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渊明的资料

陶渊明的资料

时间:2023-05-31 09:1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陶渊明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陶渊明的资料

第1篇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疑点 阐微

笔者在《归去来兮辞并序》备课和教学交流中,发现文中的几处疑点。在详细考证诸多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阐微辨析如下。

疑点一,关于“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解释为“行人”?

疑点辨析:“征夫”,教材解释为“行人”,笔者以为不妥。陶渊明自彭泽任上弃官归隐,彭泽距柴桑仅百里之遥,难道年届不惑的陶潜不知道回家的路程,竟然要向行人询问?这显然不合情理,解释起来也未免牵强。实际上,这里的“征夫”解释为“同行之人”更合适。“征夫,旧谓远行之人”。陶潜在船上,不时询问同行之人:“到柴桑了吗?路还有多远?”回家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当然,下文的“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也不失为这种心情的最好诠释:哪怕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安慰。

顺便提及的是,明代马轼有一幅《问征夫以前路图》,描绘陶渊明弃官归里,以驴代步,二稚童担书剑随行,歧途中问路,征夫为之指点的画面。于画面意境自然不敢稍加圈点,但笔者妄度:舟中问询是否会更符合靖节本意?这也与上文“舟遥遥以轻”互为应答。

疑点二,关于“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陶渊明既然“耕植”尚“不足以自给”,又何来“僮仆”伺侍?

疑点辨析:陶渊明虽然在“序”中坦言“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但他五度仕宦,归隐之初,家境并未到一贫如洗之地。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也谈到自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尚可“躬耕自资”。只是到了义熙四年,一场火灾将其家园夷为白地,直至晚年绝境,靠乞食借贷度日。实际上,陶潜对自己家贫的夸张说法更多的是彰显―种精神价值的存在,即贫贱不能更移的“道胜”追求和守拙真操。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畜奴之风极盛,拥有奴婢成百上千者不乏其人。吴国的世家大族“僮仆成军”;西晋时,石崇有“苍头八百人”,苟唏“奴婢将千人”;东晋时陶侃有“家僮千余”,刁逵“奴婢数千”。而“资产不丰的普通民户往往拥有奴婢,有的甚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此,陶渊明有“僮仆欢迎”并不奇怪。

疑点三,关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潜自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莫非家人也深得靖节先生生性疏懒之三昧,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尚不知清理荒秽?

疑点辨析:“三径”之意,无须赘述,而“就荒”之语,也并非实指,它是为了突出“松菊”的意象特征。“松”和“菊”是陶渊明理想人格的化身,松的傲岸坚挺、卓然不群让他吟诵不已,“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饮酒》其八),“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而主要指向高雅清逸的志趣、悠然忘世的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饮酒》其七)。

不能忽视的是,《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就有“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自诘。其实,田园的荒芜不正是作者因为自己“误落尘网中”从而荒芜了精神家园的自悔自责之辞吗?因此,从象征的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三径就荒”句: “向往隐逸的精神家园已接近荒芜,可是我傲然不群、高雅清逸的气节尚且保留啊!”

疑点四,关于“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为什么设门而常关?

疑点辨析:美国的克里斯托弗莫利说:“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其实,门也是中国士大夫群体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独立的人格,坚贞的操守,是隐逸者的代名词。陶渊明的那种“自甘寂寞,自珍操守,抗拒尘嚣俗流,注重素心默契的士大夫,情怀”则外化为了诗文中厅堂门扉的闭启。也就是说,“门虽设而常关”是陶渊明闭门心态的真实写照。

另外,“门虽设而常关”的原因未尝不可以这样来推求:隐居的生活人迹罕至,门可罗雀, “关门”这个简单的生活行为就成为一种孤独的文化心态。李弥逊的“宿鸟声中自掩门”,杜甫的“蓬门今始为君开”,都可作为印证。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段幼平论陶渊明诗歌的悲情意识术[J],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8(1)

[3]蒋福亚略论魏晋南北朝的奴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4]蒋福亚长沙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杂议[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7(3)

第2篇

九九重阳节,是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重阳节为什么要佩茱萸?关于这个节日的植物,大抵两种:、茱萸,它们是如何与重阳节相关联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资料。

茱萸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绝代风华。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人们也有头戴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重阳节为什么要佩茱萸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百姓受尽其蹂躏。青年恒景访仙学艺,练就一身非凡的武艺,决心为民除掉瘟魔。九月九日,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酒,做好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将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佩茱萸的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传说如此,但就实用效果来讲,重阳茱萸其实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与相同,茱萸也具备园林用途,可植于庭园角隅、草坪、林缘。

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第3篇

你有没有觉得难写?

