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9:1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安全教育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安全教育;策略;路径
安全教育工作是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继续沿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工作策略等已经不再现实,高校必须紧紧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努力更新安全教育工作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策略,不断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工作在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安全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给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教育的氛围较差,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聚居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各种安全问题易于爆发的地方之一。[1]尽管不可否认的是,安全教育确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日常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一所高校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各大高校的安全教育的氛围依然较差,尚未形成浓郁、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期以及其他院校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之后等时间段,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还未能完全纳入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还处于临时安排、临时进行的阶段,安全教育的整体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二)安全教育的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教育内容应该有哪些,应该采用那些手段和途径去进行,这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用水防火安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饮食安全等传统内容,而对于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例如校园贷、传销等内容涉猎较浅[2];在安全教育的手段上,仍主要采用安全教育报告、讲座等传统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与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紧密度不足,导致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三)安全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相应的安全技能训练。从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还基本停留在“口头”以及“纸上谈兵”的阶段,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意外突发事件的紧急逃生训练以及相应的知识的传授。而在国外,许多国家例如日本就明确规定学校学生每学期必须至少有两次以上的防灾演习和逃生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安全教育绝对不等于一次简单的安全报告会、一次讲座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应对意外事件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其应该是知行相结合的过程[3],针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理应做到知行合一方能真正有效。许多高校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也一再告诉我们,学生只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基本的安全逃生相应技能,如此才能在意外事件来临时做到处变不惊、应付自如。
二、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高校是人口相对密集的相当大的公共场所之一,各种安全因素较为集中,因此安全教育应该是高校给大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在新媒体深入发展的今天,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以各类新媒体为抓手,切实提升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效,应该成为当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辅导员等安全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以各种新媒体为手段,以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舆论管理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一)以新媒体为平台,构建高校安全教育宣传系统。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长期而艰巨。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不再拥有信息上的优势和地位。因此教育者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和基础下,遵循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充分把握大学生安全教育主动权,积极利用新媒体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这是切实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效的基础和关键。以新媒体为平台来构建高校安全教育宣传系统,需要辅导员等安全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途径来进行。[4]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宣传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例如寝室布置、宣传栏的搭建、校园安全标语的张贴等,这种宣传方式往往是外在的,而且比较老套,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学生也往往对这些标语选择“视而不见”,因而导致安全教育宣传的效果不佳,而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往往因其鲜明的互动式、便捷性特征等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欢迎。教育部的统计信息显示,仅青年大学生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高达5小时17分钟左右,几乎占到了一天时间的22%之多,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辅导员等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切实挖掘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以各类新媒体例如微信朋友圈、校园网站、建立高校安全公众号等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政策等方面的宣传。而宣传效果的好坏,既要看学生接触这些宣传物的频率,更要看整个新媒体宣传自身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整个宣传过程中,辅导员等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找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与新媒体之间的结合点,围绕青年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努力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安全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修养。(二)以新媒体为抓手,构建高校安全教育活动系统。高校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相关的口号以及宣传上,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活动来不断对其进行深化和拓展。学校相关部门及负责学生安全教育的广大教师需要积极以各类新媒体为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来将相应的安全知识等潜移默化般地传递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实效。基于此,相关教师应积极协调校内一切可利用的新媒体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智能文化活动,例如安全教育读书小组、邀请校外专家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安全教育相关的文化沙龙、安全教育文体活动,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示、征文比赛、诗歌朗诵,等等,利用新媒体技术来举行或者进行相关的宣传。这些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兴趣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将其中一些活动或者多个活动组合起来进行使用,多角度、立体地体现安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向前发展。(三)以新媒体为载体,构建高校安全教育平台系统。以新媒体为载体来推进高校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但相关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着力构建基于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信息化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是推进和深化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5]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积极以校园网络以及相应的公众号为平台,构建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系统,该系统应由学校网络相关部门来负责维护,由学校负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教师来负责相关内容的更新等等。