语言文字工作者,而是与科技领域紧密相关的综合素质人才。立足这个根本目标,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意识地将课堂学习收获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此外,科技英语翻译事务本身既是一种社会服务,也是一类社会行业。这就决定了科技英语翻译的价值,即完整、顺利地完成对原文的翻译任务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也意味着,科技英语翻译在遵守语言规律之外,还要遵守商业规则、行业规则。在这一行业中,客户对译文质量的评估至关重要,是从业者能力、信誉的保证。

如前文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结构上包括任务的目标、任务的输入、任务的活动、师生在任务中的角色、任务实施的环境,可见它是一个由相关任务组织起来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课堂的中心不仅是教师,而是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作为默默的观察者存在,他只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施以帮助和引导。所谓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任务是核心。所以一个优秀的任务设计一定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语言学习条件的,也就是说,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学生都能保持对语言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推论,任务型教学法围绕的是学习过程中心,可以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综合素质。

根据上述任务型教学法在科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融入理念,最后以土木工程合同翻译为案例具体探讨理念的应用。首先,课程的任务很明确,即学生与外方代表谈判,推动一份土木工程合同的签署。课程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投搜请函、土木工程合同等文本及口头翻译。语言的输入以投标邀请函、土木工程相关知识等为背景。任务环境可以设定为:建筑公司经理收到外方的投标邀请函,经理让译员将其翻译成中文,开启该建筑公司参与竞标、签署合同的第一步。任务活动可安排学生为经理、外方代表、译员等相关人员,让他们模拟整个谈判过程。学生在任务活动中的角色就是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而教师的角色只是观察者和协助者。这一类型的任务比较负责,相关人员和工作阶段都比较多,但这也是科技英语翻译实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将此任务分解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经理将任务布置给译员,其次是译员初步完成任务并接受评价,再次是经理与外方商谈标价、施工等细节问题,期间由译员进行现场翻译,最后是翻译和签署合同。任务的实施可以分为活动前准备与语言输入、活动具体实施、活动总结三个阶段。

就此,一套完整的针对土木工程合同翻译的任务型教学即完成。学生在任务中的全程参与对于其提升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势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英语教育动态原则与真实原则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第4篇

翻转课堂是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的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起源于美国,最初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的高中老师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为了解决当地学生因学校离家太远的实际情况,把课堂视频和PPT 演示文稿上传到网络,以帮助学生补课。经过改进,两位老师就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主,课堂上时间解答学生疑问。这样,课堂模式就实现了 “翻转”。随后,萨尔曼? 可汗利用网络技术,创立了可汗学院,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视频。翻转课堂逐渐为广大教育者所接受和推崇,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它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学者和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在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比较深入,伴随着慕课的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如:美国林地公园高中模式、可汗学院模式等,为我国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行借鉴。翻转课堂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逾越的优势,将其应用在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可以实现英语专业传统课堂的深化改革。

1 翻转课堂的英语笔译教学设计

传统英语专业在当前应用化人才培养方向转型中,逐渐加大翻译课程比重。英语笔译课程也成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以教师教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为主,学生被动输入。翻转课堂下的笔译教学设计试图反转输入环节,以输出驱动来促进输入材料学习。

1.1 课前:教学微视频和名师教学视频相结合

在现有条件下,把PPT课件辅以教师重点讲解,并设计预习引导问题或配以恰当练习来完成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借助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名师教学视频等,经过教师的甄选,结合授课章节重点和学生水平,引导学生预习。学生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和名师教学视频,完成基本知识输入。

以翻译实践为主导的翻译课堂,课前按照教学任务,依据学生英语层次水平,考虑学生兴趣点,布置学生翻译任务。以30人左右班级为例,每四到五名同学领取同一翻译任务,结成本堂课学习讨论小组。课前通过QQ,微信,邮箱,句酷批改网等现代化通讯方式提交电子版作业。教师整理学生翻译作业,总结翻译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最终完成备课任务。

1.2 课堂:笔译课堂教学实现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教授帕林萨(Palincsar A.S.)于1982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启发下,帕林萨确认,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在教者与学者及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双向与多向流动。再之后,根据维果茨基(Lev Yygotsky)的理论,帕林萨(Palincsar A.S.)和布朗(Brown)也采用了他们称之为是“专家支架”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专家(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的学习架设起相应的“支架”,以便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好更快的理解。

在翻转课堂下的笔译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良好的实现帕林萨和布朗所提出的“专家支架”的交互式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及各自的学习小组讨论课前的翻译理论及技巧中的存在的理解和应用问题,解决课前学生看小视频和名师视频留下的问题。然后,带着共同的翻译任务的同学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讨论,每名同学翻译的长处,从篇章结构,到句式句法,再到遣词造句,及各自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对翻译学习小组的整体表现和个体表现同时实施监管和引导,实现“支架”作用。

1.3 课后:建立多元化师生交流机制

传统翻译课堂教学,翻译知识讲授占用大量时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翻转课堂下的笔译翻译教学,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下的互动交流,执行同一翻译任务的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讨论,拉近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后,依然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E-mail等通讯方式来沟通课堂上遗留的问题,或者是自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课后对所学所翻译内容有所反思。QQ群和微信群公开、透明,讨论的翻译热点、难点对所有同学都有所启示,真正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元化的交流,从而也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笔译课堂应用之优势

2.1 翻转课堂体现个性化教学优势

英语专业教学即使是30人的小班授课,依然存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汉语背景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学生作为译者其翻译文本必然千差万别。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以讲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难以满足民办院校翻译专业语言应用化培养模式的需求,难以兼顾所有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翻译能力。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学习主要在课外课后进行,学生自己掌握理论学习的节奏,并且可以根据个人接受程度和方面进行复习.老师需要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翻译文本,归纳整理,进行答疑,修改润色,结合翻译理论和技巧给予建议.这样很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现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的良好结合。

2.2 翻转课堂为英语笔译课堂教学突破时空局限

传统课堂教学,每节课45 min,最少有一半时间用来讲解翻译知识和理论,能用来做翻译实践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在翻转课堂下的英语笔译课堂,学生课前通过教学微视频和名师视频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具有更多的主动性,获取信息的效果也会更好。课堂中,教师逐一解决学生翻译中的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科学地学习英语,增强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求真意识。课后,通过多种现代化通讯方式,沟通反馈,增强学习效果,为传统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正实现了教师“授人以渔”的教学真谛。

2.3 翻转课堂彰显交互式教学模式优势

第5篇

事实上,不论是英语、俄语、韩语,还是日语、德语、法语,目前都有在线翻译网站,遇到不懂的单词,只需点击几下就可轻松获得答案!

