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给与需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与世界、中国本土各地之间存在的距离决定了分销这种模式会在中国长期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销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分销正前所未有地急需创新,而渠道也急需力量帮助,才能展翅飞翔。
“5年前我们无法预测10年后会不会有分销,当时假设存在3年没有问题,5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似乎活得还可以,过去5年中,分销业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两倍的速度增长,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使我们非常困惑。”在日前举办的神州数码2006渠道伙伴峰会上,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总裁毛向前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家渠道商和近百家厂商代表提出,业界需要重新审视分销业务。
据了解,2005财年,神州数码分销业务营业额达到港币116.16亿元,比上财年增长达33.3%;2006年上半财年,神州数码的海量分销业务增长32%,超出业界同期中国IT市场增长一倍以上,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神州数码分销业务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这一连串的数字甚至让这些中国最资深的分销人都感到意外,令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分销业务,重新审视和思考渠道的价值。“事情没有我们原来想得那么简单,似乎我们以前对分销业务的认识存在某些盲点。”毛向前这样说道。
距离决定的模式
一度备受推崇的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向三、四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相反,IT分销渠道不仅没有萎缩,反而保持了稳定强劲的增长势头。权威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国内IT渠道数量达到86,830家,渠道营业额超过3300多亿元,其中IT硬件市场容量约2500亿元,平均每家380万元的年营业额。预计2010年,中国IT市场规模将增至4500亿元。
毛向前认为,“距离”是分销商存在的根本原因。毛向前援引杰弗里・弗兰克尔和安德鲁・罗斯在《货币联盟对贸易增长的可能影响》中的表述认为,影响一个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是距离。与距离相关的因素对贸易额影响巨大。距离每增加1%,贸易额就会减少1.1%,两个相距5000英里的国家如果它们的距离缩短到1000英里,贸易额会增加4倍,如果两国相邻,贸易额会增加80%。同时,国土面积每增加1%,贸易额会减少0.2%。除了地理距离外,还有文化距离、政治距离和经济距离等因素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四种距离可能在其他国家存在一到两个,例如欧洲和美国之间政治制度相近、文化渊源相近,而东南亚各国则国土面积较小,但是,中国与美国几乎所有四个方面的距离都存在,由于这些距离,贸易存在障碍,而这正是分销商存在的价值,分销商的存在部分地消除了互相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距离,这些距离只要客观存在,分销商就会存在。毛向前认为,这个理论解释了日本、韩国分销商几近消失,而美国欧洲的分销商仍然顽强存在的现象。
反观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内地地区间距离较远、地域差异大、市场变化周期较长,分销市场仍处于混沌状态。同时现阶段的信用体制和三、四级以下城市物流覆盖还不足以支持完全直销业务;幅员辽阔的环境特征使得产品和信息的传递过程需要经过分销商区域覆盖来加速;本地化文化和市场规则的差异,则需要渠道分销起到相应的融合适应作用。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分销在未来市场中地位的牢固性。随着区域差距的缩小、距离的缩短,分销业务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减缓,但行业将会一直存在。
事实上,随着IT产品的越来越多样化,市场的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到达的效率和方式凸显,分销商的方式不是消减而是增加了。
挑战在于创新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分销商可以高枕无忧:如今,IT市场环境在经历了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发展期后,逐渐步入了充分竞争时代。2000年以来,IT渠道的数量和营业规模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今天的IT产品市场日益成熟,利润日趋淡薄、信息扁平化等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IT产品的日臻成熟,已经使市场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天的市场竞争环境比以往更加激烈,厂商、分销商、渠道商都承载着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如果渠道仍满足于资金、物流及上游资源的传统分销优势,未来竞争力和生存空间将会日趋缩小,甚至被新的竞争规则淘汰。
面对充分竞争,IT渠道只有转型并不断创新才能让渠道迈上新的台阶。神州数码总裁郭为的看法是,“多种供应链形态处于共存和相互竞争状态,整个IT产业正在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中国IT渠道正处在创新和变革的历史关键时刻。”郭为引用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营销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他认为, IT产品分销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从产品物权传递向创新客户价值的革命性转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渠道需要更多地直接面对客户、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为在产品更多地趋于同质化后,客户有大量的个性化需求。郭为说,“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创新的过程。” 郭为将创新总结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技术的发明、发展,是技术的创新;另一类则是基于供应链的、是对流程的再造、对供应链的再造,而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就是创新的过程。
Cardinal Health是一家医疗产品销售公司,从1997年到2005年,Cardinal Health公司业务收入平均年增长42%,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三倍。最终从十年前的415位,飚升到2005年的第48位,达到全美第17位。秘诀在于它从一个满足表面需求的分销商,转变为满足更隐秘、更内在、更深切需求的服务提供商,把医院的供应链改造成为了服务患者的需求链,并且使自己成为整个链条中举足轻重的一环。郭为认为,对中国IT渠道来说,目前面临的环境,比Cardinal Health公司的客户群体更大,而其中所蕴含的“需求创新”空间也更大。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金羽中(左一)、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左二)、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林杨(左三)、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刘九如(左四)、神州数码副总裁毛向前(右一)共同启动IT渠道飞翔工程。
从整个分销产业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IT渠道通过整合全球范围的IT产品资源,并依靠自身在资金、物流、信息流以及商业贸易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也成就了整个IT市场的繁荣。今天,在IT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日益增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正面临着一次实施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客户导向成为中国IT渠道打开新黄金时代的一个方向。
客户导向是方向
很明显,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客户将占主导地位,客户是企业成长的源泉。神州数码常务副总裁林杨认为,“这样的市场环境要求分销商积极地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创造、把握客户的需求,并充分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要求从厂商到终端渠道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和反馈市场变化,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好更丰富的增值服务,打开IT市场一个新的蓝海。”
同时,林杨认为,客户导向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分销模式和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直销,也不是放弃原有业务模式,而是一种从客户端出发,随需而动的战略思维模式。”林杨这样解释道。
明确了创新客户价值的客户导向经营理念后,如何创造、挖掘客户的需求,更好满足需求,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粘住客户,是IT渠道面临的新课题。郭为认为,通过构建“关爱”价值链,关爱客户需求,从而将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紧密结合起来。渠道商将不仅仅是服务于上下游企业的单一职能,而是捕捉、获知其他隐含其中的深层次需求。最终为客户乃至整个产业,提供更完善的IT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为直接客户和最终客户创造价值,获得传统分销业务不能实现的价值回报,从而突破成长的瓶颈。神州数码在2005年,通过“七步法”规划出战略全景图,最终使业务取得高速的增长。“七步法”包含了从市场定义细分,到客户产品服务的需求分析,购买模式分析,从而让企业定位出赢利模式和产品和服务发展计划,以此为基础来实现销售模式与组织变革,以及相匹配的管控模式,最终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全景。
在对渠道商的服务方面,神州数码也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了旨在覆盖全国10万家IT经销商的新神州商桥网,目的是在经销商之间提供一个更公开、顺畅的交易平台。此外,神州数码还推出“30分钟订单效率管理工程”,解决订单效率的问题;“渠道问题解决中心”则重点体现对渠道的关怀;同时神州数码还通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管理和反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
客户导向时代,一切要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要求经销商从服务客户中获取自身价值,只有把发现、挖掘、满足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取得商业成功。基于此,神州数码提出了“赢在客户”的理念。“赢在客户”不再是以简单营销为目的,而是一种营销艺术,一个创新客户价值的过程。
客户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对企业来说,真正了解、把握、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分销商将高度关注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不再以传统分销商的单一职能服务于上下游企业,而是捕捉、获知其他隐含的深层次需求,提出尽可能完善的解决之道服务于整个产业,提高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率,服务最终客户和消费者。
精彩观点
HP亚太区副总裁陈汉钱先生:
有人说,分销1.5%的利润还不如去卖猪肉。我觉得海量分销不是卖猪肉,而是卖海鲜。渠道最大的价值是把最新鲜的海鲜以很快的速度卖给客户,并且天天卖。我们自己人去卖,成本太高了我们付不起。对于厂家来说,最理想的渠道就是可以带给我们更低成本的能力,有一个很强很宽的覆盖性。
IBM 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何国伟:
IBM非常重视“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也与渠道息息相关,顺畅理想的渠道不仅仅能够与其他公司共同创造良好的整体解决方案,改变客户的业务流程、产生业务增值,同时还能够积累人才发展计划,通过融合技术共同发展,共同增强市场覆盖能力,加强对内对外的协作,在分销中与SI、ISP厂商达到共赢的局面。
SYMBOL北亚区总裁黎修树:
供应链改良最重要的就是缩短整个过程并实现过程中的增值。供应链改良包括两方面,“一是每个环节的改良,二是环境和环境之间从IT投资方面的改良。”应对完全竞争时代的市场发展,一方面是要做好供应链的优化与生产的优化,将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者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渠道必须在运营模式、客户开发、运营效率和成本上不断创新自身的价值,迎接市场新情况的挑战。
宏集团副总裁及中国事业群总经理赖泰岳:
中国IT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开放式标准化的架构,并在这样的大规模产业架构下发展出了完全竞争的环境。全球的IT者不计其数,而每个价值链从最上游到客户终端的各个环节都有在这个环节做得最出色的企业、厂商。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独特占优的能力并实现各环节端对端的结合,那么必然能够实现最充分的发展。的确,在IT业开放的架构下,需要厂商和渠道商坚持各自的观点并相互配合,最终获得发展。而这其中,中间渠道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总裁毛向前:
我们很多人去了解客户的需求,或者是以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推测客户需求,但实际上我们的理解往往都不是真正的客户需求。值得借鉴的是瑞典家具销售企业宜家的做法,宜家刚到中国来时送了几百个数码相机给中国家庭,让他们每天都拍自己家的各个角落和墙,以此了解客户需求。客户需求了解了以后,剩下的就只是操作。分销渠道如果能够像宜家一样了解客户的需求,也一定会像宜家一样成功。
链接:中国IT渠道飞翔工程
由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联合神州数码首倡并推出的“中国IT渠道飞翔工程”,旨在联合IT渠道精英,通过研究咨询、交流培训以及宣传推广,推进渠道服务,并务实地为渠道商实现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提升“赢在客户”的能力来提供专项支持。基本方案一方面是强化宣传“飞翔工程”的影响力,将在计算机世界系列媒体上设立专栏,介绍50家渠道企业的创新案例和成长案例,同时还将联合大家关注的相关主流媒体集体研究分析渠道经验。另一方面,“飞翔工程”的机制将通过建立会员制,联络原厂商与渠道商广泛地参与,同时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营机制,实行会员制的理事会制度。另外,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将在明年举办两次论坛,明年三月前,建立起专业的交流平台,并计划与著名的商学院合作开展渠道企业家MBA培训。欢迎有志于建立健康的IT渠道环境的企业加入飞翔工程。如想加入请与侯晓轩联系(E-mail:.cn)。
采访手记
飞翔:渠道20年的光荣与梦想
生命因坚守而真实,人生因追寻而精彩。弹指之间,中国IT渠道走过了20年。20年的风雨征程,中国IT渠道也和整个产业相生相伴,共同进步。
“我们一起经历过辉煌,价值、空间是我们内心的期盼,我们追寻着渠道的价值之光,上下求索自由飞翔的力量。”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副总裁王华茂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渠道商的无限感慨。
物流人力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之一,是企业实现有效物流管理的关键资源。物流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人在运输、配送、包装、搬运装卸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中发挥着协调、控制和监督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调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在前期国内关于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中,有学者针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建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型并分析,提出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开展物流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等建议(白静,2013),还有学者针对国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入手,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全国两百家物流企业近四年的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展开了调查并分析,提出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余绍军,2010)。
