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

生于忧患死于安

时间:2023-05-31 09:1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于忧患死于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升起在中国的东海

当那一面鲜红欲滴的五星红旗

迎来第一缕晨光

中国,你该怒吼了

96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

养育了顽强拼搏的中华儿女

积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铸就了古老而又年轻的你

——气壮山河的中国

中国你命途多舛

富饶而又美丽

令帝国列强垂涎三尺

日本帝国的铁蹄

让中国你遍体鳞伤

中国,中国

你浴血奋战

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

不屈不挠,昂首挺胸

换来了天安门城楼上的震撼宣言

历史的激流洗刷了

你满身的尘埃和沧桑

任重道远的中国

如今的你气宇轩昂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你不能忘了历史的伤痕

怒吼吧,中国

第2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

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V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

①魏郑公:魏征。

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

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问题: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引喻失义(《出师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第3篇

摘要:品孟子,读《孟子》,让我们学到了太多人生的哲理。关于人性的道德问题,他教导我们“养浩然之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他教导我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关于人生奋斗成败问题,他教导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懂得了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道德和艰苦的奋斗。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关键词:人性道德;浩然之气;舍生取义;人生成败;拼搏奋进

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灿烂的文明古国,孕育了灿烂的千古文化。其中那些璀璨光辉的中华典籍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作为精神食粮的文化典籍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骄傲。它们经历了时代的考验,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就像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夜行的路,引导我们走向黎明。

作为中华文化极具代表性之一的巨鼎之人,孟子,更是被尊为“亚圣”。从孟子的性格、心理、思维形态等来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品孟子,读《孟子》,让我们学到了太多人生的哲理。关于人性的道德问题,他教导我们“养浩然之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他教导我们“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关于人生奋斗成败问题,他教导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我们懂得了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道德和艰苦的奋斗。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公孙丑曾问孟子他长于哪一方面,孟子说,他不仅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还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正是我们今天人性道德的一种。“孟子所说的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孟子养气说经过后儒,特别是宋儒的发展,成为中国人自我修养的的重要理论。千余年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于自然与外敌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杰出不朽的脊梁,他们这种浩然之气,努力为民族争光的行为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不足,鼓励我们养浩然之气,努力提高人性道德。与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相似的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就是说,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的时候,要始终贯彻自己的操守,不能因为富贵而销蚀,不能因为贫贱而改易,不能因为威武而屈服。要始终如一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孟子的这句至理名言,一向为中国人所引用,对中国人的性格、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有名的抗元英雄,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更是一位铮铮铁骨、宁死不屈的高尚之人。在元军入侵南宋时,他积极组织军队,终因兵力、财力寡不敌众,屡战屡败。妻子儿女都被元兵抓获,战士们大都惨烈牺牲,文天祥始终坚持战斗但最后一刻,却不幸最终被捕,面对当权者的诱惑,他始终不卑不亢,不屈不挠。最终让当权者失去耐心,对他施以酷刑。就是面对何种酷刑,他也始终不屈。“他的《正气歌》流传千古,此诗开宗明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正气,沛乎塞苍冥’。这种不屈的精神,至大至刚,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现在的社会中更需要这种不屈正气。拥有了这种威武不屈之气,就像大厦有了脊梁,才能成为社会的脊梁”在我们今天充满利益的世界里,金钱、权利、利益充斥其中。我们的人生不免失去了一些本该有的原则。品读孟子,让我们感悟到了圣人的义利观,对我们人性的道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让我们感悟到先哲的的崇高道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古以来,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就将义看的重于自己的生命。明代名士方孝孺因舍生取义而名垂史册。舍义取生,是小人与懦夫的行为;舍生取义,是勇者与君子的美德。千古多少文人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今天,在商品化的浪潮中,利益的诱惑无处不自在,我们更应该守住仁义的净土,发扬这种崇高的气节”推及孟子的“舍生取义”而联想到我们现代的义利观。好多人被金钱扭曲了灵魂。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为了金钱,他们舍弃了自己的人生观。丢失了义,而只为了所谓如浮云的名利,让自己的人性,让自己的道德,都变的低俗不堪。在品读孟子中,愿我们都能学习如何平衡好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把握好自己的人性道德,在商品化的时代潮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品读孟子,对我们的人生成败,拼搏奋斗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后人的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得胜利的精神的弘扬。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考验。”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生命的美好。大到我们国家。所有的这一切,不都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吗?我们中国,要想立足于民族之林,必须要未雨绸缪。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有换的意识,让黄皮肤、黑眼睛的我们永远常在。小至我们个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水准越来越高。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吃苦的精神吗?许多青年认为生活品质已经改善,不需要吃苦,应该好好享受安稳的生活。所以,有些人害怕辛苦,四处跳槽,结果连工作都没有了。他们不仅自己摇摇摆摆,也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所以,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反思自己,感悟孟子,努力培养忧患意识,时刻准备着,为自己成功的人生描一幅绚丽的五彩画!另外,让我们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还有一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想必我们大家都懂,概括来说,就是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忍受磨难,拼搏奋进,这样才能锻炼性格,曾强能力,获得成功的人生。就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掬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说明要取得成功,必须忍受磨难。“因为要干出一番事业得人,他们往往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受到人们的嘲笑。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与支持,遇到重要阻力。如果他们不能坚持到底,忍受不了痛苦和挫折的磨难,那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定有许多挫折与磨难,在我们遇到坎坷,觉得撑不下去时,就努力的想想孟子对我们的教导。忍受过了人生的磨难,我们才会迎来喜悦的春天。正如手指不经历血与痛的磨练,怎会弹出世间的绝唱。

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浩然之气,威武不屈的正气,正确的义利观,努力学习孟子的那种忧患意识,接受磨难的精神,努力拼搏,努力奋进。在品读孟子中,让我们都能感悟人生,参透人生,活出一个灿烂美好的人生!(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赵昌平,《孟子:人性的光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

[2]陈新慧,《读孟子悟圣贤智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4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0、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0、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2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列传》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7、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3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8、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3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4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5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r》

5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5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第5篇

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材料范围大多是名家名篇,考点主要有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重要语句的翻译和对文段的理解、分析。

1.准确认读、理解文中生难字词。所谓生难字词,对初中生来讲,是指流传至今,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通假字、异读字以及多音多义字。

2.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一般情况下,句首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停顿。

3.理解常见实词的语境义。考查的对象常常是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实词。

4.根据语境理解文中某些常见虚词的用法。常用文言虚词有“之”“其”“于”“而”“为”“何”“以”“乃”“乎”“焉”等,对其用法,要结合语境,依据例句,进行归类,日积月累,准确把握。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文章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名句警句、精彩的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以及某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省略句等,是命题考查的重点。对于文言句子的翻译,必须坚持直译和“信、达、雅”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根据字面意思,把每个字、词用现代汉语把它的意思表达出来,注意字字落实,对关键词语决不能含糊。所谓信,就是要准确无误;所谓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所谓雅,就是要语言优美。

6.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即考查考生是否从整体上读懂了文章,是否能够在概括语段内容、分析语段结构及其在原文中的地位作用等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进行准确归纳。

7.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作出评判。即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文中人物及事件的特点、意义,并联系实际谈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及其现实意义。

8.理解选文的写作特色,进行简单的鉴赏分析。考生必须从选文出发,在理解文意、整体感知、分析内容的基础上,从其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修辞运用、谋篇布局等方面去进行审视,才能作出合理的答案。

【新题预测】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曾益其所不能

B.才美不外见

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必先苦其心志(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4.文章在论述“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和“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两个观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避免灭亡的关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碧万顷( )

(2)而或长烟一空( )

(3)或异二者之为( )

(4)不以物喜( )

(5)至若春和景明( )

2.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指出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3)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5.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6.在作者看来,“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呢?(用原文回答)请说说你对“古仁人”的胸襟和抱负的看法。

(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节选自《公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输盘不说( )

(2)吾义固不杀人(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然,胡不已乎( )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借子杀之 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B.乃不知有汉 乃可攻也

C.知而不争 人不知而不愠

D.将以攻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将以攻宋( )

(2)宋何罪之有( )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胡不见我于王?