在该平台的内容组成上,应该包含有“安全新闻”“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安全教育实验区”“安全教育示范区”“安全资源库”“活动专区”等模块。其中“安全新闻”可以集中报道学校近期发生的各类不安全事件以及同类其他高校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对学生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就“通知公告”模块来说,可以将学校有关部门及上级部门近期有关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政策等向学生进行宣传,扩大政策的影响力。就“安全教育示范区”来说,应该包含相应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等内容,例如某某大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某某学校校车事故疏散演练方案,等等。就“安全教育实验区”模块来说,可以集中介绍其他高校在建设安全教育平台系统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及时借鉴学习。就“安全资源库”来说,可以由相关的安全漫画、安全视频以及安全图片等内容组成,图文并重地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总之就是要尽快搭建起这样一个专门以安全教育为主旨的教育平台系统,开辟专门的师生交流、安全警报等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增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
三、总结
总之,新媒体的出现和深入发展,既给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辅导员等安全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深入地分析、把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分析新媒体发展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才能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应对安全事件能力的重要基础。高校辅导员等工作人员需要切实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来深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以及服务工作,不断改善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整体环境,保证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这是当前高校学生发展服务以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辅导员等高校学生安全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应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金瑞珏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闻捷.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策略和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0):138-139+152.
[2]鲍敏秦,张原.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04-205+217
[3]冯小宁,陈木龙.新形势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5-107.
2021关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确保学校财产、师生生命安全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人有责”的方针,认真落实《株洲长鸿实验学校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工作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创安全文明校园。
二、工作目标
抓实安全教育,搞好安全防范,实施责任追究,确保校园平安。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政教的副校长为学校直接责任人。学生处主任为周边环境治理、学生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各处室主任为各部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年级组长为年级责任人。班主任为各班的直接责任人。分管后勤的领导是学校食堂、豆奶等饮食卫生的直接责任人。医务室负责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反馈信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
常务副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八组:
(1)办公室负责协调学校各组安全日常工作。
(2)校园安全组负责安全教育、学生课间、午睡集会安全等。
(3)校舍设施组负责建筑设施、消防设施、防雷设施、用电线路安全、学校后勤和安全生产工作。
(4)教学设备组负责学生上课期间安全和馆室、教学设施设备、信息安全工作。
(5)寄宿安全组负责学生公寓内设施设备、学生住宿安全工作。
(6)食品卫生组负责校园内、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7)门卫校医组加强门卫值班,严格执行门卫制度,确保师生人身和校产安全。加强校医管理,严格执行医务室有关制度,杜绝医疗事故。
(8)校车安全组负责校车的安全行驶、乘车学生的安全接送工作。
(9)公寓安全组负责教师公寓设施、设备及住户安全。
2、加强宣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利用每年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防火知识教育,开学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周,第一月定为安全、纪律教育月,利用班会课组织学习《安全知识读本》,查找安全隐患,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请交警、消防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各班办安全知识黑板报。利用课间操集中时间、国旗下讲话时间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防护能力。
3、落实措施,严格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日记载制度。学校把安全工作纳入行政干部值日人员的检查评比中,值日领导为当日安全工作的责任人之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失职者实行责任追究,按制度予以惩罚。
(2)严格食品卫生管理。分管领导、食堂事务长要严把“四关”,即食品进货渠道关,消毒关,卫生关,质量关。定期召开炊事员会,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炊事员要定期搞好体检。
(3)抓好流行性傳染病防治工作。医务室坚持治疗登记制,随时找班主任了解学生身体情况,遇有发热学生,迅速联系家长和送医疗部门检查,不得长留学校,不得贻误治疗。搞好季节性傳染病的预防,定期办好宣传栏,开展卫生常识宣传讲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流行性傳染病进入校园。
(4)加强学生室外活动管理。体育课、活动课都要以学生安全为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给学生讲清活动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活动规则。教务处要与学生处配合加强活动管理,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事故。
(5)把好校外活动关。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者活动,须先报安全方案,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6)加强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安全教育。此项教育要达到每个学生懂得交通规则、公共道德的要求。
(7)校内住宿生由学生处、生活指导教师、门卫人员共同负责放学后和双休天的安全。
(8)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五包”责任制和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
(9)搞好防火防盗。严禁学生带火、玩火、乱拉电线开关。教师公寓楼要加强对小孩的管理,禁止小孩玩火、玩电。
(10)严禁学生结伙外出,严禁进网吧,严禁私自下河游泳。
4、责任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按照责任界限,开学第一周,各处室与分管领导签订安全责任状。班主任与学生处签订责任状。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代管家长)签订责任状。教学人员与教务主任签订责任状。总务后勤人员与总务主任签订责任状。学期初签订责任状,期中、期末全面检查、兑现,平时出现问题及时兑现。
5、高度警惕,加强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分管领导、值日领导、总务处每天对各办公室、各教室、各楼道、各实验室都要进行1—2次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时整治。教师公寓楼要加强管理,一是加强用电、用煤、液化气的使用管理,养成人走关门、断电、灭火的习惯。二是加强小孩的管理,不得让小孩玩火,乱按开关,不得燃烧草坪,攀爬树木,确保生命安全。
四、具体工作
(一)、思想教育方面。
1、利用晨会、学生大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出黑板报专题教育,使学生注意安全,警钟长鸣。
3、班与班之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4、检查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否落实。
(二)、体育卫生工作方面。
1、经常检查室外活动器具。
2、每月查看校园有关设施安全情况。
3、备好医药用品,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4、每天注意饮水卫生,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5、每一节体育课、课外活动,督促并检查任课教师是否进行安全教育。
6、严禁学生在校内外玩火、玩水。
(三)、其他工作方面。
1、每天放学,小学低年级教师要认真做好护送工作。
2、加强对骑自行车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3、学生之间发生伤痛之事应立即去治疗。
4、经常检查电线开关、线路,保证正常使用。
