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九四二影评

一九四二影评

时间:2023-05-31 09:1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九四二影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冯小刚憋足了一股干劲,在2013年年中拍出了一部一反常态的《一九四二》,按照他的话说,这是在冯氏都市喜剧大获成功后开始对自己曾所处的阶层做的一次集体反思。这其中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在中国娱乐市场里,基层消费者长期浸润在抛离反思、弱化推敲的作品中。面对《一九四二》里三百万人的和牺牲,寸寸山河寸寸血的残酷,票房的大败和观众的不卖帐近乎是可以预见的讽刺,因此,为了偿还投资方人情和道义,《私人订制》上映了。

冯氏的喜剧里我记忆犹新的段子有两个,一个是《甲方乙方》里姚远使坏让李琦“打死我也不说”;一个是《没完没了》里傅彪喝醉了娇羞的抱着瓶子喊得“十三,路易的”。都市喜剧几乎在近几年成为了冯导的标签,平时可以让其金刚不坏,饱受质疑时还可以拿出来挡挡煞。冯氏喜剧为何无可超越,有人说是因为王朔,有人说是因为时机好,我们更觉得其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什么叫做市井幽默,拍出来的电影就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集合,这玩意玩好了叫艺术,调侃做到位了也就是幽默。但这种贴近市井的集合,并不能代表整个基层的思维,冯小刚作为电影人,从中自我陶醉地认为已经摸清了普罗大众的喜好与文化,并自我升格为公民的代表。但要知道,公民的代表除了思维的模式,还需要具备义务与责任感,粗略的利用艺术作品代表公民意识,无不让人贻笑大方。

虽然《私人订制》自上映以来骂声一片,但是依然造就了其超过七亿的票房,这当中除了重新捏造了新的演员组合外,还依靠影院的间接奉承搭建了登仙大道。白百何被称为“无公害女演员”不无道理,因为凡是她的电影都让人赚疯,但是在《私人订制》,白百何李小璐范伟仿佛犯上了集体梦游,表现能力瞬间降为零,只是在冯小刚强大调教能力下,才不至于出现地方电视台的那种生硬和走魂。在桥段上,冯小刚却颇有点江郎才尽的意味,比如《甲方乙方》里的美人计,刘培小曲一唱,青衣一摆,魅惑不媚俗,利目三分笑。到了《私人订制》里,李小璐开场就是高叉泳衣,摸背湿身,这种露骨的用冯小刚本人的话说是接地气,也尽显了高层社会的美色奢靡,但是依然引起部分影评人士的反感。《私人订制》处处展露了对于社会上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无不只是冯小刚臆想出来的段落和幻觉,片中的对话看似象征着基层观点的自白,实则却是绑架了公民的自主选择意识,无论看不看这部电影的人,都被这种公知形式的艺术手法被代表了。

所以《私人订制》尽管打着致意《甲方乙方》的头衔,尽管看上去好像是《甲方乙方》的升级版,但绝对难以望其项背。值得肯定的是,冯小刚的电影采景进步了,场景更宏大了,这当中的钱一定是没少花,不过生拉硬拽几个桥段,葛优牵头几个后辈组起的班底却显得招架不住影评人的毒舌。这甚至触发了剧组和影评人之间的矛盾,为了维护尊严,冯小刚还在网络上舌战群儒——一大清早更新微博:“《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就娱乐性来说,我给它打6分,就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 分。反过来说,就绝大多数冒充懂电影的影评人来说,我给你们只能打3分。从《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你们的嘲笑和狂欢恰恰反映了你们的浅薄,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好吧,冯导大概是忘了,钱固然是个好东西,但也不是最好的东西,这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来,比如口碑,《私人订制》不是不好,他在《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光的棍》等等一些完全没有节操的电影面前简直是诚意之作。但是在双方矛盾激化的大前提下,舆论的压力天秤貌似早就倒向了冯小刚自己身上。而且这种微博言论,俨然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意识。

其实,如果非要继承曾经的辉煌,那又何必边讨好我们,也无需巧立名目地自以为代表着整个基层文化,毕竟在这个没有公民意识的国度,公民意识还没有简单能被私人订制的地步。

第2篇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片红火,全国电影票房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达到170.73亿元,较上年增长30.18%。继201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后,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

2012年岁末,超过40余部国产影片扎堆抢占贺岁档之际,一场有关电影票房分账的较量暂时告停。发行方提高票房分账比例,长期是趋势,短期很艰难,业界人士认为,未来几年还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票房分账之争。

2%差额引发电影产业地震

2012年,国产影片数量继续攀升,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82.73亿元,占全部票房总额的48.46%,而进口片票房为88亿元。这也是近10年来,国产片票房首次低于进口片票房。2012年,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确定每年增加14部进口分账大片,这是导致进口片票房较往年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

尽管竞争形势非常激烈,但国产电影勇敢迎接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挑战。《一九四二》、《十二生肖》、《搜索》、《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影片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成绩。

2013年第一天,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总票房突破10亿,成为首部完成此壮举的国产片。在影院,观众大多看完字幕才舍得离去,殊为罕见。“泰囧”卖疯了,短短几天就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大现象。有人断言,这是因为电影市场的笑声缺席太久了,尤其是贺岁档。该片成功创造了一种以小博大的商业模式,硬是在夹缝间创造了一把中国奇迹。2012年全年累计有21部国产片票房过亿元,6部影片达到2亿元以上票房,3部影片达到7亿元以上票房,在数量上均超过历年。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电影票房分账之争,却在2012年闹得沸沸扬扬。