根据中国知网资料库显示,目前我国对物流人力资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物流人才需求或供给的角度进行研究。基于前期的理论借鉴,本文试图通过数据举证,从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对物流人力资源达到供需平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现状分析
(一)物流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与需求不成正比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力资源提出了巨大需求。近年来,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逐年攀升。据统计,2014年我国物流人员缺口约为600万,物流人才被列入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为适应社会需求,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物流人力资源的供给大部分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全日制学校培养的物流人员。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378所普通高等院校、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并且该专业的在校生已经超过了100万人。虽然各高校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员,从数量来看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物流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市场对物流人力资源的要求即为物流人力资源的质量需要,物流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一定的物流工作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高水平作业,高素养和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物流人员则更受企业的欢迎。
物流人力资源供给质量与学校培养物流人员的师资力量呈正相关。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将来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质量。对于物流人力资源供给的质量,本文分别从全国总计80所高校官方网站上招收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进行统计分析,211及985类工程院校共计21所,职称为讲师以下92人,副教授99人,教授61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2人,研究生以上244人;普通高等学校共计35所,职称为讲师以下248人,副教授137人,教授69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22人,研究生以上334人;高职院校共计24所,职称为讲师以下304人,副教授59人,教授29人;学历为研究生以下170人,研究生以上219人。
调查显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大约41.34%,也就是说这两个高级职称加起来还占不到教师总数的一半,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大约占72.39%,虽然这样的师资结构已经足够,但对于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教师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教师质量更需提高。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该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培养体制尚未成熟并还处于不断摸索中,这势必影响学校对社会所需物流人员的培养,从而无法适应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的要求。
三、物流人力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一)物流人力资源需求数量增长幅度大
有预测显示,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对物流人员的需求。2011年中国企业对于物流人员的需求新增240万,之后的两年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又分别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增长。为了研究物流人员的实际需求,本文通过互联网从全国各地区选取500家物流企业,并对其物流人员需求数量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排在首位,而西北、东北等四个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排在倒数第一、二位,还不到排在倒数第三位的华南、华中两个地区的二分之一。数据表明,发达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最多,相对发达地区次之,而欠发达地区对物流人员的需求数量最少。对这500家物流企业统计得知共需物流人员3117人,计算得出每个地区物流企业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平均为6―7人。
(二)物流人力资源需求质量
社会对物流人力资源需求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即职位的任职条件以及员工上岗后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为了解物流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研究选取了500家物流企业中的100家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全面的物流专业知识。现代物流是在实现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最合理、客户满意度最高地实现物品的社会流通。物流人员不仅要掌握多种基本专业知识,更要能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2.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物流环节繁杂,各个岗位上人员之间需要沟通协调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还能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优化工作环境,使人身心放松,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另外,物流人员还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进行反馈,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3.丰富的工作经验。物流工作操作性强,其各个环节涉及的技术含量高,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并且现今中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人员来维持企业发展,因此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员工胜任岗位最重要的条件。
4.团队合作精神。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精神,如果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工作团队就不可能有效并准确地完成复杂的物流任务并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5.外语能力。近几年,物流企业竞争逐渐加剧,竞争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并出现全球化趋势。外语能力对物流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可以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物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物流人力资源的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该专业毕业生由于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普遍都无法直接上岗。绝大多数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投身其它行业,全国各高校在培养物流人员的数量上远远不能达到企业对物流人员的需要。可见,物流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物流人力资源供需在质量上已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由于学校缺乏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与企业在物流人员培养的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学校注重理论教学,而企业注重实践经验。这势必会导致学校对物流人员的供给和企业的需求脱离,最终导致物流人力资源匮乏。
四、物流管理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学校要在物力以及财力上对物流管理专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不能把物流管理专业当成一般的学科对待,要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并进行质量把关,建设与物流实践相贴近的物流专业实验室或建设物流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理论知识的良好氛围和进行物流实训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建设
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学校要多招进一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老师,多鼓励现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引进一线物流企业的操作人员等从事相关物流工作的人员,增加物流实践环节的教学,改变本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确保物流管理的教育与其实际发展相同步,掌握物流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务实能力的专业物流人员。
(三)学校要与企业深入合作
目前各高校对于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企业实际运用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了解双方对培养物流人员的差异在何处并加以改善。企业方面应给学生提供培训、实训等实际的帮助,而学校方面在物流人员的培养上应多考虑企业的意见,校企双方要进行零距离接触,才能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物流人员培养不善的问题。
(四)企业要加强员工知识培训
很多物流人员都是半路上岗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但对系统的物流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因此,企业应为员工全面讲授物流管理的系统知识并向多方面进行拓展,由于许多在职人员无法参加集中培训,故企业也可采用远程教育的形式,员工可以在网上与专家讨论、或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政府应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政策
一、总需求结构
总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偏弱、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偏高。我国经济失衡首先表现在内部失衡上,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消费增长相对偏慢,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于投资。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没有很好地依赖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加大,过高的投资率从长期来讲,只意味着增加供给,这会进一步加强供求矛盾。大家知道,总需求的各个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贸易条件明显恶化。国内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但投资远赶不上储蓄水平。储蓄在抵补了投资之后仍有大量剩余,直接反映到了贸易顺差上。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就促使国家更进一步依赖外需来解决,贸易盈余也不断增加。内需和外需的变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内需增长慢必然导致外需增长快。
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一是居民所得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企业和政府所得的占比大幅上升统计显示,自1997年之后,我国居民部门所得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逐步下降,2004年下降到了57.83%;相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占比分别上升到了2004年的21.79%和20.38%。从2000年至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11.2%,工资增长11.6%,财政收入增长19.1%,企业增长25.5%。二是部门、各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不平衡。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 951亿元,增长率为36.7%。其中,上游行业和垄断行业中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和机械等10个行业的利润就占据了39个工业行业利润的近2/3。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了明显上升,但是重化工业现象越来越突出。中国过去几十年间农业平均增长水平不足5%,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另外,虽然第二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没有明显上升,但重、老工业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使得我国能源消耗较大,也就是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过大。大量投资集中到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低端的一些行业,而高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只能大量依靠进口。
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化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标志之一是农业人口的比例。农业人口的比例美国仅2%,欧洲是3%,而中国最新数据是56%,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而44%的城市人口创造了国民收入的70%。发达的城市与欠发达的农村同时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这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我们首先会想到城乡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但随着城镇企业制度、工资等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均纯收入之比又逐年上升。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五、中国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了东部沿海较发达、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早期、西部地区总体还较落后的梯度格局。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7589元,中部地区为11345元,西部地区为10051元,东北地区为18284元,东部是中部的2.43倍,是西部的2.75倍,是东北地区的1.51倍。而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2 315元,中部地区为5508元,西部地区为4575元,东北部地区为9183元,东部是中部的2.24倍,是西部的2.69倍,是东北的1.34倍。可以看出,东部与其他各部的差距在这几年中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区域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化率的高低。
