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

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

时间:2023-05-31 09:1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企业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

根据“卓越计划”坚持校企结合的导向原则,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构建基于“卓越管理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管理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界定该平台的概念和功能,分析高校、企业、政府及相关中介机构在平台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培养平台的构成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平台运行效果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协同培养;平台

1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将从以往的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难以支撑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行业亟需创新型和应用型兼备的“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是指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系统掌握工程管理知识与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工作适应性强,具有创业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这是新常态下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建筑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应用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方向。《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管理工程师培养应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培养原则。“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受到工程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建、材料等技术型专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关注甚少。工程管理专业由于其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多样化的要求,由此有必要结合此类专业具体情况展开研究,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实践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并据此构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本文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对平台的概念、功能进行界定,并对平台的成员组成、组成系统、运作机制等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2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的概念和功能

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是指以工程教育理论、人才培养理论、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在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控和市场的引导下,将教育资源和行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高校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促进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构建的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将具有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三大功能。

2.1人才培养培养契合新常态的“卓越工程管理人才”是平台构建的初衷,平台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现此类人才的培育。构建后的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将按照基础学习、综合训练、素质拓展、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对学生进行阶梯式培养,以实现学生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递进式提升。如图1所示。人才培养层次的细分,符合当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多维度的特性,逐步递进的培养层次使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更有针对性,细化的培养层次为平台培养的各阶段学生素质能力评估提供了依据。

2.2技术创新在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不断变化、市场机会稍瞬即逝的今天,技术研发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建筑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还不够,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而通过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2.3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聚集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不断涌现出科技创新成果,但由于缺乏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成果大多数无法实现商业化应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师生们的创新热情。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可以利用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高校服务于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功能。

3协同培养平台的参与方与平台系统构建

3.1平台参与方基于“卓越管理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管理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将以高校、企业为主体,高校是平台的主要组织者与推动者,在平台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为平台提供行业资源,起支撑作用;政府和相关中介机构发挥宏观控制和协调作用。

3.1.1主导型主体:高校高校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是平台的主要组织者与推动者。高校聚集了大量人才资源、学科资源和科研创新资源,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有运行平台的能力,协调与解决培养平台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更加有力地推动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和相关科学研究,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理论背景又有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管理人才。

3.1.2支撑性主体:企业建筑业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和众多工程建设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在平台建设中起支撑作用。在协同培养平台的企业不是单一的某个企业,而是覆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企业链群。企业可以弥补高校的工程管理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高校则可以借助建筑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

3.1.3协调性参与者: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组织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组织作为平台重要的参与方。政府相关部门是平台的调控者与保障者,为平台的组建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协调平台的正常运行、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中介机构的主要功能包括校企合作对接、协调校企利益关系、搭建项目风险平台等;金融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协同培养平台的资金渠道问题。

3.2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系统构建校企协同培养是要让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科研创新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安排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参与现场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研究实践,实现寓学于研、产学联动的良性循环,这对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工程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对建筑业企业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源整合,形成包含平台——子平台——模块三个层次系统的协同培养平台,如图2所示。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在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组织的协调下,实现对创新型、应用型“卓越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三个子平台中,以综合培训与研发平台为核心,高校管理平台提供保障,并以企业合作平台作为支撑。综合培训与研发平台整合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业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培养服务,其又分为基础学习、综合训练、素质拓展、创新实践这四个层次逐渐提升的模块。管理平台强调系统整合和整体优化,按其功能职责又分为制度建设模块与师资队伍模块;合作平台则由资源共享模块与产学合作模块组成,为协同培养平台扩充建筑业企业资源,争取软、硬件上的支持。三个平台具有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功能,使学生获得了真实的工程体验与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同时也使企业获得科研成果、创新支撑和卓越的工程管理后备人才。

4平台运行模式

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的运行模式是指培养平台保持正常运营状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的组合、联动和循环,是培养平台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运行方式。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运行模式。

4.1人才培养运行模式人才培养主要是在综合培训与研发平台平进行,根据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卓越工程管理人才”的办学目标,结合行业执业注册师的基本要求,邀请企业专家按照基础学习、综合训练、素质拓展、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共同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企业全过程参与,采用“3+1”培养模式(在学校3年,在企业学习1年)共同组织实施。高校管理平台通过师资队伍模块为其提供师资队伍力量。其师资队伍模块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走出去”战略就是教师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请进来”战略是聘请行业一线的工程师、项目经理来校讲学。企业合作平台则通过资源共享模块提供行业资源支撑。其资源共享模块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共同指导,充分发挥“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养”这一优势。

4.2技术创新运行模式技术创新主要依托于产学合作模块进行,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展开。建筑业企业提出研究需求,之后由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团队对所提需求进行转化,形成科学问题,并在提出目标、制定研究计划、组建研究团队后展开研究。以科研项目作为工程教学内容一部分,寓学于研,同时企业可以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所需的场地、设备和财力资源。

4.3创新成果转化运行模式协同培养平台可以提高建筑业企业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成果的重视程度,高校师生将最新的创新成果展示给企业,企业对高校创新成果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商业前景和风险等进行评估,对于那些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创新成果,企业可以投入专门的人才与高校共同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二次开发,让协同培养平台前沿的科研成果取得市场认可。

5成效评价体系

要对建筑业卓越管理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的运行结果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困难的工作,为此须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并与平台特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成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从创新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及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基于“卓越管理工程师培养”工程管理校企协同培养的平台。成果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保评价过程直观、合理、准确。

6结语

校企联合培养是实现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构建工程管理校企协同培养平台,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高校可以借助建筑业企业资源进行相关管理技术前沿的分析与研究,在科研实践中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建筑业企业可以借此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吸引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而从一个侧面促进中国建筑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3-61.

[2]韩才新,闫安福,王存文.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体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13-17.

[3]易冰,曾永卫.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5(10):21-24.

