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六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六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时间:2023-05-31 09:11:27

六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第1篇

本次命题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试卷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试题的特点。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坚持依据于课本,但又避免教材中机械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听力题的一题、四题;笔试题的六题等,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本次测试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不仅突出了对学生听、读、写、能力的考察,而且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如:听力题部分;笔试题的七、九题等。

(三)、融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且体现了考查的全面性。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次测试试题内容同样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侧重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别是除了发挥测试的作用外,对考生今后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也有一定的启迪。同时,本次测试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总之,整个试题的布局合理,题量适中,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后续学习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情况分析

四、测试的总体情况分析。

五、各大题的做题情况分析与探究

六、个人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如何进一步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下面就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儿做法跟大家谈谈,不足之处还望领导及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努力更新语言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利用课余时间我努力学习英语《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听、读和说的机会,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并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对话练习,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同时,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游戏、歌曲、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既容易又有趣。

3、狠抓基础,培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必须在扎实和活用上下功夫,因此在听、说的基础上,抓好学生的读写训练。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学习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36-02

自2013年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逐步成熟,考试难度也相对稳定下来。大转变渐趋稳定的形势下,201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迎来了三年内第一次小变化。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起,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作局部调整。四级听力试题作如下调整:取消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新增短篇新闻3段;六级听力作如下调整:取消短对话和短文听写,听力篇章由3篇调整为2篇,新增3篇讲座/讲话。听力试题的重大改革,听力难度大大增加,进一步向托福雅思等国际权威考试接近。

因此,笔者在苏州地区的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本科高校发放1650份纸质调查问卷以及若干电子调查问卷,共回收176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690份。

试题的调整必定迎合着社会的需求,笔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期从中了解并剖析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使得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方面的需求。

一、大学生对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态度

就笔者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您对改革题型是否加强训练?并说说理由。”64%的同学选择加强自己对于听力试题的训练,他们表示,即使是很小的变化也需要重视。16%的同学很矛盾,他们既想多多练习自己的听力,害怕失分,但又抱着小小的改革,分值不大的侥幸心理懒于训练。有20%的同学对于本次小小的听力试题变化表示漠不关心,他们觉得无论改革前后,是选择题,听不懂就可以瞎蒙,或许少了短文听写,正确率可以更高。

二、大学生现今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英语专业学生

就“平时如何学习英语”这个小问题,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作出如下总结:他们的课程以英语为主,每日的晨读必不可少。听说读写译,五要素。他们每天都会“磨耳朵”,即每日的听力。英语专业的听力老师会推荐学生每天都听VOA和BBCNEWS。口语课的老师会推荐他们在宿舍里用英语交流,营造一种外文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语音课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独有的课程,他们可以纠正自己的读音,学会连读等发音方式,有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除此之外,英语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追美剧的习惯,想必这种耳濡目染的氛围使得他们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词汇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翻译和写作当中显得格外重要。而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大的区分度就在翻译方面。因此,英语专业的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翻译方面,长此以往的词汇积累,不断练习的句式变换,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方面脱颖而出。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

就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重心不在英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会忽视自己的英语学习。他们更倾向于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从调查问卷中反馈出关于课堂学习方面的信息来看,除了部分同学不思进取、不好好听课之外,大部分同学会积极完成课后作业。除了传统模式的讲课文,默单词,老师们还会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看美剧,要求他们同学之间合作,与外国友人交流并录制视频。当笔者听到苏州大学的一位同学说,他们的大学英语课老师会让他们做听写,听BBC,边听边写,速度很快,第一次听根本跟不上节奏。这似乎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题目相当了,同时,他们的老师还会让他们看完美剧做完形填空。无疑,这位老师很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

就调查问卷中反馈出关于自主学习方面的信息来看,以机械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偏向于自己所学专业的专用名词、术语之类的英语学习,并且注重自己的口音、口语练习。能够做到和外国人交流毫无障碍,是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追求的目标。听力方面的练习似乎不是他们的重点学习内容。

三、新改革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

(一)改革走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

笔者在与团队成员研究题型改革后得出,对于积极备考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心理冲击。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会很难,无法应对。但是,笔者猜测,出卷人会考虑到,为了缓解不利影响,同时达到考试难度的相对公平,改革第一年,题型刚变,一次性达到预期难度的可能性很小。在研究过官方给出的样题后,三段新闻都出自BBCNEWS。新闻相对短对话更简洁明了,不会有太多的逻辑反转。除此之外,新闻基本只能考察细节,往往中心句在首句,进一步降低了理解题目的难度。

然而改革第一年,捉摸不定,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得很多学生重视这次改革,积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改革难点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

新闻听力中,会出现大量的专有名词与正式用语。这需要积极备考的学生扩大词汇量,或许这些专有名词并不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所需要掌握的词汇。同时,话题也将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校园、生活类,而将转变为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这对于听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问题“您觉得应该如何调整学习方式应对新改革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概括如下:改革似乎对于学习方式的影响甚微,但部分同学表示会增加对听力的重视程度,并且关注内外的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

