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修日志数学

研修日志数学

时间:2023-05-31 09:1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修日志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研修日志数学

第1篇

12月中旬,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小学数学培训班将要在在南京师范大学开班,2006年以来,省级的骨干教师学习、省名师选拔学习等四次省级培训和学习,但是这次却是唯一一次国培计划,并且是走进高等院校的学习,能够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研修和学习学习,特别是能够到南京师大,这所高等学府聆听专家的教诲,颇感荣幸。每次外出学习,我都能够在短期内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每次都让我欣喜不已,因为一次学习都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

为了能够在这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在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如下 :

一、聆听——积极主动的学习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遵守培训院校的各项要求,每天提前到学习地点,按时参加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笔记。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报告,解读专家思想,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参与——向专家请教对报告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找机会向专家请教。并努力向培训的教授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学习,各位学员都是各个地区的一线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或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三、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每天晚上坚持整理笔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并且坚持每天更新新浪和网校office搏客日志,作为“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省名师”,对照自己以往的专业成长道路,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至少要有3篇高质量的文章,向报刊杂志投稿。

四、读书——坚持自我内涵发展在课余时间,认真读书或在网上搜集各位专家推荐的学习内容精心研读。并且在这接近20天的时间内,争取读完《名师备课经验》这本书,写出3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五、课题——学以致用争取通过学习,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掌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趋势,理解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能力。并且在研修结束,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进行深刻、细致的总结,规划出下学期教学改革设想,结合文昌小学实际情况,发挥教学副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身边骨干教师,并利用假期设计出3节左右高水平的优质课,并在下学期带领学校骨干教师展开课题实验。研修计划的制定,只是对短期学习的一种规划,而最关键在于落实,所以我每天一定坚持自我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没有落实好的内容,能够当天弥补的工作不拖到明天,努力做到日结月清,真正让这次研修成为专业成长中的一次里程碑。

第2篇

学科志愿者,

采撷“百花”酿春天

带着对品德教育的痴情,2005年9月我们成立了虞舜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学员是来自全市各乡镇的45位品德学科志愿者,班主任由市品德学科教研员担任,首要任务是开发品德课程故事资源,为任课教师提供方便。

要开发故事资源,每个老师首先就得是一个“故事资源库”。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老师和学生阅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于学生喜欢读的故事丛书;有的来自于手边的各类杂志;有的来自于某个网络论坛;有的来自于我们的各类语文、品德教材。我们精心挑选并编成小册子――《99个德育小故事》。这本小册子中,我们让教师带着六颗“心”(“爱心”“感恩的心”“宽容的心”“勇敢的心”“快乐的心”“欣赏的心”)和开启成功之门的五把“钥匙”。当学生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对学生讲一讲《鸡蛋小贩》的故事,说一说《昂起头来真美》的那位小女孩;当学生与人发生矛盾时,我们讲一个《表演大师》的故事;当学生变得有些消极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一起读《乐观者与悲观者》……现在,我们还在不断地收集小学品德课程的故事资源,我们在虞舜品德网络研修班的博客上设置了一个“品德课程故事资源”栏目,全市每一位任课老师都随时可以把自己读到或看到的故事发到博客上,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推荐感想,以供大家阅读使用。

N只“小蜜蜂”,

飞到故事花丛中

为了让我们拥有的故事资源给更多的教师在第一时间共享,让学生能在更多的故事中滋养心灵,我们探索网络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操作方法和模式,不断地为农村教师提供鲜活、便捷的课程资源。

每月的15日,只要打开虞舜小学品德研修网或者进入网络研修班QQ群,迎面而来的热烈探讨气氛一定会深深地感染你、吸引你。在这里,开发和运用品德课程资源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不断迸发激情和灵感的源泉。

有了网络平台,我们尝试走上美丽飞扬的多元合作之路。组织网络研修班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博客培训,制作个人博客,并将它链接到班级博客上,鼓励教师经常撰写网络日志,与同伴在第一时间共享自己的信息与资源,不定期地进行优秀博客展示与互动点评。同时,我们将浙江教研网、新思考网、辰桦网站、东方星空、蔷薇百合等优秀网站当作我们品德课程资源的免费服务平台,实现跨时间的交流,进行无障碍的互动。研修班成员在学校带头撰写博客日志,开展博客培训讲座,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把自己的小故事及时传到博客上。有几所城区学校每学期还开展学生优秀博客评比,学生家长也自觉地参与到孩子博客的制作和维护中来,产生了老师、学生、家长多位一体的互动效应。许多担任班主任的品德课教师还开设了班级博客,把几十个学生的成长故事写进班博中,有些教师还在博客上点评学生日志,有的甚至开展班级故事接力。如今,小小博客已成了师生们展示个性和风采的大舞台。

为了用好这些丰富的故事资源,我们把故事演讲作为品德课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每年下半年开展故事演讲比赛,旨在提高一线老师的故事演讲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平台,开设聊天室、利用QQ的语音功能组织全市品德课老师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自己准备故事、演讲故事和聆听别的老师讲故事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切实提高了讲故事的本领。我们又在全市小学开展了“2008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网络征文比赛,通过讲述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难忘的小故事,表达从事教师工作的幸福感、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或讲述当教师的酸甜苦辣,或展现自己独到的教育艺术与智慧,或记述与家长、同事、学生、名师(名人)之间真情交往的心得体会,或陈述自己在教坛上成长的哲理故事……

通过多元化立体式的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N只“小蜜蜂”正在快乐地飞向故事花丛中。

团队大携手,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后,我们不断发现,在真实生活中有着许多可以利用的故事资源。我们发动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和编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好多故事被发现,好多故事一次次地感动着我们。有一位老师写下《两根手指的声音》,让我们听到这位老师班里的一位左手只有两根手指的女孩用她最坚强、最自信的这两根手指发出的美妙琴音。在我们发动孩子们收集身边的“十大善事”的活动中,我们读到了一段段感动人心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因其真实而特别能感动孩子。当我们把这些身边发生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孩子们眼中全是惊奇、激动和感动的神情。

故事资源运用起来简便、灵活。一位会讲故事的老师身边围着一群睁着好奇大眼睛的孩子,听老师用富有变化的声音讲着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时可以没有光色音影,可以没有煞费苦心的教学设计。利用故事进行教育,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当一天开始之时,当孩子学习感到困乏之时,出去春游的时候,与学生聊天的时候,都可以讲上一个。这些故事,老师可以讲,学生也可以讲,家长也能讲。品德课上可以讲;语文课上也能讲;甚至数学课、体育课,都可以听到讲故事的声音。师生间、生生间、父子间、亲友间,故事交流可以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成为增加情感的最有效工具。

第3篇

本文作者:张忻 李艳 单位:乐山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管理共同体的构建

以网络平台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构建一个务实、有责任感、懂培训的管理团队,这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对各级教师远程培训而言,这个管理团队,在市级层次就是由市级总管理员、市级各学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由市级学科专家组成的辅导员团队;在县级,就是由各区县培训机构和遴选的区县各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区县学科辅导老师组成的辅导老师团队;具体到一个学校,则是由学校管理团队组成的校点班主任,骨干教师担任的学校辅导员。这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对进行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网络上,他们适时地进行组织管理,网上交流,网上学科专业引导,网上答疑。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电话联系、QQ交谈以及论坛交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培训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与老师们形成了一个网络虚拟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结,就是以共同完成远程培训任务为共同目标。网络团体构建成的管理共同体,需要在实际团体中进行远程培训管理探索,总结管理经验,提出问题建议,会商未来远程培训管理有效途径,结成实体的培训管理共同体。以四川省乐山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例,2010年9月乐山市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启动了乐山市第一批乐山学科远程培训,培训项目为全市3693名中小学老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培训;同年11月,乐山市参与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几个小学科的培训项目,这几个培训学科依托的网络平台有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网,教师研修网;2011年4月,乐山市启动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这次也是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的全市4212名教师的学科远程培训。这样大规模数量教师参与远程培训,不仅需要网上的虚拟团队适时的管理,还需要管理团队从网上落实到网下到位,进行问题研究和策略探索。在这几个培训项目开展期间,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学科培训中期专门召开了各学科辅导专家研讨会,共同探讨远程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学科辅导专家在远程培训中所要担当的重要角色;在培训后期,召开了县级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研讨会,分析全市学科远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在2011年国培结束后,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参与国培计划的班主任、辅导老师召开国培研讨会,总结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有益和不足之处。从网上的交流,落实到现实团队中的共同研讨,形成一个经验丰富,认识到位、管理到位的管理团队,这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要素。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供资源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他们登录进入平台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们就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虚拟的教师网络共同学习体。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针对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平台提供的相应板块里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形式包括论坛发帖、研修日志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的撰写,作业和总结的提交。通过这些方式的交流,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老师们形成了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他们共同奉献和分享这个共同体成员在远程培训中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但这个共同体所共享的平台毕竟是虚拟的,老师们需要从虚拟走向现实,在现实的教学教研中展示、交流、分享远程培训所获所得。这就是远程培训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安徽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所提倡的现场研习,就是远程培训在现实教研中的实践运用,也是参训教师们的虚拟共同体走向现实教研共同体的一个范例。这种现实的教研共同体,可以由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也可以由不同区域的教师培训中心和当地的教研机构共同组织发起,共同营造远程培训现场研修的气氛。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2010年的国培过程中以小学英语学科作为了一个试验范例,在此次现场教研的活动中,师训中心选取了一个县级区域的一所小学作为教师培训现实共同体研修的场域,让本区域参加国培的小学英语教师,现场做了一个新方法新课堂的展示,将网络上所习得的理论,用于实际的课堂中,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远程培训实效性的探索。2011年6月中旬,乐山市师训中心又选取了另一个县级区域,做了小学数学现场研习会。组织发起者是乐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兼2011乐山市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小学数学辅导专家。这次现场研习会参加的人数和内容的丰富,都超过了2010年国培小学英语的现场研习会。这次现场研习会,更好地把网络虚拟的管理团队、辅导团队以及参训教师团队联系在了一起,让这些不同的虚拟团队走进现实,形成了远程培训的现实共同体,其间交流了经验,展示了远程培训所得成果和经验。2011年11月,乐山市师训中心利用“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网“国家专家到我身边”初中语文远程视频答疑会在乐山召开的契机,组织了两个区县近100名正在参与“国培计划”初中语文远程培训的老师们参加了现场答疑会。这样的现场答疑会,让专家从线上走到线下,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也让老师之间从线上走到线下,面对面共同交流,起到了网络交流到现场研修的良好效果。这样的现场交流和答疑,深得很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们的好评,加强了老师们参与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构建