5.说说选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并概括大意。

(四)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收而攻蕲( )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3)比至陈(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6)诸郡县苦秦吏者( )

3.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胜自立为将军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5.从三老、豪杰拥戴陈胜的话中,分析陈胜为王的原因。

(五)粤令悦谀

粤西有令性悦谀,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一隶欲阿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谀,惟阿主不然,视人誉篾如也。”其令耳之,亟召吏前,抚膺高蹈,加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昵之有加。

(摘自《应谐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粤西有令性悦谀( )

(2)令乃欢( )

(3)故从旁与人偶语( )

(4)凡居民上者( )

2.将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群下交口赞誉。

(2)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

3.这个故事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读了以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繁文之人

繁文①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②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③,士之荣与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④,故文见而实露。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选自王充《论衡・超奇篇》)

注释:

①繁文:内容丰富又有文采的文章。②株:原指露出地面的树根。这里作动词,扎根。③文墨辞说:指文章、著述。④意奋而笔纵:意奋,精神振奋;笔纵,文笔流畅。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

①人之杰也( )

②有根株于下( )

③实诚在胸臆( )

④自相副称( )

2.下面句中的“之”字与其他几项意思不同的项是( )

①繁文之人②人之有文也

③人之杰也④士之荣与皮壳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

②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

③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4.选文主要针对什么说的?请具体分析其写作特色。

(七)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一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选自《战国策・齐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头抢地耳( )

(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3)长跪而谢之曰( )

(4)今君相楚而攻魏( )

(5)徒以有先生也( )

(6)天下缟素( )

(7)公以是为名足矣(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吾能为之足

B.以头抢地耳公以是为名足矣

C.长跪而谢之曰移兵而攻齐

D.此庸夫之怒也其官爵何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4)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4.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陈轸以“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设喻来说服昭阳,这分别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品质和陈轸怎样的性格特征?

5.陈轸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说服了昭阳,请将他所说的故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甲文和乙文最后分别写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手法一样吗?对表现唐雎和昭阳分别有何作用?

(八)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 ②任意东西( )

③或王命急宣( ) ④飞漱其间( )

⑤风烟俱净( ) ⑥窥谷忘反(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读了甲文第②段和乙文第③段的内容,你会自然地联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诗呢?请把这首诗写出来。

4.读罢两篇选文,请你说说两位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峡和富春江美景的?

第6篇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3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3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3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4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49、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5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5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6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6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4、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6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7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7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7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7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8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8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仕人;忧患意识;治国理政

严复在其《天演论》中认为,“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有人,就有人的忧患;有仕人,就有仕人的忧患。明人吕坤居官十余载,在《治道》中有感慨:“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指其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的特殊心态。由忧患而超越忧患的心中历程,彰显了传统仕人生命哲学的特质和魅力。

一、忧己

按照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路径,中国仕人以德为先,把立德作为治道之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仕人所特有的一种治道精神和德治智慧。“为人不能尽人道,为官不能尽官道,是吾所忧也”。他们在个人的德、才、财、位、势等关系处理中,视德领于才、先于财、高于位、优于势。关于德与才,他们认为,“德”好比水之源头,“才”好比水之波浪;“德”为木之根本,“才”为木之枝叶。《资治通鉴》中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关于德与财,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关于德与权势,他们认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关于为政之德,古人话语很多。子张问于孔子日:“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有“五美”之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扬雄在《修身》中有“取四重,去四轻”之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实际上,他们的认识都被传统仕人所接受,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进行临摹和实践了。传统仕人对于安身立命、修齐治平的忧患最终达到一种无忧而达命的境界。刘勰的《刘子》中就有“遇不遇,命也;贤不贤,性也。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更有以忧患为我所用,洒然自得者。梁启超在其《养心语录》中说:“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苟不尔,则从古圣者,可以不出世矣。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正患无就学之地,而时时有此天造地设之学堂以饷之,不亦幸乎!我辈遇烦恼遇危险时,作如是观,未有不洒然自得者。”

二、忧民

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孔子作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主张“爱人”“亲亲而仁民”,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爱民恤民措施。孟子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心向背与国家的兴亡、统治者的安危连接起来。中国仕人的忧民,首先基于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特殊作用。孔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后,孔子的观点在以后被传统仕人反复引用,在处理君民关系、官民关系和巩固稳定国家政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荀子·王霸》云:“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严遵《天下有道德》中说:“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丧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这些话语,都映照了孔子的观点。法家的管子也注意到了民心向背对政治的重要性。他在《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道家也主张治国清静无为,不扰民。老子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著名论断。传统仕人对生民之苦多有关切,也充满同情。《汉书·鲍宣传》中认为民有“七亡”和“七死”之说,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强调官民同忧乐,是中国仕人从向度深化和拓宽了忧民意识的特定内涵。官之忧是民之忧,官之乐是民之乐;反之亦然。在《粱惠王》下章,孟子向齐宣王讲过一段关于“忧乐”的精彩论点:“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至后来引发出了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无疑是把忧民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官民同忧乐的和谐境界。

基于政权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中国仕人的忧民意识多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正如学者所言:“虽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观点都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或空想色彩,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政治者为政的直接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但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三、忧君

对君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人亡,当然这与对政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政息是有内在联系并很难分清的。扬雄在《先知》中有一段对话:“或问:‘何以治国?’日:‘立政。’日:‘何以立政?’日:‘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仍然强调了君主是立政治国的出发点。传统仕人的忧君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君主要有所忧。古人对于忧君之关切,总是联结着某种安危存亡之道。《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六韬·兵道》:“存才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孟子甚至说:“也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凸显的意蕴寄托在当政者须怀藏一股居安思危、存不忘亡的“忧政”之中,这无疑影响了后来仕人的思想,在对君国存亡的忧患中表达了他们辩证的治道。

(二)君主要忧所以忧。苏轼在《汉之变故有六》中云:“人主莫不欲安存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苏轼在其《策略一》中还云:“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者也。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

(三)君主要积仁德。《左传》就有这方面要求:“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子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亡。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贞观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书: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必须使树木的根扎得牢固;要想让河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多积累道德仁义阳。

(四)君主要行仁政。《韩非子·十过》对君主行政提出十个方面警告。苟悦《孝昭纪》中把君主分为五类:有治主,有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张居正向万历帝进疏道:“大抵皆以敬天法祖,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忧勤惕厉即治。不畏天地,不法祖宗,拒谏遂非,侈用虐民,亲小人,远贤臣,盘乐怠傲即乱。”

(五)君主要善于用人。中国古代多人治少法冶,所以,选人用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苟子云:“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管子提出:“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日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日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日不好本事,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苟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韩非子认为,人臣有“五奸”,刘向指出,人臣有“六邪”等等,都对君主善于识人鉴人充满了期待。

四、忧政

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提出“忧政”观点:“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政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其忧患意识底蕴在张扬一种为政之道。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指出:“先帝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如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他们的“忧政”挑明,为政既要正心修身,秉忧勤之心,还须晓治国之道、为政之要。

忧政的同时,传统仕人对于治道之各种关系是有辩证认识的。韩愈指出:“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而康有为则在《上清帝第七书》中明确地第一次从制度上论证败弱之理:“尝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弊政尊隔之故。”谭嗣同的忧政意识与康有为所见略同,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展开,他认为:“事之所以不治,有为之隔者也。君与臣隔,大臣与小臣隔,官与绅隔,士与民隔,而官与官、绅与绅、士与士、民与民又无不自相为隔。西人谓中国二十三行省各不相通,无异二十三国。不知一国之中,又复分为无数国。譬如一幅美锦,既条条裂之,复寸寸磔之。其存焉者与有几!”超级秘书网

五、忧天下

第8篇

刚才,尚经理宣读了2010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公司与各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段经理解释了2010年经营管理意见,安排了当前的工作,为确保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使公司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责任目标,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理解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意义

