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时间:2023-05-31 09:1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第1篇

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教古诗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以诗悟诗,以诗学诗,既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小学古诗教学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一、紧扣题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歌题材丰富,有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有描写边塞生活的,有体现祖国山川美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诗歌的题材相机拓展。如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针对这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歌我们可引入袁枚的《所见》或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和《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些古诗对古代儿童生活霎间的神态、动作描绘得极其自然、逼真,使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古代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教贺知章的《咏柳》时,可引入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或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虽然所描述的景物不同,但它们手法相似,诗中新奇贴切的比拟和比喻,通过赞美柳树、早梅、雪景,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一幅幅美景。这样拓展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些诗歌表现力的理解,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对照写法进行教学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诗歌中,虽然不同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不少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极其相似的。有借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衬等各种方式描绘现实中的不同景物、事物和人物,以表达感情,抒发事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从这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着手拓展,使学生从不同诗歌的相同表现手法领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朗读诗歌,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中借“深夜灯、阵阵风、阵阵雪、嘈杂的声音”等来烘托诗人从军离乡那种思念家乡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小学生难有这样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经历和体会,这种文字传达的信息不像音像那样直观、那样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再引导他们了解高适的《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分析,学生知道诗人是以听羌笛声而“心想形状”的形式描述,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故乡梅花之落,思念自己的故乡。衬托出战士身在异地,夜宿他乡而难以入睡的愁郁、思乡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似的白描手法,向我们传达了将士们无尽的思乡之情。

三、比照诗境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古人常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以诗达境。诗人都极力在各自的作品中表达一种意境。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须引导学生从诗人所表达的诗意中深入想象,领悟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意境。这一点学生做起来比较难。这时,补充一首意境相近的古诗来帮助学生理解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诗中写出了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作者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却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后,教师可及时补充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这首诗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学生不难明白诗中所叙情景。两首诗一对照,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小孩斗蟋蟀之景勾起他的思乡情怀: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中江南山水的共同特点,勾起了客处旅途中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把两首诗描绘的情景连起来想象,诗人那奇巧的构思,及客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淳朴真挚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第2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感情境想象兴趣

如何开展古诗教学便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古诗自己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古诗教学就应运而生。内容极为丰富的小学古诗,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种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替代,偏离了语文古诗教学的根本任务,造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儿童的发展。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1立足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今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视读的训练。于是笔者力求在“读”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初略地感悟到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

其次,教师教读,学生跟读。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古诗,仅仅让他们听几遍以后就自己读,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必要时,还要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停顿。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的过程中,对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

再次,“丰富的积累”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指导多读多背,是积累的主要途径。十一册的两篇文言文,都严格要求学生背诵,渐渐形成文言语感。

2情境教学在古诗中的作用

2.1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了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情境教学所具有的特点,与古诗教学存在的难点可以形成互补,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2.2精心设计,优化情境

首先要看古诗显示的基调是什么,是高昂的,低沉的,是欢快的,悲哀的,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然后选择合适的手段: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也可以运用音乐、剪纸、简笔画来创设情境;而那种高昂的、激奋的、或者低沉的,悲伤的,都不宜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去创设,因为这些情感的基调都比较严肃,庄重,是儿童生活的经验中没有经历过的,情感没有体验过的。因此表现这些情感的古诗宜用音乐、图画,而不宜用剪贴画、简笔画。因为情境教学的纽带的“情感”,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教材的基调,抒发的情感相吻合,相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展开想象,引导进入角色

小学语文古诗选材范围广,从时间来说,有宋代的,有唐代的,有清代的;从空间来说,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未曾经历的;从内容来说,更是天文、地理人情风俗无所不包。简言之,教材的内容大多数都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有些与他们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首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利用我们的想象,神而往之。

如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所见》作者是袁牧,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带我们到茂密的森林了,可以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在吹,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枝头高唱。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轻轻地走到“大树”下。可以想象墙壁上有只蝉在鸣叫,所以停止笛声。此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小牧童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利用想象进入角色,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促进学生学得深,学得亲,学得活,学得实

4立足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古诗教学,切忌让学生望而生畏。古诗里有丰富的知识,有优美的景物,有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办板报、讲故事、开读书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现在的古装电视剧也很多,其中也有学生喜爱的。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讲其中的一些台词(虽然台词是今人所写,也含有一点点文言意味。)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课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充分利用文言文教材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在进行古诗中的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以上所述几点,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切实把古诗教学与情境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戴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

第3篇

一、课堂教学积累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二、三百篇之多,这些文章既是学习语言的范例,又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真地学好这些课文,会成为学生语言积累的坚实基础。例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住宿在新市徐公店看到的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的是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生活的喜爱。而透过字面生发出来的无尽的画面尽在想象:树枝上吐着嫩绿的新叶,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着几许晶莹。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古诗中这类景物描写的诗篇很多,也很美。结合《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我补充了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补充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对于补充的古诗,中高年级学生要求读背之外再理解一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扩充组合,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这一组田园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他们在颂读过程中,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继而能够主动地阅读背诵其他古诗诸如边塞诗、送别诗、爱国诗等等。

