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时间:2023-05-31 09:1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第1篇

关键词:空气质量标准;实施;问题;建议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灰(雾)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PM2.5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为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国家环保部于2012年2月29日了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根据“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号)”文件的要求,全国范围应于2016年全面执行,新标准的执行不仅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要求我们相应提高监测能力。在执行新标准前,华中某市提前引入PM2.5进行实验性监测,现根据监测结果及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思考供以供参考。

2 华中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2.1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旧标准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2009年至2013年,该市执行旧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数据。数据显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表现平稳,PM10基本无明显变化,但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详细数据见下表1):

2.1.1 二氧化硫在09~11年略微上升,但由于近几年对燃煤锅炉等控制力度的加强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的普及,11~13年基本趋于稳定。

2.1.2 二氧化氮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三年由于工业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上升较为明显,需要警惕。

2.1.3 PM10整体表现平稳,该市在总量消减上付出了大量努力,但消减与增长基本持平,需要重视。

2.1.4 近五年的环境空气达标率在86.6%~90.7%之间浮动,主要是因为每年受灰(雾)霾、秸秆焚烧等影响的天数不同,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

2.2 PM2.5项目试监测情况

为先行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污染情况,培训相关技术人才,根据其他城市先行建设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选用了美国Met-one的PM2.5自动监测仪器,建成了一套了细颗粒物(简称PM2.5)监测系统。该PM2.5监测站点处于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对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点位PM2.5监测项目日均值达标率仅为68.8%,最高日均浓度为0.312mg/m3,超标3倍以上,年均值为0.071mg/m3,超标1倍多,较老标准的达标情况大幅下降。

3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3.1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面临的问题

3.1.1 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即将完善,PM2.5监测数据可能升高

我国从提出PM2.5自动监测系统的概念,到现在的全国大面积建设,时间较短,PM2.5自动监测系统的配套的标准体系还未完善。在运行PM2.5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予以修正,确保数据准确性。

3.1.2 地形特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三大不利因素,使我市环境空气污染面临更大压力

该市中心城区大部分位于山谷之中,逆温发生频率较高,特别是夜间和冬季,逆温频率接近100%,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容易造成环境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富集,导致环境空气质量下降。而该市工业结构偏重,目前正在或即将上马的大项目较多,再加上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可以预计该市PM2.5污染负荷还将持续加重,后续PM2.5指标达标情况将不容乐观。

3.1.3 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势在必行,各种考核工作迎来更多挑战

根据环保部要求,2016年全国范围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目前状况,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必然会大幅下降,而按老标准执行的各项考核工作势必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3.2 建议

3.2.1 政企合作,寻求环保发展新道路

政府与企业都拥有各自的环境保护职责,同时也有各自的优势,在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问题上,建议以“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加强与企业合作,联手共同建设灰(雾)霾站监测站,强化环境空气监测力量,建立健全环境空气预警体系。

3.2.2 强化增量监督管理,减轻环境空气污染压力

国家和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环境质量即是要求也是责任,但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势必加重环境污染负荷。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必然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3.2.3 以多面开花方式加快减量步伐,实现环境空气改善的目标

目前在颗粒物总量减排工作中,主要重点倾向于工业减排。据研究显示,环境空气中PM10的含量50%来源于地面扬尘,在现有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工业减排,显然无法达到国家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在保持工业减排力度的同时,加大矿山、建筑扬尘、城市道路等扬尘污染的治理与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饮食油烟控制工作,从各个环节减少颗粒物,特别是PM2.5的排放量,加大减量步伐,实现环境空气改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吉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谢伶莉等.宜昌市城区典型灰霾日PM2.5污染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5.

第2篇

关键词:环境标准;人体健康;制定;改进

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008-01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升高,与此相对应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显,随着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环境标准也就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在面对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时,部分群众会提出是否符合标准就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的疑问,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2 环境标准的定义

要找到环境标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首先要明确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质量标准一般定义为以环境基准为依据,在考虑自然条件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综合分析后所制订的,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限值。

3 环境标准的制定与人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创造适宜清洁的环境,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公共福利。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号令)也提到:楸;ぷ匀换肪场⑷颂褰】岛蜕缁嵛镏什聘唬限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可见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必须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前提,以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例:在其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中明确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作用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目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大气空气质量负责,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目的。从SO2、TSP、NO2、O3、CO、Pb等污染物的修订结果来看,都从环境基准(动物毒理学、人体毒理学、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我国环境标准如何制定

中国的环境标准制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订,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作为环境标准的依据,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保护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或者超过这个剂量或浓度就对特定保护对象产生不良或有害的效应。美国、俄罗斯、英国、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对于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并建立较完善的环境基准体系。

但我国至今没有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文件,在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主要参考国际上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AQG)、美国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研究成果。而事实上,中国在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使得现行环境标准难以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虽然可以利用各地方标准加以平衡,但对环境“过保护”或“欠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欠保护”不能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安全以及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样,“过保护”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还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标准制定过程的逐步改进

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与环境基准有关的国家级科研专项,全国范围内的、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所和部分高校已开始涉及环境基准的研究,2011年10月份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的“中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环境基准研究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相比,虽然该实验室更偏重科学研究领域,在环境基准研究成果集成及整体方面的作用尚显不足,但对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修订、完善以及环境管理效果的整体提升均具备里程碑意义。

此外,我国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中加大了公众参与力度,许多法规和规章草案在通过和颁布之前都引入了公众参与讨论和评价的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项目的环境风险。以《编制说明》为例,2009年环境保护部就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有关问题,以环办函[2009]956号文件的形式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计193家企事业单位、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网站征集意见。然后,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研讨,尽最大可能保证标准限值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6 结语

必须要承认,环境标准的制定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我国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政策的不明确以及科研能力建设的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当然我们也看到,《环境保护法》、《标准化法》、《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正逐步规范环境标准管理工作,明确环境标准的制定规则。国家层面的环境标准制定系统也开始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标准与国人健康等效的新局面就在不远的将来。

参考文献:

[1]毕岑岑,王铁宇,吕永龙.环境基准向环境标准转化的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2012,12(33):4422-4427.

[2]周启星.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2010,26(1):1-8.