你可能觉得难,甚至觉得比一般作文还难。原因是你游完一个风景名胜,参观完一个博物馆或工厂之后,心里留下太多记忆。于是你的心乱了,不知那千头万绪应该从何理起。

如果真这样,我教你个方法,就会简单多了。

写这类文章,首先你要决定观看的角度。

你可以假设自己是神,从天上俯瞰众生,因为你无所不知,所以能很整体地介绍。

只是这种把自己当作神,好像由天上俯瞰的写法比较难。因为你要无所不知,也就是在写之前先得搜集许多资料,先把它们消化了,再很技巧地编织在一块儿。

如果你手上什么资料都没有,马上老师就要你写,你怎可能写得好呢?

所以今天我为你介绍的是另种写法――

你不是“无所不知”的神,你变回平凡人,由“从空中俯瞰”变成由“地上走进去”,那不正是你参观时的情况吗?

你什么资料也不必有,只要顺着“真实的回忆”写,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哪里还会不知如何下笔呢?

请不要说这样写像“流水账”。不高明。你要知道,自古以来多少伟大的作家,都是用这样一路走、一路游、一路写的方式,完成不朽的作品的。

不信,举两个例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你读过了吧!

让我们看看其中第二段(翻成白话)

船轻轻地摇动前进,风飘飘地吹动衣衫。我向行人问路,真恨晨光不够亮。终于看见我家的大门和屋角,我兴奋地往前奔跑。童仆出来欢迎,小孩在门口等候。院子里的小径长了野草,所幸松菊依然茂盛。我牵着孩子进屋,已经有酒盈樽。我一边斟酒小酌,一面高兴地看园中的老树。靠着南窗觉得十分快意,就算地方小倒也安然自足、只见园中太阳下的树影不断移动,十分有趣;门关着,虽少访客,却别有一种悠然。接着我拿手杖走进园子散步,不时抬头远望,只见云自在地浮出山谷,小鸟飞累了一一回家。夕阳渐渐沉落。我还抚摸着孤松舍不得进屋……

回头细细想遍,你是不是几乎可以画个连环图,把那些画面串起来?

太容易了I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呈直线发展――先坐船,再于晨光中赶路、问路,见家门、进门、喝酒,坐下来休息,东看看西看看。而后走进院子遛遛,看天空、白云、飞鸟,接着天暗了……

这段文章不是正好写了陶渊明国家的那一天吗?他没形容路有多远,家在哪里,也没写他家有多大,多少人,甚至写了童仆、稚子,却没写他太太,但是读起来却多么生动啊!

我们再看同样是陶渊明的不朽之作《桃花源记》。

只看第一段――

除了“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的介绍主角,下面他也用了同样“一路下去”的“单线”写法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你说,当你一路读来,是不是有个画面,由那渔人往前划船,看到大片桃花林,见到鲜绿的草地、缤纷的落花,直到桃花林没了,水也到头了,见到一座山,山脚有个小洞,里头隐隐约约透着光,就下船,从那小洞走了进去……

如果你带了录影棚,甚至能一路拍,都不必停,也不必回去剪接,就成了。

第4篇

1.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就是说与下文“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一样,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3.理由如下: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前一个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后两个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小记,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自然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所处的东晋不同。

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一模一样呢?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不同、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里的“下”指的是下文中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也就是说,文中的三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这样注释是错误的,文中的“外人”所指不同。

按照教材中的注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应当翻译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着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内外的人衣着“完全一样”,显然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追求的仙境――“世外桃源”中“世外”之原义的。

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其理由如下:

一、从文气贯通上讲不通

据文意,“渔人”初见桃林而“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欲穷其林”;当“林尽水源”之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时的“渔人”感到更加惊异,于是“便舍船,从口入”;穿过山洞之后,乍一见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以及大片的良田美池桑竹之时,自然是又惊又喜;此时忽然见到其中往来耕作的男男女女,顺理成章应当会给“渔人”一次“更大的”惊异,如果“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人”(似乎可以称之为“仙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也就是“桃花源中人”穿着的衣服同“渔人”日常见到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则司空见惯,何惊之有!若不令“渔人”再次惊异,则文气嘎然中断。

