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色城镇

特色城镇

时间:2023-05-31 09:1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色城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色城镇

第1篇

【关键词】城镇规划 农业特色 云南

一、规划背景

(一)宏观规划背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小城镇的崛起

小城镇是中国特色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城市实现了强大的原始积累,但种种“城市病”也接踵而至,城市化有向小城镇转移的明显趋势。小城镇虽然经济实力不强,综合辐射能力较弱,但它地处广大农村的“腹地”,同时凭借其良好的生态优势、强大的环境容量成为现阶段实施新型城市化的生力军。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二)中观背景

勐撒镇发展将受以下几个政策影响,从而推动勐撒镇快速发展。云南―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提出。“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国家提出的“桥头堡”战略,云南省提出“云南两强一堡”,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

今后,勐撒镇在产业发展,用地布局等方面接纳响应以上政策,使勐撒镇顺应发展之势,积极融入,为勐撒镇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二、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勐撒镇地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东北方,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处,省道羊耿公路横穿过境,国土面积535.0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52平方公里,是耿马县第三大坝区。勐撒镇东邻本县大兴乡,南与芒洪乡相连,西接勐简乡、耿马镇,北与永德县和本县勐永镇接壤,和勐撒镇国营农场唇齿相依。镇域内分为山地、山麓坝两类地形,地势西高东低。镇境内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海拨1300米,坝区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6299.4℃,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3℃,年降雨量17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310―320天,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

(二)经济条件

2011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62亿元,比2005年0.62亿元增长159%,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60.8%,年均递增1990.8万元;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3827元,比2005年的1480元增加2347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60.5%;因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粮食总量1.07万吨,人均有粮290公斤。肉类总产量达1385吨,比“十五”末的1100吨增加285吨,增长20.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收入783万元,比2005年增长224%,年均递增108.2万元;2011年全镇居民各项存款预额达6967万元,比2005年增长202%。

三、总体规划

(一)规划重点

挖掘勐撒特色产业及特色空间,将勐撒镇打造为云南省现代特色农业小镇的标兵;规划勐撒镇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规划蓝图;对勐撒镇域个村落的协调发展进行规划;确定勐撒镇区村镇上山规划。

(二)规划理念

依靠勐撒镇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农业的分布,结合勐撒深厚的文化内涵,规划以“众星捧月”为设计理念,力求打造一个以农业带动产业和旅游业的农业型特色小镇。

规划通过路网将勐撒镇区分为三个重点区域(勐撒镇区、勐撒农场、撒马坝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序连接在一起,构成新月形态;通过低等级道路将周围村落串联起来,犹如星星一样环绕在月亮周围,形成众星捧月之态。

(三)规划目标

打造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业产品,通过特色农业体系的构建,带动勐撒镇域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优化组合以及村镇环境的整体改造,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营造一种高质量、高标准的新型城镇生活氛围。通过集镇和中心村的发展带动其它基层村的发展。

(四)发展战略

整合策略:实施整合战略,将特色农业培育成龙头产业,带动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竞争优势。把食、住、行、旅、购、娱六要素进行部门联合,共同面向消费者。区域联合――对勐撒镇各个片区的农业资源进行市场整合和线路整合,进行整体营销,实行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

“以农兴旅”及“以农促发展”的精品策略:紧抓勐撒镇各特色农业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和高品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并通过特色农业产品的培育带动镇区旅游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以精品促发展,通过特色农业产品的不断完善,带动勐撒经济的全面发展。

网络化策略:勐撒经济的发展,要参与到耿马县经济发展网络之中,结网运作,培育强化勐撒在整个耿马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其中包括:产业发展网络化以及特色农业空间组织网络化。

四、结语

勐撒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撒马坝平原和绚丽多彩的高山,形成了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地理和气候换环境。随着勐撒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勐撒自然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护勐撒田园风光,是有效传承勐撒民族文化,突出勐撒独特的地方特色,增强勐撒的旅游吸引力,实现勐撒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5(111),45

[2]李允禾.华夏意匠[M].香港镜像出版社,1987.

第2篇

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

对于城镇体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包括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内的地理学家、经济学家重点对欧洲城市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城镇体系首次作为独立概念,用于描述美国的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国内对于城镇体系的研究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与在西方国家主要被用于研究国家经济和国家地理,而少有用于规划和实践所不同,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条例》颁布以来,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规划建设部门负责编制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城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使得人们对城镇体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

城镇体系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系统性,具有全局性、指导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性质。“全局性”是指城镇体系并不仅仅关系到一个或几个城镇,而是对于区域内所有城镇以及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经济分布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关系到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城镇的发展方向、人口的规模变化,最终将对区域发展的全局起到重要作用。“指导性”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应具备前瞻性和实际指导意义,在规划体系确定布局后,区域内各种要素将围绕这个体系进行配置和互动,因此城镇体系将极大影响到最终城镇的形态和区域的发展面貌。“整体性”是指城镇体系是由各种规模的城镇、交通连廊和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等各种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整个城镇体系。“层次性”是指城镇体系的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层级,如省区中心城市,到次级中心城市,再到市州中心城市。动态性是指城镇体系不仅作为一定时间内稳定的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系统性的变动。因此,城镇体系规划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正和补充,如由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交通干线布局带来的城镇体系变化。

城镇体系的这几个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及实践对于当前我们加快推进贵州省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从贵州山地实际出发,把握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互补的山地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城镇化道路。

二、贵州目前城镇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38.2%,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比2010年时的33.8%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贵州城镇化仍处在落后位置,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3.7%,贵州仍落后近15个百分点。特别是贵州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成为制约贵州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突出因素。

第一,中心城市大而不强。从城镇体系的层次性来说,中心城市是位于体系当中的最高层次,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在本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城镇体系内应发挥核心作用,把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吸引各种经济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又对周边城镇和地区产生辐射影响。贵州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省会贵阳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心城市,各种资源集中于贵阳,造成贵阳大城市病突出,一环、二环开始向外“摊大饼”,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堵、人居环境难以改善。但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由于贵阳经济实力仍然较弱,2014年贵阳市人均GDP仅为55226元,位居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倒数第五位。城市产业缺乏竞争力,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周边城镇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

第二,次级中心城市实力弱。位于第二级的次级中心城市在经济格局或行政序列中,都是处于中间环节的重要枢纽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目前贵州的城镇体系当中,各市州所在城区构成了次级中心城市这一层次,承担了带动本市州城镇加快发展的职能。但目前这一级的城市普遍规模还太小,仅遵义市主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他城市都未超过50万,部分城市不到30万;同时,功能单一,产业不发达,提供就业岗位十分有限,难以吸引入气,有的单纯靠房地产拉动,城市发展缺乏后劲,难以发挥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第三,县级市、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缓慢。在贵州城镇体系当中,位于第三级的县城和小城镇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充当着最基础的作用。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是城乡间联系的纽带。县域的城镇化是县域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资源不断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整合的过程,也是最初级的城镇化。但由于贵州的县级市和县城普遍产业发展不足,基础支撑力度不够,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民进城动力不足,人口转移和非农化缓慢,进来的农民留不住,留下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不多,导致农民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城镇化在低水平徘徊。而小城镇虽然在黔中大地上星罗棋布、璀璨多姿,但普遍仅仅作为乡镇、集市的集中地,本身产业太弱.吸引人口和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的能力更弱。少数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城镇又受行政层级的影响,缺乏调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受到制约。

