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试题

时间:2023-05-31 09:1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古代史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古代史试题

第1篇

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学专业,虽然招生来源已很广泛,一般都面向全国招生,但所招新生毕竟不能与名牌大学的生源相比,而且大多面临比较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如何应对危机,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特色专业,引导高校各专业根据自己的定位,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笔者认为,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需求的变化,在高校不少专业课程纷纷探索教学特色的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无疑也应该以追求课程特色为努力方向之一,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此处所说的课程特色,并不等于在通史课程之外设置区域史之类的特色课程[1],而是在专业通史课程中追求特色,形成特色,以特色求质量,以特色求发展。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特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在课程内容方面,构建一以贯之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体系,凝聚自身的内容特色

在历史学课程体系中,中国古代史课程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有着比较稳固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主编《中国史纲要》(从初版到修订版再到增订版),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从第一版到第五版)等影响极大的教材使得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系统长期稳定不变,对中国古代史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2][3],但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今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普遍依赖已经形成的既有教材和体系,有很大的惰性。由于种种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更新很难尽如人意。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仍在普遍使用几十年来一直通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陈旧的内容体系,单调的教材形式,很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史学课程体系中,中国古代史以时段最漫长,内容最复杂而尤其需要构建有特色的内容体系。在这一方面,重点院校做了一些尝试,值得地方院校同行借鉴。北京大学张帆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简史》继承了《中国史纲要》注重贯通的特点,是一项比较成功的尝试。华中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史教师认为,中国古代史教学在内容上需要做出适当的详略取舍,如以中华文明史的重大变迁问题为重点,开展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理解重大事件,能够分析当前的社会转型问题。其教学内容是以春秋战国社会转型、魏晋南北朝社会变迁、唐宋变革、晚明社会变迁等四个重大社会变迁问题为线索贯串起来[1]240。知名院校的成功尝试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史学课程教学颇有启发。

改革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宜用一以贯之的知识线索贯串全部内容,在兼顾全面性的同时,力求知识的新颖和创见,凝聚自身特色。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教学应顾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但很难讲好,只能在全面和重点之间折中权衡,要以脉络贯通为旨归。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应积极吸收专题史研究成果。严耕望就认为中国通史宜以文化史为重[4]。纵观各时期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实际,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中国通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樊树志《国史概要》都是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例证。

二、在课程目标方面,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本地中学历史课改实践,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

除了上述将教师本人对古代通史的研究所得融入教学内容,要培育中国古代史课程的内容特色,还应当依托当地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开展实践教学,带领学生积极研究地方历史传统与地域文化遗产,把实地考察和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要将地方历史文化精华有机地融入中国古代史课程之中。还应充分挖掘地方志资源,让地方志内的丰富资源成为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历史人类学方法引入中国古代史课程群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探索途径[5]。

借用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我们也应该说“在当地发现历史”。随着区域史地方史和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兴起,我国史学界几乎公认,任何地方的历史都值得发现和挖掘,从而为理解国家历史提供新的视角。实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是能够离开地方史、区域史的,都是由无数地方史和区域史有机整合而成。因此,我们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从史源的角度而言,其实本来就应当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区域、每一种人群中发现和提炼历史,从而为形成有特色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在地化资源。

其次,要关注地方历史教学实践,引领改革方向,努力反映地方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增强高校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地方本科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负担着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使命,更承担着推进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培养模式上的教学改革。及时地了解中学基层历史教学的现状和需要,切实改进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发挥有效服务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功能。具体来说,可以和中学联合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可以创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播基地。如此方能彰显地方教育特色。

三、在课程教法方面,改进教学模式,探索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

要形成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特色,还有必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多种试验,在不断地试验中总结和积累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紧跟中国古代史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古代史专业学科水平,为此,需要开展中国古代史相关专题的针对性研究,例如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军事史等专门史学科,才能给学生以有效的专门化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史各方面内容的认识,让自身的知识个性在教学中逐渐彰显,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方法。

要探索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途径因人而异。例如充分开发和制作历史图表,利用图表进行中国古代史教学。严耕望认为,“图与表最能使读者、听者容易领会,使他们印象深刻,其功效较文字说明要强得多”[4]197。而现在通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大多缺乏图表,甚至全无图表,这是需要高度重视和加以改进的问题。既然存在这一不足,我们就可以在历史图表的教学上创出特色。再如现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普遍存在史料不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在史料的教学上创出特色。再如现行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历史论述比重不少,于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高校,就可以在民族史和边疆史的教学上创出特色。

在教学评价上,中国古代史课程也应该探索有特色的考核方式。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的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向来以闭卷考试为主。这是绝大多数高校都通行的方式,其中又有考前命题制卷和建立试题库的不同做法。为了做到教学管理的规范有序,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这种考核方式方式是不宜随意改变的。但是,中国古代史教师并不是无所作为,也可以探索特色。例如在命题制卷时,可以适当地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精讲的研究心得制成考题,这样的考题就是颇有特色的,其评分标准也就相应的需要凸显特色。在考题类型上,可用填空题、选择题、论述题,而史料分析题尤其能够体现特色。