[5]陈勇强,张雯,金春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12(22):243-246

[6]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土建类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05-0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2010年、2011年教育部连续启动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试点高校工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树立了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将面向工业界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其首要目标。该计划以把握企业实际需求为前提,考虑行业特点以及对对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提出工程教育要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创立人才培养新机制,要求双方在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以及培养过程实施要紧密合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校工科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关键。

一、建筑行业发展对土建类专业人才需求及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工程行业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土建类专业(包括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的内涵发生变化。对技术人员从单纯的技术要求转到要求技术人员精技术,善经营,懂管理。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土建类专业实施该计划是通过教育部与住建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虽然土建类专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由原建设部开始进行专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但卓越计划实施对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设置“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院校有430多所且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多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要求,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2010年、2011年试点院校中开展土建类专业试点的地方院校并不多。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国内已有34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985院校11所(2010年10所,2011年1所),211院校7所(2010年5所,2011年2所),地方一般院校16所(2010年6所,2011年10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工程训练,要求制定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土建类专业建立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相应教学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地方院校发展一般是依托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而且学生培养基本上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211”大学,明确提出“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土建类专业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这样不但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土木工程师,同时也能够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并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提升现有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迄今为止,美国三分之一的高校(约900多所)已经实行产学合作教育。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首次提出了产学合作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土建类专业目前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一般是学校在一定阶段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生产技术实践、完成毕业设计等。但是,企业对学生学习组织参与很少或者基本不参与。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要求在本科阶段四年学习中必须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工作。在企业的学习是联合培养,其实质是以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培养工程师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实习,更强调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介入。因此,高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尤其是实现双方“共赢”模式来调动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积极性。安排学生学习知识以便能够尽早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需要对现有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提升,要注意从联合机制的内涵进行发展。高校土建类专业和建筑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包括:①遵照建筑行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行业部门共同制定行业标准。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高校与建筑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③培养过程分成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本科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内容包括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通过参与工程实践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④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上,充分听取和吸纳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同时企业要积极并主要负责承担企业学习阶段的各项教学与实践工作。

三、土建类专业参与卓越工程教育的切入点

1.处理好土建类专业规范―评估标准―专业标准,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专业标准―学校标准之间的关系。实施“卓越计划”要处理好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专业教育评估标准和“卓越计划”专业标准之间的关系。专业规范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最低标准,目的在于规范办学,是办好专业的指导性依据;评估标准是从注册工程师角度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行业教育标准;卓越计划的专业标准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指导性文件,旨在提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和做法,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三者虽对象不同,但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要注意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关系。土木工程的“专业标准”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它是依据教育部“通用标准”的要求规定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专业基本要求,能充分体现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和我国建设行业的要求。专业标准是制定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依据。学校要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专业标准为基础,结合本校特色与定位制定出满足经济与社会需要、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内土木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

2.建立一批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是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关键。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聘任、考核、评价制度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工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能否出优秀的工程人才,因此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专门政策,积极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高校必须注重建立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促进高等建筑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需要明确工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建立学校层面联合培养的保障机制来提升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型机制,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备国际视野和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1-33.

[2]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张波.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卓越工程教学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标准制定会议文件[Z].2011-10.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5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类高校正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培养模块,力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业会计有着会计科目相对集中、经营管理及成本核算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建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着特殊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是当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差异

(一)专业能力需求与培养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有限,因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除了做好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工作,还要掌握企业工程投资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结算等,更要做好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建筑业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广泛、范围分散、人员复杂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这给集结成本、核算工程费用等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只有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投资分配、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偏重于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略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少且岗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与建筑企业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内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色,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还应对与建筑行业有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了会计学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知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完善。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以一般环境和比较成熟的工、商企业为主要学习对象,针对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的相关课程虽有设置,但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素质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获得企业信任与认可的基础,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规范,大部分高校选择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少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因此,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盲目,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肤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般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还要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然而,毕业生择业大多不愿意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而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可见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跳槽现象频繁。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已比较全面,但在综合专业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二、建筑行业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沈阳建筑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掌握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执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方法、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公司理财、审计查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人才。

2.培养规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采取“三明治”教学模式(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校内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建筑施工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能力;具备从事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与税收筹划、全面预算与财务控制、审计查账、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3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徐秀维(1961- ),女,陕西西安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与投资控制;刘晨凌(1980- ),男,江苏连云港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DGZ2010001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8-03

近年来,“实践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学院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被广泛认同。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规定了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引入多元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

2010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企业70061个,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4043.37万人,其中农民工占80%以上。而江苏省有建筑企业16225家,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572.5万人,其中从事技术与管理的人员仅为95.46万人,占16.7%。按照实现江苏强省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建筑行业从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要达到30%。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和绿色建筑理念不断进入,市场对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建筑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呈上升趋势。

顺应建筑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据2010年统计,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540所(包括开办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在校人数225816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保障和专业发展空间。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缺少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匹配度不高,校内外实训基地整合和利用程度不高,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改革的成效不明显,学生实践能力依然不足,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实践教学在数量上满足了实践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要求,但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系列化缺少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各环节所要实现的能力目标、技术目标、职业态度目标与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对应性不足,各种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担系统分析和设计不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及考核评价缺少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承担实践课程的师资、实践场所、使用设备等保障缺少系统考虑,所以实践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功能和效用,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准确定位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按照毕业生就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和迁移能力。

第一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从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行业企业岗位入手,分析其岗位工作任务。

第二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要梳理清楚相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深度对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职级的要求,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2~3年、3~5年后所能承担岗位工作任务的范围、难易程度、达到的技术水平、职务等,确定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

以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为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综合考虑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人才提升和拓展目标。提升目标是为专业人才能够从事复杂任务或者是从单一的技术工作向管理岗位晋级的综合能力储备;拓展目标是为满足专业人才择业、岗位迁移的综合能力储备。

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成长规律(如图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初次就业岗位为技术员,主要岗位工作任务为参与现场施工与管理,所以其培养规格为初级施工员,其培养总体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基础,面积建设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基本目标、提升目标、拓展目标中所对应的能力、技术、知识、素质水平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本目标为能识读施工图,能测量放线,能检测常用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能参与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与验收,能参与编制工程施工方案等。提高目标为能组织施工,能编写施工方案,能进行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拓展目标为能编写投标文件,能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监理,能从事工程预算编制等。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突出技术知识,而技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次性、技术性强、投资大、协同作业性强等特点,无法在校内实现全过程生产性实训。同时建筑产品是大量劳动和生产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的物化过程,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施工方法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课堂教学方式难以习得,实践能力的获得必须要让学生身临其境,模仿观察。为了适应未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构建“认岗、跟岗、顶岗”“三段式”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专业人才实践需求。

