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

时间:2023-05-31 09:1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折柳送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般认为“折柳送别”发端于西周初期,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则被视为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到了汉代,“折柳送别”渐成风气,记录汉代京师长安社会生活的《三辅黄图》云:“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1]据程大昌《雍录》载:“汉世凡东出函关,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为别”。 “折柳送别”有固定的送别地点及具体的折柳内涵,标志着这一送别形式的定型与成熟。到了唐代,由于实行科举制度和边疆战争频繁,普通庶民为追求功名,或远离家乡以文求仕,或远赴边塞建功立业,“折柳送别”之风大盛,成为时人送行饯别的主要方式,所谓“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者,应为离别多 ”。[2]多情浪漫的唐代诗人将其作为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诗入词反复吟咏。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孤独及《官渡柳歌》:“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同时,情感表达也从抒发离别之苦拓展到了表现离别双方的相思之痛。王建《宫中调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领长相思,折段杨柳枝。”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一种别具一格的送行方式,“折柳送别”的原始意蕴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历来不乏其人,然终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礼俗说。有人从古代的丧葬礼俗中加以解释,认为古人用柳来制作丧车丧具,是借用柳的再生功能,表现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的企盼和愿望。再由“死别”转向“生离”,柳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远行或亲友分离时,寄托生命长在、生命平安这一类朴素愿望的吉祥物。[3]

其二,生命说。有人从生物学角度予以阐述,杨柳易活,生命力旺盛,以柳入诗,寄寓祝福,希望远行之人能很快适应异乡的水土,健康地生活。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正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其三,文化传承说。有人认为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折柳送别”实际是一种文化传承。

其四,介之推说。有人认为“折柳”、“插柳”源于寒食节习俗,南北朝时期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是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折柳便有了纪念、怀念之意,成为后世“折柳送别”之滥觞。

其五,谐音说。有人从音韵学方面给予解释,认为古人注重谐音表意,“柳者,留也”,柳及相关无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折柳相送,是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况且那随风飘舞千丝万缕的柳枝与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是何等吻合,柳丝飘荡与游子飘泊的情状又何其相似,以柳相送,自然是合情合景。

其五,信仰说。现代学者追溯出 “折柳送别”的起源乃是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 [4]的观念,认为柳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就有祛邪扶正的神异力量,是被推崇敬奉的神树,同时也是生殖重版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化为了送别形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丰富发展了“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却使得这一送别形式的原始意蕴愈加变的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笔者认为,任何习俗的产生形成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那个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要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追根溯源, “折柳送别”的起源亦应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因此认为:“折柳送别”滥觞于西周初期的“禁烟改火”制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是现实生活在习俗中的具体反映。

众所周知,火在人类进程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本领,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 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火所酿成的巨大灾难,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极大损害,又使古人对火产生一种畏惧之感,这种既敬且惧的复杂心理表现在生活上就出现了对火的崇拜和用火的禁忌。

周人尚赤重火,于此尤甚。据专家考证,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周人是以火星作为示时星象,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火星和人间的火,被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火星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去年薪火相传下来的全部旧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做“改火”。 《论语·阳货》“钻燧改火”[5]讲的就是此事。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在周代时还专设官职,名曰司爟氏,是主持火禁的官,负责仲春的改火,他摇着木铎通知人们熄火,三天后再给人们带来新火。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古代钻木取火讲究四季要用不同的木。《论语集解》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 [6]与春相关的是榆、柳之木。而春季正是将士出征游子远行的多发时节,将用于改火后的柳枝新火赐于行人以避祸祈福保留火种,方便征人生活,温暖游子身躯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了保证火种不致半道熄灭,就须折柳相送,以备路途不时之需。这应是“折柳送别”的原始起源。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火的认识日趋理性客观,钻木取火保留火种已非生活必需,那么对火的崇拜保留火种的原始意蕴就逐渐淡化。后人沿用了其送别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折柳送别” 的习俗。并且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们这么讲并不是主观臆断空穴来风。赠火的古老传统即使在唐宋仍留有余绪。韩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7]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赐火的情况。据唐末李绰《辇下岁时记》载:“清明日取榆柳枝火以赐近臣。”《宋朝事实类苑》亦有记载:“唐时唯清明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唯赐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赐,非常赐例也”。我们注意到其中赐火的时间与材质同西周时期的“禁烟改火”完全吻合。“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也充分证明赐火之说并非笔者妄加揣测实乃古亦有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只不过此时赐火的主体与对象发生了变化,赐火已成为统治者的特权,是封建贵族独享的殊荣,一般的平头百姓则与之无缘。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源出一辙,但其社会功用却大相径庭。

