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经采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摘要:《采薇》是该用深情和灵魂去教和学的生命之篇。悲哀的家园之思是全诗的情感主基调,诗歌以多种技巧,深刻强烈的表达了这种思归之情。时光飞逝,戍役漫长,战事激烈,生死不虞,因而归家无望,痛苦绝望。激励自己,鼓舞士气,同仇敌忾,故而为生而战,为归而战。昔往今来,时光流逝,生命损耗,人生的一切美好消失殆尽。音信断绝,生死存亡,两不相知。归乡之途,步履维艰,种种心绪煎熬磨折。《采薇》将战争与思归对立统一在一起,在战争的背景下,凸显人性,表现生命的本真和无奈,从而碰撞激起许多人性的思索,生命的悲叹。其思想的厚重又早已超越战争和思归本身,我们的先民有着多么至情至理的灵魂啊!
关键词:《采薇》 思归之苦 战事之艰 人性的思索
每每打开《诗经・小雅・采薇》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那叠唱之音犹如从远古而来,敲击我的心灵;“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不由令我心急眼热,思潮翻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更使我久久不可平静,沉甸甸的积压于胸。我知道,这是该用深情和灵魂去教和学的生命之篇。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前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写戍卒久戍未归的思归之情;四、五两章写了行军作战的场面;第六章,写归途中的所思所感。
初读诗歌,我们就能被笼罩全诗的情感主基调,即悲哀的家园之思所深深打动。第一层,诗歌就以多种技巧,深刻强烈的表达了这种思归之情。前三章首句均以“采薇”之语起兴,除言生活之苦、戍役艰辛,更是意在强调薇菜的生长变化过程。“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形象的刻画了薇菜从破土而出,到枝叶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变化过程,喻示春去秋来,时光流逝。这一层还有多处直接描写心情的诗句,从“忧心烈烈”的归心似箭、煎熬难耐,到“忧心孔疚”的撕心裂肺、痛苦绝望。再加上重章叠唱的手法,使思归之音反复咏叹,一次又一次增强着情感的程度,“曰归曰归”,其思归之苦,读来我心岂宁?
无情流逝的时光,无情磨损的岁月,漫长的戍役怎不令戍卒悲切之极,发出“我行不来”的绝望。“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杂曲歌辞》于),“万里战,三军尽衰老”(《战城南》李白),千古至今,试问谁又能阻挡时光的流逝啊!
仅仅是时光飞逝令戍卒产生“我行不来”的悲痛吗?其实,诗歌第一二层都做了这样的层层说明:“不遑启居”“我戍未定”“岂敢定居”,可见居无定所,辗转奔波;“王事靡”“一月三捷”,可谓战事频繁,战斗激烈;“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这是时刻警戒,枕戈待旦的艰辛;“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那是枪林弹雨,飞箭流矢,生死不虞的险恶。因此,戍卒即使不被饿死,也时时有战死的威胁,岂能只是岁月催老之悲啊!而任何一个威胁都会轻易灭了他的归家之梦,夺去他的生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塞》王昌龄)“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杜甫),这就是战争!哪怕它起因在“猃狁”之扰,哪怕它是保家卫国的战争,它仍然是战争,其残酷和无情是不可改变的!
诗歌第二层,许多人都持自豪、责任之说,即体现了戍卒恋小家也识大局的意识,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感。我认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仅是着眼于本层的理解,而忽视了全诗浓郁的悲哀之气。还有人认为“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表现将士之间苦乐不均,含抱怨之气。这就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我认为,要探究诗歌的深层内涵,先应该看看它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再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这恐怕才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这两章主要写了战车、战马、装备及战况:战车高大(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战马雄壮(驾彼四牡,四牡),装备精良(象弭鱼服),胜仗连连(一月三捷)。对于一个“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的陷入归家无望极痛的戍卒,为何突然在这里如此振奋,他说这些究竟用意何在?让我们把自己视为戍卒设身处地感受,这难道不是在激励自己,奋勇杀敌,取胜回家吗?这难道不是在激励自己的战友,鼓舞着战斗的士气,同仇敌忾吗?这该是为生而战,为归而战的信念啊!不然怎会有“一月三捷”的胜利。第四章首句的常棣之花也值得我们去探讨,《诗经・小雅》中就有名为《常棣》的诗篇,古人以常棣喻兄弟,又有“兄弟联芳,谓之常棣竞秀”以及“常棣之花,其萼相辉”等名句,常棣花被誉为和睦兴旺之花。这也应该可以作为支持我观点的一个根据吧。
