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设问题情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与目标。改革的内容既包括教学内容,又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手段的种种弊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彻底转变,提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源泉,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这些都指出了问题的重要性。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初中生初次接触,对这门课程感到新鲜,但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与教学方法的落后,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渐降低,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话题。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情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动机,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现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在此与广大同仁共享。
一、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一方面实验富有趣味性,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实验形象直观,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验在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以往的“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陈旧教学观念,善于运用实验来创设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来解释心中的疑问。如在学习惯性这一内容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杯子上放一塑料片,再在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然后在水平方向上用力将塑料片弹飞,此时鸡蛋会产生怎样的运动?有的说鸡蛋也会跟着飞出去,有的说鸡蛋会直接掉入杯中。在学生的种种猜测中我当堂演示实验,学生发现当塑料片飞出去后,鸡蛋短暂地静止后,落入杯中。对此实验现象学生纷纷表现出了惊讶的神情,产生了求知的主观意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经过不断的猜测、思考与验证,学生经过讨论与交流,得出鸡蛋在水平方向上并不是不受力,而是所受的力相对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惯性而静止,在物体重力的作用下又落入杯中。
二、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亲切性,这样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易激起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有所用,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进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愉悦的心情参与到今后的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培养让学生用物理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学习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我提出:下雨天为什么容易滑倒?在学习杠杆平衡的条件时,提出我们买东西时商家所用的杆称称东西重要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与勇气。
三、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寻找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系,以此为契机来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顺利用从已知过渡到新知。如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既然如此,那么在拔河比赛中双方应该不能分出胜负,但实际却总是有一方获胜,表面看来此种现象与力的相互作用规律是相违背。此时我提出让一个力量大的男生与一个柔弱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哪位同学是最终的胜利者,这样的问题在学生的认知间产生了冲突,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教学手段质的飞跃,可以以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传递信息;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教学,具有形象生动、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微观为宏观,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在学习机械运运这一节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千米高空飞行时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的视频。此时提出问题:这位飞行员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抓到一颗子弹呢?又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运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水杯里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提出水怎会变成白气,白气又是如何变成水滴的?这样的问题情境形象直观,鲜活的画面与动态效果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意愿,使学生怀着心中疑问来学习本节内容。
总而言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以新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不断地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创设一系列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与求知欲,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使物理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责编 闫祥)
关键词:物理 情境 问题
新的一轮课改把“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作为课程目标写入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课堂教学中应设身处境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当老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结合学习过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及思考作如下论述。
一、引入新知时,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景,如生活中的一些熟悉的场景、自己的一些亲身体验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物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如在牛顿第三定律新授前,简要评析上节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作业情况,特别提及班上一个平时作业欠佳的同学,这次练习既正确又标准,进步非常明显,请全班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然后可设问:“鼓掌时你们有何感受?”、“你能据此提出哪些有关物理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再适时地追问:“左右两手有点痛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两手一起痛?拍手的力度与频率加大、加快,情况又如何?怎样拍既响又不痛?”……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至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兴味盎然,感觉特别亲切。
二、探究知识中,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情感基础,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知识的探究中,需要教师创设知觉的问题情景,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高中物理讲授《宇宙航行》时,我先播放“神七”发射升空及瞿志刚出舱活动视频,然后播放远近不同的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的动画画面。并且在播放动画的同时说:“通过动画画面,你会想到什么问题?请接受同学们对你的提问?”看似简单的一句“看到动画画面,你会想到什么问题?”“请接受同学们对你的提问。”,却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我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了: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尽管此时课堂显得有点“嘈杂”,但就是这种看似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由师生互动变为生生互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于是,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自然地就开始了。
三、应用知识时,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用于生活,精心设计问题,沟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案例:在高中物理要求“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微波炉”,在教学时,可以请使用过微波炉或家里有微波炉的学生交流使用微波炉的体会与经验,并要求学生提出有关微波炉的问题:用微波炉热饭菜为什么那么快?微波炉热鸡蛋为什么会炸?……请学生交流使用微波炉的体会与经验,给他们提供活动的舞台,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有错误的问题,不是简单予以否定,而是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圆满的答案,让学生体味到思维交锋的乐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补偿教学时,创设问题情景
补偿教学课已经没有新课时的新奇与激动,学生往往兴趣不大。但补偿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补偿课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进行查漏补缺。那么如何来引起学生对补偿教学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们通过实践证明,在补偿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同样可以使补偿教学大放异彩。
