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教学叙事

化学教学叙事

时间:2023-05-31 09:10: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教学叙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教学叙事

第1篇

[关键词]叙事教学 写作 认知

[作者简介]米卫文(1966- ),女,湖南湘潭人,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广东 广州 510320)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1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课题“多媒体环境下的语用教学效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tjk14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49-02

叙事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其领域已涵盖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随着叙事在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叙事教学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外语课程教学之中,成为外语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写作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和语言加工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使写作不再成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一、叙事、叙事教学与写作认知心理

1.叙事。叙事,作为事件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Richardson将叙事定义为:人类将自己的经验组织成暂时的、有意义的、片段的、最基本的方式。她进一步阐述说,叙事既是推理的方式又是呈现的手段。叙事既指承担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故事;又指真实或虚构、作为话语对象的事件,即叙事;还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即叙述。叙述的故事既可以是基于文本的故事框架、叙述者调动自己的记忆和情感因素所改编的故事,也可以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融入叙述者情感和认知因素的“体验”性叙事;还可以是基于叙述者以往生活经历的完整的、真实可信的故事。

2.叙事教学。叙事性外语教学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叙事、推理的方式,通过叙述者与听叙者对话、倾听、激发与分享,以促进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叙事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内容的叙事化,还体现在教学过程,即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的叙事化。传统的认识论范式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倾向于将知识作为一门技能加以传授,而叙事性外语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丰富、深化了外语教学研究。它摆脱了实证主义的影响,转而注重质化的研究、注重对知识的叙述和阐述;它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学习兴趣、认知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言语加工能力。

3.写作认知心理。近年来,写作教学的研究已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发展到现在流行的过程写作法、体裁写作法。对写作者的心理和认知能力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心理学家Hayes和Flower于1980年提出了关于成熟写作者的写作认知模型。该模型确立了写作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任务环境、作者的长时记忆和写作过程。它强调写作过程中的三个循环加工过程,即计划、转换和检查,只有在认知监控的调节下才得以完成。而Hayes于1996年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新模型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任务环境和个体,并突出强调了写作者的动机、情感、认知过程、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对个体的影响。写作完成于社会背景之中, 社会传统和个人经验的互动,决定了写作的内容和方式及文化特征。新模式中的认知过程取决于文本解释、思考和文本生成,作者的任务图式、主题知识和语言知识等工作记忆与动机、情感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写作者写作任务的完成。叙事能有效地提升叙述者的认知、记忆及文本的生成能力,是提高写作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叙事视角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针对学生英语写作时思路单一、思维停滞、语言贫乏和无话可写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叙事写作教学通过叙事化的形式设计,尽可能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认知活动中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并通过认知、联想、互动和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创作灵感,建构从故事记录、语篇构建、语篇生成到语篇完善的动态化的写作过程。

叙事通过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情感等心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与灵感,在叙事过程中学生可激活以往的记忆、图式,并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创造,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感受、道德感悟及目标需要,实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知识的再建构。叙事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真实世界、想象世界的不断转化,将个人经验纳入到主题写作之中,又从主题写作联想到生活中的事件让叙述者产生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而这种故事讲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认知的加工、是理性的抉择和创造意义的过程,亦是培养信息摄取能力、语言加工过程、记忆力和叙事情感等认知能力的过程,对叙述者英语写作的提高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三、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被认为是英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教师习惯于将语言当作独立的知识来传授,侧重于写作理论和技巧,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但教师费力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写作理论和知识的过度灌输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于抽象、高深的话题和古板、机械的写作模式也使学生丧失了写作的热情,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课堂的参与度不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常态是“半死不活”。四、六级考试作文所倚重的三段式的写作模式更是让学生习惯于“八股文”式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模型,无病、言之无物的写作状态更让学生丧失了写作的乐趣。如何将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和英语写作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写作课信息量的输入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非仅是学习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的不地道或不正确的语言输入,而更在于输入不足。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获得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输入性知识是人们获得语言的唯一方法,他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各种合乎写作情境的、生动而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情景输入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有效产出的关键。教学内容叙事化、写作主题叙事化能有效地解决知识输入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路和想象力。

四、叙事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课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叙事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认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活跃程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并实现英语写作的个性化和人性化。作为动态化的过程,建立在叙事基础上的写作教学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体验。叙事作为“语言所采用的最令人愉悦的形式”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叙事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直接、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影像叙事,或将课文以动漫、小电影等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或以动画、漫画、图片等非语言形式为叙事教学提供不同的线索和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围绕写作主题,或用叙述句或叙述性语段营造叙事语境,或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以叙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刺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可以通过故事与现实的联系,讲述生活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虚构的故事或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创造力。这种在实际中运用的语言让学生享受到丰富的语言大餐,也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叙事教学的感知体验阶段将文本或自我故事作为叙事的蓝本,采用多种叙事形式对故事进行情境化、动态化的描绘。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可向学生输入某些重要而关键的句型、词组或短语,充实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真实、可信而富有情趣的语言输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体经验,而学生的个体经验恰恰是学生最有话可说、最能真切表达自己的话题之一,这种建立在大量的叙事基础上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唤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愿望。

2.叙事表述。在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输入和叙事体验之后,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被激活,这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叙事活动,并通过对文本的复述或生活经历的叙述或对写作主题的讨论不断获取新的认知感悟、语言体验和灵感思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出。围绕内容展开的实际语言运用使学习者更易习得语言。创造性叙事也有助于叙述者在串联一个完整故事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思考和新颖的观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采用形式多变的叙事方式,复述、角色表演(情景、小品表演)、戏剧、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积极参与到叙事活动中,并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动态地阐释其对写作主题的理解;而对个人知识、经验和写作思路的课堂讨论则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交际和讨论,通过分享思想、交换想法,改正和调节语言认知,扩充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完成对写作的主题思想和话语的构建。

叙事活动不仅让学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发展,而且这种外显化的思维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触摸”学生的思维脉搏,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教师可从学生的叙事过程中掌握他们的写作思路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并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生的认知、逻辑或语言问题。叙事活动既让教师洞察到学生的写作心理,把握他们对语言和故事的掌握,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体验,让学生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3.语篇构想。叙事表述既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外显化,也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修正与明确自己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完成前两项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活动,思考主题思想、写作目标、篇章结构等因素,构建紧凑连贯的语篇的完整框架,而且要求学生根据所叙述的故事认真安排文章的内容,构思写作的顺序和结构;或有意识地运用叙述中的某些生动细致的意象和话语知识使自己获得丰富的写作资源和写作体验。

学生对写作过程的描述也可看作文章构想的一部分,对写作的计划、怎样将思想转化为语言和对文章的设想,主题思想的确定、写作时的心理、情感反应,写作者的认知和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故事加以讲述,这种外显化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紧扣文章的主题积极规划文章的布局,对好作品的产生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叙事也有助于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对文章构思、结构和内容的叙述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内容;何况议论文本身就包含着叙事的成分,2013年6月的四级作文就要求考生先描述图片,再根据图片的内容阐述图片的主题意义,说明要做大事必须先做好小事的重要性。

4.语篇写作。语篇写作指的是把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转化为主题思想明确、结构紧凑、逻辑清晰的可接受的书面文字的过程。基于叙事的写作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创造力,而小组讨论等合作互动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和创意。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写作的思路转化成具体的语言描叙,如语言词汇的运用、短语和句子的语义学解码、写作文本的表达思路和语义的连贯等;学生也可从“主题―篇章―段落―句子”自上而下地审视写作文本,文本的主题是否得到充分、恰当的表达;文章的组织是否衔接连贯、符合逻辑;文章的结构是否清晰;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学生还可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改等合作方式对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以利于文章最后的形成。叙事活动让学生“胸有成竹”,主题、段落、话语了然于心,既避免了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文章,学生也不用再绞尽脑汁,而是“一气呵成”地完成写作任务。

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设定不同的语境、目标读者、叙事目的和叙事视角,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语境选择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文化、语体的表述,分析文章语境的差异对语篇构建、语篇风格及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还可根据不同语篇体裁的语体差异和语言形式差异引导学生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等方面考虑语言的选择,增强学生的语体意识,培养其不同的文体感悟。

五、结语

叙事视角下的写作教学为改革传统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叙事作为交际和认知的系统,能提供叙事者对外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敏感的重要信息,叙事不但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获得对世界和知识的新的认识,而且刺激和激发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为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提供情感化的、知识化的、表达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6).