最后一章,戍卒终于凯旋生还,踏上归途,这本该是多么令人激动不已,喜极而泣的大喜啊,可他却是满腹的伤悲,“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该是怎样的哀啊!这是无人能知,无人理解,无法言喻的悲哀,还有比这更深的哀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纷飞之雪,怎不是戍卒心头之雪,纷扰迷离,寒冷心酸。杨柳飞雪,又怎能不使人联想到年少与衰老,相送与归来,相聚与分离,希望与失望……这一昔一今,一往一来,饱含尽了流逝的时光,损耗的生命,以及人生的一切美好――亲情、团聚、追求、幸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岂只是寒饿难耐之态,更是种种复杂心绪的煎熬和磨折。征战多年,“靡使归聘”,音信断绝,生死存亡,两不相知,自然会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恐惧。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下沾我衣。”《十五从军征》中这位汉代戍卒面对的凄楚岂不就是《采薇》中的戍卒曾经的苦痛。
思乡恋家,是人之最朴素最本质的情感。战争,意味着死亡与毁灭,是生命最无助之所。《采薇》将战争与思归对立统一在一起,在战争的背景下,凸显人性,表现生命的本真和无奈,从而碰撞激起许多人性的思索,生命的悲叹。其思想的厚重又早已超越战争和思归本身,我们的先民有着多么至情至理的灵魂啊!难怪古人认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三百”中最佳的诗句,后世的诗人纷纷追慕着它的魅力,体悟着它的哲思。在“昔往”,“今来”的对举和流逝中,《采薇》这首千古之音悲吟着生命的永恒之叹。
张玲,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组教师。
采薇,被浪漫化的民族悲剧
《采薇》诗很美,可是诗背后的故事却一点都不美。诗的主角是一个中原农夫(也可以理解为可能的任何一位农夫),他被侵略中原的游牧民族整得有家不能归,终日凄凄惶惶,经年累月在野地采摘“薇”这种野菜过活,后来,连薇也采不成了。“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稍微有点想象力的读者,也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个无解的悲剧。
薇这个东西,其本身也带有悲剧色彩,虽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将它列于菜部,并注明“气味甘、寒、无毒”,而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的“救荒本草”里也写到野豌豆,并绘有全草图,云:野豌豆“救饥:采角煮食,或收取豆煮食,或磨面制造食用,与家豆同。”但根据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薇含有复杂的慢性毒成分,能麻痹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草香豌豆(Lathyrussativus)相似。也就是说,当中国的百姓遭遇灾年,没有食物而靠采摘“救荒野豌豆”而食的时候,已经可以与饮鸩止渴划上一个约等号。
据说前几年有一位读《诗经》入迷的女孩,专门千里迢迢跑去首阳山“采薇而食”,结果悲惨中毒,差点断送了性命,回来后一把火将《诗经》烧成了齑粉。这件事也许可以当做寓言故事看,但被浪漫化的悲剧是一脉相传的。
有史可查的最早采薇者
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不知道是神经病发作还是出于什么难言之隐,好好的孤竹国国君不当,非要跑去渭河流域西伯侯的地盘岐山找姬昌要饭。好消息是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好歹如愿以偿来到了岐山;坏消息是他们前脚刚到,后脚姬昌就咽气了。当他们看到姬昌的儿子姬发扛着老爹牌位出发要去讨伐商纣,哥俩的神经病又发作了。他们像多年之后的唐僧伯伯一样把姬发拦住:发仔,你老子死了连个葬礼都不搞,就这么带着一帮凶神恶煞的马仔出去砍人,而且砍的还不是别人,乃是我们英明的君主纣王。你真是个十足的不孝不义王八蛋!
姬发的马仔们怒了,心说你这两个半死不活的老乞丐刚刚吃了我们给的一顿饱饭,就翻脸不认人,连我们老大也敢训,不把你们给剁了,我们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举起兵器就要往他们头上招呼。姬发赶紧拦住:他们也是江湖上享有仁义之名的人,让他们走吧。言下之意是说,杀了他们,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会说我们残忍,放了他们,他们这样的老神经病也扑腾不了多久了。
伯夷和叔齐愤愤不平离开了,很快,姬发就攻下了朝歌,迫使纣王用实际行动给后人示警:玩火很危险,随时会丧命。消息传到伯夷、叔齐耳朵里,两人就像死了老子(真死老子那阵恐怕还没这么伤心)一样嚎啕大哭,然后发誓:周朝的老大不孝不义,周朝的食物自然也是不孝不义的,为了老叫花子的尊严,这不孝不义的玩意儿大爷们不吃!
