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特色

时间:2023-05-31 09:10: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教学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堂教学特色

第1篇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特色

课堂教学中要有很多态势语言于无声处交流,数学课堂语言是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巧妙结合。基于这种定性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具有以下特色。

一、准

数学讲究准确规范。初中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首先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自己生造的土话或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比如,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就不准确。初中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数学语言还应做到严谨简约。严谨,就是严密谨慎,数学教学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这是由数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简约,就是干净利索,教学语言中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送最大的信息。但有的教师口头禅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一部分教师老是语言重复,拖泥带水,这样大大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趣

具体地说,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又如,我在讲授“线段的黄金分割”时,介绍了人体中有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使学生大开眼界,学习兴趣倍增。

另一方面,幽默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具有敌对情绪,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完全不同。当然,运用幽默语言应注意与开玩笑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要人为地穿插一些无关紧要的笑料,数学语言的幽默应具有深刻的智慧,能令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知识。幽默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

三、情

数学教学语言应力求亲切,富有情绪。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节;安排

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简称BCIT)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1.BCIT的办学宗旨

(1)向BC省提供具有世界水平的、开拓成功事业发展的就业技能;

(2)培养称职胜任的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晋升的技能,提高工商企业业绩;

(3)通过与工商业界的良好合作,使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为雇主提供一就职就可胜任工作的高质量技术人 才。

2.BCIT的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根据就业市场适时调整。首先,在课程设计和授课模式上,根据企业的需要实行弹性灵活机制,使学生具备就业和创业两种能力。该校有超过170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来指导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发展,学校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平均每两年就交由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改革方案。其次,专业教材每3年更新一次,以保证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每年各科教材内容的更新项目多达百余个,更新率约为6%。最后,教师的配备上选择企业中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作为专业教师,专职教师每年都有时间到有关企业或行业去工作或接受培训,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该校还有560名兼职教师,不仅保证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密切了学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关系。为了加强与企业的纽带关系,该校还长期坚持在技术领域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保证学生使用最先进、最新式的设备,企业还为学生提供许多亲身实践的机会。

(2)全新的客户理念。BCIT树立了全新的客户理念,并力争满足各种客户的需要,使其走向成功。BCIT把与他相伴而生的4个方面称为自己的客户,一是学生,二是雇主,三是政府,四是雇员。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力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客户的实际需要,即学生的需求是:学有所用,很快地找到工作,并具有晋升的技能。雇主需求是有求必应的合格工人。政府需求就是产生社会效益,并间接地以结果来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雇员需求是个人工作成功满意并有职业发展的机 会。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BCIT主要采取以下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做法:①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技术学士学位教育。BCIT的技术学士学位反映了科技和管理知识正在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的现实,这些课程满足了社会对前沿科学技术的需求。BCIT所有课程第一年直接进入专业课学习,第二年修文化类课程,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实际知识与技能。许多用人单位对他们免去面试,直接聘用,许多已经在其他大学取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学生因找不到工作,又到BCIT去读学位,以谋求理想的工作。据统计,在加拿大的工业和民用企业中90%的骨干人才毕业于BCIT。②与普通高校有着本质区别的教师队伍。该校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工业界的直接经验,能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融入教学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看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理论性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允许教师校外兼职,出资鼓励教师每3年返回工业界进修或解决实际问题,以防止知识老 化。

(3)与工商企业联系紧密。BCIT与工商企业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第一时间享用到相关行业的硬件与软件设备。BCIT的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自于企业的捐赠,BCIT在为航空航天专业建立的一个新校区中,航空公司提供有23架飞机供教学使用,同时也为科研和发展提供了设施。该校和全球第二大电话电信公司合作提供相关的与电信方面有关的项目和培训,并将其他地区的一些学校设为BCIT的分支,在工业运输方面,BCIT与航空、航海、汽车行业的公司都有很密切的合作,学生可以在一些飞行器上学习飞行技能,加拿大国际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的很多项目都由BCIT执行。另一方面,这种紧密的结合可以使得教师能更快、更多地获取来自于行业和企业的最新信 息。

(4)挖掘学校资源,满足社会需要。BCIT充分发挥学校各种资源的作用,在满足本校教育的同时,使其市场化。比如在伯纳比的校园是BCIT的主校园,学校在此建起了30多个规模庞大的实习车间。学院在温哥华的市中心买到一幢楼,几年来不仅已经把它建成了中心校园,而且独具匠心地把商务学院也放在这里,在校园内的商务中心名副其实地做起商务来。该校建有一个技术中心,中心既是教师的研究中心、学生的实习场所之一,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科研基地。BCIT通过了政府的认可还为海外移民提供技术培训。学院甚至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也当成商品。BCIT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学校财力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要。

