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阿房宫赋练习

阿房宫赋练习

时间:2023-05-31 09:1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阿房宫赋练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阿房宫赋练习

第1篇

在教学改革浪潮高涨的今天,“高效课堂”是最为响亮的一个口号。不论课堂采用何种形式,都是为了达成高效目标。于是,课堂容量大,课堂节奏紧,同学们活跃,就成了课堂设计者的追求。因此,目不暇接的闪动的课件与大量的材料充满课堂。这些是否真的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呢?这确实是教育者应该细细思量的问题。

仔细品读欣赏2013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的18节优质课后,进一步感受到,所谓的高效即实效。也就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动起来;是否通过美文的鉴赏,知识的训练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也就是不单单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而是在懂得的基础上认识有新的增长,并掌握某种方法或技能。其实,这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设计课堂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怎样将这目标细化并具体地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听了优质课《阿房宫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一、目标设计应少而具体

目标少而具体,不能说明我们的课堂容量就小。因为一节课也只有45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可能把很多东西谈得很透彻,我们能集中精力在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让学生能有实质性的增长就不错了。所以,一节课我们要围绕单元目标,针对课文的特点,找好切入点后,再制定课时目标。如《阿房宫赋》处于人教版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这一单元。从单元目标看,艺术形象与散文的语言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就这一课来说,题材为“赋”,赋在古代文学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题材,学生应细细赏析它的语言。这正好和单元目标吻合,因为只有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赏析与语言的玩味才能达到对“赋”这种题材的深入认识。在这个契合点上,我们就可以这样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一)仔细阅读《阿房宫赋》,赏析铺陈特点;(二)析议论语,明了写作意图。这两个目标其实是一个目标的两个层次,第一个目标让我们既赏析到赋的语言特点,又看到阿房宫的形象。第二个目标既点明赋中铺陈的目的是明志,也点明文章主旨。可谓一箭双雕,意味深远。

二、问题设置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堂上,问题只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一种形式。所以什么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能激发思考,并在思考时有方向。怎样设计问题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可知,学生的心理机能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实际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正是有待发展的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心智机能,也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影响的。所以,问题只有处于这个区间时,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很快的解决问题。才不会出现启而不发,推而不动的尴尬场景。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动起来。课堂上自然就有活跃的清新空气了。优质课《阿房宫赋》中的问题设置较好。如:在出示了《阿房宫赋》前三段中用铺陈手法的语句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品读赏析,说说这座宫殿,这些宫女,这些珍宝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个问题好在:1.给了学生相应的语句,让学生阅读分析有重点;2.问题简明,有明确的指向。这样的问题,只要老师略微引导,学生就能解决。学生还能从中得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

三、课堂结构应严谨有致、环环相扣

课堂结构“严谨”是指课堂思路清晰缜密,不节外生枝。“有致”是指教学内容疏落相间,学生有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环环相扣”是指教学的各个环节互相扣合,也就是前一个环节要做后一个环节的基础,后一个环节应是前一个环节的延伸。以便于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巩固和掌握。

如优质课《阿房宫赋》里的几个环节:1.介绍赋的特点;2.直接出示《阿房宫赋》前三段中用了铺陈手法的语句;3.让学生品读赏析,说说这座宫殿,这些宫女,这些珍宝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4.自主赏析,第四段是围绕哪两个对立面铺陈的?它有什么作用?5.思考并讨论:本文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观点,并阐述理由。6.练习:请同学们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以它为对象,采用铺陈的手法写几句话。这六个环节都不离一个“赋”字。第一环节,介绍赋的内容、形式与结构,因为学生不了解赋,需要老师直接介绍。第二个环节,直接出示课文中用“赋”的手法的句子,很好。因为,第一个环节只是介绍了赋,学生未必能根据其特点辨认出相关的句子。这两个环节显然很“密”,正是它们的“密”才为下面三个环节的“疏”腾出了时间,才为学生仔细的品读、思考与讨论打下了基础。第三个环节是在分析事物形象的同时,分析其写法。第四个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延伸,虽铺陈有所变式,但进一步印证了赋的特点。第五个环节是卒章明志,既是赋的特点,也是本文的主旨。让学生知道,铺陈不是目的,目的是明志。铺陈只是为了把事物表达得更鲜明,以便积蓄情感,卒章明志而已。在赏析、思考与讨论之后,学生应有一定的认识与感触,立即让他们模仿写一写,这样的几个环节紧紧扣合,步步深入,最终到学以致用,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生活,进而改变生活。教育者应注重用一定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要注重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2篇

