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时间:2023-05-31 09:1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休闲农业文献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第1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衡水;建议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观光旅游功能,二是农业高效功能,三是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1]。近年来,衡水市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村镇越来越多,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北京、四川等农业休闲旅游开展早、经营好的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 衡水休闲农业的现状

衡水邓庄植物观光园位于衡水市东部,是衡水发展较好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其先后投资170多万元新建连栋温室1栋,修建了绿色长廊和百亩果脯采摘园,完善了蔬菜花卉组织培养中心和肉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把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改造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观光、学习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春节期间供应各类蔬菜花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在平时只有一些热带植物供游客参观,休闲娱乐相对较少。目前已经成功引种美国、以色列、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新、奇、特、优瓜菜和花卉品种,其中樱桃西红柿、五彩椒、球形茴香、迷你黄瓜等38个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

2 发展衡水休闲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该地区具有众多的原始人文生态景观、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古朴的民俗风情、各种农事节庆活动,这些资源均有待开发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休闲农业产品[2]。如对衡水农村古代建筑遗址的利用,包括古城、古井、古桥、古宅、寺院等建筑;对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等具有地方特色艺术品的利用;此外还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传统节日、婚嫁礼仪及健身活动、宗教仪式、制作名优土特产品、绿色食品、乡土工艺品,旅游高峰期从事划船、抬轿、骑马、民俗表演、指导游客体验农耕生活等等。

衡水的休闲农业尚处于初兴阶段,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势头很好,速度在不断加快,开发的潜力在不断挖掘,并已在农业和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现阶段休闲农业的市场定位还不很准确,经营水平还不很高,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休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突显;休闲农业的发展尚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休闲农业的品牌化意识不强;休闲农业的休闲文化理念发掘不够。

3 衡水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议

衡水休闲农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地势资源、环境资源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名优新特农产品。有条件的话,要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水果、蔬菜、花卉和其它观赏植物,引进工厂化生产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量[4]。可以以展示古老的农业历史文化变迁和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发展成就为主题,结合园林建设,加入衡水的文化与之融合,使这些景观在内容、形式、结构等因素中深刻反映历史或现代特性、痕迹。在农作实践过程中,春季的繁花绿叶转而到秋季的层林尽染,游人的神志伴随着愉快的心境在时空中纵横驰骋;当游人在农家亲手制作无污染、新鲜干净的绿色蔬菜和味美的鸡鱼等佳肴时,一切尘嚣、烦忧也都烟消云散。

4 结语

休闲农业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又是绿色旅游的新热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因此,以回归田园、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城市旅游者。衡水的休闲农业已慢慢发展起来,可以借鉴发展较好的一些地区如北京、四川、河北秦皇岛的集发农业观光园,做出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文化、创出自己的品牌。

(收稿:2011-12-13)

参考文献

[1] 平,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M]. 青海农林科技,2001(4):19-21.

[2] 陶开宇.郊区休闲经济大有作为[J].经济沙龙,2003(7):16-19.

第2篇

关键词:发展;休闲农业;若干问题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06-2

1 休闲农业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农业发展主流方向

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业为主体,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与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的需要,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总体上体现出多产业共同融合、主客体双向互动的特征。发展原因和背景如下:

1.1 观光农业的高效益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一条新途径

我国传统的农业,是以种养为模式的第一产业,比较利益低,经营风险性大。开展观光农业旅游,使农业从土地本身单一经营发展到“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空间,可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符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我国要改变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发展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无疑将成为主流方向之一。

1.2 社会资金寻求新的投资利益方向的必然选择

汽车与城市房地产业曾经火爆一时,一度给我国疲软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性优惠,并以其形式新、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很快得到社会资金的青睐,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后续跟进。同时,这一产业也因为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和情感渴求,而迅速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3 后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人类日益或者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喧闹的城市,忙碌的人群,林立的高楼大厦已经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乡村的泥土气息与田园花香。我国城市居民大部分来自农村,与农村、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山下乡”、“五•七”干校的经历,沉淀在几乎两代人的记忆深处,形成一种怀旧与寻根意识。近几年广东几个旅行社以“当一天农民”、“插一次队、落一次户”为口号,组织了知青游、干校游等旅游项目,参加者十分踊跃。

2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1 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基础设施薄弱,布局分散

我国现有的休闲农业大多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为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出台了一些低价租赁土地、减免财税等系列政策,但由于政府对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不到位,加上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使得一些地方休闲农业的景点开发一哄而上,景区缺少总体布局规划。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多有重复或雷同。有的虽然园区设计理念和规划较好,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要么资金缺乏,要么管理和服务体制不健全,功能缺位,导致实际效果和当初的规划设计差距甚大,影响了应有效应的发挥。特别是那些直接由农民个体或乡村集体出资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9.5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大多小于这个规模,由此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

2.2 区位选择不合理、产品类型单一、缺少特色

2.2.1 区位选择不合理 发展休闲农业的区位定位至少应考虑到以下三点:一是大中城市郊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最基本的客源市场是“城市游客”;二是著名的旅游点应以景点内的游客为目标客源,直接将休闲农业纳入景区之内,编入旅游路线,作为景点开放,供游客观赏;三是特色农业基地就应以特色农业为特色。但近几年来我国的休闲农业在区位选择上却很少充分考虑到休闲农业的客源、旅游项目和其他经营条件等特性,导致休闲农业在数量上虽然得到不断增加,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经营成功的案例却不是很多。

2.2.2 产品缺少特色 我国已有的休闲农业园中,多见观光果园、观光林场、垂钓园,旅游项目大同小异,没有突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民族化、地方化和特色化倾向,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有的休闲农业园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造成非自然技术手段为主体的现象,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十分明显;有的则是休闲农业园区在开发新产品时,不重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价值,过分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不到原有的特色;甚至有的休闲农业是由当地农民自行盲目开发的,在视野上仅仅局限于当地,缺乏对外部相关信息的了解,结果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互补性差,间接形成同业的恶性竞争。

2.2.3 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知名品牌 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资金投入少,存在整体建设水平低、旅游环境差、卫生条件不达标、接待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加上缺乏专业水平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导致管理粗放、涣散,各旅游项目间得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不统一等问题,产品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三是由于协调力度不够,休闲农业多采用农户独立经营模式,项目较分散、内容较单一,这样的话,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更不会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3 根据国际经验,针对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的规划、管理要到位

3.1.1 要合理规划布局 要遵循科学性、区域优势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性原则,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区域、功能和形态定位,将休闲农业规划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规模化经营的目标重新整合资源,并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统一结合的方法,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1.2 政府要主动做好治安、物价、金融等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引导、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

3.1.3 可采用多种所有制方式,充分尊重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注意发挥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为此,可以引导农户开办与休闲农业项目相关的协会,通过协会从而帮助农户自律,规范这一行业的发展,有效地弥补政府直接管理带来的盲点。

3.1.4 提高休闲农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休闲农业经营者可以采取引进专门人才、进行统一培训,增加外地学习机会等多种方式,既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要保证从业人员素质。必须克服小农经济思想意识,具备独特的眼光、清醒的商业头脑、丰富的农业知识、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唯有如此方能经营新型休闲农业。同时,休闲农业经营者还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从实际情况来看,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多采用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家族式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很难适应社会化、市场化、知识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大部分个体农户从自身角度来看,他们基本没有能力接待团体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所以,推动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走上农场规模性发展的道路成为一种重要选择。

3.2 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力度

在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城市自发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可是在休闲农业方面却没有更多的投入,所以,一方面要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和旅游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发农业的同时发掘旅游资源,也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便利完备的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配套条件,才能够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尽快加强园区景点科学化、规范化,才是休闲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休闲农业不是搞个温室、棚架或是简单建造围墙挂个牌子那么简单,而是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努力提高游客的重游率,甚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3.3 充分利用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已有五千多年农耕文明的历史,贴近大自然、回溯农耕文明的渴求正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内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我国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动技艺对外乡人、外国人都很具吸引力,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别具特色,可以在利用发展休闲农业同时,与民俗风情风俗相结合,让前来体验的游客可以领略到各民族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产方式。

3.4 加强客源市场开发

从客源市场开发业务的角度来看,以巩固城市客源为根本的情况下,同时大力开发学生市场和农民市场。作为城市里的孩子,休闲农业恰好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新知的机会和场所,弥补了他们在这类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之处。从另一角度看,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园对广大农民,以知识教育为内容的教育农业园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都具有相当大吸引力。因此通过对农业资源、旅游休闲农业产品进行精心加工、包装和组合,使之具有丰富而完备的教育功能,让游客们可以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在观光中增长见识,在劳动中陶冶情操,在娱乐中升华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118.