二、BCIT的课堂教学模式

(1)BridgeˉIn,译成中文就是“引入”或“导入”的意思。就是说教师在讲正题之前,必须通过各种形式把本次课的内容对学生有一个引导,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2)Learning Outcome,译成中文就是“学习目标”的意思。就是说教师在讲正题之前,必须把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交代清楚,而且是很明确的目标。并且教学目标与考试方式结合起来,如学习目标是复述某某概念,那么,考试时就是解释这个概念。

(3)Preˉtest,译成中文就是课前测试。就是说教师在讲课前要掌握学生对所讲知识的了解情况。

(4)Panticipatory Learning,译成中文就是“学生参与”或“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课堂上要有讲有练,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Psot Test,译成中文就叫“课后测试”。就是讲完课后,通过各种方式检验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

(6)Summary,译成中文就是“课后小结并导出”。讲完课后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并为下次课的内容奠定基 础。

在加拿大BCIT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每一位教师都要贯彻执行。他们成立一个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教师上岗前必须到这个中心接受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只要是理论课就得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授课。

三、BCIT的办学特色和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1)领导重视。在学院内部要建立专门的课堂教学管理机构,加强课堂教学环节和质量的监控,通过各种渠道检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和质量情况。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教师的培训。

(2)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质量的认识。对于BCIT的做法也许有的教师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每次课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做的话,就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加强教师备课环节的管理。学院应建立教学管理良性机制。不论是二级管理还是三级管理,要把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讲座或其他形式和途径,让教师明确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写好一份教案,备课时应准备哪些内容等。

(4)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管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明确每一次课的课堂环节的安排和把握,从宏观角度制定一个规范的课堂教学流程,然后,在全院落实执行。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兴趣 朗读 关系 评价 自主探究同伴互助

初中英语课堂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好这块阵地,就会让学生在英语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的获取知识,否则学生会厌恶这块阵地,这块阵地就会渐渐的名存实亡,结合我多年来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实践,下面浅谈一下初中英语教师如何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特色。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前提,只有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乐意。初中生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多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歌曲、表演、比赛、分层次操练、评比等方法,让他们从动作、表情、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例如,在七年级英语开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教学的环境,除了用最简便的英语口语微笑着与学生交流外,还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实物、动作、图片、手势语、简笔画等尽可能多的手段呈现学习材料,让学生直观、轻松愉快地感知和学习英语,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会兴趣盎然的去学习。

二、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不单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英语它是一门语言,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运用这门语言,就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因为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师生关系融洽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这需要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四、重视课堂教学评价

美国一个大教育家说过,“把孩子教育好,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主抓英语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表扬、激励功能,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在很多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一味的批评,结果没有效果,因此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先得有自信心,要进入“我能“的心理状态,鼓励和有效评价是一种生命的热力传递。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指责学生的发音、拼写等等,批评是于事无补的,我们应用“伯乐”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正确运用评价这一有利的教学方法。

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的能力和水平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同伴互助的能力,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就是从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培养自主性入手,以教材为载体,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等方式,并认识自身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学生提高了自主学生能力可以让学生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全身心的投入英语学习,并学有所获。我们才会达到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效果。因此要注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平时就能主动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学生。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的进行英语学习,但是有的英语内容和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是不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合作交流和同伴互助,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文时,有的问题相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学生通过充分的合作交流和同伴互助,不仅能够对一些相对难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充分的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对英语情境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想取得真正的实效,要想更有特色,需要我们更多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工作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时事政治 政治教学 特色 应用

政治是一门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所以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就会将一些国际国内发生的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外交等事件引入到授课过程中。

1 时事政治的相关概念

时事政治简称时政,就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际新闻,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概括性比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

将时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内国外情形。其次,将时事政治引入教学课堂可以活跃上课气氛,避免枯燥的理论概念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教学重点。最后,将时事政治引入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正式符合现代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的特点

时事政治在不同的学科都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就政治学科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就有以下几点特点:

2.1时事政治内容广泛

时事政治是当下国际国内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换句话来说就是时事政治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而且时事政治不限地域,不限国籍,不限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

2.2时事政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时事政治一般都是通过新闻工作人员采集之后加以整理然后呈现出来的,在向公众展示的时候一般都要求这则新闻事件能够公正客观,不需要加入个人的意志和倾向,只是向公众展示这样一个事实,公众可以就自己看到的事实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就是需要将这种客观的事件运用与教学,让学生就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2.3对时事政治解读的政治性

