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钱钟书围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丰富的一部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了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的故事,揭示了“人生如围城”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围城》的主题:表面上叙写了关于婚姻、恋爱、职业等人生追求的彷徨与失落,进而暗示了人生如围城,人类因本身认识的局限性,对欲求的向往终究是逃不掉失望的结果,从而最终引导人们对于人生感受的哲理意蕴的探索。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现代性;叔本华;围城心境;钱钟书
方鸿渐的人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留学生活-回国(银行)-三闾大学。在人生跌宕起伏中诠释着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当时中国地处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破裂的文明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上海香港这样的国际化大都中生存的现代人,其中包含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欧化了的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看似表面方鸿渐在不断的变换着他钟爱的女性,其实内在因素还是源自于他作为现代人内心的欲望。受内心欲望的驱使,方鸿渐不断的更替爱情对象来满足他对爱情的幻想。这也是他作为现代人心中的空虚。他的快乐无法从他的内心得到满足,通过追逐爱情来给予他内心的力量。“苏小姐也是个复合体。她的相貌是经过美化的一个同学。她的心眼和感情属于另一个;这个人可一点不美。走单帮贩死活的又是另一个人” 。苏小姐同时也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她的不同时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方鸿渐。在她待字闺中之时,她作为一个单纯完美的大家闺秀,在她面对方鸿渐的追求时,她表现的是尽可能的附和甚至为他放低身段去卑微的接受这样一段并不幸福的关系,但是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的。在她得知方鸿渐并不喜欢她的时候,她爆发了,这个时候的她可以看作是她放手一搏。但是令人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又何尝不是无奈与孤独的,她是否也是看到方鸿渐与她相似的一面,那种同是现代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疏离?同时折射出方
一、《围城》的人物
鸿渐也是这样一种存在,敏感而又脆弱。后期,苏小姐变成了一个女商人,一个精明的女强人,再也没有当年的婉约的风韵。这个时候的方鸿渐也变成了为生活奔波的人,这时候的方鸿渐依然是依附于当世时代的现代人。之不顾这个时候的现代性变得更加现实。因此,苏小姐可看作是方鸿渐的一面镜子,他们两个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交集但又是双生的--这种双生的根基证实来源于两人同处于一个时代,时代是链接他们两个人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中两个人互相过着各不相干而又相似的生活。
二、《围城》的现代性
叔本华作为一位影响深渊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悲观主义哲学体系,该理论体系将意志和表象的并将其运用对人个体的研究,从而得出人生本质是苦痛无聊的这一结论。把意志作为核心概念,把生命悲剧当做一条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把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研究客体,对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讨论
叔本华和钱钟书的共同焦点是在于冲破理性束缚后的人怎样寻找灵魂本位。这一点,与叔本华在痛苦与欲望编织成的世界里探求生命的本质一样。同时,方鸿渐的名字也暗含着精神漂泊这一现代文学的本质。方鸿渐海外留学归来,在偏远的乡下小镇跟现代化大都市的经历以及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游离的精神状态都与他名字中的含义相吻合、
在叔本华的观念里,“我”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而萨特认为,世界是由表象和意志构成的,意志和表象是世界的两个对立面。世界万物都是同一个意志客体化的表象。“我”是一个认识者的主要来源,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本身,探索出自己心灵的本质,才能进而去认识这个世界。他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传统里,唯物主义所探究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从事物的外部去了解事物的核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所谓“不管话费多大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能得到的只是印象与名称。我们好像是围着城堡转来转去的热,总找不到入口,只能粗略的描绘它的外观”。这种观点的产生,启发人们由对世界的探索转向对内心心灵的求索,同时也启发了现代作家对人类个体心灵中小世界的探寻。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人类心灵的探索证实了这一点。在方鸿渐的人物塑造里,钱钟书从人物的心灵入手,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人性的奥秘。
但也分明受到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及其文学的精神浸染。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不安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西方人在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震动。原来被人们奉为王者的理性、科学、宗教、信仰、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观念疏忽通通丧失了原来的价值。随之而来的是人精神的空前危机。人的价值、人的追求,人的处境与出路面临一次次挑战。于是,彷徨苦闷、怀疑一切、虚无之意、悲观绝望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引领,也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文化哲学的母题。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产生了现代主x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它衍化除了各种人生故事,以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出现在不同国度的文学餐桌之中,形成了一个带有世界性的文学主题。
三、结语
钱钟书一向是以学贯中西而著称。从30年代中期他在牛津,巴黎大学学习时,就不愿意埋头于单一的学科与学问,从而广泛地阅读流行小说和书籍,极有可能涉猎现代主义的作品。到了30年代末他就已经十分熟悉存在主义大师的著作了。“存在与虚无”是《围城》的主题,这恰恰印证了加缪所说的“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钱钟书在写作《围城》的时候用带有讽刺幽默的笔墨来书写。这种幽默性又与老舍不同。如果说老舍是温吞的幽默,耐人寻味的,而钱钟书则是在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对人生的戏谑。钱钟书看透了人生,也看透了婚姻。因此,他有一颗平和的心境。于是,他尽情地用语言叙说着他对人生的种种感想。钱钟书像萨特一样。后者拒绝来自官方的一系列的荣誉。钱钟书也是如此,他淡泊名利,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这难道是巧合么?不尽然。正是钱钟书以对人生的怀疑否定为前提对《围城》对现存的一切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伦理道德哲学宗教等进行全面的毫无保留的嘲弄。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文明进行全面反击,最终的矛头指向人类自身的存在。这在中国现代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对于人生的态度,钱钟书大抵也是如此,人生百态,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欲望与痛苦之间摇摆。