第3篇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的构建

推――拉理论。英国学者唐曼(Tolman)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推动因素),外在动机包含认知(拉的因素)。旅游学者戴恩(Dann)认为,推动因素是内在的,是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与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知所产生,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依据该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

通过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图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推(旅游供给)和拉(旅游需求)二者之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进行交流,彼此影响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物质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线的供需双方的初级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时供需双方以文化为主线的精神层面的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认同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心灵上的交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成为“第二家园”,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为此,如何使旅游者形成这种根深蒂固感是对开发模式建设提出的第一个课题。

2.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开发模式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政府的角色、融资问题、社区参与问题。

3.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中也应对支持因素加以重视。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同时要构建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文化付诸实际,即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上与生态文化相对接。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以生态文化发展思想指导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建设,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理:

(1)以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景观体系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在整个农业景观系统的规划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继承自然,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迹,多一些纯朴、少一些现代干扰。其次要注重对农业景观板块这一概念及有关理论的应用,构建由农作物、花草树木、水体、路径和文化景观要素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

(2)以文化的塑造来克服休闲农业旅游的季节性限制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观为基础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旅游季节性的干扰。虽然通过对绿地、树木、花草、水体等自然景观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但是这些毕竟是辅助的景观系统,当农作物收割后或刚种植时,整个休闲农业旅游地会显得格外萧条,游客量锐减。这样通过对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健身、养身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挖掘,构建特设休闲养身、文化体验项目来缓解旅游季节性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冲击。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得以实现。一是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建设节能型建筑、节约型旅游产品和对由旅游导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和建立节约制度,不但旅游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节约意识。

2.构建多元型融资方式

探讨旅游融资方式之前,需要明确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构成。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包括三个层次,即旅游资源区土地资本、旅游自然资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资本(即第一、二类资源)和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可见,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从资本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构成为资本的投入,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一般而言,旅游开发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七种:银行信贷、私募资本融资、整体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性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信托投资、国内上市融资。针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具体特征和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比较可行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农户、村委会、企业的相互组合形式,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投资的比重会逐渐增大,政府的比重相应的减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集中经营转变),企业(包括银行)的投资比重会逐步加大。

(1)“政府+开发商(农民)+社区(村委会)”的中小型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从顺序上看,我们会发现这种旅游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次是农民或开发商,最后是社区。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初期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他们也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

(2)“开发商+社区+农民(村委会)”的规模化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规模化休闲农业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农民和农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规模的投入,同时,政府为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化发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和有关政策支持,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必然需要引进企业(包括银行)。

3.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走品牌化战略

(1)主题上构建第二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者对农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传统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产品虽然盛极一时,如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只能算是高级农家乐,主要的旅游活动仍然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娱乐上,并不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是为游客营造第二家园的休闲农业类旅游发展模式,其产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闲性、体验性,经营者要提高品牌意识,积极走品牌化战略。

第二家园是相对游客现在的居住地而言的,第二家园是对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特征的概括,其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的购回,将自身置于纯朴的民风、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之中,使游客身体上获得最大享受,心灵上得到的最大抚慰。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游客购回的空间主要是指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生活空间是指游客通过购回的方式,获得在乡村暂时生活的权利,与农民一起生活,体验乡村感觉,达到养身的目的。心灵空间是指游客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领略广阔无垠的农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沉醉于浓郁的乡村气息中,达到了内心与大自然、与原生态的完美交流,进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2)具体产品设计上突出低碳主题

餐饮上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菜品;交通上尽量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积极推动自行车、漫步等低碳运动,同时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畜力车等;住宿材料选取具有节能低耗的低碳材料,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观的设计上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6)

[2]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

[3]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4]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第4篇

关键词:美学农业;休闲农业;联系;区别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08

农业美学悄然兴起于21世纪初[1-7]。笔者认为,美学农业指的是以农业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乃至整个农村地区(包括农村地区的道路、城镇、集市、村庄、厂矿和自然环境等)为载体,进行农业劳动主体革命、农业劳动对象革命、农业劳动工具革命、农业劳动技能革命、农业劳动过程革命、农业劳动产品革命、农业劳动观念革命,既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又运用美学艺术手法,既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又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特别是通过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自然生态化的实现,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7]。美学农业与休闲农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 联系——休闲农业是美学农业的始作俑者

1.1 休闲农业的开拓性引发了美学农业的革命性

种稻,生产稻谷;养猪,生产猪肉。这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准确地说,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所从事的农业,所开拓的农业功能,都是利用水稻、甘蔗和猪、牛等农业动植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与土壤、气候、水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作用,生产可满足人类营养、品尝和原料需求的稻谷、蔗料和猪肉、牛肉等农产品。

然而,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即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农民活动、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从意大利、奥地利始发,逐渐扩展到欧美,乃至世界。我国则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这一农业形态就是休闲农业[8]。

休闲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将农业功能从原先只生产可满足人类营养、品尝和原料需求的农产品中拓展开来,拓展到观光、休闲、旅游的层面,拓展到生产农业精神产品。这意味着农业具有多功能性;这更意味着农业的多功能性有待于人们的发现和利用,或者可以说,呼唤着新的农业形态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呼之而出的自然是美学农业。美学农业不但继承了休闲农业的农业多功能拓展,而且将这一拓展扩充到农业的各个层面,并将引发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即农业劳动主体革命、农业劳动对象革命、农业劳动工具革命、农业劳动技能革命、农业劳动过程革命、农业劳动产品革命、农业劳动观念革命。农业劳动主体革命,指的是将具有生产农产品的素质、形成生产农产品的思维和从事生产农产品的工作的农业劳动主体改变为具有农业美学素质、形成农业美学思维和从事农业美学工作的农业劳动主体。农业劳动对象革命,指的是将仅生产粮食、糖料、蔬菜和水果等农业物质产品的土壤、气候、水和生物等自然资源,改变为既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又通过其各要素的“宜人”外观,及其按照美学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形成足以唤起人们审美情趣、愉悦人们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田园景观,并与生产者(或劳动者)一起构成和谐的统一体,成为生产者(或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工作)的生活环境。农业劳动工具革命,指的是将仅作为生产者(或劳动者)手脚延伸,作用于农业劳动对象,生产农产品的锄头等各种工具和设施,改变为既作为生产者(或劳动者)手脚延伸,作用于农业劳动对象,生产农产品,又具有给生产者(或劳动者)在外观上以美感,在使用上以舒适,并能够与劳动对象和生产者一起构成和谐的统一体。农业劳动技能革命,指的是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等,通过农业劳动工具,仅作用于农业劳动对象,生产农产品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改变为既作用于农业劳动对象和生产农产品,又以文字简明化、表格化、图形化、公式化、文艺化和美学化等最简单、易懂、易识、易操作的形式形成、存在,且能给生产者(或劳动者、使用者)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农业劳动过程革命,指的是将付出体力、精力、物力和时间,生产农产品,交换农产品,满足生活需求

实现享受的农业劳动过程,改变为锻炼身体、表现能力、增长知识、彰显健美、愉悦心情、生产产品,丰富生活内容,享受生命的农业劳动过程。农业劳动产品革命,指的是将农业劳动仅生产粮食等农业物质产品,改变为既生产农业物质产品,又使其在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卫生安全和口感适宜的同时,具有能够反映这些标准、统一、美观的外观,且通过美观的产品、健美的植株、美化的田园以及民俗化的村庄和生态化的自然,生产农业审美产品。农业劳动观念革命,指的是将把农业劳动认为是一种生产农业物质产品,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劳动认识,改变为这样的认识:农业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农业物质产品的劳动,还是一种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的劳动;它是生活的需要,是丰富生活内容的需要,是人类价值体现的需要,是人与自然构成和谐统一体的需要[9]。

1.2 休闲农业的景观性奠定了美学农业的审美性

众所周知,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景观性,通过田园景观的营造,招徕游客。使用物理的方法,将传统的圆形西瓜、椭圆形西瓜做成方形西瓜;利用光线的作用,将苹果做成带有“福”、“喜”字的图案;运用棚架的搭建,将叶、花、果颜色不同的作物及其品种组合成各种图案,如蔬菜迷宫等。

休闲农业的景观性奠定了美学农业的审美性。笔者定义的农业审美产品指的是以农业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乃至整个农村地区(包括农村地区的道路、城镇、集市、村庄、厂矿和自然环境等)为载体,进行农业劳动主体革命、农业劳动对象革命、农业劳动工具革命、农业劳动技能革命、农业劳动过程革命、农业劳动产品革命、农业劳动观念革命。通过载体各构成要素的各自“宜人”外观及其按照美学规律合理地排列和组合创造农业美,特别是通过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自然生态化的实现,生产出来的既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产品。农业审美产品可分为田园景观审美产品、村庄民俗审美产品和自然生态审美产品,田园景观审美产品又可分为农产品审美产品、作物植株审美产品、田园景观审美产品、田园科普审美产品、田园休验审美产品、田园养生审美产品和田园生活审美产品[10]。 1.3 休闲农业的旅游性拉动了美学农业的全面性

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11],开展农业旅游,并使农业在旅游经济的驱动下蓬勃发展。据报道,2010年全国共有“农家乐”150 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接近2万个,带动农民1 500万人,接待国内外游客4亿人次,休闲农业营业额超1 200亿元。这表明休闲农业不但具有旅游性,而且是一个如日中天的朝阳产业。

在休闲农业旅游性的拉动下,美学农业将这一旅游元素推向各个层面,包括农产品、作物植株、田园景观、田园科普、田园体验、田园养生和村庄民俗、自然生态。农产品,通过农产品大小、长短、色彩和造型来形成市场;作物植株,通过作物植株的叶色、花色、果色、高低、造型和群体组合来形成市场;田园景观,以田园为载体,以农业动、植物为基调,田、林、水、电、路协调统一,在农业物质产品的追求中凸显农业审美产品,从而形成田园风光的农业景观市场;田园科普,以田园为载体,用农业生产及其过程、行为、工具来普及农业知识的科普活动方式来形成市场;田园体验,通过在田园中进行农业劳动,获取农业劳动知识,体验农业劳动生活的生活方式来形成市场;田园养生,以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形成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市场;村庄民俗,以村庄为载体,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形成市场;自然生态,以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为载体,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来形成市场[10]。

2 区别——美学农业是休闲农业的掘墓人

2.1 美学农业的乡村行政区域性突破了休闲农业开发区域的局限性

从上述定义可知,美学农业以整个农村为载体,即以组成农村的三大块——田园、村庄和自然为载体,特别是美学农业园区,更是以乡村的整个行政区域为载体,并以田园景观化、村庄民俗化和自然生态化为目标[12]。所谓田园景观化,指的是田园不但生产粮食、糖料、蔬菜和水果等农业物质产品,而且通过美观的产品、健美的植株和美化的田园,生产农业审美产品,形成

足以引起人们审美情趣、愉悦人们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景观。所谓村庄民俗化,指的是村容村貌的整治必须富有地方特色、民俗特色,寓现念于民俗文化之中,既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治,又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还使村庄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所谓自然生态化,指的是村庄和田园四周的自然资源得到妥善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的程度,并与村庄和田园构成和谐的统一体[13]。