5、经常查看校门口动态,使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家长放心。
6、凡大扫除、劳动课,班主任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2021关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或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在学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安全教育管理。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任组员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制定各类人员安全目标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与所有教师鉴定安全目标责任书,使全校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学校每学期要举行一次大型集体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报告,逃生与救护知识录像宣传)教师要充分利用班会、班报、手抄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要对学生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0、122等)使用常识的教育,教会学生识别不安全因素,不去不安全的地方,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三、加强班级安全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要教育学生:在教室内,不准爬、伏于窗台,不准触摸电器开关、插口。打扫卫生,要在教师监护下进行,各班负责的门窗要安排专人开启,及时检查牢固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育学生不到窗台下玩耍,以防楼上附落物体。教育学生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放学,以免发生意外。教育并制止教师违反教育教学规律,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歧视学习困难的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加大学生思想压力等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四、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并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论文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高职学生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文凭,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要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要从学生的基础文明抓起,以生为本,培育优良思想,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明显:集体观念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不断暴露,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现状
随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中,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迫不得已”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了目标,就等着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纸文凭,或者单纯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样的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稳定,集体观念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定位。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独来独往,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入校时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职分数线文科类210分;理科类200分,两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试分数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60分万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交差;“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作弊”,平时课堂上下没有多少积累,临时报佛脚又嫌太辛苦,为了考试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夹带资料、传递纸条、手机作弊、找人代考,这些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
“90后”个性张扬,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易冲动。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迟到、早退、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犯了错误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在三年中要对学生进行“改造”,通过教育教学把低水平进来的学生培养成高起点的社会有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一)把握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为以思想为主导,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稳固的“三观”,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资本。
1.关口前移,开展“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校对学校、专业都不了解,处于迷茫状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稳固专业思想,可以通过举办“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为学生做就业、专业教育报告会,讲解就业现状及专业发展前景,为新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的窗口;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借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解答家长疑问,间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以节假日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假日的特殊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缅怀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一”讴歌祖国、“一二·九”纪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节日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健全报告制度,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继而引发各种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班级情况一日一报制度,从不同层面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关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4.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服务网在思想教育、服务学生、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稳固基础,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从日常管理与教育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安全大检查,倾听学生反映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及晚就寝检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抢”、“防盗”、“防骗”。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演练、观看消防安全科教宣传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从抓学生基础文明入手,切实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出现很大滑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从基础文明入手,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1)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程度。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摒弃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
(2)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各种评奖评优及先进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校园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行为。通过催缴学费,召开考证、考级、考试教育,助学贷款催款等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比如通过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3.从关心学生入手,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较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二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让有限的资助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等自立行为,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港航论坛,2007,(1):72-75.