参考文献:
[1]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钱钟书.《人生边上的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注释: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北京第2版第359页
一、语音借用,勾勒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直接勾勒是文学作品的常见手法,但钱钟书是通过少见的语音借用实现的。
(一)外语语音借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着留学背景的新文学作家作品中大量出现外语,钱钟书在《围城》中只选取外语语音部分借用。
(1)那姓张的在美国人洋行里做买办……他说“Very well”二字,声音活像小洋狗在咕噜――“vurry wull”.(《围城》35页)
(2)……她说话常有“Tiens!”“Ola,la”那些法文感叹,把自己身躯扭摆出媚态柔姿。(《围城》56页)
例(1)中张先生的英语带浓厚鼻音,此处直接用借用英语字母描摹他的发音,符合其买办身份。同时用英文形式描摹,更突出他崇洋心理,讽刺暗示张先生实则是追随洋人的狗。
例(2)同样是直接借用法语发音,刚从法国回来的沈太太借外语提高自己身价,且与“媚态柔姿”呼应。
在《围城》中借用外语语音,一方面语音记录精确,这源自钱钟书先生自己的留学背景和外语的使用功底;另一方面也贴合人物身份和心理,将《围城》中形形人物崇洋嘴脸展示得淋漓尽致。
(二)汉语语音借用
除了外语语音,钱钟书也经常借用汉语语音。
(3)“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tombeau)。(《围城》5页)
(4)李梅亭拿出一匣名片……背面是花体英文字:“Professor May Din Lea.”……辛楣狠命把牙齿咬嘴唇,因为他想着“Mating”跟“梅亭”也是同音而更有意义。(《围城》144页)
例(3)作者努力强调鲍小姐的南洋口音,以区别于其他内地出国的留学生。因口音问题,鲍小姐“东坡”二字发音不准,又因大家都是搭法国船回国,故联想到法语tombeau的发音。由音到意,恰又是一个中国人认为极不吉利的“坟墓”的意思,这让本来就心里别扭的苏小姐听了更别扭,两人的关系也是尴尬得别扭了。两个女性性格一下子鲜明起来。一个作风低俗,自以为洋化;一个自命清高,性情古怪。二人的矛盾由这里开始,为下文两女人明争暗夺方鸿渐,埋下了伏笔。
例(4)本想附庸风雅,显得国际化,这个不学无术的李梅亭特意找人依自己名字的中文发音凑成英文名,且冠以教授头衔“Professor May Din Lea”,意思恰巧是“五月喧闹草地教授”,其苦心塑造的教授形象陡降。更恰当亦更幽默的是赵辛楣想到了“Mating”这个单词和“梅亭”发音更加相似,且是“”之意。本是不雅之词,但结合李梅亭一路的行径,迷恋王美玉,勾搭寡妇倒也是贴合其卑劣肮脏思想的好名字。而且是“教授”,级别之高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整个自视甚高的教育界或者文化界。
二、歧义音译,在人物塑造中引入情感
将外国人或事物的名称写入中文作品,除已成定例或外国人自定汉语名外,一般来说是以音译的方法译出。以音译词不产生歧义,不与上下文混淆为最基本的原则。但钱先生在外文与汉语对译时,常故意使用带歧义的音译词,造成调笑的效果达到讽刺的目的。
(5)这条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Vicomte de Bragelonne)正向中国开来。(《围城》1页)
(6)诗后细注着字句的出处,什么李义山、爱利恶德(T.S.Eliot)、拷背延耳(Tristan Corbiere)、来屋拜地(Leopardi)、肥儿飞儿(Fran zWerfel)的诗篇都有。(《围城》69页)
例(5)用在整部《围城》开头,是载着中国留学生的法国邮船。其船名定有确定的法语意思,但作者却并不想费笔墨解释,而是单纯根据原始语音将船名翻译为“白拉日隆”号。这四个字,在汉语中有其固定意义,容易联想到“白混日子”、“拉回国也没用”等。这恰恰符合钱钟书努力讽刺的所谓留学归国的学生,他们如方鸿渐一般,仗着家里的钱财,在国外混了两年,除了奢靡生活,什么都没学到,指望他们回国效力,那就是白日做梦,所以这艘船远涉重洋,把他们“拉”回来也“白拉”。在全部人物出场前,作者即做此明确的暗示,整部《围城》的人物共性清晰可见。
例(6)是曹元朗歪诗的注释,是外国诗人的名字。本身引用外国人的名字是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的,不能反映个人情感。但钱钟书为了讽刺曹元朗附庸风雅,所做歪诗无论意象还是主题都让人作呕,故意选择“爱利恶德”、“来屋拜地”、“肥儿飞儿”等词来翻译人名。这几个词在汉语里都能组合成新意义,构成有意义的短语,且贬义浓烈。读者马上形成“恶俗”、“低贱”、“痴肥”的印象,强烈讽刺了曹元朗之流借作新诗之名,盲目崇洋的行为。
钱钟书使用歧义音译,让音译这一客观行为牵涉到个人情感,这是其在人物塑造上奇创的语音使用手段,增添了文章情趣,更制造了讽刺的文学效果。
三、谐音双关,人物塑造中起暗示作用
钱钟书在《围城》的语言上之所以能造成强烈的讽刺意味,重要的一点是他融合中国传统讽刺手法,尤其是谐音双关。谐音和双关都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语用手段,在《围城》中多的是通过暗示来实现的,尤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时。
(7)约翰牛一味吹牛,Uncle Sam原来就是Uncle Sham;至于马克斯妙喻所谓“善鸣的法兰西雄鸡”呢,它确有雄鸡的本能――迎着东方引吭长啼,只可惜把太阳旗误认为真的太阳(《围城》302页)。
外国人名“约翰牛”中的一个语素“牛”字,被作者谐音双关为“吹牛”的牛,暗指在日本侵略中国时,英国作为与中国“并肩作战”的盟友,根本不伸手援助,但是大话却是一定要说的。有利于塑造当时袖手旁观的外国人形象,也暗中表达作者希望当局不要指望外国援助,靠本国力量抗日的愿望。
四、译文合韵,强化人物形象
与所有有留学背景的作家一样,钱钟书主动翻译外国诗句,但他更注重翻译诗句的中国化外形,具体表现在翻译时的“译文合韵”上。
(8)鲍小姐纤腰一束,正合《天方夜谭》里阿拉伯诗人所歌颂的美人条件:“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围城》12页)
“瘦”“重”“痛”全部押韵,符合中国诗歌的特点。但是倾向口语,故意将译文翻得通俗化甚至世俗化、庸俗化,形容鲍小姐这个庸俗的人很贴切,更符合欣赏鲍小姐丰满身材“局部真理”的其他船客的语气。关键是韵脚的三个汉字集中反映了她的身材特点,且音节整齐,更吸引读者,便于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困惑与愁苦。同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精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能喜欢
《围城》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围城》一书你有看过吗?“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无论婚姻,事业都在一个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
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见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见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显露在眼前。封面没有别的装饰,只有“围城”“钱钟书著”的字样。忽的想起前些日子学的课文《老王》。《老王》的作者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老师也提起过这本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看起来。