第3篇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20公里处,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元上都遗址”建在着名的“金莲川草原上,其周边区域是正蓝旗自然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其南部地势开阔、平坦,有滦河上源的上都河流过,属典型草原;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中部属草甸草原,周围有连绵的低山丘陵典型草原和林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元上都遗址”是亚洲北方具有蒙汉民族文化融合特征的草原都城典范,其保存完整的城市格局和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被学术界称之为“古老的生态城市”。“元上都遗址”以其潜在的突出优势和价值,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2012年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为了摸清“元上都遗址”周边大气环境现状,以利于正确评价“元上都遗址”周边大气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我们于2011年4月23日—29日对该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2自然地理特征

    2.1地形地貌元上都遗址处于燕山北麓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南麓的低山丘陵交汇地带。其东部及东南部有滦河水系穿越,河流冲积地形与山前倾斜平原相接,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秀丽的草原景色。北部是浑善达克沙地,为典型的坨甸相间的地貌类型,其间分布的平阔草原,与沙地构成了独特的沙地牧场风光。元上都遗址所在地就是着名的“金莲川草原”。富有特色的金莲川草原分布于宽谷草原区,属草甸草原类型。

    2.2气候特征元上都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光照时间长,气候变化剧烈,降水分布不均匀,多寒潮、大风、干燥、冬冷期长。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7.8℃,最热月七月份平均18.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5.2℃,极端最低气温为-36.6℃,温度日差较大,无霜期一般在90-117天。年平均风速3.6m/s,极端最大风速40.0m/s,年平均大风日数72天(风速≥17m/s),风向以西风为主。年平均降水量371.2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总降水的67%,年最多降水量558.9mm,年最少降水量为235.2mm。年平均沙尘暴日数5.7天,年最多沙尘暴日数37天,常出现在3-5月份。

    3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3.1监测点位的设置本次环境监测以保护“元上都遗址”环境质量为目标,主要在一类遗产区和二类遗产区内进行监测,监测范围为251平方公里。以环境空气中SO2、NO2、TSP、PM10为监测指标,沿“元上都遗址”周边环境评价范围内设大气监测点7个。

    3.2监测时间及采样频率监测时间为2011年4月23日至4月29日,包括:小时均值和日均值。采样频次为(TSP、PM10每天2:00、8:00、11:00、14:00、17:00、20:00;SO2、NOX每天2:00、8:00、14:00、20:00)为期7天。监测期间同步测量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见表3-1。

    3.3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分析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

    3.4监测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鉴于“元上都遗址”处于北方干旱地区,因此,TSP和PM10参照(执行)二级标准。

    4监测因子的分析

    4.1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结果汇总表见4.1—4.7。

    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作为评价依据(鉴于该项目处于北方干旱地区,TSP和PM10参照二级标准)。

    6评价指标计算

    单项评价模式:Ii=Ci/Li式中:Ii—分指数,某单一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等效影响程度;Ci—污染物测定值(mg/m3);Li—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

    7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环境质量污染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TSP:除26日2#点、28日1#、3#、4#、5#、6#点、29日1#点达标外,其余点位日平均值全部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的TSP日平均值0.12mg/m3要求,超标率为85.7%,但所有点位样本均满足二级标准TSP日均值0.30mg/m3的要求;PM10:除23日2#点、26日1#、2#、6#、7#点、27日5#、6#点、28日3#、5#、6#点达标外,其余点位日平均值全部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的PM10日平均值0.05mg/m3的要求,一级标准超标率为79.6%,但均满足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0.15mg/m3的要求;(3)SO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要求的SO2日平均值0.05mg/m3、1小时平均值0.15mg/m3的要求;(4)NO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要求的NO2日平均值0.08mg/m3、1小时平均值0.12mg/m3的要求;(5)TSP和PM1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一级标准超标率分别为85.7%和79.6%(但所有监测值均达到适用于人体健康的二级标准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元上都遗址区域处于草原风蚀沙化区,风沙较大、气候干燥、植被稀疏;而且监测时间段正是处于该地区春季风沙较多的时候。因此,这也是造成TSP和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6)结合SO2、NO2的监测结果来看,说明遗址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代表了该地区的自然本底水平。

第4篇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第5篇

一、 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与相比,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升有降,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加以考核全部达标。

1. 质量状况

大气质量监测指标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pm10。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年日平均值二级标准评定本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水平,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 污染因子比较

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浓度略低于郊县年平均值,而pm10接近城!区年平均值。我区空气质量一级天数为40天、二级天数为325天;空气质量一级为55天、二级天数为310天;总优良率均为100%。二级天数大于市区,但一级天数少于市区。

二、 原因分析及对策

1. 选址不合理

监测点位按规定应设在区政府所在地,但目前仍在朱泾镇。由于监测点位设在320国道和水泥厂附近,且近年来附近区域建筑和市政施工大为增加,客观上造成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高。

2. 监测仪器设备陈旧、分析方法落后

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测试仍采用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手段,重量法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主要取决采样仪器设备和监测环境条件。而市中心和一些区站已建立大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站,采用较为先进的采样仪器设备,提高了分析质量。若我区也采用自动在线监测,则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水平。

3. 企事业单位燃煤锅炉烟尘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气和餐饮业排放的油烟气

目前我区尚有部分地区和企业使用燃煤锅炉,城镇餐饮业油烟气大量增多,有关设施尚未完善,必须配套治理装置,或使用清洁能源。

4.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尾气排放污染严重

有关部门应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管理,按欧盟二号废气排放标准执行。

5.道路、市政、建筑工地的扬尘增多

由于近几年我区道路和基建项目大量上马,导致扬尘增多,应当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6. 土壤的扬尘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质量;成因;分析

引言

2012年初,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为了尽快按照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大气环境监测,作为安徽省皖东南的地级城市宣城市,从2012年起逐步对辖区内的国控城市自动监测子站进行升级改造。2013年底,宣城市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升级改造基本完成。随着新指标监测的开展,如同许多中部城市一样,由于近些年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区建设规模的不段扩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一些新特征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宣城市2012年前后城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所在城市近几年空气污染的新特征和形成因素,以期为管理部门进行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一、宣城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宣城市区共设3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新增细颗粒物(PM2.5)。全年连续监测366天。2012年度,全市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以API计算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42天,良的天数305天,轻微污染19天。