[2]孙家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的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9,(4):88-91.
一、本学年xx小学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学校德育实施细则》,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贯穿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中,把小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与应达到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真正使德育工作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网络。
1、开学初组织学生大会。学生大会是全校师生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对一学年的教学、管理起到指导大方向的作用,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定下了基调,这为教育学生和教师开展德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学校实际组建少先大队(现更名学生会)。我校学生人数多,为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组建学生会,制定相应的制度,设各部负责人,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学生会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我校学生会在贯穿学校工作计划、开展活动中,把学校教育意图变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真正达到了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结合。特别是在学校日常卫生、纪律的评比检查和遵纪守法自我教育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规范教育。我校根据各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规范、用规范中注重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侧重解决几个问题,达到了目标准确,要求具体,效果明显,也避免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尊重少年儿童身心个性发展规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
4、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有极大意义。
二、 本学年计划完成情况
本学年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教导处及任课教师的积极协助下,组织班主任开好班会和办好黑板报、教室文化布置,进行了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了“六·一”活动;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教育活动、 “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报告会增强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开展播音工作。推进第三套新操的开展。各项活动已圆满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本年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学校组织成立了学生会,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既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德育教育卓有成效。
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特别重视对德育队伍的培训。以抓好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提高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为根本,以训练基本技能为突破口,以塑造自我形象为动力,使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德育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学年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德育队伍的培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要长期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培训一支合格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在学校里不能只是靠单一的说教,应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活动中,采用了榜样示范法,采用评优树先、模范人物、革命电影中的先进人物形象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目的;采用情感熏陶法,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即以教育者的高尚品德和情感陶冶受教育者,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自我教育法,采用参与社会实践来使学生提高德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德育习惯。总之,德育工作形式多样,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长这一规律,才能有长足进步。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学年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缺乏特色,无法建设更有影响力的社区德育组织,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社区德育组织机构建设,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 德育活动开展形式相对单一。在今后德育工作中,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校的德育教育。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总结班主任工作,布置下一个月的任务和工作要求;着重将突出的问题和典型的事例摆出来,共同研究探讨。定期开展班会课,月月有主题,认真有效地上好班会课。开展了“做优秀班主任”为主题的班主任培训活动。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三月份定为“养成教育暨学雷锋活动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各种形式了解雷锋事迹,认真查摆,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在全校掀起一股向雷锋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向自己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活动热潮。同时,德育处还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
(二)学生管理。随着教育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管理已日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这也是摆在我们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值周的管理和培训,认真做好对学生的仪表仪容、文明习惯、楼内外秩序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利用升旗、队会等形成进行强化教育,每天值周教师对学生课间纪律进行巡视。促进了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三)继续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2、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并结合清明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学生常规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德育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充分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法制教育报告会,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七)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八)扎实推进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目前,我们通过做好“导师制工作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文章”,充分发挥其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的作用,通过全体导师的随时随机辅导、谈心、家校联系沟通等辛勤的工作,学生日常行为及品德修养较从前有了很大改观。成功兴建了“爱心超市”,实现了正常“营业”,使一批困难学生得到一定救助。
(九)卫生工作。学校卫生是一个学校的脸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班主任及时加强的学生卫生打扫的监督指导,从而保证了教室内外的干净整洁。特别是各班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乱丢、乱扔的现象少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处利用校外宣传板报,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筹建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并对家委会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召开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校领导以具体事例讲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布置教室,主题鲜明突出。家长会的召开,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墙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德育处对校门口、墙壁、厕所进行了布置和装饰,逐步改善育人环境,并以此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五、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开展实效的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课程内容;发达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就是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天然联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硬套,而是经过主体的学习、选择、整合、优化等创造性活动,把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纳入到高职教育的结构要素中,使高职院校教育处于最佳状态。
