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谚语

生活谚语

时间:2023-05-31 09:1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谚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谚语

第1篇

简简单单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现在人越来越追求简单的生活了。你知道有哪些是关于生活日常的谚语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活日常的谚语,供大家参考。

形容生活谚语语录1.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2.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3.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4.争着不够吃,让着吃不了。

5.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6.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7.买卖不成仁义在。

8.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9.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10.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11.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12.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13.忍一句,息一怒;

饶一着,赢一步。

14.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15.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16.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17.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18.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19.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20.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形容生活谚语短句1.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4.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5.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6.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7.生活中常见的谚语第二部分

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9.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10.宁失一事,不失一时。

11.对强盗只能用刀子,对恶狗只能用棍子。

12.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13.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14.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15.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16.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17.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18.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1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0.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21.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22.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形容生活谚语说说1.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2.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3.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4.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5.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6.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7.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8.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9.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10.大欺小,不公道;

大帮小,呱呱叫。

11.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12.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13.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14.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

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15.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6.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7.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形容生活谚语文案1、【只要人齐心,黄土变成金。

2、【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

3、【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5、【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经典语录】

6、【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7、【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8、【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9、【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1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11、【冻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

12、【叫唤的雀儿不长肉。

语录大全网】

13、【能吃甜桃一口,不吃烂杏—筐。

14、【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5、【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16、【夏至冬风摇,麦子坐水牢。

17、【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18、【喝酒喝厚了,赌博赌薄了。

19、【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0、【蚂蚁搬家蛇过道,出门小心挨雨泡。

2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第2篇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艺高人胆大。

有志不在年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有钱难买老来瘦。

有钱三十为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

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第3篇

人有相像,货有相同。

乱丝难理,泼妇难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好狗不跳,好猫不叫。

好树结好果,好铁铸好锅。

衣冷加根带,饭少加碗菜。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七月蛇拦路,八月蛇上树。

第4篇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

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第6篇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翻译方法

一、引言

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经说过:“The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initsproverbs.”谚语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手段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语言精品。谚语是人类语言文化大树上硕果累累的一枝,是语言白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何为谚语呢?《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戒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英语一则谚语告诉我们:“Proverbsarethedaughterofdaily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生活的产物)英国搜集家ThomasFuller曾对谚语作过描述:“众多的事理经过煎熬,凝练成寥寥数词,这便是谚语。”英国首相JohnRussel认为谚语是:“众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语。”

以上观点虽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谚语的特点:1、智慧的闪光2、经验的结晶3、精美的语言4、人生的启迪5、无翼的飞翔6、真实的写照。一般我们对谚语的含义理解为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它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

学习英语语言不可能不学习英语谚语,但是英语谚语是几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别是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试图从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和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两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做一些浅层次的探索。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谚语的翻译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寓言神话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自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留在岛上,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

DoinRomeastheRomans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roadsleadto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习习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theEnglishChannel),多拂尔海峡(thestraitsofDover),东面隔北海(theNorthSea)。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例如:

Allisfishthatcomestohis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东西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Hewhowouldcatchfishmustnotmindgettingwet.要想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的比喻意义相似。

Thegreatfisheatupthesmall.大鱼吃小鱼。

这条谚语形象的描绘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激烈斗争,相互倾轧的状况。

Hethatwouldsailwithoutdangermustnevercomeonthemain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

这条谚语比喻“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相当于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neverrainsbutit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

Everydoghashisown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olddogbarksnotinrain.(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doesnoteatdog.(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me,lovemydog.(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riseupwithfleas.(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近似与汉语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猫也是英美文化的宠物,多用来比喻女人,猫和狗一样,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谚语。

Allcatsaregreyinthedark.(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这条谚语比喻“人在未成名时,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Acathasninelives.(猫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习俗中,传说猫天资聪明,动作灵敏,在很多其他动物会被伤害的情况下,猫都能逃脱劫难。这条谚语比喻“生命力极强”。

Acatinglovescatchesnomice.(戴手套的猫捉不到老鼠。)

这条谚语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

Theheartknowshisownbitterness.《圣经·箴言》

一颗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manmustcarryhisown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Forbiddenfruit(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fruitissweet.