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不管是原因还是结果都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学科。但就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时事政治,则要包含一定的政治课本中所讲述到的内容,否则引入教学课堂的时事政治就失去了它本来应该被使用的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同学讲述一个新闻时间的时候,要适当的引导同学往自己所学政治范围和方面去想。可以允许同学发表其他的意见,但不宜时间过长,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仅就在课堂时间范围内,还是要有一定的政治性的。

2.4有时代性和代表性

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有时候,多数新闻事件会反应同一个政治原理,政治老师在选择时事政治用于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反应这个时代特征的。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更能够为学生所关注和理解,引起学生的广泛反应。

3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应用策略

3.1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时事政治所具有的特点容易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讨论发表个人意见的氛围中去。因为时事政治本事就只是一个事实,没有任何评论和倾向,就是用来讨论的,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方式是无法将时事政治引入进去的,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给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中的出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发挥它本应该的价值。

3.2提高老师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时事政治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是人们无法预料的,教师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还是要去主动学习,只有自己弄懂明白才能够更好的教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将老套的或者是书本上固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3合理的安排运用时事政治的时机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在政治教学中一个时事政治所包含的政治原理毕竟是一些少数部分,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中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时事政治毕竟只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说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上所占用的时间还是不要过多最好。教师不能主次颠倒了,应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安排时事政治所占用的时间,并把握好节奏。

3.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对于一些可能占用课堂时间比较长不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师可以开展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一新闻事件与学生讨论,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

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将时事政治在课堂上的作用发挥至最大,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峰.中考时政的命题特点[J].学苑教育, 2011, 16(10):30-31.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思想;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的特点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上,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始终如一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课堂教学长期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应付考试的方法和对成绩的追求,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和学法;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等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就面临着一个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的过程。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认为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导入新课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当知识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时,学生才能特别专注地去学习,并能很快地学好它,与语文相比,数学虽显得抽象、枯燥,但也潜藏着许多新奇有趣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掘,并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二、重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要想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思想去解决它,把数学学习融进现实生活中去。如我在教一年级一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一节时,举了如下事例。

1、小李家在农村,他家想利用房屋侧面的一面墙,再砌三面墙,以围成一个矩形猪圈,现在己备足可以砌12m长的墙的材料,他想使猪圈的面积为16m平方,你能帮他计算一下矩形的长和宽应当分别是多少米吗?2、如果小亮家想围成面积为20m的平方的矩形猪圈。有可能吗?

我先引导学生分析,然后解答。

设矩形猪圈的长(与墙相对的一面)和宽分别为X(m)、y(m),由于他家已备足可以砌12m长的墙的材料,因此设房屋侧面的一面墙长为x,另一边为(12-x)/2

从而猪圈面积S为

(1)S=ab=x[(12-x)/2]=16

x^2-12x+32=0

(x-4)*(x-8)=0

x=4或x=8 , 2种答案 再砌的墙长为4m,4m,4m,

再砌的墙长为8m,2m,2m,

(2)不可能

S=x[(12-x)/2]

= -1/2(x-6)^2+18

S最大为18 所以不可能。

此例很自然地将农村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了数学教学中,并用所学的函数的性质去解决这些难题。

三、注重实验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求异创新,通过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并且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能牢牢记住它的结果。实验教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较常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可创设实验。

例如,我在讲解一年级反函数的定理(即如果函数y=f(x)有反函数,那么y=f(x)的图象与它的反函数y=f (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前采取了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张薄的白纸上面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OXY,然后画出函数y=-2x的图象L 和它的反函数y=-1/2ox的图象L ,再画出直线y=x,将白纸沿直线y=x折叠,观察L 与L 是否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L 与L 完全重合,这说明:函数y=-2X的图象与它的反函数y=-1/2o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最后,再推出反函数的定理,并加以证明。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断探索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针对不同基础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普通高中生,可对他们严要求,做题过程,步骤必须严密,完整,这样,不但可开发他们的智力,并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熊力。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有的学生数学底子薄,而有的非常好,所以在分层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做到“准确把脉”,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和学生们展开耐心交流,全方位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最终综合所有因素,把学生从整体上分成三个小组。例如: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这样分组就会基本把学习基础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个组,既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又有利于接下来的分层教学工作。

第6篇

行动取向“一以贯之”

课堂优质化本质是学校和教师对课堂由外控向自觉转变的历程。沙坪坝区把“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课堂文化自觉”作为价值取向,大力实施课堂优质化行动,以实现“上好每一堂课”的目标。确立这一行动取向,基于三点考虑。

(一)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2009年,为摸清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区课堂教学“家底”,沙坪坝区持续6个月,分16个调研组,选择9个学科219堂课为样本,使用自主研发的工具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课堂观察、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三个方面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课堂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研制、教学难点预测、合作学习效果、学生质疑机会、教师教学智慧等方面存在问题。此外,部分“非考试学科”课时还存在被挤占或教学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学校和教师“愿不愿”、“能不能”的问题。因此,提高学校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迫在眉睫。

