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偶然徐志摩

偶然徐志摩

时间:2023-05-31 09:1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偶然徐志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我们邂逅到一起

你的笑靥

投影在我心之湖

不曾想呀却

激起层层难以抚平的涟漪

...

或许是偶然

我们不期而遇

你可以不必在意

我却会珍惜

第2篇

你的梦境是沉醉康桥那抹偶然的倩影;你的灵魂是八万英尺高空耀眼的星光;你的才气是执子之手时心泉涌出的浪漫;你的世界是四月春风里幽静的月夜。

随心一首《再别康桥》,让我认识了才华横溢自由随性的徐志摩,淡漠的拂去浮世留在衣上的尘埃;心动一首《偶然》,让我认识了以退为进勇敢追爱的徐志摩,心思千转诉说着自己那深情爱恋;情思一首《翡冷翠的一夜》,让我认识了内心细腻思念成灾的徐志摩,爱怨交织地挥洒着自己的抑郁情怀;浓情一首《爱眉小札》,让我认识了敢爱敢恨缠绵浪漫的徐志摩,心甘情愿地为爱人四处奔波辛劳。志摩把一生都熔进了爱与自由的火炉,超越了百年的时空,又有谁懂他的浴火涅盘。

徐志摩曾说:“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虽对爱情的执着等待令人感叹,但对张幼仪的残忍无情却让人唏嘘。幼仪曾言:“坏婚姻是所好学校。”也许正因志摩的伤害,才有了一个伟大的女银行家。她不求回报的爱,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这位青瓷如水的女子,在痛苦中破茧重生,背负了太多,也成就了很多,但从始至终,她都不曾抱怨过什么,一直沉默地深爱着这个不肯在她世界停留的四月天。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一袭白衣,一身才气,便让一代才子沉沦。她的微笑,便是他灵感的源泉。她的冷静果断,让他既爱又怨。四年之别,心念之人已为他人作嫁,志摩无奈叹道:“这个你不要的我,今后只远远的看着你,将不会再扰动你的生命。”才子佳人,缘分叵测,徽因也许是希望把志摩想象中自己那美好的形象永远留在彼此梦意阑珊的康桥。志摩去世后,那块悬在徽因床头伴其余生的失事飞机的木头残骸,已足以证明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爱过。

“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志摩与小曼,浪漫与绚丽的倾城之恋,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爱,汇成一本跳动着爱情的文字,谁能不动容?面对世人的批判,两人执手微微一笑。志摩飞机失事,谩骂如洪水般向这个骄傲的女子涌来,华丽美艳如小曼,不曾解释,不再红妆,只静静在时光中默默守护着心中的那场梦幻之恋。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志摩一生都在追寻爱和自由的季候,浓墨重彩执笔挥下一生梦意阑珊,却终是轻轻地走了,自由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几颗炙热的心,留下了一地零落的梦,刹那芳华的四月天,水墨青花的仙鹤爱。

高一:任雨晴

第3篇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自己很挑剔,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来排遣时间,后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我就随手翻了几页,后来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一下是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书笔记,望大家指点不足。

一个栖居姑苏的淡雅女子,擎着油纸伞行走于烟雨江南的青石板上,青砖黛瓦白墙间,看透世间繁华后的落寞,粲然后的薄凉。落梅山庄,一扇雕花轩窗;一只秃笔;一杯清茶,一个怎样的女子竟可以写出如此唯美情真的言语却不差分毫的表达出这些个凡人心中所想。她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她亦说:“此生愿做布达拉宫石阶上的朝圣之人,三跪九拜,惟愿山河安稳、岁月静好”,白落梅,一个朦胧如诗的女子,用清雅的“白氏文字”带我走过林徽因的传奇人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讲述的就是林微因的一生。

喜欢林徽因多过于张爱玲或是张小娴,也许是因为林作为一个著名的建筑学家,但是并没有受到思想束缚,而是在时代的熏陶下,也许更准确的说是在徐志摩的影响之下,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诗总是更让人觉得真实一些。她是当世才女,亦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林的一生,得到了三个优秀男子的爱,她也爱过这三个男子,但是她爱得清醒,爱得平静。才子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文学泰斗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当爱情接踵而至,她会做短暂的停留,却又以为反顾的转身。正如她说的:“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在最朦胧的年纪,在细雨微微的伦敦,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子--徐志摩。那个年纪的女子对爱情都是怀着浪漫的憧憬,康桥之下,撑一支竹篙,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毫无悬念的,林徽因陷入与徐志摩的热恋之中,可现实总不是尽如人意,偶然之下,徽因得知,徐志摩已有家室,伤心过后,毅然与其父返回国内,立在甲板上,看着匆忙赶来的徐志摩,也只是轻挥衣袖,是再见,也是再见!

观念总是随着时间有所改变,正如一开始对徐志摩,总觉得有句话形容他合适不过“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不管他是因为为了出国深造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与张幼仪完婚,还是说他在有家室的情况下在伦敦肆无忌惮的与林徽因康桥热恋,都不敢苟同他的思想,也许有人说他是个有思想的人,可是我觉得他是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无论与张幼仪再没有感情可言,但她终究是你的妻,张幼仪之后到伦敦与徐志摩生活在一起,徐志摩却因林徽因要与之离婚,而且还是在其有身孕的时候提出这一要求,林徽因回国,徐志摩也追回国内,把一个足不出户的张幼仪留在无依无靠的伦敦……

当看到《人间四月天》刘若英饰演的张幼仪的用拳头握紧钢笔写信给她二哥的时候,心酸无言,那一瞬间,鄙视徐志摩所谓的爱情自由,思想自由。张幼仪,挺敬佩的这个女子,这个痴傻女子!一生只爱徐志摩一人,即使与徐离婚之后也没有丝毫怨恨,习惯了在身后默默守候着,与世无争,心无波澜的女子对待任何人都是淡淡的,他不怪徐志摩的转身离开,不怨徐将她留在孤独无助的伦敦街头,不恨徐志摩在林徽因之后,与陆小曼那一段飞蛾扑火近乎疯狂的爱情……但是却对林徽因有过埋怨,为她的冷静、决绝,为她的逃避……也许,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结合如果不是封建思想下的父母之命,哪怕是在街角的一次邂逅,徐志摩也许会对这个温文尔雅的女子一见倾心,而这,也只是也许……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结合,是家族愿意看到的,也许是她为了逃避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这样一个过于冷静的女子,不允许自己的爱情有丝毫的瑕疵,她也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宁可转身,也不要扑火,林徽因要的始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而不是每日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烟火生活,所以他选择了梁思成,她曾说过梁思成给她的感觉就像是阳光下的尘埃,可以清晰的感触到,而徐志摩的爱情,就像是细雨下的伦敦,永远是那么浪漫、唯美却不真实。这一点和冯程程的选择倒是很相符,许文强再优秀、再有能力,可是生活就是生活,冯程程最终的选择却是那个能为她削梨的丁力。

金岳霖,文学界的泰山北斗,却为林徽因终身不娶!至今还是不明白是什么信念给他这么坚定的决定,林徽因与他没有暧昧,没有一个字的承诺,也许只能说金岳霖,你真是千年不遇的情种啊!遇到林徽因,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不幸!林徽因逝世后,她一定也不会想到那个曾与她携手走过千山的梁思成在垂暮之年迎娶了他的学生。。金岳霖有一天将老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有讲任何理由,一众人云里雾里,酒至半酣处,金岳霖起身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朋友皆沉默不语。金岳霖的一生爱得坦荡,爱得隐忍,爱得彻底,爱得心疼。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大概在林微因的爱情史中最能体现其中的含义。

第4篇

林徽因(1904—1955年),原名林徽音,“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为避免与当时一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从1934年改名为林徽因。林徽因出身名门,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等要职。