中国贺岁片第一导演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凭借超强实力赢得高于通常分账比例的结果,王家卫导演了长达8年的首部功夫巨片《一代宗师》为了缓和与院线的关系,早早就宣布依然维持原有分账比例。陆川执导的《王的盛宴》更是为了增加院线排片以制衡《一九四二》主动降低分账点数,业内戏称“张艺谋几部大片争来的分账比例一朝被《王的盛宴》打回了原点”。在这次电影产业不同环节利益再分配的博弈中,制片发行方的弱势地位昭显殆尽。

起因要追溯到2012年1月14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家发行公司联合《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通知》,要求自《一九四二》、《一代宗师》、《大上海》等即将上映的9部贺岁片起,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由原来的43%上涨到45%。

2%是什么概念?2012年上映的《画皮2》劲收7亿票房,按照之前的算法,发行方与院线以43%:57%的比例分账,华谊能够从中收入3.01亿元。这个比例如果调整到45%,华谊将从中收入3.15亿元。

说白了,2%之争,利润就是这中间1400万的差价。区区2个百分点的比例纷争,背后则是利益的争夺。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杀入贺岁档的影片多达50部,平均1.5天上映一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不管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都会遭遇票房压力。

回顾中国电影票房分账史,分账比例一直在逐渐向片方倾斜,这也是大势所趋。

1993年开启分账发行机制以来,得益于市场化机制的推动以及制片发行方的实力,发行方的分账比例从2002年的35%逐渐攀升到2012年的43%。但院线经营压力也在持续增加。2011年影院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但竞争加剧银幕票房却有所降低,年票房过千万的影院占比仅为13%,租金成本则持续增长已占20%左右。

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张伟平曾炮轰院线“躺着就把钱挣了”。冯小刚也曾发微博为制片发行方叫过屈,认为“制片方承担了最大风险,却只分得小头”。

电影发行方自觉压力重重。2012年中国内地前三季度电影总票房创历史地达到了1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国产影片只占到了总票房的约40%。

2011年中国电影拿到放映许可证600-700部,但真正能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却仅有150多部,而这150多部电影当中能够通过票房盈利的不过10%左右。

演员不断上涨的片酬使得制作成本不断增长。一些毫无名气的新人接拍一集电视剧的叫价高达2万元~5万元。在很多电影制作中,电影演员的片酬甚至占到制作成本的70%,加上营销成本、税收等,投资1000万元的片子,卖3000万元票房才差不多保本。

《画皮2》投资1.2亿元,从筹备到上映历时一年半,但根据华谊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整部影片为公司带来的纯收入不过8313万元。

有时,一部大制作就可能将制片发行公司带入困境。现在国内进口大片比例增加,也进一步挤压了发行方市场。2012年以来,国内进口片增至每年34部,平均每月就有两到三部影片上映。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的30%。

进入2012年10月后,虽然逐步攀升至40%,但短期内比例很难上调。在此情况下,发行方和院线方的争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010年,中国银幕每天以超过4.3块的速度递增,银幕总数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照此速度递增下去,再过三四年,中国的银幕总数将突破一万块,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电影大国。

同样,院线也吸引着投资者,这块蛋糕有业内人士预测为450亿元。

中国目前的制度是院线统一供片,影院自主选择加盟院线。也就是说,五家公司将矛头对准院线,受到最直接影响的是影院。

事实上,影院也承受巨大经营压力。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赵军介绍,影城地租不断上涨,至少涨了3倍以上,中影南方新干线目前的月租大概是每平方米150元-160元,器材设备价格也在上涨,以前胶片机约为18万元一台,现在数字放映机每台38万元,数字放映机的氙灯一般只能放映2000小时,每更换一盏氙灯就需花费好几千元。

“2010年以后新开的影城绝大多数利润不到总票房收入的15%,很多都亏损。” 新影联院线董事长姜广超称。

2012年11月22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连续出台四个与补贴有关的文件,对发行方和院线方各有补贴。业界称此为灭火之举。新影联副总高军称仅对3D和IMax补助一项计算,《一九四二》就能够收回1000万元成本。

分账比例一旦调高,影院将承受更高的盈利压力。为了招揽观众,降低票价显然是一种手段。但这一举措显然又将影响到发行方的利益。

创意是产业链的核心价值

中国的院线制度自2002年起引入,经过10年发展,才确立了目前发行方与院线之间43%:55%的分账比例。5大公司此次要求调高分账比,并非针对2012 年贺岁档的战斗,而是希望打一场建立标准、以后都能适用的战役。

从2002年至今,分账比的每一次提升,都少不了制片人张伟平的身影。

2000年左右,分账比例尚保持在35%左右。2002年,借《英雄》强势崛起的东风,张伟平亲自与各大院线谈判,为影片争取到40%的分账比。再往后,《十面埋伏》达到41%,《满城尽带黄金甲》达到42%,算上2011年《金陵十三钗》的45%,说张伟平一人推动着分账比的进步,一点都不夸张。

但为何2011年《金陵十三钗》与院线闹分账,5大公司却按兵不动呢?影评人韩大刀认为,“一是可能时间仓促,没来得及跟进;二是因为当时各片商有自己的利益想法”。有意思的是,当时,《金陵十三钗》跟院线打分账战时,博纳表示自己同期上映的《龙门飞甲》不参与此事。但今天的《通知》中,博纳却赫然位列五大公司之列。