关键词: 职高语文教学 环境 环境教育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是人类21世纪的主题之一,也是21世纪基础教育的热点之一。语文是一门灵性飞扬、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综合基础学科,在环境教育中肩负着神圣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可能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中就有:“关心自然和生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语文资源,开展环境教育,让语文的环境教育在人文教育的画廊中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职高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名家名篇,其中许多篇目不仅是文化的荟萃,而且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3000年前的《诗经》时代到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众多环境教育素材。因此,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感悟环境的价值所在。如在讲析季羡林的《富春江上》时,可指导学生欣赏文中为我们展现的风景秀丽的山水美景图:“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江水青碧,水声淙淙。艇上偶见白欧飞过,远处则是点点风帆。”学生既阅读了优美景色的语句,又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充满无限生机的湘江秋景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情境之中。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指导学生感受那贮满诗意的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让学生认识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多么美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为我们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既生动又形象,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学生既易于理解,感悟环境的美好,又增长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审美价值,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教育效果。如讲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把环境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康河美景图:柳枝、青荇、河中的水萍、榆阴下的清泉。让学生思考:如果人们有意在康河里乱割水草,乱砍柳树,乱扔脏物,会是一幅什么图景?作者是否还会对康桥依依不舍?我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出康河美景和污染后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正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感悟环境意义

在课堂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投入,唤醒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环境的意义。

在杜牧《阿房宫赋》中,对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就有了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宫,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才建成了阿房宫,供他自己享乐。然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最终被一把大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讲《水浒》时,教师可点拨学生:武松景阳冈打虎,现在山东境内还有虎吗?没有。为什么?生产发展了,人口多了,开荒伐木,生态环境被破坏,食物链被毁,虎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借此可以提醒学生,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而人类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到头来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而且是人类本身。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有忧患意识,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在《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中讲了一只老狼在狩猎队的追击下,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让小狼逃脱求生存。老狼在拿着猎枪的人们面前无疑是弱者,但是它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献身精神,让人自叹不如,看到老狼眼中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谁还下得了手去伤害它呢?学生都为老狼的壮举感动,教师可适时点拨,地球环境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正是因为人类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按照自然界自身发展的规律去思考,因而在行动上就做了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环境意识。

四、在作文课和辩论课中加入环境教育专题练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环境话题,让学生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环保意识和精神。作文课上,在文章题目拟定、选材等方面,倾斜于环境保护。我引导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如学习陶渊明的诗歌,给学生拟出这样一些题目:“陶渊明的自我形象与田园风光”,“山水诗与田园诗的环境组成”等,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注重诗歌的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融合。在平时学生的日记写作中,我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环保。总之,写作训练能够潜移默化地把环境教育滋润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亲近自然,珍爱自然,感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

在职高语文教材中还有辩论这一内容,对此,我也做了大胆的探索,让学生通过辩论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辩论能力。给学生选好有关辩题,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撰写出辩论稿,确定正反双方,开展辩论赛。通过辩论,使环保意识真正在学生心中生了根开了花,结出了丰硕之果。

五、开展多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1.重视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抱着教材不放,要有“大语文”的观念,将语文学习从知识的微观学习中解脱出来,关注生活和内心体验。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适当地选取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环境教育

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在“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组织征文、辩论、环保演讲等竞赛,让学生撰写出“环保”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将写得好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在班级中展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让学生充分了解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后世。

3.开展环境探究活动

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感悟秋天之美,以秋天为话题来谈天说地。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营造出民主、宽松的气氛,让学生在互动参与的活动中,明确了环境对自身的需要和自身对环境的影响。

第3篇

想象 议论文写作 新课标

一、平时积累有助于想象的发挥

1.观察生活

写作有无东西可写,其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处处留心,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观察生活、体察生活、感受生活,这是为写作做好准备工作。叶圣陶曾经说过,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

一旦有了充足的准备,拿起笔就可以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但是,准备不充足,往往无处下笔,思绪混乱,写作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自然而然,学生们就不喜欢写作了。其实,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过程,哪怕是流水账似的日记,不但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的技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使得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虽然很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但是写作顺畅,想必还是比较容易的。况且,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要求就是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自己看到的事情、听到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结合题目的要求,并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2.多读多写

学生平时不仅要观察生活,因为将其观察到的写下来是对议论文写作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多读多写,因为对议论文写作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学生肚子里装的是自己的货,但是没有好的表现形式,是写不出高水平的文章的。

议论文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论点、论据、论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对议论文写作非常重要。我在讲解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时候,就着重分析了这三点的关系。第一个论点是“送去主义”,论据是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论点“拿来主义”,论据是鲁迅先生举了一个在当时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待鸦片;最后,总结全文。这篇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之后,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就比较好了,再也没有论点、论据不分,或者没有论证等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对范文的模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有效利用课本资源,学会仿写

古人曾经告诉我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就是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大量的模仿,可以有效地创作。我们充分地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借以表达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

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课文蕴含真实生活、作家的真情实感,这些文章素材可以为学生议论文写作提供不胜枚举的论据,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眼界不再局限于某一中类型,在考试判分环节,学生发挥与众不同的想象,能让判卷老师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有好的印象:这个同学语文底子扎实,对学过的知识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而事实上,现在的学生陷入一个误区,比较容易借鉴杂志上的、别人的文章里面的例子作为论据,因为这样显得比较新奇,还因为课本上的东西太“老套”了。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课本中大量的自己熟知的素材,反而汲汲营营寻找其他素材,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中生涯来说,这是不理智的。我曾经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作者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表现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奢靡的宫廷生活,看了这篇赋,读者就如同感受到当时真实的情景。如果把这一素材写入议论文中,可以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横征暴敛、骄奢逸作论据。