另外,下文即有“见渔人,乃大惊”句。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既然已经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见到与自己衣着一般无二的“渔人” 也许会因为是陌生人而感到奇怪,怎么会“大惊”?故而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渔人”理应不同,此处的“外人”应当是指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渔人”意料之外的人。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二、从情理上讲不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用“渔人”的眼光去评价的,“渔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他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角度出发,判定“桃花源中人”为“外人”,一定是指“桃花源中人”与“渔人”自己这个“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也就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迥异的人,我们今天也常常把与自己不相类属的人称作“外人”,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忽然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在“老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中国一无所知时,他们的衣服怎么会同我们一样呢?

而后文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站在“桃花源中人”的角度,用“桃花源中人”的眼光去评价的,理所当然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而寻觅到这个“世外桃源”,并与外界完全隔断,因为“遂于外人间隔”,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因为安居乐业,不愿受到“外人”的干扰,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于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一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一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三、与陶渊明自己的注解相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中只是选了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而舍弃了后面的“诗”,其实,作为诗人,陶渊明是将“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整体去创作的。正规的选本如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作《桃花源诗并记》“并记”二字特意用小字标出,说明“记”是“诗”前的小记,二者是一个整体,“记”是附注,“诗”才是本体,二者珠联壁合,相辅相成。

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在《桃花源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解为“俎豆衣裳犹古法、俎豆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

陶渊明吸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思想,着力揭示出桃源民俗文化的特质:礼法、服制仍保持先秦古风,意味着古老美德的保持。如果同桃源外喜好奢侈的风气一样,古风何在?美德何在?且陶渊明说:“悉如外人”的“悉如”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如果序文说桃源中人的衣着完全同当时桃源外的人一样,诗中又说“犹古法”、“无新制”,岂不自相矛盾?

四、与后人的旁证不合

唐代的王维非常推崇陶渊明,王维有一首仿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桃源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由“居人未改秦衣服”,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衣服已经与“秦衣服”有了很大的不同,王维在此特意强调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仍然是秦代的式样,定然不会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时代的人衣着完全相同的。

通观《桃花源诗并记》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桃花源中人”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相类属的“另一类人”,无论是行为习惯、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很大差异的。

陶渊明虚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是有所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纷起的环境中,针对世风日下,社会动荡,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构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争、人人各尽所能地劳动,人们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本质的不同必然会在他们的衣着上有所体现,陶渊明是不会让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相同的。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问题,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模一样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极化归谬”的方法来论证一下:

我们设定一位西装革履的现代“渔人”有幸进入“桃花源”,他发出“桃花源中的人穿的衣服全部同外人一样”的感叹。这里的“外人”会是现代“渔人”眼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现代人吗?桃花源中人的衣服会同我们的这位现代“渔人”完全一样,也西装革履吗?显然,说“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并与“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相同,是完全错误的。

第5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0,(2).

第6篇

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春》,作者为朱自清。注释①:选自《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作者为老舍。注释①: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七年级上册第21课《风筝》,作者为鲁迅。注释①: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何谓注释?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解释”之义,而百度百科解释为“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大多数学生除了课本,课外辅助资料较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这样的注释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起到较好的解释和助读作用。最好将课文下的注释①进行拓展延伸,增加“资料助读”一项,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出现,附于课文之后。学生阅读时再加以教师的生动解说,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阅读视野,深入文本阅读,而且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现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点个人体会。

一、 了解文学常识

注释①的一两句话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在接触文本之前,应该让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有初步且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教授朱自清的《春》,可在课文之后附上“资料助读”,以知识卡片形式呈现。教师介绍时,可结合朱自清的生平作简单介绍,通过老师的介绍,让学生对朱自清先生有一定的了解。

鲁迅的作品在初中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作品,就应该全面了解鲁迅的相关文学常识,为今后学习鲁迅其他作品作铺垫。另外《风筝》一文涉及鲁迅的弟弟,所以资料助读中也应该增加相关知识,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 拓展阅读视野