[2]黄源深.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J].外语界,2006(5).

[3](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孙素英,肖丽萍.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5]张安律,刘安洪.认知心理学与外语教学[J].外国语文,2010(5).

[6]朱瑜.语料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9(3).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情景教学;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让学生能真正运用只是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悦的学习情境,才能有效的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化学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情境分为不同的类型。化学课程中的情境可分为探究情境、历史情境、和叙事情境三种类型。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有效设计教学情境。

1.探究情境

探究的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一种类似真实科学研究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化学学习,每个人都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在实践共同体内发表自己的思想,接受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评价,最终形成自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探究的情境要求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化学课程中最理想的一种情境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探究的情境是极有吸引力的,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问题意识,以及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我先讲了屠狗洞的故事,让学生说出故事中不解的地方,学生疑惑的有这些:①为什么狗死而人没死?②为什么大侦探的打火机打不燃?③为什么湿漉漉的地面上冒气泡?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开始了新课,我先做了二氧化碳熄灭烧杯里一高一矮的两根蜡烛,结合这一现象让学生说出二氧化碳的性质,经过总结认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说到这,就有学生举手说能解释故事中的疑点①、②,紧接着我又做了一个这样实验:想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1/3瓶的蒸馏水,震荡,瓶子立即变瘪。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紧接着就对故事中的疑点③做出合理解释。再例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课时,讲完燃烧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时,我先设置了这样一组实验:我手里拿着一根燃着的蜡烛,让五位学生分别上场,我给第一位同学一块湿布,让他熄灭蜡烛,给第二位同学一杯水,第三位同学一杯沙子,第四位同学一个空烧杯,让他们分别熄灭蜡烛,第五位同学上来时,我说我什么也不给你,你也要熄灭蜡烛,他很快就做到了。然后让学生逐个分析,每个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因为燃烧的三个缺一不可得条件中的哪个条件没满足,这就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灭火原理,综合五的小实验,得出三个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2.历史情境

当概念回归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当中,就能从中找到概念产生的条件。背景以及概念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科学概念发展的历程。很多学生认为科学是枯燥的,他们认为当前学习的科学已经是非常完美的,没有什么可以突破的。学生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化学概念引入化学课程中时,并没有指明概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异观点,以及科学家之间相互辩驳的思想,或者是科学家失败的经历。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将科学史中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原貌呈现给学生,似乎并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是因为科学史中有关科学概念产生和存在的真实数据。图表和证据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而且当时使用的术语所具有的内涵在当今也有了新的发展。这就要求将化学概念引入化学课程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对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的介绍必须与当前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下的理解和应用相适应。

化学史上那些著名的实验和发现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故事,让学生去追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例如:探究学习盐的性质时,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他留美攻读化学博士学位而后,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一家美国公司所垄断,非常气愤毅然回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又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我国争得荣誉。在这样的情境下不仅是学生体味和学习科学家勤奋、刻苦、攀登高峰的科学精神,而且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教育。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可以获取许多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在学习“燃烧”概念时,可以先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了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再讲化学的发展史时,介绍我们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用粘土制出陶器,有矿石少出金属,学会用谷物酿造出甘甜的美酒,o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都是我们的祖先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进行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也可以介绍医药化学时期的炼丹术炼金术,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师们进行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和炼金术师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之间的人工转化,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习“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时,可以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设计教学情境。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再现了科学家们忘我探索的情境,强烈激发青年一代,陶冶情操,鼓舞斗志,激发他们的发现精神。体现科学知识改造自然服务人类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的情境能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叙事情境

第3篇

关键词: 影像素质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培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00多所院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广播电视机构或相关单位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又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广播电视记者、编辑、编导、摄影等人才。进入本世纪以来,广播电视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网络媒体的崛起,对以第一媒体相称的电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迫使电视节目不断提高其视觉的吸引力;高清晰数字电视的发展使得图像的生产越来越精致和专业。读图时代的到来,对跨媒体的图像传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图片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中的地位提高,图片成为抓住第一注意力的有效力量;图片成为提高可看性的重要手段;视觉风格成为媒介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视频传播越来越便捷,网络视频新闻和视频内容成为各大网站竞争的一个重点。在这样的媒介变化环境下,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而言,图像素质的培养也显得更加突出。但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说,因为广播电视教学人才非常缺乏,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比如在教学中着重于传统新闻的采写编评,忽视了广播电视利用视听语言传递信息这一重要特性,学生对电视画面和视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培养理解成纯粹的技术问题。因此,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系统思考成为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跨媒体的需求,我校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学生的影像素质培养作了系统的思考,并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以期在学生图像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提高,使之能更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及媒介形式的变化发展。

一、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内涵

我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图像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定位,根据从静态图片到动态镜头的拍摄构思,到后期剪辑蒙太奇思维,再到整体影片的视觉构思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影像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影像技术能力。

指的是能熟练运用制造影像的各种设备,包括会操作拍摄静态图片的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掌握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类镜头的成像特性,根据拍摄意图进行测光和准确的曝光控制等。动态图像方面,必须掌握几种专业级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能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节和曝光控制,了解视频拍摄的各类技术调节等。后期制作方面,能熟练应用计算机非编平台,熟悉几种基本的剪辑软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视频技术。

2.画面意识。

画面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和文字相比更为古老,也更为形象。文字在表意过程中是通过概念来完成,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画面通过此时此地的具体形象在框架中以平面构成的方式排列,观者通过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阅读,构建形象之间的关联,来获取意义。在静态的摄影中,形象和形象之间是空间上的前后上下的关系,在动态的影视画面中,除了每个镜头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加上单个镜头内的形象和前后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来形成意义和判断,也就是蒙太奇理论中所谓的1+1>2。拍摄和编辑永远不是复制现实,而是在现实中抽取元素进行对现实的重构。所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影像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对画面独特表意方式的训练和培养;要强化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画面构图的意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对画面美感和意义的影响;使之掌握光线、色彩、影调在画面气氛营造中的作用。

3.画面叙事能力。

目前的研究已经广泛地认同,叙事不仅仅存在于虚构的故事中,各种纪实文体,包括新闻、纪录片或者一个文艺节目甚至一台晚会,叙事都是重要的元素。广播电视新闻教学需要强化学生运用画面叙述事件的能力,这在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中是被忽视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视画面有不同的叙事方式。静态的图片摄影中,照片将事件翻译成情境,也就是说,照片通过空间内的形象关系来凸显事件中的冲突。布勒松将它称之为“决定性瞬间”[1],也就是说在构成事件进程的无数个情境(瞬间),只有一个情境(瞬间)是最有代表性的,这个情景能展示、暗示、隐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拍摄下这个决定性情境来反映整个事件,这是静态摄影的叙事特性。而在影视叙事中,事件是通过镜头的序列呈现的,正如爱森斯坦所强调的,单个镜头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或是模糊的,镜头间的关系把具体的意义凸显出来。镜头和镜头之间可以是各种复杂的关系,顺序的、交叉的、对比的、隐喻的、暗示的……正是这些关系让画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述方式。影片创作者通过控制镜头间的关系和镜头数量的多少来实现对叙事快慢的控制,形成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虽然各类节目在叙述上差异较大,但组合镜头的能力对于任何节目制作者而言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4.构思的视觉化。

对于广播电视的记者、编导而言,制作一个节目不仅仅是把需要传递的信息翻译成视听语言,而是需要从创作的第一步开始就处于视觉、听觉的思考方式之中。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视觉和听觉上构思。语言文字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和概念化,能表达复杂的思辨的内容,而画面具有形象、个体的特征。在语言文字中,“树”表示的是一个类概念,是所有树的抽象的集合,而画面上的树只能是这棵或那棵,是某一棵独特的树。所以视觉构思要求在制作节目时能发挥画面传递信息方面的特长――表现具象、具体、个体的东西。电视在表达抽象信息的时候,在构思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把它转化成个体故事的方式来演绎,通过对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叙事,来体现抽象的概念。电视不同于报纸等媒介的“文字传统”,而承接了“口述传统”[2],它需要更强的故事性,有事件、有人物,才有鲜活的画面,才有吸引观众的“情节”,最后通过感情来打动观众,从而在观众心目中上升为抽象的理念。这种描述个体的行动的构思,才能被画面记录,称之为视觉构思。