慢慢地,学生不再在杂志上寻找类似的、相同的素材,而是在课本中寻找素材。课本上的素材比较丰富,类型表较多,也非常适合学生在其基础上想象加工,形成自己的文章。

三、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

发挥想象就是发散思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察,即便是对待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视角也会有所差别,不可以一模一样。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

1.正确地引导让学生想象

首先,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打开思维。

其次,让学生明白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或者异想天开,而是与现实相关的、合情合理。

第三,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为文章主题服务。

最后,善于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助于提高议论文的感染性。

2.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生的想象训练

这种想象训练可以分为4种,主要有无意识想象训练、再造性想象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及幻想性想象训练。

首先,无意想象训练是要求学生在音乐背景、自然状态下,彻底放松自己的神经,并进入到一种无意想象的状态,以此来捕捉瞬间的灵感。

其次,再造性想象训练是提供给学生一段描写事件的文字或一句诗词,让学生借助各种修辞手法,通过想象,并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或是对这件事的评价,或是将这件事作为素材放入文章中,或是抓住这件事的某一个拓展开来。

再次,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形象,并对他们进行归纳总结,是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源泉。

最后,幻想性想象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生可以大胆的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状态,等等。

四、总结

有意识地教导学生主动想象,不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更能深化理解课本的内容,于此同时,创造力也会随之提高。通过想象训练,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不能被已有的,或者已学的知识束缚,而是要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开放思维。

参考文献:

[1]徐根.想象的力量——如何指导学生写作[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0,(3).

[2]陈洪林.新课标下创新写作实践及理性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11).

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好的语感,可以使人们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词的感彩。好的语感还能使人有着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在短时内完成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并完成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

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重视语感的培养也将收到更突出、更全面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语感的培养应当是语文教学中与知识教育相比而言的华彩部分,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高度重视读(诵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整体感知出发的。以文言教学为例,虽然翻译可以从某种程度传达出课文字句所包含的意思,但是对有些课文来说,诵读养成语感却更为重要。比如,《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宫的奢侈靡费:“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对学生而言,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其磅薄的气势,强烈的讽喻色彩和酣畅恣肆的文气。

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强调投入生活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虽然阅读是最个人的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从书中的种种角色回到自我,直面人生,直面良知。比如,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些文本,特别能够引起初尝人生滋味、追求心灵空间广阔的学生们的共鸣。所以,当学生面对这些文本,他们能在读的过程中点燃自己的心灵,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其次,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当主体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一般说来,语文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主体在处理当前问题时所需要的已经内化的经验、知识越丰富,它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直觉的形式心理素材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主体原先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的并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所以,积累大量的信息材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保证。信息汇入量越大,学生的思想内容就越丰富,其感受能力就越强。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

第三,强化语言训练,是使学生语感能力深化的有效方法。学以致用,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例如,在散文教学中,对初中生而言,那些优秀的范文,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散步》、《紫藤萝瀑布》等,以其轻灵的笔触,贴近学生认知的内容,人文化的思想情操带给学生们强烈的美的享受。作为一个系列的承继性,到了高中阶段,《我与地坛》、《故都的秋》、《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陈情表》、《荷塘月色》都是初中阶段优秀散文的继承和发展。从内容上来说,它们体现了散文“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的惊喜;从情感体验上来说,体现了作家真见、真知、真性、真情;从串珠连线的手法到心灵共鸣的审美形式,语感都可以将散文规律内化为美文直觉。教师的训导启迪和学生的练习操作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在讲堂式的学堂里,所谓的条分缕析的方法将浑然一体的作品割裂为抽象干瘪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不仅破坏了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也把受教者的灵性和个性给毁掉。所以,应当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形成较强的语感。

席勒也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对人生的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感的培养在学生个性化和人格化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冷暖自知的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运用语言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语感训练方法,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语感就能获得不断的提高。唯其如此,“语感,这个核心的、体现着语言审美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华彩段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显出它熠熠的光辉。

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19-02

诵读法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的教学方法,历史悠久。旧时私塾中教学情态,常常是夫子在前摇头晃脑的得意吟咏,学童在后高声大喊的努力诵读。连鲁迅先生回忆起童年的读书生涯,也总还会想起三味书屋中的朗朗书声。

可见,语文的教学,尤其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什么是诵读?