在介绍一些作家作品时,资料助读的内容是可以进行延伸拓展的。有的资料介绍可能与文本无关,但对于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段的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如学习九年级下册第7课《变色龙》,可以在课文后附上资料助读,将作者契诃夫与另外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欧・亨利的简介及代表作品并为一起进行介绍,从而激发学生对短篇小说的喜爱。

三、 深入文本阅读

资料助读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内涵。如在教授陶渊明诗歌时,可做知识卡片,简介陶渊明一生为官的经历及东晋社会的背景。了解相关背景之后,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热爱自然、躬耕田园的情趣,也能感受到诗人在《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又如,在教授冰心《荷叶母亲》时,如果不作资料助读,只能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个层次:文章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以此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如果作资料助读, 则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代表作品――散文诗集《繁星》《春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到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即“爱的哲学”。

四、 培育民族精神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此时,资料助读可以不是文学常识的积累,不是课外阅读的推荐拓展,也与文本解读没有紧密的联系,但它却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在教授朱自清作品时,资料助读中可以介绍“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这一点正体现他作为民主战士不屈的尊严和骨气。

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料助读,学生的学习恐怕只能停留在故事、人物、写法的层面上。然而,语文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叩击学生的心灵,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

第7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48

在互联网搜索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们阅读能力的萎缩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文学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对搜索引擎的过分依赖,使人们在极快获得所需答案的同时,也失去了对知识进行过滤、反思、整合的过程。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深受这种负面影响,面对被压缩的阅读时间、被扭曲的阅读习惯,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主体性在丧失;在应试压力下,经典文本在学生眼中被简单化地掏空或仪式化地崇拜。这种危害对学生建构语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对经典阅读的重视无不指向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问题,并希望能够藉由广泛有效的文学阅读,培养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德里达在《文学行动》一书中主张以文学阅读来理解文学。这个主张凸显了文学阅读的个人体验性和理解多样性的积极意义。在文学阅读越来越多地显示出重要性时,其危机也日益严重,因为不是任何阅读都会产生理解,尤其是独特性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模仿性、依附性阅读和理解严重冲击着批判性、创造性阅读和理解。因此,主动、并依照科学可行的方法进入经典,成为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回归传统”的大背景下,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价值的再发现逐渐兴起。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世界、草木花鸟、珍馐美食、琴棋书画,乃至人际关系成为快速阅读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内容。初中生或是凭借一家之戏说理解诗意;或是茫然于各式解读,以“诗无达诂”自我安慰;更有甚者完全从应试功利化的角度学习诗歌,硬着头皮背会即可,对诗词中的诗情、诗意理解毫无兴趣。所以,想要让学生理解陶渊明这一隐士,领悟其诗恬淡自然的造语风格,仅依靠课堂上单纯的讲读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解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就诗论诗,进入文本,以文字为媒,了解陶渊明;另一方面,需要以这一经典文本为范例,向学生介绍阅读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触摸其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内涵。且教学实践不能囿于一课一诗,而应当按照一个层层深入的序列展开。

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经过历史检验和人为遴选,已经成为了教学文本中的恒态文学经典。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世世代代会阅读的书籍,文学又是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生命之美的形式,所以文学经典必然具有“历史逻辑修正中的丰富解读性”,就是说,一部作品具有诞生它的那个年代的时代兼容性,又会在以后时代语境的不断变化中提供新的诠释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读者都有可能对它展开新的解读。教学中为了避免“读者中心主义”的现代解读消解诗歌文本,解构阅读的有效性,就需要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学生由课堂参与者、倾听者转变成为真正的经典阅读者。

按照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读者对经典的阅读必须要有必要的知识、修养等准备,阅读是读者已有认知与多重语意的文本互相开放,辩证互动的过程,既不是原有认知的重复,也不可能与既有认知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文本,对读者既有新鲜感和挑战,又不会让读者感到过分陌生、阅读困难,这样一种“适度性”最有利于读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展开。对于读者而言,就需要为这种“适度性”做好知识、修养的准备。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阅读和理解需跳出某一次课堂的时间局限,在之前即通过诵读《声律启蒙》,学生感性接触了汉语的对称之美;通过诵读简单、典型的作品,教师介绍古汉语的声韵特征,学生了解汉语平声韵、仄声韵对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学案,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陶渊明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头巾漉酒、屋焚作诗等,认识多面的陶渊明。这些前置的知识铺垫,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作为读者提供多种进入文本的方式:知人论世、意象分析、声韵节奏。这样,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具备的知识自主选择进入文本的有效路径。