“可以想见,张伟平2011年的成功模式,为5大公司今天的《通知》提供了很多经验与借鉴。如果院线让步,45%成为一个常态标准,张伟平有贡献。”韩大刀如是说。

资深影迷“汽车大师”认为,好莱坞目前流行的一种分账方式可以借鉴。好莱坞多数大片会按时段调整分账比例。比如首周发行和院线七三分,次周分,以此类推,影片放映时间越长,院线比例越高。鉴于目前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大片首周票房占总票房比例越来越高,“这种模式可以捞头两周的票房,又可以鼓励拉长影片放映周期,对发行方而言,是个一石二鸟的好模式”。

在美国,其电影票房通常采取阶梯式的分账方法,首周票房制片方分账一般不低于70%,第二周、第三周这一比例会逐渐下降,但制片方总的分账比例一般也不低于50%,在整个电影产业链条上,从事最具创意工作的人的收入是有保障的。

第3篇

在北京中信书店,作家刘震云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被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11月4日,在“光棍节”到来的前一周,迎来了这个诠释着“孤单”的《一句顶一万句》同名电影上映。

在前期宣传的过程中,作者刘震云给电影取了一个卖座的标语,认为这是“一顶绿帽子下的史诗”,导演刘雨霖则认为这是“一部内心的战争大戏”。

试出了一个奥斯卡奖杯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扛鼎之作,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20多种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同名电影的故事截取了小说的后半段,聚焦小镇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讲述牛爱国跟踪并掌握妻子出轨的证据后,深陷一场内心之争。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句顶一万句》电影海报上印的导演刘雨霖,正是刘震云的女儿。

在媒体超前点映会上,一身干净利落的黑色连衣裙,加上红耳坠与红指甲,今年29岁的导演刘雨霖,身材和气质颇有些神似舞蹈家杨丽萍。杨丽萍以曼妙舞姿征服观众,而刘雨霖用电影表达她对艺术的追求。

出生于1987年的刘雨霖拥有着显著的80后特点,在别的导演都在为票房大力宣传时,她最在意的却是豆瓣上的影评,她表示,很想与豆瓣上为电影写差评的人见面,好好交流。

不同于作家父亲的相貌平平,刘雨霖容貌姣好,身材高挑,这位漂亮的姑娘从小到大基本上只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做饭,一个是拍电影。

她喜欢电影,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将电影当成一生的职业,她本来想做名人访谈类主持人,后来时间久了,通过慢慢的积累,刘雨霖又希望用电影镜头语言来呈现那些被忽略的普通老百姓及其背后“波涛汹涌”的故事。

于是,她索性就试了试,想着不喜欢了可以再改个职业。

没想到,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2010年,刘雨霖获得纽约大学校友、华裔导演李安的推荐,进入纽约大学攻读导演专业,研究生二年级时,她休学一年担任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的场记工作。2014年,她编剧并执导的个人首部电影短片《门神》入围了30多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包括第41届奥斯卡(学生单元)最佳叙事片在内的八项国际奖项。

拍电影用的是“笨功夫”

不工作时的刘雨霖,喜欢下厨,到全世界旅行,还有读书和运动――游泳和瑜伽。她说自己的朋友圈也十分接地气,一个卖鸡蛋灌饼的小贩或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都可以成为她的老师与朋友。

这位喜欢看电影的“文二代”,称自己“不是明星”,相对于“幸运”这个天生的光环,她更愿意提起的是“笨功夫”这个关键词。

“笨功夫”,是刘雨霖谈到拍摄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她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半路出家”拍电影,让她比别人更知道努力的重要。

在《一九四二》剧组做场记的一年,让刘雨霖第一次见识到拍电影的真实过程,为她后来独立执导影片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1台胶片机同时运转,成千上万的群众演员,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合作,冯导在顾全大局的同时注意各个细节……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大制作。”刘雨霖说道。

而且,这位85后坦言,从父亲手上拿过《一句顶一万句》的拍摄权,其实并不容易。毕竟,此前也有许多导演找过他,都想拍《一句顶一万句》,但他都没给。

2014年初,身在纽约的刘雨霖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想拍《一句顶一万句》。“我其实就讲清楚了三点,一是为什么要拍,二是怎么拍,三是我来拍跟别人会有哪些不同。”全书共有100多个人物,情节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刘雨霖觉得必须舍弃大部分内容,因此她只选取了其中的牛爱香、牛爱国两个人物,想专心把这姐弟俩的故事讲好。她还想通过一种“褪去自己、不见导演”的理念拍电影,让观众看不见导演的影子,看不见摄影机在哪儿,而是在故事中“忘掉了自己,找到了人物”。

半个小时之后,刘震云同意了,并且出任这部影片的编剧。得到父亲的许可,刘雨霖并不认为自己是靠父女情面。“我琢磨了半年才跟他沟通,如果他只是因为我是他女儿就把拍摄权给我,那样太不负责任了,而且是在难为我。”

毫无疑问,由自己的女儿来完成关于自己家乡的一部作品,这本身,就非常具有意义。作为刘震云的读者,恐怕不难发现,这位河南人的作品有一半是跟其故乡有直接联系的。在他看来,这种联系一方面是天然的,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出现,比如地名、人名,更重要的则是故乡给他世界观、方法论的培育和滋养。“作为一介书生,我唯一能做到回报家乡的就是通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河南、了解新乡、了解延津,这是我对故乡的一种眷恋。”

但是,对电影抱有期待的人不禁担心,作为成长在北京的80后,刘雨霖是否能体会到父亲对家乡的那种眷恋呢?