伯夷和叔齐挣扎着跑到首阳山,饿得不行了,抓起路边一种叫薇的植物就塞进肚子里充饥。他们实在不知道,薇虽然别名“救荒野豌豆”,但其通身有毒,尤其是花期和结实期毒性最大,如果不善加烹制,人服食之后必然慢性中毒,毒入肺腑,便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昏睡,用不了多久就彻底解脱……
传统文人不识“薇”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许多传统文人也目不识“薇”。
首先是《尔雅》,大名鼎鼎的《尔雅》将薇和蕨混同,认为那是同一种植物,这显然是不对的。证据就在《诗经》里,《诗经》里既有“采薇”,也有“采蕨”,可知这不是同一种植物。
到了南宋文人赵彦卫那里,他在《云麓漫钞・卷五》中说到巢菜:“汉东人以豌豆苗为菜,云蜀人以为漫头,号‘巢菜’。以坡诗求之,良不诬。今临安人目之曰豆菜,连角子卖,则知豌豆苗,即‘巢菜’也。”这里,赵彦卫搞错了两处,第一、他把豌豆苗,即豌豆尖搞成了巢菜,第二、他把四川人吃的小巢菜搞成了巢菜,即大巢菜。
还是陆游认真,没有以“坡诗求之”,就“良不诬”。想是他长期在四川工作,又是浙江人,对巢菜了解得比较清楚,他在《老学庵游笔记》里说:巢菜分为两种,大巢与小巢,大巢是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名漂摇草,又叫野豌豆。杭州市上大小巢两种都有卖,滋味也差不多。豌豆开白花,野豌豆却开紫花,本来很有点不同,但是在菜场上,一般人就很难区别了。
但是,陆游其实仍然没有全部弄清楚,他把豌豆苗当成了(大)巢菜。大巢菜就是薇菜,而豌豆却是至少在秦汉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这显然与《诗经》的记载不符。不过,无论豌豆也好,薇也好,小巢菜也好,都是豆科植物,它们的果实很相象,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本草纲目》说:“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也是有点稀里糊涂。
到了现在,我们四川本地的著名学者流沙河先生竟也在《书鱼知小》一书中,将薇菜弄错,认为那就是灰灰菜。
灰灰菜名听起来灰不溜秋,其实它在古典文献中也非常有名,古诗中称作“藜”的便是。字典上解释说:“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藜仗。”这在古诗中常有出现,比如“杖藜扶我过桥东”、“杖藜徐步转斜阳”、“垂白杖藜抬醉眼”。不过让人纳闷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怎可为杖?灰灰菜虽然大的可以半人高,但粗不过手指,而且疏松柔弱,当柴火也嫌它不经烧的。莫不是古人的幽默?像民间说的“拄根麦杆子当拐棍儿”?也罢,藜菜并非本篇主旨,容后有空再谈。
采薇未必采“薇”
小时候常听祖父说“60年的故事”,其中有一则便与“采薇”有关。
当时村口有一位周姓的中年鳏夫,他有两个儿子,小的刚满6岁,大的也才10来岁。他们一家三口一天的口粮大约就是两块半大不大的红薯。老周只能每天跑到地里挖些蚯蚓,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再摘点折耳根之类的野菜,勉强给家人充饥。
他的大儿子(姑且叫他大周吧)实在饿极了,有一天跑去把生产队的蛋鸡偷来吃了,这一下捅破了天,无数顶大帽子压过来,老周哪里招架得住,很快就在又病又怕中死去。
自知闯了大祸的大周带着弟弟离家,偷偷跑到了深山里去,让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活了下来。
很多年之后,大周在40岁左右结了婚,做了父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听见儿子背诵《采薇》这首诗,就问背的是什么。儿子解释给他听。大周听完之后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这文章“写得真好”,儿子不明所以,大周就骑车跑到山里,摘了一大把野菜回来,告诉儿子:当年如果不是这些薇,我和你二爸早就饿死在深山里了。
实际上,大周兄弟赖以为生的野菜根本不是薇,而是蕨菜。
但是,谁又能说他们不是采薇者呢?