今天我们组织大家来签定目标责任书,目的一是增强广大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公司内部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二是通过这种形式层层分解全年工作目标,传递工作压力,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使大家真正把指标作为工作目标,把压力作为工作动力,把责任作为工作使命,确保公司全年工作顺利开展。从现在开始,公司将对各单位进行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公司也会兑现一些目标责任的奖惩措施,做到奖罚分明。通过签下的目标责任,希望大家与公司的大思路保持一致,将目标责任与本单位员工进行沟通,要让每一位员工都充分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要让大家知道完成目标是每个人的事,我们要同心同德,将2010年工作目标完成好。

二、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工作紧迫感

今年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从有意义的工作量,有效益的工作量上讲主要有两项,即购销售目标及折旧目标。一是购销目标。今年的形势大家都比较清楚,上次会上崔局长已讲的很清楚今年的托市政策能否启动,怎样启动形势十分严峻要完成目标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认真研究。二是折旧目标。也比去年有所增加。各单位要进一步认清特点,把握重点,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调整思路,积极研究对策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强化工作力度,重视沟通和协调,在提高质量、加快进度上下功夫、见成效,坚定不移地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三、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工作目标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各单位领导回去后,一是要明确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要高度重视签订目标责任书的重要性、严肃性,要认真分析研究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内容,要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制定可行计划,确保完成各项指标内容。要注意搞好思想发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在本单位努力营造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要强化措施手段,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及时掌握各单位、各部门的目标执行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组织专人认真加以研究,及时解决。强调奖惩兑现,对于完成任务不力的,要考虑停发绩效工资,对于因工作失职影响任务完成的,要严格追究领导责任,确实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三是要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次目标责任书的制定,注重了责任、权利、义务的统一,注重了突出重点工作和把握全面工作的统一,希望大家在完成目标责任规定任务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力求有所创新,营造一种“有热情、有干劲、有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工作局面。四是要联系实际,确保成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目标考核办法,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五是要上下同力,建立对口联系工作目标制度。公司各部室之间要积极加强协调和沟通,围绕今年的总体工作目标,在及时了解和反馈情况的同时,对基层相关工作目标加强指导帮助,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协调服务,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四、要严格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崔局长多次会议强调作风纪律问题,我认为很有针对性,这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服务工作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这也是我们做好全年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忧患意识,肓目乐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时间一长,就会被习惯性思维所控制,丧失锐气和发展后劲。因此,我们务必要坚决摒弃“小富即安、稍进则满”的思想,在拼搏中生存,在奋斗中前进,以永不懈怠的作风推进08年的各项工作。

二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目前看,有少数同志还没有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程度,还没有体现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工作中怕吃苦,有畏难情绪,能推诿的就推诿,能应付尽量应付;有的同志没有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猜这猜那,传播小道消息;还有的同志工作作风飘浮,交待的工作总是强调客观理由,扑不下身子,缺乏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意识,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在座的都是公司的骨干,这里要求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公司,我们要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理念。

三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养成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思想集中在各项目标上,全面地掌握情况,及时地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9篇

关键词:儒家;人文精神;现代价值;和谐社会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的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对中国社会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随着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了某种断裂,导致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儒家人文精神却越发显现出它的超凡卓越与生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仍然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为现代文明服务。

一、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1.什么是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揭示,高扬人性、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

2.儒家人文精神内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旨在是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即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以人为本,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肯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孔子的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仁学”上。包括“仁本”和“民本”。

关于“仁本”。“仁者人也”,“仁”规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肯定了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意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强调了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的必要性。孔子的人本关切不仅是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注重如何做人,关怀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儒家强调“民为邦本”。“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荀子形象地将君民关系表述为舟与水的关系;再如儒家经典《大学》更是将“亲民”作为三纲领之一,提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也体现了作者重视民意的信念。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2)中庸和合精神

儒家文化中的和合精神即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的心灵冲突融合而和合的精神,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神。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要求具有理想人格的智者、仁者应对山水之类的自然之物采取悦纳的“中合”态度,反对无节制地猎取自然资源和毁灭生物物种。孟子提出“性天相通”说,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易传》提倡“与人地参”,既高扬人的能动性,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关于人际,孔子强调“和为贵”,其要求要尚仁、讲义、有礼、互信、和以处众、推己及人,理智地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协调共振。儒家在治理国家方面主张“善人为邦”,“宽猛相济”以实现政通人和,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对于个体身心之和,儒家强调以修身正心为本,以求身心和谐。

(3)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

中国先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孕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孔子提出的忧患意识在个体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一系列名句体现了儒家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它不是一己之忧,而是国家之忧。孟子更是意识到忧患精神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命题,认为个人的生命生存、事业兴败和国家存亡都与有无忧患意识相关联。忧患意识的产生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朝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古代先哲品格的形成,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灭。

(4)笃行精神

儒家的笃行意识即力行意识,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投身现实社会,奋发进取,追求自己理想价值实现的精神。儒学认为,忧患精神的化解,乐道精神的实现,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扬,都有赖于笃行精神的支撑和践行。儒学以其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激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了处贫贱而乐于求道的乐感精神;探索了“和实生物”和化解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冲突融合的和合精神,培育了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水(人民)能载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人本、和合、忧患、乐道精神中,都蕴含着笃行精神的意蕴。孔子既重视认知主体和知识的来源问题的探讨,又强调行的价值,讲求学与行、言与行的一致、融合。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应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君子不以言举人”,孔子主张听言观行,重视对行为的考察。孔子的“笃行”精神也包括道德实践。儒家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一句名言,它以凝炼、刚健的笔调展现了儒家“求诸己”和锲而不舍、刚直不阿的精神风貌和崭新品格。

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的人文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树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西方文明日益严重的危机,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东方文化和儒学。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儒家人文精神中的许多合理因素和精华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10篇

在一定的意义上,这“近似”之处,往往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一件艺术作品,不仅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共同的心理氛围,和一种文化共同的价值定向。表现得越多,作品的艺术价值就越高。无所表现的艺术,也就是没有价值的艺术。

人们常常用“镜子”来比喻艺术,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艺术不同于镜子。一面镜子是一个死的物理事实,它所反映的事物,事实上存在于它之外。而一件艺术作品则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就是它所反映的事物。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要求、理想、信念与价值在艺术作品中获得的意义与表现力,离开了艺术作品就不复存在。所以艺术,尽管与哲学有许多明显的区别,还是有共同的基础。

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艺术,必然与这个民族、时代、社会的哲学相联系。哲学是民族、时代、社会的自我意识,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念,它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潮等等的产物,而且也能动地参与形成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是自己的民族、时代、社会的代表。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艺术和哲学,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民族的灵魂。

艺术与哲学的联系,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是不言而喻的:“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最广义的艺术也就是最广义的哲学。自觉地强调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二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探索艺术的民族形式、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美学时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来源于它同哲学的自觉联系。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哲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哲学,作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是理性精神的直接表现。如果借用康德的术语来比较,我们不妨说,西方哲学偏于“纯粹理性”,偏重于追求知识;中国哲学偏于“实践理性”,偏重于追求道德。前者多描述自然界的必然,后者多强调精神领域的自由。中国哲学是内省的智慧,它最重视的不是确立对于外间世界的认识,而是致力于成就一种伟大的人格。所以,和西方哲学相对而言,它并不重视对于客观对象的分析、区分、解释、推理,并不重视对于对象实体及其过程的精确叙述,而是把最高的真理,理解成一种德性的自觉。它始终不曾脱离人的社会关系,不曾脱离伦常情感的具体实践和具体感受。

这不是偶然的。中国历史上无情的阶级对抗关系,从来是笼罩在原始时代保留下来的血缘氏族宗法关系之下的,这种双重关系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在这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哲学,首先考虑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为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就要讲统一、讲秩序、讲仁爱、讲礼让、讲义务、讲亲和、讲道德。而不是象西方哲学那样,更重视讲知识、讲方法、讲逻辑因果规律等等。现实的人生问题,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国哲学较早达到“人的自觉”。这种自觉首先表现为宗教观念的淡薄。东方思想宗教观念的淡薄是哲学史家们常说的问题,其实这种淡薄,不过是用对君主、族长和关系结构(礼)的崇拜和服从,来代替对神的崇拜和服从而已。这种双重结构是一种异化现实,自觉的人必然在其中找不到出路,而体验到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国哲学的起源,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许多特征。