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在减少传统的刷题模式的基础上,扩大眼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例如听听网上的国外名校公开课,在培养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多听听VOA、BBC,听完之后,中英文对比,扩大词汇量,重点理解新闻的意思。当然,中国的学生,最方便的CCTVNEWS也可以经常听听。“磨耳朵”的习惯会让学生在日后受益匪浅。

四、小结

就201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可以看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方式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刷刷题就能考过。新改革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的考试题型来检测、筛选出更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优秀人才。看似小小的变化,其实暗藏很多的信息。

结合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笔者建议考生还需要拓宽视野,扩大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中的大量专有名词与正式用语的了解,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定下心来,扎扎实实地面对变化,适时地改变英语学习方式,用改革的积极影响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官网.关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关于听力试题调整的说明[EB/OL].

[2]方兴保.大学英语四、六级新旧考试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8.

第3篇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次期末试卷的出题思路非常明确。通过试卷的形式来检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类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每套试题均有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构成。

一、试题特点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依据课本,对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重点单词的书写,动词时态的运用,以及语音的认知等),这些知识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力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

(三)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和一些生活常识。

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一)听力部分(其中四年级占40%,六年级30%)

听力测试诣在考查学生听音、辩音及听力理解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总体包括几大块内容:一、听音,选出你听到的单词或句子 二、听录音标序号 三、听音,选出正确答语 四、听音,在正确的图片下画(∨)。整体来看,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三题(四、六年级都是),学生不能领会录音内容中的关键信息,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听的懂但选不对,以至造成失误。

(二)笔试部分(四年级占60%,六年级70%)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词组、语音、语法等方面的考查。现分析如下:

1、读单词连线(六年级):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音标掌握的情况,从卷面上看学生做的还不错

2、英汉互译:其中也包含三年级知识,这也都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但由于大家疏忽不认真,失分教多,尤其是汉语短语译为英语,这也说明了学生学的快遗忘的也快,也是我们缺乏学习外语的语境的缘故。

3、选择填空:两个年级的试题都有此种类型,涉及到口语练习,动词的时态变化,关键短语,介词的使用等,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整体认读能力,学生完成的很好。

4、连词成句:本题较为简单,都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但学生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句首字母不大写,句末无标点符号,而且单词书写错误教多,主要是他们平时没大做过此种类型的题,而且写的机会又少。但六年级的学生做的不尽人意,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深思,也说明了在学生眼中英语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5、阅读短文,完成句字:因为是课本中的原文,问题也大致相同,所以此题大部分同学做的不错,但也有及少数做的不理想,既有审题不认真,不看清要求的原因,也有平时上课学习的缘故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2、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第4篇

问题 城乡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08-03

近几年来,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研究,尤其是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周燕红在对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研报告中指出,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的学生占60.80%,比较感兴趣的占28.66%[1]。姚文峰对1 302个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仅六成的孩子喜欢英语[2]。唐英的研究表明,约有一半的孩子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3]。同时,研究者在对小学生的现状研究中也发现,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异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4~5]。唐英的研究表明,四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转折点,而姚文峰的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

本文研究的是桂林市城乡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从两个维度共8个选项来了解小学生的英语情况并进行纵向比较。本课题对了解桂林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了解四、五、六年级学生之间英语学习的差异,以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据收集

课题组于2012年4-6月对桂林市市区、县城和乡镇各1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使用的问卷是改编过的文秋芳针对小学生编制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问卷由学校教师统一发放,给学生做好后统一收回。本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25份,其中四年级367份,五年级342份,六年级316份。

本次“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共8道选择题,问卷采用莱克特量表,分为5个选项,得分越高说明认同或赞成的程度越高。如“我对英语课:1.完全不喜欢。2.不太喜欢。3.既不喜欢也不讨厌。4.比较喜欢。5.非常喜欢。”选择“5”说明赞成的程度最高。

本课题把所调查的对象分为三个组,即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和六年级组,然后把调查数据输入到SPS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时,把三个组作为自变量、8个选项作为因变量,在通过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后依次就8个选项对三个组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比较。

二、结果分析

1.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笔者在对1 025名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很低,均值只有2.24分(见下页表1)。其中比较喜欢的有8.4%,非常喜欢的只有3.1%;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市区和县城的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乡镇小学从三年级开始),“现在的学习兴趣”几乎是0的占28.1%、比开始时的兴趣程度低的占52.2%,均值只有2.01(见下页表1)。“乐意看英语电视节目”的均值略高些,但是在对“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是否愿意增加英语课时”的选择中,均值只有1.91(见下页表1),“希望最好不上这门课”的占31.2%,“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占53%。这样的调查结果跟全国其他地区如周燕红、姚文峰、唐英的调查结果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笔者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把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分得清清楚楚的占54.5%,认为学习英语单词比汉字难或难得多的占48.1%,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与汉语差不多的学生占多数;对“我的英语学习是否有人辅导”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21.6%的学生得不到任何帮助,78.4%的学生则可以得到父母、亲戚、朋友、家教或者培训班的辅导。把该数据与“学习英语一段时间以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调查结果相结合加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得到了辅导,但是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偏低,以至于不愿意或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是觉得单词难学,而笔者在随后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单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