三、对构建贵州特色山地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们应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重点,实现黔中城市群率先突破,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贵州特色山地城镇体系,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坚持走大中城市带动道路。九山一水一分田,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是贵州最基本的省情,也是我们构建山地城镇体系路径选择最重要的基本点。贵州破碎的地块、脆弱的生态决定了不能走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道路,而只能选择现有的城市以及地势相对平缓、交通便捷、自然资源承载力较强的区域作为城镇化的主战场,通过大中城市的建设发展,聚集全省多数人口,形成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良性循环,同时减轻其他地区的生态和发展压力,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突出抓好黔中城市群。城市群能够有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容量的扩大,使区域内企业的生产服务、商品流通的边际成本降低,要素流动和信息共享的效率提高。同时,城市群内部之间通过相互竞合、协调,各个城市能够避免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各个城市在产业布局上更加趋于合理,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整体效益最优,从而促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成渝、长江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实践已经给予了充分证明。黔中城市群是近几年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黔中经济区而提出的新概念,其外延大致包括贵阳――贵安新区――遵义――安顺――都匀等黔中经济区内城市所构成的区域。我们要结合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加快构建黔中城市群,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人才、科技等资源集中的优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各项功能服务,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其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能力,使其成为带动全省城镇化进程的龙头和引擎。

第3篇

关键词: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城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效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比一般的中心镇、小城镇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一、马口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情况

马口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汉川市境内,东接武汉、北依汉江,是汉川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枢纽。镇域面积5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镇区人口4.61万,城镇化水平57.2%。该镇城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备,有主要道路数十条,其中省道蔡城公路、新北公路穿境而过,建成区主次干道总长23.63公里,硬化率达96%;有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2座,供水主管道20.6公里,供水普及率98%;镇区绿化面积打36.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0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有街心公园、广场、文化馆、业余体校、工人俱乐部、图书馆、儿童乐园等文体设施。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要体现在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上,马口的特色就体现在它的工业方面,按照“一主两翼”的思路,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光纤电缆产业和建材陶瓷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2006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6亿元。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湖北纺织第一镇”,大力发展纺织工业,2004年该镇纺织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2006年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家,80万锭的纺锭规模占到全省的1/8,涤纶纱线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1/5,这对一个地方小镇来说很不容易。作为中国制线名镇、全国首批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连续三届获得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湖北省重点镇的马口,成为了武汉城市圈中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二、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口在发展特色小城镇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思路,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对经济发展影响,如图1(传统经济模型)。

这个系统未能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而且这类问题相当普遍。协调特色小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并促进特色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如图2(引入资源环境因素的经济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所谓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立体交叉与动态互动中所形成的耦合力的外在特色表现。自然、社会、经济三个系统构成了有机复合体,其色是其外显特征。

从系统角度而言,无论小城镇发展迟缓还是迅速,都是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从动力机制看,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社会变迁推动力、制度政策引导保障力、地方行政整合力、法制规划规范力、城镇体系自组织力、民营经济促进力、基础设施助推力等,这些分力通过地方政府的具体整合,形成特色,组成了特色小城镇发展耦合力。

用数学公式表示:F=f(X1,X2,…Xm),其中F表示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X1,X2,…Xm等表示构成F的各个分力;f表示各分力与耦合力F间的函数关系。在特色小城镇发展耦合力的构建中,结合地方比较优势条件,确定特色,形成发展主导核心力;进而依据现有基础,围绕主导核心力,构建各辅分力,在地方行政部门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管理、整合下,实现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的动态交叉与立体互动,最终形成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

对马口镇来说,耦合力“F”就是该镇的以工业为主、兼顾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工业型特色小城镇模式。工业型是马口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是其核心主导力。F1,f2,…fm,则表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对F的影响系数。X1,X2,…Xm,则代表着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公众素质等影响该镇工业型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因素。

四、促进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建镇

所谓特色优势,主要是指特色经济、特色产业。这种优势往往建立在本地区位条件、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的自然、社会因素基础之上,是一种稳定、持久的竞争力。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可以很好的发挥其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促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这种特色优势马口已经具备,但产业优势不明显,“特色”的含金量偏低,该镇虽然在染纱制线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亦已初步形成了集纺纱、制线、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但其产品档次仍然较低,难以走出国门。很多企业在生产技术、原材料和检测手段等方面,与国内的高标准都还有相当差距,“特色”优势还不足以帮助其实现从“湖北纺织第一镇”到“全国纺织重镇”的转化。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在完善工业园区内水、电、路、气、邮、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档次、增加中、高端产品和增加附加值上狠下功夫,强化特色优势。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兴镇

管理制度,作为构成特色小城镇模式“F”的一个分力,是关乎小城镇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要求管理部门要立服务意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首先准确定位,在特色小城镇规划上作好文章,规划要突出马口的产业特色,围绕纺织服装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建设的招、投标制度;再次要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在户口、用地、上学等方面简化手续,实行全方位服务,广泛吸纳资金、技术、人才落户。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经营城镇的步伐,采用冠名权、广告权、使用权、保洁权等办法,引进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经营镇区公用设施,形成特色小城镇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依靠完善的管理,进一步增强马口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含金量。

(三)提高公众素质,实现素质兴镇

小城镇建设,人才是关键。公众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观念落后、素质差的人,很难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各种资源要素在他们面前也很难转化巨大的现实的社会财富。提高公众素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首先涉及到普及和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问题。要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决策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尤其是对各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应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使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克服自身的短视观念,不要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要加强可持续发展在普通市民中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积极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观念灌输于民;要建立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调查中发现,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经营者,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生产经营的战略决策眼光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专业人才,不少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要通过从高校常年高薪聘请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从而

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把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绪策,黄红发.特色小城镇与民营化――分析湖北汉川市小城镇的“特”与“不特”[J].小城镇建设,2005(7).

2、胡金林,颜弘.湖北小城镇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J].孝感学院学报,2006(9).

第4篇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景观;山东

1 相关概念

小城镇是指介于城乡之间的聚居地,由于地理因素及城镇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存在着差距,但从基础条件上,逐渐接近于城市。小城镇作为聚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体系中的基础单元,起着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作用。

2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的现状

2.1 小城镇本身发展缺少长远规划

小城镇由于本色存在的地理状况和现状,缺少重视,因此缺少规划,通常沿着河流和交通道路而形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其存在着与城市较大的差别,也缺乏长远规划。通常存在着交通道路复杂,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加大,小城镇的交通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出现了杂乱的交通现象,道路绿化基本缺少。不注重绿化建设,原有的破坏面积较大。使得整个城镇缺少公共绿地以,缺少优美的自然环境。

2.2 小城镇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

如今的小城镇园林景观普遍是类似化,雷同化,同样的城镇入口、城镇道路绿化、城镇公园,甚至有些元素一模一样,缺少小城镇原本的特色,缺失了原有的小城镇内涵,无法通过园林景观体现。

小城镇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往往希望借鉴周边的城镇发展而发展,往往照搬照抄,形成模式化的发展,缺少融入自己城镇的特色,因此而缺失了小城镇本身独特的人文价值观,缺少了独特气息。

2.3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对铺装、广场的重视,往往期待是混凝土建设,而缺少对生态的重视,建设过程中,往往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的现状进行大量改动,建设混凝土建筑,铺装也大多用混凝土,很少就地取材。

很多小城镇的公园绿化建设往往只是一个指标,很少注重公园或是景观的质量,在建设之后,由于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后期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而缺少建设后期的维护,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有待加强。

2.4 小城镇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介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形成原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城乡的一致化,模式化,而缺少独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小城镇的自然人文景观被慢慢遗忘,缺少传承,整个城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退化和丢失,最终失去了小城镇独特的魅力。

3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城镇的发展应当具有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城镇因根据本身的地理因素、各自特色、现有的产业进行不同德定位,对其进行长远规划,现有的小城镇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规划思想。因此长远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整体景观应当相协调,园林绿地形成体系,通过点、线、面等景观园林元素相结合,形成绿地体系,最终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2 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伴随着城市的多样化发展,小城镇的园林景观也应当多样化发展,形成独特景观,打造个性化城镇。