案例:在《变压器》补偿教学中的一习题: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110匝,副线圈匝数n2=18匝,n3=30匝,电阻R=100Ω,已知标有“6V,3W”的灯泡L正常发光。试求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
某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很快得到了结果:由U1:U2:U3=n1:n2:n3,又据I1:I2:I3= n1:n2:n3,求得输入功率P1=I1U1=3W;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计算为3W,电灯消耗的功率也为3W。
关键词:化学教学 改革 问题创设 思维 发展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什么是问题情境?在化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优化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形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生动直观。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用实验探索、用趣味实验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展示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
第二,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情境具有启发性;学生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掌握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第三,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要有足够的思维量,要使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摸得着”。即设计的问题首先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是太难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思维目的不明确,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整,使之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解”的认知冲突。
第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问题情境有坡度。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人们的思维同样按这一规律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把问题设计得有一定的过度性、衔接性和梯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五,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老师思维框架中。这就要求设计问题不能全是唯一答案的,尽量让学生通过多条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运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它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
2.用有“趣”语言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水》时,就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美文中,“水”作喻体的比喻句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水作喻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那水又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有关水的知识。
3.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的本身是为了应用,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例如,讲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教师问:“新买来的铁锅是什么颜色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铁锅又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学完这一知识后,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一、结合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相关研究表明:结合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们展开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我经常结合时事热点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执教“地图”的时候,在新课导入阶段,我引入了美国轰炸伊斯兰国组织这一时事热点问题并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经常看到相关的报道,因此这一话题的引入很快就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兴趣。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我提出了这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在寻找伊斯兰国组织的过程当中,你们认为最需要的是什么?”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美军在寻找伊斯兰组织的过程当中最需要的就是地图,借助地图美军才可能准确地寻找到轰炸目标。由此,我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顺利地导入了新课,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如果同学们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感兴趣,那么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同学们进入新知的学习中。
二、结合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进入21世纪之后,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增添了几分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再加上初中生对于多媒体教学充满好奇心,也为我们问题情境的创设增添了几分魅力。例如,执教“地球的运动”中有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我发现部分同学们对于这个概念理解得并不是十分透彻。书本上所附的插图均是静止不动的,这使同学们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制作了一个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然后结合该动画创设问题情境:“地球究竟是怎样进行自转和公转的呢?”由于受到动画的直观刺激,同学们可以很好地理解该问题,并成功地解答该问题。这是一般教学手段很难实现的。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我结合多媒体成功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喜爱,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给同学们更多直观的视觉刺激,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很多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赋予了课堂教学更多的色彩。
三、利用教学道具创设问题情境
除了上述两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教学道具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道具是我们初中地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有效的教具运用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例如,执教“南极洲”的时候,我要求同学们首先认真地对地球仪进行观察,然后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假如你现在站在南极,请问你能准确指出东和西两个方向吗?为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同学们是很难回答出来的。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该问题,我让同学们再次对地球仪进行认真地观察,从而营造出一种方向辨别的真实情境,让同学们对于“极点”进行一次模拟体验,进而获得一种站在极点进行方向辨别的直观经验。由于有地球仪这一道具的辅助,同学们很快给出了问题的准确答案。教学实践表明:结合教具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帮助同学们克服思维的盲点。因此,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具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初中生参与问题探究的兴趣。
四、结语
我认为,只要是同学们所喜爱的、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研之路还很漫长,在未来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断加深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邓耿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中学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教学作用 生物学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一个观点:“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要跟着“答”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方法死板,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学习效率降低。新课程要求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问题的讨论者和问题的最终解决者。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我就生物学问题的类型,如何创设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作用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生物学问题的类型
1.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用指证事实的方式提出,属于简单、思考性较低的问题。对促进学生的记忆作用较大,为理解和应用提供基础。例如: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结构?血液循环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血细胞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2.为什么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以探讨机理、追根溯源的方式提出的。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对象,发展智能有较大的作用。例如为什么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为什么需要耕肥作物才长得好?为什么人的关节这样灵活牢固?为什么煤气中毒会使人窒息?