一、对企业文化战略地位的认同是高职院校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经营理念、社会责任、团体意识、文化结构、企业精神等,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调适、辐射、品牌等功能,并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动力,竞争发展的灵魂。现代企业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新思维的浸润下,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高职院校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的延伸,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找到传统与现实的支撑点,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校精神的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主动吸纳当代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企业精神文化,真正触摸到企业文化的灵魂。
二、从课程文化上寻找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突破口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市场调研,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人才预测,了解人才需求趋势,由学校专家、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及企业家组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为学校老专业更新、新专业设置出谋划策,确保专业设置的新、专、精,使其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调整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创建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始终使专业建设处于动态发展中;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如经营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市场、创新、诚信、竞争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机电类企业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办事精准、思维严密、技术熟练等特质,因此各专业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职业养成教育。
校企共建符合先进企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岗位的多变性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加强课程的整合,适应岗位变化,动态开发课程,不盲目搬用别人的课程模式。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企双方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按照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道德、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等素质教育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称之为“3456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22个专业共置换课程57门,其中48门课程由企业承担教学,95%的实践教学类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课程体系的优化极大促进了学院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层次,校企合作共建了80门院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联合课程群,9门省级精品课程。开设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未来职业人的企业文化素养。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为目标,任务驱动为手段,项目为载体,师生、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将普通话、心理学、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管理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学习情境,布置训练任务,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训练模块可以包括自我认知、沟通表达、体能意志、创新能力、情商管理能力、社交礼仪、择业求职能力训练等形式多样的课堂训练和课外拓展训练。如应聘面试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文书基本格式和面试礼仪,准确收集与整理求职信息,写作自荐书,掌握社交礼仪,恰当地推销展示自我;产品营销训练了解产品策划及营销的相关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训练使学生深感制度文化的重要性。种种训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
三、校企管理互融,在制度与行为上深度内化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化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建立企业仿真管理平台,把制度文化引进班级管理,将文化建设与行业精神相结合,建立覆盖面广,深入师生观念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在实习实训环节营造企业氛围,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如把实习实训教室打造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统一实训服、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等;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上岗;采用企业模式的师徒制,让高年级学生担任教师助手;每项实习结束进行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认证。二是把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用于实训车间的管理,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凡事认真,革除马虎之心。三是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编制教学质量手册、教学管理程序及执行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等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功能;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四是借助管理学中的CI(也称CIS,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战略)理论,培育院校文化。良好的文化行为与管理常规相结合,由浅层向深层,由外化到内化,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建立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
四、教师与企业员工角色融通,是保障企业文化深度内化的重要因素
完善教师聘用、培训制度。除了每年的事业单位人才招考渠道外,从企业引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也是必要的;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承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鼓励校内教师有计划、深层次地融入企业的管理层和专业技术层,参与企业科研,共同承担和负责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改造或产品更新工作,提高教师企业文化素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专业教师。行业精英掌握该行业的最新资讯,并且对其企业文化理解深入、透彻,聘请行业精英兼任学校专业教师,既能给学生带来专业发展方面的前沿信息,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感同身受,又能促进院校专业建设,不同职业背景的教师还可以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激发院校专职教师的企业参与热情。选聘优秀企业家做大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企业家的鲜明特质———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的处事风格,解决生产、供应、销售、管理、财务等问题所必需的系统的知识素养,坚毅与理智的性格,冷静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气,较强的分析、决策、指挥、协调、用人、开拓能力。事实上大部分企业老总及其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精通企业管理,善于塑造企业文化,同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了解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长处与不足;而且,优秀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的榜样和偶像。