这就是美学农业的乡村行政区域性。美学农业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美学农业以全方位的姿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因为农村都由田园、村庄和自然3大块构成;美学农业的这一特征意味着美学农业突破了休闲农业开发区域的局限性,因为大部分休闲农业都几乎没有同时以田园、村庄、自然为载体,因此可以说,美学农业弥补了休闲农业在开发区域上的局限性,使农业、农村得以全面、完全的发展。

2.2 美学农业的民俗文化主题性否定了休闲农业开发主题的随意性

美学农业在建设中、特别是在园区建设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准确地说,是以当地典型的民俗文化为主题。一般来说,民俗文化包括产业文化、特产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类型。因此,以当地典型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并将所选择、确定的民俗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所有或主要的建设项目中[12]。广东省徐闻县是中国菠萝第一县,不但历史长,而且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1860年开始引种,现分布于曲界、锦和、前山、下洋、下桥、和安、龙塘、新寮和南山等9个乡镇,面积1.4万hm2,总产41万 t,产值7亿多元,素有“中国菠萝之乡”之称,菠萝果大、形美、汁多、肉香、可口、质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享誉东南亚,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国家a级绿色产品称号。因此,若在徐闻县,特别是在其主产地——曲界镇建设美学农业园区,就可考虑建设以菠萝文化为主题的美学农业园区,并将菠萝文化进行抽象化、艺术化、符号化处理,变成具有抽象性、艺术性的菠萝文化符号,然后将其有机地融入园区各功能区和所有或主要的建设项目中,随着园区的建成,一个以菠萝文化为主题的美学农业园区就凸现出来了。

美学农业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准确地说,以当地典型的民俗文化为主题,意味着当地的美学农业、特别是美学农业园区具典型性和不可替性。如上面提到的以菠萝文化为主题建设起来的美学农业园区,其他地区、包括其他非菠萝主产区都不可复制,即使复制,也会失去民俗文化和美学农业意义。这样意味着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的美学农业,特别是建设起来的美学农业园区将各具当地典型的民俗文化特色,从而使广大乡村成为千姿百态的美丽家园。

休闲农业在建设中、即使在园区建设中,开发的主题往往是随意的,抑或是没有主题,抑或是以某一不具有当地典型产业文化的作物为主题(如西瓜主题公园等),抑或仅考虑艺术性。即使是有主题,主要局限于主要或个别项目中,抑或处于浅层的文化开发、利用上。这样,发展的休闲农业、建设的休闲农业园区自然不具有典型性,或者可以说,具有复制性。这就是目前各地发展的休闲农业、建设的休闲农业园区十分雷同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美学农业的主题性不但赋予美学农业、特别是美学农业园区之灵魂,而且否定了休闲农业开发主题的随意性,弥补了休闲农业的缺憾,引导休闲农业朝着美学农业的方向发展。

2.3 美学农业的生产生活实物性纠正了休闲农业开发建设的非农性

美学农业和休闲农业都具有审美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旅游性。但是,美学农业所发展的农业动植物,如水稻、甘蔗和蔬菜等作物,香蕉、荔枝和龙眼等水果,木麻黄、桉树和大王椰等树木,猪、牛和羊等牲畜,鸡、鹅和鸭等家禽,鱼、虾和蟹等水产品。不但具有审美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旅游性,而且仍然追求高产优质,水稻仍在追求产量10 500,12 000 kg·hm-2,甚至13 500,15 000 kg·hm-2;所建设的农业生产设施,如沟渠、田园道路、林带、棚架、机井和田园房屋等,不但具有审美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旅游性,而且具有生产性,作为生产之所需,有利于生产之发展。同时,美学农业不设置、建设纯粹为了审美、文化、娱乐、旅游的非生产性项目或设施,如乘凉用的亭子、观光用的观光台和游泳池等。 然而,休闲农业

却往往不同,所发展的农业动植物,不但不追求高产优质,而且不考虑正常产量,甚至仅将其作为审美、文化、娱乐和旅游的对象;所建设的农业生产设施,往往不考虑实用性和是否有利于农业生产,有的甚至仅仅作为审美、文化、娱乐和旅游的对象;更有甚的,还往往建设上面提到的非生产性项目或设施。休闲农业在开发建设上存在严重的非农性,或者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农业和其发展方向。

因此,发展美学农业,通过其生产生活的实物性,可极好地纠正休闲农业开发的非农性,遏制其对农业的背离,回归到农业的发展方向上。

2.4 美学农业的生活目标质量性超越了休闲农业开发目的的经济性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学农业与休闲农业一样,生产的农业物质产品也追求产量、产值、效益;营造的农业景观也用来开发、旅游和赢利。美学农业与休闲农业一样,都具有经济性。

然而,美学农业的终极目标却不是经济指标,而是生活质量,准确地说,其营造的农业景观,也就是生产的健美植株、美化田园和民俗化的村庄、生态化的自然,并不是为了旅游,游客,农业审美产品的上市、销售,而主要是为了生产者的本身,为了生产者生活、生产环境的营造,生活、生产内容的丰富,生活、生产价值的体现,总的来说,是为了生产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休闲农业则不同,其终极目标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利用农业来发展旅游业,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是既创造农业产值,又创造旅游产值[14];或者可以说,其利用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的农业生产、农民活动、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主要是通过游客的旅游需求、生活需求来实现产值、盈利,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审美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一句话,为了的仍然是生活数量,而不是生活质量。

因此可以说,美学农业的层次更高,超越了休闲农业,回归了农业的本质,实现了农业的生产生活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冯荭.农业美学的跋[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2):105-108.

[2] 罗凯.建设雷州半岛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中的美学问题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0(5):50-53.

[3] 陈望衡.一种崭新的农业理念——农业美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4(3):7-9.

[4] 张敏.农业景观中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0-12.

[5] 陈李波.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农业景观?——城乡景观边界模糊及其应对[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3-16.

[6] 赵红梅.建设崭新的乡村生活方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7-20.

[7] 罗凯.农业美学初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8] 吕明伟,孙雪,张媛.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罗凯.农业美学,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73-77.

[10] 罗凯.基于农业设计目的的农业审美产品市场研究[j].南方农村,2012(3):22-25.

[11] 冯英.加快休闲农业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2-13,18.

[12] 罗凯.美学农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1):71-76.

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下衍生的新产业,一经开发,便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势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硕,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丰富旅游产业内容的同时,更能对农村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比重,充分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乡村旅游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1/3,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达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可以说,中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规划,都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大力开发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体验。先进的思想和发展理念,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被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原有的农村封闭的思想意识领域被逐步打破。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无形中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融合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管理农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

(二)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现代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上的投入,在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使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改善,客观上实现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很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上,已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村地区在享受旅游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生产生活质量的彻底转变,这无疑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力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偏低,导致农村整体的消费需求不足,对农村的消费市场无法实施有效的拉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的市场消费表现疲软,农村整体消费不旺的问题表现突出。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对于刺激农村市场消费,拉动农村市场内需,效果是直接并且作用是明显的[2]。连续几年国内旅游业统计数据已经说明,农村旅游市场的空间巨大,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手段,并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格局已经形成,必将对我国实施的农村扶贫攻坚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我国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预测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0%。截至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将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水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的农村旅游市场对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必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难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村经济效益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更是形成了农村生产力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必将带动农村整个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相应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解放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富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

纵观我国各地开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专业的格局。在实际的开发中,各种模式的构建均立足于当地自然的条件进行布局,但依据客观地理条件,文化特色、地域风格又有不同的特色,相关的内容各有不同。比较我国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景观型。这种类型是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比较多的,就是紧紧依托当地自然的资源,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凸显原始的自然景观,将回归自然作为经营的亮点。自然景观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具备特定的自然环境,一切源于自然地原始状态,而不是人为的进行构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景致,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的心愿。

(二)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大部分位于城市的边缘,远离城市的喧嚣,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安静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便于人们假日的休闲,让旅游者体验脱离城市后,心理放松的一个短期的体验。经营重点以休闲和娱乐为主,一般采取野外宿营或休闲营地的模式。

(三)田园体验型。一是在城市的孩子假期被家长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体验,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接触农民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少年励志成长体验。二是发挥本地的特色农业优势,采取各种活动方式,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三是农民将部分土地租赁给经营者,并代为耕种料理,租赁者在假日休闲时到田间亲自参与农业耕作,并与朋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体验劳动带来的身心的乐趣。

(四)教育学习型。这种类型是将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一些列过程,让游客了解自身所熟悉的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以及所采用的工艺与技术手段。这种类型明显的特点是全部以实物的展示出现,可以直观的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经营者大多设计成农业博物馆的形式进行陈列,以展示区的状态再现当时的场景。加深游客对农业生产建设的了解同时,提高游客对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认识。

(五)文化特色型。这种类型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深度的挖掘,民俗文化村模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这里可以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做出历史的还原,让游客回味当时的历史场景。还有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结合当地的历史沿革,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回放,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北大荒特色、知青特色等等。这种类型满足了游客历史怀旧的情怀。上述几种类型只是对我国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简单概括,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大部分体现为综合性、多样性的经营开发模式,并且在发展中会不断创新出更加适应本地区的开发经营模式。

三、农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作为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条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体系。

(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开发理念亟待创新。在对于整体产业的理论研究上,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导致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定位偏低。简单的将这一产业定位与一般的小型的旅游项目,没有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开发理念上,过多的偏重于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者说直接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忽略了长远的规划以及今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失,管理行为亟待规范。作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对这一产业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处于长期脱管状态,经营活动处于无序经营,广大的游客也无法得到权力的保护。大多的旅游项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使产业的发展没有长远的发展周期,仅为一时的短期利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质量相对偏低,总体规模亟待扩张。由于缺乏科学而有效的项目论证和评估,在旅游项目的产品开发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可行性报告,大多为一哄而上,过度追求多而全,结果质量偏低。部分地方政府受观念的束缚,并未将这一产业的开发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中,对项目的安排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局面的形成,使整个项目的开发不能形成合力,无法打造地区的品牌,缺乏明显的竞争能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四)基础建设相对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但就目前农村大部分的公共事业配套设施状况来看,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的农民,受个人素质的直接影响,并不具备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针对旅游的专业要求,明显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五)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产品开发亟待扩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度开发,对于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尽人意,大部分的项目开发仅仅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或者农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行所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规划。相对于部分旅游项目及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开发的渠道过于狭窄,产品开发上应有所延伸和拓展,应该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全面提升竞争力。