3.怎么样的问题。
主要是采用对过程进行探究的方式提出,它要求学生弄清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从单个事实怎样提出概括,一个过程是怎样产生、怎样运行的?属于较高层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对学生影响也较大。例如探究性的问题:怎样通过实验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怎样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氧气是怎样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等等。
当然,三类问题界线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问题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能亲身经历的比较关心的生活原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作用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提出若干问题。为什么树阴下比较凉爽,清新?绿色植物除了有制造氧气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根据学生提出的种种有关绿色植物的问题,我通过同学的补充、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绿色植物的功能。我通过补充,引导,作出总结性评价。此时我追问:一般校园围墙的四周都要种上高大的树木,除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外,还有什么作用吗?我引导学生设想,假如没有树木,校园周围的机动车声音,工厂里的机器声音还有周围的灰尘会怎样呢?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绿色植物的降尘除噪的作用。还有日常生活中,养鱼为什么要经常换水?为什么经常锻炼的人不容易疲劳,精神状态好?为什么真空包装好的食物不容易变质?等等。
2.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比如:在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时,可准备三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其中一个套在带有叶的枝条上;另一个套在一段去掉叶的枝条上;第三个是空的。三个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将它们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三个塑料袋的内壁上是否有水珠。比较实验现象,学生马上会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塑料袋内壁有水珠?水珠从哪里来的?怎么出来的?为什么其他两个塑料袋内壁没有水珠?等等。
3.通过比较分析,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观察生物标本、实物、模型、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比较。例如:观察鸟类骨骼标本,图片等进行对比,推理和讨论,来探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行的形态结构上的特征。在教学鲫鱼适于在水中游泳的特征时,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条鲫鱼,小组分别固定不同的鳍。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的鱼鳍有不同的功能。再例如,在讲授《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几段录像: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及落地、起飞;《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背风筝冲向敌人。学生们看着翱翔的鸟儿,肯定有很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关翔这个看似平常却又不简单的动作,同学们知道鸟类是如何完成艰难地飞行的吗?鸟类到底有哪些结构上的特点和飞翔相关呢?飞行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身体里有没有像鱼鳔那样的结构?人为什么不能飞行?等等。通过将鸟类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思维活动势必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促使人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生物学教学,并通过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综合。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展现生物知识的发生过程,领悟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科学素养。比如“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环境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己提出什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哪几类?这些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担任着什么角色?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由“要我知道”转化为“我要知道”。由“学会了”转化为“会学了”。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及时地给学生以激励、点拨、引导,主要起着“领路人”的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离不开探究性的学习。有些专家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一种本能。一个六个月的小孩一张报纸能玩半小时。为什么?这是一个半岁的小孩的天生的探究性学习。他在学习、探究、摸索……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明白科学是什么;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终身学习。比如在上激素调节这堂课时,我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出问题:有的人为什么得糖尿病?作出假设: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如果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导致实验不能实施可以作资料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胰岛素的缺乏可导致糖尿病。这样由学生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种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始的探究式学习,从形式到内容都在训练培养着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
3.“创设问题情景”的生物教学,有助于教育观转变、能力培养,以及情感目标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中学生物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生物学素质,要着重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生物问题情境为媒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他们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情感目标与人文精神的体现,诸如学习兴趣,合作精神,探求知识的欲望,知难而进的意志,标新立异、独立思考、勇于反思、联系实际、敢于创新的精神。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问题偏离了学科本体。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比较薄弱,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采取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使他们不掉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班级里成立帮困小组,激发优秀生的潜能,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讨论者和最终解决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活动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主动建构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1、以问题为主线,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灵魂。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土壤”,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积极创设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是知识建构的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问题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3、 创设问题情境是认知冲突的需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有深刻的体验,知识容易遗忘,较难形成学习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是成就动机的需要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即学生对教师在某种情境之下提出的问题,他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比如学生对问题有好奇的倾向,想探究、操作、理解其奥秘之处,一旦成功,他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多次获得成功,他将会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1、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内化建构。教学中是否有问题情景,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经验适应如何。我们把教学片段的设计过程称之为创设问题情境。