园林景观往往是体现小城镇本身内涵的手法之一,通过园林元素的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依然成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亮点。因此在小城镇的园林景观发展中切忌模式化发展,应当结合独特的人文元素,通过造园手法和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化、个性化园林景观。

3.3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

由于当今社会在小城镇的建设及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及其整体的生态性。注重对园林景观建设后期的维护,如绿化维护和建筑的后期保养等。提高其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

3.4 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

由于小城镇存在着地域性和个人的人文特色,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融入小城镇独特的人文元素,结合自然景观和造园手法,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成特色小城镇景观,传承相关文化,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进行恢复和建设,最终展现小城镇独特的城镇魅力。

4 总结

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使得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体现了小城镇独特的人文气息,传承了其特有的景观要素。本文分析了山东当前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着缺少长远规划、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等问题,提出了在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等建议,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为提高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第5篇

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根据当前国家建设“特色小镇”的需要,特色城镇已不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城镇概念,而是要聚焦特色产业、新兴产业,聚焦发展要素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个平台要切实发挥重要作用,就需要从“特”与“色”两个方面入手。所谓“特”,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指导文件,可以理解为根据本地区客观发展规律、区域差异性特点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以及本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具备潜力的产业;所谓“色”,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理解为由风格、形式而形成的“品牌。

产业定位与城镇品牌互为促进

根据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在《营销术语词典》中对“品牌”的定义,品牌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或一群产品、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这种可识别的“区别”通常来源于目标受众的感知和印象。而这种感知和印象则大多受到产品、企业所包含的精神、文化、目标、价值观等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品牌的形成和传播展现的是一种综合竞争力。基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品牌”不仅是产品、企业所独有的。城镇的发展建设也具备品牌化的特点和需要。城镇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与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同时有着自身独特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资源禀赋。通过品牌化,受众将对城镇形成特定的印象,对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成立体的感知。

城镇如何进行品牌化建设,将是城市管理者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倡导开展特色城镇培育工作的大背景下,品牌化建设将成为特色城镇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需要城镇管理者能够对城镇的产业有一个清晰、准确、可持续发展的定位。事实上,适当的产业定位将能够与城镇品牌形成互为促进作用。

首先,基于城镇特有资源禀赋定位的产业,将具有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与周边或全国其他类似的城镇不同的产业特点。同时,基于本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有利于形成产业的核心价值,并塑造产业品牌。而产业品牌的形成将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城镇经济发展,吸引优质资源,增加城镇财政收入,促进城镇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适当的产业定位将有利于城镇基于优势产业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

其次,城镇品牌的形成将有利于宣传、传播城镇形象,扩大城镇知名度,增加城镇吸引力和活力,促进外部优势资源入驻城镇。而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城镇特有的产业品牌,形成优势资源聚集,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城镇品牌作为承载了城镇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各方面内涵的一个符号化载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促成本城镇各种优势资源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进而将深化产业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涵,促进城镇内外部形成对产业定位的认知与认同。

再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品牌是有一定生命周期的,在经历了强劲增长之后进入衰退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城镇的发展若要避免城镇品牌衰退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风险,就需要不断创新,形成动态的品牌发展体系。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禀赋都是依靠积累而来的,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而基于城镇比较优势形成的产业,则在一方面上是对城镇不可再生资源的拓展与再造,另一方面则具有动态、发展、创新的特点,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由此可见,基于适当定位的产业品牌在与城镇品牌的互动中,将为城镇品牌注入创新的活力,使之能够摆脱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局,保持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特色城镇的培育者和管理者而言,需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并相应树立特色城镇品牌,使之能够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如何找准城镇的产业定位,通过对国外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产业大多能够与城镇文化形成互动。这种互动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城镇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另一类则是依托城镇已有的优势产业培育相应的文化氛围。

以v史文化为根本,定位优势产业

城镇不仅代表了一种物质空间的属性,更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精髓、精神观念和历史沉淀,这些正是城镇文化的核心内容。正如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所说,人类所有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所产生的。由此可见,文化与城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的所有活动都带有其自身文化的烙印。其中,城市的产业经济活动自然也将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事实上,对于非工农业型的中小城镇的发展而言,很多中小城镇也的确意识到了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力,在城镇发展中选择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尽管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相较于第一、二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但实际上很多中小城镇并未从文化产业发展上获得预期收益。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中小城镇的文化产业发展受限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盲目复制其他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模式,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不具备与大城市及其他先发城市竞争的比较优势;二是城镇在功能定位上追求集成和短期经济效益,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且缺乏重点,难以可持续发展;三是城镇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资源支持,包括城市公共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最核心的观点是,城镇管理者对于城镇功能及其未来的产业发展首先要回归到城镇本身所具有的“特有资源禀赋”上去,依托已积累和沉淀下来的资源,有重点地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文化产业。这就相当于城镇管理者要将城镇的资源禀赋通过清晰地规划设计和定位,有重点、有主题地串联起来,进而在此逻辑链条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如此,城镇的产业特色将能够与城镇的品牌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互动中相互促进发展。对于这种城市文化、品牌与产业定位的互动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案例分析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实施,代表着东西方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精神财富――丝路艺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敦煌的丝路艺术表现得最为集中、深厚,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敦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为其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便利。然而,需要看到的是,这种对历史文化资源简单的开发尽管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对于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则是极大的挑战,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质疑。究其原因,多年以来,敦煌艺术虽然以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传播于世,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但其艺术尚未得到充分的产业化发展,未能深度挖掘出与敦煌城市品牌相称的文化创意产业。而如果能以敦煌文化为核心,依托其城市品牌,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将有助于敦煌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不止发生于敦煌,有些城镇可能拥有绚烂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并未实现充分的产业化。对此,管理者亟需开拓思路,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和富有创造性的挖掘和塑造。对于有些小城镇历史上的沉痛经验和历史记忆,也可以作为资源塑造相应的文化产业,带动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萨凡纳是美国第一座按照规划建造的城市,有着“花园广场城市”的美誉,但这些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作为见证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经受过两场瘟疫、多次热带风暴和火灾的袭击,曾聚集过海盗、黑奴、冒险家、巫师等不同人群的小城,萨凡纳被称为“建立在死者身上的城市”,很多神秘的“鬼怪”故事在此流传。萨凡纳人正是以“鬼城”为品牌,将传说中的鬼屋改建成了餐厅、酒吧、算命铺子、旅馆等等。同时,当地还有专门设计的“鬼城之旅”,以“鬼城”的神秘特质为核心文化元素,萨凡纳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的全产业链发展。据统计,这座仅有50万人口的小城,2011年游客数量超过了1200万,带动了超过20亿美元的旅游相关产业消费。

通过萨凡纳的例子可以看出,尽管萨凡纳的历史文化资源难以让人联想到正面意义的内容,但“鬼城”的品牌选择无疑为其避开了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同时,由此发展而来的“鬼城之旅”也可以与萨凡纳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形成互动,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以优势产业为资源,塑造城市品牌

当前,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对于很多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城市,其城市的建立就是因为某种产业的聚集而开始的。这一类型的城市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独特的自然资源,而其城市的文化与气质是与其工业、制造业相联系的,带有工业化的特点。对于这类城市,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必须完全抛弃过去的工业、制造业产业,转而走一条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路径。

首先,工业、制造业是这些城市长久以来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其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相关的比较优势资源,彻底改变产业结构对于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并不现实。其次,这些城市的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外界也对这些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和感知,如果彻底改变去走一条新路,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得到外界的认同,使得新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对于这些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何塑造城市品牌需要走一条与以文化产业为主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的路径。对于这些城市而言,产业是城市品牌的经济支撑,产业与文化的互动是城市品牌活力的重要来源。这些城市的品牌塑造需要回归到城市已有的优势产业及其形成的文化中去寻找。