《说文解字》上说:“诵,讽也。从言,雨声”,“讽,诵也。从言,风声”,许慎将二字互训。读,“籀书也”。 段玉裁依据《周礼》对此解释道:“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简而言之,诵读是指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的综合性阅读行为。它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同时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春秋时代的孔子就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方法之一,在《论语》中有“诵诗三百”之说。北朝时期,吟诵好像成了文人雅士的标志。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朱子读书法》中记载了朱子读书有六条,其中有一条是“熟读精思”。到了现代,叶圣陶先生也说:“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诵读就像是川流不息的大江,从古奔腾至今。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不闻书声琅琅,只见习题如海。一方面,教材选编文言文时会配以大量的注释,同时各种各类的参考书泛滥,学生们借助注释和参考书便能理解文章大意,从而缺乏对文章的研究精神。另一方面,老师们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考试能力,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词义句式等方面,不舍得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不出成绩”的诵读上。从而导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学得枯燥乏味,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文言文教学似乎也陷入了一个越教越累,越学越乏味的恶性循环。同时这种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也剥夺了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品味作品的权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又从何谈起?

人们常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古文教学中,词义句式只是文章的元素,对元素进行分析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只是关注元素而忽视了整体,那么这样分析还有多大的意义?所以面对如此的教学困境,我们必须回归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开口诵读。

1 诵读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1不断的诵读有助于学生培养语感

语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的目的和手段。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夏D尊认为,“语感是对文字应用的灵敏感觉”。而叶圣陶则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大到“语言文字”。而在《语感论》中,作者王尚文对语感定义为:“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用无意识代替的在感觉层面进行的语言活动的能力”。综合上述而论,语感是一种针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不依靠思维参与。那么它依赖什么而形成,无非是听说读写练。

例如在教《指南录后序》时遇到这样一句话“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学生们起初受双音节词的影响,将“士”、“萃”二字连在一起,不过读之时也觉得不通顺连贯。于是要求学生们自由朗读这句话后再齐读,他们却能正确的读出。在此时,反问一个为什么,他们便能积极主动又理直气壮的告诉教师,“士”为主语,“萃”为谓语,两者不能连读。

1.2诵读讲究眼、口、耳、心的四位一体,在诵读状态下,人的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都会趋于活跃,各部分的信息交换速度更快,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有研究表明,如果只依靠视觉记忆,其效率为27%;如果只依靠听觉记忆,其效率为16%;如果眼耳口同时进行,其效率为66%。夸美纽斯也曾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语文学科的诵读法正是能够调动多种感官的一种学习方法。可见,古人摇头晃脑的诵读文章,并不只是装腔作势而已。

如在教授《渔父》时,有意识在两个班级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试验。一个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重笔记轻诵读。课堂最后以默写的形式来检查教学效果。另一个班采用诵读为主的方式教学。先让全班诵读,之后教师对一些重难点的字词稍加点拨,然后分小组诵读,谈论屈原和渔父过程中的不同的语气,甚至让学生模仿表演,以充分刺激学生各个感官。同样最后也进行了默写。两个班相比,第二个采用诵读方法的班级,能够大体上背出文章,比第一个班级很少有同学能够背出文章的情况好很多。虽然可能这只是个案,但是从中也反映出诵读的效果是强于“灌输”式的。

1.3不断的诵读文章,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高中生具备一定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过度的字斟句酌反而打击了他们对古文研究的积极性。如果能鼓励他们反复诵读,有些问题就不需老师过多解释,学生们也会自然而然的掌握。

在《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起初学生在诵读时也有困难,经过多次反复诵读,再加以适时点拨“是”、“以”、“为”等词的意义,学生们便能准确阅读,同时也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如在《烛之武退秦师》时,“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因”、“敝”,“失其所与”中的“与”字等这些虚词实词意义,学生们在不断地诵读文本,疏通文本的过程中能够大胆的猜测出其意义。而这种自己获得的知识于教师生硬告知相比,掌握得更加稳固深刻。

在不断地诵读,纠正,再诵读的情况下,学生们不仅能主动地研习文本内容,掌握词义词义,更重要的是调动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1.4诵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审美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标准,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个过程常常被生硬刻板的分析一笔带过而已。因为美是一种体验,而不是用几句总结性的语句就能让学生理解的。

如在教学《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阔清幽,“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随性惬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无拘无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世事无常,“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旷远达观……再如《陈情表》中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之情,愿乞终养”相依为命的亲情。又如《五人墓碑记》中“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社会责任感。文字中所蕴含的意味,借由语音转化为画面,转化为内在的情感体验,这是不是比生硬的分析来到更深刻呢?所谓的“意会”不过如此吧。

2 真正有效的的诵读,达到以上的效果,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

2.1让学生试读,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文言文中会存在一些通假字,生僻字,以及一些古地名,官职名等等冷僻的词语,学生不容易掌握。所以在第一边试读时候要让学生读出认清这些难读难懂的字词,为之后的诵读打好基础。同时,要读对句读。古文大多节奏和谐,韵律鲜明。能准确读对句读就意味着大体上了解了语句的意思,在之后的诵读中更容易读出语气语感,便更容易进入文章本身,理解和感受文章。

2.2教师要进行范读

在现实的教学重练习轻诵读的教学模式下,许多语文教师也逐渐丧失了诵读的能力。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示范,对学生的诵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读出感情,读出气势,用抑扬顿挫和跌宕起伏的语调吸引学生,让学生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如在教《项脊轩志》的时,那句“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要读出对可喜之事的怀念留恋,以及对“可悲”之事的无奈伤怀。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则要读出物是人非之叹。只有教师入境入境的范读,才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和勇气。