2、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问题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2)现代心理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有深刻的体验,知识容易遗忘,较难形成学习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是研究人的需求和动机。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加以探讨。
策略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主要体现在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善于捕捉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要素之一。
如在讲不等式a2+b2≥2ab 时,学生用作差法证明极其容易,如果就此通过,未免浅尝辄止,因此,对不等式给出了几何意义,鼓励学生将代数式中的结构特征与几何中的什么量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第一层探索:看到a2+b2能想到什么关系? 联想到勾股定理a2+b2=c2,这是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又是矩形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的激发,对重点,难点内容“重锤敲打”且敲得错落有致,层出不穷的推理中体会茅塞顿开的领悟;对非重点、非难点内容则“和风吹拂”、“闲庭信步”,让学生享受思维的成就感。因时,因地、因材施教,设置发现问题情景,使学生与教师与教材共鸣,营造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现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策略二: 精心设计实验——创设实践操作问题情境
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我们应创设实验型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由于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建构新知创造条件。
如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量关系的事实,求1+2+3+4+…+n的值。
策略三: 设计矛盾事端——创设主动质疑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使之产生认知冲突,导致一种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学生必然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使之产生认知冲突,导致一种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学生必然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因式分解时对多项式5x4-5进行因式分解。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5x4-5=5(x4-1),5x4-5=5(x2+1)(x2-1),5x4-5=5(x2+1)(x+1)(x-1)等等还有很多矛盾的答案。答案彼此矛盾,究竟是什么?激起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问题的认知冲突,学生带着问题纷纷研究、讨论,结合集合的特征,集合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等特点,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
提出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问题,即让学生质疑,从而产生对问题有刨根问底的欲望,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常用于错题分析,一题多解的问题之中,教师直接给出学生认为正确而实为错误的问题,让学生剖析、诊断、批判、改正自己的错误,使精神上为犯错而痛苦,为改错后的成功而快乐。
策略四:直观展示思路——创设揭示问题本质情境
直观法就是通过展示模具,图形等显性材料,让学生观察,从而发现问题隐性面的方法。如将课本中的抽象概念,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翻折等)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用直观的模型或课件表示出来,让学生自己体会,内化,揭示问题本质。(案例:略)
策略五:开放探究问题——创设发散思维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角度得到思考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近年来,数学开放、探索题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学的青睐,原因是它的条件常常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且具有层次性,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由于答案的不唯一性,这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的发展,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在成功的基础上,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一条直线分一个平面为2部分,二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4部分,则5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几部分?引导学生探索:为把平面分得区域尽可能多,不应出现三线共点或平行线,二条直线最多分一平面为4部分,第3条直线L3应与前两条直线交于2点,从而L3被分成3部分,应将原平面区域增加3块,同理分割下去,由此总结规律:平面上有n 直线,其中没有两条平行,也没有3条经过同一点,把平面分割成Sn=1+ n(n+1)块。所以5条直线分割平面最多应为16块。通过此题教学由学生探索到发现,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必须注意,“平面上有n直线,其中没有两条平行,也没有3条经过同一点,把平面分割成Sn=1+ n(n+1)块。”这一规律万万不能教师包办代替讲出或在黑板上写出,而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我们可以学到只要教师挖掘这些问题的潜在价值,尽可能的延伸出更多的相关性、相似性、甚至相反性的新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的思维,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探究性,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策略六:类比发现教学——创设新旧知识联系及迁移情景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知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旦接受也会被学生牢牢的掌握。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解决新问题,这样,新的知识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例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教学片段。(已有相关知识: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性质1、2、3…。)
引入阶段:解方程:(学生很容易解答,教师强调解题步骤)
(移项)
(合并同类项,得到)
(同除以,得到答案)
提问:若将方程改为不等式,如何解答?
很自然的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解题步骤,再以加以完善。
整理知识阶段: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何类似之处?有何不同?