从以往的培训经验来看,参训教师网上研修任务顺利完成与否,与所在学校对远程培训的重视有很大关系。有的学校校长也加入了远程培训管理共同体,这些学校与远程培训管理团体一道,督促本校教师认真完成远程培训。而参与市级县级现场研修的教师毕竟是教师所在区域的少数,大部分教师还需要在校本研修中实现远程培训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主管教师培训的师训机构,在网络培训结束后,也应当适时地制定在岗研修的方案,以引导参训教师把网络所习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乐山市中小学教师为例,为了实现网络研修与在岗研修的的结合,在网络培训后,师训中心向全体参与网络培训的老师提出了几个要求:选取网络课程中最认同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至少参加一次学校或者区县师训机构组织的集中在岗研习,积极分享经验并与其他参训老师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产生碰撞。每个学校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团体,他们既是远程培训虚拟网络共同体,同时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校本研修共同体。从网上走到网下的校本研修,可以通过学科教研会、课堂竞赛、说课评课、送教下乡以及校际交流活动等形式,展开远程培训的校本研修。这样,不仅教师个人能力发展了,教研组成员整体素质提升了,学校整个教师团体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共同得到了发展。通过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教师完成了自我发展,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p#分页标题#e#

第4篇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八多八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立项课题多,结项课题少;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工作经验总结的多,有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少;撰写论文的多,实际探索的少;靠外部压力的多,源自内在需求的少;依靠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1]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一)科研无用论――缺乏动力

河北省在六个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有88.9%的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有87%的教师赞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仅有44.4%的教师准备从事或进一步从事教育科研。[2]对教师科研困难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精力搞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成为了影响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38.3%的教师认为许多学校现有科研课题与改进教学质量关系不大,再加上缺乏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育科研在教师们眼里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二)科研神秘论――缺少方法

不少学校天天在喊搞科研,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研究从何入手,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科研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再加上选题不当,造成的“假”、“大”、“空”现象,使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二是前一阶段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的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教师们无法完全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长的操作程序来实践,也无法用一些高深而陌生的话语系统来总结,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

(三)科研唯文论――缺失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或获奖。造成科研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热热闹闹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将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研究的过程随意,缺乏计划性。一旦结题只有临时搞突击,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造成科研成果在应用和转化上缺乏实际效果。调查显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92.6%的教师忽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呈现形式,38.3%的教师科研方式只是总结经验独立撰写论文。[3]

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当有自身逻辑

教师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对教育科研缺少认同感,体验不到科研的实惠与快乐。教育没有“神话”,投身科研的动力蕴藏在教师自己身上。其实教育科研不管在哪个范围、哪个层次、哪个环境中开展,都有一定的逻辑,按照马杰(Mager R.R,1984)的观点,必须思考下列三个问题[4]:(1)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

(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是确立目标的过程。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没有了问题,或者说问题不集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创办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年纪轻,教学研究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病理现象,如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杂乱无章的教学安排、填鸭式的灌输、单纯的静听接受、教学与评估分离等。学校通过诊断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薄弱。于是,学校开出了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处方”,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课堂中的问题,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实现着对“常识”的超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让教师们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今的短短五年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就达30人次,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目前,学校拥有市级学科荣誉的老师已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了24.8%。

(二)把握一个方向――回归教学研究之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要产生新的理论,而是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思考及探讨。一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整合。

1.研修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我们要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转型;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我校主要通过推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模式、施行“滚动推进”磨课方式、打造“联合体”的合作教研方式(跨校研修和跨学科研修),来构建研修式的课堂。这种集教学、科研、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题式的听课评课。过去,教师的听课、评课主要关注他人教学的“是”与“非”,而缺乏自觉的反思与内省。这样的活动重在“判断”而非“研究”。为了实现教科研一体化,我们把教师按子课题进行分组,提出了“课题式的听课、评课”的要求,即让课题组成员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参与听课、评课。例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列出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多元表征、课堂交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观测要素,让每个教师选择一两个研究“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有选择性地评。这样的听课评课,既关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又关注了课题研究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应。当课题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观测更加细致,思考更加深刻,研究也更加投入。

3.科研型的案例反思。“行成于思”,围绕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驶上“高速公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反思”活动,让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反思中形成对课题的再认识、对教育的深理解。许多教师还撰写博客、教学日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的蜕变。

(三)追求一种气氛――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否是学习型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是决定这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6]所以,我们在组织广大教师总结以往课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放在课题研究的首位,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对话式学习,实现理论“着陆”。为了改变过去专家讲、教师听的理论学习方式,我们把学习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行了每月一次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策略实现理论着陆,实现专业引领。当然,“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而是一种自发的、临场性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及教学方式,倡导即时、即事的研究。

2.研读式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学校并非天然就是学习型组织,要想让学校变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先给予一定的压力及任务。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将学习的重点落实在“研”字上,即“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带着学习后的感受去实践”,“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再学习”,从而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开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以来,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从“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到“小学生理解性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从“搭建合适脚手架,促进数学理解”到“多元表征促进数学理解”等,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研讨、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体验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变得深入,思想更具智慧。

(四)遵循一条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否则,教育科研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的“青浦实验”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有自身的运行轨道:教育科研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设想,并在实验验证之后,把经过验证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7]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局内人,从点入手,从小研究开始,凭借“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的筛选机制,对零碎的、杂乱的、表面化的、原始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筛选,使之上升为“纯粹经验”,借助实践,对有关教学经验或理论假设进行运用与调整,并在寻找新的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实践证明,按照“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四阶段模式运作,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储远辉,辉进宇.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几多几少”[J].中国教师,2006(3).

[2][3]窦才,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07(8-9).

[4]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转引自翟李红.从“小”尝试和“小”研究做起[J].人民教育,2011(11).

[6]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几个月的学科素养培训结束了,回顾这一段学习,有自己认真研读,同学之间的激烈讨论,研修日志,教学故事,发帖回帖。其间有付出更有收获,有累更有甜。学科素养培训平台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通过学习,我的收获颇丰。

之前,在英语教学上,思想总是不解放,对学生不放心,课堂上满堂灌,讲得口干舌渴,长期下来,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东西,懒得思考,故效果不好。学习之后,我走出了以前的教学误区,必须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学科素养学习后我充分认识到:教师有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如此。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还存在一定的教学偏差。下面我反思一下我的课堂教学提问。

第一,之前,我一直认为,课堂45分钟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不能花在那些无谓的“提问”上,偏爱于“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有这种想法:让学生主动“提问”,会扰乱课堂纪律,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认为这样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还会影响教师的“学术”权威。如此等等的理念,使得现在的课堂教学还是被“不提问”“少提问”“师问生答”等陈旧教学方法所垄断,使课堂提问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和作用。这样长期以往,致使学生不积极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课堂气氛死板,学生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的格局。

第二,有时候提问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所提问题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与本单元内容无实质联系。所提问题类型单一,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学生的回答被限定在待定的范围内,往往只需在“Yes”,或“No”中选择。尤其对初三学生而言,这样的提问效果不大。

第三,有时采用“直接告诉式”教学法,把语言现象作为一种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分析和解决。学生只是无奈被动的接受,这样容易产生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忘的后果,课堂的有效性随之下降。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那么怎样才是“提问”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呢?课堂上师生之间语言交流最主要的表现方法是“提问——回答”,其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三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根据教学的特点,都必须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评价反馈。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以后要做到:

一是提问表述要清晰。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提问表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楚,为学生思考指出明确的焦点和方向,?避免模棱两可。清晰的提问会提高准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

二是提问机会要均等。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明显的帮助,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三是提问反馈要及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教师的想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特别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怯心理比较重,压力很大,我们教师的一点点表扬,会象照亮他们前行的灯塔一样,给了他们目标、信心和动力。只有及时的肯定反馈,才能活跃英语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取得进步。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会不断反思,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第6篇

学校基本情况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建设信息化的校园、追求品牌化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打造教育信息化校园为切入点,以建设信息化教师队伍为着眼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落脚点,积极推进电子书包常态化教学实验研究,推进慕课开发校本教材,通过开展一系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实验研究,逐步将学校打造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化校园。

学校信息化特色

1.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绘制学校教育信息化新蓝图

学校为全面落实《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2015年)》,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培训、数字化管理等内容为建设重点,成立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并以应用为导向,构建“可持续、可交换、可共享”的信息化环境,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发展。

2.从强化硬件建设入手,创建基础设施信息化新环境

(1)创建“菜单式”资源中心

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分为原创资源、慕课课程、主题学习网站等。现已建设原创资源1325个,慕课课程36个,主题学习网站4个。学校重视优质资源的建设,制定资源建设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建设资源。结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积分、信用、等级等激励手段,激发教师共建资源的热情,进而使得资源库内容得到不断充实。