(二)政策形势需要适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可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还是要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但在绩效工资实施背景下,学校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大锅饭”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滋生。如何找到“公平与效率”新的平衡点,防止消极懈怠现象的蔓延,是摆在沙坪坝区面前的主要矛盾。为此,沙坪坝区认识到,必须加快转变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规划引领、评价导向等作用,切实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主动性。

(三)管理方式必须转型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文化管理学指出,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从而实现组织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先生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区域教育管理必须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加快转型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自觉,从而加快实现课堂优质化目标。

行动步骤“二级推进”

课堂优质化表现为课堂从规范走向特色的过程。课堂的系统性、差异性和成长性,决定了区域课堂行动必须坚持规范和特色“两手抓”。沙坪坝区采取先促成规范、再创建特色的“二级推进”步骤,稳妥推进课堂优质化行动。

(一)课堂优质化内涵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课堂优质化理应包括规范化和特色化两个过程。与之相对应,课堂优质化行动也应该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沙坪坝区先抓规范,旨在让全区所有中小学教师的课都能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不至于偏离正常航道;后抓特色,则是为了防止扼杀学校与教师的创造性,避免“千课一面”。沿着这条“先促规范、后创特色”的道路走下去,以整体规范“织锦”,以特色发展“添花”,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生态。当然,课堂优质化之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改革也没有穷期。课堂教学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课堂规范化行动

在课堂规范化行动中,沙坪坝区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审慎制定课堂教学规范。沙坪坝区集聚教育行政、研修机构、中小学校三方力量,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研制出课堂教学规范,并利用规范全面矫正教学失范行为。以小学课堂规范为例,包括1个共计15条的课堂通用规范和10个学科的补充规范。二是不断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沙坪坝区修订《中学教学增值性评价方案》,制发《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引导学校主动纠正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以《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为例,方案包括“各学科学业水平监控与评价”、“学校教学管理监控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监控与评价”3个子方案;仅“学校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方案”,就涉及规范常态课的45个评价点。三是弹性执行教学管理规范。虽然区里下发了不少规范文件,但沙坪坝区特别强调,除规范性“红线”外,学校和教师如果认为某些条文不适合自己,可向区教委主管科室和学校教导处递交修正的条款,经认可后不受区或校规范的限制。

(三)课堂特色化行动

在确保课堂全面规范基础上,沙坪坝区采取三条途径推进课堂特色化行动。一是学校文化浸润。沙坪坝区一大批中小学在过去几年的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文化。沙坪坝区引导学校将特色文化与课堂教学上下贯通,努力生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二是教师特长放大。教研员和学校管理者注重发现教师的教学优势,与教师一起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帮助教师不断放大教学特长,加快形成教学风格。三是教学要素优化。学校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对教师讲解、问题设计、小组建设等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加以创新,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也能形成课堂特色。在课堂优质化行动中,部分中小学和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涌现出“魅力课堂”“四商课堂”“共生课堂”“三助式教学”“成长课堂”“快乐课堂”“微笑课堂”等颇具影响的课堂样本。

行动内容“三维并进”

课堂优质化是课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优化,包括课程、课堂、教师的优质发展。课程解决“教什么”,课堂解决“怎么教”,教师解决“谁来教”。只有三者齐头并进,才能有效促进课堂优质化。

第7篇

苗族、侗族人常用各种药酒,药酒的制作一般按不同功效的药酒配方备齐药材,将药材洗净、切片、称量后,加入自家酿制的优质白酒中,或内服或外用,可以治愈多种疾病,但是当服用药酒后,体内的药物或酒又是怎样代谢的呢?药物和酒要排出体外就要在肝脏内发生转变,即生物转化作用。如酒要在肝脏发生氧化反应,首先乙醇在醇脱氢酶(ADH)的催化下转变为乙醛,乙醛再在醛脱氢酶(ALDH)的催化下转变为乙酸,乙酸大部分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后随尿液、汗液或呼气排出体外。通过列举民族特色药酒及其制作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解药物及酒在人体内的转化、排泄过程,使抽象、枯燥的生物转化概念具体化、生动化。

2学生对苗、侗特色文化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于期末教学结束后,在2012级护理9、10、11、12、13、14、17、18班每班随机发放25份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参与调查的学生情况为:女生18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5.45%,男生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5%;文科生111人,占56.06%,理科生49人,占24.75%,中职升高职生38人,占19.19%。由此可见,该院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文科生占多数,还有近1/5为中职升高职的学生。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从自我学习态度评价、课堂现状评价和课堂教学方法评价3个方面进行。