禁果是甜的。这句谚语表示“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卢梭说过:“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既然谚语反映的内容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历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谚语的翻译也是必然要反映谚语的本质,揭示谚语的内涵。著名美国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应是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针对不同的谚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语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意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

Ahomewithoutloveisnomorethanababywithoutasoul.(没有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

Helaughsbestwholaughs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Knowledgeispower.(知识就是力量。)

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

Lifeisshortandtimeis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Theeyeisthewindowofthe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见,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和比喻,保留了其表达手法,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用译语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某些差异。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译法处理,或用直译法处理会给读者带来歧义时,就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遇,必有一争。)

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verybeanhasit’sblack.(凡人各有其短处。)

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译兼意译

有时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在直译后再加上谚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例如:

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人,量入为出。)

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daughterisfairerthanfairmother.(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释意法

释意法就是指在对一个谚语翻译的同时,其后再附上注释或解释,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谚语的内在含义。在英语谚语中有一些本民族持有的人名、地名和历史典故等,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完全达到翻译准确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翻译时需要用一定手段来补偿,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或直译意译加注释的方法,达到对谚语原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例如:

Iftheskyfalls,weshallcatchlarks.(天塌下来正好抓云雀,意指:何必岂人忧天。)

BacchusbathdrownedmorementhanNepture.(酒比海淹死的人多,Bacchus-酒神,Nepture-海神。)

Whatisaworkmanwithouthistools.(没有工具的工匠有什么用,意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HethatliveswithMuseshalldieinthestraw.(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天文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有死后才出名。)

四、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经过历史的演变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精炼的形式中。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神话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释意法等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全面正确理解谚语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北京:外语教育与文化出版社,1995.

[6]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8]田静.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9]彭光谦.《英语谚语》[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

第7篇

老鼠儿子打地洞比喻孩子受其家庭影响特别大的意思。这是一句谚语。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汉语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谚语 英语迷信 分类 作用

一、引言

迷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年代久远,影响人口众多,大部分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节日民俗、风土人情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学习该民族的迷信禁忌,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心理和特性。这在商贸活动、文化交流、外交斡旋乃至解决冲突时,可以增进友谊、联络感情,避免因不了解对方迷信禁忌而使对方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当然也可以利用对方的禁忌对对方实施心理干扰。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要考虑迷信因素,因为尽管一个人可以不迷信,但是他却无法确认另一方是否迷信。为了保持良好关系,人们往往是采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迷信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可笑的,但是只要它对人们的生活无害,人们倒也乐意将它们作为生活中的调味料,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

迷信的历史有多久,迷信谚语的历史就有多久。迷信谚语的产生是受具体历史条件限制的。只要当时的人们对某个观点认可,表达这个观点的谚语就会流传下来。总的来说,英语迷信谚语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与生死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健康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婚姻相关的迷信谚语;与动物相关的迷信谚语;起劝诫作用的迷信谚语。

二、与生死相关的迷信谚语

生命的降临和离去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难预测的,各种文化对于生和死都有一些迷信,英语谚语在此方面自然也有所反映。

Monday’s child is fair of face.星期一出生的孩子脸蛋好看。Tuesday’s child is full of grace.星期二出生的孩子举止优雅。Wednesday’s child is full of woe.星期三出生的孩子命运悲惨。Thursday’s child has far to go.星期四出生的孩子注定远行。Friday’s child is loving and giving.星期五出生的孩子可爱慷慨。Saturday’s child works hard for its living.星期六出生的孩子终生劳碌。The child that is born on the Sabbath day is bonny and blithe and good and gay.安息日出生的孩子健康、快乐、善良、无忧。Dogs howling in the dark of night,howl for death before daylight半夜狗叫,小鬼乱跳。

三、与健康相关的迷信谚语

对于疾病,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当事人触怒了神灵,或者是做了不该做的事而招致厄运。大多牵强附会:Step on a crack,break your mother’s back.脚踩裂缝,老娘背痛。(迷信的人认为地上的裂缝是坟墓的开口,脚踩裂缝的人会受到鬼魂的诱惑进入坟墓而死亡。其实这也是从另一侧面提示人们走路时要小心,如果裂缝窄小自然无妨,裂缝稍微宽点,轻则跌跤,重者骨折。);Eat well you hound,may you be sick and I be sound,狗儿狗儿快吃下,你生病来我好啦。(狗因为与人的关系密切,常蒙受不白之冤。人们因为患了久治不愈的咳嗽,便从病人身上拔下一根头发夹在面包里喂给狗吃,狗吃下了,人的病也就自然好了。与此类似的是,如果一个人被狗咬了,只要从咬人的狗身上拔下一根狗毛贴在伤口上,伤口便很快痊愈。)。