2.3要综合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为诵读创设情景

一味机械的诵读,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所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一个完整的意境,让学生的诵读成为意境的一部分。如在教《阿房宫赋》的时候,一方面由教师范读,另一方面投影阿房宫的图片,再配以《十面埋伏》的音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文本之中,再由学生分组诵读,比较各组诵读方法的高下优劣。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事也让学生自觉的理解文本,分析文本。

第6篇

本实验测试的是朗读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效果,故每组实验前都由组织老师对所用文言文的字词逐个进行解释,然后再进行实验及测试。实验一:A组实验分以下两步:(1)F老师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字词逐个进行解释后,做一套相关习题,得结果I;(2)接着自己朗读三遍后,做相同练习,得结果II。实验二:B组,G老师先把《阿房宫赋》的字词逐个进行解释后,各组做同一套练习:(1)第一小组朗读一遍做练习,得结果1;(2)第二小组朗读两遍做练习,得结果2;(3)第三小组朗读三遍做练习,得结果3;(4)第四小组朗读四遍做练习,得结果4;(5)第五小组朗读五遍做练习,得结果5;(6)第六小组朗读六遍做练习,得结果6。C组,G老师先把《项脊轩志》的字词逐个进行解释后,各组再做同一套相关练习。实验及测试的方法与B组相同,得结果7~12。实验三:D组,由F老师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字词逐个进行解释后,组员跟随名家范读朗读三遍,接着做与A组相同的练习,得结果III。本实验测试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处理。

2实验结果

2.1实验一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教师先解释好字词的前提下,朗读三遍后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程度有所提高,其差异也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t=-3.163,p<0.05)。上述结果说明:朗读对于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有明显帮助。

2.2实验二结果

2.2.1实验数据观察走势图,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看,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多,文言文阅读理解的程度在逐步提升。(2)B组实验,前三次理解提升较快,第四次后增长趋缓;C组实验,前四次提升较快,第五次后增长趋缓。2.2.2用ROC曲线检测结果截断值(cutoffvalue)即判断标准,是判定试验阳性与阴性的界值,即确定某项指标的正常值,以区分正常与异常。确定截断值的方法在常规情况下,即灵敏度、特异度均很重要的情况下,最常用的是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③从数据中知道,B组和C组截断值的最高值都出现在第二遍,这说明:要使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提高,朗读次数对于必须高于两遍。低于两遍无效,高于两遍最好。综合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和ROC曲线检测数据,可以得出,要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朗读次数必须大于两次;为取得更好成绩,可以多读几次;但第五遍、第六遍与第四遍比较,p值均大于0.05,无明显差异,说明连续读五遍以上提升空间不大。

2.3实验三结果

从所得数据中可知,同样是朗读三遍,跟读名家的效果比自己朗读平均分提高了1.3分,差异显著性也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t=-2.507,p<0.05)。数据分析说明,学生跟读的效果要比自读的效果好。

3分析讨论

3.1关于实验一

实验一的两组数据表明了,朗读能明显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要理解文言文,字词的解释是基础。但理解字词还仅仅只是不连续的“点”,需要朗读将这些“点”进行内化,进行串联,使其形成平滑的“面”,打通了“言语信息学习”④向“智慧技能学习”转化的通道④。实验对象思想更为流通、情感更为流畅,渐渐进入作者所创造的境界,明白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对文章产生审美体验。

3.2关于实验二

朗读的次数非常关键,当然,有时间的话多读更好。第一遍朗读,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字的读音、句子的停顿等方面的梳理,经常是读得疙疙瘩瘩,极其不顺。第一遍朗读,学生发现问题多于解决问题。第二遍朗读开始,读音、停顿等方面的困难减弱,注意力就更多地分配到意群的分布、文意的理解等较高层次的方面,对阅读理解的提升就比较有效。第三、第四遍朗读,知识点已从“点”转化为“面”,理解文意的思路就比较流畅,并能分离出较充足的脑力进行判断了,对阅读理解的提升比较明显。第四遍之后因理解已到达一个高值,也可能受到阅读疲劳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就不太明显了。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实验对象得分的提高,也正验证了布鲁姆认知范畴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层级的提升。

3.3关于实验三

学生毕竟能力有限,自己读得再多也受到自身知识面和理解力的限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诱导,很难有突破。而名家的朗读讲究语音、语调、语气,意群停顿分配恰当,又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势诱导,通过言语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对文意的理解。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学生听名家朗读的过程就完全符合了奥苏贝尔所指的“有指导地发现学习”。词组间的停顿让学生明白意群的分布,语调的起伏让学生明白作者情感的起伏……学生跟读的过程就是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过程。所以,跟读大大地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4结语

从以上统计数据和分析看,实验结果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以下建议:在教师事先解释字词的前提下,(1)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理解程度;(2)朗读次数应安排在两次以上;(3)有条件的话尽量跟随名家的范读。