六、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失衡
通常在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贸易部门生产率进步大大高于非贸易部门,这会带来非贸易品相对贸易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但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扭曲,这一过程难以实现,导致整个价格水平长期被压低,实际汇率上升缓慢甚至还在下降,由此,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转化成名义汇率升值压力的累积。如果不通过结构调整来消除两部门间的价格传递关系,流动性过剩和累积的隐性通胀压力就难以释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文献信息资源; 供给; 读者需求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83-03
供求定理适用于任何商品,文献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文献信息同样也有供给方与需求方,正是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了文献信息这一公共物品的有效配置。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相对应的概念。 所谓供给即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生产者愿意并且能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统一时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二、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
1.文献与文献信息。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声像等为信息编码的,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物体为信道的人类精神信息的固态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载体,只要他们记载着知识,都可以称为“文献”。文献信息是指用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媒体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信息。也就是说,运用一定的媒体将一定的信息和知识记录于一定形式的物质载体上,这种物质载体所涵内容就叫文献信息。简言之,文献信息是文献的一个方面。文献信息与文献的差别在于:文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固态品”,而严格意义上的文献信息则是一种精神,不是什么“固态品”,虽然可以识别,其本身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必须附着于载体才能使之运动。
2.文献信息资源。源于美国的“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 或Information resources)一词概念说法不一。美国著名信息资源管理学家小霍顿(Forest W.Horten,Jr.)认为,英语中的“信息资源 ”一词有单复数之分,概念也不同。“作为单数的信息资源(resource)指信息内容本身,作为复数的信息资源(resources)指各种信息工具包括信息设备、信息用品、信息设施、信息工作者及其信息处理工具,信息财产则指记录在任何媒体上的信息内容(诸如文献、书籍、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其再生性很强,重复使用不会损耗或减少其价值;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资源,并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资源,只有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才是资源;信息资源是一种可供利用和共享的资源;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依附性的资源,其依附性表现在信息资源的传递需要专门的传播手段;文献信息资源与信息载体具有不可分性。以载体和利用方式为标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收藏和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归纳为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两大部分。就目前看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
3.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1)供给类型。文献信息资源供给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供给的基本内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印刷型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等)、书写型信息资源(如手稿、日记等)、声像型信息资源(如缩微、声像资料等)、数字型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等多种类型。(2)供给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供给源主要包括:出版商、书商、数据商等。出版商(各类型出版社、报刊出版社等)是重要供给源;批发商、商是出版社和与零售书店之间的中介人,通过该渠道采集信息资源,可获得选择更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机会;书商(零售书店、售书网站和售书摊点)是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中国书商有中文新书发行机构,如新华书店等;外文书发行机构,如中图公司和外文书店等;数据商(数据库公司等)供给电子化的信息资源。(3)供给采集方法。供给采集主要方法有:传统采访(预订、现购、邮购、委托代购和复制));协调采购;电子采购(网上直接订购或向出版社、图书进出口公司订购);呈缴、调拨、征集、赠送与交换。
三、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信息社会的来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图书、报刊,越来越多的文献类型、检索方式、文献需求和读者,如何在馆藏规划和读者需求之间求得平衡也越发的迫切了。图书馆是为读者而设立的,因此,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成为图书馆的主要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为本校师生服务,该服务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层次,形式多样,因人因时而异。所以,不仅对不同读者需要提供不同形式、层次的服务,而且对同一读者的服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不断地了解读者、研究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读者及其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果不及时了解这种情况,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缺乏针对性、主动性,读者的需求就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读者信息需求涉及面十分广泛: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既有增长知识的需求,又有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每个读者信息需求是围绕着当前的职业工作、爱好而产生的。他们需求范围主要包括:专业知识;适应形势、社会发展所需的就业信息;配合科研工作的定题资料;检索工具;专业的最新动向和进展的信息等等。除了主体需求外,读者兴趣爱好也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某一学科的浓厚兴趣往往是他成就某项事业的起点和重要动力。因此,在为读者服务时我们必须善于注意不同读者的爱好、特点,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读者信息需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结合具体的读者群,探讨影响其需求的各种因素是读者需求研究工作中的又一重要方面。社会因素的变化,如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道德法律等的变化,无疑会引起读者需求的变化。例如为适应就业竞争的形势,求职读者的信息需求不再限于所学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备受关注。可见多变的社会因素是影响读者需求的重要因素。对于一定的读者,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需求结构,但是这种需求能否成为实际需求还与读者的信息心理和信息意识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读者阅读兴趣由单纯的欣赏向有目的的阅读转化。专业研究型的读者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该类读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阅读带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既需要与他们研究的学科有直接关联的国内外参考资料,又需要与本学科交叉学科的文献资料,阅读内容除了哲学、社会科学外,还涉及技术科学、自然科学诸方面。同时,学习提高型的读者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影响高校读者需求的其他因素还有年龄、文化层次等等。总之,只有清楚地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四、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与读者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与读者需求之间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既不能只强调信息资源提供者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需求者―读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1.信息资源的供给是读者需求的前提。文献信息的供给是读者信息需求的前提,它是图书馆一切活动为读者服务的基本出发点,解决好文献信息资源供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界定文献信息的供给范围。提供文献信息时要考虑到读者群,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有些信息资源是不适合学生浏览,而只能供教师和研究者参考借鉴之用,就不要提供给学生阅读。如原版《金瓶梅》等以及一些带有政治倾向性的进口书刊、内部资料和保密信息等,就应针对性地选择读者的提供范围。(2)采取措施,控制信息来源渠道,严把采购关,确保馆藏披露的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学科前瞻性,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情报信息资料中心,为读者需求的实现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3)读者信息反馈后的再供给。在保证提供本校教学和科研所必需的信息资源的前提下,通过读者推介、意见箱、网上咨询以及读者口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读者反馈信息,并重视、分析和研究这些信息,利于再供给文献信息时更贴近读者需求。
2.读者信息需求制约信息资源供给。读者信息需求发挥作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1)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读者受益最大,但在实际中,图书馆哪些文献信息资源必须提供,哪些不属于提供范围,馆员和读者供求双方必须取得一致,达成共识,使之处于一种均衡状态。(2)信息需求因时因人变化莫测,而供给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要及时了解一般和特殊读者对文献信息供给的需要,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满足读者需求,否则,文献信息供给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3.信息资源的供给对读者需求的反作用。文献信息供给不是简单的适应读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读者需求。而读者需求反过来又会对信息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读者需求水平是衡量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读者信息需求停留在低水平上,文献信息的供给内容及形式要受到制约。只有及时了解读者需求,规范文献信息供给,刺激信息读者对这些新信息的使用、研究、验证并发现问题,才能使读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问题解决对策
目前,高校在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和读者需求方面的矛盾普遍存在,解决好二者失衡现象应采取以下对策:
1.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利用经费,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要保证文献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及时地、有效地供给领导重视是关键,若领导不重视,不愿投入足够的经费用于文献信息资源支出,那么就难以达到供给最起码的资金要求。可见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关键取决于校方领导重视的程度。有了供给文献信息资源所需经费后,采访者还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购置经费,以达到投入最少、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功能最大、利用率最高的目的,满足高校读者更好地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
2.以读者信息需求为导向,调整馆藏结构,优化资源体系。读者要求图书馆提供专业性强、形式多样、来源广泛、有效可用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按需化就是在藏书建设方面要做好前期调整和后期信息反馈,充分重视、认真分析读者的意愿和需求,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调整馆藏结构,优化资源体系,使图书馆在馆藏文献内容与结构上最大限度地接近本馆读者的真正需求,让读者携带需求来,带着满意去,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服务带给自己的便利和满足。
3.加强管理,尽可能杜绝偷书、撕书现象,以满足读者对现有馆藏资源的需求。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实行全开架政策,日益增长的读者偷书、撕书等违规现象造成图书馆的损失包括以额外的经费做资料的更替、维护、重新装订,对于绝版书的无法取得,更是损坏了其他读者使用的权利,尤其,图书馆中最容易被偷、被撕的资料,也经常是人们最需要的。因此,应加强管理:设置图书防盗系统;定期检查;馆员加强巡视;制定处罚政策;改善和调整图书馆相关政策,如增复本、借阅政策、降低复印成本等,尽量使读者不再产生偷书、撕书的想法,使资料流失降至最低。以满足读者对现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4.通过馆际互借、购买外部数据库、文献传递等诸方式扩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使用范围,弥补其对馆欠缺资源的需求。为补充馆藏不足,实现资源共享,许多高校与他校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读者可在有互借关系的高校馆享受借阅服务。大多数高校还购买了适合本校培养目标需要的多种外部数据库,部分校还利用CASHL、CALIS 和BALIS为读者开通网上传递服务。开展这些服务方式的主旨是为扩大本校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弥补其对本高校馆欠缺资源的需求。
综上所述,把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原理引入图书馆领域,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与读者需求相当时,资源供给与读者需求达到平衡。但供求失衡状况在高校普遍存在,原因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供给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要达到一劳永逸的平衡很难做到。各高校馆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适应本馆文献信息供给新的、变化的情况,解决好现时读者与未来潜在读者的需求,才能力争使二者趋于平衡。
参考文献:
[1]姚海明,等.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8.