耳朵发痒眼皮乱跳,在英语迷信中也有说法:Left for love and right for spite;left or right,good at night.(左耳痒,有人爱;右耳痒,恶言害;夜里左右都无碍。);Right eye twitches new birth approaches;left eye twitches old Death approaches.(右眼皮跳娃娃到,左眼皮跳老鬼闹。)。

过去卫生和医疗条件都不好,人们常常害眼病,如针眼。为了治疗针眼,可以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反复吟唱:Sty,sty,leave my eye,take the next one coming by.(针眼针眼离开我,过来一人快点捉。)(看到第一个从路口走过的人,便将眼病传给了他,你的眼病也就好了。)。

四、与婚姻相关的迷信谚语

对于幸福婚姻的渴望使人们编造出各种迷信谚语,把人的因素归结为外界的东西。总之,越是不可预测的东西,人们越是乐于预测,于是便产生了有关婚姻的种种迷信谚语。比如结婚时新娘穿的礼服,必须有下面的东西: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something blue.人们认为用过和借来的东西会把提供者的好运转给新娘,新东西会带来新运气,而蓝色的东西历来就是高贵的象征。

结婚日期对于新婚夫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什么时候结婚决定了未来的婚姻状况。Monday for health;Tuesday for wealth;Wednesday’s best of all;Thursday for losses;Friday for crosses,Saturday for no luck at all.(周一结婚身体棒,周二结婚数钱忙,周三结婚最最好,周四结婚钱变少。周五结婚吵着过,周六结婚没运道。)。

颜色的迷信在婚姻谚语中有不少,但总的来说人们喜欢白色和蓝色,因为前者象征纯洁,后者象征高贵;其他颜色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全看这个颜色的发音了:

Married in White,you have chosen right.(结婚穿白衣,佳人正中意。);Married in Grey,you will go far away.(结婚穿灰衣,你我两分离。);Married in Black,you will wish yourself back.(结婚穿黑衣,后悔来不及。);Married in Red,you will wish yourself dead. (结婚穿红衣,心里惨凄凄。);Married in Green,ashamed to be seen. (结婚穿绿衣,见人想遁地。);Married in Blue,you will always be true. (结婚穿蓝衣,生死两相依。);Married in Pearl, you will live in a whirl. (结婚珠色衣,活在旋涡里。);Married in Yellow, ashamed of your fellow. (结婚穿黄衣,斯人羞于提。);Married in Brown,you will live in the town. (结婚穿棕衣,城里过生计。);Married in Pink,your spirit will sink. (结婚穿粉衣,情绪低又低。)

五、与动物相关的迷信谚语

有关动物的迷信谚语,有的与其特性有关,但大多数只是音韵上的拼凑:If you want to live and thrive,let the spider run alive.( 蜘蛛放走,全家都有。)蜘蛛虽然常常在西方日常生活中给人带来恐惧,而且一些科幻作品也常常将蜘蛛刻画得异常恐怖,但是《圣经》上却记载着蜘蛛的丰功伟绩:耶稣很小时,遭到希律王士兵的追杀,一只蜘蛛织出一张大网,将他罩在里面,保住了他的性命。因此一些迷信的人往往不愿意将家里的蜘蛛网扫走,因为这样会伤害蜘蛛。其实除了《圣经》的关系,这个迷信还与过去的生活条件有关:蜘蛛可以减少苍蝇、蚊子的数量。

乌鸦在东方是不吉利的象征,在西方人们认为它与巫婆为伍,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总的来说更加中性。人们常常从看到乌鸦的数目解读其中的意义:One’s bad;two’s luck;Three’s health;Four’s wealth;Five’s sickness;Six is death.