英文字典――爱词霸

爱词霸齐全的资料库任你查

就外文字典而言,目前英文在线字典是最多的。像Google、雅虎等大型网站都提供了英文在线翻译功能。这里推荐金山词霸的在线词典――爱词霸,理由是资料齐全,很早就为大众所熟知!

爱词霸提供的在线翻译功能相当齐全,包含70多个专业的近百本词典数据,超过1000万词条。支持英文单词翻译(英汉互译)查询、短句翻译查询(英汉互译)、翻译(文章翻译,支持英汉互译)。操作上非常简单,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所要查找的字或者词组,并按一下《词霸查词》按钮,爱词霸就会自动查出对应的词义、解释和资料。爱词霸会寻找所有符合全部查询条件的资料,并把比较常用的词义解释展开排在最前面,即便你忘记了单词的完整拼写也没有关系,借助模糊查询功能(*号代替零到多个字母,?号代表一个字母)同样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另外,金山词霸在线还提供了英文MP3歌曲在线欣赏,以及英文祝福等娱乐功能,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韩文字典――韩语在线翻译

“韩语在线翻译”是“韩国设计”网站下的一个词典类频道,其不但提供了在线翻译功能,还提供了:韩文学会词典、中韩韩中词典、韩文汉字词典、中日韩英词典、Encyber韩国英语学习词典、韩日日韩词典、韩国地名词典、韩中医学词典等多种词典。不但资料齐全。而且专业性强。如果你工作中经常接触韩文,那么该网站绝对值得一看,因为其不但单单提供了词典功能,而是针对韩国全面打造:韩国网站排行榜、韩国地名一览、韩国在线电视台、韩国企业公司、韩国网上购物等一应俱全。综合来看,该网站旨在帮助浏览者解决韩语阅读难题,提高韩语水平,了解韩国现状!

日文字典――中日在线翻译

“中日在线翻译”提供了支持中文和日文之间的翻译,对于词语或者语法简单的短句尤为精准,如句子较复杂,可尝试进行简化后再试。和其他在线词典不同,当输入一个目标词语后,该系统在查询结果中不会给出与该词相关的联想词语的翻译,而是尽可能地给出唯一的答案。虽然该系统对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不是很理想,但却提供了网页翻译功能,使用者只需给出网页地址,点击《网页翻译》按钮即可,该功能对于那些经常在网上查日文资料的朋友特别实用。另外,“中日在线翻译”还提供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论坛,设置了“你问我答”、“日语学习资源版”、“日语考试”、“日语歌词翻译”等交互性非常强的讨论版块,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资料,尽管道来!

俄文字典――在线汉俄词典

“在线汉俄词典”提供了在线汉俄词典、中俄词典、汉译俄字典三大功能版块,严格地说,这是一个网友自建自用的汉语翻译俄语的分类词典,特点是具有在线查询,随时添加新词,遇到词库中没有的单词,网友可以通过汉俄通网站《俄语新词求解》栏目,把你的问题登到网上,等待网友的解答。目前汉俄通在线汉俄词典/汉俄辞典/汉俄字典中新词收录中,电脑、电讯方面收录的比较多。对于喜爱俄语的朋友来说,参与该网站不但可以借助大家的力量解决难题,更可以体验到其他在线词典所不能体验到的成就感,因为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提问,该词典从此又多了一个新词收录!

如果你想了解更专业的俄文知识,可去主页/看看,功能绝对不比“韩国设计”网站逊色呦!

德文字典――迈迪汉德在线

迈迪汉德在线翻译系统主要支持德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查询,同时还支持德德、法汉、汉法、英汉、汉英之间的翻译。在翻译前,只要选择翻译语种即可。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系统会根据输入的关键字给出联想词语的翻译,例如在“汉德”模式下输入“人”,搜索结果页面中还可以看到“人物”、“人生”等相关词语。除了单词翻译外,系统还提供了全文翻译,而且可以买现德灭汉全文互译。另外,迈迪汉德在线还提供了WAP查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该网站来进行实时查询,对提供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语段翻译;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3

0 引言

2013年6月开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的构成和分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翻译部分由原来的翻译补全五个句子转变成段落汉译英,分值由原来占5%增加到现在的占15%。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字数在140个词左右,要求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对学生英语翻译实用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提出了比较严峻的挑战和要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部分不够重视,很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都是一门综合课程,没有单独的翻译课程,因此,学生比较缺乏专门的翻译技巧训练。此外,由于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比较重视读写,忽视听说和翻译,使得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普遍较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改革后,学生普遍反映段落翻译难,对完成这道题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改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1 学生进行语段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进行语段翻译的时候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式思维造成语言翻译不地道或不准确

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平均学了10多年的英语,到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是听不懂,说不出,无法顺畅的和外国人交流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二语习得的语言环境,像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英语是官方语言,人们周围都有说英语的语言习惯,人们接触和应用得频率比较大,所以那里的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比较理想。其次,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外国人数比较多,而普通的中小城市外国人的人数还是非常少的,所以这种环境也不利于不同语言的交流和发展。这样的国情导致很多学生在平时很少有机会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对国外地道的表达方式知之甚少,仅是从教材中获得相应的知识。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有的英语教材,本身的编写就不严谨,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时候也存在学生被误导这种现象。缺乏足够的正确语言输入,再加上学生平时疏于练习和思考,在翻译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书写。

1.2 英语语法基本功差

由于英语语法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课上对学习英语语法都没有兴趣,更别说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语法不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翻译能力的低下,句子翻译混乱。汉语是意义型的表达,也就是说句子意思完整算是一句话。而英语是形式型的语言,也就是说每句话都要严格的遵守一定的形式,不管意思是否完整,只要有一套独立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就算是独立的一句话。可是很多同学在平时的翻译过程中,总是无法很好的掌握这条规则,经常按照汉语的写作思维翻译,在没有连词的情况下,一句话中出现很多谓语动词,导致出现这种最低级的语法错误,影响得分。