2.1自我学习态度评价

学习态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对自我学习态度的评价中,选择为了将来就业的学生有93人,占46.97%;选择喜欢医学,立志成为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学生有76人,占38.38%;选为了奖学金及荣誉的学生有15人,占7.58%;选无所谓,不挂科就行的学生有14人,占7.0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但也不可忽视有7.07%的学生选择得过且过,认为不挂科就行。在对生物化学重要性的认识上,选择“重要”的学生有173人,占87.37%;选择“一般”的学生有18人,占9.09%;选“不重要”的学生有7人,占3.54%。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对医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说明大部分学生重视生物化学这门课程。

2.2课堂现状评价

在对课堂知识的难易程度的评价上,选择“难”的学生有146人,占73.74%;选择“一般”的学生有44人,占22.22%;选择“简单”的学生有8人,占4.04%。由此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程知识较难理解。在对课堂教学内容合理性的评价上,选择“合理”的学生有142人,占71.72%,选择“一般”的学生有43人,占21.72%;选择“不合理”的学生有13人,占6.5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选取较为合理,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有待改进。在对课堂教学进度的评价上,选择“合理”的学生有121人,占61.11%;选择“一般”的学生有50人,占25.25%;选择“不合理”的学生有27人,占13.64%。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堂的教学进度较为合理,部分学生认为欠合理。综合以上3个方面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生物化学课程较难,但课堂教学内容选取和课堂教学进度还是较为合理的。

2.3课堂教学方法评价

对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选择“喜欢”的学生有166人,占83.84%;选择“一般”的学生有29人,占14.65%;选择“不喜欢”的学生有3人,占1.5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融入民族特色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选择“喜欢”的学生有87人,占43.94%;选择“一般”的学生有74人,占37.37%;选择“不喜欢”的学生有37人,占18.69%。有43.94%的学生喜欢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说明对于不易理解的生物化学课程,四成的学生喜欢教师的直接讲述。对小组讨论教学方式,选择“喜欢”的学生有128人,占64.65%;选择“一般”的学生有57人,占28.79%;选择“不喜欢”的学生有13人,占6.5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也喜欢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喜欢将苗、侗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喜欢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知识不易理解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融合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各地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在深入钻研文本教材的同时,积极主动融入地方文化的土壤,不断汲取宜兴地方文化的丰富“养料”,促进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向着更科学、更全面、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一、将地方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地方文化本身就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应成为我们语文课程“争取的”资源。地方文化中的历史人物、文化典故、故事传说等都营造了浓厚地方文化的色彩。我们应该主动将其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结合地方资源,坚持以学习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为突破口,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感染下,提升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地方文化是语文课堂取之不尽的“宝藏”

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和地方文化独特的内涵,以“独具匠心”的眼光大胆、巧妙运用好它,使语文课堂更加地生动有效。

1.灵活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地方文化材料

努力ふ矣镂目翁糜氲胤轿幕的结合点,在感受地方文化的巨大魅力,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例如在讲《景泰蓝的制作》时,就可以将宜兴紫砂的制作工艺进行合并教学。

2.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

地方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资源需要一个过程。对地方文化资源要经过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才能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地方文化中的历史人文文化和故事传说,都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素材。

3.巧妙扩展语文课堂的范围

把地方文化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讨论、讲解等多种活动方式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语文的巨大魅力。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地方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重要的教学资源,激发起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制约瓶颈

当前,在我校的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开发和研究过程中,依然村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校本教材的特色性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工美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经常呈现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默默不配合,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2.课堂教学中教师实践领会新课程观念不新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其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对新课堂改革的理解和贯彻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而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不能将新课改的精神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不能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到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来。

3.语文课程与地方文化结合不紧

语文课程仅仅局限在工美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有效开发语文课程与地方文化的切合点不多,探索课程教学路径的新方法不够,放在地方文化的丰富资源不用,导致语文课程相对比较呆板和教条,严重束缚了地方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

四、推动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融合的新方法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充分利用宜兴几千年深厚的陶瓷文化,挖掘紫砂文化资源,根据紫砂制作工艺,编写紫砂专业校本教材,借助语文课堂将丁蜀几千年的紫砂地方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增强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地方的认同和热爱,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人,使得地方文化永葆青春活力,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注重打造专业特色的针对性

宜兴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民俗等方面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紫砂艺术,能够为工美专业教学提供优越的教学载体.教师可以充分汲取紫砂文化的丰富营养,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工美专业课堂教学中。

2.推动教师弘扬地方文化的主动性

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实践中也会无意识地回到原先的模式和方法上去。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从而转变教学行为。中职语文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逐步确立弘扬地方文化、开展特色语文教学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两者的融合发展成为每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3.突出彰显中职学生的主体性