六、起劝诫作用的迷信谚语

有些迷信谚语实际劝诫人们养成勤俭、自律、谨慎的良好习惯,如:See a pin and pick it up,all the day you’ll have good luck;see a pin and let it lay,bad luck you’ll have all the day.(捡起一根针,一天好运跟;不捡一根针,厄运缠住身。);Laugh at seven and you’ll cry before eleven.(清早欢笑,夜里哭闹。)这个谚语实际上是告诉人们,凡事不要高兴得太早,妄下结论必有危险,乐极必生悲。这与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原则也有相通之处。A whistling woman and a crowing hen are neither fit for God nor man.(女人吹哨,母鸡打鸣,男人不喜,上帝不爱。)中西方对于女人的期望都是贤淑优雅,吹口哨被认为是男人们的专利,是不正常的现象,就像母鸡打鸣一样。女人吹口哨不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跟一个传说有关系:匠人正在打造钉死耶稣的钉子,一旁的女人却在肆无忌讳惮地乱吹口哨。

七、结语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包括一些迷信观念,将各个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迷信谚语具有身份认同作用;谚语作为一种口头文化被广为接受,约束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迷信谚语又有框律生活、劝诫人生的作用;人们用迷信谚语解释病痛,借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安慰作用。另外,迷信谚语还有心理暗示作用,可以为困境中的人打开一个缺口。无论是迷信还是迷信谚语,都将在一个长时期内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米说,迷信谚语是了解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这些谚语身上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商贸、政治领域的交际活动中,迷信谚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曼瑟主编.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第9篇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文化的范围来划分,文化又可分为:①物质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即各种物质产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规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的。③精神文化,即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中法两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各自谚语中都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习惯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法语谚语“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说的是“吃饭时没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没有太阳。”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人们则是以米饭,馒头,白酒为主,所以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所以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饮食文化特点的谚语。

2.不同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也就自然地出现在法中两国各自的文化当中。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D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无绝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着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佛教有关的谚语也很多,如“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维方式不同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和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个民族都从动物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总结出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来阐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有时在描述同一现象时,法中谚语中却用到了不同的动物。法语谚语“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猫儿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达同样地意思,中国人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种语言分别用猫、老虎和老鼠、猴子来代表强弱两种势力。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狸不吃自己周围的母鸡

。)汉语则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

4.历史文化不同

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很多谚语成语均出自历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恺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出自《圣经》新约部分,意思是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汉语中的“物归原主”表达了相同的意义。“物归原主”出自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二、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不对等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要么放弃选择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选择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等值。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的选择。直译是从形式出发的翻译,因此又被称为“字面翻译”或“逐字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的翻译,意译的方法追求的是拨开原文形式的阻挠和囚禁,将原作所蕴含的内容和神韵表达出来。

法语谚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选用中文的谚语和成语,进行对应性的翻译。因为不管是法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谚语,其中的一些谚语都是对社会现象或事实的描述,对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往往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丰收的年份。)可意译为“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某些法语谚语,中文里虽然有类似的说法,但是表达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内涵并不能完全对应,有时字面意义一致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远离了眼睛,远离了心灵。)可意译为“人走茶凉”,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对法语谚语的翻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直译法。

(1)直译不加注法。

有些法语谚语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从内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当的表达,这时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用尽量符合谚语形式的汉语对法语谚语进行翻译,试着正确表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译加注法。

当法语谚语蕴藏的文化内涵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时,有时需要对整个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释,有时还要注明谚语的出处来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该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

2.意译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较法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墙上长了耳朵。)

隔墙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过之后就是好天气。)

雨过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铁应当在其热得时候。)

趁热打铁。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着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转换形象。

一些法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或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这时转换原语句中的形象,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进行翻译。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打狗。)

杀鸡给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爱屋及乌。

(3)舍弃形象。

某些法语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性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表达,采用直译的方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会让人产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饥饿的时候,一切皆是面包。)

饥不择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当谈到狼的时候,看见了狼的尾巴。)

说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猫就有刁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中法谚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法语谚语翻译过程中,直译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译法主要针对法中两个民族在伦理道德和生活体验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两种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不应该互为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翻译的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谚语;认识