第一段“认岗”。学生在学习了初步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校内完成了制图与识读、工程材料等单项能力训练后,进入工程施工一线,感受工作氛围,认知建筑产品,熟悉工作环境,认知材料设备等,建立感性认识。第二段“跟岗”。学生在学习了主要的专业课程,并在校内完成了各工种实训、施工方案编制与组织设计等综合实训后,进入企业施工一线,进入不同的岗位,跟随岗位技术人员参与工程施工,亲身体验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和提升。第三阶段“顶岗”。学生在校内完成拓展能力训练项目和岗位职业资格考证后,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承担岗位工作任务,融入企业生产,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得到考验和提升。

2.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抓手,分析岗位职业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课程,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2)。

3.实践教学组织安排。根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目标要求,结合“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统筹规划三个学年和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年通过单项实训和企业认识实践,让学生初步理解“如何做的”;第二年通过校内实训和现场“跟岗”实践,让学生知道“用什么技术做的”;第三年通过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践,让学生承担岗位责任,实现“如何做得更好”(如图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知识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进行综合训练,按照学生能力提升的途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设置单项技能训练模块、综合技能训练模块,通过“三阶段”实践教学模式,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整体设计“认岗”“跟岗”“顶岗”实践内容(如120页图4)。

4.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实践教学能力目标,是实践教学内容选取的关键因素。职业能力即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即课程内容选取是以能力为核心,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来体现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是目标,任务是载体,技术是主线。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应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将实践教学内容、专业技术、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等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融合。

实践教学内容开发应由校企共同开发,在模仿和再造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发展和创新性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整体设计中,要体现实践项目的功能设计,单元任务的能力、技术、素质要求,进度计划、角色定位、考核评价内容、成果表现形式、实施成效评价等内容,引入行业规范、标准、职业资格,贯穿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项目和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从“如何做”,到“做的技术”是什么,到能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能应用专业技术实现“做得更好”的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获得职业能力,获得专业技术,具备职业素质。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必须以实践课程有效性开展为目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由于企业建筑施工现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各种工序交叉进行,手工操作多,现场管理难度大,不能同时接受大批量学生进入工地实践,因此,应统筹规划实训场和资源,校内实训场所解决单项操作技能训练和部分综合技能训练,校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技能训练。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校内实践教学集中在前三个学期进行,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实践教学由系教学主管部门按照学院要求统一管理,专业教研室在开学初期制订实施方案,主带教师具体实施,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聘请相应的企业能工巧匠示范和指导。实训质量评价由实践教学团队按照实践教学整体设计中的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和评价。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学生基本分散在不同的工地,实践教学任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校外实践教学由系教学主管部门统一计划,提前一个学期做好实习项目和基地的筛选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落实工作,专业教研室与实习单位共同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任务,校内指导教师实行随访制,考核评价采取现场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评价为主,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

五、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实训硬件以及实践项目任务设计和组织等软件,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同类院系的校内实训课程主要解决操作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试验能力训练,虚拟施工技术、远程施工现场视频将成为学生获得施工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校企合作”,在已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建立新的合作企业,通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咨询服务、合作申报研究课题等途径,与企业建立“互助、互利、互信”的关系,同时,根据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暑期长假,鼓励学生走进工地,主动参与工程实践。

积极探索实践课程学分制。充分利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家庭工程背景,引导学生利用暑期长假,结合企业施工项目,灵活选择实践课程,按照实践教学质量要求完成学习内容,系主管部门组成质量检查和评价组织机构,对实践课程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减少校外实训基地的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

2.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双师”比例有了明显提高,但拥有“双证”与过硬的专业技术是两个概念,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地深入到企业施工一线,通过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途径才能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因此“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立足点仍然是“校企合作”。建立教师顶岗实践制度,搭建教师接触工程、结交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台,建立“双师”教师职业能力论证制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提升。

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弱项。一方面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很难有时间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规律的不适应,造成其特长发挥不足,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主要承担现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吸引企业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校内课堂教学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

总之,建筑行业人才的质量对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优化对提升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有着内在的促进作用。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行业和教育界的关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是高职院校改革的热点。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提出清晰和明确的要求——以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为目标,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应以“职业理想坚定,文化知识够用,道德品质高尚,专业技术过硬”作为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培养目标。有利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准确的把握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科学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办学模式。需要依托该专业就业导向、就业需求制订合理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提升教育质量,走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当今企业特别需要能直接上岗的毕业生,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技能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实迫切的教改目标。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育基本上仍是以知识的积累和延伸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难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随着建筑工程专业结构性的调整和职业教育实训力度的加大,目前实践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

1、实训设备、场地不足。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专业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学生数量猛增,但校内生产实习的场所狭小,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生均仪器设备值不高。这样,学生实习中动手机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与建筑企业的实际上岗需求仍有较大距离。

2、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落后。在黑板上建高楼、书本里搞管理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必须进行大力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本位、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

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生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双师型教师匮乏。专业教师不足,特别是具有生产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更是缺乏。部分专业教师对企业生产一线的施工管理、质量技术要求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筑人才。正是目前我们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的原因所在。

1、调整教学计划,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从当前就业市场需要看,职业院校的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现场,而且务实、留得住,有利于施工队伍的稳定。结合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日趋务实的实际现状,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应该是宽基础、强技能。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更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其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市场需要。并可以适当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建筑工程大类设置专业,分方向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建筑工程可以分为给排水、测量员、材料员、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钢结构工程等方向。