林徽因幼年随父迁居北京,入培华女中读书,16岁又随父到伦敦。“良好的家庭修养,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使林徽因的身上有着一种超乎平常人的非凡气质和聪明才智”,“她既具有大家闺秀那种幽娴贞静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女性那种活泼、大方的气质,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可以说,这样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伦敦结识林徽因便一下子为她所倾倒。他觉得:是林徽因,唤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让他感到了灵魂的震颤,感到了生命的美好(而这种感觉,此前他在张幼仪身上从来没有体会过)。于是,他把对她的礼赞写成了诗,其中几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

在徐志摩来伦敦的半年之前,即1920年春天,时任段琪瑞内阁司法部长的林长民以“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的身份,携女儿林徽因入住伦敦。其时,林长民44岁。林小姐正值16芳龄,书香门第养就了一身高雅气质,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爱丁堡大学读书。这年10月,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才24岁,年轻气盛,倜傥风流,浑身充溢着才子之气。半年以后,在国际联盟协会的一次演讲会上,徐志摩认识了林长民。这一天演讲,徐志摩做主席,林长民演讲,以后,林长民与徐志摩便成为莫逆之交。林小姐则是在徐志摩初次与英国作家狄更生的会见中认识徐志摩的。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一个是貌若婵娟、才思飘逸的女孩,两人相见恨晚。

徐志摩向林小姐发起了求爱攻势,而且用情激烈,这些都逃不过林长民的眼睛。幸好,林长民豁达大度,既不责怪徐志摩所为,又没有禁止女儿与他往来。恰在此时,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从国内来到伦教伴读。这大约是徐父的旨意,徐志摩不敢违抗。张幼仪以夫唱妇随为满足,整天在家里清理房间、买菜烧饭。徐志摩大部分时间泡在学校,回家来,也很少与张幼仪说话。徐志摩每天早上都要急急忙忙赶到附近的理发室整理头发。张幼仪很纳闷:家里用度很多,经济也不很宽裕,完全可以自己把头发梳理一番再到学校去。后来,张幼仪从别人口中得知,徐志摩每天去理发室是因为理发室对面有一间杂货铺,那是他与一位女朋友的联络地址。他们每天都有书信往返,而且信是用英文写的,这位女朋友就是林徽因。徐志摩把林徽因的来信和自己的日记都牢牢地锁在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又称八宝箱,在徐志摩身后引出了许多故事)。

在剑桥,还有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徐志摩与林徽因热恋的同时,还与林长民“情书”往返不断。他们俩也在谈情。有一次,这对莫逆之交开玩笑,商定彼此通假情书。徐志摩扮演女的,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男的,一个有妇之夫。在各有家庭的境况下,两人谈恋爱,互写情书。徐志摩与林长民谈恋爱是演戏玩的,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却是真的。林小姐是否也出于游戏目的,却永远是个谜。

1921年10月,林长民回国,也把女儿林徽因带回北京。第二年的10月,徐志摩结束在剑桥的学业回国。在回国前夕,徐志摩为表述对剑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和在剑桥发生的令他神魂颠倒的故事,写下了《再别康桥》的诗篇。徐志摩在家乡上海稍事盘桓,年底就追到了心仪神往的北京。这时,林家已把女儿林徽因的终身许配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了。徐志摩也是冲着这件事来的,他打算偕林徽因一起重返伦敦读书。也许林徽因对徐志摩有过这个许诺,因而他才信心十足地写下了“再别康桥!”

回国后,情况迥变。刚到北京,徐志摩就接到了老师梁启超给他的一封长信,劝他“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这等于明说了,林徽因已经许配给我家儿子,你就不必再干扰他们的幸福了。然而,徐志摩不把老师的劝诫当回事,反而坚定地回答:“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等于摆出要较量一番的架势。当时,林长民家住景山后街称作“雪池”的院子里,林徽因在培华中学读书,课余,她要到梁思成家去谈情说爱,俩人的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梁思成家住在松坡图书馆,因为梁启超时任松坡图书馆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房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7号,一处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是馆长之子,关系特殊,当然可以自由出入,这里便也成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幽会的地方。徐志摩竟然找到这里,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他是梁启超的学生,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面子总是该给的吧。但是,徐志摩来的次数多了,梁思成渐渐产生了反感。有一次,梁思成在门上用英文书了一张纸条“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悻悻而去。这明晃晃的纸条贴在门上,大概不是背着林徽因写的吧。但是,即使这样,他们彼此的心中还是深深地眷念着对方。

1924年四五月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诗坛中人,自然就一起接待,一起进出会场,还一起演出英文戏剧。这一次次的接触,又点燃了他们昔日的热烈情感。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们俩又一次会面。林徽因马上要随梁思成到美国留学去了,她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两人终不能成为眷属已成定局。

5月20日,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到车站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其中。看到林徽因,徐志摩立即赶写一封信给她。可是,车子已经启动了,徐志摩情急之下,跳下车子把尚未写完的信送给林徽因。泰戈尔的秘书思厚之见他太伤感,就一把将信抢过来替他藏起来,没有转交给林徽因,径自带回英国。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睁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凉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让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这真是一份难舍难分的情啊。一年以后,徐志摩还写了一首名为《偶然》的诗送给林徽因,对这件事表示了明确的态度:

我是天空里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是,藕断丝依旧,它还时不时地啮噬彼此的心灵。林徽因到了美国后,反复咀嚼徐志摩对她的一片真情,因而产生了些许歉意。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

自留学回来以后,两人又时有走动,把当初的恋情升华为更高境界里的情愫。1931年,徐志摩在济南上空坠机身亡,林徽因请丈夫梁思成去了济南,从飞机出事地点拾了一块残片,直到去世她都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这是她对徐志摩的真挚的情感表达,也是她胸怀坦荡的表现。

1934年11月19日,林徽因偕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车停后,她下了车,在深沉的夜色里,独自站在车门外,凝望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往事,泪水不由自主地溢出来。

正如韩石山先生所言:“生前是非多,死后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是非最多的,怕要数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多者之一。”的确,徐志摩去世后的4年中,虽有一些赞美之词,但种种曲解和误解始终没有离开过他。这使他的朋友们——特别是林徽因,非常伤心。为此,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块垒,写下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发表于12月8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林徽因在这篇散文中,不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颂扬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诗歌成就。“林徽因认为,徐志摩作为诗人的一生,处处充满着诗意,他诗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爱、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灵魂,对诗歌的真诚和世界的真诚,是徐志摩作为诗人的基本品格”。到了这一年夏天,林徽因又写了一首诗《别忘掉》来坦诚自己的心声:

别忘掉/为一把过强的势情/同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的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第5篇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我是一个大人,身上穿着长袍,心里存着体面,怕招人笑,天生的灵活换来矜持的存心……"

  "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徐志摩的散文《海滩上种花》里读到的,在这些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美丽的文字中,徐志摩的多情和性灵无不让人动容。在文学的造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丝毫不逊色于,他将哲理诗化,将情感音乐化,那种独特的韵味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这两天趁着绵绵的秋雨,我好有空暇,先后品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海滩上种花》《印度洋上的秋思》《雨后虹》等作品,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像品了一杯浓郁的香茶,暖和心灵,感受到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大概是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文友给我说——不能天天读这些(老旧)了,应该多读读现代人写的诗歌。这样的教导也好,劝说也罢,说实话,我是很不赞同的。

  这几天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和想法,我想现在的人或许也不能学出他那样有情感的文字。