四、在课程对象方面,增开中国古代史公选课程,为中国古代史特色教学培育新的生长点

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基本生长点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其次是研究生。一般来说,我国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数量普遍不多,但知名高校有着数量可观的研究生,他们也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对象,甚至是重点对象。在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实力一般较弱,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招研究生的资格,只有人数有限的本科生,因此要发展中国古代史教学,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生长点。

第2篇

关键词: 高考 试题研究 备考思路

一、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回顾与简析

总体特点:传承之下再创新,平稳之中求转型。

1.稳定和出新。

与2014、2015年试卷相比,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在试卷的形式和呈现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识、能力、思想内涵上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学历史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考,也有利于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在稳定的同时,试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当前的考古成就,考查历史的史学方法。再如37题第3问,为学生和教师所熟悉的“解读”类型的问题,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观点,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析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体现了贴近学生的特点。

2.整体设计结构平衡。

试题注重整体设计,以重大历史事件、现象为载体,构建学生的认知框架。试卷力图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贯穿和呈现,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察。这一整体设计的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提升人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结构比较平衡,基本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近似于历年的历史试卷结构比例。涉及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主干知识,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稳定。由于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试卷对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的分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国古代史分数在24分以下,2016年达到28分。

3.强调能力立意,注重独立思考。

试卷注重对历史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诸方面能力的同时,试卷比较明确地突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在选择题方面,延续往年做法,通过设置多种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学科基本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在5个非选择题目中,有37题第3问和40题第1问呈现这一特点,超过往年数量,加大了能力测试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挥,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2017年历史备考思路

指导思想: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全面扎实、训练高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基础,强化主干,尤其重视培养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延续三轮复习的模式。

一轮复习:(2016年4月―2017年2月)目标――单元突破,夯基提能。

二轮复习:(2017年2月―2017年4月下旬)目标――通史复习,融会贯通。

三轮复习:(2017年4月下旬―2017年5月底)目标――回归考点,由学变考。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强化落实。

由“点”及面,实现知识的结构化;重视单元复习,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体系。

3.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历史理解(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情);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价值观(对历史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及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从而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4.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历史探究能力。

一是资料精心选用;二是加强检查督促;三是鼓励学生质疑;四是倡导合作学习;五是制作思维导图。

5.加强题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历史三大题型:

选择题(第24―35题)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

开放性试题(第41题)

选择题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阅读难度大;思维考查环节多;主干知识考查抠细节;题肢之间干扰性大。如何做好选择题,这就要求考生知识储备要扎实,认真审题是关键,勤练精思不可少。

对于选裉庥惺大判断方法:(1)常识判断;(2)时间判断;(3)空间判断;(4)概念判断;(5)史实判断;(6)逻辑判断;(7)规律判断;(8)阶段判断;(9)程度判断;(10)数据判断。

考生在完成选择题时也应注意十大“陷阱”设置方式:(1)以偏概全;(2)主次颠倒;(3)因果倒置;(4)张冠李戴;(5)鱼目混珠;(6)正逆颠倒;(7)舍本求末;(8)似是而非;(9)答非所问;(10)添枝加叶。

材料解析题(第40题和选做题)的命题特点是:坚持“小切口,大跨度”,或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围绕某一历史事物呈现宏大的时空格局,考察学科体系中的背景、原因、特征、影响等内容。

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四读),即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

第二步:审(二审),即审分值――确定要点数量;审设问――“三定法”(定向、定法、定位)。

第三步:答,即答案要“四化”――要点化;精准化;段落化;整洁化。

例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乙卷第40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

(定向词) (定法词)

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定位词)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及形成

(定向词) (定法词)

的主要原因。

(定位词)

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解题思路:一是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对于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对于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二是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对于历史探讨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评述”、“评论”、“评析”等。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怎么样”;③论证过程“为什么”;对于历史阐释题: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阐述”(阐明并论述)。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过程“为什么”。

6.将精选精讲精练落到实处。

(1)精心选题:①侧重历年真题;②侧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内容;③侧重考点、难点、易混点;④侧重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

(2)精心批改:逢练必改,逢改必批,落实两个“凡是”: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先认真做一遍;凡是发给学生的习题,教师必须全批全改。

(3)精心讲评:模式是“自查自纠――精评新练――查缺补漏――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黄文钦.略论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的高三历史科复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王百姓.浅谈高中历史复习方法的几点体会[J].江西教育,2012(21).

[3]陈伟国.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1).

[4]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权威:教育部命题专家详解2016高考各科试题(搜狐―高考―备考策略).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2年5月).