2、完善实践教学设施。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大致可分为课堂教学实践、课外实训实践以及顶岗实习实践三种形式。课堂实践是基础,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及作业来实现;课外实训实践是培养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岗位状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而顶岗实习实践既是生产一线实践的准备,同时也是生产一线实践的补充,它可以达到反复实践、全面实践的要求。不同的实践学习任务就要有不同的实践场所。这就需要学校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坚持走校企共建的道路,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完成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3、建立“以能力为核心、就业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实训技能教学课时应超过总学时数的50%。此外还需要推行订单培养,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并且可以在三年的教学时间内可以按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施实践教学。即指与理论结合的课堂实习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校园技能认知性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工地参观性实习、以实践技能提高的单位顶岗性实习、以就业为目的的就业实习五部分。此种教学模式大大改善了以往学生“理论强、实践弱”的特点,增大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毕业后进入企业,不需岗前培训和适应期,可直接工作,为企业进行培训上岗节约了资源及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直接对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使学生就业更加顺畅,使企业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此模式符合就业导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应了岗位需要,满足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学生的零距离就业,做到了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跨越。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项目编号:2014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 2014ZCY159

前言:通过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征相搭配,在共同协商,彼此配合的方法下将教学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计,运行模式的构建相结合,塑造了大量实际操作能力强,与社会市场接轨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的必要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校从校企合作中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不仅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工程建设信息,了解社会需求方向,而且可以及时更新专业技术,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得课程针对性大大增强,大力提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把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本专业前进的步伐,给学生提供大量先进的,准确的,及时的学习信息,为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做出大量贡献。

(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的必要性

对企业和学校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个一箭双雕,互惠互利的好机会,给两方都带来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方面,企业利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拥有科研技术的特点,为企业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运转。另一方面,学校直接为企业提供大量对口专业的技术人才,企业可以不花费较多资金,提前挑选到自己需要的高质量,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三)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也极大方便了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充分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先进前沿的行业信息,感受丰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氛围的同时,择业、就业压力也相对减轻,这源于自身的操作能力强,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挂钩,能够迅速适应本行业的工作环境,与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较快投入到社会中,就业多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二、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一)兼顾企业和学校的利益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本身的种种优点,如有利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体系的改革,为企业提供先进专业技术与科研成果,供应高质量,高素养的技术人才,给建筑专业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在就业方面赋予他们积极有益的保障和帮助等,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适用。为大众所熟知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一系列大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吸纳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用来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行和流转,从而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拉动我国GDP持续上升,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与市场经济的完美契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企业,高职院校,学生都从校企合作中受利丰厚,能够享有国家专门实行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各种优惠政策,为自身的运营带来极大好处。

(二)充分考虑市场需要

市场决定经济,需要决定变化,校企合作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一起参与培养人才的创新,它既适应于当今市场环境,又满足了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大力渴望和需求,是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且是一场成功的革新,实现了教学中课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实现了企业选拔准则与毕业生高技能,高素养的对应,实现了国家建筑行业各部门的多样化需求同具备专业性、针对性学生的对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有力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极大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改变我国目前的僧多粥少的不协调的现状,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的拓展壮大,维护社会安定。

(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应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为达到人生目标,实现生命价值,做好充分准备。然而,我国因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计划经济体系和受到固守传统,不愿革新的高校教育理念的毒害,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部分教师所质疑和拒绝,在他们看来,这种方式将阻碍教育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校企合作,不能一味的排斥,只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应看到它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探究出它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利益,毕竟所有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只有教师及时的认可,才能帮助学生制定准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学生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加强同企业的沟通交流,加大对企业的了解,对就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校企合作才发挥出了应该有的效果。

总结

校企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大力推广校企合作,让每个企业,每所高校,每位专业学生乐于接受并参与其中,将是一项浩大的,充满挑战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葛超,冯晨静,李娜.人学生就业困难的原闪分析及指导对策[J].河北农业人学学报,2010,(3):359-361.

第7篇

关键词:服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91-03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达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学思想和观念。[1]尽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成熟的理论构建,但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目前普遍形成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素质和办学形式等微观层面,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特点,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作为建筑类的主打专业,各校该专业办学规模大多超出承载范围,专业“负重前行”影响整体服务水平,无力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单一的教学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与适应性,暴露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缺憾;三是不少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色彩浓厚,教学与职业环境脱节,实践教学总体薄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四是人文教育融合不够,学生的劳动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弱。

近年来,我们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坚持服务宗旨,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在构建和实施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构建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设计符合一定办学理念价值实现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职业性和技能型特征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实施工学结合。服务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生存的土壤,只有通过各种服务才能促进专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是高职院校被社会、市场、学生及家长、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认可的基本,在服务体系方面,紧贴地方发展和需要的实际,打造宽基础、精品牌的服务体系”。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主动适应区域建筑行业产业优化升级需要,以服务为主线,校内外企业并用,院、系与教师个体服务并存,将产学研等专业服务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实施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所谓“双融合”就是以“校办企业”以及“合作企业”的生产项目为平台,实现企业的生产与教学融合;鼓励以专业教师引领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实现服务项目与教学融合;“三衔接”就是通过生产与服务项目,将企业生产的岗位标准以及各类服务的作业标准与教学标准衔接;将企业生产环境以及服务作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衔接;将生产产品以及服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以企业生产现场和专业服务场地形成流动教室。见图1。

三、实践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搭建立体式服务平台。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型人才培养,需要提供教学与服务一体的平台。它涉及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而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相对性统一,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2]一是不拘一格,引入市场机制,形成适应铁路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服务体系。为此,明确建立院、系、专业教研室、教师个体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学院层面依托专业群兴办产业,由学院提供场地,引进企业资金,增强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的生产,依托专业群开办4家“校中企”;系部层面则鼓励依托专业及其实训基地成立小型公司;专业教研室建立以教师工作室为主的从事承包型施工实习、项目型毕业设计、任务型顶岗实习、外包式图文处理中心;教师个体有兼职技术服务与公派技术服务等。[3]二是对接产业、企业,建立校企长效合作体制、机制。我们变单一的由企业提供教学平台为建立主动服务平台,使校企成为资源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主要措施包括:(1)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处,教学系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技术服务激励和保障运行机制。(2)搭建多个合作平台:与本市十几家规模建筑企业组建建筑职教集团,采取理事会运行方式;组建湖南省盐卤化工产学研战略联盟,以董事会体制运行;与铁路工程建设企业合作成立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3)创新并实施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校企互通的组织模式。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互兼互聘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业绩校企间互认与对接。学院给每个相关企业安排一个专业教师对接联络,以技术服务为载体,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为实施工学交替带来方便。企业在接受服务中得到实惠。体制、机制建设保证了校企合作平台运行制度化、常态化。

