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文学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欧美;生态文学;译介
外来的文学影响对于任何阶段的文学革新都是重要的文化推手。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正是由于中国生态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因素的吸收与借鉴,在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中国当代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者从思想上刺激接受者的观念更新,或者提供崭新的内容启迪与艺术观照,从而促进了中西不同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一、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在西方,一般认为,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文学作品《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世界生态文学时代的来临。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世骇俗的笔调揭示了滥用DDT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提出人类应与其它生物相协调、共同分享地球的思想。这部作品犹如生态文学的一声春雷,在美国掀起了生态思潮,这种思潮又迅速地蔓延到了欧洲乃至世界。
这本书最早于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但出版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或许是80年代的中国生态破坏还不太严重,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但卡逊对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不可忽视。鲁枢元曾提到“我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是在台湾。其中的代表作家马以工、韩韩和心岱等人无疑都是接受了蕾切尔・卡逊的熏陶的。”[1]著名蒙古族生态作家郭雪波曾说“感谢蕾切尔・卡逊女士,一部《寂静的春天》撕开了人类贪婪虚伪的面纱,勇敢地首次举起环保的大旗。”[2]
二、 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
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梭罗1854年出版的闻名于世的生态散文著作《瓦尔登湖》所起到的重要启示作用也不得不提。在书中,梭罗不仅对于自然现象有着细腻的描绘,而且还体验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完美相处的生态佳境。梭罗倡导回归自然、简朴生活、节制欲望的生活理念,呼吁人们去追求物质生活的简单化,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去诗意地栖居,这对于处在物欲横流、灵魂彷徨时代的当代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美国,这部作品使梭罗几乎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成为绿色圣徒”。[3]
这部作品最早是在1982年由徐迟先生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此后,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沈阳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国内众多的出版社纷纷出版了不同译者翻译的《瓦尔登湖》,各种版本的散文集、名作赏析中也纷纷刊登《瓦尔登湖》的节选。这部作品在被引进中国文学界之后,立即引起了作家们的强烈关注,成为长期影响当代生态散文创作的异域文化经典,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启示价值,中国当代的不少生态散文作家们如张炜、韩少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部作品的影响,并从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养料。《瓦尔登湖》在中国的译介如火如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作家和读者对于梭罗的了解和认识并深受其影响。
三、 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寂静的春天》一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阿尔伯特・史怀泽”。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是西方生态伦理学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位。1963年出版的《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收集了史怀泽的主要论著。史怀泽敬畏生命理论的核心思想可归结为: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关于创立生态伦理学的首次主张。
1992年,陈泽环翻译的《敬畏生命》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史怀泽生平与思想开始为中国的学者和普通读者所了解。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将《敬畏生命》重新出版,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史怀泽的思想进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思想在中国日趋受到重视,环保、爱护动物、素食等各类组织,往往将史怀泽的思想奉为经典,其生态伦理学思想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80年代《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反响平平不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包括《敬畏生命》在内,更多的西方生态理论与文学著作被翻译进来,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文学作品已经由最初零散的翻译变为有体系、有系统的译介,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与影响。
四、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对生态伦理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力作是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他主张把伦理学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他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点,因为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而是作为自然界共同体中一个好公民的角色。《沙乡年鉴》被当代生态主义者奉为圣书,“大地伦理准则”于1990年被写进美国林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中,利奥波德被美国议会两院和各环保组织誉为“当之无愧的自然保护之父”。 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他的思想也传到了海外,《沙乡年鉴》已经有了俄文、日文、法文和德文译本。
1997年,被誉为我国“环境史的拓荒者”的侯文蕙翻译了《沙乡年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很快在中国引起反响。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家徐刚承认自己读到利奥波德的作品时内心感到了颤抖,他认为“大地伦理学应是,以生命家园取代人的王国,人与大地之上所有生命,一切存在物互为关联、生死相依的伦理学。”[4]
五、 其它
自1979 年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以来,1982年, 《艾特玛托夫小说集》翻译出版;1983年,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舒马赫的《小的就是美好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和瓦西里耶夫的《不要射击白天鹅》翻译出版;1986 年,《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和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出版;1987年,艾特玛托夫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断头台》由李桅翻译漓江出版社出版;惠特曼的《草叶集》、池田大作、贝恰的《21 世纪的警钟》、埃伦费尔德的《人道主义的僭妄》、《劳伦斯诗选》等亦于同年出版;1989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著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由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翻译出版,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文献;1991年,萨克塞的《生态哲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1993年,爱默生的《自然沉思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狄特富尔特等编著的《人与自然》由三联书店出版,拉夫尔的《我们的家园――地球》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安居》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从1997年开始,吴国盛主编的《绿色经典文库》陆续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其中包括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与理论著作,如梭罗的《瓦尔登湖》、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麦茜特的《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等著作;1999年,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辛格的《动物的解放》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上述众多西方生态理论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大大地开拓了中国生态作家的视野,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作家对于自然生态的伦理价值、审美意义的认识,对于他们建构起生态文学的思维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西方生态文化和文学作品的输入拓展了国内读者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深度,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生态文学在中国逐渐升温,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02页.
[2]郭雪波:大漠笔记[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90.