1.3 英语教学中缺乏对文化背景的输入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对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反应。有的时候,文化知识的学习反而比语言本身的学习更加重要。由于大学公共外语不是专业课,课程设置的学时有限,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为了完成规定的教材授课任务,而无暇顾及太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得学生对很多西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比如说“I have fought tooth and nail.”这句话是有历史典故的。这里面“fight tooth and nail”是引自动物打架时的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动物打架的时候把tooth牙齿和nail指甲都用到了,所以把这个表达放到人的身上,比喻“已经尽力”的意思。再比如“cock and bull story”,什么是“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呢?在英国的中世纪,有一个旅馆的名字就叫伥“cock and bull”,往来的住客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周围出现的奇闻轶事,久而久之,人们谈论的毫无根据、无从考证的故事就被称作是“cock and bull story”,即“无稽之谈”。由此可见,多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英语的表达非常有帮助。

2 结语

综上,学生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段落翻译不太适应,主要存在着上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克服上述缺点,调整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加强翻译的相关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多进行地道英语输入,逐渐提高学生的段落翻译水平,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热词:凡尔纳 莫言 引进来 走出去 翻译出版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一直以来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1957-196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大规模地出版了“凡尔纳选集”,如范希衡译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曾觉之译的《海底两万里》,联星译的《地心游记》和《蓓根的五亿法郎》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年出版社不仅将已出版的“凡尔纳选集”全部重印,还组织译者翻译了当时来不及出版的十余部凡尔纳名作,成套出售。201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再次经典再造“凡尔纳选集”。至今,不少读者在收集凡尔纳作品时仍会说还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版本好。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我的高密》和《学习蒲松龄》也一度热卖,广受读者好评。

然而,是否翻译出版的作品都能像凡尔纳作品一样让经典变为流行,让流行变为流传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能否在褒扬声中实现“飞跃”,持久获得出版市场的成功?笔者认为,这还是要回头来看我们的翻译出版市场。

翻译出版的现状与问题

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引进图书16625种,输出图书7305种,总计23930种,图书的翻译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集中体现在政经图书和文学图书的翻译出版。这也促使我们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问题上反思翻译出版。

从“引进来”的角度看,我国翻译出版信息渠道不畅通,质量上良莠不齐。日前,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大多是从版权公司获取相关信息,选书、报价、竞价。这种模式自然就会出现人荐书和编辑需求不对接的现象,会出现哄抢版权、天价版权的现象。加上,国际上通行的版权购买年限是7-10年,在中国通常会是5年。因此,有的出版社为了规避高成本的翻译出版,会另辟蹊径引进一些图书,会追求翻译上的“短、平、快”,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选书水准上的失误、出现低质量的译著。

从“走出去”的角度看,我国翻译出版比重仍偏低。中国外文局黄友义曾指出:“我国从事专业外语翻译的工作人员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政府工作部门。中国真正合格的‘中译外’人才不足百人,缺少‘中译外’的人才,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存在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差额是9320种。

翻译出版的发展与举措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曾将传播过程归纳为五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传播效果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而要取得传播效果,传播内容和形式必须在受众身上起作用。

翻译出版的关键在于对双方文化意识的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熟知和把握,也就是要用对方熟知的言语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国际传播。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大图书对外推广扶持力度,如“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国之窗”“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图书专项基金。笔者认为,双方出版社只有做到五个“好”,才能促进翻译出版的发展。

1.培养好优秀的版权人。对双方出版社来讲,一个优秀的版权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最佳匹配双方资源。从专业能力上看,一个优秀的版权人,要熟知引进国及输出国的出版政策和原则,要结合引进国近期的图书市场走向、动态分析、客户需求等方面向输出国寻找合适的图书资源,并将相关图书的信息资源整理成引进国语言,如获奖情况、版权销售情况、在输出国的发行销售情况、专家意见、知名媒体评价等,进而向引进国目标出版社推荐与其需求匹配的图书。

2.以文学翻译和实用翻译并重的思想培养好翻译人才。作家刘震云曾说:“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而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了中国。”如果没有陈安娜和葛浩文的成功翻译,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进入西方(《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在瑞典出版的三本书,陈安娜是莫言文学作品的瑞典文翻译,葛浩文则是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译)。一个好的译者至少要掌握两种语言,一个用来分析,一个用来表达,而最重要的还是母语,要真正地融会贯通两种语言,并达到语言欣赏的层面。为此,出版社要充分利用好老中青的翻译人才,提高译者水平:年轻译者要加倍努力,增加实践环节;中年译者应特别看重选题,慎重地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文本,对新的写作风格要尽快地熟悉和把握;老年译者,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把精力放在那些还缺少译本的经典著作上,填补那些应该填补的空白。同时,出版社还需要吸引具有良好外文功底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译者队伍。

3.搭建好著作权交流的平台。除了各国际书展上的版权贸易外,双方出版社应关注对方国家所举办的文学研讨会,加强文化交流,引进和输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翻译作品。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先后以合资、独资和收购的方式进入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培生、剑桥等优秀的国外出版社也逐渐注重和打入中国出版市场。

以中国青年出版社为例,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7年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出版界从商业意义上投资海外的第一家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国际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图书,大型视觉艺术画册《中国》《》被国际出版界评价为截至目前所见过的最具震撼力、质量最好的反映中国的出版物,创下了同类画册的全球销量之最,成为同类书籍中无可比拟的精品力作;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推出的《中国园林艺术》与《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在国际书展中表现出色,和著名的美国兰登书屋、法国C&M以及意大利Modadori出版社合作,全球同步发行了中文版、英文版、北美英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和俄文版等版本,是中国出版走出去中的优秀案例和标志性产品。

4.规范好翻译出版的相关制度。各国都在不断健全与翻译出版相关的法律政策和行业规范,为翻译出版活动的有序进行和高水平翻译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国家翻译标准规范、翻译资格认证、外语和翻译人才培养标准等。为保质保量地促进翻译出版,双方出版社在各国政策下也可出台本社的翻译出版制度,如开展相应的外语教育和翻译教育规划,通过政策引导高校培养具有汉外文化翻译应用能力的翻译专门人才,建设相对稳定和高水平的汉外翻译人才队伍;建立翻译监督和评估机制,鼓励发表客观的图书翻译评论;改革翻译稿酬制度等。