宣城市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与2011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4.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减少15天,轻微污染的天数增加15天。

2012年度,城区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4~0.079mg/m3,年均浓度0.038mg/m3;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07~0.064mg/m3,年均浓度0.029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29~0.215mg/m3,年均浓度0.084mg/m3。与2011年相比,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上升了11.8%、7.4%和20%。2012年新增指标PM2.5年均浓度约为0.052mg/m3,未达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0.035mg/m3的二级标准要求。

2013年度,宣城市区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全年连续监测365天。2013年全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不理想。仍然以API计算,全年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48天,良的天数273天,轻微污染33天,轻度污染7天,中度污染2天,重污染2天,污染天数共计44天。

全市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9%,与2012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6.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6天,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减少32天,轻微污染的天数增加14天,轻度污染天数增加7天,中度污染天数增加2天,重污染天数增加2天。

2013年度,城区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2~0.117mg/m3,年均浓度0.031mg/m3;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1~0.248mg/m3,年均浓度0.030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19~0.469mg/m3,年均浓度0.096mg/m3。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下降18.4%,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上升3.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上升14.3%。2013年新增指标PM2.5年均浓度约为0.060mg/m3,仍然未达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0.035mg/m3的二级标准要求。并且与2012年相比新增指标的浓度上升了15.4%。

二、宣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近几年的各项污染物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宣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市大气污染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首要特征污染物,浓度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根据宣城市历年统计显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6%以上,各类大气颗粒物是造成我市城区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2011年我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70mg/m3,与2010年相比,仅上升0.001mg/m3。但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84mg/m3,2013年达0.096mg/m3,与2011年相比,分别大幅上升了20%和37.1%,同时新增指标PM2.5年浓度也较2012年上升了15.4%。均呈明显快速上升态势。

(2)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持续上升,二氧化硫浓度有所下降。2013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30毫克/立方米,仅比2012年增加0.001mg/m3,较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上升了57.9%、11.1%和3.4%,虽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上升幅度开始减缓。2013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31毫克/立方米,相比2010年虽然上升了121.4%,但和2011年、2012年相比,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8.8%和18.4%。总体来看,二氧化硫浓度持续上升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

(3)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下降,严重雾霾天气开始增多

2013年宣城市污染天数共计44天,相比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加了40天和25天,污染天数为历年之首。在2013年各类污染天数中,不仅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天数比往年增加明显,还首次出现了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其中中度污染达2天,重污染达2天。由于这些污染天气大多集中在秋冬季节,使宣城市2013年出现了连续多日的严重雾霾天气。

(4)空气质量时空分布不均,污染季节性变化明显

由于宣城市地处内陆丘陵地区,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但降雨的年际差异、年内差异及地区差异较大。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决定了城市空气质量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近几年各月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及多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环境空气质量呈明显波动状态,但在一年四季中,空气污染指数(API)一般按冬>秋>春>夏的顺序排列,即冬季空气污染最重,夏季空气污染最轻,且夏季尤其是7月,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其他3季。每年1~3月及11~12月各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三、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宣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一些公布的城市经济和建设数据,主要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各类工矿企业工业粉尘和废气的大量排放是驱动空气中各类污染物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

随着宣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矿企业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主要以原煤为主,原煤的燃烧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颗粒物的贡献率越来越突出。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宣城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15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户,总数达1091户。随着城郊国投向阳发电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增加了煤耗量,也增减了各类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从而导致了大气中气态及颗粒态污染物浓度的不断上升。 此外,电厂脱硫脱硝装置的投产使用,以及城区天然气的大量普及,也是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开始下降的重要因素。

(2)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空气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浓度升高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呈加速递增的趋势,2012年宣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2.36万辆,2013年约15.85万辆,2014年更是达20万辆以上,分别上升了28.2%和61.8%。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工具,汽车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逐渐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和积累性,使得城市空气污染逐渐由煤烟型向复合型污染转变的态势。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各类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聚合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无机盐类),是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此外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道路狭窄和弯曲,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动车尾气监管机制,使得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与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不断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正相关性。

(3)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城区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由于近几年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类市政基础工程和生活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宣城市续建和新建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项目投资66亿元。续建、新建道路36条,竣工通车9条。宣城图书馆、规划馆、体育馆、宣中新校区、宣城合工大分校、宛陵湖西湖景区等一大批市政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市政工程以及建设项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扬尘,造成周边环境空气大面积颗粒物污染。

四、建议与对策

因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而产生的大气污染在短期内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因人类活动,如工业烟尘和粉尘、交通运输扬尘、建筑施工扬尘等而带来的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是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来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控制工业烟尘和粉尘

第7篇

曾几何时,北京城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春季,主要污染源是北风夹带来的蒙古高原风沙。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收到成效,春季风沙的威力已被许多年青一代的北京人所淡忘,相反,“雾霾”、“PM2.5”等以前并不那么“朗朗上口”的大气污染术语,成了今天人们谈虎色变的空气污染源,且在短短几年间席卷半个中国,甚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韩国、日本甚至美国、加拿大的西海岸,都尝到了不请自来“中国霾”的滋味。

正文:

对于中国雾霾的“输出”,国际间自然说什么的都有,有指责埋怨的,也有不惜倒贴资金技术要帮着赶紧整改的,这种惟恐中国空气污染“流毒境外”的心情当然大可以理解,不过认真考究起来,现代主要空气污染实际上是工业化、城市化不受欢迎的“副产品”,工业化国家要远比在这方面一度后进很多的中国,更早尝到雾霾和空气污染的滋味。

从伦敦的“雾都”名头说起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蒸汽机、铁路、都市集中供暖,以及现代化的纺织业、钢铁业和造船业,无不围绕着一个“煤”字展开。

如今我们业已知道,燃煤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氯和粉尘等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是重要的空气污染源,然而当时正沉浸在工业化喜悦中的人们却对此或浑然不觉,或不以为意。伦敦地处中高纬度的大陆西侧沿海,冬季经常为高气压所控制,造成各种燃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郁积不散,形成持久的雾霾天气。在18-19世纪时,世人尚对空气污染懵懵懂懂,将这种动辄持续整月的雾霾视作自然形成的雾天,甚至看成伦敦固有的“标志性景观”,并给伦敦起了个“雾都”的名号。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伦敦先后发生了10次以上的大规模雾霾事件,许多伦敦居民因呼吸道系统疾病感到不适,甚至导致死亡,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伦敦烟雾事件”(London Smog Disasters)的发生。