石桥寨位于贵州省凯里市与丹寨县之间,深藏于苗岭深山之中。这里依山傍水、河流清澈、树木丛生,为造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造纸在石桥寨有着悠久的历史,1934年在贵阳举行的画纸评比活动中曾获得第二名。然而,随着造纸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石桥寨的手工造纸受到了较大冲击。面对这一挑战,石桥寨对古法造纸技艺进行了创新与产业化塑造,其生产的鲜花彩纸逐渐成为一种充满时尚的品牌。这种创新在重新激活石桥寨造纸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对造纸相关资源的整合,包括相关造纸技艺研究基地、文化展示基地、古法造纸遗址、与造纸相关盛大的祭祀活动等。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使得造纸业在石桥寨已不再是简单的制造业,而是走向了创新化、高端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拉动了文化旅游经济。如今,石桥寨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桥古法造纸”传承地,形成了“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的城市品牌。这一城市品牌正在持m带动石桥寨鲜花彩纸等百余种创意产品走向世界。

在石桥寨的案例中不难发现,有些小城镇尽管有着一些历史悠久的产业,但是由于受到工业化、现代化的冲击从而走向衰落。此时,对于产业的创新再造才是重新找回产业活力的路径之一。同时,创新创意化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些小城镇避开与工业化大城市的竞争,形成自己的产业品牌特色,并形成地区城市品牌,进而达到良性互动。相比于石桥寨,一些历史较短、兴起仅因某一产业的城镇,常常难以跳出发展工业、制造业经济的思维定势,难以找到形成特色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此,或可从德国制造业小城沃尔夫斯堡的案例中获得一些发展的经验。

德国小城沃尔夫斯堡建于1938年,是为安置大众汽车员工所建立的,它是一座典型的汽车制造业小城,相比于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的衰败破产,沃尔夫斯堡走出了一条汽车制造业城市的“小而美”路径。

第6篇

关键词:湘西;商业街区;城市形态学;意象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78-04

1 前言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湘西南边陲,沅水支流巫水上游,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家园,经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城镇建筑文化和浓郁民族风情。为湘西现代城镇、村寨建设和建筑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与创作来源,然而随着近年来小城镇的建设速度加快和规模的增大,当地的历史文脉保护受到市场经济的;中击,特别是在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模式化开发掣肘了地域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如何在商业街区规划设计中摆脱固有形式,体现民族特色是湘西苗疆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在国外城市风貌区的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城市形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这种通过对城市的物质肌理形式以及塑造其建筑类型的各种的社会经济起源和自然过程研究,寻找城市设计原则从而指导规划设计的实践操作的规划思路值得借鉴,具体来说,在湘西苗疆小城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中,应从湘西苗疆地区的文化背景着手,深入挖掘与商业街区建设与之相关文化的内涵,并对其建筑形式追根溯源,从而得到指导实践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 湘西苗疆地区小城镇文化背景概况

商业街区的特色营造离不开其文化内核,湘西苗疆地区的苗族文化、土家族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侗族文化、瑶族文化等多文化融合是构成商业街区的独特风貌的关键。

2.1自然地理特色

湘西苗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山区,地貌形态以山体丘陵为主,其群山起伏间溪河纵横、溶洞相连,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城镇多依山就势,临水而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充沛雨量,四季分明,为各种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苗疆各村前寨后,也喜植枫、椿、樟、梧树以及棕榈修竹,形成了城镇丰富的绿化景观,而商业街区特色的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这些自然地理特征的合理利用与改造。

2.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在小城镇的商业街区规划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要考虑城市商业的服务共性外,还要特别研究该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关系到商业街区在操作层面上经营定位最关键的部分――业态的合理规划,业态配置比例上的不同直接导致街区功能定位的差异,从而影响商业街区规划设计方法。

湘西苗疆地区由于由于受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偏远及交通不便的双重因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随着全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湘西地区迎未来了极大的历史机遇。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得以开展各项建设,特别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比较有限,商业消费的主体大部分来自于外地游客,这决定了湘西苗疆的特色商业街区规划需立足于商旅互动的背景,在尊重本地文化传统的同时,根据游客消费群体的文化需要以及接受模式做适当的改良。

2.3民俗习惯

民俗习惯是区域内地域文化最为集中和最具特点的体现。历史上湘西地区战乱频繁,造就了苗族人重内在、重实际、重群体的特点,其民俗虽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由于交通的闭塞和经济的落后,受中原正统文化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主要是苗族文化、湖湘文化、多神教文化和梅山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信仰较为复杂,信鬼成俗、多神信仰。俗称“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有椎牛、椎猪等隆重祭祀活动,苗族崇龙,有接龙活动,规模仅次椎牛、椎猪。苗族的图腾崇拜有龙神、枫木、鸟、盘抓等。

2.4规划指导思想

通过上述对湘西苗疆地区文化背景的研究,在其特色商业街区规划中,首先确定要在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地区特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价值和空间环境特征,强调“城景”相融的原则。即结合当地的现状条件和地方文化特征,引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城市形象塑造为出发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在规划方法上综合考虑道路及道路两厢区域的功能和景观要求,对用地布局、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进行综合研究。

3 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要素分析与规划实践

3.1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的选取

本次规划研究实例选取的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规划,项目基地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儒林镇的北部,所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现有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历史悠久,近年来交通日臻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加强,投资环境十分优良,发展前景尤为看好。民族大道作为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形象大道,也是承接南北新老两个城区的标志性大道,其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条以商贸旅游为主,同时集体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商业、金融、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街道,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休闲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33700m2,临街长度约900m,临民族大道两侧各24m,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街区,符合规划研究对象要求。

3.2湘西苗疆地区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实例要素分析

城步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在实质上来说即是对其意象营造,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意象的构成元素分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标志物五大元素,从而在特色商业街区规划研究中,可从这五类元素分别对应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街道界面、节点空间以及标志性装饰小品五方面对商业街区意象营造进行分析。

3.2.1总体布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大道为东西走向,西端道路北向用地落差较大,其余地段较平坦,由西到东分别有南山大道、古田路、儒林大道、连峰路、人和路、白云大道与之相交。根据这一自然地形特征,用地以规划道路为轴线,安排商业、金融、居住、公园等地块。以方便人们生活、营造美好环境、促进商旅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建筑形象、空间联系、景观塑造等内容,着眼于文化内涵、空间结构和整体形态轮廓,结合等高线走向展开空间布局(图1)。

用地内的建筑布置主要采用行列式,部分采用自由式、院落组团式等形式,并结合地形

进行竖向设计,构成山水相映的城市空间形态。结合民族公园和民族大道发展两种功能,充分利用基地和周围环境条件,从域步历史及现有特色文化提取苗族文化的精华,按照苗族的历史发展及文化发生,以抽象的时空理念概述域步及苗族的发展过程。主线:锣鼓广场(聚众驱兽)――山顶图腾(原始信仰)――山水对歌(苗族生活)――表演广场(文化交流)――运动坪地(现代精神)以苗族民众的生活从古老走向现代为概念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主线,局部辅以趣味节点,让苗族传统文化融于绿色惬意休闲场所中,赋予了景观的多样化和深远意境(图2)。

3.2.2交通组织

规划因循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骨架,组织规划区内完善的车行、人行道路系统。以城市主干道为主要联系轴,城市支路为媒介连接各用地,将各功能区串连,加强它们之间的交通联系,并在主要公园绿地、景观节点、商业中心等考虑配置相应的停车场,充分满足旅客和居民停车的需求(图3)。