第9篇

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日本教师进行校内专业培训的重要手段,称为“授业研究”。

课例研究被教育者认为是“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因为课例研究是一种课改实践活动,是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持续改进过程。课例研究通常是关于一节课的案例研究,由于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整堂课的课例研究耗时较多、难度较大,又常出现偏离主题的无意义讨论等几方面原因,目前的课例研究存在流于形式、浮于浅表的现象,难以真正起到探寻课堂教学实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什么是“微课例”

如今社会各领域都进入微时代,如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微课程等。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教师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也受到“微时代”的影响,相应出现了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等。微课例研究顺应微时代的变革,作为课例研究新动向,悄然兴起。典型课例一般是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包含课堂教学实录(叙述),以及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诠释),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微课例”一般是指时间在10分钟左右,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过程的案例。“微课例”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同时还包含该教学主题的背景、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辅资源。相比课例而言,微课例主题聚焦,时间较短,有的放矢,能够抓住教师注意点,适合教师繁忙的工作节奏,能有效解决教师工学矛盾问题。

微课例研究的流程

微课例并不是简单地将一节课截取出十分钟的视频,而是在全息研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生成的。微课例研究一般遵循这样的流程:确定研究主题,集体备课;实录试教全程,合理切分内容;循环改进,提炼成型。

1. 确定微课例的主题 集体备课

微课例的研究主题是关键,主题一定是由有经验的教研组长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以及目前课堂教学热点、难点或普遍性问题,与相关教师沟通之后产生的。一个学期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大的主题,如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专题讨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科应用、减负问题等,也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各个学科自定主题。之后,教研组的各位学科教师一起商讨选定教学课题,确定执教教师,全体成员围绕主题和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共同探讨,形成教学设计初稿。为了不让微课例研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每一位教师都要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上课、听课任务,授课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常规的公开教学或示范教学,听课教师要基于课堂观察量表带着任务听课。

2. 实录试教过程 合理切分微课例

微课例研究关注的是切合微主题的课堂教学片段,所以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进行全程实录,然后再合理切分微课例的片段;也可以以“微镜头”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片段记录。

全程实录是由学校电教人员单机位或者双机位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拍摄,规范视频格式,刻录成光盘或保存到视频研修平台;然后根据之前讨论的主题进行打点切片,观课评析。“微镜头”拍摄是一种创新型课堂拍摄模式,即根据微课例主题,发挥微镜头短小精悍的特点,根据主题,拍摄教师导入、问题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应用、板书、课堂小结等,分段上传到视频研修平台,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形成学校微镜头优秀课例集。相比而言,微镜头的拍摄是一种更高的要求,要求拍摄者能够把握教学规律,熟悉课堂教学,深刻理解研讨主题。

3. 循环改进 提炼成型

课后,授课教师梳理教学设计思路,并对上课的主题开展情况进行自我反思,综合听课教师的点评以及教学专家的意见进行改进,形成新的教学设计。第二轮的上课可以由同一位教师来进行,或者同学段的另一位教师进行。教研组教师再次进行有目的的课堂观察、拍摄微课例视频、开展研讨等过程。教研组对两次微视频课例进行分析比较,追踪反思,进一步明晰问题的解决策略,总结规律,形成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最后对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初稿、改稿、微课例视频、研讨过程记录等保存,提炼总结微课例研究报告。

微课例主题的确定及实施策略

微课例的主题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切入。

1. 从教学常规入手,确定专题,逐次强化

教学常规问题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想要站稳讲台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利用微课例研究的方式,选择教学常规相关的主题,逐次强化,将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研究教师课堂导入语,如何三分钟吸引学生,获得良好的开端;研究教师随堂练习如何突出重点,照顾到多数的学生;研究如何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交流、获得提高;等等。一系列的教学常规问题,分解为各个微课例,实施时可以请青年教师上汇报课,规范教学行为;请骨干教师示范展示,引领青年教师发展。

2. 从普遍问题入手,确定专题,各个击破

在特定的区域或者特定的时期,某一范围的教师发展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如信息化环境下,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班级教室电子设备都配备到位,如何在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确定系列专题,开展微课例研究。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班级都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如何应用电子白板的写画功能、对象拖动功能等打造生成性课堂,可以开展微课例研究。普遍问题的确定可以采用学期初的教师问卷调查进行筛选,或者部分教师座谈会进行头脑风暴产生。