事件发生在1952年,这年12月5日,伦敦被严寒所笼罩,远较寻常浓厚的雾霾也从天而降,一直持续到10日。在这令人窒息的一周里,不断有患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系统疾病者被送入医院,其中老人、幼童、慢性病患者等身体虚弱人群在呼吸系统疾病的雪上加霜下纷纷死亡,在“雾霾周”中总计死亡人数多达4000余,其中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281人,心脏衰竭244人,结核病77人……加上此后一段时间陆续不治者,总死亡人数高达1.2万以上。此后10年间,严重雾霾侵袭事件又在伦敦爆发了12起之多。

“伦敦烟雾事件”的最重大污染源是硫氧化物,之所以在12月集中发生,是因为伦敦市民集中使用煤炭取暖,当时密集分布在伦敦市郊的火电厂、内燃机车,以及刚刚经历更新换代实现内燃机化的伦敦市内公共汽车,则成为更大的“造雾机”,而1952年底适逢罕见的高气压来袭,有害气体被高气压冷气团压制,无法发散,遂造成了惨剧。

硫氧化物雾霾是蒸汽机和燃煤时代的产物,不仅英国,二战前的欧陆工业化地区也时有发生,其中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是世界上较早有明确记载的空气污染事件。

事件发生在1930年12月1-5日,当时比利时马斯河谷是西欧著名工业区,以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和“重型轻工业”闻名于世,因此也集聚了大量的蒸汽机、火电厂和锅炉,可谓烟囱林立。这年冬天同样是严寒伴随高气压的特殊天气,剧增的取暖需求加上有害气体被冷高压压制难以散开,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让本就空气对流不畅的马斯河谷数日间被迷雾所笼罩,导致许多人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眼睛灼痛……据统计“马斯河谷事件”导致60多人直接死亡,由于当时人们对大气污染认识不足,应对和记载缺乏系统和经验,因此实际人数可能大得多。

光化学烟雾与美国

二战后世界工业和经济中心迅速转移到美国,相应的,“工业化副产品”――空气污染也跨过大西洋东移。1948年,匹兹堡东南39公里莫农加希拉河谷小镇多诺拉,发生了著名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 Donora smog)。

多诺拉集中了一些高污染工厂,包括美国钢铁的锌车间、线材厂,以及大型燃煤电厂等,1948年10月27日,当地出现了反常的“逆温层”气候,高空的冷气团和高气压将低空的暖空气牢牢压制,导致上述工厂排放的含氮、硫、氟等有毒气体和粉尘无法发散,自27日至31日,整个城市被恐怖的厚重黄色刺鼻烟雾所笼罩,全城有20人在烟雾事件期间死亡,50人不久后死亡,1.4万居民中25-50%的人患上呼吸道疾病,此后十几年间这一带的死亡率仍远高于周边地区。

在此之前美国东北部已发生过1939年“圣路易斯烟雾事件”等空气污染事件,美国人对冬季雾霾的危害已有所了解,却对特殊气候条件下10月雾霾的来袭猝不及防,遂造成《纽约时报》所谓“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空气污染灾难”。

然而“煤烟雾”和后来居上的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如果说燃煤雾霾是蒸汽机时代的产物,那么光化学烟雾则是内燃机时代和汽车文化的附生品。这种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氮、对流层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硝酸过氧化乙f,以及醛类、酮类等,大多为汽车尾气所排放,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具有特殊颜色和气味的烟雾,这种烟雾可以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伤害植物、作物,并使室外能见度降低,危害交通安全。

光化学烟雾的“原产地”不是别处,正是汽车文化最发达的美国,其中加州洛杉矶和圣华金河谷,因为汽车密集(1943年洛杉矶就有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1100多吨汽油,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悬浮物),加上地处四面环山的低海拔盆地,成为臭名昭著的“光化学烟雾之都”。

1943年7月26日,洛杉矶第一次被光化学烟雾所笼罩,由于当时正处于二战期间,惊恐万状的居民误以为日本发动化学武器偷袭,产生了巨大的混乱。这次光化学烟雾来袭,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

而1952、1955年和1970年的两次光化学污染,则成为洛杉矶市永远的痛:1952年的光化学污染发生在大气污染高发的12月,全市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道疾病发作死亡400人以上;1955年,光化学污染在盛夏9月突然来袭(这也是有史记载恶性空气污染第一次发生在夏季),猝不及防的洛杉矶人在短短两天内又死亡400多名老弱病残;1970年的光化学污染灾害,覆盖面积遍及大半个加州沿海,导致农作物损失2500万元,75%洛杉矶市民患上眼科疾病。

污染的转移

耐人寻味的是,空气污染的重心会随着工业化的发散和转移,而随之移动。

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就是一个典型:在一片废墟中高速复兴的日本,其空气污染的“发展”速度也“超英赶美”。

1960年,日本三重县四日市突然成为哮喘高发地带,当时正沉浸在“争分夺秒重建”中的日本人对此不以为意,但自那以后的12年间,四日市及周边地区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扶摇直上,城市也不时被浓密的雾霾所笼罩。

经调查发现,这里集中了大量燃煤产业和火电厂,排放出许多类似伦敦雾霾成分的硫氧化物,致使和伦敦远隔万里的四日市,居然发生了和雾都伦敦相似的燃煤雾霾,并成为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四大公害事件”之一。

由于跳跃式发展,日本的大气污染也“跳跃式”地迅速从燃煤雾霾“进化”到光化学烟雾时代,1970年7月8日,当时已成长为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东京都发生了大规模光化学烟雾和二氧化硫废气污染事件,导致上万人受害。

缘何“雾都”会转移?