血脉的贯通,或者始终有一股寻根的力量。

虽然在北京出生、成长,后来到国外读书,但刘雨霖每年都会回延津老家。耳濡目染,刘雨霖对河南的风土人情有一种情不自禁的热爱和向往,乡土情结融入她的血液,成为她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她说,电影拍摄期间,她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家乡人的温暖和情谊,她说,我不仅要拍出家乡最美的景色,还要拍出最美的普通人,拍出他们的渴望和他们内心深处、无处诉说的情感,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回忆起小时候,刘雨霖总会记得父亲带着她蹲在路旁,边啃西瓜,边观察来来往往的人。还记得她跟着作为公益律师的母亲郭建美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妇女维护法律权益。“我见过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会为两块钱的盐发愁,但对一个新宝宝出生的喜悦,跟纽约洛克菲勒家族有一个新宝宝诞生的心情是一样的。”刘雨霖之所以想拍电影,便是想把这些生活中被忽略的普通人的喜怒哀愁表达出来。而这样的普通人视角,也与刘震云作品中惯有的平民立场相一致。

“我对《一句顶一万句》原著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话:“人与人之间虽说来往不多,但并不孤独;与人对话的中国文化与浮生百姓,却因为极端注重现实和儒家传统,由于其社群、地位和利益的不同,由于其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刘雨霖与小说中传递的这种情感产生了共鸣:“《回延津记》更多讲述的是关于寻根,寻找一个说得上话的人。”

当刘震云还在为这部小说做前期准备时,刘雨霖便跟随他在全国4个省市采风。小说出版后,她又反复读了很多遍,产生了把小说搬上大银幕的念头。

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刘雨霖说,父亲教会她如何用双眼和双耳去观察和倾听生活,倾听那些被人们忽略的人间情感和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支持我的一切决定,支持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意志改变我,我很感激他。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发现我可以用电影这种方式来讲述我心中的故事。”

父亲照亮了她前方的路

《一句顶一万句》拍摄地就在故事的发生地河南延津,除了牛爱香的火烧摊儿是搭的景,其他全部为实景拍摄。五六线小县城里,塑料彩条布搭的夜市排档、小学门口接孩子的电动车、火车站前的馄饨摊儿……影片选择在延津县、辉县宝泉景区、新乡市区等三个地点拍摄,群众演员全部来自当地。影片从2015年10月29日开机,到2016年元旦前后杀青,历时两个月。

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的主要工作是创作一个有力量的故事,刘雨霖和全体工作人员则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刘老师的工作从开拍那一刻起就已经停止了。”刘雨霖回忆,刘震云偶尔来剧组探班,也就坐在监视器旁边听听歌,烤烤“小太阳”,晚上张罗喝喝酒。在拍摄中,二人并未就剧本发生重大分歧,主要就一些细节进行讨论。

电影杀青后,父女俩都很低调,刘雨霖闭门谢客开始后期制作,刘震云则远赴国外,对此事缄口不谈。

直到宣传期,父女二人才展示了那种微妙的默契,一起出席各种宣传活动,女儿一直保持谦逊的姿态,而父亲开始大力为女儿吆喝。

在媒体和观众面前的刘震云,幽默健谈,然而在私下的父女相处中,刘雨霖仍然觉得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而且讨厌别人说废话,“一件事如果三句话说不清楚就不要说了”。因为拍电影的缘故,二人的交流变多了,但在刘雨霖心中,父亲“只有在说起剧本和人物的时候才滔滔不绝,他内心洪流的表达都献给了作品”。

“我都不记得上一次叫他爸是什么时候了。”刘雨霖笑言,如今,无论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她称呼刘震云为“刘老师”,而刘震云直接叫她“导演”,“有一次我脱口而出叫了一声爸,他都没反应过来。”

经过这次拍摄,父女的关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在艺术追求上达成了一致。“我们都是用敏感和柔软的心去观察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无非他用文学,我用电影。”对刘雨霖来说,“刘震云女儿”的身份从不是一种压力,她既不否认,也不排斥,“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他照亮了我前方的路。”

第4篇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我想,一个电影节的成与败,未来与希望取决于参加这次电影节影片的整体质量,以及这次参片导演的艺术高度。入围影片多元化,所选出来的奖项才有更高的含金量。

杰夫・布朗:首先,这只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第三年,时间非常短,而且现在才设立了评奖竞赛单元。比较起来戛纳国际电影节今年应该是第 66年了,经过了许多年的不断改进才有今天这个水平。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很棒的国际电影节,首先要有很高质量的参加电影,其次就是电影评选的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卡梅隆・贝利:北京比起多伦多(和其他国际电影节)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首先,北京电影节邀请了许多著名的电影人以及已经获得许多电影奖项的电影人来参加。其次,你们是世界上拥有巨大人口的一个国家,电影观众在不断的上升。第三点就是中国的电影观众们是非常有智慧的,也非常有好奇心,他们想知道电影是怎样的。据我的经验,观众一直是电影节的基础,我很高兴北京的观众能够观看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我觉得观众的参与才是真正促成电影节不断发展的因素。

BQ:请问主席米哈尔科夫先生,您目前对于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主席的感受如何?您如何评价中国电影?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电影节,我们选择了来参加北京电影节的评选,就这两天我们看片的感觉是这次电影节提供的影片艺术水准严谨,我非常赞赏。我二十多年前在中国拍摄了《蒙古精神》,深刻的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电影事业发展的未来是十分强劲的。我认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能取得今天重大的成就是建立在不忘记自己过去的文化及电影传统的基础上的。

BQ:今年参加评奖的两部中国影片,《一九四二》和《万箭穿心》在中国的票房都不是很理想,那很多票房好的国产片比如《人再途之泰》又不被业内人士认可,您对此怎样理解?是不是我们专业的口味和普通观众的口味差距越来越大?