赠火之说还这可从汉族《商伯盗火》的神话中得到佐证。据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记载:“商伯将要从天上来人间的时候,心想:这一次如果还不能把火种带下凡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指望了。 当时,他就把一根蒿绳点着,悄悄地藏在衣服下面,冒着危险,把火种带到世上来。”

保存火种不仅是宗教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西南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这样,居住在偏僻地区的汉族同胞,也有保存火种的习惯。他们主要以柴草为燃料,几乎每家人的灶膛里,都保存有火种,主要方法是在用火以后,把木柴燃烧后变成火红的木炭,用灶膛内炽热的余灰掩盖起来,保持阴燃。在第二天用火时,拨开掩盖的余灰,加上柴草就生火了。如果熄灭了,就到邻居家去借火。直到现在,就是在一些城镇仍然使用煤炉的居民家中,尽管已有火柴、打火机等随时可用的火源,但他们在每天晚上用火完毕,把煤炉内的煤球或煤饼加足,然后盖上铁板,关上风门,使其阴燃。第二天早晨开炉就可以用火了。这不能不说是先民保存火种的一种遗风。

综上所述,“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同出于西周,且选用的材质亦有雷同之处,其中的联系似乎很难用“巧合”一词解释的通的。而且从“折柳送别”习俗的产生发展轨迹看,它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现实生活需要到情感寄托表现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类认知水平的。

参考文献:

[1]曹瑞娟、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6.4.

[2]王之焕.送别.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安顺学院学报[J].2007.1.

[4]李亚军.“折柳送别”解.阴山学刊[J].2006年04期.

[5]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5.

第2篇

“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我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流。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受著名歌手张咪这首《灞桥柳》歌声歌词的深深感染,前不久,我乘去西安开会的机会,特意前往西安城东寻访灞桥古柳。

站在古灞桥遗址上的新桥头,眼前滔滔灞水奔腾不息,脑际里萦绕着李白的《灞陵行送别》,浩然转潸然,怅然复豁然:“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两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是诗,却似高山行云,不着墨痕;是歌,却如空谷流水,不见形迹。心就被拽到古灞水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琶幽洲台歌》)。伫立良久,回不过神来;又沉吟良久,恍惚身临唐代!那是唐明皇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的暮春,大诗人李白送友人至灞陵亭下。“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身临其境,诗人如何能按捺浩荡胸间的浪漫诗情?面对依依古柳,即将与友人拱手揖别;望眼灞水滔滔,奔涌而来,滚荡而去,何其浩浩!眼前两岸的古柳已飞花净尽,诉说春天的离去;脚下近旁的春草萋萋浴露,仿佛伤心的离泪。送友至歧路,问一声秦人,南行应该怎么走!秦人高古说,走王粲走过的那条古道吧。东汉末年,诗人王粲避乱南行,经过灞桥时,肝肠寸断,留下了催人泪下的《七哀诗》,其中两句“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伤感何其哀哀!如今眼看着友人也要南行,怎能不“回首望长安”呢?古道漫漫,与都城长安连绵贯通:紫阙巍巍,与落日浮云浑然一体!今夕何夕,此地何地,伤心别离,郁是断肠人!骊歌声声,愁情郁郁,真不忍心听下去了。笔者行文至此,已然泪如雨下。“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心都是相通的,何况《灞陵行送别》,乃出自李白的手笔,如何能超然此诗外,不生伤感情呢?