规划的交通体系分为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外部交通是景观联系城市的纽带,内部交通则主要起到沟通各建筑之间的作用。区域内重视公交系统的形成,共同形成安全,舒适的景观交通体系。公园片区中,弧形道路的连续相接构成内部交通骨架,强调了水线的自然伸张,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水面景观。紧密连接沿湖亲水步道和栈木道,形成良好的步行游览空间在步行系统上采用当地民居中的表演场地的鹅卵石铺法,图案划分着重于线与韵律的关系,便于与城市公共设施融为一体,并形成特殊的景观,具有强烈的识别性。铺地材料在整体图案的控制下,采用多样材料如石材(花岗石、板岩等)、广场砖、彩色水泥等,在节点处可以用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加以点缀,使石头铺就的美丽而又各不相同的图案极具民族特色。而停车场采用规则式铺装方式,运用植草砖,种植本地树种,在满足停车需要前提下实现最高的绿化率。

3.2.3街道界面

街道交通组织贯穿了景点,对人群具有导向性,但是单调的街道流通性空间缺乏美感,使人感觉索然无味,难以驻留,而街道界面的丰富与创造则会使街道空间成为城镇的室外客厅和景观走廊,使人流连忘返。

规划中街道界面的设计主导思想是充分体现乡土建筑的原生态性和表现力,沿街建筑采用有进有退、封闭与开敞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街道活力,丰富街道空间层次与文化内涵。建筑风格从当地民间建筑演绎而来,通过调研了当地丰富的民间建筑,提炼出其中的典型建筑元素,如屋顶形式、垂脊脊饰、卷草纹、封火墙等。对其类型化并进行有机创新,建筑造型体现绚丽多姿苗族文化绵长的“气韵”。借鉴传统的“风火山墙”的屋面为母体,采用重构手法,结合韵律性极强的叠檐洁化,充分调动“山墙”的神韵。建筑色彩以素雅的材料本色为基本特征,如青灰色的瓦,灰白色的青石,白色的涂料粉墙等,只是木门窗漆成黄色,整个建筑色彩淡雅、朴实、清幽。在屋脊上进行彩色描绘或塑造,形成一种朴实的浮雕装饰效果的民间工艺。封火墙墀头多以白色灰塑装饰,但都较为粗糙,其灰塑技艺粗犷、简练,题材多为花鸟和山水画,具体均模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图4)。

建筑界面构成的轮廓线作为城市景观潜在生命的体现,也是城市主要艺术形象的重笔。民族大道的规划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具有小城镇特色的高低错落、有主有从、丰富而有变化的街道界面。结合生态山体的背景,对道路两侧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形成起伏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对于现状建筑则在轮廓线上与新建筑作类似处理,与新建筑保持统一,街道整体轮廓线跌宕起伏,与域步县周围连绵的群山相呼应。

3.2.4节点空间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苗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公共空间,它是原住民长期以来在与自然气候环境、土地物产资源的斗争与妥协中相互适应而逐渐形成和规范下来并持续影响后来者的行为模式。在规划设计中这种行为模式产生的开敞空间成为突出表现地域特色的重点。

规划中民族大道的线型变化曲折而不单调,有利于创造街道的景观观赏点,规划利用地形及建筑围合关系形成不同而有序的节点景观效果,并在道路交汇处设置多种开敞空间,以供公共休闲游憩,其主要的景观轴的节点构成为:“南部入口广场”――“民族公园”――“综合商贸广场”。

入口,乃空间的起始或转换点,具有明确的界定性和导向性,以及外向开放性的特征。入口广场作为南面区域的中心,展示空间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为广大市民提供聚会、交往、娱乐的生活活动场所。在设计别强调场所感,形成空间的隔断划分内外区域,并与周边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建筑组群合围成,并结合十字路口处景观雕塑小品等,形成一种阴角与阳角结合的广场活动空间(图5)。

民族公园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的展示场所,也是市民及游客在对民族文化接受信息集中的地方。设计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再现城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与民族大道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公园主要设计布局了锣鼓广场、山顶图腾柱、跌水碑林、民俗文化表演广场、文化架廊、对歌台、对歌亭、民族运动场地、洗衣亲水坪等极具城步民族特色的节点要素。公园设计时既考虑了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还注重了对现有原生态树林和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白云大道是县城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县城的过境车辆都要从此经过,因此它与民族大道的交汇处的标志性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对吸引大量游客前未观光旅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划在此建造以超市、金融、服务为主的商贸区,对带动商旅活动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3.2.5标志性的装饰艺术小品

苗族装修艺术上因地而异,不拘一格,大多利用了当地材料、工艺和技术的特长,就地取材,通过塑形、图案、色彩、陈设等装饰手段未体现其艺术美。风格简洁,重点集中在入口、退堂、门窗、拦板、吊柱、柱础、檐口及屋脊处。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装饰,本着使用节约的原则,装饰重点突出,艺术效果丰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平安吉祥的向往。

规划中用将这些民族工艺应用于各类标志性建筑与小品之中,比如在建筑上用窗花长短对比突出门窗隔扇,使之成为整个建筑中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之一,由简到繁,由粗到细;锣鼓广场上设置的重檐牌坊和苗族大鼓,入口处高差为十多米的高山跌水流下落入石碑林立的水潭,以及广场周围以湘西鼓为主的图文雕刻,(图6)无一不体现了湘西秀美山水和民族工艺的精巧别致。

4 结语

根据上述湘西地区文化背景研究与规划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到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结合意象元素的运用,在对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西部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湘西小城镇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对小城镇的特色规划设计研究也急需拓展,愿今后能有更多先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充实到小城镇特色规划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7篇

摘要:

多民族聚居型城镇风貌特色的营造需要更多地考虑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民族文化因素,文章通过兴隆台中心镇民族家园区的规划实践,从整体空间布局、分区风貌指引以及重点区域细化设计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多民族;特色风貌;小城镇;规划设计

Abstract:

Multi-ethnic type town of landscape features build need more consider all the nation's life custom and national cultural factors, this paper is thriving Taiwan national home of planning practice zhong xin, from the whole space layout, and the zoning style guide and refined design key areas on the issue to explore.

Keywords: many ethnic groups; Character; Small towns; Planning and design

1.0 基本概况

兴隆台中心镇民族家园区地处沈北新区西北部,距沈阳市区中心约29 Km,面积约7 Km2。其人口民族构成中锡伯族约占人口的1/4,朝鲜族约占人口的1/5。依据《沈北新区兴隆台经济区暨中心镇总体规划》对其性质表述和建构的安排,本次规划其定性为:是以弘扬锡伯族、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观赏、休憩开发及商贸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生活园区。

2.0整体空间构思

根据规划范围内用地条件以及当地民族习俗等因素,总体布局采取中轴对称紧凑型、组团式结构,在利用旧园区的同时尽量保留、改造现有的坑塘水面;规划园区布局立意突出民族性和地方性,并呈主、附合壁的“城郭”形态。

主城:位于规划园区南部,利用现状四周灌渠的同时借鉴借鉴中国传统城郭的空间布局形态,沿灌渠设置绿带营造城郭的“濠”、“墙”的空间意向;方格网化的园区主干街路通接城郭的隐喻“城门”;在南北中轴线上将规划园区主要公共建筑对称布置,园区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座北朝南统领全局;充分利用现有水面、苇塘辟建若干具有锡伯族特殊传统、民俗风情的苑囿,形成极具锡伯族特色主城形象。

附城:位于规划园区北部,延伸主城南北轴线,将原朝鲜族居民聚居区串联在同一轴线上。结合西方传统布局形式,围绕原有教堂规划放射状绿地和休闲广场及部分公共建筑,构建成园区公共活动次中心,形成以朝鲜族居民生活居住为主要特色的附城。

主附城在用地上被东西向道路所分割,但在空间上却由一条南北的视廊所贯穿,利用对景的手法增强联系性,使主城(锡伯族中心)与附城(朝鲜族中心)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0 分中心规划设计