第3篇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信度。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A.按血统关系组成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择题“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四、关于思想教育的渗透

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其学科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教育性方面,也注意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许多试题不仅注意在知识的考查中自觉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而且将这些教育内容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对学科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考查之中,体现了对考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深层次考查。关于这一点,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里都有普遍反映。例如,选择题“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和“1956年底,的实现标志着我国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材料解析题第38题中的两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马克思语录)的内容?”“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问答题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

第4篇

    一、关于试卷结构的调整

    为了适应高考的全面改革和加强能力考查的需要,今年的历史命题注重吸收以往经验和近年研究题型考查 功能的成果,对部分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作了适度的调整,即进一步压缩了难以考查历史思维的填空题, 适当增加了客观性强又较能体现历史思维考查的多项选择题。同时,对材料解析的考查进一步向选择题延伸, 共有5道选择题计10余分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辨析的水平,从而在事实上扩大了试卷考查材料解析题型范围 和分数比重并增强了材料解析的客观性。

    表1 近3年试卷题型结构的变化

    (附图 {图})

    对于试卷长度的调整,今年主要是增加了试题的文字阅读量。去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3890字(不含 标点符号),平均每分钟要阅读33字;而今年考生答卷需要阅读试题约4590字,平均每分钟阅读39字,其阅读 量比去年增加了18%。从1993-1995年题型结构变化的轨迹看,试题数量则趋于稳定。从近两年试题答案字数总 量看,今年考生答题需要书写字符约1670个,平均每分钟写14字,同去年无异。根据上述统计数字分析,在不 增加题目数量和答题书写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试题的阅读量,其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试卷的学科特点和对考 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阅读量的增加集中在选择题部分,说明选择题考查能力的力度 已有较大加强。另外,今年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字数明显减少,有利于阅卷操作,减少评分误差和提高评分者信 度。但是,问答题的参考答案字数反而有较大增加,这又不利于阅卷操作和减少评分误差,从而影响了评分者 信度。

    表2 近两年试题字数和答案字符数之比较

    (附图 {图})

    从题型结构、试题内容以及参考答案来看,今年的历史命题还刻意调整了试卷的难度结构。这就是适当提 高卷Ⅰ的难度而尽量降低卷Ⅱ的难度。在卷Ⅰ中,单项选择题的难度提高幅度较大,往年的单选题多为送分题 ,能力要求偏低,今年则明显提高了能力要求;多项选择题由于考查材料辨析和概念理解的比重增加,其难度 也略有提高。在卷Ⅱ中,填空题的难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大;材料解析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试题虽然注 意降低阅读难度,尽量减少阅读障碍,但由于其考心向材料本身转移,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领会和 信息提炼,使得不少考生还不适应,再加上有些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因而其整体难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问答题 的难度从题目本身看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试题减少了理论概括与阐述的要求,降低了能力考查的层次,但 由于问题比较具体琐碎,答案要点繁多且在中学课本上少有直接表述,主要靠考生自己分析、归纳,这也大大 增加了阅卷难度,因而在客观上没能使试题难度降低多少。通过上述调整,中等难度的试题和问题在试卷中的 比重增加,这对于增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还是比较有利的。

    另外,今年的命题技巧和试卷设计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如在反向选择题的否定词语下加上重点号以示提醒 ;把每个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分别独立排在一页试卷上,这样既方便了考生答卷,又方便了阅卷评分。

    二、关于学科知识的变化

    今年的历史试卷,根据目前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取消了 世界古代史,并相应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即分别由过去的35%和30%,提高到40%和 35%左右,其中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由去年的4%提高到15%以上。由于世界古 代史的取消和近现代史的比例增大,试卷对考试知识范围的覆盖面也相应增加。把《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 围同高中教材的“章”对应起来,今年试题对中学知识的覆盖率达到60%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20%,高考试题 所考查的知识对于中学教学内容保持较高的覆盖程度,能够影响中学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 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表3 1995年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的变化

    (附图 {图})

    今年试卷调整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内容的考查比例,增加了经济文化史的分量。经济、文化史的 内容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今年的40%左右,其中经济史内容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卷中占40分,比原来超过 了1/4;文化史内容尽管在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中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仅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但其在 试卷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在中国古代史试题中,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分别占了28%和41%,其比重是很高的 ;在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占了近50%;在世界近现代史试题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则涉及很少, 还不足5%,其余都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显然有些比例失调。在高考试卷中充分考虑经济、文化史的比例,有 利于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教 学。

    今年试卷针对近年试题理论要求偏高的倾向,调整了对不同层次学科知识考查的比例,注意强调历史学科 特点,突出历史本身,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和压缩对理论思维考查的分量。其中,着重考查历史事实的试题达10 5分,占试卷的70%;着重考查历史概念和观点的试题约35分,占试卷的23%,这个比例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着重 考查理论概括的试题分数只有10分左右,占试卷的7%,而去年则达到15%以上,今年试题对历史事实考查的比例 虽然很高,但主要是着眼于对史实的理解、分析、比较和归纳等,而极少考查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试卷对 历史事实的考查加强了,理论要求降低了,但实际上对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也大大提 高了。这在材料解析和问答题中自不必说,在选择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也都是考查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 、比较和归纳等,仅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的第1题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 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 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 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由于今年的试题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参考答案(含选择题的各选项)直接出自中学课本中 明确表述的内容进一步减少,所占分值不足70分,为全卷的46%。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取自中学课 本明确表述的内容有23.5分,占该部分全部答案的59%;中国近现代史有25.5分,占43%;世界近现代史有21分 ,占40%。这一情况表明,高考命题进一步摆脱了现行中学课本的束缚,试卷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比重大为增加 。