第8篇

1问题的提出 在政界,新西兰首位华裔国会议员黄徐毓芳(PansyWong)因口音问题在国会提问时遭其它议员讥笑并被恶意模仿;在学界,波兰教师Gajecki因说英语带有波兰口音被加拿大BC省萨里中学以“不会说英语”为由而解雇;在民间,俄裔加拿大移民Lyosha也因口音生硬问题被房东误认为说话不礼貌而遭退租。根据Matsuda(1991)和Lippi-Green(1997),带外国口音的非本族语者往往会唤起本族语者对于该口音群体的偏见或负面印象,从而在社会交际中处于不利地位。Medgyes(1994)和Llurda(2005)在研究中指出,很多学校宁可聘用无教学资质的英语本族语者为他们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也不愿使用有国际英语教师资格的非本族语者。由此可见,虽非英语本族语者操外国口音实属正常现象,但他们有时的确因发音不标准而遭遇不公正待遇甚至饱受歧视。但是,纵观世界语言格局,非英语本族语者说英语的人数已超过英语本族语者的人数(Crystal,1997),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人。因此,作为我国对外交流形象代言人的翻译,他们的英语口音标准化程度代表着中国人英语的国际地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职业口译人员(无论是企事业翻译还是政府部门的官方译员)口音始终不尽如人意:走音跑调、鼻音缺损、节律错误、语速缓慢等现象如此这般、不一而足。作为专门培养高级翻译的翻译硕士研究生(MTI)在我国还刚起步,因此必须立刻引入口音干预教学并出台相关的考核标准,以避免学生发音的随意性,帮助他们尽早树立向标准英语口音(无论是美音还是英音)努力的目标。据相关实证研究,口音干预教学已被证明有效(Llurda,2005)。我们认为,针对翻译硕士的口音干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2口音干预教学的实施原则 第一,树立牢固的正确发音意识。我们发现,翻译硕士学生十分注重提高翻译技能,而对于英语译入语的节律语速、齿音鼻音、连读能力等指标却很少关注,结果便是现场口译时国语口音严重,有些甚至还略带乡音。因此,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刻意关注自己的发音取向和标准度,在口译训练时同时检验自己的发音是否也在同时进步。教师也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主观动机,让他们意识到作为职业口译,英语表达时口音严重是不能容忍的现象。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不良的语音输入。据相关实验表明,长期暴露于不良的语音输入会使学习者的口音趋于僵化在低水平层面。此处的不良的语音输入主要由两方面构成:(1)来自中国教师带口音的口语输出;(2)学生之间的不正确口语输出。第三,把英语口语表达纳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据观察,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基本只局限在课堂内练习英语表达,这样的结果便是口语输出量十分有限,口语表达困难,无法用英语做深度交谈,口音的纠正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采取干预措施强迫学生把英语口语表达纳入日常生活,比如规定在外语学院的某个大楼内只能说英语,规定学生和教授间只能用英语交流。第四,尽早出台口音考核标准。此处我们建议标准必须足够细化并落实到位,如翻译硕士的学位点必须设定对美音、英音、加音、澳音发音的独立考核标准,学生入学3个月内必须选定自己的口音方向,学期结束时学位点将针对相关口音方向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该指标的考核结果将对学生能否完成学业产生影响,必须规定口音不达标的学生无论翻译水平高低均不得毕业。 3结语 我国外语界专家蔡龙权教授(2009)建议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加强外语和师范学校学生英语发音的正确和准确程度,以改善中国窗口职业人士的发音形象,提升中国英语整体发音水平及其在国际英语中的地位。本文认为,标准的口音对于英语翻译硕士的学生尤为重要,必须早日把口音干预教学引入英语翻译硕士培养中来。

第9篇

关键词:熟语;隐喻;概念合成;关联顺应翻译模式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6—0151—04

国外學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熟语进行广泛的研究,如Katz&Postal(1963)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研究熟语的语法形式结构;Nunberg,Sag&Wasow在句法模式中对熟语进行详细的探讨,但却忽视了熟语的常规性和比喻性。Gibbs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熟语的概念隐喻假设,探讨了熟语的常规性和比喻性;国外另外一个研究焦点集中于从心理语言學的角度对熟语的处理和理解。而国内20世纪80年代以王德春,孙维张为代表的學者对熟语的语义、意义和结构的修辞方向展开研讨,同时期还有马国凡和刘洁修对熟语的形成和源流方面的意义进行过研究。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马国凡、王德春对熟语运用和人文性发展进行的讨论最为突出。随后,张辉提出了熟语研究的新视角,确定了基于认知语义學的熟语分析框架,把隐喻、转喻与概念整合纳入统一的框架。

综上所述,国外多从心理语言學的角度注重对熟语理解和处理的研究,很少从认知的角度探究熟语的构建和不同文化语境下熟语的翻译。国内对熟语研究,多是对其分类和性质的讨论,关注熟语意义的静态分析和熟语运用的探讨,较少对熟语的翻译以及熟语语义的构建过程进行动态研究。事实上,熟语的形成、构建、理解和翻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对熟语理解、语义构建过程和熟语翻译进行详细探究认为,只有在深入了解熟语的内在机制和熟语翻译加工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在关联顺应翻译模式指导下有效地翻译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熟语涵义。

一、隐喻一熟语形成的内在机制

认知语言學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最基本的手段是隐喻(metonymy)。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即把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人们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联想和想象,将要认识和表达的抽象概念(目标域)与已有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源域)相关联,通过类比、推理等来认知新思想、新概念,不断地创造新词语,由此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当来源域经过人们认知的参与被映射到目标域中时,隐喻就产生了。隐喻作为一种映现思维模式,为熟语的形成提供了手段和理据,通过长期建立起的常规关系无意识地进入人们语言,成就了部分词汇涵义,汉语熟语正是如此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汉语熟语的各类形式(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锦句等)都是概念的表达,存在众多的隐喻,体现了汉民族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理据,而这些认知思维方式体现于整个概念体系中。比如,成语“猫鼠同处/同眠”,出自《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众所周知,猫是鼠的天敌,其职责是捕捉老鼠,现在却放弃职责,与鼠同处/同眠。在此成语的概念建构中,猫映射有司,鼠映射盗贼,猫鼠同眠映射官盗的和平共处。在这两个概念域中,猫与官员,鼠与盗贼的类似与关联在不同的心理空间被一一映射,最终建构成语的隐喻涵义:上级和下级、官员和坏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隐喻已经成为人类认知、思维、行为等的基础,是人类主要的、基本的生存方式。如果没有隐喻的认知思维,许多汉语熟语就不会这样产生和发展。可以说,熟语的隐喻映现是连接熟语心理表征的各类信息的认知机制,这些信息相互联系,储存于长期记忆中。当我们应用熟语时,将这些认知信息与目标域所包含的概念信息合成起来,激活某些隐含的映现,从而完成对熟语意义的再构建和新认知。