  比如当我读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想——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那么现在好多人没有情感的冲击和"逼迫"而勉强为诗为文,那他的诗文又算啥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志摩先生在《雨后虹》中写道的那样:“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应建仁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多感悟、多思考、多做大自然的学生,来丰富我们的感情,来饱满我们的情思,而不单单是做到电脑前面"憋"文字,那样会很苍白,无论诗歌,还是散文。

  说实话,除了我们从前就很熟悉的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之外,我倒觉得他的散文更加的吸引我,这大概跟自己的文学素养有关,毕竟诗才是作者最高境界的情感表达。

  诗歌的文字仿佛就是一群跳跃在纸上的灵魂,它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诗人心中不灭的灯。诗人正是用这些灵动的方块拼出了自己在岁月的笛声中飘扬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诗歌是记忆深处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涟漪,是梦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记着一瞬间的感受,承载了千古岁月的绝唱。

  话又说回来,放眼望去,我们身边写诗的人很多,但诗人却很少;写散文的很多,但写出感情的很少。写诗的人和诗人的区别在于写诗的人用诗歌诉说了自己的感受,而诗人却是用诗歌描绘着自己生命。(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只是我觉得人家说的很对,借以表达我的想法)

  而徐志摩正是这样一位用诗句倾诉着生命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他的诗,看他的散文,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用他的一生所追求着的"美,与爱,与自由"。

  我一面将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现象,一面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她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

  这是志摩先生在《印度洋上的秋思》里边的一段话,很美,在这秋的夜里。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第6篇

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在其代表作《再别康桥》里写下了两段相似度极高的诗句,分别作为诗歌的开头与结尾。相似的结构,相似的情境,仅有几个字的区别,却未尝不是一番恍如隔世的心境。

诗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四句之中,反复使用了三次叠词“轻轻”,绝非信笔而行的偶然为之。笔者查阅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轻”这个字的解释最接近这里语境需求的应该是“与重相对,表示用力轻,重量小”这一义项。由此观之,轻轻地走,轻轻地来,轻轻地招手,作为诗歌主人公的动作被描写出来,徐志摩反复渲染他“用力极轻”的这一细节,自然也有他的用意。

人的行为举止无不反映着内心的情感态度,徐志摩的“行动轻柔”传达出的当是一种珍重与呵护的情绪,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因为轻车熟路,所以什么也不需惊动,更不想惊动,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生怕多一点动静,都会惊扰到这遗世独立的康桥。

与此相呼应的,是下文接连数段中对于金柳、青荇等意象的深情描摹,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眷恋与深爱。康桥即剑桥是徐志摩度过青春岁月的所在,当他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的时候,在这里学习、创作、恋爱,人生的诸多幻想与美好风光尽数着落于此,那是一个人一生最绚烂自得的回忆,轻易不敢想起更不能惊扰。如今故地重游的徐志摩,三十而立却诸事不顺,空有梦想和抱负,也不能抵御现实的逼仄摧残,康桥之于他便成为了心中不可侵犯的圣地,此番归来,面对着曾经熟悉的风景,心头的珍重眷恋只怕更甚当初,这一叠声的“轻轻”,其间的小心呵护与眷爱深深,不言自明。

而全诗的结尾处则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样的位置上,“轻轻”换成了“悄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悄悄”的解释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徐志摩连用两个“悄悄”,着力营造的无疑是一种静谧无声的意境,虽然校园里也应当会有蝉鸣虫唱,万籁之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承接着上一段所写“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便不难理解,当人与眷爱之物久别重逢时,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沉默,如苏轼《江城子・记梦》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生死十年暌违,相逢却是无声。又如拜伦诗中曾写:“若我再见你,隔悠长岁月。我将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徐志摩上一段中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此处又连用两次“悄悄”来营造静谧的氛围,其中寄寓的感情,也该是一脉相承的落寞与无奈。

而开头的“作别西天的云彩”与结尾的“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足以作为佐证。其实这两句在行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云彩位移为零,人却孤身远引,但两种表达所传递的信息、隐含的情绪,是各自有别的。正如前人诗中所言,“彩云易散琉璃脆”,云彩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人在与美好的事物作别时,往往含笑挥手,留恋不舍的情绪充盈,却因牵挂眷爱而心存暖意;“不带走一片云彩”则是深知这美好之物虽依然如故,自己却已分明不属于其中时,心头那点挥之不去的落寞、苦涩,一身萧索,无可奈何。

我们阅读文本,鉴赏诗歌,常常是“此处使用了叠词,营造了回环复沓的美感,收尾呼应,成篇完整”。这样的分析当然字字无错,但作者遣词里的情绪、细节中的用心却被遗漏了太多。其实,若能前后勾连,仔细推敲,应能更深入地走入诗人给我们传达的情境之中,触摸到那些古往今来不曾断绝的情愫。

看起来是一个极其平静的夜晚、淡漠不惊的过客,但心底的百转千回,期望与失落,眷爱与无奈,都是深藏在冰山一角下的起伏汹涌。一字日“轻”,一字日“悄”,看似意义相近,只有当读者首尾相较,字斟句酌,方可以透过文字读懂他在尘网中奔走消磨而日渐衰颓的青春与幻梦,理解这一番纵是万千呵护珍重,终归一腔落寞无奈的心路历程。

第7篇

关键词:语文选修课;海宁名人文化;研究性教学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以来,各校掀起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热潮。随着一系列选修课程的开发,如何进行选修课程的教学随之也成为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对选修课程本质和课程标准理解得不到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同质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又由于缺少对选修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使大部分老师在选修课程的教学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对选修课充满了担忧。

在价值意义上,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有着明显的不同:必修课的文化功能大于实用功能,选修课的实用功能则大于文化功能;必修课主要处理好学生与知识、能力的关系,选修课主要处理好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在课程内容上,由于各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开设开发,内容不拘一格,精彩纷呈,但往往选修比必修专题意识更强,容量更大,选择余地也就更大。所以,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应在教学上体现出选择性与个性化。

本文将结合实践,就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开展“海宁名人文化选讲”校本选修课程教学作一定的探索与思考。

一、课程和学习方式分析

“海宁名人文化选讲”为“高中语文拓展性选修课程”,遵循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原则,着眼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夯实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该课程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一批精品选修课程,2013年被列为省第三批网络选修课程。

本课程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使学生获得名人治世治学的精神滋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体现故土海宁对名人成长的根源性影响及名人创作中的海宁乡土元素,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传承发展地域文化。所选择的名人均为文学、国学等领域大家,课程内容按徐志摩的诗、金庸的武侠小说、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吴世昌的词学理论、红学研究这样由具体的文学作品到文学理论,由浅入深的顺序。该课程兼具研究性和选择性。研究性,即学习名人相关文艺理论,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课程所涉及的“三美”理论(徐志摩)、“境界理论”(王国维)、“词体结构理论”(吴世昌)涵盖了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合理地补充了国家课程中语文课程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所有现有的语文教材中,宋词的风格流派一直为“豪放派”“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而吴世昌先生却提出了质疑,像这种学术争鸣可以激发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选择性,即课程内容顾及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课程内容有难有易,易的如名人的生平,难的如名人相关文艺理论,既有阅读又有实践,既有文本理解又有探究式学习,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余地,也让课程实施者有创新、变革的余地。

从学习方式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学习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以非实体形态存在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之中,尤其是各学科和课堂教学之中。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求索、勇于实践、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而海宁名人文化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人文底蕴、提高母语素养、激发学生个性潜能和引领学生专业发展而开设的课程。从课程目标到设置理念都充分体现引导学生赏析探究、自主创新的精神。因此,传统的以单纯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课程,而以自主探究、勇于实践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就顺应了这种精神。

二、实践

研究性学习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在构建教学模式中,首先找好三个结合点:

第一,学生自主研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第二,课内探讨交流与课外自主研究相结合。