如前所述,“雾都”的转移是和工业化传播轨迹一脉相承的:最早进入蒸汽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英国、德国,也因燃煤、煤炭发电和大工业而出现第一批“雾都”;汽车文化最发达的美国则成为光化学烟雾的“故乡”;战后日本产业的腾飞,让它接过“雾都”接力棒;而中国的“雾都”,则大多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20多年里陆续“打响知名度”,随着工业化链条的继续延伸,“雾都”的名头还会向更后起的国家城市发展。

而另一方面,最早受害的工业化国家也是最早下大力气投入空气污染治理的。

道高一丈

其实早在1891年,英国就有人引述公共健康(伦敦)法案,对重空气污染排放企业进行投诉,一些有识之士也努力推动将“禁止工厂烟囱冒黑烟”写入了法规,但支持“先发展后治理”的声音仍然占上风,他们以“95%的黑烟是居民取暖壁炉燃煤造成”为由拒绝整改,而不论法律或环保人士对此却束手无策。

“伦敦烟雾事件”让英国人猛省,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专门大气污染规管法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 1956,1993年被新版同名法规替代)诞生,对家庭和工厂燃煤实行严格限制,包括市区不允许保留电厂,工厂烟囱必须达到特定高度,市民生活用炉灶必须“去煤炭化”,以及进一步推广集中供暖以取缔壁炉等。1968年以后英国进一步出台一系列旨在减少废气排放的法规,1980年以后则将治理汽车尾气当作重点,1995年起,根据93版《清洁空气法》,制订了全国空气质量战略,要求各城市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环评并限期达标。2003年,伦敦市还曾推出争议极大的“私家车拥堵费”……自1965年起,伦敦就甩掉了“雾都”的帽子,至1985年全年有雾天数从以前的几十天减少至不到5天。

美国早在19世纪末就有东北部个别城市推出了地方性空气污染治理法规,但效果并不显著。随着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的发酵,美国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1970年12月31日,《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签署生效,第二年,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首次规定了《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这一标准仍是以空中悬浮物(TPS)为基准空气污染物,适于监控传统的、因燃煤而导致的雾霾天气,但对于类似1970年加州光化学烟雾危机那样的、由粒径较小颗粒物所引发的空气质量问题,如光化学烟雾污染,则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1984年,美国环保局提出正式建议,希望将PM10作为基准空气污染物,取代原有的TPS,1987年,美国通过修改《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引入PM10概念,即年平均50微克/立方米,和24小时平均150微克/立方米的浓度标准。同时,原有的TPS标准仍然延续。

许多环境专家研究后认为,PM10所监测的颗粒物仍然粒径较大,对更细小的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无力监测,应该在《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引入PM2.5的新基准空气污染物参数。1997年,新修改的《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入了PM2.5的指标,即年平均0.015毫克/立方米,和24小时平均0.065毫克/立方米,原PM10标准不变。

因PM2.5标准实施成本过高,尽管此后近10年里,美国几乎每年修改NAAQS,但直到2006年,《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才进行了诞生以来的第三次修订,取消了PM10年平均值参数,将PM2.5的24小时平均指标提高到0.035毫克/立方米。

至此,美国《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参数基本固定:PM10的24小时平均指标0.15毫克/立方米,无年平均指标;PM2.5的24小时平均指标0.03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指标0.015毫克/立方米,成为公认的国际间空气污染治理法规“标杆”。

“后起”国家日本也在经历“四大公害事件”后痛定思痛,于1967年通过《公害对策基本法》,放弃了战后一直尊奉的“经济优先”原则,1968年生效《大气污染防止法》,并在1970、1972和1974年三次大幅度修订,在世界上首创了硫氧化物总量限制原则。

然而“道高一丈”又谈何容易。

正如美国乔治亚大学环境历史学家斯蒂芬.麦赫姆(Stephen Mihm)等所指出的,法制法规仅是“减排”和治理空气污染的一环,真正行之有效,则要依赖产业转移、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改变,如伦敦,虽然早在100多年前就努力立法限制有害气体排放,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传统产业转型和生活方式改变,才真正收到效果;烟囱密集、历史上是著名“雾区”的德国鲁尔区,则是在战后核能取代传统褐煤发电后,污染治理才真正收到显著效果;至于美国,自最后一次洛杉矶大规模光化学污染事件发生至今,洛杉矶私家车数量增长到原先的3倍,尾气排放却同比减少75%,这应归功于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第8篇

1、空气质量指数中臭氧高于100微克/立方米算超标。

2、针对日益凸显的臭氧污染,我国实施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增加了臭氧(03)监测项目。新国标关于臭氧的控制标准为臭氧8小时浓度日平均值一级为100微克/立方米,二级为160微克/立方米。

3、PSI将空气质量分为5级,即0~50为良好,51~100为中等,101~200为不健康,201~300为很不健康,301~500为危险。此指数适用于城市空气污染的评价。参数多,实用性强,采用分段线性函数的方法较为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2014年第三期

1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案

采用TSI8534型DUSTTRAKTM气溶胶监测仪检测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该仪器可同时测量、显示、记录空气中颗粒物的5个不同粒径档的质量浓度分布,分别为PM1、PM2.5、PM4、PM10及TSP。本次测试中,采样流量设置为3L/min,每2s采集一次数据。笔者在冬季分别对A、B建筑所选办公室内外的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各监测3天,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监测1h。根据监测时间和地点,将各组监测数据编号为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B11、B12、B13、B21、B22、B23、B31、B32、B33;被监测办公室在监测过程中室内人员均正常办公,无剧烈运动,室内打印机未工作,门窗关闭,空调正常工作。在监测过程中对所监测的办公室空调送风系统内的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其中A建筑的监测内容为室内机过滤网前后的颗粒物浓度,B建筑的监测内容为空调送风系统内各风管(总送风管、新风管)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在上述测试之余,在对B建筑监测的第一天对B建筑其他楼层办公室、防烟楼梯间内颗粒物浓度进行抽测。由于只有一台TSI8534,为准确反映室内颗粒物浓度和室外颗粒物浓度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将每次监测时间设定为5min,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监测交替进行。