5几点思考

第7篇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不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则可以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就会让这种“美”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增加呢?我在教学《再别康桥》时,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朗读视频。伴随着轻音乐响起,视频图像上展现出小桥流水,微风拂柳,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梳着分头的年轻人站在桥上,在小河边上矗立着一幢小楼,……。画面不断切换,在切换过程中,朗读也开始了。学生看着这画面,伴着轻音乐听着优美的朗读,他的兴趣怎么能不产生呢?他的注意力怎么能不集中呢?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将以往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演变成为以“机”为媒介的师生之间的传送与接受。在这场“人机对话”中,课堂的主人是“人”不是“机”。而这“人”恰恰是学生自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设计好的内容进行质疑、理解、把握。在这里,老师并不单单是一个多媒体机器的操作者,而是要处于驾驭“机”与“学生”的主导性地位。比如,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上作文课总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只是三言两语的来凑字数,且错字病句连篇。假如我们在教学中选用一些有利于作文教学的视听媒体来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哪还有学生写不出作文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这样才会用心去写作文,进而达到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给语文复习教学带来幸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主要还是靠闭卷考试这一手段来检测学习成绩。这样,就要求老师在每一次大考小考前对学生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辅导、复习。而这个大容量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使老师都喘不过来气,更何况学生呢?具有储存功能的电脑在这个时候便成了我们老师的一个好帮手。例如:一学期的几次小练习之后,把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了整理、收集,存入电脑。然后利用电脑程序归纳、分类,储存起来,形成了一个特有的“错题集”型教学软件。我想这些自己制作的教学软件,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节省了老师在复习教学期间去翻阅、收集原有资料的大量时间;二是比市场上购得的题库型教学资源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对老师本身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这些教学软件复习符合人的记忆遗忘规律,将重现与反复识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最佳效果。

四、多媒体手段运用的一些不足

在多媒体教学被日渐认可的今天,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语文教师只是在单纯的使用多媒体,甚至有的学校强行规定“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时必须使用多媒体”,这样的多媒体手段运用就难免存在流于形式并误入歧途的可能。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应注意以下三点:

1.新课程将语文学科特点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要重视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不能偏离语文学科这一特点。定型的多媒体课件图像可能会剥夺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权利,使学生失去了再创造的环境,学生很难再调动其自身知识储备去探究课文,故而也就不能产生情感共鸣,不能受到文字的熏陶。

2.就语文学科来说,不论理解成语言文字还是理解成语言文学,其文字始终是内容的载体;因此要重视语文的文本教育。离开了语言文字,语文教学也就不称其为语文教学,学习语文如果不用心去体味揣摩文字的内在涵义(也就是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不会有收益的。而当下的一些语文课件制作却像影视媒介一样,迎合当前社会大众文化消费快餐的追求,背离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初衷和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这种消极影响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和对文本含义的探究。

第8篇

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

1.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1.1 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1.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的整合,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1.2.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1.2.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改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术作为教本的辅助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来提高写作水平。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给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学与信息技术就无从整合,所以,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新自我知识体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使自身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将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策略都融进信息技术里,做一个有时代精神的教师,这也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重点,因为一个新型的站在时代尖端的教师,更能吸引住学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质去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学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n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引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就不同了,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学科相融,就如传统的“粉笔+黑板”,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当然,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还不完善,不成熟。但相信,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DD实践和体会》禹飚.

第10篇

一、文言文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现实诉求

高职院校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是,当前的高职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课改新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课堂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习中,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性思想也比较严重;传授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作为一名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让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教学经验: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兴趣爱好是激发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爱好文言文,作为教者,的确要费一番心思。一方面,我们还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高效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比如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并在课堂中,巧妙运用录音、幻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者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古诗词朗诵比赛、文言知识竞赛、改编课本剧、观赏影视作品等。这样,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无限兴趣。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更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比如说,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的表现就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

三、多读、多背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此句可谓道出了“诵读”在学习古诗文中的重要性。的确,一读,可以使你对文章不再陌生;二读,可以使你对文章加深理解;三读,可以使你能和作者对话,领悟文中真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便是多读的妙处。当然,读书也要有讲究。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果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继续发扬古人“诵读”的这一光荣传统,那么,学习古文也就不再是件难事了。