2.改革课程体系。为适应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课程体系要具有模块化和职业化特征。为此,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思路开发课程体系。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和分析,确定了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和资料员。对职业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该专业职业岗位(群)34项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性质相近、前后关联等原则合并、归类出14项行动领域,为满足职业成长规律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建立了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3.制订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对上述课程体系按职业教育的总体年限进行计划安排。我们改革传统的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培养阶段,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的递进培养阶段。包括“专业基础及单项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四个能力培养阶段。实施“411”教学组织模式,即在1~4学期,除学习《建筑识图基础与CAD》、《建筑测量与放线》等基础性课程外,通过校中企和校内实训基地服务平台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理实一体化”项目训练,培养单项能力,初始体验入职岗位,融入职业环境,感知企业文化;第5学期,依托“校中企”或校企合作承接的工程项目或生产项目平台,针对完整施工过程中技术和管理的综合应用,分模块开展造价管理、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安全与质量管理、资料管理、施工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第6学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实现由学生向“企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4.建立刚柔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1)全面建立培养专业人才需要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满足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突出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对现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修订与完善,形成较为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利用《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扩大系部管理权限,保证教学管理“活而不乱”、“活而不松”。(2)积极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突出本专业教学的服务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特点,探索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制最长可延至5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工学交替,学生在合作企业学习的专业课程,按照考核评价标准评定并取得相应的学分;除安排专业能力培养目标需要的必修课外,增大选修课比重,使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发展需要自选学分课程;实施以证代考制度,对于取得行业岗位资格证或职业技能资格证的学生,按规定计入相应的学分。(3)实施弹性教学组织模式。服务驱动型“双融合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交融和结合。鉴于目前实践教学组织的难度,明确优先考虑工学结合中的“工”字部分,允许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期中的分段模块式教学制。可根据企业生产和服务项目情况,适时动态变更教学进程,灵活安排教学,创造条件使衔接程度高的服务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尽可能在“做中学”或“学中做”。学生在这种开放性、职业化的环境中学习,获取职业经验,经历职业磨炼。(4)改革学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校、行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①健全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并行的考核体系。课程考核内容、方式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课程的性质、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匹配,形成灵活、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考核尽可能依托生产任务、技术服务项目,考核的方法可以采用笔试(开卷、闭卷)、口试、实操(顶岗能力)、项目制作、论文与答辩、网络测试等;评价方式可以将教师测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②探索特殊技能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爱好,鼓励个性发展,对具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如参加竞赛获奖、发表专业论文、取得发明专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其相关课程可申请免试,单独考核认定。

5.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技术服务既是校企紧密相连的桥梁,也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摇篮。专业教师的服务能力和动力是实施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教师年度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了技术服务相关加分指标,每年有计划轮流选派2名专业教师分别到合作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的项目管理;另一方面,为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校办产业引入股份制运作方式,专业教师参股并参与经营管理,承接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项目。在依托建筑专业群成立的校办产业中,有12位专业教师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初步形成了“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把教学与生产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较强职业技术型专业教师队伍。

四、实践成效

从2007年开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精品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该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下列明显成效。

1.学生在生产、服务项目中学习,融入企业文化,身处岗位实境,接受综合训练。自主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责任心、劳动观等社会能力普遍提高。

2.通过服务平台,建立了行业、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的机制。形成行、企、校“三位一体”,企业能工巧匠、学校师生参与其中的良性互动局面,近三年来,累计吸引了企业四百万元的投资,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扩大服务规模。

3.学生在生产、服务项目中学习,目标明确、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率明显提高,用人单位称赞毕业生“基础牢、上手快、适应强、留得住”。近三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在92%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4.实施服务驱动型人才培养,教师们不得不走出“象牙塔”,进入“服务站”。与工程实际的全面接轨,全面提高了业务能力,现在学院本专业教师中,有2/3以上人员有企业工作经历,“双师”素质教师占85%。有65%以上获建筑行业注册执业资格。培养了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

参考文献:

[1]望冠,彭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辽宁教育研究,2001,(5).

[2]赵志文,陈安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第8篇

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制定了具有智能建筑技术特色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方案,这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业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专业建设;建筑电气;智能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27-02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是辽宁省第二所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高等学校,自新专业招生以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科研、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1.明确专业定位,培养建筑智能化特色人才。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建筑智能化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强电+弱电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建筑网络通信技术、建筑通信工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建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强电+弱电+信息+建筑环境等多学科、多技术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将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体现全面发展和建筑智能化专业的特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要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素质教育为一体,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学生素质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在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掌握控制理论及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建筑及建筑设备、智能建筑环境学等基础理论,同时掌握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及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信息处理技术、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优化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特色。(1)教学计划注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框架和人才培养计划,并通过多年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依据人才社会发展需求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在着重传授学生必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工程与设备的主要规范与标准,熟悉建筑、建筑设备、通信、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建筑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2)教学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基础理论模块、信息技术模块、电气技术模块和建筑技术模块四部分核心课程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了传统工程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学计划体现了我校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思想,即重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渗透到了培养计划中。(3)教学计划面向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相对独立、互相支撑、与素质教育课程协调进行,将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注意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间的衔接和内在联系,尽量做到并行或配合进行,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步性。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工作的实际需求。(4)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的知识体系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另外,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建筑智能化的专业特色,即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合理性,以及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些专业特色的课程中,如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中,增加了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加大了专业实践环节的学时,增加了智能建筑实习和智能建筑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建筑智能环境学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体现建筑智能化专业特色,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结合、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技术结合,突出智能建筑特色、反映时展需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系统、科学、完善、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同时要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从整体上考虑,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实践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使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实行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开展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多种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加大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比例,建立大学生科技实践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以“实验+大学生科技实践+工程训练”为载体,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应用素质、创新意识。同时,建立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各种科技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此外,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要将实验分成基础理论验证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研究实验,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实践教学与科研、工程实践结合,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发展需求,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引进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应用背景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更新实验内容。