说实话,我看不太明白,更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想法。以至于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的推敲,使得我现在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本书是作者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背景是作者生活的年代。或许正因为此故事情节才显得更真实,人物才更生动。
主人公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到达上海后,在准岳父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但最终与此二人感情破裂,并由此结识了苏的同学赵辛楣。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老师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很多人喜欢《围城》,或是因为它记叙的贴近大多数人的心理,许多感受都触动到了那曾经历的心里状态吧!杨绛在《记钱钟书与》中说道:“钟书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为一体。”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无论婚姻,事业都在一个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每个人都陷在一座围城中,被生活,婚姻,事业磨砺,打击和束缚。文中的方鸿渐本就懦弱,没有与命运抵抗的勇气,任由命运摆布。最后终逃不过悲凉的结局。
围城总是存在的吧!学校,家庭……背负着老师,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期待。有时身心俱疲,想要冲出围城。可当真正冲出的时候才发现不过是进入另一座围城罢了。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一种色彩当它们存在时,生活才会感到满足,才会变成彩色的。所以也就不会想到要逃离围城,也会感到幸福满足。
《围城》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精选假日里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感受颇深,性格决定命运,我想是这样的,书中的主人公方渐鸿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甚至还带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使他身陷“围城”。其实,“围城”都是自己创造的,他想成为大人物,这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变环境,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那个时代,作个大人物不容易,必须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要具备很多优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者利用旁门左道,利用手段,做一些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方鸿渐,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的欲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直在两者交界处游荡。正是这种性格,使他身陷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围城”。
我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应该用正当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现在实现不了,就只能说明你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多看看自身的因素。如果目标很大,可能自己无法实现,那也不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要做事,先学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学会做人,当自己已是不惑之年时,回想自己的一生,或顺利,或坎坷,但自己问心无愧,这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这本书写得也很有文学色彩。作者幽默的笔墨使一个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跃然纸上。有人说,方渐鸿是作者本人的影子,无论是真是假,方渐鸿这个人物作者描写得非常到位。作者的笔墨幽默,在几处人物的外貌描写中也得以体现。但更令我佩服的是作者以幽默的语言讽刺嘲弄一些社会现象,文字顺畅,使人读起来通俗易懂。在写作方面这本书也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有时我们也会身陷“围城”,但更多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我曾经也有很多烦恼和困扰,现在看来,也不足为奇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如果你失败了,就说明你还不够强大,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吧!”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只能改变自己。只能是我去适应环境,环境并不会来适应我。想要打破自己身边的“围城”很简单,凡事应更多地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考虑,多找找自身的原因。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刘墉说:“我们总以为世界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其实脚下的大地更有着令人惊异的热力。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许多花能钻出冰雪绽放;人情不暖,大地先暖,所以我们能在尘世做一剂清流。”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总想闯进别人的生活之中。但事实上这些都是错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困惑与愁苦。同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精彩。
《围城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范文《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方鸿渐的人生故事。
头一回读《围城》是初二,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那时候我喜欢的是金庸。
第二回读《围城》是高一,看着看着睡着了,因为觉得节奏太慢,不过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还倒也读下来了。
这是第三回读。好像还真发现他的高处了:恕我直言,自《围城》以后的中国大陆的小说没有能超过他的。
先讲一个故事:说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这是一个公式、定律,《围城》里的方鸿渐自然也可由此观之。
方鸿渐就是唐晓芙那棵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就是孙柔嘉那棵普普通通的树。不过其实在方鸿渐眼中孙柔嘉也是那棵树,但唐晓芙绝对是大麦穗。当然,也许唐晓芙并没有觉得前面有棵好的麦穗,但总之是没有摘成。最荒缪的是苏文纨,她并不是真的爱方鸿渐,方鸿渐本也不爱她。可方鸿渐因为她而失去了唐晓芙,因为他认识了赵辛楣,因为赵而去的三闾大学,因为去三闾大学认识的孙柔嘉,——方鸿渐的婚姻还是拜她所赐呢。
在方鸿渐身边的女人中,苏文纨代表了女性的虚荣——她的所有活动都为了这两个字。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引逗、诋毁、嘲笑方鸿渐。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在人群中我理所当然是焦点”这种大小姐思想。她之所以选择方鸿渐也是认为他软弱,自己能控制住他。所以方鸿渐说“苏小姐是理想的女朋友”——一个官府大小姐做自己的女朋友当然有面子,可也没有谁会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大小姐脾气的。