灞水,乃是古水,也是名水。远在周朝时,灞水原名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易名灞水,赋以霸权的寓意。又修了木桥,名灞桥。汉唐至清朝时,曾屡毁屡修。秦朝时,秦人在灞水两岸广植柳树。这是秦人的智慧。柳者,留也。《诗经・采薇》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秦人种柳,是否取意在此呢?有道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到何处为好呢?秦人选中了灞桥。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折柳送过河,留恋不忍别;泪眼留不住,奈何复奈何。汉代定都长安,客流盛况空前。送客灞桥头,折柳以赠别,日渐成习俗。沿河两岸,一步一柳,烟笼十里。阳春时节,柳絮如绵,繁飞如雪。此是灞柳风雪的由来。汉文帝死后,葬于灞水之侧,谓之灞陵。故此,溺陵、灞水、灞桥、灞柳,都成了别离的象征。至于大唐盛世,更在灞桥边上建立驿亭驿站:凡送往迎来者,必然聚此话别。此时灞柳,沐古风而浴美誉,成了唐长安一道靓丽的风景。李白送友人,正是盛唐的峰巅时期,纵然伤心,却“别有怀抱”(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即使倜怅,仍踌躇满志。是诗也,“夹乐府入歌行,掩映百代”(清・王夫之《唐诗评选》)。读此诗,于伤感中,能感受到诗人无双的才情与无声的浩叹!

王粲、李白往矣,灞桥古柳绝矣。举目桥头古道两旁随风摇摆的一排排新柳树,却找不到一丝灞柳风雪的味道!但灞陵还在,汉文帝依然长眠在灞水边自己的地下宫殿里。灞水也还在,只是再也看不到李白笔下那种“灞水浩浩”的壮观气势了。古老的灞桥已荡然无存,代之的是走火车、走汽车的现代钢筋水泥桥。人们还在送别,只是不会再去灞水边了。古人那种折柳送别的断肠曲意与唱和诗情,也在岁月沧桑巨变中化作古纸堆里的记忆了。

感谢占人!感谢王粲、李白们!亏了诗词歌赋古文化的浸润,我们的心田才不至于荒芜。汉唐虽成梦,记忆却仍长存。

近闻西安市的建设者们要在灞水两岸重建灞桥柳仿古生态园。这是个特好消息,应该翘首期待。时间虽然不会倒流,但李白们的诗家浪漫情怀却可以重塑。灞柳风雪不是天然的,就如唐诗宋词不是神写的一样。只要我们的心里多些诗情画意,重现灞桥古柳风景就一定会再现人间。

第3篇

1、插柳游春。我国古代有寒食节那一天在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

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

还有不少人在清明节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纪念。

2、折柳送别。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

一为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著情意绵绵。

二为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我倔强地认为,没有翠柳相伴的河岸,孕育的就是一河没有灵魂的水。

当春天渐渐从冷雪中醒来,冰河也渐渐被融化,柳树新抽出的枝条被刚冒出的细叶压得渐渐低垂,点醒了惺忪的湖面。

这时的柳,在风中凌乱着发丝,却使看到此景的人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心动。一枚枚柳,整齐的排列在河岸,飘逸成一首首妖娆的诗,即使粗拙的皮格外醒目,但那却也是碧柳风吹日晒的见证,皲裂的皮肤虽说并不美观,但亦能体现柳的乐观。

夜未央,湖面上闪着潋滟的光,柳亦6躲藏其中,轻摇枝干便能使波纹散到湖心,让月色微漾。那么美,也难怪谢道韫和陶渊明一行人会那般钟情于它了。

但我想,柳使我们着迷的品质,不仅仅是它的美。而钟情于柳,是因为柳对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

柳,贵在内涵。古时送别,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一柳一世界,一枝挥出无尽的苍凉,使人心底的忧伤,被清风所消磨……

初二:汪梦瑶

第5篇

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江南柳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南柳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粲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___________。

2.文段④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说说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柳的生命力

2.有实用价值表达情思

3.(1)肆意飘荡的姿态。

第6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全面地发展。

一、拓展、积累“同主题”作品

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上课伊始,便引入《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边诵读边找到两首诗的共同点,即都是送别诗,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而后以“折柳赠别”的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像这样拓展“杨柳依依离别愁绪”同主题的诗句,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现象”