通过类比,学生将已有知识转化到新领域中,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
策略七:生活应用数学——创设体验建模问题情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能产生一种特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利率,商品打折等经济有关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
策略八: 提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对于这些概念教学我们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先出示下列问题:小张家向东走20米是书店,向西走30米是少年宫。若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那么,小张从家出发,走到书店应记作什么?走到少年宫记作什么?温度计显示零上20C,零下3C,你如何用有理数表示?教师接着要求学生将上述两个问题分别用简单形象的图示方法来描述它们,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①能用图线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来刻划)②度量的起点(0C和小张家)度量的单位(温度计每格表示1C)④有表示相反意义的方向(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
这样就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对于“表示相反意义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正方向,从而引进 “数轴”的概念。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一定要遵循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恰当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经过比较、分类、抽象等思维活动,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概括得出新的数学概念。
四、实践的成效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困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了信心,有力地提高了学困生的成绩。
2、通过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知识的认识和分析,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联系认识,训练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技能。
3、树立了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趋向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普遍浓厚,思维灵活,有批判性、广阔性,比如发现教室里有很多的特殊四边形、旋转图形,单元知识过关时通过简单实验寻找答案,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展示自己,这些特点在区级、校级的质量检测及竞赛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4、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笔者在教学中的设置问题情境,紧密结合了实际问题,启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身边的生活实例为原型,通过想象和联系,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变,贴近了学生生活的实际。
5、提高了教师的多种能力
①知识内涵与实质的理解力:对学科知识内涵与实质的浅层掌握是提不出有价值的新情景问题的,要想新情景问题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并真正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关键不在知识面,而在于对学科知识所蕴含的规律、蕴含的能力的深层次理解,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此下大力气。
②营造良好情感氛围的能力: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应极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以使“新情景问题”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具体地讲,教师在提出“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创设一种既使学生感到被信任,又乐于积极思考的情感氛围。教师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对自己提出的“新情景问题”津津乐道、哗众取宠;二是居高临下,冷漠生硬地提出“新情景问题”。
③课堂氛围的调控能力:“新情景”是相对的,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新奇的,问题便不再新奇,因此调控好“新情景问题”提出的频率,才能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思维列车,同时控制学生信息、摄入的速度、信息处理的节奏,并进一步设计学生的活动,使其能获得规律迅速内化,形成能力。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并要善于挖掘教材潜力,创设美好的数学情境教学,以便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五、建议与思考
1、情景设置要导出问题。教学中“懂的人问不懂的人”,实践中“不懂的人问懂的人”,学生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完全按照教师已经设计好的路线走,谈不上独立思考,这样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只会在原有的问题上去研究、探索,只会模仿,缺乏想象,真正有创造的东西并不多。如果设置的情景能让学生在解决之后提出更多的问题,如前例3,例4所起的作用,就不仅仅是落实一个知识点的效果了。
2、情境设置应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结构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感觉乏味,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探究信心.所以,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富有挑战性、现实性的问题情境.
3、情景设置应导出兴趣与认知冲突。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景设置要注意导出兴趣与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课堂教学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这是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的前提。如果仅仅看教师上课有无科学性问题,目的性如何,启发性如何,而不是看学生是否时常不由自主地被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是极不准确的。“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思维尚且离不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需巧设问题了。
在此,设计的问题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索和探究;二是要有新的要求,是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面临一种似乎熟悉但又不能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情境之中,这时学生有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有一种不可遏制的跃跃欲试的求知欲望,促进他去积极地思考。
4、情景设置要体现数学的美。学生的数学学习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往往要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和实际应用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不可忽略,如果只讲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数学观念,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它只是许多抽象符号的堆积,“数学在考试中非常重要,实际上毫无用处,它美吗?”
5、情景设置要揭示数学的本质。大多数的情境都市具有来源于生活的特征,若过多的重视情境的生活化,而冲淡情境中能揭示数学本质的重要属性,必然导致情境的加入牵强附会,其实,在数学中有很多情境具有数学知识的本质揭示的导向功能,它为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提供了具体而准确的现实原型。(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初中)
参考资料:
[1] 张英杰.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高效数学情境[J].中国数学教育,2007,12.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趣味性;开放性;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就容易乏味,激不起学习兴趣,在此情境下进行教学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本文就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及主要方式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回归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是以人的生活世界为背景,是对客观世界抽象与概括的反映,它揭示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才能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设置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如,在“分式的乘除法”一节的教学中,可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类比的思想方法。
又如,在“100万有多大”这一节教学中,本人用了以下方法导入。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放录音)古时候,某个王国里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第2格放2粒,第3格放4粒,然后放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1格上的米粒,并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
同学们,你能帮这位国王估算一下,第21格上大约有多少米粒吗?
甲生:大约是10000多粒。
乙生:不对,应是220=1048576(学生快速地拿出计算器计算,并恍然大悟,原来第21格上的米粒大约100万)
师:64格大约有多少米粒?
生:应是(264-1)粒。
师:如果按2000粒为1千克,则(264-1)粒麦子的重量约为一千四百万吨。
生:哇!国库里哪有这么多的粮食!