(2)搭建“一站式”门户网站

根据“以人为本,服务为魂”的网站建设思想,门户网站一体化设计,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尽量满足师生、家长、管理者等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网站主要以服务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多样化的服务栏目,方便用户的使用。服务教师方面,设置了教师风采、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等模块;服务学生方面,设置了班级主页、语言文字、学生活动等模块;服务管理者方面,设置了新闻管理、平台管理等模块;在交互方面,设置了留言板;还通过各种接口与慕课平台、教育云、K12、社区图书馆等网站进行了有效融合。

(3)构建“傻瓜式”查询平台

学校不仅重视资源建设,更重视资源的应用。为了方便教师查询使用,资源按照多维度划分归类。资源库资源主要以学科分类进行归类,并结合其他分类方式进行查询,可以按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试题、媒体素材、专家讲座等分类查询,还可以按知识点编目(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进行查询。

3.从利用网络资源入手,实现基础课程信息化新形式

(1)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

学校紧跟时展,立足学校需求,学校主动加入了武汉精品教育慕课联盟,积极开展慕课的建设。现已建立“走进欧洲”、“神奇的莫比乌斯环”、“欧洲建筑艺术欣赏”等36门课程。在慕课的建设和应用之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实践。有语文教师利用慕课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探索,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平台激发学生在线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数学教师在云游欧洲活动中,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探究莫比乌斯圈”开发为慕课,利用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数学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巧妙地穿插于课程之中,丰富了实践内容,增加了学生探究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建设个性化成长平台

利用世界校园No.1网络竞技平台,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展示空间。平台主要以学生的竞技视频为主,为学生展现风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平台包括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涉及运动技能、学习技能、艺术技能、语言技能、生活技能、设计创造等内容。学校现已上传竞技视频21个,观赏次数达8522次,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认可。

(3)构建特色化生态空间

学校在搭建一站式门户网站的同时还注重特色化、个性化网站的建设。学校立足生态教育,建立了生态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种植植物等活动的开展,陶冶学生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态网内容丰富,展现生动,包括养殖植物的技巧、学生的心得体会、养殖成果展示、学生的养殖日志、新能源介绍、资源研究等模块。

4.从推进教师研训入手,探索校本教研信息化新途径

(1)开展网络教研

学校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变革、基于项目的学习、慕课研究等主题开展了多次教研,形成了校本培训、校际联动、柔性流动、视频教研等丰富的活动形态,促进教师在教学和教研中集体体验。以学科组活动为载体,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平台栏目划分主要分为语文教研、数学教研和综合教研,共计发表教研文章237篇,平均每篇教研文章的阅读率达到80%左右。

网络教研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主题式教研、反思式调研、讨论式调研等多种方式。同时,借助校本资源库的创建,辐射教研活动的成果,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通过网络教研扩大了教研空间,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校的优质资源。网络教研可以使教师分享教学智慧,达到共赢的结果,也增进了教师间的感情,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在学科教研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多种教本研修探索,包括合美实验、E联实验、实验论教等。

(2)实施慕课研训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外派培训。学校采用“在校自学、外出拜师、提高发展”的方式,有计划地派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让他们先人一步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全面带动学校所有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二是专题研训。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慕课理念及慕课制作技巧,培训教师开展慕课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数字故事”微课培训、“K12教师电子档案”等多种专题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提高信息技术制作水平,提升信息专业素养。三是运用促训。新的信息手段必须通过运用才能让教师更加熟练掌握,学校通过开展“电子书包”课题研究,“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让教师学有空间、展有舞台。

5.从规范学校管理入手,形成管理机制信息化新常态

(1)实行校务管理数字化

管理平台根据业务不同主要分为办公区和学习区两大部分,并应用个性化空间的理念为每个用户提供了自己的管理空间。平台包括的主要模块有公务安排、每日荐读、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留言管理、德育星空、用户管理、校务日志、班级值勤记录、专项检查等。平台提供信息提醒功能,并可对未办事物进行明确的分类统计,在公务安排方面,每周工作、校内通知、公文流转、公共信息、学校制度等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并且对事务的安排情况可以实现可视化的统计。例如,对于学校通知,可以看到每位教师是否已经阅读,还有多少教师没有阅读。在校务管理方面,可以实现会议管理、请假管理、校产保修、计划总结、问卷调查、资料印刷、网络磁盘、物品申购、用车登记等管理。

(2)实行教务管理数字化

根据校务管理内容的不同,学校详细划分了子模块。例如,统计分类类别有公务安排、语文教研、学校文件、校内通知等;计划总结管理分为学校计划、部门计划、学校总结、部门总结、“我的治班之略”。对于每篇文档,系统可以实现阅读点击统计,包括点击次数和阅读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教学管理方面,立足教学的关键环节,平台提供了课表查询、电子备课、网上书屋、教育教学资源、自主质量分析、学业质量监测及分析、教师成长网、主题学习网站等模块。

(3)实行教师管理数字化

学校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K12教师生态成长档案袋”,给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安置了一个“温馨的家”,从教师的基本信息,到教师荣誉成果、教师培训记录、教师培训记录全部记载在案,教师发展中心从后台给予评价和跟踪,既强化了教师资源建设的意识,又指导了教师本人专业成长,同时还让教师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自己的精神网络家园。

第7篇

一、携手新耕耘:高校与中小学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

2015年4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一次全部通过北京市16区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国家督导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2.2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77.64%,16个区县居民对本地区义务教育满意度均达85%以上。教育部领导对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全面推进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北京市从破解“择校”难题入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长短结合,综合施策,既多方增优资源,又下力提升弱校能力。其中,综合施策中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统筹协调高校和教育科研培训机构支持基础薄弱的中小学,共有23所高校对接39所中小学,合作办好附中附小,推进以学校创新发展与质量提升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科研实验。

2014年5月,北京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教育学院)与西城、丰台、朝阳三所学校即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签署合作协议;随后又分别与大兴、海淀签署协议,合作建设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和附属海淀实验小学;与西城区实验小学、裕中小学、新世纪实验小学合作承担UDS(大学支持西城区小学)协同发展项目,与丰台二中附属新教育实验小学合作建设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对绘制北京教育新地图,推进优质资源实质性扩大的协作行动,学院和五区九校均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将几类合作整合为“北京教育学院与五区九校协同创建新优质学校行动”。

一年多来,北京教育学院与五区九校紧紧围绕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同创新行动进行了多方面、扎实有效的合作探索,聚焦立德树人、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品牌与文化建设、现代学校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改革实验,取得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包容发展、协同发展的丰硕成果,积累了高校支持中小学共建共享共赢的区域性整体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

二、从资源输出到共同践行教育核心价值

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校长终身学习的基地、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石,长期以来与各区县中小学有着紧密联系与合作互助的友好传统。然而,在新形势下,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校与教研培训机构实质性地建立附中附小、建立紧密协作的对口支援机制,对于促进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高校和教研培训机构改革创新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意义呢?

首先,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深化综合改革,北京市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改革招生入学制度、构建基础教育新地图,向整个社会宣示了决心,向全体学生传递了爱心,让千万家长市民看到了诚心,更让教育工作者增强了信心、树立了恒心。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整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离不开高校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共识共行、优势互补、互助共赢。

其次,适应首都教育新地图、新格局的调整,需要打破原有教育类别、行政区域与管理体制的制约,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重新分析高校、教研培训机构、普通中小学各自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重新认识教育公平与均衡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与紧迫性,深刻理解从政策设计、布局调整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整体性、全局性、持续性的战略意义,切实认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急需广大教师与教育管理干部、教研员培训者的行动跟进。

最后,新地图新耕耘,绝不等同于以往有之的派一些高校师资下校、设一些科研教研课题、送一些教学教辅资料,更不是居高临下地单向输出,而是高校与教研培训机构接地气、转教风、练队伍、促改革的一次涅更生。高校教师深入中小学首先是学习补课,改变自身对基础教育不了解、对中小学需求不清晰、对协同创新任务不明确的短板;同时又帮助中小学教师补齐“四个缺失”的短板,即缺乏高观点与大视野、缺少可操作的方法与可获取的动力资源。

为此,教育学院深入五区九校,充分调研,反复协商,制订了《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区县创建新优质学校行动计划》,以服务基础教育新地图为契机,以“五区九校协同创建新优质学校”为抓手,提出“一校一策略、一校一团队、一校一品牌”的行动原则。

实践证明,一年来最大的受益者,是教育学院,是下校实践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与管理干部。因为,正是在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实践前沿,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一同深刻追问、系统思考、深入研究“新优质学校”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路径、要素与特质、育人价值与评价标准体系究竟怎样加以全新的界定,并身体力行地全面付诸实践。

例如,新优质学校的品质,通过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阳光教育”得到诠释与印证。“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深入内心的一种正能量的触动和影响。”该校周校长、金书记始终强调“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旨在激发和唤醒师生的自信和潜能。学校提出“争做阳光附中人”的倡议,将“阳光附中人”作为教院附中的育人目标,将“阳光附中人”定义为阳光的学生―正直向上、身心健康,主动热情、自尊自强,遵规负责、感恩合作,乐于学习、善于规划,归纳起来就是“会做人、能做事、爱生活”的学生;阳光的教师―师德高尚、行为示范,宽容理解、爱心奉献,团结合作、待人友善,乐业进取、不断发展,归纳起来应该是“有爱心、肯奉献、善钻研”的教师。所有这些词语,全部来源于全校教职工的建言献策。

“阳光育人”贵在躬行。教院附中有大量非京籍学生,老师们一视同仁,为他们在京学习提供帮助,为他们回原籍就读做好准备。为了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学校尝试分层走班上课的新模式,在平行分班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学科因材施教。为了保证困难的学生学习更顺畅,学校还在区特教中心的支持下,建立了特教教室,配备专业设备,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具体情况,学校委派专人负责,拥有融合教育兼职教研员一人,与班主任、学科教师一起为学生提供服务。