3.1主城――锡伯族中心

3.1.1规划结构

锡伯族中心占地58公顷,其空间布局结构可以用“一横一纵四片区”来概括。

一横:指将锡伯族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呼伦贝尔路,通过多层次的绿化配置以及交叉处增设小广场和小品等方法减少道路对南北空间的阻隔感,使得呼伦贝尔路成为该区域一条富于情趣的绿色中轴。

一纵:指的是贯通南北的中心大街,这条纵轴在南北两端是机动车道,进入中心区改为步行系统,形成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铺地强化道路的导向性,以行政办公中心作为这条轴线在锡伯族中心的收尾景观,起到了良好的对景效果。

四片区:整个锡伯族中心可以分为四个片区,分别是民俗游览区、特色商业区、行政办公区、配套居住区。总体呈现出“东居,西游,南商,北政”的空间格局,其中居住,与行政功能是针对本地需求,民俗区面向区域旅游市场,它由射猎雁翎湖、戏马场、垂钓烟波塘三大游览园构成,院内按照锡伯族渔猎民族的特点进行布置,体现锡伯族的民风民俗。商业区一部分服务本地居民,另一部分配合旅游市场的发展。

3.1.2民风建筑塑造

锡伯族民族渊源久远、纷繁,至今史说有“鲜卑遗民”、“与满族同源”、“与鄂伦春同祖”等,其建筑形式与满族传统民居十分相似,园区建筑风格的营造以满族建筑为蓝本,建筑普遍使用两坡顶,与平顶相结合的形式,依据锡伯族传统习惯形成小型的院落空间,屋檐较宽形成檐廊也是锡伯族建筑的一大特色。建筑的色彩装点方面借鉴满族八旗使用的黄、红、蓝、白四色。

3.1.3公共空间布置

锡伯族有许多极具吸引力的传统节庆活动,每当杜因拜扎坤节等节庆人们会弹起“东布尔”(锡伯族的一种乐器),吹起“墨克调”(锡伯族的一种曲调),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贝勒恩”,来庆祝节日。另外锡伯族还有文体活动,如射箭、赛马、摔跤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在物质空间上得到承载,因此规划中做出了回应,在民俗风情园内穿插布置了各种体育活动的场地,在特色商业区内设计了曲线形的祭祀流线,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3.2附城――朝鲜族中心

3.2.1规划结构

朝鲜族中心占地36公顷,其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横、一环、两片区”。

一横:与中心路垂直交叉的鲜族路,中心区级道路减少与其相连接,突出该道路解过境交通的的主要作用。

一环:一环是围教堂设立环路交通,形成强烈的中心感,使人们在行驶过程之中可以在各个角度来观赏教堂,为了减少环路在的交通组织上产生的不便,周围地块一律不与其相连接。

三片区:三片区指的是鲜族路以北的居住片区,以南的文教片区(西侧)和民族风貌展示区(东侧),居住区所用建筑高度均不超过中心教堂。

文教区内布置有小学与中学,小学与中学相连接,施行设施公用制,以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体育设施布置在教学区的西侧,不只服务与周边的中小学校,还是当地居民日常体育活动的场所,朝鲜族能歌善舞,生活丰富多彩,每当节日来临,人们穿上艳丽的衣裙压跳板、荡秋千、摔跤等,气氛十分热烈。这一布置也是充分考虑朝鲜族的民俗。

民俗展示区以反映朝鲜族民族风情为主,经营朝鲜族的特色商品,提供朝鲜族的特色饮食,举办民族特色的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城镇中心旅游经济的发展。

3.2.2民风建筑塑造

朝鲜族的文化受汉族影响较深,房屋建筑与汉族多有相似之处,不过为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朝鲜族民居多为山顶式的青瓦白墙建筑瓦顶坡面略有曲线,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

为了体现朝鲜族的建筑特色,在整个朝鲜族中心的建筑中,以坡屋顶为主,辅以少量的平屋顶,建筑以朝鲜族喜爱的白颜色为主色调,建筑的局部装饰朝鲜族传统符号标志。

3.2.3环境景观布置

环境景观的布置依托于朝鲜族传统的民俗活动,广场空间处可以布置秋千杆,跷跷板的活动器具,装饰与适用性相结合,环境小品的设计反映朝鲜族农耕生活,制作雕像壁画等装点环境,烘托气氛。空间的围合使用木篱笆等要素,贴近小城镇的生活。

5结语

小城镇的建设与城市有很大的区别,考虑到经济实力,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因素,不能一位的求高求大。小城镇的特色在于其有很大程度的乡土性、民族性,要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之上,从当地的民风民俗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下,需要协调的要素更多,问题更复杂,因此做到及独立又有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关伟. 锡伯族风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第8篇

一、的基本情况及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区是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市市中区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地处成渝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辐员面积1258平方公里,辖14个镇、7个乡,总人口81.14万人。近年来,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要求,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一是统筹编制完善集镇、新村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发展专项规划,构建现代城乡体系,促进城镇与新村建设良性互动发展。二是建成镇、镇等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具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的中心镇,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向集镇集中,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三是加快新村“258”规划建设,有序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打造交通道路联成网、骨干产业联成片、公益设施联成体、服务体系联到户、生态农居联成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四是小城镇建筑市场监管不断得到加强,小城镇建筑市场更加规范。

二、主要工作

(一)协助完善集镇规划,确保建设有序推进

在指导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发展的原则,一是协助区规划局,组织编制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保证了小城镇建设的依法有序进行。二是及时协调完成了、、、、等重点集镇建设的近期建设规划和全区新村建设点的规划,不断提升农民住宅建设层次,为加快促进小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力指导加快完善道路、雨污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承载能力。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坚持按照个性突出、品位彰显、有机协调、和谐统一的要求,带动城镇面貌整体提升。一是全面加强道路、桥梁的建设指导工作。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完成场镇道路建设30多公里,改建桥梁4座;二是全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的指导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整治开发工作,截至目前,指导完成21个乡镇的水、电、气、光纤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优化设计街道(桥梁)路灯、弱电迁改等40多千米,指导实施雨污水、自来水及天然气等管网迁改60多千米,修建白马、等农贸市场3处;三是指导完成部分重点集镇的风貌改造工作。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实施、等乡镇主要街道道路黑化10多公里;完成对、横山等场镇主要街道的建筑风貌整治,场镇承载功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四是争取无偿资金,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夯实基础。每年我们都通过小城镇基础设施、雨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申报专项资金,目前争取到上级无偿资金约5000万元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以“2+4”新村建设为契机,建设“五新一好”新型城镇综合体。二是按照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加快示范点为建设重点,以点示范,以片带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统筹推进重点镇、一般镇和重点村建设;三是结合城乡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市级示范片和区级示范片建设,让全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农村危房工作有序推进。由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连续开展四年,各项补贴资金足额规范下拨到户。

(四)加强小城镇建筑市场监管,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成立专职机构,实现乡镇建筑市场的网格化管理。为全面监管、规范小城镇建设市场,2011年初,经区府批准,我局创建成立了乡镇综合执法所,把建筑业管理触角延伸到农村和农村建筑市场,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依法打击无证、越级挂靠和转包承接工程的行为,小城镇建筑市场得到不断规范,小城镇私搭滥建等违法建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镇容村貌治理初见成效。二是做好房地产开发和民房确权办证工作。根据我区实际,先后制定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农村建房须知》、《村镇建设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汇编》等办法和资料,规范了小城镇建设审批、监督、执法等各个环节工作,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实施了直接有效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为村民进行房屋测绘,并做好确权办证工作,很好解决了农民关心的房产确权问题,减少了民间产权纠纷,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财产权益。三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我们从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等环节进行了全程监督,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联合检查组等形式,做到了服务和管理的双到位,从而有效防范了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五是全面加强建筑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开展技能比赛,组织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农民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三、我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我区小城镇建设工作近年来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农业大区的影子。小城镇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偏低,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