(六)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经营手段亟待提升。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开发较晚,专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相对奇缺。大部分的地区的经营与管理人员都由当地的农民负责,和专业人才比较,他们缺乏系统的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营销与服务的管理手段,缺乏必要的服务与品牌意识,这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是格格不入的,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造成整个经营活动管理层次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面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一)科学严谨规划,合理统筹布局。要坚持科学严谨的规划,立足于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合理统筹布局。要结合当地发展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在保持生态和兼顾市场的原则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项目的形成,要严格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在保持成就发展动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行。

(二)保持项目特色,突出文化内涵。要继续保持项目产品的特色,更加突出项目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产品的开发上,要保持原始资源的前提下,更深入的挖掘地区文化的深刻底蕴,保持旅游产品的活力。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要力求统筹兼顾,即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快乐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宣传地域人文景观的特点,展示地方的旅游特色,达到开发旅游项目的最终目的。

(三)健全监管机制,实施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有效的监管,使整体的经营活动在有序的框架下运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多方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彻底改变经营中的无序状态。各级管理部门要把服务职能放在管理的首位,重点是规范、监督、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基础投入,扩大产业规模。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的高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投资主体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运作,积极开张招商引资工作,把优秀的企业吸引到广大农村,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中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与经营。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多元化,既解决了项目开发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又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生产规模壮大。

(五)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产品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上更要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原生态的竞争优势,要力求做到原始的自然资源与现代的文化气息相融合,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政府部门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宣传,多方联动合作,在提升地方整体形象的同时,实现农村第三产业的重新布局,以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558-1605.

[2]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7):37-48.

[3]鲁阳,冯成骁,杨喆剑.“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0-72.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郊游憩带;城郊游憩系统结构

大都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都市城郊(环城)游憩带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黄震方等,1999;胡勇,赵媛,2004;赵玉宗,张玉香,2005)。从目前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状况看,城郊游憩带开发与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忽视生态环境效应、游憩系统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孟明浩,顾晓燕,2002),制约着都市旅游和城郊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和揭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原因、配置模式与系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城郊旅游研究缘起及城郊游憩带概念的提出

国外对城市周边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苏联地理学家对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已经有所注意,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弥补。1987年Stephen L. J. Smith在国家尺度上将旅游划分成城市旅游、户外游憩、度假/划船、城市边缘旅游4种类型。1991年Mullins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提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McKenzie(1996)也注意到城市郊区旅游发展问题,曾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提到了城郊旅游现象。Scott D(1997)等人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周边旅游的特征。日本学者铃木富治郎(1985)、山村顺次(1995)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游憩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问题,山村顺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大伦敦的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国内关于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出现,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符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1999、2001a)、“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与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叶岱夫,2000)。吴必虎(1999、2001a)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ReBAM),认为环绕城市、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并初步建立起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规范研究的框架。

二、 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

1. 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对愉悦身心和短期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重要选择地。因此,城郊游憩带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应运而生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休闲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吴国清(1996)提出,周末旅游市场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步伐,使城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由于“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者不能真正享受到休闲的乐趣,于是居民开始理性地选择休闲时间,更多地选择周末休闲的方式,使自己不用远行就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等。刘汉洪(2000)认为从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首选。

2. 级差地租与旅游成本因素

吴必虎(2001b)、石艳,何佳梅(2001)认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旅游成本和土地租金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商与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对于投资商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级差地租越低,资金压力越少,而在城市中心则要付出高额的地租及其它费用,于是这种排斥性的内驱力使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投向郊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游憩目的地距离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游成本越高,其出游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即存在所谓的距离衰减现象(distance decay)。吴必虎(1994)在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人数基本呈同心圆衰减,在距离上海180km范围内的目的地,大约30%的市民曾经光顾过,距离增加一倍出游率下降5%。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吴必虎,唐俊雅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张安,丁登山等(1999)撰文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发现距离衰减规律。

3.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城郊游憩项目吸引力逐渐增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纷纷把旅游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很多城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多方面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如旅游扶贫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大旅游政策、旅游政府主导政策等,形成了支持城郊旅游发展的良好软环境(赵玉宗,张玉香,2005)。城郊地区也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把那些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土地从农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用来发展旅游业。王云才(2000)认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大城市郊区应以城市极化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功能,以提供优质游憩地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来加快大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近距离城郊休闲游憩的需求以及城郊政府对于自身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共同促进了城郊休闲游憩景区(点)的建设,使城郊游憩带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 城郊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理论模式

1. 基本理论依据

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心地理论、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城市边缘理论对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心地的规模越大,它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腹地面积越大。城市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城郊游憩带的系统配置。城市中心地越大,到城郊游憩带旅游的城市居民就越多,对城郊腹地游憩设施的波及也越广。在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腹地大小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立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游憩设施。

(2) 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把握。城市感知是城市意象的获取途径,而城市意象是城市感知的最终结果。顾朝林,宋国臣(2001)指出,城市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5种要素对城市意象起关键性的作用。在这5大要素中,“边缘”与城郊游憩带之间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这一原理,城郊游憩带系统布局应该与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突出自己的功能特色,从而加深游憩者对游憩地的感知。

(3) 边缘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因素的互补性会聚而产生的超越各地域因素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值效益就是边缘效应。从信息美学角度看,不同质的两种构图元素的边缘带,信息容量最大,在构图上易于产生魅力(沙润,吴江,1997)。城郊地区由于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独特区位和自然景观而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余晟,2003)。

2. 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配置模式

王云才(2000)曾对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B.B.罗多曼模式和Clawson & J. knetsch模式可作为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此外,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城市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的“星系”模式。

(1) B.B.罗多曼模式。 该模式是在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景观(自然公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即自然公园配置的“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平原极化生物圈中郊区游憩地配置应包括集约农业区域、乡村游憩地、自然保护区、康乐公园等。

(2) Clawson & J. knetsch模式。该模式根据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中间地域和资源指向地域3种利用类型,也就是形成大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3个圈层模式。该模式提出:在空间资源紧缺的都市区(即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修建都市公园和运动场;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即中间地域)建康乐公园、田园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题公园;而在距离都市较远的地区(即资源指向地域)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等。

(3) “星系”模式。该模式借鉴了宇宙星系的结构模式来描述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它围绕着核心城区将城市游憩系统划分为近程游憩带、中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游憩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游程时间,将距城区约0.5小时游程的地带界定为近程游憩带,游憩类型以生态、绿色的休闲活动为主;距城区约1小时游程的为中程游憩带,基本以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依托特定自然环境的大型游憩区和主题公园为主;距城区大约2小时的为远程游憩带,有的已进入其他省市的范围,主要以中小城市和特色旅游地为主。

四、 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

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他们把近城区作为边缘缓冲带的内圈,认为应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这个圈内应降低建筑的密度,使建筑尽可能融入绿色的背景中;而近郊和远郊区为边缘缓冲带的外圈,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叶岱夫,陈岳裕(1998)认为传统的近郊区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远郊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产业布局已经难以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应该在近郊地区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进行综合开发,远郊区进行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旅游业开发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或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肖胜和(1999)在探讨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时提到,郊野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基础做不同的选择,如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和农业旅游区。他在分析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源因素对于开发模式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城郊地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在选择开发方式上的差异。王云才(2003)认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担负起城市景观生态保护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高层次需求,他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划分成11大类30种景观类型。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在对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时考虑到了城市中心引力对旅游地的约束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与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人工娱乐型旅游地最近、人文观光旅游地和运动休闲旅游地居中,自然观光型旅游地最远。

在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对象选择上,目前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游憩带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王云才,郭焕成(2000)对北京市郊区游憩地的类型配置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北京郊区游憩地中田园公园和观光农业园主要包括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6类,并且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3个圈层、8个地带。王云才(2003)又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景观环境和景观相容度的基础上,结合近、中和远郊区三个地带的空间特征,将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区域规划为以城市文化旅游和居住休闲为主的城市近郊都市旅游观光带、主要集中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城市中郊大众旅游休闲带和广泛发育湖泊、山地、林地等的远郊中高山地景观区。此外,吴必虎和庞振刚、董波分别对上海的城郊游憩带的空间特征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吴必虎(2001a)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形成3个环带的同心圆形式。庞振刚,董波(2001)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根据其景观特征划分为准城市带、过渡带和准乡村带,认为准城市带的景观特征为人工文化生态旅游区,过渡带为古典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结合的生态旅游区,准乡村带为近自然生态旅游区。王成新,王格芳,姚士谋(2004)在对无锡斗山城郊旅游区进行规划时,根据资源特点把旅游区分为观光娱乐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文化教育型和综合功能型。

五、结语

从上述对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城郊旅游发展现象和对空间分布规律的阐释上,而在其形成的驱动力机制、系统结构与地域空间分异规律方面少有新的研究成果,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大城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郊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呼声,要求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各种旅游地类型在空间上、类型上和规模上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在规划城郊游憩系统时,要积极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城郊游憩系统结构以及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适应和满足游客对城郊游憩地与游憩项目和设施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Mckenzie, F..Growth Management or Encour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Land Use Policies Affecting Australia's Major Exurban Region[J].Urban Policy and Reserch, 1996,15(2):83-101.

2.Patrick Mullins.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15(3):326-341.

3.Preobrazensky, V.S., V.M Krivosheyev. Recreational geography of the USSR[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82.

4.Sccot, D.. Exploring time patterns in people's use of a metro park district [J].Leisure Sciences, 1997,19(3):159-174.

5.Smith, S.L.J.. 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7 ,14(2):254-273.

6.Weaver, D.B.. M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 Geograghical Review. 1993,83(2):134-140.