第三,个人学习、小组合作与全班探讨相结合。

以课程第二章“海宁名人徐志摩”为例。徐志摩是海宁名人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曾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1931年11月19日因机坠身亡。他的诗音韵和谐、格调轻快,富有意境美,情、景、境水融,更显艺术魅力。他写散文也像写诗,诗与散文相映成辉。他巧妙地将哲理诗情化,又将诗意蕴含在哲理之中,在散文的躯壳中紧裹着诗魂。他的小说也颇有新意,既有散文化特色,又有西方现代小说的意味。

研究性学习流程设计可归纳如下:

1.诵读激趣

教师精心选择徐志摩代表性的诗歌《再别康桥》《偶然》等诗。学生反复朗读,细心品位,体会诗中轻盈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及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歌的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通融,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引入了徐志摩故居的简介,剪辑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镜头。在这样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开始主动阅读和研究徐志摩的诗文,走进他的人生世界:《我所知道的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与新月派》《猛虎集》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徐志摩是一个复杂的诗人,他的“爱、美、自由”的人生理想历来褒贬不一,同时诗人用他的作品把一切都告诉了我们,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素材。

2.商定课题

研究课题的商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单枪匹马”,可“三三两两”自由组合,可生生间商定,可师生间商定,课题也是“五花八门”: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徐志摩诗歌中的硖石方言研究、“新月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中的作用、徐志摩诗中“三美”的探讨……教师在选题上只强调这么几个原则: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宁小勿大,不贪大求全;难度适宜,既符合自己能力又能获得帮助。

3.指导研究

课题选定后,教师主要从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计划的制订等研究过程上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

(1)联系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向学生推荐了十部有关徐志摩研究的著作。联系徐志摩故居商讨参观事宜,安排海宁本土的徐志摩研究专家面对面交流。

(2)研究方法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获得感性的认识和独特的体验,学会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如浏览与精读,有所选择地捕捉有效信息,并注意结合精读或概要摘抄或点评分析;比较探究,找准比较点,进行的探究;鉴赏评析,通过多维度鉴赏和思辨分析,进行科学的审美判断。

(3)组织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学生可各抒己见,对他人的材料、观点、思路、方法可赞成、可反对、可补充、可修正,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最终趋于形成小组内统一完整的研究方案。再由每一小组派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研究的设想、观点或解疑的思路方法,全班师生共同进行可行性论证答辩,以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4.撰写报告

每一组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获取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分析比较,认真取舍,形成观点,科学论证,小组同学合作构思并最终由一位成员执笔形成结果,再由全组审核修改。形式可以是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演讲稿或者是口头答辩等。

撰写报告的目的是要同学们把研究性学习的心得、成果通过带有原创性质的写作活动固定下来、表达出来,初步尝试和体验一种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式,提高自己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提高对文学的鉴赏和研读的能力。

5.展示成果

每个研究小组确定一名首席发言人,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精彩纷呈:有的进行小论文的宣读,有的是慷慨激昂的演讲,有的采用知识竞答,有的则表演起了课本剧,有位同学竟然亲自为徐志摩的诗歌《雪花的快乐》谱了曲、配了乐……

接着学生根据发下的表格中的要求进行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

《海宁名人文化选讲》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评价对象______ 得分______ 评价人______

三、语文选修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价值

1.丰富了选修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与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一人操纵教学的封闭性模式,学生成了教学的中心,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也打破了教学内容单一性模式,学生在课外自己根据学习兴趣和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新的语文理论资源、文学研究资源,从文本阅读走向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易形成开放学习的态势,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得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养成以探究为乐、以创新为荣的风尚。另外,学生之间的共同探讨,分享资源,相互交流,协同作业,配合展示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师精心设计组织,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学生感悟理解、分析研究指出正确的方向,协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其结果予以正确的评价等,既从根本上营造了良好的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又帮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同见解,学会与人相处。

2.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以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语文选修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具有独特的价值,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语文选修课不一定要给学生传授现成的语文知识或学科课程结论,它更多的是教给学生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语文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课程中经历一种学习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的多元化、系列化以及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而形成的立体化是它的特点所在和生命所在。从事徐志摩专题研究只是海宁名人文化选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参与的学生也只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完全可以开发如“王国维专题”“金庸专题”,这种以专题性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计划自己定,活动自己搞。教师只做好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个性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模式

校本化选修课程应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活页教材,开发作为一本活页教材的校本课程,每一届学生和老师都有权力来为它更新、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其中的研究性专题,对每届学生而言都会有新的内容,所以课程也永远是新的,也就具有永恒的魅力。每一项研究成果就好比一枚珍珠,把若干枚珍珠穿在一起就成为一件很有价值的项链,在这基础上加工形成的校本课程自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同时,将同学们的研究性成果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编入教材中,同学们发现自己也能够成为校本教材的“编者”之一。拿着载有自己研究成果的书本上课,怎么能不兴奋呢?

总之,要丰富选修课教学,体现选择性和个性化,必须首先改变将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探索与体验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潜能。选修课只有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才能走进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中国现代新诗进入三十年代,已经走过了一条探索收获的道路。在诗歌史发展背后,涌现的是作家作品的繁盛,其中对诗人冯至,鲁迅有较高的一句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样的评价除了冯至本人的诗歌才华之外,还与鲁迅的诗学标准、整个诗坛状况和一些党派论争紧密相关。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 :鲁迅 新诗 冯至 诗歌风格

1918年1月,在《新青年》第4卷1号上发表了、沈尹默、刘半农三人的9首白话新诗,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的诞生。也由此牵引出一代中国现代新诗作家,虽风格不同、诗体各异,但每个人都在为这一革命性诗歌发展贡献自己的作品、理论和评价:有的人在诗歌发展过程中作用巨大,如钱玄同对既是倡导者又是最早实践者的敬佩有加,在《谈新诗》里又高度评价康白情“为诗国开许多新疆土”,朱自清评郭沫若用了“异军突起”形容其开拓之风。有的诗人在创作上尽领,如“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1]的湖畔诗人,被评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美德”[2]的《月夜》、“新诗中一首最完全的诗”[3]的《三弦》,均出自作者沈尹默之手,写出被评为“新诗的一首杰作”[4]《小河》的周作人,写出“雄浑大诗”的郭沫若……这些人,不论是对促进中国现代新诗发展还是在丰富中国白话新诗创作上,无疑是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诗歌前辈。

但,越过以上种种,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的序言中论及浅草沉钟社创作时,却提到了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这一评价成为当时对冯至诗歌的最高评价,此时的冯至已经创作了诗集《昨日之歌》(1927年)、诗集/译诗合集《北游及其他》(1929年)两本诗集,虽然鲁迅也赞扬过其他诗人的诗歌创作,如他认为刘半农诗歌“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也看到了汪静之诗作情感的自然流露,天真而清新……但为什么鲁迅没有将此殊荣评给当时的诗坛前辈名家却给了年轻且诗歌创作并不是很丰产的诗人冯至?这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原因的问题。

一、主观原因:鲁迅的诗学标准

鲁迅诗歌一百多首,发表的白话新诗只有六首,远远少于其旧体诗、散文诗的创作,所以对于鲁迅诗歌的研究也着重在鲁迅的旧体诗创作成就上。虽然鲁迅只写了寥寥几首新体诗,但鲁迅对新体诗的主张是深刻而具有代表性的。鲁迅对冯至如此高的评价,正是一个可以深入窥探出鲁迅诗歌观念的窗口。