在西方哲学史上,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谓“人的发现”,或者说“人的自觉”。与教会、神学和经院哲学所提倡的禁欲主义相对立,以薄加丘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作家们宣称发现了与彼岸天国的幸福相对立的此岸的、地上的欢乐。这种欢乐意识是西方哲学觉醒的契机。以此为起点,西方哲学强调幸福的价值,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叛逆精神”、反抗性格等竞争性道德。我们不妨说它的.基础是“欢乐意识”。产生于欢乐意识的痛苦必然伴随着消沉和颓废,产生于欢乐意识的悲剧必然伴随着恐怖和绝望。这些,正是西方表现痛苦的艺术作品共同具有的总的特点。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是建立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从文献上追索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周易》中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正是从这种忧患意识,产生了周人的道德规范与先秦的理性精神,以及“惜诵以致愍今,发奋以抒情”的艺术和与之相应的表现论和写意论的美学思想。这也不是偶然的。正如没有阻力,生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没有忧患,人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力量和强度只有依照阻力的大小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与之相同,只有忧患和苦恼才有可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返回他的自我,而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易·系辞传》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的:其有忧患,所以对于人间的吉凶祸福深思熟虑,而寻找和发现了吉凶祸福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使命感。通过对自己的使命的认识,周人的以“德”(“敬德”、“明德”)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就把远古的图腾崇拜和对于外在神祗的恐怖、敬畏与服从,即那种人在原始宗教面前由于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为力而放弃责任的心理,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和有意识的努力了:通过对忧思的思考,在图腾文化中出现的“天道”和“天命”观念,都展现于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由于把自己体验为有能力驾驭自己命运的主体,而开始走向自觉。人们所常说的先秦理性精神,不就是这样一种自觉的产物吗?

周人亡殷以后没有表现出胜利的喜悦,而是表现出那样一种冷静而又深沉的“忧患意识”,是人们走向自觉的契机,是先秦理性精神的前导。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那样一种主体观念的先期确立,先秦学术能够呈现出如此生动丰富而又充满活力的局面。

《汉书·艺文志》云:“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出并作”。这一段话,比较正确地概括了诸子兴起的原因。东周列国互相兼并,战争绵延不绝,灭国破家不计其数,富者剧富,贫者赤贫,百姓生死存亡如同草芥蝼蚁,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为了寻找这一切忧患苦难的根源及其解脱的途径,各家各派参照《易经》的启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虽说是各家互相对立,没有一家不从对方得到好处,虽说是法家“严而少恩”,墨家“俭而难遵”,名家“苛察缴绕”,阴阳家“拘而多畏”,不如道家和儒家那样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但如果没有这些学说与之竞争,儒家和道家也不会得到如此长足的发展。儒家和道家,附带其他诸家和外来的佛家,相反相补,相辅相成,挟泥沙而俱下,成为后世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而渗透到和积淀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儒家思想更多地渗透到和积淀在政治关系和伦理规范方面,道家思想更多地渗透到和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方面。但无论哪一个方面,都存在着两家共同的影响

儒家强调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家主张任从自然才能得天真。它们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历史和人的矛盾,政治和艺术的矛盾,社会与自然的矛盾。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前者是美学上的几何学,质朴、浑厚而秩序井然;后者是美学上的色彩学,空灵、生动而无拘无束。前者的象征是钟鼎,它沉重、具体而可以依靠;后者的象征是山林,它烟雨空濛而去留无迹。从表面上看来,二者是互相对立和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最深的根源上,它们又都为同一种忧患意识即人的自觉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正如历史和人、政治和艺术、以及社会和自然都有其同一的根源,儒家和道家也都是同一种忧思意识即人的自觉的两种不同的表现。那种早已在《周易》、《诗经》和各种文献中不息地跃动着的忧患意识,不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尚礼乐,道家说自然,从同一种忧患意识出发,都无不带着浓厚的伦理感彩,都无不是通过成就某种人格的内省功夫,去寻求克服忧患的道路。两家道路不同,而所归则一。《孟子·告子下》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衡于虑,然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这是儒家的道路。老子《道德经》则主张“贵大患若身”,“处众人之所恶”,这不是退避和忍让,而是顺应自然的法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来和忧患作斗争(“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是道家的道路。二者殊路而同归。那种单纯强调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积极进取、道家消极退避的流行观点,恐怕失之片面,有必要加以补充才是。

从能动的主体的责任感,产生了人的自尊和对人的尊重。这是儒道两家都有的态度。孔子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所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起子所谓“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庄子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诅”,都无非是表现了这样一种人的自尊和对人的尊重而已。“寂今寥今,独立而不改!”这是什么力量?这是一种自尊自爱的、人格的力量。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人格理想的追求,在这里都充满着积极进取的实践精神。与忧患作斗争,与命运作斗争,这是一种普遍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思想感情的力量不是首先被导向成就外在的、异己的宗教、国家、法律等等,而是首先被导向成就内在的人格,则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这是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也是中国艺术、中国美学的许多特殊性的总根源。

总之,起源于忧患意识的人的自觉,和在忧患意识之中形成的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以及建基于这种自觉和乐观主义的、致力于同道与自然合一的伦理的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尊严、安详、高瞻远瞩和崇本息末的人格和风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魂。经过秦、汉两朝的扫荡和压抑,经过魏晋人的深入探索和韬厉发扬,它已经深沉到我们民族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的基本元素。尽管千百年来兴亡相继的、统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力图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熔铸和改造它,它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活力。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许正是这种封建体制的压迫,才使它得以保持自己的活力吧?

古代思想,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满于当时灾难深重的现世生活,把希望寄托在对于彼岸世界的信仰上面。在西方,这个彼岸是以宗教方式提出来的天国,在中国,这个彼岸是以伦理方式提出来的“先王世界”。前者是一个外在的世界,通向那个世界的途径是知识和信仰。后者由于它的伦理性质又获得了此岸的实践意义,基本上是一个主体性的、内在的世界,通向那个世界的途径,主要是内省的智慧。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救世主之类抱着一种充满理性精神的怀疑态度。庄子的泛神论和孔子的怀疑论都反映了这个特点。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他说出了一个事实:以“敬”为中心的天道观念并没有把人导向外在的宗教世界。而这,也就是最高的智慧。从这种智慧产生了人的自尊、自信、自助的责任感,和苟卿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主体意识,以及它的乐观主义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哲学之中,也表现在艺术和美学之中。

所以在中国,艺术创作的动力核心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精神,它先达到意识水平,然后又沉入无意识之中,不断积聚起来,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触动发而为激情,发而为灵感,表现为艺术。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乐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而不是西方美学中所常说的那种外在的动力,例如神灵的启示(灵感),或者外在现象的吸引所造成的被动的“反映”。

但是这种内在的动力,却又力图与外间世界相统一。例如,它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追求人与自然、即“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也。”)这种统一,作为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就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即所谓“以理节情”。把“以理节情”作为音乐创作和一切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独到的地方。

情是生生不息,万化千变的事实,它呈现出无限的差异和多样性。理是万事万物共同的道理,它贯穿在一切之中,所谓“道一以贯之”,它呈现出整体的统一。“以理节情”,也就是“多样统一”。“多样统一”作为“和谐”的法则,不但是西方美学所遵循的法则,也是中国美学所遵循的法则。但西方所谓的和谐主要是指自然的和谐,它表示自然界的秩序。中国所谓的和谐主要是指伦理的和谐,它表示社会和精神世界的道德秩序。中西审美意识的这种差别,反映出西方物质文明的务实精神同东方精神文明的务虚精神各有不同的侧重。