[2]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27.
[3]黄星星.试谈读者需求[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2,(2):56-57.
[4]金明生,吕亚平.藏书工作要体现“读者至上”的思想原则[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84-86.
[5]陈新颜,刘敏.以人为本与图书馆服务及管理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2,(2):12-14.
[6]郭依群.应用图书馆学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9.
[7]朱建亮.文献信息学引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46-56.
[8]杜克.文献信息开发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4 .
[9]唐晶.对图书馆读者工作现存几大问题的思考[G]//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511-514.
[10]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125.
[11]段明莲,沈正华.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2.
The Supply to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Documents of University’s Library
Is Discussed with Reader’s Demand
CUIZhen
(Library,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9,China)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供求失衡;重构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 2)05-01 02-0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遍及城市乡村,是联系农民最广泛的金融纽带,客观上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成为农村货币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合作金融出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没能很好地发挥扶持“三农”的作用。
一、失衡——农村合作金融有效供给总量不足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是指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不相适应,表现为金融供给大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小于金融需求两种情况。现阶段在我国主要表现是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明显滞后于农户对合作金融的需求。
农村地区的合作金融依据组织化的程度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系统。组织化程度最低的合作金融可以是具有合作性的民间的自由借贷;处于中间状态的可以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合作社和协会)中的融资集资和民间金融较为发达地区的各种协会等;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是正规化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有效供给的不足,既表现在具有合作性质的民间自由借贷的不足上,也表现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合作性融资的不足上,更表现在正规的国家合作金融组织供给不足上。
(一)合作性质的民间借贷的供给不足
合作性质的民间借贷主要是一种基于友情、关系的无息或低息的具有互帮互的民间融资。一般采取借贷额度小、无固定期限、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手续简单的形式,对于满足农户临时性的困难作用巨大。但是,这种供给形式在农户的大额借贷和生产性借贷中的供给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农户的全方位的融资需求。同时,由于其缺乏法律的保护,容易发生纠纷。总之,这种合作性质民间借贷的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其借贷的小额性和资金用途的生活性偏好上,而正是这种“偏好”凸显了它在农户的生产性和大额借贷方面供给的欠缺与不足。正如周好文与于浩(2005)所指出的,农户金融需求的缺口必然诱致对金融供给制度的需求。当然,对于金融制度的需求,不排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甚至以整个村落的声誉为担保的无息贷款的存在。但由于这种借贷伴随着情感和友情的因素,同时具有非盈利和互助的特征,因此其资金供给的规模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缺口。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融资的不足
农村地区合作经济内部由于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会有一些内部的自发的融资形式。这种形式无疑具有合作金融的性质,也是一种新的融资形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融资的规模有限、用途单一,受惠主体是整个经济组织,且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低。因此,它很难实现金融供给的有效满足和功能的完美发挥。
(三)正规的合作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但由于其合作性质的异化和商业化的改造,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它在支农方面的作用很有限,在满足农户需求、农村发展方面的作用微弱。
总之,农村合作金融的供求总量要受到国家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制约。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供求规模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现阶段农村地区存在巨大的金融缺口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农村的金融供给严重小于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金融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
二、断裂——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断裂
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不平衡性相比,农村正规金融有效供给则明显不足,呈现供给主体缺位和异化的状态。缺乏不同层次的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需求对接。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不仅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有效供给的不足,更主要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断裂。所谓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断裂,是指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错位。而且这种失衡、错位已形成一种固化的力量,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失衡的程度,内在地形塑了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合作金融的区域布局错位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合作金融(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等正规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民间的合作金融机构的整体差异不大)在区域布局上就会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从机构总数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分布特征是: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从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借贷经历来看,借贷行为的地区差异特征是:较发达地区
摘 要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开县为例证分析了扶贫供给农村公共品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开县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还不足,农村公共品的增加由于与产业结合的不够好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据此,提出当前的关键是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当地产业的结合,响应农民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收入 影响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理论评述
1.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有效性的研究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一直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主要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以及如何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足等问题入手。林毅夫(1999)认为,政府应当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品投入,通过发动“新农村运动”,既可以刺激内需,又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吴孔凡(2006)认为农民对已有的公共品评价不高。由于在公共品决策中农民受益主体的没有参与使有限的公共资源难以生产出符合农民真实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张应良、王钊(2006)通过制度逻辑分析的视角得出,只有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并建立对应的实施机制,才能保证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有效。贺雪峰(2009)认为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不足问题的方法,一是充分发挥农村的民主,让农民表达自己利益;二是强化村社集体的力量。
2.关于农村公共品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
关于农村公共品与农村收入关系的研究近些年来才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王国华(2004)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提出必须关注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品体系。郑英宁、郭江(2007)认为农村的教育及医疗卫生水平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供给状况却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陈东(2008)、唐国华(2009)提出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短缺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唐国华(2009)还并不是所有公共品的供给具有相同的效应。鄢奋(2010)以福建省为例研究农村公共品得出的结论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筹资方式增加了福建农民的负担,而其筹资方式的改革增加了福建农民的收入。
由现有文献看出,学者对我国公共品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增加农村的公共品,减轻农民的负担,目前对农村公共品与农村当地的产业发展联系的研究尚少,尤其是对于贫困的地区公共品的供给如何通过产业传导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理论分析
由经济理论和现实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与农民收入的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1.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农民批收入的影响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品充足的供给会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有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有利于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减轻负担。发达的交通网络、及时的技能培训等有助于农民掌握多方面的信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稳步增收;农村公共品充足的供给会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反作用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会伴随着对农村公共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下一步投资的欲望,投资欲望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对公共品的需求;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促使公共品的供给多样化。
按照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假设: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增加会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正面的效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三、数据的选取与实证分析检验
1.变量的说明及数据的来源
研究样本是重庆开县,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和市级扶贫的重点对象,本文采集的是从200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被解释变量选定为开县不同年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解释变量为开县的行政村公共品供给情况。解释变量具体设定为行政村通公路比例(WT)、通电比例(LT)、通电话比例(PT)、通广播电视比例(TT)、有卫生室比例(HT),其他相关变量假定为不变并放入随机扰动项μt。
数据及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实地调研数据,由重庆市开县扶贫办提供,部分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及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等官方网站。
2.模型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根据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理论关系的分析,并借鉴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建立模型:
lnYt=β0+β1lnWT+β2lnLt+β3lnPT+β4lnTT+β5lnHT+μt
其中Yt表示t年的农村人均纯收入,Wt、Lt、PT、TT、HT分别表示行政村t年的通公路比例、通电比例、通电话比例、通广播电视比例、有卫生室的比例,μt表示随即扰动项。β0,β1,β2,β3,β4,β5是有待估计的回归参数,其中β1,β2,β3,β4,β5作为弹性系数,分别表示的公路、电、电话、广播电视、卫生室的改善对农民收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的OLS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然后对模型进行检验,采用首先运用T检验与F检验进行参数的检验,其次就是计量经济的检验,主要包括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就是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检验的结果。
3.估计结果与检验
运用Eviews5统计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LNYT = -17845.18+ 165.89LNWT105.3LNLT + 98.17LNPT +385.02LNTT - 317.31LNHT ①
(-9.54) (1.91) (-2.42)(2.58 )(4.61)(-9.16)
R2=0.994491 DW=2.782371 F=108.3049 T=9,(2001-2009)
以上估计结果显示,R2=0.994491,调整的R2=0.985308可决系数较高,F检验值108.3049,说明模型整体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度较高,总体显著性也比较好。
(1)多重共线性检验
通过OLS估计结果看出,模型解释变量的T检验基本上是显著的,所以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不严重,不会对模型的解释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2)序列相关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就是模型的随机干扰项相互独立或不相关。如果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成为存在序列相关性。从上面的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模型DW为2.782371,从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随机误差项存在负的序列相关,但是从模型的总体显著性可以看出序列相关性不是很严重,不需要进行修正。
(3)格兰杰因果检验
用EVIEWS5统计软件分别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F的所有统计值都大于0.05,即F检验通过了,所以接受被解释变量LNYT不是解释变量LNWT、LNLT、LNPT、LNTT、LNHT的格兰杰原因,也接受解释变量LNWT、LNLT、LNPT、LNTT、LNHT不是被解释变量LNYT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1.结果分析
从以上估计可以看出,模型的解释能力比较强,这说明了开县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当地农民的增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又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开县农村公共品供给不是当地农民增收的Granger原因,同时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村公共品增加的Granger原因。由此,虽然近年来开县只是单纯的公共品的增加,并没有和农民的增收产生协调互动的关系。
进一步挖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现阶段公共品的供给首先满足的是当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基本人权需要等,如道路的修建、不断改善的医疗保健水平,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力较弱,造血功能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农民的增收。
2.政策建议
(1)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倾斜力度
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政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财政政策。还须从根本上改变非均衡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由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公平的国民待遇。
(2)重点深化对贫困区的公共品供给的扶持
地区越落后,其农村公共品的正外部性越小,落后的基础设施无法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更无法形成产业的集聚。所以政府应给予更多持续性的支持和补贴,加大对该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充分发挥出公共品的经济传导功能,使公共品供给的增加能很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3)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起农民需求导向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
当前,开县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率不高,并且与农民需求不相吻合。虽然整个开县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其供给数量和类型基本上是由上级政府或基层组织来决定,农民的需求没有及时地得到响应。所以政府要充分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出发,发掘农村公共品的增加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4)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公共品要逐渐实现多元化供给
开县基层组织和村级组织提供公共品的能力较差,农村公共品供给渠道较为单一,供给模式比较僵硬,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逐渐形成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农民“三管齐下”的共同投入的新模式。政府逐渐退出公共品供给主体地位,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同时,逐步采用一定的社会奖励或经济奖励的方式引导与当地资源及产业相关的企业入主提供公共品。一方面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又促使企业下一次的投资,实现公共品供给的多元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重庆市软科学项目(CSTC,2009CE9016)资助。
参考文献:
[1]刘明明.安徽省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硕士论文.2010.