鲁迅先生虽然仅在《新青年》上发表过《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人与时》和《他》六首早期白话新诗,但是通过鲁迅的文章与书信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鲁迅的诗歌观念与欣赏趣味,理出一条鲁迅诗歌观点脉络:“从我似的外行人看起来,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发讫即罢;但也愿意有共鸣的心弦,则不论多少,有了也即罢”[5]——这是鲁迅诗歌观念的总领。“抒发自己的热情”即他认为诗歌最重要的要有抒情性,有情才能使诗歌不陷入空洞。但这种抒情性并不是感情的无止尽的喷发,更不是白话直接呼号出的诗情,而是有所节制的情,诗人也要注重用语、创作的方法。1925年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就表达了他的情感有所节制的观念:“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铓太露,能将‘诗美’杀掉。”[6]这种“锋芒太露”意思就是情感太浓,不加节制不懂含蓄,是一种热情的单纯宣泄。所以在同封信里,鲁迅主张“而造语还须曲折,否,即容易引起反感 ”,即诗歌要委婉含蓄。但是不是深奥艰涩才能做到鲁迅笔下所提的含蓄的效果呢,鲁迅又针对怎样把握既抒情又含蓄发表了自己更明确的看法,在给山本初村的信中又有这样的话:“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7]“易懂、易唱”、“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8]是要求诗歌要有和谐的韵律和节奏,但又不能太严被束缚。通过这样紧密相连的考查,我们发现不仅鲁迅对新诗创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这种见解严谨细致,平衡中肯。

形成这种诗歌观念与欣赏趣味的根本原因是鲁迅的个人选择,这种选择倾向受到了古代文化和浙东地域文化的双重浸染。因受中国传统诗学文化的影响,鲁迅更青睐于沉潜、含蓄、幽婉的诗歌作品。浙东自然山水的滋养,正如周作人姑且称作的“飘逸”与“深刻”结合的艺术特性,润泽了鲁迅的深刻与飘逸。其小说、杂文具有前一气质,他的散文、散文诗集和诗学观念便是后一气质的浪漫、抒情化。

而这种真挚的抒情、表达的含蓄、韵律的自然和谐等诗歌标准恰恰都能体现在冯至的诗歌作品中,也是这种印证,让鲁迅给予冯至以高度的评价。翻开冯至的《北游》,全篇都是作者满溢的情感,迷茫夹带希望的抒发,“风雨后他总给我们燃起一盏明灯,无奈呀我的力量是那样衰弱,风雨里我造不出一点光明。”[9]还有“黄昏以后,我在这深深的、深深的巷子里,寻找我的遗失。……向没有尽头的暗森森的巷中走去!”[10]走向黑暗,感受绝望是这首诗中冯至的身影,冯至也将生命孤独的体验与抵抗虚无注入诗中。这样的绝望也一定打动了鲁迅的心,“去的前梦黑如墨,在后的梦墨一般黑……”(《梦》),鲁迅的梦也破灭在了黑暗里。鲁迅面对绝望又反抗着绝望,两人同在黑暗里寻找光明。在这含蓄的爱情诗中还有对爱情悸动又幽怨的表达,我们能体味到初尝兴奋、羞涩又感恩的味道。《默》:“情丝荡荡地沾惹着湖面,脉络轻轻地叩我们心房——在这万里无声的里边,我悄悄地 叫你一声!”[11]在冯至“叫你一声”的时候是不是也唤起了鲁迅对爱情的体验,但鲁迅却又多了几许味道,鲁迅在《题芥子园画谱赠许广平》一诗中,深深慨叹:“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这一句“此中甘苦两心知”诉说尽了鲁迅与许广平两人这一生中短暂相逢又永别的十年岁月的酸甜苦辣,还有那之前曲曲折折的难以抉择的两难情感。冯至诗歌起初并没有很在意韵律自然的音乐美,即鲁迅明确提出欣赏的那种“易唱、动听”。但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逐渐将这一创作艺术融入自己的诗歌当中,1929年作的《暮春的花园》就要比先前的《小艇》等更具有音乐美,也更动听。“在那儿有一条曲径,石子铺得是那样平坦。我愿拾拣些彩色的石子,在你轻倩的身边。”此诗更注重了韵律与押韵,增添了美感。

二、客观原因:新诗诗坛环境

除了之上我们阐释的主观原因外,鲁迅给予冯至如此高的评价是与当时的诗歌整体环境分不开的。因为内在的个人修养及趣味决定着鲁迅的诗歌偏向,但外在的诗歌环境及现实,却很大程度决定了鲁迅的具体选择。鲁迅对当时中国新诗创作的评价宏观来看不是很高的,这种观点是有据可寻的。早在1919年他在《致傅斯年》信中就批评当时的诗坛“写景叙事的多,抒情的少”,抒情诗的存在情况就不容乐观。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再结合自己对诗“抒情”的要求,便促使其对抒情诗人有所青睐、更为关注。之后,鲁迅对当时诗歌创作的评价更加直接地指出说:“但戏曲尚未萌芽,诗歌却已奄奄一息了,即有几个人偶然,也如冬花在严风中颤抖。”[12]“新诗直到现在,还是在交倒楣运。”[13]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一点,虽然诗坛的情况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叙事的多,抒情的少,但是还是有很多比冯至更要“出名”,同时也做抒情诗的白话新诗作家,如郭沫若、冰心、闻一多、徐志摩等等,为什么鲁迅没有选择其他而偏偏给予了冯至如此殊荣呢?想必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就每个当时诗坛佼佼者的个人创作来说,虽都各有成就和文坛地位却也有着诗歌创作上的不足,两相结合起来看,确实很难满足鲁迅的诗歌品味。从先后提倡说理诗和诗的经验主义的,到后来的沈尹默、康白情、俞平伯等都作有新诗,但都是尝试中的新诗,虽然在诗歌转型上起到很大作用,但以作品本身而论确实还不成熟。以《女神》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虽主张“诗的本职专在于抒情”[14],但他强烈的泛神论和反抗精神使他的诗歌处处喧嚣着过于自觉的呼声,这与鲁迅欣赏的含蓄蕴藉、幽婉的诗歌风格背道而驰,正如学者评价《女神》:“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而不在于它在艺术上达到怎样的水准——《女神》在艺术上远非成熟之作”,想必鲁迅也看到这一点了,自动“排除”了这一过于抒情的诗作风格。与此同时的小诗体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兴趣,虽然周作人、朱自清都高度赞赏过冰心的小诗,但这种诗体短小,确实不能尽显诗所能包含的余味和深意,所以鲁迅对小诗体并不赞赏。至于提出“新格律诗化”并主张“三美”的闻一多,虽然有理论领导将新诗导向规范化的道路并且也主张诗表现诗人的真情,但是却形成了很多评论者都注意到了的诸如“方块诗”、“豆腐干块”的诗歌问题,这也难于符合鲁迅的欣赏趣味。后来受法国象征诗人影响的“诗怪”李金发的诗歌,如《弃妇》《夜之歌》等由于“多远取喻”造成诗歌晦涩难懂、生硬陌生的感觉,而鲁迅恰恰明确点出过诗歌不仅含蓄还要易懂,这就看出二者迥异的诗歌风格了。根据以上种种,不难看出鲁迅为什么会对诗坛发出如此的整体评价也就更进一步了解了冯至受到其青睐的原因。