顾长卫:电影其实是多样化的,观众同样也是多样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观众缘,我想像《人再途之泰》这样的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是中国电影的一匹黑马,而且在前不久还特别得到导演协会的表彰。一个好的电影环境是允许观众有不同的选择,允许各种电影都有机会有平台找到喜欢它们的观众。目前的电影市场充满了矛盾和机会,不能说风格性很强的很有艺术性、探索性的就赚不了钱。另外说一句题外的,北京虽然电影院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庞大了,但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其实是另外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能够让北京的观众都有机会借助这个平台更方便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影。

BQ:中国电影怎样吸引国外观众?

艾维尔・本杰明:最大的挑战,也是最简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我在中国所认识的许多中国人,他们所说的英语要比任何一个英国人所说的中文要好,我感到十分羞愧。想把华语电影带到西方,必须用西方的语言。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让中国的演员说流利的英语,我认为这是可行的。再加上现在的数字媒体技术越来越便宜,你可以拍摄两次,一次用中文,一次用英文。日本人已经用这种方式成功运作了十五年。同时我们要教汤姆・克鲁斯中文,这样他就能来中国挣更多的钱。

我不觉得中国电影和英国电影、法国电影或者是其他国家的电影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是电影人,都渴望我们的心声被听见。所有我们想要讲述的故事都是关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所讲述的故事永远是具有共性的,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可以理解。

谁评选了天坛奖?

姜帝圭

韩国鬼才导演, 1999年他的《生死谍变》问世,创下了票房纪录,将韩国电影领上复兴之路。他的第三部作品《太极旗飘扬》就获得亚太电影展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

顾长卫

他掌镜的影片《孩子王》、《红高梁》、《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代表了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黄金时代,导演的作品也屡有斩获,《孔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2005),《立春》赢得了罗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

杰夫・布朗

澳大利亚影视制片人协会的执行董事,是非常资深的电影人。

艾维尔・本杰明

英国导演协会主席,推动了伦敦“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的启动,在他的努力下这个电影节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华语电影节,也是迄今为止英国惟一的华语电影交易平台。

卡梅隆・贝利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负责电影节期间所有节目的全方位构想和执行,策划了非常成功的系列节目“华人电影志”,可以说让华语电影在加拿大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尼基塔 米哈尔科夫

俄罗斯大师级导演,国际电影节常客,他的《烈日灼人》荣获戛纳评委会大奖(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5年),《十二怒汉》曾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

第5篇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人性;兽性

信仰是什么,这一点在我们这个基本上没有信仰的国度当中实际上很难被提起,即便是在国外,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但是这不代表人们没有信仰,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上帝是信仰、科学是信仰、金钱也是信仰,可以说信仰是无处不在的。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内容来看,几乎处处都透露着导演李安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基督教信仰者,他对信仰的理解深刻地融入了影片当中,并引起了观众在信仰上的共鸣,这是这部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奇幻故事情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风靡全球的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李安执导,主要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惊险的227天的旅程故事,而另一个故事就是人吃人的故事。但是影片在叙述的过程中,则是将两个故事分开,然后将第二个故事蕴涵在第一个故事当中,形成了故事中的故事。其具体的故事内容为:作家在印度蒙特利尔寻找灵感的时候,无意之间听到了一个少年派的故事。少年派生于一个经营动物园的家庭,特殊的生活环境让他对人与信仰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在派17岁那年,其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初恋情人,在去往加拿大的船上他们遇到凶恶残忍的法国厨师,同船的还有家里动物园的一些动物,其父想在加拿大卖掉它们。但是在路上货船不幸沉没,派的全家除了他之外都不幸遇难。派开始了他在海上的227天旅程,影片当中除了派之外,还有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成年的孟加拉虎。在救生艇的最初三天里鬣狗咬死了斑马,消灭了猩猩,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只剩下其与派,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在漂流的过程中他们之间最初是相互提防,又想相互杀死对方,但是为了生存逐渐变得相互依赖,这也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第二个故事是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派的母亲,派忍无可忍同样地杀害并吃掉了厨子,最终活了下来。有人主张其中有第三个故事,也就是母亲并不是厨子杀死的,而是派杀死的,理由是厨子珍惜每一份食物,但是唯独没有将派的母亲的尸体保留下来。根据派的叙述,他杀死厨子以后将母亲的尸体抛向了大海,厨子没有处理母亲这不符合他杀前两个人的习惯。可以看出,第一个故事当中是人性与兽性,第二个故事是人性中的兽性,第三个故事则是兽性中的人性,信仰就存在这种人性与兽性的交替当中。