7.铃村富治郎. 都市周边のレクリエ-シヨンの变容[J].地理, 1985,30(8).

8.山村顺次. 新观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135.

9.程立初. 城乡结合部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J].经济师, 2002(9):64.

10.符全胜.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3):57-59.

11.顾朝林, 宋国臣.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设计, 2001(3):71-77.

12.胡勇, 赵媛. 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模式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04(5):49-50.

13.黄震方, 侯国林, 徐沙.城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观光农业的开发初探――以南京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4):103-106.

14.刘汉洪. 走向转型升级的中国假日旅游[J]. 旅游调研, 2000(11):10-13.

15.刘卫东, 李家虎. 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旅游业[J].上海投资, 1998(1):44-48.

16.陆萍, 舒杰, 张华. 城乡交接带开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 2004(2):72-74.

17.孟明浩, 顾晓燕. 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2(6):71-75.

18.庞振刚, 董波,等.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1(3):76-79.

19.沙润, 吴江.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3):53-56.

20.石艳, 何佳梅. 环城游憩带形成机制分析及市场开发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4):86-87.

21.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04(3):403-409.

22.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4(2):117-127.

23.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J]. 地理学报, 1997(2):97-103.

24.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a(4):354-358.

25.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b:333-335.

26.肖胜和. 浅论郊野旅游开发[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43-45.

27.王云才, 郭焕成. 略论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0(2):54-58.

28.王云才.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J]. 地理研究, 2003(3):324-334.

29.王成新, 王格芳, 姚士谋. 城郊旅游区规划应把握的宏观问题――以无锡斗山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 2004(6):83-85.

30.吴国清. 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 1996(3):65-67.

31.杨京波. 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22-24.

32.叶岱夫, 陈岳裕. 当前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探讨[J]. 惠州大学学报, 1998(2):97-100.

33.叶岱夫. 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城市问题, 2000(6):22-24.

34.俞晟. 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4-167.

第7篇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模式;巴马;旅游开发

引言:民族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民族地区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主要应关注自身的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条件。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区,其境内山多地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条件制约了其传统工业的经济发展。但巴马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养生长寿资源等,这些良好特色资源使得巴马依托旅游产业,实现旅游驱动城镇化发展。截止2013年底,巴马旅游产业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形成以巴马盘阳河5A级长寿养生景区、凤山三门海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基地等为重点的旅游景区为主体,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体系,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然而,巴马世界长寿之乡在旅游知名度日益远扬的同时,环境、交通、旅游承载力逐步下降,资源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构建巴马为核心,涵盖盘阳河、红水河流域6县的巴马旅游综合体对优化广西巴马养生旅游开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广西巴马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透视

(一)广西巴马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广西巴马瑶族自治作为革命老区,其区位不佳,经济基础薄弱,但巴马长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借助长寿旅游资源,广西巴马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广西巴马有效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现实优势,在旅游资源驱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中探索了有益思路。目前巴马县4A景区有巴马盘阳河景区、?巴马水晶宫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百魔洞、百鸟岩等,同时巴马也荣获“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等称号;2009年坡纳屯成为河池市首个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基于长寿和健康的渴望,巴马2006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为11万人次,而截至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63万人次,巴马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5.3亿元。休闲养生旅游兴起,推动了县域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特别是绿色长寿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形成品牌产品包括矿泉水、山茶油、香猪等,长寿食品工业目前占巴马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7.7%,同时长寿食品工业又带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截止2012年,巴马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旅游业、天然矿泉水制造业和长寿食品加工业实现财政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8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1元,同比增长12%。总体上看,巴马养生旅游初步形成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驱动力。

(二)广西巴马养生旅游开发问题透视。(1)旅游产品开发偏离养生理念。巴马的长生旅游产品主要为“长寿观光旅游+长寿养生旅游”,观光性旅游在巴马的滞留时间为1-3天,游客以中青年为主;长寿养生旅游在巴马滞留时间为一个月至一年时间,游客以严重疾病患者和富余时间的老年游客而且这部分旅游者都聚集在盘阳河风景区,目前从游客数量井喷数量看,巴马养生旅游仍处于观光型旅游阶段,养生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不够,过分追求游客数量的规模化,严重影响了养生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巴马实际开发的旅游产品很多并不具备养生旅游的特质,例如诸如水晶宫、百魔洞、百鸟岩等诸多旅游产品,开发特征更具旅游观光性,其养生功能严重匮乏,面临着与其它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严重同质化竞争。(2)旅游生态破坏严重。目前巴马旅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导致巴马旅游生态破坏的因素包括污染性企业排污行为、旅游引发的生活性排污行为、旅游者和居民不文明的污染行为。污染性企业排污对湖水污染影响最大。盘阳河上游的二条支流都收到严重工业污染。例如赐福湖附近的酒精厂、冶炼厂排出的“三废”直接排入湖中,无人监管,盘阳河上游二条支流分别收到金牙金矿、所略发电站工业用水排放污染;受土地财政影响,地方政府支持的广厦水泥公司及所有砖场的工业及生活用水,改从小盘阳河抽取,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取水。大量旅游接待产生的生活性排污行为也是巴马生态恶化的主要元凶之一。盘阳河百魔屯公寓、宾馆的生活污水,直接通过排污管伸入河岸排放到了盘阳河中。连接坡月街和百魔洞的公路长达二公里,全天来自外地的驾车自助游车辆络绎不绝,扬尘不断,空气中PM2.5飙升,同时车辆排放的尾气严重影响百魔洞口的空气。(3)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旅游住宿设施规划不合理现象严重。目前巴马县养生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于盘阳河沿岸的坡月、坡纳、巴盘等村落,这些村落的旅游住宿主要依靠当地村民建设,硬件、服务设施、卫生条件都比较落后而这些旅游住宿建筑杂乱无章的分布在盘阳河周边,乱建乱盖现象严重。养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巴马地区缺乏科学、完整、规范的康疗等机构,很多镇上除了乡村医疗卫生站外,专业的治疗研究机构严重匮乏。大量涌入的“候鸟人”给一些景区医疗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为例,整个村里本土村民不到

3000人,常住的“候鸟人”却有4000多人,简陋的医疗条件显然很难满足需求。垃圾、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空缺。盘阳河沿岸各村屯的生活环境普遍较差,特别是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和人畜共处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降低游客旅游的兴趣。 (4)旅游业与其它产业拉动机制不足。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旅游作为产业支柱,培育地方经济增长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机制模式,但从巴马旅游来看巴马旅游产业对GDP的促进,很大一部分依靠长寿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但整体旅游驱动县域经济增长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食品轻工业拉动效果不明显。虽然天然矿泉水制造和长寿食品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实际品牌化发展后劲不足,以香猪为主题的系列产品系研发较少,香猪的礼品盒很精美,里面猪肉的实际功效并不明显,只能属于一次性旅游购买产品。火麻是巴马主推的一个特产,但实际上火麻在巴马种植不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拉动效果较弱。巴马地区明显属于农业县,通过旅游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大亮点,但巴马地区没有开发出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也缺乏有机农业园区的建设,难以真正通过旅游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增产增收。文化产业拉动效果不足。围绕乡村旅游开展的旅游项目仅仅是观光性旅游,缺乏季节性文化产品开发,例如春游,夏季避暑,秋季漂流,民俗互动式节目等等;另外也缺乏对老年度假游客设计老年娱乐项目、健身项目、疗养项目等活动,显然这些项目往往与文化产业相关,需要进行旅游设计和策划。

二、广西巴马养生旅游综合体模式路径选择

(一)基于TOUP模式的巴马旅游开发。巴马构建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应在功能设计进行合理规划,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本质上围绕打造核心吸引中心、养生度假聚集中心,创新发展中心展开。

依据TOUP开发模式,巴马县城巴马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比较适合打造为核心吸引中心,构建高端养生旅游聚集区,在养生旅游核心产品开发上,例如可以将县城北延伸至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同贺地区定位为健康长寿服务中心;将龙洪片区的龙洪景区、赐福湖景区,定位为高端养生度假社区;将甲篆乡定位为长寿养生、民俗休闲娱乐的养生度假基地。根据TOUP模式通过创造多个独特核心吸引物,一方面减轻甲篆乡养生旅游目的地生态承载压力,另一方面,实现了县域养生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

创造延伸发展中心,指在泛旅游时展旅游驱动相关产业发展,依据巴马县的资源特征,农业、食品加工业、文化产业应围绕旅游业进行跨界融合,形成旅游业拉动其它产业,其它产业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良性机制。

在农业产业方面,燕洞、所略等乡镇应定位为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区,将有机生态农业融入到巴马整体休闲养生旅游经济中;这些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开发观光农业,包括观光型农业、农家乐;建立农产品示范园,扩大龙骨花基地、糖蔗基地、火麻基地、油茶基地、香猪基地的规模,依靠成熟乡村旅游拉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食品加工业方面,那社等乡镇应定位为特色矿泉水与养生食品加工区,大力发展矿泉水以及特色农产品的加工,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长寿食品深加工企业,同时构建养生制造为核心吸引物的长寿食品工业旅游。在文化产业方面,鼓励文化企业落根巴马,深入挖掘养生文化,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巴马可以利用其世界长寿之乡的国际地位,开设国际长寿养生论坛,大力发展会议产业;同时围绕民族文化,结合巴马旅游特色设计文艺节目与各大媒体合作,推进自身文化产品输出。

(二)基于GEDM模式的巴马乡村旅游开发。全域体验式开发模式(简称GEDM模式)主要针对TOUP模式仅仅偏向迎合旅游消费者感官愉悦的需求,忽略旅游者深层次自我实现最高需求,全域体验式开发模式提倡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通过游客人生价值的改变。全域旅游综合体模式强调对旅游相关产业链进行优化,适合民族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核心,从内生角度降低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

巴马长寿村落主要分布在甲篆乡、巴盘村,长寿生态环境更多受到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损害。对于这些乡村地区应改变传统开发-破坏-修复的旅游发展模式,首先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环保设施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引入农家乐,特色观光农业,引导旅游者参与到乡村农村生产生活,减少生态破坏行为,同时让乡村民族社区居民也能享受生态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其次,政府鼓励“候鸟人”旅游者成立民间非正式组织,引导旅游者正确认识自然,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尊重民风民俗,使自身的生活方式得到深层次改变。例如:2012年巴马 “候鸟人”成立“蓝色纽带”之家,组织的活动包括募捐、环保、互助。其具体活动包括举行集体游泳、游泳知识讲座、集体登山徒步、到山区瑶寨扶贫、清理垃圾等行动,这有效规范“候鸟人”的旅游行为。同时政府鼓励候鸟人参与巴马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许多候鸟人经济基础雄厚,出于自身养生需要,愿意为乡村地区创建环保公司、急救站,修建游泳池等,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这些“候鸟人”带头人自己建设环保、娱乐、饮食、宗教宣传养生场所,避免无序居住对生态的破坏。

全域旅游综合体模式强调全员参与,一方面使民族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不受破坏的同时又提供了丰富的旅游内容,以较小的成本解决了民族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同时,让旅游者通过角色转换,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了游客和居民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赵弘中.打造高品质的湖滨南山路国际旅游综合体[J].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9(4).