唐晓芙正是方鸿渐的心上人,方鸿渐对她的感情最纯洁,两个人本来是最理想的爱侣。可是,方鸿渐不幸被她表姐选中了——“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于是这一对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完了。
孙柔嘉在方鸿渐心目中只不过是“不讨厌”。若依赵辛楣那句“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结交做朋友”来看倒是不错,两人充其量只是朋友。可没想到这胖子接着发的那番先旅行后结婚的“高论”竟成了谶语,这对先经过旅行的男女果然结婚了(虽然感情不是很好)。方鸿渐结婚的决定在我们看来好像没必要,可是设身处地想:其实方鸿渐走的每一步都是当时唯一的途径,等于是生活的必然造成方鸿渐荒谬的结果,这就是钱钟书的手段高明之处了。
我以为小说有四等境界:最下等曰“歌颂”(如《抉择》),第二等曰“批判”(如《伤痕》),更高曰“幽默”(如《钟摆》),而独以“荒谬”为最高——《围城》正是这种“荒谬”作品。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 很早以前就听人提起过《围城》,最熟悉的语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给人深深的同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读完《围城》,从主人公精彩而又独特的故事前后,我看到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和表现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动传神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些精髓需要我们去理解、去意会、去感悟……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2
看钱钟书的《围城》我会不禁想起沈从文的《边城》,两本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写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不过结局是截然相反的,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就像钱钟书说的:“随你怎么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从两个故事的不同结局,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人生路。
在旅行的时候,人生的地平线在移近。翻开钱钟书的简介,他毕业于清华、牛津,从事于文学研究、翻译,他和夫人杨绛的婚姻也很美满,之中的辛酸我们不便乱加定论。跟他写的小说一样,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和孙柔嘉从爱情到婚姻,从婚姻到为生活的点点滴滴吵吵闹闹,耍耍脾气也很正常。有痛苦不怕,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不怕,过去的已经过去,记住现在最重要。
方鸿渐当初以为自己走进了唐晓芙的围城,苏文纨以为自己走进了方鸿渐的围城,只是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在没有窗前,想尽办法逃出去,当知道逃不出围城时,只好找适合自己的窗。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为无志,到了30岁还狂,为无识。方鸿渐他为了能够获得家人,外人的认可,花了钱购买了“克莱登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却又怕这怕那的,不像韩学愈那样干脆果断做了就做了,又怕见不得人,最后被三闾大学请出了学校,韩学愈就不一样了,拿着假学位、带着外国老婆到高松年处求职,获得三闾大学历史系主任的职务,可谓功成名就。既然害怕又何必这么做呢,不是说,活呀活的痛快,死要死的干脆,他犹豫了。在当时中国人瞧不起蛮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而中国百姓高捧留洋学者,看看方鸿渐就知道了。一回国记者包围,问东问西:报纸头条都是他的回国,去巴黎、法国、美国等获得的学位:又演讲又做媒的,满世界宣扬,就怕别人不知道。
不要说结婚要文凭,找工作要文凭,连买票都要证书,他们去三闾大学的途中,那接待他们的人,看到他们拿出的新闻编辑证,研究所证,秘书证,把赵辛楣误认为谁时,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尽说好听的,就可以看出。证书好比人的一个人的外表,人人都喜欢穿得体面,有条不紊的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把文科和理科看的很开,理科远远比文科吃香,一个天一个地,这也是世俗的眼观,世俗的评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哲学家说: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我们剩下的是什么呢,可以想象。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3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围城"困境:生活本就是一座由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等元素构成的围城。作者以"围城"为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事业以及生活更像围城。我们都是这围城的一员,躲不开,逃不掉。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习惯了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在这个笼子里待了不久后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更美,于是又进去了另外一个笼子。尽管身心疲惫,但内心依然向往。
虽然方鸿渐只是钱老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那个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像方鸿渐那样的人在那个社会是很常见的,钱老借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一个人物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存在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来自暗处的不明风暴随时准备困住人,面对如此艰险的生存环境,人们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不你向命运屈服,放弃自己理想,从此不再妄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要不你就向命运挑战,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实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像方鸿渐一样,既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然而却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很显然,自己就会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如今的我们也一样,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也许都可以在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在自己的"围城"之中,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我们也会有类似于方鸿渐的犹豫不决,再强大的人也会有懦弱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犯一些错,也许也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这就是人性啊。我们要做就是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学习,比如说看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就拿《围城》这本书来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在那个环境下生活的.人,从以前的社会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用历史的视觉和用现代的视觉去审视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人物。多看书,总是好的。