第二,鲁迅与新月社、创造社的论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鲁迅对一些人诗歌创作的评价。当时徐志摩在诗坛很有名气,1923年胡文《徐志摩君的<曼殊斐儿>》就已经对徐志摩诗歌的抒情性与节奏性给予了高度评价,1926年朱湘发表《评徐君<志摩的诗>》,又对徐志摩的爱情诗与平民题材的诗进行了高度评价,陈梦家、杨振声等人也都非常赞赏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徐志摩的诗歌在当时的影响是远远大于冯至的,但鲁迅却没有将这么高的评价给同样强调诗必须是真感情表现的徐志摩,这多多少少与鲁迅和他的笔战有关。这场笔战还要从新月社的理论家梁实秋说起,他打出“人性”的旗帜,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学”,在他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明确提出观点:“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我的意思是:文学就没有阶级的区别,‘资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文学’都是实际革命家造出来的口号标语,文学并没有这种的区别。”这引起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的直接反驳,而这样的论战也会直接影响鲁迅对其整个社团的创作原则立场和社员创作上的评价和欣赏。而实际上鲁迅与徐志摩早在1924年就在对诗歌的音节问题上有过直接的论辩,这种辩论表明了鲁迅批评的实质:“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新诗创作的正确方向,反对艺术至上的不良倾向。”[15]这已很明显表示出鲁迅对徐志摩的创作方法及风格的不认同。之后徐志摩发表关于陈西滢的言论《关于下面一束通信告读者们》《“闲话”引出来的闲话》,鲁迅认为这是与陈西滢“一条战线”,也对此展开过批驳等等。这些论辩和批驳必定带着个人的主观情结,但是却能清楚地表明鲁迅与徐志摩两人不论在政治立场上、在文学趣味上还是在为人品格上都是大相径庭的,这也就使我们明白为什么鲁迅不欣赏徐志摩的为人。这一系列的党派论争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鲁迅对徐志摩的个人评价,对徐志摩的诗歌评价也受到了影响。

三、局限与意义

“金刚怒目”“横眉冷对”的形象,是我们提到鲁迅首先显现在头脑中的印象,但鲁迅作为一个长者,一贯提携晚辈的无私情怀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我们最熟悉的萧红,除此之外得到鲁迅提携与关怀的文艺青年还有“高丘耀女”的丁玲、“橡皮垫子”陈学昭、吃过先生“奶”的草明等人。在这长长的受鲁迅关怀的晚辈名单里,我们看到了鲁迅的“格局”——“格”,是鲁迅的品格,是柔情与硬汉的两面;“局”,是他的胸怀,是提携晚辈,宽严结合的关爱。为什么要提到这些,因为除了冯至自然流露于诗的真情打动了鲁迅外,鲁迅对冯至的评价也渗透了这一提携晚辈的原因。冯至作为鲁迅的学生,几次将自己的诗集和登载自己诗作的报刊送去给鲁迅,也曾多次到鲁迅家拜访,这样一个努力认真的并且有着独特诗歌才华的学生怎能不让鲁迅记在心里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我想在“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的这一直接显露的评价外,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浅草社的评论:“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见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也可以用来评价冯至的诗歌创作,因为首先冯至就是在这样一个社团里创作,其次他的诗歌也真的是“向外摄取异域的营养”:他不仅受德国浪漫派的影响,自认以诗人海涅为榜样,还将哲学上的存在主义融入诗歌创作;“向内在挖掘自己的灵魂”:冯至的抒情诗无一不是抒发自己的经历感受,展现自己在现实磨砺下的灵魂,这在《北游及其他》里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我们论述了很多这一评价的背后原因,但是,这样的一个评价对于冯至整体的诗歌创作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抒情”二字的限定,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忽视了冯至的其他题材的诗歌,冯至的叙事诗与之后的哲理诗也是很有文学水平的。朱自清就非常欣赏冯至的叙事诗,并在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收录了冯至的《吹箫人的故事》《帷幔——一个民间的故事》《蚕马》三首叙事诗,并夸赞其叙事诗“堪称独步”,除此,王瑶先生也给出了相似的评价:“长篇叙事诗尤称独步”。这都充分说明冯至的叙事诗与他的抒情诗是不分伯仲的,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并研究的。虽然鲁迅在给予冯至这个“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桂冠时,冯至的诗歌数量还有限,诗歌题材范围还比较狭窄,只走过了他诗歌创作三大阶段的第一程,但至少我们再做冯至研究时,要明确这一点而不至于偏狭,忽视了冯至后期的诗歌创作。

鲁迅对冯至的这一评价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一评价反映出的各方面原因和对冯至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在冯至获此评价之后,不仅他在诗坛的名声大震,也对之后人们评价二三十年代整个诗坛的创作情况和对冯至本人的诗歌创作的评价都有深刻的影响。朱自清对他后来的哲理诗也有很高的赞誉:“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思的理,与情景融成一片的理。”[16];王瑶对他的叙事诗给予赞誉:“富有热情和忧郁,而长篇叙事诗尤称独步”[17];季羡林评其散文:“他的散文就是抒情诗,是同他的抒情诗一脉相通的。在散文这座坛上,冯先生卓然成家,同他比肩的散文家没有几个。”这些较高的对冯至其他文学体裁创作的评价,一方面主要出于冯至本人之后显现出的创作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受到鲁迅曾经给予冯至的那句较高的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所具有的历史性影响。

(本文是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SRIP]重点项目结题论文 ,论文指导教师:南志刚。)

注释: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4]:《谈新诗》,《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康白情:《一九一九年诗坛略记》,北社编:《新诗年选》,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版。

[5][12]鲁迅:《诗歌之敌》,《鲁迅全集(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6]鲁迅:《两地书三二》,《鲁迅全集(卷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7]鲁迅:《致蔡斐君》,《鲁迅全集(卷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3页。

[8][13]鲁迅:《致窦隐夫》,《鲁迅全集(卷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9页。

[9]冯至:《北游》,《冯至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10]冯至:《瞽者的暗示》,《冯至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11]冯至:《默》,《冯至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4]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5页。

[15]刘炎生:《鲁迅与徐志摩论辩述评》,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8月20日。

[16]朱自清:《杂诗新话》,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17]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冯至.昨日之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解志熙主编,冯至著.冯至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4]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9篇

那么,“私享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也许有人要说就是那些有私人助理、私人医生、私人律师、私人飞机游艇,吃私房菜,出入高级VIP会所的有钱人。然而,“私享家”与有钱人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有钱只能占有,有心才能享有!

真正的私想家,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爱好,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身处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相同的是他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因变革而多元的时代,有着属于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不管是小众还是大众,耽于私享都是释放情感,获取自由与幸福的一种表达与追求。

【富贵闲人篇】

人物:黄修志,68岁,祖籍广东,生在日本,长在加拿大,后来一直在美国、欧洲、香港等地从事航运、制衣、房产生意。

方式:收藏

内核:8年来,他收藏了150多栋老房子。

用黄修志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一半生活在过去一半生活在现在的人,他的目光关注着那些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岌岌可危的老房子,在拆迁的大锤落下前把它们买下,如获至宝。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亭台楼阁,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他和他的工匠们把老房子的每一部分都小心翼翼地拆解下来,运送到自己的古建筑仓库,然后再慢慢地重建。浙江海宁的徐志摩祖居,上海宁海西路的杜月笙旧宅,甚至静安寺的大雄宝殿都被他纳入囊中。在江苏同里附近占地50亩的醉枫园里,数栋明清时代的老房子已经被重建起来,而这不过是黄修志庞大收藏中微小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这位加拿大籍华人富豪已经收藏了150多栋各式古建筑。

一次,当黄修志的美国国会议员朋友来参观他收藏的一栋乾隆16年(1751年)间的古宅时,肃然起敬,“他们说,当这栋房子建成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叫美国。”