2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2.1办公室内外的监测结果及分析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监测值将反映室内、外颗粒物污染情况。对室内外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的每个小时监测值求均值,对比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的《空气质量准则》设定的空气质量准则值及三个过渡期目标值的24h均值[6]、中国2012年12月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24h均值的准则值[7],制作对比结果图如图2、3;其中《空气质量准则》设定的PM2.5质量浓度24h准则值25μg/m3,PM10质量浓度24h准则值为50μg/m3;过渡期1内PM/PM10的24h均值的目标值为75/150μg/m3;过渡期1内PM/PM10的24h均值的目标值为50/100μg/m3;过渡期3内PM/PM10的24h均值的目标值为35/7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设定的24h均值准则值与《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期1的目标值相同。由图2可见,2/3的A建筑室外PM2.5质量浓度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浓度限值和《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期3的PM2.5目标值75μg/m3,所有的B建筑室外PM2.5质量浓度监测值超过75μg/m3;可见A、B建筑室外PM2.5污染频率较高。笔者考察监测建筑周边环境,得知A、B建筑均临靠主要交通干道,来往车辆频繁,汽车尾气使得周边环境颗粒物污染严重。此外,1/3的A建筑室内PM2.5质量浓度监测值超过75μg/m3;B建筑室内PM2.5质量浓度监测值均小于75μg/m3;可见在监测时间内,B建筑室内PM2.5污染频率小于A建筑。由图3可见,A、B建筑室外PM10监测值中有2/3的数据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10浓度限值和《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期3的PM10目标值150μg/m3;A、B建筑室内PM10质量浓度监测值均小于150μg/m3。对比相应监测时间内室内PM2.5、PM10的污染情况,可发现监测时间内PM2.5污染较PM10污染频繁。对比图2与图3,计算室内外PM2.5与PM10的质量浓度比值,得到图4;可发现室外PM2.5/PM10值均大于75%,室内PM2.5/PM10值均大于90%,可见室内外空气中PM2.5是PM10的主要质量成分。对比《空气质量准则》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PM10和PM2.5质量浓度限值的规定[6][7],可发现PM2.5质量浓度限值为PM10质量浓度限值的50%,显著小于环境空气中PM2.5/PM10比值,这是造成PM2.5污染频率高于PM10污染的原因。对比室内、室外PM2.5/PM10比值,发现室内监测数据的PM2.5/PM10值大于室外监测数据比值,这一结果是巧合还是有规律可循,需更多监测数据予以验证。对比图3与图4,可发现室外空气颗粒物浓度高时,室内颗粒物也相应较高,室内、外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变化具有较一致性;计算PM2.5、PM10的I/O比(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比),得到图5;可发现两建筑监测数据的9个I/O比值均较一致,表明室内颗粒物浓度与室外颗粒物浓度有较高的相关性。此外,图5中可看出A建筑PM2.5、PM10的I/O比均显著大于B建筑;相比B建筑,A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不佳,围护结构缝隙较大,且无新风过滤器,对随着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滤除效率低,导致A建筑颗粒物I/O比显著大于B建筑。从图5中可见PM2.5的I/O比略大于PM10的I/O比,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室内颗粒物污染多来源于室外,室外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及围护结构缝隙时,大颗粒物被滤除的概率大于小颗粒物,从而使得PM2.5的I/O比略大于PM10的I/O比。

2.2空调送风系统的监测结果及分析现场利用TSI8534测试A办公室室内机的送风口和回风口的颗粒物浓度,测试结果显示送、回风口颗粒物浓度监测值相同,即所设置的过滤网对PM10及PM2.5无过滤效率。对B建筑2#过滤器(铁丝网过滤器)上、下游的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显示该类型过滤器对PM2.5的过滤效率为0。在新风管上1#测点处测得经新风过滤器处理后新风中的颗粒物浓度,在送风管2#测点处测得新回风混合后经过2#过滤器处理后的送风颗粒物浓度,测试结果见表1。与同时刻B建筑室外颗粒物浓度对比(室外颗粒物浓度为PM2.5:238μg/m3),可发现新风处理器中1#过滤器对PM2.5的过滤效率为42.5%(1-137/238);室内回风与其PM2.5浓度2倍以上的新风混合后,送风PM2.5浓度增加有限,可见新风比较小,按PM2.5浓度计算,得新风比为4%。按照10%新风比计算,空调系统送风的颗粒物浓度将为69.5μg/m3。若空调系统新风过滤器对PM2.5的过滤效率为0,可计算得,在4%的新风比时,送风的颗粒物浓度为69.0μg/m3;而在10%的新风比时,送风中颗粒物浓度为79.6μg/m3;可见新风过滤器过滤效率和新风量的大小对送风颗粒物浓度增减有明显影响,直接影响室内颗粒物污染特性。

2.3B建筑其他楼层及防烟楼梯间的监测结果及分析在对B建筑监测的第一天,对B建筑其他楼层办公室及防烟楼梯间内颗粒物进行抽测,现将结果绘制成图6,图中BA-BL表示各楼层办公室,FY表示防烟楼梯间;结果显示防烟楼梯间内颗粒物污染极其严重,达507/537μg/m3(PM2.5/PM10);而BA层办公室内颗粒物严重超出其它楼层办公室内颗粒物浓度及室外颗粒物浓度,达92/108μg/m3(PM2.5/PM10)。经笔者考查发现楼内人员将防烟楼梯间作为吸烟室,且防烟楼梯间内通风不畅;而BA层办公室内人员在监测时间内正在进行打包活动;对比B建筑内其他办公室颗粒物监测结果,可得到吸烟、室内人和物的剧烈活动等会引起室内严重颗粒物污染。

3结论

1)受监测办公建筑室外PM2.5污染严重;不同等级的办公建筑室内颗粒污染程度不同,甲级写字楼室内颗粒物污染较普通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污染轻;甲级办公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I/O比较普通办公楼低。2)空气质量规范对PM2.5与PM10浓度限定值的比值与实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比值存在明显区别,规范限定值的PM2.5/PM10比值显著小于实际空气中PM2.5/PM10比值,造成室内外的PM2.5污染均较PM10污染频繁。3)室内人与物的剧烈活动、吸烟等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颗粒物,造成严重室内颗粒物污染。

作者:陈治清林忠平朱卫华张昊单位: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重污染天气;形成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22.7 文献标识码:A