把优秀企业家聘为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可以让学生接受最直接、最宝贵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五、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借活动促交流。聘请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定期不定期地回母校分享他们的创业体会和经验;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展示周,邀请优秀企业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良好形象展示;鼓励支持企业承办命名或冠名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科技文化节、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还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从简单的学校搞活动商家出赞助,到商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各种技能培训,使校企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院校建筑、景观布局的文化展示。很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融合了企业文化的现代元素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并追求模块化、功能化、人工化和高效便捷,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校园的教室、雕塑、围廊、花园都可以营造专业文化和科技文化彰显的企业文化空间,在校内建设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氛围的实习车间和实训教室,同时,要重视学校文化识别系统,像企业突出行业特色、职业特色那样,突出学校品牌和专业的文化内涵。关注工业贸易举办的各种博览会。
工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机械博览会、世界博览会,还有一些社会文化设施,如航天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奔驰汽车博物馆等,也是学习、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际参观或者视频观赏吸纳其中的文化精华。如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人类经济、文化、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的历史,预示了世界发展的方向。2015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刚刚闭幕,“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的主题,使加强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国际合作成为世界的中心议题。文化艺术产品和宣传媒体等也是弘扬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歌曲《劳动者赞歌》《中国梦》;电视纪录片《舌点上的中国》;电影《创业》;五一特别节目———时代楷模,劳动礼赞。这些形式各样的作品礼赞劳动者、礼赞劳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文化。
六、基于校企无界化合作的企业文化深度内化模式
无论是日本人“企业眼中的教育”,德国人“企业手中的教育”,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都说明世界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形式。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渗透,院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和攻关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工艺技能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院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院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管理、营销、咨询服务的同时,可获得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并且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保障,这是深层次合作,无界化合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战略对话,是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破冰之举。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直接见面、对接洽谈,搭建深度合作的稳定平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举办“东部校企战略合作论坛”,努力推动地区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设备资源共享、员工双向交流培训、产品工艺技术协作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确立长期稳定、畅通、共享的合作机制。新郎希努尔集团、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中国得利斯集团、山东诸城对外贸易集团公司等19家知名企业成为会员单位。校企合作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性,向紧密型、深层次发展。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潜移默化中深度内化企业文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体、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校企互融互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有机结合,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在院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育人空间和更优良的育人条件,学生在校园、企业及社会多种文化环境的协调下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增强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全面素质。
合作模式具体体现为“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院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企业文化在校企之间这种全方位、高深度的合作基础上,水到渠成、潜移默化到高职教育中。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与诸城市昌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省内外25家数控装备企业,共同组建了“数控装备产学研一体化联盟”。该“联盟”集教学、研发、生产、实习、培训、售后服务于一体,全面实施“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截至到目前,运用这种模式培养的2600多名毕业生,有36人被机电科技研训中心留用作技术研发人员,2100余人赴苏州、无锡、常州等联盟单位工作,其中70%已从生产岗位成长为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培训人员,30余人成长为企业高管,职业成长率大幅领先于同期同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国教育报》以《设备人才同步制造产品服务捆绑推销》为主标题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共建职业化的实训基地,是有效深度内化企业文化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院校领导要积极走访企业,咨询专家教授,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或科研试验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实习实训基地形式上强调技术的工位性,运作上讲求职业性,校内外结合,使校内实验系列化、校外实习实务化、实习单位基地化。通过对设备的动手操作、产品制作、项目试验等一系列模拟或真实生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训练项目,培养协作精神、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等综合素质。职业化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无界化的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置身企业文化中,真切、客观地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尽可能地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使深度内化企业文化成为主动诉求,我们思考和研究这个课题,无论是对培养能够尽快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人的全面素质,还是建立科学、高效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从理念到行为习惯: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来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素质拓展训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韩卫宏.企业文化职业素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程琳.中小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5-10.
6.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12):57-59.
7.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黑龙江电力,2005,27(3):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