2.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纵向比较

对于“是否喜欢英语”的回答,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四、五、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见下页表二):F值等于7.049,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7.049,p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不喜欢这门课,现在兴趣是否有增加”的回答,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80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6.801,p

对于“大人要我看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我是否愿意”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14.0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0(F(2,1022=14.080,p

对于“如果英语课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是否愿意增加课时”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415,组间显著性等于0.002(F(2,1022=6.415,p

3.英语学习情况纵向比较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是否分得清楚”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0.814,组间显著性等于0.443(F(2,1022=0.814,p>0.05))。

对于“我感到学习英语单词比学习汉语的字词更容易些”的调查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4.6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9(F(2,1022=4.680,p

对于“我每天放学后花在英语上比花在汉语上的时间更多”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5.85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3(F(2,1022=5.851,p

对于“除了学校的英语课外,是否还得到别的辅导”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2,1022=5.042,p

在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情况方面,为什么六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相比较都有显著差异,而四、五年级之间却几乎没有差异呢?笔者认为,原因与该市初中和高中的入学考试有直接关系。虽然该市初中实施了义务教育,小学生毕业后按规定是就近入学,但事实上该市资源最好的几所初中都自主进行各种方式的入学考试,在这些初中的入学考试中,英语与语文、数学科目占有同等的分数比重。这直接影响了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习情况,不仅是学生开始高度重视,家长、学校也高度重视,甚至整个社会环境都高度重视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英语应试水平成为了学校英语教学和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基于这样的应试目的,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以及英语学习的各方面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四、五年级的学生。

三、结论与思考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笔者对桂林市城乡小学的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感到担忧。学生中明确喜欢英语学习的只占11.5%,而84.2%的学生希望不上或减少英语课时。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延长,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却在减少。学生在英语与汉语上花的时间差不多,可是英语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访谈中笔者还得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是英语单词的识记。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在桂林市,英语单词的识记已经严重地妨碍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何解决单词难学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应该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借鉴、推广自然拼读法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语教育(主要指英语)中突出存在两大问题,其中之一是费时低效。本研究的这个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尽管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但英语的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存在着诸多的哑巴英语、聋哑英语以及英语成绩与实际应用水平相背离等备受拷责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将英语变质为应试教育的后果。因此,只有让英语回归语言工具的本质,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6],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而在所遵循的英语教学规律中,在学生初学时尤以识字认字、通过阅读扩充词汇量为重点。笔者认为,自然拼读法能较好地解决小学生英语入门学习的问题。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提倡的一种英语入门学习的方法。这些国家的孩子在一开始学习英语时都学习自然拼读法,他们通过与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掌握自然拼读法的原理,达到了“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但不是盲目地全盘引进,而是结合我国的汉语拼音进行正迁移,在学生认字识字之后再引导他们阅读,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件简单、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

2.英语教学目标应回归到语言工具的本质上

笔者在对调查问卷的8个选项进行四、五、六年级的纵向比较时发现,六年级与四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7项、与五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5项,而四、五年级无论在哪个选项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四、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偏低,唐英和姚文峰的调查也表明四、五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点的阶段。这样的结果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索。

首先,英语作为传达意义的语言工具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感知和大量输入为主,学习的重点应在于学生对英语的感觉。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认字识字的能力,到四、五年级则逐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而六年级阶段在继续加强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进行一定的听说内容的输入。无论在哪个阶段,学生都应该享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对英语的兴趣则相应地逐步提升。唯有如此,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才能顺利地衔接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

其次,小学英语的教学不能到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时才被加以重视。事实上,让学生在短期内被动地提起英语学习兴趣是违反语言学习规律的:一是没有利用好小学低年级阶段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二是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受挫。如果我们不回归“英语是语言工具”这一本质来进行教学,而是一味地通过单一的评价手段去推动,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注定要以牺牲素质为代价的,同时还会造成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学生面临考试就狠抓,考试过后就放松,甚至不想学。这样的结果与英语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跟政府希冀通过开设外语课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战略意义是相悖的。

可见,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儿童语言的关键期就逐步引导学生按照语言规律进行英语学习,应根据语言“关键期假说”理论[7],在语言的关键期让儿童由识字认字入门,通过阅读让孩子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回归到其作为传情表意的语言工具这一该有的本质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后续教育中逐步真正实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燕红.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研报告[J].小学时代(教师),2012(10).

[2]姚文峰.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110-112.

[3]唐 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 2008.5.

[4]赵志霞,尚粉英.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科建设,2011.9.P163.

[5]李 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研究――以桂林市龙隐小学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4).