“阳光学生”与“阳光教师”的提炼、阐述和践行,丰富了教师专业标准研制与教师培训的内容,为教育学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活的源泉。

再如,地处海淀城乡接合部,一边是高档商品房高楼林立,另一边是规划改造的“城中村”,海淀区田村小学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给学校发展带来了质的变化。学校提炼出“田有界、春无限”的核心价值追求,确定了“培养自信、好学、包容的健康少年”的育人目标,确立了“建设自然、饱满、愉悦面向未来的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隐藏在老旧社区里的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让“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的“英华教育”全新绽放。该校打破年级、班级界限,设计“学习单”组成32个合作学习小组,走进国博、知行实践园、芭蕾舞剧院、服装设计职场……开展“研学活动”,其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办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都为当前教研与培训调整价值取向、更新鲜活内容提供了借鉴与案例。

三、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到师生互动、校校创新、美美与共

教育学院与五区九校大面积区域性的协同行动,若没有良好的政策、制度与合作机制加以保障,则难以巩固深化与持续发展。而创建合作新机制,关键是要实现服务需求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利益共同体的互利共赢。作为教师教育院校,下校伊始,教育学院就从自身优势所在出发,以九校师资校本培训与专业协同发展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贴近实际、服务需求、尝试多样化“零距离”培训。一方面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制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实现学院高端研修的资源共享,包括引进国外优质培训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我们坚持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因需制宜,目的务求实效,诸如教师培训专题研修与高端讲座、“一对一、多对一”深度访谈、听评课指导、课例研究、学生学情诊断、教师行为分析等。利用寒暑期,教育学院集中开展了丰台、海淀、大兴三所附属实验学校60多名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并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堂教学指导。我们还邀请九校教师走进北京市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走进国际教育论坛、走进国际学校、走进“国培计划”示范研修现场,这一系列活动深受一线老师们的欢迎。

示范培训引发了每所学校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关注,不同学校还根据不同的校情学情,创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仅以关注“教师转弯儿”的裕中小学为例,该校秉承“尚善尚美、人人精彩”的办学理念,不回避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到底应该扩张还是应该稳定发展―找准定位,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办“适宜学生学习”的学校。为此,学校本着尊重、欣赏、期待的思想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为师生提供适宜学习、活动、生活、思考、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棒先要教师强。为助力教师发展,学校多措并举,一是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首席班主任的引领作用,率先做到“争先、争鸣、不争利”;二是突出教师的分层次、分阶段培养,积极创设进修、进取、进步的氛围,鼓励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教研、评优活动;三是着重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抓好青年教师团队成长,做到“放心、放手、不放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随堂听课,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以“一带一”形式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利用UDS项目、艺术院校支持小学艺术教育的政策延聘高校专家进校培训。总之,为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形成梯队,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8篇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的职能机构,担负着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落实、协调以及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任务。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请笑纳!

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1教育政策法规为指导,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和校本教研新理念的要求,立足本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创校”的思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设良好教风学风,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展示了我校贯彻“实、活、轻、高”教学理念的良好形象。

一、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

重视常规管理,狠抓制度落实,保证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发挥示范督促功能。

学校成立了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管理体制,加强对教学、课改实验工作的探索、研究、指导。

2、及时计划,及时总结。

开学初,即在参考兼顾各备课组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洪庄小学08-201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各教研组也及时制定了教研组计划。每月做好教学工作、课改工作的汇报总结工作,及时将工作、反馈情况向校长室汇报。

3、建立“一套工作方案”。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及要求,如(1)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制度;(3)课堂评价组工作规范;(4)教导处工作要求等。针对各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各学科计划、教研组计划,使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对计划内容及时审定装订,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稳步推进。目前,理论学习、校本培训,听课研讨每周都有序开展。

4、强化“教学常规”程序管理。

本学期又对各科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组织、成绩测试等各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基本要求,为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上足所有课程。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要求,具有法规的制度性、严肃性,但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过去有些学校擅自增加课时,而一些科目少开或不开,这势必会造成学生所学知识的缺陷,导致某些素质的偏差。我校在执行《课程计划》时,能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和省教育厅的规定,做到学科不分大小、不分主副,任课专职化,考核一体化。能正确处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关系,合理安排、总体协调、全面提高。

(2)本学期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上做了不少工作,严格执行了教育局的有关规定,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做到周六不补课。

(3)严格控制学生每天作业量,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比。各学科严格按照县局规定的作业量时限布置作业,主科作业实施分层布置,对学习困难生不布置拓展问题。做到一课一作,及时批改。家作仅限于规定的辅导用书,并做到每周2-3次的检查、批阅、讲评,对作业中的难题,教师必须做好,对练习册、讲义等讲评的内容必须自己做好。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杜绝了乱印讲义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家庭作业的质量。

(4)加强培优、补差辅导。课后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辅导,我们进行了“抓两头,促中间”,要求每班班主任建立互帮小组,对学习困难生都有帮助人,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把“差生”转化到最低限度。对各班优秀生除班主任跟踪外,教导处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中进行跟踪调研。对学习困难生,学校还举办了周周清活动,让他们把一周

内的学习内容复习巩固一遍,任课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及时指导。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特长,还成立了各科兴趣小组,由教导处统一制订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各组制订辅导计划,明确辅导教师、辅导对象,并及时做好台帐资料的建设。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5)严格考试管理,重视质量分析。考试是检查评估师生教与学优劣的有效途径。每次考试对各班数据进行认真分析,通过班主任组织的各班任课教师会议,备课组长组织的学科教师会议,校长室、教导处组织的任课教师会议,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评估、考核,每次考试都建立了台帐备查。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

1、狠抓备课工作。

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对照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来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注意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法与学法,特别要求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设计当做备课中的重中之重。

2、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全体教师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征凸显出来,特别强调教师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注意把传统教学中优点长处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精神实质充分地揉合在一起,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

3、我们以教学反思作为校本研究的起点。

要求做好教学反思,写好教后记,把教学心得、收获与反思进行认真总结后,与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为了落实此项工作,我校加强了集体备课制度的管理,明确集体备课中“自己思考—集体研讨——反思修改”过程,特别将反思工作紧抓不放,检查备课时将是否有反思修改作为考核的重点。

三、继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

集体备课制度的巩固落实。学校为每个教研组、备课组安排专用的教研活动场所,把实施集体备课作为我校的一项基本教研制度,不断完善,狠抓落实,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四、下学期工作思路:

1、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将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制度化,进行专题化研究。

3、加强毕业班管理,确保2019年期末质量检测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2本学期,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__x副校长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徐校长学期初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期末将至,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就本学期具体工作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小结:

一、立足校情、狠抓常规促质量

1、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制约、以机制激励,抓好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要求每位教师扎实做好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批改作业等,做与教学有关的事情。

2、严格考勤制度,教务处和行政值日人员学期初,随堂听课,登记教师上课、坐班等情况,严格审查教职工请假手续,做到及时请示、及时审批、及时安排,每月及时进行统计、汇报。

3、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本学期期中(期末)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织教学常规检查,每月由教务处抽查一个教研组。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科计划、听课记录、学生的作业以及各组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如语文组的摘抄本、听写本,科学组的实验教案、实验单,英语组的课题研究材料等。发现问题由教研组长及时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学期以来,教师的教案书写和作业批改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

4、加强寄宿部晨读、午自习、晚自习学生出勤的监控工作。

将晨读、午自习、晚自习列入寄宿部教师的工作量,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5、认真组织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按教务处和年级组的安排严格监考,对每次(初三)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实行交叉混排(年级交叉每班各抽2到5名学生进行混排),狠抓考风、考纪,对于违纪学生进行全校通报,对违反考试纪律和随便缺考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以警示学生。

从考务安排、监考、评卷、成绩统计各环节,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公正,对每次的考试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质量分析是我校提高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以良好考风促进我校学风。

6、充分重视“三会”的功能作用,开好教师会,开好学生会和学生家长会。

特别是学生会,本学期,每个年级都召开了二次以上的学生会,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念,克服学习困难,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努力营造和谐的、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期中表彰会上,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进步突出的学生上台合影,使学生学有榜样。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和家长们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形成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我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7、继续做好“辅优治差”工作,充分利用晨读、晚自习和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各年级各任课教师依据各自确定的“优秀生”、“特长生”和“学困生”、“纪困生”等进行“辅优治差”,尤其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帮扶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8、认真开展实验和课外兴趣活动。

要求科任教师组织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有方案、有开展时间、地点。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特长”的新型人才。针对上学年有些兴趣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的做法,将兴趣小组落实到人、时间、地点、科目,制定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安排表,教务处及时进行检查,使工作具体化。—学期以来,学校兴趣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3本学期,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校长学期初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为了能够使下一步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就半学期以来的具体工作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小结: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市局“因学施教,三三达标”创新教学模式实验方案,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我校“以学为主、课堂互动、讲练结合、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

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具体的措施如鼓励教师勤上网查找资料。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重实效。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层次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

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

要求教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并提倡写教后记。

3、认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要求科任教师组织兴趣小组、科普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有方案、有开展时间、地点。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特长”的新型人才。针对上学年有些兴趣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的做法,将兴趣小组落实到人、时间、地点、科目,制定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安排表,教务处有专

人负责检查,使工作具体化。半学期以来,课外活动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组织好各类学科竞赛。

根据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学科竞赛工作安排,组织好中学作文竞赛,生物和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竞赛。加强筹备、精心组织、发现人才、促进教学、活跃学生课外活动。

5、为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探索操作性较强的档案袋评估办法,发挥《学生成长档案袋》在新型评价中的作用,为《学生素质报告手册》的评价与填写提供依据。

6、加强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的作用。

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部门职责,使其积极服务于教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等教辅部门工作的指导,充实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建设并加强校园多媒体网络及幻灯机投影仪的使用,并指导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半学期以来多媒体教室上课达50多节。