二、概念合成与熟语的理解

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ing)是Fauconnier&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认知操作模式。它包含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这两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产生第三个空间一类属空间(反映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两输入空间部分投射至第四个空间产生合成空间。张辉认为,在熟语理解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熟语空间和话语感知空间。不管是来源域还是目标域,熟语内部概念的形成都会在熟语使用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作用,从而形成熟语心理空间。熟语心理空间和话语感知空间具有某些对应关系,二者整合从而获得符合语境的熟语的具体意义。熟语意义的构建不是对字面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使用者通过思维活动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合成从而实现语义重构的动态过程。

请看一则新闻评论的标题:“反腐败别成了叶公好龙”。

在这则标题中,输入空间1即熟语空间(来源域):包括初始义:叶公表面喜欢龙,实际惧怕龙;隐喻义:叶公、龙以及叶公对龙的意图一表面好龙,实则惧怕龙。输入空间2即话语感知空间(目标域):包括内地的反腐败官员、反腐败工作等。来源域和目标域存在概念上的同一性,这些概念内容存在于类属空间(包括行为者和事物,以及行为者对这一事物的意图关系)中,各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由于类属空间的作用,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相关部分被激活、提取,实现匹对并得到压缩。叶公映射内地反腐败官员,龙映射反腐败工作。这样,行为者的意图关系被突显,最终形成了合成空间一内地官员表面喜欢,实则惧怕反腐败工作。在解读这个成语时,我们通过整合以上几个心理空间完成了对它的意义建构。这则新闻标题一针见血地刻画出了当地官员的真实心态一表面喜欢实则惧怕反腐败工作。

三、熟语的心理表征和熟语语义、翻译加工的影响因素

1.熟语的心理表征

根据Vega—Morene的观点,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储存在大脑中的熟语包含语言的、逻辑的和百科的三种信息。例如“塞翁失马”在我们的心理词库中可以表征为:

语言信息:主谓型/音位特征

逻辑信息:与失之东隅、因祸得福等这些概念有推理性的联系

百科信息:包括该熟语所涉及的语源信息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熟语包括以框架为形式的信息并为这些框架提供了直接的联系。如“塞翁失马”包括塞翁失马的系列行为框架、心理框架等信息;还包括关于“塞翁失马”常规场境的文化和个人的信息和其语源信息等等。在理解熟语时,哪些信息具有较高的可及性取决于熟悉程度、使用频率和语境等因素。

2.熟语语义、翻译加工的影响因素

熟语的熟悉度对熟语语义、翻译加工影响较大,熟悉度对语义加工、翻译的影响是个人经验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经验上对个人来说有可能对出现得频率高的熟语意义不熟悉,却对出现的频率不高的熟语意义较熟悉。Gio-ra研究发现,不管在何种语境下,突显的熟语总是在非字面义上被加工,不熟悉的熟语总是在字面义上被加工。熟语熟悉度不仅对熟语语义加工施加影响,对熟语互译更是如此。这一点也得到国内學者张瑜等证实:熟悉熟语形成的心理空间与启动句之间存在重新分析和语义整合;对于不熟悉的成语,听读者无法形成信息层次表征或心理空间。因此,无法进行语义整合等相关的认知操作,更不用说对熟语进行翻译加工。除了熟语的熟悉度对熟语语义、翻译加工影响以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字面义程度和语义透明度、语境效应和使用频率等等。

因此,在理解熟语时,该熟语的熟悉程度、使用频率和语境等因素会激活这种隐含的隐喻映现,使我们对熟语的理解和认知得以深化。也只有在对熟语理解和认知得以深化的基础上,译者才能对汉英熟语进行成功有效的翻译。

四、关联一顺应翻译模式和汉英熟语的翻译

1,关联-顺应翻译模式

Gutt(1991)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并提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依据关联性,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推理的过程。Gutt指出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译文中是否能够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和寻求译文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自此,许多學者开始将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之中。关联理论则偏重于理论的解释,但描述的充分性十分不足Et4161。而Versehueren(1987)提出的顺应理论对语言结构和语境的描述十分具体、充分,但缺乏应有的解释高度和深度。唯有将两种理论有机结合,让其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才可能克服其单独应用之片面性与不足,才可能对汉英熟语翻译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对包括翻译在内的话语交际的研究中,关联—顺应模式应运而生(参看杨萍,廖巧云。此模式从认知关联的高度解释了顺应的机制,具有坚实的认知心理以及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关联一顺应翻译模式认为,翻译是译者关联顺应翻译语境的选择性活动,即对原语与译语翻译语境的关联顺应。在此模式下,译者在准确认知作者的交际意图后,以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模式分别跟作者与读者进行跨文化交际,而且译者调动自己所有的认知图式并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原文的认知、文化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以及在目标语中以变异、协商、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

2.关联顺应翻译模式与汉英熟语翻译

根据关联、顺应理论之观点,翻译行为具有多种选择组合的性质,译者的语言使用选择是对翻译环境程度的选择,是多维度的关联顺应与文化语境顺应的选择。同时翻译也是一种依据关联—顺应原则,在异化、归化等翻译策略中进行选择的过程。自从Venuti L'Sl于1995年提出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以来,对于熟语的翻译究竟采用哪种策略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译者应从寻找文化语境顺应的过程中求得原语与译语的间接等值,寻求译文语效的最佳关联。为了保证、促进作者与读者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必须根据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对原作进行动态的顺应性解读,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交际的最佳关联。下面从文化语境要素闭一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汉语熟语英译的关联顺应性分别加以探讨。