借助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轻易查找到关于陶渊明《饮酒》诗的多种解读和诗家评论,若仅仅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满足于典型诗人典型诗歌风格的概念化扁平介绍,学生就很难从文本作品中体会到自己在阅读时与诗人生命的共同节奏,古典诗歌“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根本特征就被完全压缩了。当学生以读者身份直面作品,需避免种种“先入为主”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与作品直接对话一定会有收获,要先读作品,不要先读理论,尤其不要先看相关评论,不要让文学理论和作品评论遮蔽了个人对作品的心灵感受;这并非要拒绝理论,而是暂时“悬置”,让自己的心灵与作品直接交流。也要将自己原先“习以为常”的态度、观念暂时“悬置”尽量开放自我去倾听,“走出了自己的城堡而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领地”“思考着我自己的,但并非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想法”“就应该准备,至少是暂时的,成为与本来的自己不同的另一个自己”。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于文字之中会意识到以前从未意识到的自我,或者说,发现了隐藏的“真我”,也就是发现了自己解读、诠释作品的能力。在课堂实践操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透过文字,围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文字描述展开想象,自主营造画面。这种思维路径既暗合了山水田园诗“诗画合一”的标准,又为学生在进入文本后提供了广阔真实的理解空间,读者头脑中的诗意理解和陶渊明在文字中所呈现的诗意人生合而为一。

至此,单一的文本阅读已经完成。但《归去来兮辞》作为古典文学经典,还具备着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博尔赫斯这样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这种“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正来自文学(上接第48页)通过其自身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感召力、感染力。文学的自身特性即文学性主要是指文学通过情感性想象展示的生命之美,其“真”“善”也必须转化、升华为“美”才能被视之为文学的存在。文学应该是人类包容力最深刻的传达和表现,超越了现实功利。所谓传统,主要是指通过语言传下来的传统,即用文字写出来的传统。每一种语言中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只有语言才隐藏着一个民族根本性的智慧、思维、秘密等;语言在深层次层面上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任何想象”。陶诗《归去来兮辞》中的人境之庐、南山隐士、东篱、天际归鸟等等都在后来的中国诗歌文本中被凝固成为具有固定象征含义的意象;而中国古典文化中还有着大量类似的意象,如何认识、分析这些意象,理清意象背后“天人合一”的古典文化传统。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对联,借“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冀北”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意象给读者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结合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日常实际感知杏花、桃花、梨花、松树等植物的特点,结合补充的文本资源阅读,总结自己所认识的文学文化意象,透过文字,以艺文思理,思情。

2004年,在美国有着“最精细的细读者”之誉的范德勒,在极负盛誉的“杰佛逊讲演”上作题为《大洋、鸟和学者》的演讲,他指出,人们通常记住任何一种文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文化里的文学艺术作品达成的。所以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文化教学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经典文本阅读对语文本体的重要意义,这是语文课堂立足的根基,也是阐发文化意义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涂纪亮.伽达默尔.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 嵘.诗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种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形象美 情感美 个性美 思辨美 创造美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在新形势之下,如何让高效课堂美起来,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思索探究的问题。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教师在传受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品味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让美在语文高效课堂中得以充分展现。

一.心存大爱,展现形象美

有些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文学素养,然而课堂效果却未必显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缺少一份对学生的关爱。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师,未必是学生喜欢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如果一个教师胸无目标,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志趣低下等,又怎能孕育出爱,怎能培养出个性活泼、思想健康、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学生呢?而高效课堂之美又何从谈起呢? 因而,若想让美在语文高效课堂中展现,教师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教师应心存大爱,爱所有的学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在鼓励学生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包容学生的缺点,并能及时给予纠正,使其树立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的心中装满爱,学生自然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间进行愉快交流,而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也自然高大起来。德才兼备的教师自然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这样的教师,何愁语文课堂不美,效率不高?