(二)小城镇规划相对滞后。截止目前,除了几个重点镇完成总体规划外,其它镇因资金困难,小城镇控制性规划编制率不高。因此,导致个别镇、个别地段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由于我区是新建区,区级财政薄弱,用于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小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少,资金短缺就成为当前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违法建设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农村建房面宽、点散,乡镇执法所队伍不稳定,人员配备不齐全,区住建局监管力量有限,加之乡镇建设行为多为私人建房,部分乡镇时有违法建设行为发生。

四、下步打算

(一)继续协调推进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我们要在认真协调做好重点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着手协助完成其他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促进小城镇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二)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和房地产开发力度。一是继续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投资主体,强化建筑市场执法,加强产权产籍登记管理,做大做强我区小城镇房地产市场,今年着力打造一批有规模的小城镇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三是我们将搞好物业管理模式的调研,健全管理机制,为顺利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四是规范业务流程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更好的服务小城镇建设工作。

(三)完成市区两级下达的重点工作。高质量的落实好市、区下达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农村危房改造、新村建设任务等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小城镇的承载力。

第9篇

(一)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活力小城镇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同推进小城镇建设。二是加强制度设计,制定出台了指导小城镇发展的《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和29项配套措施,共下放195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形成了“1+N”改革政策体系。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千名干部驻镇工程”,与高校、职校合作订单培养示范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紧缺人才,加强对相关工作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年轻人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当中,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四是集聚要素资源,推动镇域周边村庄整合归并,优化行政区划和空间布局,集聚发展要素。

(二)坚持统筹推进,建设共享小城镇

统筹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发展思路,形成1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镇村联动”发展模式。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和民生保障等28类项目的小城镇“8+X”项目和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为基础的“6+X”项目建设。以“镇村联动”平台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小城镇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全力打造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为特色的绿色小镇。出台了全国首部绿色小城镇评价地方标准。实施“一镇一风貌”建设,推动“一镇一业”发展,让小城镇的生活幸福美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切实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四)坚持开放带动,建设开放小城镇

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推动贵州省小城镇与国内外小城镇在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推荐活动,加强政金合作,促进示范小城镇开放发展。

(五)坚持民生为本,建设小康小城镇

在全国率先开展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工作,制定了《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统计监测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了以镇为单位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将扶贫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示范小城镇全面小康进程。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小城镇特色更加鲜明

贵州省将特色发展理念融入小城镇总体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特色风貌为亮点,依托地理、生态、文化资源,加快创建一批旅游小镇、白酒小镇、茶业小镇、数字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现让各类特色小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人口集聚功能显著提升

贵州省始终把小城镇作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推动小城镇人口集聚。2016上半年,10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企业(含个体户)2415家,新增城镇人口3.9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8万人,吸纳人口就业能力大幅提升。

(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贵州省把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切实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6年上半年,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完成项目建设投资约1330亿元,建成“8+X”项目4300多个,107个示范小城镇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联络线连接,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8万套。

第10篇

大家好!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参加市第二届城市规划建设研讨会,并在会上进行深入、热烈的研讨,我感到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高规格、高标准的研讨会发言,我更是倍感荣幸。大力促进小城镇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大兴镇在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在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全力帮助下,在全镇五万干群的共同努力与负重拼搏下,紧紧围绕“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这一主题,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丰富小城镇的内涵,拓展小城镇建设领域,提升小城镇品位。着力打造生态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精品小城镇,努力构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下面,我就以“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为题,向各位领导、同仁介绍我镇小城镇建设有关情况,并与大家共同研讨。

我们大兴镇位于宿迁市宿豫区南15公里处,东临京沪高速公路,西靠古老的京杭运河,宿泗路横穿腹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兴镇现辖3个居民委员会、14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我镇重视小城镇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小城镇建设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工业强镇,商贸活镇,调整富镇,畜禽大镇,科教兴镇”为总体思路,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管理”,以建成一个“现代化、园林式、生态型小城镇”为理念,强调小城镇的“格调性、综合性、实用性”。近两年来,我镇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总计完成镇区控详规划面积220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3.5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50562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8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加投入建设资金近6000万元。从而实现了小城镇亮化、绿化、美化,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水平与档次。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上水平

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联结城乡的枢纽,城乡经济文化交融的纽带。小城镇规划要做到“科学性、超前性、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基于此,我镇在小城镇规划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我们建立和健全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机构人员,切实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并制定了小城镇建设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科学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于镇区控详规,我们邀请了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编制,从提高城镇整体效益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要求制定规划。注重完善城镇功能,科学划分商贸、居住、工业、农业等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交通道路、居住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用地规划,做好与土地总体规划、经济的发展规划,交通网络等方面规划的衔接协调。一改传统的火柴盒式、框架式建筑,改变了过去各建各家房,一家门前一个天的现象,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使小城镇规划、建设上了一个新水平。

二、统一建设,综合开发,促进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坚持统一建设,综合开发。在这方面,我镇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了小城镇投入,完善和配套了小城镇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硬化工程。

目前,镇区改造了振兴繁荣路,新建了宿泗路两侧人行道、振兴路,把振兴路两侧的排水明沟改建成为高规格的管道式暗排水沟,并把两侧铺设为彩色地面砖,新建了派出所办松楼、双语学校、宏升电子元件厂、高级中学宿舍楼、汽车客运站和专业农贸市场。已建成富民路、振兴路、宿泗路、东方大道、兴张路、便民路、繁荣路、利民巷、幸福路三横六纵九条街,三个公共绿地广场和一个人民公园。其中,大兴镇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二期工程总投入1000万元,兴建商住楼13幢,建筑面积11562平方米。为聚集人气、扩大农产品流通拓宽了渠道。江苏宿迁绿源照明有限公司落户于我镇,位于大兴镇工业园区。是一个专业生产电子节能灯的集团性企业。该公司占地100亩,投资额8000万元,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一个大型节能灯及节能光源的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电子节能灯。该公司建成后,年产节能灯上亿只,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税利将突破2000万元。将产生巨大的链式效应,带动大兴镇工业的飞速迅猛发展。我镇将成为一个完整的节能灯配套产业镇,一个名副其实的“光源之乡”。通过实施硬化工程,我镇的小城镇更大、更美了、更上档次了。

2、美化环境,实施绿化工程。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要从宏观上强调区域性、城乡一体的大框架基础上,并结合城镇景观建设进行生态绿化设计。为了美化环境做好城镇绿化工作,我镇形成了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道路、水系绿地为框架,公共绿地为重点的绿地系统。发动群众送土10多万方,填起二个臭水塘,建设了东方公共绿地广场,利民公共绿地广场和宿泗路公共绿地广场,新植各种高规格苗木五万余株。

3、方便群众,实施亮化工程。

“富民强镇”应该是我们建设小城镇的初衷,致富群众,方便群众,满意群众也应该是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懈的追求。为了方便群众我镇在小城镇建设上,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宿泗路镇区段新安装了62盏高规格路灯,在振兴路安装了22个公益性灯箱广告牌。振兴路东路马上还要新安装16盏路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后劲。