谚语,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简洁、最风趣、最富生活气息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谚语的洗炼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史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无论是中国语言文化、俄语语言文化还是其他语言文化,谚语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即社会性、广泛性、生活性、通俗性、简洁性、传递性和教化性等等。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与精神都可以在谚语中找到。”(FrancisBacon)[1]所以,对谚语文化的比较研究和翻译一直是语言研究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传递的使者,如何发挥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递与获得的途径很多,如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欣赏目标语国家的电影、电视等文娱节目等等,都是获得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谚语作为语言的精髓部分,是浓缩了的文化。因此,对目标语谚语的学习是迅速获得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文化知识的获得又有助于对目标语谚语的正确理解。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部分,理所当然地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只有理解了目标语谚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理解谚语本身。因而,谚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的传递过程。

所以,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谚语的重要性。本文试图在谚语的定义、性质、概念及特点等方面加强我们对谚语的认识。

1、 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是语言文库的明珠。谚语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熟语,它是人民群众经验积累的形象而富有意味的概括,所以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色彩。它是民间流传的言简意赅而又具有训诫意义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叙述和道德告诫两个部分[2]。谚语的对比对于我们和俄罗斯人的交际、外语学习、掌握汉俄文化差异等方面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谚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固有的睿智、过去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沉淀,它包括了长时间以来民族的传统和习惯的资产,它具有超越适口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谚语形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3]。

2、 谚语的性质

谚语是俄罗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同词汇一样,它不仅是重要的载蓄手段,而且是积极的交际手段。从语言国情学角度对谚语进行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俄语及其文化的认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是形态丰富的屈折语,它拥有更为关阔的表达交际结构的自由空间。俄语谚语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其固有的特点,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俄语谚语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着俄罗斯民族的缩影,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民族个性这一涉及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核心问题的特征。

从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个方面来讲,因为人类共同的特性,各个国家的谚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点。在俄罗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巨变的今天,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加之在世界范围内全球一体化的取向的影响。人类的共同进步,民族之间的差异会缩小,相交的部分会扩大。人类在客观实际中的共性,同样会反映在中俄两国语言负载的文化中。所以中国学生在今后俄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谚语应该根据其国情来理解和应用。

3、谚语的概念及特点

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谚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辟、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可是,究竟什么是谚语,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根据《辞海》中记载,“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苏联百科字典》中对“谚语”是这样定义的:“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结构紧凑,形象生动,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韵律组织形式且带有教育意义的语句”[4]。这两种解释都总结出谚语是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语句,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们可以对谚语下这样一个定义:谚语是劳动人民的创作,是流传久远的具有特定转义性教义的语言简洁、形式固定且有一定韵律的语言。

总之,对谚语中折透出来的语言世界图景进入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中俄民族及其文化内涵。对民族性、动态性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基础。

谚语是俄罗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同词汇一样,它不仅使重要的载蓄手段,而且是积极的交际手段。从语言国情角度对汉俄语进行对比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俄文化的差异和共性的认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张冬贵,《谚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2年6月。

[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1页。

[3]陈亦燕,《谚语:管窥他国文化的窗口》,《西安外国语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

[4]吴国华:《文化词汇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Brief Analysis on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verbs in Teaching Process of Russian

Yu Y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Jilin 132101)

第11篇

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名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总结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经验,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绚丽多彩的瑰宝。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可能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因此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的丰富了两国的语言文化。学习和应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进而从新的角度发掘和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语用学的观点来说,通常有四种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他们分别是:直译,意译,对等翻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谚语的定义与分类

谚语是用简练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警示道德的俗语。谚语主要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用抽象陈述来表达普遍真理的,如“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距离产生美),以及“Nature abhors a vacuum.”(自然憎恨任何空白)。第二类是用更具色彩的例子和细致的观察来总结普遍观点的,如“You can 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及“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切勿孤注一掷)。第三类是结合特定地区的传统智慧和民间传说而来,如一些有关健康的谚语“After dinner rest a while, after supper walk a mile.”(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以及“Feed a cold and starve a fever.”(伤风宜吃,发热宜饿)。

谚语在语言中的地位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都在各自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大大丰富了语言的文化。由于两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和风俗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谚语也都承载了对于各自名族、文化的不同理解。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种语言中的谚语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总结了一个名族几千年来的人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大多数谚语都短小精辟,便于记忆。所以学习一门语言中的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是一个岛国,曾在世界航海