一、 影视作品推动非经典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
我国文学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国内电影制片人在创作电影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已有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以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展开创作,这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全新形式。当前来说,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同时,国外许多经典电影也多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源泉。[1]对国内影视作品市场和影视作品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得知,国内许多制片人在创作影视作品时通常会在文学作品中选取创作主题和素材,尤其是当代小说更是引发狂热的影视改编热潮,相对于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来说,电影制片人更加热衷于当代文学作品。此外,在电影市场中,大部分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当代影响力甚小的以小说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在国内影视作品中也非常普遍。譬如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该部影片在语言应用和人物塑造以及时代背景刻画等方面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之作,上映多年后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在创作过程中亦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该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李碧华,实际上该部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前并没有受到大量读者的热爱,而在电影上映后该部小说便受到了大陆读者的热切追捧。[2]此外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改编自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甚至部分原著作品并没有广为人知,而少部分文学作品更是依托于影视作品才受到观众的重视。也就是说许多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都是借助于影视作品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许多观众还没有观看电影之前对于原著作品的作者和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观看影视作品后才会有兴趣去阅读原著作品,部分小说作品是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才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
就我国电影创作来说,大部分是改编自非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迅速发展,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 改编经典文学作品应注重保留原著艺术价值
(一)影视作品可以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题材
相对于非经典文学作品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更能促进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的发展,能够给予影视作品创作更多的创作素材。我国获得成功的影视作品大多数是以非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但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极大促进着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甚至是经典文学的发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典文学的影响势必会长久永存,而影视创作在改编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扬经典文学作品,而且经典文学作品还能够推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并能招徕更多的观众。在电影发展中经典文学作品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不仅要对非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还可以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以促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双赢。
(二)应充分遵循原著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
我国影视作品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对较少,并且改编的经典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质量都相对较低,这不仅是因为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给予“经典”足够的重视,导致改编游离于原著的“经典”之外,从而导致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普遍质量较低。[3]部分改编者认为只有以原著作品作家的视觉上来看待作品,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才是尊重原著和原著作者,其实不然,尊重原著作品和原著作者指的是在改编过程中保留着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始终保留着原著作品中的精华内容,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内容,从而对原著作品进行视觉化改造。文学作品体裁和影视作品体裁有着较大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和模式,不仅会损害原著作品,而且还会使得影视作品丧失独特的艺术特色。正如语言翻译,直译是无法表现出原著的价值和精髓,而意译则更能表现出原著思想内涵。
三、 分析文学改编成电影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各种影响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母体,而文学精神与品格则是衡量影视作品的主要标准。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部分和思想内涵,影视作品则能够大力传播原著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现阶段,国内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多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而改造的,结合我国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热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结合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著作的同名小说《祝福》进行改编的,此后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素材和创作源泉,并推进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美国著名理论家普洛斯东论证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获得很大成就,在获得金像奖十部影片中便已经有五部是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同时那些影响力深远的经典文学巨作也相继被影视创作者加以改造。知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广泛被影视作品用作改编素材,改编次数高达13次,而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和莎士比亚等所创作的作品更是被不少影视制作者搬上荧幕。现阶段来说国内稍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都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制片人也充分结合文学作品的精髓展开全新创作。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发挥出影视作品的舞台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改造。
四、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意义
伴随着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影视市场发展需求和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在创作电影时可以采用娱乐化叙事方式来展开创作并满足快节奏时代的基本需求,娱乐主要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不会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方式。当今忙碌而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娱乐来释放出自身的压力和情感,并能够在这种娱乐消遣中获得享受的。[4]消费语境的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促使着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娱乐性,而电影创作也逐渐由原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娱乐性叙事。
(一)娱乐化
在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里,我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娱乐性的特色。而部分叙事文艺的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情感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点秋香》,这两部本来是属于戏曲作品,但是电影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变换了作品中的基调,并将其主题换为爱情主题,而原著中原本儒雅的人物形象也被改编成为武林高手,影视作品改编得荒诞。影视作品《三毛从军记》是改编自漫画电影《三毛流浪记》,并充分体现出“三毛”的人物形象特征。影视作品是站在孩子角度上来对战争进行刻画,而电影中冲锋杀敌与战场阵亡等都是由三毛演化而形成的,从娱乐中获得战争的另外一种感受。
(二)流行化和感性化
在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应当要充分结合消费时代大众市场的普遍需求,应要使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充满着娱乐化的特点,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内容创作得更加诙谐和娱乐,从而创作出创新且符合大众要求的影视作品。当前社会正处于消费社会,其中消费社会具有娱乐化、流行化以及感性化等特征,能够促使影视作品生产出更多符合现展要求的作品。通过喜剧化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从而满足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周晓文所创作的《秦颂》,向世人呈现了娱乐化的历史,极大满足着时展的基本要求。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我国经典文学巨作《史记》作为题材,而实际上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重新构造了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并增添了许多描写,比如高渐离和栋阳公主在影视作品中奇妙的生死关系并不是原著作品中所有的。影视作品营造着离奇事件和古朴氛围都是对历史进行娱乐化与传奇化的处理。同时还有陈凯歌所创作的《荆轲刺秦王》和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都改编自文学巨作《史记》,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了娱乐化处理,使得影视作品更具备观赏性。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在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都是以电影导演视觉来看待文学作品,并在不违背原著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来进行虚构性的创作,并想通过虚构的影视作品来表达自身对于历史发展的观点,不仅让影视作品保留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新创新,这不得不说在电影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当前来说以历史主题为创作思路而展开的虚构故事不仅为社会观众提供了娱乐看点,戏说历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是时代社会人们的娱乐品。
(三)平民化
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非常贴近社会民众生活,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普通大众所热衷的消遣娱乐产品。而他所制作的影视作品中也大部分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譬如《夜宴》则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都是使用喜剧方式和策略展开电影创作,并始终将电影类型定位于喜剧作品。在1997冯小刚制作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部作品是其在大陆地区所创作的第一部贺岁电影,该部贺岁电影在上映后票房便一直高居影院榜首,在1999年他所创作的《不见不散》和2000年所创作的《没完没了》都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导演冯小刚在创造贺岁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影响相对较大。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语言和行为在王朔的描述下显得尤其生动和和迷人。王朔在细致观察生活上对冯小刚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也促使着他所创作的贺岁片都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冯小刚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常在夸张故事中添加包袱,这使得电影故事情节更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在其创作的贺岁影片中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也能获得成就,这满足着当前社会普通民众的心理,普通民众也渴望获得成功,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普通民众找到了情感寄托,因此其所制作的电影受到了广泛民众的大力支持。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和创作思路,但是因榈缬昂臀难Я秸咴谝帐跣问胶鸵帐醣局噬嫌凶藕艽蟮牟煌,因此想要使影视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就需要改变文学作品创作形式,并以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特点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保持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各自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保留着文学作品内在思想精髓和艺术价值,并对其故事内容进行全新创作,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不仅能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还能够大力宣传文学作品,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庄君孙媛.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兼谈文学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品牌(下半月),2014(8):76-78.
[2]刘琼.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影像阐释与叙事艺术[J].学术探索,2013(11):99-102.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典阅读;人文素养培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遗产,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魅力,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学生读书的节奏也在变快,现在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网络阅读,快餐文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如在网络上阅读小说、浏览杂志等,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尤其明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一个班级中仅有约5%的学生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阻碍。
一、经典阅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作用
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知识储备
只有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文感情。我国的文学经典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是探讨经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有的是探究宗教哲学和社会人生,还有的是探讨人的生存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典文学作品包罗万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适量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扩展视野,为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对于能否在社会上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取人文知识,不断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来践行人文知识素养和内涵,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仁慈啊,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学生关注经典阅读,关注我国的文学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如果不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称之为有一技之长的“工人”,而不是具备专业技能和优良人文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经典文学作品从亲情有爱、人生感悟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富有思想性和形象性的作品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3、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减弱快餐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不论是网络上还是市面上所谓的“畅销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几乎没有,大部分网络作品都属于快餐文化,如网络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高职院校的学生非常热衷在课下使用电脑、手机阅读这种作品,而女生则喜欢阅读情感类、休闲类的杂志,高职学生的文化出现浅表化和娱乐化的问题,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因此鼓励学生适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才能减弱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和问题
1、针对高职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
以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为例,对院校某系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频率、阅读时间以及阅读类型等共20个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且与其他若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沟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而其中阅读娱乐杂志、时尚杂志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大部分学生都选择逛街、上网和做兼职,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的阅读趋向功利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和实践技能,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日常阅读也仅仅局限于浏览微博、网页,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或者仅仅起到娱乐作用,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来提升自己,为了在进入社会后能找到更好的归宿。实际上,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并不利,学生热衷于兼职,但是往往是作为廉价劳动力去兼职的,很难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很多学生甚至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兼职,不在阅读和学习上花费时间,甚至放弃了教学规定的实践教学,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足取的。
2、高职学生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
针对山东某商务职业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经典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认识不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调查中有2%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会妨碍学习,有8%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是浪费时间,显现出高职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欠缺,导致在阅读方面出现了偏差;(2)由于对经典阅读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古代文学名著甚至四大名著就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我国当代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每年只能阅读2本到4本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差强人意;(3)没有经典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调查显示,55%的高职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不固定,随意性很强,一些学生阅读完全没有计划,阅读时只是随便翻一下,这种阅读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4)缺乏教师指导,很多学生认为经典文学作品内容深奥、晦涩难懂,而教师不重视经典阅读,不知道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存在很大困难。
三、基于经典阅读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紧扣教材,由点到面
高职语文教学安排的课时非常少,但是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古典诗文小说等在一半以上,在仅有的几十个小时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以点带面中的“点”,指的就是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的《雷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的另一剧本《日出》,经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形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诗歌是经典文学作品中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和阅读诗歌,阅读杜甫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李白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潇洒适意,阅读辛弃疾的诗歌,要感受其中的滚烫情怀,通过诗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延伸到优秀的散文和小说等。
3、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不可或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大量作品显然不可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教材内容,经其他部分留作伏笔,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宝玉挨打》这一课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故事梗概和大致框架,并一同欣赏几个课文片段,如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挨打的过程等,并让学生感受众女子在宝玉挨打后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性格展现,特别是林黛玉意味深长的“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包含着哀怨、沉痛和无可奈何,讲解完课文,学生们都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红楼梦》原著,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存在较大差别,在阅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喜欢小说和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戏剧和散文等,而小说、诗歌也有不同的体裁,学生对此的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重点和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现在,很多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阅读,自主制定阅读计划,业余时间还组织了朗读竞赛、阅读竞赛等,有的教师还在班上举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这些作品有的侧重讲故事,有的侧重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学生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更高了,欣赏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经典阅读的作用和乐趣。综上,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调动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龚沙.以经典阅读为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多元融合推进高职人文教育[J].剑南文学,2013,(10).