倘若哪天有人唤我“采薇去”,我一定欣然应从。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由古到今安排了六首诗歌,借助网络,从这些诗歌入手,带领孩子们叩响诗歌的大门,进入诗歌的海洋,上至诗经,下至现代诗歌,由点到面,系统感受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诗歌鉴赏学习,建构了网络环境背景下古典诗歌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歌学习资源库,促进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一、利用网络资源,由点到面地进入诗的世界
(一)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诗人及写作背景
上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习《采薇》一诗时,通过网络,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从《诗经》这部诗集入手,了解大量资料,并结合《采薇》原诗的朗读来加深理解。这样,靠网络的学习,学生理解了《采薇》的内容,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二)运用网络,以“一诗”带“数诗”
学《采薇》时,引领孩子们上网查询,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感受我国诗歌的源远流长。学到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借助网络做一次“走近杜甫”的诗歌鉴赏。先让学生从网络上了解杜甫的相关资料,再鉴赏他的一系列诗歌,如《望岳》《登高》《赠花卿》等。有了网络,我们快速地由“一个点”推开“一个面”,张开诗歌学习的大网,学生收获的是累累硕果。
二、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诗歌活动
我们主要借助网络,在班级网站这个平台上,通过“网上学习”和“网络交流”两种形式来进行操作。
(一)网上学习诗歌,尽情遨游
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个大组研究一个板块,每组自主地学习,学生上网时,围绕自己的主题下载有关资料并加以保存,通过讨论之后,由各组组长收集、归整。
以宋词部分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宋词”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抛弃了传统的讲读教学过程,设计出了如下的学习过程:
1.选择内容:学生凭兴趣从自己喜欢的一个角度去自由选择内容,选择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以便分工协作,发挥团体优势;
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所需的资料,汇集所有资料,进行有效选择,组内进行集体讨论;
3.成果汇报:由各组选出一名代表整理本组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汇报材料制作成PPT或者网页等,展示给同学,到班级网站的专门页面中和同学们交流。
(二)网络交流创作,尽显风采
借助网络,专门开辟一块“发表园地”,让喜欢诗歌的同学有一个施展特长的空间,也带动其他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2、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3、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4、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5、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6、伊人——《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音笙——《诗经·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8、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9、杨柳——《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0、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11、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关键词] 阅读教学;融入文本;超出文本;生命意识;回归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重点和难点,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广发关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给阅读教学重新定位:“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体验,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那么,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展开与文本的“对话”?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既能融入文本、体验角色,又能超越文本,发掘文本的深层意义。本文以《采薇》的教学为例试析。
一、融入文本
“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交融。有专家说:关于阅读,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深度解读。教师应反复阅读和咀嚼文本,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语言点,加以发掘和发挥,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高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
1.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入”,肯定要用“读”来“入”,从语言“入”。读作品是融入文本的开始。读作品的过程,就是阅读者从作品中接受语言信息,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画面、情境都一一展现,把自己带进文本的情境中去,很好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染熏陶。
《诗经》中的《采薇》一诗,反映的是古代士兵连年征战,迁戍未定,不遑启居,更不知归家何日的巨痛与深愁。其所抒发的“忧心孔疚”的情感可谓淋漓尽致。
初读诗歌,学生可感受到全诗悲哀的感情基调,再读可感受戍卒思家难归的深切痛苦。就诗的前三节,学生基本能够从朗读中品味出戍卒思归之情。那么这种痛苦是怎样体现的?要怎样读出才能融入情感中去呢?这首诗巧用叠词的方法,所以,在教授这首诗时,要重点指导叠章重唱的诵读。“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忧心烈烈”等,无不抒发了戍卒强烈的思乡之情及思归不能归的痛苦。反复诵读后,还可发现:这个戍卒思家而不能归的原因是什么。“N狁之故”,“王事靡W”,抵御外侮,征役没个休止啊。而从“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又可读出军旅生活的劳苦。
这是诗的前三节内容,通过反复诵读,可读出戍卒思家难归之痛,思家难归之因,及对军旅生活劳苦之怨。
在读中,学生很明显能感觉到文章的第四、第五节已不再续写戍卒的思归之情,那么写的又是什么呢?细读“戎车既驾”,“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N狁孔棘”,可见,这里讲述的内容已转入到追述从军作战的紧张生活。而第六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讲述的内容又有改变,讲述的是戍卒归途的悲伤痛苦之情。
这是文章的整个内容,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快速抓到的,在整体上把握了这个戍卒的基本情感。
2.在品字析词中解读。
品词析句的过程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说《采薇》的前三节抒发的是戍卒思家难归之痛,那么这个思归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程度上有什么改变没有?从哪里可看出?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q莫”、“岁阳”都是指一年又到了一年终了,极言时间的飞逝。思归的心情从怨恨到“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思归的程度是一步步加深的。同时,文章前三节还用了“起兴”的手法,除了说生活之苦、戍役艰辛,更是意在强调薇菜的生长变化过程。“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形象的刻画了薇菜从破土而出,到枝叶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变化过程,喻示春去秋来,时光流逝。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戍卒的心情从“忧心烈烈”的归心似箭、煎熬难耐,到“忧心孔疚”的撕心裂肺、痛苦绝望。思归程度一步步增强。