钱钟书,生于1910年,江苏无锡人,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杨绛,生于1911年,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到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外国文学。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他数学考试极差,可英文、国文却是特优,英文还是满分。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一入清华,钱钟书便开始开创一项又一项的“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
1932年春,杨绛到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外国文学,那时清华大学的女生很少,研究院里的女高材生就更少得可怜。杨绛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名门闺秀,气质“与众不同”。她身材窈窕,衣着朴素,面容白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自然是众多男生梦寐以求、穷追不舍的对象。
1932年的春天,清华园的丁香、紫藤盛开,幽香袭人。和杨绛同来清华借读的一位同学是钱钟书的亲戚,带钱钟书来到女生宿舍古月堂的门外。
两人相见时,钱钟书穿着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个子不高,面容清癯,显得瘦小,虽算不上风度翩翩,但目光却炯炯有神,闪烁着机智和自负。钱钟书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诙谐幽默,使得他光彩照人。交谈后,两人才发觉确实很有缘分。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就曾跟母亲到过钱钟书的家,当时钱钟书没在家,自然没见着面,但现在却又这么巧合地续上了“前缘”。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都是无锡的名士,同被誉为“江南才子”,可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当然,最大的缘分还在于他们两人在文学上的共识与追求,性格上互相吸引。这些无不促使两人一见钟情。
然而,之后钱钟书却莫名其妙地被人告诉说杨绛有男朋友,杨绛也被人告诉说钱钟书已订婚。于是,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她相会。见面后,钱钟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他们继续书信往来。
杨绛与钱钟书并没有陶醉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消磨时光,而是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心灵上默契交融,文学更是成了他们爱的桥梁。热恋期间,钱钟书给杨绛写了很多情诗。有一首诗竟融宋明理学家的语录,他最为得意,称“用理学家语作情诗,自来无第二人”,诗中有一联曰:“除蛇深草钩难着,御寇颓垣守不牢。”他把自己的刻骨相思之情比作蛇入深草,蜿蜒动荡却捉摸不透;心府的城堡被爱的神箭攻破,无法把守。众所周知,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然而钱钟书却化腐朽为神奇,把理学家道貌岸然的语录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变成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1933年夏天,钱钟书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清华早就有意让他留校或攻读硕士学位,可他拒绝了。钱钟书另有选择,他的父亲钱基博先生是上海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身体欠佳,召他赴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3年初秋,钱钟书在家度假,没有把他与杨绛的关系告诉父亲,仍与杨绛书信往来,谈情说爱。不料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一封信,被钱父看到了,老先生不打招呼擅自拆阅。这种庄重严肃而又带有封建家长的作风很有点像《围城》中的方遁翁。但老先生看过信后,对未来儿媳大加赞赏。因为杨绛在信中对钱钟书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老先生边看边赞“真是聪明人语”,认为杨绛大方懂事,能体贴理解对方父母。老先生高兴之际,也不征求儿子的意见,便自作主张直接提笔给未过门的儿媳写了一封信,把她大大夸奖一番,郑重其事地把儿子“托付”给她。
杨绛亦把钱钟书介绍给自己的父亲,杨荫杭很赏识钱钟书。尽管两人是自由恋爱,但还得返回来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过场”。钱父带着钱钟书去见杨绛的父母,正式提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为媒人,再后是订婚。当时杨绛的父亲生病,诸事从简,但还是在一家大饭馆举办酒席,宴请双方的族人及至亲好友,男女分席,订婚礼也颇隆重。
订婚后,杨绛就是钱钟书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了,不过她还要上学,仍要回清华读书。钱钟书则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
1935年夏季,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记时机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拜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读到结尾处,情绪有些复杂,除了对方鸿渐命运的感叹,还有对那只钟的一些思索……
读《围城》是快乐着的。小说中的比喻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从一开始的“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到“方鸿渐的失望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摇摆得厉害”。从形容曹元朗脸上的一圈圈笑痕“像投了石子的水面”;到对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从写鸿渐一行人赶路坐的破汽车“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到说他们吃饭的地方饭店“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有人做过统计,小说中竟有多达一千二百多条比喻!因此读时不免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我想,这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有些作家他们固然有对社会的一些看法,但却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于是卖弄似的大发议论。
读《围城》是思索着的。这些精彩的比喻在博得人们一笑的同时,也是对这些人和事的嘲讽。小说的讽刺意义是极强的。方鸿渐蒙丈人和全家的厚爱和众望留学海外,半个学位没捞到,却竟然去买了张“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回家;李梅亭这种不学无术,贪财好色之徒竟也在国立大学称个“中国文学系主任”;苏文纨堂堂一个留洋博士,也只不过是个小心眼,带私货捡小便宜的小女人;孙柔嘉在婚前绝对想不到会是如此一个富有心机,爱争风吃醋的人,好歹她也算个女大学生。这些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文凭”,“学位”这张幌子的遮掩下,是一张张虚假,自大,狂妄,丑恶的脸。这种文化讽刺在钱钟书的笔下显得更为尖锐,这是对于食古不化和全盘西化的旧式人物的嘲弄;也是对所有当时的知识分子志大才疏,自负狂妄这一丑态的嘲弄;更是对那个“学位至尊,留洋至上”的虚伪社会的嘲弄!