    另外,今年历史试卷在考查本学科内容时,注意了同相关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的联系和渗透。这甚至在最 不起眼的填空题里都有所体现。如第33题就是间接地考查了遵化和松江两地在地图中的位置,而历史课本里则 没有这个地图。再如第37题要求考生答出80年代非洲大陆尚未摆脱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两个地区纳米比亚和南 非,其中当代南非问题历史课本里根本没有涉及。

    三、关于能力考查的加强

    为了增强学科能力考查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今年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重新作了较 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归纳为“再认再现”、“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4个方面共9条。依 据《考试说明》,今年的历史试卷调整了能力考查的结构并进一步增强了考查比重。

    表4 1995年历史试卷能力考查分析

    (附图 {图})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近40%,其中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 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试题比重较大,占48.5分;要求“再认再现历史的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试 题内容近10分,这类试题在试题中的问题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和问答题里,并且绝大多数都着重考查了对历 史知识的理解。如选择题:“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把丁 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C.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问答 题:“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等等。如果考生对这 些历史知识不理解,是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

    在试卷中,着重考查“材料处理”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近40分,占全卷的1/4以上。其中只要求“阅读理解 历史材料”的试题分值有10分左右;要求“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 取有效信息”的试题分值有24分,占了较大比重;要求“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 说明、论证”的试题分值只有5分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试卷对“材料处理”的考查已经进一步冲破材料解析题 的单一形式,在选择题里有了较大扩展,并表现出较高的命题技术水平。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十月革 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 能的援助’;1945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些表明 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 B.资本 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 不断变化 ”。这个题目把对“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层次地考查了历史学科能 力。

    试卷着重考查“历史阐释”方面能力的试题分值达53分,占全卷的35%。其中,着重考查“归纳、比较和概 括历史知识”的试题分值所占比重较大,有24.5分,这类试题或问题主要分布在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里,如选 择题“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 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疆固守疆界”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都比较典型;着重考查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试题分值有16.5分,主要集中在问答题里 ;着重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 展的规律”的试题分值有12分左右,主要体现在问答题和少数选择题里,材料解析题里也有一定的要求。

    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试卷没能作出明确规定,“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的要求虽然 在一些试题中有所体现,并渗透在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考查之中,但在实际上无法保证试卷对文字表达能力进行 全面、有效的考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今年历史试卷明显增加了对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比 较、概括,甚至运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考查,要求考查这些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分值超过全卷的3/4左 右。同时,注意降低各方面能力考查的层次,减少了高层次能力要求特别是理论要求的分值。这些情况反映了 命题专家良好的主观愿望,即在不断加强以历史思维为核心的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当降低理论层次,保持 适中的试题难度,以取得理想的测试效果。

第5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将历史知识按专题的形式进行编写,单独呈现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以专题模式编写教材,打破了空间限制,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结合,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舞台背景中进行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并形成全球史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编写体例打破了空间限制,割裂了时间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只记住了一个点,无法形成线和面,也无法构建正确的知识时空体系。学生只知道某一历史事件本身,却不知道在这一历史事件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如果在高考中遇到综合考查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试题或考查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试题时,学生就很难考取高分。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题呢?具体做法是,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地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教材中的知识按时间顺序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最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体系。以中国古代史中的隋唐时期为例,相关知识点如下。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政治(必修1)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经济(必修2)农业城市及商业

隋唐时期的文化(必修3)楷书步入盛世雕版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唐朝诗歌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上图就打破了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将三本历史必修教材联系了起来。同学们可以此为参照列出隋唐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样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为依托的中国古代史就呈现在眼前了。以通史为基础,在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专题,能把通史和专题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是准确解题的基础。高考历史试题由各种各样的信息组成,如文本信息、图表信息等。在这些信息中有的对解题有帮助,有的没有帮助。对准确解题有帮助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有效信息。反之,对解题帮助不大甚至没有帮助的,就是无用信息,又被称为干扰信息。实际上,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在高考中,有些考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感觉不知所措或者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提取出材料或者设问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如何才能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题的时候要遵循先审设问后审材料的原则。有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先读材料后读设问,这样做,一是会浪费时间,造成解题效率低下;二是会造成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因为,有些考生读完材料后,不知道材料说的是什么,看完设问后,还得再重新读一遍材料。最重要的是,先读设问,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利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三、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欠缺,要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6年高考全国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属于最高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中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有些考生在这方面容易失分。论证问题的前提是确定论点和寻找论据,这就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因为只有在熟料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出充分的论据。另外,还得培养和训练逻辑推理的能力,因为论证问题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探讨问题,就是探究和讨论问题,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挂钩,所以要多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史论结合能力欠缺,要培养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但是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好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史论结合,要么直接摘取材料中的原话,要么直接摘取教材中的原话。

历史知识包含“史”与“论”两个方面。“史”指历史事实。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历史知识的本源,它的突出特征是客观性。“论”指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论”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具有主观性和多元性。史论结合,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的结合,它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唯有尊重客观史实、确立唯物史观、贯彻论从史出,才能真正解答好历史问题。