若问这个贯通一切的道理是哪里来的,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回答说:来自此岸的忧患意识。产生于忧患意识的情感是深沉的和迂回的,所以当它表现于艺术时,艺术就显出含蓄、敦厚、温和、“意在言外”,所谓“好色而不、怨诽而不乱”。这是中国艺术传统的特色。“以理节情”的美学法则,不过是铸造这种特色的模子而已。它不但是美学的法则,也是一切政治的和伦理的行为法则,所谓“乐通伦理”、乐通“治道”,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忧患意识”的产物

产生于忧患意识的快乐必然伴随着沉郁和不安。产生于忧患意识的痛苦必然具有奋发而不激越,忧伤而不绝望的调子。而这,正是中国艺术普遍具有的调子。中国的悲剧都没有绝望的结局,即使是死了,也还要化作冤魂报仇雪恨,或者化作连理枝、比翼鸟、双飞蝶,达到亲人团圆的目的。“蝴蝶梦中家万里”,正因为如此,反而呈现出一种更深沉的忧郁。这是个人的忧郁,同时也表现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心理氛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里,演《周易》;仲尼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愤)之所为作也。此人意皆有所郁结,不得其通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又《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正道直引,竭忠尽智以事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榜,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说法,虽然在个别细节上与考证略有出入,但总的来说是符合史实的。屈原本人就说道,他之所以写作,是“惜诵以致愍今,发愤以抒情”。这不仅是屈原的态度,也是中国艺术家普遍的创作态度。我们看古代所有的诗文,有多少不是充满着浩大而又沉重的忧郁与哀伤呢?诗三百篇,绝大部分是悲愤愁怨之作,欢乐的声音是很少的。即使是在欢乐的时分所唱的歌,例如游子归来的时分,或者爱人相见的时分所唱的歌,也都捞着一种荒寒凄冷和骚动不安的调子,使人听起来感到凉意袭人,例如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或者: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

这种调子普遍存在于一切诗歌之中。“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普遍的忧患,孕育着无数的诗人。所谓诗人,是那种对忧患意识特别敏感的人们,他们能透过生活中暂时的和表面上的圆满看到它内在的和更深刻的不圆满,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在欢乐中体验到忧伤:紧接着“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后,便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紧接着“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之后,便是“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这种沉重的情绪环境,这种忧愁的心理氛围,正是中国诗歌音乐由之而生的肥沃的土壤。

读中国诗、文,听中国词、曲,实际上也就是间接地体验愁绪。梧桐夜雨,芳草斜阳,断鸿声里,烟波江上,处处都可以感觉到一个“愁”字。出了门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家里是“梨花小院月黄昏”,“一曲栏干一断魂”,真个是“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以致人们觉得,写诗写词,无非就是写愁。即使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也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浩大而又深沉的忧患意识,作为在相对不变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代代相继的深层心理结构,决定了中国诗、词的这种调子,以致于它在诗、词中的出现,好象是不以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似的。“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诵转凄凉,”即使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也不免于受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不仅音乐、诗歌如此,其它艺术亦如此,甚至最为抽象的艺术形式书法也不例外。孙过庭论书,就强调“情动形言,取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书谱》)这种奔放不羁、仪态万方而又不离法度的艺术,是中国艺术最好的象征。杜甫欣赏张旭的书法,就感到“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这不是偶然的。绘画,是另一种形式的书法。它在魏晋以后的发展,内容上逐渐以画神怪人物为主转向以画山水竹石为主;技法上逐渐由以传移模写为主,转向以抒情写意为主;形式上逐渐由以金碧金彩为主,转向以水墨渲淡为主。这种转变和发展趋势,也不过是“取会之意,”把忧患意识所激起的情感的波涛,表现为简淡的墨痕罢了。“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还。”在那种平静和超脱的境界背后,横卧着我们民族的亘古的苦难。

“发愤以抒情”的观点,用现代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表现论”。

“表现论”是相对于“再现论”而言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是再现作为客体的现实对象?还是表现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即人的思想感情?主张前者的是再现论,主张后者的是表现论。二者并不互相对立,但各有不同的要求。西方美学侧重前者,它强调模仿和反映现实,中国美学侧重后者,它强调抒情写意。这种不同的侧重是与它们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相联系的。

西方美学思想是在自然哲学中发生的,古希腊最早提出有关美与艺术问题的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着眼于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比例、结构、秩序、运动、节奏等等,提出了美在和谐的理论。这种和谐是一种数学关系,所以在他们看来,“艺术创作的成功要依靠模仿数学关系”,“艺术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后来的苏格拉底考虑到美与善的联系,但他仍然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除了模仿美的形式以外,还摹仿美的性格。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即在模仿论即再现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诗学》。在《诗学》中他提出了三种模仿:按事物已有的样子模仿它;按事物应有的样子模仿它;按事物为人们传说的样子模仿它。后来的达,芬奇和莎士比亚,还有艺术史家泰纳,都继承了这一观点,他们先后都宣称艺术是客观现实的镜子。左拉和巴尔札克则把艺术作品看作是历史的记录。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更进一步,他宣称“艺术是现实的苍白的复制”。这是一个在历史上不断完善的完整体系,在这一体系的范围之内,所谓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不过是模仿事实和模仿理想的区分而已。所谓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区分,不过是摹仿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摹仿事物的现实现象的区分而已。为了模仿事物的“本质属性”,在这一体系中产生了“典型论”。“典型论”是更深刻的模仿论,但它并非近人所创,其根源仍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这是西方美学的主流和基调。

与之相比,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与《诗学》同时出现的中国第一部美学著作《乐记》,按照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确立了一种与《诗学》完全不同的理论。除了把艺术看作是思想感情的表现以外,它还把艺术同道德、同一种特定的人格理想联系起来。这在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中本是一种固有的联系,《乐记》把它应用于创作,指出“乐者,德之华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这样的概括,标志着一条与西方的模仿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乐记》以后的中国美学,包括各种文论、诗论、画论、书论、词论、甚至戏剧理论,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

现在我们看到,西方美学所强调的是美与“真”的统一,而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则是美与“善”的统一。质言之,西方美学更多地把审美价值等同于科学价值,中国美学则更多地把审美价值等同于伦理价值。前者是“纯粹理性”的对象,后者则是“实践理性”的对象。它们都以情感为中介,不过前者更多地导向外在的知识,后者更多地导向内在的意志。二者价值定向、价值标准不同,所以对艺术的要求也不同。

把艺术看作认识外间世界的手段,自然要求模仿的精确性,反映的可信性,再现的真实性。自然要求对它所再现和反映的事物进行具体的验证。例如西洋画很重视质量感、体积感、空气感、色感和光感等等,那怕是画虚构的事物,想象出来的事物(例如拉斐尔的圣母和天使,鲁本斯的魔鬼和精灵)都力求逼真,力求使人感到若有其物。这就需要求助于对透视、色彩、人体结构和比例等等的了解,这些都可借实用科学来验证。透视可以用投彩几何来验证,色彩可以用光谱分析和折射反映来验证,人体的结构和比例可以用解剖来验证。验证就是认识必然。画如此,文学、雕刻、电影等等亦如此。

中国美学把艺术看体一种成就德性化人格的道路,所以它不要求把艺术作品同具体的客观事物相验证,而是强调“以意为主”,即所谓“取会之意。”即使“传移模写”,目的也是为了“达意”。所以也可以“不求形似”。越往后,这一特点越明显。魏晋人“以形写神”的理论,发展到宋代就被解释为“以神写形”了。对象实体不过是情与意的媒介,所以艺术创作贵在“立意”,可以“不求形似”。欧阳修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卿咏物元隐情。”苏轼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这种观点,同西方美学迥然各异。

在中国美学的词汇中,所谓“创作”,也就是“意匠”的同义词,杜甫诗“意匠惨淡经营中”,一句话说尽了创作的甘苦。意匠功夫来自人格的修养,所以做诗、作曲、写字、画画、必须以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人格修养、一定的精神境界作基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诗外的功夫同样也就是画外的功夫。中国画家论创作,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就因为“意诚不在画也”。既如此,实物的验证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画的价值不是由它在何种程度上精确逼真地再现了对象,而是由它在何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来决定的。