[2]马海波.经典阅读:营造高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比较评价早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代文学取得成就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现代文学则受到了打压。然后,之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不尽人意,很多流派逐渐淡出了文学舞台,更多的作家也随之退出,或者尝试不一样的写作方式,尝试改写自己的作品,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当代文学进入低潮。在文学的教学中,一些作家的真实身影开始远离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被加工过的作家身影。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文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对作家的重新评价,重新对待文学现象。很多被认为排斥的作家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数量众多读者的支持。发展至今,对当代文学如何定论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从学术界来看,对当代文学的批评已经逐渐冷了下来,开始冷静地客观地看待当代文学。当时网络上对此却颇有微议。很多人偏激地认为当代文学垃圾,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并且借助一些不严谨的文学、评论作为佐证,闹得不可开交。虽然这其中指出的太多问题值得商榷,但是其另一个方面也反应出人们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不认可。以此相反的是,很多人对当代文学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认为当代文学取得了其他任何阶段文学所没有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也是现代文学衰落的重要依据。其中最让人感到兴奋和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现代文学中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企及的,也是无法超越的。但是,我们也得认真思考,当代文学是否超越了当代文学呢?
二、当代文学部分逊色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是和当代文学相比,在某些方向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相比现代文学来说显得比较单薄。下面将进行相关探索。
(一)现代文学中有特征明显的文学流派
文学作品的产出是作家思想的结晶,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自己思想结合的产物,从这方面来讲,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立的个人的劳动成果。但是作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创造氛围、思想的沟通交流、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环境。这样,为文学流派的形成提出了土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使其发展兴旺。同一文学流派的作家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共同理想、大致相同的写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流派的差异越大,他们的写作风格,体现的思想境界差异就越大。流派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认知,是他们创作出优良作品的有力保障。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发展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流派。如新月派、创造社、京派、海派等。各个流派之间尤其自身对社会的关注点,对生活特有的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特别是流派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政治理想的差异,写作的方法和表达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差异的存在,流派之争经常存在,这也是作家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激烈表现方式,促使他们更能看到社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根本,对中国文明形成各自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从而出现一些流派引领性的作家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推动中国文学百花齐放,带动和影响了一批作家,促进作家的成长。和当代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像当代文学一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如果积极的追究,只能说出现了一些“作家群”。“作家群”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虽然在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点、切入点、写作的方式、价值指向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想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异。具体来说,这也是中国当代的国情决定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来文化侵入中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中国思想界趋于活跃。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活跃的思想抗争却能渗透到文化领域,现代的作家并没有受到绝对性的影响。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完全统一是文学作品缺乏活力和思想深度。
(二)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多于当代文学
至今文学界对经典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也可以从中窥知一二。所谓经典就是具有高度的原创,同时能够充分体现那个时代的思想价值,并且能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具有时代的穿透力,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读者产生思想的激荡和情感的感染和教化。经典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这个公正的法官的考验。经典的作品是不会被浩繁的历史齿轮给埋没的,而且还会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被进行重新的诠释,获得全新的生命力。非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起只是一时,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完全销声匿迹。同时这些没有高度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只会在多如牛毛的烟海中沉沦,没有再次获得生命的可能。从文学作品的发展来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都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才能涌现和确定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稳定,确定其经典的地位。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比当代文学更早;而当代文学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年,还不足以产生经典的作品。同时如果从文学作品的思想高度和价值体现来看,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时代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取向远远高于当代文学作品。作品的独创性现代文学作品也是远远强于当代作品的。现代作品更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和重新解读,其思想价值也是现存的当代作品无法企及的。文学作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变迁和思想变化,同时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文学作品得以产生的土壤。现代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的反应,对人性的剖析和理解,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展望,这方面的艺术成就高于当代文学。
(三)当代文学至今没有出现大师
作家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是成就伟大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就文学大师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代文学作品不乏大师,如鲁迅,矛盾、老舍等一批大师的出现让现代文学显得熠熠生辉。大师能敏锐抓住时代的步伐,感触社会,看到社会中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呼吁社会缺失的回归,对当时的青年有警醒作用。然而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少了那种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同时那股发人深省的气息也逐渐远去。套用一些评论家的话:“他们太聪明了”。这在90年代的作家中尤其明显,他们既能够在体制内游刃有余,同时还能博得市场的青眼相加。有些时候他们站在平民这边的,有些时候却又毫不保留地走向官方。当双方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保持缄默。我们知道,大师和世故是没有必然关系的。
三、总结
在影视作品制作灵感来源中,文学作品的改编向来是重头戏,尤其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改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一些必要的删减,特别是长篇小说,再厉害的编剧也不能在标准时长之内完完整整地呈现其全部内容。不说题材,电影制作者对改编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有的改编倾向于忠实原著,像《乡村牧师日记》为了尽量保留其文学性,采用了以朗读日记的旁白代替人物语言的方式。有的改编只截取部分情节,但其主旨与原著想通,例如《智取威虎山》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片段。还有的改编可以称得上是颠覆,只借用一些情节或是角色的名字,其精神气质完全改变,徐克的《东方不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等便属于此类。
好莱坞电影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呈现
美国电影《乱世佳人》可以被称为一部好莱坞式的史诗片,它的改编忠于原著,但也做了些精巧的删减,比如关于政治以及三K党的议论描述和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等都没有出现在影片中。改编的变化来自简化小说非必要情节,删掉不合时宜的政治描述,加重爱情戏。小说《飘》广受欢迎,但结构松散、描写冗长。影片抽取主人公郝思嘉的行动线,以次为结构,使得情节及场景更加紧凑,也更富戏剧性。最能体现其忠于原著的部分就是爱情戏的部分,在这部分影片几乎保留了所有关于爱情的情节和场景,但并没有创造新的情节。