7、抓好理、化、生实验工作,实验员教师对本学期必做实验、选做实验、演示实验汇总造表,注明实验计划和上课教师、实验员教师签字。

实验室教师要保证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

针对学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的特点,学校制定了《培养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实施师徒结对;要求青年教师多学习、多听课;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实施“名师工程”,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四、规范考试制度,以考促教。

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这是教学的本质;考试能够促进教学,这是考试的功能,也是教学的特点。教务处一则坚持月考制度,一则规范月考制度。各年级每月考试。每个年级的月试题要统一,改卷时间要统一,评分标准要统一;考试过程中开考时间要统一,终了时间要统一,严肃考风考纪要统一。评卷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及时将成绩交到教务处备案;要及时对学生讲评试卷,讲评时,不仅要指出学生错误的结果,还要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做题方法,提高学生做题能力,又回过头来带动教师的教学。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为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事实证明,以考促教不是一种奢望。

五、加强毕业班工作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效益和声誉。学校出台《初中毕业班目标管理方案》,成立以颜丙峰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领导小组,使毕业班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本学期已召开了五次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四次毕业班学生会议,做到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并要求毕业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拟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科备课组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教学难点。九年级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年级检查督促此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组工作会议,研究、指导毕业班工作。同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本学期组织了九年级部分教师先后到实验中学和时庄中学学习取经。

六、存在问题

1、备课组集体备课留于形式的较多,有的备课组实际上进行了多次的集体备课,但是活动的记载得不及时、不完整。

2、少数教师的教案书写马虎,字迹太潦草,内容也不完整。3、有的教师听课不到课堂,听课笔记抄袭的痕迹明显。

4、教学常规检查中的人情化现象仍然存在。

5、公开课的教学创新意识不强,真正属于自己独到的东西不多。6、平时能坚持学习课改理论,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育的教研氛围不强。7、合作交流,齐头并进的气氛不浓。教师之间的纵、横向及时、广泛交流既没有空间,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

七、下一步工作展望

1、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扭转教师的教育观念。

2、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奖惩方案,还要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完善。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应更广泛些更有效些,这一活动刚起步,今后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对中考的研究应更深入更透彻些,使我们的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我们的教学更能适应新课程。

针对毕业班当前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特别措施,如分别召开优生会议、差生会议、科任教师会议,部分学生的弱科分配到人专项辅导等,全面提升毕业班成绩。

5、转差工作落实到实处,争取我校更好的口碑。

过去的半学期,教务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尚有很远的距离,我们一定正视不足,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4本学期来,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关怀下,依靠全体教师努力,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继续坚持以学校工作意见和计划为指导,积极营造“教学即研究”的科研氛围,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归宿。

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教研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

一、认真做好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本学期进行了6次的校本培训,4次是培训是以讲座形式开展《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如何备课》《怎样记听课笔记》《岗位练兵手册第四单元指导》,在每次的培训前我用心的思考——老师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认真的查资料,做课件。

同时传递给老师的信息是认真的工作态度。两次是微机培训,学习内容《电子表格的制作》。学习中全体成员比较认真。

2、用心思考,努力认真,团结协作做好本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

三月下旬开始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3月x日组织我校11位语文教师开了动员会议,主题是探讨校本教材的定向内容。4月初定下了1-5年级以课外阅读的校本教材。在下旬收集小学10册语文书出

现的古诗。利用每一周的教研活动参与一个年级的校本教材的研究。

二、认真的做好本学期各科考试工作。

1、做好管局教育局组织的学子联盟考试工作,

在5月接到通知后,我做了如下工作:(1)4、5年级教师开了动员会(2)进行了报名工作(3)语数教师网上阅卷的培训(4)5月x日组织一次教育局的布置的考前学生试卷的演练工作,进行了考场,监考人员的布置,在这之前组织一次4、5年级单元试卷答题卡的训练,为了让学生熟悉这种形式。这一次的组织工作让我查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规划性和执行力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2、做好期末的小文子科目和不联考语数英科目的考试工作和试卷批卷,分析试卷工作

6月中旬我用了3天时间将文字科目的试卷出出来,下旬认真的组织安排文字科目的考试工作和评卷工作。

7月中旬认真的做好了1-5年级语数英科目的考试工作和试卷批卷,分析试卷工作。

3、组织好管局的联考科目的考试工作

7月初管局的联考科目一下来,(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科学)我校很重视,就对联考年级教师开了会,让大家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次的联考成绩比较好,四年级数学,五年级科学居管局上游。

三、扎实有效的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的赛课,同时做好每个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本学期4-6月开展了青年教师赛课,共有12位老师参加。赛课

前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是什么学科的公开课,有关教师要参加,并认真写好评语。这些老师的课受到校领导的好评,此次活动开展的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周五的教研活动按教研组活动,主要是对本周赛课内容进行评课,评课中进行三个环节:

一是由赛课者说(设计本课的意图,制定教学目标的理由,重难点如何突破,达成度如何,讲课反思有哪些不足)

二是由听课者评(听课者都谈自己见解,从本课的最大的亮点和不足)三是由全组成员议(改进措施,同时畅谈大家在教学此类学课的困惑,交流好的经验)。研讨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大家本着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认真点,气氛活跃,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2、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共有5位老师对6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他们每月要完成4节听课任务。在课堂,在教室,在备课室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她们共同交流的身影,她们共同探讨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努力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对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我可以说从零学起,在战主任的平日的提醒和指导下,逐渐的学会勤于善于思考问题。如:教师临时请假

战主任告诉我后,我要合理的安排临时的代课教师,有时需要考虑周全。有一周有3位主科教师请假,人员安排不开,我便为二年2个班和四年二上了4节数学课。作为党员指导我的付出是要比别人多的,心态要积极的对待。

五、教研工作

对于数学教研活动:一个是周一的集体备课,另一个是周五网络教研活动。我将省教育学院小教部网络教研房间告诉本组成员,并要求大家在周五下午:1:30准时到电子备课室参与活动。通过网络教研能看到我省各地区承办的教研活动,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六、开展好学生的竞赛活动

本学期开展了2次学生的竞赛活动。一个是学生的写字成果评比活动,另一个是1-5年级口算竞赛的活动。写字成果评比以班级为单位,将全班的字统一纸张展出来,每班评出5人优秀奖,通过比赛从整体看比较工整,但还需要在章法上多进行指导。口算竞赛共有55人获奖。通过本次比赛反映教学中口算还需对速度提出高要求。本学期教务工作在有序,有效的节拍中即将结束。这半学期对我是一次角色,思想的转变,也是管理学的学习,历练。这期间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务工作中还需向主任学习,还需阅读学习,增强业务能力,积累经验,还需有创新的意识和胆识。

初中教务处工作总结5本学期教学教研处工作,得到全体教师的积极协作,本处室工作人员求真务实、团结奋进,顺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今后工作开展得更有成效,对本学期主要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继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期在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强了教师教学常规性、制度化管理,扎实开展了教风整顿,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师之间建立团结协作,以诚相待,互相尊重,构建和谐、融洽、舒心的人际关系。教学中开展相互听课,赛教、说课,扬长避短的互帮互进活动。本学期通过对我县职业教育形势分析认识,增强了每位教师的个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使大多数教师强化了责任心,深化了质量意识,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用高质量去赢得社会、企业、家长的信任,用高质量去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

2、继续狠抓教学的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一是进一步实行了对教师上课、辅导学生评价考核制度,学生通过教学日志对教师上课、辅导进行过程记录、过程反馈。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满意率”和学生“收获率”进行问卷测评。 二是通过教学日志、教学检查,经常性了解教情、学情,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实施有效监控,定期检查教案即对实施性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学校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落到实处,确保了学生课有所得。对于学情调查中学生意见大或学生联名要求调换的教师,按照《量化考核》从严处理。对连续两月以上学情调查中“满意率”或“收获率”低的予以通报,限期整改,并在教学质量奖惩考核中予

以兑现。 四是教务处加大了教学检查力度,坚持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做到节节有人查,时时有人管,不留管理空档。五是对旷课、旷辅,上课、辅导迟到、早退、课内接打手机、衣着不整、举止失当、不按要求上课、不严格执行实施性计划、上课随意、组织管理松散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公示,通报批评。

3、教务处、教研室加强了专业化系统管理,组织各专业部、教研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进行专业教育,使广大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各自专业的特点、特长及目前就业情况、专业发展前景,极大地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调动了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狠抓课堂教学管理,下功夫让“课有所得”落到实处。

本学期学校领导,中层领导,教研组长,专业骨干教师组成11个实施性计划编写组,统一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确保了实施性教学计划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通过适当增减“计划”内容,降低难度,加强实用、实际、实在内容的教学,真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生动起来,把学生注意力粘贴在课堂上,彻底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和睡觉现象。尽力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学生课有所得,日有所获。

5、进一步严格考试制度,激励学生上进。

一是教学检测严肃、正规化,体现了出题、制卷保密;监考、阅卷严密;统计分数细致周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二是体育课检测实行了考核制,达不到要求者进行补考,一切从严要求,体现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注重教研教改,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1、狠抓教研工作,提升教研层次。

本学期教务处、教研室根据上级教研教改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了《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__—20__年校本研修规划》、《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__年度校本研修计划》,要求全体