四、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提高自学能力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强化学生自学训练,其实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教学生自学文言文?首先,我们要教他们善于利用课文注解以及使用工具书。《古汉语字典》应该人手一册,随身携带才好。其次,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准确地进行区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的知识,从而掌握知识的规律。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比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应译为“礼待”;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应译为“用礼”。再如,针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易使人忽视活用字的文句,学生运用比较法就可以明确指出“目”“、耳”“、臆”三个字属名词作状语。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词的一般用法也可以运用比较法。词的使动用法的规则是“使动词+成为使动词的人或事物”,所形成的关系是“动宾”;词的一般用法的格式是“一般词所阐述的人或事物+一般词”,所形成的关系是“主谓”。例如《左传》中的“焉用亡郑以陪邻”,《六国论》中的“燕虽小国而后亡”,前后两“亡”字用法不同。比较两者格式前后项的组合顺序,则刚好相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格式,正是词的一般用法主谓格式的倒装。“亡郑”,则是“郑亡”的倒装。反言之,如若把属一般用法主谓关系的谓语词提前,就能构成使动格式。区分词的意动和词的使动仍可采用比较法。意动用法在于一个“意”字,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说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它并非是现实中有形的具体存在,而是属于人的思想意念上的一种认识感受现象。如《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可作“以……为鉴”;使动用法在于一个“使”字,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或将要成为的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论语.季氏》中“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可译作“使……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再次,要想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和句式,还要教会学生巧用句子结构分析法。一个句子的结构,总有主、谓或主、谓、宾部分,且有严格的、正常的排列顺序。据此,我们就可明了一个词在句中应扮演哪一成分的角色,一个句子是属何种句式。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意动、形容词的意动、使动用法等等。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等。通过句子结构分析法,就能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一句,“披坚”、“执锐”无疑都是动宾结构,“坚”、“锐”这两个形容词,就应充当宾词,活用为名词。辨识句式也是如此。“者……也”是较为明显的判断标志,学生们往往能很容易辨识,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有时语气词“也”被单独放在谓语后面,或者“者”被单独放在主语后面时,也可以表示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彼吾君子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三》);有时不管句中有无判断词,只要句子前后构成判断关系的,皆是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另外,文言文中诸多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现象也需要我们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去进行辨识。这往往可以从语意中得到启发。一个句子,总要表达一个意思,凭这一意思,就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是否通假,表何意义。如《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过了解句意,我们很容易知道“取”即“娶”之意。而“不久当还归,还必当迎取”中的“迎取”乃“迎接”之意,所以这里的“取”又不能看作通假字。最后,对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准确到位的翻译。简单点说,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便是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例如: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节选《资治通鉴•唐纪八》)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成奸伪;国君喜欢听到正确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成忠诚。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学会自学,善于自学,那么,学习文言文也将是件快乐的事情。

五、注重平时点滴知识的积累是学好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言文的学习,任务之艰巨,众所周知。尤其是其中诸多的零散知识,如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实词、虚词、双音词古今异义、成语名句、生字等,往往让学生在面对它们时不知所措。这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积少成多,风雨兴焉,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每课都设计一个总结归纳的环节,那么,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也就不难了。学习文言作品,具备文言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是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真正接轨,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胡媛媛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粤教版必修模块 文言文 自主学习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广东高考自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考阅读的重头戏,无论考纲如何调整,文言文考查部分多是微调,分值也从最初的20分上升到22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文言文学习的成败决定了学生高考的成绩的高低,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同时,入选粤教版必修模块教的文言文,体裁多样,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都是古代文化的经典名篇。尤其是在当代,学习这些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我们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通行的模式依然是串讲法。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重视语言文字的知识传授,忽略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虽然新课标已经实施了近十年,各地也不乏文言文教学实验改革的成功范例,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多老师和学生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着力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上,再加上部分语文老师自身文言素养不高、学生本身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情绪等,这些因素共同把文言文教学推向了以"读懂"为目标的逐词解释逐句翻译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境地。

采用"研学后教"的方法来教文言文,目的就是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内容理解和学生个性发展,因循守旧的传统课堂,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研学后教"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突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在自主学习中积累知识,发现并部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留存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研学后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掌握这种方式可以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下面笔者就以粤教版必修模块的文言文篇目为例谈一谈如何进行"研学后教"活动。

1 研学后教,研学是前提和基础

1.1 优化、整合教材:

实施"研学后教",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对学情有充分透彻的研究和了解,这是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比如在教授必修2和必修4这两本书的文言篇目时,笔者尝试采取了打破常规教学顺序的做法,对其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与整合:(如下图)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编排,把文体相似或者内容相近的篇目放在一起学习,从文字理解上来看从易到难,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也较易接受,也更容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教材的文言篇目进行适当的优化之后,就可以从学生方面开展研学活动了。

1.2 准备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初,笔者就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和《新课标――高中古诗文一看通(粤教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了这两本书,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有所依据,才能学得比较深入、细致。

1.3 明确合理恰当的自主学习目标:

目标设置既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恰当合理的学习目标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兴趣、持续时间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鸿门宴》一文时,笔者给学生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① 朗读课文两遍,根据文下注音和字典给不会读的字正音,并把拼音标注在课文对应字上;

② 借助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③ 通过快速浏览文意的方式来粗知文意、理清层次、梳理人物关系;

④ 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弄清课文内容;给你认为难解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能在课堂交流时提出疑问。笔者要求学生在开讲之前做到上述几点,开讲之后笔者又给出了"通过研读项羽、刘邦等在宴会前后的表现,学会理智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个目标。

这几个目标貌似文字较多任务较重,但仔细分析,实则不然。因为这几个目标在设置时注意运用了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遵循了"高而可攀"的原则。此外笔者在给出自主学习的目标时,把学法指导也明确指出来,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有法可依"。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机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 编订"研学案":