影视作品也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完全再现,就好比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点在人物心理描写塑造方面尤为显现,在文学作品中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但电影则是用一个个镜头从更客观的角度来向观众展现角色行动的过程。原小说《飘》中,郝思嘉的个人感知贯穿了全篇,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因为无法达成面面俱到,所以编剧在影片《乱世佳人》中略去了细致的心理研究,场景和细节都以简洁为主,而人物的心理更多的是交给演员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这样做随使得人物塑造上与原著有了些差别,但却是更加感性单纯、富于行动,南方生活的故事也变成一个更为单纯的爱情故事。
观看《乱世佳人》时,人们不得不惊叹它精致的场面调度。例如郝思嘉雇佣犯人干活时的场面调度:画面从对带着脚镣的犯人的特写开始,跟着向前推进,景深处站有三个人――郝思嘉在前,阿诗莱、凯灵顿在后――角色的站位表明了权利所在,微仰的镜头和较低的天花板造成的封闭空间,还有郝思嘉深色的着装,情调压抑、冷酷,是郝思嘉精神的外化。“空间只是叙事的附属,观众在每一个镜头中都被放置在最适当的位置。舞台、场景设计、深焦、灯光及摄影机移动等电影技巧,共同组合起来一个毫无间隙的空间,以达成‘叙事的需要’。透过不同的空间次系统(观点,正、反拍镜头等)和一致性原则(镜头、视线联系等),观众的注意力不断集中在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上。”正是这样的电影观念和方法下的场面调度,让主人公郝思嘉身上聚集了所有的关注。
中国“第五代导演”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的影视呈现
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莫言作为原作者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工作。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无疑都是经典。但是叙事角度和媒介的不同,使得两种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小说《红高粱》采用的是第一叙事人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主观情感色彩。一句“我爷爷”、“我奶奶”,就拉近了作者、叙事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拥有一种切身的感受。但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语言是不同的,小说叙事使用的是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有着抽象性、间接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影视叙事则主要使用的声像语言,它是由画面、声响、符号等组成。小说叙事是一种文字线性的组构,而影视叙事则是通过镜头内部画面运动和蒙太奇剪辑与声音符号连接来完成的。在电影《红高粱》改编的过程中,导演张艺谋为了突出画面语言,强化具体形象的可视性,将语言从主观感受式变为客观叙述式。小说《红高粱》的叙事结构是一种时空交叠式的。这种叙事的模式,在电影中是比较难以表现的。在改编的时候,张艺谋就时间结构而言,是采用了顺序结构方式;就空间而言,主要集中在了高粱地―酒坊,是高粱地与酒坊的交替变换结构。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电影画面构造的特点。
小说再怎么用力,也无法使其完整地具像化。而电影《红高粱》则将其色彩、场景等通过画面和音响就定格了。人们在观看了电影《红高粱》之后,或许记不得里边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但是却怎么也忘不掉它的火红的色彩,忘不掉颠轿、高粱地、酒作坊……小说为影视提供文本基础,而影视则使小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莫言自己也说“电影《红高粱》画龙点睛,把我小说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我最下力气的部分选择出来了,电影比小说的影响大多了。”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商业效益
在市场竞争中,影视作品的商业属性在逐增,一方面投资方拍摄是为了能够票房大卖从中获取利润,这就需要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和树立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观众对影视内容 的要求越来越高,眼光也越来越挑剔。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称为影视剧素材的首选。近几年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大多取材于古典名著和近现代各个文学流派中的经典作品。有的文学作品甚至被十几次的翻拍,形成各种各样的版本。电影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如此热爱,其一是因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大大节省了宣传的开销;其二是因为在原有文学作品的结构下,二次创作的难度有所降低,节省了制作的周期。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电影界逐渐有了文艺与商业兼容的好作品。减少了愚弄观众的所谓的“大制作”,也给真正有内涵的影片有了生存的物质基础。
电影将文学作品进行解构,然后选取其中的元素重组、创造。这种重构如果能创造出属于导演自己的经典影片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将文学经典改编成糟粕。莫因贪图经济利益而消解了经典,这是每个影视从业者在商业大潮下应恪守的原则。
关键词:经典;红色经典;解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6-0003-02
提及经典,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历史”。特雷西在《诠释学、宗教、希望》中说:任何阐释活动,至少涉及到三种现实:某种有待解释的现象,某个对那一现象进行解释的人,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的确,这三种元素是相互关联的。从文学经典而言,我们承认它的经典性很大程度上就是肯定其以艺术形式对历史事实进行叙述的权威性。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并非针对凝固不变的史实材料,而只是研究对这些史实的讲述与阐释。那么,什么样的“讲述”可以成为经典?我们何以认定?这不仅涉及文本本身,还必然要遭遇的是对这些“讲述”进行评定的掌握话语权的文学史家们。从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作家,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很重要的就是看它在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正如洪子诚在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时所说:“某个时期确立那一种文学‘经典’,实际上是提出了思想秩序和艺术秩序确立的范本,从‘范例’的角度来参与左右一个时期的文学走向。”的确,对文学经典的评审与认定不单是对“经典”本身作出判定,界定经典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经典化”过程中本文与本文所处文学环境及那些“隐蔽的成规”,时而亲密时而紧张的冲突关系给予我们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起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红色经典”的“再解读”问题。。笔者认为,“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更为复杂地呈现了这种“本文”与“秩序”在相互规约中推进的合力过程,而“再解读”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对这一现象的重新编码同样值得我们考察。
“红色经典”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是20世纪90年代末。而作为一种独特文学现象却早已预设在人们的心里,它所指涉的范围主要是40到70年代的一些优秀长篇小说。从题材来看有两类,一类是对革命的“叙述”;一类是对农村现实的“叙述”。前者如《红日》、《红岩》、《红旗谱》、《保卫延安》,后者如赵树理、柳青等人的作品。此外,时期的“样板戏”也属此范畴。
关于“红色经典”这一概念能否成立,研究者其实是有岐见的。持批评观点的研究者多从其作品所内含的文学性与人性的不足加以批判,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是高压政治之下的一种宣传,而非艺术。的确,如果仅就文学艺术性而言,与那些所谓的纯文学相比,“红色经典”应当说是缺少诗性内涵的。然而,这种先在意识里预置一种所谓的文学标“红色经典”应当说是缺少诗性内涵的。然而,这种先在意识里预置一种所谓的文学标准,然后再用这种单一标准(审美)去框定与其所定文学标准相异的文学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划分方式。毋庸置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红楼梦》以及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都是艺术性极高的文学经典,但它们又无不是在与当时文学秩序的时而疏离时而紧张的复杂关系中突围出来的具有艺术原创性的文学作品。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一部文学经典,它必然具有审美的功用;其次,它“本身又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笔者认为,任何文学经典都是“诗”与“史”的艰难融合,正是这种融合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冲突与碰撞才构成了文学经典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经典”的被建构过程更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因为它在纠结包括政治意识、文学生产、阅读群体等在内的一系列元素的基础上找到了它进入当代文学经典的途径。我们知道,在50到70年代,“文学经典对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参与到对社会政治和文学秩序的建构中。”通过对这一时期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具有单纯的文本审美功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出文本背后不同文化历史形态在文本内的冲突与磨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海外中国学者掀起并在中国当代大陆产生较大影响的“再解读”所解读的一批文本就主要是40到70年代期间从左翼文学传统里走出来的 “红色经典”。当然,“再解读”的研究对象并非局限于40到70年代,例如孟悦的《历史与叙述》就对刘心武、王蒙、莫言、张洁、林斤澜这五位新时期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只不过收入《再解读》与《革命・历史・小说》中的一批研究文章的主要是这一阶段的的文学经典,并以此为发端拓宽了我们研究中国左翼文学的视野。因此,通过对“再解读”作一番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红色经典)在经典化过程中的遭际有更为丰富的认识。