[2] 吴必虎.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J]. 旅游学刊.2012(03).

[3] 杨振之. 度假旅游发展与区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综述[J]. 旅游学刊.2010(12).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对策;马山县

[作者简介]李维祥,广西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96-0004

农业旅游是指以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把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利用农业景观、农村空间、乡村民俗等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其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空间[1]。马山县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具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曾经石漠化严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十一五”期间,马山县开始将发展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就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剖析,就如何利用各种相对优势助推马山县农业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东靠忻城、上林县,西接大化、平果县,南临武鸣县,北隔红水河与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县城距首府南宁市96公里。马山县历史悠久,其行政区域由原来的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全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54万余人,以壮族为主,壮、汉、瑶、苗等民族杂居。“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马山县各民族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个性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民俗源远流长,有多样特色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有独特的婚嫁习俗;有花朝节、祭扫节、敬牛节、中元节、达旺节等丰富多彩的各种节日。马山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等。

马山县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被列为广西金银花中药材产业重点县,金银花种植基地、旱藕加工基地、竹笋加工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旅游等景观已基本成型并在进一步拓展延伸。马山有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鸟巢群组-定乐江绿谷生态园;有“天然氧吧”、“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等美誉之称的全国岩溶生态第一弄――弄拉;有国家AAA级金伦洞风景区等。近年来,马山县农业旅游经济体快速发展,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旅游服务公司、马山县定乐江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弄拉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多个专业农业旅游体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节假期出门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马山县紧邻广西首府南宁,节假日特别是双休日(除国庆等长假外的短暂休闲旅游日)大量的都市白领及其家人可到马山县自驾游或组团游。目前,马山县农业旅游总体规划滞后、基础薄弱;景区民族文化的融入、地域性民俗风情的展现还不充分。马山县的旅游活动和项目现大多利用其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来展开。如依托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灵阳寺、红水河观光;文化旅游美食节、姑娘江风情夜等;规划在依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科技园、种养殖基地、农家乐、特色商贸、休闲度假等,将各类资源整合,实现旅游产品综合化发展。

二、马山县发展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即根据企业的S――优势(strength)、W――弱势(weakness)、O――机会(opportunity)、T――威胁(threat)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找出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马山县农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1.农业旅游资源丰富

马山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低纬度地区,境内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四季气候宜人,适合休闲旅游。弄拉生态旅游景区、定乐江绿谷生态园生态农业景观、金伦洞旅游度假区、灵阳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旅游景区逐渐成熟。

2.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山县社区、乡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县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马山县民俗文化展示馆等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2011年马山县连续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马山县文化三宝”――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扁担舞分别被列为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发展。

3.区位优势渐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泛珠三角“9+2”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两区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既桂北、桂南、桂东、桂西4个旅游经济区,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防城港沿高速公路一条黄金旅游带和一龙头桂林市)格局正在形成。马山县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总体布局中桂南旅游经济区,环大明山休闲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都南高速公路、来宾至马山县、马山县至平果高速公路和金南高速铁路线路经马山县境内以及红水河复航的交通优势,马山县的旅游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4.综合经济环境不断改善

2010年马山县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较2009年增长12%,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2.18亿元,较2009年增长25.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0亿元,较2009年增长42.52%;全县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较2009年增长29.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亿元,较2009年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508元,较2009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810元,较2009年增长11%;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33.2∶3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马山县农业旅游的劣势分析

1.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马山县农业旅游基本上是基于各业主自主开发,缺少必要的宏观指导和超前的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景点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旅游线路较长且显零乱。

2.基础设施及服务滞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影响,马山县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相对落后,特别是旅游区或规划旅游景区的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及时跟上,环境卫生也有待改善。农业旅游服务配套也跟不上,不仅软条件滞后,硬条件如解决旅游者吃、住、行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3.旅游商品的系统性、创新性不强

旅游商品供给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农业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农业旅游商品特色仍需加强,部分特色农产品如花心红薯等还没有商品化包装;农业旅游商品经营场所未能形成规模化发展,景区及县城零星地分散着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店铺等。

4.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作为旅游重要资源――水是构景的基本要素。可谓“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媚”,“因山而峻,因水而秀”,水与山、与物、与建筑有机结合,相映成趣,更能构造优美的乡村景观。马山有红水河、姑娘江、大大小小几十座水库,目前仅姑娘江县城段、红水河永州暗河段有初期开发外,其他河段、水库水资源均还未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农业旅游项目。

(三)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1.交通优势渐显

马山县离广西首府南宁仅96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而且正在建设的都南高速公路、来宾至马山县、马山县至平果高速公路和金南高速铁路线路经马山县境内。

2.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格局正在形成,马山县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总体布局中桂南旅游经济区,环大明山休闲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扶贫攻坚步伐加快

“基础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等不断取得新突破,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生态等得到不断改善;百香果、中药材、桑蚕、养殖等重点产业化扶贫项目初显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展威胁分析

1.周边城市的竞争

马山紧邻河池大化、都安,南宁上林等县,在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这些县份均有部分相同之处,部分项目的开发也存在同质性,这些对马山县农业旅游发发展提出了考验。

2.“次密集带”区位弱势

根据旅游空间结构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理论(吴必虎,2001)的研究,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主密集地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30km左右的地区,次密集带出现在距一级客源地城市80km左右的地区;在距主城30km左右的范围内,基本上属于“城乡结合带”。这类地区已经脱离了乡村的发展模式,受城市影响较大,是城乡过渡地带,其城乡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这一地带不能满足城市居民“远离城市,逃脱烦恼”的要求;因此,农业旅游地最密集地区不是分布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而是出现在距城市30km左右的地区[2]。而马山县距南宁这个一级客源地城市100公里左右,属次密集带范畴,由于旅游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客源相对较少,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源也对马山县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规划、完善政策

在详细调研排查马山县现有及潜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全县旅游资源特别是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提前规划,做好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及个性协调,引导整个产业向有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促进旅游或农业旅游政策的出台,2011年8月,马山县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马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美食城和特色宜居山城的发展定位。但就农业旅游方面有关具体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基础建设及招商引资力度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注重在各旅游线路的连贯上加大投入;对已有景区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升级换代;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三)进一步挖掘利用特色民俗文化

进一步挖掘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元素,把特色民俗文化挖掘利用与旅游商品开发结合起来。把马山县骆越文化的挖掘及再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挖掘壮瑶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民族歌舞、宗教文化等资源,演绎和展示马山县少数民族风情,丰富民族文化旅游内容。

(四)不断推动农村自然风光旅游产业链的延伸

马山县有全国岩溶生态第一弄――弄拉,其为国家级药材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氧吧”、“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等美誉。有世界十大名洞之一――金伦洞(国家AAA级景区),已被世界洞穴学会确定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长,溶岩景观最丰富的原始石漠溶洞。有形成于2.8亿年前的金钗石林城堡(广西至今发现的最大的石林城堡)等很多自然旅游风景资源,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产业链的延伸还待不断充实,应真正实现以自然风景吸引游客,以多样的农业旅游项目留住旅游者的新型农业旅游模式。

(五)不断丰富正在开发新景观农业旅游项目内涵

马山县定乐江生态旅游景区又名永州暗河景区,永州暗河古代叫定乐江或定罗江,永州暗河是广西可开发游览的最大暗河,景区由十个地下河溶洞和十个世外桃源般的壮、瑶族村寨组成。规划中的马山县乔老生态民族园景区,拟以特色民俗文化艺术为依托,以农业科技、农业生态为基础,以特色农牧业科技培训及观光体验、特色民俗风情体验、特色餐饮及商务会议度假为主要功能,拟搭建民族艺术展现舞台,以马山县原生态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等特色民俗转变成一种经常性表演节目,开展特色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活动。

(六)以农业产业化基地推动农业旅游快速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合作形式和合作领域上不断创新,新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不断涌现,甘蔗产业化基地、木薯产业化基地、金银花产业基地、竹笋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业旅游景观不断形成。

(七)不断充实马山县文化旅游美食节加速扩大马山的区域影响力

截至2012年12月,马山县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县文化旅游美食节。马山县特色文化旅游美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得到共同发展,节会的举办对交通运输、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八)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以水促农、以旅养农”

红水河流经马山县境100多公里,红水河陡峭的岸岩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岸岩有垂帘状,有蜂窝状,有千层饼状,一块岩石,就是一个景、一幅画(代表性的有百龙滩的“壮锦岩”等)。城市内河有姑娘江全长28公里,县城河段长约2公里,自南向北流入红水河。马山县有县管水库4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I型水库15座、小II型水库22座、引水工程2座,总库容9877万m3,除县管水库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乡村水库若干座。目前仅姑娘江县城段、红水河永州暗河段有初期开发,其他河段、水库水资源均还未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农业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水资源即可以实现“以水促农”又可以实现“以旅养农”,延伸一三产业相融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旅游亮点,实现农业旅游新的飞跃。