音乐也不例外。在中国美学看来,音乐的形式并非来自模仿客观事物,例如模仿小鸟的凋瞅或者溪流的丁咚,而是来自主体精神的表现,来自一种德性化了的人格的表现。所以它首先不是要求音乐反映的真实、具体、精确、可信,而是要求“德音不理”,“正声感人”,要求“情见而意立,乐终而德尊。”孟子《公孙丑上》云:“闻其乐而知其德。”《吕氏春秋·音初篇》云:“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愚、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音乐,不可隐匿。”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这些观点,比西方美学更深刻地触及了艺术的本质。

如所周知,人物画在中国画史上不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应,小说和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占主导地位。虽然在明、清以后,中国也曾出现过一些真正伟大的小说、戏剧作品,但是,这几种西方艺术的主要形式,总的来说不曾受到中国艺术的重视。鲁迅说:“小说和戏曲,中国向来是看作邪宗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他没有说错。《汉书·艺文志》早就宣称这类作品是“君子弗为”的“小道,”而把它黜之于“可观者”诸家之外。唐人以小说戏曲为“法殊鲁礼,亵比各优。”(《通典》),来人以小说戏曲为:“丧志”、“德政之累”(《漳州府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种擅长于模仿、叙事的艺术门类,同中国美学的主导思想有一定的距离。

这并不是说,古籍中没有关于戏剧和小说的专著。也有过一些这样的专著,如《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醉翁谈录》,《少室山房笔丛》……但是这些著作,没有一本算得上是美学著作。都无非野史、笔记,资料性、技术性的东西。《焚香记总评》和几本小说集的序言,虽然也发过一点议论,都无非随感、杂说,没有什么系统性、理论性。所以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小说戏剧的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一环。这最弱的一环恰恰是西方美学中最强的一环。因为从模仿论的观点看来,这种叙事的形式正是再现现实的最好形式。

在西方,最早的诗歌是叙事诗,即史诗,如《伊利亚特》、《奥德赛》,它着重描绘事件发展过程,人物状貌动作,以及发生这一切的环境。西方的戏剧、小说就是从史诗发展而来。所以西方戏剧小说理论强调的是情节,认为戏剧小说的要素是情节而不是人物的个性或者思想感情。亚利斯多德《诗学》第八章规定,史诗必须遵循情节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这一规律,达到“动作

与情节的整一,”他指出这种“动作与情节的整一”是史诗与历史的区别。后来新古典主义者在“动作与情节的整一”之上加了诸如“时间与空间的整一”等等,被称为“三一律”,“三一律”一度是西方古典戏剧小说创作公认的原则。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是抒情诗,如《诗经》,它直接表现、或通过自然环境或人物动作的描述间接表现主体的人的心理感受。“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饥寒劳苦(忧患),以及起于饥寒劳苦的喜、怒、哀、乐、思虑(忧患意识),才是它的真正动力和内容。它有时也着重叙述人物、环境和事件,如《七月》、《伐檀》等,但即使在这些作品中、环境和事物也仍然不过是表现的媒介而已,它的要素仍然是思想感情而不是故事情节。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即使是《孔雀东南飞》,它的形式、结构也无不从属于情感的旋律。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到“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在徘徊而又徘徊之中表现出来的无穷的苦恼意识,才是这篇作品的中心内容。这个内容不仅决定了它的一唱三叹的形式,而且赋予了它以无可怀疑的抒情性质。其他如《木兰诗》等,无不如此。

不论小说戏剧是否确是从诗歌发展而来,中国的戏剧小说都带有浓厚的抒情性,同中国诗的性质相近。《红楼梦》中有一段叙事,脂砚斋评道:“此即‘隔花人远天波近’,知乎?”其实整部《红楼梦》,又何尝不是“隔花人远天涯近。”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典型的剧本故事,但是,你看它一开头:

可正是人值残春浦郡东,门掩金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一种炽热的、被压抑的、在胸中汹涌骚动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激情,成了揭开全剧的契机。这是诗的手法,而不是戏剧的手法。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出死入生的离奇情节著称,但是这情节所遵循的,仍然是情感的逻辑:“袭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由于是沿着情感的线索发展,而不是遵循逻辑的公式进行,全剧的结构就成了一种抒情诗的结构。连《桃花扇》那样的历史剧也不例外,“斜阳影里说英雄”,“闲将冷眼阅沧桑,”忧国忧民的愁思,交织着荣衰兴亡的感慨,就象是一首长诗。

与表现论相联系的是写意原则。这一点,即使对于小说戏曲来说也不例外。“优孟学孙叔敖抿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东坡续集》卷十二)。苏轼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写意原则在小说、戏剧中的应用。中国戏剧的程式化动作已成为一种惯例,象诗词中的典故一样,信手拈来,都成了情感概念的媒介。例如在京戏中,骑马的时候不必有马,马鞭子摇几下,就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这是无法验证,也无需验证的。所谓“得鱼而忘签,”“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这些中国哲学一再强调的道理,在这里既是创作的原则,也是欣赏的原则。西方的戏剧电影,务求使人感到逼真,演戏的骑马就得处处模仿真实的骑马,草原和道路伴随着得得的蹄声在银幕上飞掠过去,这种手法比之于京戏的手法,其差别就象是中医同西医的差别。前者讲虚实、讲阴阳,后者讲血压体温,细菌病毒。后者可以验证,前者不可以验证。不可以验证不等于不科学,有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能治好,就是这一点的证明。这就叫:“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

“发愤抒情”是关于动力的理论。“不求形似”是关于手法的理论。二者在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缓慢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统一起来,成为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的主流。这一主流的发展线索,同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基本上符合。

“不求形似”的“形”,犹言形质、形象、器用。也就是各个具体的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或者说之所以被我们感知、认识和利用的方式。在中国哲学看来,形质、形象、器用都不重要。只有这些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些事物的道理才重要。道理是无形的,所以在形以上;器质是有形的,所以在形以下。《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重“道”轻“器”,重“意”轻“言”,是中国哲学一贯的立场。

西方哲学所使用的语言,是经验科学的语言,即“形而下学”的语言,它首先是人们认识一事一物与一事一物之理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描述性的,所以言能尽意而力求名实相应,力求反映的忠实性,摹仿的精确性、再现的可以验证性;与之相异,中国哲学所使用的语言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它主要地是人仍追溯万事万物本源的工具,它的功能是启示性,象征性的,所以常常“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哲学常常强调指出这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这,也就是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所谓“不求形似”的理论来源。

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是同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精神相一致的。正如西方艺术和西方美学要求反映的精确和描述的具体,是同西方哲学的形而下学精神相一致的。形而上学要求越过物物之理而迫索那个总稽万事万物的道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同辩证法相对立,有点虚玄,其实不然。这种思想恰好是要求从联系的观点和整体论的观点来看问题,所以它与辩证法息息相通。“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它是启迪我们智慧的一种途径。《易经》讲相反相成,老子亦讲相反相成,我们常说《易》和《老》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是我们又把它们的“形而上”立场同辩证法的立场对立起来,这岂不是很值得商榷的吗?