“靡室靡家,N狁之故。”“王事靡W,不遑启居。”“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N狁孔棘。”这些句子很容易被认为是厌战的体现,所以很多人解读这首诗时,认为全诗表达的情感不外乎两种,一是思归的痛苦,二是极度厌战,渴望和平。而光读到这两层情感是不够的。
“维常之华”,“君子之车”,“四牡业业”,“四牡YY”,“四牡翼翼”,“象弭鱼服”,“一月三捷”,那高大的戎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武器正是威武的统帅和英勇的士卒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和N狁决一死战的真实写照,无不流露出身为军人的自豪感。驾车战马的高大健壮更表现出将士们饱满的战斗热情和每战必胜的信念。所以主人公并非只有厌战的情绪,这些字里行间里,我们根本看不到士卒那思归的情愫,更看不到士卒对于生命无望的恐惧,好像生与死以及其他的一切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在士卒的胸中,只有一颗跳动着的保家卫国,垂名后世的勃勃之心。而且《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既然是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采薇》只是抒发一种厌战之情的话,是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的。
《采薇》的“入”文方法当然还有很多种,但不管怎样的“入”,不仅要“入文”,而且还要“入情”。这样的融入文本才不会显得空洞、浮泛。
二、超出文本
融入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阅读教学只注重“入”,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在“入”的前提下,还要追求“出”。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转换思维方式,站在文本之上重新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采薇》虽然产生的年代比较早,但其中已体现出人类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命意识是只有人才的关于生命的体验,是从群体意识中剥离出来的个体性意识。人一旦意识到生命也就意识到生存的意义,意识到生命也便体味到生与死、唉与喜、痛苦与欢乐等等人生的滋味。”[1]
《采薇》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入了旷远荒凉的戍边,展现了一群长期戍守边防的戍卒,在旷日持久的艰苦戍边生活中,对于家乡的渴望,对于个体生命的担忧。“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从这些心灵的呼唤中,从这些刻骨铭心的乡思中,流露的是生命的孤独、忧伤和焦虑,他们渴望故乡那安全、舒适的港湾。那里有他们的亲人,有他们生命的根,然而他们却无法归去。“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尽情地抒发他们的悲哀、他们的无助。戍卒们已经预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无望,他们痛苦不堪,就如同在大海中,个人只是一叶无浆的小舟,只能听任河流的摆布、随时都有舟覆木散的危险。这种对于生命的无助和绝望的强烈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担忧。
“当死则死,则死比泰山尤重。不当死则死,则无益于事,比鸿毛尤轻。生死之际。不可不接之于道。”[2]这里所说的“道”即指道德准则。在战争中,将士为国捐躯,被视为“重于泰山”,是死得其所,给予极高的道德评价。《采薇》篇中,戍卒虽然思乡深切,渴望回到自己生命的摇篮,让生命有个归宿,但是当面临战争,面临国家、民族危难时,他们便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那高大的戎车、雄壮的战马、严整的军容、精良的武器正是威武的统帅和英勇的戍卒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和N狁决一死战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保家卫国,视死如归。这正是当时人们道德之上的生命价值观的体现。在永恒的时光前,每个生命个体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当他汇于人类生命的河流中后,便会显示出无比的力量与永恒的价值。
战争终于结束了,长期征战的士卒也最终踏上了归途,这本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诗里却看不到一丝的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长期的戍边生活已经在士卒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使他对于生命的苦难有了切身的认识。“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不只是一条漫长的归程之路,更是一条慢慢无尽的人生旅途,这条路充满无穷无尽的独孤与悲苦,而何时是一个尽头?
所以《采薇》,它不仅仅是描述一个戍卒从思乡恋家的悲苦到保家卫国的悲壮再到返家途中的悲,它更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于生命的归宿、价值以及苦难的关怀和感悟。
三、回归文本
“阅读教学需要超出文本,但如果无度,很容易出现‘一行白鹭上青天’式的‘离题万里’的现象,造成‘散乱的活跃’局面。因此,阅读教学要注意适度超越,更要注意适时回归。回到文本的血脉,回到文本的意义场。只有回归文本的超越才会让文本催生出真实而丰盈的教育意义。及时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获得积累,确保语文意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3]
在学习完后把课文拿起来读一读,用文本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来唤醒、来触动学生的情思,滋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总之,“融入文本 超出文本 回归文本”的统一,是体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求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诗经》;婚恋诗;比兴
“兴”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自产生以来一直是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什么是“兴”呢?现在广为大家认同的是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兴”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1]即诗作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先描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然后再表达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纵观《诗经》305篇,用于起兴的都集中于山、水、草、木、鸟、虫、兽、车、服、乐等事物之上。而细究周人在创作诗时为什么要用“兴”这一修辞手法呢?因为当时处于农业社会阶段,人们对于自然还十分依赖,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常紧密,于是便滋生了一种以自然为参照物,在自然中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借外物以抒己情的文学创作方式。所以笔者认为,被周人用于起兴的那些事物绝不仅仅是信手拈来的,那些山、水、草、木、鸟、兽、虫等都与周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
从《诗经》文本来看,婚恋诗中的兴主要用来表达三种感情: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婚恋关系破裂后的痛苦。
一、以起兴表现爱情婚姻的美好