师:出示课题:100万有多大。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的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是否能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这就要靠教师精心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节课的最后出了一道开放型命题: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这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很多不错的设想。
又如,在讲“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节时,课前我准备了三个正方体盒子,在第一个盒子里装入了20个红球,在第二个盒子里装入了20个黄球,在第三个盒子里装入了10个红球和10个黄球,准备课上请三名学生进行摸球游戏。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我拿着三个正方体盒子走进了教室,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进行一个摸球游戏,现在讲桌上有三个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一定数量的球,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摸球,游戏规则是:每个人连续摸球10次,看谁摸到红球的个数多,谁就获胜。”学生纷纷举手,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结果第一名学生摸到的球都是红球,第二个学生摸到的球都是黄球,第三名学生摸到的球有红球有黄球,学生对出现这样的结果感到奇怪,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紧接着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很快地说出第一个盒子里放的肯定都是红球,第二盒子里放的肯定都是黄球,第三个盒子里放的有红球有黄球,在这里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发展。接着引导学生得出下面的结论:对于第一个盒子来说,摸到的球是红球,它是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对于第二个盒子来说,摸到的球是红球,它是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是0;对于第三个盒子来说,摸到的球是红球是一个不确定事件。这样设计新课,确定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新教材的特点。
四、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架起思维的桥梁
由于每个学生智力、生活经验与环境都有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有差异。但直观性的图形,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在几何的教学中适用。
如,在讲“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这一章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去过义乌乐园吗?”学生都回答:“去过。”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义乌乐园的画面。我问:“请同学们观察义乌乐园里的一些娱乐项目,在玩滑梯时,人的运动形式可以理解为什么运动?在坐转盘时,人的运动形式可以理解为什么运动?”学生很快地回答出两种运动形式:“平移和旋转。”紧接着我说:“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章‘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这种直观性的问题情境设置,架起了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投入自主学习状态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新知识的生长点
如,在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节课上,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是很多的,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内容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创设问题情境还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切忌为少数人设置。
2.难度要适中,让学生通过思维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抓住时机,寻找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创设问题情境是属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的解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维,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朱万成.浅谈对学生学习数学情感的培养.中学数学研究.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 教学策略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在问题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落后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而采用启发性、指导性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富有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还应注意提问的策略。
一、问题情境的基本思路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有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即学生在想达到一种目标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同时又有强烈的求知欲的一种心理困境。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将知识与生活背景及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师提供一种熟悉的场景,学生顺着老师的提示努力寻找,最后资助达到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创设问题情境,高效激活思维
1.制造悬念
在教授7B Unit 3 “Find Your Way” Reading时,我设计了以下话题:If you are in trouble,what should you do?If you meet a robber, what should you do?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找警察寻求帮助,但是我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中,当主人公遇到问题,并在偶遇“警察”的情况下,向他们求助不成反被挟持。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不仅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悬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得其解又想要去解决它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一堂课上,悬念不宜过多,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可设于课的开头,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设于课的结尾,为下次课的抛砖引玉,让学生有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2.模拟现实生活情景
例如在学习7A Unit 5 “Go Shopping”时,我把教室变成一个真正的商场,要求学生分别扮作买方和卖方来体验生活,假如买方只有20元钱,想给妈妈买件生日礼物,随意到不同的组别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买方和卖方要使用合适的购物语言,大胆发挥,讨价还价。由于此项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展示物品、图片、模型等
在教授8A Unit 4 “Wild Animal”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图片,并配以小熊猫拟人化的动物话语:“Where is my next meal?”看得出来,同学们看到一些可爱的动物被无情地屠杀,脸上显露出悲痛、难以置信的表情,于是,我提问:Why are these animals endangered?What can we do for them?学生通过深入地观察和联系真实的生活后,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措施。有同学说:(1)Build more reserves.(2)Encourage farmers to leave the nature reserves.(3)Do not buy clothes made of animal fur.etc.不知不觉间学生了解了所学课文的主题,还增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
在学习了7A Unit 3 “Find Your Way”的Welcome to the unit后,同学们掌握了以下句型:A is east of B.C is south of D...于是,我布置如下作业:假如你们是导游,要为你们的旅客介绍一下无锡,要点如下:无锡东临上海,西连南京……大多数同学脱口而出:“Wuxi is east of Shanghai,and west ofNanjing.”少数同学提出异议:“不对,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无锡在上海的东面,在南京的西面,可是我们地理课上明明讲过上海在无锡的东面,南京在无锡的西面。”于是就产生了问题情境。
5.让学生面临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例
例如,在教授7A Unit 5中can和may的用法时,给出例句:May I open the window?由于此时温度较低,于是我拒绝了:“No,you can’t.”这时学生普遍感到困惑,根据以前学过的一般疑问句作否定回答应该是“No,you may not.”怎么会是can’t呢?于是产生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实,可以激发他们去解释这些现象、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要使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积极反应,不应是被动行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的情境中进行的。创设问题情境,要能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2.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根据特定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问题设置。问题的难易要适度,那些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求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不爱深入思考问题和不爱从复杂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利。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最适度的问题。
3.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遵循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规律。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生物学问题情境时,要设置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的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要避免将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把系统内容分解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出有层次的问题组,并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4.共振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要引起学生的思维共振,有利于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学生所提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达到师生思维上的和谐共振。