读《围城》是感叹着的。苏文纨说:“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她在给“婚姻”下定义。想来是这样,方鸿渐在追求唐晓芙时何尝不是对恋爱与婚姻无限憧憬,到头来,被苏文纨搅和,心中又无限悲伤,对恋爱产生了恐惧,草草娶了孙柔嘉了事。但我想,他喜欢柔嘉是无论也比不上他爱晓芙的。最终是应了他的话“结婚后总会发现自己娶的不是意中人”,柔嘉离他而去……
方鸿渐的故事也就此结束。他经历了买文凭,失恋,工作,失业,婚姻……有时想想,围城岂止“婚姻”这一座?事业不也是座围城?方鸿渐,赵辛楣原来是多想去三闾大学教书,来缓解生活的不顺心给自己的压力,并且充满信心;到最后,还不是不堪学校的腐败,世态的炎凉,各奔东西吗?我们所处的社会,不也是座围城吗?社会是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一座城堡。没进城时在外面感叹里面的热闹和繁华;进去了之后,却很快因为这喧嚣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如此讲来,生活便是由这许多个小城组成的大城。这是一座我们永远也走不出去的围城,所以与其想逃避生活,不如找个安静的角落休息一下,或是改变一下忙碌的生活节奏,慢步徜徉在这座围城中,定会发现许多平日里因为来去匆匆而忽略的美景!
而当你路经任何一座小围城,我想,还是进去为好!毕竟我认为,城里城外隔的,并不只是一堵墙。
论文 关键词:《围城》 主题表现 话语表达 叙事方式 现代 性
论文摘要:钱钟书的《围城》是
“现代性”与“现代化”都是表述
《围城》产生的背景带有一种 历史 的错位性。西方 现代 性是高科技 发展 、高度物化的挤压空间下的现代性。但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围城》 成语活用 创造性改变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定型性。但成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灵活性的一面。所谓的成语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适应上下文在语义上、修辞上、语音上或语法上的需要,把成语的某些组成部分或结构加以调整、改动或使用其表意,以便更加切合上下文或说话的情境,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大胆地突破了成语的常规,对成语进行了活用。
一、语素的替换
语素的替换是指为求语言的新鲜活泼,故意突破成语的规范,更换现成成语中的某个语素,灵活地仿造出一些新的成语来。这种方法是以现有成语为基础的,通过替换语素对成语进行革新和创造,形式上保持与原有成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却被赋予了新意。在《围城》中,语素的替换使用最多。如:
(1)假如再大十几岁,到了回光返照的年龄,也许又会爱得如傻如狂了,老头子恋爱听说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1](P274)
这是根据语素的同义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已有的成语进行类比,将“如痴如狂”的“痴”换成了“傻”而得到了“如傻如狂”。
(2)苏小姐明知留不住他,可是他真去了,倒怅然有失。[1](P6)
这是根据语素的反义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已有的成语进行类比,把“怅然若失”的“若”换成了“有”,得到了“怅然有失”。
(3)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讲不好。[1](P195)
“人穷智短”来源于“人穷志短”,“智”与“志”谐音替换,体现出《围城》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二、语序的变更
语序的变更是指在运用成语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成语内部的语素临时变换位置而组成新的词,从而使它产生出一种新的意义或新的情趣。成语的语序之所以能变更是充分利用了汉语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这一特点,重新排列组合原有成语而组成新的成语。如:
(4)下午两点多钟,两人回来,头垂气丧,筋疲力尽,说中小学校全疏散下乡,什么人都没找到,“吃了饭再说罢,你们也饿晕了。”[1](P170)
“头垂气丧”是“垂头丧气”的活用,“垂头丧气”中的“头”和“气”是受“垂”和“丧”所支配的,是被动的,而“头垂气丧”的“头”和“气”是发出“垂”和“丧”这两个动作的施事,是主动的。通过语序的调整,主被动发生了变化,由表动作行为变为了一种状态,和后文的“筋疲力尽”相协调。
(5)辛楣笑道:“不是众叛亲离,是你们自己离亲叛众。这些话不再谈了。我问你,你暑假以后有什么计划?”[1](P272)