[2]陈万龙.促进农民增收的公共品供给政策研究.博士论文.2008.
[3]鄢奋.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以福建省为例.东南学术.2010(3).
[4]王国华.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5]李燕凌,曾福生.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8).
[6]唐国华.农村公共品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陈万龙.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关联分析.经济分析.2008(6).
[8]郑英宁,郭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科技导报.2007(2).
[关键词]宁波;大宗商品;现货市场;需求;供给;原油
1问题的提出
原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它不仅仅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更是国家发展无法替代的战略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原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对原油的供给与需求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田春荣[1]从进出口方面对我国2001―2013年的原油供给与需求展开了分析;吴方卫、张锦华和孔艳杰[2]分析了由于原油供给问题所引起的经济发展问题;熊韶辉[3]分析了原油供给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尤志文[4]对我国原油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明了我国原油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以及原油供给和需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有着显著作用,明确和肯定了原油供给与需求的合理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对地区原油供给与需求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见,没有说明地区原油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和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和重要程度。因此,进行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宁波市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与浙江其他城市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相比起步较早,拥有比较发达的金融信息保障体系和物流网络,同时宁波已建设矿石、钢铁、粮油、油品等品质众多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统筹规划重要资源商业储备基地和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开拓钢材、塑料、液体化工等产业。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对于宁波市服务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国际强港口和落实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推动宁波本土产业转型换代升级,增强自身影响力,提升重要资源、战略资源配置能力,帮助和推动宁波加快建设三大区域服务中心的战略选择,更是宁波市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宁波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经济中心,华东地区著名的化学工业基地之一,同时是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之一。[5]近年来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的消耗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供给与需求问题,阻碍了宁波原油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步伐。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宁波原油市场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2基于马歇尔市场弹性理论的宁波原油需求分析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量波动对于此物品价格改变的反应情况是马歇尔对市场需求弹性下的定义。[6]由此发现“必需品”的需求极度缺少需求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则拥有需求弹性。只要有工业的地方,就有原油的市场,原油是每个工业地区的必需品。原油在每个工业发达的地区都十分重要,原油的需求是极度缺乏需求弹性的。原油的单位价格在不断地来动,原油的需求量一直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态势,原油的需求量和价格呈现不规则变化,如图1所示。[7]
价格需求弹性就是某种商品需求量改动对其价格波动的反应情况。该弹性系数就是需求量与价格变动之比,意味着价格调整1%时需求量相应调动的百分比,用Ed替代,即
Ed=-ΔQ/QΔP/P=-ΔQΔP×PQ(1)
式(1)中,弹性系数用Ed指代;价格用P指代;价格改变量用ΔP指代;需求量用Q指代;需求波动量用ΔQ指代;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用ΔQ/Q指代;价格变动百分比用ΔP/P指代。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不同,分为五个类型,需求弹性即完全性、完全无、单位、缺乏和富有弹性。从工业而言,原油是必需物件,其需求弹性是缺乏的。当Ed在0~1时,说明弹性是缺乏的,其是指价格变化时,需求与之作出反应比较迟缓,每当原油的价格改变较大时,其需求就会有一个较小的波动,图2[16] 就是该需求曲线图。这种价格弹性在现实中比较常见,应用比较广泛。生活必需品往往都是缺乏弹性的,正如原油是工业维持生产必不可少的,价格提高也必须购买。但是在实际中,近十年的数据统计见表1,原油在2006年、2011年和2012年的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这三年原油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Ed在1~∞时,说明弹性是富有的,其是指价格变化时,需求与之作出反应比较敏捷,每当原油的价格改变较小时,其需求量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波动,图3[16]就是该需求曲线图。这种价格弹性在现实中也处处可见,当然也不免会出现在原油中,原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原油的价格稍有上下浮动,原油需求上升幅度会比较大,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这也是原油自身特有的性质决定的。[8]
3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分析
3.1宁波原油现货市场需求分析
3.1.1原油消费量大体上逐渐稳定
近年来,宁波经济迅速崛起,对原油的消耗量需求不断增大,大量的原油从外地购入。宁波的能源消费大部分集中在工业生产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企业不断改革和注入新鲜血液,各类产业不断拓宽和发展,原油的使用在生产消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9]由表2可知,近十年来,原油的需求由2005年的18.59百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25.87百万吨,增长幅度达1.39倍;原油消费量从2005年开始持续不断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多,消费量为27.17百万吨;而2011―2014年,原油消费量略有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波动,趋于稳定。
3.1.2原油消费占有率大体上逐年下降
盛杨怿文中指出2000―2010年的十年中,中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预计只有0.5%。[10]在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原油消费量在不断的增加,但在总能源中占比慢慢减少,现货市场上原油的需求是被迫减少,宁波同样如此。
从图4看,2005―2014年宁波原油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率大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突破了30%的关口。具体说,从2005年原油占总能源消费最多的36.53%下降到2013年最少的29.23%,并且突破30%之后,在2012―2014年呈现微浮动趋势,在29%~30%波动。通过以上对宁波市的原油消费量及消费占有率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宁波市原油的消费量在不断上升,但消费占有率在波动下降,说明总能源的消费量增加速度远大于原油消费量增加速度。由于宁波飞跃式发展,稳健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显示出巨大的能动力和潜在力,成为省内乃至国内最繁荣的经济区域之一,原油消费量不断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原油消费占有率逐步下降也是一条发展的必经之路。
3.1.3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
从图4中发现,宁波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地增加,原油的消费量也不停的上升,但是比重却在减少,说明能源领域有新能源的加入。据调查分析,目前出现的新兴能源,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对原油造成一定的冲击。在经济飞速进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这些清洁能源开始走向大众,渐渐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从而减少对原油的消费。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将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迫于国家对能源结构的整改、生态家园的守护、能源供求的保证、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打造和谐低碳社会的需求,目前宁波的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原油消费模式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用,使单位GDP的原油耗损减少,建立节约型的原油消费模式。为此,必须积极加快技术改革,节油降耗;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废弃低效率低利用率设备,加大力量开拓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展应用型的新工艺和技术。
3.2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供给分析
3.2.1原油供给波动幅度大
宁波市原油需求旺盛却严重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并不具备生产原油的条件,现货市场的原油供给量主要来源于我国其他产油城市和国外原油进口,2006―2011年宁波原油供给量能稳定增长是因为我国与中东和非洲产油国缔结原油供给合同来保证我国的原油供给量。2012年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供给量大幅度锐减是由于2012年我国的原油主要进口国伊朗受到国际制裁,减少了对我国原油的供应,同年,苏丹和我国发生冲突,停止了对我国的原油输出。[11]2013年开始宁波现货市场原油供给量恢复增长是因为伊朗、伊拉克等国家增大对我国的原油供应。[1]
如图5、图6数据所示,2005―2014年宁波原油现货市场供给量波动不稳定。2005―2006年原油供给量减少2.4万吨,略显减少;2006―2011年原油供给量从最低点2021.69万吨增长到最高点2795.48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1.38倍;而2011―2012年宁波市原油市场供给量减少了211.42万吨,环比减少7.56%;2012―2013年增长,环比增长幅度达1.07倍;2013―2014年原油供应减少了94.55万吨,环比减少3.4%。
3.2.2原油供给对外依赖强
宁波是全国工业强市,同时也是原油消耗大市,但宁波的地理位置决定宁波并不生产原油,主要靠国内供给和对外进口,而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油的消费量大于开采石油的产量,我国对外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大。[12]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需不平衡,限制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不能在原油现货市场供给上掌握主动权,导致宁波原油现货的定价权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对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加大了其现货交易的风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热情,这对宁波现货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宁波近年来对原油的进口量不断加大,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原油依赖程度的加强,必将承受更多的价格波动风险。[13]
3.2.3原油供给进口来源少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性商品,对宁波工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供给来源的合理性也显得尤为重要。[14]据宁波海关统计,2014年伊朗、伊拉克和阿曼是宁波口岸前3大进口来源地,宁波口岸自伊朗、伊拉克和阿曼分别进口原油1139万吨、838.2万吨和509.8万吨,分别增加20.8%、减少5.7%和增加57.2%,三者进口量总计与进口总量之比为50.7%。由此看出,宁波在原油进口来源国的选择上体现出不足之处。
2015年,主要原油供给组织欧佩克和沙特等产油组织因为争夺原油市场,争相加大产量,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宁波应该抓住机遇,配合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需要,加大原油储备,为宁波原油现货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油。[15]
4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马歇尔市场需求弹性理论,对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弹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利用2005―2014年宁波统计年鉴中原油数据,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了宁波市原油现货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现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由马歇尔市场需求弹性理论分析得出,总体上,原油作为工业必需品,宁波市原油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宁波市原油需求量变动对原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迟钝的,原油价格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原油需求量变动程度很小。但在个别年度,例如2006、2011、2012这三个年度,宁波市原油市场对原油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原油需求量变动对原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敏感的,原油价格有一个较小的变动,需求量就有一个较大的变动。