5.延伸性原则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故事型问题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物理的趣味小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一些形象生动的物理小故事,带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人文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并且能够领会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两个人第一次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音还要快,于是他们就找到机长,说:“机长,能不能不要让飞机的速度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飞机上还要聊天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继而就产生疑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利用一些趣味物理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创设迁移型问题情境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创设迁移型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发散、深化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迁移和发展,这对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用旧知识创设情境时,教师应仔细研究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定好知识的衔接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怎样用有关密度的知识来鉴别铅球是否为纯铅制成的?在体育课上我们用的铅球一般是用铅和铁做成的,那么合金球的密度范围应该是多少?(2)如果给你一卷很长的并且粗细均匀的细铜丝,再给你一个带有砝码的天平和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能不能设计出确定这卷细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学生在听完问题之后,可以联系旧知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创新思路,力求做到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实验型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性、形象性以及趣味性的物理学习资料。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形象、直观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发现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例如在教学“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块和物理课本差不多大小的木板作为教具,在其中一块木板上钉上一个钉子,在另外一块木板上钉上9排7列的同样的钉子,然后再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实验时,教师把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并且用砖分别压两个气球,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看到这个实验都非常好奇,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个气球会爆炸,另一个则不会呢?”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激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压强的知识,启发学生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寻求实验原理,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新知识。
四、创设生活经验型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恰当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利用学生的生活实践来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热”之后,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生活情境:在相同的条件下,煮沸一锅牛奶比煮沸相同质量的水要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简单描述一下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法。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牛奶的比热容比水的小这一物理知识,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原因,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面临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我们的教师更需要有创设性的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 以故事形式巧设问题情境。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时、分、秒”时,就创设了“龟兔赛跑”这一故事情境:“乌龟和小白兔又要进行比赛了,猜猜看,这回谁能赢?”老师生动的讲述,加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进了生动有趣的童话王国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而以生动的讲解、美妙的音乐;时而以优美的画面,多彩的描绘,为学生自由的表达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正是在这种情境的不断变换中体味着学习的乐趣,参与的快乐。
二、以游戏形式巧设问题情境。
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说过“数学好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效果更是突出。如在教学“比大小”时安排了抢板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知识。
三、以身边的实例巧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把“学习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我们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长[正] 方形时,就先让学生就近取材,去看一看、摸一摸教室中的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再通过量一量这些物体的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最后充分利用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一比这两种图形的边角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四、以操作形式巧设问题情境。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创设课堂操作情境,会令学生的手和脑有机结合,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小棒呢?你能先摆一摆,再用算式表示吗?通过操作,学生对分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呢?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更加强烈。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有效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情境”是一个含义多重的词汇,多见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近年来,“情境”一词被数学教师和研究者广为使用。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有来自新课程的课程观影响之外,还与学习观的变化密切相关。就后者而言,主要表现为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的影响,即学习的内涵由“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的获得”,转向“知识的建构”与“意义的制定”。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靡于欧美的一种认识理论。它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而非客观性,就是说,知识不再被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有关世界的意义。学习就是“如何把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即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使之获得明确的意义”。这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强烈冲击。由于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受到重视,其中包括大量非系统化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经验,加强经验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对于促进主动建构很有帮助。因此情境就是这种联系的载体。一方面,问题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问题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建构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在爬坡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情境要促进主动建构,其内在含义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生成新的认识。
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数学现实的重要源泉。这意味着,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数学初始条件的创设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主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平台,同时也架设了一座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主动发生。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是其数学现实的基本构成,因此,在情境创设中,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来实现。课改以来,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探索、实施。
