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谈谈个人修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学初,张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通过学习,我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对基本理念的领悟
时刻对照《专业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这四个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的教学不能以老师的利益为目标,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等。在师德为先中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然后做好自身,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坚持做好反思,作为对自己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四个基本理念,更坚定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二、用要求规范行为
在我仔细阅读和理解《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后,让我感受到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重,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基本内容把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放在首位,一个师德有问题的教师怎能堪称“以德育人的一代师表”?只有具备了良好师德和专业理念的教师才有资格学习专业知识和习得专业技能,所以,我们要用又红又专的师德和专业理念,去践行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使命。
三、用行动践行理念
今日一学,发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去努力跋涉,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半没学到。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还是师德修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都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学问,教育理念、师德修养是一辈子都要不断修炼的课程,他们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是一门没有定量的教科书;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不同,时代不同,对我们的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不同;专业能力更是一门高技巧的学问,他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用智慧去反思,用自己的专业和心智去践行。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我们定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不辱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
通过学习《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执着的爱岗、敬业。我要依据《标准》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有成就感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起成就我们的事业,享受我们职业的幸福。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专门针对人的工作,在单位内部,起到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的作用。做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工作的全局。本文就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两个大的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个人修养, 胸怀全局
个人修养是指个人认识、情感、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一个人只有自觉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更好地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不断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才能提高内在素质,形成高尚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的重要环节与道德品质的结构及道德教育的过程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概括为“知”、“情”、“和”、“信”、“行”五个方面。
1.以“知”为先 参谋有方
所谓“知”,是人们对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政工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就是当参谋、出主意。要当好高参,必须加强学习,做到先知而后动。努力向知识要宽度,向理论要高度,向历史要厚度,向实践要深度,向群众要新度。切实增强参谋本领,提高参谋艺术,增强三种意识:一要增强大局意识。站在大局的高度想问题,以“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去想问题,力争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细。注重换位思考,“身在将位,胸为帅谋”,提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二要增强超前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具备超前意识,多在“预”字上下功夫。要赶前不赶后,尽可能早半拍、快半拍,提高敏锐性,增强主动性。三要增强创新意识。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衡量一个干部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现在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老办法已经不管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创造性作用。
2.以“情”为谋 服务有度
所谓“情”,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服务性,必须养成不事张扬、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就要围绕一个“情”字做文章,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气度尽量大一点,胸怀尽量宽一点。一要能受委屈。能受委屈也是一种能力。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一个论断: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做思想政治工作,免不了要受一点委屈,招一些非议,面对这些情况,要甘做“受气包”,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二要迎难而上。压力是一种磨难,能修炼人的心态。思想政治工作非常繁杂,压力较大,有时还会处于矛盾的焦点,这就要求能够顶得住压力,迎难而上,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三要甘当配角。企业界有一条规律:越是百年的品牌,越是低调;越是世界级的品牌,越能耐得住寂寞。如微软、索尼、奔驰等世界级品牌,总是很低调,一直在默默地打造和提升品牌形象;而风光一时的秦池酒之所以成为短命品牌,就是因为它只注重知名度,一味追求“标王”效应。思想政治工作很多时候都处在幕后,因此要甘于奉献,把握适度。做到争作为不争座次,揽责任不揽荣誉,抓工作不抓权力。
3.以“和”为贵 协调有序
所谓“和”,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为完成目标而在各方之间所做的协调工作。协调正是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内在要求,协调工作做好了,就能团结一致,形成合力。一是同级协调讲风格。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应主动加强与同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理解和支持。二是上级协调讲尊重。尊重上级机关,借助上级的力量和影响来推进工作。三是内部协调讲团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要有懂团结的大智慧,会团结的大本事,真团结的大境界。
4.以“信”为心 管理有效