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导向,要坚持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的原则。从史料中来,即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到史料中去,即自觉地把理论观点应用到史料的分析当中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55-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这也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三历史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我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中考的好成绩,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中学历史试题已开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寻求适当的教学和复习方法策略。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分专题训练,还要落实到每个知识点,通过纵横联系,点线面体结合,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交叉网。我认为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确定复习的内容及所用时间

由于初三学生既要学习世界历史部分,还要对初一、初二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总的复习,所以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复习计划:初三上半学期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内容的学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初三下半学期开学后,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之后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古代史,再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最后进行综合训练,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分阶段认真执行计划

首先,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实用的复习资料不仅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还能起到指向标的作用,提高复习效率。其次,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由于历史课时的限制,想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把握中考动向,精讲精练。我校在复习过程中以《中考零距离》为主要复习资料,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复习模式:第一步,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或本专题的课标要求,并结合考情分析,让学生画出需要重点记忆的中考考点,做到重难点突出。第二步,限时记忆考点聚焦中的内容,重点记忆第一步中所画的重要考点,巩固基础知识。第三步,引领理解重难透析部分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四步,结合中考连线,学会解析问题,巩固中考考点。第五步,做中考试题,模拟中考现场,冲刺中考。

三、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注意乡土、多媒体等因素的积极作用

现在,我县有黄帝城、蚩黄帝、泉尤坟等古迹。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可进一步联系学生生活。如,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我县(涿鹿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这一部分,可通过传古、游览、收集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

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记忆起来比较繁杂,学生总是记不住,我把它归纳成18个字: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当制,学汉礼,语言简洁,纲目明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美国内战一节讲析完后,我提示学生从独立战争和独立战争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马上就想到了:首先,独立战争摆脱了了英国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二,随着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奴隶制的存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注意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我们不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能力水平。教学中我们总期待着:全部都要会,一个都不能错,说过的就得都记住。这些要求只能作为教育的神话境地,我们面临着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批量产品,他们是鲜活的生命。在这方面我也有过过错与教训,例如刚毕业的一个学生叫赵书源,刚开始接触觉得这个学生文质彬彬,很有一股书生气,像是一个好学生。有一次我却见到了这个学生麻缠倔强的一面,后来我改变了态度,分析了老师的做法与想法,一直到做操时,我记得我还在和他推心置腹地沟通。后来总算平息了下来。过后我反思了很长时间,这个学生在气质类型方面属于抑制型。学习能力属于中下等,他敏感、内向、孤僻,但是自尊心却很强,他初三一年,我经常看到他很晚才从社会上的某个补习班下课,上课从没有纪律问题,但是成绩却一直没有明显进步。我的失误在于忽略了他的个性、能力水平。亨利·海涅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

第7篇

一、巩固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解知识

历史开卷考试中,教材是学生的主要参考书。因此,在带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阶段的复习中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是很重要的,首先应教会学生养成阅读目录的习惯,这样能使学生快捷地查找到相关的知识;其次是教会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内容。每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背景、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再次要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术语,如、、君主立宪制等;最后,还要教会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将前后历史知识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地方串联,以形成一定的知识跨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加强对古今中外历史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立体交叉的网络,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同为1689年,英国是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中国是康熙帝在位,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样以1689年为经,将英国与中国归纳到一起,不但让学生记住了这两个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学生们也认识到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相对于英国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言是落后的;在以后的中英中,对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

为使学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复习,如古代史单元、近代史单元等,在同一单元或将所有单元放在一起,根据不同角度又可组织进行专题复习,通过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学生能更加熟悉历史知识,应考的信心会更足。

四、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复习

现在的中考题中,都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考查,此类考查往往以“对你有何启示”形式出现。这些题目往往分值虽不是很大,但却有不少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因此在后期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回答。首先应教会学生读懂题意,弄清要求答哪一方面的认识。是改革方面的还是战争方面的;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名人方面的,还是民族交往方面的;是单一方面的认识?还是经过两者比较而得出的认识等等。其次,教会学生答案的观点要明确,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回答认识。如对德国承认二战历史与日本却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有:勇于承认历史、敢于正视历史可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可耻;我们应正视历史,不忘过去珍爱世界和平,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最后,要求学生在回答“认识”类问题时,为了提高得分率可多写些观点,但要注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

五、关注时事,注意时事与历史知识的结合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很多巧妙地将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同历史知识结合的考题。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体现了历史功能的时代感。其考查方式或是由历史问题引出时事,或是由时事入题,引出历史问题,再回到时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此在后期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时事。

1.明确要考查的时事范围。一般是前一年5月份至本年4月底,如2006年中考可涉及的时事范围是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

2.时事来源参考:平时留心时事的发展;《半月谈》、《时事报告》等刊物,每年中考复习时政治学科所用的《初中时事政治教育材料》等。

六、注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

为了考查学生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甚至物理学科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历史学科与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渐成考查内容之一。如:与政治学科的渗透:两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方面的影响等。与地理学科的渗透:所经历的八个省及对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建议;新航路开辟所涉及的几大洲几大洋;台湾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与大陆对台湾的政策等。与物理学科的渗透:半坡人取水瓶所利用的瓶的重心及水的浮力原理等。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特别是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应为后期历史复习的重点。