影像能力这四个方面,是互为联通、互相依存的关系,它们整体构成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要培养的影像能力。

二、培养方式的改革

在明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影像素质的目标后,我们从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规划。

第4篇

关键词:冰心 泰戈尔 比较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题材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文章,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比较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同质与异构两方面入手,同质即探寻文本之间的共性,异构即探寻文本的个性。寻找文本的同质性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探究文本的异构性,则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个性特色,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解读。

一、同质――探究冰心诗歌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

在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四首小诗,是仿照印度文豪泰戈尔著名的《飞鸟集》所作,尽管篇幅精悍,亦未刻意追求诗歌中的韵律之美,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仍然使无数读者折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这四首小诗,并与同单元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散文诗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同质之处,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罗列,便于学生赏析。

1.诗歌形式的同质性探究

冰心受泰戈尔诗风的影响较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阅读冰心的四首小诗,提炼其诗歌的创作特点。比如《母亲》和《纸船》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抒发对母爱的渴望与眷恋之情,而《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则借助“花”“芽儿”来说明奋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充满哲理。冰心的诗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色是在叙述中抒情、阐发哲理,使人读之有所悟。而泰戈尔的诗歌中,《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都描写了母爱,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诗歌形式上,叙事、抒情、哲理是两人作品的最大同质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提炼叙事主线和情感主线,使其中的哲理自然闪现出来。

2.艺术风格的同质性探究

诗歌形式相似,必然带来艺术风格的趋同,冰心小诗的艺术风格中很容易找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子。在有关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品读两人的诗歌,总结两人的诗歌在语言和修辞上的共性。两人都采用了暗示性的语言风格和象征性的修辞手法,比如冰心在《纸船》中用“纸船”暗喻游子内心的漂泊感,象征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泰戈尔在《榕树》中也用“榕树”来暗喻故乡,用“风”、“鸭”和“影子”暗喻远离家乡的孩子,用象征的手法再现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的眷恋。象征是诗歌重要的表现风格,在两人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实物象征的手法来展现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怀。

3.思想内涵的同质性探究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继承的历史文化。相对而言,冰心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些,其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建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上,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泰戈尔的作品建构在印度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学生理解起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两人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同质性最为明显,一方面冰心的《母亲》《纸船》和泰戈尔的三首小诗都写到了“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情愫;另一方面两人又在诗歌中融入了诸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用“童心”来颂扬“母爱”,用婴儿般的情怀向母亲致敬。在诗歌的思想内涵上,冰心尽管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但仍然坚持着泰戈尔展现“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这在教学中也是需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之处。

二、异构――剖析冰心诗歌对泰戈尔的影响

纯粹的接纳与学习不会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是靠思想内涵、情感切入点、艺术风格等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冰心虽然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颇深,但只在诗歌的结构上借重较多,在其他方面却并非直接借鉴,而是有选择性地接纳。在冰心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自身经历,这些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时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痕迹,这是冰心诗歌与泰戈尔诗歌异构性的本源。在对两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入手,体味两人的诗歌作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

1.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思想内涵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抒感的重要体现。在教材所展现的几首诗歌中,尽管冰心与泰戈尔都在描写母爱,都在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但两人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品诗中的关键字句与情节,以便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如冰心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最为普遍而平凡的经历,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处在人生逆境时躺进母亲怀里的冲动,这是对母爱最真实的诠释。而泰戈尔的《金色花》中融入了想象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尽管也展现了母子间的情谊,却为“母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泰戈尔诗作中的宗教色彩一脉相承。一个追求真实平凡,一个追求宗教神秘,这是两人的诗歌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最大的差异。

2.情感视角上的不同

情感是诗歌讴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视角的切入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情感表达上,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存在本质的不同。尽管两人都以儿童的独特视角作为诗歌的情感切入点,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冰心在《母亲》中用寻求母爱保护的儿童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纸船》一文则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对母爱的眷恋,全诗充斥着阳光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泰戈尔的《告别》则从分别的角度去描写母子深情,从情感基调来看,展现更多的是眷恋和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斥着感伤的情调。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便直观地展现两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3.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不同经历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文本的艺术风格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叙事风格偏外向,写作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细腻的感受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在阅读时情感随着叙事主线的推进而被调动;冰心的《母亲》《纸船》两首小诗,虽然也在描写母爱,但语言风格更加内敛,笔触更集中于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白,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地剖析探索她的内心情感。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一个偏重外向,一个偏重内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人的诗歌抒感的方式。

在教学中,比较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较阅读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教学形式来看,除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外,比较阅读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比照方法来辅助阅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阅读除了了解两篇文章的同质性外,更将重点放在了寻找异构性上,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老校新区,求突破

我校经过60年积淀,早已是区域内老百姓口中的名校。

近年来,我校又涌现出新教育的榜样教师郭明晓(大西洋来的飓风),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黄敏的太阳花班,吴艳、黄黎明、郭惠等全国优秀教师。

2014年我校在新教育苏州年会上,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在2015年新教育成都金堂年会上,荣获“新教育优秀学校”。

近三年间,我校教师10人次获全国赛课一等奖;320余人次获省、市、区各种教学大赛奖。学生获全国、省、市、区各种奖项上千人次。

2015年9月,我校又建成了一个新校区――鲁能校区。其实,新校区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发展。但是,责任与担当告诫学校领导班子,老百姓有期待,新校区要有新突破。经过反复研究以后,学校决定,新校区要在学校原有推动新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与学校原有的优质课程整合,选择“每月一事”为我们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一个月重点养成一个习惯,既带领学生养成一生有用的良好习惯,又促进学校的教师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追求教师发展带动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彰显学校发展,进而形成整个校区的新教育特色。

二、“每月一事”新捷径

为什么在新教育“十大行动”中,单单选择“每月一事”呢?

第一:简洁清晰。一个月就强调一件事,重点培养一个习惯,一年12个月,培养12个习惯,特别适合新建学校诸事杂乱的情况。

第二:整合能力强。每个月围绕一个重点主题,把所有工作和活动进行整合,有1+1大于2的效果。

第三:可操作性强。新教育早有的“每月一事”操作手册,近两年,又有了童喜喜的《新教育的一年级》,把“每月一事”设计得面面俱到,很完整,所以,我们在此指引下,应该能做好“每月一事”。

三、“每月一事”真行动

我们是怎么做“每月一事”呢?

我们做“每月一事”,是在学校“新教育工作领导组”的引领下,学校“专家课程研发组”开发一系列课程(如下页表),用课程作习惯养成教育的载体,让“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落地生根。

如上学期围绕“自信”这一主题,培养学生卓越口才这一习惯与能力,我们各学科教学时,开展课前三分钟谈天说地活动,把学科内容与自信与口才的培养进行整合。每天布置孩子回家朗读或讲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故事,以手机录音的方式上传班级QQ群,让父母和孩子在群里相互聆听,共同进步,再利用主题班队活动课进行集中演讲,展示学生才能。

我们推行“每月一事”项目的具体做法是:

(1)学期规划。学期工作计划中,落实“每月一事”项目,规划学期课程,统一安排工作进度。

(2)每月一会。每学月召开“每月一事”专项会议,分解学期目标,落实本月工作,同时,总结上月工作,汲取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再调整,再规划,再

落实。

(2)每周一信。从学校层面来推动“每月一事”。校长坚持每周致教师一信,用“底线+榜样”的管理方法,对老师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在短短的9个月里,写了32封,近12万字,在信中表扬教师300余人次,明确老师努力的方向,展现榜样,树立标杆,触动教师的灵魂,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3)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既是我们的工作风格、工作习惯,也是一种形象、导向,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我们在推行“每月一事”的过程中,遭遇困难,校长都亲临现场,亲自实践,一线解决。如上学期末,各班做期末叙事时,老师们不知道如何操作,校长就主动给全校老师写生命叙事,做学校学期叙事庆典,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可操作范本,还彻底转变了老师们对新教育的看法和工作态度,自觉主动地完成了班级期末叙事庆典。

(4)交心谈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与工作习惯,终究是个体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学校校长,开展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老师消除养成良好习惯的各种障碍。所以,我们通过交心谈心,促进反思,达到了改进的目的。

四、“每月一事”共成长

在“每月一事”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追求教师良好习惯的养成,来带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就拿养成“每月一事”的“自省”习惯的养成来说,我们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在观察、记录中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为此,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对教师进行课程培训时,我们特别强调平时多观察与记录,注意积累资料,并要求所有教师在每月的“每月一事”专题结束时,提交相关的过程资料,用行政的手段保证资料的积累。

结果很快发现,并不是有了过程资料,就能养成反思的习惯。当学校布置最需要运用“反思”才能完成期末叙事时,老师们情绪波动非常大。

有的说,马上期末考试了,怕成绩拿不上去。

有的说,我一人教几个班,要我反思来给每个学生写生命叙事,我一个老师就要写几百份生命叙事,我哪有这么大的能耐?