第二,需求方面,宁波原油消费量大体上逐渐趋于稳定,原油消费量从2005年开始持续不断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最多,而2011―2014年,原油消费量略有下降,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波动,趋于平缓。同时,随着近年来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增长率正逐年下降,现存的原油消费模式已不适应宁波的发展,原油消费模式亟待转型以提高能源效用。
第三,供给方面,宁波的地理位置决定宁波并不生产原油,宁波主要依靠对外进口,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宁波原油供给造成了很大影响,这导致宁波原油供给量波动幅度很大。[17]近年来,宁波原油进口来源少,原油进口量却不断加大,由此加深了对原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原油对外进口依赖程度的加强,必将承受更多的价格波动风险,不利于宁波原油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宁波市政府应当积极执行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市场引导作用,引领宁波原油现货市场进入健康高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加大对原油现货市场的扶持力度,适时提出有利于原油现货市场发展的政策、制度。同时,政府应当加强现货市场立法,合理规划现货市场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原油市场参与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宁波政府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并减少宁波原油现货市场价格冲击程度。而宁波原油现货市场管理者应努力完善原油现货市场制度,维护现货市场秩序,平衡原油现货供求关系,稳定原油现货价格,预防出现恶意投机。[18]宁波原油市场需建设有公信力的原油现货交易平台,加强透明度,努力使宁波原油现货价格成为长三角地区原油现货价格的指向标。总之,只有按照宁波原油市场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规划原油市场,才能使宁波原油市场真正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春荣.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3):57-64.
[2]吴方卫,张锦华,孔艳杰.潜在原油缺口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中国管理科学,2014,30(5):11-13.
[3]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尤志文.中国原油进口采购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5]杨足膺,赵媛,姜国刚,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原油运输网络空间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3):114-120.
[6]滕泰,羿伟强,赵虹,等.全球大宗商品供求价格弹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6):59-64.
[7]K.Petkov,D.Stratiev.Long Term Prognosis of Crude Oil Price Variation[J].Petroleum and Coal,2008,50(3).
[8]G.Tr.Stamov,J.O.Alzabut,P.Atanasov et al..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n Impulsive Delay Model of Price Fluctuations in Commodity Markets[J].Nonlinear Analysis: Real World Applications,2011,12(6).
[9]程淑佳,王肇钧.复杂网络理论下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1):1342-1348.
[10]盛杨怿.我国石油供给、需求现状及战略分析[J].经济透视,2011,11(2):8-12.
[11]田春荣.2012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3,22(3):44-55.
[12]蒋天颖,史亚男.宁波市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10):130-139.
[13]郭诚,韩旭,宋兴娜,等.关于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72.
[14]沈平平,赵文智,窦立荣.中国石油资源前景与未来10年储量增长趋势预测[J].石油学报,2000,21(4):11-12.
[15]刘庆成.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30(7):55-57.
[16]代海涛,潘力.微观经济法原理与实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5).
1、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2、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
3、稳定物价,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所以政府要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来源:文章屋网 )
摘 要: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角度分析一杯“拿铁”咖啡卖27元的合理性。
关键词:价格;价值;供给;需求
据央视报道,一杯售价27元的星巴克拿铁咖啡,成本不足5元钱,而对比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同款咖啡,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是对中国的价格歧视。一杯拿铁咖啡到底卖多少钱合适?有人认为,说拿铁太贵是基于政治经济学强调的价值决定价格,说拿铁价格合适是基于西方经济学认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我们认为,这二者是统一的,一杯拿铁就应该是27元。
一、从政治经济学看,一杯拿铁可以卖27元
从政治经济学看,基于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而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一段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就是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据称,一杯拿铁的物料成本不足5元,居然卖到27元,这还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吗?是的,虽然贵了一点,但终究还是由价值决定的。依据劳动价值论,商品的成本大多是由各种形式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或价值的转移形成的,物料成本只是商品成本的一小部分。据《华尔街日报》引用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的资料,一杯拿铁的价格中,原材料部分只占了13%,而租金占26%、门店经营及管理费用占21%、劳动力成本占9%。而1999年开业的中国内地第一家星巴克――北京国贸星巴克于2013年6月21日12点后正式关门,其原因是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涨过快,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杯拿铁卖27元,相对于我们普通民众的收入而言,确实有点贵了,但有人买啊,说明价格是可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消费者之间产生竞争,就会使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星巴克提供给消费者的除了咖啡,还包括服务、沙发、背景音乐、整个空间以及全世界最美妙的咖啡体验和休闲文化。于是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中国人就去追求这种感受,于是星巴克就不缺乏消费者,于是价格就高于价值,于是一杯拿铁就可以卖27元了。
二、从西方经济学看,一杯拿铁就是卖27元
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均衡价格,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点所在的价格,这时供给与需求正好相等。供给曲线是一条反比例函数,随着供给量的增加,商品价格趋于下降;需求曲线是一条正比例函数,随着需求量的增长,商品价格也日趋上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就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决定的。
从供给角度看,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只要还能赚钱,星巴克就会不断扩大门店数量和规模,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开了1001家门店,到2014年将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并计划到2015年在中国内地运营1500家门店。从需求角度看,中国一部分已经先富起来的人群已经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构成了强劲的有效需求。现实就是,人们一边骂着资本家真黑,对我们搞价格歧视;一边又享受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消费沾沾自喜。其实市场就是这样,从星巴克的角度来看,其价格确定是合法合理的,这是商家与消费者的“愿打愿挨”。一杯拿铁就是卖27元,这是根据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只要消费者愿意花钱去购买就没问题了,除非是买的人太少或者成本太高了,星巴克的门店也只好关门了。
总之,一杯拿铁卖27元,不论从政治经济学还是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都有其合理性,与其不断去争论是否被价格歧视了,还不如去努力增强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培育自己的咖啡品牌,消费者也期望有一天能坐在自主品牌的咖啡馆里享受自己的人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日益迅速,市场的规模亦越来越大,艺术品与艺术品市场供求问题在当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处于私人收藏与公共收藏的供求不平衡问题,如拍卖公司与博物馆。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所提:“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艺术品供给的分工分化出专门从事艺术的艺人创作更好的作品满足社会需求;分化出专门从事中介交换的商人促使艺术品中介转移更加便捷。其间,社会人自我归类或被迫归类而形成的分工群落,无时无刻不在发展促使自身走向专业化的知识体系,目的是排斥他人抢夺市场。因此,在一个商业社会,艺术供给的专业化分工除提高劳动效率之外,还具有保护职业者自身之生存安全的作用。也正是这样,我国也渐渐出现了各种艺术供给、需求机构及艺术品中介机构,博物馆与拍卖公司便是其中之典型。
艺术品需求在其市场价格和艺术品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符合经济学上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需求表或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规律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他条件不变),购买者趋向于减少购买的数量;同样,当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则购买量增加。
从艺术品整体的需求量变化看,收入效应应该起更大作用,因为艺术是人类独特的基本精神需求。另外,如果把艺术品需求分为各种类别的艺术品需求(如绘画、实用美术品等)单独观察其需求量的变化,那么替代效应作用明显大于收入效应。例如,假如我买不起油画原作,则可以在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或媒介的消费中得到替代满足。
艺术品需求同样也受需求弹性的影响。经济学认为,对于必需品,如食物需求的价格弹性,一般较低,即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弱;而对于奢侈品,如首饰、汽车等,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即该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强烈。但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弹性来说,因为有不同门类所带来的丰富的价格差别,所以,分别具有必需品低需求价格弹性和奢侈品高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表现。从分类角度说,艺术品是除必需品、奢侈品之外的第三类独特需求价格弹性的物品。
艺术品的供给与艺术品需求息息相关,包括个人需求,包括所有个人需求之和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艺术需求是人们情感、文化需求,在经济学环境下已变成人类精神需求之一。艺术品需求必定通过人类对艺术媒介的需求(即艺术品物质载体的需求)而达到,如绘画材料、音乐器材、剧院等。因此,在艺术品交易市场,我们需要明确艺术品供给与社会分工。
艺术品自生产到消费者购买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这一流动如果将“现在”界定为将到的未来和以往的过去之间的时间为零点,那么,一切艺术品供给都将划归为过去供给。但这一对瞬息之点的抽象界定混淆了一点时间与一段时间的计量,致使过去的物资和指向未来的所有权转移在“点”与“线”之间纠缠不清。所以,确定了:艺术品的第一供给者如果现在活着,艺术供给品应被现在活着的人“把握”,为现在供给;若第一供给者已经离世,则为历史供给。艺术品供给的类型,还可依据典范性的不同分为:(1)高端供给、中层供给和低端供给(依据典范价值的层级性)。(2)并发性供给、继发性供给和诱发性供给(依据供给时序的不同)。
此时,不得不一提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供给的不平衡问题,也形成了艺术品的供给强权、供求信息不对称与谋和。
现代艺术市场因经营商主导天下而存在明显的供给强权,是其区别于普通商品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普通商品市场因普通商品无等级层次之别而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艺术市场却因追逐名家杰作,不仅催生和强化了艺术品经营的供给强权,还使艺术市场具有了等级性和被少数名家大师统治的“极权专制性”。自20世纪以来,艺术市场的集权专制之明显前所未有。经营者的艺术品供给强权是资本和资源掌控的结果。它遵从利润之上原则,不仅导致艺术家逐渐依附于经营商,还导致典范价值标准的扭曲和创作自由的丧失,令艺术家既痛恨又无奈。
艺术市场因为艺术品经营中介的分割,出现供给和消费两个市场。经营者在这两个市场里分别是买方和卖方,一正一反,立场各异。拍卖市场是利用单边信息优势合谋欺骗信息弱势者的多发之地。这也使得艺术品供给市场十分不合规范。
艺术品供给作为精神产品以及与物质产品的结合,应从艺术生产者个人、生产企业及国家三方面综合考虑,都应采取主动供给的对策,即艺术品供给的促销政策:定位市场,寻找未来,借助公关媒体,制造特殊气氛等途径,以求艺术品供给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与文化进步发展的基本供给项目。
1.1新公共管理为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
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构建顾客满意的政府。因此,政府要主动关心公众需求,以顾客为导向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从单一向度的提供者和受众转变成双向互动的顾客和企业家,为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新思路。
1.2新公共管理提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法