二、信仰的失去

(一)信仰存在的意义和失去的价值

关于信仰,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信仰是精神上的能力;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没有开化的人有的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度发达的生物才能有信仰。”[1]由此可以看出信仰是人特有的存在,除了人之外其他的一切生物都不存在信仰问题。信仰会存在也会消失,存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有句俗话说得好,正因为有信仰的存在,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信仰也会失去,失去信仰对人性来说是一种打击,也是一种悲哀,一旦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性。少年派是一个多信仰者,作为一个生于印度的少年,他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实际上这三种宗教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导演在这里暗指的就是目前世界的现状。但是一场旅行事故却让少年派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当然在影片当中尽管没有给出信仰失去的时间,但是当货船沉没以后,包括自己、剩下的母亲、厨师和水手四位幸存者的时候,为了生存厨师杀死了水手,进而杀死了派的母亲,而派杀死了厨师。实际上,这里就是四个人面对死亡时兽性、人性和信仰的选择,实际上一旦面对死亡,为了生存兽性往往掩盖了人性。厨师为了生存杀死了断腿的水手,杀死“母亲”也是为了生存。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平等的,上帝说众生平等,然而在死亡面前,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真实的只有活下去。少年派杀死厨师也是为了生存,但是他却没有“吃”母亲,靠厨师的肉得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另一场暴风雨他喊出了:“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献给你,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至少在这一刻。”这一段话和《一九四二》的牧师安西满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我还会经历这样的人间极恶?”有着惊人的类似,这样的呼喊让派的信仰在地狱里崩塌。但是他的人性似乎还在?因为影片中他没有吃自己的母亲,但是真的没有吃吗?这里观众和我们都会有兽性的怀疑。可以说在死亡面前,派对自己的信仰已经全部绝望。

(二)失去信仰后的人性与隐藏的兽性

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少年派,一个是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这里需要解读一下理查德・帕克的特殊含义。理查德・帕克是一桩真实吃人船难故事中的17岁主人公的名字。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务人员,还有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男仆。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理性泯灭,杀死了帕克,分食他求生。因此,在西方理查德・帕克隐藏的含义就是漂流和自相残杀。从表面上看,一个是人、一个是兽,当然代表的是人性和兽性。实际上他们都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的,他们都是少年派在回忆里虚幻的存在,面对死亡人格的思维习惯让派产生了两种意念的撞击,也就是人性与兽性,当信仰破碎以后,留给他的选择只剩下了这两个。当然在真实的故事情节当中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回忆当中派却因为痛苦而将它们分开。那么故事中的派与理查德・帕克实际上就是统一在真实的派的身上的。那么在派的身上,这两者又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生或者是死的选择,而对于生人都有近乎于执著的自然信仰,这里的信仰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珍惜与活下去的愿望。本质上区别于,对于来说,一旦失去了所有的信仰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对于生命的信仰来说,活着就是对信仰最大的执著。影片中的少年派对于真实的少年派实际上就是活着,而孟加拉虎作为一个凶残的猛兽,当然代表的是死亡。实际上,整个漂流的过程中,他都是在这生与死之间挣扎,要想生存,继续生命的信仰,就必须以别人的死亡为代价,要是死去就是违背了生命的信仰,成全了别人生命的信仰。这种内心的挣扎既是派痛苦的本源,也是他活下去的一个原因,因为生命的信仰总会战胜至少不会输给兽性的死亡,因此这部影片实际上就是少年派在“心灵”上自己战胜自己的过程。

三、信仰的重建

李安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在他的电影当中是绝对不会允许信仰真正破碎的,因此在影片当中蕴涵着信仰重建的过程。

(一)信仰获得的途径

关于信仰,《生命之树》之流的福音电影告诉我们说,你只要去相信上帝就好了,或者退一步说,你一开始不信、彷徨,然后看见一些相信上帝的人最后得了幸福喜乐、得了救赎,你自然就会感悟,随后加入信众的行列。[2]从我国一句俗话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可以说信仰的建立并没有什么理由,只要“信”就好。实际上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个自我暗示的过程,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一般来说会理性安慰自己会遇到希望,这种希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就是信仰。如一个信仰基督教虔诚的人都在遇到沉船事故的时候,会本能认为上帝会来救他,这就是一种信仰。当然,当他真正获救的时候,这种信仰会继续,但是当他死亡的那一刻起,信仰也就结束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信仰产生了,而派最终活了下来,对于他来说回忆过程他自己也许会认为是上帝、真主阿拉等救了他,这种情况下他的信仰再次产生。