所谓“信”,是指人们对某一道德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真诚信服及由此产生的对该道德义务强烈的责任感。厚道得人心,刻薄失人心。要推行柔性化管理,做到和风细雨、以柔克刚。一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平和心、平常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要用大度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个性,引导共性,容言、容人、容事。容言就是能容逆耳之言,忍得住误解,决不能听到难听的话就大发雷霆,更不能恶语伤人;容人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能容人之短,不以偏概全;容事就是能容失误之事,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多分析原因,给予提高和改进的机会,而不求全责备,一棍子打死。二是要以高尚的人格感召人。政工人员要着力塑造人格力量,以此影响和感染别人,使大家心悦诚服,服从自己的管理。关于人格魅力方面,这里不再展开吗,下文详细论述。三是要以“狼性执行”制度影响人。管理学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狼性执行”,一个是“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需要以制度作为保障。为什么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组织?就是因为军队是最具狼性的团队,严厉的军规和对命令的绝对服从,让军队获得了强大的执行力。政工人员应带头执行各项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5.以“行”为终 落实有为
所谓“行”,是指人们由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形成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信”是道德修养的归宿。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要有一股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的韧劲。一是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只蜜蜂酿出一公斤蜂蜜,需要飞行约30万公里,采集约1200万朵鲜花。正是这些细节的积累,才给人类奉献了甜蜜。同样,如果没有各个工作环节上的精细化,就没有整体工作的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严谨细致,既抓大,又顾小,专注细节,成就完美。二是抓反复。时紧时松,抓抓停停,工作难以见效。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促进工作的落实。三是抓重点。只有抓住重点,工作才算抓到点子上,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锻造人格魅力 力压群芳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政工人员锻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如果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欢迎,就意味着他的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1.做一个老实人
政工人员首先要做一个老实人,办老实事,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就没有资格对别人说三道四。国家会计学院请朱?F基总理题词,老人家就四个字:“不做假账”。总理的题词言简意赅,道出了真谛。虽然这只是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但对于政工人员而言,诚实守信何尝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做好了,才有底气、也有勇气去管好别人。
2.做一个明白人
做思想政治工作,人要学得精明一些,要做一个明白人,甚至要做一个精明的人。我们常说精明强干,可能有时候大家理解起来稍微带点讽刺的意味,但用在这里是一个褒义词。就是说政工人员心里必须要有一本账,员工的思想动态,都得弄清楚。谁在干实事,谁偷懒耍滑;谁刚正不阿,谁打歪主意,要做到心知肚明,心如明镜。年终评先评优的时候,领导问起来,能将事实摆个清清楚楚,让大家心服口服。
3.做一个读书人
这里说的“读书人”,并不是说要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而是强调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现代社会对文盲的定义,是指不具备再学习能力的人。政工人员切记多学习,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秘书工作、电脑等相关业务知识,都要去学。只有做到自身素质过硬,而且在不断提高,做起工作来才能得心应手。
竞岗心得
竞岗活动已经结束,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颇有感触。有懊恼、有遗憾,更有不少的收获。以下就谈谈我个人在此次竞聘中的感受。
第一点感受是,竞聘需要全方位、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此次竞聘,不仅有主管及店长的支持,而且有自己的工作经历、个人能力以及对所竞聘岗位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但毕竟是一个“门外汉”,又是一个未曾接触过的、全新的职位,笔试、演讲中的片面、偏颇在所难免。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着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第二点感受就是,竞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凭心而论,此次竞聘我准备不足,笔试就非常的不理想,也是自已只注重平时的培训,不注意日常上班时的一些工作注意事项。在竞聘答辩中,又是评委领导们的宽容和鼓励,使我减轻了紧张,得以将答辩完成。这次唯一的准备,就是向相关领导、同事请教,得到了店长和营运组长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使我对所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坚定了自己参加竞聘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点感受,竞聘是选拔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出力,应以公司的综合、长远利益为重。从事所竞聘的岗位,需要协助营运主管及店长保障公司相关政策、制度的连续性,其工作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因此,竞聘不单单是个人晋升的一次机会,更是要在一段时期内为公司的发展排忧解难、并有所创新的一种挑战。
第四点感受是,要做好竞聘以外的工作。比如为人处事、个人修养以及与领导、同事的协作、沟通等等,都直接决定了你竞聘的成败。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例子,如公司工作突出、先进的工作积极分子,拾金不昧、乐于奉献的好员,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事超市行业工作,就得从日常的工作做好,做好服务工作,力争给顾客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许多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去解决了。我们应当做到协调、沟通、理解,让每个人理解我们的工作。我想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我有着获得成功的坚定决心,能够同他人一道很好地工作,并且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肯学习进取,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尽管在这次的竞岗中落选了,但我毕竞进入这个行业时间不长,还需累积大量的工作经验及向店长等学习一定的管理能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励,勇创高峰。无论是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勇于担当,对企业、对客户、对社会负责任,做有价值的事,做有价值的人。
最后,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做为本文的结尾,与那些参加过竞聘的以及以后想要参加竞聘的同事共勉。
“天空虽然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是我已经飞过”。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也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语文教材中所透露和表现出来的观点,如美、善、丑、恶等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学生很难分清真假或辨别是非,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清好坏,汲取文章中表现出的精华,去掉文章中的糟粕。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不良的或者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分析和纠正,引导学生逐步往好的方向转化。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富有正义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具有自立、自强、自信、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所以,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中渗透出来的优秀品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之一。