传统公共服务供给往往被政府垄断,由政府按照发展需求提供公共物品,忽略民众的真实需求,造成公共服务资源浪费或低效。而市场化和民营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能根据民众的公共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以一种竞争的方式鼓励各部门为社会提供多样、高效的公共产品,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3新公共管理提出新的行政组织模式
传统官僚制组织结构出现种种问题,导致公共部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保证公共服务效益。后官僚范式强调政府要以公民利益为核心,注重民众的真正需求,政府的主要任务应从原来的行成服务供给,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培育政府的责任心,创造有价值的公共服务,为政府组织自身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2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2.1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致使公共服务供给受限制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远离内陆经济发展中心,地理位置较偏远,缺乏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能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少,主要依靠中央和其他省份支援,这使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乏足够的物质支撑,供给总量少、水平低,政府公共服务欠账不断。同时,在现行分税体制下,财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缺乏自主财政权,加之没有正常融资渠道,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严重影响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2.2单一的管制型供给方式,影响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其普遍采取政府管制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过分强调自身的作用,处于供给的垄断地位,突出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管制和调配,导致民族地区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缺乏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的供给实体,民众许多公共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下。
2.3公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制约公共服务供给创新
民族地区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下,政治参与能力和道德素质仍有待改善,人们往往对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和供给流程不了解,无法对现实公共服务做出及时反应,缺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同时,由于政府政务公开不足,加之信息化程度不高,且很少在政务宣传中提及公共服务相关内容,使民族地区民众缺乏了解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无法表达自身的公共服务需求,无法保障供给创新的信息来源。
2.4职权划分不清晰,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错位
由于公共服务供给法律体系不健全,民族地区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缺乏明确的指导规范,无法清晰了解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内容和职责。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划分不匹配,使民族地区政府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民族地区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容易混淆“直接生产者”和“供给保障者”的角色区别,不能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企业的边界,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严重错位。
3新公共管理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管理的创新启示
3.1构筑合理的财政体系,注重成本—效益分析
民族地方政府改革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构筑合理的财政体系。中央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民族地区政府引入先进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及管理方式,逐步培育公务人员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可建立公民参与的反馈评价机制,调动公众参与热情,进一步评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
3.2转变价值观念,引入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
市场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要求要始终坚持服务顾客的导向。因此,民族地区政府要主动转变价值观念,“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转变为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享有选择权利的顾客或消费者”。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要重视公众需求,根据民族地区公众对服务种类和质量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明确民族地区特殊的公共需求。同时,培养政府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3.3明确政府职权,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保险业安全 监测 预警 范式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5-0073-07
一、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背景分析
(一)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国际背景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保险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均呈上升态势(详见表1)。从保费收入看,1999年全球保费收入仅为2.324万亿美元,2004年快速增长到3.244万亿美元,实现了年均7.91%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远高于同期全球GDP的增长速度。从保险密度看,世界保险业保险密度从1999年的387.3美元到2004年的502美元,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保险深度看,1990年,世界保险业的保险深度为7.52%,2004年达到了7.99%。另外,从其年均增长率来看,2001-2004年间增长速度明显快于1999-2001年间的增长速度。
从世界各大洲保险业的发展态势看,世界保险业大格局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北美洲与非洲分居世界保险业的两极,亚洲的保险业发展在世界保险业发展中一直处于中间地位,其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三,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均位居世界第四(详见表2)。尽管亚洲的世界排名并不特别靠后,但其保费总收入占世界保费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6.7%、24.7%和22.7%);同期,亚洲保险密度绝对值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远慢于世界平均水平,1999、2001和2004年亚洲保险密度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4.9%、41.5%和38.6%,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拉大趋势;保险深度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差距有拉大趋势。
从表2、表3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世界保险市场的区域性寡头垄断特征明显,即世界保险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亚洲日韩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表3中这些国家的人口仅为全世界的13.4%,但在2004年已经控制了全球86.2%以上的保险业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大国之一,在世界保险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很低。中国在2004年的人口是全球人口的1/5强,但其保费收入只有世界保费收入总量的1.6%(以不同标准的购买力平价计,分别占世界7%和4%)居世界第11位(以不同标准的购买力平价计,分别居世界第四名和第七名),人均水平(保险密度)位居世界第72位(如以购买力平价计,世界排名会有所提前,详见表3),在全球保险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微乎其微,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表2、表3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亚洲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又远低于亚洲的平均水平(中国保险密度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4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差距更大,与位居第一的瑞士相差141倍,而瑞士的人均GDP仅是我国的32倍;与同在亚洲的日本保险业也没有可比性,中国人口(2004年)是日本的10倍,保费总收入不足其11%,其保险密度近100倍于中国的保险密度。
无论人民币按何种口径折算,数据对比都表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中国经济、人口的发展存在相当差距。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国内背景分析
像任何其它有关中国的研究一样,对中国保险业安全的研究也不能脱离对中国大国经济、转型经济、开放经济背景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这些背景的研究是研究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宏观基础。(1)大国经济背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察,中国都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大国之一。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比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多2亿多人。仅这多出来的部分就相当于欧洲各国的人口总和。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第6位晋升到第4位,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200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1位。从理论上讲,保险业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和一国财富问题呈正比关系,因为人口、财富越多,保险标的应该越多,保险业发展的空间应该越大。但就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来看,保险业发展水平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当大。(2)转型经济背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正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配置机制为基础、以其他资源配置机制为补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我国的转型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风险,而风险的存在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此外,伴随经济转型进行的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保险业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3)开放经济背景。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放经济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经济将会出现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自我保障的意识将不断增强,这些都将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空间;另一方面,跨国保险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将威胁我国民族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国人对经济安全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产业安全做为经济安全的重要组织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保险业做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潜力股”,其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在中国的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大背景下,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在减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出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又使其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面对来自世界级跨国公司的竞争。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1.国外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国外对产业安全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他们认为产业安全是指当一个产业面临国外生产率更高的竞争对手时产业发展所受到的威胁;二是以布雷(burnell)为代表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他们着重强调外资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他们认为一国产业安全主要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威胁。
2.中国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中国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很快。从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情况如下:以“篇名”为检索项,“产业安全”为检索词,实行“模糊”匹配,以1980-2007年为时间段进行检索,共得到记录586条。检索项与检索词不变,用不同