有的说,从来没见过怎么做叙事,我不会做!

还有的根本不相信这种所谓“反思”、所谓“叙事”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老师们反响这么大,我们召开教师大会,从“反思”入手分析,让大家从自己遇到的问题开始“反思”,谈谈自己遭遇的真实

困难:

有老师说,自己只是按学校要求在平时工作中收集了资料:随时给孩子照相,随时记录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有了这一大堆资料,却不知道这些资料在生命叙事课程中如何呈现?

有老师说一学期班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在短短的一节课叙事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来讲呢?

有老师说这种评奖方式太

多太滥,根本调动不了孩子的积

极性。

针对老师们真正遭遇的困难,我们召开行政扩大会,请专家介入,对学校现状进行反思性分析:一是教育观念的陈旧,还没完全理解新教育的理念,没有理解反思的价值,没有理解叙事的意义;二是我们在布置收集反思的资料时,没有注意培训教师收集有故事感的资料,更没有培训教师的反思性叙事能力,因而教师缺乏反思的习惯,缺乏叙事能力与操作方法;三是教师没有任何实践经验,自己没有反思的习惯,还没有可借鉴学习的榜样,自然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针对反思结果,根本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对教师反思习惯的养成培训不到位所致,我们采用以下措施解决问题:

第一,加强学科组的指导,加强年级集体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提高成绩的问题。

第二,我们请郭明晓老师给

大家作了“生命叙事”操作方法专项培训。郭老师展示了自己做生命叙事时是怎样反思的,还特别强调了在回顾班级一学期的成长经历时,一定要借助反思,讲述师生成长的亮点故事,揭示这个故事带给班级成长的意义。

第三,寻找榜样作示范,希望有老师提前做班级叙事,为其他教师示范。

没想到,加强教研、专题培训都很顺利,但是,在寻找榜样时,我们再次遭遇了困境――我们通过校长的“每周一信”寻找榜样未果,大家都等候着学习后模仿着做。接着,我们指定教师示范,一连找了三位老师,他们都以“第一次学着做,怎么敢提供示范”为由拒绝了。

我们再次召开教师大会,首先把我们班子反思的结果通报给老师们,然后引导老师们,对自己在叙事这件事上遇到的问题又进行了怎样的反思?

有的说能选择有成长意义的故事了。

有的说还是不清楚如何给孩子写颁奖词,如何颁奖?

有的说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写得出来?

……

看到老师们的反思虽然还不够深刻,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此基础上,学校再一次反思,发现老师们拒绝有其他的心理因素:再遭遇困境,再反思,老师们不愿示范也有其道理:不是听过讲座就能把操作方法变成自己的能力,虽然每个人都愿意努力地做好,但能做出什么样的叙事来,谁也没有底;哪个人都只想展示优秀,不愿意拿自己都没把握的“小板凳”来献丑;最重要的是,老师们担心自己起不到榜样的作用。再次反思,发现问题仍然在我们,是我们把老师们当成能熟练操作生命叙事的人来使用,而没有在工作中静待老师反思习惯的养成。

我们决定给老师们减压,降低本学期的生命叙事的要求,能回顾学期历程就行,其他的暂不要求,激励老师们开始新行动的勇气,让所有的班级做起来,迈出第一步;把原定的“示范”改为“研讨”,在探索的工作中学习、掌握班级叙事的基本流程。全体教师的“反思”习惯,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细致跟进,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逐渐养成。

可是,谁来提供研讨的案例呢?我失眠了!难道能让工作就此搁浅?我这个执行校长,怎样为教师的成长服务,怎样与学校教师一同成长?我不断叩问自己,几经挣扎,只有纵身一跃,用自己的成长,为老师们解决难题提供思路,还要鼓起老师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一次从学校的角度做这样的叙事反思,我也倍感压力之大。郭老师就鼓励我说:“很简单,把这学期做过的事呈现出来就行。”于是我就借用我曾做班级叙事的模式来做学校叙事。在为老师们写期末评语时,我从众多事中选择了每位老师身上众所周知的事来写,如给周学词老师的评语是:

第一次认识你,是从声音开始,从话筒那边传出的你,是那么会说、那么热情、那么友好,凭直觉,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果然不出我料,你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无论什么时候,你总能从大局出发,站在学校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记得,筠莲县几十位老师到校来参观,头一天晚上十点过才电话告诉你,你非常爽快非常乐意就接受了,令我很感动,这就是担当!当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时,“小脚丫”中队设计大气,很有创意,一下子就吸引所有评委,尔后,你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就成了我们学校的招牌,哪里来参观,你都是走在最前面,一期下来,到你班参观学习7次,达100人次之多,见证了你的出类拔萃。当然你远不止这些优点,记得在学校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上,你主动承担了一个节目《国家》,短短几天时间,你班的小合唱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这不,要准备下学期开学仪式节目了,你又主动承担,朝向卓越!

颁奖辞是:你是才华横溢,勇做敢当的男子汉。给他颁发的是才华横溢奖。

我这样选择众所周知的事来写,就是想告诉老师们,一个老师一学期做的事很多很多,叙事时抓住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来肯定赞扬他这学期的成就,期许他继续如此,争取更好的表现。

就这样,我写了31位老师的评语,10859个字定格了老师们生命的精彩绽放。

最难的是从叙事中提炼颁奖词――这正是最能体现反思的地方。这个过程很艰难,甚至痛苦,几次都想放弃。在郭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继续坚持,挑战了不可能。这时,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没有反思的能力,更没有反思的习惯,才会在反思时,如此困难,才真正理解了老师们拒绝示范的原因。我提炼颁奖词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学习反思的过程。当我完成颁奖词――我的反思成果,得到飓风大姐的认可的一瞬间,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感涌遍了全身!突然感到自己今天与昨天的不一样!

叙事结构的确定、幻灯片的制作、音乐的选择、奖状的制作、诗歌的选择、会场的布置,每一个词语后面都是一串成长的故事,都是提高叙事能力与反思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校叙事研讨活动如期举行。31位老师,跟随我一同反思自己的这一年时光,感受着这一年的成长与贡献,体验了在反思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学习着生命叙事的操作方法。在研讨中,老师们主动反思了自己缺乏像小猪那样主动成长的愿望,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大家表示自己要向校长学习,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战胜困难,完成学校的工作。老师们还就自己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在学习反思能力的时候运用反思,用集体的智慧来战胜困难。活动一结束,就有26位老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立即写下了自己人生第一次接受生命颁奖后的感言,同时,表示要带领学生一起反思,一起感受成长的幸福,在工作中让自己快速成长。

学校生命叙事研讨活动,彻底改变了教师的观念与工作态度!老师们沉静下来,重新审视一学期的经历,寻找生命成长的转折点,分析其成长的意义,在反思中叙说班级故事,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反思习惯的养成训练。

各学科教师都在审视一学期的经历、选择典型事件、分析归纳成长的意义等工作中,为孩子们写下了生命叙事。特别是艺体学科的老师,他们每人为300多个孩子写下了学科叙事,对300多个生命的成长进行了反思;我们的每个班主任,不仅综合了各学科教师给每个孩子的生命叙事,还反思了班级的成长,完成了班级叙事。如吕冬梅老师在班级叙事上讲她上《古朗月行》这首诗时,发现最后一句是“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当时就有些纳闷,因为她记得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于是赶紧上网查阅读相关资料,又翻看了《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选集》,发现绝大部分关于这首诗的文字记录都是“飞在青云端”,只不过“青云”亦作“白云”讲。于是她决定把课件中的“白云”改为“青云”的经过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从老师那儿学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把每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才能让生命走向卓越。老师们完成生命叙事的过程,也是不断训练自己的反思能力,养成反思习惯的过程。