史上载有统治地位,而中华民族则生活在亚洲大陆上。如果我们描述一个人很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约,英语会说“spend money as water”,而汉语则是“spend money as soil”(挥金如土)。英语中还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谚语,比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just like sailing without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杨帆要趁顺风时)等等。

2.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和英国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风俗习惯的不同。最典型的方面莫过于两国人对狗的看法。汉语中出现关于狗的字眼往往是贬义的,比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好狗不挡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狗作为宠物来养,但是关于狗的贬义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入汉语文化之中。

相比而言,在英语国家中,狗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不吃狗肉。而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大多是褒义的,人们也常用狗来描述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是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3.的差异

宗教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关于宗教的谚语。中国的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佛教于一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人们认为佛祖决定世间万物。关于佛教的俗语有“不修今世修来世”、“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道教是由老子兴起的,关于道教的俗语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等。孔子建立的儒教对于中国人的观念以及汉语都影响深刻,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俗语,比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从命。”、“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等。

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间唯一也是最崇高的神,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相关的谚语有:“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处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组自助之人。),“God comes to see us without a bell.”(上帝来访时,并不按门铃。),“God made the country and man made the town.”(上帝造乡村,人们造城镇。),“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4.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很多的谚语出自一些历史典故。中国的历史典故中,大多数谚语出现在诗歌、传奇以及哲人的著作,结构简单但却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或教育。比如在《诗经》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可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欲速则不达。”(Haste makes waste.)等等。

大多数英语中关于历史典故的谚语都来自《圣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以及西方作家的经典著作。比如圣经中有“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Far from Jupiter, far from thunder.”(离朱比特越远,离雷电越远。)和“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grows cold.”(没有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就会感到寒冷。);莎士比亚的著作中还有“All the world is a stage.”(世界就是一台戏。),“Have is have.”(到手的东西才算数。)等等。

英文谚语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是指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当英文谚语比较浅显易懂时,我们可以保留原文中的词汇和原始表达形式来直接翻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直译法来翻译:

1)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3)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4)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5)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是万恶之源。

2.意译法

意译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

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有些英文谚语由于含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直译的话很难被我们中国人所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考虑意译。

类似下列的英语谚语可以通过意译法来翻译:

1)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

直译: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不应扔石头。

意译:自己有缺点,最好别说人。

2)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直译:好天勿忘防风暴。

意译: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3)Murder will out.

意译:谋杀终必败露。

直译:纸包不住火。

4)Fools rush in 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

直译:天使怕去处,愚人抢先去。

意译:初生牛犊不怕虎。

5)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直译:猪耳朵做不成丝钱袋。

意译:劣料难制出佳品。

3.对等翻译法

谚语是人类智慧对于客观规律、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尽管语言不同,但英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生活经历方面还是有着相似性的。英汉两种谚语中有些时候会使用相似的内容、引用和形象来表示类似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翻译某些英文谚语时,可以联系到汉语中的一些为人所熟悉的谚语、典故,这样更能容易让中国人理解,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例如:

1)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2)Two can play the games. 孤掌难鸣。

3)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4)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本末倒置。

5)He who would search for the peals must dive dee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还例如:

1)Don’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不要班门弄斧。

2)Beatu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3)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事后诸葛亮好当。

4)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5)Nature is the true law.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结语

谚语历史悠久,基于民间、宗教、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又融合了大众的智慧。谚语经过长期的累积发展把丰富、复杂的内容总结成短小精辟的句子或短语。所以学习和使用谚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种语言及其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总之,学习和翻译英文谚语,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益处颇多。

英文谚语的翻译应尽量忠实地表达源内容,保留原有格式,体现原始色彩。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对等翻译法,有时甚至是几种翻译方法混合进行。总之,我们要在翻译前要考虑英文谚语的起源和特点,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英文谚语,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兴国,胡全生,史文外国谚语精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邢志远,殷耀英汉对照常用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萧锐北,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第12篇

这句话的完整版是早起三光,晚起三荒。这句谚语的意义,旨在号召人们每天早上起床要早一些。起得早,事情就能办得周详些。对身体也有好处。

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ànyǔ,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