诗歌阅读的第一部,便是正确理解词义。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基A。

教学《乡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满川”的“川”时,引入学生熟知的词语“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通过比对,学生明白了“一词多义”这一文言现象。

再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中的“儿女”是典型的古今异义,便可拓展相应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异义,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言现象的印象,并顺势渗透了读懂古诗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古诗词教学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也就没有了品位和创意。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不是普通、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以《渔歌子》为例,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教学时着重在还原和拓展意象中,让学生读懂词中景,更读懂词中情。

1.走入意境,寻找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时应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时,先让学生圈出诗句中的景物,而后让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想象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这时学生很快发现了白鹭、金鳜、红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2.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通过寻找意象,学生找到了诗句中的景物:白鹭、金鳜、红桃、青山,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还有的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想象、吟诵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中美好的意境。教师又让学生透过诗句,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师生合作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黄莺、紫燕等,在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了意象。

3.情辞勃发,拓展意象

在学生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学生填入意象,创作诗词:

此时再问“张志和为何不须归”时,学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说“向往自由不须归”,有的说“爱好垂钓不须归”,还有的说“留恋自在不须归”。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7篇

在融融的春光里,漫步校园中,美不胜收的盛景尽收眼底。那婀娜多姿的杨柳,娇翠欲滴的冬青,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均在熏风中,陶然忘情地随风起舞。放眼天空,极目四野,睹物感怀,触景牵情,春天直如一幅气韵夺人的生机勃勃的画幅,让人徜徉流连。

沐浴着这如诗似画的春光,心里隐隐浮出古人吟咏春天的那些璀璨绚丽、光亮鲜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遍山原白满川,拂堤杨柳醉春烟”、“春江一曲柳千条”、“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渡头行客稀”等等诸多歌咏杨柳的诗句,把明媚春天的万千风情传承至今,眼前读来,深韵依然绕梁不绝,回味无穷。

喜欢春天,还因为它又是一个极易让人滋生念远怀旧、执手惋别之情的季节。李叔同有《送别》一词,内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词句,道尽了春日挚友分别时凄楚缠绵的心境。在《送别》的伤情余韵中,脑海中又浮出李白“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来,耳边仿佛闻到了古时摧人肺腑的《折杨柳》的清音。再次把春日寂凄摧心的基调推向深处。一阵深浸了馥郁花香的和风拂来,缤纷的落英从我的脑海深处又唤醒了朱熹《春日》一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超出悲情,步入明媚,身心倍感轻松、愉悦和惬意。

花在春风中摇曳,心在春光中荡漾,此时此刻,我真想把自己化为一只翩翩的娇蝶,永远、永远在这片花光云影的天地间沉醉,长睡。

美如诗、赛如画的春天,我永远钟情你!

第8篇

佳作集锦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①罟(ǔ )师:渔人。这里指船夫。

②临圻(qí):近岸之地,这里指江东岸。

谢亭①送别

〔唐〕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②。

〔注〕

① 谢亭:又叫谢公亭,位于宣城(今属安徽)北面。南齐著名诗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②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

品茗共赏

古人写送别诗,总喜欢选择一些习惯性的意象。

王维笔下的杨柳是其一。“柳”与“留”谐音,故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在送客之地渡头,望着象征不忍离别的杨柳,难舍之情又添几分。

许浑笔下的劳歌是其二。三国东吴时期兴建的劳劳亭(旧址在今江苏南京),是著名的相送之地。古时候的人们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即是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逐渐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唱一曲劳歌,行舟载着离人就要远去,依恋之氛围更深一层。

王维送友人时是春日,船夫撑着船桨,载着好友渐渐远去。诗人想起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心底升腾起些许不舍。然而春色正好,这波光粼粼、桃红柳绿、四处的勃勃生机,却催生了诗人心中婉转的惜别之情。忽然间,他释然了。他在心底默默对好友诉说:“你在江上行走,江南江北的春色都包围着你;而我的相思,就如同这无边无际的美好春色,永远陪伴着你,一路前行。”