就这样,我们的老师在“每月一事”工作的推进中,改变着自己的工作作风,学会了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而不只是盯着考试分数,他们正在用好习惯去替代坏习惯;我们的父母也越来越支持学校新教育活动,愿意深度卷入到“每月一事”活动中,和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成长,陪伴孩子养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

“小脚丫”班豪豪,因父母长期不和而吵架,爸爸在他眼里就是一混蛋。他叛逆、暴躁、不合群,遇事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加的坏习惯随时显现。在学校“感恩”主题的亲子文艺表演活动时,我们特别邀请豪豪父母与孩子一起表演。父母和孩子一起排练节目,家庭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因为这个忙工作而极少陪伴孩子的爸爸,发现陪伴孩子成长,与工作一样幸福。他乐此不疲地参与到亲子活动中,参与到学校“每月一事”的教育生活中,成了班级的榜样爸爸。在表演时,父子俩得到全校师生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没想到,长期“每月一事”浸润的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开出了一朵花来:这个活动成为了豪豪人生的转折点,他开始崇拜爸爸,亲近爸爸,在班级生活中也变得开朗、自信、合群……他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不断养成,而坏习惯在“每月一事”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矫正。他爸爸更是感激地说,是学校还给他一个可爱的孩子,是学校给了他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我们的推行“每月一事”行动取得了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如今,我们的学校外墙上的“每月一事”专栏,呈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课程下孩子们生命成长的故事,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

如今,我们的教师成长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关注生命成长的工作习惯正在养成,让学校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幸福乐园;他们成长的故事,在全国种子教师研训营的展示活动中获得

第6篇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0世纪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或“斯氏体系”。该体系理论概括了许多艺术实践的先进经验:在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体验是基础,体现是目的;体现的内容是剧作形象,称为“再体现”;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及其下意识的创作,只有依附天性规律,体验方能真实、自然、深切;体验不是目的,是达到体现的途径。环境是情感真实的存在条件等。该体系不仅具有卓越的实践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因此很快享誉世界。

影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影视创作综合能力,把控和完成作品的前期创意和制作,相关课程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笔者认为,斯氏体系虽已产生很长时间,但它主张来源于生活,强化学生体验并最终达到体现,因而仍对当前的影视课程教学和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影视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真实性与影片叙事 斯氏体系强调真实的体验,艺术的秘密就在于使虚构变为美丽的艺术真实,这一点在创作和教学中尤其重要。学生制作原创短片最重要目标是讲故事,短片是否打动人在于故事是否具有感染力、观众的共鸣点。需要解决如何去讲故事,也就是影片的叙事问题。好的影片首先必须具有真实的情感和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艺术家力求把他从外界获得的东西,不仅记载在记事本上,而且铭刻在心里。在影视制作中基于生活的故事和体验的作品才能够成功,这要求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强调作品叙事的真实性。在教学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的就是表达的情感要真实,这种真实来自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阶段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空间中去挖掘元素和灵感;既不能脱离开生活区凭空进行创作,也不应该去表现那些学生并不熟悉和不适合学生驾驭的题材。例如,有个学生找笔者辅导一个关于中国梦的短片创作,他想要表现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反映国家的变迁和改革发展的成果。笔者的建议是不要做这个创意,而从最简单、最平凡的身边的人或事来入手。每个人的真实生活都是平凡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是不平凡的。就中国梦来说,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本身就是最好的体现。强调叙事的真实性首先是所表达情感的真实性。

体验式构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没有体验就没有艺术,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活。学生原创短片设计中体现真实情感和生活需要一种特别的视角,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角色的位置和环境,进行角色定位和换位思考。特别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话创作必须要有生活,要体验生活。短片立意的过程就要进行体验式的构思,感受进入作品。体验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思想的核心之一,将一个题材表达充分首要的是沉浸于角色之中,在设计脚本和角色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与角色进行转换,特别是主要人物的表现方面,这一点不仅仅是演员创作角色的表演问题,对于实际的创作和脚本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众心理与镜头画面设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只应给别人的场面调度找到根据。也就是说,找出相应的体验与动作,通过这些找到相应的情绪。学生短片创作的最终目标是为观众所接受,在进行镜头画面设计时要从观众的心理感受出发,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对其心理和预期进行体验和思考,在叙事的同时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合理运用景别和场面调度。

细节的表达和真实的呈现关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要感染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受到感染。感染力来自于细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合理运用细节可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感,加强视觉语言的说服力,强化情感。特写镜头是将局部加以突出、强调的艺术手法,运用特写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大量运用了冲击力强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食物的质感和制作手法的娴熟,通过不同的角度设计了表现力很强的特写镜头,呈现了丰富的细节。特写镜头并不是人眼正常的视角,也包括一些俯仰角度,这些镜头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新鲜感,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等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6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宋家玲编著.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

[摘要]本文解析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内容、概念理解和实施途径,由此提出校长课程领导力能深化学校课程整合实践,促进教研团队的整体发展,能加强学校文化的环境建设,夯实课程内涵的发展基石。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 整合实践 环境建设

一个优秀的领导,一定会有高瞻远瞩创造未来愿景的远见力。愿景是领导者凝聚人心感召所有员工的领导力。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善于融合全校师生,乃至家长和社会共同规划愿景——一个让所有人为之心动、为之行动的希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决定了他的教育愿景能否实现,能否取得广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追随。

一、学生成长是规划主旋律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成长是所有愿景的核心目标,也是新课改赋予课程的灵魂。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无不为着实现培养目标的。我校坚持成才重要,做人更为重要这一目标,提出从小就为我们的学生成长打好人生底色,教其六年,为其今后的六十年着想。

1.用经典积淀

“今天你阅读了吗?”这是每个永小人一到校就映入眼帘的一句话。“晨诵——午读——暮省”是学生阅读的三部曲。让学生在永小里用阅读美丽生命,用经典滋润童年,积淀文学底蕴。”

2.让梦想启航

“首先,向你表示祝贺!你的作品已被学校录用于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学校走廊文化学生作品录用通知书。本年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举措,改变以往学校张贴名人画像的做法为悬挂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看上去学生作品还很稚嫩,但都来自于学生之手,来自于身边同学之物,显得不太遥远,特别亲近。无形中对其他同学是一种促进教育,对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肯定,一种荣誉。

3.为人生奠基

(1)设计主题活动

每月一事,活动内容包括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挫折教育……

(2)注重礼仪教育,以“六爱三雅”为活动主线

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培养学生情感,让学生成为高尚品行的人,有儒雅的语言,优雅的行为,高雅的情趣的人。

(3)加强写字教育

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每周一节写字课,把写字纳入评价考核,从横、平、竖、直中挖掘做人的道理。

(4)注重沟通与协作

注重沟通与协作,倡导“你是天下第一也要由天下第二来帮你”。

(5)学校教学楼道设计不同主题

1号楼突出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2号楼突出科技教育(科技与神话、科技与奥运、科技与未来),3~4号楼突出读书经典故事,哲理故事。

(6)做好做实学生“10+2”星级评价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让学生在鼓励和赞赏中增强自信,获得成功。

我们给全体师生和家长勾勒了一幅学生未来成长的蓝图,我们也用实际行动描绘,愿景变得真实而有魅力。我们还要从不同的视角阐释逐渐丰满,尤其是不要忘记用童心创造孩子的世界。

二、教师发展是规划主力军

校长的愿景多么美好,教师才是实践者,是教师一步一步地将愿景打造成现实。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焦点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上。借用薛法根说的话: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就是对教师在课程建设领域潜能的发现力。

把教师的思想学识写成一本书:要善于发现教师所拥有的思想、学识、品行,乃至特长、爱好。好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课程与教学。学校倡导新教育实验“只要坚持就有收获,只要行动就有奇迹”的理念,几年来见证了我校教师“叙事”的提升。这种提升,只因一份坚持。学校在坚持,要求每位老师每节课后写教学反思;学校在坚持,要求每位老师日常写教育教学叙事;因为一直在坚持,看到了老师们的课后反思和叙事逐渐的由刚开始的只是勉强完成任务到现在的一种自觉行为。