教师根据规划将如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研修重点,详实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做到校本研修计划、有步骤、有方向,并要求教师扎实工作,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出教研成果,并用教研成果指导教学。一是专业部、教研组根据学期初计划安排,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二是要加强了教研课题研究,本学期教务处、教研室组织专业部、教研组参与省级课题申报4项,市级课题申报1项,参与国家级优秀论文评选1份,县级教研成果推荐论文8篇,县级优秀课题评选2个,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的常态交流,使得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三是继续实行四十岁以下教师优质课展示,本学期共有86人次参与优质课展示人数,整个过程组织严密,听评课活动有声有色,教研活动质量明显提升;四是持续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力度,重点落实四个“转变”即备课由备知识技能向备情景备互动转变,教会知识技能向教会方法转变,课堂从讲授中心向活动中心实践中心转变,以分数高低质量评价标准向能力素质提高和以规范操作、敬业精神、互助合作为主的过程评价转变;五是进一步注重教研教改和校本教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结合示范校建设,推进更多的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专业课教师及双师型教师,本学期共有20余名教师通过自学、培训,先后参加了西安科威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技能鉴定工作,六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教改方式,定期要求技能名师、师训中心专家学者,到校培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并通过名师评选,榜样示范等途径。陆续培养一批省、市、校级骨干教师,推出一批名师。

2、加大了校本研修力度,成功开展了校级公开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教研氛围,各各专业部、教研组经常开展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一学期每位教师听课平均18节以上。同时采用了相关的措施激励教师钻

研教材,探究教法,使中老年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青年教师增长教学艺术、教师整体能力得到锻炼。

3、在上学期基础上继续加强了学生的实习、见习、实验操作课和活动课教学进行了研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再下重锤,各专业部、教研组按照学校部署、实训处的具体安排,根据专业和实训室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实训操作训练方案,有效地进行教学,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门操作技能。

通过扎实训练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

以赛导学,以赛促教,国省市技能大赛既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引擎,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阅,我校历来重视各级技能大赛的训练和参赛工作,每年在参赛项目和参加人数都有所增加,成绩更是稳中有增,骄人喜人。

(1)20__年又硕果累累,我校共有40名学生和7名教师代表安康市参加了4个专业大类15个项目比赛。这次比赛中,有4名学生获得一等奖,13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2名学生获得三等奖,11名学生获得优秀奖,其中汽车二级维护和建筑CAD两个项目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参加教师组比赛的7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有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1人,3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无论从参加项目、人数都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成绩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2)20__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我校7名教师参赛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优秀奖1人,有5名教师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教师肖斌老师,代表200余名信息化教学参赛选手在大赛总结

会做展示。本次大赛,我校的参赛人数和获奖层次、获奖率在全省中职学校都位居榜首受到省教育厅和教科所领导的高度称赞。

这次两次大赛成绩取得,再次展示了我校办学的实力以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是我校参赛师生和训练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校以校长为核心的战斗集体,长期抓质量提高,促内涵发展的丰硕成果!

5、今年我校参加市第四届中职生篮球赛,我校代表队在本次球赛中,又获全市第一名,赢得安康市篮球赛三连冠,再次展示了我校的体育道德风范和篮球运动的实力。

6、成功举办学生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诗词朗诵赛,从朗诵素材到朗诵水平、表演艺术都在去年基础上大大提升了一个新的层面。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强了对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积极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的情趣,达到对学生进行理想的人生观教育的目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7、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第十一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我校各个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了征文活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类作品190份,征文类作品120份,动漫设计类作品5份,展演类作品5份。

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8、顺利召开我校“第六届田径运动会”,本次运动会虽然召开时天气炎热,但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开得井然有序,文明热情,很多项目刷新了我校运动会的记录。

田径运动会的顺利召开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体育工作,全校师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高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观念根植于每位师生心中。

三、总结成败,谋求发展。

在取得空前可喜的成绩面前,我们也存在着有待今后继续努力改进的一面:一是教学过程的管理仍比较粗放,细节断链时有发生;二是仍有部分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缺乏深刻认识,不良教风时有出现;三是学生不学习的问题还没彻底得到解决;四是实施性教学计划缺乏细化、具体化,实用性欠强;五是面对职业学校招生难和中职学生不学习、难管理等客观现实,我们少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留不住学生现象仍然存在。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新路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电话、网络购票、网上聊天等等,网络已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网络已“轰轰烈烈”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之中,并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教研活动中,利用网络平台,可以采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增加教研的趣味性,开创多种网络教研新路,从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一、加大投入,保障硬件建设。

网络是消耗品,要想开展好网络教研,首先要保证硬件的投入,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网络教研是很难开展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逐渐加大,各省对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看重的,就拿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来说,在2009年开展了

“全省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通过此项工作使很多学校硬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手段得到普及,这也为开展好网络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具有灵活性强、效率高、思路广、自主开放等特点,特别是网络平台软件的不断发展、更新,更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抓住契机,借助不同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网络教研活动。

1、小小论坛大显身手

论坛的出现拓宽了教师们的研讨面,无论你是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还是高中教师,无论你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或是其它学科的教师,只要找到你感兴趣的话题、帖子,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帖、跟帖、回帖,教师们争相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些学校还专门在论坛里开辟了自己学校的版块,对同课异构、老课新讲等新的教研方式进行充分的讨论,消化吸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特别是一些知名的教育论坛网站,如教育社区论坛、中国现代教育网论坛、中国育网论坛等等,在这些论坛里能看到一些知名教育家、学者的教育理念、方法,为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指点方向,加油助力。

2、教育网站彰显力量

现在很多教育部门,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基层学校都建设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有很多版块,如各种教研活动的通知公告,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件等展示,名家讲座视频材料等等,通过登录网站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得到这些信息,方便快捷的开展工作。例如,在以往教研部门要开展教研活动,都是通过电话或文件的形式,一个一个的进行通知,耗时费力,有时电话没人接,或者打不通,最后通知到各个基层学校要费很大的周折,有了网络的介入就方便多了。直接把教研活动通知到网站上,各校的网络信息员通过网上查看,把材料下载后转交到学校的教导处,学校就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教育领域里有很多评选活动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例如现阶段进行的“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就是这种形式,选手先把作品上传网站,经过审查合格后,网站正式作品,然后网友们就可以对这些论文进行投票,点击率高越高证明你的作品受的关注度越高,最后作品获奖级别也会相应提高。

3、聊天室、QQ群提升网络教研趣味

教师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快乐的学习,其实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也应该是快乐的教研。以往的教研活动相对枯燥,通过聊天室、QQ群这些网络平台进行教研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教研的兴趣。例如通过聊天室进行教研为例,现在有很多聊天室都有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房间,特别是新浪的UC聊天室,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聊天室的房间可以对外开放,不设密码,大家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参加话题的讨论,针对一节课的评价、课后反思、新课改理念等等,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想让外人打扰,房间还可以设置密码,就是本单位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参加活动,保证聊天室房间内部的秩序。在房间内聊天教研时,如遇到你所赞同的观点,还可以发送掌声、鲜花等等,表达你此时的心情,也会对发言者起到鼓励作用。

QQ群在网络教研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QQ群,群里的网友都是本学科的教师,大家因地域不同,教材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丰富本学科的知识面,利用文件传输这一功能,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电子材料互相发放,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方式的网络教研方式,像博客日志、专业视频讲座等等,教师们可根据自身特长,学科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

三、网络教研应该赋予新的时代性、产生新的效应

效应一: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有时是被动的参与,对教研的过程也不够重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工作,可以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自主的参与其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成功感,让书本上的知识生动起来,让思维跳跃起来。在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大家的想法、做法都可以共享,让更多的人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去感受专家的引领。同时,也会给广大教师带来更多的思考,怎样更好的利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工作效率,让网络为教学服务,让网络为教学服好务。

效应二:在网络中,我们可以找一种标榜的力量,无论从技术上、学术上,还是精神上,都会有一个或一些巨人走入我们的视线。我们渴望成功、我们追求发展,网络让每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待发,但准备起跑时你又可以选择你自己的起点,应为在巨人面前,我们不用再从零点开始。在向往巨人、成为巨人的过程里,缔造的是网络教研经验,铸造的是网络教研精神,成就的是网络教研人的发展![1]

效应三:网络教研让时间、空间更充裕,更开放。常规的教研活动经常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一种好的做法可能只是在一个学校或者是一个地区传播,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就大不一样,全国各省,乃至全世界的先进教育思想,好的教研方式,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效应四:网络教研的方便、快捷、互动性强、高效逐渐被教师们认可,但网络平台的应用是对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现阶段计算机的普及率很高,特别是年轻教师都能够熟练的操作,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克服困难,通过学习,对计算机操作也基本掌握,这为开展好网络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网络教研不仅提高教研质量,也提升了教师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了教育资源,创新了研修模式,名师、专家将成为我们的朋友,经典案例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查看,现代的教师将在网络的浪潮里扬起新的教研之帆。

参考文献:

第10篇

(1)实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实验教师的课堂创新性不够,多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由教师给出示范操作步骤,学生严格按照步骤参数进行设置,最后完成教师给留点作业,这种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作品,脱离教师演练的步骤,就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如学生都做过了多媒体课件制作这个实验项目,但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再做一个课件参加全校每年一届的多媒体课件大赛的时候,多数学生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是实验课上教学案例的简单翻版。

(2)上机缺乏交互、学生差异性难以兼顾。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安排在50座以上的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授课。在实验课上机辅导中,主要釆用的是1个教师对50多个学生的面授式辅导形式。这种辅导形式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实验活动,也根本无法兼顾到全体学生,无法实施差异教学,导致信息技术水平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本实验课程多有怨言、褒贬不一,降低了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主动性。