90年代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切入点的解构式研究思路引起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研究侧重探讨文本深层结构、修辞形态的运作、文本冲突,对以往那种“新批评”式的就文本分析文本及局限于诗学、美学的价值观念里的批评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把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种研究思路的代表作包括: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作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此外,王晓明主编的《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李扬的《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贺桂梅的《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论著也体现了相关的思路。纳入再解读研究范围的文学作品都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具有极大想象性与虚构性的文化场域。正如唐小兵谈到的那样:“一旦阅读不再是单纯地解释现象或是满足于发生学似的叙述,也不再归纳意义或总结特征,而是要揭示处历史文本后面的运作机制和意义结构,我们便可以把这一重新编码的过程称作‘解读’。”确实,我们不能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应该把文本打开,让其它话语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挖掘文本在空间意义上拓展与阐释的可能性和文本与文本环境的冲突。黄子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解读意味着不再把这些文本视为单纯信奉的‘经典’,而是回到历史深处去揭示它们的生产机制和意义架构,去暴露现存文本中被遗忘、被遮掩、被涂饰的历史多元复杂性。”从他们这种具有批判与颠覆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他们那里,尽管锁定的研究对象依旧是具体文本,但已经与新批评意义上的“细读’有了很了不同。他们的研究不仅包含了“细致的内层精读”还注意到了“广泛的外层重构”的重要性,且对“外层”作了丰富的理解,正如唐小兵所强调的那样:“这里的语境并不是实物性的具体存在,而是更多层次、多形态的意义网络。”这实际上就是吧“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让具体的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语境发生关系,从而探讨它在这样的一种语境规约下所处的位置及它如何想象性地呈现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从中突围出来形成对历史经典化的叙述。
具体到对经典文本的操作上,“再解读”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一种是以时间为轴,探讨同一文本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语境中的变迁情况。比如孟悦的《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就并通过比较歌剧《白毛女》、电影《白毛女》、舞剧《白毛女》探讨了所谓新文化、通俗文化,以及新的政治权威这三种不同文化力量在在这个文本中的纠集与易变情况。另一种则是从文本中的修辞运作着眼,研究“作品与多重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作品与其他话语的互文性”及“作品进入本世纪的‘话语――权力’网络之后的一系列再生产过程。”比如黄子平对丁玲《在医院中》的论述就探讨了革命社会实践与“病理”之间的隐喻关系。总之,“再解读”这种研究思路给我们重新审视已成定论的经典作品,从多层次来揭示文本的丰富复杂性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再解读”所存在的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警惕。首先,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问题。稍加翻阅,不难发现“再解读”并为真正形成一种解构思潮,更未像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再解读”已经参与并对文学史的写作与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笔者认为,“再解读”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它给我们的启示更多的是方法论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文学批评,是对单一文本的分析,而非文学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叙述。其次,“特殊”与“一般”的问题。我们知道,“再解读”主要是着眼于从宏观上对“体制化”叙述的解构,在具体的操作上,正像刘禾在《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里所说的,他们采取的是“小题大做,举例说明”的策略。这里边有个“怎么做”的问题。虽然“再解读”的一批学者一再声称他们是在严读文本的基础上去揭示文本背后各种文化力量的纠葛关系,是通过立体化、多角度的研究去达成所谓的“意义网络”,但问题是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文本不会又一次沦为自己苦心经营起来想象性叙述的注脚材料。究竟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还是重蹈“为一般寻找特殊”的老路?这是坚持“再解读”的研究者所必须正视和思考的,同时也是笔者对这种重读经典的担忧。此外,“再解读”并未形成自己的理论架构体系,他们所进行的只是把西方的诸多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所谓的解构性工作中来,已达成自己的既定意义――颠覆传统叙述。
我们知道,并没有一个颁布文学经典的权威机构,也没有一个相对量化的指标去衡量达到怎样的高度即可成为经典。那么,围绕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成为经典这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便成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极具想象与虚构的经典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肯定了“再解读”这一研究思路对文学作品所做出的拓展与发掘。但我们必须对这样一种研究思路保持谨慎的乐观,防止“过度阐释”的再次袭来。
参考文献: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儿童阅读;作品选择;指导策略;“无为而治”
我们讨论儿童阅读,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文学阅读,换言之,就是讨论儿童文学教育的问题。实现儿童阅读的价值,关键是要落实一个“读”字,即读什么和怎么读。
一、读什么
文学作品有高低好坏之分,这是不用怀疑的。我们讨论儿童文学教育,追求的是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正面价值。这便涉及读什么的问题。
1.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怎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一看作品是不是经典。经典是文化,经典是文明,经典是人类生命智慧的结晶。优秀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儿童文学教育承载着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传承,同时还承担着对新经典的发现。所以,儿童阅读,不可不读经典。在此要指出的是,流行与经典不是一回事,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经典的也不一定流行。我们可以将《哈利波特》看成新经典,却很难承认《阿衰》是新经典;能作为优美的语言典范的现当代美文可以归入经典的行列,那些充斥市场、包装精美的哗众取宠之作却不一定能与经典沾上边。二看文学作品的作者是不是有高尚的“文品”。一个作者的人格决定了他的文学风格。“言为心声”,言之上品,必先有心之高洁。一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作家,才能写出精妙的文字。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诗的风格”的优秀之作。
2.读适合的作品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具体的阅读者而言,并非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深入人心。杜甫的诗和李白的诗都是经典之作,有人爱读杜甫,有人爱读李白,或者青少年时爱读李白,到了中年后更喜欢杜甫。发挥文学阅读的积极作用,读适合的作品十分重要。对于儿童,更是如此。文学阅读能否触动情感,能否引起儿童的共鸣,作者、作品能否与儿童心心相印,是判断是否适合阅读的关键。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是给他推荐《马小跳》,还是推荐《冰心作品精选》,参照的标准只有一个――合不合适。是否适合儿童阅读,必须关注儿童自身的阅读兴趣倾向。再怎么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如果儿童不感兴趣,作品的价值同样得不到体现。
二、怎么读
儿童文学阅读价值的实现并不完全是自能自动的,所以有必要讨论读法的问题。
1.怎样开始文学的阅读
对于需要进行文学启蒙的儿童,文学阅读要从兴趣入手。大量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阅读的起步阶段,最符合儿童兴趣的文学阅读是诗歌和故事的阅读。而儿童诗阅读,因为从形象到节奏韵律都契合儿童心理和生命节奏,阅读的过程就是儿童自我发现的过程,所以尤其要重视――这也正是目前儿童阅读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从诗歌阅读入手,文学阅读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幸福的事情。
2.重视情感与想象
儿童阅读,尤其是课堂上的文学阅读,或者是师生共读,一定要清楚文学是通过情感碰撞发挥教育作用的。文学阅读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创造总是由情感驱动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捧读文学作品,最敏感的就是我们的情感世界,有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将作者、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了。儿童文学阅读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必须注重情感的交流。教师经常会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的交流内容,总是与情感体验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阅读《夏洛的网》,正如封面上的推荐词所说的:“拥有一册,感动一生”,“感动”正是读者阅读时最鲜明的情感体验。组织阅读交流时,如果绕过阅读时丰富而鲜明的情感体验来谈故事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和精神境界,学生就会觉得隔膜了。
文学阅读讲究想象,这是因为文字与意象之间的沟通靠的就是想象,从再现想象到创造想象,是读者完成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和自我建构的不二选择。成熟的读者在文学阅读时运用想象,以达到自能的状态;而学习文学阅读的儿童,需要经历一个他人引导、唤醒和自我印证的过程,才能逐渐达到不着痕迹地运用想象,提升文学阅读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文学阅读时要创设情境,要将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或场景。阅读诗歌类作品是这样,阅读故事类作品也是这样。
3.重视“无为而治”