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写成一本书:要善于发掘教师对自己所任学科有独到的见解,老师的教学是对课程的二度开发,无论是在学科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有个性化的创造,带有鲜明的教师印记。学校以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为基础,开展“教改大课堂”系列活动,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让老师享受教学,享受课堂。

把教师的才华创造写成一本书:要善于发挥教师高雅的兴趣、过人的特长,并鼓励他和孩子分享,参加各类学生活动,这就是好教师用自身的才华创造的课程。

每一个老师都成为一本好书,这是愿景的最高境界。正如专家所说的最好的课程领导就是要善于发现隐藏在教师身上的课程资源,并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三、学校课程是规划主干线

愿景得以实现,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是保障,是主干线。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形成过程,也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酝酿过程。我们的目标是将课程进行校本化,建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规划,拓展学校课程建设的时间和空间。

1.紧抓课程常态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规定课程,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整体规划三级课程管理,不随意增减课时、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

2.遵循学科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高水平地实施国家课程,依据的不是某一套教材,而是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比如,我校将《弟子规》《三字经》作为语文学科的拓展课程,安排每周一节的特色课时间学习,奠定孩子的传统文化底子。我们还根据学校实际,自行编写了《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德育校本课程。丰富而鲜活的校本课程,弥补了现有学科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为孩子的学科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3.高标准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立足地方文化生活等资源,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如《广丰的民俗》《广丰的特色小吃》《永丰小学小学校门口拥堵情况的调查研究》等。

4.立足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开掘各类教育资源

比如: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健朗的身体,我们开设跆拳道课程,为了让孩子气质卓然,我们成立了学校艺术团,校合唱队……

5.创造性的设计校园文化课程

第8篇

【关键词】化学 反思性 教学模式

一、反思的维度

反思的第一个维度即快速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思,具有个人化、即时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反思的第二个维度是修正,它仍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反思的一部分,它有因为思考而快速中断或暂停的现象;反思的第三个维度是回顾,回顾通常发生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可以在教师工作期间或之后的任何时间内,其结果可能导致原先的教学计划得到修正;反思的第四个维度是研究,这时教师围绕某一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与观察,反思变得更加系统化和敏锐化;反思的第五个维度是理论的重构和重建,这个阶段的反思可能要持续几个月或几年,且比其他维度的反思更加抽象、理性和严谨。教师在批判性地验证自己的实践理论的同时,也在按照一般的学术标准来衡量这些理论。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反思性教学重视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既关注实践问题,又注重理论提升。反思性教学强调组织与个人研究相结合,反思对象既有教师教学又有学生学习还有教学环境等,研究多采用系统整体动态的方法。反思性教学目的性较强,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反思性教学不仅是内隐思维活动,还是外显的实践行为。

三、反思性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反思性教学评价其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师生发展。因此,在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上,不求全、求细,而强调评价的针对性,注重师生的共同发展。

双向性原则:在建立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时,必须考虑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活动,注意克服教学评价中只见教师不见学生或者只见学生不见教师的偏见,这是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与传统教学评价标准的区别所在。

合理性原则: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实践合理性是整体的合理性,在建立评价标准时要全面考虑反思性教学中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和教学工具合理性。其次,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客观合理性和主观合理性的统一,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考虑量化标准,又要注重质化标准。最后,教学实践合理性涵括价值和情感,在建立评价标准时,既要注重对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学的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评价。

开放性原则: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包容丰富和复杂的教育现象,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框定师生的教学行为。反思性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原则也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条目式的标准。

四、反思性教学的模式

教学前反思,教师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制定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中反思,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的同时就教学理论的应用、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进行反思,达到局部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

教学后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就教学进行反思,全面优化教学模式。

五、反思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策略与实现途径

1、确定反思内容

信念系统:教师的反思过程就是要揭示和考察各种假定或信念,并试图审视更深层次的信念或假定,批判那些隐含于教学行为中、妨碍课堂生活和合理实践的潜在假设、信念,以创建更加和谐的、高质量的教学生活。

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是教师教学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教师成功地进行教学所必备的教学知识以及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知识等。

教学实践:教师在思考自身的具体教学活动时,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个性差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如何;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予以积极而恰当的评价,是否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究和持续地求知等。

背景因素:教师的教育信念、假设、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影响、历史现状和背景密切相关。

2、确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途径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的途径有多种,一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确定:

体验与书写反思札记相结合(适用于自评) ,体验意味着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觉体悟和反省,体验使得反思性教学超越单纯的技术或方法论层面,而成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和专业生活方式。积极的体验与思考可以让教师从经验中学到一些个人化的实践知识,领悟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反之,如果教师不善于体验、不进行反思,就算是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不过是对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不会增加新的知识,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多少帮助。

为了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札记的撰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叙事,这种教学叙事为探究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故事、积累教师知识提供了可能。

从学习者角度反思(适用于自评),批判所关心的是,怎样保证没有任何东西,无论是偏见还是先入之见,妨碍思维本身。这类批判的基本姿态是反向思维,即反思,对万事万物作反抗式思考,目的在于避免思考本身陷入单向思考模式。

作为学习者,我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和成人初期的学习经历,在教学生涯的初期塑造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并且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核心和基础,它几乎贯穿在中学化学的各部分内容之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导出是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基础土进行的,“双基”的发展又依赖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扩展和深入;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生动直观的再现和认识;化学计算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定量研究;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载和描述。更重要的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依托。

在化学教学中要切实树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6.

第9篇

一、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理念,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立足点,成为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

1.制作《高中生素质发展记录册》,变终极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记录册中有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职业理想规划、人生发展规划;有言谈举止、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目标要求;有学习要求、读书计划、创新实验等个人规划与记载;有自我反思,教师赠言、家长寄语等。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全面、客观、深入、细致地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2.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变以分数为主的单一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全息性评价。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将综合素质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等六个方面。学校逐一制定了详细的评价要求、细则与方法,并将教师、学生、家长全部纳入评价主体,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全息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自治、协作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

3.制定《学生学分认定细则》和《学科模块学习过程评价表》,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甄别性评价为分项描述、质性评语和考核成绩相结合的多指标混合式评价。 学分制为真正实现多元化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学生所获学分的结构能反映出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发展倾向,学分数量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时间总量。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具有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分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学科模块评价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该项评价制度实施以后,彻底改变了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真正实现了学习的过程化、多元化评价,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管理方式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丰富学生评优内容,拓宽评价渠道,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上进,为此学校积极拓宽评价渠道,丰富评价内容,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受到表彰、激励,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展,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二、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

1.革新评价标准,促进课堂教学。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学校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积极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突出“以学论教”的评价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要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诸方面。

2.鼓励教学叙事,促进教学反思。 教学叙事是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和自我反思的方式。学校应大力倡导将教学叙事、集体备课和校内公开课等结合起来,使教学叙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享资源,成为教学评价的媒介。我校教科室定期征集教师教学叙事,评选出优秀文章,编印成《我的教学故事》。在省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叙事论文评比中我校有十多人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3.强化教育科研,促进业务提高。 为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我校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学校实施了“一三五零”工程,即学校至少承担一个国家课题,三个省级课题,五个市级课题,全校不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数为零。“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组织申报了3个国家课题,2个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学校教科室专门制定了《教育科研考评细则》,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4.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积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偏重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修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细则,要求全体教师面对新课改,迎接新挑战,加强学习,实现教师角色的多元整合,除胜任学科教学外,还要担任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等多种角色。学校把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的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编制了《学生施教计划表》,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施教措施和评价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求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先生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换。学校每年定期举行教科研论坛,教师发展论坛,教学论文评比,为教师反思教学、研究教学提供舞台和机会。

三、建立与评价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由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策略和必要措施,因而评价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评价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课题。同时我们也感到,在课程评价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实际问题要解决。

1.评价观念问题。 依赖分数去选择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和淘汰“不适合教育的学生”是以牺牲学生更多现实的、发展的因素为代价的,是必然要被摒弃的评价观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学校实行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深刻理解课程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的背景,明确新课程对学生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反思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理解、认同、接受并实践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新理念,同时向社会、家长、学生作广泛宣传,共同做好师生评价工作。