二、课外知识铺垫

叶圣陶先生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除了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积累,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铺垫。课外知识的铺垫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注重课外书籍的阅读。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看的多了,了解的自然就多了,语感的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课外书籍的阅读方面可以这样做:

(1)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教师要鼓励同班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相互借阅图书,立下诚信借阅的班规,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及时认真地阅读每一本书并写好每一份读书笔记。四人一组,组成具有协作精神的读书小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四十分钟的时间,鼓励先进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或者讲述精彩的阅读故事。

(3)可以多种渠道获得课外知识。除了相互借阅、互相交流以外,还可以收听广播、利用网络进行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阅读。比如可以利用“书香江苏”这个平台来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4)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记忆和背诵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是积累的基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文化中,那些闪闪发光、煜煜生辉的古诗文,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积累语文素养最好的教材。通过对这些古诗文的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自然会增强。

2、注重在实践中积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形象而生动地阐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从点点滴滴中观察生活、勤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名言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品味生活,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分期请革命烈士家属为全体学生做革命烈士事迹的报告,参观烈士陵园及其故居,了解烈士的生平,走进烈士的思想,领略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充分感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兴趣;故事;竞赛;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90-0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足以使学生阅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才能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呢?

一、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尚不能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扩展教学思路,耐心引,导。讲故事是诱导他们喜欢读书的很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一些短小精悍、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并让他们充分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在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后,随着词汇量的逐步扩大,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应变为指导者:结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故事书,并适时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能够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体验阅读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一是评选“小小书虫”。在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不同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在班上设立“书虫排行榜”。学期末根据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书虫之星”,予以表彰。二是展示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勤做笔记。评选前,学生先在班上展示自已的读书笔记,互相学习,互相评比然后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统一展出,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三是展评手抄报。可以以一个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动手制作手抄报,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评比,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从而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得到巩固。四是组织知识抢答竞赛。抢答内容为本学期所学的课内知识和所推荐的课外书上的知识。有猜作者、接诗句、对对联、谈作品内容、词语积累、古诗积累等形式,对答对者发给精美纪念品。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掀起了全班的读书热潮。

三、创设多种表演机会,升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阅读行为的评价,他们期待被认可、被肯定。他人的表扬与肯定,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而这种成就动机会激励学生再次努力,使他们的自我阅读行为走向更深层次。为了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教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从起步的故事性比较强的童话、寓言,到后来稍有难度的唐诗、宋词以及儿童版的中外名著等,凡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都要让学生尝试读一读。

为了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还要结合语文教学给学生定期创设多种表演的机会,通过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一是举办各种规模的“诗歌朗诵会”。如,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教师可以围绕童趣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找出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袁枚的《所见》等一大批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优秀佳作,然后进行表演朗诵。二是开展“讲童话故事”活动。让学生通过讲童话故事,深刻体会《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集》这些书中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所浸润的人文内涵。三是让高年级学生尝试“课本剧表演”。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升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巩固其读书热情。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诗 教学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能从儿童诗歌里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

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25页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爱的情感氛围之中。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由此可见,“情”是诗的根本,儿童诗必须缘情而发。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小学语文教学,2006,(4).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一、语言活泼明朗不浮躁

冰心在《归来以后》中写道:“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快乐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

冰心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明朗清新的句子在冰心的儿童散文中处处可见。《拾穗小札》中有一段描写:“直到前几天一觉醒来,看见檐前光辉夺目,赶忙爬起凭窗一望,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软软的一白无际,几只寒雀在蒙着一层雪片的枯枝上啁啾上下;几个上学的、穿着红色蓝色棉猴儿的孩子,手里握着雪球在新扫出来的一条小道上,嚷着笑着地奔走追逐。” 这些句子均被涂上了明朗的色彩,换上了清新的曲子,让读者在回味语言的同时,仿佛在享受一道“声、色、味”俱佳的烛光晚餐。

再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明朗清新、清丽爽洁的语言,温婉细致地描写了在知春亭畔活动的孩子。首先是写了孩子们的多,多到了“座无隙地”,任何可以坐的地方都挤满了孩子;其次是写了孩子们的欢,欢到了“叽叽呱呱、说着什么、笑着什么;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鲜红的队旗,在骀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这是一幅动态的、有声响的活泼画面。在“多”与“欢”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说些什么,笑些什么”等纯口语词汇,这些词汇没有淡化和俗化作品语言的典雅之美,也没有华丽浮躁之感,反而更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和自然流畅之美;也使散文语言句句铿锵、音像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让人觉得孩子就在你面前。她的创作保持了一贯的清新隽丽的艺术风格,但却没有了过去的迷茫和淡淡的惆怅,而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明朗乐观的情调。