文学教育是一种作用于阅读主体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儿童阅读从兴趣入手,最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靠的是阅读实践本身,所以儿童阅读强调“无为而治”。这种“无为而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上讲,文学阅读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更多的时候,面对儿童阅读,我们要做到:“放了小孩,就让小孩安静地读读书,别吵。”(2)因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所以儿童阅读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但这种管理和引导,重点应该放在“服务”上。(3)儿童阅读也有一个层次的提升问题,比如从单纯的兴趣阅读到批判阅读,从兴趣单一的阅读到范围广泛的阅读等。如何逐步提升儿童阅读的层次,同样要重视“无为而治”,用作品本身来说话,而不是教师来牵引。(4)关于读书,历来推崇古训“不动笔墨不读书”。儿童阅读当然也涉及读写互动的问题。儿童阅读中的读写互动,要遵从儿童的内心需求,不要将儿童阅读等同于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也不能把儿童阅读变成阅读教学的附庸。当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有了表达的欲望时,就让他们自由地、尽情地表达;当他们只愿沉浸于静静地读和思的境界中时,不动笔墨又何妨呢?我们鼓励儿童与阅读相关的表达,这种表达要直接变成儿童的“成功体验”,要用欣赏的目光去激励、激发。
【关键词】中学生 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
一、引言
文学欣赏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抽象生涩,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培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综合素质。因此,必须要把好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关。
二、培养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主要体现的基础知识为语言、文学、文化和文章等,把语言作品的制定、评价、欣赏等作为基本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常识和能够对一些文言文进行浅显地阅读,能够对其中富有文采和个性的文字深有体会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综合素质。中学生是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代,是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被学生欣赏阅读之时,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字里行间思想的流露和熏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能够明辨是非真假丑恶,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职,所以,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缺失的原因
1.社会因素。当前,中学教育普遍忽略了审美教育,而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水平偏低。此外,在利益的驱使下,文学生产质量急剧下降,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霸嚣张,这样就导致文学欣赏处于“放任”状态。而在中学生中,粗糙、思想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导致文学市场鱼龙混杂,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中学生发展不利。
2.阅读经典作品少,审美能力低。要欣赏文学作品,则欣赏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欣赏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诸多条件中,其中包括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政治水平修养等都直接对欣赏者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影响。“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文学欣赏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学生要想真正能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就必须阅读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从中受到审美教育,进而提高欣赏能力。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考试对这些文学作品要求非常低,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未阅读国内外一些优秀的金典文学作品,学生文学基础知识差,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3.文学欣赏方法错误,导致欣赏态度庸俗化。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生命历程。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但是在科技普及的时代,手机、平板等阅读方式的产生,导致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越来越被冷落,学生更多的只是阅读一些网络作品,而对经典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少,即使有阅读也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并非真正能够享受其中的精神思想。
四、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有效措施
1.积极引导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现阶段社会,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建设文明、民主、科学和谐理想型社会。因此,老师在教学之中应该系统和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准确、完整地领会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创作思想,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正确的理解社会、反映社会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由文学本质出发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会学生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并非能够短时间迅速提高,而是需要常年的累积。所以,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不是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学生日常累积。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文学欣赏方法,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
第一,稳定注意。也就是说要把感受、想象、联想和思考等心理活动聚集在特定的一个作品之中,全身心投入到欣赏文学作品之中,要把内心融入到作品世界之中,从而真正地体验文学的魅力。
第二,展开想象。语言描述具有间歇性,要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还需要我们学生通过联想和现象进行再创作。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版本的红楼梦,所以学生要积极展开想象,依据文学作品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感知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或者是景物之语,理解到作品的言外之意,由此达到文学欣赏的高层次。
3.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中学教育之中,还应确立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在人文教育的理念支撑下,中学生更加容易树立好社会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知难勇进的精神,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此同时,丰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学创新,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具备灵活的知识迁移驾驭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不仅仅需要有文化水平的人才,而且也需要拥有一定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实生活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也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数量持续偏低,甚至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成为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例如,在进行外国文学的课程讲授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甚少,这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大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3.文学素养缺失引发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对现代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文学《孔雀东南飞》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如今,由于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人文素质较低,引起社会的人文精神衰落。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三、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首先,《大学语文》是如今高校文学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文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设一定的类似《外国文学》《文学欣赏》的选修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建立科学的文学素养评价机制。无论是《大学语文》的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习与考核结合起来。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文学阅读;素质教育
一、我院大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原因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喜欢阅读简略化的经典原著。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读者阅读了经典文学作品原著或译著,多数读者阅读都舍弃了文学作品优美的表达,而选择阅读类似“中外名著导读”、 “四大名著简写本”等简写版的作品。
这种情况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首先,大学生在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课余时间被考研、考外语证、计算机证、会计证等技能证书、考级及其辅导班上课以及各种社会实践等等所占据,他们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情去欣赏文学作品的原著。其次,我院图书馆文学类图书馆借期是一个月,超期会罚款,学生觉得根本看不完。第三是部分大学生读者夸示性阅读的结果。一部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并非为欣赏作品,而是为满足其炫耀心理。他们不需要详读原著,只要大致了解原著内容和人物关系即可。如同佩带名表显示其身份一样,文学作品已经变成佩在胸前的徽章,成为他们可以夸示的文化资本。