二、营造氛围,展现情感美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师要将自已的阅读心得和情感体验与学生一同分享,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语文课堂,学生的情感最容易被激活,激情导入有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导学生鉴赏《湘夫人》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两次远谪后,爱国的激情如火焰熊熊燃烧。他行呤泽畔,满腹忧愁愤恨都化作不朽的诗篇,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没有破灭。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击昏了他,秦将白启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庙宇和陵墓都被毁了!他决定回到都城寻找归宿,他蓬头垢面,昏昏沉沉,走了几天,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到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内心像巨浪翻腾起来,怀抱巨石,身向汨罗,留下千古遗恨。在《湘夫人》这首诗中,你能否找出屈原的遗恨?”当求知与求学的情感被激活,学生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阅读这首较为难懂的诗歌。良好的教学氛围触及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愉快、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深情诵读,大胆想像,自由论说,倾心感悟。师生一同走近屈原,理解屈原,敬佩屈原,崇拜屈原,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怎一个美字了得?

三、因材施教,展现个性美

因材施教,是教育宗师孔子乐于施用的。其教育理念之超前,实则令后世教师钦慕。几千年来,传承文明的教师一直在践行着这种教育理念。面对复杂学情,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传道,受业,解惑”,“一刀切”“满堂灌”,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要求相同,势必效果不佳。“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而有些学生起初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但又有时靠不住的。高中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影响学习的因素也很多,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前功尽弃。因而,若使课堂教学具有效性,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因材施教。

在教授《赤壁赋》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同学,理解文言文内容较为困难,组织他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二组同学已具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阅读面较窄,引导他们在翻译的基础上,借助参考资料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三组同学能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并阅读广泛,理解能力较强,向他们推荐了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时所创作的作品,让他们探究苏轼的人生哲学。一节课45分钟,“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高效课堂标语)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因材施教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当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学生的个性美闪现了光彩。

四、拓展阅读,展现思辨美

著名近代教育家先生倡导学生自读,而自读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只满足于完成教材的授课内务,不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拓展阅读空间,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理解能力也会相对较弱,更难具备思辨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引起共鸣或争辩,体验人生美感,感悟生命的厚重。再通过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思辨能力。

学期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篇目,甘作配角,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归园田居》后,可深入探究陶渊明的“隐居思想”,查阅陶渊明代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园诗》、《归去来兮辞》和与此相关资料,拓展阅读空间,掌握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了解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学生“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讨论产生了不同观点,形成“对峙”局面,围绕“陶渊明的隐居是否消极遁世”展开辩论。既理解消化课文内容,又开阔视野,对文章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思索辩论过程中,深刻了解了陶渊明人性的光芒。因而,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真诚鼓励学生,公正评价学生,热情肯定学生,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于拓展阅读中,展现思辨美。

五、及时反思,展现创造美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语文高效课堂更需要教师具有反思精神。“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监控、教学体验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理念为切入点,以敏锐的眼光去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学生,再搜集资料循环反思,及时记录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有规律的信息。

雨果说过“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教师要想“胜利“,就要学会反思。教学反思过程也是教师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能体验创造的与美感,能感受到师生智慧碰撞而创造出的美丽。。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法宝,更是高效课堂的源泉。维纳斯并没有因残损双臂而被人遗忘,因为因缺撼而产生的美丽会更持久。语文教师也应于不完美中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高效为先,效率为重。教师应以爱为核心,以营造氛围为前提,以因材施教为关键,以拓展阅读为途径,以及时反思为根本,打造成高效课堂,让美在高效课堂中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4月13如

第9篇

重阳节的禁忌忌行。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也在禁忌之列。

忌煮饭。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忌回娘家。在重阳节这天,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否则会给婆婆带来灾难。有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

忌送。因为那是祭花。

忌说”节日快乐“。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重阳节习俗重阳登高

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赏菊并饮酒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盛开,相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与簪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祭祖

有些地方的群众,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重阳节来历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第10篇

似是一瞬间,时令已进入秋分。我知道,在这样的季节,我的心是会有些微的躁动的。秋风一起,凉意侵骨,对我这个怕冷的人是种煎熬,因为爱美之女人多是钟爱裙装的,眼见漂亮衣服不能穿,犹如饥渴之人面对满桌佳肴不能动著,钟情之男女因种种阻碍不能长相厮守,虽恨得牙痒痒,亦无可奈何,个中滋味非局外之人能体会。