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要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而是否有效就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不是去关注情境的本身的形式,呈现的方式等。创设的情境要实在、有效,要联系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并方便操作等方面去考虑,要让情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要善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去分析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创设好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我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要以下面三点为依据:学生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能学);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即能反映人类认识成果(该学);学生应具有获得材料的意义和学习动机(愿学)。具体来说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要求:
(1)合理性。即问题情境创设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数学信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围绕既定的数学知识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发展的实际;兼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2)有效性。首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情境影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难度适宜,兼顾对学生的挑战性与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要注意时机,问题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在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向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1 问题要有趣味性――利用数学故事来创设教学情景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数学课堂中的故事可以包括数学史及一些名人轶事,或一些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有趣的民间故事等等。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高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笔者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笨汉拿着竹竿进城门,可是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拿比门宽4尺,竖着比门高几尺。这时,有一个聪明的人,教给他斜着拿竹竿对城门两角,笨汉试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竹竿有多长吗?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好奇,一下子激起了他们想探究结果的强烈欲望。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极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节课就是通过介绍生动而有趣的一则数学故事,创设了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
2 问题要有现实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数据,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案例2:《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我们应根据大部分学生喜欢打篮球这一事实,利用课本上的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在顺利引入新课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服务于生活。
3 问题要有思考性――设置悬念或矛盾,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在认知冲突下产生学习需要。
案例3:在进行人教版《3.2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先让几位学生画过点O的直线和过两点A、B的直线(如图),然后提出问题: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在得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刚才甲同学画的是哪一条?乙同学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既是知道是哪一条,也不能清楚地说出来,这就产生了认知矛盾,要想明确地表示不同的直线,就需要知道直线的表示方法。这时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过点O直线不能明确地说出谁画的,而过点A、B的直线却可以明确地知道呢?然后思考如何表示一条直线比较合理。在得到直线的表示方法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能用同样的方法表示线段和射线吗?如果不能,应怎样修改?
这样从看似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一层层、一步步去挖掘思考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4 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创设数学问题情景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
案例4:在讲授《函数的定义》这节课时,我就紧扣函数的定义,创设了这样一个与现实有关的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你到超市买练习本,若单价为1.5元,那么你在付款时所付的款额将是与什么量对应的呢?又乌鲁木齐市目前出租车价格规定为:起步价6元,可乘坐3千米;3千米以后每千米按1.2元计价,现在若你乘坐了5千米的路程,你应付给驾驶员师傅多少元了?你所付的车款又是与什么量对应的呢?由此,就能很自然的引出函数的概念。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5 问题要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
我们知道:少年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案例5:在讲授《侧面展开图》这节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0cm,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沿一条母线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为cm,待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可将习题进行变式,提出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要展开?
(2) 如果半径和高均为6cm,最短路程又为多少?
(3) 若将点B移到点A的正上方,如图,最短路线是哪一条?
(4) 若将圆柱改为圆锥结果怎样?
这样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逐渐提高难度,学生要想正确解答出来,要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正确地空间想象以及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从上面的五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还有很多,它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依赖于教师的知识面,依赖于教师的创造性。但是无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服从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和思维的发展;都要讲究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要根据数学问题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岗田.关于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育,2006(3).
[2]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使用) 数学》第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
【案例描述】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条件,王莉老师巧妙地开发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写一份申请书,说出应具备哪些条件和素养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古希腊公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申请书的书写格式吗?
生:知道。
学生互相交流,积极准备,书写成文,选派代表上台发言。一位女生抢先上台,朗读了申请书。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她成为古希腊公民吗?
学生有的说同意,有的说不同意。
师:她的素养这么高,为什么不同意呢?
一位男生大声说道:因为她是女生,不符合条件。
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那些说同意的学生顿时恍然大悟。
师:非常好,古希腊公民由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还有谁想要申请成为古希腊公民吗?
一位男生上台朗读了他的申请书。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古希腊公民非常重视参政素养的培养,珍视自由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那么,现在的你们要想成橐桓龊细竦南执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学生纷纷发言。
【案例评析】
这节课引起了我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并借此思考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改进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学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展现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下面我就针对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依据课标开发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进行提问,学生就会对课本知识学而不思。因此,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在这节课中,教师依据课标开发教材,创设写申请书的问题情境,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且难度适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2.关注教学立意。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立意,尤其是价值观立意。也就是说,使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启示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立意要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把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
3.注重教学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结尾。
一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结尾,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