教师只有引导得当,才能让学生乐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例如《窗》中描述了一个濒危病人给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篇课文特别感人,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很有教育意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内容摘要: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本文对其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仁者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者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收到良好的时候效果。传统文化的浸染,又表现为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礼节性的表示,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者,是恭敬虔诚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时候仍然值得提倡,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
一、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学生的爱好、性格
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性格和爱好的形成,受某位语文老师影响最大。从教育的人文角度看,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高尚情感的教育,但
从语文学科的特征来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敏感性。因而它体现的人文关怀表现得更为突出,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用自己的文学素养,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达到教育作用,又显示出自己的个人修养。不仅如此,教师的身教更甚于言传,它像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习惯。事实证明:教师教学中自信的表情,温文尔雅的仪表,甚至教师的语言、文学修养等都常常被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语文教师注意人格修养,学生的气质行为也常常会更高尚。身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行为上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师要尊重语文教材,影响学生人生的选择
人教版语文大多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它们是长期文化发展史上筛选下来的精神财富,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怀,富有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出审美和人文关怀。如《谈生命》用柔美的语言、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诠释生命的深刻本质;《那树》通过老树的生长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让学生对生存与发展产生理性的思索;《地下森林断想》用黑黝黝的环境烘托出了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让学生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理解更为深刻;《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总能让学生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进而萌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因而,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应停留在知识表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和自己的潜能,把美的意境和情操真正传递给学生,为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基。
三、语文教师要应用多彩的教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必将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操。新教法特别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存”,注意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的创意看法,“你最欣赏的一句(段)话”“谈谈你对某句(段)话的理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还有利于学生持久兴趣的培养。
四、语文教师应开辟广阔的阅读天地,影响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科书后的数十部“名著导读”,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广阔:读神魔小说《西游记》,学生会领略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与抵抗精神;读章回体小说《水浒》,学生会赏析108将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魅力;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会理解人生的逆流与刚强;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学生会徜徉于名人的精神世界里,收获人生的真谛……语文老师如果能真正利用广阔的阅读天地把自己对生活的敏感性体会传给学生,引导他们反复咀嚼生活,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与快乐,势必影响他一生的生活情趣。
总之,语文教育是大多数人接触文学、感知生活的最初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和人生观。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足以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所以,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也往往是对学生人生影响最深刻的人。语文教师应为下一代打下健康的精神底子,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虽然工作了将近10年,也当了将近十年的班主任,但对班主任的工作好象没有还没有真正的研究过,所以对班主任这个职务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我今年带的是三年一班,这个班的特点是: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易调动,,但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差,爱说脏话,爱打架,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不能认真仔细地完成作业等.今天我就谈谈我这半年来当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话,屡教不改,有时会非常苦恼.其实只要我们把心态摆正就行了,记得一本书上说过,学生好比一个铁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去细细地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扉.学生的心理特点差异比较大,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尊敬和依赖,只不过因为智力的差异和自控能力的不同,才导致学生的各种差异.只要我们给他们各种表现的机会,认真去发现,他们都会各有所长的.而且孩子还小,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通过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我班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学校和班级,刚开始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缺乏集体意识.期初让学生一起选班干,制定班规班约,提出班级口号及奋斗目标等,都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一定的帮助.但积极参加校级活动效果更明显,比如,体操比赛,开运动会等.现在我班学生好多了,能积极主动地为集体争光,以损害集体为耻,学习中能做到互相帮助等.
三、面带笑容进教室。
虽然当班主任时间不短,但我的班主任工作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虽然为建设这个班集体花了不少心思,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班上有一部分纪律表现差的学生仍是我行我素,而且有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没调动起来,没能有效的激起他们的斗志,这些都给班级学习风气的好转带来了阻力.