(二)图书馆文学类图书的阅读数量锐减。我院正阳校区平均在校生是4000人左右,另两个校区也有到此借阅的学生,按照每学年150个开馆日计算,调查显示,文学类图书2007学年日均借阅量为255册,2008学年日均借阅量为254册,200年日均借阅量为186册,2010学年日均借阅量为154册,2011学年日均借阅量为124册。图书馆流通部以文学类图书为主的第二借书处也从人满为患到如今的门前冷落,巨大的落差让人深感痛心。
造成这种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学扩招和生源不足的矛盾使大学招生分数一降再降,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滑,大学里不爱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二是功利化需求的作用。就业压力下学生主要借阅的是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用书,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对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根本不会借阅文学类图书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第三是图书馆的文学类图书更新速度、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受经费限制,图书馆采购图书以专业类和专业基础类图书为主,文学类图书投入较少,学生一次次借不到最新的文学作品后就放弃了在馆借阅,转而到校园及周边的租书店借阅。四是大学生不喜欢纸质媒体,不喜欢翻书看,不借纸质图书。
(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受到大学生读者欢迎。新媒体是在通信新技术高速发展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曾在专门的文学类网站如起点、晋江、潇湘书院、小说阅读网等阅读或下载文学作品。
其实,大学生读者选择新媒体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媒体更新速度快,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几乎在新媒体上同步(有的没有得到作者版权,为盗版作品),网络连载作品是每天更新甚至于一天内几次更新。第二是因为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阅读,也可以下载到手机、MP4、IPAD等载体上阅读,下载速度和阅读便捷性和网络一样。目前我院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生下载使用新媒体更加方便。第三,新媒体上的文学作品资源多是免费的,不存在超期罚款,这点对大学生吸引力比较大。
(四)阅读休闲化趋势。调查发现,问卷中列举了30部思想性、艺术性强的经典文学作品,90%的大学生读者只看过一半。中国文学阅读情况较好,《唐诗三百首》阅读比例最高为80%,四大名著全部完整阅读的比例不到20%,最低的是《洛神赋》、《离骚》,在调查中只有不到1%的读者全部阅读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更差,阅读情况最好的是《格林童话》,有65%的大学生读者曾经读过完整版,而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的阅读比例达到了17%;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司汤达的《红与黑》阅读者的比例为10%;而被誉为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比例只有接近10%,阅读者最少的是《死魂灵》以及歌德的《浮士德》,均只有3人。在调查问卷中读者自己填写的文学作品中,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奇幻、悬疑类小说占97%。我院图书馆曾两次进馆的《哈利?波特》均因借阅量过大破损严重下架,还有《藏地密码》系列、《鬼吹灯》系列均受大学生热捧,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成为男生必读。网络文学阅读比例也很大,因其极为分散,在此不一一列举。
这种浅阅读形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受社会大众平均文化品味低的影响,其二是很多大学生在经过了辛苦的高考过后不喜欢动脑,对于有思想深度、需要思考的严肃文学,他们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二、高校图书馆的引导
(一)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和资源,构建舒适的阅读环境。
(二)适量增加文学类图书的更新速度。
(三)适当延长文学类图书的借阅时间,增加预约服务。
(四)结合影视作品的播出及时推荐书目。近年来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大学生对原著很感兴趣,图书馆及时推出的相关的原著或作者其它作品的书目,或者与作者或作品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书目很受大学生读者的欢迎。比如,推荐的热播电视剧《悬崖》的原著《霍尔瓦特大街》就有很多学生来找;即将上映的电影《白鹿原》的原著也是学生热读图书。书目推送既可以在图书馆的流通部,也可能通过图书馆主页发到网络上,方便学生了解。
(五)增加优秀文学作品的载体形式。
(六)开设文学作品欣赏讲座。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和思想文化的复杂化、多层次,使得媒体有了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和观众的口味,时下许多媒体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应及时了解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培养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吴艺.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审美特性[J]. 大众文艺. 2010(07)
一
所谓图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或雕塑造型艺术,而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影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具有作用于人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影像。由此可见,图像时代的到来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在这种新的媒体前,传统文学不再是时代的宠儿而是让位于图像。据有关报道,整个日本的出版物中有40%是漫画作品,每个月出版发行的漫画杂志达350种,每月还有近500种漫画单行本问世。中国目前的书籍出版也已经到了几乎无书不图的地步,而各式各样的漫画和卡通读物,也早已占据了大半个图书市场。甚至我们的教科书也紧跟潮流,印上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据最近上海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在各类书籍中,卡通漫画类受欢迎程度最高,达57.6%。影视、广告、MTV、卡通漫画、网上flash……种种动态或非动态的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蜂拥而至。有人作过一项调查,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社会信息,有60%到70%是通过图像的方式获得的。在如今图像强烈冲击的社会,图像首先表现出更强的逼真性。图像相对于传统文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表现形象的直接性和逼真性,给观看者直接以视觉冲击和震撼。它能将存在于人们想象世界中的东西,借助新兴媒体技术真实逼真的创造或展现出来,在这种有着高科技含量的“声、光、电”的作用下,接受者获得了在此之前人类不曾有过的体验,带来了不同于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审美愉悦。就拿电视来说,它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日用品,每天只要打开电视,人们就不得不接受各个频道纷至沓来的图像轰炸。据调查,光是中国,现在每年就要生产一万余集电视剧,人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每天1.4小时,基本上占据了人们在空闲时的大部分时间,由此可见图像对人们影响力之深远。
其次,在图像时代,图像使事物之间的时空距离感消解。图像能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上可至古人类原始社会,下可至人类未来社会,迅速直观集中的展现在接受者面前。图像拉近了与接受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接受者有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视觉享受,甚至有时会认为展现在眼前的图像就是真实世界的再现。最为典型的当然是好莱坞电影。这些在巨额资金支撑下的电影巨无霸,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几乎是足以乱真的影像世界,带来了视觉冲击、声响效应、电脑制作、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等新的电影理念,并使得电影的观看日益走向强烈的感官刺激追求。而在这一点上,作为语言艺术的传统文学则缺乏这种直观性,它往往与接受者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感,它需要接受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时空观从而达到再现现实。另外,图像降低了接受主体的接受水平。图像因其直观性,从而更容易让接受者可观、可听,无形之中降低了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扩宽了接受对象的范围,这也是图像时代显著的特征。最能说明图像这种特点的要数电视,它的出现给当时不识字的广大民众了解时局和世态,丰富自己的空闲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而传统文学作为文字语言的艺术,它的接受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对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图像的种种优势,使人们时时处处都在图像的笼罩之下,上个世纪被人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却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就是最大的例证。当人们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最大的精神享受由以前的阅读文学作品转变为如今的看电视连续剧或网上冲浪了。图像把传统文学收编,收之麾下的境地处处可见。当前出现的影视文学作品热就最能说明问题。它们借着电影、电视剧火爆的东风,纷纷出版与之相应的影视文学作品。
可以说图像借着其巨大的眼球经济效应,捧红了影视类文学作品,同时也将传统文学收之麾下。图像对传统文学的冲击还表现在图像独立地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文化,独立的体系法则,成为传统文学之外的一支独立力量,并日显强大,有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满大街的商业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它们更多地借助图像的直观性和视觉享受性而深入人心。青年朋友们喜欢看的不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诸如此类的中外名著,而是大量的漫画书、动画片。文学名著目前也正在将自己全面“图说”化,已经图说的文学名著不胜枚举。如书海出版社出版有《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图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有的出版社更是准备将世界文学名著全部“图说”一遍。最畅销的报纸杂志如果只有光秃秃的文字而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图片,试想有谁会去买、去读?