宋人最喜欢用“形而上”和“形而下”达两个概念,美学上的“不求形似”说之所以首先出现于宋代,不是偶然的。中国绘画之所以到宋代特别明显地趋向于写意,不是偶然的。“运用于无形谓之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张横渠《正蒙·天道篇》)不足以言之,故“贵情思而轻事实,”“逸笔草草”,宜矣。

所以中国美学不承认有西方美学中所常说的那种、“纯形式”。中国美学从来不讲“形式美”。在中国美学看来,形式不过是一种启示,一种象征,它无不表现一定的道理、一定的人格。“道者器之道,器者道之用”,“尽器则道无不贯,尽道所以审器、知至于尽器,能至于践形,德盛矣哉!”(王夫之《思问录内篇》)。艺术创造形式,不仅是为了明道,而且是为了明德。“德盛矣哉”,于是乎有“文”。“象者文也”,“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哲学上的人格追求,导致了艺术上的写意原则。

道就是理,理就是德,德就是人格,人格的表现就是迹,迹就是器,所以器虽小,却又足以发明道。“夫道,弥纶宇宙,涵盖古今,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这种从具体达到抽象,以个别领悟普遍,由感性导向理性,把概念和实在、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起来的观点,虽然说得虚玄晦涩,却深刻地触及了审美与艺术的本质:艺术,在中国美学看来,就是要即小见大,以器明道。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要在个别中见出一般。不过黑格尔所说的是本体论,中国哲学所说的是价值论,黑格尔所说的是认识论,中国哲学所说的是表现论。话虽同,含义还是不同的。

《周易·系辞传》云:“生生之谓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象是一种抽象,又是一种具象。人们出于忧患,探索盈虚消息,因卜篮而有象,因象而有情,因情而有占,它是以形而上者说出那情而下者,又是以形而下者说出那情而上者,所以既是哲学的精义,又是艺术的精义。象形文字的形声和会意,也包含着许多哲学和艺术的要素。当然,卦、爻和象形文字既不是真正的哲学,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它们是介乎哲学和艺术二者之间的、象征性的东西,但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雏形。正如胚胎发育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过程的缩影,在这个雏形之中包含着许多中国艺术由之而生成的要素。

最基本的要素是“道”与“德”。道是忧患所从之而来和从之而去的普遍规律,德是生于忧患意识的责任感和行动意志。由于忧患与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所以“道”与“德”是统一的。“道德实同而异名”,把道与德相统一是中国哲学的伟大成就之一。所谓“文以载道”,实际上也就是“文以明德”,它所表现的仍然是德性化的人格,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庄子,天地篇》云:“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关尹子·一宇篇》云:“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大戴礼记·主言篇》云:“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遵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道与德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骨干子。实际上,它也是中国艺术与中国美学的骨干子。从往后的发展来看,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愈来愈强调表现人格、愈来愈强调“以意为主”,愈来愈把表现在艺术中的喜怒哀乐,同一定伦理的、政治的状况联系起来,这种发展趋势,也反映出哲学的影响。

与中国哲学相一致,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之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缘其着眼点在德不在形,在意不在象。“乐者,所以象德者也,”所以“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画者,从于心者也,”所以“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根据这一逻辑,自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否则就是自相矛盾了。

道是形而上的东西,看不见也听不着,“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自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管子·内业篇》)修心而正形,于是乎有德,有德便有象。由于“言不尽意”,所以要“立象以尽意”。在这个意义上,人对道德的追求,也就是对美的追求,这两种追求在艺术中合而为一。在这个意义上,一切艺术都是“六经”,而“六经”也是最广义的艺术。明乎此,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愈来愈倾向于不求形似了。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云:“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象生于意而象存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象,即形象,不过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启示,一种过程的片断,不是实体,不是目的,不是对象的留影。所以“忘象”才能“得意”,拘于“形似”,是“舍本逐末”的“余事”,是“与漆污墁之工争巧拙与毫厘”,这样的人,不唯不可以作画,也“不可以与谈六经”。

这样的观点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早先,艺术家和美学家们还兼顾到形似。在讲表现的同时也讲再现,例如《乐记》在讲表情的同时也讲“象成”。顾恺之在讲传神的同时也讲“形神兼备”,谢赫在讲“气韵生动”的同时也讲“传移模写”。刘勰在讲“情在词外”的同时也讲“状如目前”。但是越往后,再现论的因素越来越少,表现论的因素越来越多,这一发展道路,是同艺术通向德性化人格的道路相一致的。

艺术,作为德性化人格的表现,不言而喻,它首先要求诚实。不诚实,不说真话,要表现德性化的人格是不可思议的。中国美学对艺术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诚实。这个要求,同中国哲学的传统精神完全一致。

《周易·文言传》:“修辞立其诚。”《苟子·乐论篇》:“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庄子·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不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这个儒、道两家一致的意见,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思想。

中国哲学是实践理性,所谓“修辞立其诚”,也有其实践意义。忧患意识是对德与福之间因果关系的意识。“天道福善祸”(《尚书·汤浩篇》),“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国语·晋语》),“诚”是德,故能致福,不诚是失德,故能致祸。古人所谓的“福”与“祸”,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效果”。按照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只有说真话的作品才能表现自己的时代精神和引起好的社会效果。说假话的作品尽管一时好听,从长远来说则是有害于社会和国家的。李《潜书》云:“善卜筑者,能告人以祸福,不能使祸福必至于人。喜福而怠修,则转而致祸;但祸而思戒,则易而为福。若是,则龟英皆妄言。故歌大宁者,无验于昏主,恤危亡者,常失于明后。善言天下者,言其有以治乱,不言其必治乱。”艺术家和哲学家都不是预言者,他们只要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他们也就对社会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钟嵘《诗品》:“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东方树《昭昧詹言》:“古人论诗,举其大要,未尝不喋喋以泄真机。”刘熙载《艺概》:“赋当以真伪论,不当以正变论。正而伪不如变而真。”《袁中郎全集序小修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擎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苟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是可喜也”……像这样的例子,不胜列举。诗、文如此,绘画、音乐等等亦如此。“俗人之画必俗,雅人之画必雅,”“……

贤、愚、不肖……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所谓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乐亦如其人,这是中国美学一贯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方美学的着重强调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真实地反映客观现象,其着眼点和出发点显然是不同的。

因为说真话,所以艺术作品才有可能表现出自己的时代,表现出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面貌。“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如果说假话,治世之音怨,乱世之音安,那就不真实,不能表现时代思潮了。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在本质上是真诚的,所以从你的作品,不仅可以见出时代,也可以见出你自己的人格,如果你说假话,也可以见出你虚伪的、或者阿谀取宠的人格,“不可隐匿”。“予谓文士之行可见: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或问孝绰兄弟?子曰,鄙人也,其文。或问湘东王兄弟?子曰,贪人也,其文繁。谢眺,浅人也,其文捷。江聪,诡人也,其文虚。“(王通《中说》)作品的形式结构,也表示出作者的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又可以纳入道与德的范畴。所以大至国家的道德(政治),小至个人的道德(人品),都无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而起到不同的社会效果,而成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这个尺度,不仅是美的尺度,也是善的尺度。所以艺术作品,在中国美学看来,是真(真诚)、善、美的统一。这种统一也就是人格的统一。艺术不仅表现这统一,也通过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导向这统一。所谓“同民心而出治道”,从古以来,一直是这样。这可说是中国艺术的一个传统。

第11篇

一、演绎朗诵法———创设情境,在朗诵和表演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作者的情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但是,这里所说的“读”并不是有口无心的简单朗读,而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让他们放开身心,化身作者,用演绎法激情朗诵,在朗诵中感悟作者神思,在朗诵中感动自己。比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化身为范仲淹,笔者甚至为他们准备了简单的服装道具,让他们表演出当时的情境。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在悲壮的音乐声中,在壮阔的洞庭湖景象之前,学生凭栏远眺,手抚胸口,忽而用激昂的语调感叹道“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忽而用悲伤的语调低吟“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在音乐声中,在生动的情境里,学生忘记了羞涩,放开情怀,朗读者由生硬而断断续续地读到渐入佳境,听者由窃窃地笑到渐渐被感染,教室里由热闹到逐渐安静,每个人都沉浸其中。当学生最后用激情的声音喊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全场寂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股爱国豪情油然而生,他们反复吟诵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和民族的振兴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高度责任感、有强烈爱国热情的人。