第三,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等科任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骨心,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济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等任何一科教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乐得走进这个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这学期的主要收获是:能让大多数学生快乐的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能精神焕发,面带笑容地出现在课堂上,做到了尽量少的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脾气,规范了学生的部分行为习惯,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了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方法等.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具体表现在:在求知上,从不会到会,从不理解到理解;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没兴趣到有兴趣。因此课堂教学要追求效率和有效性,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结合近几年高中历史教学经验,谈谈关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和体会。
一、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让历史思想照耀课堂。
高中历史以其鲜活的学科特点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并且引起学生的思想交融和心灵共鸣。但事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形成吸引高中生的“磁场”,课堂教学中尤其存在着思想贫乏、人文理念退化的现象。在一些生动活泼的表象下面,真正宝贵的历史思想却与我们擦肩而过,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灵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让历史思想的火花绽放整个历史课堂。
历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筋骨,它更是—种力量。没有历史思想的课堂教学,不过是扼杀精神的工厂,教师和学生同样是可悲的。思想的塑造,是育人的核心;思想的进步,是高中生真正学有所获的标志。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有利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摒弃那种应试教育的做法,让历史思想渗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构建历史教学的新局面,让历史教学超越传统,增强高中生历史思想的内涵,坚持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引导高中生追求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高效地使用教科书,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
虽然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早已颁布实施,同时也有了新教科书,但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还有很多可供创新的空间,要求我们从单一的教材讲解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与开发者,在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之间有效创新,在不违背教科书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某些知识进行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科书转变到用教科书“教”。特别在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大历史观下,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基于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对教科书进行有效开发与整合,打造出精彩的课堂教学,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真正把课堂还给高中生,让课堂焕发无限活力。
要充分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把课堂还给高中生。以往课堂犹如军营,有铁一般的纪律,而少了一些轻松和趣味,少了一些欢声笑语,特别是讨厌高中生的争辩与插嘴等。这样的课堂,高中生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无疑给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和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因此要真正把课堂交给高中生,高中生的创新活力才能够得到有效释放与生成,原先由老师掌控的课堂才会变得生机盎然,焕发无限活力。另外,还高中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构建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放弃在课堂上获得的“支配权”,以高中生朋友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交流的角色。在师生交流中,一定要做到交流和共享,高中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创新性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与高中生共同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我们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创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的历史情境,最大限度地引起高中生的关注。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巧妙设疑,使高中生对原有认知形成挑战,进而激发高中生探究的愿望。二是课堂问题力求有趣味性和启迪性。从我们熟识的历史知识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使人深思并有一定启迪性的问题。课堂问题的预设要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尤其重视发问的时机,精心谋划问题的提问形式。对于问题的提问既要有趣又要目标明确。及时捕捉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及时进行有效点拨,为高中生的深入探究与交流提供启迪与铺垫。鼓励高中生多渠道、多层面的感知历史和体验历史。
五、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
教育是我们对高中生进行灵魂的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高中生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师德修养,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和谐,高中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使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整体性 目标性 活动性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关于语文教学,他有两点基本认识,“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其次,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教者教什么,怎样教,语文的习惯又包括哪些?这些问题,我们教者一直在思考探索,高中语文新课标也给了我们一些比较明确的答案:通过使用语文(即语文实践)获得各种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表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这些习惯,教师就要在备课时多作思考,在课前设计好各种教学过程来磨砺学生的习惯。套用吕老的说法,我认为,教者要“以三维目标为基本点,以主题活动为突破口”进行专题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挥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为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我以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是如何贯彻这一思路的。
一、教学设计前要有必要的整体教学思考――整体性
专题(单元)是―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单位,所以在专题教学前既要有对整个专题的通盘考虑,又要有具体的基于专题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本专题的主题是什么?本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怎样?祈祷和平是人文素养的―个重要方面,个人在人生与命运、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思索中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选择。
第二,学生希望得到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和平,但怎样才能制止战争,拥有永久的和平呢?这些问题应该都是学生们所关心的。
第三,能否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上随时发生的与之相关的事件引入学习过程中,成为课程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校园文化环境布置体现了什么样的要求,海因里希・伯尔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是为了什么?