(九)加强农业旅游营销力度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自觉性,自觉地把本地的旅游资源保护起来。加强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互动,大力推介、宣传马山县旅游,加大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力度,树立马山县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提高马山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强化区域合作,扩展旅游空间,实现农业旅游区域联动。重点加强与武鸣、上林、大化、都安等相邻县城之间在旅游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区域特色旅游路线,深度拓展区域旅游市场;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积极联系国内国外各级媒体,强化特色旅游宣传,积极联络和协调各类型旅游营销企业建立旅游合作机制,积极组织参与各个地区的旅游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大力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902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商业化与环境污染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何景明(2005)分析了成都“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家乐”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转变做出分析。

黄亮等(2006)在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园时也提出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游是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6)分析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模式。王铁,张宪玉(2009)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路径研究,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是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影响这一模式开发的主要因素,并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提供指导意义。张骁鸣,保继刚(2009)运用“起点―动力”假说解释了乡村为何要选择旅游这条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以及为何要转变为旅游为主导的乡村。Baoren Su(苏宝仁)(2011)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选取六个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农家乐”这一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解释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

早期的研究中多是探讨乡村旅游中利益主题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以及各群体在乡村旅游中的定位。国外学者Byrd E. T.等人(2009)对于北卡罗来纳州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当中利益主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乡村社区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居民、企业家、政府官员、游客)对于旅游影响在大多数问题上存在差异。黄郁成等人(2007)对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包括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不管是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在乡村旅游投资中,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乡村地区资金的稀缺性,使得外来投资商可以获取乡村旅游投资的主要收益。罗永常(2006)、古红梅(2012)分别对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和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利益机制进行了研究,罗永常认为要保障民族村寨利益需要转变开发观念、法律保护、明确产权、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古红梅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 台湾民宿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家庭旅馆 休闲农业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76

Development of the B & B Industry in Taiwan

LI Jing, LIN Jing, LIU Jingbo, LIU Haibin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e, Hebei 067000)

Abstract Taiwan Bed and Breakfast industry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aiwan's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brand in the world, and to the mainland, "farmhouse" to represent the Bed and Breakfast business operators disorders, a single product can not meet the target customer expectations, we have come to a much-needed restructu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Breakfas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aiwan as a benchmark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is desi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st bed and breakfast business.

Key words B & B Industry in Taiwan; farmhouse; rural tourism; family Inn; Leisure Agriculture

0 前言

无论台湾民宿起源于日本还是欧洲,这种体现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住宿模式已经扎根台湾,与独特的台海文化水乳相融,成为旅游六大要素中住宿业的领军力量,使台湾旅游大放异彩。台湾民宿行业协会在民宿业发展中一直恪尽职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加之近年来二代民宿业经营者整体素质提高、监管法律逐渐健全、政府出面鼓励创意民宿产品和引领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台湾民宿业的前景愈见广阔。我国大陆地区近年来意识到乡村旅游模式(农家乐)粗狂有余精细不足,正在推出偏重于体验的休闲农业,这是很好的现象。台湾与大陆民宿业的发展历程有很共同之处,特此进行研究。

1 民宿的起源及定义

1.1 民宿起源

对台湾民宿的创意来源一直有两种说法,其一起源于欧洲的B&B(BED AND BREAKFAST),即主要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旅馆,此模式其后发展为乡村旅馆。另一个说法起源于日本长期以来存在的MINSHUKU,即为运动爱好者或温泉旅游者提供的当地原住民房屋,“民宿”一词音译也来源于此参考。考察台湾漫长的殖民史和至今保留的日本遗风不难发现民宿起源日本的说法更为贴切。台湾民宿的萌芽和日本相似:游客去往著名的风景区旅游,并投宿于当地人的房屋,长此以往当地人将房屋改建成了具有一定活动项目的家庭旅馆。①

1.2 民宿定义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于2001年颁布《民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款明确了民宿的定义:利用自用住宅空间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②此定义及后续限制法律表明了民宿不同于常规旅馆的四个特点:(1)法律对民宿的产生区域做了严格的限制,乡野地区包括观光地区、原住民地区、离岛、自然村落等区域,直接排除城市的旅馆、酒店和大型度假村。(2)民宿所提供的服务需要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民宿经营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经营者与住客进行具有人情味的交流,以此为基础产生相关附加价值。游客所得到的体验乡野风情,而非常规旅馆提供的标准化服务。(3)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直接缩小了民宿的规模,法律规定民宿客房数限制在15间以下,客房总面积200平方公尺以下,这样做保持了乡村民宿的纯正性,从而进一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有条件的民宿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提供与乡野有关的活动,扩展民宿的服务项目,使住客深度接触当地自然和文化,换句话说就是“活的像个当地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台湾民宿努力打造小而精的乡村住宿资源,更加重视满足游客的体验效果,这也是台湾民宿在世界住宿业中具有话语权的重要原因。③

2 台湾民宿业的发展

2.1 台湾民宿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宝岛台湾位于热带地区,物产丰富、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极佳、旅游适宜期长。上世纪中后期台湾政策平稳,经济产业均处于上升阶段,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旅游渐渐成为风尚。最先意识到旅游人数增多、住宿不足的地区是度假胜地及风景名胜区周边,当地每逢节假日酒店、旅馆的客房供应不足,由此民宿业应运而生,萌芽期开始。

台湾民宿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台湾加入世贸组织,传统耕作农业因成本高受到冲击,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实施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农委会全力扶持农业区和原住民区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同时,为改善山区原住民的生活状况,政府鼓励原住民利用当地特有自然和人文资源,将空闲房屋改建成民宿,以增加收入。双管齐下,台湾的乡村旅游业蒸蒸日上,山区、产茶区和农业休闲区等出现了很多民宿,因为价格实惠、能够深入接触当地居民、服务热情等特点推动了当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台湾民宿的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同年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颁布《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业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台湾政府也于同年贯彻周末双休日制度,使民众有了旅游所需的闲暇时间,旅游偏向由观光向休闲转变,民宿作为与原住民深入接触的桥梁得到大力发展。根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持续的数字显示最早的民宿数据记录于2003年2月,全台湾7市18个县共拥有合法民宿65家,房间数280间。而到2010年1月为止,台湾的合法民宿数量为2929家,房间数11678间,7年时间里增加了45倍之多,平均每年增加409家民宿。

2.2 台湾民宿业现今态势

根据截止到2015年4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台湾目前拥有合法民宿5454家(未合法民宿数量393家,2320间房),房间数22000间,相比较2010年增加了2525家,五年里平均每年增加505家民宿,增长比率明显加快。民宿分布呈现地域集中性,19个县市共形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集中分布在台湾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几乎涵盖了台湾东部大部分海岸线,包括花莲县、宜兰县、台东县、南投县,这四个县的民宿数量占据全台湾民宿总数的67%,第二梯队占据24.5%(包含新北市、苗栗县、嘉义县、屏东县、澎湖县、金门县),从南至北散落分布在台湾西部海岸线和离岛地区,第三梯队占有民宿总数的8.5%。

3 台湾民宿业的优势和劣势

3.1 台湾民宿业发展的优势

3.1.1 民宿行业协会是民宿发展的中流砥柱

台湾民宿业如其他行业的发展历程一样,都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每一次量变和质变都离不开民宿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管。行业协会的第一次举措就对台湾民宿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地农委会农委会大力推广农业区及原住民区利用自家空屋招待旅游者,才使得民宿由单一的位于风景名胜区周围开始进入农业产区和民俗特色区,从而为今后的乡村民宿打下基础。2001年前政府并未对民宿出台具体政策,还处于观望和尝试阶段,探索式对民宿经营者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走过了艰难的道路,并为政府在2001年设定民宿管理办法出谋划策。进入新时期,台湾民宿业最大的瓶颈是民宿产品片面强调住宿,早已老化单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同民宿或爆满或无人问津,没有稳定客源。为此民宿协会采取各种措施奖励新颖、独特并符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的特色民宿,并指导民宿经营者扩大经营项目,从单一住宿向提供特色饮食、周边旅游服务、开设民宿纪念品店和增加休闲设施等推进,并形成策略联盟,创立民宿营销网站,将所有民宿集合出售形成行业集聚效应。行业协会逐渐将民宿推举成台湾住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民宿经营者的整体素质高

台湾民宿发展之初,大多由乡村居民或原住民担任民宿经营管理者的角色,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视野不开阔,没有掌握管理方法,对各项政策模棱两可,无法将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原住民的民风民俗融入民宿的建筑装修和扩展项目上,使得民宿经营走不出当地。在民宿发展已成大势所需之后,很多出身乡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城市打拼几年后回到家乡,或继承父母的民宿经营或自己开设民宿,这群年轻人在外接受的文化教育和人群完全不同,给乡村民宿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民宿融入当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城市人群。台湾观光局在2009年举行过一次浩克民宿遴选活动,依据建筑造型、生态景观融入度、人文交流等进行评选,于全岛千家民宿中寻找出323家“好客民宿”,一半以上民宿业主具有高等学历甚至有海外留学经验,他们借鉴欧洲的B&B模式和日本的民宿经验并在台湾发扬光大,在国际住宿查询网站上注册营销,供即将前往台湾的国外游客查询,直接提升了台湾民宿的影响力,旅游者人群的改变也促进民宿设备设施的改进。

3.1.3 监管、指导民宿的法律法规健全

2001年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颁布《民宿管理办法》及相关解释函,此办法共四章38款,对民宿定义、土地使用标准、建筑物标准、申请条件、监管奖惩制度等提出明确规定,并附有27则制约法律,这些法律同时制约台湾民宿,对其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如:法律规定开设民宿的区域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原住民地区、离岛地区、经营农场或休闲农场并具备相关许可证明的地区、自然村落、非都市地区等,并限制客房数15间以下,客房总面积200平方公尺以下,这直接将都市开设的旅店排除在外,保持了民宿的自然原真性,也便于经营管理。