(3)文理学生操作迥异、实验教学难度加大。许多高校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室及实验教师资源,实验课采用了实验预约系统,这就造成上课时不同专业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不一,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无法兼顾到所有专业的学科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结合难度大大增加,实验教学设计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4)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片面。由于多数机房都采用自动还原策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下课了计算机一旦关闭重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作品都无法保存下来。学生无法保存自己学习的过程也就没有办法再进行深入的学习。实验课的成绩应该不仅仅包含作品,还要看其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并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缺少必要课程管理系统,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保存,用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只有每个实验项目的作品,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真正地实现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也比较单一,无法充分组织自评和组内互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最终都由实验教师决定了学生的最后成绩。显然,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正处于困境中,需要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改革实验教学过程和方法,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进行设计,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2实验教学模型设计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翻转课堂的学习者从原来在课堂(包括虚拟课堂)里主要学习显性知识转变为在课堂外通过观看网上教学视频学习显性知识,而在课堂内主要掌握学习方法、进行知识内化,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知识汇聚、知识建构、知识融合、隐性知识挖掘等高级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其实也是一场学习革命[8]。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超载与知识爆炸、知识碎片化与惰性化愈演愈烈,创新与变革、分化与整合、竞争与合作之势愈加明显。当代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高效学习,不断探索高效学习之道。大学生要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在Robert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型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的问题,笔者构建出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该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课堂交流和课后反思3个部分组成。课前学习主要利用SNS网络交流平台提供的信息推送RSS技术将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推荐给学生,学生登录SNS网络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并通过简单模拟练习,掌握教师要求的技术要点。课堂合作交流通过教师灵活的教学设计安排,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独立探索,最后进行成果交流和反馈评价活动,保证了在合作和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反思则由学生通过SNS网络平台上传个人的作品,实现个人作品的网上展示保存,通过成员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实现实验考核的多元化评价。

3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3.1课前学习设计

3.1.1精心制作教学视频是基础“翻转课堂”的基础是精心录制、制作教学视频。这对实验教师来说是一项教学创新活动,要求实验教师掌握必要的视频拍摄、录制、剪辑技术,都会使用录屏软件来制作课件,要习惯于在没有学生的课堂讲课。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9]。(1)教师机添加硬件。一耳麦或录音话筒。(2)录屏软件的选择与设置。目前主流的屏幕录像软件主要有屏幕录像专家、SnagIt和Techsmith公司的CamtasiaStudio等几款。通过功能和特点的对比,笔者在选用了CamtasiaStudio进行录屏。软件安装成功后,可以在配置面板中设置录制视频的格式、保存的位置、是否录制语音、是否记录键盘和鼠标敲击的声效、光标的阴影、版权水印和快捷键等。(3)录屏操作。讲课开始时,打开录屏软件,按下F10录制键开始录像。按照正常方式授课,此时,软件会自动把屏幕上的操作和讲解语音都录制下来。中间不需要录制的时候按下F9暂停键。一个教学段落结束时,按下F10停止键终止录制,软件会开始编码和存盘。(4)使用CamtasiaStudio的屏幕绘图功能。讲课过程中,若需要板书或画示意图,可以按下绘制的快捷键,此时软件进入绘制模式,可以使用画笔工具在屏幕的任意位置绘图、书写文字或使用形状工具标注出矩形、圆形等形状,绘制的内容也会被一起记录到视频中。绘图功能如同教师在黑板上自由书写,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视频操作内容并加深记忆。(5)输出流媒体视频文件。课程编辑结束后,可以使用CamtasiaStudio的编辑模块对生成的视频文件进行剪辑,还可以添加标注和其他效果,最后输出成WMV格式的流媒体视频文件。

3.1.2SNS网络平台交流共享资料,RSS推送学习准备要求教师将录制编辑制作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SNS网络平台上教师的博客主页空间,并把这一模块的学习准备要求也作为文件发表到网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甚至是手机就可以登录SNS网络平台,就在第一时间获得SNS主动推送的RSS信息,知道老师的要求,按照要求观看教学视频[10]。SNS网络平台上教学视频经过积累就成为视频教学资料库,这些视频教学资料库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庞大,要把每个模块都讲清楚必须花费较多的课时。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呢?在不进行录像时,老师通常要对重要的知识点多次重复讲解或演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被浪费在了重复和等待上。如果将老师演示的画面和讲解语音录制下来,随后再反复观看,学生就无需笔记,也无需一定记住老师的每一步操作,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部分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2)减少教师辅导和答疑的工作量。学生练习时,遇到不会做的地方可以回头查看视频,不必再求助于老师,老师便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来增加授课内容或进行个别化辅导。

3.1.3学生课前模拟练习是前提学生在课前不仅要观看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还要针对老师的要求,及时完成老师要求的针对性练习实例,通过练习实例,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如在视频素材处理这个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中演示了怎么进行视频截取、合并以及视频格式转换,学生通过观看模仿,要提前将上课要用的素材进行视频截取、合并以及转换为规定的WMV格式。注意由于是学生自己模拟练习,教师要尽可能的设计微教学单元进行实验教学,步骤不要太多,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的教育博客、高校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学科网站、中国数字大学城、网络公开课、TED演讲视频或视频分享网站、微视频、微课程网站、百科和问答类网站等多重网络化学习路径进行课前学习和模拟练习。

3.2课堂交流合作设计

(1)探究任务。有了深入的课前学习,这使课堂内能够展开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交流成为可能。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提出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任务[12]。比如在Flas中的遮罩层动画实验项目中,引导学生观察遮罩层动画的基本效果,总结出遮罩层动画的实质就是“反显”,继而提出其它如瀑布流水、湖面水波粼粼、动态书写文字或笔画、背景流动文字,望远镜、放大、缩小镜等遮罩层效果动画的制作思路,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研究。(2)创建小组。由教师提供了上述多个问题情境,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的难易程度和自己课前的学习准备情况,创建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讨论,制定设计方案与思路,明确每个人的微型任务。(3)合作交流。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合作,小组成员共享完成任务基本方法和步骤,共享小组成员提供的图片或者Flash元件资源。通过合作交流相互提供有效且高效的帮助和支持、分享或共享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结论见解、观点和推理等提出疑问,相互提供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相互鼓励和敦促。(4)独立探索。独立探索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验课堂巡回指导中要多注意观察,不要轻易介入、打断学生的独立探索过程。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5)成果交流。成果交流阶段由小组进行汇报并展示项目成果,进行案例剖析。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设计、制作剖析过程,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不断总结制作思路,尝试新的实现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在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进行补充、总结和归纳,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点的应用拓展训练。通过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开阔了学生的制作思路,同时也可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反馈评价。实验效果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的必要保障。教师通过组织自评、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效果评价中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评价提高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3.3课后反思设计

(1)在SNS网络上上传个人作品、共享成果。课堂学习过后,要在SNS平台上展示个人作品,通过作品交流展示,所有参与学习的小组成员都可以共享小组成果。这些作品记录下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凝聚了小组和每个成员的智慧,实现知识的积累、管理和创新。(2)评价反思。每个学生要以个人SNS网页为节点,以学习任务主题为出发点开展课后总结和反思活动,通过日志、微博、学习活动如辩论,投票等活动来进行反思研修。各小组之间也需要做相互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反思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电子期刊等进行网络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网络化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结语

第11篇

经教育局党委研究,今天我们召开2009年度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一年来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度初中教学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落实措施,促进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高。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我认为比较典型,值得借鉴。为做好下一年度的教学工作,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自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经由五个实验点向全县所有初中学校全面推广,各初中学校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各项实验工作顺利推进,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了改变,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课改成效显著。

2.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学生在家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在全县初中推广了“教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5+2”管理模式。像观城初中、燕店初中、朝城初中、舍利寺初中等积极实践、探索。“5+2”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个性的张扬,有效的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我县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实施水平有所提高。各初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把加强学校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月25日26日,顺利通过了聊城市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团一行10人对我县课程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得到了评估考察组的好评。

4.分区承包,分类指导,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实效性。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作用,保证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教研室把全县初中学校分为八个教学区,组织所有学科教研员深入教学区,重点关注课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增强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员一方面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另一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听课、评课、举办理论讲座等方式指导和帮助一线教师,深入课堂进行面对面沟通,及时切磋、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5.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一年来,我们通过聘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来我县实验初中、妹冢初中进行有效教学理论指导,现场听评课,邀请邹平九户中学、黛溪中学课改骨干进行“激情课堂”模式解读、初中语数外教师参加暑期网上培训、开展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新教材培训、思想品德中考备考会等系列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建立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群体,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业务功底雄厚、教学成绩突出、热心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一批省市优质课教师、教学能手群体出现,他们成为推动我县教育教学发展的有生力量。

6.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好局面。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各学校都在学习外地先进学校好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如新华学校、妹冢初中、莘亭初中樱桃园初中、、河店初中、舍利寺初中、张寨初中等,就是我们课改实践中结出的累累硕果。望大家认真研究、吸收他们好的做法,并不断的超越他们。

7.初中优质生队伍不断扩大,为高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与高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截然分割开来,高中的发展离不开初中的大力支持,初中的提高需要高中来拉动,高、初中必须目标一致、协调发展。各初中学校,抓住质量不放松,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优质生的培养,初中优质生人数连年增多,为高中源输的更多优质生,奠定了高中发展的基础,推进了高中教育教学持续攀升。

8.初中办学水平有所提升,优质学校不断增多。我县29所初中学校,25所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初中成为制约我县初中教育发展的瓶颈。近期,县教育局党委,根据实际,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等多种手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农村初中学校从实际出发,教研引领内涵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70%的农村学校成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了“择校”难题。

在充分肯定09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转变不到位。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要做到“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只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

其次是规范执行不力。有的学校仍未开齐开足课程,有的学校学生的课外作业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学校仍在忙加班加点,少数教师仍在变换手法搞有偿家教,有的教师应付教学工作检查忙下载教案,个别教师未钻研教材心中无数进课堂讲课。

三是学校管理有漏洞。校园管理时有脏乱差现象,教学管理粗放型,集体备课重形式轻实效,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教师考核重分数轻育人,课堂教学重死拼硬磨轻课堂效率,学生培养重应试教育轻全面发展,校本培训重学历达标轻专业提升。