第四,能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无限广阔的生活世界,引向无穷的问题情境,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战争的惨剧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可让学生去搜集揭示战争惨剧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先让大家交流感悟,再让学生联系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写一则随感,以突出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二、明确专题教学的基本点――三维目标,增强设计的目标性
1.认知目标
(1)学习精巧构思和设置悬念的方法,学习小说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着重把握《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2)了解战争造成的苦难,了解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
(3)学习图片的鉴赏方法,“画外音”(解说词)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历史的、辨证的思考。
(2)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能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3.情感目标
(1)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拒绝战争,向往和平。
三、要用以主题为中心的活动作为左右教学决策、提高教学效果的突破口,增强设计的活动性
学生的自主地位如何体现?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丰富多彩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有了上面的教学思考和三维目标的确立,我作了以下几点教学决策。
(1)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引入。我们都比较关注战争,因为战争的胜负对战争双方甚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遭遇战争的人又是怎样的心态呢?引起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心中的相关回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2)引发学生讨论。战争到底带来什么?
(3)进行专题合作探究。造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学习新知识。阅读小说和图片,解决存在的困惑。
(5)自主反思消除战争的方法。从问题的解决中反思自己,反思社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加深对提高个人修养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6)互相评价和教者点评。
关键词:诚信教育;良好习惯;爱心;博爱
小学班主任是最低一级的主任,日常工作琐碎浩繁。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良好品德的行为形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班级,下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一、对学生充满爱
小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受情绪的影响。因此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的一个字就是“情”。教师对学生要充满感情,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爱护。学生沐浴着教师的爱,就像春草沐浴着阳光雨露。同时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会放松情绪,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和愉快,而且还愿意和老师亲近,愿意和老师交流,使老师更加容易开展工作。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自然会信服老师的教导。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要师生间亲密有爱。因此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都会对学生付诸真诚的爱。
二、培养学生言行一致
1.言行不一的行为原因
家长和教师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之一,便是孩子说谎话。然而,又有几个孩子没有撒过谎?这一可怕的顽症着实让人头疼。国内某心理研究所用三年时间,调查了全国7个省13个城市430个学生家庭,发现有50%的孩子从3岁就开始撒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时,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而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统计数据更为惊人: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了7岁,98%的孩子都已说
过谎。
2.教育孩子要诚实
教育孩子要诚实,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不要轻易下断言,说该学生品德不好。如果学生已经说谎,你就要认真纠正他的第一次。既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能轻描淡写:“不就是撒谎嘛?小学生嘛!”更不能鼓励:“呦,这位学生还真有能耐,把老师都骗过去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说谎行为。学生最初说谎时,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总是比较紧张的,怕被老师识破而遭到训斥,但也总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老师不一定在意他的话,肯定会相信他的。最初几次说谎,如果没有因被老师识破而遭批评,他就会暗自得意,以后说谎的次数会更多;如果被老师识破而受到批评,也就不敢轻易地再说谎了。教育学生,帮助他认识说谎的危害性。在学生承认说谎不对,表示今后改正后,老师应当表示欢迎,表示深信他会改正,让他成为一个大家欢迎的诚实的人。这样,学生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说谎的毛病,逐步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在改变教育方法的同时,加强与学生沟通感情。有的老师,在学生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学生写出检讨书一类贴在墙上。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会适得其反。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老实处事的好品德。待人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结下友谊,成为真正的朋友。处事老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真正做成几件事,从而取得成绩和成功。
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形成良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
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的确都能对广大学生的诚信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广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比单纯教授知识还要重要。开展诚信教育,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地进入教育渠道,并不是你要开展诚信教育,学生就一定会按部就班地如你所愿。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世界观,还有很多同学带有这样那样的陋习,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每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始终坚持开展一次“读一本法制教育案例书籍,
做一名学法守法小公民”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学法用法,崇尚法治,真正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遵纪守法的一代新人。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班主任既要交给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工作要充满感情,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同时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不论是学识修养还是品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形象的影响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段自仙.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2]仲丽娟.一位小学班主任的反思叙事[J].教育学术月刊,2009(09).