设置建筑智能环境课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实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智能建筑课程设计中,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际工程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设计了解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多角度、多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开拓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教师在教W中,将研究成果和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将研究成果引进教学中来。学生走进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现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要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际工程调查,广泛收集科技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另外,要有计划地吸收学生参与教师所承担的智能建筑技术研究课题及工程项目,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到相关合作企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振兴,推动教学、科研、生产工程结合,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适应专业发展需要,跟进现代科技的发展。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将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纳入实践教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及校内外的各种科技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便于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狠抓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73-0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是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因此,本文试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层次探讨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途径。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没有与时俱进,准确认识职业教育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导致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教学课时较少,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一次性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课程知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极少,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某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构建的实训基地流于形式,该专业实践教学效率低下。学校没有加大在实训教学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实训设备设施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智能化仪器使用较少,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利用率低下不注重实践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频繁出现故障问题,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途径

(一)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效果

在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之前,学校要全方位分析社会企业客观需求,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跟踪调查应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各方面就业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完善专业课程标准,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如特色专业建设情况,采用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现。

在深化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要优化调整已设置的专业课程,客观分析当下建筑行业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构造、建筑材料等课程为主;优化调整职业岗位课程,以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技术等为主;职业拓展课程要以施工M织组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法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为主。应根据当下建筑行业相关岗位客观要求,深化改革课程内容,促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提高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设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现场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图片教学法,以建筑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地演练,逐渐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做好铺垫。

(二)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加大实训基地管理力度,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1.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完善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必须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在实训基地建设,即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比如,校内实习工厂、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验中心为例,学校要进一步细化该类实训中心,比如,建筑施工仿真实训室、建筑模型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校内实训基地占据核心位置,而校外实训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并完善了校内专业教学。学校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在实训基地建设与完善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多样化的实训基地,比如,建筑工程设备实训中心、综合实训中心,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设施,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加大实训基地管理力度

学校要安排专业人员有效管理实训基地,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模式,将实训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监控体系等相融合,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构建全新的实训基地管理体系,促使实训基地与专业群,实训项目与具体专业课程相融合。实训室要实现内外共享,具有其开放性,更好地发挥其多样化作用,促使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管理、使用”各环节有机融合,紧密相连,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生实践学习。以此,有效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3.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要根据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各个方面情况,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顺利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借助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专业学生可以采用申请、网络预约的形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顺利进入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利用率。学校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实训基地等,在校园网中开展具体特色的建筑工程技术课程,构建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随时下载实验作业、递交实验报告等,可以将编制好的实验项目、专业课程设计项目等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在校园网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的机会,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批阅学生实验报告等,便于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三)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注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为基点,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客观展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果,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比如,教学和培训、行业企业标准,优化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具体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具体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完善。在建筑工程技g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注重专业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学校要注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要多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学习,更好地了解建筑企业在专业人才方面的客观要求,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提高自身综合水平,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所需的“双师型”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要多让建筑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中讲课,并担任实训教师,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优化调整教师整体结构,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为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化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完善相关的实训设施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相关的资源库,构建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平台。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此,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改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课堂教学现状,顺利建设特色专业,不断增强院校核心竞争力,走上长远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韩守杰,王玉雅,丁爱霞,苗飞,张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7)

[2]胡兴福,孟小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体系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3)

[3]付丽文,聂立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4]邱丽辉,汪耀武.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0)

[5]王强,于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探索[J].才智,2013(25)

[6]柏翠云,赵宏旭.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基金项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12)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产学合作 寓学于工 人才培养 

 

一、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产学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行业)根据各自所承担的使命与职能,在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框架内,依据市场的“游戏规则”所进行的人才培养实践。它涉及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策略研究、方案落实、关系协调、成果共享等。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产学双方合作培养人才。本文侧重于后者。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方面更加重视,在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中都作了相应规定,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和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我国的教育方针对此也有明确的表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规定和要求,既是为了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使高职教育迎接经济全球化、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产学合作的理想目标是建立在校企互动、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形成人才培养、技术进步、校企竞争力等都能得到提高基础之上的“互惠、多赢”的产学合作目标。其鲜明特征是:一方面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向学校提供技术、设备甚至是资金的支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和真实的岗位,使学生感受企业工程氛围,了解企业生产组织、产品设计和制造,接触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工程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企业优先选拔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产学合作,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突出“产学合作”的特征。首先产学合作的理念比较清晰,认为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强调产学合作是保证质量的“助推器”;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人才培养与就业制度的衔接,如德国的工程师、经济师,英国的技术工程师,美国的技术员、技术师,法国的高级技术员和高级管理员,韩国的多技能技术员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能力本位),英国的“三明治”模式、联合国劳工组织推广的mes模式(技能本位),美国的工读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印度it业的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模式等;在产学合作的管理模式上,从制定法规、建立组织、规范制度、理顺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制度化的体制和机制;在人才培养结果评价上,德国由企业、学校、工会和行业代表共同实施,美国由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标准,加拿大由合作教育协会制定标准,澳大利亚由行业协会制订培训计划和标准(培训包)。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产学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有很多优点,符合高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所有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产学合作。产学合作既体现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高职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二、打造“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合作为纽带,以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学团队打造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壁垒,创新、完善“寓学于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广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采取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渐进方式,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掌握融入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环境中。 

(一)产学合作开发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学院确立了“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学院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根据学生专业岗位及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行业标准、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制定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培训软件包,确定技能训练项目模块,全面创新学习考核评价方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构。 

2005年,学院以产学合作为平台,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始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重构:首先通过到邯郸市晨祥建筑有限公司、招贤建筑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了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岗位;进而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召开专题会议,与专业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并确定建筑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将学习领域和内容的目的性、指向性同岗位工作过程准确地联系在一起;再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行业职业标准的最新要求,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重新编写各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最后,通过建立的“优质资源库”大量选聘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并与他们合作开发和编写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训配套教材,逐步构建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拆分—建造”课程体系。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在2007年“中德高职建筑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了德国专家及与会单位的好评。 