二、儿童散文的用词精炼传神讲雕琢

如果说叶圣陶的儿童作品在用词上有一种没有雕琢、毫不造作的朴素美;那么冰心的儿童散文在用词上却有一种精于雕琢,又不堆砌的生动美。冰心十分强调作家应该有浓厚的感情表现。她在《关于散文》中写道:“文章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抄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正如她所追求的一样,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里,没有追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描写离奇的事物,她专心捕捉和描绘的是儿童生活的细节,通过精炼准确的用词倾诉了自己的情感,并给读者以无限遐想,使读者产生共鸣,仿佛置身其中。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首段中,写孩子的多,冰心没有用“成百上千”而改用了“成百盈千”,把“上”字改为了“盈”。为什么要说“盈”?汉语词典内,“盈”解释为“满、往外溢”,冰心在这里用“盈”,这个概写的数字就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盈”再与下面的“闹嚷嚷、飞涌”联系在一起,不正说明此时的冰心已经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了吗?不正倾诉了冰心多么喜欢这些孩子们吗?再纵观整篇文章,作者是在赞颂春天里无限的生命力,“盈”的运用也是在为后文表达“春天的欢畅、生命力旺盛”作铺垫。本篇散文的第三段,她细致地捕捉到了孩子们鼻尖上“闪”着的汗珠,我想那汗珠一定是晶莹的,是活力的闪现;感受到了“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甚至她还嗅到了“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巧妙地运用了动词“闪”与“喷发”。“闪”与“喷发”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作者锤词炼句的精炼,突显了文章活泼轻快的基调,还强调出了孩子们身上散发着的太阳的气息,更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活力是藏不住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活力是藏不住的,而且这活力旺盛得很,强劲得向外发散着,表现着。并且,这里的“喷发”更显出冰心用词上的匠心,“喷发”也隐含了一个“嗅”,“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嗅到了吗?因为她对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的喜爱而产生的想象――八九点钟的太阳,怎么不让人觉得他们在“喷发着香气息”呢?文中我们的“笑”“迎”“挤”等,一“笑”一“迎”,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希望融入他们中间,他们是惹人喜爱的,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快乐。

在这些精炼而准确的用词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做作,也没有堆砌之感,而是充满了作者内在情感律动的再现,同时也充满了语言的音韵美,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

这些精心的雕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了冰心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词语的精炼传神,看到了冰心的匠心独具。广大读者读完后不仅交口称赞,更学到了很多。

三、儿童散文的修辞文情并茂显灵活

“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心的文章,使读者受到爱和美的教育。作为女性作家的冰心温柔细腻的性格体现在文章上则是抒情委婉轻柔,风格清新明丽,想象深远而富有诗意。她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来熔炼优美的文学语言,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婉约、柔美隽丽,让作品充满明朗俊逸的色调。

1. 化用古代诗词进入自己的文字。冰心自己也在1963年的《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中写道:“在手边和枕边,常常放几本古典的散文或诗词,为什么说古典的呢?因为今人的一些好的词汇有不少还是从古典书里来的。”正因为冰心精通古代文学,能非常熟练地背诵大量古代诗词,甚至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于眼前的景物人事,或心中的喜怒哀乐,常常会脱口而出地引用古代诗词中的某些句子来表达她的感受,抒发她的情绪。

除了经常引用古代诗人的诗句外,冰心更多的是把古代诗句加以变化剪裁,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语汇,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色彩更加丰富。冰心的散文中经常用到的“浮云蔽日”“山雨欲来”“斜风细雨”“柳暗花明”“雨雪霏霏”等,都是把古诗句化作自己的用语。《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冰心写在冰雪中行走:“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些文字很明显是从坡的《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演化而来的。

又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道:“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很明显是引用了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中的诗句,并进行了巧妙而贴切地化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文章文采,也彰显了她散文明朗的艺术色调。

2. 在散文创作中运用了多处比喻,使文字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形成了明快的节奏美。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开头写道:“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看见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用“魔术匣子”来比喻颐和园,突出了颐和园内涵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用“小天使”来比喻孩子们,“天使”本来是指宗教中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和小孩。冰心说孩子们是“从大魔术匣子里飞出的小天使”,把颐和园的大门一打开,变幻出了无数让作者挚爱的惊喜――漂亮的、可爱的、充满活力的儿童!一个“飞”字,既让我们想到天使的翅膀,更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这里冰心用生花妙笔,把情景再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读者感受到儿童的多与欢快。又如“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冰心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突出了花开之多、之密、之美,既让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觉得海棠花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更让人感觉到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冰心的作品注意选用形容词、排比等修辞方法,常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的表达效果,更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7篇

1.无游戏。

当你踏进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先生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

2.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从表面上看像是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本该是儿童的游戏却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以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

3.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却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活动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

“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

“游戏”

1.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最美的,最快乐、最享受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中。

2.呼应课标的精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3.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谜”“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如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是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化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地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

“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地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融,“发展”和“享乐”并重。

1.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

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让游戏者自愿自觉地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学生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着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

(2)让学生“规则”游戏。

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荷兰文化学者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次游戏在教学中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也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游戏

状态。

2.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

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左手假想为“鹬”,把右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住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

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组进行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

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尽情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

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

价值。

3.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的句子,学生读“我”就做什么的句子。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下我的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下祖父的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不过是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的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字倒过来写!”“今天我要是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学生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最为生动地体现在游戏的“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学生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情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将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让学生想象说话,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