《诗经》中《关雎》是流传广泛的一首婚恋诗,该诗一开始先以雎鸠和鸣起兴,由雎鸠和鸣引出男女相恋。古往今来,学术界对雎鸠的解释有很多,《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说:“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2]朱熹《诗集传》中记载:“生有定偶而不相乱”。[3]就是说,雎鸠生来配偶是固定的,绝不会任意更换,所以雎鸠历来被看做贞鸟,被当做忠贞爱情的象征。诗人之所以用它来起兴,就是因为雎鸠是鸟类中忠贞之鸟,有似于后代文学作品中鸳鸯意象。诗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来到河边,看到成双成对的雎鸠和鸣于河中,不由触景生情,从而产生了婚恋的想法,并且在大脑中勾画出女子的形象:漂亮、娴雅、忠于爱情。然后《关雎》通篇就表现了小伙子对心目中美好对象的追求。以雎鸠和鸣起兴之后,作者又以事起兴,即以采摘荇菜起兴,用采摘荇菜的过程来引出小伙子对心中所爱的追求过程。诗中采摘荇菜的过程分别是“流之”、“采之”、“之”,随着人对荇菜采摘过程的一步步跟进,从而引出了小伙子追求姑娘的过程,先是“寤寐求之”,因为求之不得,而“寤寐思服”,然后终于找到接近心上人的途径,约会时“琴瑟友之”,最后“钟鼓乐之”,就是把自己的心上人迎娶进门。用采摘荇菜起兴,引出小伙子与心上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爱情越来越美满,这样由前者引出后者的起兴用法,过渡自然,意蕴深厚,还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让读者在脑海中不自觉地构思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郑风・溱洧》中以溱水和洧水起兴:“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4]溱水和洧水均在郑国,此诗描写了郑国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是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互赠礼品以表达爱慕之情。《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5]就是说仲春三月间,男女可以纵情相会,连私奔都不加以禁止。这么重要的社会活动之所以选在春天,是因为古人和自然界之间紧密无间的联系,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在春天繁衍生命,春天万物复苏,所以春天被认为是一个体现生命意义的季节。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和风煦暖,众多单身男女聚集在这里,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伴侣,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的向往和憧憬。关于上巳节的记载在《风・桑中》、《郑风・褰裳》中也都有所体现。
二、以起兴表达男女相思之情
思念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天然情感之一,诗经中涉及男女恋爱婚姻的思念诗也占了很大比例,这样的诗在诗经中俯拾即是。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是该诗四章中的第一章,前两句先描写了妻子采摘卷耳的景象,后两句便不再写采摘卷耳的事情,而是写妻子思念远在外的丈夫。这首诗用“采摘卷耳”起兴,引出下文对丈夫的思念,且这样的起兴还能很恰当得推动感情的抒发:妻子“采采”卷耳,即采了又采,可还是“不盈顷筐”,还是装不满筐子,随即下文写思念远行人,可见妻子之所以总是装不满筐,是因为心不在焉,因为思念远行人而不能专心采摘行为,这样,一个心神不宁的思妇形象跃然眼前。由此可见,这些采摘活动是寄托了思念之情的,这在很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王风・采葛》以“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起兴,从而引出下文强烈的思念之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小雅・采薇》就以采薇起兴,该诗虽是戍边战士思念家国之情,但却印证了采摘行为作为起兴象征思念之情一说。《小雅・采绿》也是以采摘草木为起兴引出思念之情。
《诗经》中的相思诗有些是作者看到身边景与物的美满而感怀自身的,用起兴事物的美好来衬托自身处境的凄凉,读来不禁使读者生出许多心酸之情。《陈风・泽陂》中以“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起兴,生发出下文女性的思念之情,即她看到岸边蒲与荷相伴生长,而自己却形单影只,不禁黯然神伤,感叹心中所求不可及,就像池泽相隔一样。《秦风・晨风》中以“彼晨风,郁彼北林”起兴,即鸟飞倦了尚且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丈夫却没有回到自己的身边,表达了妻子思念久别的丈夫。
三、以起兴传达婚恋关系破裂的痛苦
《诗经》中关于婚恋的诗作,除了男女间相恋的甜蜜,相思的牵挂,不得不提到还
有很多令人感到惋惜的描写婚恋关系破裂的诗作。
在《诗经》中,《卫风・氓》是一首著名的反映婚姻破裂的诗歌,它以一个女性的口吻道出了自己从相恋、结婚到分手的全过程,然而每一部分中都有起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个起兴都是正衬,用桑树来引出女主人公的处境。前者通过描写桑叶的滋润、茂盛衬托下文姑娘正年轻,风华正茂,后者以桑叶的枯黄、凋零衬托女子人老珠黄,被丈夫抛弃的凄惨境地。“吁嗟鸠兮,无食桑椹,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朱熹《诗集传》中:“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6],桑葚虽是甜的,但鸠多食则容易致醉,引出下情虽是美好的,但如果人过于沉浸其中则容易上当受骗。“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个起兴则是反比,淇水滔滔也有岸,洼地再宽也有尽头,以此反衬下文――我的哀愁怎么就多的无边无际。诗中所用到的起兴物,都是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桑树,桑葚,淇水,洼地,这些自然景物是主人公每天都见到的,她看着这周围的景物,便情不自禁的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触景生情,便歌唱起来。这些比兴的运用,更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突出主题。
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兴”作为《诗经》中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法,对于诗经中婚恋诗感情的抒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画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所传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3][6]朱熹.诗集传[M].中华书局,1958:1,1,37.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2.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5、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7、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
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0、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1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1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章·涉江》
1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1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
1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19、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九歌·湘夫人》
2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2、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九章·涉江》
2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2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离骚》