又一学期过去了。这一学期的经历使我对班主任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要想切实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赢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遵循“尊重、平等”的原则。所谓尊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二是对学生的尊重。所谓平等,也包含两层内容: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我个人认为,“尊重、平等”的原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就分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原则的认识。
一.尊重自己,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因为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老师高,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七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思维活跃,但认识比较肤浅;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对新事物反映敏感,接受、模仿能力强,但知识较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求知欲、成才欲强,但怕吃苦、意志薄弱;自我意识强,但自我认识、自控能力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正面的榜样树立在他们的身边,那么学生会争相仿效,而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他们都是把班主任作为直接效仿的偶像。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上进心,整天无精打采,穿着打扮邋遢随便,这时你无论用多么动听的语言来教育学生,要求他们干净整洁,要有上进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会听吗?不但不会听,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尊重自己,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其实反映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关系,班主任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来对待,而是把他当作一个附属品,我要你怎样就怎样。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主要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在出现问题时,不要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学生自觉自愿地做某事与被动无奈地做某事,其效果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二是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班主任要虚心地接受。我们常教育学生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同样,作为老师也要虚心地接受学生对他提出的批评意见,不能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事实上,一个越是勇于接受别人批评的老师,学生越会尊重他。当然,学生也可能因认识水平的有限,有时提出的批评意见是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的差错,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孩子,你要尊重学生,这样你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1]
班会主题: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
班会目的:
为了让学生们积极投入校园文明建设之中,作一个有优良品质的文明中学生,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谈谈自已的观点,同时向同学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做一名值得自豪、快乐的文明中学生。
班会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文明”的材料。
2、叫同学们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好发言准备。
3、安排两位同学准备小品《碰撞以后》。
班会过程:
一、开场白:
主持人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班会——我文明,我快乐。
主持人乙: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什么,却在内心洋溢起一种美的享受,涌起无限的快乐。如果我们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仪,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容易被人接纳,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心情。
二、环节一:快乐杀手
主持人甲:同学们,有文明才会有快乐。可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大家能谈谈自己曾见过的不文明行为吗?
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主持人甲: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象,并且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主持人乙:是的,这些不文明行为的执行者有时候就是快乐杀手。如果能把文明放心中,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三、环节二: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站在窗前欣赏校园风景,悠闲得很。B走过身旁时,正好A转身,无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逊,后厮打起来。此时,班长瞧见,批评双方,才得以和解。
主持人乙: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因小事而导致事态扩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损害了集体的荣誉。如果他们碰撞以后,采取另一种方式,又会是如何呢?请大家看第二场。
第二场:A碰撞B后,A先微笑地说:“对不起!” B再微笑地说:“没关系!”礼貌和解。
四、环节三:文明用语接龙
主持人甲:小品《碰撞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班主任工作 )特别是第二场,双方采用了微笑的表情和礼貌的语言,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笑”和“文明礼貌”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我们都知道哪些文明行为和礼貌用语呢?
主持人乙: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两组同学上来进行文明用语接龙比赛。比赛中,两组队员依次迅速到台上来,每人只能写下一句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用语,限时三分钟内,多者既获胜。
学生比赛。赛后定胜负。
主持人甲:比赛很热闹,但是反观一下比赛过程,坐在台下观看的同学你们的表现如何?是文明观看的表现吗?
(学生自我检查,讨论)
主持人乙:看来文明礼仪必须从小处培养,从身边每一个细节做起,这样才能得到真正问心无愧的快乐!
五、环节四:宣读倡议书
主持人甲:下面我们请班长来宣读倡议书。
(班长宣读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学生是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我们应该切之弊病,正身立己,扫除不良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我们真正有“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个信念,就能清除掉所有的“问题”,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积极树立校园新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上发现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提高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文明合格的快乐的当代中学生。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以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你身旁点滴小事开始,时刻紧记我们的口号:人人讲文明进步,从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做起!在此,由班委倡议:
(1)、爱校爱班,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塑造综高学子文明形象。
(2)、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杜绝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3)、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4)、杜绝打架抽烟,不带手机进校园,严守校规校纪。
(5)、仪容仪表整洁大方,不配带耳环、项链等饰物。
(6)、男女同学,自尊自爱,正常交往,举止文明,言行得体。
同学们,让我们借此契机,端正思想、严守校纪、去病端、树新风。以文明人的行为去争建文明校!请记住我们的目标吧——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
主持人乙:下面我们请班主任做总结。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校园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文明的校园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同学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为学校做一点事,为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也使自己收获快乐。学校是我们人生的起步,理想的种子要播种,人生的意义要认识……这里有青春的幻想,有未来的呼唤。让我们做文明的中学生,用心中炽热的爱来歌颂她,赞美她!
六、环节五、结束语
主持甲: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
主持乙:你给别人一份温暖,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主持甲: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主持乙: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给你温馨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