“Mr. Wong”的神秘园

德国一个导演追踪黄修志数年,将他收藏老房子的故事拍摄成纪录片,名字就叫《Mr. Wong’s World 》。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修志在苏州看见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民居因城市改造而即将拆除,顿觉可惜。“几百年的老房子,住了十几代人,想想生活在里面的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每天在房子里有多少故事发生……这简直比《红楼梦》还要有趣。”于是,他出价把这栋旧宅买了下来,此后,“就像集邮一样”,黄修志收藏老宅子一发不可收拾,及至今日一共收藏了150多栋的各式老宅子。他重建老房子的“艺文古村”原本在上海的朱家角,但后来那里开始大规模修建商品房,他不得不把他收的“宝贝”搬到了同里。当时,光运输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重型载重卡车足足跑了1600多车次。“你的‘积木’玩大了。”黄修志的朋友对他说。“也许我上辈子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吧。”9月的同里阳光明媚,Mr. Wong坐在醉枫园的长亭里,志得意满。

醉枫园就藏在江苏同里古镇旁的公路边上,园门口石碑上“醉枫园”三个飘逸的大字就是黄修志的手笔。这个占地50亩采用传统苏州园林布局的园子原本是一片苗圃,没有围墙,大门是颇为“复古”的栅栏,一弯浅水将喧嚣的公路隔开,辟出一番宁静的天地。穿过曲折的木桥,便能见到郁郁葱葱的香樟与水杉掩映着的,已经重建起来的那些青瓦白墙的老宅。

这里的一切都是老老的,园子里古色古香的老宅子都完全按照原有的部件和传统的工艺进行重建,即使需要修理的地方也都是用老木头来修补,就连铺路的石板也是从老街老宅里找来的。一个石桌,也许是以前码头系船的石板,一棵老树,生长在深宅大院的墙缝里几百年,如今在这里才展现出全貌,树干枝条的缝隙里还牢牢地嵌着一块当年的碎砖……

醉枫园里有一幢庞大的四进的“时宜堂”,原是上海南皮草行会的会所,里面竖立的碑上显示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走进厅里能看到地面上铺着的长长的木地板和上世纪初整修时装的西洋风格的楼梯。“一砖一瓦我都搬来了。”黄修志喜欢这样半中半西的印记,在他看来,这正是不同时代的烙印。现在,每周他都会从上海来到醉枫园,在静谧的园子里漫步,想象着以前住在这些老宅子里的人的生活……。

重塑300年

醉枫园的“时宜堂”并非黄修志买下的最好的老宅子,杜月笙的老宅,徐志摩的海宁故居,静安寺的大雄宝殿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买下这些老宅子的过程还颇带几分传奇色彩。几年前上海城市改造,要将杜月笙的老宅拆除,两根名贵木材制成需要12个人才能抱动的大梁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这时突然来了一位神秘的买主,不是买下了大梁,而是买下了整个杜月笙的旧宅。

“当时很多人还猜测是不是杜家的后人买下了宅子。”那时黄修志已经经常出现在各地城市改造的古宅拆迁现场,“我是唯一会整栋买下的人。”建于明代的浙江海宁徐志摩祖居拆除前,黄修志火速赶到现场,买下了整个徐家九进老宅。在这中间他又发现附近一条将拆迁的老街上的68间老宅都值得保留,于是他一并全部买下。

他从不透露他到底在收藏老宅子上花了多少钱,但据坊间的传闻,仅仅是徐家旧宅的收购价格就已是100万人民币,而且这还是2001年的行情。由此推算全部150多栋老宅收购费用和后期庞大的拆除、运输、修理、重建花销,恐怕已是过亿人民币的天文数字。

买下宅子只是最初和最简单的一步,老宅由黄修志自己的工匠来拆除。“交给别人拆怕拆坏了。”这项工程是繁琐而浩大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编好号码运到仓库,由谙熟古代营造工艺的老师傅来修理,然后才是选址重建。在海宁拆除徐志摩祖居和老街时光拆就拆了4个月,而对静安寺拆建的大雄宝殿进行编号就用了近一个月。

黄修志养了一个几十个人的完全由老手艺人组成的施工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养”――不光这些岁数几乎都在60岁以上的老工匠们享受着高薪,他们的妻子儿女也被一并接过来。工匠们把家安在了仓库,甚至养起了鸡鸭。黄修志这个“富贵闲人”就带着这一帮人饶有兴味地玩着积木游戏,他从不催促这些老匠人们。“急什么,我不急,他们都是艺术家,慢工才出细活。”当然,工匠们也很给他们的老板面子:“我说这些建筑都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我们现在重修最起码也得再维持个三四百年吧。师傅们说没问题,三百年后要是出了问题老板你尽管来找我。”

自然,又是一阵大笑。

穿越繁华与宁静

第10篇

我向往飞翔,向往蓝天,望着天空那皎洁无比的一朵朵白云,我真想在蓝天高高游戈。

看那白云,时而,它会调皮地遮住金色的太阳,任太阳从它的缝隙中透出温暖的金色的光芒,为它镶上美丽的金边,把白云打扮得光彩照人;时而,白云变成了一位淑女,与彩虹做伴,用它自己一身皎洁无比的白去映衬彩虹姑娘缤纷的色彩;时而,白云会有一点点虚荣,瞧!它正悄悄地脱离母亲地爱河,溜到河上,羞羞涩涩地去张望自己水中的倒影,然后又偷偷地在天空中对着它自己羞涩地笑呢!望着这一切,我真想做一片云,记得徐志摩《偶然》中的诗句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哈,那不就是白云吗?

我想做一片云,自由,荡漾,无拘无束,又来去无牵挂,做一片云,能追随风去游玩,无忧无虑地看遍大江南北,看够大好河山,做一片云生气了,能披挂着雨帘去发泄,尽情地挥洒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只是人们会有点受罪。

我想做一片云,不要以为我做了云会终日游荡,胸无大志,反而,我可以给人们做出贡献。在炎热的夏日,我能充当一片浓荫,为人们带来清凉带来惬意,如果太需要我,那么就算毒辣的阳光威胁我,驱赶我,我也不让步;慵懒的冬日,我能化成一片雾,迫使你在茫然失措的迷雾中,燃起开拓的勇气;久旱的日子,我能披挂上雨帘,让甘霖滋润万物。

我想做一片云,一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云!

第11篇

不知何时,一个男子在岸边驻足,看得呆了痴了,恍然发现了生命的广阔与美丽。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这样写道:“他忽然爱起那在洗荇菜的女子了,这爱竟来得无因无由……”

几千年过去了,一提到荇菜,似乎人人都能念出那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多亏了诗人,荇菜才没有埋没在阴沟和污渠,而是成为一个永恒的姿态,流动在历史的河岸边。

荇藻之姿 熏染诗情

荇菜,龙胆科荇菜属,又名菜、凫葵、水葵、水镜草。它的名称,在各地各有不同,李时珍云:“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荇菜的外貌习性都与莼菜相似,不过叶形稍尖,开黄色和白色的花朵。朱熹《诗集传》中说:“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茎寸余,浮在水面。”

有荇藻的地方,总是一片片绵延,生机勃勃。荇菜最爱干净,又有净化水域的作用,因而它的栖身之处往往十分洁净。我常常思忖,如果用画笔来描摹荇藻的姿态,莫奈或许不够直白,梵高又太过浓烈,只有最简素的中国颜料才能画得出那份清洁和自如。

上世纪二十年代,徐志摩经狄更生的介绍,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他在那儿抛却了一切凡俗的束缚,选择自己热爱的文学课程学习。也是在这里,他皈依了浪漫主义和唯美派,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多年后,当徐志摩再次回到康桥,漫步于那古老的河岸,他轻吟道:“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彼处的浮云、碧树,还有那康河里的流荇,都是他唯美诗篇的发源地。

张岱亦有这样的经历。《陶庵梦忆・天镜园》中提到的浴凫堂,有高槐深竹、水木兰荡,又有鱼鸟和藻荇,诸多层次的碧色叠加交错,生趣别出。张岱赞叹道:“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飞鸟游鱼,荇藻交横,仿佛天与地都可以尽揽眼底,空明澄澈,有如大乘境界。