[6]包天仁.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12-15.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历史;四、六级考试问题;改革思路

    一、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发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1987年正式实施到现在已有 18年,参考人数也由最初几万人发展到如今500万人左右,它成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之一。由于其发展历史较长,受试群体与参与高校多,考试过关与否又往往成为许多地方录用人才的“门坎”,因此英语四、六级考试受到高校、学生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课程标准的变化最能体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历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经历了三大阶段性变化:

    第一阶段是1985年至1998年。1985年教育部发布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它要求教学以阅读为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需求。80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人们认识到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为解决学英语“不能看懂”的迫切问题,在当时提出重视阅读的英语教学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它也是根据先期调研得出的。早在 1982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成立了“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它经过两年的社会需要调查和中学生英语水平调查,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又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词汇表、结构表、功能意念表和微技能表,具体地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整个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所以这一阶段不仅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而且为当时和今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组织结构、教学、考试实施等方面做好了奠基工作。

    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2年。针对第一阶段暴露出的教学问题等,1999年教学大纲在强调继续重视“阅读”的同时,提出了“读写译并举,兼顾听说”的教学路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首次把“听说”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现在。200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计划,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入到首批启动的项目中。特别是在2004年 2月18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确定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内容包括逐步向计算机考试方式过渡,开发和建立我国自己的大型题库,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大学英语改革的核心就是彻底改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改革目的,同时将180所高校列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批试验校。

    简单地说,以上三阶段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由最开始的“语法为主”改为“阅读为主”,再转变为现在的“听说为主”。这样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英语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世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结果。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早在 1986年末就开始筹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标准化考试,并于1987年正式实施。教育部在1985年批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指出:“《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委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通知还指出:“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而“凡执行本大纲的学校,教育部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在执行《大纲》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服务参加考试的高校,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曾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为期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课题研究,检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与效度。由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结果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年参考规模人数达900万人次左右的规模。

    二、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存的问题

    作为规模大,参与高校多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会更凸现,英语考级将更受欢迎。然而,现实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取消论”。如北京外国语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润清教授认为,四、六级考试最好的出路是彻底废除;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更是认为“四、六级制度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需求与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从我们于2003年在1所重点大学和2所一般本科院校的随机发放的问卷统计(见表1)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集中于: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发、收问卷的高校类型

    发放问卷份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影响

自从1987年我国首次举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在这24年间,已有超过5000万人次的大学生或社会相关人员参加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能力测试性的考试,国家设立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考试一方面有效引导高校英语教学朝着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轨道顺利前行,另一方面为测试大学生英语水平提供一个权威而公正的平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设立以来,考试时间、题型设置、计分方式基本固定。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委也在一直酝酿对其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自2005年1月份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制改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试行方案,而四、六级考试改革也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了。

一、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原因

自从1987年首次全国范围的大学生英语四、六考试举行以来,四、六考试在提高大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整个社会对个人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

长期以来,许多高等院校都将学生毕业时是否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其能否获得学位的主要评判标准。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高校的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得不以四、六级考试为标杆,片面的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四、六级的应试能力,使学生渐次变为“考试工具”。具体表现为只会做题,在实际应用中则表现为“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不能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相应的交流和沟通。就学生而言,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进而获得学位,就必须按照四、六级考试的相关类型来进行英语学习。这种为通过考试而进行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从素质教育方面讲,这种类型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也将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硬指标”,没有通过相应的四级或六级考试的学生就会直接被排除在外。一般而言,如果企业从工作的特殊性考虑,要求应聘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四、六级考试,那么无可厚非。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企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规定应聘人员必须具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些适合岗位的优秀人才由于不具备企业所要求的四、六级证书的条件而无法参与应聘,从而导致企业人才的无形流失,造成一些看不见的损失。

上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与国家设立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也就成为促使四、六英语考试进行改革的最主要的原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关系到高校英语教学活动能否高质量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中就应该尤其注意在保证其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的同时,起到引导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方向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二、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针对大学英语四、六考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其进行适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实施改革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四、六级英语考试试题内容的改革、总成绩计分方式的改革、考务管理方面的改革等。

1.试题内容的改革

此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相关规定,对考试大纲、考试形式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在新题型的设置上,特别加强了对英语的听力与写作能力的测试。题型方面的改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大了听力的权重,听力由占原来试卷的25%增至现在的35%。增设了长对话理解,并把原有的“短文理解或听写”修改为“短文理解和听写”;二是降低了阅读部分的权重,由原来的40%将为现在的35%;三是对综合部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降低了其再整体试卷中的权重;四是取消了原有试卷的类型,如传统的“词汇与结构”部分就在改革后的试卷中没有再出现过。

2.试卷总分制的改革

自2005年1月份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制改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

3、考务管理方面的改革

在这方面,主要体现为国家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权限更多的限制在高校以内,从而减轻其社会权重,使之能更好地为高校英语教学服务。

三、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影响

第7篇

高考前100天工作安排

2月26日星期五做好“冲刺100天”宣传召开“冲刺100天”教师动员大会语文周练2月27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2月28日星期天零班继续补课,晚上班主任例会3月1日星期一分班召开“一模”动员会,规范答题。数学周练3月2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制订第二轮复习计划3月3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制订第二轮复习计划英语周练3月4日星期四召开高三全体教师会,布置一模考试。化学、历史周练