(1)蕴含历史文化熟语的关联顺应性翻译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由于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原语与目的语问的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文化缺省”。翻译中如果译者不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译文读者将难以产生与其类似的文化图式或脚本,当然不可能理解其中的语义疑团,对此,译者可以通过注释或增添解释性说明来补足原文的文化信息。汉语的部分熟语,如历史典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理据和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对于此类熟语,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中的“异质”和文化特色。如“班门弄斧”,如果直译为:Display one§sligllt skill before an expert,虽然大意相差不远,但却遗失了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所以译文不能在两种文化之间建构文化语境的最佳关联,须得在后面加上注译:“t0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master carpenter in Chinese history”o这样,译文不仅能顺应原语的历史文化语境,还能有效传递中国的民族文化。而且在语效上实现最佳关联。又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直译为:“The sueces8 0r failure is the result 0f the sanle fac,tor,”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无法得以彰显,而加注释后的翻译“The success 0r failure 0f the affair is attributed t0 XiaoHe-prime minister working for the Greatest Emperor Ancestor 0fHan Dynasty,”则能较准确地传达原句的文化信息。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在对此类熟语翻译中,采用异化策略能很好地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使用注释有助于激活目的语读者心中的认知、文化图式,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和读者的认知语境,有效地传递熟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

(2)宗教文化影响下的熟语的关联顺应性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中西在上存在差异,欧美民族笃信基督教,基督教把“上帝”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而中国则盛行佛教,在佛教文化观念中“天”具有主宰万物的威力。的这种差异在熟语中明显的反映出来,如《红楼梦》第六回中有句熟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针对此熟语,一般存在两种译文。杨宪益夫妇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而英国汉學家霍克斯则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前者的译文遵循了忠于原作的原则,采用的直译法保留了原语的文化内涵,向西方文化移植了东方的佛教文化;而后者的译文考虑了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民族心理,采用了意译法顺应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比较两种译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l。对此,我们倾向于后者,因为意译法不仅顺应对方的文化语境,在语效上实现最佳关联,而且也更易于为西方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3)思维方式制约下的熟语关联顺应性翻译

由于生存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西民众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表达反映了中西思维差异。西方人见长于分析与逻辑推理,思维模式呈线性;而东方人擅于整体性,富于想象和依靠直觉,采用的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层面上。汉语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但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汉语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熟语都具有极为丰富的形象。译者在进行熟语翻译时,不仅要考虑翻译的等效标准,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而且能求得原语与译语的间接等值[19189,进一步实现译文语效和语境上的最佳关联。对上面的熟语如果进行直译,可以分别处理为:Ifyou don’t enter the tigers’lair,you cannot catch any cubs;Youpick up the sesame seeds but overlook the watermelons,而进行间接翻译则分别为: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Pennywise and pound foolish,从上面的译文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间接翻译法更有助于实现功能上的对等,顺应西方的抽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兼顾译文语境的有效关联和措辞上的贴切与生动。

以上所探讨的汉语熟语英译的范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因此,可以说,对这些汉语熟语进行翻译的过程是在文化深层次上寻求文化语境顺应、实现文本最佳关联的过程。

第10篇

【关键词】翻译硕士(MTI) 广西高校 市场 技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60-02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规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从2007年至今全国已有209所高校设置翻译硕士(MTI)专业,其中广西有5所。尽管如此,企业对MTI人才的需求缺口仍较大,而大部分MTI专业的毕业生能力仍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苗菊(2010)对北京、上海等地的60多家正规的翻译公司进行调研,在应聘人员应具备的15项能力中,发现计算机操作能力所占的比重最高,占86.67%。由此可见,高校需革新理念,就MTI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方案。本文以广西高校为例,基于市场导向探讨广西高校的MTI人才培养模式。

一、广西高校MTI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高校MTI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及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不断发展,广西高校培养出的MTI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

(一)教学模式陈旧。当今市场需要大批量懂双语知识、懂专业技术、懂项目管理的翻译人才,而广西许多高校的MTI教学仍沿袭以前传统的模式,课堂仍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其次,高校的翻译教学中学术型和专业型学生的培养界限不清晰。MTI教学没有体现其应用型的特点,而采用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而对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方面也不够,虽设置有科技翻译、外事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等翻译课程,但介绍得较多的是设计理论和技巧方面,很少有和企业的项目结合起来分析,因此学生并不了解企业主要是做什么样的项目,企业做翻译项目的标准是什么,学校没有和企业实行实时对接,不利于翻译专业学生的就业。

(二)技术条件缺乏。市场上已经出现许多翻译软件,据统计,以翻译记忆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系统可实现一秒钟完成3000字的翻译工作量,而单靠人力完成3000字须耗时一整天。2016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MTI)教育与就业调研会议(华南区)上,传神语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蔺伟介绍了人机结合的模式,其中人机互动模式,即基于MAIT(Machine-Aided Interactive Translation),译员可以充分利用机器翻译文中准确的内容,机器根据人已经输入的内容,重新输出为翻译的内容。根据互动预测翻译,机器可预先学习企业或人的风格,输出越来越正确的内容。SDL International 的运营总监李飞雨提出SDL语言平台,从翻译管理、自动化翻译、翻译产品(包括Trados Studio,Trados Group Share和Passolo)、翻译服务和术语库等方面提出结构化内容管理的最佳实践。这些翻译技术对广西高校的MTI学生来说几乎是全新的领域,因为翻译课堂上极少涉及翻译技术的培养,尽管开设有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但教师课堂上也是简单介绍和演练各个软件的用法,且用得较多的是试用版,学校没有购置相关软件的正式版权,因此学生也是大致了解,并没有将软件用到实处,这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翻译技术、将技术应用于实践中,降低了翻译的效率。

(三)复合型教师缺乏。作为新兴专业的MTI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不足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翻译专业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日益密切,市场迫切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而高校作为输送MTI人才的主要场所,势必需要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翻译教师。然而,目前教授MTI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文科出生,有些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对计算机产生抵触情绪。当今科技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懂计算机知识的教师尚且要不断学习以使自己了解学科技术的前沿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及教学中来。其次,教授MTI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学术型教师,因此他们在教授MTI学生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引用学术教学的方式,忽略了MTI专业应用型的特点。广西设有MTI专业的高校的MTI教师大多都是名校毕业的,自身的双语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是得到在校学生的肯定,但教师的翻译技术能力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二、广西高校MTI人才培养的对策

广西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毗邻东盟国家,可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经济交流。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外部环境都给MTI专业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因此,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为培养优秀的MTI翻译人才出力。