虽然如此,秋季在我却是极喜爱的季节,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是过于悲伤了。一阵风扫过,免不了有衰草落叶,但天空却格外高远湛蓝,空气也清新怡人。怪道古人说“秋高气爽”,真是再恰切不过了。当然历代描写秋景的诗文中,最潇洒飘逸的莫过于“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能写出如此诗句,少年王勃的才情实在是语惊四座。

一般人喜爱秋天大抵不过因为这个季节硕果累累——中国人真是务实。梨、苹果、葡萄、柿子、桔子、柚子……不胜枚举,光是听一听就足以让人流下口水,不仅解馋果腹,而且有利健康。如果再有一锅新稻米蒸的饭,一里之外就能闻到饭的清香,无菜无肉也能下去三碗。想起辛弃疾的几句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口水也“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我对秋的喜爱却在于她独特的气息——或者,因着这气息,关联着的物与人——我是如此注重感觉的人,可见一斑。比如花儿。

先说。当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年年都有展,从九月一直到十一月,偌大的校园就成了的海洋。从上大路正门一直到图书馆的走道两旁,再向西走通往上大河畔的小径,到处摆满了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形态各异,颜色各异。近看观花朵花瓣,远看赏奇特造型——宝塔、红旗、灯笼、兔子等等。当然,闻名而来的游客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管是去上课,还是到图书馆查资料,扑面而来的都是的味道。有时傍晚吃完饭,拿一本书,穿过花海往河边走,我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追随。或者有时他会假装不期然而遇,然后就谈,以及陶渊明,或者由陶渊明又说到桃花源。只是他不知道,我的最爱,还是在于桂花。我不是隐士,只是凡间的一个小女子。

与相比,桂花似乎到处都是。道路两旁,小区花园,走到哪儿都是甜蜜的香味。传说这桂花本是天上之物,杨万里《咏桂》诗云: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其实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桂花的记载,《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屈原《九歌》中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浆”可能是添加桂花而酿制的美酒;“桂旗”是用桂树的花枝作为旗帜来装饰用木兰树木材制作的车辆,由此可见,在楚地的早期文献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和观赏价值。此外,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和吉祥。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是形;“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这是味;“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传的就是情了。

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在空气混浊的办公室,我似乎依稀又闻到了桂花甜蜜的气息。那年秋天,我的床头插满了大枝大枝的桂花,每天伴着这香味入眠,早晨又在这香味之中醒来,整整一个秋天,直到桂花全部凋零。宿舍的姐妹常取笑我哪里招来了吴刚哥哥,我们也跟着沾光,我便微笑不语。其实也不过是一句“我最喜欢桂花”,有心的人把它放在心上而已。而今这年岁,谁还会真正在意你喜欢什么,还有谁会花那么多心思在这“无聊”的事情上?

如果有一天,我有一片花园,我一定种满桂花树,然后在桂香四溢的季节,酿一坛桂花米酒,蒸一块桂花糖糕,在月光如华的夜晚,读一首桂花情诗。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信息化的21世纪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惊喜:网络、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CAI辅助教学形式的变革等,信息时代的诸多变化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为适应时代的需要,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正式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方式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握高中生的特点,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应用到语文学科中来,必须借助网络教学的优势才有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一支粉笔打天下”这样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在网络环境中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体现的是“封闭”到“开放”这一课程观的变化,同时利用网络优势,体现教学形式互动,教学内容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高中生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学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内容丰富的高中语文研究课题(如“常德历史文化名人调查”“丁玲作品阅读鉴赏”等)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知识内容,网络资源则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有力工具。学生选择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等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进行。并且在研究进行中,还要通过与他人的频繁交流来改进方法,总结经验。这样,从研究内容到研究形式到资源交流再到汇总结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态度要伴随始终,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合作意识是大有帮助的。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由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要素组成。”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定要接触到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大量的信息,这对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无疑是有效的。而网络上众多的信息资源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提供了土壤。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也必须尝试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梳理、整合,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又会得到训练。在综合有效资源、归纳结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要调动创造性思维的各个要素,在网络的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很有意义的。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技能三个层面的含义。以往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比较单一,唯考试成绩论英雄。“高分低能”现象就是对这种单一评价方式的极大讽刺。而在信息社会,相比存储大量信息的能力而言,利用知识、创新知识,以及如何借助学习工具筛选、加工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育要适应时展的需要,要培养能适应信息化时代挑战的人,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增强意识,获取知识,强化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围绕研究内容制作好课件。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工夫,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研究探索的体验。因此,制作课件时教师宜从语文课堂入手,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掘“研究点”,制作好课件,发挥多媒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信息融于一体的优势,指导学生完成研究任务,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人教版必修五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在学完了全诗,弄懂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桃花源记》来研究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风格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也就是形成主题性研读。这时可用课件出示陶渊明的相关作品,让学生读后再说,同时可出示事先制作好的关于陶渊明生平经历的课件,引导学生从课件所展示的音像、文字资料中去研究、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就所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整理资料,分组制作本组研究内容的课件,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将本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评价。这样,学生围绕课件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探讨得出结论,在自主参与中形成研究的意识,培养了能力。