四是课堂存在低效甚至无效。自课改以来,课堂变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折射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学习自流化”。课堂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自学和思考;或用满堂问、琐碎的浅层次甚至是带暗示性的问题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时无明确具体的任务、无方法指导,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二是合作形式化。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合作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三是探究机械化。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课堂不能成为思维交流,思维碰撞,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课堂“温度”有加,“深度”不足。四是课堂评价失真化。教师开始重视课堂评价的功能,但把握得不到位,如滥用表扬,情感匮乏,评价主体不明确,评价指向不深等。五是课堂问题肤浅化、随意化。问题缺乏深度、广度、梯度,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六是课堂练习草率化、海量化。

五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初中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处在一个身心、思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自私,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普遍缺乏文明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刻苦精神、钻研精神等,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饮食习惯不好,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有吸烟酗酒现象。

六是城乡区域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受经济条件、管理水平、生源基础、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初中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校际之间差距拉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差距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2010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任务:

根据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文件精神【聊教字[2009](113号)】,结合我县实际,2010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创建高效课堂为工作重点,以蹲点包校、跟进指导、培养典型、创办特色为工作策略,全面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根据这一思路和任务,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做好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

1.校长养成民主科学治校的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保障

(1)坚持民主治校,推进素质教育。所谓民主,就是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把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应尽责任当作享受。做到: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和谐、温罄的互助关系;尊重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集思广益。

(2)坚持依法治校,尊重科学规律。所谓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再依据规律,制定出制度、规矩、方法、计划,然后,按规则去运行,去管理学校。做到:建立科学有序的计划系统;建立层层负责的监督检查系统;建立总结反馈系统,减少失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书育人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3.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落脚点

(1)坚持“七个一分钟”。做到: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劳动;写一分钟日记;唱一分钟校园歌曲或军歌;一分钟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练一分钟注意力;练一分钟演讲;读一分钟中外名著或名人传记。

(2)培养“八个学习习惯”。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3)坚持道德长跑,培养良好道德习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每天“七个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落实《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建和谐校园。

(4)培养强身健体习惯。健壮的体魄是提高生命质量的保证,健康是支撑人生的最重要元素。要把增强体质强壮体魄的任务与学习任务一样加以明确落实,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身体,养成坚持跑操、眼操、体操、原地踏步等习惯。

(5)培养严谨生活习惯。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勤俭节约,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浪费水电,不浪费学习和生活用品,爱惜粮食。经常参加集体劳动,认真做好每日早操,体育课的锻炼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哪些?

1、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各学校成立由正校长、副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良好习惯培养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立足根本抓管理,正确导向抓落实,着眼效果抓养成”。

2、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落实。确立五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试验学校,充分发挥试验学校示范带动作用。

3、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养方法。“全员”一是指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负责,面向全体学生推行良好习惯教育,二是全校人人参与其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全程”一是指学校管理措施的全过程,二是指师生在校工作、学习的全过程。“全方位”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全方位主要是指对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利用,办学环境的全面优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

4、落实“严、细、实、恒”的基本要求。所谓“严”,是严格的按规律办事,是严谨的治学作风,是严肃的人生态度。“细”即从细节中引发大思考,从细小处发现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大习惯。抓起始,争取良好开端。“实”即学校设定的良好习惯培养目标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抓善终,落实每个细节。“恒”就是要坚持到底,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真正将落实进行到底,抓过程,坚持不懈。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既不能搞“高、大、全”,更不要搞“假、大、空”。

5、开展快乐大课间操活动。大课间操是落实“阳光60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一项举措。各学校结合新课程精神,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空出上午、下午各30分钟进行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6、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良好习惯培养中,班主任具有主力军作用,提倡班主任坐班,到班内办公,班主任通过召开班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监督检查评比,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意志。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教师。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做到教育与育人并重,言传与身教并重。

7、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培养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活动的教育作用。如:每周一次的晨会、升旗仪式、第二课堂;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收缴管制刀具、学生不宜书刊等;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法制报告、安全教育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一次的军训、运动会、开学典礼、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活动、家长会等,寓教于活动中。

8、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搞好家长培训,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落实良好习惯培养教育。

9、强化管理,加大检查评比力度,促进学生文明言行的形成。学校要每周对各班《守则》《规范》的践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奖优促差。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并总结推广经验,反之则给予批评教育,让学生晓之以理,并要求限期改正。检查的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学校要进一步开辟活动阵地,围绕良好习惯培养重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室无脏话)。

10、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坚持办好德育展室、广播室、宣传栏、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使其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二)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促进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局专门下发【《**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初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莘教发[2009](31)号】文件。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学习此文件,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统一思想,增强打造高效课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打造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追求高效课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规范办学行为是规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明确学校育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追求高效课堂是建立科学合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遵循人的正常发展规律而实施教学的具体体现。打造高效课堂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影响着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课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在省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3)打造高效课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2.抓住重点,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1)扎实备课,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备课的及时、充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努力做到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突破有方、教学方法恰当有效、课内练习精选精编、教学效果明显实在、教学个性充分张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探索有效备课的新路子,坚决杜绝无效备课,以及为应付检查而备课的现象发生。

(2)完善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载体。各初中学校要继续探讨、实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而有效的活动,确保学生的课堂训练时间和质量,坚决避免不顾学生的一味讲、满堂灌、填鸭式;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开学习器官、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要强化课堂的效果意识,集聚一切教学要素,调动有效教学手段,切实保证课堂教学实在高效;要以训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每一节课均留有学生当堂集中训练时间,精选习题,当堂评讲,确保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心教学,为高效课堂夯实根基。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课堂高效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材料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

(4)及时反馈,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要将课堂诊断形成制度。教师要结合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反思;各学科组要对组内成员进行自我诊断和相互诊断,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各年级组要进行阶段性诊断,用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及时推广好的教学实践,纠正偏误;学校要举办课堂诊断与反思活动,从面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共性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努力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业务素质。各校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延伸:作业布置要在集备时统一精选习题,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三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索的。三不布置: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负荷的。作业量要精当,难度要适中,提倡分层作业;要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课业辅导,优化辅导形式,确保辅导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

(5)特色发展,为高效课堂拓展空间。各校要确保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到位,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引导教师结合体育艺术教学和其他社团活动,努力将活动课程化、将课程活动化,及时总结和提炼,不断丰富课程建设内涵。要鼓励教师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架设家校互动平台;要形成教师家访、教师随机检查学生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制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将高效课堂打造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注意特色的彰显与渗透,努力将学校特色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

(6)营造氛围,为高效课堂提供文化支撑。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积极推动学校发展的和谐、自主、平等的核心文化内涵,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化,对教学活动是否高效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领导,确保高效课堂创建取得实效

(1)要发挥校长第一责任人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含量。因此,校长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直面教师工作,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深入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现实走向,及时提出针对性地指导意见,采取积极有效的研修措施,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2)要优化教学管理。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关注教学信息,钻研教学业务,思考教学问题,及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调研和指导中去,要全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要引导教师追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品位课堂”,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努力实现教学的高效益。要将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手段,做到校本培训课程化、制度化、多样化、主体化,提升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要加强常规检查。教学工作检查要常态化、随机化、有形化、绩效化。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要充分体现评价功能,要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要每学期至少对本校每一位任课教师听一次随堂课、检查一次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质量抽测,结果记入该教师的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薄弱学校的升级改良,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我县的初中学校,近几年来,经过多方努力,70%的农村学校,质量、声誉说得过去,但也有七、八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合,使得学校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生源不足,管理不善,质量不高,老百姓不满意,也正是这些学校频发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约了**初中教育的整体提升,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有条件的乡镇进行了学校合并,整合了教育资源。2.调整了几所学校的领导班子。3.实行对学校的分级管理,重点向这些学校倾斜。4.几所学校率先进行习惯养成的试验等。但是仍然感到不足,近期,决定成立三个帮扶工作组。工作组由教育局抽调有学校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任组长、从六个优质学校抽调六名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教研员及六个学校3-4名优秀教师(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共20名左右任成员组成。第一批试验学校选择的是王庄集初中、张鲁初中、魏庄初中。这三个学校共同的特点:都是合并校,都是刚换的班子,还是近5年来换了三、四次校长。合并以后的学校应该说是“新校”:“新校长、新措施、新方略”应该带来信气象。

工作组工作安排:

指导层次:从校长、副校长(管理层)到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

工作面:学校的全方位工作: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

工作重点:思想引领(理念、作风、思想),常规管理(教师、教学、学生、班级、后期、其他)

工作抓手:一手抓课堂(课堂的高效能),一手抓习惯(校长、教师、学生)

工作的程序:1.摸清情况,调查研究2.制定措施、稳步推进3.监控过程,及时反馈4.建章立制,固化成型5.反思总结,调查提升

工作目标: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生源回流,质量提升、百姓满意度提升,逐渐形成特色、考评位次前移。

注意的问题:

1.工作组是帮扶指导,不是代办,着力点是提升校长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能力

2.是帮助指导,而不是挑剔批评,要和师生达成一片,成为同志,成为朋友。

3.试验点的领导,教师要谦虚,诚恳的接受帮助和指导,特别是校长,要借势发力,借势树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

4.工作组的成员,试验点学校要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工作纪律、值班记录,以此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另外,小组及学校每天写日志,每星期有小结。

5.各小组之间要加强交流,交流思想、思路,既出成绩又出经验,建议在**教育开辟专栏,进行试验跟踪报道,各小组要不断的把自己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上报。6.第一阶段的工作时间暂定2个月,(春节前),届时组织进行验收评比。

几个说明的问题:1.第一阶段结束后,还有第二批(春节后)怎么搞,待议。2.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在晋职、评模、评优中优先考虑。

3.试验点的教师、领导可以到成员单位学校挂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