离别是愁苦的,但友谊是温暖的。清丽新颖的比喻、明快开朗的基调,正显示出大诗人王维傲人的诗才和宽阔的胸怀。

许浑送友人时是深秋,湍急的流水就这么带走了亲爱的朋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格外鲜艳的色彩刺激着人的视觉。景色这么浓烈,看似与别离之情格格不入,实际上是以乐景写哀情,恰好有力地反衬出分离的悲苦。

第9篇

以柳为例。

柳者留也,也许因为“柳”与“留”谐音,才演绎出古人“折柳”相赠话别的习俗。在古人送别诗中,自然也少不了“柳”的芳影。

“无意插柳柳成荫”,好一个“无意”,十分贴切地写出了柳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东西南北中,神州处处都能见到柳的芳踪。也正因为如此,柳、小草往往成为文人托物言志的首选之物。

见柳枝随风飘拂,贬斥它的人说:

柳枝轻拂,对风点头哈腰,一脸媚态。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溜须拍马之徒,多像垂柳。

柳枝随风飘拂,风从东来,柳朝西飞;风以南来,柳朝北飞。“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话长短。”那种见风使舵,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人多像风中的垂柳。

而赞美垂柳的人却这样说:

“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正因为柳能顺应潮流,才没有被风吹折。做人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只有这样,才不会落伍于时代。

叶落归根,是对树的回报;垂柳轻拂,亲吻大地,是对生育养育它的大地母亲的回报。柳是知恩图报的君子。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你看在微风中轻拂的杨柳竟然能发散出这么多的象征意义。再看看竹吧!

“昨日一夜雨,春笋长三尺”。笋,生机勃勃,它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竹是古代有傲骨、有节气文人的化身和寄托。难怪文人“宁可食无肉,也要居有竹”。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竹的生命是何等的顽强,“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出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这是袁鹰笔下的竹,也是大革命时期井冈山人宁折不屈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

竹,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可有人偏偏要唱唱反调。

第10篇

玉茗风流四百年。四百年后,“上昆”将“临川四梦”排齐结集上演,传承非遗经典,续接城市文脉,十分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整出《紫钗记》在近代从未被上演过,此举无疑是中国戏曲史上极有意义的一笔。

汤显祖在谈到他的“四梦”创作时曾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紫钗记》虽其梦的篇幅最短,但情也至深。它别于唐人传奇故事原本,也别于汤显祖本人早年所作传奇《紫箫记》,人物性格作了改造,改悲剧为大团圆。这是汤氏“尚情”以至褒扬“至情”戏剧观之必然。

《紫钗记》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唐代才俊李益与佳丽霍小玉灯会邂逅、花园定情。虽然他们的爱情和婚姻遭到以卢太尉为首的奸恶势力的阻扰破坏,但男女双方坚守初衷,终以黄衫豪客的出手相援、皇帝主持公道而获得团圆结局。《紫钗记》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豪客是汤显祖期盼的“社会的良知”,当然这种期盼只是一种剧作家的心愿和梦想而已。

《折柳阳关》是《紫钗记》全剧的重头戏,也是唱做最具功力的一折。李益奉旨远征,瞿小玉在灞水之滨折柳相赠,因“柳”通“留”,有留恋之意,希望亲人毋忘长安旧情,速去速返。这折戏典型地表现昆曲生旦戏载歌载舞的特点,以阳关道作背景,灞桥送别,两小童面向而跪,茶盘里面放着两只酒樽对饮,再现唐人礼节,古意盎然。道具柳枝也得到了巧妙的运用,当“小玉”唱到动情时,按一般的处理就把柳枝交给“李益”,而“李益”在这里有一个创新。他想,如今的女生会亲手做一些小饰物如五色绳等,亲手给男生戴上,于是他让“小玉”把柳枝系在自己的手腕上,于是折柳相送有了现代色彩。