(二)产学合作打造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学院采取“送、下、带、引、聘”的措施,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1)先后输送一百八十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专业进修和业务培训,先后选派38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培训。(2)以产学合作单位为基础,建立起由各个行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教师资源库,资源库中拥有各类兼职教师2355名,实现了实践教学主要由来自生产一线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进行讲授和指导的目标。(3)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建立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参与学院的专业设置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及答辩等人才培养的各主要环节。(4)与产学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相应制度与计划,确保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下企业一线锻炼实现制度化、连续化;此外,学院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发挥专业特长,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学院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各一个,已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双师素质、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与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产学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确立了“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育人理念。为落实该理念,学院以产学结合为纽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遵循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社会投入、校企合作共建等各种有效方式,在校内重点建设一批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有效运行提供支撑平台。 

1.“筑巢引凤”。学院通过设计、建设适合企业经营的楼宇场所和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了美食林集团、中国移动(邯郸)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与自身专业联系紧密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进校园,为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等专业的“双职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战提供了舞台。 

2.“借鸡下蛋”。学院与邯郸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合作在学院成立了“邯郸市建筑科技示范基地”,借助召开建筑材料博览会的契机,为其提供场地和服务,由20余家公司共同出资40万元,建成28项工程实物模型,展示建筑工程材料及各种构造和标准做法、推广行业新技术,并在会后作为现场教学的教具留在了校园内。此外,产学合作单位邯郸市招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还提供设备和劳务费用共计20万元,在校内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起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型和工种实训现场,为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拆分—建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操练做好了铺垫。 

3.“借船出海”。围绕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邯郸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经过多方努力,由邯郸市信息中心、建设银行邯郸分行、西安西雅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下属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共同出资一百余万元,在校内建成了嵌入式软件实训室、网络软件项目开发技术、大型数据库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微机组装与维护等7个实训室和2个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实训中心,为软件技术类专业的“分层项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奠定了基础。 

4.“合作共赢”。学院以土地、政策等作为投入,先后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设备并在校内投资建设厂房,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习实训安排上,由学校提供管理,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实训指导教师,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训,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设行业对城市规划、施工技术、绿色节能、智能化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受到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格实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招聘到的人才又不能适应工作岗位。为解决这种人才供需错位的现象,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在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夕,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通过我对我所在企业烟建集团有限公司的研究,烟建集团近几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和,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发挥办学的主体作用中先行了一步。

校企合作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可平台,学生到企业实习,既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是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成长周期,三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四是破解了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解决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没有足够资金 投入,就无法做到培训教学设备设施与生产现场同步,就无法满足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培养学生也就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校企联合办学

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可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教师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培养更贴近企业人才,学生毕业即可上岗的工作,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联合办学的另一目的,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改善学校的实习条件。近年来,烟建集团与学校合作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培训计划,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信息网络,在职工

中开设了电脑操作培训班,开办大学生论坛,定期举行大学生交流会,举办了财务总监培训班、MBA培训班和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等。最近,烟建集团又针对在外作业人员学习环境差的现状,开设了远程教育,采用远程视频培训的方式,连续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实现了集团总部主会场和驻外埠分公司分会场两地网络同步视频培训

2、订单式培养

“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实行量身定制,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和学校商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操标准,实行企业冠名制,实现招工与招生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订单教育”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业,使学生进校后就有归属感,也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实现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格局。

烟建集团技工学校2010年10月为烟建集团第十七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订单”培养 电工、管道工35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劳务公司班组工作,省去了再培养的环节,学生到单位直接顶岗工作,11年15名电焊工也走上工作岗位,劳务公司根据自己需要,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所需各工种人员,集团公司和烟建集团技工学校沟通,采取“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既解决了学校学生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劳务公司技术工人的短缺问题,形成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模式。“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虽然避免了培养上的盲目性,但从“准职业人”的角度它缺少了体验岗位这个环节,学生到岗后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

3、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在为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甚至合作的目的就是推荐毕业生就业,而企业在履行基本的社会义务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外,更加关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达到技能过硬的教学要求提供了可靠地保证。

按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思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本人所在劳务公司与烟建集团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管道工专业、焊工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由双方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

4、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精尖技术人员

2013年,作为全国建筑行业内唯一一家被批准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于建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于建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总共有7人,面积达180平方米,设大师工作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学员教室,可以容纳学员200多人培训。烟建集团依托工作室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将加强技能指导培训,突出对抹灰工、装饰镶贴、瓦工、木工、钢筋工等工种进行脱产技能培训。另外,工作室还制定了三年计划:3年时间将为全省培养1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100名拔尖人才(参加各类大赛获得名次、获得省级首席技师称号等),全面提升山东省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烟建集团董事长唐波表示,“于建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立代表了政府和社会对烟建集团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集团今后将依托“于建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加大“攻关、传艺、研发、交流”的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建筑人才,开发更多的建筑施工工艺,为建筑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思路

1、开展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最关键的是选择企业,同样,对企业来说,也要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合作。

在寻求合作学校的过程中,我们企业选择技术工人优先选择集团企业辖下的烟建集团技工学校,和集团有合作的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为首的烟台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技术管理人员则优先选择和烟建集团合作的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学院等老牌合作单位。现在建筑管理技术发展迅速,最新的BIM技术,烟建集团内部也正在学习推广,而我们本次学习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恰好开设了BIM课程,我觉得这是个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契机,我认为公司就BIM技术培训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可以尝试做个“订单式”培养计划,这样公司就可以走在技术管理的前沿阵地,学校有现实案例做技术分析,学校学生有了就业保障,形成一个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2、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院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定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学习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2012年,烟建集团在山东建筑大学设立奖学金并进行“远航计划”,就是成立了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意义非常深远,已在全校师生中产生良好的反响。这一举措,有利于激励山东建筑大学广大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更多思想健康、品德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有利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有利于吸引大批的优秀毕业生加盟烟建集团。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校企合作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

四、今后努力方向

国务院总理强调:“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我觉得企业应该趁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总结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利用国家现有的优惠政策,要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发挥办学主体作用。

具体而言,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作为重要改革取向,把落实政府职责作为重要基础。政府应着力发挥好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积极转变职能,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全社会应坚决破除用人上的各种歧视,转变人才观念,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环境;学校、企业应积极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保持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青年学生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和个人齐心协力,定能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共同进步,为改革发展源源不断地创造多样化的人才红利。

参考文献:

第12篇

建筑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让社会建设更需要拥有高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纵观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投入更多关注与重视,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方面的培养[1-2]。但是现目前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很多还都是留存于简单的形式之上,无法确保其根本意义上的实质性结果。而在实训室相关效果的评价系统上也不完备,因此导致最终的成果甚微。综上所述,想要推动培养建筑人才工作的实质性发展,扩大专业实训室建设,以此更好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变化就显得十分关键。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基本建设原则

满足需求是基本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原则,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专业教学需求。所以,想要顺利开展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于专业课程的相关扩展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建设实训室过程中,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让专业知识的实训培养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实验与科研工作的相应开展,达到实际训练中的真实性锻炼效果,这样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上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原则就是要与具体课程的建设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满足各项专业实训与实验要求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满足正常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要求的同时,还要以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课程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基础[3-4]。当前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在高校具体的实验实训中得到条件上的具体反映,因此,对于实训室的建设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实用性。使实训室不仅能够反映出当前行业的技术成熟程度与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又能体现出教学、学习和实践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职业性教学理念,为计划实施的重要原则提供保障。由此,将实用性与前瞻性充分结合,保证训练是为了在实用性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产生,根据实用性基础,从而发展出相关专业教学的要求。依据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在当今建筑行业中所得到的快步发展作为基础,集合实用前瞻性提高学校整体的实训环境为实训室增加更先进的设备,将传统的教学设备进行资源的整理回收二次有效利用。这样的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成本提供真正有效的成本节约,从而在其他更重要的建设环节中加大项目资源建设。满足现阶段实训教学的具体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在学校的具体建设用房面积和财务现状做充足考虑,在实验室的建设选择上,要做到合理规划,重视内在本质,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精打细算,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必须要的浪费情况。此外,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共享也是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环节,充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其自身的投资效益、资源共享方面的高效性原则。让实训室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平台和基础后续建设的同时,也为校方未来所计划要开办的其他工程类专业服务,提供更有价值的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建筑流程参考[5]。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意义

学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实际使用者,因此就要时刻清晰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主要意义及其目的。实训室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实训室的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全力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专业技术学习的环境,在学习物资上做好重要保证。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室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更细致化的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在规定工作岗位中,实现自身的实习岗位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工程现场中的每一细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最好的现场应用,并根据工程现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找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实训室的教育设备和教学环节,都是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而建设的,其重要的建设意义就是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训室要为学生搭建的是与真实更加相近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际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出自己在具体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还可以培养出学生在未来社会和工作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进而更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实际中的技术应用。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方面分析,也应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关键建设意义所在。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学校应当投入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程度上也要做到严格把关,提高实训室建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良好的专业教学形象。以此创建优良的办学环境,通过其自身的建设优异性吸引更多学生的选择,在具体的专业技术展现上起到扩大生源的校方意义和作用。建设实训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意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增进专业整体共同性,推动教学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技术在具体专业实训中的效果。在满足相关教学指标的规定下,进行整体规划的初步制订实现其工作的综合性作用意义。同时还需要与企业有相互之间的良好合作,通过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的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与技术人才的方向性需求在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教学制订及确定学生具体的专业培养方向。让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性行业社会见解,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学习环境和强而有力的实习实训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建筑工程中的操作规范,在各岗位上完成轮岗实训,通过具体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拥有学生和员工层面上的双层身份体验,促进学生提前在校园之中就能够感受到企业中的文化,使得个人在走向具体工作岗位之后,马上适应自身的岗位角色。基于平时专业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实践培养,实训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良知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职业力量,实现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通过实训室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尽量多的接触到日后未来的实际工作内容,对学生在就业方面也具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方向措施

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和其自身在社会工作中的被需要性,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改革。建立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根据校方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性,成立相关的指导委员会组织。其主要的实质性工作内容就是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其组织的核心成员也必须要具有绝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其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就应由具体的政府相关职能负责人、建筑方面的专业领导者和行业标尖企业和核心骨干教师,来共同组成组织中的具体人员架构。以实现专业建设目标为最终结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委员会组织的专业程度对其专业在整体发展上进行方向规划,制订全面的培养计划,在完善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创新改革教学方案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对整体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指导评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构建“以岗为主,以岗定课”的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总体性整合,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综合性因素“融赛、融证入课”。实现“四三二”人才培养模式,“四”即课岗证赛四方面融合、“三”即指教学中的三为一体、最后“二”就是职业职能素质双达标。以此人才培养模式来促成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技能比赛和职业考证在具体内容上的相互一致。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师资打造

教师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上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校方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就必须要以整体的团队建设和教学改革为重点目标。选择具有高级专业性的教师带头,使整个团队共同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的持续性发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依据新出台的激励性政策,聘请拥有高学历水准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当中,可以为整体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对于人才培养的方案修订论证和具体的教科研活动,每年按照具体要求定期开展,并向学生开办专业讲座和学术研讨,通过具体实践、外界学习交流和企业专业技术讲座,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针对于师资队伍的集体培训,也应在满足形式多元化的同时加强实践性。着眼于师德加强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建设,以中青年阶段的骨干教师为重点目标,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业务知识储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以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在教研工作中的勇敢探究与创新。鼓励教师在技术攻关、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上与企业沟通合作的产业能力意识,积极承担其专业在各项社会技能中的培训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

5通过专业技术提高就业质量

作为学生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所学专业在未来用人单位中的就业率情况。因此,就要求学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将毕业生的具体就业率问题、整体就业质量及社会企业的满意度等问题,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分析,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反馈及时调整校方在课程方案中的明确调整方向。校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全面性的就业指导,坚持做到四年间不间断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指导,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选择专业中的实际现状,以此作为基础,客观的了解自己在社会和市场具体环境中,还需要达到怎样的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校方应积极开展对其具有时期针对性的就业类指导讲座,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于实际就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成果卓越的实际就业校友,为大二、大三学生在就业经验交流上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让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们,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对于就业问题,存在的误区认知。同时,校方也应该大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运用实现更多可能性的就业机会。组织大三、大四的学生集体听有关于考验方面的技术应用动员讲座,让学生对于考研有初步的了解。利用考研这一重要手段,实现学生在就业率上的提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特点,正确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做合理性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