3月5日星期五全天组织学生参加一模考试。同时组织老师阅卷。3月6日星期六全天组织学生参加一模考试部分老师参加市统一阅卷3月7日星期天部分老师继续参加市统一阅卷。做好阅卷成绩分析工作。3月8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9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重点做好一模成绩分析物理、政治周练,3月10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重点做好一模成绩分析英语周练3月11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

3月12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13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召开年级教师会生物、地理周练3月14日星期天召开家长会,晚上班主任例会3月15日星期一分班召开师生对话会数学周练3月16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17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3月18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3月19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20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开始进行文、理综合训练(每一周1次)3月21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3月22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23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24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3月25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3月26日星期五语文周练3月27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3月28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

3月29日星期一数学周练3月30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3月31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1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2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3日至10日参加市研讨会,文综、理综合训练4月3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4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5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6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7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8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9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10日至16日分类指导、学法指导。文综、理综训练4月10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11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12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13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14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15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

4月16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17日至23日各班出一期高三后期学习方法和心理指导黑板报4月17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18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19日星期一数学周练4月20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21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英语周练4月22日星期四化学、历史周练4月23日星期五语文周练4月24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进行文、理综合训练4月25日星期天上午理科零班补课,下午生物、地理周练晚上班主任例会4月26日星期一分班召开二模考试动员会,召开全年级老师会4月27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周练,4月28日星期三全天,组织二模考试4月29日星期四全天,组织二模考试老师参加二模考试阅卷4月30日星期五休息5月1日星期六休息5月2日星期天补上一天的课,讲评试卷5月3日星期一分班进行二模考试小结

5月4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物理、政治,对二模考试进行分析开展班级之间排球友谊赛5月5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

文、理综合训练5月6日星期四开展班级之间排球友谊赛5月7日星期五开展班级之间排球友谊赛5月7日至14日加强与外界联系,获取高考信息、交流卷。命一套难度较低的模拟试题5月8日至9日第一次考前适应考试5月9日星期天分班召开老师碰头全晚上班主任例会5月10日星期一数学高考模拟检测5月11日星期二英语高考模拟检测5月12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文综、理综训练5月13日星期四语文高考模拟检测5月14日星期五自由复习

5月15日至16日第二次考前适应考试5月15日星期六上午补课,下午物理、政治周练5月16日星期天晚上班主任例会5月17日星期一数学高考模拟检测5月18日星期二英、数、化、地备课组活动,重点:考试技巧辅导英语高考模拟检测5月19日星期三语、物、生、政、历备课组活动重点:考试技巧辅导文综理综高考模拟检测5月20日星期四语文高考模拟检测5月21日至22日第三次适应性考试5月25日至31日摆滩设点,各科从信息卷和交流卷中重组一套模拟题6月1日至6日回归课本,讲解重组卷,猜题押题。“应试”指导、心理咨询6月7日至8日学生高考,老师时刻关注学生情况,尽可能的减轻学生心理负担6月9日至11日指导学生估分,填报相关志愿

第8篇

关键词:学习策略 四级英语 相关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很有必要。

一、学习策略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1.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的内涵,提出了各自的定义,虽然目前对学习策略还没有一个一致认可的定义,但对其具有的一些显著特点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同,如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二语或外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贯穿于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全过程,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也是可以教授和学习的等等。

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005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其近期的改革措施是按照《教学要求》来修订考试大纲,开发新的题型,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式,把考试的形式从原来评价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

二、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嘉兴学院非英语专业06级本科的学生(管理、建筑和医学专业,共收回有效问卷131份)。

2.调查工具。(1)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由20题关于学习策略的选择题组成,每一题下设五个选项:A.完全符合我的情况;B.比较符合我的情况;C.有时符合我的情况;D.不太符合我的情况;E.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各选项对应的分值分别为5,4,3,2,1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分4步:(1)将问卷调查表上的选项A、B、C、D、E分别转换为数字5、4、3、2、1;(2)进行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3)进行相关分析,检测自变量(学习策略)与因变量(四级考试成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4)用T检验分析低分组和高分组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1.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最高得分为89分,最低为27分,平均分为64.1分,标准差为10.673。

2.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用T检验分析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在所有131个调查对象中,四级英语成绩前33位学生和排名后33位学生分别被列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T检验来比较两组学生之间运用学习策略的差异。①元认知策略:高分组在确立目标、选择方法、调整纠错和总结成绩这几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上不仅平均得分都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其P值显示在0.05或0.01水平上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高分组学生往往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善于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通过总结学习情况和自我评估学习成绩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安排。②认知策略:在认知策略中词汇学习方面,高分组学生更经常地使用查词典的方法来掌握词义和用法,也更善于通过上下文来猜测和学习词义。在写作中,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列提纲和文章衔接与连贯策略的运用上有显著差异。③社会交际策略:徐锦芬等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学生在会话练习中较少使用有效交际策略,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是我国现今的学习条件和测试体系……因此增加运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在与他人积极合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解决自身的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交际策略的运用能力应该是我们今后教学中的重点。