3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31、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3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3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楚辞·九章·怀沙》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7、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楚辞·九章·抽思》
38、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司命》
3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九章·涉江》
4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渔父》
4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3、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4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46、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
4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0、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心悲。魂兮归来,哀江南。——宋玉《楚辞·招魂》
51、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5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5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5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
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记趣
“下面有请三小队上台,进行展示!”在贺雨舟响亮的话语中,我们也就开始了对我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汇报。
在三小队之后,一、二、四、五、六、七、八小队也依次上了场,展开了对学习的汇报。虽然每个小队有每个小队的优点、特点,例如:八小队,又有图又有画;四小队,内容丰富;一小队,还用上了小品……在这些中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一小队与四小队的展示活动。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一个少得不能再少的时间。但是四小队的同学们还是带我们读完了长长的诗经——《采薇》,了解了诗经。就连罗浩伦都给我们读了不少的诗句,这让我十分的佩服。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虽然没有准备好。但是他们——一小队的小品仍然是特别让我喜欢的。当时只见演李白的朱瑞茜疑惑地问到:“不是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吗?”接着演汪伦的秦鹃笑了笑说:“哪里哪里,只是这潭水叫十里桃花,与有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接着付嘉骝旁白道:“李白也只是笑了一笑,也没说什么,便留了下来。”……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可却载着每个小队几个星期的努力。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但却展示了我们的风采。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分钟,可是却令我们十分的难忘。
可能我们有七支队伍不能拥有最高的名次但是我们成功了,我们展示出了我们自己的风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职教学;学习兴趣;中职语文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它将声音、影像、动画、幻灯等多种传媒手段有效地综合在一起,把许多抽象、复杂的道理形象、具体化,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活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知识接受率。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把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技术和具有丰富内涵的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做以下几点陈述。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把抽象的语文内涵以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章意思,还以其清晰的图画、色彩鲜明的画面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诗经》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配乐配图朗诵,也可以利用动画播放效果把诗经中所呈现的唯美画面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但是,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时候必须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传统教学的一个辅助教学手段,绝不可以取而代之。
二、突出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受传统“一粉笔、一黑板、一教材”的死板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难点、重点,尤其是中职学生,本来基础知识就普遍薄弱,无法真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推广,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来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从多方面、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就是疏通文章,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绪。作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三个场景,通过画面的刻画、音效的配合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到诗中刻画的人物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以及文章细微之处所蕴含的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由于中职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所以经常感到写作非常困难,无话可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呈现出丰富的图、文、声、像、动并茂的写作素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按照一定的顺序,清晰、顺畅地展示出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认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语文课程学习中来。
同时,相比于以往,多媒体技术连接的互联网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从多个渠道、多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多媒体提供的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短文阅读水平,从整体上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绝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与板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无声交流。我们广大的基层教育者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很好地把握住多媒体教学的“度”,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其更好地为中职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一作文:我的古典情怀