3. 从关注热点入手,确定专题,系列完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深水区挺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以教学方式改变为主题的教学热点问题,如翻转课堂、以学定教、减负、绿色指标等。从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微课例研究,能够让教师成长始终跟随教改的发展。如“翻转课堂”专题,学生课前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确定课上“课堂测验”“合作交流”“教师总结”等系列小的研究主题,录制微课例,进行分主题的学习,系列的主题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完成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4. 从学校内涵入手,确定专题,深化特色

在提倡学校发展特色的时代,各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从学校自身的特色出发,确定系列专题,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微课例研究,将学校特色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特色引领教师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特色内涵。如结合学校特色构建以“仁爱”为核心思想的生态校园,开展生态课堂要素的探究,包括课堂提问、合作学习、课堂评价、作业设计等。各个教研组选定一两个要素集体备课研讨,实录课堂教学,视频切片分析,开展微课例的研究,深化学校特色发展。

微课例用于校本研修的思考

微课例主题明确、内容聚焦、短小精悍、操作流程明确,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提高校本教研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 有着完整课例研究及其他教学研究难以比拟的优势。

1. 全息研究基础上的“微”

微课例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研究,是在常规课例研究的基础上,顺应“微时代”的发展,找准主题,切中要害,以十分钟左右的课堂实录开展微型教研活动,提高效率,节省教师的教研时间。“微”的基础是全息研究,是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存在问题,厘清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要求,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的微课例的研究。所以,微课例的研究对于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关注课堂整体中的“微”

课堂教学是个整体,微课例从课堂教学整体中抽取重点关注的片段,解决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最终评判的标准还是教学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教学效果的微课例主题,要还原到整体课堂教学中,看学生的反应,以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微课例中反映的问题。

3. 系统设计视角下的“微”

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微课例的主题要以系统设计的视角,能够设计系列的微主题,开展连续的研究。学习的主题可以碎片化,但是微主题的设计一定要在系统设计的视角下,系统的微主题也有助于教师基于微课例进行持续的自我反思。

第10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质量提升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造就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探索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带动人才培养各层面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阶段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其一,教师差异是致使课程教学效果存在差异的主因。由于任课教师素质、年龄、职称、业务水平存在差异,致使同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别明显。其二,标准文件更新较慢或没有结合校情硬套其他院校标准,致使课程教学标准文件落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质量难于满足社会或行业需要。其三,高职院校教研活动由于对教研室功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教研活动尚存在问题。一是教研活动被动化、形式化。二是教研内容零散化、表面化。三是教研活动个体化。其四,教师准入制度及上岗制度不完善。教学安排不合理,没能突出高职的技能性,基础实训环节时间不足;实验台套数欠缺。其五,教师课后辅导很少花时间用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上,很少给学生作业以适当的评语。其六,课堂考核不能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归纳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制度、教师、学生、教学研究及过程考评等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因。为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管理制度入手。

1.建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具体是:一要建立两级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宏观管理与微观行为相结合,做到有指导,有落实。二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制订以教学标准文件、课前集体备课、高职特色化授课、企业文化进课堂、晚自习辅导和作业批改、职业化考核体系等为核心的完整课堂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约束教师行为。三要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及时更新完善课堂教学各主要环节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四要加强宏观管理,设计统一过程文件、格式模板等,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五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设立奖学金和教学质量专项基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加强课堂教学,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二要建立课堂教学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教师上岗考核制度、课堂教学与职称评聘挂钩等制度,严把入口关。三要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

3.加强教研活动内涵建设

教研活动成果是保障课堂教学高效运行的理论基础,要真正做到还教研活动于教研;设计专项活动,以评促建带动以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公开课等为核心内容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

4.抓好课堂教学标准文件建设

课堂教学标准文件是课程教学的必备文件,统一的教学文件、教学标准是保障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基础,是减少教学效果差异的前提。具体要:一是引入国内外技术标准。二是校企共同编写针对性强、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特色教材。三是在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引导下全面了解课程,集体制订每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四是教研室共同设计标准化教学流程,教师细化具体教学方案。

5.力促学生素质养成与专业技能的融合

高职院校要求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融合与统一,一要做到企业文化进课堂,将现代企业文化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全面引入课堂。二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往本科式教育方式。三要将职业素质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实行“双证”制度。四要第一、二课堂结合,开设特色艺术类、人文类、社科类等必修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6.建立课堂教学过程考核机制

制订奖惩制度,定期组织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专项检查;成立质量监控中心,专门负责评价体系研究,细化考评方案,进行量化考核;形成教学单位考评机制,定期对责任部门进行量化考核,与部门业绩及领导考核挂钩,实现质量管理有规范、有考评。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微观管理单元,只有形成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标准统一、考核机制完善、师生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才能形成微观质量管理的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2011-10-12.