七、加强必要的练习

中考答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解题、做题的过程。在后期复习中辅助必要的练习是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的必要手段。

1.明确中考历史常见的几个题型。它们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识图、填图题、活动与探究题。

2.从审题到组织答案再到完成答案等环节教会学生正确解题的方法。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专项题型的训练与讲解。

3.后期复习时间紧,所选练习一定要精,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注重训练效果,切不可搞题海战术。

4.对学生所做的练习和测试一定要批阅和批改,讲解要及时,同时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其改正提高,以积累学生的应试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5.注意加强对不常用题型的训练,如怎样写历史小论文、如何编写大事年表、注意书信体历史小论文的格式等。

6.后期复习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较大,不要忘了激励教学法。

第8篇

【关键词】中考试题;历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13-01

中考作为地区评估初中学生阶段学业成果的有效手段,其考核的内容即中考试题反映了地区课改的成果,对教师日常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研究中考试题,吃透中考试题的命题意义,充分发掘中考试题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课标,确定积极的教学目标

中考兼顾毕业和选拔两种功能,这就决定了其命题必须侧重基础,遵循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展现知识的三维目标,考查学生的能力、方法、情感渗透等。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对着《课标》(《历史课程标准》简称),只能见字拆义,对《课标》的理解犹如囫囵吞枣,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程序化,组织的教学缺乏艺术性,过渡死板、僵硬,授课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假如我们多研究中考试题,在教学中便会发现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可以让它生动、有趣,那么由此进行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设计便会更加的科学,有血有肉。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其对应的《课标》为“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肯定利用表格的形式分类比较半坡、河姆渡文化特征的不同,并配图片加以说明,最后得出文化不同的原因,让学生记住各自的特征。大家感觉这样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实际上这样讲课还是有些死板,大部分学生靠死记硬背,假如我们看到这样的中考试题:

例一: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省略中考资源网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湖南衡阳)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那么再一次教学时,你还会这样提问“半坡聚落生活在哪条大河旁;住什么款式的房子;种植做什么农作物;使用什么工具”吗?我在上课时是这样修改的:“同学们,你们了解半坡聚落吗?老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道题与本课有关,大家看屏幕,仔细阅读课文,告诉老师你选择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学生“哗”的开始看书找答案去了,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已经记住了相关知识点,教学也真正由教师“灌”转变为学生的“学”,达到了“润物细无声”这样积极的结果。教学目标由“记忆”转变为“辨析”,知识点展现的方式由“亮相”转变为积极的“寻找”,参与的学生也多了。另外,通过研究中考试题,教师也能佷容易的确定本课哪些知识点需特别强调,某些知识点如何在教学中解析更科学、合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以此提高自己的眼界,积累教学经验。

二、扩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丰富,历史演变跌宕起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教学中,因为各种原因,学生总觉得没意思,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中也会觉得“黔驴技穷”,抓不住学生的“兴奋点”。固然受时间、空间和教学目标的限制,我们教学不可能像说书那样长篇累牍,引人入胜,但是可以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穿插“佐料”,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感觉自己“料少”,我建议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汲取养分,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我们在讲解商鞅变法时可以引用这样一道习题:

例二: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福建福州)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因为变法,各诸侯国国内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这样一个场景“战国时期……”,请问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哪一个诸侯国?以上场景分别对应哪些措施?虽然剧情很短,但是和“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个诸侯国?有哪些措施?”这样的提问相比较,学生听起来觉得前者更有意思,这样便产生了兴趣,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集中了,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结合时代背景,突出史学的价值功能

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所教学的内容特别是古代史部分距离今天更加的遥远,甚至通过想象都很难描述当时的情景。学生对这些史实仅仅具备感性的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对史实的理解变得艰涩、困难,甚至产生“历史无用”这样的想法。我们知道历史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便是“以史为鉴”,学习历史,为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时地把历史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生存经验,指导我们的生活。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感觉生活与课本联系的不多,其实主要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知识积累较少的缘故,在中考试题中有很多这样的资源,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如:

例三: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

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

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 出土于我

国河南, 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

鼎是( )(四川内江)

A.司母戍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课本中关于青铜器讲解的内容很少,内容刻板僵硬,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假如在教学中插入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世博会,然后设问“仔细观察屏幕中的图片,大家发现它与我们本课哪件青铜器很相似?”那么学生的兴趣立刻就会被调动起来。

四、注重有机综合,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9篇

在当前高考的大环境下,高中生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大量练题非常必要,但相应地习题选择也十分关键。本文将从年轻高中历史老师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在历史题海中选择高质量习题,从而达到有效率地练题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习题选择

如今高中生的负担过于繁重,一股脑的题海战术未必适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的习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教师在选题过程所接触的试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能力。而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方面经验可能有所欠缺,针对这一问题,现浅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1.好题具备的因素

1.1 能兼顾三维目标的考查当前的考试除了重基础外更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历史学科,如不注重能力的考查那将可能完全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因此一道好的试题应该在包含基本的易错易混、重难点以外还应该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解题需要利用一定的技巧。