“离亲叛众”是“众叛亲离”的活用。“众叛亲离”意为“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叛”与“离”的行为是由“众人”和“亲信”发出的,“众人”和“亲信”是施事者,是主动的;而“离亲叛众”中“叛”与“离”的行为却是由“众人”和“亲信”承受的,“众人”和“亲信”是承受者,是被动的,当事人却是主动的。
三、结构简化
简化是将原有成语的语素进行精简,把成语压缩。在遵循规范化原则的前提下,对成语中的有些成分删减或压缩,以简代繁,是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
(6)昨天囫囵吞地忍受的整块痛苦,当时没功夫辨别滋味,现在,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细嚼出深深没底的回味。[1](P105)
“囫囵吞”是“囫囵吞枣”的省略。方鸿渐是把痛苦整个吞下去,不敢品尝痛苦的滋味,因而将“枣”省略。如果原封不动地搬用四字成语,那就有两个受事了。钱钟书先生把握住原来成语的神韵,去后而用前,就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7)鸿渐这两天近乡情怯,心事重重。[1](P288)
“近乡情怯”是“近乡更情怯”的紧缩。这样紧缩之后,使得内容简洁凝练,符合文中人物的心情。
四、内部扩展
扩展就是以某成语的结构为骨架,不改动成语原有的成分,而是加进一些新的成分,使语义得到丰富,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成语的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对成语内部进行扩展,成语的凝固性遭到了破坏,但在其间插入一些新的成分,却使语义得到了充实。如:
(8)可是这是亚热带好天气的夏夜,夜得坦白浅显,没有深沉不可测的城府,就仿佛让导演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人有一个背景的榜样。[1](P273)
“深沉不可测”是由“深不可测”扩展而成的。“深不可测”是比喻对人或事难捉摸透,但加了一个“沉”字,用来形容黑夜的程度,十分地形象妥帖。
(9)柔嘉撒娇道:“算你们方家有祖宗,我们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祖宗。你为什么不对我们孙家的祖宗行礼?明天我教爸爸罚你对祖父祖母的照相三跪九叩首。我要报仇!”[1](P296)
“三跪九叩首”是由“三跪九叩”扩展而成的。在“三跪九叩”后加了一个“首”字,作为九叩的对象,突出了说话者(柔嘉)心里的气愤,要方鸿渐对自己的祖先更加尊敬。
五、取字面意思
取字面意思就是对成语不进行任何改动,但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故意偏离成语通行的比喻义或引申义,采用其表层意思,也就是字面意思。如:
(10)蒙马脱尔(Monmartre)的“跳蚤市场”和耶路撒冷圣庙的“世界蚤虱大会”全像在这欧亚大旅社里举行。咬得体无完肤,抓得指无余力。[1](P151)
“体无完肤”原是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这里则是指跳蚤和虱子叮咬皮肤,全身没一块好的,形象的说明了跳蚤和虱子之多之厉害。
(11)鸿渐笑说:“你真是‘千方百计’,足智多谋,层出不穷。幸而他是个男人,假使他是个女人,我想不出你更怎样吃醋?”[1](P325)
“千方百计”原是形容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这里则是说计策和方法之多,有一千种方法、一百种计谋。
以上例举的《围城》中成语活用的方式并不都是单独使用的,有些往往是几种形式的结合。如:
(12)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做不到这位子,做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1](P181)
“仕而不优则学”是由“学而优则仕”变更了语序,同时也是对“学而优则仕”进行了扩展。
(13)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1](P335)
“黑地昏天”是“昏天黑地”的变序,同时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并非是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而是直取表义,形容天色一片漆黑。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名家,他在《围城》中对成语进行了创造性改变并灵活运用,一方面是自身真实感受与体验的语言再现,另一方面也是自身的一种语言追求,根据表达的需要而为之。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朱建军.成语的活用及其规范漫谈[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张雁.《围城》语言陌生化的实现途径[J].齐鲁学刊,2007,(3).
[4]李运龙.成语的变式及变式成语运用[J].湖北大学学报,1989,(6).