(二)关于恶魔、人和信仰

自从文明产生以后,人吃人便被文明社会所不齿,不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上抑或是宗教上这都是禁止的,当然例外。但是这部电影却从逻辑、道德、思想上拷问着我们的内心,当人身处绝境,面临死亡的时候,杀死别人到底是不是违背了道德、法律和教义,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来讲,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站在少年派的角度来讲,面对死亡的时候,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当然,我们会说他是恶魔,但是从故事的本身来说,少年派只不过杀死了一个杀人凶手,其他的人都是厨师杀死的。当然,在这里隐藏着其中的第二个故事当中到底派有没有杀死自己的母亲,这一点确实值得怀疑,但笔者觉得不可能是他杀死了母亲,是她的母亲自杀了。因为按照厨师的习惯应该杀人后立即分尸做成肉干,但是却没有来得及这样做,这是因为他杀派的母亲的时候,遭到了派的强烈反抗,在反抗中派杀死了厨师,而她的母亲也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儿子,伟大的母爱让她选择了自杀,而这也是派没有吃其母亲而是将她抛入大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其母亲的下落,可能是被抛之大海,也可能被他食之果腹。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不这么做,他们都会饿死,最终没有一个人活着。但是现在派活了下来,对于整个故事而言,这便是意义。就算我们说是恶魔,那也是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结果,并不是他的本性,反过来我们看,相比厨师派是善良的,也是存在正义感的,自始至终他都不是人吃人的始作俑者。当然,在他内心挣扎的时候,在我们看来就是在恶魔与人之间的挣扎,这种挣扎当中信仰起到的是束缚和约束的作用,宗教的规范让他不是走出第一步的人。当然看待厨师也不是真正的恶魔,从生存的角度来讲,只剩一条腿的水手对于其他四个正常的人来说是一个累赘,这就如同战争中给受伤的士兵最后一枪,对于已经身负重伤的水手,在一个毫无医疗保障和康复希望中忍受断腿的巨大折磨,还不如在别人的帮助下了却悲惨的一生。也许真实的情况并不是派看到的那样,或许水手是自愿的,而貌似凶恶的厨子也不是恶魔,他也是一个人,这就说明在这艘救生艇上的人,信仰也许从来就没有失去。

总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交织的实际上就是恶魔与人、恶与善、兽性与人性,而这一切都要归结于拥有信仰和失去信仰,影片的意义不在于故事的本身,而是带给我们关于信仰的思考,带给我们的是滋润心灵的鸡汤。

[参考文献]

[1] 周海英,包文姝. 悲剧时代下的冲突:覆巢之下难有完卵――电影《1942》之影评[J].大众文艺,2012(24).

[2] 吉启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孟加拉虎的寓意[J].大众文艺,2012(24).

第6篇

冯小刚,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奖项。他最初以拍摄贺岁片广受好评,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的贺岁片模式。冯小刚的影片取材基本都是来源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而且大多是喜剧风格的,但是这些喜剧电影又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的纯喜剧,在幽默之中又暗含了对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嘲讽,表达出老百姓的心声,因此他的电影广受观众好评。在他的贺岁片和喜剧片取得成功之后,冯小刚对自己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尝试了悲剧性电影,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无论是其早期的《一声叹息》还是之后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等多部电影,都反映出冯小刚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有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叙事特点。

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冯氏”悲喜剧,另一类是典型悲剧。悲喜剧是指“介乎英雄悲剧和轻快喜剧之间的中间类型严肃戏剧”,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多次表现出悲喜剧的特征来。冯小刚最初是以拍喜剧而被老百姓所喜爱,但是在这些喜剧作品中虽然多处细节都暗含着幽默,但是这种幽默却表现出了剧中人物的种种无奈。比如电影《手机》,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幽默元素,加上葛优等演员的出色演绎,使观众在欣赏整部电影过程中都笑声不断。但是,影片却透过这种幽默表现出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观众在笑过之后对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的信任进行了深入思考。冯小刚除了擅长导演“冯氏”悲喜剧以外,在最近十年也开始尝试典型悲剧的创作和导演。由于冯小刚的多部电影都较为迎合商业市场需求,被很多影评家批判其电影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冯小刚从电影《夜宴》开始转型,从过去的关注百姓生活的幽默视角转向了大制作的悲剧性电影,比如电影《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等,这些电影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因此也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性,并让观众对冯小刚的电影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

(一)以喜衬悲,悲喜交融,引人深思

冯小刚以擅长拍喜剧电影著称,他的多部喜剧贺岁片都获得了超高票房的优异成绩。但是他的喜剧电影并不是单纯靠搞笑情节博取观众的喜欢,而是因为冯小刚非常善于观察生活,抓住实际生活中那些既幽默又发人深思的细节。冯小刚以其惯用的“冯氏”幽默来吸引观众,同时又将悲剧因素注入电影中,拓宽了电影表现生活的范围,使得作品批判社会阴暗面的力度变大,加深电影本身的深刻性,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电影《天下无贼》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喜衬悲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一个单纯的年轻人傻根带着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回家,却有几伙盗贼盯上了他的这笔钱,其中两个贼因为内心的善良保护了他。电影中有很多经典的喜剧情节,冯小刚通过这种喜剧效果去表现贼与贼之间为了利益而斗争,用这种反讽的方式表现人们的贪婪和欲望。但是电影的结尾却并不是喜剧收场,其中一个贼为了保护傻根而被其他的贼杀害,但是他却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回归。冯小刚运用这种以喜衬悲、悲喜交融的方式,让观众在笑过之后又对人性进行了深思。这样的对比手法,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善与恶、喜与悲的矛盾冲突,达到感人至深又引人深思的悲剧效果。

(二)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

冯小刚电影中一个典型特色就是对小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他的很多电影中都通过小人物的生活来表现主题思想,在他的悲剧性电影中大部分也都是在小人物的现实生活中着墨,同时注入悲剧性元素,在反映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同时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电影《一声叹息》就是选取冯小刚一贯的小人物视角,关注的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婚外恋题材。故事讲述的是中年编剧梁亚洲本有着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让他觉得婚姻沉闷无趣,工作中结识了年轻漂亮的李晓丹,让梁亚洲又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新鲜和刺激。但是在与妻子、女儿、情人之间的感情纠结之后,他选择了回归家庭。梁亚洲陷入亲情与爱情、平淡与激情的选择与矛盾中,在这种矛盾之后又表达出现实社会的大众价值观。影片的整个基调都是充满悲情主义色彩的,而这部电影正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出现较多的婚外恋这个社会现实问题。这部电影与之前一些反映婚外恋问题的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对每个人物的刻画上,很多反映婚外恋电影的主题都是一味地批判第三者破坏别人家庭,进而保护原有的婚姻关系。但是这部电影却并没有明显地去批判哪个角色,而是透过对每个角色内心的刻画描写反映出普通人生活中的无奈与现实。