历史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效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单纯的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与当前高考的大环境不相适应,所以如果一道题能兼顾这几方面那将非常值得我们选取。

1.2 新颖的题创新的含义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些考察角度新、切入点设计独到的试题往往能得到大家的好评。

1.3 适合学生的题不同学校的学生有着各方面的差异,重点学校的试题不一定适用一般学校的学生使用。所以我认为试题不存在决对的好与坏,关键还是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学生能力的提高。

2.选题的技巧

2.1 出题前首先要明确知识点或范围在每次出题前应先根据考试范围列出每部分知识点考查的大概分值、试题数量、试题形式,再有针对性的选取。

2.2 认真分析考纲、高考要使所出的题针对性强,就必须认真分析考纲、高考,以此来指导我们出题。比如当前高考选择题考查类型以否定型、比较型、排序型、组合式和材料式这几种为主;在主观题方面主要有提炼要点、认识评价、材料作文等方式;在信息展现方式上常用材料、表格、图片、创设新情境等;在内容方面重视主干知识、本地历史、社会热点、周年大事、新史观等的考查。同时还应该注意教材各板块所占的比例,以四川2011年高考为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史考查比例分别为:26%、39%、35%,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分别占38%、41%、21%。那么高考常考什么类型的题我们就出什么类型的题、高考常考什么内容我们就出什么内容。所以通过对这些的了解能更好的指导我们选题。

2.3 把握好试题难易度,有层次、有梯度现在的教学主要是为最终的高考服务,那选题除了前面所说要选适合自己学生认知能力的题还应更多的向高考看齐。所以在试题难易度和梯度问题上最好也能参考各省高考。比如当前高考试题的基础和中档题比例大多为80%,平均分一般在56―60分左右。

同时在试题难易度方面还可参考学生的学情,比如当大多学生当学习中感到信心不足时,我们就应该将试题难度适度降低一些。

2.4 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对某些重难点没能很好的突破,或者通过学情调查、平时作业等了解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那么通过学生的做题、教师的评讲将会是很好的一个补救办法。

2.5 选贴近生活,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题现在很多学生把历史形容成:“背多分”感觉历史很枯燥,那么如果在历史试题里能巧借话题比如:联系学生喜爱的电影电视、影视歌曲、时尚新书,或者巧用故事。以寓言故事或漫画进行展示,给他们以新奇的感觉,这必然会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也能事半功倍。

2.6 尽量杜绝让学生迷惑不解、杜绝模棱两可的题一般来说模棱两可的问题在高考中是不会遇到的,所以平时没必要练习。而且如果学生在考试中遇见了这些试题,大多无从下手,并会对随后的答题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真实情况的反馈。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已知知识产生疑惑。

2.7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能力要出好题教师平时还要多练题特别是高考题,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同时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还要多深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另外有时会发现一些总体较好但有一些瑕疵的试题,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改题能力。

3.试题的来源

3.1 网络下载当然现在大多创新试题都会收费或扣点,那么可以也将自己的一些成果也穿到网上,这样就能挣到下载所需的点数。通过资源共享既方便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何乐不为呢。

3.2 教师一般都会接触到很多的资料,可有意识的将一些试题进行收集同时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错题集,以便将来对学生进行二次纠错。

第10篇

1.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1 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3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2 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2.3 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当然,对历史理论的学习,更是必须重视的,其目的正在于帮助学生“会”学。不过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一学生毕竟不是高三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3.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 历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97-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学生学科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共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能力,虽然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和观点在认识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存在差异,但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完成历史学习的关键。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培养那些历史学科能力?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应着重培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而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发展都与阅读能力有关,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直接观察,历史学习只能通过接触历史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实物、著作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从特定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较为科学、准确地认识史料深刻内涵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结构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在建立历史学科能力结构体系时不一定明确提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都涉及了“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价值历史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二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能力培养的出发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能力目标,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在“方法与过程”方面也提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的要求。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作为对阅读理解层次的要求,可见,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

中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能力考查,是近年来各地区中考历史考试的一大特点。以陕西为例,近年来,陕西中考历史考试采用政史合卷,形式为开卷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性题目。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情景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而问题设计又是紧扣材料开展的。因此,阅读理解材料与问题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性一步。

另外,受到考试时间局限、题量局限(中考政史合卷分值为100分,历史只占40分,而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试时间总计为100分钟),陕西中考历史试题情景材料量多,阅读难度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许多考生中考历史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障碍。因此,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措施。

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正如赵桓烈所说,“能力是学习者主体自身的一种学习本领,必须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才能获取”“单纯的灌输是绝对培养不出来能力的”。但是在能力培养中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历史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获得方面的指导作用明显。另外,初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半成熟状态,对老师有依赖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要提高初中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

五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以教材为依托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学生接触的历史阅读材料首先是教材。教师应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可以做以下尝试:

1.从目录入手

读书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历史课本的目录主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而编排的,它既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又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是学生了解教材最重要的线索。阅读目录,就大体上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