二
对文学形态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通俗文学突出原型意义,严肃文学突出现实意义,纯文学突出审美意义。[1]这三种类型的文学应该说是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们构成了文学的主力军,本文中论述的传统文学包含这三种类型的文学。传统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两个,那就是审美性和形象性。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它主要通过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和表现,表现出很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使人或沉思嗟叹,或心旷神怡,或感激愤悱,或忧思冥想,从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能更好的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自我反省,让阅读主体能以一种澄明的心境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2]不少人把《红楼梦》读了十几遍,情节细节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是“不观则已”,一观则仍旧是“愈罢不能”。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中国文论的话说就是“不务胜人,而务感人”,文学的审美特性能给人的精神世界以更大的愉悦和震颤。
文学的形象性主要是文学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让人产生想象的空间,从而让接受者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文学形象和意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了文学形象性的特点。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和价值意蕴。如贾宝玉、孙悟空、阿Q、哈姆雷特、于连等等都不例外,它们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及人的精神、心灵的历史,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文学的这两个特征也使文学具有了图像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文学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时间和更大的审美空间,从而使文学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文深度。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采取的是一种主动的静观的接受方式,这种接受方式使阅读主体在阅读中有一种不同于图像阅读的方式,他需要阅读者远离浮躁,抛弃过多的功利观念。当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时,阅读者有充足的深思时间去理解去玩味其中的滋味;当遇到拍案叫绝的内容时,阅读者可以停顿片刻细细品位。阅读者从中能获得真正美的享受,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它能开拓阅读者深层而丰富的情感空间,把相对于视觉图像体验中所产生的视觉上升到情感的美。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接受者的接受才使文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接受过程是文本的第二次创作。图像则不具有此特点,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侵略性”[3],它是在时间的连续中不断地灌输给观众,不能给人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图像的这种强制侵入,使接受者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而缺少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p#分页标题#e#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如今的电视、电影中,观众在它们面前较少有审美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接收的惰性依赖,仅仅满足人们的一种感官刺激欲望,而缺少更多的精神世界的享受,缺乏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其次,文学能给人以高度的想象性。语言文字表达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想象的不确定性,而图像凭借其直观性将事物的样貌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折断了接受者想象的翅膀,被动接受眼前呈现的事实。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对林黛玉的描写其性格特点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但电视剧中《红楼梦》中黛玉的出场却没有这种想象的美感,人物形象通过演员直接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消除了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林黛玉的美所产生的理想状态。林黛玉的形象在实际图像中已定型了。
三
“图像时代”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对于曾经拥有过辉煌历史的传统文学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强大的冲击,因而给传统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迫使传统文学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寻找自己的发展之道。传统文学面对图像的冲击,今天的传统文学已不可能再坚守它固有的形态,而必须完成所谓的后现代转换。
首先传统文学应该走出象牙塔,积极主动地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抛掉高高在上傲视众人的形象。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人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只要是符合大众需求的,满足大众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学就定能立足于如今的消费主义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纯文学期刊积极主动的进行大众化改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愈加明显,置身于市场中的纯文学、严肃文学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适应读者口味和大众化的需求上,通过与其它大众传媒的联手炒作,制造时尚化的阅读热点。如《作家》推出“70年代生作家专号”以吸引读者,《萌芽》推出新概念作文大赛,涌现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等。它们的这些措施收效明显,刊物发行量急剧增加。应该说这些刊物走大众化的思路,值得传统文学借鉴,但与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走向大众化的度,防止一味的为了迎合读者而走向低俗化、媚俗化。
其次,在基础教育中,应加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加大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注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经典文学的对话中获得美的薰陶和教育,提高学生文学阅读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文学经典有着丰富隽永的思想内涵,是作者隽永深刻思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是对人类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它能丰富和拓展人类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所以,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能极大的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指导,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因而无人问津。同时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挥舞下,学子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几乎是一种奢谈。对他们而言,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文学经典。所以,加强在基础教育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势在必行,引领他们从繁华的图像世界走向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学经典,使他们的思想修养、艺术品味、审美教育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在经典作品的阅读教育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一,“注重经典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2]一部经典文学必然包含着相当的艺术水准和和艺术价值,否则就不能满足读者预期的审美追求和享受,也就不能称为经典了。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审美性上,其丰富的哲思意蕴,无限的生成性和潜在性特点使阅读者从中发觉新的审美意蕴,产生一种既在作品之内又在作品之外的审美享受。
第二,“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精神。”[2]文学经典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承载着人类丰厚的人文底蕴。在当代社会中,文学经典最深刻的作用是开拓、提炼人生境界,丰富人文内涵。这是因为它超越了当时有限的艺术功能,深入到人生世界的最深处,它引导人们切身体验和领悟人生的内在价值,从而获得人生定位。在大众文化将艺术普遍消费化的时代,用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重建人文底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 经典文学 阅读创新 教学导入 现实意义
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宗旨便是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便可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或者日常交际的时候,更好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增强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以此来适应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已然不再局限于使学生们掌握简单基本的词汇与语法,它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培养创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了。本文便就经典文学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有效的参考建议。[1]
一、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特点阐述
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除汉语以外最为普及的一种国际化语言。英语运用其简单明快的发音、较为容易的语法规则成为了众多发达国家的“第二语言”。现今,英语已经成为国内每所学校的基础必修科目,并且教学持续的时间非常长,这种现状足以证明了我国人民对于英语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明确充分的认识。[2]
在传统英语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的基本教学模式便是由一本英语教材贯穿课堂,所有内容都由教师如同机械一般地传授给学生们。这种“灌输教学法”使得学生们只会应试教育,离开试卷,走出考场,根本不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来。长此以往,这种英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理逐渐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性,甚至英语教师自身也会渐渐丧失教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衔接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单单存在着相对客观的教学关系,还存在着与其相辅相成的感情关系。学生们也拥有个人的不同的见解与思维,所以非常需要一些能够发表个人言论的自由场合。如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其最终结果势必不如人意。英语教学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应对考试,而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以真正成为国际上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
二、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阐述
经典文学作为文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自身具有着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与时代性。文学大都善用社会生活背景来展示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事物与人物都来源于作者本身对于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思考。经典文学的传承不应该独属于某一个时代,它应该是贯穿于所有时代之中的。故此,经典文学又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性质。它既是作者思想的一种文字表述,又是作者在思索与冥想的记录过程。鉴于经典文学本身具有着权威性与典范性的特点,所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词汇使用必然具有着极高的精准程度。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考究,字字推敲,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的积累与沉淀。故此,在英语教学当中适当导入经典文学阅读作品,是一种非常值得应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三、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引入经典文学阅读作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经典文学阅读作品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日后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利用具备权威性、时代性、原创性、超时空性以及典范性等诸多特点的经典文学作为英语学生们的阅读材料,能够有效达到促进学生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到英语词汇,并且能够更为流畅的使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自身具备着非常精确的文学记录因素,而且经典文学当中其词汇的准确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学生们既可以接触到更多专业性质的词汇,并且还拥有承上启下的文化背景。如此一来,词汇教学便不会如同阅读普通的阅读材料一般突兀了。随着学生们对于词汇的重复性记忆与词汇量的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过程开始成为一种享受。文学乃是语言的艺术,又可以称之为艺术的语言,所以在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熏陶和培养。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必须要加以传承,其自身的时代性与文化特征,都会对日后所产生的文化作品带来非常深厚的影响,而且这种灵魂精髓会随之一直延续下去。这种经典文学的阅读过程,便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验过程。所以,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乃是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发展途径。[5]
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文学阅读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等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可是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依靠学生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经典文学阅读进行合理的导入,并且创新出一种教学模式,是非常具有现代化优势的。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有助于提供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海.英语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J].前沿,2012(05).
[2]刘芳.英美文学教学中导入经典文学阅读的创新型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3(04).
[3]何妹香.英语文学体验阅读与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