(2)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要知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仅仅只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环境中的初级应用。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进行整合才是它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将教学活动网络化,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对信息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这必将大大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如高中语文教学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给学生推荐了 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我们在完成了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就引导学生建立《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研读网页。网页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逐步完善,建立包括原著、学者专家的评论、相关的音频视频以及其他内容的网页链接,在研读中师生一起对研读的内容发表看法,在网络上交流。通过网络学习,师生在课堂上可以跨越时空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交流,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名著学习研究的兴趣,也为高中生有效研读名著提供了一条较理想的可行性途径。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渗透

高中语文课程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总之,语文教学情感的渗透,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素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渗透?

一、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渗透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应是培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体验感悟、语言积累、阅读背诵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发展。

(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感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对学生而言,如果能够体会到读书、作文、演讲、讨论等是一桩桩快乐的事,有着强烈浓厚的兴趣,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轻松、愉快,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就是在培养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感悟。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资源,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融入书中,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既让他们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广泛吸收人类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又让他们丰富阅读积累、知识储备,领略到读书的无穷乐趣,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受益终身。引导学生看一些诗歌、散文、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等艺术性、思想性都较高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编演课本剧,诗歌朗诵等形式,促使他们把阅读与运用自觉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培养学生表达兴趣。

(1)口头表达。我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学生特别喜欢的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情境小表演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乐于口头表达的兴趣。(2) 书面表达(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生活,缺乏体验,感到无话可说。写作文往往就是为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地凭空编造,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既不真实,又不自然,读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怎能不怕写作文呢?因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必须首先突破他们作文无话可说关。为此,我就有计划的组织安排“听”(听一场演讲,听一个故事,听一首歌)、“看”(看一部电影,看一场比赛,看一个人,看一个场面,看一处景物)、“做”(制作一个小玩具,煮一次饭,洗一次衣服,帮助一个有困难的人,参加一些项目的比赛活动)等方面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体验、感悟,获取并积累写作的素材,写出内容具体形象,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二) 在生活体验中升华感悟情感。

语文教学要以生活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和指导学生主动感受、主动体验、乐于交流。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明辨是非、善与恶、美与丑,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承现代人类文明成果,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例如《桃花源记》一文,“你是怎样看待陶渊明的思想的?你认可吗?为什么?”这是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他们从理想、处世、文学、影响等角度作了评价,有人说陶渊明是消极避世的隐士,宣扬人生无常,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不可取;有人说《归园田居》中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是积极的,这种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志士仁人所向往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有人说桃花源是陶渊明对现实不满的精神寄托——这是多么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思想。弱水三千,哪怕只取一瓢,也可自得。

(三)语言积累是情感培养的基础。

学生要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必须积累一定的字、词、句、段、篇,即要牢固掌握常见的三四千个汉字,做到能正确读写,了解其含义;掌握较丰富的词汇,如熟语、成语、歇后语等;学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积累大量的名言、格言、警句以及谚语;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我们要教会学生积累语言,并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汉语所负载的人文内涵,积淀丰厚的人类文化,以形成基本的文化情感体验。

1、让学生明白该积累些什么

a.积累字、词、短语;b.积累名句、名诗、名词、名段、名篇以及一些谚语、歇后语、双关语、谜语、名联、歌谣、美妙的比喻等等;c.积累学校或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及电视、报刊等媒体中的一些突出事例;d.积累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小常识等;e.积累学习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f.养成、积累学习语文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