二、感官冲击法———听、看、赏,多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初中文言文教材中有大量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篇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祖国的秀丽山河,有时笔者会展示相关的图片、影像,带领学生赏画面、看视频、听音乐,多感官冲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山川的壮美。在讲授《小石潭记》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小石潭风景的视频,在古筝声中,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小石潭空明澄澈的潭水,自由嬉戏的鱼群,弯弯曲曲的溪流和寂静幽深的环境;在讲授《醉翁亭记》时,笔者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醉翁亭周围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和谐画面;在讲授《岳阳楼记》时,笔者播放了洞庭湖的视频,学生们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气象万变的洞庭湖景色,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被眼前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所震撼。这些文言文将情感与自然美和谐统一起来,在学习这些课文时,笔者用感官刺激的方法,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一下子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惊叹的同时,学生甚至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对那些破坏大自然、破坏文物、破坏旅游景区的现象进行了指责,更坚定了要保卫祖国、保护大自然的决心。

三、思维辩论法———结合时代特征,谈感悟,辩是非,辩证地继承传统美德

文言文历史悠久,距现在时间久远,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在学习时学生没有太深的感触。其实,文言文中浓缩的很多传统美德,在当下还是值得借鉴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结合当下时代特征,谈谈自己的感悟,如何将传统美德“嫁接”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论语》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传达的谦虚好学的品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倡导的学和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举一隅以三隅反”所体现的发散思维,这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和有效学习方法都是现在很多学生所缺失的。学生在学习这课时深有感悟,在当场开设的“改进我的学习方法”小型交流会上,他们积极探讨自己的不足,继而“嫁接”更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又如,在学习《送东阳马升序》时,学生对比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感慨万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学习说“不”呢?学习《愚公移山》时,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让学生们汗颜,反思我们遇到的那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从而坚定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面对挫折而展露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平时总是抱怨学习苦、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又感慨万分,原来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于是增强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结合社会现实,结合当下时代特征,谈感受,让学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更容易接受传统的优良品质。但是,文言文作品也有一些思想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并不适用当今社会,教师在教学时要冷静客观地进行理解、分析,指导学生辩证理解,有所选择,而不能全盘接受。所以,小小辩论赛又派上了用场,在课堂上花10分钟让学生来一场思维的碰撞,在激辩中明辨是非。《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不是也可以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造一所这样的小屋呢?学生立马产生激烈的争辩,文章中所隐含的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当读到“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时,学生提出独特的质疑:往来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没有无学问的人,在当今社会,这是不是就是对劳动人民的歧视?学生们结合时代特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激辩中,学生们提高了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德是立身之本,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不是政治课的专利,笔者认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巧妙抓住课堂上的德育素材,运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作者:唐婷婷

第12篇

自由人PK“自流人”

黄祖斌律师在他的博客里写道:“说过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投资这件事上,往往也是少数人选择了正确的做法。买房不管是出于自住还是投机的目的,都是一种买入行为。当大多数人选择一种做法(买房)的时候,最好考虑选择另一种做法(租房)。”

在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租房时代中,选择租房的人们首先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像工业社会一样建立在契约之上,因此倾向于选择稳妥固定的生活方式。在住房问题上也是一样。相对于和别人签协议租房来说,国人总认为买房更保险,买下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了,不怕别人变卦,也不用担心受骗。在以前,社会的诚信度和契约意识都普遍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也许的确是这样。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是依靠契约来共处的。租别人的房子靠的是契约,买房子也是一样。只不过租房的契约是与单个的房东签订的,而买房的契约则是直接与房产商,间接与国家签订的。因为,要知道,你在购买任何一套房子时房产商都会告诉你,这块建房的土地你只有70年的使用权。到期后,契约仍然自动解除,这套房子和土地仍然不能永远归任何人所有。因此,没有什么契约能永久地让某人拥有某样东西,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自由。

租房住之所以比买房住给人更多的自由,是因为它对人的约束小。买房的人,除非少数的富有者,大都要采取按揭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用黄律师的话来说,就等于让别人把你按在地上定期揭掉一层皮。不知按揭的由来是否与此说有关。被按在地上揭皮的人无疑是不自由的,更不自由的是它还要让你时刻在脑袋里想着,嘴巴里念着,甚至睡到半夜都有可能突然想起而失眠。而目前有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生活,明知痛苦却不知道怎样摆脱,因为大家都这么做。因此,不只是在买房问题上,在所有关系个人财务的问题上放任自流、随波逐流,就不可能获得自由―大家都去摘的那棵树,你也去摘,好果子绝对不会留给你吃。所以我们要做自由人,而不做“自流”人。这样的生活才不会那么累,才可能有诗意。

诗意不等于安乐

诗意的生活是自由和幸福的,但不等于是安乐的。从住房的角度看,住的有诗意不等于住的安乐。如果说住的安乐,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买房的感觉好。毕竟房子是自己的,有一种主人的感觉,不像租房,还要搞好和房东的关系。但这种主人的感觉并不等于有诗意。人和人的观念不同,有的人把自己的房子看得很重,一辈子就想有一套房子。这些人辛辛苦苦攒够首付,买了房,回头发现债台高筑不说,光攒够首付就要等多少年?再说你虽然不用和房东搞好关系,却要和银行以及物业搞好关系,这一点恐怕也并不容易。如此一来,生活上安是安了,乐却未必。也许用那笔买房的钱进行其他更稳定、收益更好的投资,生活会更幸福。

黄祖斌认为,买房还是租房,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看买房有利于自己净资产的增加,还是租房有利于自己净资产的增加。有人仅以自己的房子住着安心,感觉远比租房好。不过不为这种主观的感觉付出巨大代价,相信是聪明人的选择。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这个社会,哪有苦可吃?租房就当是给自己适当施加一种压力,促进自己努力工作。更有人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定要买房。其实,让孩子知道房子是租的,不稳定,远胜于教会孩子弹钢琴。

另外,对于年轻人来说,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不是问题。但对人生的重大问题,例如买房,作出错误的决断,即使再肯努力工作也无法挽回损失。因为一旦做错了选择,就会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背上容易卸下可就难了。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普遍认为,做到经济独立是第一位的,然后是努力工作,成就事业。对于住房,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不一定买,只有很少的人表示会想尽办法买一套房。这里面也许有房价过高的原因,但生活观念的改变也同样是值得关注的。现代人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里越来越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安乐只能让人停顿和丧失斗志,只有诗意的生活才能让人在保持斗志的同时享受生活。

我租房我快乐

租房族的快乐是建立在生活实惠、轻松、自由的基础上的。因此,租金的问题是关键问题,如果租金不合理,则失去了经济上的轻松和财务上的自由,得不到快乐,更谈不上诗意。因此,掌握一些租房的实战技巧,多收集一些对方(房东)情报,无论对于刚工作的租房族还是对于主张“永不买房”的租房族都是很有益处的。以下是互联网上的一些租房技巧,或许真的可以起到:“让租房者快乐,让无房者前行”的作用:

房东或是中介的报价一般可以打九折。鸡蛋这种东西,利润率很低,所以报价和成交价差不了太多。而房子这东西,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朝向,房租差别较大,就是完全一样的房子,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根据我们最后租下的房子的价格,以及另外三套只要我们同意就可以马上入住的房子的出租价,对比房产中介开出的条件类似的房屋的出租价,基本可以认为,挂牌的价格都是虚的,都是可以还价的。还价被拒绝并不是没有面子,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当自己租下房子后,在其他方面以自己未取得租金的折扣要求优惠的条件。

看房时要挑三拣四,鸡蛋里找骨头,而不是啧啧称赞。这是最基本的买卖和租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租的是新房,楼上楼下邻居装修会影响休息;如果是刚装修的房子,装修污染会影响健康;附近公交车站远、菜市场比较远、小区停车较多影响走路,哪怕是比较荒唐的理由,都可以提出来。

坚持就是胜利。有两套以上住房的房东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时间一般是比较宝贵的。所以如果租房族们表示出不满,或是不能接受一些条件,看起来不愿意租下他们的房子时,他们付出的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就面临着白花的可能,这种成本在经济上叫做“沉没成本”。这时候,大多数房东都是会让步的。

另外,房子每空置一天房东就少一天的房租收入,这一点房东们都心知肚明。不要担心自己租不到房子,当自己有坚持的态度,房东就比较担心房子不能马上出租,如果自己坚持的要求与房东的要求差距不大,房东就比较容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