我的古典情怀
翻开古典的诗篇,阵阵香气悄悄袭来……
沉淀着几千年的古典文化,在历经沧海桑田,世过后,有的原本熠熠闪光现早已为星点之火,唯一不变的是那楚辞汉赋,是那唐诗宋词,是那亘古不变的华采篇章。
一直以来,除了家以外,最令我魂牵梦萦的便是这古典诗篇。在《诗经》中采薇,我闻到的是弥漫于田间的蒲香,流连于《乐府》之中,我看到了连绵的战火,百生流离的情景,我喜欢徘徊于唐诗之中,感受李白泛舟五湖四海时的自由自在;我钟情徜徉宋词之中,去了解苏轼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博大心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不知何时早已让我明白什么叫“心余天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词不知何时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凄美”,什么叫“多愁善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的行云流水曾几何时已造就了古典在我心中的辉煌。
古人叩问苍穹,膜拜生命,用简单的方块字浓缩历史的精华……这就是古典,如果说我所知道的不过是沧海上的一叶扁舟的话,我愿驾着这一叶扁舟,驶向古典的海洋,去领略文人们对生与死,乐与悲,战争与和平那淋漓尽致的描述,去聆听那历史传来的优美回声,去充实自己的古典情怀……
静谧的夜衬托出台灯那明亮的光,夜已深了,我呷了一口茶,久久不愿合上这古典的思绪……
高一(207)班夏珊珊
《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可谓中国诗歌的源头。中国作为抒情诗大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再到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的每个阶段,诗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诗歌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比重,而《诗经》教学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纵观全国各种基础教育语文教材,没有哪家教材不选录《诗经》的。以普及性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例,初中阶段九年级下册从《诗经》中选录了两首——《周南·关雎》和《秦风·蒹葭》,高中阶段亦从《诗经》中选录了两首——《卫风·氓》和《小雅·采薇》。
《诗经》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启迪作用。其实,《诗经》不仅在中国,在西方的接受度和辨识度上也高于其他汉语经典。16-19世纪的西方耶稣会教士和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们都先后研究、翻译过《诗经》,并将其介绍到欧洲。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三译《诗经》,就是其中突出代表。不过,理雅各用译介《圣经》的态度来译介《诗经》,他对《诗经》“天”“帝”的解读和误读,典型地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对文本阅读的影响。
1880年,理氏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尽管理雅各也知道,中国人所称的“天”,是帝或上帝居住的地方,其人格特点极其模糊,[1]而且中国“只有天,而没有地狱”[2],理雅各还是把《诗经》中的“上天”“昊天”“皇天”“旻天”译为“至高无上的上天”(Supreme Heaven)、“伟大或威严的上天”(Great or August Heaven)、“悲天悯人的上天”(Compassionate Heaven)。“天”已不只是物质性的天,同时还具有了人格神的特点。
理雅各没有从字源学追寻“帝”字的原初意义,却认定其原初意义亦为“主宰”,并且断言:“‘帝’字形成伊始,便是(主宰之)天的人格名。”理雅各认为,“天”“帝”异名同实,在经书中交替出现,彼此的关联“使中国宗教中的一神崇拜始终凸显,确保‘帝’之名未被滥用”。他指出:“上帝具有人格神特点,能够统治天地,决定人的道德本性,统领各个民族”,“信奉上帝是中国最早也曾是唯一的信仰”。[3]“帝是中国人的父,就像God(上帝,造物主)是我们的父。”1853年,理雅各在《中国人的上帝与鬼神观》中也说:“中国人认识真正的上帝,他们所崇拜的最高存有,与我们所崇拜的是同一实体。”
理雅各对“天”“帝”的解读显然是一种文化误读。他依据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但是许慎时代还没有发现甲骨文,所以,对“天”的本义产生了误解。“天”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皆像人形,小篆才变成人顶上一横的。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颠者,人之顶也。”“天”字在商代主要是指头顶之义,或为“大”的异体字,并不表示天空。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易·泰》“帝乙归妹”,“帝”都指人王,没有至上神的意义。《周礼·大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初《尔雅》:“帝,君也。”东汉《说文解字》:“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司马迁《五帝本纪》中的“五帝”,也都为人君或部落酋长。秦始皇将“三皇五帝”集于一身,自称“皇帝”。
农业文明主导下的中国人,出于经验哲学与实用主义理性思维,信奉“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哲学,人必须适应自然客观规律的变化,天地万物的自然和谐为之“道”,与西方的“上帝”人格神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
总之,一元神在中国没有滋生的土壤,中国古代无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只是出于繁衍生息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念之上的原始自然宗教,带有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这样,天地山川等自然神跃上祭坛。
周初,在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就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丰收,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周天子的藉田中象征性犁地。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都有所反映。
理雅各对“天”“帝”的“误读”,是源于理雅各的“前见”和“预设”。理雅各是英国新教徒,他和明清耶稣会教士一样,是匍匐在“上帝”脚下的虔诚信徒。他“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4]。
理雅各对《诗经》的跨文化误读还有不少。例如《关雎》,理雅各诠释的主题是“赞美文王新娘的美德”,将《诗大序》所说的“后妃”译为“新娘”,他理解的“美德”是不嫉妒,让文王娶有美德的女子到后宫。并认为,西方的妻子不会像文王之妻太姒那样屈尊,西方读者也不会欣赏中国的一夫多妻制。这样,一首优美的民间情歌,成为理雅各抨击“一夫多妻制”的例证。而对《秦风·蒹葭》这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理雅各阐释为“求贤尚德”的怀人之作,却又遵从了保守的“诗教”传统。
在现在的整个中学教育体制中,语文教育只是一个组成部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语文教育只能通过精挑细选的经典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修养。
比较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教学实践看,多数比较阅读仅仅局限于同一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阅读则重视不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文化观照,语文教学也需要跨文化的视角。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跨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跨文化阅读教学,改变传统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理雅各.中国经典·第3卷[M].中国台北:SMC出版集团,2000:193.
[2]理雅各.中国经典·第4卷[M].中国台北:SMC出版集团,199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