1大气污染的分类和定义

按照新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数等级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严重污染”是空气质量最差的一个等级。重污染天气是表征空气质量的当天空气污染指数(API)大于等于201数值,即空气质量达到4级及4级以上污染程度的统称。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不同成因和污染特征可分为静稳型、沙尘型两类。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是指由于出现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最终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重污染水平。沙尘型重污染天气是指外来沙尘或者本市局地大风扬沙造成的颗粒物重污染。去年冬季,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城市造成的雾霾天气就属于静稳性重污染天气。

2 引发重污染天气原因分析

引发重污染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PM10 和 PM2.5)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 的含量相对较高,属主要诱因。随着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的。“煤烟型”加“复合型”污染特征越来越凸现。工业企业燃煤是主要来源。汽车尾气排放是重要来源。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我国城市污染逐步进入以多污染物共存、多污染源叠加等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汽车尾气不仅直接排放苯、甲苯、重金属等危害性极高的颗粒物,而且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气体,可以氧化成硝酸盐和硫酸盐,形成粒径较小的粒子,变成PM2.5污染物,直接入肺,危害健康。机动车污染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日益加重。长期以来,河北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的比重较高,尤其是近些年重化工业布局向环渤海地区集中。河北产业结构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带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变强。

3、应对对策研究

3.1发达国家应对对策

在工业化进程中,英美等发达国家也出现过类似的大气污染现象。这些国家主动应对,积极探索,颁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相关立法,大气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伦敦大雾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积极采取立法应对,如 1954 年伦敦市通过了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再如1956 年英国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依据相关立法,伦敦市采取了关闭市内发电厂、强制提高烟囱高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治理。美国早在 1997 年就提出对 PM2.5 进行监测,并把其纳入强制性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有效的减少了可入肺颗粒物的排放量。此外,美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的经验,也可供我国借鉴。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排放权交易机制,并通过修订《清洁空气法案》的方式将排放权交易机制上升到法律层面,借助于排放权交易机制及其他相关机制,30年(1970 年-2000 年)减排了约 47.6%的二氧化硫。

3.2我国采取的解决方法

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最重要的大气环境治理立法。依据该法,环保部门加强了对大气污染排放的监督和管理,确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申报、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制度。1996 年修订通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 PM10纳入标准体系,2012 年修订通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则进一步把 PM2.5纳入环境标准体系。将可入肺颗粒物纳入强制性的环境标准体系,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首先执行。

4 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建议

近两年我省及我国的重污染天气频发,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对人体健康、社会活动、经济发展的损害也越来越明显。这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已进入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应有非常做法。本文对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改善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4.1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地位

在非常时期,摒弃传统环境立法所强调的协调发展理念,,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果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发生冲突,应当以生态利益为重,使经济建设在环境质量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2明确监管职责,健全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

环境监管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建议明确政府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领导作用,确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主导地位,明晰各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具体职责,使得相关部门在处理像重污染天气这样的大气污染事件时能够各司其职,并快速应对。

4.3树立大环境理念,协同行动控制大气污染

当重污染天气出现时共同限产减排,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打破部门和地区隔阂,建立常设性的污染治理和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在污染应急工作中,注重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加强协调配合,力争实现应急的无缝对接,步调一致。

4.4加快能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标本兼治目标

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建立统一管理机构,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推广新能源和洁净能源的使用,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和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战略。

4.5加强公众参与

第1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北黑高速公路起自北安市,止于黑河市爱辉区,该公路的建设为黑河市乃至整个黑龙江省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对沿线区域的声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等必然也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依据现场调查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对北黑高速公路对沿线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分析做简要论述,以期对同类项目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 水环境评价标准

本工程穿越的河流有温奈尔河、讷谟尔河、引龙河、龙门河、辰清河、逊别拉河、卧牛河、公别拉河和石金河。

1.1.1 评价标准

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及黑龙江省环保厅的执行标准确认函,评价区内逊别拉河全河段(包括辰清河、卧牛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类水质标准,讷谟尔河全河段(包括温奈尔河、引龙河)、龙门河、公别拉河和石金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质标准。鉴于标准中对悬浮物(SS)无规定限值,评价标准参照执行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Ⅱ级、Ⅲ级标准。

1.1.2 排放标准

本工程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1.2 水环境影响分析

1.2.1 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分析

在公路施工期不可避免的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污染主要来自于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以及施工期施工机械跑、冒、漏的污油等对水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工程所跨河流的水量相对不大,在桥墩施工时采用围堰法,避免将泥沙直接排入河流中。沿线的桥梁上部结构基本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一般为预制厂预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在严格的施工管理下,不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1.2.2 营运期间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运营后,随着交通量的逐年增加,沉落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车辆油类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其它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随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流进桥梁下游水域,对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成分是悬浮物、油和有机物。由于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空气湿度、风速等多种因素有关。高速公路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桥面污染符合比较一致的情况下,降雨初期,桥面径流污染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降雨一段时期后,污染会逐渐降低。但为了减少路面径流污染物对沿线水体水质的污染,工程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减少路面径流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公路服务设施废水。本工程建服务区4处,收费站7处。服务区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收费站主要为生活污水。因此,应建有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排放的水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2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 声环境评价标准

2.1.1 评价标准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文]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评价范围内居民区在道路及连接线红线外35m范围以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道路及连接线红线35m以外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辅道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学校等敏感建筑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2.1.2 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2.2 声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施工噪声因不同的施工机械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不同,夜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比昼间大得多。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昼间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30m的范围内,夜间将出现在距施工场地300m的范围内。公路沿线居民点均离路较近,虽然昼间受到影响相对不会太大,但夜间对居民影响较大,在相应路段施工应考虑到当地住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施工影响程度大的敏感点路段夜间应禁止施工,尽可能将固定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集中的地区,条件允许情况下搭建声屏蔽设施,遮挡住固定的强噪声施工机械。

3 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3.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3.1.1 评价标准

评价区内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3.1.2 排放标准

根据黑龙江省环保厅的确认函,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施工期沥青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营运期服务区、收费站等服务设施的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3.2 TSP的影响分析

TSP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开放或封闭不严的灰土拌和、储料场、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漏撒,临时道路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等。路基填筑作业可能会对路线两侧50m内的村庄和拌合站周围150m范围内的村庄造成粉尘污染。