(一)政府财政支持。当今MTI专业的培养亟须引进翻译技术,而购买翻译技术的价格不菲。周兴华(2013)提到:“目前最新版的雅信机辅翻译教学系统V5.0的市场价格为39万,不限座位数;传神的外语实训平台根据不同的模块组合市场价格在10-30万元之间;SDL Trados 2011服掌靼娴TM、TB分别为10万元,另外针对高校用户一个客户端授权为1.5万元,20个客户端授权就是30万元”。很多软件都有提供免费试用期,例如SDL Trados就可以免费使用30天。广西高校的教师上CAT课程大多数就是使用试用版软件给MTI专业学生授课的,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使用试用版的软件有时间限制,其次,试用版软件有些功能不能用,导致学生没办法全方位地了解并运用这些软件。高校自身用于研究的经费有限,很多高校受资金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给MTI学生开展实训演练。因此,政府应意识到MTI专业的重要性,给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只有资金链通了,高校MTI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才能有保障。

(二)校企合作。从广西高校MTI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交流。课程设置不足、复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也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来改进。MTI专业教师应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才可更好地培养学生。因此,广西的高校可与区内知名的翻译公司或者翻译部门实行长期合作,创建实习基地,例如广西达译商务、译畅、元盛翻译、尚才翻译等。MTI专业教师应该有一年以上在企业实践的经历,教师有了一定的经历后可根据该校MTI学生的特点自编教材,把在企业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学校也可聘请翻译公司的高层主管等人员担任MTI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这些高层人员熟悉翻译公司的管理和翻译人才的需求,可给MTI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MTI专业学生有了更专业化的指导后可派往翻译公司学习,进行实训,通过接触真实的企业环境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此外,可利用导师负责制的优势。MTI专业的导师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后可开展自己的工作室,模拟企业的运营模式,可承接企业的翻译项目,将项目分配给学生做并设置项目经费,学生有了一定的经费之后也能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工作。

(三)校际交流。彭蓉(2009)在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上介绍了北京大学MTI的核心课程,提到北京大学 MTI 教育中心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开设翻译行业与翻译管理课程的院校。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专业率先开设了翻译行业研究与实务课程。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紧扣《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本。广西高校可申请实现网站共联,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登录进入各大高校的网站,学习北京大学等MTI专业较成熟的高校的精品课程。此外,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翻译协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联合主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在暑期进行,培训内容包括MTI教学和各种软件实操训练。上海交通大学也举办了语料库翻译学暑期讲习班,采用讲座、小组讨论和上机操作等形式展开。广西高校应鼓励MTI专业教师多参加此类活动,教师可通过网站报名,借用暑期时间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建设。除了针对教师的培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开展了针对翻译专业研究生的活动,首次举办了广东省翻译技术与本地化研究生暑期学校,提供各种翻译技术能力培训,广西高校可推荐或鼓励有相关从业意愿的MTI专业研究生参加培训。

总之,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翻译行业也不断更新发展模式,广西高校MTI的人才培养应顺应市场的发展,不仅从知识方面,也从技术方面武装自己。培养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协调合作,相信经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等方面的协调合作,广西高校的MTI专业人才能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苗菊.王少爽.翻译行业的职业取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2]吴S.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6(6)

[3]周兴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方法与资源[J].中国翻译,2013(4)

[4]彭蓉.浅谈北大MTI核心n程――翻译行业与翻译管理的开设[C]//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2009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6010)

第1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翻译人才;地方高校

一、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形式众多,合作内容以及合作深度因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主流合作形式如下。

(一)招生就业

高校与企业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合作主要包括针对社会性事件或市场发展热点需求而孕育出的招生、人才集训、人才输出就业。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在全民备战奥运的市场环境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当地的翻译机构、体育孵化中心等单位开展应用型翻译人才招生与速成型培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提供应用型翻译人才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关企业模拟奥运场景,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与实践锻炼提供逼真的学习环境,最后将培养的翻译人才输送到体育孵化中心等相关单位从事奥运翻译相关工作。

(二)师资合作

师资合作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最为常见的合作形式,高校本身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企业则在长期的业务运营管理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对丰厚的企业资本。师资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对其本身具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共享,企业投入资金力量邀请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授开展校外培训、实践指导或者开办专业性讲座等,以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相关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

(三)项目合作

项目合作通常是在既定项目的引导与支撑下,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完成为目标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常见的如翻译任务、翻译研究、教材编写等。以翻译任务为例,2013年北京展地文化传播集团接到一长篇幅的俄文翻译任务项目,由于集团内部工作安排紧凑,集团与北京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完成该项俄文翻译任务。

(四)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高校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基地,也是企业直接吸纳对口人员的人才汇聚地。实习基地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织与管理,主要针对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其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例如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出于双方业务及翻译实习需求,从院社合作的互动常态化角度,建立翻译实习基地,加强外国语学院与出版社的全方位合作,探索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包括以研究为导向的翻译实践、人文社科图书的系列化翻译、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建设等,以期双方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学校学科发展为着眼点,建成互惠共赢、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以此推动双方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

二、地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翻译人才市场需求是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制定与调整的重要指南。通过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其中包括对外贸易公司、互联网公司、政府机关等,发现约90%以上的单位对应聘人员的学历提出了要求,且普遍认为学历是翻译人才求职的敲门砖与奠基石,良好的学历背景可以表明应聘人员拥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且经历过相对专业、系统的语言培训,在理论知识与专业研究深度上具有优势,在学历支撑下还需要辅助以专业性、权威性的考试资格证书[3],例如英语专业六级、八级等;60%以上的单位对翻译人才的专业性与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使应聘人员拥有翻译相关的专业性学历以及专业八级等专业证书,企事业单位仍然会将应聘人员的实习经验以及工作经历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考量内容。

(二)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是翻译人才的主要输出口,对地方性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现阶段地方性高校的外国语学校所采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早期的说教式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师在单方面口述翻译知识时,通常会局限在细节化的语法讲解与词义讲解中,很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给予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全方位表达自己的机会,导致学生对翻译课程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普遍较低,枯燥而空洞的课程内容从体系上就缺乏吸引力,进而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高校翻译教师的教学成效[4]。此外,受地方性高校经济能力的限制,很多高校缺乏双语专业教师人才,缺乏在企事业单位有实际从业经验的教职人员,很多翻译教师由于长期闭塞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甚少关注外界翻译环境的变化,所教授的翻译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与现实就业环境产生严重的脱轨现象。