三、积极创造人文环境,加速小城镇城市化进程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改革,改善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镇,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我镇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造人文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互助协作,加强协调,实行综合管理,为了加速小城镇城市化进程,我镇抓紧抓好抓实小城镇管理。小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要先行,“管”更要跟上。在抓好小城镇管理上,我们采用两支队伍齐抓共管。一支是城管队伍,一支是环卫队伍。在管理上坚持专业性与群体性,正常性与突出性结合,以管理城市的管理理念来管理小城镇,以铁的纪律、铁的面孔、铁的手腕确保“六包”“六保”的落实到位,从而有效的维护了小城镇的美化、亮化和净化,尤其是近期以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四个一”工程和开展“三整一创”活动,使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积极培育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发展实力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在培育小城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发展实力方便,我镇根据小城镇特点与地方特点、特色结合,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基地,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信息等的投入,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订单农业”。今年我镇就依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创特色,兴科技,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以南北挂钩项目为契机,以种植“百蔬之王”芦笋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培育小城镇经济。全镇芦笋面积计划为6000亩,由于芦笋栽培方式的改变,由白芦笋改为绿芦笋,由亩均栽植1200棵至1400棵,加密到每亩栽植2400棵至2500棵,实际栽植了2513亩,加之近600亩的老芦笋。目前,新老芦笋面积已达3000亩以上,计划明年再扩8000亩,达到万亩以上。在芦笋产业上,该镇为了切实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建设成了有特色的小城镇,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实力。

第11篇

城镇村居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政府指导,群众自愿"的重要界面,是计生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平台。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推进城镇村居协会工作的新发展,XX镇计划生育协会在思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抓好村居协会工作必须从抓基础着手,不断提高协会工作整体水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开创具有平谷特色的社区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抓基础,巩固发展基层协会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城镇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人为中心的村居服务体系正在建立。计生工作的重心在村居,协会的优势也在村居,村居协会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而许多村居基层协会组织由于拆并、变迁、人员变动,组织状况和工作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加以整建和提高。XX镇计生协从20__年开始对基层协会进行了整建工作。通过三年整建,基层协会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尤其在外来流动人员、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基层协会组织,填补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整建后,基层协会对新形势下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会员和协会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会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领取会员证,交纳了会费。理事会更加健全,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活动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服务载体,基层协会重新焕发生机,奉献精神得到发扬,各项工作和活动有序地开展起来,不少基层协会真正做到"组织、任务、活动、服务、工作条件"五个落实到位。涌现出一批"组织健全、活动经常、搞好服务、形成风尚"的先进协会,在村居中动员、组织、宣传、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口与计生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镇95%以上的基层都建立了协会组织,基层协会总数26个,合格协会86%,会员总数2800名。

二、求提高,增强协会服务能力

计划生育协会作为协助政府为计划生育事业服务的群众团体,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长的优势;二是理事的优势;三是组织网络的优势;四是会员的优势。充分发挥计生协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村居的计划生育工作,就会在村居形成一个领导、骨干、群众三结合,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生动局面。XX镇计生协充分发挥村居中协会理事的人才优势和会员的群体优势,坚持以群众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凡是对群众有利的,政府想做还顾及不到的,协会又有能力去办的,都列入协会的努力方向,积极去做,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基层协会组织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群众要的是实惠,看的是实际,协会要在群众中有凝聚力,不仅要有为群众服务的心,想服务,同时还要有服务的本领,会服务。为了提高基层协会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协会采取多种形式,层层培训,努力加强协会的业务建设。为了拓宽协会工作思路,组织了有关XX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专题讲座;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举办专题报告会;为了使协会干部更好地掌握协会基本知识,在全市基层掀起以学习"城镇基层协会工作"的读书竞赛活动,约6千名基层会员、理事和协会干部参与学习。镇计生协在加强基层协会建设,发动读书竞赛活动的同时,围绕当前协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等对基层协会干部和有关领导,积极开展了业务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镇计生协约培训了20__人次。通过业务培训、专题报告,信息传递等活动,基层协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创特色,形成平谷镇协会工作优势

抓基础、求提高为的是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搞好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几年来,XX镇计生协在弘扬奉献精神,开展志愿者活动;发展外来流动人员计生协会;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促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的特色,成为村居工作中的亮点。

(一)弘扬奉献精神,发展志愿者队伍

协会工作主要靠会员和理事的无私奉献,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不断涌现出一批愿意为社区提供经常的志愿者。平谷镇计生协不失时机地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了XX镇计生协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志愿者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参与基层协会工作,为村居群众和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许多志愿者活跃在群众中,随时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和服务。镇计生协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拓展志愿者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有的组织志愿者对孤老开展"助养帮扶";对家庭困难子女开展"助学义教";对体弱多病的对象开展"助医康复"等活动。有的开展志愿者活动注重"三个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育龄群众享有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与为育龄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相结合。有的在开展志愿者活动中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育为育龄群众服务;贴近生产为贫困群众服务;贴近生活为村居群众服务。由于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宣传、咨询、服务和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志愿者已成为村居内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人。

(二)在外来流动人员中组建协会,开展有效活动外来流动人员是村居计生工作中的新难点,也是当前推行现居住地管理的薄弱环节。各级协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组建协会为载体,把外来流动人员凝聚在协会的周围。通过外来流动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好村居外来流动人员计生工作。根据外来流动人员地域、行业、人群和聚集状况等不同特点,创造了四种建会形式:一是单独建会;二是联合建会;三是会员小组;四是吸纳会员。如在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美食街、卖菜聚集地、外来媳比较集中的居委会都单独建立了协会,在集贸、农贸、商贸、工地等行业聚集地联合建立计生协;在企业务工、农田承包、商业和服务行业打工的外来流动人员吸纳为所在单位计生协会会员,并成立会员小组,组织学习、培训,增强他们参与计生工作的意识。据不完全统计,目 前全镇流动人员建会的有2个,流动人口协会会员168人,会员联系户238户。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建设;契机

借鉴我国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以及国外新型乡村社区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村镇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1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与建设文献综述

1.1城镇化发展研究

陆大道主编的《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法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的转变和新产业的支撑、城乡社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转型、庞大的基本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环境对它的支撑以及大量的立法、管理、国民素质提高等众多方面,必然是长斯的积累和长期发展的渐进式过程。主编的《中国城镇化道路》,主张对“小城镇大问题”的再探索,并以苏北为个案,论证了小城镇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江村”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的“农村内生城市化”思想。

1.2发展特色城镇的研究

仇宝兴主编的《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认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既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未来进程和前景的重要规划和描绘,也是对城镇化发展“中国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论著通过对国内外城乡发展的若干模式进行比较,从城乡统筹、保护与开发、拉力与推力、协同与发展四个维度分析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区域层面、城市层面和农村层面三个度量因子论证有序城镇化的科学合理性。

武权德和王源昌等编著的《国家战略与中国特色城镇化――来自云南的实践》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核心区域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剖析了国家战略推动下云南城镇化的路径及发展前景。论著首先探究第三级阶梯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与城镇化的关系;其次分析第二级阶梯中的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远景,重点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城镇化的关联。

王克忠主编的《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道路和实现中国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某些新观点,如中国特色城镇化目标应定为适度城镇化率为好,并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县域镇、中心镇、特色镇;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策略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又好又快的城镇化、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在郊区化问题上强调了中国郊区化的特点和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弊端。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城镇化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将长期存在等等。

1.3新型乡村社区的专著研究

美国学者阿特主编的《国外乡村设计》,收集了大量使用了创新型设计方法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实例,包括职业城镇规划师、地方规划委员会自愿成员、房地产业主、开发商、土地信用社和所有关注目前正在改变和塑造乡村发展模式的居民。

1.4对国内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

戚本周、周达在“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戚本周、周达,2007)一文中,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于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在北京发展中的四个作用:城乡结合部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乡结合部对推动北京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地区承担了疏解过度挤压的城市空间的职能;以及城乡结合部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的职能。并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新时期背景下的特色城镇与村镇规划重点

村镇规划的重点,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另一个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2.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大的方面包括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障等,在农村的民生问题上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农民养老有保障,上学少交钱,看病少交费,这三件事解决了,对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处于城乡联动的关键点,它连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使建筑和土地合理利用的有机协调的小城镇,创造发展空间小城镇。

2.3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良性互动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各村镇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建设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徐世刚著.温州模式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3]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449页