关键词:《围城》;女性;男权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03-02
一、引言
《围城》是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为背景,围绕整部小说的男人主人公方鸿渐留洋回国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进行叙述。从方鸿渐回国到最后娶孙柔嘉为妻,作者在方鸿渐身边安排了数个形色不同的女性,正是这些女性的存在充实了整个故事的内容。对于《围城》中女性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做出了尝试,但总体来说,研究的深度仍然不够,尤其是在男权制对女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的挖掘上,有待进一步加深。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性别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性别视角填补了长期以来研究领域中性别盲视的空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性别研究首先将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前者是指依据生理特征(性器官)进行的男女划分,是先天的;后者是指通过文化、经济、制度等构建的男女性别,是后天的,具有可塑性。几千年来,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的主体意识将女性定义为从属性和“第二性”,这正是社会性别构建的结果。因此,抛开性别固化的观点,打破长期被建构起来的“合理性”,是进行性别研究,进而解开禁锢在女性身上枷锁的一个努力方向。基于此,本文将性别研究与《围城》里的女性结合起来,从女性与身体、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婚姻、女性之间四个不同的维度出发,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去审视小说中几个女性的处境,以揭示出支配女性命运背后的男权制的力量。
二、女性与身体
作为性别的承载体,人的身体同样具有生理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身体的存在方式与文化、政治以及历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身体在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被建构和塑造。身体美成为女性价值之所在,人们对女性体貌的关注远远多于对其能力的关注。方鸿渐在回国的船上被一位鲍小姐所吸引,这位鲍小姐“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个丰乳肥臀、腰肢纤细的女性形象。同时吸引方鸿渐和船上众多男性的还有鲍小姐的着装打扮:“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背后称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是裸的,而鲍小姐并非”。在这里,鲍小姐是被观赏和评论的对象。在这个互动关系中,鲍小姐是被动的,她只是被谈论和调侃的对象,至于被标签为“美丽”、“性感”还是“邪恶”、“放浪”,都不是她能决定的。
“男性在以自己的审美趣味塑造女性身体的时候,同时也塑造了女性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女性在心理和情感上认可了男性的审美霸权。”鲍小姐留学海外,受到当时西方国家审美文化的影响,穿着性感、言辞随性。而那时的中国仍然倡导女性要在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上保守稳重。因此,当留洋的鲍小姐在返回中国的途中,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展开了碰撞。在这场东西方文化的竞争里,作为争论焦点的她,没有表达的权利,这是一场东西方男性对如何塑造女性的霸权文化的争夺。长期以来形成的男权文化意识和社会制度,一直将女性置于边缘地位,女性在这个二元对立的性别关系中,缺乏主体地位和相应的自我表达、自我决定的权利。
三、女性与教育
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所描写的几位女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可以自食其力的“独立女性”,也可以称其为“文化女性”。苏文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苏文纨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都不曾看上方鸿渐的她,此刻本应该更高傲,但事实却是她开始对方鸿渐处处示好,作者钱钟书先生对此转变作出的解释是“现在,她宛如做好了的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可见,高等教育的经历并没有为苏文纨增加足够的自信和资本,她超出了倍受男性欢迎的年龄,不得不降低择偶的标准。即便是苏文纨能找到一份高薪、有社会地位的工作,不能赢得男性的青睐,就意味着她的失败。男性的霸权地位决定了其主体性,处于“第二性”的女性必须服从男性对两性的角色期望,违背或是达不到这一期望就会受到社会的惩罚,被嘲笑、诟病、排斥。
当然,苏文纨回国后也引来了不少的爱慕者,如赵辛楣、曹元朗等,他们有的是仰慕苏文纨的博士头衔,学识就成了她增值的一部分;有的是冲着她的身份――政务院参事苏鸿业之女,她依仗了父亲的权力地位同时又成为了其他男性谋求政治前程的工具。从回国到嫁人,苏文纨没有去应聘工作,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这些男子之间进行考察、选择,在男性中心文化的影响下,女人所形成的意识就是:如果想要更好地生存,就是要努力找到一个可以依赖一生的男人。
男性处于霸权地位,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教育受男性主导同时又巩固了其特权。苏鸿业通过权势获得丰厚的经济资源,得以送女儿苏文纨出国留学,受到文学训练的苏文纨赢得了爱好诗词的曹元朗的追求,最后苏曹结为姻亲,两家在仕途和经济上实现了联盟,而苏文纨成了这一利益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无关她的爱情得失和兴趣所致。在《围城》一书中,她是男权统治下为数不多的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而这只是增加了她选择男性的筹码,这也正是她接受教育的最终使命。
当下的我们,正处风华正茂,对于爱情,既渴望拥有,又害怕失去;既享受现在,又担心未来。有时候想想,其实,爱情的确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在爱情围城里的人,一边体验着彼此关心、共同成长带来的快乐,也一边承受着彼此伤害、相互猜疑带来的痛苦;而在爱情围城外面的人,一边享受着一个人的自在生活,也一边压抑着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时间长了,围城内的人,羡慕围城外的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围城外的人,却羡慕围城内的人心灵有所依靠、情感有所寄托。
也许有一天,城外的人会满心欢喜地走到城内去,但却发现城内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因为在短暂的欢愉之后,他/她开始患得患失,开始承受另一个人的埋怨与冷漠;也许还有一天,城内的人,终于如释重负般地走出城外,开始呼吸新鲜的空气,却也好景不长,发现自己开始孤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坚强。对于爱情这座围城,城内的人,你是否想过出来吗?城外的人,你是否真的那么渴望进去?
爱情,我们永远也无法说得清,道得明。每个人在爱情这座围城进进出出,做着不同的爱情选择,上演着不同的爱情故事,得到不同的爱情结局。但是,也许就是在这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们成熟了,长大了,渐渐地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渐渐地懂得了如何经营一份甜美而长久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