根据有关测试成果,在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下风向50m处大气中TSP浓度8.849mg/m3,100m处为1.703mg/m3,150m处为0.483mg/m3,在200m外基本上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按上述监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衡量,应将上述拌和站设在村庄敏感点的下风向200m之外或避开下风向200m范围内的村庄、学校。

对于石灰在风力下发生的扬尘,可以通过洒水、蓬布遮挡等措施防治。石灰和粉煤灰等散体物质运输极易引起粉尘污染,其影响范围可达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仍可能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4倍之多。因此,对运输运输散体物质车辆必须严加管理,采取用篷布盖严或加水防护措施。

3.3 营运期间汽车尾气的影响

营运期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沿线地区近几年的风场特征和公路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源强的预测可知:(1)沿线主导风向有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且当地风速较大,对污染物也具有很好的扩散作用,对路线两侧的影响较小;(2)根据对源强的预测可知公路的营运期各期污染物排放较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其中TSP扬尘主要源于环境本底,路面起尘贡献值极小;NO2也不存在超标现象。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

4 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雾霾;PM2.5;秸秆;空气质量;中国

1 中国城市的雾霾现象

从2011年11月起,中国开始执行国家PM2.5监测计划。随后,国家环保部于2012年2月开始试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是我国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深知抗击与消灭空气污染的过程会很漫长,2012年6月第二周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雾霾天气还是令举国震惊。这场雾霾席卷中国中部地区及华东地区大部分省市,图1显示了雾霾波及的8个省市,包括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浙江省以及上海市等。雾霾面积之大,范围之广皆属空前。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民众眼中的城市雾霾的形象变得清晰,雾霾天气出现常态化趋势。由于PM2.5粒子的散射消光贡献占大气的消光度的80%,PM2.5浓度的高低是决定大气能见度的关键因素。此外,大规模的雾霾污染天气被证明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影响[1]。传染病学研究表明,PM2.5环境质量浓度与人体不良健康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亡。

这场雾霾期间,2012年6月11日,在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人们目睹了十年以来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雾霾覆盖范围大、空气中颗粒物浓度高且持续时间长。当天,黄色的烟雾弥漫整座城市,能见度下降至500米,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空气中弥漫着刺激性气味,迫使人们不得不尽量停留于室内,外出活动则需要带上口罩来防护口鼻。根据当地环境监测站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见图2),当天早上10点至11点,短短一个小时之内,PM2.5质量浓度小时均值从43μg m-3陡升至589μg m-3,并且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持续处于超高浓度水平(超过500μg m-3),直至下午2点达到峰值613μg m-3。在峰值之后,PM2.5的浓度有小的波动,6月12日其质量浓度日均值高达370μg m-3,超过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均浓度一级标准值(35 μg m-3)约10倍。直到6月13日,才恢复到达标水平。我国中部地区及华东地区的其他城市,包括南京、杭州、南昌等,在此段时间同样遭遇了相似的重雾霾天气(见图1)。

2 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大范围、严重灰霾天气也使PM2.5空气质量正受到国内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突如其来的雾霾天气,使广大市民直接感受到严重空气污染的危害。人们希望知道究竟为什么会产生雾霾?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否与某些化工厂的废气排放相关,或者仅仅是由于恶劣的天气?我国环保部门将2012年6月发生严重雾霾主要归因于两点:第一,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份,麦收季节会燃烧大量秸秆,这是大气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环保部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这些省份6月初确实存在过大量密集的烧秸秆着火点。例如,位于湖北省东北方向的安徽省及河南省,分别被观测到174和92个着火点,这还不包括被云覆盖而无法被反演算法捕捉到的着火点(图1)。这些省份燃烧秸秆产生的颗粒物,可能会在1500-3000m的高空,随着速度为8-12m s-1的东北风输送至湖北省。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大气颗粒物进行了抽样测试,发现雾霾天气期间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碳含量陡升。这验证了武汉市雾霾颗粒物确实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的燃烧,即秸秆燃烧。第二,逆温现象与高湿度导致大气稳定度升高,这些不利的气象条件阻碍烟雾在大气中的扩散,逆温层隔绝了空气层之间的对流,使污染物累积的几率增加[2];同时,高湿度也会促进空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增长,从而增加气溶胶粒径和消光度[3],使得能见度和大气环境质量更为恶化。

3 雾霾治理建议

不利气象条件所导致的雾霾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控制的。如果主要污染源――秸秆燃烧被禁止,那么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应该会大大降低。然而事实上,近几年每个麦收季节,地方政府都实施了秸秆禁燃工作,但雾霾治理的成效却很有限。为此,我们对政府控制秸秆燃烧的工作提出以下两个建议。首先,与其单方面控制秸秆燃烧,不如实施激励政策,吸引企业及农户对秸秆进行资源再利用。例如,减税政策可以促进秸秆产业链的建立,将秸秆用于生物质燃料、发电、造纸、土壤肥力及家畜饲养[4]。其次,就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而言,改善地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很有必要[5]。2012年以前,中国环境空气监测网所设监测点位仅涵盖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并且常规监测指标中不包括PM2.5。2012年,中国环保部提出,在原有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的基础上,将建成覆盖范围为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含地、州、盟所在城市)的新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地级以上城市);并要求所有国控点位全面依据新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并对公众实时信息。目前,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的建设基本完成,其数据、监测预警等功能仍在不断完善中。这些措施,将为中国雾霾空气污染治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Chen Y, Ebenstein A, Greenstone M, Lie H.B.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3,110(32):12936-12941.

[2]Tao, M. H. Chen, L. F. Su, L. Tao, J. H. Satellite observation of regional haze pollution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 [J]. J. Geophys. Res,2012,117,D12203.

[3]Cheng, Y. F. Wiedensohler, A. Eichler, H. Heintzenberg, J. Tesche, M. Ansmann, A. Wendisch, M. Su, H. Althausen, D. Herrmann, H. Gnauk, T. Br¨uggemann, E. Hu, M. and Zhang, Y. H. Relative humidity dependence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in the surface boundary layer at Xinken in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An observation based numerical study [J]. Atmos. Environ,2008,42,6373-6397.

[4]Li, Q. Chen, D. Zhu, B. Hu, S. Industrial straw utilization in China: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competition. [J]. Technology in Society,2012,34(3):20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