四、结语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笔者建议: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意识到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策略知识、使其明确学习策略在提高学习效率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运用策略的动机,训练学生对策略的实际运用,使其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06),项目编号:70106072。]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王芳姿: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9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证实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 研究主体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体为80名来自六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一班是实验班,采用学案导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二班是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各有40名学生。两个班级由同一个老师教了半年,学习状态稳定。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教材,每周有八节英语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两个班级在实验前的英语阅读水平几乎是一样的。以上条件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的工具主要包括:前测试、后测试、调查问卷、采访和统计软件。在实验前后,在试验班里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学生对学案导学的态度。前测试试卷和后测试试卷都是由四篇阅读理解组成,总分为40分,要求学生在35分钟之内完成。在实验开始前,前测试试卷分别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后测试试卷仅在实验班进行,用来测试学案导学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调查问卷一共有14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态度;二是关于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和策略;三是关于学案导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

2.数据收集

试验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前调查问卷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80个学生均在30分钟之内完成,80名学生均完成调查问卷,所有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都是有效的,当实验结束的时候,两个班再次做同样的调查问卷。前测试和后测试分别在新学期开始时和结束时进行,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统计分数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3.数据分析

(1)前测试结果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具有相同的英语阅读能力。

(2)后测试结果分析

对比表1和表3可以发现,采用学案导学的实验班,在试验结束后,平均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学案导学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比表2和表4可以发现,控制班的前测试结果和后测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控制班的英语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第10篇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明确提出:将积极研究开发设计计算机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的规模。首都医科大学早在2007年就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计算机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实践表明大规模计算机口语考:试是可行的,但也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首都医科大学计算机口语考试的设计与实施

(一)计算机口语测试流程目前首都医科大学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试卷命题(教师命题、主考审阅、计算机录入)考务管理(考场、考生和监考安排)考试过程(考试登录、考试进行、收卷和交卷)试卷批阅成绩处理(成绩、成绩统计分析和资料存档)。

(二)计算机口语测试设计

计算机口语考试与直接型面试考试具有同样的效度和信度是计算机口语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的口语能力应包括3方面:语音语调、连贯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设计计算机口语考试。1.考试任务口语考试的测试任务主要有:(1)考前热身问答(warm-upquestions),(2)短文朗读(readingaloud),(3)故事复述(retellingthestory),(4)就给定题目即席讲话(continuousspeaking)。(1)(2)(3)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任务(4)考察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评分标准

为全面、详尽、客观地了解学生口语水平,我们根据语音、词汇和流利程度等因素制定评分标准对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为5个等级)。

3.评分方式

为保证评分标准的一致,我们对评分教师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为确保评分的公正,每一份试卷的数据都被输入移动硬盘,由两位教师分别进行评分,如两次评分差距超过两个等级(4分),就由主考教师进行复听复核。

(三)计算机口语测试的实施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七年制学生90人,在两个不同的语言实验室同时测试同一套试题,考试时间为15分钟(不包括考场就绪、考生登陆和试音的时间)。学生进入考场后,输入姓名学号登陆,考务员确认学生身份,学生试音,调节音量,试卷分发,学生考试。考试结束,考务员统一提交试卷,上传试卷到服务器,所有数据输入移动硬盘存档,学生端的试题及答卷文件被删除。

二、计算机口语测试的结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第二次参加计算机口语考试,有一定的经验。考试安排在一般的语言实验室,考试时相邻座位有一定干扰,学生戴耳机进行测试,录音效果较好,评分教师能清晰的听到考生本人的声音,没有串音的情况。样本采集基本合格。75%的实验对象充分利用了考试时间,未完全利用考试时间的同学主要是由于其语言能力,不能连贯表达,或对讨论问题发言过于简单,空耗了考试时间。

(二)数据分析

本次测试的总分为10分,平均分为7165分。可以看出实验对象的整体口语水平不是很高。标准差1156,说明大多数学生的本次考试表现相近。平均分和中位数较接近说明测试采样趋于正态分布,有一定代表性。

不同评分员的评分还不能保持完全一致,两个教师对一个考试的录音打分完全一致的只有35155%,差半个等级(1分)的有56168%,两者累计达到92123%,这表明教师掌握评分标准的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超级秘书网

三、讨论

我们在此次口语测试后立即对考试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又对部分实验对象做了深度访谈。发放问卷90张,收回有效问卷86张(占95156%)。考生对计算机口试总体上持赞成态度:多数学生认为计算机考试比面试型口试压力和紧张情绪减少很多;计算机屏幕上的文字有助于考试对考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减少学生听力水平对其口语水平发挥的影响。他们认为计算机考试的缺点在于:人机对话使考试缺乏真实性;在不理解考题的情况下,没有机会请考官重复问题;考生在情绪欠佳时无法得到考官的鼓励和帮助;少数学生(3名)提出考