自主学习的目标确定以后,最好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能够根据文字的指引进行自主学习。高中生学习科目繁多,学习任务重,语文相对其它科目特别是理科来说本身就缺乏竞争力,如果再没有文字材料就很难保证自主学习目标的落实,是对一些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又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尤其需要这样做。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编订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研学案的制定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尽量用一两个问题就能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项脊轩志》一文时,笔者就抓住"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来设计问题:项脊轩让作者喜在何处,又悲在哪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很容易就明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焕然一新:一改往日的小、旧、漏、暗,环境优雅、适宜读书; 新婚妻子陪伴自己读书写字、红袖添香,在小轩内渡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这些让作者深感"多可喜"。然而 慈母早逝、家道败落、有负祖母厚望、爱妻亡故这一系列不幸又让作者"多可悲"。这样学生通过对文章整体理解后,再进行文言字词的自主学习,就会相对容易接受一些。

在"研学"阶段有几个问题要注意:第一,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要早。好习惯,早养成。高一是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段,特别是在新生开学的前一两个月。有经验的老师一般就利用这一两个月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到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第二,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研学案要提前三到四天发到学生手中。笔者以前就有过一些失败的教训,研学案在前一天晚上发到学生手中,文言文的知识点又比较多,再加上其它科目作业也要占用时间,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结果导致第二天的课堂无法正常进行。因为研学案学生基本上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会从容有度,就能保证学习的质量。最后,要及时检查督促。懒惰是人的天性。当前中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语文成绩,好和坏差别不大,学生也基本上是抱着听天命的态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的检查、督促更显重要;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好要求学生及时补救。至于在"研学"阶段积累的疑问,可以在"后教"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解决。

2 研学后教,后教是深化和提高

后教是研学的深化和提高,那么"后教"教什么?笔者认为后教主要是教学生在自主学习后留存的困惑与问题。怎么教?从来都是教无定法,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2.1 做好诵读指导:

文言文学习非常讲究语感。自古以来,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教育家叶圣陶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很多文言文元整齐富有节律,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对文字材料的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像《阿房宫赋》、《赤壁赋》这样的赋体文,语言整齐而富有节律;《劝学》、《师说》这样的论述文语言磅礴而有气势,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在研学阶段就基本上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教"时笔者一般在就让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展示、小组评价,然后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示范、小组PK、个人挑战等;多形式诵读让学生加深印象、熏陶感染、培养语感。

2.2 组织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它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对研学阶段发现的问题,笔者一般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答疑,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质疑环节提出来,在小组间寻求帮助;对全班同学都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也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得出答案。

例如:在学习《师说》一文时,一个小组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第一段"嗟乎"所引起的内容和前文不衔接;前文在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之后,层层推进,从教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这三个方面来证明观点,接着一句"嗟乎"显得突兀,并且"嗟乎"常常用在句首,以引起后文的感叹和议论。学生这样的质疑非常有价值,说明他们在自学阶段已经学习得比较深入了。其实这个问题我一早就留意到了,在使用粤教版教材之前广东一直经使用过人教版教材,人教版的《师说》是把这一段列出来单独成段的。笔者认为按照老的人教版的版本进行分段文章的结构会更加清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这三句话就可以涵盖全文,并且"嗟乎"之后的文字用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来说明 "师道之不传"的原因。但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点,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共同研究怎么样梳理文章的内容结构才更为合理。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教师的点拨,学生们最后理清了这个问题,同时为全文的背诵扫除了障碍。

2.3 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比较适用于文章内容理解上。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一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只要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能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比拼、组际竞赛、班级展示、师生点评等。特别是班级展示时要求小组代表学生上台演讲,这样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演讲口才。

比如在《鸿门宴》人物形象课堂展示中,很多学生一边倒的认为项羽刚愎自用、胸无城府、沽名钓誉、寡谋轻信、轻敌自大、任人唯亲时,一组同学的代表大胆发言指出其他组同学都是站在现代的角度,在知道历史结果的基础上对项羽进行的批评;进而提出了项羽是一个不拘小节、有全局观念的人的观点。虽然这一看法有失偏颇,但该组同学代表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还是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另一组同学不服气,结果当场反驳,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其他组的同学也来,最后把课堂气氛推向了――课堂形式也由展示课变成了班级辩论赛。这样的上课形式对促使学生更自主深入地研究文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在"后教"阶段,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通过练习小测的形式来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果。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文言文学习最后还是要回到升学考试上来。如果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积极踊跃,而到考试的时候却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这也将极大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自主学习的目标编订练习,通过小测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自信心,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综上所述,采用"研学后教"的方法来学习文言文,就把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从以前的翻译者、讲解者变成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利于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文飞 潘建华 《现代教育论丛――高中文言文自主学习策略》 2011.1

[2] 李晓勇 陈郁郁 麻威武 《现代教育科学――论自主学习中学习目标设置的作用及原则》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