2.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评价的结果如何得到社会认可,并在学生升学、就业等实际环节中产生现实影响,真正发挥综合评价的功能,这个问题的解决,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可喜的是,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中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作为高校择优录取的基础,并对考核内容和方法作了原则规定,很好地发挥了高考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评价的公正性问题。 要使评价产生实质性作用,必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如何使教师的质性评价、量化评价更规范,更科学,如何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更客观,如何让过程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如何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何发挥评价机制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等,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为指导,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教学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心工作,重点开展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学科教学、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等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1、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取决于教材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呼唤教学反璞归真,以一生的眼光审视一时的教学,以整体的思路设计课堂教学,以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抓住关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针对教学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开展叙事式研究,记载有意义的教学经历;注重案例研究,强调“对话”与“分享”;提倡校本教研,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师解决自己工作中亲身经历的问题,从中找到真谛,以此来指导实践,促进教师智慧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

3、抓好教研组建设,让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组内教师互惠互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最现实的教研常态。本学期工作重点是以“规范教研组”、“星级教研组”评选活动为指导,把教研组建设成“教师成长的摇篮”。

(二)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教学调研,规范教材使用。

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处理教材,有层次地分步实施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指导学校以科研和教研为先导,聚焦课堂教学,大力开展“本色语文”和“语文本色”的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开展诊断式评课,寻找问题的原因,发现其中的亮点,改进教师教法、指导学生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受益,让教师在课堂中成长。

3、重视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主观能动地持续发展。

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创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分月工作安排

阶段时间活动内容参加对象地点

辨2月教研组长会议——

布置工作、交流经验竺叶儿岳林中心

第四、六册教材备课活动二、三年级教师锦屏中心

3月“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暨主题研训-学习思辨。全体教师校 本

“本色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待定实验小学

组织参加省“少年文学之星”

征文比赛三—六年级学生

“教学叙事”评比(3月20日前)全体教师

参加“诗意课堂”教学观摩会全体名师带徒成员宁 波

践4月“素质提升工程”骨干培训王优娜、徐治英待 定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暨主题研训-教学设计实践全体教师校 本

名师带徒活动——

教学研讨、专家讲座全体名师、徒弟

各校教师代表

讨5月“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暨主题研训-教学设计研讨全体教师校 本

语文新教师实践考核蒋丽君、冯玲云

名师带徒活动——

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全体名师、徒弟进修学校

征求质量评估意见

完善质量评估方案各年级语文组长

思6月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暨主题研训-教学设计总结反思全体教师校 本

有关年段教学质量检查(三、六)三、六年级语文教师

教研组长会议——

第11篇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叙事 治理结构转型 研究型学院

一、伪形叙事——一流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缺失

建设一流大学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叙事共识。

何为一流大学?简而言之,是“由一群世界一流的教授吸引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学生,在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下,培养这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从事着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的大学”。[1]

在此,一流大学的所指与能指,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的意义和功能应该为我们所认可。然而事物的符号象征意义(所指)不是由这个事物天生的素质决定的,而必定是被国家体制、时代状况和具体的文化语境等因素所共同赋予(能指)。当今一流大学的存在及其为我们所能直观的治理功能模式,主要是多个世纪不断积累的西方的社会、文化习惯的产物,是一种逐渐形成的知识生活下的学术程序;是一种地域性的学术生活的经验。因而,一流大学所指与能指的文化学意义上的原形意涵,切入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发生伪形的概率就不低。其关键就在于作为异域的后来者,建设一流大学在观念的引领上,如欠缺一个良性治理所需的价值取向上的合理性把握,建设一流大学就成为一种新叙事或重新叙事,而将一流大学的意义承载变成了对西方社会的想象,将建设一流大学作为表征某种存在的心理诉求。在当下新叙事的主线就是大学治理结构的转型。

就治理来讲,是指一系列的价值、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一个社会可以来管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这意味着治理应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把握。即治理既是开发社会资源过程中实施管理的方式,同时又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治理还被界定为限制和激励个人和组织的规则、制度和实践的框架。因此,从上述对治理的理解来看,西方一流大学治理功能模式的原理乃是蕴藏于、隐含于、内在于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信息、制度规范和学术实践之中的。而其中学术道德作为学术文化的核心力量,恰恰在于能降低学术制度的运行成本。即效率的追求立足于“正义”之基上,尽管“正义”也是相对的观念。由此西方一流大学的形成和演化就构成了一种原形叙事。

与此相观照,当下建设一流大学如其叙事合法性的取得,在于通过一种意识形态(强国)确立一种理念(建设一流大学),从而论证凡是符合这种理念就是合法的话,其间隐含的风险就是合法性替代真理性。如果理论的作用是为实践提供合法性的依据,合法性不是靠真理性(或正义性)来保证,而是靠强权来支撑;叙事的呼声愈高,叙事者就争得越多的话语权。这一点已为大学治理结构转型中的行政主导化所印证。建设一流大学应警惕徒具制度规范性框架的治理转型伪形叙事倾向。

二、要素调控——治理结构转型的主要误区

当下一流大学的建设除了上述的通过信而非思来跳过关键性一步的迷思外;另一种观念是基于复杂事物一经分解定会变得简单这样一种默许的信念(世界观或自然观)。即当前建设一流大学在治理结构转型上的主要举措就是要素调控,其理解是建立在通常系统的“元素法”的基础上,它总是先将现象分解为要素,然后研究要素的性质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要素间的基本法则,最后再根据要素间的基本法则理解现象的本质。[2]

以此观察,最具普遍性的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基本上是管理层在追求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目标框架下,针对提升学术竞争力的制度设计,其基础和出发点就在于设计者从最薄弱处突破的系统观。不仅大学转型中存在这样的认识,就大学的管理,以大学行政楼为统率的要素控制观,同样也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

而如果我们认可大学治理包括一系列的价值、政策和制度,则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大学中诸如人才培养与因材施教、知识创新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与学术逻辑等成正比或正性相关的内在联系;尽管这些“确定关系”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意会,但其作为普遍性的内在规则存在于大学的治理结构中,并适用于大学知识生产的所有单元或子系统。其次,在大学系统内耦合的大量单元或子系统,不仅在专业、学科的学理上具有多样性;而且知识的形式上既存在厚积薄发的常态,又有醍醐灌顶式的体味、灵光乍现式的顿悟。这就赋予大学的治理既要把握系统中的确定性与普适性的规定,又能于知识过程的多样性中包容随机性。

大学系统内知识过程确定性与普适性的规定是其治理的结构要求,而知识过程的多样性、随机性又是其治理的结构形式需要。前者体现大学系统中治理的稳定性和基础性,后者体现大学系统中结构形式的不规则性、复杂性。现实中的大学治理如以大学层面的要素管理调控为主导,事实上将人为地扭曲了大学作为复杂系统的存在。显而易见地,作为大学层面上规范性的制度设计,基本上只能求得最大化的最低水准,体现整齐划一的底线刚性。同时以建设一流大学的角度看,这种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大叙事将因欠缺弹性,更因抽离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变革的结构之间、过程之间,以及传统之间的互动,而压抑大学系统内大量子系统、个体的小叙事参与。将一流大学的建设叙事扭曲为强制推行的一厢情愿或迫不得已。

可见,现行的治理机制结构——行政主导的要素调控既欠缺大学成其为大学的平等价值之基,又不能面对大学系统的复杂性、平等原则与差异原则的同时欠缺。事实上一流大学建设叙事可能导致旧病不去,新疾又来的局面。这样不论大学当下的治理还是处于转型中的议程,都必然要作路径上的转型。

三、研究型学院——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们应该看到,不管多复杂的系统,总是存在着诸多确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是结构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规律,系统通过这系列关系,获得其基本特性。[3]

因此,大学治理转型遵循的前提就是首先确立大学治理结构“理想类型”。而其建构的原则则应是“上善若水”、“水因地而制形”——体现出大学内生于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信息、制度规范和学术实践之中的基本特性,确立大学成其为大学的一系列基本价值。

其次,遵照治理所关涉的权力、关系、责任的原则,划定权利的边界。确立权力谁行使、规划谁作出,以及问责如何进行的基本治理结构框架。

再次,大学系统中,知识如何成为可能是最为根本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治理的结构形式上进行把握和调整。

根据以上的原则次序,以及大学自身的系统复杂性,建设一流大学的治理转型应倾向于大学层面发挥学术价值、学术道德、学术评价、政策规范调整等基础性、整体性特性的确立、引导作用,以满足大学结构要求上的稳定性、传承性。