试时受到临近学生答题声的干扰。评分后,对评分教师的访谈反映出计算机口语考试如下优势:(1)计算机考试的公正性相对较高,有效避免了考官的临时状态、情绪、发音语调、语速等可变因素。(2)计算机考试时间比面试型考试时间掌握更精确,确保每个考生享有同样的发挥时间。(3)计算机考试避免了考试和评判时的主观性。面试型考试是不可重复的,通常是考试当场对考生成绩进行评判,尽管可以通过录音和录像复听,但这仅限于少数考生,难免出现不够客观的考官印象分,而计算机口语考试使评判更加专业化、流水化,而计算机考试可以复听和反复比较的特点使其在准确性和效率上远远高于面试型口语考试。(4)计算机口语考试使同一套考题为更多的考生使用,这既节约了资源增加试题的使用率,相同的考题也提高了考试的信度(保证考试内容和难度更加一致)。(5)英语教师不需进行长时间的持续面试和现场给分,消除了考官的压力,计算机考试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而且评分可以由专业人员在方便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下进行。(6)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口语考试的内容。除了考生提出计算机口语考试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还提出了在计算机考试中,一些学生的考试缺乏真实感,表达不够自然;计算机口语考试的操作系统教师较难掌握,考试需要熟悉计算机口语考试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面试型考试的评分是由参与考试全过程的考官给出,计算机口语考试考评分离,可能会有部分不够负责人的评分教师在没有听完考试全部录音的情况下,根据部分录音内容评分。

四、结论

尽管计算机口语考试的实际效果还做不到尽善尽美,但这是解决大规模口语考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计算机口语考试较之面试型口语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交际性强、听力和记忆负担轻的考题是较为理想的口语测试任务。实行计算机口语考试是大势所趋,这迫切需要建立大型口语考试试题库和完善口语测试系统,同时应加强对评分人员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1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蔡基刚1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口语测试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研究[J]1外语界,2005,(4)1

[3]金艳,郭杰克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菲面试型口语考试的效度研究[J]1外语界,2002,(5)1

第11篇

摘 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然而,考试不良信息传播严重影响考风考纪和校风、学风建设以及考试公平。文章在分析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传播的现状、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为各级考试机构及考务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对策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考人数不断增加,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700万人次,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科考试,全部为在校大学生。由于这项考试项目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用人单位都很看重这项考试的合格证书。因此,这项考试社会关注度高,组考工作压力大,考风考纪管理难度大。其中,考试不良信息传播是考务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难点之一,如何遏制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是当前我们做好考务管理和严肃考风考纪的重要课题。

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现状分析

考试不良信息主要是指所谓的考试“试题”和考试“答案”以及在校内外如厕所、电线杆上等或互联网上张贴、的各类小广告,一般是考前或考试期间通过通讯工具发给考生或在互联网上公布、兜售甚至贩卖。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大部分是错误的,但是许多考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宁可信其有而冒险购买、传播甚至贩卖,严重影响了国家级教育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互联网上助考网站、QQ助考群以及网上论坛,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信息传播广泛而迅速,覆盖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二是来自校园小广告,校园的这种小广告在考前是铺天盖地,防不胜防;三是来自各类名目的培训班或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打着“包过”的旗号招揽生源,唯利是图;四是来自亲朋好友或同学,这些亲朋好友或同学可能来自本校、本省或全国各地,范围广泛。五是来自各类“助考”机构,他们安排人员进入考场把试题拍摄后传出考场,通过考场外的“高手”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做好答案再通过通讯工具发到考生手中。这些“试题”、“答案”的发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考生自带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进入考场,接收场外信息;另一种是由提供“试题”、“答案”方提供器材,设备可以藏在橡皮擦、手表中,接收场外信息。考场现有配置的防高科技作弊设备已经不能有效干扰这些信息的接收。至于这些“试题”、“答案”最终来源,也是无从知晓。据说,这些“试题”、“答案”的购买、发送都是单线联系,且是团伙作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目前《考试法》还未出台,在没有出现试卷失密、泄密的情况下,公安部门也奈何不了他们。

近年来,还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考生已到考试时间却未及时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而是利用笔试开考后,允许15分钟内还可进入考场的机会(相关规定)在考场外用手机接收有关信息带入考场作弊。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它们的知名度,聚敛钱财,专门招聘一批所谓的“做题高手”,如在校研究生或教师,专门负责研究考试题库、出题规律,进行押题,提高命中率。有的更是安排人员进入考场把试题拍摄后传出考场,通过场外的“高手”分工合作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做好答案再通过通讯工具发到考生手里。因此开考后15分钟内考生迟迟不进考场,在考场外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接收信息带入考场舞弊的现象。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率,则难以准确统计。