(三)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在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地方性高校充分认知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逐渐开始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办公环境、实习机会、对外商贸项目、企业资金等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锻炼,着力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现有针对应用性翻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形式也众多,包括师资合作、项目合作、访问参观、奖学金捐助、联合实验室建设等,这些合作形式与合作内容或多或少地提升了翻译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的校企合作由于缺乏长期的磨合,导致校企在合作深度上尚显不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翻译教学仍由学校教师主导,企业主要提供资金以及实践场地扶持,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未能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板以推广运用[5]。因此,虽然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已经启动校企合作模式,但是由于校企的磨合期尚短,双方之间的融合以及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成果并不显著。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与策略

(一)建立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以翻译市场需求以及翻译就业环境作为基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方位、细节化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校培养与社会就业更为完美的适配,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人才输出提供更为适宜的机遇[6]。因此,地方高校在建立应用型翻译课程体系、制定应用型翻译教学方案时,可以充分结合区域或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商贸情况、科技发展状态等,适度且合理平衡翻译理论知识与翻译专业技巧,以培育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例如对于旅游型城市而言,可以在翻译人才培养时增加旅游翻译课程的专业学习,以适配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翻译人才直接对口输出提供便捷通道。

(二)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翻译教师创建任务单,发布翻译教学相关微视频、学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课前自主学习,观看翻译微课视频,做检测试题。课堂上,翻译教师不再占用过多时间讲授翻译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检测提升等教学活动,实现对翻译知识的内化吸收和提升[7]。基于“翻转课堂”,可以在翻译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等各方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的教学主体角色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质量为本、共享应用和融合创新,打造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翻译教学的课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延续到教学结束之后,翻译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翻译课程预习完成情况,以及其在课间的答疑解惑积极参与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归纳出“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普遍性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或者措施,通过更为细节化的翻译知识以及要领视频讲解,深化学生对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理解与掌握。

第1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笔译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192-02

翻转课堂是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的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起源于美国,最初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的高中老师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为了解决当地学生因学校离家太远的实际情况,把课堂视频和PPT 演示文稿上传到网络,以帮助学生补课。经过改进,两位老师就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主,课堂上时间解答学生疑问。这样,课堂模式就实现了 “翻转”。随后,萨尔曼・ 可汗利用网络技术,创立了可汗学院,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视频。翻转课堂逐渐为广大教育者所接受和推崇,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它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学者和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在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比较深入,伴随着慕课的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如:美国林地公园高中模式、可汗学院模式等,为我国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行借鉴。翻转课堂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逾越的优势,将其应用在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可以实现英语专业传统课堂的深化改革。

1 翻转课堂的英语笔译教学设计

传统英语专业在当前应用化人才培养方向转型中,逐渐加大翻译课程比重。英语笔译课程也成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以教师教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为主,学生被动输入。翻转课堂下的笔译教学设计试图反转输入环节,以输出驱动来促进输入材料学习。

1.1 课前:教学微视频和名师教学视频相结合

在现有条件下,把PPT课件辅以教师重点讲解,并设计预习引导问题或配以恰当练习来完成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借助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名师教学视频等,经过教师的甄选,结合授课章节重点和学生水平,引导学生预习。学生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和名师教学视频,完成基本知识输入。

以翻译实践为主导的翻译课堂,课前按照教学任务,依据学生英语层次水平,考虑学生兴趣点,布置学生翻译任务。以30人左右班级为例,每四到五名同学领取同一翻译任务,结成本堂课学习讨论小组。课前通过QQ,微信,邮箱,句酷批改网等现代化通讯方式提交电子版作业。教师整理学生翻译作业,总结翻译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最终完成备课任务。

1.2 课堂:笔译课堂教学实现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最早是由美国教授帕林萨(Palincsar A.S.)于1982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启发下,帕林萨确认,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在教者与学者及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双向与多向流动。再之后,根据维果茨基(Lev Yygotsky)的理论,帕林萨(Palincsar A.S.)和布朗(Brown)也采用了他们称之为是“专家支架”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专家(即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之上为学生的学习架设起相应的“支架”,以便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好更快的理解。

在翻转课堂下的笔译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良好的实现帕林萨和布朗所提出的“专家支架”的交互式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及各自的学习小组讨论课前的翻译理论及技巧中的存在的理解和应用问题,解决课前学生看小视频和名师视频留下的问题。然后,带着共同的翻译任务的同学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讨论,每名同学翻译的长处,从篇章结构,到句式句法,再到遣词造句,及各自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对翻译学习小组的整体表现和个体表现同时实施监管和引导,实现“支架”作用。

1.3 课后:建立多元化师生交流机制

传统翻译课堂教学,翻译知识讲授占用大量时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翻转课堂下的笔译翻译教学,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下的互动交流,执行同一翻译任务的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动讨论,拉近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后,依然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E-mail等通讯方式来沟通课堂上遗留的问题,或者是自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课后对所学所翻译内容有所反思。QQ群和微信群公开、透明,讨论的翻译热点、难点对所有同学都有所启示,真正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多元化的交流,从而也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笔译课堂应用之优势

2.1 翻转课堂体现个性化教学优势

英语专业教学即使是30人的小班授课,依然存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汉语背景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学生作为译者其翻译文本必然千差万别。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以讲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难以满足民办院校翻译专业语言应用化培养模式的需求,难以兼顾所有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翻译能力。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学习主要在课外课后进行,学生自己掌握理论学习的节奏,并且可以根据个人接受程度和方面进行复习.老师需要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翻译文本,归纳整理,进行答疑,修改润色,结合翻译理论和技巧给予建议.这样很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现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的良好结合。

2.2 翻转课堂为英语笔译课堂教学突破时空局限

传统课堂教学,每节课45 min,最少有一半时间用来讲解翻译知识和理论,能用来做翻译实践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在翻转课堂下的英语笔译课堂,学生课前通过教学微视频和名师视频主动学习, 学生学习具有更多的主动性,获取信息的效果也会更好。课堂中,教师逐一解决学生翻译中的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科学地学习英语,增强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求真意识。课后,通过多种现代化通讯方式,沟通反馈,增强学习效果,为传统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正实现了教师“授人以渔”的教学真谛。

2.3 翻转课堂彰显交互式教学模式优势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倡导英语翻译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从20世纪90年代以至于F今,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意义的主动建构。

翻转课堂下的英语笔译课堂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支架”的新型交互式教学模式,为笔译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Palincsar A.S., Brown A.L.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1):117-175.

[2]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200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