的时间段进行检索,仅2000-2007年就检索到记录534条。国人对产业安全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他们主要强调一国国内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能力。第二种是竞争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产业竞争力才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内容。
(二)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
截止目前,没有看到国内有关保险产业安全的专门研究,对中国保险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也很少,这一点可从我们的检索结果得以证明。从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情况如下:以“篇名”为检索项,“保险业”为检索词,实行“模糊”匹配,1980-2007年期间共得到记录3298条,2000-2007年期间的记录为2274条。这说明2000年以来中国对保险业重视程度的快速提升。但是,对保险业竞争力的检索,1980-2007年期间仅得到记录30条,2000-2007年期间的记录为29条,对保险产业安全的检索记录为零。这说明对保险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
要研究中国保险产业安全问题,首先要界定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中国保险业是中国金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的界定可以参照产业安全的内涵来界定,因而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业安全可以界定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保证有效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前提下,中国国内资本对其保险业拥有适当控制力的动态过程。对中国保险产业安全概念的理解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
1.中国保险业安全问题研究不能脱离国际经济一体化逐步深化的大背景。我国已经是WTO成员国,中国保险业安全问题研究不能脱离WTO框架限制。
2.中国保险业安全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保险业的有效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匹配。与一般物质产品的供给需求关系不太一样,由于保险产品是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很大,同时,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服务业的一般性,即需求的诱致性,所以,目前市场上表现的需求未必就是其有效需求。考虑到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用,考虑到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事实,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水平至少不应该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即人均GDP与我国目前相当时的水平。保险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实际上的有效供给不足,即其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有效需求(供给)水平,则说明我国保险业处于不安全水平,差距越大,不安全程度越高。(2)中国保险业安全是个动态过程。
3.中国保险业安全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其供求平衡上,实际上是强调一个实际供给量与潜在的或需求水平的平衡问题。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即使国内资本对保险业的控制力达到100%,中国的保险业也处于不安全状态。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形态是本国资本在保险领域的控制力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低于这一水平,即使达到了有效需求水平,中国保险业也是存在安全问题的。中国保险业安全的核心是在保险业供求平衡的基础上保障本国资本在本国保险业中的控制力。
三、中国保险业安全的监测内容与手段
1.监测内容:监测是针对短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中国保险业的年度安全监测,具体包括监测预警和监测评估,其中监测预警是对中国保险业安全进行事前的预测性监测(是一种提前量的研究,即对未来一年内中国保险业安全所处状态进行的预先判断);监测评估是事后的评估性监测,即直接对当年中国保险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估。2.监测手段:分析影响保险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一确定保险业安全监测的指标体系、安全底线及其安全区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年初对监测指标进行预测对照确定的安全标准预警预警中国保险业年度安全程度年末将监测指标观测值与确定的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对中国保险业当前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价。
四、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立足于中国保险业安全本身的内涵与特点。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全球经济影响力正日益扩大,保险需求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我们已经是WTO成员国,即不能违反WTO保险条款的各种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框架内的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安全成长。中国的国情、中国保险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把握中国保险业安全形势和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提出应对措施的关键,也是将其区别于其它国家的保险业的重要依据。
2.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构建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各方面之间的系统平衡和各指标自身内部的系统结构,尽力做到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与评价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同时,根据保险业本身的具体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不同层次,以便对其影响因素作更具体的描述。
3.代表性、独立性原则。中国保险产业安全主要研究保险产业的供求平衡问题和国内资本对整个保险产业的控制力两大方面,研究中会涉及到其它很多方面各个环节,涉及到的指标较多,同时,反映某一个典型特征的指标也可能有很多个,所以在选择指标时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同时,指标之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指标之间的过度的相互重叠和重复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我们着重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指标要能准确、连续、及时地反映出中国保险业运行状况,而且根据现有的统计体系,该指标所需要的数据能够及时、完整地获得的。二是在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保险业安全度的计算处理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既要能全面有效,又要能抓住主要矛盾,避免繁杂,简化过程,尽量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易于操作。
(二)中国保险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就笔者目前看到的材料来看,还没有人提出专门的有关保险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前面对中国保险业安全内涵的界定和指标设置原则,我们设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如下:一级指标即总体指标:中国保险业安全度(A);二级指标即结构指标:中国保险业供给与发展的匹配度(B1)和中国保险业的产业控制力(B2);三级指标即分析指标,共设7个指标,分属第二层次各结构指标,形成多层次指标体系,指标具体内容见表4。
C11保费总额:反映保险业发展的规模,其额度越高,说明保险的有效供给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度越高。C12保险密度:反映一国保险业以人口作为对比标准的平均水平,即人均保费收入水平,等于保费收入与总人口数之比,其值越大,表明平均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程度越高。C13保险深度:反映一国保险业以GDP作为对比标准的平均水平,即单位GDP的保费收入水平,等于保费收入与GDP之比,其值越大,表明平均水平越高,保险业的安全程度越高。C21中国保险业外资依存度:该指标反映中国保险业的生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可以用当年年末国内保险业国外资本存量与产业总资本存量之比来衡量。外资依存度越高,风险越大,保险业安全度越低。C22中国保险业外资市场控制率:反
映外资控制的中国保险企业对该国内市场控制的程度,可以用外资控制企业市场份额与国内保险业总的市场份额之比来衡量。外资市场控制率越高,中国保险业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越大。C23中国保险业外资品牌控制率:反映中国保险业国内市场受外资品牌控制的程度,可以用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与国内产业总的市场份额之比来衡量。外资品牌拥有率越高,中国保险业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就越大。C24中国保险业外资利用集中度:反映中国保险业利用外资的国别集中程度,可用该国投资总额占保险业总投资额的比率来衡量。集中度越高,国内保险业受外资母国政府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发展安全受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
五、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安全区间与警度区间
(一)中国保险业安全程度、警度的划分
兼顾安全度与警度的并用,可将中国保险业安全的安全度划分为七种类型,由高到低分别是极高度安全、高度安全、中度安全、轻度不安全、中度不安全、重度不安全与危机。在中度安全以上,说明中国保险业安全处于无警区间;在中度安全以下,即在低度不安全、中度不安全、重度不安全和危机区间内,中国保险业安全将处于有警区间,我们将相应的警度区间划分为五类,分别为无警区间、轻警区间、中警区间、重警区间和巨警区间,对应的警度分别为无警警度、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和巨警警度。
安全度和警度区间的划分采用百分制,并设定不同的符号与之对应。具体解释如下:
极高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90-100分;高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0-89分;中度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70-79分;轻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60-69分;中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59分;重度不安全:综合评价得分达到30-39分;危机:29分以下。
与安全度相应,对警度的具体解释如下:
无警警度:对应于安全水平以上的区间。即得分在70分以上;轻警警度:对应于轻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60-69分之间;中警警度:对应于中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40-59分之间;重警警度:对应于重度不安全的区间,即得分在30-39分之间;巨警警度:对应于危机,也就是得分在29分以下。(详见表5)
对如上保险业安全类型、警度类型的具体含义说明如下:
极高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极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等于或略小于有效供给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高度控制力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90-100分之间的状态。高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高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接近有效供给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较强控制力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80-89分之间的状态。中度安全:用A符号表示。中度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供给到一定程度,但在安全区间且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有一定强控制力且在安全区间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均在70-79分之间的状态。轻度不安全(轻警警度):用B符号表示。轻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且达到一定程度,但还不足引发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已经低于应有水平达一定程度,但还在控制范围内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60-6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中度不安全(中警警度):以C符号表示。轻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且达到一定程度,且已经引发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问题,但采取一定措施可以解决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已经低于应有水平达一定程度,需要引起关注内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40-5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重度不安全(重警警度):用D符号表示。重度不安全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小于有效供给,已经引发了严重的产业本身或经济社会稳定性问题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远低于安全水平,威胁到保险业安全时的安全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30-39分之间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危机(巨警警度):用E符号表示。危机指中国保险业的实际供给远小于有效供给,已经因此而产生惶恐,或国内资本对保险产业控制力处于极低水平,威胁到保险业安全时的状态,即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内资的产业控制力得分至少有一种在29分以下的状态。这两种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
(二)中国保险业安全区间的确定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