而针对大学知识过程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在治理转型的结构形式上,资源要素的组合权力、科研教学的组织安排、管理调控的行为运作等要层级下放,并以制度的形式和规范性确认和推进中下层级和相关个体的参与与自组织。

以上内容既体现了一流大学历史演化的传统,又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治理转型的路径选项。

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演化看,以剑桥大学等为代表,实行独立学院制的方式,将学术及学术竞争的自交由学院;以老牌的斯坦福大学、英国新秀卡福迪大学等为代表,实行的是先打造有限的几个强势学科,尔后进行扩张或交叉整合形成优势学院,并带动全校实力的提升。虽然治理方式上,两者有差别,但在学术竞争力的生成和提升上都遵循着一条相同的基本路径,即以知识分化构成的学科学院作为基干,以其发展状态作为大学学术声誉的来源和院校间竞争的基础。其实践的经验就在于作为大学子系统的学院,既分有大学的学术性,又可在相对同一的学理上实现子系统的要素自主组合。

因上,在当前国内大学自有所扩大的背景下,建设一流大学完全有可能以部分优势学科学院为基点进行试点,通过在大学内部首先生发成长出一些局部的、新型的学术生态进而汇聚成一种新型的大学形态,以局部创新建设的渐次扩展,推动大学治理结构和功能的重构,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近,实现大学脱胎换骨的变革。以优势学科学院与一流大学尤其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直接性、关联性,我们倾向于将其定位为研究型学院这一概念。

这样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就在一流大学建设的治理转型上,既产生小叙事的作用,又丰富了大学治理的结构形式。它适应当今大学规模扩张和组织结构日益庞杂对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通过分权和整合资源配置,有利于在大学内部逐渐形成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大学治理中责权下放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有利于院系层面在自主办学和管理科学化方面进行探索。[4]

可以说,个案研究的方式、以小见大的思维往往是宏大叙事不着边际状况下比较理性的选择。因此,建设研究型学院就其意义来说也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一个路径摹本。

参考文献:

[1]睦依凡.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23.

[2]屈世显,张建华.复杂系统的分形理论与应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26-30.

[3]肖永健.复杂系统的确定性——模式的确定[Z].价值中国网,2007-6-27..

第12篇

深受现代主义建筑影响的拉兹•里华儿1934年出生于印度,19岁进入新德里建筑学院学习,后在英国伦敦AA学院就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到达法国并在巴黎的米切尔.伊科卡德事务所工作过,几年后他回到自己的祖国,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的建筑设计多在印度国内,在法国、葡萄牙、中国等也有少量作品,不仅包含住宅、办公、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馆等建筑单体,还涉及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代表作品有法国驻印度大使馆馆员生活区、英国驻印度大使官邸、尼赫鲁纪念亭、(印度)中央教育技术学院、国家免疫研究院、印度国会图书馆、葡萄牙里斯本的伊斯梅利亚中心等,他曾经荣获印度建筑师协会颁布的金质奖,英联邦建筑师协会和法国政府也曾授予他很多奖项。印度悠久文化历史熏陶和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的双重影响使里华儿先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观:建筑设计应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但并非形式的简单组合,应该深入了解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把握了其各自的精髓,才能在创作中不断创新。

和上世纪很多的印度建筑师一样,里华儿先生接受的是西方建筑教育,喜欢简洁庄重的几何形体、使用砖石与混凝土、对于光线与建筑形体和空间相互关系的把握这些设计手法受到了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的影响,两位大师更重要的影响则在于,里华儿先生体会到现代建筑不应该只是复制一些表面的装饰化构件,更重要的在于对传统的继承,建筑的语言不应该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而应该是地方性的口语,如何将现代主义和本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他在创作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文化和气候是影响他建筑设计的最主要因素,他关注现代工业的发展,试图使用二十世纪的技术来恢复殖民地时期丧失的印度古老的手工制造工艺,并通过现代的建造技术来重塑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动人心魄的优雅的建筑空间。

2003年笔者与拉兹•里华儿先生因为印度驻华使馆项目相识,并且参与了整个工程的深化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客观地说,印度驻华使馆项目并不是里华儿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依然贯穿了他一贯的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手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厚重的体、光影交错的建筑体型

里华儿先生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庄重典雅的,这种感觉来自于建筑体量的集中对称和几何图案的运用,这些不仅是现代建筑的影响,更源自古印度艺术和宗教的启迪。他常在公共建筑中采用中轴对称的平面,喜欢塑性感强的体量,而住宅群落则体块交错有如积木的堆积,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力度,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印度气候炎热,遮阳是建筑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里华儿先生常常使用凹入的外窗、各种石材遮阳板以及厚重的出挑屋檐阻挡阳光的直接照射,而遮阳构件在阳光下投射的阴影则使得整个建筑灵动多变。

2庭院和穹顶

里华儿先生非常重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活动空间,他喜欢在作品中设计尽可能多的庭院,他的庭院除了公共活动空间的作用外,还用于调节气候,他认为,庭院是室内延伸到室外的起居室,是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在群体建筑中穿插各种尺度的庭院为他的作品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在单体建筑中,中庭承担了室外庭院的作用:四周厚重的建筑遮蔽阳光,为建筑的中心提供阴凉的活动空间。在中庭里运用顶部穹顶来调节并引入自然光,是里华儿先生特别擅长的。印度的建筑深受宗教的影响,穹顶是印度古建筑的代表符号,也成为了印度建筑的标志,里华儿先生在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穹顶,或混凝土、或钢结构、或厚实、或轻盈,为建筑空间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在驻华使馆的设计中,办公楼和报告厅都使用了钢结构穹顶,里华儿先生与结构工程师一起探讨结构杆件的构成和尺寸,以创新的穹顶设计满足他永不停步的建筑创作之路。

3使用当地建筑材料

使用朴素的材料是里华儿先生一贯的设计宗旨,受柯布西耶的影响,他对混凝土那粗犷厚重的外表非常喜爱,考虑到建筑造价,本土产出的砖石等砌体结构也经常被他使用,但笔者认为他最为擅长的是对当地石材的运用。印度盛产砂岩,并因其厚重,色彩纯净的特性而受到世界各地建筑师的青睐,由于砂岩的质地较花岗石松软,用作立面装饰材料时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而且毛面的砂岩远比抛光的更有质感,使用烧毛的砂岩建筑会散发一种醇厚、质朴的气息,里华儿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古代遗迹再生的恢弘外表,与他熟练运用砂岩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仅用砂岩作为立面和室内的装饰板,还用它们制作小的建筑构件,如水落管和一种名为“jali”的雕花楼空板(这种镂空板被大量用于空间分隔处,使室内外具有流动的气息,同时产生美丽的光影),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甚至尝试用石材作为构架,直接镶嵌玻璃作为建筑的护结构,将石材优雅精致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致。

4历史建筑符号的运用

印度悠久的宗教文化深深影响了里华儿先生,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感已经融入了他的一切,他将继承和发展印度悠久的建筑文化作为了自己的责任,在他的建筑作品中,简化和抽象的建筑符号被大量运用而且赋予了新的功能,比如住宅设计中顶部常用的框架(chhatri)就来源于印度传统建筑,它既是一种装饰,也有遮阳的作用。在驻华使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4.1加强对教育口述史研究方面的理论探讨

当今时代,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日益密切与频繁,我们必须要加强教育口述史研究自身理论上的探讨,尤其是与之相关研究间的关系探讨。

4.1.1教育口述史研究与教育自传、教育回忆录

一般来说,自传和回忆录是以个人回忆为主要内容,以个人自身的成长为主要线索的一种文体。概括地说,二者都是个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而教育口述史研究则是建立在当事人的回忆基础之上的一种研究范式,当事人的回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来说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内容。

4.1.2教育口述史与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口述史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二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首先,就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必须要利用访谈的方法,但访谈法却是教育口述史研究所必须的。其次,从研究的主体看,教育叙事研究既可以存在两个主体,也可以仅存在单一主体。而口述史研究则至少要有两个主体即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最后,从研究内容看,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口述史研究之间有一个极为显著的区别: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都是以说明问题为根本的;而对教育口述史研究来说,研究内容的真实性是我们最先要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