(三)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

冯小刚的电影让很多观众喜欢,除了大家对影片中的精彩剧情津津乐道以外,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描写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比如电影《手机》上映的时候正是中国全民用手机的时代,在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影片讲述的也是婚外恋这个当下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因为手机而产生了各种感情纠葛和信任危机,影片仍然走的是以喜衬悲、悲喜交加的路线。影片放映之后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很多就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小细节被冯小刚挖掘出来搬上了大银幕,每个人都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手机其实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引发大家深思的是每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和责任,人与人之间距离和联系越来越近,但是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影片结尾男主人公严守一失掉了亲情、爱情和婚姻,但是手机并不是根本原因,失掉这些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他丧失了对婚姻的忠诚和责任,最后造成了悲剧。冯小刚从这样的视角去唤醒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家庭和责任。电影《唐山大地震》更是将这种人性的关怀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女主人公李元妮的一双儿女同时被压在地震的废墟中,选择是救女儿还是救儿子,这种情感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之后她活在对自己的自责中,演员徐帆将母亲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很多观众在观影之后落下了眼泪,每个人都会思考在面对这种生死矛盾时该如何选择,对生命的珍惜,对父母的关爱,冯小刚透过这样灾难主题的悲剧电影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

三、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叙事特点

(一)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观与审美观

不同的电影叙事方式会表现不同的伦理观和审美观,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和审美观是趋于圆满的。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正是抓住了中国观众的这种审美心理,用电影去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与观众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比如他的几部反映婚外恋的电影,最后的结局都是主人公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并回归到家庭中去。大部分的中国观众都是从小接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和教育的,他们内心都会期望感情专一、婚姻和谐的生活状态,虽然社会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婚外恋等社会问题,但是观众仍然希望自己看到的故事是美好而圆满的结局。所以在电影《一声叹息》中,尽管男主人公梁亚洲对原有的婚姻生活丧失了激情,他与李晓丹之间迸发了爱情,但是冯小刚在剧情安排上并没有让这两个人走到最后,而是让梁亚洲回归了家庭,这也是众望所归的。这样一种结局符合中国观众的伦理价值观,也让观众从影片中获得感悟,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承担应有的责任。电影《手机》中虽然男主人公严守一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事业成功人士,尽管他试图让这种婚外情状态稳定下去,但是因为他对婚姻的背叛,观众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对婚姻不负责任的男人既事业有成还家庭幸福,所以冯小刚并没有让严守一一直这样顺利地隐瞒下去,而是让他的婚姻、亲情和事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观众在对他的行为进行批判的同时,电影也按照观众期望的伦理价值方向发展,符合观众的审美观和伦理观。

(二)强化细节描写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但是冯小刚的电影与其他商业大片不同,他用大场景的作品并不多,更多的都是透过对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他善于运用对人物矛盾心理的刻画将其内心世界展示给观众,并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来烘托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电影主题。《唐山大地震》虽然是一部灾难题材的电影,影片中很多地震特效的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了灾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是冯小刚并没有像很多西方灾难题材电影一样过于追求电影特效去表现灾难场面,地震之后每个人物的命运才是他想要表达给观众的重点。电影将李元妮这个因为在地震中选择了儿子放弃女儿的母亲饱受自责和懊悔折磨的一生在电影细节中一一表现出来,仅仅因为这样一个决定,李元妮从年轻到年老一直在后悔、绝望、自责中生活,电影镜头将李元妮生活的细节点点滴滴展示出来。比如多年之后,姐姐方登终于决定回家去看望母亲,李元妮在给女儿包饺子的时候因为激动颤抖而用力过度的双手,李元妮一直不肯搬离的老屋,房间里挂着没有来得及摘下的方登遗像,以及洗好放在盆里的大柿子,这些点滴细节让观众感受到李元妮内心对女儿的歉意和深深的母爱,观众从最开始对她不理解到最后对她原谅,这些细节将影片推向了。

(三)选材平实,贴近生活

冯小刚曾强调他是一个平民导演,他的电影不论在价值判断还是审美趋向上都呈现为一种平民视角。他导演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演绎的都是普通人的人生故事,片中的人物都可以在我们的身边找到他的影子,所以观众对电影中每个角色都不陌生。这些小人物并没有多么高尚的人生理想,也没有过于显赫的家庭背景,只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中常有的问题。比如《一生叹息》里的梁亚洲和《手机》中的严守一,都是步入婚姻平淡期的中年男人,面临妻子、孩子和情人的选择,这样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天下无贼》虽然故事略显传奇色彩,但是那些盗贼和影片中的小人物们也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因为利益和欲望争斗着,却忘记了内心的本真。《唐山大地震》和《集结号》虽然讲述的是特定历史事件下的人物故事,但是冯小刚透过对人物性格的剖析和解读,来展示人性的复杂,而这些人性的特征又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找寻到。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选材平实,贴近生活,在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各个方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进而让观众理解他每部电影作品的主题思想。

四、结 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