[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11篇

一、“和乐”致臻,着文化本色

借助“和”字校训,学校致力营造求真务实、感恩扬善的校园文化,尊重差异,返璞归真,走向和谐。

关注文化融通。柏庄实验小学坐落在无锡市锡山东亭新城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引来了原野上的“雏鹰”、大山里的“花朵”。“走近你,温暖你”,学校努力实践地域文化与校本文化的融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感受鱼米之乡的温馨,体验回赠社会的幸福,共享教育公平的“和乐”……学校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央电视台的首肯,成为“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

寻求文化链接。在“和”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探求教育国际化之路,打造富有特色的双语教学:无锡市英语口语大赛成绩骄人、演绎精彩;英国、丹麦、澳洲、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来访缔结友谊,友好合作;60余名师生跨出国门,感受异国课堂,浸濡异域文化,实践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链接。

雏鹰展翅任翱翔,山花烂漫沐春风!柏小“和乐”致臻,为每个孩子化育生命之基,着好人生底色。

二、“和韵”致润,蕴课堂亮色

课堂是师生相处共融、共同进步的主阵地。为让课堂充满“和谐”之韵,学校努力实践草根化、主题化的“二化”教研,追求“高效有品质、高雅有品位、高精有品牌”的“三品”课堂教学。

校本教研“草根化”。“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草根化的校本教研,使教师在“小、近、实、真”的校本研究中,探讨问题、展示成果、促进反思,在“教学和谐”中成长、成熟、发展,从教学第一线走向研究第一线,近几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获奖和270余篇。

课堂研究“主题化”。“练习课教学设计研究”、“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研究”、“科学认读的探索”……老师们以课为例展开研究,探讨课堂教学最佳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学科特色、学段特点,形成和谐、高效的亮色。学校在提高教学品位的同时,确保教学品质,打造教学品牌,建构“三品”课堂,让师生灵动思维,张扬个性,在和谐之韵中得到滋润。

三、“和美”致畅,渲艺体特色

学校尊重孩子生命本源的需求,通过多彩的艺体学习和特色活动,营造高雅的艺体氛围,让孩子们在“和美”的氛围中,悟艺术之美,展个性之长,育生命之花。

特色文化在校园中弥漫。学校重视特色文化环境的营造,如“别具一格的英语长廊”、“奇妙无穷的围棋天地”、“激动人心的足球世界”、“绚丽多彩的艺术园地”……学校被誉为无锡市艺术特色学校、棒球特色学校、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无锡基地学校……师生浸润其中,得到熏陶。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价值;原则;路径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价值

本文中的第二课堂是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而言,且并非专指哪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课堂教学环节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总称。而特色主题活动指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中主题色彩鲜明、风格与众不同、符合校情学情特点、开设持续事件较长的课程形式或活动形式,属于主题和特色均比较鲜明的第二课堂形式。

第一课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但由于其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规定的课时限制,较为固定的教学环境,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其存在着教学内容上关注热点问题不够,教学形式上灵活性不高,教学互动性不足,实践性教学无法开展,部分教师缺乏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渗透、融汇到教学中的想法和做法,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同时,课堂教学也往往难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从而难以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而“第二课堂则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教育阵地和渠道,具有丰富性、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二、以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创设第二课堂的基本原则

1.形散神不散,服务主旋律

贯穿于第二课堂的弘扬主旋律的思想主线的原则不能放弃。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这就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以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2.科学合理定位“两个课堂”的关系

以现有四门主干课程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学,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载体,而“第二课堂”的创设,其活动的范围、频率、工作投入等方面应有必要的限度。应科学合理地定位两个课堂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第二课堂不可或缺,但重视第二课堂不能越俎代庖,其作用和角色应是第一课堂的重要有益的补充和辅助。一是要补充第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诸如感性素材少,实践性、互动性不足等。二是要辅助第一课堂的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学习以及师生互动学习等,进一步强化和优化第一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性。

3.着眼长效,重点选择,突出特色

可持续性不高可以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创设运行中普遍存在的弊端,某些高校的第二课堂呈现短期效应,

主要表现在:一是贪大求全,重点不突出,活动形式开设了很多,一哄而上,一股子热情,之后便淡化、淡出、淡忘,在择优选择、重点突破、突出特色上做的工作不够;二是创设之初缺乏科学设计和长远眼光,某些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设置不合理,无法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导致师生参与度不高,又不愿意主动灵活调适,造成师生的双重疲劳,无法维系。因此,我们认为,在第二课堂开设之初,就应明确精品意识,特色意识,长远意识,并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依据其实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促使第二课堂持续有效开展的良好机制。

注:本文为2011年燕山大学“‘红色旋律’与意识形态研究”学科梯队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刘大允.基于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