3.1.4 地势条件和政府引导使民宿产品创意无限

台湾民宿产品之所以推陈出新,一方面由于台湾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民宿业者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另一个原因是台湾与众不同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台湾的山海拔高温差大,拥有从热带至寒带的垂直自然带,林带动植物、温泉、瀑布随处可见,台湾四面环海、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而各地的民俗风情各有不同、千村千样,加之热带地区常年适宜游玩,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聚落带使民宿产品在创建之初就得天独厚,只要合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必然呈现千变万化的民宿风格。目前为止台湾已经出现了体验式民宿(艺术、运动、农家、自然、民俗主题)、依地理条件开设的民宿(原住民部落、温泉、海滨、农园、传统建筑主题)和个性主题民宿(巧克力、怀旧复古、人文沙龙主题)等多种民宿资源,比如亚洲第一家单车主题民宿就在台湾落地生根。

3.1.5 营销手段多样

行业的产品营销方式与其发展阶段相辅相成。在台湾民宿业发展初期,民宿业主利用传统媒介进行营销,如参加政府和媒介举办的会展等。随着发展渐趋成熟和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改变,亟需顺应潮流的营销方式出现,在这一阶段民宿协会担任了主要作用,他们利用新兴的网络资源创立了第一家同业民宿网站“旅宿网”,旅游者可在此挑选预定全台民宿,协会鼓励台湾所有民宿业主登记其中,并将旅宿网连接到各大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目前为止全台5454家合法民宿全部加入旅宿网。高素质的民宿业者也开始探索网络营销模式,他们在世界民宿网上登记并销售民宿产品,有些业主还创立了自己的网站吸引了大量游人。比如位于高雄旗山的“旗山丽景民宿”,店主开设独立网站,设有丽景民宿介绍、住宿咨询、优惠情报、访客留言、网络相簿、临近景点和交通指引等项目。除了网站外,民宿业主也开始利用微博和交流媒介(The Face Book)等与游人和潜在旅游者沟通,及时掌握旅游动向,指导民宿改进产品和经营理念。

3.2 台湾民宿发展的劣势

3.2.1 民宿范围被人为扩大

《台湾民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民宿所处的环境为乡野环境且与当地自然人文合为一体,直接把城市酒店、旅馆和超过规模的度假村排除在外,保持民宿血统纯正。而笔者在收集台湾民宿资料时发现无论是官方网站、民宿销售网站还是与民宿有关的电视节目,都有意扩大其范围,刻意将不属于民宿的都市旅馆、规模50人以上的度假村等归入民宿行列,以供旅游者选择。这样做扭曲了民宿本质,降低了民宿的实际体验效果,正在为民宿这个明星品牌降低档次。

3.2.2 非法民宿大量存在

通过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最新的民宿数据显示,台湾目前拥有合法民宿5454家,非法民宿393家,共计5847家,但在同业民宿网站“旅宿网”上注册的台湾民宿多达一万多家。这种情况一方面由于台湾对合法民宿的审批非常严格,主要土地管制条例严格,审批困难,且作为民宿主要经营者的农民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另一个方面要归因于台湾政府对于非法民宿暧昧的态度,在政府官方网站上的民宿数据明确标有非法民宿及其资料,并未对其进行限制。

3.2.3 无关投资商进入该行业

在台湾民宿成为吸引世界的品牌之后,台湾民宿的数量逐年上涨速度飞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量投资商看中该行业并进行投资,他们拥有资金优势和服务优势,容易进行土地审批,很快分了一杯羹。但是这些投资商往往以民宿之名行旅馆之事,违背了通过民宿让旅游者体验当地风土民情的初衷,而且他们不断扩大民宿要求的规模,使部分民宿变成了旅游住宿中的另一个业态。

4 中国民宿发展前景展望

4.1 明确民宿标准,尽快与住宿业其他业态剥离开来

现今我国颁布的民宿(农家乐等)相关法律法规全部来自住宿业和服务业的法律标准,并未出台专门针对民宿的定义范围、土地使用标准、经营方式、申请条件、相关监督单位、建筑装修标准等,这使得依靠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情感交流为基础,为住客提供入乡随俗乡野住宿体验的民宿无法与提供标准服务的住宿业其他分支剥离开,模糊了与其他分支的界限,无法体现其独具一格的人本优势。

4.2 慎重开办民宿,依附当地资源进行产品创新

民宿的进入门槛低,很多经营者看准时机纷纷开设农家乐等民宿,然而由于缺乏优美的乡村风光和浓厚的人文资源,经营农家乐只能提供基本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大多数客人去农家乐用餐后便离开,无法延长逗留时间,使经营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由于经营者无法提供贴合当地实际的创新民宿产品。我国应首先就田园风光旖旎多样、适游期长、民风独特的村镇开设农家乐,针对幅员辽阔的自然景区开设景区客栈,这样首先保证了民宿所处环境优良独特,留住顾客开拓民宿活动项目。而自然人文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需要在民宿走向成熟时进一步开发。

4.3 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扩大民宿营销手段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提供民宿的网上咨询和交易平台、组织民宿推介会或让民宿经营者参与旅游宣传活动、指导经营者利用微营销(微信、微博)进行宣传,保证民宿销售的开放性。目前我国虽然有民宿官方网站,叫“农家乐协会”,这个网站实在笔者刻意查询的情况下才找到的,上面只有农家乐的电话和地址。

5 结语

台湾与大陆一脉相承,大陆民宿业处于初级阶段相当于台湾民宿在2001年之前的探索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于国内的政策导向,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提出切合大陆实际的民宿发展策略。

注释

① 蒋佳倩,李艳. 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2014,04:16-22.

第11篇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第12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 民族地区 实证分析

一、后发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论。1966年,列维从现代化的角度,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具体化,认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对现代化认识上的优势;二是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可以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的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1992年,南亮进、金泳镐等通过对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进一步印证并修正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和阿伯拉莫维茨的追赶假说。1996年,范艾肯建立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模仿和创新的一般均衡模型,认为在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成本要远高于技术模仿的成本,因而经济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大量的技术模仿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随着模仿技术的增多,模仿成本也会增加,在形成一定的技术能力之后一国将从技术模仿转向技术创新。同时,他认为技术模仿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技术创新的有效程度则取决于一国边干边学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前述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国家或大的地区,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后发优势的研究还不多。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永顺县为例,结合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分析。永顺县的宏观后发优势主要表现为机遇型后发优势,政策扶持力度大。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更多的倾斜,这将为永顺县各方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永顺县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表现为矿产资源型后发优势。县内矿藏已探明储量的有36种,矿产地30处,主要有煤、铁、铅锌、磷、大理石、膨润土等,其中铁矿石储量2350万吨,磷矿石储量10166万吨,大理石储量3.8亿立方米,膨润土的品位居全国前列。而且,永顺县劳动力充足,可转移富余劳动力多。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4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3.12%,农业人口占86.88%。

此外,永顺县具有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表现为旅游资源型后发优势。地处偏远山区、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居地湘西永顺县经济发展落后,却保留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永顺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境内自然山水清秀奇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拥有六大特色各异的景区,被誉为张家界的“后花园”。猛洞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猛洞河漂流被题辞为“天下第一漂”。王村千年古镇保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五里青石板街及两旁土家民居吊脚楼,更因著名导演谢晋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而闻名。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享有“天然盆景”之美誉,因湘景名峰第一岩观音岩和天然温泉而成为拜佛、休闲、疗养的圣地。土司古都老司城为800年土司政权时期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民族文化遗存。小溪原始次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中南十三省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森林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而唯一幸存的生物基因库”。

三、后发优势实证分析策略

1、优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永顺县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特别是全县的大部分山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城镇发展滞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全县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不改变这种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永顺县的发展就缺乏后劲。因此,要有超前意识和长远眼光,加强水利、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提供外部动力,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2、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首先,积极推进景区整合。打破行政管理界线,加快推进王村古镇、猛洞河、老司城、小溪、塔卧、不二门六大景区的整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实现六大景区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宣传、统一经营。通过六大景区的整合,形成资源合力和联动效应,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强强联合强更强。

其次,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湘西地区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更多资金,加快各景区之间连接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旅游网络。对于景区和景点的建设,在积极争取政府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项目包装开发,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的创新获取建设资金,以推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突出县城和王村旅游中转地的作用,形成以县城和王村为主的旅游接待中心。严格控制各景区内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禁止在景区内大量兴建楼、堂、馆、所等,合理利用资金,减少接待资源浪费,保护景区生态环境。重点扶持家庭式和村寨式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建好土家第一村双凤民俗村。

最后,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发挥永顺土家族文化中心优势,挖掘千年土家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文化经营理念,把土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土家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与互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内涵。重点办好土家社巴节、猛洞河漂流节、小溪探险节。打造以王村为中心的三条精品线路:第一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猛洞河漂流―栖凤湖度假―小溪生态休闲―德夯苗族风情―凤凰古城湘西民俗风情游览线;第二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老司城古遗址怀旧―猛洞河漂流―张家界山水旅游线;第三条是王村古镇遗产休闲―不二门度假(温泉疗养)―塔卧红色革命纪念地―神龙架―三峡旅游线。进一步加强与张家界、凤凰等周边景区合作,注重产品开发互补、线路设计协作、客源扩张互送、旅游市场共建,加强旅行社和导游队伍建设,抓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导游队伍。

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扩大教育供给,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争取到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重点把县职教中心办成省级示范性学校,初中毕业升入职高升学率达到30%。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支持永顺一中、二中、州民二中等示范性高中发展。办好特殊学校教育,改善县特殊学校办学条件。重视成人教育,推进远程现代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加快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改制步伐,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各类民办教育。

(注:本文受到湖南省少数民族经济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施培公:我国引进技术再创新障碍成因探析[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9).

[2] 谷源洋: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态势[J].企业经济,2005(7).

[3] 陆德明、王必达: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经济地理,20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