荇藻之姿,自有一种清洁与浪漫,因而能熏染出诗的性格。难怪苏轼夜游承天寺,看到落在水中的松柏竹影,也误以为是藻荇。

参差荇菜 氤氲飘香

《唐本草》中记载:“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然而,作为一种食物,荇菜在古今饭桌上的出镜率都不算高。它活在诗中,仿佛只有餐风饮露的仙人才能去采食。

荇菜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有机酸,嫩叶和茎干可以食用。荇菜的做法,与诸多野菜相似,常常烹炒,或清炒,或以蒜蓉提味,青翠悦目,爽口宜人。凉拌则是更为普罗而远古的一种做法。三国时吴人陆玑说:“其白茎以苦酒(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

近世画家陆文郁也说:“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带旧有鬻者,称黄花儿菜,以茎及叶柄为小束,食时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颇爽口。”

夏季荇菜最盛之时,采摘新鲜荇菜,将荇叶洗净,切成细丝。待粳米熬成粥,撒入荇丝稍加熬煮,出锅前加入白糖调味,便是一碗足以消夏的荇菜粥。在酷热的夏日,不失为一道清火疗暑的佳肴。若是有一碟清素甘美的凉拌荇菜相佐,那这个夏天就完美了。

我总是不怀好意地揣测,中国人对于草药的痴迷,不仅仅出于药理作用,还有几分审美的意思。有些人闻见空气中弥漫的药草香,便觉得舒坦起来,像是有了什么依靠。有些人则蹙眉对着那苦汤,狠着心抿一口喝下去,待舌尖上回荡起甘味儿,便也心安理得起来。

荇菜是中药铺的常客,药书中说,荇菜性味甘冷,无毒,有消渴之效。将新鲜荇菜洗净,捣汁服用,便可以疗愈热毒。

古人将山野河川里的草药采摘回家,在院落中历经烈日曝晒,碾碎成尘;或以整草入药,在陶罐中慢火细熬,静静地等待那药草香缓缓弥散。这其中,有几分行为艺术的味道。所以,我们热爱林黛玉院中常年氤氲的药香,还有薛宝钗怀袖中的冷香丸。与鲜花的浓腻气味儿相比,药香有种清洁气,更淡漠,却更深邃。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几千年前的那个女子,到底采摘荇菜是入厨烹食,还是熬煮汤药?都如谜一般,无从知晓。只见那丝丝缕缕的荇藻在水中摇曳,透明如梦,它不只是一个白描的背景,更是爱情的引子。一发药性,就荼毒了有情人。

荇菜生于水中,清洁自持。它被诗人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想象,有赤子的纯粹,诗人的浪漫,还有平凡人的大彻大悟。《颜氏家训》云:“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便是教导后人,要有清澈之心。

因为“诗三百”的曲调太古老,常常误以为荇菜离我们很远。然而,我却偶然与它在城市中相遇。那是在一个静谧的水渠里,周边行人寥落,只见水中有大片清朗茂盛的绿叶,其中冒出一些小黄花,有种悠远的境界。

第12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诗比历史更久远”,诗歌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承载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民在劳动时发出的第一声号子,到《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一首诗就是一个曲折的故事,一首诗就是一段凝聚的历史,诗歌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盛亡,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所以诗歌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样式了,更是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对于诗歌的教学一向是重点,但也是难点。因为古典诗词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意象含义丰富,再加上诗歌语言跳跃性较大的特点,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诗歌内容,而将诗歌“翻译”一遍,在这“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就流失了诗歌的美及精髓。不要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诗歌的艺术性也都丧失了。一味滔滔不绝的台上传授,台下学生只会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共鸣。这也是很多教师觉得诗歌难教的原因。因此诗歌教学就要探索有效的新模式。

新课标对于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个要求打破了传统诗歌教学先读后析的套路,更注重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鉴赏能力。相应的,也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读”悟诗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实很多诗歌通过不断的诵读,学生自己会有一定的感悟。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给自己的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往往忽略这一环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朗读,仿佛读的顺口,没有错别字,这一环节就达到了目的,长此下来,学生就只为了读而读,完全不会去想在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内容、读出什么情感,而失去了朗读的重要意义。而失去了诵读这个基础,学生没有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悟,教师的讲解即使再精彩,对学生来说,也味同嚼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填鸭式”的教学,硬将那些鉴赏理论灌入学生的脑子里,本来人文性很浓的灵动的诗歌,传授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枯燥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

基于这点认识,我在讲授中注重以诵读为主。一首诗歌,并不急于介绍背景、作者,分析,而是先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诗句,有了理解再读,一定要透过字句读出情感,而不是只照本宣科的认字。一开始,这样的方法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不能用心去读,往往读了两遍,认为所有的字都认识了,能够读的流畅了,就不爱读了,我就自己做示范,加入感情和理解去读。例如讲授《再别康桥》一课,我特地上网查找了徐志摩和康桥的相关资料,自己进行揣摩,反复练习,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虽然带有如此饱满情感的范读学生觉得有趣,嘻嘻直笑,但是当我给学生们讲了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感情之后,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不禁跃跃欲试,想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还有很多同学对诵读同学提出质疑,认为某个地方读的并不到位,不符合人物身份及诗歌风格,同学们已经很自然的由诵读转为对诗歌内容的探索。这节课发言很踊跃,课堂氛围良好,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下课的时间,可是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二、以诗讲诗

有了诵读奠定的良好基础,再分析起诗歌来就事半功倍了。可是以往的分析仍是以教师为主,对诗句逐句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因此,我采取了以诗讲诗的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教给他们一种新的诗歌鉴赏方法。

诗词和别的文体a不一样,分析起来有困难,诗词语言不像小说或散文语言那么直接,它比较隐晦,而且具有跳跃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这种对照及以诗讲诗的方式,选取的参照对象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作品,让学生不但理解诗歌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以写促诗

教学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前四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构成了比兴关系,这是个难点。于是,我对这个句子进行了两次改写。

师:人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张爱玲说:“生命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蚤子。”有句网络流行语说:“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下面我就仿照这两句话把鲍照的这两联改写一下:

人生不过是平地四散的水流,沿着不同的轨迹流淌,贵贱穷达便赋予了不同路径的坦然。人生是有使命的,怎能让空坐愁叹左右信念的取向,摇摆生命的方向呢?

这样的改写,把鲍照的诗歌放在了张爱玲名言和网络流行语的框架中,拉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他们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理解了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改写到这里,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我还不满足。这里为什么要以“泻水置平地”而不用别的为比喻呢?我又对这个句子改写了一次。

师:下面我来换个比喻:“花发同一枝,飘茵堕溷各不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飘茵堕溷”的比喻是跟鲍照同时的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里提出的,他认为人生的命运的区别,就如一棵树上的花同开在一枝,随风而堕,花飘落在茵席上就有了富贵的好运,而坠落在粪坑里则有了低贱的命运。大家觉得我换的这个比喻是不是要比鲍照的好?

生1:好不好一下子不敢确定,但我觉得意思都是一个样,水的流向带有偶然性,花的飘向也带有偶然性,人的谁贵谁贱也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

生2:我看过一个资料,“泻水置平地”这个比喻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世说新语?文学》篇载刘尹曾以泻水于平地各自流漫来回答为什么人都承受天地的禀受而人性又有善恶不齐的问题,这在玄学清谈中一时谓为绝答,类似于今天网络流行语“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吧?(众笑)

师:这位同学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啊!确实如此,这个比喻虽然是从日常生活的现象观察而来,但究其本,却与当时玄学与佛学争论中的说法相通,有着时代的语境这个因素。

这里对比喻的改写,我以为不是多此一举,一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文本读厚,二则更有利于读文本的读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