后来,当小玉听说恋人变心,便有了“怨撤金钱”的表演。她在舞台上步步辗转,一腔三叹,痛彻心肺。她挥撒的是金钱,祭奠的却是爱情,动静张弛,哀怨交加,沈i丽的表演很有激情,也很有分寸。

《紫钗记》中的全部唱腔,是周雪华根据清代昆曲曲集《纳书楹曲谱》编创的。北曲苍凉,南曲缠绵。《紫钗记》始用北曲,又回南曲,南北合套,相得益彰。诚如俞振飞曾评说的那样:“旋律缠绵悱恻,很具特色。”戏中有的唱词虽典雅难懂,但经过演员声情并茂的歌舞演唱,一般观众还是能够欣赏的,又辅以精美的灯光布景,在整体舞台呈现上体现出现代视觉气质,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体现了“上昆”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在戏中,擅演才子的优秀小生黎安塑造人物细致准确,亦文亦武,光彩照人;沈i丽风神娇俏,演出了女主角的幽怀曲意,人物思想感情跌宕起伏,层次分明。此外,吴双(饰黄衫客)、缪斌(饰卢太尉)、陈莉(饰鲍四娘)三位实力派演员的助演,又为全剧增色,使整出戏更加好听好看。这台青春偶像版的昆曲演出总体是成功的。汤公若泉下有知,定会含笑颌首。

纵观全剧,笔者感到结尾比较草率、黄衫客一出手,戏剧矛盾冲突便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了,老谋深算的卢太尉何以如此不堪一击?紫玉钗如何回到黄衫客手中?……情节的交待尚不够清晰。而且剧中有些场次的节奏过于缓慢。

第11篇

一、读懂,即明确写了什么。

1、看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解读诗歌时不能忽略题目。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时令——春,时间——夜,地点——洛城,事件——闻笛。再引导学生依题联想:在一个春风怡人的夜晚,诗人客居洛阳城内的一家客栈,也许将睡而未睡,也许根本就睡不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使诗人陷入深深地沉思,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七绝。

2、抓词语。词语是信息的载体,诗人往往把要寄寓的某种情感通过反复推敲的字词表现出来,抓词语是解读诗歌的一把关键钥匙。如本诗当中的名词及修饰语:(谁)家——不知是哪家,(玉)笛——乐器,(飞)声——飘扬的笛声,东风——春风,洛城——洛阳城,折柳——《折杨柳》曲,故园——故乡;还有形容词:暗——暗中,满——传遍、飞遍。

3、解意象。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它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积累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另一把重要钥匙。诗中写到“曲中闻《折柳》”,“折柳”除了指曲名,还有“柳”这一意象所负载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所以“折柳”就具有了惜远怀别的象征意义。

4、析诗句。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词语及意象的解读,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阐述诗句。本首诗可阐述为:不知道从哪家传来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的是一支《折杨柳》曲,让人不由得起了思乡之情。

二、读深,即怎样写的,也就是探讨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1、你认为第一、二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点拨: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此类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参考答案:第一句中“暗”字用得好。一是不知这笛声是何人所吹,笛声不知是从何而来;二是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也许并不准备让他人知道,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第二句“满”字用得好。笛声悠扬,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凡是客居洛阳城的有心人,谁能听不到。

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

点拨:诗歌是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往往借助某种修辞手法来实现。我们要熟知、掌握各种修辞格,自己能用,别人用了能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夸张。此处夸张合乎情理事理,笛声嘹亮,夜深人静,春风吹拂。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些客居他乡的人。

3、作者为什么说听到的是《折杨柳》曲,其用意何在?

点拨:《折杨柳》一曲的内容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折柳”含有留恋的意思。在这里作者借此曲来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折柳”二字不仅指曲名,还代表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它代表离别,含有留恋之意,它能勾起乡愁。作者正是借此来表达“故园情”的。

三、悟透,即理解诗的主题思想、普遍意义、启迪等。

对诗歌进行基本的解读后,还要从某一点或某些点上进行深入挖掘,深刻探讨,拓展延伸,也就是既能走进诗中,对诗歌进行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又能从诗中走出来,对诗有新的认识、见解。

1、诗作仅仅写闻笛吗?