单元导言、课文标题是对应单元和课文的高度概括,透过它,可以了解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言、课文的标题入手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如果能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习华东师范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前,首先引导学生从阅读导言开始,即“人类的历史悠远而漫长。自人类起源至今,至少已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阅读这段导言内容后,然后提问“人类起源至今,至少有多少年历史?”“人类史上,上古文明和最早的国家出现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通过对导言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类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同样,在学习《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时,教师先板书课题,学生就迅速地了解到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人类史前时期历史”。教师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史前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史前时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3.全面准确地解读课文

现在的历史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史料较丰富,大小字相间,可读性强。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材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又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纵横交错的史实,指导学生全面解读课文,能够在了解历史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小字部分围绕课文的正文部分,或补充说明,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或起到例证作用。教师课堂授课时,还应对小字部分的内涵进行认真的研究,适时、合理、多层次地将有关小字部分渗透于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小字内容,对学生理解或增加历史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适度扩充教材

不可否认,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阅读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依据教材指教,但是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充分利用书籍、网络资源,适度扩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对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耘主编.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升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J].历史教学,1995(11)

[5]叶小兵.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J].历史教学,1996(3)

第12篇

一、 当前历史试卷命题存在的问题

1.忽视基础知识的考察,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以前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历史考试侧重考察对史实的记忆,备受抨击,新课程改革后,极力扭转这种局面,更侧重对能力的考察。按道理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变,但是从当前各地试卷命题看,却不难发现命题工作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份试卷看下来,从选择题到材料解析题,几乎题题都有材料,比如对材料的分析、归纳材料要点、对材料作出评论等,学生接触的几乎都是全新的信息,特别涉及古代史,很多文言文老师都未必完全明白,也许这样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材料阅读和提取信息能力,但是高中生毕竟水平有限,层次不一,对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也许问题不大,但成绩差些的同学在这种考试下往往力不从心,也许付出更多努力,但是成绩似乎没能提上去,所以有些学生对历史望而生畏,感觉考非所学,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题型比较单一,不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现行的试卷结构基本上都是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且选择题的分值占有很大比例,材料分析题的答案也是很简练。语言简练固然也是个优点,但是学生的能力很难在这样的几道题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检测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很多在历史学科方面很优秀的学生,也许他们的学科水平和能力就很难通过这样一份考卷中体现出来。

3.无法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教育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等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近几年的考试都很注重对学生第三个目标的考察,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很难在试卷中得到考察。所以说教育目标无法得到真正贯彻。

二、 几点建议

1.适当增加些基础知识考察题,降低材料阅读难度,尽量减少学生阅读障碍

学习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知道祖国过去的兴衰荣辱,以史为鉴,以史明智,所以记住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必须的,也是历史学习的一个基本能力。千万不要因为强调了能力而忽视了记忆,其实记忆力也是个很重要的能力。在美国,历史是社会学课程里最重要的学科,美国的历史考试当然会重视考察学生能力,但是它也很重视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比如美国11年级的试卷里就会有这样的题目: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A 美国人 B 日本人 C 中国人 D 英国人;美国在第二次大战的时候,其中一个敌人是:A 外星人 B 火星人 C 日本人 D 中国人。再比如美国大学入学选拔的SAT 考试,也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测,如社会进化论与以下哪种观点联系最为紧密?( ) A、政府应该向社会下层成员予以帮助;B、社会中的竞争是自然的;C、革命是不可避免的;D、帝国主义的扩张会加重人民的经济压力;E、科技的发展将会减轻贫富差距(答案:B)。比我们的会考难度还要底,我们高考类似的题目几乎没有。适当增加基础知识的考察让学生心理有个缓冲,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此外,试卷中所用的材料几乎是全新的材料,学生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的,特别是高考,基本上不会让你有见过的材料,当然考点不会脱离教材,这能充分检测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但是有时有些题目为了给材料而给材料,没有经过认真筛选,材料内容过多,材料意思晦涩难懂,尤其是文言文,有时老师未必能完全明白,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障碍,学生根本无法做题,这就失去了历史学科的考察意义,变成考语文了,所以,适当降低材料难度,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会更好的检测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2.可尝试增加写作题

在社会学课程中,写作题应该是最有利于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的。

首先,有利于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阐述,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只是看学生在材料解析题中只言片语的回答,有时不能考察出他对这个历史事件到底了解了没有。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里强调下,写作题并不是原来的简答题,简单考察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加上评论。写作题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或可联系现实进行命题,如“结合身边的生活和社会存在的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理解。”为了做好这个论文,学生必须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来龙去脉有深入了解,必须学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生活,思考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阅读相关的资料和文章,教师可以推荐,自己也可以去搜索,这样就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在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看书的时间,尤其是看课外书的时间太少,有写作题这种题型出现,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都要做好训练,要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或者文章让学生去阅读,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学习了相关知识,又能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前所述,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会去阅读相关的资料和文章,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必须在众多的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效果更好。

第四,为培养学生的与他人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供平台。历史课程改革中有个很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但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去实践这个目标,更多的还是老师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记知识点,为了突出素质教育,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多让他们说,他们问,但是在与他人协作方面基本上没有平台可以让他们锻炼。如果有写作题,老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或半节的读书心得交流课,针对某个知识点,预先让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籍,然后在课堂上大家相互交流,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或课堂交流过程中无形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