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良信息的防范对策

考试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在全国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不但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其他各类考试也很常见。考试不良信息的出现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但对其他考生不公平,而且给考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严重影响考风考纪以及校风、学风建设,甚至导致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防止和杜绝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考务管理,加强考试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做好考试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一是加强试卷安全保密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试卷保密室和试卷分发场所的监督检查,严格履行试卷、答卷交接手续,克服任何麻痹大意的思想,确保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强对备用卷的管理;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考生进行道德教育、诚信与法制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并在考前向社会公布;三要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对监考教师考务规定及反作弊技能的培训,增强其责任心,经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方可持证上岗;四要采取人防和技防并举,考场管理中普遍使用金属探测仪、手机信号屏蔽仪、无线信号侦测车等高科技设备,有效阻断了作弊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严禁监考教师和考生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积极与公安、工信等部门配合,加强对利用高科技通讯工具舞弊、传播危害考试安全的有害信息等行为的联合防范和打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监控、及时清理通过网络、手机、校园小广告等传播涉嫌泄密和作弊信息,打击兜售作弊工具、帮助考生作弊、诈骗考生的违法行为;五是要加快标准化考点建设步伐。随着四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展开,依托它们,切实把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做实做好,为各项考试服务。尤其是对考风考纪薄弱考点,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尽快完成标准化考点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用人单位对该项考试的更加重视,这项考试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然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各类形形的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我们任重道远。在做好试卷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考试不良信息的传播,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做好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  测试有效性  真实性

        0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0年开始实行以来,在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一场大规模标准化的考试,有许多学者专家对它的测试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就大学英语四级的真实性,分别从三个主要测试部分-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和题型,进行分析与讨论。

        1 测试真实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根据巴赫曼和帕尔默(1999)提出的语言测试有效性的模型,测试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六个要素:信度、效度、真实性、相互作用性、后效作用和可行性。一项测试的总体有效性等于各项要素的总和。

        在这个理论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言使用领域(target language use domain,or tlu domain),它指的是非测试情景下的语言使用任务。测试任务反映语言使用领域特点的程度越高,便意味着该测试任务的真实度越高。

        在设计一个真实性高的语言测试任务的时候,首先要识别语言使用领域中某一任务的特点,然后选择反映这些特点的测试任务。一个真实性高的语言测试,能够完全反射出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语言。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测试真实性浅析

        2.1 识别语言使用领域及其特点 根据大纲,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在中国,大学在校生主要是在学术环境中使用英语,如大部分英语课程的课堂活动是用英语进行的:学生听教师的口头指令,提问,回答,做笔记,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讨论,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使用英语教科书,做课后习题,写论文或报告,做试卷等。然而,他们很少在课堂外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外国人进行社交的机会也不多。就非学术环境而言,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他们可能在一个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情景下使用英语,如读写邮件、阅读并制定各种说明和表格,或有时与客户进行口头交流等。

        由此可以判断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语言使用领域包含两个方面,即学术和非学术的环境。

        2.2 听力 在听力方面,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广播节目”。表格1对样卷中听力部分的考试内容和题型进行了分析,以衡量测试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

        表格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真实性分析 (‘o’ 代表测试任务与语言使用领域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 “x” 代表缺少一致性, “” 代表一致性不确定)。

        样卷包括了学生在学术环境中会遇到的讲座(如篇章理解)和对话。虽然日常生活中朋友、夫妻之间用英语进行对话的可能性较低,但对话部分模仿了真实的语言情景,并加入了一些英语口语中常用的表达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使用领域的特点。因此,这一部分的测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

        然而,听力部分的内容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尽管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功能性的对话,如出借和归还物品(第1题),但是对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主要的语言使用领域却是学术环境下的英语课堂,而朋友之间日常交往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对话部分中,则很少有内容包含学术环境下的对话,这又恰恰是在校大学生使用英语最频繁的领域。

        2.3 阅读与写作 对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第二语言环境是英语相关课程的课堂,他们阅读教科书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他们完成英语课程的作业,如写论文、报告等。此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强调学生应该能够阅读和写作与将来从事职业相关文章,如备忘、通知、邮件、说明、表格、报告、日程安排等。这些题材的文章也应包括在阅读和写作的测试中。

        表格2和3对样卷中阅读和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进行了分析,衡量测试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

        表格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部分真实性分析

        表格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部分真实性分析

        从表格2中可以看出,阅读部分的测试内容的真实性较高。阅读文章的话题涵盖范围广,包括社会学、环境问题和教育,这些话题都有可能在教科书和课外资料上看到。此外,学生要求掌握的语言能力也具备较高的真实性。如在语言使用领域中,人们经常需要快速阅读某个材料,以寻找某个特定的信息,而略读和查读这一测试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

        表格3显示,写作部分的测试任务详细反映了大学生所应掌握的学术环境中的写作能力,如演讲稿。因此,也体现了一定的真实性。

        然而,这两部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样卷中,无法找到应用类型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事实上,非学术环境中常用的应用型阅读文章和写作题材,如备忘、通知、邀请函、邮件、说明书等,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是主要的题材。同时,这些测试要求在考试大纲中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又恰好是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题材。它们的缺乏,表示测试任务和考试大纲、语言使用领域之间的一致性不高,从而降低了阅读和写作测试的真实性。

        4 总结

        通过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样卷听力、阅读和写作部分内容和题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该考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这三部分的测试内容和题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语言使用领域的特点,与语言使用领域的一致性较高。然而,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阅读与写作部分,测试内容并没有包含非学术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如应用型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没有在测试内容中体现出来。至于听力部分,虽然模拟了真实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场景下的对话,但是却缺少对学术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的关注。

参考文献:

[1]bachman,l.f & adrian s.palmer 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achman,l.f.1999.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