点拨:诗歌题目《春夜洛城闻笛》,点明了闻笛,至少前三句重在写闻笛,最后一句直接抒情,即抒发闻笛引发的感受。但统观全诗,作者没有写笛声之优美动听,也没有赞叹技艺之高超,而是句句含情。

参考答案:诗作既写了闻笛,也写了闻笛感受,重点是抒写闻笛的感受。由笛声(《折杨柳》曲)所引发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才是这首诗最感人的地方。

2、如何理解作者的“故园情”?

点拨:家国之思是人类永恒且美好的一种情感,不爱家乡何谈爱国。

第12篇

“诗言志”,故鉴赏诗歌的第一要务就是品味诗歌的情感主旨,这是水之源,木之本。面对一首自己没有见过的诗歌,如何才能快速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作者的写作初衷,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呢?

一、析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常常含有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所以,一首诗拿到手,我们可以先从诗歌的标题寻找突破口,看能否从中获得把握情感主旨的信息。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题不仅显示了时间、地点、事件――冬至夜晚客居邯郸,而且表明了情感主旨――思家。仅仅一个标题,就给读者展现了诗歌的感情主旨及全部信息。

一些诗歌在题目中直露地表明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如陆游的《书愤》,文题就意味着作者要抒发的是心中的激愤,而事实上全诗也正是以“激愤”贯串始终的。有些诗歌虽然没有带有表示感情的字眼,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类别特点判断出其情感主旨。如久写不衰的送别诗,它们的题目大都带有一个“送”字,这类诗歌除了极个别的有劝勉和励志之意外,大部分是表现对朋友的祝福、安慰以及作者自己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离别之苦。怀古咏史诗往往要将所咏之史在题目中点明,具有借古讽今或消解愁绪的基本特点,抓住题目中涉及的历史事实,联系作者的个人遭遇,可以比较容易地揣摩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作的思想内容。诸如此类,边塞诗、田园诗等题目也都各具特点,不可忽视。

二、看注释

自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出现主观试题以来,“注释”作为试题的一部分便随之出现。这些注释往往都是用来交代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人生经历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如2014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考查的是《秋暮吟望》,对首联“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中的“老一枝”的出处进行了注解:“‘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试题要求我们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显然,注释中“终老山林”就是对作者心境的提示,回答时只不过要结合全诗展开分析罢了。

总之,诗歌给出的注释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扫除阅读的障碍,在解题方面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重视并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意象

意象是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古代诗歌中作者常常借助某些特定意象含蓄地表达情感,这些常用的意象大都有固定的寓意,如“折柳”含有惜别怀远之意。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回答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的寓意就是送别,作者用“折柳”这一意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并且为下一句抒情作了铺垫。

古诗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它们在诗中出现,往往暗示着一种固定的情感和情绪。如:月亮表思念之情;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大雁(雁、飞鸿)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只要抓住了这些意象,也就把握了含有该意象的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象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去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品词句

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都必须借助词句表露出来。而一些透露作者情感主旨的字眼便常常会在诗词中出现,如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笼”“争”“锁”等,带有一定情感倾向的形容词“寒”“老”“残”等,直接表露作者情感的词“喜”“愁”“思”“忧”“独”“孤”等。如果能捕捉到那些最能表露作者情感的字眼,便找到了把握作者情感主旨的钥匙。如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Ⅱ考查了韦庄和郭震的两首诗,而且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要求我们回答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答题前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吧,韦庄写“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惆怅”;郭震写的是“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笑说”,只要抓住了这两个词语,两首诗表达的感情的不同就昭然若揭了。韦庄诗的“灯前”透露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郭震诗的“灯前”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总而言之,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并非易事,但它绝非高深莫测的难事,只要我们掌握鉴赏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解题时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阅读训练】

春 归

唐 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作者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寒食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答: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

【越调】柳营曲 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曲塑造了范蠡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注]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注]劝君:可看作是作者自言自语。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所写的是 之景。词中哪些景物可以体现?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劝君莫上最高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木兰花慢

别西湖两诗僧

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注]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 。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起句“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